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9486B - 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及应用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取料方法 - Google Patents

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及应用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取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9486B
CN1959486B CN2005101192635A CN200510119263A CN1959486B CN 1959486 B CN1959486 B CN 1959486B CN 2005101192635 A CN2005101192635 A CN 2005101192635A CN 200510119263 A CN200510119263 A CN 200510119263A CN 1959486 B CN1959486 B CN 1959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frock appliance
carrying
appliance
carrying fr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192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9486A (zh
Inventor
李建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5101192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59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959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9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59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94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及应用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取料方法,其中框架承载工装用具适于承载一框架,并可相互堆叠。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包括一承载盘及多个定位块,其中承载盘包括一底板以及由底板周缘向上延伸的一侧板,且侧板的顶面以及底板的底面分别具有一顶嵌合部以及一底嵌合部,其中顶嵌合部与底嵌合部的形状互补,可在堆叠时对应嵌合。此外,定位块配置于底板上,用以承靠框架。

Description

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及应用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取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承载工装用具及取料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一种适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自动组装工序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及应用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取料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第一台以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为工作模式的黑白电视机发明以来,显示技术便以飞快的速度不断演进。然而,由于此种以阴极射线管模式工作的显示器具有体积大、重量重、辐射量高及画质较差等缺点,因此便不断的开发出新的平面显示技术。在这些平面显示技术中,又以具有、省电、全彩及无辐射等优点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技术最为纯熟且普及化。
图1为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液晶显示器100主要是由一背光组件(backlight module)110、一框架(bezel)120及一液晶显示面板130所构成。其中,背光组件110是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30的下方,且背光组件110包括一导光板112(light guide plate)、一光源114及一光源固定座116。此外,在背光组件110与液晶显示面板130之间还例如可配置有一光学膜片150,而框架120是围绕液晶显示面板130与背光组件110配置,用以固定液晶显示面板130与背光组件110的相对位置。
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的组装通常是以人工方式进行,然而此种人工组装的方式通常需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组装工时,而使得生产效率与成本受到限制。更详细地说,由于液晶显示器的元件微细而精密,故人员在组装时需要谨慎的操作,如此不仅耗费工时,更容易因组装时的人为疏失而间接加重成本的负担。此外,由于目前的显示器不断朝向大型化发展,因此在构件变重、变大的情形下,亦相对不利于人工的搬运与组装。
基于上述,在讲求精密且快速生产的现今,实有必要将液晶显示器由以往人工组装的方式导向自动化组装,以节省人力与成本的支出,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其适于承载液晶显示器的框架,并可相互堆叠,以进行自动组装工序。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料方法,其可借助上述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进行自动取料的动作。
为达上述或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其适于承载一框架,并可相互堆叠。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包括一承载盘及多个定位块,其中承载盘包括一底板以及由底板周缘向上延伸的一侧板,且侧板的顶面以及底板的底面分别具有一顶嵌合部以及一底嵌合部,其中顶嵌合部与底嵌合部的形状互补,可在堆叠时对应嵌合。此外,定位块是配置于底板上,用以承靠框架,且利用定位块可限定出多个不同大小的框架承载区,以供不同尺寸的框架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框架例如包括一框架顶壁以及由框架顶壁周缘向下延伸的一框架侧壁,而定位块适于承靠于框架顶壁与框架侧壁的内侧表面。其中,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还包括至少一防呆结构,用以防止人工装载方向错误。此防呆结构例如为多个凸起,其配置于定位块其中的一的侧面,用以与框架侧壁下缘的一插入部对应嵌合。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侧板上缘例如具有多个凹陷部,以在堆叠后形成可供夹具进出的多个夹持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承载盘的材质例如为铝合金。此外,定位块材质例如为塑钢。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还包括多个锁固件,其例如为螺丝,且此锁固件是锁固于定位块与底板之间,以将定位块固定于底板上。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取料方法,其适于从一第一工装用具组内依序抓取多个框架,以进行一液晶显示器的自动组装工序。