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0485B - 具有扬声器功能的平面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扬声器功能的平面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0485B
CN1980485B CN2006101642152A CN200610164215A CN1980485B CN 1980485 B CN1980485 B CN 1980485B CN 2006101642152 A CN2006101642152 A CN 2006101642152A CN 200610164215 A CN200610164215 A CN 200610164215A CN 1980485 B CN1980485 B CN 19804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housing
vibrating elements
hardness
displa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642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0485A (zh
Inventor
藤原淳司
松井幸弘
松井久义
伊藤文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Taiyo Yu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Taiyo Yu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Taiyo Yu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80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0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80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04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04M1/035Improv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e.g. ribs, walls, resonating chambers or cav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5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in visual displaying devices, e.g. televisions, computer displays, lapto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平面显示面板和围绕该显示面板的壳体。该壳体包括面对显示面板的背板部和放音部。一个振动板布置在位于显示面板与壳体的背板部之间的与放音部相应的一个区域中。第一隔片与振动板的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分相连,第一隔片夹在振动板以及壳体背板部和显示面板之一之间。第二隔片与振动板的另一表面的边缘部分相连,第二隔片夹在振动板以及壳体背板部和显示面板中的另一个之间。第一和第二隔片由具有不同硬度的材料形成。

Description

具有扬声器功能的平面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扬声器功能的平面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扬声器功能的平面显示装置,已知存在这样一种具有扬声器功能的显示装置,其包括平面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面板或场致发光显示面板和布置在与此显示面板的观看侧相反的一侧上的发声器,以减小其上安装有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的尺寸和厚度。
这种具有扬声器功能的显示装置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即,其中具有可支撑平面显示面板的显示元件框架的显示元件部分和具有将发声器支撑在后表面(与观看侧相反的一侧上的表面)上的发声器框架的发声器被布置成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4-336293中所公开的那样。
传统显示装置的问题在于,由扬声器产生的声音的音量太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扬声器功能的显示装置,其可以充分增加显示装置中的扬声器音量,其中发声振动元件布置在与图像显示面板的观看侧相反的一侧上以构成扬声器。
为实现此目的,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平面显示面板,其具有一个位于观看侧上的表面、位于与观看侧上的该表面相反的一侧上的后表面、以及侧表面;
壳体,其具有围绕显示面板的侧表面的圆周壁部、与显示面板的观看侧表面相应的开口部分、面对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背板部、以及放音部,且壳体将显示面板容纳在其中;
板状振动元件,其布置在与放音部相应且位于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和壳体的背板部之间的一个区域中;
第一隔片,其由具有第一硬度的材料形成为与振动元件的边缘部分平行的形状,该第一隔片夹在振动元件的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分以及壳体背板部和显示面板后表面之一之间,以支撑振动元件的边缘部分;以及
第二隔片,其由具有与第一硬度不同的第二硬度的材料形成为与振动元件的边缘部分平行的形状,第二隔片夹在振动元件的另一表面的边缘部分以及壳体背板部和显示面板后表面中的另一个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因为振动元件被支撑成保持在具有不同硬度的两个隔片之间,振动元件可以以由这些隔片支撑的振动元件的边缘部分为振动支点而以较大振幅振动,可以由振动元件产生具有较大声学压力的声音。
在此显示装置中,优选的是,第一隔片由环形隔片形成,所述环形隔片由具有高于第二隔片的第二硬度的第一硬度的材料形成为环形,且所述第一隔片固定到振动元件的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是,第一隔片的一个表面固定到振动元件的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分,且第一隔片的另一表面固定到壳体背板部和显示面板后表面之一上。
