CN1992775B -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2775B
CN1992775B CN2006101561174A CN200610156117A CN1992775B CN 1992775 B CN1992775 B CN 1992775B CN 2006101561174 A CN2006101561174 A CN 2006101561174A CN 200610156117 A CN200610156117 A CN 200610156117A CN 1992775 B CN1992775 B CN 19927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ing device
recording medium
pattern
usb cable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561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92775A (zh
Inventor
新田健一朗
田渕达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92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2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92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27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62Authorising the user terminal, e.g. by paying; Registering the use of a subscription channel, e.g. billing
    • H04N7/163Authorising the user terminal, e.g. by paying; Registering the use of a subscription channel, e.g. billing by receiver means on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76Architectures of general purpose stored program compu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02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manually operated with input through keyboard and computation using a built-in program, e.g. pocket calc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04N21/4147PVR [Personal Video Recor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5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1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disk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07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static stores, e.g. stora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mem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多个记录介质、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的操作单元、将存储在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的通信单元、以及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用于设置通过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模式的设置屏幕并基于在设置屏幕上输入的信息控制该设备的控制器。控制器显示功能选择屏幕作为设置屏幕,该功能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同时选择用作通过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源的记录介质和将要执行的功能。基于使用操作单元在功能选择屏幕上输入的信息,控制器进行设置操作,以根据基于所选择的功能的通信模式输出记录在所选择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k,DVD)和闪存等多个记录介质、选择记录在每个介质上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输出到用作外部装置的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或打印机的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PC等信息处理设备与其外围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中广泛使用了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在PC等主机(host)与打印机、鼠标或显示器等从属装置(slave)之间进行使用USB的数据通信。从属装置保持描述其属性的被称为描述符的表。通过USB连接到从属装置的PC等主机从USB连接的装置(从属装置)中获得该描述符以识别与该从属装置相兼容的驱动程序。主机装载识别出的驱动程序并进行从属装置兼容的数据通信。
从属装置的例子包括摄像机或静止照相机等成像器(imager)。具有USB连接端子并且可以通过USB线缆连接的成像器输出记录在例如该成像器中的记录介质上的成像数据,并通过USB线缆将该成像数据输出到可以依次播放或编辑该成像数据的PC。
通信标准“PictBridge”允许通过经USB线缆将数字照相机直接连接到打印机并将记录在该成像器(数字照相机)中的记录介质上的成像数据直接输出到该打印机,从而不使用PC进行打印。
成像器与PC之间的USB连接涉及USB大容量存储类(USBmass storage class)或图片传输协议(picture transfer protocol,PTP)等通信规范(PC模式)。相反,成像器与打印机之间的USB连接涉及用于标准化定义传输层的PTP与传输层上面的应用层之间的接口的通信规范“PictBridge”。因此,应用不同的通信规范。
即使当类似地使用USB线缆输出数据时,在“PC模式”下输出数据的情况和使用PictBridge输出数据的情况涉及不同的通信规范。例如,在数字照相机的情况下,当将USB线缆连接到数字照相机时,例如,在数字照相机的监视器上呈现选择屏幕以允许用户选择功能。
已知的普通数字照相机采用单个记录介质。用作功能选择屏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被显示在监视器上以允许用户选择将记录在该单个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PC的“PC模式”或者将该数据输出到打印机的“PictBridge”。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具有DVD和闪存等多个不同记录介质的成像器。这些成像器可以从不同的记录介质中选择适当的记录介质来记录数据。随着记录介质数量的增加,不仅需要选择USB功能,而且还需要同时选择记录介质。
对于具有多个记录介质的数字照相机等信息处理设备来说,需要在建立USB连接时选择该功能并使用例如装置开关改变对其执行USB功能的记录介质。同样,在以分布式方式将多个数据记录在多个不同的记录介质上的情况下,当在PC上连续查看和编辑记录在所述多个不同的记录介质上的多个数据时,或者当打印所述多个数据时,需要进行复杂且低效的操作,该操作涉及选择一个记录介质及其USB功能、将数据输出到所选择的记录介质、之后使用硬开关选择下一个记录介质、以及再次在监视器上所显示的功能选择屏幕上选择USB功能。
在结束USB功能时使USB线缆与具有USB功能的成像器等信息处理设备断开连接。当USB线缆断开连接时,成像器等信息处理设备检测USB线缆的断开连接、结束USB功能模式、并返回到正常模式。
之后,在再连接USB线缆时,如上所述,在PC模式下,对于主装置(PC)来说需要获得从属装置的描述符并参考该描述符以判断主装置与从属装置端进行通信所使用的规范。因此,当USB线缆被断开连接然后再连接时,需要花费时间以再次在PC模式下建立连接。
发明内容
期望提供一种如成像器等的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该信息处理设备具有多个记录介质并且呈现功能选择屏幕,该功能选择屏幕允许用户同时选择介质和用作通过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规范的功能,从而有效地判断数据输出模式并容易地改变介质。
更具体地,期望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该信息处理设备具有例如用作通信部件的USB线缆,其呈现用作功能选择屏幕的GUI,该功能选择屏幕允许用户同时选择用作使用该USB线缆输出数据的规范的USB功能,从而有效地判断数据输出模式和容易地改变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以下元件的信息处理设备: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操作单元,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通信单元,用于将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以及控制器,用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用于设置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数据输出模式的设置屏幕,并且基于使用所述操作单元在所述设置屏幕上输入的信息来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所述控制器显示功能选择屏幕作为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所述设置屏幕,该功能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同时选择用作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和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执行的功能。所述控制器基于使用所述操作单元在所述功能选择屏幕上输入的信息进行设置操作,以根据基于所选择的功能的通信模式输出记录在所选择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根据基于所选择的功能的通信模式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述控制器可维持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所述控制器可以显示所述功能选择屏幕,该功能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同时选择用作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所述输出数据源的所述记录介质和作为将要执行的功能的大容量存储模式与打印模式中的一种。所述控制器还可基于在所述功能选择屏幕上输入的选择信息进行设置操作,以根据与所选择的大容量存储模式相对应的通信模式输出记录在所选择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或者根据与所述打印模式相对应的通信模式输出打印数据。
所述控制器可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选择屏幕,该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终止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或者改变用作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所述输出数据源的所述记录介质或将要执行的功能。
