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4626A - 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以及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以及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54626A CN1954626A CNA2004800430998A CN200480043099A CN1954626A CN 1954626 A CN1954626 A CN 1954626A CN A2004800430998 A CNA2004800430998 A CN A2004800430998A CN 200480043099 A CN200480043099 A CN 200480043099A CN 1954626 A CN1954626 A CN 19546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wireless
- portable terminal
- mobile communication
- generation mob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结合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LAN系统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系统,因为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入网络部把无线LAN系统看作分组通信用信道进行控制,所以可以进行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LAN系统的结合。进而,该接入网络部因为具有在与可以和无线LAN系统的移动终端(1)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基站(9)连接的同时,和无线LAN系统的接入点局(10,11)进行电连接的无线控制装置(8),所以,在双方之间可以由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主导进行无线LAN信道的设定以及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LAN进行结合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以及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3rd Generations cellularTelecommunication System,以下称为3G蜂窝系统)和无线LAN(Wireless LAN,以下称为WLAN)的结合,因为WLAN的高速通信和3G蜂窝系统的广域性相互补足,所以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以往,在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中提出该概念和实现方式的一例。
图1是表示作为以往的3G蜂窝系统和WLAN的结合方式的一个例子在上述的IEEE中提出的紧密模型(Tight Model)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在该紧密模型中,把WLAN系统比作3G蜂窝系统的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以下称为RAN),使用3G蜂窝系统RAN-核心网络间接口把WLAN系统结合到3G蜂窝系统上。
在图1中,WLAN的移动终端1可以和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3G网络的欧洲标准规格)地上无线接入网络(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以下,称为UTRAN)2以及WLAN系统3进行无线通信。而后,UTRAN2以及WLAN系统3与3G蜂窝系统的通用分组服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 GPRS)核心网络的服务分组无线服务支援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以下称为SGSN)4连接。SGSN4进一步与家用本地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以下称为HLR)6连接。进而HLR6还与网关分组无线服务支援节点(Gateway GPRSSupport Node,以下称为GGSN)5和分组网络7连接。
该IEEE提出的紧密模型是3G蜂窝系统的操作员同时兼作WLAN系统的操作员的模型,对于3G蜂窝系统和WLAN系统都用3G蜂窝标准核心网络规格即GPRS的规格进行控制。因此,具有能够直接利用3G蜂窝系统中的认证和位置注册等的机构的特征(参照非专利文献1(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vol.9,no.5,October2002,pp.112-124 WLAN-GPRS Integration for Next-GenerationMobile Data Networks Apostolis K.Salkintzis,Chad Fors and RajeshPazhyannur))。
在上述那样构成的紧密模型中,把WLAN系统看作3G蜂窝系统中的RAN进行连接,但存在以下的问题。
即,在现在的WLAN规格(作为例子,是IEEE802.11b)中,移动终端1始终对自身的移动进行判断。因此,位置注册也始终在移动终端1的主导下进行。其结果,存在不能进行根据3G蜂窝的判断从WLAN向3G蜂窝系统切换的控制这样的未解决的问题。
另外,在3G蜂窝系统一侧确认从3G蜂窝系统向WLAN系统切换时,因为WLAN系统和3G蜂窝系统的服务提供区域的大小不是必须相等,所以,即使是3G蜂窝系统的服务提供区域,也存在有无法确认在当前的移动终端1的位置上是否能够使用WLAN系统的这种未解决的问题,进而在移动终端1的当前位置上,尽管WLAN系统的小区不存在,也进行针对WLAN系统的测定(小区以及接入点局的检测)的这种未解决的问题。
进而,在针对WLAN系统的测定中,还存在对于移动终端1能够检测的全部的WLAN接入点局进行测定的这种未解决的问题,和即使在测定结果中包含着不需要的测定结果的情况下,也通过测定信息通知把全部的测定结果通知给网络的这种未解决的课题。
进而,为了经由WLAN系统进行通信,需要以IEEEE802.11为基准进行MAC帧转送,而因此需要能够相互交换移动终端1的WLAN接口的MAC地址和网络侧的MAC帧终端点即RNC的接口的MAC地址的结构。
在通常的IP分组通信中虽然通过APP处理解决IP地址和MAC地址的问题,但在该紧密模型中因为未向各实体付与IP地址,所以存在ARP具有不正确发挥功能的这种未解决的问题。
进而,因为在WLAN系统中没有在3G蜂窝系统中的寻呼功能,所以还存在过度消耗电能的这种未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通过把WLAN系统作为1个网络,并不使它与3G蜂窝网络连接,就能够把WLAN系统作为在3G蜂窝系统中的1个高速信道使用,由此得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以及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中,是对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LAN系统进行结合组成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接入网络部,把上述无线LAN系统看作分组通信用信道进行控制。如果采样本发明,则作为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组通信用信道可以低成本并且容易进行和无线LAN系统的结合。
另外,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入网络部具有:无线控制装置,在与可以和上述无线LAN系统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基站连接的同时,与上述无线LAN系统的接入点局进行电连接。因此,用少量修改就可以直接在信道上对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网络控制工作,能够简单地实现以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主导的信道的切换控制。
进而,因为无线控制装置的特征是,经由无线基站在和移动终端之间形成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用信道,经由接入点局在和移动终端之间形成数据用信道,所以能够由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主导进行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无线LAN间的无线LAN的信道控制。
另外,本发明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方法,是对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LAN系统进行结合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方法,在上述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入网络部上连接上述无线LAN系统,把该无线LAN系统看作上述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组通信用信道进行控制。如果采样本发明,则能够简单地实现以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主导的信道的切换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以往的3G蜂窝系统和WLAN的结合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的主要部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UTRAN内的信道形成形态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3G蜂窝的小区和WLAN的小区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5是说明从移动终端向无线控制装置发送测定信息通知的状态的顺序图。
图6是表示3G蜂窝的小区和WLAN的小区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7是说明从无线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报告的形态和从移动终端向无线控制装置发送测定信息通知的形态的顺序图。