另外,在此显示装置中,优选的是,第二隔片由具有比第一隔片的第一硬度高的第二硬度的材料形成,且由第二隔片围绕的空间和与此空间相通的壳体的放音部形成一个声间引导空间,通过此声音引导空间,由振动元件产生的声音被引导。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是,第二隔片由C环形隔片形成,其一部分处具有切口部分,该切口部分允许内部与外部相通,且该切口部分布置成面对壳体的放音部。
此外,在此显示装置中,优选的是,第一隔片由具有高于第二隔片的第二硬度的第一硬度的材料形成,且夹在振动元件和壳体的背板部之间,且第二隔片由具有低于第一隔片的第一硬度的第二硬度的材料形成,且夹在振动元件和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是,第一隔片由环形隔片形成,并紧固到振动元件的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分和壳体的背板部之间,第二隔片由C环形隔片形成,其中局部形成有切口部分,该切口部分允许内部与外部相通。由第二隔片围绕的空间和与此空间相通的壳体的放音部形成一个声音引导空间,通过此声音引导空间,通过将切口部分布置成面对壳体的放音部,振动元件产生的声音被引导。
此外,在此显示装置中,优选的是,第一隔片由杨氏模量为0.4×109到0.5×1010Pa的树脂制成。可选地,优选的是,第一隔片由杨氏模量为5.0×1010到60×1010Pa的金属制成。另外,第二隔片优选地由杨氏模量为1.0×106到10×106Pa的树脂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2为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1为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为该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此显示装置包括一个平面显示面板1、容纳该显示面板1的壳体18、以及布置在该显示面板1和壳体18的背板部21的底壁之间的扬声器单元或组件。壳体18具有围绕着显示面板1的外侧周边的矩形圆周壁部19、与观看侧上显示面板1的正面相应的矩形开口部分20、面对着位于显示侧的相反侧上的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的背板部21、以及放音部23。该扬声器单元包括薄板状振动元件25,其布置在一个位于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和壳体18的背板部21之间且与放音部23相对应的区域中。第一和第二隔片29、30形成为与振动元件25的边缘部分平行的形状,并布置成将振动板25夹在其间。
显示面板1例如具有液晶显示面板2和表面光源12,该表面光源布置在与此液晶显示面板2的观看侧相反的一侧上,并朝液晶显示面板2发射照明光。液晶显示面板2包括一对透明基板3、4,其具有多个透明电极(未示出),它们使用对置区域来形成多个像素,这些像素以矩阵的形式布置在其对置的内表面上;框架状密封材料5,其将所述一对透明基板3、4在其周边处粘结住;液晶层6,其布置在由密封框架5在该对基板3、4之间围绕成的区域内;以及偏振板7、8,其布置在该对基板3、4的各外表面上。该液晶显示面板对位于各像素的电极之间的空间施加电压,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从而显示图像。
在此液晶显示面板2中,沿着行列方向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多个像素电极、分别与这些像素电极相连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FT)、用于将门极信号供给到各行中的TFT的多个门极配线、和用于将数据信号供给到各列中的TFT的多根数据配线设置在例如观看侧的相反侧上的基板4的内表面上。作为其他透明电极,一个面对所述多个像素电极所布置的整个区域的单膜状对置电极设在观看侧上的基板3的内表面的一侧上。此液晶显示面板构成一个主动矩阵显示面板,且多个门极配线和数据配线被引导到形成于相反侧上的基板4的侧边缘部分处的凸出部分上,并与安装在凸出部分上的门极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相连。
此外,液晶显示面板2包括滤色镜,其具有三种颜色,即红、绿、蓝,分别根据多个像素而设,这些滤色镜设在观看侧上基板3的内表面上,且对置电极形成在滤色镜上。
对准膜设在该对基板3、4的内表面的一侧上,以盖住对置电极和多个像素电极。
此液晶显示面板2可以是下列中的一种:其液晶分子在液晶层6中扭转排列的TN或STN型、其液晶分子大体相对于基板3、4的表面垂直排列的垂直排列型、其液晶分子大体相对于基板3、4的表面水平排列而不会扭转的水平排列型、以及具有弯曲排列的液晶分子的弯曲排列型,或者它可以是铁电性的或非铁电性的液晶显示面板。
液晶显示面板2并不限于这样一种结构,其中,使用对置区域以形成多个像素的电极分别设在该对基板3、4的内表面上,且该显示面板可以具有横向电场控制型结构,其中,形成多个像素区域的第一和第二电极(例如具有多个梳齿部分的梳状信号电极以及与信号电极的各梳齿部分之间的空间相对应的公共电极)设在一个基板的内表面上,且沿该基板表面的横向电场施加给这些电极之间的空间,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
使门极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与未示出的显示驱动控制电路相连的一个柔性配线基板9与液晶显示面板2的相反侧上的基板4的凸出部分相连。
液晶显示面板2支撑在显示面板支撑框架10中,该框架保持住液晶显示面板2的边缘部分。该柔性配线基板9通过设在支撑框架10侧壁中的狭槽部分11被拉到支撑框架10外面。
表面光源12由通过矩形管状透明部件形成的光导板13、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LED)等形成的多个发光元件17构成,所述发光二极管布置成面对光导板13的一个小面。所述多个发光元件17布置在光导板13的一个小面上,且形成一个入射小面14,来自发光元件17的光从该入射小面进入。用于从入射小面14进入的光的出口表面15形成于两个板表面的一个上,且将从入射小面14进入的光朝向出口表面15进行反射的反射表面形成在另一板表面上。反射膜16设在反射表面的外侧。
除了入射小面14外,光导板13的边缘的外表面(三个小面)对应于显示面板支撑框架10的边缘的内表面,且入射小面14为平坦形状,在入射小面自身和显示面板支撑框架10的一个小面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多个发光元件17布置在由导光板13的入射小面14和显示面板支撑框架10的该小面之间的该空隙限定的区域中,并由未示出的固定在导光板13上的支撑部件来支撑。