所述通信单元可根据通用串行总线(USB)标准通过USB线缆将数据输出到所述外部装置。当所述USB线缆从所述通信单元或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述控制器可维持在所述USB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所述通信单元可根据通用串行总线(USB)标准通过USB线缆将数据输出到所述外部装置。当所述USB线缆从所述通信单元或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并且当在所述USB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为大容量存储模式时,所述控 制器可维持在所述USB线缆断开连接前所处的状态,而不转移对在所述大容量存储模式下设置的作为通过所述USB线缆输出数据的所述输出数据源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访问权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以下元件的信息处理设备: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通信单元,用于将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以及控制器,用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功能选择屏幕。所述控制器进行显示操作,以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选择屏幕,该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终止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或者改变用作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或将要执行的功能。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述控制器可维持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以下元件的信息处理设备: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USB连接器,用于通过USB线缆将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以及控制器,用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用作功能选择屏幕的GUI。所述控制器进行显示操作,以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GUI,该GUI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终止通过所述USB线缆输出数据、或者改变用作通过所述USB线缆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或将要执行的USB功能。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述控制器可维持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以下元件的信息处理设备: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USB连接器,用于通过USB线缆输出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以及控制器,用于当所述USB线缆从所述USB连接器断开连接时,维持在所述USB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当所述USB线缆从所述USB连接器断开连接时,并且当在所 述USB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为大容量存储模式时,所述控制器可维持在所述USB线缆断开连接前所处的状态,而不转移对在所述大容量存储模式下设置的作为通过所述USB线缆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的访问权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和用于将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的通信单元。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用于设置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数据输出模式的设置屏幕,该设置屏幕是功能选择屏幕,该功能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同时选择用作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和将要执行的功能;基于在所述设置屏幕上输入的信息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以根据所选择的功能输出记录在所选择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其中该信息是在所述功能选择屏幕上输入的选择信息;以及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根据基于所选择的功能的通信模式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维持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当显示所述功能选择屏幕时,可使用户能够同时选择用作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和作为将要执行的功能的大容量存储模式和打印模式中的一种。基于在所述功能选择屏幕上输入的选择信息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以根据与所选择的大容量存储模式相对应的通信模式输出记录在所选择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或者根据与所述打印模式相对应的通信模式输出打印数据。
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选择屏幕,该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终止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或者改变用作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所述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或将要执行的USB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提供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 和用于通过USB线缆将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的USB连接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用于设置通过所述USB连接器输出数据的数据输出模式的设置屏幕,该设置屏幕是功能选择屏幕,该功能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同时选择用作通过所述USB线缆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和将要执行的功能;基于在所述设置屏幕上输入的信息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以根据所选择的功能输出记录在所选择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其中该信息是在所述功能选择屏幕上输入的选择信息;以及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维持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USB线缆从所述USB连接器或从通过所述USB连接器连接到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断开连接时,并且当在所述USB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为大容量存储模式时,维持在所述USB线缆断开连接前所处的状态,而不转移对在所述大容量存储模式下设置的作为通过所述USB线缆输出数据的所述输出数据源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访问权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提供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和用于通过USB线缆将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的USB连接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功能选择屏幕,该功能显示屏幕是设置屏幕,该设置屏幕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终止通过所述USB线缆输出数据、或者改变用作通过所述USB线缆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或将要执行的USB功能;以及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维持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提供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和用于通过USB线缆输出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USB连接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USB线缆从所述USB连接器或从通过所述USB连接器连接到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断开连接时,维持在所述USB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当所述USB线缆从所述USB连接器或从通过所述USB连接器连接到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所述装置断开连接时,并且当在所述USB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为大容量存储模式时,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以维持在所述USB线缆断开连接前所处的状态,而不转移对在所述大容量存储模式下设置的作为通过所述USB线缆输出数据的所述输出数据源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访问权限。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使信息处理设备进行信息处理的计算机程序,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和用于将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的通信单元,所述信息处理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控制器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用于设置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数据输出模式的设置屏幕,该设置屏幕是功能选择屏幕,该功能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同时选择用作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和将要执行的功能;以及基于在所述设置屏幕上输入的信息,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以根据所选择的功能输出记录在所选择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其中该信息是在所述功能选择屏幕上输入的选择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是通过压缩光盘(CD)、软盘(FD)、磁光(MO)盘等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或网络等通信介质提供给可以执行各种程序代码的通用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程序。通过以计算机可读的格式提供该程序,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上执行与该程序相关的处理。
