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8440B - 内容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容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8440B
CN1988440B CN2006101690438A CN200610169043A CN1988440B CN 1988440 B CN1988440 B CN 1988440B CN 2006101690438 A CN2006101690438 A CN 2006101690438A CN 200610169043 A CN200610169043 A CN 200610169043A CN 1988440 B CN1988440 B CN 19884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key
mentioned
time
secret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690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8440A (zh
Inventor
田边匠
冈本祐树
绫木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CN1988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8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884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84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67Systems rendering the television signal unintelligible and subsequently intelligible
    • H04N7/1675Providing digital key or authorisation information for generation or regeneration of the scrambling sequ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7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stream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4Management at additional data server, e.g. shopping server, rights management server
    • H04N21/2541Rights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66Channel or content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keys and entitlement messages in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merging a VOD unicast channel into a multicast channel
    • H04N21/26613Channel or content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keys and entitlement messages in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merging a VOD unicast channel into a multicast channel for generating or managing keys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5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stream de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04N21/4623Processing of entitlement messages, e.g. ECM [Entitlement Control Message] or EMM [Entitlement Management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3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protective or descriptive data associated with content; Content structuring
    • H04N21/835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data, e.g. certificates
    • H04N21/8355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data, e.g. certificates involving usage data, e.g. number of copies or viewings allow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内容的传送暂时中断的情况下也能够不新取得密钥而再次开始内容的传送的内容接收装置。内容接收装置(1)是接收内容的装置,具备:密钥交换部(12),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装置之间,交换在将内容加密时使用的仅在预先设定的期间有效的密钥;接收部(18),接收使用上述密钥加密的内容;检测部(13),检测上述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达到了规定时间;发送部(15),在检测到上述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达到了规定时间时,对上述内容发送装置发送用来使上述密钥不会变得无效的信息。

Description