此表面光源布置成使得光导板13的出口表面15面对液晶显示面板2,且光导板13的出口表面15的边缘部分(除了入射小面14以外的三侧的边缘部分)与液晶显示面板2的观看侧的相反侧上的显示面板支撑框架相接触。
在此实施例中,虽然从表面光源12中光导板13的出口表面15出来的光直接进入液晶显示面板2,但也可在光导板13的出口表面15和液晶显示面板2之间设置一个棱镜片或扩散片,以将从光导板13的出口表面15出来的光转换成在前表面方向上具有较高出光强度和均匀强度分布以进入液晶显示面板2的光。
壳体18由薄盒状金属箱制成,放音部23设在壳体18的圆周壁部的预定部分处,从振动元件25所产生的声音从此放音部发射到壳体18的外面。另外,配线基板拔拉部分24设在壳体18的圆周壁部19的其余部分的一部分中。
壳体18的圆周壁部19形成为与显示面板1的外周边表面(也即显示面板支撑框架10的外周边表面和表面光源12中除入射小面14外的光导板13的三侧的外周边表面)相接触的形状,其中除了放音部23和配线基板拔拉部分24所设处的一部分外沿着整个圆周没有空间。
在此实施例中,大体为向外突的U形的突出壁部19a形成在壳体18的圆周壁部19的一侧部分的中央部分,并且由突出壁部19a、表面光源以及显示面板1的外部小面围绕的并在壳体18的开口部分20侧上通向壳体18外面的放音部23形成在此部分中。圆周壁部19的另一侧被部分切口,以形成配线基板拔拉部分24。
槽状凹部在与放音部23相应的中央部分处形成在壳体18的背板部21中,在此凹部中,一个与放音部23相应的部分在包括此部分的整个长度(在图1中的横向上的整个长度)上向外突出。将此凹部夹在中间的两个侧部分上的内表面形成显示面板支撑表面21a,且凹部的内底表面形成振动元件支撑表面21b。
每个显示面板支撑表面21a和振动元件支撑表面21b之间的台阶的高度设为与振动元件25和第一、第二隔片29、30的总厚度大体相同。在靠近放音部23的区域中,在振动元件支撑表面21b中设有一个端口22。此端口通向背板部21的外表面且最好为圆形。
显示面板1容纳在壳体18中,其中液晶显示面板2的观看侧表面面对壳体18的开口部分20,柔性配线基板9从壳体18的配线基板拔拉部分24被拉到壳体18外面。显示面板支撑框架10通过连接机构(未示出)例如螺栓被固定在壳体18的圆周壁部19上,形成这样一种状态,即,表面光源12上的设有光导板13的反射膜16的表面支撑在壳体18的背板部21的显示面板支撑表面21a上。
虽然振动元件或板25被示出为单个薄膜形状,但其也可以是压电振动元件,具有与圆形振动板的一个表面相连的圆形压电膜。分别与压电元件的两个电极相连的两个薄膜导线26、27被焊接到将振动元件25与未示出的振动元件驱动电路相连的柔性配线基板片28上。
振动元件25布置成使得在位于容纳于壳体18中的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和壳体18背板部21的振动元件支撑表面21b之间且靠近放音部23的一个区域中,振动板25的一个表面面对壳体18的背板部21,另一表面面对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且振动板25的中央部分与设在振动元件支撑表面21b中的端口22相应。与振动元件25相连的柔性配线基板28从壳体18的切口部分24被拉到壳体18外面。
在布置成将振动板25夹在其间的第一和第二隔片29、30中,第一隔片29具有第一硬度,其高于第二隔片的对应物的硬度。第一隔片29沿着振动圆形板25的边缘部分的整个圆周形成为连续环形。第二隔片30具有低于第一硬度的第二硬度,其形成为C环形状,其局部具有切口部分31,该切口部分允许隔片30的内部与外部相通,该切口部分最好是面对放音部23的一侧。
以后,第一隔片29将被称为环形隔片,第二隔片30将被称为C环形隔片。
硬度较高的环形隔片29最好由杨氏模量为0.4×109到0.5×1010Pa的树脂制成,例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丙烯酸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或者丙烯腈苯乙烯(AS)树脂。或者,由杨氏模量为5.0×1010到60×1010Pa的金属制成,例如铝、不锈钢、冷轧钢或电镀钢。
硬度较低的C环形隔片30最好由杨氏模量为1.0×106到10×106Pa的树脂制成,例如聚氨基甲酸酯、丁基树脂或硅树脂。这些树脂为橡胶树脂,因而硬度较低的隔片30具有弹性和缓冲特性。
硬度较高的第一隔片29夹在振动元件25的一个表面(面对壳体18的背板部21的表面)的边缘部分和壳体18的背板部21的振动元件支撑表面21b之间,并稳固地支撑振动元件25的边缘部分作为与振动支点相对应的一部分。
硬度较高的此隔片29的一个表面通过粘结剂或双面粘结带紧固到振动元件25的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分。其另一表面通过粘结剂或又面粘结带紧固到壳体18的背板部21的振动元件支撑表面21b上,从而将振动元件25的边缘部分牢固地固定到壳体18的背板部21上。
硬度较低的C环形隔片30布置在振动元件25的另一表面(面对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的表面)和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表面光源12上的设有导光板13的反射膜16的表面)之间,使得其切口部分31优选地面对壳体18的放音部23。另外,由位于振动元件25的另一表面和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之间的第二隔片30围绕的圆形空间以及通过隔片30的切口部分31形成连通的壳体18中的放音部23形成一个声音引导空间32。从振动元件25产生出的声音通过此声音引导空间32朝显示装置的观看侧发射。
硬度较低的第二隔片30的一个表面通过粘结剂或双面粘结带紧固到振动圆形板25的另一表面的边缘部分,此隔片30的另一表面与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紧密接触。
因为硬度较低的第二隔片30具有弹性,其可以布置成使得其两个表面都与振动元件25的另一表面的边缘部分和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紧密接触。在这种情况下,此隔片30不会移位或移动。