图8是表示3G蜂窝的小区和WLAN的小区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9是说明从无线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报告的形态和从移动终端向无线控制装置发送测定信息通知的形态的顺序图。
图10是表示3G蜂窝的小区和WLAN的小区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1是说明网络一侧即无线控制装置选择连接的WLAN接入点局,设定WLAN系统信道的形态的顺序图。
图12是表示当移动终端在规定的位置上存在的情况下,设定在通知给无线控制装置的测定信息通知中的WLAN测定结果的图表。
图13是说明网络一侧即无线控制装置进行是否使用WLAN系统信道的判断,实际选择连接的WLAN接入点局的是移动终端时的顺序图。
图14是使用3G蜂窝系统的信号传输顺序在移动终端和无线控制装置中进行MAC地址交换的形态的顺序图。
图15是说明在WLAN系统信道上在移动终端和无线控制装置之间进行MAC地址交换的形态的顺序图。
图16是说明使用3G蜂窝系统的信号传输即RB Setup步骤确立WLAN系统信道的形态的顺序图。
图17是表示3G蜂窝的小区和WLAN的小区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8是说明由网络主导的WLAN系统信道的硬越区切换(hardhandover)控制的顺序的图。
图19是说明由移动终端主导进行的WLAN系统信道的硬越区切换控制的顺序图。
图20是以3G蜂窝系统的信道切换(Channel Switching)步骤为基础进行从3G蜂窝系统到WLAN系统的切换时的顺序图。
图21是以3G蜂窝系统的信道切换(Channel Switching)步骤为基础进行从WLAN系统到3G蜂窝系统的切换时的顺序图。
图22是利用3G蜂窝系统的寻呼来降低WLAN系统的消耗电能时的顺序图。
图23是表示无线控制装置、无线基站以及WLAN接入点局的连接形态的图。
图24是表示无线控制装置、无线基站、WLAM接入点局以及IWB的连接形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的实施方式。而且,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在本实施方式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以后,称为3G蜂窝·WLAN)中,3G蜂窝系统把WLAN系统作为1个高速信道进行控制。在图1中,构成3G蜂窝系统的一部分的3G蜂窝系统部100具有:用SGSN4、GGSN5、HLR6以及分组网络7构成的GPRS核心网络;与该核心网络的SGSN4连接的接入网络部即UTRAN2。
UTRAN2和以往一样,具有:无线控制装置(Radio NetworkController)8、与该无线控制装置8连接的无线基站(Base TranseeiverStation)9以及多个WLAN的接入点局10、11。
WALN系统的移动终端1可以和无线基站9以及多个WLAN的接入点局10、11进行无线通信。而后,UTRAN2与3G蜂窝系统的GPRS核心网络的SGSN4连接,SGSN4与GGSN5和HLR6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控制装置8和以往的装置一样,在连接无线基站局9并控制它的同时,连接WLAN接入点局10、11进行控制。这样在UTRAN2中的构成包含WLAN系统的WLAN接入点局10、11,无线控制装置8作为3G蜂窝系统的1个高速分组用信道控制WLAN接入点局10。
图3是说明图2的方框图的UTRAN2内的数据流向(信道的形成方)的说明图。具体地说,是表示信号传输用信道和数据用信道的设定路径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3中,用箭头20表示经由无线基站9信号传输用的信道作为3G蜂窝系统的信道形成的状态。用箭头21表示经由WLAN接入点局10,把数据用信道形成为3G蜂窝系统的信道的状态。
以下说明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把WLAN系统识别为只不过是1个无线数据信道。而后,移动终端1的控制经由使用了现有的3G蜂窝系统的信道的信号传输用信道20进行。无线控制装置8对无线基站9使用NBAP(3GPP TS25.433)、对于移动终端1使用RRC(3GPPTS25.331)这种3G蜂窝系统的RAN规格的信号传输,针对移动终端1的控制使用3G蜂窝系统的规格自身。如图3所示,作为数据用信道21即使使用WLAN系统的信道的情况下,信号传输用信道20也始终使用3G蜂窝系统的信道。由此,移动终端1在无线控制装置8和3G蜂窝系统的信道中始终进行信号传输。
而后,当把数据用信道21从WLAN系统的信道切换到3G蜂窝系统的信道,或者从3G蜂窝系统的信道切换到WLAN系统的信道的情况下,无线控制装置8用3G蜂窝系统的RAN规格中的信道切换的框架实施。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3G蜂窝WLAN中,3G蜂窝系统因为具有把WLAN系统看作分组通信用信道进行控制的接入网络部,所以能够低成本并且容易进行3G蜂窝系统和WLAN系统的结合。
另外,接入网络部即UTRAN2因为具有:在可以和WLAN系统的移动终端1进行无线通信并与无线基站9连接的同时,和WLAN系统的接入点局10、11电连接的无线控制装置8,所以能够以少量修改直接在信道上进行3G蜂窝系统的网络控制,可以简单地实现以3G蜂窝系统主导的信道的切换控制。
进而,无线控制装置8因为经由无线基站9在和移动终端1之间形成3G蜂窝系统的信号传输用信道20,经由接入点局10在和移动终端1之间形成数据用信道21,所以可以由3G蜂窝系统进行3G蜂窝系统-无线LAN间的WLAN的信道设定控制。
于是,通过把现在的3G蜂窝系统的RAN规格作为基础,能够容易实现WLAN系统和3G蜂窝系统的结合。另外,与使用作为3G蜂窝系统的高速分组信道提出的HSDPA(High Speed Downlink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和DSCH(Downlink ShardChannel:下行共用信道)构筑系统相比,能够以极低成本提供高速的接入点。另外,因为3G蜂窝系统的RAN控制一直进行,所以用少量修改就能够由网络主导进行最佳的WLAN-3G蜂窝系统的信道切换等。
实施方式2
为了不依赖于3G蜂窝系统小区空间而把WLAN系统的信道作为可以使用的信道认识,无线控制装置8必须能够判定相对移动终端1所在的小区在移动终端1的当前位置上是否可以利用WLAN信道。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控制装置8为了实现移动终端1的WLAN信道的利用可否的判定功能,扩大3G蜂窝系统的RAN规格的测定信息通知,有关WLAN的测定结果也包含在测定信息通知中。
图4是表示与图2所示的3G蜂窝·WLAN关联显示的3G蜂窝系统的小区和WLAN系统的小区的范围以及位置关系的图。在图4中,在3G蜂窝系统的无线基站9(图2)覆盖的小区30中,存在WLAN系统的WLAN接入点局10(图2)覆盖的小区31。位置32在3G蜂窝系统小区30以及WLAN系统小区31的两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因此,在移动终端1存在于位置32时,可以与3G蜂窝系统和WLAN系统的双方连接。另一方面,位置33因为只是3G蜂窝系统小区30覆盖的范围,所以在位置33上的移动终端1可以与3G蜂窝系统连接,而不能与WLAN系统连接。
图5是说明从移动终端1向无线控制装置8发送测定信息通知41、43的状态的顺序图。当移动终端1使用3G蜂窝系统的个别信道的情况下,移动终端1周期性实施3G蜂窝系统小区的测定。在图5中的定时40中,移动终端1在位置33。位置33因为是3G蜂窝系统小区30覆盖的范围,所以移动终端1作为测定信息把只设定了3G蜂窝系统小区30的测定结果的测定信息通知41通知给无线控制装置8。接收到测定信息通知41的无线控制装置8因为在测定信息通知41中只设定3G蜂窝系统小区30的测定结果,未设定与WLAN系统有关的测定结果,所以移动终端1的当前位置是3G蜂窝系统小区30的覆盖范围,但也可以判断不是WLAN系统的覆盖范围的情况。在该时刻,当在移动终端1中设定数据用信道的情况下,因为不是WLAN系统的覆盖范围,所以必须使用3G蜂窝系统设定信道。
接着,在定时42,移动终端1移动到位置32。位置32因为是3G蜂窝系统小区30以及WLAN系统小区31的两小区的覆盖范围,所以移动终端1作为测定结果,把设定了3G蜂窝系统小区30以及WLAN系统小区31的测定结果的测定信息通知43通知给无线控制装置8。此时,在WLAN系统小区31的测定结果中,还包含来自WLAN接入点局10的信号强度。
接收了测定信息通知43的无线控制装置8因为在测定信息通知43中设定3G蜂窝系统小区30的测定结果和WLAN系统小区31的测定结果,所以知道移动终端1的当前位置是3G蜂窝系统小区30的覆盖范围,也是WLAN系统的覆盖范围。因此,当在现在时刻在移动终端1中设定数据用信道的情况下,无线控制装置8可以判断为不仅在3G蜂窝系统中而且还可以在WLAN系统中设定数据用信道。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3G蜂窝·WLAN中,移动终端1进行3G蜂窝系统的测定和WLAN系统的测定,把两个测定结果通知给无线控制装置8。由此,可以由3G蜂窝系统主导进行3G蜂窝·WLAN的信道设定控制。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作为信号传输用信道,使用了3G蜂窝系统的个别信道,但作为信号传输用的信道,也可以使用3G蜂窝系统的共用信道。而后,和上述一样,在测定信息通知中,只要通知WLAN接入点局的测定信息即可。
实施方式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中,与移动终端1的当前位置无关地进行与WLAN系统有关的测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用3G蜂窝系统的系统信息报告指示该WLAN系统的测定在移动终端1的现在位置上是否需要。
图6是表示与图2所示的3G蜂窝·WLAN关联表示的3G蜂窝·WLAN系统的小区和WLAN系统的小区的范围以及位置关系的图。在图6中,在3G蜂窝系统的无线基站9(图2)覆盖的小区50中,不存在WLAN系统覆盖的区域。无线基站9在用其他频率覆盖的小区30中,存在WLAN接入点局10(图2)覆盖的小区31。
在这种位置关系中,在位置51中,因为是3G蜂窝系统小区50的覆盖范围,所以可以与3G蜂窝系统连接,但不能与WLAN系统连接。另外另一方面,在3G蜂窝系统小区50的范围中,因为WLAN系统小区不存在,所以不需要WLAN系统的测定。
图7是说明从无线基站9向移动终端1发送系统信息报告的状态和从移动终端1向无线控制装置8发送测定信息通知的状态的顺序图。在图7的定时60中,移动终端1在位置51。在位置51上,从无线基站9通知系统信息报告61。在该系统信息报告61中,设定与WLAN系统的测定可否有关的信息。在此,因为在3G蜂窝系统小区50的范围中不存在WLAN系统小区,所以不需要进行WLAN系统的测定。因而,对于系统信息报告61的WLAN系统的测定可否,设定“不需要测定”。接收到系统信息报告61的移动终端1通过参照WLAN系统的测定可否=“不需要测定”,不进行WLAN系统关联的测定。在测定信息通知62中也不设定WLAN系统关联的测定结果。
