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0867B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70867B
CN1970867B CN2006101605666A CN200610160566A CN1970867B CN 1970867 B CN1970867 B CN 1970867B CN 2006101605666 A CN2006101605666 A CN 2006101605666A CN 200610160566 A CN200610160566 A CN 200610160566A CN 1970867 B CN1970867 B CN 19708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positions
presser feet
setting
positions height
tailoring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605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70867A (zh
Inventor
村井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avy Machinery Co
Original Assignee
Heavy Machiner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avy Machinery Co filed Critical Heavy Machinery Co
Publication of CN1970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0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70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08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05B29/06Presser feet
    • D05B29/08Presser feet comprising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D05B19/04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haracterised by memory aspects
    • D05B19/08Arrangements for inputting stitch or pattern data to memory ; Editing stitch or pattern data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05B29/02Presser-control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30Detail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D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D05B AND D05C, RELATING TO SEWING, EMBROIDERING AND TUFTING
    • D05D2305/00Operations on the work before or after sewing
    • D05D2305/32Measuring
    • D05D2305/36Quality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100),具备:以避免在针板上面保持的被缝制物和机针一起上升的方式将被缝制物按在针板上的中压脚(29);调节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下位置高度调节机构(H1);通过用户的输入设定缝制图案的缝制图案设定机构(200);和通过用户的输入驱动下位置高度调节机构(H1)来设定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200),该缝纫机(100)基于由缝制图案设定机构(200)及由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200)设定的缝制图案及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进行缝制,其中,具备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200),其在缝制图案设定机构(200)设定缝制图案时,使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200)设定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中压脚装置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具有框状压布板的缝纫机中,为了防止被缝制物因与机针的摩擦而与机针一起上升并抖动,设有在机针上升时向下方按压布料的针贯通部周边的中压脚装置。
中压脚装置是在机针从布料完全上升之后使中压脚与机针一起上升。
在这样的中压脚装置中,能够调节中压脚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下死点距针板上表面的高度(下位置高度),以便能够对应各种布料厚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通常,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被设定为中压脚的下端与针板上表面接触的状态,或者稍微形成间隙的程度。用户在开始缝制之前,设定缝制条件,例如花样的选择等相关的缝制图案或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以便按照适合于被缝制布料的缝制条件进行缝制。
【专利文献1】特开平7-178272号公报
但是,在以往的缝纫机中,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设定,是与缝制图案的设定分别地设定的结构,所以当用户结束了缝制图案的设定时,有时会忘记下位置高度的设定,或误认为已经结束,而不进行下位置高度的设定直接开始缝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设定为中压脚的下端与针板上表面接触的状态时,若就这样进行缝制,则产生因过于按压布料而使布料损伤,或对中压脚施加过大的负荷而变形或折损的问题。此外,即使在中压脚和针板之间稍微有间隙时,若不是恰当的间隙,则会出现布料漂浮且产生跳线而降低缝制品质量的问题。
