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7521A - 除抑藻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除抑藻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7521A
CN1947521A CN 200510030350 CN200510030350A CN1947521A CN 1947521 A CN1947521 A CN 1947521A CN 200510030350 CN200510030350 CN 200510030350 CN 200510030350 A CN200510030350 A CN 200510030350A CN 1947521 A CN1947521 A CN 19475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lling
agent
inhibiting algae
compound
inhib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303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光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100303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47521A/zh
Publication of CN1947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75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江、河、湖、海、水库中的水体的治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除抑藻剂及其应用。一种除抑藻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按重量比)为:改变pH值的化合物:80-100%、复合有益菌群:0-10%、生物酶:0-10%。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选用无毒无机化合物和生物材料作为原料,除抑藻效率高,使用后水体的各种参数有明显的改善,能较大地提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水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藻华和水华。更能除去水体中的17种超标致癌物质,适合大规模向社会推广。

Description

除抑藻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江、河、湖、海、水库中的水体的治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除抑藻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在不论江、河、湖、海,还是池塘沟渠富营养化后都会受到藻类的侵袭。由于富营养化的严重,藻类常常会大规模爆发,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研制一种使用方法简单、效果好的除抑藻剂是当务之急。当前国内外市场上,一般除抑藻剂都已硫酸铜、石灰、高岭土(观音土)、草木灰(草木提取物)为主要原料,不仅效果不好,而且还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或对水体生态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使用无毒无机化合物和生物材料为原材料的除抑藻剂,该除抑藻剂使用方法简单、安全、高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生化复合除抑藻剂,一种除抑藻剂,其组成(按重量比)为:
改变PH值的化合物              80-100%
复合有益菌群                  0-10%
生物酶                        0-10%
该除抑藻剂的优选组成(按重量比)为:
改变PH值的化合物              80%
复合有益菌群              10%
生物酶                    10%
以上配方的提出是基于以下原理考虑的:要除抑藻,改变有害藻类生存环境是最佳的途径。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全部、局部或瞬时改变电解质的特性,也就是改变PH值。故此本发明中最主要的物质为改变PH值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
A.原性或改性的碱性化合物或盐类。所述的原性或改性的碱性化合物或盐类。具体地说,该化合物为钾、钙、钠的可溶性盐类化合物,如碳酸钠、碳酸钾、硝酸钾等等。其作用为改变有害藻类的电解质环境,与水体中富营养物质中的非有机盐类化合反应。所加入的钾、钙、钠的可溶性盐类化合物的在水中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B.酸。所述的酸为盐酸、乙酸、草酸、柠檬酸、单宁酸或其它的酸类。其中优选为乙酸。
而所述的改变PH值的化合物是通过将碱性化合物或盐类溶解于酸中而制得的。其浓度为8-10%。
本发明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生物酶。生物酶的主要作用为降解藻毒素,分解难溶解、难吸收的高价蛋白质并作为有益菌群的营养供体之主要来源。所述的生物酶为由不可食用的生物酶中筛选培养配制的。更为具体来说生物酶为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这些酶制剂大多存在于食品中。
本发明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复合有益菌群。复合有益菌群是由食品工业中的残渣中提取的,数量为300-500种左右。本发明所使用的菌种包括细菌和真菌,所使用的细菌可以为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所使用的真菌可以是酵母菌或者是霉菌,还可以是其他真菌。从中可选取2种或2种以上的菌种作为原料。其作用为吸收水体中富营养元素,抑制有害藻类的生长。
该除抑藻剂可以由上述的多种材料复配而成,可以针对不同的水体及富营养状态选择相应的配方,达到综合治理的最佳效果和滞后影响。该生化复合除抑藻剂可用于江、河、湖、海中水体的富营养状态的治理。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选用无毒无机化合物和生物材料作为原料,除抑藻效率高,使用后水体的各种参数有明显的改善,能较大地提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水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藻华和水华。更能除去水体中的17种超标致癌物质,适合大规模向社会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选取一下配方的除抑藻剂
改变PH值的化合物                100%
向水体中投放后,二十小时后,透明度由0-0.4米提高到0.9-1.2米,叶绿素a从投药前的平均每立方米205.21mg下降到每立方米45.7mg。藻华和水华明显降低。
例2
选取一下配方的除抑藻剂
改变PH值的化合物                85%
复合有益菌群                    10%
生物酶                          5%
经向水体中投放后,二十小时后,透明度由0-0.4米提高到0.9-1.3米,叶绿素a从投药前的平均每立方米205.21mg下降到每立方米40.7mg。藻华和水华明显降低。
例3
选取一下配方的生化复合除抑藻剂
改变PH值的化合物                80%
复合有益菌群                    10%
生物酶                          10%
经向水体中投放后,二十小时后,透明度由0-0.4米提高到0.9-1.5米,叶绿素a从投药前的平均每立方米205.21mg下降到每立方米35.7mg。藻华和水华明显降低。
例4
选取一下配方的生化复合除抑藻剂
改变PH值的化合物                90%
复合有益菌群                    5%
生物酶                          5%
经向水体中投放后,二十小时后,透明度由0-0.4米提高到0.7-1.3米,叶绿素a从投药前的平均每立方米205.21mg下降到每立方米37.7mg。藻华和水华明显降低。
例5
选取一下配方的生化复合除抑藻剂
改变PH值的化合物                  82%
复合有益菌群                      9%
生物酶                            9%
经向水体中投放后,二十小时后,透明度由0-0.4米提高到0.6-1.5米,叶绿素a从投药前的平均每立方米205.21mg下降到每立方米39.7mg。藻华和水华明显降低。