通过基于后面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显而易见。注意,该文档中的术语“系统”是多个设备的逻辑集合(logical set),而不局限于将这些设备容纳在单个机壳中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具有多个DVD和闪存等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并且可以通过通信单元输出存储在该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成像器等的信息处理设备中,显示功能选择屏幕作为用于设置通过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数据输出模式的设置屏幕,该功能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同时选择用作通过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和将要执行的通信模式,例如将数据输出到PC的数据输出模式或将数据输出到打印机的数据输出模式。因此,当改变用作输出数据源的介质时不必使通信部件断开连接。因此,可以有效地改变介质、输出模式或输出目的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具有多个DVD和闪存等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并且可以通过USB线缆输出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成像器等的信息处理设备中,当将用于设置通过USB输出数据的数据输出模式的设置屏幕作为GUI显示在显示单元上时,显示功能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同时选择用作通过USB线缆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和将要执行的USB功能,也就是说,USB功能包括将要执行的PC模式或PictBridge模式。因此,当改变用作输出数据源的介质时不必断开USB连接。因此可以有效地改变介质、输出模式、或输出目的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用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例子的成像器的结构和GUI以及由该成像器执行的数据输出处理的图;
图2是示出呈现在用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例子的成像器的显示单元上的GUI和由成像器执行的数据输出处理的图;
图3是示出使用作为成像器中的GUI呈现的USB功能选择屏幕的功能选择处理序列的图;
图4是示出使用作为成像器中的GUI呈现的USB功能选择屏幕和USB断开连接屏幕的处理序列的图;
图5是示出使USB线缆与成像器断开连接然后再连接的情况下的处理序列的图;
图6A和6B是示出使USB线缆与成像器断开连接然后再连接的情况下的处理序列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器的功能结构的框图;以及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器的硬件结构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
将说明由用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例子的成像器使用USB线缆执行的数据输出处理的概要。图1示出用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例子的成像器(摄像机)100。成像器(摄像机)100包括用作与USB线缆121连接的通信单元的USB端子101和用于显示所记录的数据和成像数据并呈现用作功能选择屏幕的GUI的显示单元102。成像器100被配置成可通过与USB端子101连接的USB线缆121连接到用作外部装置的PC 111或打印机112。显示单元102还用作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的操 作单元。
成像器100具有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例如,图1中所示的成像器100具有作为记录介质的DVD 103和闪存104。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记录介质来记录成像数据。可以通过USB线缆121将记录在这些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与成像器100连接的PC111或打印机112。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例子说明用作多个记录介质的DVD和闪存的组合。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该组合。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其它记录介质的组合或成像器具有三个或多于三个记录介质的情况。
在以下所述的实施例中,将说明以下情况:USB线缆被用作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部件,而信息处理设备具有用作通信单元的USB端子101。然而,除USB线缆以外,可以通过其它线缆或无线地将信息处理设备连接到用作外部装置的PC 111和打印机112。注意,信息处理设备具有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部件,并且可以根据该多个记录介质设置连接到相关外部装置的多种连接模式。另外,信息处理设备显示允许设置与相关记录介质相对应的多种连接模式的选择屏幕。
如上所述,使用USB连接将数据从成像器100输出到PC 111,这涉及使用USB大容量存储类或PTP等通信规范(使用USB连接的通信模式)的数据通信。同样,使用USB连接将数据从成像器100输出到打印机112,这涉及使用用于标准化定义传输层的PTP与传输层上面的应用层之间的接口的通信规范“PictBridge”的数据通信。以这种方式,在PC模式下将数据输出到PC 111,而使用PictBridge(模式)将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这意味着应用了不同的通信规范。
在使用USB线缆121输出数据的情况下,通信规范在以大容量存储模式输出数据的“PC模式”下输出数据的情况与使用 “PictBridge”输出数据的情况之间是不同的。因此,当USB线缆121被连接到成像器100时,成像器100呈现用作功能选择屏幕的GUI,在该功能选择屏幕上,用户可以在例如成像器100的显示单元102上输入操作信息以允许用户选择该功能。
图1示出用作显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器100的显示单元102上的功能选择屏幕的GUI屏幕105。如图1中所示,GUI屏幕105包括四个功能选择按钮141、142、151和152。功能选择按钮141、142、151和152用作用于选择以下功能的开关:
功能选择按钮141用于选择DVD兼容的PC模式,该模式用于将记录在DVD 103上的数据输出到PC 111;
功能选择按钮142用于选择DVD兼容的PictBridge模式,该模式用于将记录在DVD 103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
功能选择按钮151用于选择闪存兼容的PC模式,该模式用于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PC 111;以及
功能选择按钮152用于选择闪存兼容的PictBridge模式,该模式用于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
术语“PC模式”表示与所谓的大容量存储模式相对应的模式,该大容量存储模式允许信息处理设备(成像器)通过USB端子等通信单元与PC等外部装置进行通信,并允许通过该通信单元将存储在信息处理设备(成像器)内的介质中的数据输出到所连接的PC,从而使得PC等外部装置能够获得记录在该介质上的数据。术语“PictBridge模式”表示信息处理设备(成像器)通过通信单元与打印机直接进行通信以将打印数据从信息处理设备(成像器)输出到打印机的模式。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器可以同时选择(A)USB功能和(B)记录介质,即,
(A)要选择的USB功能包括:
(A1)PC模式;以及
(A2)PictBridge模式;以及
(B)要选择的记录介质包括:
(B1)DVD;以及
(B2)闪存。
因此,不需要进行以下操作,该操作涉及使用硬件开关(hardware switch)改变将要选择的介质以及之后在所呈现的功能选择屏幕上选择USB功能。通过仅呈现用作GUI屏幕105的功能选择屏幕,可以选择该介质,并且可以选择USB功能(PC模式或PictBridge模式)。
如图2中所示,为了将记录在DVD 103上的数据输出到PC111,用户在作为GUI屏幕105呈现的功能选择屏幕上选择功能选择按钮141。为了将记录在DVD 103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以打印该数据,用户选择功能选择按钮142。为了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PC 111,用户在作为GUI屏幕105呈现的功能选择屏幕上选择功能选择按钮151。为了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以打印该数据,用户选择功能选择按钮152。
参照图3~6A和6B,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器中选择USB功能和记录介质的情况下的特定处理序列。
参照图3,说明使用用作在图1所示的成像器100的显示单元102上所显示的功能选择屏幕的GUI来选择功能的处理的例子。在步骤S101,在显示单元102上示出所显示屏幕的例子。该屏幕是在重放模式下显示在显示单元102上的屏幕,用于选择已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文件。也就是说,该屏幕是用于显示关于多个记录内容的索引信息的索引屏幕。
例如,在当显示重放模式或其它模式下的屏幕时将USB线缆121连接到成像器100的USB端子101的情况下,成像器100的控制 器检测到USB线缆121的连接。该检测信息触发显示图3的步骤S102中所示的用于选择USB功能的GUI屏幕105。可选地,当用户在步骤S101中所显示的重放模式屏幕上操作(触摸)菜单按钮153时,控制器基于该操作信息,显示步骤S102中所示的用于选择该功能的GUI屏幕105。
在步骤S102中所显示的GUI屏幕105上,示出了多个GUI按钮,允许同时选择将要连接的USB功能和相关的记录介质。也就是说,如上所述,显示以下功能选择按钮:
功能选择按钮141,用于选择DVD兼容的PC模式,该模式用于将记录在DVD 103上的数据输出到PC 111;
功能选择按钮142,用于选择DVD兼容的PictBridge模式,该模式用于将记录在DVD 103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
功能选择按钮151,用于选择闪存兼容的PC模式,该模式用于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PC 111;以及
功能选择按钮152,用于选择闪存兼容的PictBridge模式,该模式用于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
用户从这些功能选择按钮中选择并操作与存储将要输出的所期望数据的记录介质和将要选择的所期望的USB功能(PC模式或PictBridge模式)的组合相一致的按钮,以开始USB连接处理。
例如,当用户希望将记录在DVD 103上的内容输出到PC 111时,用户在作为GUI屏幕105呈现的功能选择屏幕上选择功能选择按钮141。也就是说,用户进行步骤S103的部分(a)中所示的操作。可选地,当用户希望将记录在DVD 103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以打印该数据时,用户选择功能选择按钮142。也就是说,用户进行步骤S103的部分(c)中所示的操作。
当用户希望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PC 111时,用户在作为GUI屏幕105呈现的功能选择屏幕上选择功能选择按钮 151。也就是说,用户进行步骤S103的部分(b)中所示的操作。可选地,当用户希望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以打印该数据时,用户选择功能选择按钮152。也就是说,用户进行步骤S103的部分(d)中所示的操作。
