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3387A - 接收装置、电子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接收装置、电子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33387A CN1933387A CNA2006101542474A CN200610154247A CN1933387A CN 1933387 A CN1933387 A CN 1933387A CN A2006101542474 A CNA2006101542474 A CN A2006101542474A CN 200610154247 A CN200610154247 A CN 200610154247A CN 1933387 A CN1933387 A CN 19333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packets
- receiving system
- rub
- data
- rece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74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9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6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12579 ADSL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0775 Adenylosuccinate ly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700040193 Adenylosuccinate lyas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324343 Cau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30188970 Justin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4—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接收装置,利用无线通信接收(i)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9600bps)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其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4Mbps)。接收装置包括:错误状态判断部分,用于当接收状态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时,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以及错误原因输出部分,用于当已经出现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失败时,向用户接口输出表示接收失败原因的原因信息。因此,即使在数据传输中已经出现错误,用户也能够方便地得知用于接收装置的适当措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接收装置,用于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packet)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其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以及(II)使用这种接收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如移动电话和数字相机等装置的流行,所述装置被广泛用于将记录的数据传输到电子设备,如电视机和打印机。
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是IrDA等的(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红外数据协会)红外法。例如,在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 Serial Infrared Physical LayerSpecification Version 1.3(1998年10月15日)中披露了关于IrDA的信息。IrDA等的红外法具有方向性。因此,如果在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有屏蔽,则不可能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如果在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什么也没有,则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IrDA标准包括(i)Very Fast IR(VFIR),其最大传输速度为16Mbps,(ii)Fast IR(FIR),其最大传输速度为4Mbps,(iii)SIR,其最大传输速度为115.2kbps。目前市场上可获得的为最大传输速度可达4Mbps。
此外,根据所使用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通信距离被确定为20cm或100cm。
在IrDA中限定的出错率为10-8。因此,在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什么也没有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可达100cm且可达4Mbps的通信。此外,即使在发生通信错误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重新发送。因此,可以在用户不知道通信错误的情况下,进行高速数据通信。
注意,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报No.254941/1985(Tokukaisho60-254941(于1985年12月16日出版))披露了发送速度可变的数据通信方法。
目前,在PDA、个人计算机和移动电话当中,将IrDA用于数据传输。但是,这些只被数量有限的用户所使用。此外,支持通信距离为20cm的装置被如此频繁地使用。因此,当使用时,进行通信的装置彼此非常靠近。
发明内容
