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5743A - 探针卡的探针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探针卡的探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5743A
CN1955743A CN 200510118021 CN200510118021A CN1955743A CN 1955743 A CN1955743 A CN 1955743A CN 200510118021 CN200510118021 CN 200510118021 CN 200510118021 A CN200510118021 A CN 200510118021A CN 1955743 A CN1955743 A CN 1955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layer
main circuit
conductor
described probe
prob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1802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7577C (zh
Inventor
陈志忠
范宏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JC Probe Inc
Original Assignee
MJC Prob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JC Probe Inc filed Critical MJC Probe Inc
Priority to CNB20051011802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07577C/zh
Publication of CN1955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5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75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757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探针卡的探针装置,包含有一基座与一转换件;基座包括有一本体以及一主电路层,本体设有多数第一导体,主电路层设有多数第二导体,主电路层设于本体,使各第二导体电性连通于各第一导体,转换件具有多数第三导体,转换件设于主电路层,使各第三导体电性连通于各该第二导体;由此,本发明可依需要而制作尺寸精度较佳的本体与主电路层,再将本体及主电路层设于结构强度较高,但制作精度相对于本体及主电路层较低的转换件,即可使制作成本较低,而且位置尺寸的控制较为容易。

Description

探针卡的探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探针卡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探针卡的探针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测试半导体芯片的探针卡(80)结构,如图15所示,包含有一电路板(81)、一空间转换器(82),以及多数探针(83);空间转换器(82)通常是以陶瓷材料制成,且内部具有多数以预定方式分布的导线(84),电路板(81)由中间插入物(85)电性连通于空间转换器(82)的各导线(84)一端,各探针(83)则接合于空间转换器(82),且电性连通于各导线(84)另一端的端点(86);利用空间转换器(82)中各导线(84)的分布方式,可使原来排列位置较为紧密的各探针(83)在接收到测试芯片用的电性讯号以后,将电性讯号传送至排列位置较为宽松的电路板(81)的各导线(84);同时,由于空间转换器(82)为陶瓷材料,其结构强度较高,可维持该等探针(83)的平面度,以及支撑住各中间插入物(85)。
随着半导体芯片技术的进步,探针卡(80)所具有的探针(83)数量越来越多,使得空间转换器(82)与各探针(83)相互接合的导线(84)数量也必须增加,各导线(84)之间的距离亦相对缩小;但是,由于受到陶瓷材料于烧结制程上的限制,若要提高空间转换器(82)的各导线(84)的数量,以及缩小各导线(84)之间的距离尺寸时,常会发生无法稳定地控制位置精度,制作成本较高,且制作时间较长等问题;另外,若是半导体芯片的接点数量及分布位置改变时,就必须再重新制造可相对应的空间转换器(82),大幅增加了制造探针卡的制作难度与产品成本。
而如美国专利公告第4736521号专利中,于陶瓷基板(10)(直接引用该案的编号)的一表面设一微影蚀刻制成的多层线路(19),另一表面设有若干针体(15),各针体(15)由基板(10)的若干导电孔(13)电性连通于多层线路(19);但是,该专利仍会受限于陶瓷材料的制程限制,无法较为精密地控制其内部电路与表面端点的位置精度,当面对待测物间距越来越小(finepitch)的需求趋势下,更无法符合预设的探针测试位置,成为此类先前技艺的技术瓶颈,若是随着陶瓷基板(10)的面积增加,各针体(15)的位置偏移将会越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探针卡的探针装置,其制作成本较低,各探针的位置尺寸精度较为容易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探针卡的探针装置,包含有:
一本体,该本体设有多数第一导体;
一主电路层,该主电路层设有多数第二导体,该主电路层直接成形于该本体,使各该第二导体电性连通于各该第一导体;以及
一转换件,该转换件具有多数第三导体,该转换件接合于该主电路层,使各该第三导体电性连通于各该第二导体。
所述的探针装置,其中该本体具有一顶面以及一底面,该顶面用以设置多数电性连通各该第一导体的探针,该主电路层设于该底面。
所述的探针装置,其中该本体的顶面另设有一副电路层,该副电路层电性连通于该主电路层。
所述的探针装置,其中该本体另形成一绝缘层,用以电性隔绝该本体及各该第一导线。
所述的探针装置,其中该本体具有一支撑部,该本体以该支撑部接合于该转换件,用以辅助该主电路层的支撑性。
所述的探针装置,其中该主电路层内另包含有至少一支撑件,各该支撑件用以增加该主电路层的结构强度。
所述的探针装置,其中该主电路层内包含有至少一电子组件。
所述的探针装置,其中该本体的材质为半导体晶圆。
所述的探针装置,其中该本体的材质为硅晶圆、SOI、玻璃基版、钻石薄膜晶圆、金属薄板晶圆,以及三五族晶圆所组成的物质群中选择的一种材质。
所述的探针装置,其中各该第一导体利用半导体微机电制程技术制作成形。
所述的探针装置,其中该主电路层包括有多数呈堆栈状的介电部,各该第二导体以预定的延伸方向与分布位置穿设于各该介电部。
所述的探针装置,其中各该介电部及各该第二导体以半导体微机电制程技术制成。
所述的探针装置,该等第二导体间的距离于该主电路层的一侧较为紧密,而于另一侧的距离较为宽松。