并且,操作者必须始终注意以免忘记下位置高度的设定,由此产生给操作者带来多余的负担,降低操作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实现,其目的在于,防止未设定中压脚下位置高度的缝制的开始,防止缝纫机或缝制物的损伤,并且提高缝制品的质量。进而,还以提高缝制作业效率为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是一种缝纫机,具备:中压脚(29),其在机针附近进行上下运动,由此将在针板上面保持的被缝制物按在所述针板上,以免所述被缝制物和所述机针一起上升;下位置高度调节机构(H1),其调节所述中压脚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下死点距所述针板上表面的中压脚的高度;缝制图案设定机构(203a、503d),其通过输入操作设定缝制图案;和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203b、503c),其通过输入操作驱动所述下位置高度调节机构来设定所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该缝纫机基于由所述缝制图案设定机构设定的缝制图案及由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设定的所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进行缝制,其特征在于,
具备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203c、503b),其要求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的用于设定所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输入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1,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使用户利用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设定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
由此,能够防止以往那样地忘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设定就开始缝制的情况。
因此,能够在恰当地设定了缝制条件以后开始缝制,由此能够防止缝制品或中压脚的损伤,提高缝制质量。
根据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在所述缝制图案设定机构的用于设定缝制图案的输入操作时,要求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的用于设定所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输入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2,在所述缝制图案设定机构的用于设定缝制图案的输入操作时,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使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设定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
由此,由于用户能够在缝制图案的设定的同时调节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所以能够防止以往那样地在只结束了缝制图案的设定以后忘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设定就开始缝制的情况。
因此,能够在恰当地设定了缝制条件以后开始缝制,由此能够防止缝制品或中压脚的损伤,提高缝制质量。
根据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具备初始设定机构(503a),其在最初接通电源时进行缝纫机数据的初始设定,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503b),在所述初始设定机构的初始设定时,要求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的用于设定所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输入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3,在最初接通电源时进行的初始设定机构的初始设定时,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使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设定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
由此,由于用户能够在使用缝纫机缝制之前的初始设定阶段调节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所以能够防止以往那样地在只结束了缝制图案的设定以后忘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设定就开始缝制的情况。
因此,能够在恰当地设定了缝制条件以后开始缝制,由此能够防止缝制品或中压脚的损伤,提高缝制质量。
根据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具备基准值设定机构(503e),其根据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的输入操作的要求,将由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设定的所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设定为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基准值。
根据技术方案4,基准值设定机构将最初接通电源时设定的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设定为基准值。
由此,通过配合频繁使用的缝制条件设定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可不必在每次缝制开始时都设定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能够节省缝制所需的工夫。
根据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技术方案5的特征在于,所述缝制图案设定机构,在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设定所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之后,设定所述缝制图案。
根据技术方案5,通过在设定了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之后,设定缝制图案,由此能够使用户可靠地设定用户容易忘记的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
因此,能够在恰当地设定了缝制条件以后开始缝制,由此能够防止缝制品或中压脚的损伤,提高缝制质量。
