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0090A - 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0090A
CN1980090A CNA2005101256425A CN200510125642A CN1980090A CN 1980090 A CN1980090 A CN 1980090A CN A2005101256425 A CNA2005101256425 A CN A2005101256425A CN 200510125642 A CN200510125642 A CN 200510125642A CN 1980090 A CN1980090 A CN 1980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data
slot
cross time
adjacen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256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92663C (zh
Inventor
毛磊
毕海
胡金玲
高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510125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92663C/zh
Publication of CN1980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0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26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266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为:A.获取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待发送数据及该数据的配置信息,并根据该配置信息生成与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所发送完全一致的数据;B.本基站根据在交叉时隙上接收的数据,估计本基站与邻基站之间各码道的信道冲激响应;C.利用所述信道冲激响应与生成的数据,计算出邻基站在交叉时隙发送的干扰信号,并从本基站接收到的原始采样数据中减去该干扰信号,得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D.利用联合检测技术对该干扰抵消后采样数据进行联合检测,得到本基站内各个上行方向码道接收的数据。所述装置为:基带处理单元、信道估计单元,消除单元和联合检测单元。所述消除单元又包括卷积器和减法器。

Description

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日益融合,以及移动用户对业务多样性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服务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使得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标准得以制定,并将投入商业运营。在3G系统中,除了提供传统的语音和多媒体业务(对称业务)以外,还要承载众多的数据业务(非对称业务,例如,包交换和因特网)。数据业务具有上下行需求不对称的特点,下行链路时常需要传送更多的业务量。特别是在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Duplex)系统中,当相邻小区的上下行时隙划分不完全一致时,将在时隙分配不一致小区间形成交叉时隙,在交叉时隙中,交叉时隙将产生很大的干扰,尤其是同频组网时,基站对基站的干扰非常严重,可能造成交叉时隙的资源不能使用,而导致系统容量的损失。
下面以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TD-SCDMA,Time-Division SynchronizationCode Division-Multiple-Access)为例说明交叉时隙干扰问题。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TD-SCDMA系统的时隙结构图,图2为相邻小区时隙分配不一致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该时隙结构中,共9个时隙,包括两个特殊时隙下行导频时隙(DwPTS,)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以及7个业务时隙。7个业务时隙共支持两个上下行时隙转换点,其中一个上下行时隙转换点固定使用在第一个下行时隙和第二个时隙上行时隙之间,剩下一个上下行时隙转换点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分配。但是,一旦该上下行时隙转换点确定下来,其右侧所有时隙均为下行时隙,其左侧至第二时隙止均为上行时隙。
当相邻两个小区采用如图2所述的时隙分配时,TS3就是交叉时隙。当存在交叉时隙时,系统的干扰除了一般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干扰形式之外,还额外出现了基站与基站和终端与终端的干扰形式,具体如图3所示:
在交叉时隙中,基站A发射给服务区内终端A的信号会对接收基站B的服务区内终端B信号的接收造成干扰,此项干扰称为基站-基站的干扰。由于基站发射功率大,天线增益高,且路径损耗小,所以会严重干扰基站B接收服务区内终端B发射的信号。此外,服务区内终端B发射给基站B的信号会干扰终端A接收服务区内基站A的信号,此项干扰称为终端-终端的干扰。一般来说,终端发射功率小,且终端之间路径损耗大,干扰不是很严重,但是当终端A与终端B距离较近时,终端B会严重干扰终端A接收服务区内基站A发射的信号。
研究表明交叉时隙内的干扰非常严重,尤其是基站与基站之间的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质量,使得交叉时隙在承担上行业务的小区几乎不能正常工作。在承担下行任务的小区内,交叉时隙一般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在小区边缘地带可能受到强干扰,使其不能稳定工作。如果不做特殊的处理,交叉时隙内的强干扰会导致较大的容量损失。
目前,针对交叉时隙引起的干扰问题,除了在网络规划时可以尽可能地通过合理的基站站址工程设计来规避外,而在实际的网络运营中主要是采取无线资源管理(RRM,Radio Resources Management)技术加以克服。