也就是说,根据此显示装置,平面显示面板1容纳在壳体18中,放音部23设在围绕显示面板1的圆周壁部19的预定部分处,且在与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和壳体18的背板部21的前表面之间的放音部23相对应的区域中,薄板状振动元件25夹在环形隔片29和C环形隔片30之间。此外,在这些隔片29、30中,硬度较高的环形隔片29被夹在振动元件25的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分和壳体18的背板部21之间,以支撑振动板25的边缘部分,且硬度较低的C环形隔片30以其切口部分31面对壳体18的放音部23的方式被夹在振动元件25的另一表面的边缘部分和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之间。结果,由硬度较低的C环形隔片30围绕的位于振动元件25的另一表面和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之间的空间以及将从振动元件25产生的声音传送到C环形隔片30的切口部分31的壳体18的放音部23一起形成一个声音引导空间32,从而构成一个扬声器,其将从振动元件25产生的声音通过放音部23发射到外面。
根据此显示装置,平面图像显示面板1容纳在具有放音部23的壳体18中,薄板状振动元件25布置在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和壳体18的背板部21之间。因此,整个显示装置的面积可以减少到大体等于显示面板1的面积,整个显示装置的厚度可以减少。相应地,当此显示装置被安装于电子设备例如数字相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电视摄像机上时,该电子设备的尺寸和厚度可以减小。
相应地,根据此显示装置,振动元件25保持和布置在具有不同硬度的第一和第二隔片29、30之间,每个隔片具有平行于振动板25的边缘部分的形状。在这些隔片29、30中,硬度较高的环形隔片29被夹在振动元件25的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分和壳体18的背板部21之间,以支撑振动元件25的边缘部分。因此,振动元件25的边缘部分可以得到牢固支撑,且振动元件25可以较大的振幅振动,其中位于由硬度较高的环形隔片29支撑的边缘部分的部分被确定为振动支点。这样,具有较高声学压力的声音可以从振动元件25中产生。
由环形隔片29在振动元件25的一个表面和壳体18的背板部21之间围绕的空间通过设在壳体18的背板部21中的端口22与壳体18外面相通,且由C环形隔片30在振动元件25的另一表面和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之间围绕的空间在第二隔片30的切口部分31处与壳体18的放音部23相通,从而使振动元件25自由振动。
另外,在此显示装置中,硬度较低的C环状隔片30被夹在振动元件25的另一表面的边缘部分和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之间,从而其切口部分31面对壳体18的放音部23。因此,提高了与由C环形隔片30围绕的空间的声音绝缘特性,且从振动元件25所产生的声音可以通过壳体18的放音部23很强地被发射到外面,没有泄漏。
相应地,通过将振动元件25布置在平面图像显示面板1的观看侧的相反侧上,此显示装置可以充分增加所构成的扬声器的音量。
通过振动元件25在由环形隔片29围绕的空间侧上振动而产生的声音通过设在壳体18的背板部21中的端口22被发射到壳体18外面,且该声音被布置在电子设备中端口22的周边处的未示出的元件吸收。
另外,在该显示装置中,振动元件25的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分通过使用环形隔片29被紧固到壳体18的背板部21上。因此,振动元件25的整个边缘部分可以进一步被牢固地支撑,这样可以较大的振福来振动该振动元件25。
另外,在此显示装置中,因为硬度较高的环形隔片29被夹在振动元件25和壳体18的背板部21之间,振动元件25的边缘部分可以进一步被牢固地支撑,从而可以较大的振幅来振动该振动元件25。
作为硬度较高的环形隔片29,优选为如上所述由杨氏模量为0.4×109到0.5×1010Pa的树脂制成。使用由这样杨氏模量的树脂制成的隔片29可以以足够的刚度来支撑振动元件25的边缘部分,因而以较大的振幅来振动该振动元件25,以产生较高的声学压力。
作为硬度较高的环形隔片29,还优选为如上所述由杨氏模量为5.0×1010到60×1010Pa的金属制成。使用由这样杨氏模量的金属制成的隔片29可以以更高的刚度来支撑振动元件25的边缘部分,这样,可以较大振幅来振动该振动元件25。
另外,在此显示装置中,因为硬度较低的C环形隔片30被夹在振动元件25和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之间,硬度较低的该C环形隔片30可有效地衰减从振动元件25传送到显示面板1的振动,从而防止振动元件25的振动负面影响到显示面板1。
作为硬度较低的C环形隔片30,优选为由如上所述的杨氏模量为1.0×106到10×106Pa的树脂制成。使用由这样杨氏模量的树脂制成的隔片30可以充分增加声音引导空间32的圆周壁的声音绝缘特性,将从振动元件25产生的声音通过壳体18的放音部23发射到外面以进一步增加扬声器音量,并充分衰减从振动元件25传递到显示面板1的振动。
根据前述的实施例,在第一和第二隔片29、30中,硬度较高的第一隔片29夹在振动元件25和壳体18的背板部21之间,而硬度较低的第二隔片30夹在振动元件25和显示面板1的后表面之间。反之,硬度较高的第一隔片29也可以夹在振动元件25以及显示面板1的另一后表面之间以支撑振动元件25的边缘部分,而硬度较低的第二隔片30可以夹在振动元件25和壳体18的背板部21之间以形成声音引导空间。在采用此结构时,扬声器的音量可同样得到充分增加。
此外,根据前述实施例,突出壁部19a形成于壳体18的圆周壁部19上,且放音部23形成于此部分处。但是,放音部23也可以通过在圆周壁部19中设一个例如声音发射孔来形成。
此外,根据前述实施例,槽状凹部分在壳体18的与背板部21的放音部23相应的部分处在包括与放音部相应的此部分的整个长度上形成。但是,此凹部也可以仅在从与放音部23相应的部分到布置振动元件25的部分延伸的区域中形成。
另外,根据前述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2和表面光源12,但显示面板1也可以包括自发光型显示面板,例如场致发光显示面板。

Claims (9)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平面显示面板,其具有位于观看侧上的一个表面、位于与观看侧上的该表面相反的一侧上的后表面、以及侧表面;
壳体,其具有围绕显示面板的所述侧表面的圆周壁部、与显示面板的观看侧表面相应的一个开口部分、面对显示面板后表面的背板部、以及放音部,所述壳体将显示面板容纳在其中,所述放音部由大体向外突的U形的突出壁部构成,并形成在壳体的圆周壁部的一侧部分的中央部分,而且,槽状凹部在与放音部相应的中央部分处形成在壳体的背板部中;
板状振动元件,其布置在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和壳体的背板部之间的与放音部相应的一个区域中;
第一隔片,其由具有第一硬度的材料形成为与振动元件的边缘部分平行的形状,所述第一隔片夹在振动元件的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分以及壳体背板部的振动元件支撑表面之间,以支撑振动元件的边缘部分;以及