所述的探针装置,其中该主电路层与该转换件可以用焊接、导电胶或异方性导电胶等接合,使各该第二导体与各该第三导体电性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探针基座,包含有:
一本体,该本体设有多数第一导体;以及
一主电路层,该主电路层设有多数第二导体,该主电路层直接成形于该本体,使各该第二导体电性连通于各该第一导体。
所述的探针基座,其中该本体具有一顶面以及一底面,该顶面用以设置多数电性连通各该第一导体的探针,该主电路层设于该底面。
所述的探针基座,其中该本体的顶面另设有一副电路层,该副电路层电性连通于该主电路层。
所述的探针基座,其中该本体具有一顶面以及一底面,该顶面用以设置多数电性连通各该第一导体的探针,该底面具有一支撑部,该本体由该支撑部增加该主电路层受压时的支撑强度。
所述的探针基座,其中该主电路层内另包含有至少一支撑件,各该支撑件用以增加该主电路层的结构强度。
所述的探针基座,其中该主电路层内另包含有至少一电子组件。
所述的探针基座,其中该本体的材质为半导体晶圆。
所述的探针基座,其中该本体的材质为包含硅晶圆、SOI、玻璃基版、钻石薄膜晶圆、金属薄板晶圆,以及三五族晶圆所组成的物质群中选择的一种材质。
所述的探针基座,其中各该第一导体利用半导体微机电制程技术制作成形。
所述的探针基座,其中该主电路层包括有多数呈堆栈状的介电部,各该第二导体以预定的延伸方向与分布位置穿设于各该介电部。
所述的探针基座,其中各该介电部及各该第二导体以半导体微机电制程技术制作成形。
所述的探针基座,其中该等第二导体间的距离于该主电路层的一侧较为紧密,而另一侧的距离较为宽松。
所述的探针基座,其中该本体另形成一绝缘层,用以电性隔绝该本体及各该第一导线。
由此,本发明可依需要而制作尺寸精度较佳的本体与主电路层,再将本体及主电路层设于结构强度较高的转换件,即可达到制作成本较低、以及位置尺寸的控制较为容易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法示意图,主要显示本体的状态;
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法示意图,主要显示第一导体成形于本体的状态;
图4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法示意图,主要显示介电部设于本体的状态;
图5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法示意图,主要显示导电单元成形于介电部的状态;
图6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法示意图,主要显示主电路层成形于本体的状态;
图7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法示意图,主要显示光阻涂布于本体另一表面的状态;
图8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法示意图,主要显示探针的针体成形于光阻;
图9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法示意图,主要显示完整探针成形于本体的状态;
图10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法示意图,主要显示光阻移除于本体的状态;
图11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以及
图15为公知探针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列举若干较佳实施例,用以对本发明的结构、制法与功效做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探针装置(10),探针装置(10)包含有一基座(12)与一转换件(32);基座(12)包括有一本体(20)、多数探针(24),以及一主电路层(26)。
该基座(12)的本体(20)的材质为半导体晶圆,可为硅晶圆、SOI、玻璃基板、钻石薄膜晶圆,或是三五族晶圆;本体(20)内部设有多数概呈垂直状穿通于顶、底面的第一导体(22)。
各该探针(24)以导电材料制成,各探针(24)接合或直接制作成形于本体(20)的顶面,且与各第一导体(22)相互电性连通。
该主电路层(26)包括有多数呈堆栈状的介电部(28)与多数第二导体(30);第二导体(30)以预定延伸方向与分布位置穿设于各介电部(28),可使得位于主电路层(26)顶侧的第二导体(30)之间的距离较为紧密,而位于主电路层(26)底侧的第二导体(30)之间的距离较为宽松;主电路层(26)直接成形于本体(20)的底面,并使各第二导体(30)电性连通于各第一导体(22)。前述第二导体(30)之间的位置转换并不限于自紧密至宽松,亦可仅做位置重布的变换。
该转换件(32)为陶瓷材料制成,转换件(32)内部具有多数第三导体(34),各第三导体(34)的分布距离较为宽松,转换件(32)设于主电路层(26),并由若干电性连接点(35)使各第三导体(34)电性连通于主电路层(26)的各第二导体(30)。
请再参阅图2至图10所示,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探针装置(10)的制法,包含有:
步骤一:如图2所示,制备一本体(20),本体(20)为半导体晶圆,本体(20)具有若干穿孔(37),本体(20)的表面具有介电层(36),穿孔(37)是以干蚀刻或是激光加工方式成形,而介电层(36)则可由CVD方式沉积氧化物、氮化物或高分子聚合物的方式,或是以炉管生成氧化物、氮化物等方式制成。
步骤二:如图3所示,以电铸、化学无电电镀方式,或是半导体微机电制程技术制作的方式,于本体(20)的各穿孔(37)内形成出概呈垂直状的第一导体(22),并且使本体(20)的表面呈平整状,必要时可采用研磨方式平坦化本体(20)的表面;第一导体(22)亦可利用电镀、溅镀、蒸镀搭配微影蚀刻而制成。
步骤三:如图4所示,在本体(20)表面设一介电部(28),介电部(28)具有若干对应于各第一导体(22)的开口(38),介电部(28)可利用曝光显影、网版印刷方式,或微影蚀刻方式成形。
步骤四:如图5所示,利用电镀、蒸镀、溅镀、印刷涂布导电材料,或是曝光显影导电材料等方式,于介电部(28)的开口(38)内成形出一导电单元(40),并且于必要时采用研磨方式使介电部(28)表面呈平整状。
步骤五:如图6所示,重复步骤三及步骤四,持续于本体(20)呈堆栈状地设置若干介电部(28),且各介电部(28)的结构强度一致,进而形成出一主电路层(26),同时各导电单元(40)相互连接而形成出第二导体(30)。主电路层(26)中亦可包含至少一以电铸同时形成的支撑部(48),于测试受压力时提供较佳的支撑性,同时在电路未使用的位置亦可摆置接地的电铸金属(46),一并补强主电路层(26)的整体结构强度;而介电部(28)及各第二导体(30)皆可利用半导体微机电制程技术制成。
步骤六:如图7所示,于本体(20)相对于主电路层(26)的表面涂布一光阻(42),光阻(42)具有若干经由黄光制程所制作出的开口(43)。
步骤七:如图8所示,利用电铸方式于光阻(42)的各开口(43)内形成一针体(44)。
