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4487B - 一种植物单宁抑藻剂及抑制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单宁抑藻剂及抑制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4487B
CN102334487B CN 201010238505 CN201010238505A CN102334487B CN 102334487 B CN102334487 B CN 102334487B CN 201010238505 CN201010238505 CN 201010238505 CN 201010238505 A CN201010238505 A CN 201010238505A CN 102334487 B CN102334487 B CN 1023344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gae
catechol
acid
hydroquinones
hydroxybenzo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385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4487A (zh
Inventor
梁文艳
阮铃铃
隋丽丽
梁志霞
许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0102385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344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34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4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4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44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体污染控制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单宁抑藻剂及抑制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植物单宁抑藻剂,其包含选自龙胆酸、鞣花酸、和鞣酸的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本发明的抑藻剂各组成物质均可通过人工合成得到,价格低廉,且复配剂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不会产生环境的二次污染,可有效的维护水体不爆发水华,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本发明的复配抑藻剂能有效避免某单一配方的超过量投加,而引起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可有效克服或延缓由于单一抑藻剂长期反复的应用,而使藻类对药剂逐渐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并可有效的增强抑藻剂的抑藻效能和广谱性。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单宁抑藻剂及抑制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体污染控制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单宁抑藻剂及抑制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促使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尤其是城市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导致地表水体藻华频繁发生,水华时,藻类的大量繁殖和腐烂,导致水体腥臭,溶解氧下降,透明度降低,有毒藻体还会向水体中释放毒性物质,危及水生生物甚至人类健康。
控制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的方法常用的为化学法,化学法包括化学沉淀法、酸碱中和法和投加除藻剂。沉淀法通过投加铁、铝絮凝剂凝聚减少N、P,同时铝盐在水体中易形成氢氧化铝,在沉积物表面形成沉淀,阻止沉积磷的释放;酸碱中和法,通过投加石灰,调节水体酸碱度,促进磷酸盐形成稳定的磷酸钙沉淀,控制水体中的磷酸盐浓度。这两种方法均采用控制富营养化的源头物质N、P的方法防治藻类的过度繁殖,但缺点是见效慢。投加除藻剂是化学法中更为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杀藻效率高、见效快、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势。传统的化学抑藻剂主要有硫酸铜、二氧化氯、农药等,但此类杀藻剂易残留水体,对鱼类、水草等生物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更会危及人类健康。因此,急需筛选新型高效、易降解、低毒的化合物,并研制得到对环境友好、对水生生态系统安全、不危及人类健康的新型环保抑藻剂。
植物单宁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天然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种天然的绿色资源,且有效成分多达上千种。自然界中,植物体为了竞争有限的空间和养分,能通过分泌植物单宁物质,抑制其他植物体的生长。研究发现植物单宁是多种酶促反应有效的抑制剂,包括对磷酸酶、过氧化氢酶、ACE酶、RNA反逆录酶等多种信号传递、能量代谢调节的酶的抑制,植物单宁也能结合细胞膜上的物质,与金属离子产生络合作用等,来破坏生物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且植物单宁本身较易被降解。
目前国内外己开展了针对单一植物单宁抑制藻类生长、控制水华爆发的研究。试验发现有些植物单宁的化学结构影响其抑藻效能,如杨维东等在“酚酸类化感物质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中比较香草醛、没食子酸和儿茶素对海洋藻——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抑藻效能。张庭廷等研究了阿魏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淡水藻水华鱼腥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抑藻效能,确定抑制作用的浓度值,并初步研究抑藻机理,推测这两种物质的抑藻机理可能与自由基的产生以及膜脂质过氧化增加引起膜结构的破坏、细胞功能受损有关。
此外单一植物单宁的长期使用,同其他单一物质抑藻剂的使用类似,会促使藻类对抑藻剂逐渐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缩短抑藻剂的使用寿命,削弱抑藻效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和消除淡水水华发生的植物单宁单方和/或复配抑藻剂,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投加化学抑藻剂,而带来危及水生生态系统、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甚至影响人类健康等问题,并能延缓藻类对抑藻剂的抗性,延长抑藻剂使用寿命,提高抑藻效果。
本发明对常见植物单宁进行抑藻实验,筛选得到植物单宁龙胆酸、鞣花酸、和鞣酸上述高效抑藻的植物单宁,上述植物单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复配使用。同时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植物单宁苯二酚、儿茶酚、对羟基苯甲酸中的两种或多种的复配也可以具有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因此,本发明的抑藻剂包含选自龙胆酸、鞣花酸、和鞣酸的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或包含选自苯二酚、儿茶酚、对羟基苯甲酸中的两种或多种。优选地,本发明的植物单宁抑藻剂,其包含龙胆酸、鞣花酸、和鞣酸的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和对苯二酚、儿茶酚、对羟基苯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优选的植物单宁抑藻剂的复配配方(质量比值)如下所示:
  植物单宁种类   复配配方质量比(m/m)
  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   1∶(2.0~4.0)
  对苯二酚-儿茶酚   1∶(13.0~30.0)
  儿茶酚-对羟基苯甲酸   1∶(0.2~8.0)
  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   1∶(4.0~11.0)∶(6.0~20.0)
  对苯二酚-龙胆酸-儿茶酚   1∶(9.0~11.0)∶(6.0~20.0)
  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   1∶(1.0~2.0)∶(1.0~2.0)
  对苯二酚-鞣酸-儿茶酚   1∶(30.0~32.0)∶(10.0~15.0)
  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   1∶(0.5~1.0)∶(0.5~0.8)
  对苯二酚-鞣花酸-儿茶酚   1∶(25.0~27.0)∶(10.0~15.0)
  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   1∶(0.5~1.0)∶(0.5~0.8)
  对苯二酚-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   1∶(9.0~11.0)∶(6.0~12.0)∶(8.0~15.0)
