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3575A - 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3575A
CN1953575A CNA200610136096XA CN200610136096A CN1953575A CN 1953575 A CN1953575 A CN 1953575A CN A200610136096X A CNA200610136096X A CN A200610136096XA CN 200610136096 A CN200610136096 A CN 200610136096A CN 1953575 A CN1953575 A CN 1953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descending
radio communication
station apparatus
scrambled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360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3575B (zh
Inventor
细野博之
森慎一
杉山隆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953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3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53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35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方法,根据从附近存在的其它基站装置取得的参数,临时地自动设定在无线通信中所需要的参数。其中,取得从附近的基站装置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根据取得的内容,在新设置的基站装置中设定不重复的下行加扰码,根据到达其它基站装置的通信路径上的Hop数和所需要的到达时间中的至少一方来判断是否是附近的基站装置。

Description

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方法,特别是涉及多个用户共用无线信道同时进行通信的多址连接方式中的基站装置、临时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多个用户共用无线信道同时进行通信的多址连接方式,已知码分多址连接方式(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连接方式(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连接方式(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等。
例如,在通过使用码分多址连接方式在多个通信波当中共用同一个频带的通信系统中,各个通信波利用作为随机代码序列的扩散码相区别。扩散码的检测特性(自相关特性)以及不同扩散码之间的识别特性(互相关特性)越好,系统效率越高。因此,不是使用按照序列长度决定的所有随机代码组合,而是选择使用可得到所需特性的代码序列。从而,在要求较高的系统效率的情况下,扩散码被限定,并且可分配的扩散码数比系统假定的所有同时通信波数低。
特别是,在W-CDMA(宽带CDMA)蜂窝系统的下行线路中使用的扩散码中,除了高检测特性和识别特性以外,为了在低发送功率下也实现高品质的通信,要求能够降低不同的扩散码之间的相互干扰的代码正交性。因此,可分配的扩散码数比上行线路少。为了有效利用这少量的扩散码而在所有小区中重复使用,但为了防止小区之间的无线电干扰,重叠使用针对每个小区都不同的代码。
在W-CDMA蜂窝系统中,把实际上将用户的数据进行宽带扩散的扩散码称为信道化码(channelization code),把针对每个小区重叠的用于防止小区间的无线电干扰的代码称为加扰码。
用于区别小区的加扰码数也不是无限的,在W-CDMA蜂窝系统中,也仅规定了512种,为了防止无线电干扰,需要设定成不在近距离内使用同一种加扰码。
在一般的蜂窝系统中,利用设定了用于形成小区的基站装置(以下简单称为基站)的位置和装置、天线结构的计算机仿真,针对每个基站推定电波的到达区域,并且在计算机的支持下,无线网络设计者手动地进行设定,使得在到达区域所覆盖的基站之间不会设定同一种加扰码。因此,在与通信量的增加相对应地新设置基站的情况下,设计者需要再次实施设定。
另外,由于根据计算机仿真的推定来设定加扰码,因此在实际的现场和电波的到达区域之间产生误差的情况下,在同一种加扰码之间发生无线电干扰,从而需要重新设定。从而,在这些作业中,花费大量的时间、设计者的劳动以及现场确认者的工夫。
另外,还有基站自主地设定扩散码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移动台取得基站的信息,向自身所连接的基站进行报告,在基站中自动更新信息的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756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1-541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特愿2004-329360号的说明书中记载了自动决定在基站中使用的加扰码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最初,CDMA蜂窝系统的基站利用临时的下行加扰码,发送基站的标识符,并且根据来自移动台的上述基站标识符的接收报告,决定永久的下行加扰码。
在该方法中,为了从移动台得到上述基站标识符的接收报告,需要在系统中预先确保新设基站专用的下行加扰码。这样,在新设基站与位于新设基站周围的基站中,不会设定同一种下行加扰码。
然而,在上述的自动决定下行加扰码的方法中,由于需要在系统中预先确保新设基站专用的下行加扰码,因此存在与新设基站的数量无关,永久使用的下行加扰码被限制的问题。
另一方面,取决于所要确保的新设基站专用的下行加扰码的数量,存在的问题是,与在已经设置的基站中使用的下行加扰码的数量无关,在其它新设基站返送新设基站专用的下行加扰码之前的期间,不能够新设置基站。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自动决定下行加扰码的方法中,以码分多址连接(CDMA)中的下行加扰码作为对象,时分多址连接(TDMA)中的时隙的设定或频分多址连接方式(FDMA)中的频带的设定不是对象。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必须存在移动台,只有利用基站之间的处理才能够进行参数的自动设定。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根据从附近存在的其它基站装置取得的参数,临时地自动设定无线通信中所需要的参数的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方法。