根据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技术方案6的特征在于,所述缝制图案设定机构,在所述初始设定机构进行初始设定之后,设定所述缝制图案。
根据技术方案6,由于可在最初接通电源后,在初始设定时,设定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之后设定缝制图案,所以能够使用户可靠地设定用户容易忘记的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
因此,能够在恰当地设定了缝制条件以后开始缝制,由此能够防止缝制品或中压脚的损伤,提高缝制质量。
根据技术方案1,能够防止以往那样地忘记了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设定就开始缝制的情况。
因此,能够在恰当地设定了缝制条件以后开始缝制,由此能够防止中压脚的损伤,提高缝制质量。
根据技术方案2,由于用户能够在缝制图案的设定的同时调节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所以能够防止以往那样地在只结束了缝制图案的设定以后忘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设定就开始缝制的情况。
因此,能够在恰当地设定了缝制条件以后开始缝制,由此能够防止中压脚的损伤,提高缝制质量。
根据技术方案3,由于用户能够在使用缝纫机缝制之前的装配阶段调节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所以能够防止以往那样地在只结束了缝制图案的设定以后忘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设定就开始缝制的情况。
因此,能够在恰当地设定了缝制条件以后开始缝制,由此能够防止中压脚的损伤,提高缝制质量。
根据技术方案4,通过配合频繁使用的缝制条件设定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可不必在每次缝制开始时都设定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能够节省缝制所需的工夫。
根据技术方案5,能够使用户可靠地设定用户容易忘记的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
因此,能够在恰当地设定了缝制条件以后开始缝制,由此能够防止中压脚的损伤,提高缝制质量。
根据技术方案6,能够使用户可靠地设定用户容易忘记的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
因此,能够在恰当地设定了缝制条件以后开始缝制,由此能够防止中压脚的损伤,提高缝制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缝纫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缝纫机的保持框或中压脚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中压脚装置的中压脚高度调节前的侧视图。
图4是中压脚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中压脚装置的另一分解立体图。
图6是说明中压脚的退避机构(退避前)的侧视图。
图7是说明中压脚的退避机构(退避中)的侧视图。
图8是说明中压脚的退避机构(退避后)的侧视图。
图9是中压脚装置的中压脚高度调节后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缝纫机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缝纫条件设定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缝纫机结构的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缝纫条件设定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中:29-中压脚,H1-下位置高度调节机构,100-缝纫机,108-机针,110-针板,200-控制装置(缝制图案设定机构、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400-缝纫机,500-控制装置(初始设定机构、缝制图案设定机构、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基准值设定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缝纫机及缝制条件设定方法的最佳方式。在实施方式中,作为缝纫机,以电子循环缝纫机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缝纫机的结构>
电子循环缝纫机具有保持进行缝制的被缝制物即布料的保持框,是通过该保持框相对于机针作相对移动,在由保持框保持的布料上形成基于规定的缝制数据(缝制图案)的线迹的缝纫机。
在此,将后述的机针108进行上下运动的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上下方向)、将与其垂直的一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左右方向)、将与Z轴方向和X轴方向两方垂直的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前后方向)。
电子循环缝纫机100(以下,称为缝纫机100。)如图1所示,具备:安装于缝纫机台板T的上面的缝纫机本体101、安装于缝纫机台板T的下部且用于操作缝纫机本体101的踏板R等。
(缝纫机机架及主轴)
如图1、图2所示,缝纫机本体101具备从侧面看外形大致呈コ字状的缝纫机机架102。该缝纫机机架102具有:构成缝纫机本体101的上部且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缝纫机横臂部102a、构成缝纫机本体101的下部且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缝纫机底板部102b、连结缝纫机横臂部102a和缝纫机底板部102b的纵机身部102c。
该缝纫机本体101在缝纫机机架102内配置了动力传动机构,具有转动自如且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主轴2(参照图4)及未图示的下轴。主轴2配置在缝纫机横臂部102a的内部,下轴(省略图示)配置在缝纫机底板部102b的内部。
主轴2与主轴马达(省略图示)连接,并被该主轴马达赋予转动力。此外,下轴(省略图示)通过纵轴(省略图示)与主轴2连结,当主轴2旋转时,主轴2的动力通过纵轴向下轴侧传递,以使下轴转动。
在主轴2的前端,连接了利用主轴2的转动沿Z轴方向上下运动的针杆108a,在该针杆108a的下端设有机针108。
(中压脚装置)
在缝纫机横臂部102a上,为了防止机针108的上下运动引起布料浮起,设有中压脚装置1(参照图3),该中压脚装置1具有与针杆108a的上下运动连动而上下运动,并向下方按压机针108周围的布料的中压脚29。此外,中压脚装置1配置在缝纫机横臂部102a的内部,机针108插通形成于中压脚29的前端侧的贯通孔而设置。
此外,如图1、图2所示,在缝纫机底板部102b上,配置有针板110,在该针板110的上方配置有保持框111及机针108。