内容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收内容的内容接收装置,特别涉及控制在将需要著作权保护的内容加密时使用的密钥的有效期间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善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以数字数据表现的影像及声音等(以下称作“内容”)的交换在网络上很盛行。例如,将由DVD录制机录像的内容经由网络从电视机视听、或经由网络通过其他DVD录制机翻印。 
由于翻印不要求实时性,所以在优先级较高的其他处理插入等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中断。例如,在DVD录制机中预先录像预约的电视节目开始的情况下,暂时中断翻印而开始电视节目的录像,在该录像结束后再次开始翻印。这样,系统整体能够有效率地进行处理。 
作为将经由网络的内容的传送暂时中断、再次开始的方法,考虑在内容的传送中使用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在其Range头中指定内容的范围的方法等(例如参照“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1.1”,R.Fielding等,RFC2616)。即,内容接收装置在再次开始内容的传送的情况下,在Range头中指定还没有结束传送的范围,对内容发送装置发送HTTP的GET请求。这样,不需要从开头重新传送内容,能够实现有效率的暂时中断、再次开始。 
这里,对于最近的通过地上波数字广播发送的内容等、需要著作权保护的收费内容,有时不允许翻印、仅允许移动。在移动收费内容 的情况下,将内容发送装置侧的收费内容删除或使其不能使用(例如,参照Digital Transmission Content Protection Specification Volumel(Informational Version),Hitachi,Ltd,Intel Corporation,Matsushita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Sony Corporation,Toshiba Corporation,Revision 1.4,February 28,2005.)。但是,即使收费内容是否还没有正确地储存到内容接收装置中,也必须将该收费内容从内容发送装置删除。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366440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内容接收装置将已正确地接收收费内容的情况传送给内容发送装置的方法。此外,在日本特开2004-5816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1-84177号公报中,公开了因某种理由而没有通过内容接收装置正确地储存收费内容的情况下、在内容发送装置侧复原原来的收费内容的方法。 
一般来说,在移动收费内容时,进行使用密钥的加密通信。在进行使用密钥的加密通信时,为了确保安全性而设定密钥的有效期间。在有效期间的设定方法中有几种方法,有下述方法,即在某个密钥在没有用于收费内容的加解密中的状态下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期间时,将该密钥丢弃。 
例如,在作为著作权保护技术的标准规格之一的DTCP(DigitalTransmission Content Protection,数字传输内容保护)中,在用来生成密钥的密钥即“Exchange Key”(交换密钥)超过两小时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必须将该“交换密钥”丢弃(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即,如果因某种理由而暂时终端内容的传送,则由于在中断期间不使用“交换密钥”,所以存在将该“交换密钥”丢弃的情况。 
在中断期间结束而再次开始内容的传送时,在以前的密钥被丢弃的情况下,需要取得新的密钥。但是,如果取得了新的密钥,则有时不能判断再次开始后的内容传送是否是以与中断前的内容传送相同的前后关系进行的内容传送。 
例如,在DTCP中,内容发送装置在前后关系的判断中使用“交换密钥”。因此,即使取得新的“交换密钥”而再次开始内容传送,通过内容发送装置也将再次开始后的内容传送看作以与终端前的内容传送不同的前后关系进行的内容传送。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则内容发送装置侧认为已传送全部的内容而将内容删除,这样在内容接收装置侧不能使用使该内容有效化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内容的传送暂时中断的情况下也能够不新取得密钥而再次开始内容的传送的内容接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内容接收装置是接收内容的装置,具备:密钥交换单元,与发送内容或加密上述内容的密钥的内容发送装置之间,交换在将内容加密时使用且在没有被使用的时间超过预先设定的期间时变得无效的密钥;接收单元,接收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后的内容;检测单元,在内容的接收被中断的情况下,通过计数上述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来检测上述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达到了规定时间的情况,该规定时间是比上述预先设定的期间短的时间;以及发送单元,在内容的接收被中断的情况下,在检测到上述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达到了规定时间时,在上述密钥变得无效之前对上述内容发送装置发送用来使上述密钥不会变得无效的信息;在内容的接收被再次开始之后,上述接收单元接收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后的内容的剩余范围。由此,即使在内容的传送暂时中断的情况下密钥也不会变为无效,所以能够不新取得密钥而再次开始内容的传送。此外,考虑到以这些时刻为起点在内容发送装置侧开始计数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 