其中,第一工装用具组是由多个上述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相互堆叠而成,且每一框架承载工装用具是承载一框架。本发明的取料方法步骤如下:首先,从第一工装用具组的最上方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内取出其所承载的框架;然后,将第一工装用具组的最上方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移至一储放区;之后,重复上述步骤多次,并在将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移至储放区的同时,使储放区内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依序堆叠而形成一第二工装用具组。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取料方法的每一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侧板上缘例如具有多个凹陷部,且凹陷部在堆叠后可形成多个夹持开口。因此,在将第一工装用具组的最上方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移至储放区时,例如可借助一夹具进入框架承载工装用具下方的夹持开口,以抓取框架承载工装用具。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取料方法在将第一工装用具组的最上方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被移至储放区之后,例如还包括使第一工装用具组上升一个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取料方法在将框架承载工装用具被移至储放区而堆叠形成第二工装用具组之后,例如还包括使第二工装用具组下降一个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高度。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用以承载液晶显示器的框架,其中框架承载工装用具上的定位块可对框架提供预定位的效果,且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可相互堆叠,因此可应用于自动组装工序中,以进行自动取料的动作。
为让本发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框架与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承载框架的前视图。
图3B为框架承载工装用具承载框架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框架与定位块的组合示意图。
图5A~图5D是依序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自动组装取料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考图2、图3A及图3B,其中图2为本发明的框架与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立体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承载框架并相互堆叠后的前视图,而图3B则为框架承载工装用具承载框架并相互堆叠后的剖面图。如图2、图3A及图3B所示,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适于承载框架300,并可互相堆叠,其主要是由一承载盘210及多个定位块220所构成。承载盘210例如是由一底板212以及由底板212周缘向上延伸的一侧板214所构成,其中底板212的底面上与侧板214的顶面上例如分别具有相对应的一顶嵌合部214a以及一底嵌合部214b(图3B),且顶嵌合部214a与底嵌合部214b的形状互补,因此可在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堆叠时对应嵌合。
请再参考图2、图3A及图3B,定位块220是配置于承载盘210的底板212上,其例如是借助螺丝或其他固定元件(未图示)锁固于底板21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承载盘210的材质例如是铝合金,而定位块220的材质例如是塑钢。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要使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更为轻量化,还例如可在不影响整体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将承载盘210的侧壁214及底板212镂空,形成多个镂空部分216,以减轻承载盘200的重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的侧板214上缘例如具有凹陷部214c,此凹陷部214c在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堆叠后形成可供夹具进出的夹持开口230,以利进行一自动取料的动作,而关于此取料方法将于下文中说明。
请再参考图2、图3A及图3B,框架300主要是由一框架顶壁310以及由框架顶壁310周缘向下延伸的一框架侧壁320所构成,当借助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承载此框架300时,定位块220例如是同时承靠于框架顶壁310的内侧表面312与框架侧壁320的内侧表面32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将定位块220设计为承靠于框架侧壁320的外侧表面324。此外,本发明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上例如可同时设置有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框架300的定位块220(如图2所示),其中借助这些不同位置的定位块220可让本发明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器的自动组装工序,以节省模具制作与重新设计的成本。另外,由于定位块220是借助固定元件(未图示)锁固于底板212之上,因此定位块220的位置亦可依照所需承载的框架300的尺寸来调整配置。
除此之外,为应用于自动组装工序,本发明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上还例如可对应于框架300的外形而设计有一防呆结构222,以避免人员装载时可能发生的放置方向错误或放置位置不准确等问题。请参考图4,其为本发明的框架与定位块的局部组合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框架侧壁320的下缘例如具有一插入部324,而定位块220的侧面对应配置有一防呆结构222,其例如是凸起,以防止人工装载时方向错误。当定位块220承靠于框架顶壁310的内侧表面312与框架侧壁320的内侧表面322时,框架侧壁320下缘的插入部324可对应嵌入防呆结构222内,以提供定位与防呆的效果。换言之,若框架300的放置方向错误,将因为另一侧的框架侧壁320的外形与此防呆结构222不符,而无法被平整地放置于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上,而导致框架300的倾斜或偏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凸起型态的防呆结构222仅为举例说明用,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例如还可借助框架300与定位块220的结构的搭配或依据框架300的外形改变防呆结构222的形状、数量与位置等其他手段来达到防呆以及对框架300预定位的目的。