保持框111安装在配置于缝纫机横臂部102a的前端部的安装构件113上,在该安装构件113上连结有配置于缝纫机底板部102b内的X轴马达(省略图示)及Y轴马达(省略图示)。
保持框111保持作为被缝制物的布料,随着X轴马达及Y轴马达的驱动,与保持框111一起将保持的布料沿前后左右方向移动。利用保持框111的移动、机针108或旋梭(省略图示)的动作,在布料上形成基于规定的缝制图案数据的线迹数据的线迹。
此外,保持框111具备压布板(省略图示)和下板(省略图示),安装构件113可利用配置于缝纫机横臂部102a内的压布板马达(省略图示)的驱动而上下驱动,从而在压布板下降时在与下板之间夹持并保持布料。
踏板R作为用于驱动缝纫机100,或使针杆108a(机针108)上下运动,或使保持框111动作的操作踏板而动作。即,在踏板R上,组装有用于检测踏板R被踩踏的该踩踏操作位置的传感器,来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为踏板R的操作信号被输出给后述的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根据该操作位置、操作信号,驱动缝纫机100以使其动作。
中压脚装置1如图3~图5所示,设在将前端设有机针108的针杆108a沿上下方向驱动的主轴2上。在主轴2上固定有偏心凸轮3,在该偏心凸轮3上连结有连接联杆4。在连接联杆4上连结有摆动轴抱箍5,在摆动轴抱箍5上连结有摆动轴6的一端部。
如图3~图5所示,在摆动轴6的另一端部固定有调节中压脚的上下方向D1的移动量的中压脚调节臂7的基端部。在中压脚调节臂7上形成有槽凸轮7a。该槽凸轮7a是弧状的长孔,利用调节螺母9和台阶螺钉10转动自如地固定该槽凸轮7a的期望位置和第1联杆8的一端部。该固定位置形成在从与摆动轴6的轴心线交叉的位置,从该交叉位置到中压脚调节臂7一端侧的规定位置的范围之间,在该范围内可进行期望的调节。
第1联杆8的另一端部在第2联杆11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用台阶螺钉12转动自如地连结。此外,卡合调节螺母9的槽凸轮7a,在中压脚29处于上下往复运动的下死点时,成为以台阶螺钉12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弧的一部分。在第2联杆11的背面侧连结有定位联杆13。
定位联杆13在其中央部附近通过台阶螺钉14转动自如地安装在缝纫机机架102上,台阶螺钉14的位置与中压脚29处于下死点时的台阶螺钉12的位置一致。
在定位联杆13的一端部形成有弹簧挂钩13a,此外,在缝纫机机架102上固定有弹簧挂钩15a,在该两个弹簧挂钩之间架设有螺旋弹簧16,并对安装有弹簧挂钩13a的定位联杆13的一端部向下方拉下地施力。即,螺旋弹簧16在第2联杆11上的与第3联杆20的连接部位向上方移动之际,对连接部位朝向下方施力。在定位联杆13的另一端部连结有挡块17,用一个台阶螺钉18连结第2联杆11的一端部及定位联杆13的另一端部。此外,挡块17与定位联杆13一起用台阶螺钉14转动自如地安装在缝纫机机架102上。在挡块17的一端部17a的上方,设有限制构件19,以限制挡块17向上方的转动。此外,该限制构件19也可以用缝纫机机架102的一部分代替。而且,由第1联杆8、第2联杆11、定位联杆13构成中压脚摆动机构M1。
在第2联杆11的另一端部,利用台阶螺钉21转动自如地连结有第3联杆20的一端部。在第3联杆20的另一端部,利用台阶螺钉23相对于第3联杆20的长度方向并列地且转动自如地连结有第4联杆22的一端部。由该第3联杆20和第4联杆22构成中压脚联杆构件24。
在第4联杆22的另一端部,利用台阶螺钉26连结有联杆中继板25。在联杆中继板25上固定有中压脚杆抱箍27,在中压脚杆抱箍27上保持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压脚杆28。在中压脚杆28的下端部,安装有在缝制时将布料压在针板上的中压脚29。在中压脚杆28的上端部,设有螺旋弹簧30,并被螺栓31及螺母32安装在中压脚杆抱箍27上。
台阶螺钉23将角块33及引导构件34与第3联杆20和第4联杆22连结。即,在第4联杆22的正面侧设有引导构件34,在该引导构件34的正面侧设有角块33,用一个台阶螺钉23将第3联杆20、第4联杆22、角块33、引导构件34连结。
角块33起到填补台阶螺钉23与第3联杆20和第4联杆22的连结部P3的间隙的垫片的作用,防止各联杆的晃动,以顺利地驱动各构件。
引导构件34是大致呈三角形状的板材,上端部34t被台阶螺钉35转动自如地安装在缝纫机机架102上。在引导构件34的下端部附近,沿上下方向形成有长尺的长孔34a。该长孔34a形成比台阶螺钉23的螺纹部的直径稍大的宽度,在该长孔34a中插通有台阶螺钉23。即,引导构件34能够将第3联杆20和第4联杆22的连结部P3沿中压脚29的上下方向D1移动,并且,限制了向横切第3联杆20和第4联杆22的并列方向D2的方向D3的移动。
此外,在引导构件34上,利用台阶螺钉37在长孔34a的上部附近转动自如地连结有使引导构件34向横切第3联杆20和第4联杆22的并列方向的方向移动的移动联杆36的一端部。在移动联杆36的另一端部连结有偏心凸轮38,在该偏心凸轮38上连结有可变轴39的一端部。在可变轴39的另一端部,通过轴承40、伞齿轮41连结有中压脚马达42。即,中压脚马达42的驱动按可变轴39、偏心凸轮38、移动联杆36的顺序传递,由此,移动联杆36使引导构件34移动。
并且,在该中压脚马达42和引导构件34它们之间传递动力的各结构,以中压脚马达42为驱动源,作为调节中压脚29距针板上表面的高度(所谓的下位置高度)的下位置高度调节机构H1而起作用。
在伞齿轮41上啮合有伞齿轮43,能够向与可变轴39的轴向垂直的方向D5输出中压脚马达42的驱动。在伞齿轮43的后端,在同轴上连结有轴承44、中压脚升降凸轮45等。
中压脚升降凸轮45如图6~图8所示,以通过转动中心的中心线为界的一方,从转动中心到外周面的距离形成大致相同的圆弧状(以下,称为维持部45a。),另一方,从转动中心到外周面的距离,比从维持部45a的转动中心到外周面的距离大,并且,呈圆滑变化的形状(以下,称为变化部45b。)。
中压脚升降凸轮45是升降将中压脚29上升到缝制结束后的退避高度位置P5的中压脚抬起构件46的凸轮,中压脚升降凸轮45的外周面与设于中压脚抬起构件46的一端部的圆筒状的滚子47的外周面抵接。即,在中压脚升降凸轮45的维持部45a与滚子47抵接之际,中压脚抬起构件46不上升(参照图6),但当中压脚升降凸轮45的变化部45b与滚子47抵接之际,中压脚抬起构件46上升(参照图7及图8)。即,由中压脚升降凸轮45、中压脚抬起构件46、滚子47构成了中压脚退避机构M2。
中压脚抬起构件46在其中腹部被销48转动自如地安装在缝纫机机架102上。中压脚抬起构件46其另一端部设置为位于中压脚杆抱箍27的下方,通过中压脚升降凸轮45的变化部45b与滚子47抵接,中压脚抬起构件46的另一端部的上升,由此能够使中压脚杆抱箍27上升,将中压脚29上升到退避高度位置P5(参照图8)。此外,在缝纫机机架12上,设有弹簧挂钩49,其位于中压脚抬起构件46的上方,在该弹簧挂钩49上架有螺旋弹簧50的一端部,另一端部架在中压脚抬起构件46的一端部附近。由此,始终向上方对中压脚抬起构件46的一端部施力。
(中压脚装置的动作)
下面,参照图3~图8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中压脚装置1的动作。