步骤八:如图9所示,重复步骤六及步骤七,持续于本体(20)呈堆栈状地设置若干光阻(42),进而使各针体(44)相互连接而形成出一探针(24)。
步骤九:如图10所示,移除各光阻(42),即可使探针(24)形成于本体(20)。
步骤十:如图1所示,将转换件(32)接合于主电路层(26),使转换件(32)的各第三导体(34)由各电性连接点(35)电性连通于各第二导体(30)。
利用上述步骤六至步骤十所成形出探针结构的方式,亦可改将该等探针预先制造完成后,再接合于主电路层或本体,接合方式可为焊接、导电胶或异方性导电胶黏着等方式,使探针连接于本体或主电路层表面的端点。
经由上述结构,当探针装置(10)设于一电路板(图中未示)时,转换件(32)的各第三导体(34)电性连通于电路板的各中间插入物,各探针(24)用以抵接一半导体芯片的各接点;当用以测试该芯片的电性讯号,从芯片的各接点传回探针装置(10)时,首先经由各探针(24)传送至第一导体(22)与主电路层(26)的第二导体(30),然后再经由第二导体(30)传送至转换件(32)的第三导体(34),最后送至电路板以及测试机器。
由于探针装置(10)的本体(20)为半导体晶圆,第一导体(22)可较为轻易地随不同待测试芯片的接点而改变数量以及分布状态,同时,因为主电路层(26)是以精密加工方式制成,亦可较为方便地控制主电路层(26)的各第二导体(30)的分布状态以及位置尺寸精度,使第二导体(30)的分布位置对应于转换件(32)的第三导体(34)的位置,进而使转换件(32)不需另以时间较长、或是较为复杂的方式制造;此外,转换件(32)利用本身陶瓷材料的特性,使得其结构强度较高,可用以支撑中间插入物的弹力。
由此,本发明可依需要而制成尺寸精度较佳的本体与主电路层,再将本体及主电路层设于结构强度较高的转换件,即可达到制作成本较低、以及位置尺寸的控制较为容易的目的。
为了要增加本发明的结构强度,本发明亦可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探针装置(50),其组成构件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特点在于:本体(51)具有一自表面凹入的容槽(52),使本体(51)于容槽(52)外围形成出一支撑部(53),主电路层(54)设于容槽(52)内,本体(51)以支撑部(53)接合于转换件(55),并且使主电路层(54)的第二导体(56)电性连通于转换件(55),由此,当转换件(55)设于电路板时,即可利用支撑部(53)一起分担来自于电路板的抵顶,进而增加整体装置的结构强度。图11中的支撑部(53)并不仅可设置于接近基版外围,亦可以支撑肋、支撑柱或网格的形式穿插于主电路层(54)中,进一步增加整体装置的结构强度。
另外,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探针装置(60),其特点在于主电路层(61)内增设有若干支撑部(62)以及电子组件(63)。支撑部(62)可为柱体或框体,利用支撑部(62)可增加主电路层(61)的结构强度,使探针(64)抵接于芯片时,各探针(64)不会在受到芯片的压力作用后,进而使主电路层(61)直接受压迫产生变形,用以维持探针的整体平面度;主电路层(61)内亦可依功能需求与电子组件(63)组装整合,例如电阻、电感、电容、开关、继电器、制冷器、散热器、传感器,或是芯片模块等。
设于主电路层(61)底面的电性连接点(65)除了用以电性连通转换件的第三导线(图中未示)外,也可另外接合于其它的电路基板或强化基材,电路基板包含印刷电路板、陶瓷基板、具备电路的硅基板、具备电路的玻璃基板,或是电路软板等,而接合电路基板的方式为公知的封装制程,如Reflow bonding,Eutectic bonding,Localize thermal bonding,SAB(SurfaceActive Bonding),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bonding等。
再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探针装置(70),特点则在于:本体(71)相对于主电路层(72)的表面另设有一副电路层(73),副电路层(73)位于各探针(74)的底侧,亦可作为整合其它电子组件,或是电路导引的功能;而如图14所示,本体(71)的第一导线(75)也可利用打引线(77)的方式电性连接于转换件(76)。

Claims (27)

1.一种探针卡的探针装置,包含有:
一本体,该本体设有多数第一导体;
一主电路层,该主电路层设有多数第二导体,该主电路层直接成形于该本体,使各该第二导体电性连通于各该第一导体;以及
一转换件,该转换件具有多数第三导体,该转换件接合于该主电路层,使各该第三导体电性连通于各该第二导体。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具有一顶面以及一底面,该顶面用以设置多数电性连通各该第一导体的探针,该主电路层设于该底面。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的顶面另设有一副电路层,该副电路层电性连通于该主电路层。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另形成一绝缘层,用以电性隔绝该本体及各该第一导线。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具有一支撑部,该本体以该支撑部接合于该转换件,用以辅助该主电路层的支撑性。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电路层内另包含有至少一支撑件,各该支撑件用以增加该主电路层的结构强度。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电路层内包含有至少一电子组件。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的材质为半导体晶圆。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的材质为硅晶圆、SOI、玻璃基版、钻石薄膜晶圆、金属薄板晶圆,以及三五族晶圆所组成的物质群中选择的一种材质。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第一导体利用半导体微机电制程技术制作成形。
11.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电路层包括有多数呈堆栈状的介电部,各该第二导体以预定的延伸方向与分布位置穿设于各该介电部。
12.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介电部及各该第二导体以半导体微机电制程技术制成。
1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等第二导体间的距离于该主电路层的一侧较为紧密,而于另一侧的距离较为宽松。
1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电路层与该转换件可以用焊接、导电胶或异方性导电胶等接合,使各该第二导体与各该第三导体电性连接。
