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1073A - 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1073A
CN1951073A CNA2005800137253A CN200580013725A CN1951073A CN 1951073 A CN1951073 A CN 1951073A CN A2005800137253 A CNA2005800137253 A CN A2005800137253A CN 200580013725 A CN200580013725 A CN 200580013725A CN 1951073 A CN1951073 A CN 1951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per unit
time 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137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须田幸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51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10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6Deflection routing, e.g. hot-potato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1Indication of costs
    • H04L12/1414Indication of costs in real-time
    • H04L12/1417Advice of charge with threshold, e.g. user indicating maximum co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32Metric aspects
    • H04L12/1439Metric aspects time-ba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8Provision for limiting connection, or expendi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01Details of bill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0116Provision for limiting expenditure, e.g. limit on call expenses or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20Technology dependant metering
    • H04M2215/2026Wireless network, e.g. GSM, PCS, TA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22Bandwidth or usage-sensitve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32Involving wireless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eter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装置。在利用同种和不同种的线路的通信装置中,对从预先设定的月通信费用的上限额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上限额、和从连接开始的经过时间与通信终端中测量的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进行比较,在实际通信费用超过通信费用上限的情况下,若为应用了按数据包量计费的线路则抑制发送量,若为应用了按时间量计费的线路则截断线路。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个可同时与同种和不同种无线通信系统连接的通信装置中的线路选择技术。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技术:进行数据包的中继的通信装置通过多个同时与PDC(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cdma2000等窄带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连接,而实现宽带的一个逻辑链路(link)的移动Inverse MUX技术(例如,非专利文献1)。
在使用了该Inverse MUX技术的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宽带的线路,需要同时与多个无线通信系统连接,但由于一般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计费体系为按量计费,因此有可能花费服务提供者的预算以上的通信费用。
因此,为了抑制通信费用,作为连接的线路的选择方式,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
非专利文献1:冈之上等人,“移动目标互联网(1)基本概念与系统结构”,电信息通信学会,2004综合大会,B-5-163
非专利文献2:中田等人,“移动目标互联网(2)流程控制方式”,电信息通信学会,2004综合大会,B-5-164
非专利文献3:小野等人,“移动目标互联网(3)再生控制方式”,电信息通信学会,2004综合大会,B-5-165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340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187157号公报
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选择方式是选择与无线系统连接的一条线路的方式,在如Inverse MUX技术那样为了与不同种的多个无线系统同时连接而选择线路的系统中无法利用。
另外,虽然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选择方式可尽量降低通信费用,但是无法将通信费用抑制在预先设定的上限额以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实现,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可同时与同种和不同种的多个通信系统连接的通信系统中,能够尽量增加与无线通信系统连接的线路、实现逻辑链路的稳定化和宽带化、维持服务提供者预先设定的目标值,并将通信费用抑制在服务提供者预先设定的目标额以内的技术。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一发明,在可同时与包括应用了按量计费的通信系统的同种和不同种的多个通信系统连接的通信装置中具有:
整体运用策略,即是至少将多个通信系统综合了的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或通信费用的上限额的信息;
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即是用于各通信系统的运用的信息;
通信线路品质信息,即是各通信系统的线路的品质信息;
统计信息,即是各通信系统的线路的状况信息;和线路选择机构,基于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通信线路品质信息及统计信息,以满足整体运用策略的方式选择各通信系统的线路。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二发明根据上述第一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利用优先级及可连接的最大线路数,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机构被构成为: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下、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下时,选择由所述通信线路品质信息获得的通信线路品质为可通信级别、且已连接的线路数小于所述最大线路数的通信系统中的所述利用优先级高的线路的通信系统的线路来连接。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三发明根据上述第一或第二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机构被构成为: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连接中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并截断该通信系统的线路。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四发明根据上述第一~第三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计费体系及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机构被构成为: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连接中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的计费体系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时,抑制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中的发送速率,使得所述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不超过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五发明根据上述第一~第四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计费体系、计费比率及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机构被构成为: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已连接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的计费体系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时,在由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计费比率与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比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与所述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的差大时,抑制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发送速率。