  对苯二酚-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   1∶(30.0~32.0)∶(6.0~12.0)∶(8.0~15.0)
  对苯二酚-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   1∶(25.0~27.0)∶(6.0~12.0)∶(8.0~15.0)
本发明以19种常用的植物单宁(对苯二酚、儿茶酚、对羟基苯甲酸、龙胆酸、鞣花酸、鞣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水杨酸、香草醛、间苯二酚、间苯三酚、羟基氢醌、焦性没食子酸、芥子酸、阿魏酸、香草酸、芦丁芸香苷、咖啡酸)为研究对象,经过前期大量的植物单宁抑藻的研究和试验,筛选得到对苯二酚、儿茶酚、对羟基苯甲酸、龙胆酸、鞣花酸和鞣酸这六种对蓝藻(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颤藻、念珠藻、节球藻)和绿藻(栅藻、小球藻、扁藻和新月藻)均表现出具有较高的抑藻性能的六种物质;根据这六种物质各自抑藻的浓度效应关系,得到每种植物单宁抑藻作用的适宜浓度范围,在此基础上再对这六种物质之间进行不同浓度比例的复配,得到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复配方式。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抑制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水体中投入本发明的植物单宁抑藻剂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通过配制浓度梯度的植物单宁物质,投加到藻液中,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的变化,得到浓度效应关系式,以及单一植物单宁抑藻率在20%~80%区间内的浓度范围。
  多酚物质   20%~80%抑制率浓度范围
  对苯二酚   0.02mg/L~1.50mg/L
  儿茶酚   0.20mg/L~7.00mg/L
  对羟基苯甲酸   0.20mg/L~10.00mg/L
  龙胆酸   0.20mg/L~15.00mg/L
  鞣花酸   0.30mg/L~23.00mg/L
  鞣酸   1.80mg/L~20.50mg/L
本发明抑藻剂的优点可概括如下:
1)发明的抑藻剂各组成物质植物单宁,均可通过人工合成得到,市售价格较低廉,且复配剂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
2)本发明的抑藻剂各组分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环境中短期内可生物降解,实验表明半衰期为四天左右,故无后期处置问题,不会产生环境的二次污染。
3)采用本发明的复配抑藻剂,可有效抑制藻类的过度生长,抑藻效果好,且效能较高,一般四天左右便能见效,间断性的投加该抑藻剂,可长期有效的维护水体不爆发水华,并且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
4)本发明的复配抑藻剂,在单一物质的有效抑藻浓度范围内,对复配抑藻剂进行一定质量比例的复配,能有效避免某单一配方的超过量投加而引起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能通过投加最适宜的量,在确保抑制藻类过度繁殖的基础上,又能尽量减小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5)本发明的抑藻剂由于是复配而成,可有效克服或延缓由于单一抑藻剂长期反复的应用,而使藻类对药剂逐渐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故能延长抑藻剂的使用寿命,并可有效的增强抑藻剂的抑藻效能和广谱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龙胆酸、鞣花酸、和鞣酸抑制微囊藻(Microcystis)(单方)
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龙胆酸、鞣花酸、和鞣酸,投加到细胞密度为6.2×109个/L的微囊藻藻液中,三者物质的终浓度均为10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可发现藻液由最初的深绿色变为浅绿色,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分别为91.8%,70.6%,65.9%。
实施例2、龙胆酸、鞣花酸、和鞣酸抑制栅藻(Scenedesmus)(单方)
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龙胆酸、鞣花酸、和鞣酸,投加到细胞密度为5.1×106个/L的栅藻藻液中,三者物质的终浓度均为10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可发现藻液由最初的深绿色变为浅绿色,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分别为65.1%,47.4%,46.6%。
实施例3
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龙胆酸、鞣花酸、和鞣酸、对苯二酚、儿茶酚、对羟基苯甲酸,投加到下表1中所列藻的藻液中,当抑藻率为20%,各植物单宁所需浓度如以表1所示。
表1投加单一植物单宁
Figure BSA00000208625300041
Figure BSA00000208625300051
实施例4
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龙胆酸、鞣花酸、和鞣酸、对苯二酚、儿茶酚、对羟基苯甲酸,投加到下表2中所列藻类的藻液中,当抑藻率为80%时,各植物单宁所需浓度如表2所示。
表2投加单一植物单宁
Figure BSA00000208625300052
Figure BSA00000208625300061
实施例5、对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以质量比值1∶2.4复配抑制鱼腥藻(Anabaena)
将对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以质量比值1∶2.4进行复配,藻液中对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酸的最终浓度分别为0.30mg/L和0.72mg/L。
将复配后的对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酸分别投加到细胞密度为6.8×109个/L的鱼腥藻藻液中,两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30mg/L和0.72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87.2%。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对羟基苯甲酸到鱼腥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60mg/L和1.42mg/L时,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70.2%和58.7%,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6、对苯二酚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20复配抑制色球藻(Chroococcaceae)
将对苯二酚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20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5.9×109个/L的色球藻藻液中,两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和2.00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85.6%。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儿茶酚到色球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20mg/L和4.00mg/L时,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63.8%和76.2%,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7、对苯二酚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28复配抑制扁藻(Platymonas)
将对苯二酚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28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6.4×106个/L的扁藻藻液中,两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和2.8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78.6%。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儿茶酚到扁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2mg/L和5.6mg/L时,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42.3%和67.0%,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8、儿茶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以质量比值1∶1复配抑制小球藻(Chlorella)