15.一种探针基座,包含有:
一本体,该本体设有多数第一导体;以及
一主电路层,该主电路层设有多数第二导体,该主电路层直接成形于该本体,使各该第二导体电性连通于各该第一导体。
16.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探针基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具有一顶面以及一底面,该顶面用以设置多数电性连通各该第一导体的探针,该主电路层设于该底面。
17.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探针基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的顶面另设有一副电路层,该副电路层电性连通于该主电路层。
18.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探针基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具有一顶面以及一底面,该顶面用以设置多数电性连通各该第一导体的探针,该底面具有一支撑部,该本体由该支撑部增加该主电路层受压时的支撑强度。
19.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探针基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电路层内另包含有至少一支撑件,各该支撑件用以增加该主电路层的结构强度。
20.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探针基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电路层内另包含有至少一电子组件。
21.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探针基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的材质为半导体晶圆。
22.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探针基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的材质为包含硅晶圆、SOI、玻璃基版、钻石薄膜晶圆、金属薄板晶圆,以及三五族晶圆所组成的物质群中选择的一种材质。
23.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探针基座,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第一导体利用半导体微机电制程技术制作成形。
24.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探针基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电路层包括有多数呈堆栈状的介电部,各该第二导体以预定的延伸方向与分布位置穿设于各该介电部。
25.依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探针基座,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介电部及各该第二导体以半导体微机电制程技术制作成形。
26.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探针基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等第二导体间的距离于该主电路层的一侧较为紧密,而另一侧的距离较为宽松。
27.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探针基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另形成一绝缘层,用以电性隔绝该本体及各该第一导线。
CNB2005101180214A 2005-10-24 2005-10-24 探针卡的探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757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180214A CN100507577C (zh) 2005-10-24 2005-10-24 探针卡的探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180214A CN100507577C (zh) 2005-10-24 2005-10-24 探针卡的探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5743A true CN1955743A (zh) 2007-05-02
CN100507577C CN100507577C (zh) 2009-07-01

Family

ID=38063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802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7577C (zh) 2005-10-24 2005-10-24 探针卡的探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07577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5937B (zh) * 2009-04-20 2012-06-13 旺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探针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63883A (zh) * 2011-10-21 2013-04-24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探针卡用接触端子和探针卡
TWI476412B (zh) * 2012-07-25 2015-03-11 Nihon Micronics Kk 探針卡及測試設備
CN105929290A (zh) * 2016-07-11 2016-09-07 苏州威罗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测试针点的测试机构
CN106053991A (zh) * 2016-07-11 2016-10-26 苏州威罗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测试端口的测试机构
CN107449948A (zh) * 2016-05-31 2017-12-08 巨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探针卡装置
