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6856A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76856A CN1976856A CNA2005800218424A CN200580021842A CN1976856A CN 1976856 A CN1976856 A CN 1976856A CN A2005800218424 A CNA2005800218424 A CN A2005800218424A CN 200580021842 A CN200580021842 A CN 200580021842A CN 1976856 A CN1976856 A CN 19768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nterweight
- car
- buffer
- shock absorber
- hoistw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28—Buffer-stops for cars, cages, or skips
- B66B5/284—Buffer-stops for cars, cages, or skips mounted on cars or counterweight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在该电梯装置中,在井道内升降的升降体的下部安装有用于缓和升降体与井道下部冲撞的冲击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设置成有大于等于其行程长度的部分从升降体的下端向下方突出。而且,缓冲装置的剩余部分配置在升降体的上下方向尺寸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缓冲装置的电梯装置,该缓冲装置用于缓和轿厢和对重等升降体与井道下部冲撞的冲击。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装置中,在井道的下部设置有轿厢缓冲装置,并且在对重的下部安装有对重缓冲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公报实开昭59-192085号
在上述这种现有的电梯装置中,无论是将对重缓冲装置安装在对重上的情况下,还是将对重缓冲装置设置在井道的下部的情况下,对重的升降范围都为从井道全长减去对重缓冲装置全长而得的范围内,因此对重的高度尺寸受到对重缓冲装置的长度尺寸的限制。特别是在驱动装置等设备配置在井道内上部的无机房电梯中,对重的高度尺寸还受到配置在井道内上部的设备的限制。因此,例如在轿厢的装饰部件较重的情况等需要加重对重的情况下,必须增大对重的宽度尺寸和厚度尺寸,因而难以应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缓和对升降体的高度尺寸的限制的电梯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包括:在井道内升降的升降体;和安装在升降体的下部的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设置成有大于等于其行程长度的部分从升降体的下端向下方突出,缓冲装置的剩余部分配置在升降体的上下方向尺寸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对重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对重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轿厢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图4中的轿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无机房电梯)的侧视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的上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曳引机)2。驱动装置2包括:具有电动机和制动器的驱动装置主体3;和通过驱动装置主体3而旋转的驱动绳轮4。此外,驱动装置2配置成使驱动绳轮4的旋转轴垂直或大致垂直。另外,作为驱动装置2,使用的是轴向尺寸小于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尺寸的薄形曳引机。
在驱动绳轮4上卷挂有多根(图中仅示出1根)绳索5。作为升降体的轿厢6与绳索5的第一端部连接。作为升降体的对重7与绳索5的第二端部连接。轿厢6和对重7由绳索5以1∶1绕绳方式悬吊在井道1内,并且轿厢6和对重7借助于驱动装置2的驱动力而在井道1内升降。
在井道1内设置有引导轿厢6的升降的一对轿厢导轨8、以及引导对重7的升降的一对对重导轨9。对重7以在与轿厢6位于相同高度时与轿厢6背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在轿厢6的后方。
在井道1内的上部配置有轿厢侧导轮10和对重侧导轮11,上述轿厢侧导轮10将绳索5从驱动绳轮4导向轿厢6,上述对重侧导轮11将绳索5从驱动绳轮4导向对重7。导轮10、11配置成使它们的旋转轴水平。并且,驱动装置2和导轮10、11等井道上部设备由共用的上部支承梁(未图示)支承。上部支承梁由轿厢导轨8和对重导轨9中的至少一方的上部或者建筑物的固定部来支承。
在井道1的下部(底坑)设置有轿厢缓冲装置12,该轿厢缓冲装置12用于缓和轿厢6与井道1下部冲撞的冲击。在对重7的下部安装有对重缓冲装置13,该对重缓冲装置13用于缓和对重7与井道1下部冲撞的冲击。
图2是表示图1中的对重7的主视图。对重缓冲装置13具有以同时进行缓冲动作的方式相互并列配置的第一对重缓冲器14和第二对重缓冲器15。第一对重缓冲器14和第二对重缓冲器15是彼此容量相同、行程长度相同的缓冲器。并且,第一对重缓冲器14和第二对重缓冲器15配置成相对于对重7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左右对称。