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六发明根据上述第一~第五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计费体系、计费比率及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机构被构成为: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通信时间或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已连接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的计费体系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时,仅当由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计费比率与所述通信系统的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与所述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的差以下时,截断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七发明根据上述第一第六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机构被构成为:在由通信时间或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费用在所述通信费用的上限额以下、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下、且存在发送速率被抑制的线路时,解除所述发送速率被抑制的线路的发送速率的抑制。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八发明根据上述第一~第七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设置在移动的移动设备中,
所述通信装置的整体运用策略因所述移动设备的乘车率而异。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九发明根据上述第一~第八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设置在移动的移动设备中,
所述通信装置的整体运用策略因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置而异。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十发明,在可同时与包括应用了按量计费的通信系统的同种和不同种的多个通信系统连接的通信装置中,具有线路选择机构,其基于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通信线路品质、及在通信装置中测定的统计信息,来确定连接的通信系统。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十一发明,是可同时与包括应用了按量计费的通信系统的同种和不同种的多个通信系统连接的通信装置的线路选择方法,
具有线路选择步骤,基于用于各通信系统的运用的信息即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各通信系统的线路的品质信息即通信线路品质信息、各通信系统的线路的状况信息即统计信息,以满足将多个通信系统综合了的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或通信费用的上限额的方式选择各通信系统的线路。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十二发明根据上述第十一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利用优先级及可连接的最大线路数,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步骤,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下、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下时,选择由所述通信线路品质信息获得的通信线路品质为可通信级别、且已连接的线路数小于所述最大线路数的通信系统中所述利用优先级高的线路的通信系统的线路来连接。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十三发明根据上述第十一或第十二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步骤,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连接中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并截断该通信系统的线路。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十四发明根据上述第十一~第十三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计费体系及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步骤,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连接中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的计费体系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时,抑制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中的发送速率,使得所述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不超过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十五发明根据上述第十一~第十四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计费体系、计费比率及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步骤,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已连接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的计费体系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时,在由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计费比率与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比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与所述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的差大时,抑制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发送速率。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十六发明根据上述第十一~第十五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计费体系、计费比率及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步骤,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通信时间或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已连接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的计费体系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时,仅当由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计费比率与所述通信系统的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与所述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的差以下时,截断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十七发明根据上述第十一~第十六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步骤,在由通信时间或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费用在所述通信费用的上限额以下、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下、且存在发送速率被抑制的线路时,解除所述发送速率被抑制的线路的发送速率的抑制。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十八发明根据上述第十一~第十七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设置在移动的移动设备中,
所述通信装置的整体运用策略因所述移动设备的乘车率而异。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十九发明根据上述第十一~第十八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设置在移动的移动设备中,