接着,在定时63中,移动终端1移动到位置32。在此在3G蜂窝系统小区30的范围中因为存在WLAN系统小区,所以通过进行WLAN系统的测定,判断WLAN系统是否可以使用。因此,在来自无线基站9的系统信息报告64中,对于WLAN系统的是否可以测定,设定“需要测定”。接收到系统信息报告64的移动终端1通过参照WLAN系统的测定可否=“需要测定”,进行WLAN系统的测定,另外在测定信息通知65中也设定WLAN系统的测定结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3G小区·WLAN中,无线控制装置8除了各小区的信息外还把与无线LAN系统有关的测定条件用系统信息报告通知给移动终端1,移动终端1用与该无线LAN系统有关的测定条件进行测定。这样,把WLAN系统的测定在移动终端1的当前位置上是否需要这一点用3G蜂窝系统的系统信息报告指示给移动终端1,由此可以消减移动终端1的测定负荷。
实施方式4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3中,虽然用3G蜂窝系统的系统信息报告指示了WLAN系统的测定在移动终端1的当前位置上是否需要,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进行WLAN系统的测定条件的筛选,所以把应该进行测定的WLAN接入节点局的ESSID(Extended Service SetIdentifier:扩展业务集识别符)用3G蜂窝系统的系统信息报告指示给移动终端1。
图8是表示与图2所示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相关联表示的3代移动终端通信的小区和无线LAN的小区的范围以及位置关系的图。在图8中,WLAN系统小区70作为ESSID设定“B”。另外,WLAN系统小区31作为ESSID设定“A”。在此,WLAN系统小区70表示是因通信量的增大等致使无线品质劣化,作为网络操作员应该拒绝用户的连接的小区。在图8中,在位置71中,因为是3G蜂窝系统小区30的覆盖范围,所以与3G服务系统连接这一点不用说,因为是WLAN系统小区31以及70的范围,所以可以还与WLAN系统连接。
图9是发送无线基站局9通知的系统信息报告,和移动终端1向无线控制装置8发送测定信息通知的顺序图。在定时80中,移动终端1在位置71。在位置71中,从无线基站9通知系统信息报告81,但在该系统信息报告中,设定WLAN系统是否可以测定,和应该测定的WLAM接入点局的ESSID。作为3G蜂窝系统小区30的范围和越区切换的WLAN系统小区,存在WLAN系统小区31以及70。但是,因为WLAN系统小区70的无线品质恶化,是应该拒绝用户连接的状态,所以也不需要进行WLAN系统小区70的测定,另外也不需要把测定结果通知给无线控制装置8。因此,从测定对象中去除WLAN系统小区70的ESSID=“B”,作为系统信息报告81的ESSID设定“A”。接收到系统信息报告81的移动终端1通过参照ESSID的设定值“A”,进行具有ESSID=“A”的WLAN系统的测定,另外在测定信息通知82中,也只设定具有ESSID=“A”的WLAN系统的测定结果。
接着,说明在定时83中改善WLAN系统小区70的无线品质,容许向WLAN系统70连接用户的情况。此时,作为系统信息报告84的ESSID设定“ANY”。该“ANY”因为表示把全部的ESSID作为对象的意思,所以接收到系统信息报告84的移动终端1通过参照ESSID的设定值“ANY”,不限制ESSID进行WLAN系统的测定,在位置71上的移动终端1不仅把3G蜂窝系统小区30以及WLAN系统小区31的测定结果,而且把WLAN系统小区70的测定结果设定在测定信息通知85中,通知给无线控制装置8。
如上所述,通过用3G蜂窝系统的系统信息报告指示应该测定的WLAN系统的ESSID,在使移动终端中的测定负荷降低的同时,从测定信息通知85中删除不需要的测定信息,可以降低网络的负荷。即,在本实施方式的3G蜂窝·WLAN中,无线控制装置8除了各小区的信息外,还把与无线LAN系统有关的测定条件用系统信息报告通知给移动终端1,移动终端1用与该无线LAN系统有关的测定条件进行测定。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系统信息报告84的ESSID信息,设定了“ANY”,但也可以把ESSID作为目录形式,如“A”和“B”的双方那样指定多个。
实施方式5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移动终端1通知的测定信息通知的WLAN系统测定结果信息中追加WLAN接入点局的BSS ID(Basic ServiceSet Identifier:基本业务集识别符)信息。无线控制装置8在可以利用WLAN系统的信道的情况下,参照从移动终端通知的测定信息通知,用BSS ID选择1个WLAN接入点局。经过该选择的WLAN接入点局信息通过3G蜂窝系统的WLAN信道设定步骤通知给MS,设定WLAN的信道。
图10是表示和图2所示的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关联表示的3代移动通信的小区和无线LAN的小区的范围以及位置关系的图。在图10中,在位置91上因为是3G蜂窝系统小区30的覆盖范围,所以与3G蜂窝系统连接不用说,因为是WLAN系统小区31以及90的范围,所以还可以与WLAN系统连接。
图11是说明选择作为网络一侧的无线控制装置8连接的WLAN接入点局,设定WLAN系统信道的状况的顺序图。
图12是表示当移动终端1存在于位置91上的情况下,设定在向无线控制装置8通知的测定信息通知中的WLAN测定结果的图表。
此时,WLAN系统小区31的信号水平是“90”,另外在WLAN系统小区31中的WLAN接入点局10的BSSID变为“AA:AA:AA:AA:AA:AA”,WLAN系统小区70的信号水平是75,另外在WLAN系统小区90中的WLAN接入点局11的BSSID变为“BB:BB:BB:BB:BB:BB”。另外,信号水平的值越大越好,根据本测定结果,在WLAN系统中设定信道的情况下,无线控制装置8可以判断为与WLAN系统小区31即WLAN接入点局10连接的一方好。
根据图2、图10使用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在图12的定时100中,移动终端1存在于位置91。在该位置91中移动终端1作为测定信息不仅把3G蜂窝系统小区30的测定结果,而且把设定了图12所示的WLAN系统的测定结果的测定信息通知101发送到无线控制装置8。接收到测定信息通知101的无线控制装置8根据图11产生的WLAN系统的测定结果,选择WLAN系统小区31即WLAN接入点局10。在定时102中,选择了WLAN接入点局10的无线控制装置8在与移动终端1相对的WLAN系统信道设定请求103中,作为BSS ID设定WLAN接入点局10的BSS ID即“AA:AA:AA:AA:AA:AA”,发送到移动终端1。
在定时104中,接收到WLAN系统信道设定请求103的移动终端1作为连接目标认识WLAN接入点局10,为了和WLAN接入点局10进行连接,进行组合设定105,设定WLAN系统的信道。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3G蜂窝·WLAN中,无线控制装置8根据来自移动终端1的测定信息,选择移动终端1应该连接的接入点局,把该选择结果通知给移动终端1,移动终端1根据选择结果接入到接入节点局。因此,当在WLAN系统中设定信道的情况下,可以由网络主导来确定成为移动终端的连接目标的WLAN接入局。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在定时102中在选择WLAN接入点局时,只使用来自移动终端1的测定信息通知101,但还从WLAN接入点局等的网络一侧取得通信量的负荷状况等的测定信息,也可以作为WLAN接入点局选择的判断条件。
实施方式6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5中,虽然在无线控制装置8中进行了WLAN接入点局的选择,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用移动终端的无线LAN探测步骤进行WLAN接入点局的选择,在无线控制装置8中进行是否使用WLAN系统信道的判断。
图13是说明进行网络一侧即无线控制装置8是否使用WLAN系统信道的判断,进行实际连接的WLAN接入点局选择的是移动终端1时的顺序图。
使用图2、图10、图12以及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在图13的定时120中,移动终端1在位置91。在该位置91上,移动终端1作为测定信息不仅把设定了3G蜂窝系统30的测定结果,而且把设定了图11所示的WLAN系统的测定信息通知121发送到无线控制装置8。
接收到测定信息通知121的无线控制装置8根据图11的WLAN系统的测定结果,能够知道WLAN系统小区31以及WLAN系统小区70的信号水平。在该信号水平大于等于60的情况下,当设定了也可以选择WLAN系统信道这一判断基准的情况下,在定时122中,无线控制装置8判断使用WLNA系统信道。
在定时122中,进行了使用WLAN系统信道的判断的无线控制装置8在针对移动终端1的WLAN系统信道设定请求123中设定“NULL”作为BSSID,发送到移动终端1。该BSSID=“NULL”因为表示不指定特定的WLAN接入点局的意思,所以,在定时124中,接收到WLAN系统信道设定请求123的移动终端1因为查找连接目标WLAN接入点局,所以进行无线LAN探测125。
在定时126中,移动终端1按照该无线LAN探测125的步骤,选择连接目标WLAN接入点局10,进行组合设定126,设定WLAN系统的信道。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3G蜂窝·WLAN中,无线控制装置8根据来自移动终端1的测定信息,把移动终端1应该连接的系统是无线LAN系统的信息通知给移动终端1,移动终端1按照无线LAN探测步骤搜索应该连接的接入点局并与之连接。因此,当在WLAN系统中设定信道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主导的控制,可以设定可否与WLAN系统连接。
实施方式7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3G蜂窝系统的信号传输,移动终端1和无线控制装置8进行MAC地址信息的交换,实现MAC帧转送。3G蜂窝系统小区用1个无线控制装置控制。因此,用从无线基站9通知的系统信息报告,在把无线控制装置8的MAC地址通知给移动终端1的同时,使用RRC连接设定步骤,把移动终端1的MAC地址通知给无线控制装置8。由此,在移动终端1和无线控制装置8之间相互进行MAC地址的交换。
图14是说明使用3G蜂窝系统的信号传输步骤,在移动终端1和无线控制装置8中进行MAC地址交换的状态的顺序图。
用图2以及图14说明动作。在图14中,无线基站9把设定了无线控制装置8的MAC地址的系统信息报告130通知给移动终端1。接收到该系统信息报告130的移动终端1在定时131中学习无线控制装置8的MAC地址。
其后,当移动终端1设定3G蜂窝系统的信号传输接法的情况下,进行RRC连接设定步骤。首先从移动终端1向无线控制装置8发送RRC连接设定请求132。在该RRC连接设定请求132中设定移动终端1的MAC地址。
接收到RRC连接设定请求132的无线控制装置8在定时133中学习移动终端1的MAC地址。其后,按照RRC连接设定134、RRC连接设定完全135的步骤RRC连接设定步骤完成,而用该步骤可以在移动终端1和无线控制装置8之间进行MAC地址的交换,即使没有APP处理也可以在移动终端1和无线控制装置8中,进行基于IEEE802.11的MAC帧转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3G蜂窝·WLAN中,移动终端1和无线控制装置8使用信号传输用信道进行MAC地址信息的交换。这样通过采用3G蜂窝系统信号传输进行MAC地址的交换,能够进行通信接法的确立。
实施方式8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7中,虽然用3G蜂窝系统信号传输进行MAC地址的交换,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WLAN信道上通知MAC地址,在移动终端1和无线控制装置8之间进行MAC地址交换。