一种减小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为:通过动态信道分配(DCA,DynamicChannel Allocation)方法在资源分配时尽量避免分配交叉时隙中的资源。其主要的实现过程为:当新的用户接入网络或者是网络监测到用户受到很大的干扰时,通过DCA方法将所述用户调整到干扰较低的时隙并为其分配相应的无线资源。特别是在使用智能天线的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利用智能天线获得的对用户的来波方向或到达角度(AOA,Angle of Arrival)信息来增强DCA方法,例如,对相邻小区交叉时隙中的用户,应避免其AOA方向角相对;当交叉时隙中属于不同小区的两个用户因移动出现AOA方向角接近相对的位置时,将其中之一的用户调整到其它时隙。对于DCA方法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已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由上述公开技术可知,利用DCA方法在资源分配时尽量避免分配交叉时隙中的资源,虽然能有效的减小交叉时隙的干扰,但是,DCA方法要求UE和Node B有较高的测量准确性;另外,由于UE的运动,需要DCA方法能非常迅速的做出反应,并重新分配资源,这在实际应用中会增加信令的开销,并且有调整失败的可能性。因此,现有技术还不能在减小交叉时隙干扰的同时充分利用系统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目前的现有技术不能完全消除相邻基站在交叉时隙干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获取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待发送的数据及该数据的配置信息,并根据该配置信息生成与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所发送完全一致的数据;
B、本基站根据在交叉时隙上接收的数据,估计本基站与邻基站之间各码道的信道冲激响应;
C、利用所述信道冲激响应与生成的数据,计算出邻基站在交叉时隙发送的干扰信号,并从本基站接收到的原始采样数据中减去所述干扰信号,得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
D、利用联合检测技术对所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进行联合检测,得到本基站内各个上行方向码道接收的数据。
步骤A中获取的过程为:网络侧将邻基站在交叉时隙的待发送数据及其配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给本基站。
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按照该配置信息进行基带处理,生成与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所发送完全一致的数据。
步骤B中估计的方式包括:多码集信道估计方式或时隙码分多址系统的多码集信道估计方式。
步骤C中计算的过程为:信道冲激响应与生成的数据进行卷积处理,得到邻基站在交叉时隙发送的干扰信号。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或周期性预先获得邻基站下行发送数据对本基站的信道冲激响应;
B、获取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待发送的数据及该数据的配置信息,并根据该配置信息生成与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所发送完全一致的数据;
C、将所述信道冲激响应与生成的数据进行卷积处理,并从本基站接收的原始采样数据中减去所述卷积处理结果,得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
D、对所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运用多码集信道估计以及联合检测技术进行信号检测,得到本基站内各个上行方向码道接收的数据。
步骤B中网络侧将邻基站在交叉时隙的待发送数据及其配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给本基站。
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按照该配置信息进行基带处理,生成与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所发送完全一致的数据。
此外,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基带处理单元,无线网络控制器将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待发送的数据以及其配置信息发送给本基站,本基站按照该配置信息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基带处理,以生成一份与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所发送完全一致的数据;
信道估计单元,用于接收交叉时隙上的数据,并通过多码集信道估计的方式对包括邻基站在内的各码道的信道冲激响应进行估计;
消除单元,分别与基带处理单元和信道估计单元相连,用于从原始采样数据中消除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发送的干扰信号,并输出经过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
联合检测单元,分别与信道估计单元和消除单元相连,用于接收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和各码道的信道冲激响应,并通过联合检测技术对所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进行联合检测,得到本基站内各个上行方向码道接收的数据。
所述消除单元包括:
卷积器,分别与基带处理单元和信道估计单元相连,用于将所述生成的数据与各码道的信道冲激响应估计值进行卷积处理,得到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发送的干扰信号;