但是,可以预期,支持通信距离为100cm(或更长)的装置将来会被广泛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对通信距离大致加以限制来进行通信的可能性很大。此外,由于通信距离长,因此,通信明显地受到方向角以及光噪音等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在数据传输期间会频繁出现错误。但是,按照传统技术,在在数据传输期间出现这种错误的情况下,不熟悉通信系统的用户不能对错误进行适当处理。因此,数据传输错误频繁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实现(i)一种接收装置,即使在数据传输期间出现错误,该接收装置也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得知适当的解决措施,(ii)一种包括这种接收装置的电子设备,(iii)一种包含这种接收装置的功能的通信程序,以及(iv)一种记录这种通信程序的记录介质。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接收装置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该接收装置包括:第一判断部分,用于当接收状态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pattern)时,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以及通知信息输出部分,用于当第一判断部分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向用户接口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被用在接收装置中,该接收装置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当接收状态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时,由接收装置的第一判断部分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并且(ii)当第一判断部分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由接收装置的通知信息输出部分向用户接口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按照上述配置,当接收状态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时,第一判断部分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然后,当第一判断部分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通知信息输出部分向用户接口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因此,当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可以立刻得知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例如,表示接收装置与发送装置之间的距离短的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即,可以避免频繁出现数据传输错误。
此外,本发明的接收装置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并且,接收装置包括:第一判断部分,用于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是否已经成功或失败;第二判断部分,用于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是否已经成功或失败;以及,通知信息输出部分,用于当第一判断部分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而第二判断部分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向用户接口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数据信息包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被用在接收装置中,该接收装置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并且,该通信方法包括包括如下步骤:(i)由接收装置的第一判断部分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或失败;(ii)由接收装置的第二判断部分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或失败;并且(iii)当第一判断部分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而第二判断部分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由接收装置的通知信息输出部分向用户接口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数据信息包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按照上述配置,当第一判断部分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而第二判断部分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通知信息输出部分向用户接口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数据信息包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因此,当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而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用户能够立刻得知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例如,表示“位于与数据信息包对应的通信速度的可通信区域之外”)。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即,能够避免频繁出现数据传输错误。
通过以下描述,本发明的附加的目的、特性和品质将变得更加清楚。另外,根据以下参照附图进行的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实施例1的接收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2为示出了包括移动装置和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的数据传输系统的配置图;