图15是说明在WLAN系统信道上在移动终端1和无线控制装置8之间进行MAC地址交换的状态的顺序图。而且,在设定WLAN系统信道时,假设移动终端1与WLAN接入点局10连接。
用图2以及图15说明动作。在图15中,无线基站9把设定了无线控制装置8的MAC地址的系统信息报告140通知给移动终端1。接收到该系统信息报告140的移动终端1在定时141中学习无线控制装置8的MAC地址。
其后,在定时142中进行WLAN系统信道设定请求步骤后,在移动终端1和WLAN接入点局10之间实施组合设定步骤143。
其后,使用独立的信息即AP Update144通知移动终端1的MAC地址。本信息因为经由移动终端1进行了组合设定的WLAN接入点局10通知到无线控制装置8,所以从WLAN接入点局10到无线控制装置8之间的与通信有关的L2开关实体(该L2开关实体包含无线控制装置8的L2接口部)可以学习移动终端1的MAC地址和向着移动终端1的MAC地址的接口的对应。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3G蜂窝·WLAN在移动终端1向无线控制装置8通知MAC地址信息时,使用独自的信息进行通信。因此,具备有当移动终端进行WLAN接入点局的选择的情况下,把WLAN接入点局的选择信息通知给无线控制装置的功能,能够进行通信接法的确立。
实施方式9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3G蜂窝系统的信号传输即RB设定步骤,确立WLAN系统信道。
图16是说明使用3G蜂窝系统的信号传输即无线承载设定(radiobearer setup)(以下,称为RB设定)步骤,确立WLAN系统信道的状态的顺序图。
用图2以及图16说明动作。在图16中,在进行RB设定步骤前,根据需要执行安全步骤150。当有可能使用WLAN系统的情况下,在该安全步骤150中,除了3G蜂窝系统的安全参数外,还通知WLAN系统的安全参数。作为WLAN系统的安全参数信息,插入WEP(WiredEquivalent Privacy)钥等的信息。无线控制装置8从GPRS核心网络中接收RAB Setup请求151,开始进行根据它把RAB作为WLAN系统网络信道设定的动作。无线控制装置8把进行了WLAN系统信道的设定的指示的RB设定请求152发送到移动终端1。
关于该RB设定请求152有这样的实例,即,没有明确指定连接的WLAN接入点局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没有明确指示的实例进行说明。
接收到RS设定请求152的移动终端1判断为要求WLAN系统信道的设定,在定时153中进行WLAN接入点局的搜索以及WLAN接入点局的选择,在定时154中,进行和WLAN接入点局10的组合的设定。另外,当移动终端1未向无线控制装置8通知移动终端1的MAC地址的情况下,用步骤155以及步骤156把移动终端1的MAC地址通知给无线控制装置8。确立了WLAN系统的通信接法的移动终端1向无线控制装置8发送RB设定响应157,通知已可以设定WLAN系统的信道这一信息。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3G蜂窝·WLAN中,移动终端1在把3G蜂窝系统的安全参数和WLAN系统的安全参数通知给无线控制装置8后,使用3G蜂窝系统的无线承载设定步骤,形成无线LAN系统的信道。这样,使用3G蜂窝系统的RB设定步骤,能够确立WLAN系统信道。
实施方式10
因为3G蜂窝系统小区和WLAN系统小区是相互无关系独立的小区,所以3G蜂窝系统的越区切换动作的定时和WLAN越区切换地址的定时也基本上独立。有关3G蜂窝系统的越区切换以3GPP的标准为准。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由3G蜂窝系统主导的WLAN系统信道的硬越区切换控制。
图17是表示和图2所示的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关联表示的3代移动通信的小区和无线LAN的小区的范围以及位置关系的图。存在由WLAN接入点局11(图2)产生的WLAN系统的小区160。在位置161中,因为是WLAN系统小区31的范围,所以经由WLAN接入点局10设定WLAN系统信道。另外在位置162中,与WLAN系统小区31相比WLAN系统小区160一方的WLAN系统的测定结果好(信号强度强),应该经由WLAN接入点局11设定WLAN系统信道。
另外在位置163中,因为是WLAN系统小区160的范围,所以应该经由WLAN接入点局11设定WLAN系统信道。
图18是说明由网络主导进行的WLAN系统信道的硬越区切换控制的顺序图。用图2、图17以及图18说明动作。在图18中,在定时170中,移动终端1存在于位置161,经由WLAN接入点局10正在进行通信中。
接着,在定时171中,因为移动终端1移动到位置162,所以与由WLAN接入点局10覆盖的WLAN系统小区31相比,WLAN接入点局11覆盖的WLAN系统小区160一方信号强度强。移动终端1把其结果用测定信息通知173通知给无线控制装置8。
接收到测定信息通知173的无线控制装置8在定时174中作为移动终端1的连接目标选择WLAN接入点局11。无线控制装置8作为越区切换目标把指定了WLAN接入点局11的硬越区切换请求发送到移动终端1。
接收到硬越区切换请求175的移动终端1作为连接目标认识WLAN接入点局11,在进行和WLAN接入点局10的组合释放177后,实施和WLAN接入点局11的再组合设定178。
和WLAN接入点局11进行了再组合的移动终端1为了通知硬越区切换请求175的结束,把硬越区切换响应179发送到无线控制装置8。其后,移动终端1经由WLAN接入点局11进行通信。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3G蜂窝·WLAN中,移动终端1把相邻的接入点局的测定信息通知给无线控制装置8,无线控制装置8根据该信息进行接入点局的切换。即,当进行3G蜂窝系统的网络主导的接入点局切换的情况下,移动终端把相邻WLAN接入点局的测定信息通知给无线控制装置,在无线控制装置的判断中进行WLAN接入点局的切换,进行硬越区切换。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3G蜂窝系统在网络一侧通过无线控制装置的判断的无缝式的WLAN接入点局切换。
而且,虽然在图18中未图示,但当移动终端切换WLAN接入点局的情况下,在WLAN接入点局之间IAPP(Inter-Access PointProtocol:因特网接入点协议)协议也可以同时运行。
实施方式11
在上述实施方式10中,表示通过3G蜂窝系统的网络主导进行WLAN系统信道的硬越区切换控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移动终端主导的WLAN系统信道的硬越区切换控制。
图19是说明由移动终端1主导的WLAN系统信道的硬越区切换控制的顺序图。
用图2、图17以及图19说明动作。在图19的定时181中,移动终端1存在于位置161,经由WLAN接入点局10进行通信。
接着在定时182中,因为移动终端1移动到位置163,所以,离开WLAN接入点局10的WAN小区31的范围,和WLAN接入点局10的组合在解除183中解除。因此,移动终端1进行无线LAN探测184。
在此因为移动终端1在位置163,所以是WLAN小区160的范围,能够找到WLAN接入点局11。因而移动终端1能够和WLAN接入点局11进行组合设定185。另外移动终端1用接入点局更新186向无线控制装置8通知移动终端1的MAC地址,无线控制装置8通过学习移动终端1的MAC地址,确立通信接法。由此,移动终端1在定时188中,经由WLAN接入点局11进行通信。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3G蜂窝·WLAN中,移动终端1通过自身的判断进行接入点局的切换,而后,移动终端1对无线控制装置8通知该切换信息。这样,当进行移动终端主导的接入点局切换的情况下,通过对无线控制装置8再学习针对移动终端1的分组的发送目标地址,可以实现移动终端主导的硬越区切换。
实施方式12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用户不能捕捉WLAN系统信道的区域移动到WLAN系统信道有效的区域的情况下,以3G蜂窝系统的信道切换(Channel Switching)步骤为基础实现从3G蜂窝系统向WLAN系统的切换。
图20是以3G蜂窝系统的信道切换(Channel Switching)步骤为基础进行从3G蜂窝系统向WLAN系统的切换时的顺序图。
用图2、图17以及图20说明动作。在图20的定时190中,移动终端1在位置164。虽然位置164在3G蜂窝系统小区30的范围中,但因为不是WLAN系统小区的范围,所以移动终端1使用3G蜂窝系统的信道,经由无线基站9进行通信190。
接着,移动终端1从位置164移动到位置161。在位置161上的测定192不仅对3G蜂窝系统小区30进行,而且还对WLAN接入点局10的WLAN系统小区31进行。移动终端1把上述的测定192的测定结果用测定信息通知193通知给无线控制装置8。
接收到测定信息通知193的无线控制装置8在定时194中选择向WLAN接入点局10的信道切换。无线控制装置8把作为信道切换目标指示了WLAN接入点局10的,物理信道重构(Physical ChannelReconfiguration)195发送到移动终端1。接收到物理信道重构195的移动终端1作为信道切换目标认识WLAN接入点局10,和WLAN接入点局10实施组合设定197。进行了该组合的移动终端1为了通知信道切换(Channel Switching)的结束,把物理信道重构完成198发送到无线控制装置8。其后,移动终端1经由WLAN接入点局10进行通信。另外,接收了物理信道重构完成198的无线控制装置8在定时200中释放无线基站9的资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3G蜂窝·WLAN中,无线控制装置8用3G蜂窝系统的信号传输进行从3G蜂窝系统的信道向WLAN系统的信道的切换。这样,以3G蜂窝系统的信道切换(Channel Switching)步骤为基础,实现从3G蜂窝系统到WLAN系统的切换。
实施方式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用户从WLAN系统信道的有效区域移动到不能捕捉WLAN系统信道的区域的情况下,以3G蜂窝系统的信道切换(Channel Switching)步骤为基础,实现从WLAN系统到3G蜂窝系统的切换。
图21表示以3G蜂窝系统的信道切换(Channel Switching)步骤为基础,实现从WLAN系统到3G蜂窝系统的切换时的顺序。
使用图2、图17以及图21说明动作。在图21的定时201中,移动终端1在位置161。虽然位置161在3G蜂窝系统小区30的范围,但因为还在WLAN系统小区31的范围中,所以移动终端1使用WLAN系统的信道,经由WLAN接入点局10进行通信201。
接着,在定时202中,移动终端1从位置161移动到位置165。在位置161中的测定203中,假设虽然对WLAN接入点局10的WLAN系统小区31可以测定,但作为测定结果不好。移动终端1把测定203的测定结果用测定信息通知204通知给无线控制装置8。接收到测定信息通知204的无线控制装置8在定时205中选择无线基站9对3G蜂窝系统小区30的信道切换。无线控制装置8使用NBAP步骤,进行无线基站9的资源确保206。以下无线控制装置8作为信道切换目标把指示了无线基站9的小区30的物理信道重构207送到移动终端1。接收到物理信道重构207的移动终端1执行无线基站9对3G蜂窝系统小区30的信道切换,向无线控制装置8发送物理信道重构完成208。另外,移动终端1在和WLAN接入点局10进行组合释放209的同时,可以经由无线基站9进行通信。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3G蜂窝·WLAN中,无线控制装置8用3G蜂窝系统的信号传输进行从WLAN系统的信道向3G蜂窝系统的信道的切换。因此,可以以3G蜂窝系统的信道切换(ChannelSwitching)的步骤实现从WLAN系统向3G蜂窝系统的切换。