通过进行这些操作中的其中一个操作,建立与每个所选择的功能相一致的USB连接,从而能够根据相关功能输出数据。之后,当可以输出数据时,如步骤S104中所示,显示单元102呈现表示准备输出或打印数据的屏幕中的一个屏幕。
图3的步骤S104的部分(a)示出表示准备在PC模式下输出数据的屏幕,在该PC模式下,可以将记录在DVD 103上的数据输出到PC 111等外部装置。部分(b)示出表示准备在PC模式下输出数据的屏幕,在该PC模式下,可以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PC 111等外部装置。部分(c)示出表示准备在PictBridge模式下输出数据的屏幕,在该PictBridge模式下,可以将记录在DVD103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等外部装置。部分(d)示出表示准备在PictBridge模式下输出数据的屏幕,在该PictBridge模式下,可以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等外部装置。
以这种方式,使用显示在显示单元102上的功能选择屏幕,用户可以同时选择存储将要输出的数据的记录介质和用作数据输出模式的USB功能(PC模式或PictBridge模式)。
参照图4,说明断开或改变USB连接,即改变记录介质或改变USB功能(PC模式或PictBridge模式)的情况下的处理序列。
图4的步骤S201的部分(a)~(d)中的屏幕是与图3的步骤S104的部分(a)~(d)中的屏幕相对应的显示屏幕(GUI)。也就是说,这些屏幕是以下模式下的GUI:
(a)可将记录在DVD 103上的数据输出到PC 111等外部装置的PC模式;
(b)可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PC 111等外部装置的PC模式;
(c)可将记录在DVD 103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等外部装置的PictBridge模式;以及
(d)可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等外部装置的PictBridge模式。
如图4中所示,每个屏幕(GUI)设置有“结束”按钮。当用户操作该“结束”按钮时,屏幕改变成步骤S202中的选择屏幕。也就是说,屏幕改变成显示“结束”按钮和“改变连接”按钮的GUI屏幕,操作该“结束”按钮以完全断开USB连接,操作该“改变连接”按钮以改变USB连接。
当用户希望结束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内容的输出或打印时,用户在步骤S202操作“结束”按钮。当用户操作“结束”按钮时,如步骤S203a中所示,屏幕返回到在重放模式下所显示的屏幕等的初始屏幕,从而终止USB连接。
可选地,当尽管用户希望继续输出或打印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内容,但用户还希望改变记录介质或USB连接(PC模式或PictBridge模式)时,在步骤S202,用户操作“改变连接”按钮。当用户操作“改变连接”按钮时,如步骤S203b中所示,示出已在图3的步骤S102中说明的用于允许用户选择USB功能的GUI屏幕105。也就是说,显示单元102再次显示以下按钮:
功能选择按钮141,用于选择DVD兼容的PC模式,该模式用于将记录在DVD 103上的数据输出到PC 111;
功能选择按钮142,用于选择DVD兼容的PictBridge模式,该模式用于将记录在DVD 103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
功能选择按钮151,用于选择闪存兼容的PC模式,该模式用于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PC 111;以及
功能选择按钮152,用于选择闪存兼容的PictBridge模式,该模式用于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通过操作这些选择按钮,用户可以改变记录介质或USB功能(PC模式或PictBridge模式)。
在该屏幕上,用户选择并操作其中一个功能选择按钮,从而根据图3的步骤S102、S103和S104中所述的处理序列再次选择与特定介质相关的特定USB功能。因此,准备将所选择的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PC 111或打印机112)。
以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容易且有效地改变记录介质或USB功能(PC模式或PictBridge模式)。
此外,即使当USB线缆121从成像器100的USB端子101断开连接以使成像器100从PC 111或打印机112等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器100也可以维持与连接USB线缆121的模式相同的模式。
已知的普通可USB连接的从属装置使得当USB线缆从从属装置的USB端子断开连接以使该从属装置从PC或打印机等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该从属装置取消通过USB连接维持的所谓的PC模式,并进入仅执行成像器的正常功能的正常模式。然而,当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器100处于USB连接的模式下,即处于PC模式或PictBridge模式下时,即使在USB线缆121从USB端子101断开连接时,成像器100仍维持相同的模式。
参照图5说明特定的例子。图5的步骤S301的部分(a)~(d)对应于图3的步骤S104的部分(a)~(d),即:
(a)可将记录在DVD 103上的数据输出到PC 111等外部装置的PC模式;
(b)可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PC 111等外部装置的PC模式;
(c)可将记录在DVD 103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等外部装置的PictBridge模式;以及
(d)可将记录在闪存104上的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12等外部装置的PictBridge模式。
在设置了每种模式的状态下,当USB线缆121从USB端子101断开连接时,断开通过USB线缆121与外部装置(PC 111或打印机112)的USB连接。此时,用作USB从属装置的成像器等已知装置取消USB连接状态并返回到正常模式。然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器100不返回到正常模式,而维持与通过USB线缆121将成像器100连接到外部装置的状态基本上相同的状态。这里,仅取消通过用作所谓的物理连接的类驱动程序所建立的连接状态。随后将参照图6A和6B详细说明该处理。
在USB线缆121从USB端子101断开连接的状态下显示在成像器100的显示单元102上的屏幕是图5的步骤S302的部分(a)~(d)所示的其中一个屏幕。当成像器100的控制器检测到USB线缆121从USB端子101断开连接时,控制器在显示单元102上显示表示成像器100未连接到用作数据要输出到的装置的PC 111或打印机112的警告消息。这对应于图5的步骤S302的部分(a)~(d)所示的其中一个屏幕。USB线缆121从USB端子101的断开连接包括以下情况:USB线缆121从成像器100的USB端子101断开连接以及USB线缆121从与成像器100连接的装置断开连接。
通过该警告消息,可以通知用户USB线缆121被断开连接。因此,用户将US B线缆121连接到USB端子101以建立与外部装置(PC 111或打印机112)的USB连接。通过该处理,利用与所连接的外部装置相关的类驱动程序建立连接,从而返回到USB线缆121断开连接前所设置的USB连接状态。结果,在显示单元102上显示图5的步骤S303的屏幕(a)~(d)中的一个屏幕。步骤S303 的屏幕(a)~(d)与USB线缆121断开连接前所显示的屏幕即步骤S301的屏幕(a)~(d)相同。一旦再连接USB线缆121,成像器100就迅速返回到USB连接模式,其中该模式是在USB线缆121断开连接前所设置的模式。
参照图6A和6B,说明在USB线缆从通过该USB线缆连接到PC的成像器断开连接然后再连接的情况下的状态序列。
图6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成像器100)的处理序列。图6B示出已知的普通USB连接装置(从属装置)的处理序列。首先,说明在USB线缆从通过该USB线缆连接到主机(PC)(步骤S421)的已知的普通USB连接装置(从属装置)断开连接然后再连接的情况下的状态序列。
在PC等主机与用作从属装置的装置之间进行使用USB的数据通信。在该例子中,从属装置是成像器。如上所述,从属装置保持描述其属性的被称作描述符的表。USB连接到从属装置的PC等主机从USB连接装置(从属装置)中获得该描述符以识别与该从属装置相兼容的驱动程序。主机装载识别出的驱动程序,并进行从属装置可兼容的数据通信。
通过将对该从属装置(成像器)中的记录介质的访问权限转移给主机(PC),用作主机的PC可以以与主机(PC)处理PC中的硬盘等存储装置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处理从属装置(成像器)中的记录介质。用于控制USB兼容的装置中的存储装置与PC的连接和数据处理的标准被称为USB大容量存储类。
假定用作USB兼容的装置的成像器作为从属装置而PC作为主机,当将用作成像器中的记录介质的DVD或闪存上的数据传送给PC时,执行根据USB大容量存储类的控制。为了执行根据USB大容量存储类的处理,将用作从属装置的成像器设置成处于大容量存储模式。大容量存储模式是用于执行根据USB大容量存储类 的处理的对从属装置设置的模式。为了执行根据USB大容量存储类的处理,需要建立与主机中所设置的类驱动程序的连接。
简要说明根据大容量存储类的主机(PC)与从属装置(在该例子中为成像器)之间的连接处理的序列的概要。响应于来自主机(PC)的指令,从属装置(成像器)将被称为描述符的装置信息发送给主机。除了USB连接所需的装置信息以外,该装置信息还包括关于连接类、子类、以及协议等的信息。
基于从从属装置接收到的信息,主机启动建立连接所需的类驱动程序。在该典型处理中,启动USB大容量存储类驱动程序。响应于类驱动程序的启动,设置通过USB大容量存储类驱动程序从将在主机(PC)中执行的应用程序到从属装置中的记录介质的访问路径。
在图6B所示的用作已知的从属装置的成像器中,说明在USB线缆从通过该USB线缆连接到主机(PC)(步骤S421)的成像器断开连接然后再连接的情况下的状态序列。在图6B中,部分(1)示出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屏幕的转换;部分(2)示出由成像器执行的处理;部分(3)示出成像器的设置模式的转换。在图6B中,假定时间(t)从左到右经过。
直到时间Tb1,USB线缆被连接到主机(PC),并且屏幕显示模式为PC模式,如步骤S421中所示。直到时间Tb1,将成像器维持在大容量存储连接状态或大容量存储模式下。
在时间Tb1,USB线缆从成像器断开连接。此时,成像器从主机(PC)的类驱动程序断开连接。当成像器的控制器检测到USB连接被断开且成像器从主机(PC)的类驱动程序断开连接时,该控制器进行操作以从大容量存储模式改变成正常模式。具体地,在从类驱动程序断开连接之后,进行介质识别以使将在成像器中执行的应用程序能够访问成像器中的记录介质(在图6B所示的例 子中为DVD),其中对该记录介质的访问权已被转移给主机(PC)。当进行介质识别时,通过在成像器中执行的应用程序来读取该介质上的内容文件,例如,在显示单元上呈现图6B的步骤S422中所示的索引屏幕。这是USB线缆从USB端子断开连接的状态。
在时间Tb2,USB线缆被连接到USB端子,从而再次建立与主机(PC)的连接。为了将对记录介质(DVD)的访问权限转移给主机(PC),成像器的控制器进行介质分离(mediumseparation)以释放对成像器中的介质的访问权限。此外,成像器的控制器建立与主机的类驱动程序的连接并进入大容量存储模式,该大容量存储模式用作将访问介质(DVD)的权利让给主机(PC)的大容量存储连接状态。通过该转换处理,在显示单元上呈现表示PC模式的步骤S423中所示的屏幕。
成像器的模式转换使得成像器直到时间Tb1处于访问介质(DVD)的权利被让给主机(PC)的大容量存储模式。一旦USB线缆断开连接并断开与主机(PC)的类驱动程序的连接,成像器就进行介质识别并进入访问介质(DVD)的权利被让给成像器的正常模式。在时间Tb2,再连接USB线缆,并进行介质分离。在时间Tb3,开始用于建立与类驱动程序的连接的处理,并且成像器进入访问介质(DVD)的权利被让给主机(PC)的大容量存储模式。
以这种方式,用作已知的USB从属装置的成像器响应于USB线缆的断开连接进行介质识别,并进行将访问该介质的权利返回给成像器的处理。当再连接USB线缆时,成像器进行介质分离并改变其模式。也就是说,成像器根据USB线缆的连接/断开连接来改变其模式。
相反,当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器100处于USB连接状态时,即使在USB线缆121从成像器100断开连接的情况下,成像器100也不会进入正常模式,并维持在USB连接状态下所设置的模 式。参照图6A,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器100的处理序列。