这里,也可以是,上述发送单元对上述内容发送单元发送取得请求,该取得请求用来取得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后的内容的一部分。由此,为了传送内容的一部分而使用密钥 并在内容发送装置侧更新了密钥的有效期间,所以能够避免密钥变为无效。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发送单元对上述内容发送装置发送取得请求,该取得请求用来取得尺寸相当于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的单位的倍数的、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后的内容。由此,由于可以取得小尺寸的内容,所以减轻了内容接收装置的负荷。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发送单元对上述内容发送装置发送取得请求,该取得请求用来取得与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的单位相当的16字节的倍数的、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后的内容。由此,在内容的传送以DTCP为基准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该加密的最小单位即16字节的内容,所以能够将内容接收装置的负荷抑制在最小限度内。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接收单元在接收到对应于上述取得请求而从上述内容发送装置发送来的内容的情况下,将该内容丢弃。由此,能够将仅为了维持密钥而取得的内容立刻丢弃。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发送单元对上述内容发送装置发送用来更新上述密钥的有效期间的更新指令。由此,不需要反复传送内容的一部分,所以具有除了内容接收装置及内容发送装置之外对网络也不会加重负荷的效果。 
此外,上述检测单元设定比上述密钥的有效期间短的时间作为上述规定时间。由此,即使在内容的传送暂时中断的情况下,也会在密钥的有效期间经过之前反复传送内容的一部分。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密钥交换单元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装置之间,交换在DTCP(Digital Transmission Content Protection)中规定的密钥生成密钥即“交换密钥”。由此,即使在使用“交换密钥”加密后的内容的传送暂时中断的情况下,该“交换密钥”也不会变为无效。 
另外,本发明不仅可以作为这样的内容接收装置实现,也可以作为以这样的内容接收装置所具备的特征性的单元为步骤的内容接收方法来实现、或者作为使计算机执行这些步骤的程序来实现。并且,这样的程序当然可以经由CD-ROM等记录介质及因特网等传送媒体分发。 
以上,根据有关本发明的内容接收装置,即使在内容的传送暂时中断的情况下密钥也不会变为无效,所以能够不新取得密钥而再次开始内容的传送。具体而言,即使在内容的传送暂时中断的情况下,由于在密钥的有效期间经过之前反复传送内容的一部分,所以密钥也不会变为无效,内容传送的前后关系不会中途断开。由此,即使因传送了内容的全部而在内容发送装置侧将内容删除,也能够在内容接收装置侧使该内容有效化。这特别在DTCP的“交换密钥”的有效性维持中发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内容接收装置的使用环境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内容接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交换(共用)密钥的状况的图。 
图4是表示内容取得请求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内容接收装置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内容接收装置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内容接收装置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内容接收装置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内容接收装置的动作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内容接收装置1的使用环境的图。这里,表示内容接收装置1和内容发送装置2经由网络3连接的状态。内容接收装置1是从内容发送装置2接收需要著作权保护的收费内容(以下单称作“内容”)并储存到储存部11中的DVD录制机等。内容发送装置2是将储存在储存部21中的内容对内容接收装置1发送的机顶盒等。网络3是有线或无线的局域网(LAN)、或者基于IEEE1394标准的连接线缆等。内容的传送基于由DTCP标准规定或推荐的协议。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内容接收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如该图所示,内容接收装置1从功能上具备储存部11、密钥交换部12、检测部13、范围决定部14、发送部15、控制部16、储存确认部17、接收部18、输入部19、解密部10。 
储存部11是储存由接收部18接收到的内容的硬盘等。密钥交换部12与内容发送装置2之间交换在将内容或加密该内容的密钥加密时使用的仅在预先设定的期间有效的密钥。检测部13是检测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期间达到了规定时间的密钥定时器等。范围决定部14根据来自控制部16的指示,决定从内容发送装置2取得的内容的范围。发送部15对内容发送装置2发送指定了由范围决定部14决定的范围后的内容取得请求。控制部16控制整个内容接收装置1。储存确认部17如果确认在储存部11中正确地储存有内容,则与内容发送装置2进行通信,以便将该内容从内容发送部2内正确地删除。接收部18从内容发送装置2接收内容等。输入部19是输入来自用户的指示并通知给控制部16的各种按钮等。解密部10使用由密钥交换部12交换的密钥,将加密的内容解密。 
图3是表示在内容接收装置1与内容发送装置2之间交换(共用) 密钥的状况的图。在DTCP中,内容接收装置1与内容发送装置2按照规定的次序相互进行认证后,为了共用“Content Keys”(内容密钥)而进行以下的动作。首先,内容发送装置2将作为密钥生成密钥的“交换密钥”发送给内容接收装置1。此时,用其他密钥加密“交换密钥”。接着,作为内容密钥的种子而决定64位的称作Nc的数值的初始值。在Nc的初始值的决定中使用随机数。内容发送装置2基于包括交换密钥和Nc的参数,生成内容密钥,利用该密钥将内容加密并发送。在发送内容时也同时发送Nc。内容接收装置1与内容发送装置2同样地,利用包括交换密钥和Nc的参数,生成内容密钥,将内容解密。在传送内容的中途以规定的方法随时变更Nc,随之内容密钥也变更。 