在井道1的下部固定有导轨基座16。对重导轨9的下端部固定在导轨基座16上。导轨基座16兼用作支承对重缓冲器14、15的缓冲器支承座。
对重7包括:对重框架17;层叠在对重框架17内的多个对重板18;以及安装在对重框架17上并与对重导轨9卡合的多个对重导靴19。对重缓冲器14、15安装于对重框架17。
此外,各对重缓冲器14、15设置成有大于等于其行程长度的部分从对重7的下端向下方突出,而剩余部分配置在对重7的上下方向尺寸的范围内。即,对重缓冲器14、15的上端部位于对重7的下端部的上方。在本示例中,各对重缓冲器14、15从对重7的下端突出的突出量与行程长度大致相等。
另外,作为对重缓冲器14、15,例如使用弹簧式缓冲器。并且,对重缓冲器14、15以使弹簧部位于下端部的方式安装于对重框架17。
在上述的电梯装置中,由于对重缓冲器14、15安装在对重7上,并且对重缓冲器14、15的一部分配置在对重7的上下方向尺寸的范围内,因此能够缓和对对重7的高度尺寸的限制,从而能够增大对重7的高度尺寸。由此,在轿厢6的装饰部件较重的情况等需要加重对重7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加以应对。
此外,由于对重缓冲装置13的重量被加到对重7的重量上,因此能够减少对重板18的数量。
另外,由于使用两个对重缓冲器14、15,因此能够使各对重缓冲器14、15小型化,从而能够减小对重7上的对重缓冲器14、15的设置空间。
而且,对重缓冲器14、15还能够使弹簧部位于上侧地安装在对重7上。
实施方式2
下面,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对重7的主视图。在图中,对重缓冲装置13具有以同时进行缓冲动作的方式相互并列配置的第一对重缓冲器21和第二对重缓冲器22。第一对重缓冲器21和第二对重缓冲器22是彼此容量相同、行程长度相同的缓冲器。并且,第一对重缓冲器21和第二对重缓冲器22配置成相对于对重7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左右对称。
另外,各对重缓冲器21、22设置成有大于等于其行程长度S的部分从对重7的下端向下方突出,而剩余部分配置在对重7的上下方向尺寸的范围内。在本示例中,各对重缓冲器21、22从对重7的下端突出的突出量与行程长度S大致相等。
另外,作为对重缓冲器21、22例如使用液压缓冲器。并且,对重缓冲器21、22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对重框架17上:使柱塞位于上部、使缸体位于下部。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这样,在使用液压缓冲器作为对重缓冲器21、22的情况下,通过将对重缓冲器21、22的一部分配置在对重7的上下方向尺寸的范围内,也能够缓和对对重7的高度尺寸的限制,从而能够增大对重7的高度尺寸。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将对重缓冲器21、22以使柱塞位于上部、使缸体位于下部的方式安装在对重7上,但也可以将对重缓冲器21、22上下颠倒地安装在对重7上。
实施方式3
下面,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轿厢6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图4中的轿厢6的俯视图。在图中,轿厢6具有轿厢框架23和由轿厢框架23支承的轿厢室24。轿厢框架23具有配置在轿厢室24左右的一对纵柱。
在轿厢框架23的纵柱上固定有第一缓冲器安装座25和第二缓冲器安装座26。在第一缓冲器安装座25和第二缓冲器安装座26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轿厢缓冲器27和第二轿厢缓冲器28。轿厢缓冲装置29由第一轿厢缓冲器27和第二轿厢缓冲器28构成。
第一轿厢缓冲器27和第二轿厢缓冲器28以同时进行缓冲动作的方式相互并列配置。并且,第一轿厢缓冲器27和第二轿厢缓冲器28是彼此容量相同、行程长度相同的缓冲器。而且,在垂直投影面内,第一轿厢缓冲器27和第二轿厢缓冲器28配置成以轿厢6的重心为中心对称。
在井道1的下部固定有导轨基座30。轿厢导轨8的下端部固定在导轨基座30上。在导轨基座30上固定有支承轿厢缓冲器27、28的一对缓冲器支承座31。
此外,各轿厢缓冲器27、28设置成有大于等于其行程长度的部分从轿厢6的下端向下方突出,而剩余部分配置在轿厢6的上下方向尺寸的范围内。在本示例中,各轿厢缓冲器27、28从轿厢6的下端突出的突出量与行程长度大致相等。
另外,作为轿厢缓冲器27、28例如使用弹簧式缓冲器。并且,轿厢缓冲器27、28以使弹簧部位于下端部的方式安装于缓冲器安装座25、26。
在上述这样的电梯装置中,由于轿厢缓冲器27、28安装在轿厢6上,并且轿厢缓冲器27、28的一部分配置在轿厢6的上下方向尺寸的范围内,因此能够缓和对轿厢6的高度尺寸的限制,从而能够加大轿厢6的高度尺寸。
而且,在上述的示例中,使用了两个对重缓冲器或者两个轿厢缓冲器,但也可以使用一个或者三个以上。
此外,本发明既可以只应用于对重和轿厢中的某一方,也可以应用于对重和轿厢双方。
另外,在上述的示例中,示出了1∶1绕绳方式的电梯装置,但绕绳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2∶1绕绳方式。
此外,在上述的示例中,示出了对重配置在轿厢的后方的电梯装置,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将对重配置在轿厢的侧面的电梯装置。另外,在上述的示例中,示出了使用一个对重的电梯装置,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使用多个对重的电梯装置。
Claims (2)
1、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包括:
在井道内升降的升降体;和
安装在上述升降体的下部的缓冲装置,