减法器,分别与卷积器和联合检测单元相连,用于从本基站接收到的原始采样数据中减去所述干扰信号,得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并输出给联合检测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在交叉时隙中,无线网络控制器将发往发送基站的待数据同时也发送给接收基站;所述接收基站将已获得的信道冲激响应的估计值和邻基站的已知待发送数据进行卷积处理,从而估计出发送基站对该接收基站的在交叉时隙的干扰信号;所述接收基站将所接收的总信号的采样数据减去估计出在交叉时隙的干扰信号,再通过联合联合检测技术获得本小区上行方向各个码道接收的数据。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法不但可以大大消除同频组网系统采用非一致时隙分配时产生的交叉时隙的干扰,而且,对于承担上行业务的小区,也可以提高交叉时隙的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TD-SCDMA系统的时隙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相邻小区时隙分配不一致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时隙划分不一致时交叉时隙上小区间干扰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种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在交叉时隙上,处于上行接收的基站对下行发射基站的信道进行估计;通过RNC将发射基站的待发送数据传输给正在接收的基站;接收基站利用已有的信道估计结果和待发送数据,可以估算出从发射基站处接收到的信号,即交叉时隙的干扰信号,然后将总的接收信号减去该估计的干扰信号,可以很好的消除交叉时隙的干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在说明本发明之前,先介绍一下单小区的联合检测技术:
在时隙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单小区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模型为:
e=Ad+n                                     (1)
其中,e为接收机收到信号的采样数据,d为发送数据,n为接收到的噪声,A为传输矩阵。所述传输矩阵A由各个码道的组合信道冲激响应向量b(k)构成,k是码道编号,假设总共有L个码道。由于关于传输矩阵A的具体构造已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联合检测技术就是根据公式(1)得到发送数据d估计的输出值为:
d ^ = ( T ) - 1 A * T R n - 1 e - - - ( 2 )
其中,矩阵T具体为:
T = I MF A * T R n - 1 A ZF - BLE A * T R n - 1 A + R d - 1 MMSE - BLE - - - ( 3 )
在(3)式中,*T是共轭转置,Rd=E{d·d*T},是数据序列d的协方差矩阵,对于相互独立的数据序列,Rd=I;Rn=E{n·n*T},是噪声序列n的协方差矩阵。对于相互独立且平稳的噪声序列(如白噪声)Rn=σ2I,I表示单位矩阵。
在Rd=I和Rn=σ2I的条件下,(2)、(3)式可以简化表示为:
d ^ = ( T ) - 1 A * T e - - - ( 4 )
T = I MF A * T A ZF - BLE A * T A + σ 2 I MMSE - BLE - - - ( 5 )
所述(4)、(5)式中的MF即匹配滤波,对应的就是匹配滤波的方法;所述ZF-BLE即迫零线性块均衡(Zero-Forcing Block Liner Equaliaer)的方法,对应的是最大误差的线性解;所述MMSE-BLE即最小均方误差线性块均衡(Zero-Forcing Block Liner Equaliaer)的方法,对应的是最小均方误差的线性解。对于上述三种求解T的方法择其一即可,通常选择第二种ZF-BLE或第三种MMSE-BLE方法。通过采用上述的联合检测技术,虽然可以有效地降低多个码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但是并不能有效消除TDD蜂窝系统内交叉时隙之间的干扰。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双小区模型示意图。如图中所示,在交叉时隙的时刻,基站A进行下行发射,基站B进行上行接收;基站B将接收到本小区终端发射的上行信号和基站A发射的下行信号,由于基站A的发射功率大、天线增益高,且路径损耗小,所以基站A发射的下行信号会严重干扰基站B接收终端B发射的信号。
如图4所示,在交叉时隙内,基站B的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模型为:
e = Σ i = 1 M d b ( i ) ⊗ h b ( i ) + Σ j = 1 N d c ( j ) ⊗ h c ( j ) + n - - - ( 6 )
其中,e为接收机收到信号的采样数据,db (i)为基站B覆盖区域内第i个终端或码道的上行方向数据,hb (i)为第i个终端或码道在基站B的信道冲激响应,dc (i)为基站A第j个码道在下行方向的发送数据,hc j是基站A中的各码道在基站B中的信道冲激响应,n为接收到的噪声,M和N分别为基站B和基站A内的激活码道总数,其中,所述 与式(1)中的Ad相当。将上述模型扩展到多小区情况下,则基站接收到的数据中,不仅包括本小区终端的上行信号,还包括邻小区终端的上行信号和邻小区交叉时隙的下行信号,其中邻小区终端的上行信号和邻小区交叉时隙的下行信号对于本小区的上行信号来说都是干扰信号。
由此可见,目前所采用的联合检测技术,虽然可以极大地消除来自所有终端相互间的干扰,通过将联合检测技术扩展到多个小区,则可以进一步将邻小区较强的终端干扰信号纳入联合检测的作用范围内,从而达到不仅可以降低本小区不同码道间干扰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降低邻小区码道带来的干扰,但是,即便如此,式(6)中来自邻基站下行方向对本基站上行方向的干扰一项仍然被当作了噪声信号来处理,从而使得现有的联合检测技术在对待交叉时隙所带来的干扰时仍然不能有效地消除干扰,从而影响数据接收解调的质量。
另一方面,对于网络侧来说,由于基站完全有可能事先知道其它基站在下行方向发送的数据,因此,本发明针对该核心思想而提出一种消除TDD/CDMA系统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其方法的流程图详见图5。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10:获取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待发送的数据及该数据的配置信息,并根据该配置信息生成与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所发送完全一致的数据;
步骤S11:本基站根据在交叉时隙上接收的数据,估计本基站与邻基站之间各码道的信道冲激响应;
步骤S12:利用所述信道冲激响应与生成的数据,计算出邻基站在交叉时隙发送的干扰信号,并从本基站接收到的原始采样数据中减去所述干扰信号,得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
步骤S13:利用联合检测技术对所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进行联合检测,得到本基站内各个上行方向码道接收的数据。