当驱动主轴马达,使主轴2或偏心凸轮3转动时,连接联杆4的前端向与主轴2的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横切于第3联杆20和第4联杆22的并列方向D2的方向D3)摆动,与连接联杆4连结的摆动轴抱箍5也向同方向摆动。因摆动轴抱箍5摆动,摆动轴6也摆动,所以第1联杆8的一端部成为摆动支点且第1联杆8的另一端部向与摆动轴6的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横切于第3联杆20和第4联杆22的并列方向D2的方向D3)摆动。随着第1联杆8的另一端部的摆动,第2联杆11的另一端部向第3联杆20和第4联杆22的并列方向D2摆动,与第2联杆11的另一端部连结的第3联杆20及第4联杆22向其并列方向(上下方向)D2摆动。随着第3联杆20及第4联杆22的摆动,与第4联杆22连结的中压脚杆28沿上下方向D1向下方移动,所以中压脚29也在上下方向移动。
然后,参照图3~图9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中压脚装置1的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P4的调节动作。
利用控制装置200,中压脚马达42基于存储于控制装置200内的ROM203中的缝制图案数据或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数据开始驱动。
中压脚马达42的驱动通过伞齿轮41、轴承40传递给可动轴39,可动轴39开始转动。因可动轴39的转动,偏心凸轮38也转动,移动联杆36向与可动轴39的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横切于第3联杆20和第4联杆22的并列方向D2的方向D3)摆动。因移动联杆36的摆动,引导构件34向横切于第3联杆20和第4联杆22的并列方向D2的方向D3摆动。
此时,如图9所示,在引导构件34的长孔34a中连结的第3联杆20和第4联杆22的连结部P3的台阶螺钉23,其螺纹部分被长孔34a限制了向横切于第3联杆20和第4联杆22的并列方向D2的方向D3的移动,所以因摆动而传递的力无处可逃,台阶螺钉23沿长孔34a向上方移动,随着台阶螺钉23追随引导构件34的移动,并排地连结的第3联杆20和第4联杆22彼此形成的角度θ产生变化,中压脚联杆构件24大致呈ㄑ字状。当中压脚联杆构件24大致呈ㄑ字状时,中压脚联杆构件24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L,换言之,第3联杆20一端部和第4联杆22的另一端部之间的距离L缩短,中压脚29沿上下方向D1向上方移动。由此,能够调节中压脚29距针板的下位置高度P4。
(控制装置)
下面,说明控制装置200。
如图10所示,控制装置200具有:按照缝制图案及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设定等相关的处理程序执行各处理的CPU201、展开处理程序且成为CPU201的工作区域的RAM202、存储用于执行各处理的处理程序或处理数据等的ROM203。
在ROM203中,存储有根据用户的后述操作面板300的操作输入实现设定缝制图案的功能的缝制图案设定程序203a。即,CPU201执行缝制图案设定程序203a,由此控制装置200作为缝制图案设定机构而起作用。
在ROM203中,存储有根据用户对操作面板300的操作输入,实现驱动下位置高度调节机构H1并设定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功能的下位置高度设定程序203b。即,CPU201执行下位置高度设定程序203b,由此控制装置200作为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而起作用。
在ROM203中,存储有通过操作面板300设定缝制图案时实现设定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功能的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程序203c。即,CPU201执行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程序203c,由此控制装置200作为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而起作用。
此外,在ROM203中,存储有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相关的下位置高度数据203d、缝制图案相关的缝制图案数据203e。
具体而言,当用户在操作面板300上输入设定缝制图案的旨意时,CPU201执行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程序203c,以在执行缝制图案设定程序203a之前执行下位置高度设定程序203b并先输入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方式在操作面板300上显示输入画面。并且,当CPU201判断输入了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时,CPU201执行缝制图案设定程序203a,在操作面板300上显示输入画面,以便输入缝制图案。并且,当CPU201判断输入了缝制图案时,基于输入的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数据203d和缝制图案数据203e进行缝制。即,控制装置200是在缝制图案设定时与缝制图案一起进行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调节的结构。
<缝制条件的设定方法>
下面,说明缝纫机100的缝制条件的设定方法。
如图11所示,CPU201判断是否从操作面板300的触摸面板输入了设定缝制图案的旨意(步骤S1)。在此,当CPU201判断输入了设定缝制图案的旨意时(步骤S1:YES),CPU201执行存储于ROM203中的缝制图案设定程序203a,由此在操作面板300上显示缝制图案的设定菜单,但在此之前优先执行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程序203c,同时执行下位置高度设定程序203b。于是,CPU201在显示缝制图案设定菜单之前,在操作面板300上显示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调节菜单,使操作者获知下位置高度的设定(步骤S2)。另一方面,当CPU201判断没有输入设定缝制图案的旨意时(步骤S1:NO),CPU201重复步骤S1的处理。
在步骤S2中,在CPU201将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调节菜单显示于操作面板300并向操作者要求(指示)输入之后,CPU201判断是否输入了变更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旨意(步骤S3)。在此,当CPU201判断输入了变更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旨意(步骤S3:YES)时,CPU201将存储于ROM203中的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数据203d更新为输入的下位置高度数据(步骤S4:下位置高度设定工序)。另一方面,当CPU201判断输入了不变更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旨意(步骤S3:NO)时,CPU201基于缝制图案设定程序203a,在操作面板300上显示缝制图案设定菜单,当用户从操作面板300的触摸面板设定缝制图案(图案形状、张力值、有无切线、被缝制物的台阶部上的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变更等项目)时,将存储于ROM203中的缝制图案数据203e更新为输入的缝制图案数据(步骤S5:缝制图案设定工序),由此结束本处理。