在图6A中,如图6B中一样,部分(1)示出显示在显示单元102上的屏幕的转换;部分(2)示出由成像器100执行的处理;部分(3)示出成像器100的设置模式的转换。在图6A中,假定时间(t)从左到右经过。
直到时间Ta1,USB线缆121被连接到主机(PC 111),并且屏幕显示模式为PC模式,如步骤S401中所示。直到时间Ta1,成像器100被维持在大容量存储连接状态或大容量存储模式下。
在时间Ta1,USB线缆121从成像器100断开连接。此时,成像器100从主机(PC 111)的类驱动程序断开连接。这与已知的USB从属装置相同。然而,当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器100的控制器检测到USB连接被断开且成像器100从主机(PC 111)的类驱动程序断开连接时,控制器维持大容量存储模式而不进行将大容量存储模式改变成正常模式的处理。具体地,即使在从类驱动程序断开连接之后,成像器100仍维持大容量存储模式,在该模式下,访问成像器100中的记录介质(图6A所示的例子中的DVD103)的权利被让给主机(PC 111)。
此时,如步骤S402中所示,在显示单元102的屏幕上呈现表示USB线缆121被断开连接的警告消息。这是USB线缆121从USB端子101断开连接的状态。
在时间Ta2,USB线缆121被连接到USB端子101,从而再次建立与主机(PC 111)的连接。成像器100的控制器建立与主机(PC 111)的类驱动程序的连接,并进入大容量存储连接状态。此时,在显示单元102上呈现表示PC模式的步骤S403中所示的屏幕。
成像器100被持续维持在大容量存储模式下,而不管USB线缆121的连接/断开连接。因此,成像器100不进行介质识别或介质分 离,其中在图6B该线缆断开连接时的情况下进行该介质识别,在图6B该线缆连接时的情况下进行该介质分离。建立成像器100(从属装置)与PC 111(主机)之间的大容量存储连接仅需短的时间段。
由于即使当USB线缆121从成像器100断开连接时成像器100仍维持大容量存储模式,因此,例如,可以在短的时间段内有效进行用于改变通过USB线缆121连接到成像器100的主机(PC)的处理。例如,为了将存储在成像器100内的记录介质中的数据输出到多个PC,需要通过将USB线缆121连接到不同的PC和从不同的PC断开连接,来将成像器100连接到所述不同的PC。可以有效地进行该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在USB线缆物理断开连接的情况下的典型处理。可选地,不仅当USB线缆物理断开连接时,而且当通过信号检测等检测到通过线缆的通信中断时,都可以执行类似的处理。
参照图7说明用于执行上述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例如,成像器)的功能结构。图7中所示的框图选择性地示出了用于执行上述处理所需的元件。随后参照图8说明该信息处理设备(成像器)的特定硬件结构的例子。
如图7中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301和302、具有用于通过USB线缆输出存储在记录介质301和302上的数据的USB端子的USB连接器303、显示单元304、以及控制器305。
控制器305在显示单元304上显示用作用于设置通过USB连接器303输出数据的数据输出模式的GUI的设置屏幕,并基于输入给该GUI的信息来控制该信息处理设备。也就是说,显示单元304还用作用于接受用户操作的操作单元。
控制器305显示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用作通过USB线缆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和将要执行的USB功能(PC模式或PictBridge模式)两者的功能选择屏幕,即参照图2所述的GUI屏幕105,作为将要显示在显示单元304上的GUI。基于在功能选择屏幕上输入的选择信息,控制器305进行设置处理以根据所选择的USB功能(PC模式或PictBridge模式)输出记录在所选择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
如参照图4所述,控制器305进行该处理以在显示单元304上显示使得用户能够选择以下其中一个的GUI:
终止通过USB线缆输出数据;以及
改变用作通过USB线缆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或将要执行的USB功能。
此外,如参照图5、6A和6B所述,当USB线缆从USB连接器303断开连接时,控制器305进行该处理以维持在USB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设备的模式。具体地,当在USB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设备的模式为大容量存储模式时,控制器305进行该处理以维持在USB线缆断开连接前所处的状态,而不转移对作为通过USB线缆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在大容量存储模式下设置的记录介质的访问权限。
最后,参照图8,说明用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例子的成像器的特定详细结构的例子。图8示出成像器500的结构的例子。成像器500的主要处理块包括成像单元510、读写单元520、以及控制器530。此外,成像器500包括记录介质561和562、操作输入单元541、用于呈现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GUI的显示单元542、以及用于建立USB连接的USB连接器543。
参照图7所述的记录介质301和302对应于图8中所示的记录介质561和562。图7中所示的控制器305对应于图8中所示的控制 器530。图7中所示的显示单元304对应于图8中所示的显示单元542。图7中所示的USB连接器303对应于图8中所示的USB连接器543。
成像单元510包括光学块511、照相机控制器512、信号转换器513、成像信号处理器514、音频输入单元515、以及音频信号处理器516。光学块511在其中包括用于捕获被摄体的图像的镜头组、光圈调整机构、调焦机构、变焦机构、快门机构、闪光灯机构、以及手动补偿机构。照相机控制器512从控制器530接收控制信号并生成将提供给光学块511的控制信号。照相机控制器512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提供给光学块511并控制变焦、快门、以及曝光等。
信号转换器513包括电荷耦合装置(charge coupled device,CCD)等摄像装置。在摄像装置的成像面上形成通过光学块511的图像。响应于控制器530对快门操作的响应而提供的图像输入定时信号,信号转换器513将形成在成像面上的被摄体的图像转换成成像信号,并将该成像信号提供给成像信号处理器514。
基于来自控制器530的控制信号,成像信号处理器514通过进行伽马校正或自动增益控制(auto gain control,AGC)对成像信号进行处理,并将该成像信号转换成用作数字信号的图像信号。音频输入单元515收集在捕获图像时被摄体周围的声音。将来自音频输入单元515的音频信号提供给音频信号处理器516。基于来自控制器530的控制信号,音频信号处理器516通过进行校正和AGC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将该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读写单元520包括编码器/解码器521、缓冲存储器522、以及记录接口523和524。缓冲存储器522包括例如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SDRAM),其被用作编码器/解码器521对信号进行编码或解码的 工作区。编码器/解码器521具有将来自成像单元510的图像信号、音频信号和附加记录信息编码和多路复用成压缩数据的编码功能。同时,编码器/解码器521具有从压缩数据分离和解码图像信号、音频信号和附加记录信息的解码功能。编码器/解码器521还基于来自控制器530的控制信号,通过进行自动白平衡控制、曝光调整控制和根据数字变焦放大倍率的放大控制对来自成像信号处理器514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
记录接口523和524从编码器/解码器521接收压缩数据,并将该压缩数据分别写在记录介质561和562上。用户可以选择在其上写数据的介质。例如,基于从操作输入单元541输入的设置信息,在控制器530的控制下判断记录目的地。记录接口523和524从记录介质561和562中读取压缩数据并将该数据提供给编码器/解码器521或控制器530。
控制器530通过输入/输出接口(I/F)536将从记录介质561和562读取的数据或由编码器/解码器521解码的数据输出到用作外部装置的PC或打印机,其中外部装置通过连接到USB连接器543的USB线缆连接到控制器530。
控制器530包括用于执行各种控制程序的中央处理单元(CPU)531、只读存储器(ROM)53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33、连接到操作输入单元541的操作输入I/F 534、用于控制呈现上述GUI的显示单元542的显示的显示控制器535、用于使用USB连接器543输入和输出数据的输入/输出I/F 536、以及用于测量例如成像时间的定时电路537。控制器530的这些元件通过系统总线相互连接。将呈现GUI的显示单元542上的用户操作信息通过操作输入I/F 534输入到CPU 531,从而进行基于该输入信息的控制。
控制器530在显示单元542上显示用作用于设置通过USB连接器543输出数据的数据输出模式的GUI的设置屏幕,并基于输入 给该GUI的信息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也就是说,控制器530显示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用作通过USB线缆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和将要执行的USB功能(PC模式或PictBridge模式)两者的功能选择屏幕,即参照图2所述的GUI屏幕105,作为将显示在显示单元542上的GUI。基于在该功能选择屏幕上输入的选择信息,控制器530进行设置处理以根据所选择的USB功能(PC模式或PictBridge模式)输出记录在所选择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
CPU 531控制控制器530的整个处理并使用RAM 533作为工作区。ROM 532存储用于控制成像单元510的程序、以及用于控制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的读写、控制用作如上所述使用USB线缆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介质的选择和USB功能的选择、以及控制模式的设置的程序。
操作输入I/F 534包括作为操作输入单元541的多个按键,该多个按键包括例如变焦调整按键、曝光调整按键、快门按键、运动图像拍摄按键、以及显示单元542的显示调整按键。
连接到显示控制器535的显示单元542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等。在控制器530的控制下,显示单元542除显示如上所述的用于选择USB功能的GUI以外,还显示来自成像单元510的图像信号或从记录介质561和562读取的图像信号。显示单元542被设置为用于接受用户操作信息的用户接口。
输入/输出I/F 536将存储在记录介质561和562上的数据或解码数据输出到用作通过USB连接器543连接的外部装置的PC或打印机,并从该外部装置接收数据。定时电路537生成时间信息,该时间信息表示例如作为成像数据的属性信息的秒、分、时、日、月和年。
在特定实施例的上下文中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然而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 以进行修改或选择。也就是说,通过例子公开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基于权利要求书来确定本发明的范围。
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说明了采用USB线缆作为成像器等信息处理设备与PC或打印机等外部装置之间的通信部件的处理例子,但是信息处理设备与PC或打印机等外部装置之间的连接不局限于USB线缆。在采用其它有线或无线通信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处理。
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执行在此所述的一系列处理。当通过软件执行这一系列处理时,通过将定义该处理序列的程序安装在嵌入专用硬件中的计算机的存储器上或能够执行各种处理的通用计算机上,来执行该程序。
例如,可以将该程序预先记录在硬盘或ROM等记录介质上。可选地,可以将该程序临时或永久存储(记录)在软盘、压缩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MO盘、DVD、磁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可移动记录介质上。可以以被称为软件包的形式来提供该可移动记录介质。