本发明方案1的基站装置的特征是包括:从附近存在的其它基站装置取得无线通信中所需要的无线通信用参数的参数取得单元;和根据由上述参数取得单元取得的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自身基站的无线通信用参数的参数设定单元。通过这样构成,可以根据附近的已设基站的无线通信用参数,自动设定新设置的基站临时使用的无线通信用参数。
本发明方案2的基站装置是根据方案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参数取得单元根据到达上述其它基站装置的通信路径上的中继段(Hop)数和所需要的到达时间中的至少一方来判断是否在附近。通过这样构成,根据利用Hop数或所需要的到达时间判定为位于新设基站附近的已设基站的无线通信用参数,可以自动设定新设置的基站临时使用的无线通信用参数。
本发明方案3的基站装置是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采用码分多址连接方式的情况下,上述参数设定单元将不与上述其它基站装置的下行加扰码重复的下行加扰码设定为临时的下行加扰码。通过这样构成,在采用码分多址连接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动设定新设置的基站临时使用的无线通信用参数。
本发明方案4的基站装置是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采用时分多址连接方式的情况下,上述参数设定单元将不与上述其它基站装置的下行时隙重复的下行时隙设定为临时的下行时隙。通过这样构成,在采用时分多址连接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动设定新设置的基站临时使用的无线通信用参数。
本发明方案5的基站装置是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采用频分多址连接方式的情况下,上述参数设定单元将不与上述其它基站装置的下行频带重复的下行频带设定为临时的下行频带。通过这样构成,在采用频分多址连接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动设定新设置的基站临时使用的无线通信用参数。
本发明方案6的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从附近存在的其它基站装置取得无线通信中所需要的无线通信用参数的参数取得步骤;和根据在上述参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自身基站的无线通信用参数的参数设定步骤。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根据附近的已设基站的无线通信用参数,自动设定新设置的基站临时使用的无线通信用参数。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具有的效果是,通过从附近存在的其它基站装置取得无线通信中所需要的无线通信用参数,并根据所取得的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自身基站的无线通信用参数,从而可以根据附近的已设基站的无线通信用参数,自动设定新设基站临时使用的无线通信用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新设置了基站时的无线接入网络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在图1的无线接入网络中添加了用于管理各基站的标识符的服务器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路由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新设置了基站时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针对请求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的信号,在由一定数量的路由器进行了中继的情况下进行废弃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在新设基站请求了已设基站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加扰码的组的时刻、各基站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加扰码的组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基于已设基站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加扰码的临时加扰码的决定处理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2、202:发送单元
104、204:接收单元
106:加扰码设定单元
108:加扰码检索单元
206:基站标识符分配单元
300:服务器
400:互联网
1001~1004:基站
2001、2002:控制路由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所参考的各图中,在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上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无线接入网络的结构例)
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接入网络的结构例。该图(a)表示基站新设置前的状态,该图(b)表示基站新设置后的状态。
在本例的无线接入网络中采用在邻接的多个小区中,属于小区的移动台和形成小区的各基站共用同一个频带进行通信的CDMA(码分多址)蜂窝系统。该网络构成为包括基站100i(i是自然数)和控制路由器200k(k是自然数)。在本例中,如该图所示,在网络中设置基站1001~1003、控制路由器2001以及2002。而且,设定在使用针对每个形成小区的基站都不同的下行加扰码、即下行线路进行发送时使用的扩散码。另外,针对每个形成小区的基站,设定向属于基站所形成的小区的移动台报告的、形成位于小区周边的小区的周边基站的基站标识符和加扰码的组。
参照该图(a),在本例中,在基站1001中,报告加扰码以及基站标识符的对象基站是基站1002以及基站1001(即自身基站)。在基站1002中,报告加扰码以及基站标识符的对象基站是基站1001以及基站1002(即自身基站)。在基站1003中,报告加扰码以及基站标识符的对象基站是基站1003(即仅自身基站)。
本例的无线接入网络假定CDMA的FDD(Frequency 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方式和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方式。另外,本实施例的无线接入网络在CDMA(码分多址)蜂窝系统以外,还可以假定TDMA(时分多址)蜂窝系统或FDMA(频分多址)蜂窝系统。