<作用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1中的缝纫机100及使用缝纫机100的缝制条件设定方法,控制装置200在缝制图案的设定时设定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
由此,由于用户在缝制图案设定的同时能够调节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所以能够防止以往那样的在只结束了缝制图案的设定之后忘记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设定就开始缝制的情况。
因此,能够在恰当地设定了缝制条件以后开始缝制,由此能够防止中压脚29的损伤,提高缝制质量。
〔实施方式2〕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2。此外,由于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是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设定方法,所以,对中压脚、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调节机构等的结构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只说明控制装置及下位置高度的设定方法。
(控制装置)
如图12所示,缝纫机400的控制装置500具有:按照缝制图案及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设定等相关的处理程序执行各处理的CPU501、展开处理程序且成为CPU501的工作区域的RAM502、存储用于执行各处理的处理程序或处理数据等的ROM503。
在ROM503中,存储有用户购入缝纫机400之后,结束组装最初接通电源时实现进行初始设定的功能的初始设定程序503a。即,CPU501执行初始设定程序503a,由此控制装置500作为初始设定机构而起作用。
在ROM503中,存储有在操作面板300的初始设定时,实现设定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功能的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程序503b。即,CPU501执行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程序503b,由此控制装置500作为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而起作用。
在ROM503中,存储有根据用户对操作面板300的操作输入,实现驱动下位置高度调节机构H1并调节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功能的下位置高度设定程序503c。即,CPU501执行下位置高度设定程序503c,由此控制装置500作为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而起作用。
在ROM503中,存储有根据用户对操作面板300的操作输入,实现设定缝制图案的功能的缝制图案设定程序503d。即,CPU501执行缝制图案设定程序503d,由此控制装置500作为缝制图案设定机构而起作用。
在ROM503中,存储有根据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程序503b的下位置高度的设定要求,实现以由下位置高度设定程序503c设定的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为基准值而进行设定的功能的基准值设定程序503e。即,CPU501执行基准值设定程序503e,由此控制装置500作为基准值设定机构而起作用。
此外,在ROM503中,存储有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相关的下位置高度数据503f、缝制图案相关的缝制图案数据503g。
具体而言,当购入了缝纫机400的用户设置缝纫机400,最初接通电源时,CPU501执行初始设定程序503a,在操作面板300上由用户进行初始设定。当该初始设定的输入结束时,CPU501在结束初始设定之前执行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程序503b,在操作面板300上显示输入画面,以便与初始设定时一起先输入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并且,当CPU501判断输入了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时,CPU501执行基准值设定程序503e,将输入的下位置高度更新为基准值,结束初始设定。然后,当用户从操作面板300输入设定缝制图案的旨意时,在操作面板300上显示输入画面,以便输入缝制图案。并且,当CPU501判断输入了缝制图案时,基于输入的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数据和缝制图案数据进行缝制。即,控制装置500是一并进行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调节和在购入缝纫机400时的初始设定时设定初始设定项目的结构。
此外,上述初始设定不只是在缝纫机400的购入时,也可以在一天的最初接通电源时进行。
<缝制条件的设定方法>
下面,说明缝纫机400的缝制条件的设定方法。
如图13所示,当用户进行组装购入的缝纫机等的装配并接通电源(步骤S11:电源接通工序)时,CPU501判断电源的接通是否是初次的接通(步骤S12)。在此,当CPU501判断电源的接通是初次的接通(步骤S12:YES)时,CPU501执行初始设定程序503a,由此CPU501使操作面板300显示初始设定的输入菜单,由用户进行缝纫机数据(缝纫机机种的设定、使用语言的设定、中压脚下位置高度设定)的初始设定的输入(步骤S13:初始设定工序)。另一方面,当CPU501判断电源的接通不是初次的接通(步骤S12:NO)时,CPU501进行后述的步骤S17的处理。
在步骤S13中,当CPU501判断用户的初始设定的输入结束时,CPU501在结束初始设定的处理之前,执行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程序503b,由此在操作面板300上显示下位置高度设定菜单,以执行下位置高度设定程序503c并由用户输入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由用户进行下位置高度的输入(步骤S14)。
然后,CPU501执行基准值设定程序503e,由此将下位置高度数据503f更新为输入的下位置高度,并存储于ROM503中(步骤S15:下位置高度设定工序)。