所述通信装置的整体运用策略因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置而异。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二十发明,是可同时与包括应用了按量计费的通信系统的同种和不同种的多个通信系统连接的通信装置的线路选择方法,
具有线路选择步骤,基于通信线路品质、所述通信系统的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及在通信装置中测定的统计信息,来确定连接的通信系统。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二十一发明是一种程序,可由计算机读取,控制可同时与包括应用了按量计费的通信系统的同种和不同种的多个通信系统连接的通信装置的动作,
具有线路选择步骤,基于用于各通信系统的运用的信息即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各通信系统的线路的品质信息即通信线路品质信息、各通信系统的线路的状况信息即统计信息,以满足将多个通信系统综合了的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或通信费用的上限额的方式选择各通信系统的线路。
本发明在多个可同时与同种和不同种无线通信系统连接的通信装置中,预先让整体运用策略310存储服务提供者所希望的、例如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的目标上限值或目标通信速率。另外,按每条线路类别设置存储有利用优先级、通信速率、计费体系、计费比率、最大线路数等信息的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320。
另一方面,按每条线路类别,将实际的线路的使用状况、每单位时间的收发数据包数、线路使用率等信息作为统计信息400进行记录。而且,将使用线路的通信品质作为线路品质信息500进行记录。
通信装置基于收集的统计信息400,判断当前的通信状况,在如与整体运用策略310的信息相反的状态,例如,每单位时间的通信额超过了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的目标上限值的情况、未达到目标的通信速率的情况等,因线路类别的利用优先级和各线路的使用,而考虑其通信费用,同时选择线路并进行连接、或线路的截断、线路的使用率的调整。
根据本发明,可维持在目标通信速率以上,且可防止通信费用的增加。这是由于:在通信速率超过了目标通信速率的情况下,维持在目标通信速率以上,且从当前连接着的线路中截断利用优先级低的线路、或调整线路的使用率。
而且,根据本发明,通信费用不会超过服务提供者预先设定的通信费用目标上限值。这是由于:由通信费用目标上限值算出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目标上限值,若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实际值超过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目标上限值,则在按时间计费的线路的情况下截断线路,在按数据包量计费的线路的情况下抑制发送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网络结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MR的结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策略信息表;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统计信息表;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品质信息表;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HA的结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线路选择处理的动作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通信速率相对于时间轴的曲线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通信速率相对于时间轴的曲线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策略信息表;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相对于时间轴的曲线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相对于时间轴的曲线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策略信息表;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通信费用累计相对于时间轴的曲线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策略信息表;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六的、通信费用累计相对于时间轴的曲线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六的策略信息表。
图中:10-互联网;20-本地代理;30-PDC网;31-UMTS网;32-cdma20001x/EV-DO网;40-移动路由器;50~52-接入点;60~62-移动网络节点;70~77-调制解调器;80-以太网(注册商标)IF;90~92-以太网(注册商标)电缆;100-移动网络;110-专用线网;200-策略信息管理部;210-线路选择部;220-统计信息取得部;230-IP/L4处理部;240-线路管理部;300、301、302-策略信息;310、311、312-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20、321、322-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信息;400-统计信息;500-线路品质信息;600、650-每单位时间的通信速率的实际值;610、660-每单位时间的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700、750-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的实际值;710、760-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的目标上限值;800、850-通信费用累计的实际值;810、860-通信费用累计的目标上限值;900、910-网络接口;920-转送处理部;930-线路控制部;940-调度程序(scheduler)。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图1所示的网络结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说明。
与互联网10连接的本地代理20(以下,称HA)经由PDC网30、UMTS网31、cdma2000网32及专用线网110而与移动路由器40(以下,称MR)连接。该MR40内置有调制解调器70~77(PDC用调制解调器70、71;UMTS用调制解调器72、73;cdma20001x用调制解调器74、75;及cdma20001x/EV-DO用调制解调器76、77),还内置有用于与用户终端即移动网络节点60~62(以下,称MNN)连接的以太网(注册商标)IF80。该以太网(注册商标)IF80经由以太网(注册商标)电缆90~92而与依照多段连接的IEEE802.11的无线LAN接入点50~52(以下,称AP)连接。
MR40通过随时将可利用的无线线路群的类别通知给HA20,从而将HA-MR之间的多个无线线路视作一个宽带的逻辑线路,进行使用哪个无线线路群发送相互作为发送目的地的数据包的分配。
这样,包括MR40的移动网络100内的MNN60~62可经由无线LANAP50~52而访问互联网。
下面,参照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MR 40的结构。
MR40例如具备如图2所示的结构。具体而言,MR40具备调制解调器70~77和以太网(注册商标)IF80,由策略信息管理部200、线路选择部210、统计信息取得部220、IP/L4处理部230、及线路管理部240构成。以下,对这些各处理部中的基本处理内容进行说明。
线路管理部240从线路选择部210接受指示,进行多个调制解调器70~77的PPP链路的Up/Down控制,并保持定期从调制解调器70~77获得的线路品质信息500,将其中预先由线路选择部210指定的信息,以指定的周期通知给线路选择部210。另外,线路品质信息500是指与各线路的通信品质相关的信息,例如为相应线路的范围内或范围外信息、和接收品质。
IP/L4处理部230进行从以太网(注册商标)IF80及调制解调器70~77接收的数据包和发送的数据包的IP处理及L4处理。另外,IP/L4处理部230进行每个HA20及每个MNN60~62数据包的转送,收集所转送的数据包的统计信息,并以由统计信息取得部220指定的周期通知到统计信息取得部220。而且,向每个HA20发送或转送数据包时,IP/L4处理部230进行由调制解调器70~77中的哪一个调制解调器发送各数据包的调度,此时,考虑经由线路管理部240从线路选择部210通知的线路使用率而进行调度。
统计信息取得部220从IP/L4处理部230收集包括每单位时间的收发数据包数和字节数的统计信息,并作为统计信息400来保持,并以由线路选择部210预先指定的周期,将其中指定的统计信息通知到线路选择部210。
线路选择部210取得如下信息:策略信息管理部200所保持的策略信息300、统计信息取得部220所保持的统计信息400、线路管理部240所保持的线路品质信息500,基于这些信息来确定应该利用的线路类别的判定、或各线路的使用率,并通知到线路管理部240。另外,在变更下行线路的使用率时,线路选择部210经由IP/L4处理部230向HA20发送包括线路类别及其使用率的信号链路。
在此,对策略信息300进行说明。
例如,如图3所示,MR40所保持的策略信息300由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10和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信息320构成。
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10由MR40所负责的移动网络100的平均通信速率目标最低值和通信费用的目标上限额构成。