第二隔片,其由具有第二硬度的材料形成为与振动元件的边缘部分平行的形状,所述第二硬度不同于所述第一硬度,所述第二隔片夹在振动元件的另一表面以及显示面板后表面之间并与所述振动元件的另一表面以及显示面板后表面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片包括环形隔片,其由具有高于第二隔片的第二硬度的第一硬度的材料形成为环形,并紧固到振动元件的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片的一个表面被紧固到振动元件的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分上,所述第一隔片的另一表面被紧固到壳体背板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片由具有第二硬度的材料制成,该第二硬度低于第一隔片的第一硬度,且由第二隔片围绕的空间和与此空间相通的壳体的放音部形成声音引导空间,从振动元件产生的声音通过此声音引导空间被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片包括C环形隔片,其一部分具有切口部分,通过该切口部分使内部与外部相通,所述切口部分布置成面对壳体的放音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片紧固到振动元件的一个表面的边缘部分和壳体的背板部上,并由环形隔片构成,所述第二隔片包括C环形隔片,其一部分上具有切口部分,通过该切口部分使得内部与外部相通,在切口部分布置成面对壳体的放音部时,由第二隔片围绕的空间和与此空间相通的壳体的放音部形成声音引导空间,从振动元件产生的声音通过该声音引导空间被引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片包括杨氏模量为0.4×109到0.5×1010Pa的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片包括杨氏模量为5.0×1010到60×1010Pa的金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片包括杨氏模量为1.0×106到10×106Pa的树脂。
CN2006101642152A 2005-12-09 2006-12-05 具有扬声器功能的平面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04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56383A JP4237748B2 (ja) 2005-12-09 2005-12-09 表示モジュール
JP356383/2005 2005-12-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0485A CN1980485A (zh) 2007-06-13
CN1980485B true CN1980485B (zh) 2011-08-10

Family

ID=38131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6421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0485B (zh) 2005-12-09 2006-12-05 具有扬声器功能的平面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45459B2 (zh)
JP (1) JP4237748B2 (zh)
CN (1) CN1980485B (zh)
HK (1) HK11039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5469B2 (ja) * 2006-09-25 2011-07-1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平型画像表示モジュール
JP4957144B2 (ja) * 2006-09-25 2012-06-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平型画像表示モジュール
JP5504557B2 (ja) * 2007-09-21 2014-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気光学装置用実装ケース、並びに電子機器
KR101058730B1 (ko) * 2007-09-28 2011-08-22 가시오게산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보호판을 일체적으로 한 표시소자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표시장치
KR100992539B1 (ko) * 2007-12-12 2010-11-0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스피커 어셈블리
CN101494810B (zh) * 2008-01-22 2013-02-06 普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声音播放装置及其方法
JP4666068B2 (ja) * 2008-12-11 2011-04-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保護板一体型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05485B2 (ja) * 2009-03-13 2012-03-2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保護板一体型表示装置
KR101130431B1 (ko) 2009-03-13 2012-03-28 가시오게산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보호판 일체형 표시장치
JP4821877B2 (ja) * 2009-03-27 2011-11-2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保護板一体型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WO2011132012A1 (en) 2010-04-20 2011-10-27 Nokia Corporation A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5816811B2 (ja) * 2011-05-18 2015-11-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移動体装置