将儿茶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以质量比值1∶1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6.9×106个/L的小球藻藻液中,两者的终浓度分别为1.5mg/L和1.5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68.9%。而投加单一物质儿茶酚或对羟基苯甲酸到小球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3.00mg/L和3.00mg/L时,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59.2%和55.1%,说明复配的儿茶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9、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5∶10复配抑制颤藻(Oscillatoria)
将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5∶10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7.4×109个/L的颤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0.5mg/L和1.0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73.1%。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颤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3mg/L、1.5mg/L和3.0mg/L时,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40.3%、49.0%和62.1%,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10、对苯二酚-龙胆酸-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10∶10复配抑制念珠藻(Nostoc)
将对苯二酚、龙胆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10∶10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7.5×109个/L的念珠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1.0mg/L和1.0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63.1%。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龙胆酸或儿茶酚到念珠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3mg/L、3.0mg/L和3.0mg/L时,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45.3%、53.6%和56.1%,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龙胆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11、对苯二酚-鞣酸-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30∶10进行复配抑制节球藻(Nodularia)
将对苯二酚、鞣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30∶10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5.1×109个/L的节球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3.0mg/L和1.0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70.4%。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鞣酸或儿茶酚到节球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3mg/L、9.0mg/L和3.0mg/L时,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48.1%、63.6%和62.8%,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鞣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12、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1∶0.5复配抑制新月藻(Nitzschia)
将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1∶0.5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6.5×106个/L的新月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2.0mg/L、2.0mg/L和1.0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65.5%。而投加单一物质鞣花酸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新月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6.0mg/L、6.0mg/L和3.0mg/L时,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35.8%、61..6%和55.8%,说明复配的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13、对苯二酚-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以浓度比值1∶10∶8∶8复配抑制微囊藻(Microcystis)
将对苯二酚、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10∶8∶8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4.8×109个/L的微囊藻藻液中,四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1.0mg/L、0.8mg/L和0.8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83.6%。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龙胆酸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微囊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4mg/L、4.0mg/L、3.2mg/L和3.2mg/L,时,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60.8%、71.3%、65.8%和72.4%,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14、对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以质量比值1∶2复配抑制栅藻(Scenedesmus)
对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以质量比值1∶2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4.7×106个/L的栅藻藻液中,两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4mg/L和0.8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75.77%;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对羟基苯甲酸到同样密度的栅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8mg/L和1.6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64.53%和49.80%,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15、对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以质量比值1∶4复配抑制念珠藻(Nostoc)
对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以质量比值1∶4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5.9×109个/L的念珠藻藻液中,两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2mg/L和0.8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68.35%;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对羟基苯甲酸到同样密度的念珠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4mg/L和1.6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60.09%和59.90%,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16、对苯二酚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13复配抑制栅藻(Scenedesmus)
对苯二酚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13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5.5×106个/L的栅藻藻液中,两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和1.3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58.80%;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栅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2mg/L和2.6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29.50%和50.65%,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17、对苯二酚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30复配抑制新月藻(Nitzschia)