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信息320,按每条线路而由该线路的利用优先级、期待的通信速率(下行平均速率、上行平均速率)、计费体系、计费比率及最大线路数构成。
另外,例如,如图4所示,MR40所保持的统计信息400按每条线路,由该线路的状态(使用中(On)、或者未使用(Off))、下行通信速率、上行通信速率、每单位时间的接收数据包数、每单位时间的发送数据包数、连接时间及线路使用率构成。另外,图4所示的统计信息400不是按每种线路类别而是按每条线路记录有信息,例如,由于在图3所示的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信息320中PDC(线路类别)是两条线路,因此在图4所示的统计信息400中,分成PDC#1、PDC#2这样两条线路来记录信息。
而且,例如,如图5所示,MR40所保持的线路品质信息500,按每条线路的状态,由该线路的范围内/范围外区域的判定及接收品质构成。另外,图5所示的线路品质信息500也与图4所示的统计信息400同样,不是按每种线路类别而是按每条线路记录有信息,例如,由于在图4所示的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信息320中PDC(线路类别)是两条线路,因此在图5所示的统计信息500中,分成PDC#1、PDC#2这样两条线路来记录信息。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HA20的结构进行说明。
HA20例如具备如图6所示的结构。具体而言,由与专用线网110连接的网络接口900、与互联网10连接的网络接口910、转送处理部920、线路控制部930构成,转送处理部920内部具有调度程序940。线路控制部930向转送处理部920通知由MR40通知的线路的使用率。
调度程序940根据线路的拥挤状态及线路的使用率来确定将由网络接口910接收的数据包发送到MR40的调制解调器70~77中的哪一个调制解调器,确定了成为目的地的调制解调器后的数据包在转送处理部920中由适当的外部首部进行打包(capsulated)之后,经由网络接口910而被发送到MR40。
另外,转送处理部920进行由网络接口900接收的数据包的解包,并经由网络接口910向互联网10转送。
下面,参照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线路选择部210的动作流程详细地进行说明。图7是线路选择部210的动作流程图。
首先,通过使通信速率的实测值在目标值以下、处理被起动的情况下(步骤1a),按照策略信息的线路类别的利用优先级降低的顺序,检索线路品质信息500的状态为Off即未被使用的线路(步骤2a)。在不存在相应的线路的情况下,结束线路选择处理(步骤3a)。当存在相应的线路时,检验该线路的线路品质信息500的接收品质是否良好(步骤4a)。
在接收品质并不良好的情况下,返回上述线路类别的检索(步骤5a)。在接收品质良好的情况下,检验该类别的当前使用线路数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大线路数(步骤6a)。在大于等于最大线路数时,返回到上述线路类别的检索(步骤7a)。在小于最大线路数时,对线路控制处理部通知在该线路中确立PPP链路(步骤8a)。
接着,对线路选择处理中追加的线路的平均速率的总和、与通信速率的目标值和实测值的差进行比较(步骤9a)。在平均速率的总和小于所述的差时,返回上述线路类别的检索(步骤10a)。在平均速率的总和在所述的差以上时,结束线路选择处理。
在检索了所有的线路类别的结果为不存在相应的线路时,结束线路选择处理。
下面,对通过使通信费用的实测值超过预先设定的目标上限值起动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
通过使通信费用的实测值超过预先设定的目标上限值起动处理的情况下(步骤1b),按照策略信息的线路类别的利用优先级升高的顺序,检索线路品质信息500的状态为On的线路(步骤2b),在不存在相应的线路的情况下,结束线路选择处理(步骤3b)。
当存在状态为On的线路的线路类别时,判别其计费体系(步骤4b)。在计费体系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时(步骤5b),由收发数据包数和计费比率来计算本次的线路选择处理中的由线路截断引起的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额(步骤6b)。
对所述的减少额、和通信费用的实际值与目标上限值的差额进行比较,当减少额在差额以下时(步骤7b),向线路管理部240请求截断PPP链路,返回所述的线路类别的检索(步骤8b)。在所述减少额比差额大时(步骤9b),以使减少额与实际值和上限值的差额一致的方式计算线路使用率(步骤10b),并向线路管理部240通知线路类别和线路的使用率。
另外,在状态为On的线路的线路类别的计费体系是按时间量计费时(步骤12b),向线路管理部240请求截断该线路的PPP链路(步骤13b),由连接时间和计费比率来计算由本次的线路截断处理引起的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额(步骤14b)。对该减少额、和通信费用的实际值与目标上限值的差额进行比较,当减少额在差额以下时,返回所述的线路类别的检索(步骤15b),在减少额比差额大时,结束线路选择处理(步骤16b)。
另外,上述方法是同一线路类别的线路的选择方法,考虑了以预先分配的标识符的顺序进行选择的方法,但也可以是随机选择的方法。
而且,上述方法是截断线路时同一线路类别的线路的选择方法,例如,还可以将接收品质差的线路优先选择进行截断。
(实施例一)
下面,说明对上述的实施方式表示了具体动作的实施例一。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例一的说明中,对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10、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信息320、统计信息400、线路品质信息500,利用图3、图4及图5所示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对具体动作流程,参照图7的动作流程进行说明。
图8是描绘了移动网络100从A地点向B地点移动的情况中的、每单位时间的通信速率的实际值600及目标最低值610的曲线图。
如该图所示,由于通信速率的实际值600在目标最低值610以下,因此线路选择部210开始线路选择处理。
由于应该填补的下行线路的通信速率是30kbps,因此线路选择部210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信息320的线路类别的利用优先级降低的顺序,检索线路品质信息500的状态为Off即未被使用的线路(步骤2a)。在此,cdma20001x的利用优先级为“3”,具有一条未使用的线路,因此选择cdma20001x的1x#2线路。
然后,检验选择的cdma20001x的1x#2线路的接收品质是否良好(步骤4a)。该线路在线路品质信息500中为“良好”。
在接收品质良好的情况下,检验该类别的使用线路数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最大线路数以下(步骤6a)。在此,由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信息320可知,cdma20001x的最大线路数是“两条线路”,因此即使选择cdma20001x的1x#2线路也在最大线路数以下。
因此,对线路控制处理部通知在cdma20001x的1x#2中确立PPP链路(步骤8a)。
接着,对本次的线路选择处理中追加的线路的平均速率的总和、与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和实测值的差进行比较(步骤9a)。在本次的线路选择处理中追加的是cdma20001x的1x#2的一条线路,其下行平均速率是60kbps。另一方面,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和实测值的差是30kbps。因此,下行平均速率的总和在所述的差以上,故结束线路选择处理。
(实施例二)
说明对上述的实施方式表示了具体动作的实施例二。
在所述的实施例一中,将下行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设为从A地点到B地点之间都一样,对此,在本实施例2中,说明根据乘车率对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分配加权值的例子。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例二的说明中,利用图10所示的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10、图4及图5所示的统计信息400、线路品质信息500进行说明。另外,对具体动作流程,参照图7的动作流程进行说明。
图9是描绘了移动网络100从A地点向B地点移动的情况中的、每单位时间的通信速率的实际值650及目标最低值660的曲线图。图10是表示实施例二中的策略信息301的图,考虑A地点与C地点之间的乘车率为80%,C地点与B地点之间的乘车率为100%,如图10的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11所述,对平均速率目标最低值660分配加权值。
另外,整体运用策略的切换也可以构成为:从搭载了移动网络100的列车的预约状况等预先获得乘车率,并预先记录到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10中,在乘车率变更的时刻(在本实施例中,为C地点)进行切换。另外,还可以构成为:预先确定乘车率所对应的通信速率并记录到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10中,实时更新乘车率,以该乘车率所对应的通信速率来运用。
下面,对具体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移动网络100在越过C地点时,实际值650在目标最低值660以下,因此线路选择部210开始线路选择处理。线路选择部210以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信息320的线路类别的利用优先级降低的顺序,检索线路品质信息500的状态为Off即未被使用的线路(步骤2a)。在此,cdma20001x的利用优先级为“3”,具有一条未使用的线路,因此选择cdma20001x的1x#2线路。
然后,检验选择的cdma20001x的1x#2线路的接收品质是否良好(步骤4a)。该线路在线路品质信息500中为“良好”。