WO2013051328A1 (ja) * 2011-10-03 2013-04-11 京セラ株式会社 圧電振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端末
US9107003B2 (en) * 2011-12-15 2015-08-11 Apple Inc. Extended duct with damping for improved speaker performance
JP5981189B2 (ja) * 2012-03-28 2016-08-31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透光性パネル取付構造及び携帯型電子機器
KR101383702B1 (ko) * 2012-12-12 2014-04-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유닛
JP6015497B2 (ja) * 2013-03-01 2016-10-2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5009187B (zh) * 2013-03-08 2018-02-06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JP2015041814A (ja) * 2013-08-20 2015-03-02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取付構造及び表示装置
JP5768198B1 (ja) * 2014-12-02 2015-08-26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CN105093683A (zh) * 2015-09-22 2015-11-25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背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KR102663406B1 (ko) 2016-04-04 2024-05-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패널 진동형 음향 발생 액츄에이터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양면 표시 장치
KR101704517B1 (ko) 2016-03-28 2017-02-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패널 진동형 음향 발생 표시 장치
KR20170114471A (ko) 2016-04-05 2017-10-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 장치
US10142738B2 (en) 2016-03-28 2018-11-27 Lg Display Co., Ltd. Panel vibration type sound-generating display device
KR102266102B1 (ko) * 2017-05-31 2021-06-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08042B1 (ko) 2017-07-28 2021-09-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1919454B1 (ko) * 2017-07-31 2018-11-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팅 장치
KR102352563B1 (ko) * 2017-08-04 2022-01-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420554B1 (ko) * 2017-08-10 2022-07-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브라켓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1337008B2 (en) 2017-12-07 2022-05-17 Sony Group Corporatio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2488383B1 (ko) 2017-12-13 2023-01-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팅 장치
CN108429831B (zh) * 2018-02-28 2020-09-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KR102601564B1 (ko) 2018-09-05 2023-11-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TWI662522B (zh) * 2018-11-21 2019-06-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KR102683447B1 (ko) * 2019-03-29 2024-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662671B1 (ko) 2019-03-29 2024-04-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693630B1 (ko) * 2019-07-04 2024-08-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TWI743539B (zh) * 2019-08-22 2021-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及其適用的顯示裝置
CN110475189B (zh) * 2019-09-05 2021-03-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声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700718B (zh) * 2019-10-23 2023-04-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KR20210056094A (ko) * 2019-11-08 2021-05-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WO2023008423A1 (zh) * 2021-07-30 2023-02-02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1110Y (zh) * 2001-09-24 2002-07-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显示器内置小音箱安装结构