上述缓冲装置设置成有大于等于其行程长度的部分从上述升降体的下端向下方突出,上述缓冲装置的剩余部分配置在上述升降体的上下方向尺寸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缓冲装置具有多个缓冲器,上述多个缓冲器以同时进行缓冲动作的方式相互并列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05/008889 WO2006123393A1 (ja) | 2005-05-16 | 2005-05-16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76856A true CN1976856A (zh) | 2007-06-06 |
Family
ID=37430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800218424A Pending CN1976856A (zh) | 2005-05-16 | 2005-05-16 | 电梯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882667A4 (zh) |
JP (1) | JPWO2006123393A1 (zh) |
CN (1) | CN1976856A (zh) |
WO (1) | WO2006123393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6948A (zh) * | 2010-10-29 | 2011-02-09 |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电梯安全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87668A (zh) * | 2005-10-12 | 2008-10-15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具有部分嵌入式缓冲器的对重 |
DE102016123376A1 (de) * | 2016-12-02 | 2018-06-07 | Siemag Tecberg Gmbh | Förderanlage für Endlag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46370A (ja) * | 1999-11-19 | 2001-05-2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JP2001163543A (ja) * | 1999-12-08 | 2001-06-19 | Oil Drive Kogyo Kk | エレベータ用緩衝器の設置方法 |
JP4107863B2 (ja) * | 2002-03-27 | 2008-06-25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JP4301837B2 (ja) * | 2002-05-21 | 2009-07-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緩衝装置 |
-
2005
- 2005-05-16 EP EP05738967A patent/EP1882667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5-16 CN CNA2005800218424A patent/CN1976856A/zh active Pending
- 2005-05-16 JP JP2006515461A patent/JPWO2006123393A1/ja active Pending
- 2005-05-16 WO PCT/JP2005/008889 patent/WO2006123393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6948A (zh) * | 2010-10-29 | 2011-02-09 |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电梯安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882667A4 (en) | 2012-05-30 |
WO2006123393A1 (ja) | 2006-11-23 |
EP1882667A1 (en) | 2008-01-30 |
JPWO2006123393A1 (ja) | 2008-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887C (zh) | 电梯装置 | |
CN1183025C (zh) | 电梯装置 | |
CN1213939C (zh) | 电梯装置 | |
CN100335396C (zh) | 缓冲器和具有这种缓冲器的电梯设备 | |
CN1089721C (zh) | 电梯 | |
CN1197756C (zh) | 电梯装置 | |
CN1191984C (zh) | 卷扬机的安装方法 | |
CN1976856A (zh) | 电梯装置 | |
CN1167599C (zh) | 电梯装置 | |
CN101074077A (zh) | 曳引驱动电梯系统 | |
CN1665735A (zh) | 电梯装置 | |
CN1299966C (zh) | 电梯装置 | |
CN100345742C (zh) | 电梯装置 | |
CN1189381C (zh) | 卷扬机的安装机构 | |
CN1297468C (zh) | 电梯装置 | |
CN1572703A (zh) | 电梯 | |
CN1615265A (zh) | 电梯装置 | |
CN1220618C (zh) | 电梯装置 | |
CN1313351C (zh) | 电梯装置 | |
CN209635686U (zh) | 一种减震电梯 | |
CN1960933A (zh) | 电梯装置 | |
CN1110441C (zh) | 有限速器的电梯 | |
CN1882491A (zh) | 电梯装置 | |
CN1216786C (zh) | 电梯装置 | |
JP2005162374A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