在接收品质良好的情况下,检验该类别的使用线路数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最大线路数以下(步骤6a)。在此,由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信息320可知,cdma20001x的最大线路数是“两条线路”,因此即使选择cdma20001x的1x#2线路也在最大线路数以下。
因此,对线路控制处理部通知在cdma20001x的1x#2中确立PPP链路(步骤8a)。
接着,对本次的线路选择处理中追加的线路的平均速率的总和、与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和实测值的差进行比较(步骤9a)。在本次的线路选择处理中追加的是cdma20001x的1x#2一条线路,其下行平均速率是60kbps。另一方面,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和实测值的差是80kbps。因此,下行平均速率的总和比所述的差小,故返回上述线路类别的检索(步骤10a)。
线路选择部210再次以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信息320的线路类别的利用优先级降低的顺序,检索线路品质信息500的状态为Off即未被使用的线路(步骤2a)。在此,PDC的利用优先级为“4”,具有两条未使用的线路,因此选择PDC的PDC#1线路。
然后,检验选择的PDC的PDC#1线路的接收品质是否良好(步骤4a)。该线路在线路品质信息500中为“良好”。
在接收品质良好的情况下,检验该类别的使用线路数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大线路数(步骤6a)。在此,由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信息320可知,PDC的最大线路数是“两条线路”,因此即使选择PDC的PDC#1的线路也小于最大线路数。
因此,对线路控制处理部通知在PDC的PDC#1中确立PPP链路(步骤8a)。
接着,对本次的线路选择处理中追加的线路的平均速率的总和、与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和实测值的差进行比较(步骤9a)。在本次的线路选择处理中追加PDC的PDC#1的下行平均速率是10kbps,上次追加的cdma20001x的1x#2的下行平均速率是60kbps,因此平均速率的总和是70kbps。
另一方面,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和实测值的差是80kbps。因此,下行平均速率的总和比所述的差小,故返回上述线路类别的检索(步骤10a)。
线路选择部210再次以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信息320的线路类别的利用优先级降低的顺序,检索线路品质信息500的状态为Off即未被使用的线路(步骤2a)。在此,PDC的利用优先级为“4”,具有一条未使用的线路,因此选择PDC的PDC#2的线路。
然后,检验选择的PDC的PDC#2的线路的接收品质是否良好(步骤4a)。该线路在线路品质信息500中为“良好”。
在接收品质良好的情况下,检验该类别的使用线路数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最大线路数以下(步骤6a)。在此,由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信息320可知,PDC的最大线路数是“两条线路”,因此即使选择PDC的PDC#2的线路也在最大线路数以下。
因此,对线路控制处理部通知在PDC的PDC#2中确立PPP链路(步骤8a)。
接着,对本次的线路选择处理中追加的线路的平均速率的总和、与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和实测值的差进行比较(步骤9a)。在本次的线路选择处理中追加PDC的PDC#2的下行平均速率是10kbps,之前追加的cdma20001x的1x#2和PDC的PDC#1的下行平均速率的总和是70kbps,因此本次的追加的平均速率的总和是80kbps。另一方面,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和实测值的差是80kbps。因此,下行平均速率的总和在所述的差以上,故结束线路选择处理。
(实施例三)
说明对上述的实施方式表示了具体动作的实施例三。
在所述的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中,下行通信速率的变动是线路选择处理开始的触发,而在本实施例中,设通信费用的变动是线路选择处理开始的触发。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例三的说明中,利用图3所示的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10、图4所示的统计信息400、图5所示的线路品质信息500进行说明。另外,对具体动作流程,参照图7的动作流程进行说明。
图11是描绘了移动网络100从A地点向B地点移动的情况中的、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的实际值700及目标上限值710的曲线图。
如该图所示,通信费用的实际值700超过了目标上限值710,因此线路选择部210开始线路选择处理。
按照策略信息的线路类别的利用优先级升高的顺序,检索线路品质信息500的状态为On的线路(步骤2b)。在此,cdma20001x的利用优先级是“3”,该cdma20001x的1x#1处在使用中,因此选择cdma20001x的1x#1的线路。
然后,由于存在状态为On的线路的线路类别,因此判别其计费体系(步骤4b)。cdma20001x的线路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步骤5b),因此由收发数据包数和计费比率来计算本次的线路选择处理中的由线路截断引起的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额(步骤6b)。在此,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额是6660日元(0.0015¥/数据包×(4200000+240000)数据包)。
接着,对所述的减少额、和通信费用的实际值与目标上限值的差额进行比较。在此,减少额是6660日元(0.0015¥/数据包×(4200000+240000)数据包),通信费用的实际值与目标上限值的差额是6000日元,因此所述减少额比差额大。因此,以使减少额与实际值和上限值的差额一致的方式计算线路使用率(步骤10b),并向线路管理部240通知线路类别和线路的使用率。
在此,设cdma20001x的1x#1的线路使用率的百分比为100-((6000/6660)×100)≈10%。
(实施例四)
说明对上述的实施方式表示了具体动作的实施例四。
在所述的实施例三中,将通信费用的目标上限值设为从A地点到B地点之间都一样,而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乘车率对通信费用的目标上限值分配加权值。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例四的说明中,利用图13所示的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10、图4所示的统计信息400、图5所示的线路品质信息500进行说明。另外,对具体动作流程,参照图7的动作流程进行说明。
图12是描绘了移动网络100从A地点向B地点移动的情况中的、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的实际值750及目标上限值760的曲线图。在本实施例中,考虑A地点与D地点之间的乘车率为100%,D地点与B地点之间的乘车率为70%,对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分配加权值。
另外,整体运用策略的切换也可以构成为:从搭载了移动网络100的列车的预约状况等预先获得乘车率,并预先记录到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10中,在乘车率变更的时刻(在本实施例中,为D地点)进行切换。另外,还可以构成为:预先确定乘车率所对应的通信速率并记录到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10中,实时更新乘车率,以该乘车率所对应的通信速率来运用。
下面,对具体动作进行说明。
移动网络100在越过D地点时,实际值750超过了目标上限值760,因此线路选择部210开始线路选择处理。
按照策略信息的线路类别的利用优先级升高的顺序,检索线路品质信息500的状态为On的线路(步骤2b)。在此,cdma20001x的利用优先级是“3”,该cdma20001x的1x#1处在使用中,因此选择cdma20001x的1x#1的线路。
然后,由于存在状态为On的线路的线路类别,因此判别其计费体系(步骤4b)。cdma20001x的线路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步骤5b),因此由收发数据包数和计费比率来计算本次的线路选择处理中的由线路截断引起的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额(步骤6b)。在此,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额是6660日元(0.0015¥/数据包×(4200000+240000)数据包)。
接着,对所述的减少额、和通信费用的实际值与目标上限值的差额进行比较。在此,减少额是6660日元(0.0015¥/数据包×(4200000+240000)数据包),通信费用的实际值与目标上限值的差额是20000日元,因此所述减少额比差额小。因此,向线路管理部240请求截断PPP链路,返回所述的线路类别的检索(步骤8b)。
接着,按照策略信息的线路类别的利用优先级升高的顺序,检索线路品质信息500的状态为On的线路(步骤2b)。在此,继cdma20001x的1x#1之后,UMTS的利用优先级是“2”,其UMTS#1处在使用中,因此选择UMTS#1的线路。
然后,由于存在状态为On的线路的线路类别,因此判别其计费体系(步骤4b)。UMTS#1线路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步骤5b),因此由收发数据包数和计费比率来计算本次的线路选择处理中的由线路截断引起的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额(步骤6b)。在此,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额是14880日元(0.002¥/数据包×(6180000+1260000)数据包)。