然后,CPU501判断初始设定及下位置高度的设定是否结束(步骤S16)。在此,当CPU501判断初始设定及下位置高度的设定已经结束(步骤S16:YES)时,CPU501判断从操作面板300的触摸面板是否输入了设定缝制图案的旨意(步骤S17)。另一方面,当CPU501判断初始设定及下位置高度的设定没有结束(步骤S16:NO)时,CPU501返回步骤S13的处理。
在步骤S17中,当CPU501判断输入了设定缝制图案的旨意(步骤S17:YES)时,CPU501执行存储于ROM503中的下位置高度设定程序503c,由此在操作面板300上显示下位置高度调节菜单并使操作者获知下位置高度的输入(步骤S18)。
另一方面,当CPU501判断没有输入设定缝制图案的旨意(步骤S17:NO)时,CPU501返回步骤S17的处理。
在步骤S18中,当CPU501将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调节菜单显示于操作面板300并向操作者要求(指示)输入之后,CPU501判断是否输入了变更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旨意(步骤S19)。在此,当CPU501判断输入了变更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旨意(步骤S19:YES)时,CPU501将存储于ROM503中的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数据503f更新为输入的下位置高度数据(步骤S20)。另一方面,当CPU501判断输入了不变更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旨意(步骤S19:NO)时,CPU501基于缝制图案设定程序503d,在操作面板300上显示缝制图案设定菜单,当用户从操作面板300的触摸面板设定缝制图案时,将存储于ROM503中的缝制图案数据503g更新为输入的缝制图案数据(步骤S21:缝制图案设定工序),由此结束本处理。此外,在步骤S19及步骤S20中,必须进行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调节是指,在步骤S14中只在与设定的下位置高度的设定值(所谓默认值)不同时进行设定,只要是与默认值相同的下位置高度,就不必再次设定。
<作用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2的缝纫机400及使用缝纫机400的缝制条件设定方法,在用户购入以后,在最初的接通电源时所进行的初始设定时,控制装置500设定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
由此,由于用户在使用缝纫机400缝制之前的初始设定阶段能够调节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所以能够防止以往那样地在只结束了缝制图案的设定以后忘记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的设定就开始缝制的情况。
因此,能够在恰当地设定缝制条件以后开始缝制,由此能够防止中压脚的损伤,提高缝制质量。
此外,由于存储有基准值设定程序503e,所以通过CPU501执行该程序,在用户购入缝纫机400以后,在最初接通电源时将设定的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设定为基准值。即,在此设定的值存储为默认值,在以后的缝制中只要不调节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就以该默认值进行缝制。
由此,在用户购入缝纫机400之际,配合频繁使用的缝制条件设定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由此不必在每次缝制开始都设定中压脚29的下位置高度,能够节省缝制所需的工夫。
<其他>
此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将存储于ROM中的各程序作为一个程序,也可以进一步细分化。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并不局限于用如程序的软件来处理,也可以用硬件处理。
此外,在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自由地变更设计。

Claims (6)

1.一种缝纫机,具备:
中压脚,其在机针附近进行上下运动,由此将在针板上面保持的被缝制物按在所述针板上,以免所述被缝制物和所述机针一起上升;
下位置高度调节机构,其调节所述中压脚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下死点距所述针板上表面的中压脚的高度;
缝制图案设定机构,其通过输入操作设定缝制图案;和
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其通过输入操作驱动所述下位置高度调节机构来设定所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
该缝纫机基于由所述缝制图案设定机构设定的缝制图案及由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设定的所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进行缝制,其特征在于,
具备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其要求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的用于设定所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输入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在所述缝制图案设定机构的用于设定缝制图案的输入操作时,要求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的用于设定所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输入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初始设定机构,其在最初接通电源时进行缝纫机数据的初始设定,
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在所述初始设定机构的初始设定时,要求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的用于设定所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输入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基准值设定机构,其根据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要求机构的输入操作的要求,将由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设定的所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设定为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的基准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制图案设定机构,