为让本发明的特征与功效更为明显,下文将举应用本发明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一种自动组装取料方法进行说明。请参考图5A~图5D,其依序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自动组装取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首先,如图5A所示,提供一第一工装用具组410,此第一工装用具组410是由多个上述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相互堆叠而成,且每一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内承载有框架300。此外,第一工装用具组410上例如具有多个夹持开口230,其是由每一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的侧板214上缘的凹陷部214b所构成,且此第一工装用具组410例如是放置于一台车440a上。
接着,如图5B所示,借助一夹具430a(如机械手),以吸附或夹取等方式,从第一工装用具组410的最上方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内取出其所承载的框架300,以将其输送至组装区进行组装。
然后,如图5C所示,借助另一夹具430b(如机械手),将第一工装用具组410最上方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移至一储放区放置,其中此储放区例如是另一台车440b。更详细地说,即是使机械手430b进入第一工装用具组410上的一组夹持开口230,以夹取最上方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且在机械手430b将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移至台车440b上时,用以置放第一工装用具组410的台车440a为了方便下一次取料动作的进行,会升高一个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的高度。另外,在将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由第一工装用具组410移至台车440b时,例如可将台车440b上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依序堆叠,以形成一第二工装用具组420,且台车440b的高度亦可随着每一次的堆叠而下降一个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的高度。
之后,如图5D所示,重复上述步骤多次之后,直到第一工装用具组410内未承载框架300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200全数移至台车440b之后,便可再重新提供满载的一第一工装用具组410,并例如可将台车440b推至框架装载区,以在第二工装用具组420内例如以人工方式重新装载框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及应用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取料方法至少具有以下的特征与优点:
1.框架承载工装用具上具有定位块,以对框架提供预定位的效果,且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可相互堆叠,以利于自动组装的进行。
2.同一框架承载工装用具上可具有适用不同尺寸的框架的定位块,且定位块的数量与位置亦可依据实际状况进行变更与调整,以提供较佳的相容性与扩充性。
3.框架承载工装用具例如设计有防呆结构,因此可有效避免装载框架时框架置放方向错误或未放至定位等问题,以确保框架正确且平整地置入承载工装用具中,且此防呆结构有助于框架的预定位。
4.可在不影响整体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将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部分结构(如底板或侧壁等)镂空,以减轻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整体重量。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出种种的等效的变动或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框架承载工装用具,适于承载一框架,并可相互堆叠,该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包括:
一承载盘,包括一底板以及由该底板周缘向上延伸的一侧板,且该侧板的顶面以及该底板的底面分别具有一顶嵌合部以及一底嵌合部,其中该顶嵌合部与该底嵌合部的形状互补,并可在堆叠一个以上的该框架承载工装用具时对应嵌合;以及
多个定位块,配置于该底板上,用以承靠该框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限定出多个不同大小的框架承载区,以供不同尺寸的框架使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包括一框架顶壁以及由该框架顶壁周缘向下延伸的一框架侧壁,而所述定位块适于承靠该框架顶壁与该框架侧壁的内侧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防呆结构,用以防止人工装载方向错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其特征在于该防呆结构包括多个凸起,其配置于所述定位块其特中的一的侧面,且该框架侧壁的下缘具有一插入部,用以与该防呆结构对应嵌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其特征在于该侧板的上缘具有多个凹陷部,以在堆叠后形成可供夹具进出的多个夹持开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其特征在于该承载盘的材质为铝合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的材质为塑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锁固件,其锁固于所述定位块与该底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件为螺丝。
11.一种取料方法,适于从一第一工装用具组内依序抓取多个框架,以进行一液晶显示器的自动组装工序,其中该第一工装用具组是由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相互堆叠而成,且每一所述框架承载工装用具承载一框架,该取料方法包括:
从该第一工装用具组的最上方的该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内取出其所承载的框架;
将该第一工装用具组的最上方的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移至一储放区;以及
重复上述步骤多次,并在将所述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移至该储放区的同时,使储放区内的所述框架承载工装用具依序堆叠而形成一第二工装用具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该侧板上缘具有多个凹陷部,且所述凹陷部在堆叠后形成多个夹持开口,则将该第一工装用具组的最上方的该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移至该储放区时,包括借助一夹具进入该框架承载工装用具下方的所述夹持开口,以抓取该框架承载工装用具。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工装用具组的最上方的该框架承载工装用具被移至该储放区之后,还包括使该第一工装用具组上升一个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高度。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框架承载工装用具被移至该储放区而堆叠形成该第二工装用具组之后,还包括使该第二工装用具组下降一个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高度。