接着,对所述的减少额的总和、和通信费用的实际值与目标上限值的差额进行比较。在此,cdma20001x的减少额是6660日元(0.0015¥/数据包×(4200000+240000)数据包),UMTS#1的减少额是14880日元(0.002¥/数据包×(6180000+1260000)数据包),因此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额的总和是21540日元。另一方面,通信费用的实际值与目标上限值的差额是20000日元,因此所述减少额比差额大。因此,以使减少额、与实际值和上限值的差额一致的方式计算线路使用率(步骤10b),并向线路管理部240通知线路类别和线路的使用率。
在此,设UMTS#1的线路使用率的百分比为100-((20000-6660)/14880)×100)≈10%。
(实施例5)
说明对上述的实施方式表示了具体动作的实施例五。
在所述的实施例三及实施例四中,作为比较指标,使用了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对此,在本实施例中,将通信费用的累计用作比较指标。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例五的说明中,利用图15所示的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10、图4所示的统计信息400、图5所示的线路品质信息500进行说明。另外,对具体动作流程,参照图7的动作流程进行说明。
图14是描绘了移动网络100从A地点向B地点移动的情况中的、通信费用的实际值的累计800及目标上限值的累计810的曲线图。实际值的累计800超过了目标上限值的累计810,因此线路选择部210开始线路选择处理。
按照策略信息的线路类别的利用优先级升高的顺序,检索线路品质信息500的状态为On的线路(步骤2b)。在此,cdma20001x的利用优先级是“3”,该cdma20001x的1x#1处在使用中,因此选择cdma20001x的1x#1的线路。
然后,由于存在状态为On的线路的线路类别,因此判别其计费体系(步骤4b)。cdma20001x的1x#1的线路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步骤5b),因此由收发数据包数和计费比率来计算本次的线路选择处理中的由线路截断引起的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额(步骤6b)。在此,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额是6660日元(0.0015¥/数据包×(4200000+240000)数据包)。
接着,对所述的减少额、和通信费用的实际值与目标上限值的差额进行比较。在此,减少额是6660日元(0.0015¥/数据包×(4200000+240000)数据包),通信费用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加额的实际值与通信费用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加额的目标上限值之间的差额是3000日元,因此所述减少额比差额大。因此,以使减少额、与实际值和上限值的差额一致的方式计算线路使用率(步骤10b),并向线路管理部240通知线路类别和线路的使用率。
在此,设cdma20001x的1x#1的线路使用率的百分比为100-(3000/6660×100)≈54%。
(实施例六)
说明对上述的实施方式表示了具体动作的实施例六。
在所述的实施例五中,是目标上限值的累计在从A地点到B地点之间都为恒定的增加率的方式,而在本实施例中,应用了根据乘车率而改变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的增加额的方式。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例六的说明中,利用图17所示的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10、图4所示的统计信息400、图5所示的线路品质信息500进行说明。另外,对具体动作流程,参照图7的动作流程进行说明。
图16是描绘了移动网络100从A地点向B地点移动的情况中的、通信费用的实际值的累计850及目标上限值的累计860的曲线图。在本实施例中,考虑A地点与E地点之间的乘车率为100%,E地点与B地点之间的乘车率为50%,对从A地点到E地点、从E地点到B地点应用了不同的增加额。
另外,整体运用策略的切换也可以构成为:从搭载了移动网络100的列车的预约状况等预先获得乘车率,并预先记录到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10中,在乘车率变更的时刻(在本实施例中,为E地点)进行切换。另外,还可以构成为:预先确定乘车率所对应的通信速率并记录到整体运用策略信息310中,实时更新乘车率,以该乘车率所对应的通信速率来运用。
下面,对具体动作进行说明。
实际值的累计850超过了目标上限值的累计860,因此线路选择部210开始线路选择处理。
按照策略信息的线路类别的利用优先级升高的顺序,检索线路品质信息500的状态为On的线路(步骤2b)。在此,cdma20001x的利用优先级是“3”,该cdma20001x的1x#1处在使用中,因此选择cdma20001x的1x#1的线路。
然后,由于存在状态为On的线路的线路类别,因此判别其计费体系(步骤4b)。cdma20001x的1x#1的线路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步骤5b),因此由收发数据包数和计费比率来计算本次的线路选择处理中的由线路截断引起的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额(步骤6b)。在此,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额是6660日元(0.0015¥/数据包×(4200000+240000)数据包)。
接着,对所述的减少额和通信费用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加额的实际值与通信费用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加额的目标上限值的差额进行比较。在此,减少额是6660日元(0.0015¥/数据包×(4200000+240000)数据包),通信费用的实际值与目标上限值的差额是19000日元,因此所述减少额比差额小。因此,向线路管理部240请求截断PPP链路,返回所述的线路类别的检索(步骤8b)。
而后,按照策略信息的线路类别的利用优先级升高的顺序,检索线路品质信息500的状态为On的线路(步骤2b)。在此,继cdma20001x的1x#1之后,UMTS的利用优先级是“2”,其UMTS#1处在使用中,因此选择UMTS#1线路。
然后,由于存在状态为On的线路的线路类别,因此判别其计费体系(步骤4b)。UMTS#1的线路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步骤5b),因此由收发数据包数和计费比率来计算本次的线路选择处理中的由线路截断引起的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额(步骤6b)。在此,每单位时间的减少额是14880日元(0.002¥/数据包×(6180000+1260000)数据包)。
接着,对所述的减少额的总和、和通信费用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加额的实际值与通信费用的每单位时间的增加额的目标上限值的差额进行比较。在此,cdma20001x的1x#1的减少额是6660日元(0.0015¥/数据包×(4200000+240000)数据包),UMTS#1的减少额是14880日元(0.002¥/数据包×(6180000+1260000)数据包),因此每单位时间的增加额的减少额的总和是21540日元。另一方面,通信费用的实际值与目标上限值的差额是19000日元,因此所述减少额比差额大。因此,以使减少额与实际值和上限值的差额一致的方式计算线路使用率(步骤10b),并向线路管理部240通知线路类别和线路的使用率。
在此,设UMTS#1的线路使用率的百分比为100-(12340/14880×100)≈17%。
(实施例七)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根据乘车率,对整体运用线路策略进行了加权,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根据列车等的当前位置来进行加权。例如,也可构成为:预先使位置信息与通信速率的目标值、通信费用的目标上限额对应起来,由GPS等位置信息获取系统来获得列车的当前位置,从该位置信息获得对应的通信速率的目标值和通信费用的目标上限值。另外,获得了通信速率的目标值和通信费用的目标上限值之后的处理是与所述的实施例等相同的动作。

Claims (21)

1.一种通信装置,可同时与包括应用了按量计费的通信系统的同种和不同种的多个通信系统连接,其中具有:
整体运用策略,即是至少将多个通信系统综合了的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或通信费用的上限额的信息;
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即是用于各通信系统的运用的信息;
通信线路品质信息,即是各通信系统的线路的品质信息;
统计信息,即是各通信系统的线路的状况信息;和
线路选择机构,基于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通信线路品质信息及统计信息,以满足整体运用策略的方式选择各通信系统的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利用优先级及可连接的最大线路数,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机构被构成为: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下、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下时,选择由所述通信线路品质信息获得的通信线路品质为可通信级别、且已连接的线路数小于所述最大线路数的通信系统中的所述利用优先级高的线路的通信系统的线路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机构被构成为: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连接中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并截断该通信系统的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计费体系及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机构被构成为: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连接中