如已经说明那样,在超过两小时没有使用“交换密钥”的情况下,必须将该“交换密钥”丢弃。“交换密钥”的管理是在内容发送装置2侧进行的。如果因某种理由而暂时中断了内容的传送,则在中断期间不使用“交换密钥”,所以会通过内容发送装置2将“交换密钥”丢弃。 
图4是表示从内容接收装置1发送给内容发送装置2的内容取得请求的一例的图。这里,例示了在内容的传送中使用HTTP、在其X-Range头中指定内容的范围的HTTP请求消息500。图中所示的“file003.mpg”是指所取得的内容的文件名,此外,从“X-Range:bytes=”开始向右的数值是指所取得的内容的范围。即,该HTTP请求消息500是用来取得文件名为file003.mpg的内容的第128,555,009字节到第129,134,592字节的请求。 
图5、图6、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内容接收装置1的动作的顺序图。以下,利用这些图说明该内容接收装置1的动作。 
首先,如果用户对输入部19指示了内容的取得开始,则该指示经由控制部16被传递给密钥交换部12(S1)。密钥交换部12在与内 容发送装置2之间没有实施密钥交换的情况下,按照规定的次序实施密钥交换(S2),如果密钥交换结束,则将该消息通知给控制部16(S3)。 
控制部16如果接受到密钥交换结束通知,则对范围决定部14指示内容的取得开始(S4)。在该指示中,包含有URI(Uniform Resource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符)等的内容标识符。范围决定部14指定内容的整个范围,并对发送部15指示内容的取得开始(S5)。发送部15生成用来取得内容的整个范围的HTTP请求消息,发送给内容发送装置2(S6)。 
接收部18如果从内容发送装置2接受到加密后的内容,则将协议头除去,传递给解密部10(S7)。解密部10使用由密钥交换部12交换的密钥或利用由密钥交换部12交换的密钥所获得的密钥将内容解密,并将解密后的内容传递给储存部11。储存部11通常在实施与传送时不同的加密后储存内容(S8)。 
这里,在内容的接收中用户按下了暂时停止按钮的情况下,该指示经由输入部19被通知给控制部16。控制部16对接收部18指示暂时中断内容的传送(S9)。接收部18将与内容发送装置2之间的连接切断,暂时中断内容的传送(S10),如果确认已切断连接(S11),则将该消息通知给控制部16(S12)。 
控制部16对检测部13指示启动密钥定时器(S13)。检测部13启动密钥定时器,如果检测到达到了规定时间则超时(S14中的是),对范围决定部14指示更新密钥的有效期间(S15)。检测部13的密钥定时器所监视的“规定时间”只要是比有效期间短的时间就可以,但优选为尽可能接近于密钥的有效期间的时间。但是,监视密钥的有效期间的定时器处于内容发送装置2侧,与检测部13的密钥定时器不同步。所以,在密钥的有效期间为两小时的情况下,检测部13的密钥定时器监视的“规定时间”为1小时30分左右是妥当的。 
范围决定部14对发送部15指示,对于与传送中断前相同的内容,取得例如从开头开始16字节等、任意的16字节(S16)。同时,范围决定部14对接收部18指示将从此以后的接收内容丢弃(S18)。将取得的内容的尺寸设为16字节是因为在DTCP中使用的加密的单位为16字节。如果是32字节等、对应于16字节的倍数的尺寸,也可以不是16字节。在使用其他加密方式的情况下,只要取得与该加密的单位的倍数相对应的尺寸就可以。 
发送部15生成用来取得内容的任意16字节的HTTP请求消息并发送给内容发送装置2(S17)。内容发送装置2将被指定的16字节的内容发送给内容接收装置1(S19)。接收部18接收16字节的内容,但将该内容丢弃,并对检测部13指示再启动密钥定时器(S20)。指示密钥定时器的再启动的也可以是控制部16。即,接收部18如果丢弃了内容则将该消息通知给控制部16,接受到该通知的控制部16对检测部13指示再启动密钥定时器,这样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这样,如果将16字节的内容从内容发送装置2传送给内容接收装置1,则使用在传送中断前使用的密钥。因而,在内容发送装置2侧,进行将监视密钥的有效期间的定时器复位等、更新密钥的有效期间的处理。 
以后,重复与步骤S14~S20同样的动作直到内容传送的中断理由消除(S21~S34)。在此期间定期地将16字节的内容从内容发送装置2传送给内容接收装置1,所以在内容发送装置2侧也定期地更新密钥的有效期间。 
然后,如果用户按下暂时停止的解除按钮等、消除了传送的中断理由,则控制部16对范围决定部14指示再次开始内容的传送(S35)。范围决定部14对发送部15指示,对于与传送中断前相同的内容取得还没有结束传送的范围(以下称作“剩余范围”)(S36)。发送部15生成用来取得内容的剩余范围的HTTP请求消息,发送给内容发送装 置2(S37)。 
接收部18如果从内容发送装置2接收到加密后的剩余范围的内容,则将协议头除去,传递给解密部10(S38)。解密部10使用与传送中断前相同的密钥或利用该相同的密钥所获得的密钥将内容解密,将解密后的内容传递给储存部11。储存部11如果储存了剩余范围的内容(S39),则将已储存了内容的整个范围的消息通知给储存确认部17(S40)。 
储存确认部17如果确认了已将内容正确地储存到储存部11中的情况,则对内容发送装置2请求删除该内容(S41)。内容发送装置2如果将内容从储存部21删除,则将该消息通知给储存确认部17(S42)。储存确认部17将该通知传递给控制部16后(S43),控制部16对接收部18指示结束内容的取得(S44)。接收部18将与内容发送装置2之间的连接切断(S45),如果确认连接被切断的情况(S46),则将该消息通知给控制部16(S47)。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内容接收装置1,即使在内容的传送暂时中断的情况下,由于在密钥的有效期间经过前反复传送内容的一部分,所以密钥不会被丢弃,内容传送的前后关系不会中途断开。由此,即使因已传送了内容的全部而在内容发送装置侧将内容删除,也能够在内容接收装置侧使该内容有效化。这特别在DTCP中的“交换密钥”的有效性维持方面发挥效果。 
另外,这里例示了通过用户按下暂时停止按钮而暂时中断内容的传送的情况,但暂时中断的理由并不限于此。例如,在由于优先顺序较高的其他处理所引起的内容接收装置1的负荷增大这样的理由而使控制部16暂时中断内容的接收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在此情况下,为了维持密钥也反复传送内容的一部分,但该内容的尺寸是如上述那样16字节的小尺寸。并且,该16字节的内容如果由内容接收装置1接收则立刻被丢弃,所以认为对工作中的其他处理的影 响不大。 