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以两个相互存在交叉时隙的基站为例来说明,即还以图4为例来说明。网络侧将基站A(相当于本发明所述本基站的邻基站,以下类同)在交叉时隙将要发送的数据或待发送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与基站B的接口发送给基站B(相当于本发明所述的本基站,以下类同),同时将基站A中所述将要发送的数据或待发送数据所在的码道、信道编码方式以及小区扰码等配置信息也预先发送给基站B。所述基站B按照所述配置信息对接收到基站A将要发送的数据或待发送数据进行基带处理,以生成一份与基站A在交叉时隙无线接口所要发送完全一致的数据,即式(6)中的dc (j),并进行保存。
其中,所述基带处理主要包括编码、交织、扩频及加扰等处理。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参见3GPP有关标准中的描述,在此仅列出在基站B接收到RNC发送基站A的待发送数据,并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基带处理所必须包括的各个步骤的简要,分别为:数据块增加循环冗余校验(CRC)结果;数据块分割;信道编码;无线帧均衡;交织;无线帧分段;速率匹配;传输信道复用;比特加扰;物理信道分段;子帧分段;物理信道映射等。
由于上述步骤是基站进行正常的数据处理所必须的,因此,本发明在此仅要求基站B对接收到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中发送数据也进行上述同样的处理,就可以生成与基站A在交叉时隙无线接口所发送的完全一致的基带数据,对基站来说仅仅是增加一些完全相同的功能处理单元或软件而已。
本发明所述基站B在接收交叉时隙上的数据,并根据申请号为:03100670.1,且发明名称为《时隙码分多址系统多码集信道估计方法》的现有专利,估计在交叉时隙上所有各码集的信道冲激响应,并从估计结果中获得基站A到基站B的各码道的信道特性,即信道冲激响应。
其该现有专利主要的核心是:在所公开的所述现有专利中,给出在获得邻小区所使用的基本信道估计码midamble后,针对同频多小区工作时存在多码集信道估计码响应信号(即信道估计码midamble的接收信号,简称“多码集信号”)的情况,采用基于有限时间位置判决反馈处理的多码集联合信道迭代估计方法,对多个信道估计码midamble同时进行信道估计,得到各个小区的信道估计结果。
因此,本发明所述基站B在应用上述信道估计方法后,就能估计出从基站A到基站B的各码道的信道冲激响应,即
Figure A20051012564200131
其中,所述 它表示信道冲激响应hc (j)的估计值。
然后,将所保存的数据dc (j)与所获得基站A的各码道对基站B的信道冲激响应估计值 进行卷积处理,得到 并从基站B接收到的原始采样数据e中减去
Figure A20051012564200143
得到
e ) = e - Σ j = 1 N d c ( j ) ⊗ h ) c ( j ) ) = Σ i = 1 M d b ( i ) ⊗ h b ( i ) + Σ j = 1 N d c ( j ) ⊗ h c ( j ) ) + n - Σ j = 1 N d c ( j ) ⊗ h ) c ( j )
最后,在对所得到的数据 利用现有的联合检测技术进行联合检测,并得到基站B内的各个上行方向码道接收的数据db (i)。其中在联合检测步骤中,需要用到各个码道的信道冲激响应,这些信道冲激响应是通过前述多码集信道估计的步骤而一次获得的。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和公式尽管是针对图4的双小区模型提出的,但根据本专利申请人的另一专利,其申请号为200510075207.6的专利,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将其推广到多小区模型中,从而可以应用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
由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实现步骤可知,可以很好的将交叉时隙的干扰完全消除。即本发明先获取邻基站在交叉时隙发送的数据以及该数据对本基站的干扰影响,然后在从本基站接收的原始采样数据中减去邻基站在交叉时隙发送数据的干扰,最后,在通过联合检测技术对得到的数据进行联合检测,从而消除交叉时隙的干扰。由此可见,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性能和效果优于直接进行联合检测方法的性能和效果。
另外,为了配合实现本发明,需要在标准中对如何将邻基站的下行待发送数据传递给本基站进行约定,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同目前无线网络控制器将本基站的数据通过相应接口传递过来的机制完全一致,而且这一点也不会影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核心思想。不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具有自适应编码调制和混合自动重传HARQ功能的网络来说,基站在任一时刻所发送的数据仅与本基站有关,此时,就必须能够在相邻的不同基站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传输通道,以便使邻基站获得与本基站完全一致的数据。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基站之间的位置是相互固定不变的,如果各个基站都采用全向天线发送或接收数据的情况下,基站间的信道特性基本上也是不变的。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所述方法的流程图详见图6。且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T10: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或周期性预先获得邻基站下行发送数据对本基站的信道冲激响应;
步骤T11:获取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待发送的数据及该数据的配置信息,并根据该配置信息生成与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所发送完全一致的数据;
步骤T12:将所述信道冲激响应与生成的数据进行卷积处理,并从本基站接收的原始采样数据中减去所述卷积处理结果,得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
步骤T13:对所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运用多码集信道估计以及联合检测技术进行信号检测,得到本基站内各个上行方向码道接收的数据。
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预先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或者是周期性地获得邻基站下行发送数据对本基站的信道冲激响应并存储。然后,将上述方法步骤中的步骤S11和步骤S12进行替换,利用已知的信道冲激响应信息和交叉时隙邻基站的发送数据直接从基站接收的原始采样数据中消除(减去)邻基站交叉时隙的影响,然后再对经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