图3为示出了包括移动装置和作为电子设备的打印设备的数据传输系统的配置图;
图4为示出了包括移动装置和作为电子设备的记录设备的数据传输系统的配置图;
图5为示出了包括移动装置和作为电子设备的个人计算机的数据传输系统的配置图;
图6为示出了包括移动装置和作为电子设备的另一个移动装置的数据传输系统的配置图;
图7为示出了数据传输方法的顺序图;
图8为示出了实施例1的发送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9为示出了连接信息包的帧结构的图;
图10为示出了连接信息包的详细帧结构的图;
图11为示出了连接信息包的更详细的帧结构的图;
图12为示出了数据信息包的帧结构的图;
图13(a)和13(b)中的每一个示出了数据信息包中的顺序号字段;
图14为示出了存储在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中的第一错误原因表格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为示出了存储在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中的第二错误原因表格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为示出了包括在接收装置中的错误状态判断部分的内部配置的框图;
图17为示出了接收装置接收信息包的处理的整个流程的流程图;
图18为示出了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错误进行检测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9为示出了生成第一错误信号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20为示出了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错误进行检测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21为示出了生成第二错误信号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22为示出了输出原因信息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23为示出了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错误进行检测的处理的修改例的流程图;
图24为示出了生成第一错误信号的处理的修改例的流程图;
图25为示出了第一错误原因表格的修改例的图;
图26为示出了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错误进行检测的处理的修改例的流程图;
图27为示出了生成第二错误信号的处理的修改例的流程图;
图28示出了第二错误原因表格的修改例;
图29为示出了实施例2的接收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30示出了存储在包括在实施例2的接收装置中的措施/原因存储部分中的信息的一个例子;
图31为示出了实施例2中的,用于输出措施信息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32为示出了实施例3的接收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33为示出了存储在包括在实施例3的接收装置中的措施表格存储部分中的第一措施表格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4为示出了存储在包括在实施例3的接收装置中的措施表格存储部分中的第二措施表格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5为示出了实施例3中的,用于输出措施信息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注意,作为例子,以下的实施例将说明通过红外线传输数据的传输方法(发送方法)。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利用不是红外线的光发送或其它无线通信方法。
实施例1
以下将参照图1到28,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i)作为第一装置的移动装置,如移动电话,以及(ii)作为第二装置的电子设备,如显示装置(例如,电视)。移动装置对记录在移动装置的记录介质中的任何文件,如视频文件、图像数据、广播节目信息及文档数据(以下称为“数据”),进行选择,并且将选择的文件发送到电子设备的红外接口,反之,电子设备接收该数据。
注意,电子设备不限于显示装置,例如,可以是,图3所示的打印设备、图4所示的记录设备(DVD(Digital Video Disk,数字视频光盘)录像机、CD(Compact Disk,压缩光盘)录像机、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录像机、VCR(Video cassette recorder,盒式磁带录像机))、图5所示的个人计算机以及图6所示的另一个移动装置,如具有记录介质的移动电话。此外,电子设备可以是与显示设备连接的通信接口装置(dongle)或打印设备或记录设备。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装置为移动装置(例如,移动电话),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一装置也可以是具有记录介质的电子设备(显示设备、打印设备、记录设备、个人计算机等)。
以下将参照图7所示的顺序图,对在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取代执行XID命令(用于寻找站点的命令)和响应的分组交换,用户识别出接收装置并进行传送。以这种方式,例如,可以判定电子设备是与移动装置通信的配对装置(mate device)。即,在通信开始时,(i)搜索配对装置,(ii)通过相同的连接信息包,进行建立与配对装置连接所需要的命令的(连接命令)交换(图7中的SNRM命令)。这样,可以省略对用于寻找站点的命令的分组交换,并且可以缩短传输文件所需要的时间。具体地说,通过IrDA协议寻找站点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为3到4秒,因此,可以将传输文件所需要的总时间减少3到4秒。
即,在只发送文件的情况下,可以预先确定发送文件所需要的参数。