此外,这里例示了密钥定时器每次超时时对接收部18发出内容丢弃指示(S18、S25、S32)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是,只在步骤S18这1次发出内容丢弃指示,在消除了传送的中断理由时,从控制部16对接收部18发出用来解除内容丢弃指示的通知。 
(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对反复传送内容的一部分的方式进行了说明。在该实施方式2中,说明重复对内容发送装置2发送用来更新密钥的有效期间的更新指令的实施方式。 
以下,以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说明该实施方式2的内容接收装置1的结构。另外,由于该实施方式2的内容接收装置1的结构要素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这里也利用图2的框图进行说明。 
图8及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2的内容接收装置1的动作的顺序图。检测部13检测到达到规定时间之前的动作(图8,S1~S14)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动作(图5,S1~S14)相同。 
即,如果用户对输入部19指示了内容的取得开始,则该指示经由控制部16被传递给密钥交换部12(S1)。密钥交换部12在与内容发送装置2之间没有实施密钥交换的情况下,按照规定的次序实施密钥交换(S2),如果密钥交换结束,则将该消息通知给控制部16(S3)。 
控制部16如果接受到密钥交换结束通知,则对范围决定部14指示内容的取得开始(S4)。范围决定部14指定内容的整个范围并对发送部15指示内容的取得开始(S5)。发送部15生成用来取得内容的整个范围的HTTP请求消息,发送给内容发送装置2(S6)。 
接收部18如果从内容发送装置2接受到加密后的内容,则将协议头除去,传递给解密部10(S7)。解密部10使用由密钥交换部12 交换的密钥或利用由密钥交换部12交换的密钥所获得的密钥将内容解密,将解密后的内容传递给储存部11。储存部11通常在实施与传送时不同的加密后储存内容(S8)。 
这里,在内容的接收中用户按下了暂时停止按钮的情况下,该指示经由输入部19被通知给控制部16。控制部16对接收部18指示暂时中断内容的传送(S9)。接收部18将与内容发送装置2之间的连接切断,暂时中断内容的传送(S10),如果确认切断被连接的情况(S11),则将该消息通知给控制部16(S12)。控制部16对检测部13指示启动密钥定时器(S13)。检测部13启动密钥定时器,如果检测到达到了规定时间则超时(S14中的是)。 
以后的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 
即,检测部13如果检测到达到了规定时间(S14中的是),则对发送部15指示更新密钥的有效期间(S51)。发送部15将用来更新密钥的有效期间的更新指令发送给内容发送装置2(S52)。内容发送装置2侧在进行将监视密钥的有效期间的定时器复位等、更新密钥的有效期间的处理之后,将该更新已结束的消息通知给内容接收装置1(S53)。 
接收部18如果接收到更新结束通知,则对检测部13指示再启动密钥定时器(S54)。指示密钥定时器的再启动的也可以是控制部16。即,接收部18如果接收到更新结束通知,则将该消息通知给控制部16,接受到该通知的控制部16对检测部13指示再启动密钥定时器,这样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以后,重复与步骤S14~S54同样的动作,直到内容传送的中断理由消除(S55~S64)。在此期间定期地将更新指令从内容接收装置1发送给内容发送装置2,所以在内容发送装置2侧定期地更新密钥的有效期间。 
以后的动作由于是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图7,S35~S47), 所以省略图示而仅作说明。即,如果用户按下暂时停止的解除按钮等、消除了传送的中断理由,则控制部16对范围决定部14指示再次开始内容的传送(S35)。范围决定部14对发送部15指示,取得与传送中断前相同的内容的剩余范围(S36)。发送部15生成用来取得内容的剩余范围的HTTP请求消息,发送给内容发送装置2(S37)。 
接收部18如果从内容发送装置2接收到加密后的剩余范围的内容,则将协议头除去,传递给解密部10(S38)。解密部10使用与传送中断前相同的密钥或利用该相同的密钥所获得的密钥将内容解密,将解密后的内容传递给储存部11。储存部11如果储存了剩余范围的内容(S39),则将已储存了内容的整个范围的消息通知给储存确认部17(S40)。 
储存确认部17如果确认了已将内容正确地储存到储存部11中,则对内容发送装置2请求删除该内容(S41)。内容发送装置2如果将内容从储存部21删除,则将该消息通知给储存确认部17(S42)。储存确认部17将该通知传递给控制部16后(S43),控制部16对接收部18指示结束内容的取得(S44)。接收部18将与内容发送装置2之间的连接切断(S45),如果确认连接被切断的情况(S46),则将该消息通知给控制部16(S47)。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内容接收装置1,即使在内容的传送暂时中断的情况下,由于在密钥的有效期间经过前反复向内容发送装置2发送用于更新密钥的有效期间的更新指令,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密钥不会被丢弃,内容传送的前后关系不会中途断开。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2,由于不需要反复传送内容的一部分,所以具有除了内容接收装置1及内容发送装置2之外对网络3也不会加重负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对于更新指令的形式并没有特别言及,该更新指令只要是能够由内容发送装置2解释的指令就可以。即,只 要由接收到更新指令的内容发送装置2更新密钥的有效期间就可以,指令的形式并没有限制。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例示了通过在内容接收装置1侧装备密钥定时器而在内容接收装置1侧对没有使用密钥的时间进行计数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采用内容接收装置1向内容发送装置2询问密钥的有效期间的剩余时间等的结构。 