Figure A20051012564200151
运用多码集信道估计以及联合检测技术进行信号检测。其具体的实现过程详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过程中,本发明虽然以两个相互存在交叉时隙的基站为例进行描述。同理,当周围存在多个这样的小区时,同样可以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来消除多个邻小区在交叉时隙的干扰。也就是说,本小区的基站先分别获取多个邻小区在交叉时隙时的待发送数据,以及该待发送数据的配置信息;然后本小区根据该配置信息对收到的待发送数据进行基带处理,以分别生成一份与多个邻小区在交叉时隙无线接口完全一致的数据;再后,本小区基站分别对接收交叉时隙的数据,并估计在交叉时隙上所有各码集的信道冲激响应,并分别与生成的数据进行卷积处理,分别得到各个邻小区在交叉时隙的干扰数据;次后,从本小区基站接收的原始采样数据中分别减去各个邻小区在交叉时隙的干扰数据,得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最后,再对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进行解调。即利用联合检测技术对所述采样数据进行联合检测,得到本小区内各个上行方向码道接收的数据。
此外,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装置,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详见图7,且所述装置包括:基带处理单元11、信道估计单元12、消除单元13和联合检测单元14,且所述消除单元13又包括:卷积器131和减法器132。其中,所述基带处理单元11,无线网络控制器将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待发送的数据以及其配置信息发送给本基站,本基站按照该配置信息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基带处理,以生成一份与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所发送完全一致的数据。所述信道估计单元12,用于接收交叉时隙上的数据,并通过多码集信道估计的方式包括对邻基站在内的各码道的信道冲激响应进行估计。所述消除单元13,分别与基带处理单元11和信道估计单元12相连,用于从原始采样数据中消除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发送的干扰信号,并输出经过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所述卷积器131,分别与基带处理单元11和信道估计单元12相连,用于将所述生成的数据与各码道的信道冲激响应估计值进行卷积处理,得到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发送的干扰信号;所述减法器132,分别与卷积器131和联合检测单元14相连,用于从本基站接收到的原始采样数据中减去所述干扰信号,得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并输出给联合检测单元14。所述联合检测单元14,分别与信道估计单元12和减法器132相连,用于接收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和各码道的信道冲激响应,并通过联合检测技术对所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进行联合检测,得到本基站内各个上行方向码道接收的数据。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具体实现可参照前面所述方法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获取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待发送的数据及该数据的配置信息,并根据该配置信息生成与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所发送完全一致的数据;
B、本基站根据在交叉时隙上接收的数据,估计本基站与邻基站之间各码道的信道冲激响应;
C、利用所述信道冲激响应与生成的数据,计算出邻基站在交叉时隙发送的干扰信号,并从本基站接收到的原始采样数据中减去所述干扰信号,得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
D、利用联合检测技术对所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进行联合检测,得到本基站内各个上行方向码道接收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获取的过程为:网络侧将邻基站在交叉时隙的待发送数据及其配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给本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按照该配置信息进行基带处理,生成与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所发送完全一致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估计的方式包括:多码集信道估计方式或时隙码分多址系统的多码集信道估计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计算的过程为:信道冲激响应与生成的数据进行卷积处理,得到邻基站在交叉时隙发送的干扰信号。
6、一种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或周期性预先获得邻基站下行发送数据对本基站的信道冲激响应;
B、获取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待发送的数据及该数据的配置信息,并根据该配置信息生成与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所发送完全一致的数据;
C、将所述信道冲激响应与生成的数据进行卷积处理,并从本基站接收的原始采样数据中减去所述卷积处理结果,得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
D、对所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运用多码集信道估计以及联合检测技术进行信号检测,得到本基站内各个上行方向码道接收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网络侧将邻基站在交叉时隙的待发送数据及其配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给本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发送的数据按照该配置信息进行基带处理,生成与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所发送完全一致的数据。