EP1257147A2 (en) * 2001-05-08 2002-1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peaker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N2545643Y (zh) * 2002-04-19 2003-04-16 深圳忆声电子有限公司 带喇叭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498032A (zh) * 2002-10-07 2004-05-1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扬声器—体型显示器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JP2004336293A (ja) * 2003-05-06 2004-11-25 Seiko Epson Corp 発音体付電気光学装置、発音体付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4335293A (ja) * 2003-05-08 2004-11-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05117201A (ja) * 2003-10-03 2005-04-28 Taiyo Yuden Co Ltd 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28220B2 (ja) * 2004-12-07 2010-03-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57147A2 (en) * 2001-05-08 2002-1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peaker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N2501110Y (zh) * 2001-09-24 2002-07-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显示器内置小音箱安装结构
CN2545643Y (zh) * 2002-04-19 2003-04-16 深圳忆声电子有限公司 带喇叭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498032A (zh) * 2002-10-07 2004-05-1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扬声器—体型显示器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JP2004336293A (ja) * 2003-05-06 2004-11-25 Seiko Epson Corp 発音体付電気光学装置、発音体付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4335293A (ja) * 2003-05-08 2004-11-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05117201A (ja) * 2003-10-03 2005-04-28 Taiyo Yuden Co Ltd 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545459B2 (en) 2009-06-09
HK1103905A1 (en) 2007-12-28
JP2007166008A (ja) 2007-06-28
CN1980485A (zh) 2007-06-13
JP4237748B2 (ja) 2009-03-11
US20070132911A1 (en) 2007-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0485B (zh) 具有扬声器功能的平面显示装置
KR10248838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팅 장치
KR101919454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팅 장치
US1147755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3966320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201994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190012875A (ko) 표시장치
JP5056038B2 (ja) 画像表示モジュール
US20070223744A1 (en)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2420817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90107213A (ko) 분해 및 재조립이 용이한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90013680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팅 장치
JP4793047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301300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655561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742930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826365B2 (ja) 平型画像表示モジュール
KR20230020469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팅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0390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0390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512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