对苯二酚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30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5.5×106个/L的新月藻藻液中,两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和3.0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80.05%;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新月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2mg/L和6.0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35.00%和72.75%,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18、儿茶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以质量比值1∶0.2复配抑制栅藻(Scenedesmus)
儿茶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以质量比值1∶0.2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5.7×106个/L的栅藻藻液中,两者的终浓度分别为1.0mg/L和0.2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55.68%;而投加单一物质儿茶酚或对羟基苯甲酸到同样密度的栅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2.0mg/L和0.4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48.75%和20.12%,说明复配的儿茶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19、儿茶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以质量比值1∶8复配抑制节球藻(Nodularia)
儿茶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以质量比值1∶8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6.1×109个/L的节球藻藻液中,两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5mg/L和4.0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87.88%;而投加单一物质儿茶酚或对羟基苯甲酸到同样密度的节球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1.0mg/L和8.0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31.48%和80.35%,说明复配的儿茶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20、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4∶6复配抑制鱼腥藻(Anabaena)
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4∶6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6.4×109个/L的鱼腥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0.4mg/L和0.6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69.12%;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鱼腥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3mg/L、1.2mg/L和1.8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55.40%、38.90和53.85%,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21、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6∶20复配抑制色球藻(Chroococcaceae)
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6∶20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6.8×109个/L的色球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0.6mg/L和2.0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83.45%;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色球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3mg/L、1.8mg/L和6.0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39.80%、35.86%和76.89%,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22、对苯二酚、龙胆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9∶6复配抑制扁藻(Piatymonas)
对苯二酚、龙胆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9∶6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6.1×106个/L的扁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0.9mg/L和0.6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53.87%;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龙胆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扁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3mg/L、2.7mg/L和1.8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38.91%、36.16%和45.98%,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龙胆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23、对苯二酚、龙胆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11∶20复配抑制小球藻(Chlorella)
对苯二酚、龙胆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11∶20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5.8×106个/L的小球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1.1mg/L和2.0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80.37%;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龙胆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小球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3mg/L、3.3mg/L和6.0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32.48%、39.10%和75.40%,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龙胆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24、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1∶1复配抑制微囊藻(Microcystis)
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1∶1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7.3×109个/L的微囊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1.0mg/L、1.0mg/L和1.0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70.35%;而投加单一物质龙胆酸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微囊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3.0mg/L、3.0mg/L和3.0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30.22%、57.92%和67.80%,说明复配的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25、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2∶2复配抑制颤藻(Oscillatoria)