CN109683077A (zh) * 2017-10-18 2019-04-26 汉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圆级多点测试结构
CN111316110A (zh) * 2017-11-15 2020-06-19 卡普雷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测试样品电气性能的探针和相关的接近探测器
TWI756088B (zh) * 2021-03-25 2022-02-21 旺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線路內嵌式探針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0300B (zh) * 2019-03-18 2019-12-21 中華精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探針卡裝置及其導電探針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5937B (zh) * 2009-04-20 2012-06-13 旺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探针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63883A (zh) * 2011-10-21 2013-04-24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探针卡用接触端子和探针卡
TWI476412B (zh) * 2012-07-25 2015-03-11 Nihon Micronics Kk 探針卡及測試設備
CN107449948A (zh) * 2016-05-31 2017-12-08 巨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探针卡装置
CN105929290A (zh) * 2016-07-11 2016-09-07 苏州威罗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测试针点的测试机构
CN106053991A (zh) * 2016-07-11 2016-10-26 苏州威罗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测试端口的测试机构
CN109683077A (zh) * 2017-10-18 2019-04-26 汉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圆级多点测试结构
CN111316110A (zh) * 2017-11-15 2020-06-19 卡普雷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测试样品电气性能的探针和相关的接近探测器
US11693028B2 (en) 2017-11-15 2023-07-04 Kla Corporation Probe for testing an electrical property of a test sample
TWI756088B (zh) * 2021-03-25 2022-02-21 旺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線路內嵌式探針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07577C (zh) 200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5743A (zh) 探针卡的探针装置
TWI378612B (en) Modification of connections between a die package and a system board
KR101895021B1 (ko) 상호접속 구성요소의 제조 방법
US8742646B2 (en) Ultrasound acoustic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N1933681A (zh) 电容式传声器
CN1949468A (zh) 一种三维多芯片模块互连及封装方法
CN1921108A (zh) 半导体封装及其制造方法
CN105983531B (zh) 用于多维换能器阵列的模块化组装
CN101495247B (zh) 以独立于间距的内插器为特征的超声换能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102853A (zh) 用于(多个)微束形成器的重分布互连和医学超声系统
CN1977365A (zh) 贯通基板、内插器以及贯通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745502A (zh)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互连装置、制造该装置的方法及具有该装置的互连组件
CN1684256A (zh) 具有导电穿透通道的硅芯片载体及其制造方法
TW201026170A (en) Substrate of circuit board,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reof
CN1933697A (zh) 多层配线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906493A (zh) 电连接装置及触头
CN1646924A (zh) 导电探头支架
CN1841859A (zh) 与半导体封装结合使用的触头组件和插座
EP1780791A3 (en) Power circuit packag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CN1175480C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0405594C (zh) 用于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去藕的中介层
US20120106112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Electrical Circuit and Electrical Circuit
CN1503354A (zh) 陶瓷多层衬底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06360A (zh) 用于医学超声的换能器阵列
CN1624912A (zh) 器件封装件和印刷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510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