Claims (10)

1.一种除抑藻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按重量比)为:
改变PH值的化合物:                        80-100%
复合有益菌群                              0-10%
生物酶                                    0-10%
2.一种除抑藻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按重量比)为:
改变PH值的化合物:                        80%
复合有益菌群                              10%
生物酶                                    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除抑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变PH值的化合物包括原性或改性的碱性化合物或盐类和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抑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变PH值的化合物的浓度为8%-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抑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为无机酸、有机酸或酸基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抑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为乙酸。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抑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性或改性的碱性化合物或盐类为钾、钙、钠的可溶性盐类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除抑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酶为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除抑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有益菌群是由食品工业中的残渣中提取的,数量为300-500种左右。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除抑藻剂,其特征在于该除抑藻剂在江、河、湖、海、水库中藻类的治理中的应用。
CN 200510030350 2005-10-10 2005-10-10 除抑藻剂及其应用 Pending CN19475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30350 CN1947521A (zh) 2005-10-10 2005-10-10 除抑藻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30350 CN1947521A (zh) 2005-10-10 2005-10-10 除抑藻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7521A true CN1947521A (zh) 2007-04-18

Family

ID=38017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30350 Pending CN1947521A (zh) 2005-10-10 2005-10-10 除抑藻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4752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8852A (zh) * 2010-07-01 2012-01-11 四川大学 一种可抑制水中游离或成膜微藻的微生物抑藻剂及制备方法
CN102334487A (zh) * 2010-07-23 2012-02-01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植物单宁抑藻剂及抑制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的方法
CN103601278A (zh) * 2013-11-29 2014-02-26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39388A (zh) * 2015-12-30 2016-03-30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水体中蓝绿藻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006527A (zh) * 2017-03-21 2017-08-04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
CN111034739A (zh) * 2019-11-29 2020-04-21 陕西速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灭藻剂的制备方法
CN111838193A (zh) * 2020-07-22 2020-10-30 深圳源域生态科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抑藻剂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8852A (zh) * 2010-07-01 2012-01-11 四川大学 一种可抑制水中游离或成膜微藻的微生物抑藻剂及制备方法
CN102308852B (zh) * 2010-07-01 2014-02-26 四川大学 一种可抑制水中游离或成膜微藻的微生物抑藻剂及制备方法
CN102334487A (zh) * 2010-07-23 2012-02-01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植物单宁抑藻剂及抑制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的方法
CN102334487B (zh) * 2010-07-23 2013-10-09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植物单宁抑藻剂及抑制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的方法
CN103601278A (zh) * 2013-11-29 2014-02-26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01278B (zh) * 2013-11-29 2015-07-08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39388A (zh) * 2015-12-30 2016-03-30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水体中蓝绿藻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006527A (zh) * 2017-03-21 2017-08-04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
CN107006527B (zh) * 2017-03-21 2019-09-27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复合抑藻剂的制备方法
CN111034739A (zh) * 2019-11-29 2020-04-21 陕西速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灭藻剂的制备方法
CN111838193A (zh) * 2020-07-22 2020-10-30 深圳源域生态科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抑藻剂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7521A (zh) 除抑藻剂及其应用
Oh et al. Harvesting of Chlorella vulgaris using a bioflocculant from Paenibacillus sp. AM49
CN1266054C (zh) 微生物养殖水体改良剂及制作方法
CN1923720A (zh) 一种微生物固结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EP2664586B1 (en) Use of an agent for treatment of salt-containing organic liquid waste, use of a salt concentration reducing agent,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salt-containing organic liquid waste
CN105967340A (zh) 一种富营养化河道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02242071B (zh) 季也蒙毕赤酵母510-6jm在石油烃类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
WO2021077453A1 (zh) 一种施氏假单胞菌、采用该施氏假单胞菌制得的复合菌剂及该复合菌剂的应用
KR101438380B1 (ko) 수질정화용 콘크리트 블록
KR101692675B1 (ko) 갯벌 정화 개량개선제
CN107325981B (zh) 一种快速筛选稳定高效苯酚降解嗜盐菌的方法
CN107285482B (zh) 一种净化富营养化水质的环保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005237A (ko) 적조 제어를 위한 수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8658363A (zh) 一种淘米水污水及含蛋白质污水的处理方法
CN101054242A (zh) 一株耐冷动性球菌在低温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WO2003011772A1 (en) A process for the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by actinomycete
CN112980763A (zh) 一种苯胺废水优势菌的驯化及筛选方法
CN1810672A (zh) 一种改性白泥及其在赤潮和淡水藻花治理中的应用
CN106148218A (zh) 水产用光合细菌微生态及其应用
CN110257303B (zh) 一株适用于处理杀暝丹含氰废水的鸟氨酸芽孢杆菌
CN1806534A (zh) 对虾养殖专用人工海水晶
CN1847165A (zh) 生化复合除抑藻剂
CN107674846B (zh) 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rp1及其应用
CN101054241A (zh) 一株多食黄杆菌在低温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702045A (zh) 底改菌的制备和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