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2∶2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4.3×109个/L的颤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5mg/L、1.0mg/L和1.0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68.97%;而投加单一物质龙胆酸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颤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1.5mg/L、3.0mg/L和3.0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38.85%、58.90%和64.50%,说明复配的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26、对苯二酚、鞣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32∶15复配抑制栅藻(Scenedesmus)
对苯二酚、鞣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32∶15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4.3×106个/L的栅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3.2mg/L和1.5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68.37%;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鞣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栅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3mg/L、9.6mg/L和4.5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36.38%、40.68%和60.45%,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鞣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27、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0.5∶0.5复配抑制色球藻(Chroococcaceae)
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0.5∶0.5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4.9×109个/L的色球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2.0mg/L、1.0mg/L和1.0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68.74%;而投加单一物质鞣酸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色球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6.0mg/L、3.0mg/L和3.0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30.75%、59.30和62.40%,说明复配的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28、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1∶0.8复配抑制扁藻(Platymonas)
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1∶0.8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5.2×106个/L的扁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1.0mg/L、1.0mg/L和0.8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58.90%;而投加单一物质鞣酸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扁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3.0mg/L、3.0mg/L和2.4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18.54%、42.56%和51.15%,说明复配的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29、对苯二酚、鞣花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25∶10复配抑制节球藻(Nodularia)
对苯二酚、鞣花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25∶10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5.8×109个/L的节球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2.5mg/L和1.0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73.89%;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鞣花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节球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3mg/L、7.5mg/L和3.0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42.64%、38.48%和64.86%,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鞣花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30、对苯二酚、鞣花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27∶15复配抑制小球藻(Chlorella)
对苯二酚、鞣花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27∶15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5.5×106个/L的小球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2.7mg/L和1.5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73.18%;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鞣花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小球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3mg/L、8.1mg/L和4.5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35.50%、40.10%和68.80%,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鞣花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31、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0.5∶0.8复配抑制鱼腥藻(Anabaena)
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0.5∶0.8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5.6×109个/L的鱼腥藻藻液中,三者的终浓度分别为2.0mg/L、1.0mg/L和1.6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79.80%;而投加单一物质鞣花酸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鱼腥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6.0mg/L、3.0mg/L和4.8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30.21%、60.89%和71.28%,说明复配的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32、对苯二酚、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9∶6∶15复配抑制节球藻(Nodularia)