代替将该程序从上述可移动记录介质安装到计算机,可以将该程序从下载网站无线传送到计算机,或者将其通过局域网(LAN)或因特网等网络有线传送到计算机,使得计算机可以接收以该方式传送的程序并将该程序安装在硬盘等内部记录介质上。
可根据该说明书以时序方式来执行在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处理,或者可根据执行该处理的设备的处理性能或根据需要并行或分别执行该处理。该文档中的术语“系统”是多个设备的逻辑集合,并且不局限于这些设备被容纳在单个机壳中的结构。
本发明包含与2005年12月27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 利申请JP 2005-375156有关的主题,在此包含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Claims (17)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包括:
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
操作单元,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
通信单元,用于将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以及
控制器,用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用于设置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数据输出模式的设置屏幕,并且基于使用所述操作单元在所述设置屏幕上输入的信息来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显示功能选择屏幕作为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所述设置屏幕,该功能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同时选择用作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和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执行的功能,
所述控制器基于使用所述操作单元在所述功能选择屏幕上输入的信息进行设置操作,以根据基于所选择的功能的通信模式输出记录在所选择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以及
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根据基于所选择的功能的通信模式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述控制器维持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显示所述功能选择屏幕,该功能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同时选择用作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所述输出数据源的所述记录介质和作为将要执行的功能的大容量存储模式与打印模式中的一种,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在所述功能选择屏幕上输入的选择信息进行设置操作,以根据与所选择的大容量存储模式相对应的通信模式输出记录在所选择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或者根据与所述打印模式相对应的通信模式输出打印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选择屏幕,该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终止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或者改变用作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所述输出数据源的所述记录介质或将要执行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根据通用串行总线标准通过通用串行总线线缆将数据输出到所述外部装置,以及
其中,当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从所述通信单元或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述控制器维持在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根据通用串行总线标准通过通用串行总线线缆将数据输出到所述外部装置,以及
其中,当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从所述通信单元或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并且当在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为大容量存储模式时,所述控制器维持在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断开连接前所处的状态,而不转移对在所述大容量存储模式下设置的作为通过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输出数据的所述输出数据源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访问权限。
6.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包括:
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
通信单元,用于将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以及
控制器,用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功能选择屏幕,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行显示操作,以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选择屏幕,该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终止通过所述通0信单元输出数据、或者改变用作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或将要执行的功能,以及
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述控制器维持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7.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包括:
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用于通过通用串行总线线缆将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以及
控制器,用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用作功能选择屏幕的图形用户界面,即GUI,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行显示操作,以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GUI,该GUI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终止通过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输出数据、或者改变用作通过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或将要执行的通用串行总线功能,以及
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述控制器维持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8.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包括:
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用于通过通用串行总线线缆输出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以及
控制器,用于当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从所述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断开连接时,维持在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从所述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断开连接时,并且当在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为大容量存储模式时,所述控制器维持在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断开连接前所处的状态,而不转移对在所述大容量存储模式下设置的作为通过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访问权限。
10.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和用于将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的通信单元,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用于设置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数据输出模式的设置屏幕,该设置屏幕是功能选择屏幕,该功能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同时选择用作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和将要执行的功能;
基于在所述设置屏幕上输入的信息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以根据所选择的功能输出记录在所选择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其中该信息是在所述功能选择屏幕上输入的选择信息;以及
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根据基于所选择的功能的通信模式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维持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显示所述功能选择屏幕时,用户能够同时选择用作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所述输出数据源的所述记录介质和作为将要执行的功能的大容量存储模式和打印模式中的一种,以及
其中,基于在所述功能选择屏幕上输入的选择信息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以根据与所选择的大容量存储模式相对应的通信模式输出记录在所选择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或者根据与所述打印模式相对应的通信模式输出打印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选择屏幕,该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终止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或者改变用作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输出数据的所述输出数据源的所述记录介质或将要执行的通用串行总线功能。
13.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和用于通过通用串行总线线缆将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用于设置通过所述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输出数据的数据输出模式的设置屏幕,该设置屏幕是功能选择屏幕,该功能选择屏幕使得用户能够同时选择用作通过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和将要执行的功能;