各基站1001、1002以及1003收容在控制路由器2001以及2002的任意一个中。在本例中,如图1(a)所示,一开始基站1001以及1002收容在控制路由器2001中,基站1003收容在控制路由器2002中。然后,如该图(b)所示,新设置基站1004,并收容在控制路由器2001中。其结果,参照该图(b),在本例中,在基站1001中,报告加扰码以及基站标识符的对象基站是基站1002、基站1004以及基站1001(即自身基站)。在基站1002中,报告加扰码以及基站标识符的对象基站是基站1001、基站1004以及基站1002(即自身基站)。在基站1003中,报告加扰码以及基站标识符的对象基站是基站1003(即仅自身基站)。在基站1004中,报告加扰码以及基站标识符的对象基站是基站1001、基站1002以及基站1004(即自身基站)。
基站1001~1004在基站之间的组合中,通过控制路由器200相互连接。另外,基站100保持自身基站报告的周边基站的基站标识符和加扰码的组,并且其内容可以在基站之间进行查询。
另外,对于基站100i的标识符等需要在整个系统中保持唯一性的信息,可以设置服务器等进行管理,并且可以从控制路由器进行查询。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设置用于管理各基站的标识符的服务器300,通过经由互联网400从各基站100i或控制路由器200k访问服务器300来进行查询。
该图中的服务器300与控制路由器200k以及基站100i逻辑地连接,但也可以不采用控制路由器与基站之间的节点结构那样的分层关系。即,在服务器300与基站100i之间收发基站标识符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不经由控制路由器200k就可进行数据传送。反之,也可以构成为必须经由控制路由器200k来收发基站标识符。
另外,所设置的服务器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如该图所示,既可以在整个系统中设置一台服务器,也可以例如以进行负荷分散为目的设置多台服务器。
在图1以及图2中,基站1001、1002以及1004位于控制服务器2001之下,基站1003位于控制服务器2002之下,但不限于这样的所属关系,可以是任意的所属关系。
(基站的结构例)
接着,参照图3说明图1中的基站100i的结构例。在图3中,本例的基站100i构成为包括用于向外部发送各种信号的发送单元102、用于从外部接收各种信号的接收单元104、与发送单元102连接的加扰码设定单元106、与接收单元104以及加扰码设定单元106连接的加扰码检索单元108。
在这样的结构中,由接收单元104从控制路由器200k接收该基站的标识符。
在加扰码检索单元108中,由发送单元102向该基站以外的基站发送用于向该基站通知该基站以外的基站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的请求。进而,在加扰码检索单元108中,设定在由接收单元104接收的该基站以外的基站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当中、根据经过了该基站和该基站以外的基站之间的上位节点的路径长度判定为在附近的该基站以外的基站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根据在加扰码检索单元108中设定的、该基站以外的被判定为在附近的基站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在加扰码设定单元106中设定临时的下行加扰码。
在发送单元102中,利用按照所设定的下行加扰码扩散后的控制信道开始基站标识符的发送。
(控制路由器的结构例)
其次,参照图4说明图1中的控制路由器200k的结构。在图4中,本例的控制路由器200k构成为包括:用于向外部发送各种信号的发送单元202、用于从外部接收各种信号的接收单元204、与发送单元202以及接收单元204连接的基站标识符分配单元206。
在这样的结构中,由接收单元204接收新设基站的标识符的分配请求。基站标识符分配单元206通过发送单元202向服务器发送基站标识符的分配请求。然后,由接收单元204接收从服务器发送的新设基站的标识符,基站标识符分配单元206通过发送单元202向新设基站发送基站标识符。
(新设置了基站的情况)
接着,参照图5说明新设置了基站并由新设基站自动设定临时的加扰码时的动作。该图中示出新设基站100、控制路由器200与已设基站100之间的信号交换。
在该图中,新设基站1004在与控制路由器2001物理连线并接通电源后,向控制路由器2001请求分配新设基站1004的标识符(步骤S402)。控制路由器2001的基站标识符分配单元206向服务器查询可分配的基站标识符,并向新设基站1004赋予从服务器接收的基站标识符(步骤S404)。
进而,新设基站1004向已设基站1001~1003请求通知已设基站1001~1003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在从新设基站1004经由上位节点连接的已设基站1001~1003与新设基站1004之间的路径上由某一定数量的路由器进行了中继的情况下,请求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的信号被废弃(步骤S406)。
为了实现该废弃,规定Hop(中继段)数,并在每次中继时使该数递减。即,如图6所示,如果规定发送用于请求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的请求信号时的Hop数(生存时间,Time To Live;TTL),并且在位于路径中途的各路由器处递减,则可以在由一定数量的路由器进行了中继以后废弃。在该图的例子中,使TTL的初始值为“A”,在每次经由路由器时,递减为“A”、“A-1”、“A-2”...。而且,在TTL的值成为“0”的阶段,不向其前面的路由器发送请求信号,请求信号被废弃。
返回到图5,已设基站1001~1003提供自身基站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步骤S408)。
进而,新设基站1004根据已设基站1001~1003当中响应时间小于等于某一定时间的已设基站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决定临时的下行加扰码(步骤S410)。然后,新设基站1004向针对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的请求的响应时间小于等于某一定时间的已设基站,提供所决定的临时下行加扰码(步骤S412)。
如上所述,新设基站从附近存在的其它基站(已设基站)取得无线通信中所需要的无线通信用参数,根据所取得的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自身基站的无线通信用参数。
(基站报告的信息的例子)
接着,参照图7说明已设基站1001~1003在即将向新设基站1004通知自身基站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之前、各基站100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
在基站报告的基站标识符(BS-ID)和下行加扰码(Sc)的组中,该基站周边存在的基站的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等被赋予优先次序。可设定基站的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的数量由系统限制为例如“32”。
参照该图,作为已设基站1001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设定下行加扰码是“Sc#a”、基站标识符是“BSid#a”的基站和下行加扰码是“Sc#b”、基站标识符是“BSid#b”的基站。进而,还设定下行加扰码是“Sc#1”、基站标识符是“BSid#1”的自身基站1001。