9、一种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带处理单元,无线网络控制器将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待发送的数据以及其配置信息发送给本基站,本基站按照该配置信息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基带处理,以生成一份与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所发送完全一致的数据;
信道估计单元,用于接收交叉时隙上的数据,并通过多码集信道估计的方式对包括邻基站在内的各码道的信道冲激响应进行估计;
消除单元,分别与基带处理单元和信道估计单元相连,用于从原始采样数据中消除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发送的干扰信号,并输出经过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
联合检测单元,分别与信道估计单元和消除单元相连,用于接收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和各码道的信道冲激响应,并通过联合检测技术对所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进行联合检测,得到本基站内各个上行方向码道接收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单元包括:
卷积器,分别与基带处理单元和信道估计单元相连,用于将所述生成的数据与各码道的信道冲激响应估计值进行卷积处理,得到邻基站在交叉时隙上发送的干扰信号;
减法器,分别与卷积器和联合检测单元相连,用于从本基站接收到的原始采样数据中减去所述干扰信号,得到干扰抵消后的采样数据,并输出给联合检测单元。
CN200510125642A 2005-11-30 2005-11-30 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266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25642A CN100592663C (zh) 2005-11-30 2005-11-30 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25642A CN100592663C (zh) 2005-11-30 2005-11-30 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0090A true CN1980090A (zh) 2007-06-13
CN100592663C CN100592663C (zh) 2010-02-24

Family

ID=38131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256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2663C (zh) 2005-11-30 2005-11-30 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92663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9099A (zh) * 2011-04-08 2011-08-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040754A1 (en) * 2011-09-20 2013-03-28 St-Ericsson Sa Method, apparatus, receiver,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joint detection
WO2014048267A1 (en) * 2012-09-25 2014-04-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e, filtering method thereof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3999385A (zh) * 2011-09-30 2014-08-20 英特尔公司 节点间干扰消除
WO2014201875A1 (zh) * 2013-06-21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叉时隙干扰消除的方法及终端
CN112996099A (zh) * 2021-02-26 2021-06-18 北京邮电大学 抗时隙删除的极化时隙aloha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0272A1 (zh) * 2016-05-03 2017-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基站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9099A (zh) * 2011-04-08 2011-08-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49099B (zh) * 2011-04-08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040754A1 (en) * 2011-09-20 2013-03-28 St-Ericsson Sa Method, apparatus, receiver,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joint detection
US9287924B2 (en) 2011-09-20 2016-03-15 St-Ericsson Sa Method, apparatus, receiver,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joint detection
CN103999385A (zh) * 2011-09-30 2014-08-20 英特尔公司 节点间干扰消除