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的计费体系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时,抑制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中的发送速率,使得所述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不超过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计费体系、计费比率及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机构被构成为: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已连接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的计费体系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时,在由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计费比率与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比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与所述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的差大时,抑制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发送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计费体系、计费比率及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机构被构成为: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通信时间或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已连接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的计费体系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时,仅当由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计费比率与所述通信系统的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与所述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的差以下时,截断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机构被构成为:在由通信时间或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费用在所述通信费用的上限额以下、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下、且存在发送速率被抑制的线路时,解除所述发送速率被抑制的线路的发送速率的抑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设置在移动的移动设备中,
所述通信装置的整体运用策略因所述移动设备的乘车率而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设置在移动的移动设备中,
所述通信装置的整体运用策略因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置而异。
10.一种通信装置,可同时与包括应用了按量计费的通信系统的同种和不同种的多个通信系统连接,
具有线路选择机构,其基于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通信线路品质、及在通信装置中测定的统计信息,来确定连接的通信系统。
11.一种线路选择方法,用于可同时与包括应用了按量计费的通信系统的同种和不同种的多个通信系统连接的通信装置的线路选择,
具有线路选择步骤,基于用于各通信系统的运用的信息即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各通信系统的线路的品质信息即通信线路品质信息、各通信系统的线路的状况信息即统计信息,以满足将多个通信系统综合了的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或通信费用的上限额的方式选择各通信系统的线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利用优先级及可连接的最大线路数,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步骤,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下、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下时,选择由所述通信线路品质信息获得的通信线路品质为可通信级别、且已连接的线路数小于所述最大线路数的通信系统中所述利用优先级高的线路的通信系统的线路来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步骤,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连接中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并截断该通信系统的线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计费体系及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步骤,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连接中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的计费体系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时,抑制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中的发送速率,使得所述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不超过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计费体系、计费比率及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步骤,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已连接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的计费体系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时,在由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计费比率与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比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与所述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的差大时,抑制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发送速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体运用策略的通信费用的上限额是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
所述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包括按每个通信系统设定的计费体系、计费比率及利用优先级,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步骤,在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上、且由通信时间或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以上时,选择已连接的通信系统的线路中所述利用优先级低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的计费体系是按数据包量计费时,仅当由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的计费比率与所述通信系统的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通信费用,在所述每单位时间的上限额与所述每单位时间的实际通信费用的差以下时,截断所述通信系统的线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收发数据包数或通信时间,
所述线路选择步骤,在由通信时间或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费用在所述通信费用的上限额以下、由所述收发数据包数算出的通信速率在所述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以下、且存在发送速率被抑制的线路时,解除所述发送速率被抑制的线路的发送速率的抑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设置在移动的移动设备中,
所述通信装置的整体运用策略因所述移动设备的乘车率而异。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设置在移动的移动设备中,
所述通信装置的整体运用策略因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置而异。
20.一种线路选择方法,用于可同时与包括应用了按量计费的通信系统的同种和不同种的多个通信系统连接的通信装置的线路选择,
具有线路选择步骤,基于通信线路品质、所述通信系统的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及在通信装置中测定的统计信息,来确定连接的通信系统。
21.一种程序,可由计算机读取,控制可同时与包括应用了按量计费的通信系统的同种和不同种的多个通信系统连接的通信装置的动作,