CN2005101192635A 2005-11-01 2005-11-01 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及应用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取料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9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192635A CN1959486B (zh) 2005-11-01 2005-11-01 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及应用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取料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192635A CN1959486B (zh) 2005-11-01 2005-11-01 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及应用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取料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9486A CN1959486A (zh) 2007-05-09
CN1959486B true CN1959486B (zh) 2010-08-11

Family

ID=38071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1926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9486B (zh) 2005-11-01 2005-11-01 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及应用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取料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594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54761B1 (ko) * 2013-09-13 2021-05-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Cof 패키지, 이를 포함하는 cof 패키지 어레이, 및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0836A (en) * 1996-12-26 1999-09-14 Zeon Kasei Co., Ltd. Container
JP2003040271A (ja) * 2001-07-31 2003-02-13 Nippon Zeon Co Ltd 薄板搬送用コンテナ
CN2632715Y (zh) * 2003-07-03 2004-08-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自动化载送不同尺寸lcd面板的载具机构
CN1558271A (zh) * 2004-02-10 2004-12-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匣
CN2720472Y (zh) * 2004-04-27 2005-08-24 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堆叠定位及补强功能的载盘装置
CN2725934Y (zh) * 2004-07-07 2005-09-14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基板载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0836A (en) * 1996-12-26 1999-09-14 Zeon Kasei Co., Ltd. Container
JP2003040271A (ja) * 2001-07-31 2003-02-13 Nippon Zeon Co Ltd 薄板搬送用コンテナ
CN2632715Y (zh) * 2003-07-03 2004-08-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自动化载送不同尺寸lcd面板的载具机构
CN1558271A (zh) * 2004-02-10 2004-12-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匣
CN2720472Y (zh) * 2004-04-27 2005-08-24 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堆叠定位及补强功能的载盘装置
CN2725934Y (zh) * 2004-07-07 2005-09-14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基板载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9486A (zh) 2007-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36354A1 (en) Mask plate
EP2211226B1 (en) Display device
KR100720422B1 (ko) 액정표시소자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조 방법
CN103632637B (zh) 光源设备、光源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CN204760409U (zh) 用于光伏面板的半自动水平式组装的紧凑装置
CN201004138Y (zh) 背光模组与其支撑件
CN107546337A (zh)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亮度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CN1959486B (zh) 框架承载工装用具及应用此框架承载工装用具的取料方法
CN101382238B (zh) 照明装置和使用了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KR20160148587A (ko) 이음매 없는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그림자 투사 정렬 기법
CN108672312A (zh) 光学检测机、光学检测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31745A (zh) 待切割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08180832A (zh) 用于服装尺寸测量的拍摄装置、方法及服装尺寸测量设备
US20070019411A1 (en) LED matrix display module with high luminance area ratio
US8205653B2 (en)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substrates
KR100542224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과 제조 장치
CN109917583B (zh)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1726912B (zh) 液晶显示器
CN111816073B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模组的校准方法
CN207408718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635261B1 (ko) 판형 핵연료 제조방법
CN106331693A (zh) 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1846269B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KR102457978B1 (ko) Oled 광학보상장치
CN105162927B (zh) 多个投影图像的对位方法、投影显示模块及移动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