实施方式14
本实施方式是为了降低WLAN系统的消耗电能,而利用了仅在需要时向WLAN系统提供电能的3G蜂窝系统的寻呼的实施方式。
图22是利用3G蜂窝系统的寻呼降低WLAN系统的消耗电能时的顺序图。
用图22说明动作。在图22的定时211中,未进行用户数据的发送接收的移动终端1停止对WLAN系统的电能供给,成为3G蜂窝系统的待机状态。在此,当对移动终端1有来信的请求的情况下,从无线基站9向移动终端1发送寻呼212。接收到寻呼212的移动终端1知道呼叫的对象是移动终端1自身,把针对寻呼212的应答即服务开始请求213发送到无线控制装置8。接收到服务开始请求213的无线控制装置8进行WLAN系统信道设定请求214的步骤。开始了WLAN系统信道设定请求214的步骤的移动终端1在该定时开始对WLAN系统提供电能,和WLAN接入点局10进行组合设定。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3G蜂窝·WLAN中,移动终端1在3G蜂窝系统的待机状态下待机,当使用WLAN系统的信道时使用3G蜂窝系统的信号传输。
这样,在移动终端1的调出中通过使用3G蜂窝系统的寻呼功能,向WLAN系统提供需要时的电能,能够抑制WLAN系统的信号电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接收信息时的动作顺序,但处于3G蜂窝系统的待机状态的移动终端1即使在发送信息时,也在开始了WLAN系统信道设定请求的步骤的定时,通过向WLAN系统提供电能,同样能够降低WLAN系统的消耗电能。
实施方式15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是通过连接无线控制装置和WLAN接入点局进行控制,把WLAN系统作为3G蜂窝系统的1个高速分组用信道使用,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无线基站和WLAN接入点局,无线控制装置和无线基站控制WLAN接入点局,可以把WLAN系统作为3G蜂窝系统的1个高速分组用信道使用。
图23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控制装置8、无线基站9以及WLAN接入点局10、11的连接状态的图。在本实施方式的3G蜂窝·WLAN中,接入网络部具有:可以和无线LAN系统的移动终端1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和无线LAN系统的接入点10、11连接的无线基站9;与该无线基站9电连接的无线控制装置8。
使用图23说明动作。在无线控制装置8以及无线基站9上安装用于把WLAN系统作为3G蜂窝系统的信道进行控制的功能。由此,无线控制装置8可以把WLAN系统的高速信道看作安装在无线基站9中的信道进行控制。另外,无线控制装置8因为不需要直接控制WLAN接入点局,所以可以一边抑制无线控制装置的功能追加,一边把WLAN系统作为3G蜂窝系统的1个高速分组用信道使用。
实施方式16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是连接无线控制装置和WLAN接入点局,把WLAN系统作为3G蜂窝系统的1个高速分组用信道进行控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无线控制装置和无线基站之间,以及无线控制装置和WLAN接入点局之间连接网间盒(Interworking Box,IWB),无线控制装置和网间盒控制WLAN接入点局,可以把WLAN系统作为3G蜂窝系统的1个高速分组用信道使用。
图2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控制装置8、无线基站9、WLAN接入点局10、11以及IWB12的连接形态的图。
用图24说明动作。在控制装置8以及IWB12中安装用于把WLAN系统作为3G蜂窝系统的信道进行控制的功能。由此,无线基站9以及WLAN接入点局10、11可以使用现有的装置。另外无线控制装置8因为能够看作把WLAN系统的高速信道安装在IWV中的装置,所以IWB12如果从无线控制装置8看,则能够看作无线基站9,另外如果从无线基站9看,则能够看作无线控制装置8。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3G蜂窝·WLAN中,除了实施方式15的构成外,无线控制装置8经由IWB12与无线基站9连接。因此,在现有的无线基站以及WLAN接入点局上不给予影响(impact),通过无线控制装置的修改和IWB的追加,就可以把WLAN系统作为3G蜂窝系统的1个高速分组用信道使用。
本发明是结合区域性丰富的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和可以高速数据通信的无线LAN的新的形态的移动通信系统,作为不久的将来的移动通信系统是非常适宜的系统。
Claims (20)
1.一种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对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LAN系统进行结合而成,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
接入网络部,把上述无线LAN系统看作分组通信用信道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入网络部具有:
无线控制装置,在与可以和上述无线LAN系统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基站连接的同时,与上述无线LAN系统的接入点局进行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入网络部具有:
无线基站,在可以和上述无线LAN系统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和上述无线LAN系统的接入点局连接;和
与该无线基站电连接的无线控制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控制装置经由网间盒与上述无线基站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控制装置经由上述无线基站在和上述移动终端之间形成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用信道,经由上述接入点局在和上述移动终端之间形成数据用信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终端进行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测定和上述无线LAN系统的测定,把两测定结果通知给上述无线控制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控制装置除了各小区的信息外还把与无线LAN系统有关的测定条件用系统信息报告通知给上述移动终端,上述移动终端用与该无线LAN系统有关的测定条件进行测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控制装置基于来自上述移动终端的测定信息,选择该移动终端应该连接的上述接入点局,把该选择结果通知给上述移动终端,上述移动终端基于上述选择结果访问上述接入点局。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控制装置基于来自上述移动终端的测定信息,把上述移动终端应该连接的系统是无线LAN系统的信息通知给上述移动终端,上述移动终端搜索应该按照无线LAN探测步骤连接的上述接入点局并与之连接。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终端和上述无线控制装置使用上述信号传输用信道进行MAC地址信息的交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终端在把上述MAC地址信息通知给上述无线控制装置时,使用独自的信息进行通信。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终端在把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参数和无线LAN系统的安全参数通知给上述无线控制装置后,使用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承载设定步骤,形成无线LAN系统的信道。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终端把相邻的上述接入点局的测定信息通知给上述无线控制装置,上述无线控制装置基于该信息进行上述接入点局的切换。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终端根据自身的判断进行上述接入点局的切换,上述移动终端对于上述无线控制装置通知该切换信息。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控制装置使用上述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进行从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向上述无线LAN系统的信道的切换。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控制装置使用上述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进行从上述无线LAN系统的信道向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的切换。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终端在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待机状态下待机,当使用上述无线LAN系统的信道的情况下,使用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
18.一种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方法,对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LAN系统进行结合,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入网络部上连接上述无线LAN系统,把该无线LAN系统看作上述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组通信用信道进行控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LAN系统的移动终端和上述接入网络部的无线基站可以进行无线通信,电连接上述无线LAN系统的接入点局和上述接入网络部的无线控制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LAN系统的移动终端和上述接入网络部的无线基站可以进行无线通信,经由上述无线基站电连接上述无线LAN系统的接入点局和上述接入网络部的无线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04/007282 WO2005115034A1 (ja) | 2004-05-21 | 2004-05-21 | 第3世代移動体通信・無線lan統合システム及び第3世代移動体通信・無線lan統合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54626A true CN1954626A (zh) | 2007-04-25 |