此外,内容接收装置1以将与内容发送装置2的连接在内容接收中切断的时刻(S13)、及从内容发送装置2接收到与用来使密钥不会变得无效的信息相对的应答的时刻(S20、S54)为起点,开始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的计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在内容发送装置2侧开始计数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时,将该消息的通知从内容发送装置2发送给内容接收装置1。但是,在不改变内容发送装置2侧的结构而在内容接收装置1侧计数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优选从步骤S13或步骤S20等时刻开始计数。这是因为考虑到,以这些时刻为起点,在内容发送装置2侧开始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的计数。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例示了用来不丢弃密钥生成密钥“交换密钥”的结构,但密钥的种类并不限于此。即,只要是如果没有被使用的期间经过了一定期间则变为无效的密钥,就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例示了传送需要著作权保护的收费内容的结构,但传送的内容并不限于收费内容。即,只要是使用密钥加密的内容,就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有关本发明的内容接收装置作为即使在内容的传送暂时中断的情况下也需要不用新取得密钥而再次开始内容的传送的DVD录制机、个人录像机等,是有实用性的。 

Claims (9)

1.一种内容接收装置,接收内容,其特征在于,具备:
密钥交换单元,与发送内容或加密上述内容的密钥的内容发送装置之间,交换在将内容加密时使用且在没有被使用的时间超过预先设定的期间时变得无效的密钥;
接收单元,接收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后的内容;
检测单元,在内容的接收被中断的情况下,通过计数上述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来检测上述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达到了规定时间的情况,该规定时间是比上述预先设定的期间短的时间;以及
发送单元,在内容的接收被中断的情况下,在检测到上述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达到了规定时间时,在上述密钥变得无效之前对上述内容发送装置发送用来使上述密钥不会变得无效的信息;
在内容的接收被再次开始之后,上述接收单元接收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后的内容的剩余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送单元对上述内容发送装置发送取得请求,该取得请求用来取得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后的内容的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送单元对上述内容发送装置发送取得请求,该取得请求用来取得尺寸相当于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的单位的倍数的、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后的内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送单元对上述内容发送装置发送取得请求,该取得请求用来取得与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的单位相当的16字节的倍数的、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后的内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容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收单元在接收到对应于上述取得请求而从上述内容发送装置发送来的内容的情况下,将该内容丢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送单元对上述内容发送装置发送用来更新上述密钥的有效期间的更新指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单元以在内容接收中切断与上述内容发送装置的连接的时刻、或者以从上述内容发送装置接收到与用来使上述密钥不会变为无效的信息相对的应答的时刻为起点,开始计数上述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钥交换单元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装置之间,交换在DTCP中规定的密钥生成密钥即“交换密钥”。
9.一种内容接收方法,接收内容,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钥交换步骤,与发送内容或加密上述内容的密钥的内容发送装置之间,交换在将内容加密时使用且在没有被使用的时间超过预先设定的期间时变得无效的密钥;
接收步骤,接收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后的内容;
检测步骤,在内容的接收被中断的情况下,通过计数上述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来检测上述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达到了规定时间的情况,该规定时间是比上述预先设定的期间短的时间;以及
发送步骤,在内容的接收被中断的情况下,在检测到上述密钥没有被使用的时间达到了规定时间时,在上述密钥变得无效之前对上述内容发送装置发送用来使上述密钥不会变得无效的信息;
在上述接收步骤中,在内容的接收被再次开始之后,接收使用上述密钥或使用由上述密钥加密了的密钥加密后的内容的剩余范围。
CN2006101690438A 2005-12-21 2006-12-19 内容接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84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68728A JP4828931B2 (ja) 2005-12-21 2005-12-21 コンテンツ受信装置