US9699731B2 (en) 2011-09-30 2017-07-04 Intel Corporation Inter-nod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O2014048267A1 (en) * 2012-09-25 2014-04-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e, filtering method thereof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9444653B2 (en) 2012-09-25 2016-09-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E, filtering method thereof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WO2014201875A1 (zh) * 2013-06-21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叉时隙干扰消除的方法及终端
CN104244261A (zh) * 2013-06-21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叉时隙干扰消除的方法及终端
CN104244261B (zh) * 2013-06-21 2017-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叉时隙干扰消除的方法及终端
CN112996099A (zh) * 2021-02-26 2021-06-18 北京邮电大学 抗时隙删除的极化时隙aloha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92663C (zh) 2010-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35430C2 (ru) Оценка канала передачи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CN1929323B (zh) 时隙cdma系统抑制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
Yang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ultibranch switched diversity systems
JP4343694B2 (ja) 送信チャネル間のゲインオフセットを決定する方法
JP3266258B2 (ja) 空間分割多重アクセス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0592663C (zh) 消除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US20110096810A1 (en) Data-Block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1855492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eusing resourc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repeaters.
EP2244500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terference cancelling station, and interference cancelling method
CN102891740B (zh) 基于盲干扰对齐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
CN1905382B (zh) 用于同频广播/组播的联合检测方法
US20070019536A1 (en) Allocation method, network element, module and user device
US7450671B2 (e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 in radio system
Al Amin et al. Investigate the dominating factor of hybrid SWIPT protocol by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far user of hybrid SWIPT based CNOMA downlink transmission
US20040004945A1 (en) Multiple access network and method for digital radio systems
CN102480453B (zh) 一种宽带同频干扰噪声估计和干扰抑制的方法及相应系统
Povey et al. TDD-CDMA extension to FDD-CDMA based third generation cellular system
CN110213183A (zh) 一种基于Chu序列的全双工中继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Sanada et al. Performance of adaptive array antennas with multicarrier DS/CDMA in a mobile fading environment
JPH09501292A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へのテザーレス・アクセス
KÖSE et al.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Mitigate Pilot Contamination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Craig et al. A syst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2-branch interference rejection combining
CN101267585B (zh) Td-scdma系统发送及接收广播业务的方法及接收装置
CN100391130C (zh) 码分多址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
Morales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lgorithm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non-coherent massive MIMO based on DMPSK for beyond 5G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5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083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12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Patentee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