Family
ID=35428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800430998A Pending CN1954626A (zh) | 2004-05-21 | 2004-05-21 | 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以及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80049694A1 (zh) |
EP (1) | EP1753253A4 (zh) |
JP (1) | JPWO2005115034A1 (zh) |
CN (1) | CN1954626A (zh) |
WO (1) | WO2005115034A1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5658A (zh) * | 2011-01-13 | 2012-07-18 | 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 | 便携式终端装置及通信切换方法 |
CN103298078A (zh) * | 2012-02-24 | 2013-09-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中主动地确定通信链路的设备和方法 |
CN103391632A (zh) * | 2012-05-08 | 2013-11-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
CN103535082A (zh) * | 2012-12-31 | 2014-01-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检测无线局域网的方法、接入网和核心网设备、接入点 |
CN105009684A (zh) * | 2013-04-04 | 2015-10-28 | 英特尔Ip公司 | 与非蜂窝网络相对应的蜂窝网络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TWI554140B (zh) * | 2012-03-16 | 2016-10-11 | 高通公司 | 將訊務卸載到無線區域網路的系統和方法 |
US9629028B2 (en) | 2012-03-16 | 2017-04-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terogeneous carrier aggregation |
US10194360B2 (en) | 2012-11-01 | 2019-01-29 | Intel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ellular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rresponding to a non-cellular network |
US10219281B2 (en) | 2012-12-03 | 2019-02-26 | Intel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r-equipment (UE) centric access network selection |
US10292180B2 (en) | 2013-01-17 | 2019-05-1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non-cellular access network information over a cellular network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66385B (en) | 2003-11-13 | 2012-06-11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inter-system handover |
ES2329055T3 (es) | 2004-03-12 | 2009-11-20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odo para conmutar la tecnologia de acceso a la radio entre sistemas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os con una unidad de transmision/recepcion inalambrica con multiples modos de funcionamiento. |
RU2382524C2 (ru) * | 2004-06-10 | 2010-02-20 | Панасоник Корпорэйшн |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и система радиосвязи |
US7616956B2 (en) * | 2005-03-15 | 2009-11-10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asurement request report extensions for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
US20060276190A1 (en) * | 2005-05-19 | 2006-12-07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handoff between radio access networks deployed under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KR100941540B1 (ko) * | 2005-06-02 | 2010-02-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장치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의 설정-값 세팅 방법 |
KR100877136B1 (ko) * | 2005-06-23 | 2009-01-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이종망간 핸드오프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
EP1908269A2 (en) * | 2005-07-14 | 2008-04-09 | Binj Laborator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etection transmission facilities |
US20070049274A1 (en) * | 2005-09-01 | 2007-03-01 | Eitan Yacobi | Hard handoff from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o a cellular telephone network |
US7706796B2 (en) * | 2005-09-01 | 2010-04-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terminal-initiated hard handoff from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o a cellular network |
JP4738950B2 (ja) * | 2005-09-16 | 2011-08-03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
US8532653B2 (en) | 2006-08-11 | 2013-09-10 | Intellectual Ventures Holding 81 Llc | Managing control signalling over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RATS)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spectrum |
JP5069283B2 (ja) * | 2007-02-28 | 2012-11-0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ーザ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EA018367B1 (ru) * | 2007-08-29 | 2013-07-30 |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 Система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способ радиосвязи, базовая сеть, абонент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JP4700129B2 (ja) * | 2007-09-07 | 2011-06-1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交換局、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US8787306B2 (en) | 2007-10-09 | 2014-07-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entralized mobile access point acquisition |
EP2056646B1 (en) | 2007-11-02 | 2015-01-07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Communications in uncoordin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US20110211557A1 (en) * | 2008-09-04 | 2011-09-01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Handov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mobile node, connection managing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used in that method |