JP368728/2005 2005-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8440A CN1988440A (zh) 2007-06-27
CN1988440B true CN1988440B (zh) 2011-03-02

Family

ID=38173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6904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8440B (zh) 2005-12-21 2006-12-19 内容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16867B2 (zh)
JP (1) JP4828931B2 (zh)
CN (1) CN19884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24971B1 (ko) * 2007-04-06 2014-08-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Ums 기기의 컨텐츠를 시간 정보를 이용하여 보호하는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5233175B2 (ja) * 2007-06-08 2013-07-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配信サーバ、端末及び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
US20110044335A1 (en) * 2008-04-17 2011-02-24 Pionee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or, receiver, transmitter,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program
JP5652036B2 (ja) * 2010-07-29 2015-01-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JP6270672B2 (ja) * 2014-09-18 2018-01-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提供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
JP6257497B2 (ja) * 2014-10-24 2018-01-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伝送装置並びにシンク機器
JP6545835B2 (ja) 2016-02-08 2019-07-17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送信装置、および、そのコンテンツ送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8800A (en) * 1987-03-03 1989-12-1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ecure messaging systems
US6263437B1 (en) * 1998-02-19 2001-07-17 Openware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ducting crypto-ignition processes between thin client devices and server devices over data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2896B2 (ja) * 1997-05-13 2006-07-05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情報再生方法
DE69834218T2 (de) * 1997-05-13 2007-01-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Kawasaki Informationsaufzeichnungs- und -wiedergabegerät sowie Informationsverteilungssystem
JP2001084177A (ja) 1999-09-09 2001-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ータムーブシステム
US7404084B2 (en) * 2000-06-16 2008-07-22 Entriq Inc. Method and system to digitally sign and deliver content in a geographically controlled manner via a network
JP4258138B2 (ja) 2001-06-12 2009-04-30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光無線通信装置
US7343297B2 (en) * 2001-06-15 2008-03-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managing and enforcing software licenses
US7334125B1 (en) * 2001-11-27 2008-02-19 Cisco Technology, Inc. Facilitating secure communications among multicast nod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4233080B2 (ja) * 2002-03-07 2009-03-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情報管理方法、受信装置並びに情報処理装置