作为已设基站1002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设定下行加扰码是“Sc#3”、基站标识符是“BSid#3”的基站和下行加扰码是“Sc#c”、基站标识符是“BSid#c”的基站。进而,还设定下行加扰码是“Sc#2”、基站标识符是“BSid#2”的自身基站1002。
作为已设基站1003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设定下行加扰码是“Sc#2”、基站标识符是“BSid#2”的基站和下行加扰码是“Sc#d”、基站标识符是“BSid#d”的基站。进而,还设定下行加扰码是“Sc#3”、基站标识符是“BSid#3”的自身基站1003。
在新设置的基站1004中,还没有设定自身基站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
(临时的下行加扰码的决定)
接着,参照图8说明新设基站1004根据已设基站1001~1003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来决定临时的下行加扰码的方法。
参照该图,新设基站1004取得已设基站1001~1003分别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在本例中,取得所报告的下行加扰码“Sc#a”、“Sc#b”、“Sc#c”、“Sc#d”、“Sc#1”、“Sc#2”、“Sc#3”。然后,新设基站1004将这些报告的下行加扰码以外的下行加扰码决定为临时的下行加扰码“Sc#tmp”,并将其设定在自身基站中。即,在具有未使用的(空闲的)下行加扰码的情况下,将其设定为临时的下行加扰码“Sc#tmp”。
在假定没有未使用的(空闲的)的下行加扰码的情况下,把响应时间最长的已设基站1003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当中、已设基站1001~1003的加扰码“Sc#1”、“Sc#2”、“Sc#3”以外的优先次序最低的下行加扰码决定为临时的下行加扰码“Sc#tmp”,并将其设定在自身基站中。在本例中,根据响应时间A、B、C当中较长响应时间C的已设基站1003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在自身基站中设定下行加扰码“Sc#d”。
这里,所谓“响应时间”是从新设基站1004向基站100请求各基站100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起、到被通知了各基站100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为止的时间。但代替“响应时间”,也可以以新设基站向基站100请求各基站100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的信号、或者各基站100向新设基站通知自身基站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的信号所经由的“路由器数”为基准来进行判断。
这样,在新设基站进行下行加扰码的设定时,可以参照根据该新设基站和经由上位节点连接的基站之间的路径长度判定为在附近的基站报告的基站标识符和下行加扰码的组,设定临时的下行加扰码,从而不需要在系统中预先确保下行加扰码。该方法不同于为了在新设基站中决定恒久的下行加扰码,在向移动台发送基站标识符的测定报告时,将在系统中预先确保的下行加扰码作为临时的下行加扰码的方法。
(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CDMA系统的情况下,将不与其它基站的下行加扰码重复的加扰码设定为临时的下行加扰码,但对于TDMA系统或FDMA系统也可以适用本发明。即,对于TDMA系统的情况下临时的下行时隙的设定、FDMA系统的情况下临时的下行频带的设定,也同样可以设定临时的无线通信用参数。这种情况下,与基站标识符一起从各基站报告下行时隙或下行频带,新设置的基站取得该报告的信息,根据其取得的内容,将不重复的下行时隙或不重复的下行频带设定为临时的下行时隙或下行频带。
(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方法)
在使用上述的基站装置构成的无线接入网络中,实现以下的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方法。即,实现包括以下步骤的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方法:从附近存在的其它基站装置取得无线通信中所需要的无线通信用参数的参数取得步骤;以及根据在上述参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自身基站的无线通信用参数的参数设定步骤。如果采用这样的方法,则可以根据附近的已设基站的无线通信用参数,自动设定新设置的基站临时使用的无线通信用参数。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适用于多个用户共用无线信道同时进行通信的多址连接方式的系统。

Claims (6)

1.一种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附近存在的其它基站装置取得无线通信中所需要的无线通信用参数的参数取得单元;和
根据由上述参数取得单元取得的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自身基站的无线通信用参数的参数设定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参数取得单元根据到达上述其它基站装置的通信路径上的中继段数和所需要的到达时间中的至少一方来判断是否在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采用码分多址连接方式的情况下,上述参数设定单元将不与上述其它基站装置的下行加扰码重复的下行加扰码设定为临时的下行加扰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采用时分多址连接方式的情况下,上述参数设定单元将不与上述其它基站装置的下行时隙重复的下行时隙设定为临时的下行时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采用频分多址连接方式的情况下,上述参数设定单元将不与上述其它基站装置的下行频带重复的下行频带设定为临时的下行频带。
6.一种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附近存在的其它基站装置取得无线通信中所需要的无线通信用参数的参数取得步骤;和
根据在上述参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自身基站的无线通信用参数的参数设定步骤。
CN200610136096XA 2005-10-20 2006-10-19 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35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05239 2005-10-20
JP2005305239 2005-10-20