US8488572B2 (en) * | 2008-09-17 | 2013-07-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mode signal quality reporting |
US9015487B2 (en) * | 2009-03-31 | 2015-04-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irtual pairing using an existing wireless connection key |
CN102870438B (zh) * | 2010-04-22 | 2016-05-11 |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利用备选介质的数据传输 |
KR101599858B1 (ko) * | 2011-12-16 | 2016-03-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ap 재선택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3200615B (zh) * | 2012-01-10 | 2016-01-13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通信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GB2500722A (en) * | 2012-03-30 | 2013-10-02 | Nec Corp | Base station provi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configuring WLAN communication |
WO2014067565A1 (en) * | 2012-10-30 | 2014-05-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movement of user terminals |
US9232408B2 (en) * | 2013-01-15 | 2016-01-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Reporting WiFi channel measurements to a cellular radio network |
JP6053177B2 (ja) * | 2013-12-09 | 2016-12-27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ヘテロジニアス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回線選択方法 |
EP3079271B1 (en) * | 2013-12-31 | 2020-02-1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
JP5957494B2 (ja) * | 2014-08-07 | 2016-07-27 | エヌ・ティ・ティ・コムウェア株式会社 | WiFi接続システム、WiFi接続端末、WiFi接続方法及びWiFi接続プログラム |
US9210625B1 (en) * | 2015-04-24 | 2015-12-08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network connections |
JP7559537B2 (ja) * | 2020-12-18 | 2024-10-02 |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 位置推定システム及び移動局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97471B2 (ja) * | 1995-09-28 | 2001-08-13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の呼接続制御方式 |
US6526034B1 (en) * | 1999-09-21 | 2003-02-25 |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 Dual mode subscriber unit for short range, high rate and long range, lower rate data communications |
JP2001144815A (ja) * | 1999-11-16 | 2001-05-25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高速移動通信網の接続方法 |
JP4004726B2 (ja) * | 2000-10-26 | 2007-11-0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
WO2002103970A1 (en) * | 2001-06-18 | 2002-12-27 | Tatara System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ging local area and wide area wireless data networks |
JP2003224873A (ja) * | 2002-01-29 | 2003-08-08 | Ntt Docomo Inc | 情報を配信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情報配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サーバおよび通信端末 |
US8289937B2 (en) * | 2002-06-06 | 2012-10-16 | Thomson Licensing | Internetworking between WLAN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TWI235578B (en) * | 2002-06-19 | 2005-07-01 | Ind Tech Res Inst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aming among different wireless networks |
JP3796200B2 (ja) * | 2002-06-20 | 2006-07-12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切替方法 |
KR101010806B1 (ko) * | 2002-06-21 | 2011-01-25 | 톰슨 라이센싱 | Wlan-umts 인터워킹을 위한 umts 라우팅영역으로서 wlan의 등록 |
EP1533948A4 (en) * | 2002-08-30 | 2009-09-30 | Fujitsu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022121B2 (ja) * | 2002-10-07 | 2007-12-1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統合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交換装置及び無線端末、並びに通信方法 |
JP3754413B2 (ja) * | 2002-12-02 | 2006-03-15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US6987985B2 (en) * | 2003-06-06 | 2006-01-17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ponent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 system communications |
US20040258028A1 (en) * | 2003-06-23 | 2004-12-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 (APC) for translating data frames |
CN1312870C (zh) * | 2003-09-03 | 2007-04-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在码分多址系统与无线局域网间切换的方法 |
US6940844B2 (en) * | 2003-10-17 | 2005-09-06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WLAN capabilities of a dual mode GPRS/WLAN or UMTS/WLAN WTRU |
-
2004
- 2004-05-21 US US11/596,718 patent/US2008004969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05-21 WO PCT/JP2004/007282 patent/WO2005115034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4-05-21 CN CNA2004800430998A patent/CN1954626A/zh active Pending
- 2004-05-21 JP JP2006513661A patent/JPWO2005115034A1/ja active Pending
- 2004-05-21 EP EP04734377A patent/EP175325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5658B (zh) * | 2011-01-13 | 2015-04-01 | 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 | 便携式终端装置及通信切换方法 |
CN102595658A (zh) * | 2011-01-13 | 2012-07-18 | 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 | 便携式终端装置及通信切换方法 |
CN103298078A (zh) * | 2012-02-24 | 2013-09-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中主动地确定通信链路的设备和方法 |
US9629028B2 (en) | 2012-03-16 | 2017-04-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terogeneous carrier aggregation |
TWI554140B (zh) * | 2012-03-16 | 2016-10-11 | 高通公司 | 將訊務卸載到無線區域網路的系統和方法 |