具体地说,预先确定每帧数据大小、最大回复时间(turnaround time)、最小回复时间等。由此,移动装置输出只描述根据预定值改变的参数的、公开(declare)连接的信息包(连接信息包),在不在连接信息包中进行描述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识别出预定值,并且电子设备发送描述已经被电子设备接收到的参数的响应(电子设备已经拟定的参数)。此外,如果该参数与预定参数相同,则电子设备不必在响应中对参数进行描述。在被移动装置接收的响应没有任何描述的情况下,移动装置识别出预定值,并且可以利用预定值的参数进行通信。
此外,例如,移动装置可以输出包含表示移动装置不需要来自电子设备的响应的参数的连接信息包。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接收到连接命令的电子设备不发送命令响应,而是利用公开的参数准备接收数据。
然后,移动装置向电子设备发送包含被指令要传输的视频数据的数据信息包(I帧)。然后,电子设备利用由连接信息包设置的参数以便接收数据信息包,并且进行与数据信息包有关的预定处理(例如,显示处理)。
发送装置的配置
以下将对包括在移动装置中的发送装置的配置进行说明。发送装置发送连接信息包和数据信息包。如图8所示,发送装置1包括CPU 11、存储器12、控制器13和发送部分14。此外,控制器13包括控制部分131、连接信息包生成部分132、数据信息包生成部分133和错误检测校正码添加部分134。
响应于输入到操作部分(没有示出)的用户指令,CPU 11进行预定计算。预定计算的一个例子是对传输数据的传输处理。当从操作部分接收到传输数据的传输指令时,CPU 11将要传输的传输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2中,并且向控制部分131提出传输请求。此外,当从控制部分131接收发送终止通知(表示传输数据的发送被终止)时,CPU 11完成传输处理。
存储器12存储要发送的传输数据,并且,CPU 11将该传输数据写入存储器12。
当接收到来自CPU11的传输请求时,控制部分131使连接信息包生成部分132生成连接信息包。另外,控制部分131从存储器12中读出传输数据,将读出的传输数据发送到数据信息包生成部分133,并且使数据信息包生成部分133生成数据信息包。这里,控制部分131对由数据信息包生成部分133生成的信息包长度和信息包间隔进行控制。注意,控制部分131对信息包的长度进行控制,信息包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根据由错误检测校正码添加部分134检测的数据量获得的最大信息包长度(将在后面描述)。此外,控制部分131对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和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部分131对已经从发送部分14发送的所有与从存储器12读出的传输数据对应的数据信息包进行检测。然后,控制部分131向CPU11发送表示终止传送传输数据的传送终止通知。
连接信息包生成部分132生成包含与作为发送数据的目的地的电子设备建立连接所需要的参数的连接信息包。这里,建立连接所需要的参数为(i)数据传输速度、(ii)信息包的数据大小、(iii)窗口大小(能够被连续发送的信息包的数量)、(iv)回复时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接收到数据到对接收的数据进行答复的时间)、(v)Additional BOF的数量和(vi)到断开连接为止的时间。注意,这些是在在IrDA通信协议中定义的层当中的LAP层中定义的参数。本实施例的连接信息包生成部分132生成用于建立除了LAP层以外的更高层(LMP层、TTP层、OBEX层)连接所需要的连接信息包。连接信息包生成部分132将生成的连接信息包输出到错误检测校正码添加部分134。
注意,由控制部分131对由连接信息包生成部分132生成的连接信息包的传输速度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分131将连接信息包的传输速度控制为9600bps。
这里,如图9所示,每个连接信息包包含BOF(Begin Of Frame,开始帧)41、DATA(数据部分)42、CRC 43和EOF(End OfFrame,结束帧)44。建立连接所需要的参数包含在数据部分42中。
BOF 41包含表示信息包开始的信息。
DATA(数据部分)42包含用于建立连接的参数。如图10所示,DATA 42包含地址字段421、控制字段422和数据字段423。如稍后将描述的,CRC 43包含由错误检测校正码添加部分134添加的错误检测码(或校正码)(可以在下文中称为“冗余码”)和校正码。EOF 44包含表示信息包结束的信息。
此外,如图11所示,连接信息包包含IrDA的SNRM命令以及建立更高层连接所需要的更高层数据。
数据信息包生成部分133对从控制部分131接收的传输数据进行划分,以便生成多个数据信息包。这里,数据信息包生成部分133对传输数据进行划分,从而生成经过划分的数据(1)到(N),每个划分的数据的信息包长度为从控制部分131接收的信息包长度。然后,数据信息包生成部分133生成将每个经过划分的信息包含为信息的数据信息包。即,数据信息包生成部分133生成包含经过划分的数据(1)的数据信息包(1),...,以及包含划分的数据(N)的数据信息包(N)。
注意,由控制部分131对由数据信息包生成部分133生成的数据信息包的传输速度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分131将连接信息包的传输速度控制为4Mbps。
数据信息包生成部分133将多个生成的数据信息包发送到错误检测校正码添加部分134。这里,数据信息包生成部分133对各个数据信息包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行控制,使得时间间隔为从控制部分131接收到的信息包间隔。
这里,如图12所示,每个数据信息包包含前同步码(preamble)字段(PA)51、开始标志(STA)52、包含控制字段531和数据字段532的DATA(数据部分)53、CRC 54和停止标志(STO)55。
此外,数据字段532a包含用于更高层的更高层数据532a(更高层指的是IrDA中的LMP层、TTP层和OBEX层以及IrSimple中的LMP层、SMP层和OBEX层)。注意,与特定通信层对应的更高层数据532a包含与刚刚在该特定通信层之上的通信层对应的数据。
如图13(a)和13(b)所示,在某个更高层中(例如,在IrSimple中的SMP层),更高层数据532a包含(i)表示作为划分的数据的顺序的顺序号的顺序号字段532b以及(ii)用于更高的更高层的数据字段。注意,表示开始的顺序号“0”被分配给第一个划分的数据(1)。此外,顺序号“1”到“N-2”被分别分配给划分的数据2到N-1。
这里,在更高层数据532a具有图13(a)所示的字段结构的情况下,将表示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包的顺序号“N”分配给最后划分的数据(最后被划分的数据)。
同时,在更高层数据532a具有图13(b)所示的字段结构的情况下,在最后划分的数据(最后被划分的数据)的情况下,表示划分的数据是否是最后一个的Last字段532c的标志为“1”,而在其它划分数据的情况下,Last字段532c的标志为“0”。