JP2005305239A JP4704882B2 (ja) 2005-10-20 2005-10-20 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用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3575A true CN1953575A (zh) 2007-04-25
CN1953575B CN1953575B (zh) 2013-01-23

Family

ID=37692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3609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3575B (zh) 2005-10-20 2006-10-19 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49798B2 (zh)
EP (1) EP1777974B1 (zh)
JP (1) JP4704882B2 (zh)
CN (1) CN195357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670A (zh) * 2009-03-16 2012-02-1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中的操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3644B (zh) 2006-12-27 2016-07-21 無線創新信號信託公司 基地台自行配置方法及裝置
US9775096B2 (en) 2007-10-08 2017-09-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terminal configuration and access control
US9055511B2 (en) 2007-10-08 2015-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sioning communication nodes
US9167505B2 (en) 2007-10-08 2015-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5139785B2 (ja) * 2007-12-06 2013-02-06 日本電気通信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所属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282571B1 (en) * 2008-05-27 2013-07-03 NTT DoCoMo, Inc. Method of accommodating wireless base stations and network apparatus
GB2462803B (en) 2008-07-31 2012-10-24 Ubiquisys Ltd Establishing colocated second cell
JP5201211B2 (ja) * 2008-10-09 2013-06-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自動編入方法
JP5516410B2 (ja) * 2008-10-14 2014-06-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基地局による無線リソースの決定方法、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65413B2 (ja) * 2009-08-07 2014-08-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上位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523867B2 (ja) * 2010-02-23 2014-06-18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CN103748943A (zh) * 2012-08-17 2014-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配对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GB2508871A (en) * 2012-12-13 2014-06-18 Broadcom Corp Providing a UE with scrambling code initialization parameters associated with an interfering signal
JP5435154B2 (ja) * 2013-02-15 2014-03-0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GB2512371A (en) 2013-03-28 2014-10-01 Ubiquisys Ltd Selection of a basestation physical layer identifier
US10193650B2 (en) * 2014-03-14 2019-01-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ed, dynamic minimization of inter-cell site interference in CDMA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11422B2 (ja) * 1986-09-16 1996-06-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位相調整方式
US5528597A (en) * 1994-04-18 1996-06-18 At&T Corp. Autonomous synchronization of base stations in a digital wireless radiotelephone network
GB2320651B (en) * 1996-12-23 2001-09-2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6125280A (en) 1998-03-19 2000-09-2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neighbor identification in a cellular system
US6400780B1 (en) * 1998-11-06 2002-06-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pace-time diversity for wireless systems
ES2207129T3 (es) * 1999-03-29 2004-05-16 Cit Alcatel Procedimiento para sincronizar estaciones de base en una red de comunicaciones inalambricas.