US9706423B2 (en) | 2012-03-16 | 2017-07-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of offloading traffic to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US10098028B2 (en) | 2012-03-16 | 2018-10-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of offloading traffic to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US10333675B2 (en) | 2012-03-16 | 2019-06-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terogeneous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3391632A (zh) * | 2012-05-08 | 2013-11-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
US10356640B2 (en) | 2012-11-01 | 2019-07-16 | Intel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ellular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rresponding to a non-cellular network |
US10194360B2 (en) | 2012-11-01 | 2019-01-29 | Intel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ellular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rresponding to a non-cellular network |
US10194361B2 (en) | 2012-11-01 | 2019-01-29 | Intel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ellular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rresponding to a non-cellular network |
US10219281B2 (en) | 2012-12-03 | 2019-02-26 | Intel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r-equipment (UE) centric access network selection |
CN103535082A (zh) * | 2012-12-31 | 2014-01-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检测无线局域网的方法、接入网和核心网设备、接入点 |
CN103535082B (zh) * | 2012-12-31 | 2017-1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检测无线局域网的方法、接入网和核心网设备、接入点 |
US10292180B2 (en) | 2013-01-17 | 2019-05-1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non-cellular access network information over a cellular network |
CN105009684A (zh) * | 2013-04-04 | 2015-10-28 | 英特尔Ip公司 | 与非蜂窝网络相对应的蜂窝网络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US10271314B2 (en) | 2013-04-04 | 2019-04-2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r-equipment (UE) centric traffic routing |
CN105009684B (zh) * | 2013-04-04 | 2019-03-12 | 英特尔Ip公司 | 与非蜂窝网络相对应的蜂窝网络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CN105027666A (zh) * | 2013-04-04 | 2015-11-04 | 英特尔Ip公司 | 以用户设备(ue)为中心的流量路由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
CN105027666B (zh) * | 2013-04-04 | 2019-08-13 | 英特尔Ip公司 | 以用户设备(ue)为中心的流量路由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
CN110381542A (zh) * | 2013-04-04 | 2019-10-25 | 英特尔Ip公司 | 以用户设备(ue)为中心的流量路由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05115034A1 (ja) | 2008-03-27 |
US20080049694A1 (en) | 2008-02-28 |
EP1753253A4 (en) | 2009-12-02 |
WO2005115034A1 (ja) | 2005-12-01 |
EP1753253A1 (en) | 2007-0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54626A (zh) | 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系统以及第3代移动通信、无线lan结合方法 | |
US8374152B2 (en) | Cell selection system, cell selec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 |
US8526958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ed handover of mobile stations to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networks | |
CN101904201B (zh) | 通信系统、终端装置、基站、通信质量管理方法 | |
US8275376B2 (en) | Handover between a cellular network and an unlicensed-radio access network using a single identifier for all the access points | |
JP4382348B2 (ja) | マルチセル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サービスプライオリティ | |
CN104469869B (zh) | 一种小小区切换方法和基站 | |
JP4720977B2 (ja) | 基地局制御装置、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近隣セルリストフィルタリング方法 | |
EP1695579B1 (en) |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access relevant information related to system load extracted by sniffing messages | |
US20090233601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ed handover of mobile stations out of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networks | |
US20070264996A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with unlicensed-radio access networks | |
CN104349380A (zh) | 信息交互、分流处理方法、装置、基站、rnc及终端 | |
EP1785001A1 (en) | Limiting redirections in an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network | |
WO2017030482A1 (en) |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measurement reporting in wlan-lte aggregation | |
WO2016049562A2 (en) | Traffic steering between cellular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using user equipment (ue) throughput estimates | |
CN110012500B (zh) | 测量报告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 |
JP2003503922A (ja) | 移動体および基地局によってアシストされるネットワークエバリュエイテッドハンドオーバー | |
US9462541B2 (en) | Method for enhanced access selection for a user equipment in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system for enhanced access selec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 |
CN103796280A (zh) | 一种发现和选择热点2.0接入网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JP5247794B2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及び情報取得方法 | |
WO2015133754A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qos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 |
Guo et al. | Location aware fast handover between wimax and wifi networks | |
EP2975902B1 (en) | Computer program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packet data network | |
EP1363472A1 (en) | Handover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hen et al. | A femtocell-assisted data forwarding protocol in relay enhanced LTE networ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0425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