基于在所述设置屏幕上输入的信息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以根据所选择的功能输出记录在所选择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其中该信息是在所述功能选择屏幕上输入的选择信息;以及
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维持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从所述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或从通过所述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连接到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断开连接时,并且当在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为大容量存储模式时,维持在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断开连接前所处的状态,而不转移对在所述大容量存储模式下设置的作为通过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输出数据的所述输出数据源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访问权限。
15.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和用于通过通用串行总线线缆将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功能选择屏幕,该功能选择屏幕是设置屏幕,该设置屏幕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终止通过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输出数据、或者改变用作通过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记录介质或将要执行的通用串行总线功能;以及
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维持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从所述外部装置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16.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进行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多个可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和用于通过通用串行总线线缆输出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从所述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或从通过所述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连接到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装置断开连接时,维持在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从所述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或从通过所述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连接到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所述装置断开连接时,并且当在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断开连接时所设置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模式为大容量存储模式时,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以维持在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断开连接前所处的状态,而不转移对在所述大容量存储模式下设置的作为通过所述通用串行总线线缆输出数据的输出数据源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访问权限。
CN2006101561174A 2005-12-27 2006-12-27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27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75156A JP5028798B2 (ja) 2005-12-27 2005-12-27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5-375156 2005-12-27
JP2005375156 2005-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2775A CN1992775A (zh) 2007-07-04
CN1992775B true CN1992775B (zh) 2011-08-17

Family

ID=37944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5611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2775B (zh) 2005-12-27 2006-12-27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12653B2 (zh)
EP (1) EP1804502A3 (zh)
JP (1) JP5028798B2 (zh)
KR (1) KR101355014B1 (zh)
CN (1) CN1992775B (zh)
TW (1) TWI3656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9050B2 (en) * 2007-06-29 2011-04-19 Epson America, Inc. Document camera
US20090063978A1 (en) * 2007-09-05 2009-03-05 Sony Corporation Network status icon in navigable toolbar
JP5032267B2 (ja) * 2007-10-29 2012-09-26 株式会社東芝 収録装置
US8341716B2 (en) * 2007-11-07 2012-12-25 Fuji Xerox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a storing user certification program
JP5335287B2 (ja) 2008-05-29 2013-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00002943A (ko) * 2008-06-30 2010-0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에스비 디바이스 장치 및 그 모드 인식방법
JP5023005B2 (ja) * 2008-06-30 2012-09-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出力装置、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004921B2 (ja) * 2008-10-28 2012-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5039681B2 (ja) * 2008-10-29 2012-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その通信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00257067A1 (en) * 2009-04-01 2010-10-07 Tai Man Chan Remote web service appliance for point of sale actions
US8427676B2 (en) * 2009-04-15 2013-04-23 Hiti Digital, Inc. Image transmitting device
JP2011008311A (ja) * 2009-06-23 2011-01-13 Casio Computer Co Ltd 入出力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子楽器
US8346985B2 (en) 2009-07-27 2013-01-01 Logitech Europe S.A. Receiver configured to pair to multiple wireless devices
US8862789B2 (en) 2009-12-08 2014-10-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TWI414945B (zh) * 2010-01-12 2013-11-11 Proces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necting with remote USB device
JP5581836B2 (ja) * 2010-06-16 2014-09-03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及びデバイス装置
EP2611206A3 (en) * 2011-12-27 2014-0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952238B1 (ko) * 2011-12-27 2019-02-2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9436620B2 (en) * 2013-03-05 2016-09-06 Google Inc. Methodology for detecting problematic connections with peripheral devices
KR20150006123A (ko) * 2013-07-08 2015-0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Usb 장치의 연결 속도 복구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JP5711786B2 (ja) * 2013-07-12 2015-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346308B (zh) * 2013-07-29 2018-11-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4348889B (zh) * 2013-08-09 2019-04-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切换开关及电子装置
CN103747242B (zh) * 2013-12-23 2016-05-11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摄像设备的方法和检测设备
CN103699509B (zh) * 2014-01-03 2016-05-18 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定时器录波的串口通讯方法
KR102491649B1 (ko) * 2015-12-28 2023-0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쇄 기능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JP7142202B2 (ja) * 2017-03-27 2022-09-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2676A (zh) * 2002-01-28 2002-08-07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自动切换路径的usb控制电路