JP3741908B2 (ja) 1999-08-16 2006-02-0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周辺基地局情報更新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および基地局
US6816460B1 (en) * 2000-03-14 2004-11-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Location based routing for mobile ad-hoc networks
JP3816334B2 (ja) * 2000-12-22 2006-08-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基地局
JP3799282B2 (ja) * 2002-03-22 2006-07-19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無線チャンネル自動整合を行える無線lan基地局
US7260397B2 (en) 2002-12-27 2007-08-21 Nokia Corporation Reconfiguration of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element
US7174170B2 (en) * 2003-02-12 2007-02-0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elf-selection of radio frequency channels to reduce co-channel and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distributed network
JP4023341B2 (ja) * 2003-03-07 2007-12-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JP4313169B2 (ja) 2003-12-08 2009-08-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並びに拡散符号割当方法
JP2005244880A (ja) * 2004-02-27 2005-09-08 Ntt Docomo Inc 情報転送装置、情報転送システム及び情報転送方法
WO2005091667A1 (ja) * 2004-03-24 2005-09-29 Nec Corporation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その初期設定方法
KR101156798B1 (ko) * 2004-08-13 2012-06-18 소니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데이터 송신 장치 및 코드 다이버시티 송신기
KR100735344B1 (ko) * 2004-08-16 2007-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들 간의 시간 동기 획득 방법 및 시스템
US8565161B2 (en) * 2005-05-31 2013-10-22 Nokia Corporation Adaptive frequency reuse schem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670A (zh) * 2009-03-16 2012-02-1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中的操作方法
US8891433B2 (en) 2009-03-16 2014-11-18 Ne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CN102356670B (zh) * 2009-03-16 2015-07-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中的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49798B2 (en) 2012-04-03
EP1777974B1 (en) 2011-09-07
CN1953575B (zh) 2013-01-23
JP2007116391A (ja) 2007-05-10
EP1777974A3 (en) 2010-12-22
US20070093267A1 (en) 2007-04-26
JP4704882B2 (ja) 2011-06-22
EP1777974A2 (en) 2007-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3575B (zh) 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用参数设定方法
US7697936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parameter updating method
CA2526889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between time division duplex an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7007663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WTRU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005311A (zh) E-dch无线链路配置方法
JP2002315049A (ja) 動的リソース割当て方法
EP1616423B1 (en) Radiotelephony network with multi-carrier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CN135496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方法
CN106028422A (zh) 一种多用户无线通信系统信道选择、功率控制及应答方法
CN1285238C (zh) 无线码分多址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US20040053627A1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for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n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CN103314609A (zh) 用于在蜂窝通信网络中分配无线电资源的方法和其装置
KR100972132B1 (ko) 셀룰러 통신 네트워크 상의 데이터 전송방법, 시스템, 단말기 장비 및 기지국
KR20020036056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자원의 할당 방법
RU2005138037A (ru)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системы радиосвязи
CN101772143B (zh) 小区分区的功率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0575502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주파수간 하드 핸드오프 방법
CN101273555A (zh) 移动电信中的改进方案
JP3423107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方式
CN101345910B (zh) 组播广播多媒体业务信号传输方法及系统
KR101356422B1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호 접속율 향상방법
CN104041157A (zh) 协调中继回传资源干扰的方法及基站
CN102045845B (zh) 上行公共控制信道的传输承载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KR20020053953A (ko) 비동기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임의 접근 채널의 트래픽제어방법
KR20020051698A (ko) 무선 자원 할당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