JP2004005816A (ja) 2002-05-31 2004-01-08 Toshiba Corp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JP3625461B2 (ja) * 2002-09-30 2005-03-02 株式会社東芝 ネットワーク中継装置、通信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中継方法
US7623662B2 (en) * 2003-11-03 2009-11-24 Sony Corporation Default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JP4049104B2 (ja) * 2004-01-30 2008-02-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サーバ、クライアント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8800A (en) * 1987-03-03 1989-12-1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ecure messaging systems
US6263437B1 (en) * 1998-02-19 2001-07-17 Openware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ducting crypto-ignition processes between thin client devices and server devices over data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74249A (ja) 2007-07-05
US20070140490A1 (en) 2007-06-21
CN1988440A (zh) 2007-06-27
US7916867B2 (en) 2011-03-29
JP4828931B2 (ja) 201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8440B (zh) 内容接收装置
CN100591008C (zh) 内容发送装置、内容接收装置和内容传送方法
CN101517975B (zh) 通过将互联网协议电视和家庭网络互相连接来发送/接收内容的方法和设备
US20080216177A1 (en) Contents Distribution System
JP4843047B2 (ja) 装置間のデジタル著作権管理方法
KR20030022819A (ko) 라이선스 관리 시스템, 라이선스 관리장치, 중계장치 및단말장치
US20100030844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965557A (zh) 管理异构型密码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JP4204477B2 (ja) アクセス資格管理メッセージ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1542495A (zh) 用于传递资源的方法和用于提供信息的方法
EP1656796A1 (en) Procedure for monitoring the usage of a broadcasted content
RU2447585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ервера, способ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лицензи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ема содержания
KR101547141B1 (ko) 키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0029674A1 (ja)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
US7599962B2 (en)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content server, content receiver, content delivery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CN101133410A (zh) 内容版权保护方法
JP4266220B2 (ja) 情報配信方法及び情報配信装置
US7502473B2 (en) Process for managing the handling of conditional access data by at least two decoders
JP2005039429A (ja) 契約認証サーバ及びコンテンツ再生認証方法
JP2003044398A (ja) コンテンツ再生方法及び装置と、コンテンツ再生指示方法及び装置と、コンテンツ再生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の記録媒体と、コンテンツ再生指示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の記録媒体
JP2009010650A (ja) 装置管理システム、センター装置、親受信装置、子受信装置、及び装置管理方法
JP5149233B2 (ja) コンテンツ記録装置
CA2556617C (en)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data processing with conditional access by means of at least two decoders
KR100872592B1 (ko) 장치 간의 디지털 저작권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6455615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TELLECTUAL PROPERTY BRIDGE NO. 1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226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22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2

Termination date: 201412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