对苯二酚、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9∶6∶15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4.9×109个/L的节球藻藻液中,四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0.9mg/L、0.6mg/L和1.5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93.29%;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龙胆酸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节球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4mg/L、3.6mg/L、2.4mg/L和6.0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47.80%、39.80%、50.20和85.90%,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33、对苯二酚、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11∶12∶8复配抑制新月藻(Nitzschia)
对苯二酚、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11∶12∶8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4.2×106个/L的新月藻藻液中,四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1.1mg/L、1.2mg/L和0.8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68.50%;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龙胆酸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新月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4mg/L、4.4mg/L、4.8mg/L和3.2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34.19%、50.40%、59.10%和62.80%,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34、对苯二酚、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30∶6∶8复配抑制颤藻(Oscillatoria)
对苯二酚、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30∶6∶8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6.5×109个/L的颤藻藻液中,四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3.0mg/L、0.6mg/L和0.8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71.80%;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鞣酸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颤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4mg/L、12.0mg/L、2.4mg/L和3.2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42.90%、58.10%、49.25%和59.50%,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35、对苯二酚、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32∶12∶15复配抑制念珠藻(Nostoc)
对苯二酚、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32∶12∶15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5.8×109个/L的念珠藻藻液中,四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3.2mg/L、1.2mg/L和1.5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78.55%;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鞣酸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念珠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4mg/L、12.8mg/L、4.8mg/L和4.5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48.70%、56.70%、69.10%和72.90%,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36、对苯二酚、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25∶6∶8复配抑制扁藻(Platymonas)
对苯二酚、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25∶6∶8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4.6×106个/L的扁藻藻液中,四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2.5mg/L、0.6mg/L和0.8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67.58%;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鞣花酸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扁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4mg/L、10.0mg/L、2.4mg/L和3.2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32.50%、48.50%、39.71%和59.25%,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实施例37、对苯二酚、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27∶12∶15复配抑制色球藻(Chroococcaceae)
对苯二酚、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以质量比值1∶27∶12∶15进行复配,投加到细胞密度为5.4×109个/L的色球藻藻液中,四者的终浓度分别为0.1mg/L、2.7mg/L、1.2mg/L和1.5mg/L,在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培养四天后,测定藻液生物量,计算得到抑藻率为77.90%;而投加单一物质对苯二酚或鞣花酸或对羟基苯甲酸或儿茶酚到同样密度的色球藻藻液中,终浓度分别为0.4mg/L、10.8mg/L、4.8mg/L和4.5mg/L,四天后的抑藻率分别为43.20%、52.55%、66.50%和71.10%,说明复配的对苯二酚、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儿茶酚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抑藻效果。

Claims (5)

1.植物单宁抑藻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单宁抑藻剂由质量比值如下所示的组分组成:
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质量比m/m:1:2.0~4.0,或
对苯二酚-儿茶酚,质量比m/m:1:13.0~30.0,或
儿茶酚-对羟基苯甲酸,质量比m/m:1:0.2~8.0,或
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质量比m/m:1:4.0~11.0:6.0~20.0,或
对苯二酚-龙胆酸-儿茶酚,质量比m/m:1:9.0~11.0:6.0~20.0,或
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质量比m/m:1:1.0~2.0:1.0~2.0,或
对苯二酚-鞣酸-儿茶酚,质量比m/m:1:30.0~32.0:10.0~15.0,或
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质量比m/m:1:0.5~1.0:0.5~0.8,或
对苯二酚-鞣花酸-儿茶酚,质量比m/m:1:25.0~27.0:10.0~15.0,或
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质量比m/m:1:0.5~1.0:0.5~0.8,或
对苯二酚-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质量比m/m:1:9.0~11.0:6.0~12.0:8.0~15.0,
对苯二酚-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质量比m/m:1:30.0~32.0:6.0~12.0:8.0~15.0,或
对苯二酚-鞣花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酚,质量比m/m:1:25.0~27.0:6.0~12.0:8.0~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单宁抑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藻剂抑制蓝藻和绿藻的生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单宁抑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藻剂抑制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颤藻、念珠藻、节球藻、栅藻、小球藻、扁藻和新月藻的生长。
4.一种抑制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水体中投入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单宁抑藻剂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类为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颤藻、念珠藻、节球藻、栅藻、小球藻、扁藻和新月藻。