这样就允许接收装置对是否已经接收到最后的划分数据进行确认。
为了对错误进行检测,错误检测校正码添加部分134将错误检测码(或校正码)添加到由连接信息包生成部分132生成的连接信息包以及由数据信息包生成部分133生成的数据信息包中。然后,错误检测校正码添加部分134将这些信息包发送到发送部分14。错误检测校正码添加部分134将错误检测码(或校正码)添加到连接信息包的CRC 43和数据信息包的CRC 54。
注意,例如,错误检测码是循环码,如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码,而校正码为BCH码,如奇偶校验码(parity check code)、汉明码(hamming code)以及里德所罗门码(reed solomon code)。注意,CRC码具有预定长度。根据这个长度,对包含由CRC码检测的错误的数据的量进行限制。具体地说,CRC码具有如16位和32位的长度。例如,16位CRC码可以对最大为2048字节的数据中的1位错误进行彻底检测。
发送部分14按照预定时间间隔、通过红外通信路径向外发送从控制器13接收的多个信息包。
如上所述,发送部分14以96000bps的通信速度发送连接信息包,并且以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4Mbps的通信速度发送数据信息包。
此外,发送部分14在发送连接信息包之前,发送Additional BOF,并且在发送数据信息包之前,发送用于同步的脉冲串。注意,发送部分14以9600bps的通信速度发送Additional BOF。
当接收装置处在省电模式中时,有时不能接收BOF。但是,由于在BOF之前发送Additional BOF,因此接收装置能够稳定地接收BOF。即,AdditionalBOF是用于使接收装置稳定的脉冲串。
接收装置的配置
如图1所示,接收连接信息包和数据信息包的电子设备包括接收装置2和用户接口3。
例如,用户接口3为显示部分,如液晶显示器。
接收装置2进行对连接信息包和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处理。如图1所示,接收装置2包括接收部分21、错误状态判断部分(第一判断装置、第二判断装置)22、信息包处理部分23、控制部分24、错误原因判断部分(通知信息读出装置)25、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通知信息表格)26以及错误原因输出部分(通知信息输出装置)27。
接收部分21接收从移动装置发送的连接信息包和数据信息包。
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接收失败模式,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判断对连接信息包(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或失败。然后,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生成表示接收连接信息包已经成功或失败的第一错误信号,并且生成表示接收数据信息包已经成功或失败的第二错误信号。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将连接信息包和数据信息包输出到信息包处理部分23,其中,(i)错误检测码(冗余码)没有从连接信息包和数据信息包中的每一个中检测到错误(或者,(ii)连接信息包和数据信息包中的每一个的出错率等于或低于一个预定阈值)。注意,稍后将对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的详细配置进行描述。
注意,当接收状态满足以下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时,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生成第一错误信号。
(1)第一接收失败模式Co1:情况是,(i)已经接收到与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但是,(ii)在接收到这些脉冲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更高层还没有识别出由连接信息包表示的参数。与这种情况对应的第一错误信号被称为第一错误信号<Co1>。
注意,有三个或更多个脉冲的原因是因为,在自然界中,相同的现象偶然出现三次或更多次的概率非常低。
(2)第一接收失败模式Co2:情况是,(i)已经接收在连接信息包之前发送的Additional BOF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串,但是,(ii)没有接收到指定数量的Additional BOF,或者,没有接收到构成连接信息包的BOF 41、数据部分42、CRC 43以及EOF 44中的至少一个。与这种情况对应的第一错误信号被称为第一错误信号<Co2>。
(3)第一接收失败模式Co3:情况是,(i)已经接收到连接信息包,但接收状态是,冗余码检测到错误。与这种情况对应的第一错误信号被称为第一错误信号<Co3>。
当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时,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0>。
此外,当接收状态满足以下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时,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生成第二错误信号。
(1)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1:情况是,已经接收到与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但是,没有接收到(i)用于使数据信息包同步的指定脉冲串、(ii)STA 52、(ii)数据部分53、(iii)CRC 54和(iv)STO 55中的至少一个,其中,(ii)到(iv)构成了数据信息包。与这种情况对应的第二错误信号被称为第二错误信号<Da1>。
(2)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2:情况是,已经接收到数据信息包,但是,被冗余码检测出的出错率等于或高于一个预定阈值。与这种情况对应的第二错误信号被称为第二错误信号<Da2>。
(3)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3:情况是,与表示开始的顺序号“0”对应的划分的数据丢失。与这种情况对应的第二错误信号被称为第二错误信号<Da3>。
(4)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4:情况是,与离散的顺序号对应的中间划分的数据(即除了第一划分数据与最后划分数据之外的划分数据)丢失。与这种情况对应的第二错误信号被称为第二错误信号<Da4>。