在所述下位置高度设定机构设定所述中压脚的下位置高度之后,设定所述缝制图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制图案设定机构,
在所述初始设定机构进行初始设定之后,设定所述缝制图案。
CN2006101605666A 2005-11-25 2006-11-23 缝纫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08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39861A JP2007143694A (ja) 2005-11-25 2005-11-25 ミシン及び縫製条件設定方法
JP2005-339861 2005-11-25
JP2005339861 2005-1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0867A CN1970867A (zh) 2007-05-30
CN1970867B true CN1970867B (zh) 2011-12-07

Family

ID=38111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6056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0867B (zh) 2005-11-25 2006-11-23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143694A (zh)
KR (1) KR101296282B1 (zh)
CN (1) CN1970867B (zh)
TW (1) TW20072854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7355B2 (ja) * 2007-12-12 2014-02-26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中押さえ装置
JP5253992B2 (ja) * 2008-12-24 2013-07-31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30747A1 (de) * 1992-09-14 1994-03-17 Duerkopp Adler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Nähmaschine
CN1114370A (zh) * 1993-12-24 1996-01-03 重机公司 缝纫机的压脚高度调节装置
CN1199109A (zh) * 1997-05-09 1998-11-18 株式会社巴鲁丹 缝纫机压布装置
US6092477A (en) * 1999-07-14 2000-07-25 Tsuta; Shigeharu Presser foot for sewing machine
CN1350607A (zh) * 1999-05-07 2002-05-22 L&P产权管理公司 带可调压板的绗缝缝纫机及其操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2464A (ja) * 1992-01-20 1993-08-03 Tokai Ind Sewing Mach Co Ltd ミシンの布押え駆動装置
KR940005364B1 (ko) * 1992-02-11 1994-06-17 이덕문 자체 고장진단 표시제어 기능이 제공된 재봉기용 자동사절 모-터와 콘트롤 시스템
JP4826692B2 (ja) * 2001-08-13 2011-1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プログラム作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30747A1 (de) * 1992-09-14 1994-03-17 Duerkopp Adler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Nähmaschine
CN1114370A (zh) * 1993-12-24 1996-01-03 重机公司 缝纫机的压脚高度调节装置
CN1199109A (zh) * 1997-05-09 1998-11-18 株式会社巴鲁丹 缝纫机压布装置
CN1350607A (zh) * 1999-05-07 2002-05-22 L&P产权管理公司 带可调压板的绗缝缝纫机及其操作方法
US6092477A (en) * 1999-07-14 2000-07-25 Tsuta; Shigeharu Presser foot for sewing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55385A (ko) 2007-05-30
JP2007143694A (ja) 2007-06-14
TWI367973B (zh) 2012-07-11
TW200728542A (en) 2007-08-01
CN1970867A (zh) 2007-05-30
KR101296282B1 (ko)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3130B (zh) 缝纫机
CN101748566B (zh) 缝纫机
CN103710905B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KR101240387B1 (ko) 재봉기의 천두께변화 검출장치
CN1760422B (zh) 缝纫机的中压布装置
CN1880534B (zh) 曲折缝缝纫机
CN112626730A (zh) 一种缝纫机
CN101864644A (zh) 上下进给缝纫机
CN101713128B (zh) 缝纫机的布料压脚装置
CN1831231B (zh) 缝纫机
JP7156821B2 (ja) ミシン
CN101956302B (zh) 上下进给缝纫机
CN101748564B (zh) 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970867B (zh) 缝纫机
CN101245533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2041643B (zh) 自动缝制缝纫机
CN1757811B (zh) 缝纫机的中压布装置
US6145457A (en) Sewing machine having needle bar oscillating mechanism, needle bar interrupting mechanism and thread tension releasing mechanism
KR20090063130A (ko) 재봉기의 중심 노루발 장치
CN101153431B (zh) 缝纫机
CN101525815B (zh)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CN201459376U (zh) 一种套结机的压脚装置
CN101892563A (zh) 缝纫机
CN101666017B (zh) 一种套结机的压脚装置
CN101063255B (zh) 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