CN 201010238505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植物单宁抑藻剂及抑制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344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38505 CN102334487B (zh)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植物单宁抑藻剂及抑制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38505 CN102334487B (zh)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植物单宁抑藻剂及抑制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4487A CN102334487A (zh) 2012-02-01
CN102334487B true CN102334487B (zh) 2013-10-09

Family

ID=45510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3850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34487B (zh) 2010-07-23 2010-07-23 一种植物单宁抑藻剂及抑制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44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5446A (zh) * 2013-09-15 2015-03-25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组合化感改性剂改性河沙降藻的新技术
CN104480016B (zh) * 2014-12-08 2017-11-10 北京林业大学 用于分离微藻的自组装磁改性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90983B (zh) * 2018-02-08 2021-11-0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天然富藻水体的除藻方法
CN109896601A (zh) * 2019-03-06 2019-06-18 上海盛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用水处理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13287632A (zh) * 2021-06-02 2021-08-24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单宁酸耦合二价铁活化过硫酸盐的赤潮藻除藻剂及其应用
CN113736298B (zh) * 2021-09-27 2022-07-01 四川大学 抑藻材料及其在农用大棚膜中的应用
CN113749116B (zh) * 2021-09-27 2022-08-02 四川大学 抑藻材料及其应用
CN113994946A (zh) * 2021-10-12 2022-02-01 广东海洋大学 邻羟基肉桂酸在清除有害底栖硅藻中的应用
CN114617135B (zh) * 2022-03-14 2024-04-2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具有杀青苔作用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7521A (zh) * 2005-10-10 2007-04-18 刘光钊 除抑藻剂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7453A (en) * 1967-01-16 1972-04-18 Pfizer Intravenously injectable hemostatic compositions of water soluble salts of ellagic acid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7521A (zh) * 2005-10-10 2007-04-18 刘光钊 除抑藻剂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三种化感物质对水华混合藻类以及多刺裸腹蚤的毒性作用;郑春艳 等;《中国环境科学》;20100520;第30卷(第5期);第712页右侧倒数第1-14行,第714页右侧4.1第5行,第711页左侧倒数1-3行,右侧正数1-6行, *
有机酸抑制斜生栅藻生长的毒性效应;高为 等;《环境科学研究》;20030130;第16卷(第1期);第41页右侧倒数第3行,第41页 右侧试验方法第3行 *
说明书第2页13-19行.
郑春艳 等.三种化感物质对水华混合藻类以及多刺裸腹蚤的毒性作用.《中国环境科学》.2010,第30卷(第5期),第712页右侧倒数第1-14行,第714页右侧4.1第5行,第711页左侧倒数1-3行,右侧正数1-6行,.
郑春艳 等.鞣花酸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作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第31卷(第5期),第469页第4-8行,第470页 1.4实验设计. *
高为 等.有机酸抑制斜生栅藻生长的毒性效应.《环境科学研究》.2003,第16卷(第1期),第41页右侧倒数第3行,第41页 右侧试验方法第3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4487A (zh) 201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4487B (zh) 一种植物单宁抑藻剂及抑制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的方法
Wu et al. Constructed mangrove wetland as secondary treatment system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Zheng et al.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d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livestock wastewater by Polygonum hydropiper
TNSN08165A1 (en) Agricultural composition
Nieder et al. Reactive water-soluble form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nd their impacts on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Alum et al. Cement-based biocide coatings for controlling algal growth in water distribution canals
CN102963940A (zh) 一种增强化感物质杀藻效果的投加方法
Wang et al. Effects of garlic and diallyl trisulfide on the growth, photosynthesis,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of the toxic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aeruginosa
CN102106346B (zh) 水葫芦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及用其抑制水葫芦的方法
Giri et al. Ecotoxicological aspects of pharmaceuticals on aquatic environment
CN103805371A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塘中水草表面污泥清除剂
CN102125066B (zh) 一种缓释型复合生物除藻剂的制备方法
CN104686587B (zh) 一种藻类天然抑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39965A (zh) 肉桂醛灭藻剂
CN110250102A (zh) 一种提高种鹅反季节繁殖性能的方法
Fries SELENIUM STIMULATES GROWTH OF MARINE MACROALGAE IN AXENIC CULTURE 1
CN109315399A (zh) 甜菜碱生物溶藻制剂及其应用
CN107176751B (zh) 一种快速降低淡水鱼类养殖池塘水华危害的应急处置方法
KR100906625B1 (ko) 적조균 또는 녹조균의 생육 억제제
JP2007045887A (ja) 硝化抑制剤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土壌改良剤並びに肥料
CN102986735B (zh) 一种水浮莲防控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CN100536657C (zh) 醛类复合高效杀生剂
LU500238B1 (en) Efficient inhibitor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9279700A (zh) 治理蓝藻污染水体的发酵剂、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4628097A (zh) 一种杀菌缓蚀剂用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9

Termination date: 201407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