CN1777873A (zh) * 2002-12-05 2006-05-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软件下载到无线通信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0203A (en) * 1994-02-16 1997-06-17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operation control device
JP3839526B2 (ja) * 1996-09-20 2006-11-01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カメラ
US6288800B1 (en) * 1996-12-06 2001-09-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 capable of visually outputting image data of image input apparatus and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to communication lin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3441911B2 (ja) * 1997-02-20 2003-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3045985B2 (ja) * 1997-08-07 2000-05-29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接続確立方法、通信方法、状態変化伝達方法、状態変化実行方法、無線装置、無線デバイス、及びコンピュータ
JP3837889B2 (ja) * 1997-12-29 2006-10-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エンコード方法およびエンコード装置
JP3539264B2 (ja) * 1998-07-08 2004-07-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US6608650B1 (en) * 1998-12-01 2003-08-19 Flashpoint Technology, Inc. Interactive assistant process for aiding a user in camera setup and operation
US6148354A (en) * 1999-04-05 2000-11-14 M-Systems Flash Disk Pioneers Ltd. Architecture for a universal serial bus-based PC flash disk
US6661454B1 (en) * 1999-06-14 2003-12-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Digital camera with memory card fullness icon
JP2001177793A (ja) 1999-12-17 2001-06-29 Minolta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画像記録システム
US6865283B1 (en) * 2000-07-31 2005-03-08 Intel Corporation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from an imaging device to a processor-based system
JP2002215275A (ja) * 2001-01-15 2002-07-31 Sony Corp Usb接続機能を備えた電子機器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ファイル転送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03008683A (ja) * 2001-06-18 2003-01-10 Nec Corp Usb再接続機能付携帯電話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の通信復帰方法
US6825846B2 (en) * 2001-12-10 2004-11-30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pturing screen displays from a host computing system for display at a remote terminal
US6832271B1 (en) * 2002-05-23 2004-12-14 Adapte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displaying I/O data for plurality of I/O devices
JP2004048229A (ja) * 2002-07-10 2004-02-12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WO2004095452A2 (en) 2003-04-22 2004-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ggregation system
JP4197999B2 (ja) * 2003-06-25 2008-12-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US7777779B2 (en) * 2003-09-10 2010-08-17 Olympus Corporation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lens barrel of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printer, control method for printer, and printing system
JP4331552B2 (ja) * 2003-09-10 2009-09-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5175794A (ja) * 2003-12-10 2005-06-30 Canon Inc 撮像装置
US20050174443A1 (en) * 2004-02-09 2005-08-11 Ikuo Niimura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JP2005295478A (ja) * 2004-04-06 2005-10-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外部装置と通信接続可能な電子装置
JP2005354639A (ja) * 2004-06-14 2005-12-22 Canon Inc 通信装置、撮像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3840243B2 (ja) * 2004-08-26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入力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画像入力システム
US7640382B2 (en) * 2005-04-29 2009-12-29 Avocent Corporation Virtual media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US20080005418A1 (en) * 2006-05-09 2008-01-03 Jorge Julian Interactive interfac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2676A (zh) * 2002-01-28 2002-08-07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自动切换路径的usb控制电路
CN1777873A (zh) * 2002-12-05 2006-05-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软件下载到无线通信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80764A (ja) 2007-07-12
KR101355014B1 (ko) 2014-01-24
US8612653B2 (en) 2013-12-17
KR20070069016A (ko) 2007-07-02
EP1804502A3 (en) 2012-02-15
EP1804502A2 (en) 2007-07-04
US20070162949A1 (en) 2007-07-12
TWI365666B (en) 2012-06-01
TW200746821A (en) 2007-12-16
CN1992775A (zh) 2007-07-04
JP5028798B2 (ja)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2775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US10108640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with external apparatus in which contents are recorded, and receiving metadata of contents
JP432564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13132828A1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中継装置
JP5627345B2 (ja) 撮像装置
RU250761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пис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
JP2009094663A (ja) 撮像装置
JP2011077654A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52941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7295247B (zh) 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3016043A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1522941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with external apparatus based on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EP3232653B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070064111A1 (en) Digital camera and imag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20160065830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with externa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0056768A (ja) 撮影システム並びに当該撮影システムを構成する撮影装置及び操作装置
JP6824949B2 (ja)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521418B2 (ja) 画像出力装置
JP5047127B2 (ja) 撮像装置
JP4612826B2 (ja) ストレージ装置、ストレージ方法、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93793B2 (ja)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153876A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カメラ装置、表示処理装置、および、表示倍率変更方法
JP2024072123A (ja)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051159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21064971A (ja)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