具有线路选择步骤,基于用于各通信系统的运用的信息即按每条线路运用策略、各通信系统的线路的品质信息即通信线路品质信息、各通信系统的线路的状况信息即统计信息,以满足将多个通信系统综合了的通信速率的目标最低值或通信费用的上限额的方式选择各通信系统的线路。
CNA2005800137253A 2004-04-30 2005-03-22 通信装置 Pending CN19510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35104 2004-04-30
JP135104/2004 2004-04-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1073A true CN1951073A (zh) 2007-04-18

Family

ID=35242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137253A Pending CN1951073A (zh) 2004-04-30 2005-03-22 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237317A1 (zh)
EP (1) EP1758314A1 (zh)
JP (1) JPWO2005107186A1 (zh)
KR (1) KR100855121B1 (zh)
CN (1) CN1951073A (zh)
WO (1) WO20051071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92377B2 (ja) * 2006-10-19 2012-08-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リングレット切替装置およびリングレット切替プログラム
JP4577531B2 (ja) * 2008-10-28 2010-11-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認証サーバ、通信システム、接続装置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514864B2 (en) * 2009-03-31 2013-08-20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network mobility
CN101938732A (zh) * 2009-06-29 201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组域业务消费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JP5371823B2 (ja) * 2010-02-16 2013-12-18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5516170B2 (ja) 2010-07-14 2014-06-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686322B2 (ja) * 2011-03-31 2015-03-18 公立大学法人高知工科大学 課金システムと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9598A (en) * 1997-08-11 1999-12-07 At&T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d selectable quality of service of facsimile of voice transmissions
JP3787029B2 (ja) * 1998-03-03 2006-06-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手段選択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JP3390398B2 (ja) * 2000-02-23 2003-03-24 エヌイーシー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Phsデータ通信カードを使用した通信システムと通信制御方法
US20030003815A1 (en) * 2000-12-20 2003-01-02 Yoshiko Yamada Communication satellite/land circuits selec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02351761A (ja) * 2001-05-22 2002-12-06 Canon Inc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接続選択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接続選択方法、記録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3814505B2 (ja) * 2001-09-19 2006-08-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提供サービス制御機能を有するip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3134031A (ja) * 2001-10-23 2003-05-0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装置
JP4075461B2 (ja) * 2001-11-27 2008-04-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JP3887325B2 (ja) * 2003-02-07 2007-02-2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網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通信網接続制御方法
JP3894317B2 (ja) * 2003-02-24 2007-03-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プロバイダ網相互接続制御方法、プロバイダサーバ、サービス処理装置、ルーチング変更要求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サービス処理プログラム
US6931109B1 (en) * 2003-06-12 2005-08-16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Link selection parameter modification for network access sel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855121B1 (ko) 2008-08-28
JPWO2005107186A1 (ja) 2008-07-31
US20070237317A1 (en) 2007-10-11
EP1758314A1 (en) 2007-02-28
WO2005107186A1 (ja) 2005-11-10
KR20070007855A (ko) 2007-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7159C (zh)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传递设备和移动通信方法
CN1226892C (zh) 基站、控制装置、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173500C (zh) 高速下行数据包接入系统对不同服务质量业务的支持方法
CN1951073A (zh) 通信装置
CN1198473C (zh) 资源控制系统、方法及使用该系统、方法的基站和移动站
CN1829121A (zh)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CN1771752A (zh) 基站装置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879363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协议语境传送
CN1879440A (zh) 移动台、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
CN1374781A (zh) 分组通信方法与分组通信系统并分组发送装置和分组接收装置以及分组接发装置
CN1853385A (zh) 通过基站确定服务质量指标来调度来自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499760A (zh) 多媒体广播与组播业务在Iu接口的信令承载连接方法
CN1794700A (zh) 控制装置、移动终端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1069447A (zh) 移动站、基站、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969586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发送功率比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CN1825782A (zh) 无线电资源控制方法、无线基站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853437A (zh) 软切换
CN101047989A (zh) 一种用户漫游状态下的策略及计费控制方法
CN1513274A (zh) 无线网络系统及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CN1878131A (zh) 进行流量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662074A (zh) 数据包发送控制装置及数据包发送控制方法
CN1443012A (zh) 切换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265597C (zh) 本地代理器
CN1674560A (zh) 基站、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1039261A (zh) 用户终端接入网络及承载建立过程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