(5)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5:情况是,一个中间划分数据丢失,或者,与连续顺序号对应的中间划分数据丢失。与这种情况对应的第二错误信号被称为第二错误信号<Da5>。
(6)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6:情况是,与表示结束的顺序号“N”对应的划分数据丢失,或者,划分的数据丢失,而这个划分数据表示划分数据是否是最后一个划分数据的一个字段表示该划分数据是最后一个划分数据。与这种情况对应的第二错误信号被称为第二错误信号<Da6>。
(7)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7:情况是,出现了上述的Da3到Da6中的至少两个。与这种情况对应的第二错误信号被称为第二错误信号<Da7>。
当正常地接收到一系列数据信息包中的所有数据信息包时,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0>。
信息包处理部分23进行与从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接收的连接信息包和数据信息包有关的预定处理。即,信息包处理部分23从连接信息包的数据部分42中读出连接命令,并且将读出的连接命令输出到控制部分24。
此外,信息包处理部分23从数据信息包中读出数据部分53(见图12),并且将读出的数据部分53输出到控制部分24。
这里,信息包处理部分23进行IrDA的PHY层和LAP层的数据处理,并且将更高层的数据发送到控制部分24。
控制部分24进行与从信息包处理部分23接收的连接命令和数据对应的预定处理。
即,控制部分24使对应层识别出包含在从信息包处理部分23接收的连接命令中的通信层参数。这里,当所有通信层已经识别出参数时,控制部分24向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输出表示所有通信层已经识别出参数的更高层正常识别通知。
然后,按照由连接命令表示的参数,控制部分24准备好接收包含在数据信息包中的数据。
此外,控制部分24将从信息包处理部分23接收的数据写到存储器(没有示出),并且向CPU(没有示出)发送接收完成通知。
控制部分24进行更高层(更高层指的是IrDA中的LMP层、TTP层和OBEX层以及IrSimple中的LMP层、SMP层和OBEX层)的数据处理。
这里,控制部分24从数据信息包的更高层数据532a(见图12)中读出与各个数据对应的顺序号,并且对这些顺序号进行管理。在更高层数据532a具有图13(b)所示的字段结构的情况下,控制部分24对最后字段532c的标志、表示该数据是否是最后一个数据的标志进行校验。
然后,(a)当与表示开始的顺序号“0”对应的数据丢失时,控制部分24向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输出表示上述数据丢失的顺序号异常信号<Se1>,(b)当在与中间顺序号对应的数据当中、与离散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丢失时,控制部分24向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输出表示上述数据丢失的顺序号异常信号<Se2>,(c)当在与中间顺序号对应的数据当中、与一个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丢失,或者,在与中间顺序号对应的数据当中,与连续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丢失时,控制部分24向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输出表示上述数据丢失的顺序号异常信号<Se3>,以及(d)当与表示结束的顺序号“N”对应的数据丢失,或者与表示结束的标志(即,图13(b)示出的Last字段532c的标志“1”)对应的数据丢失时,控制部分24向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输出顺序号异常信号<Se4>。
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存储(I)第一错误原因表格和(II)第二错误原因表格,其中,第一错误原因表格将(i)除了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外的第一错误信号与(ii)各个原因信息联系起来,而每个原因信息表示与由每个第一错误信号表示的错误状态对应的原因,另外,在第一错误信号<Co0>的情况下,第二错误原因表格将(i)第二错误信号与(ii)各个原因信息联系起来,而每个原因信息表示与由每个第二错误信号表示的错误状态对应的原因。
图14是示出了存储在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中的第一错误原因表格的一个例子。如图14所示,第一错误原因表格将第一错误信号<Co1>到<Co3>中的每一个与原因信息联系起来。这里,第一错误信号<Co1>表示最坏的接收状态,因此,第一错误信号<Co1>与原因信息“距离长(等级3)”相关。
相似地,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存储图15所示的第二错误原因表格。
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中读出与从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接收的第一错误信号对应的原因信息和与从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接收的第二错误信号对应的原因信息,并且将这些原因信息输出到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
具体地说,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除了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外的第一错误信号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存储在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中的第一错误原因表格中读出与这个第一错误信号对应的原因信息。此外,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00>和除了第二错误信号<Da0>以外的第二错误信号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存储在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中的第二错误原因表格中读出与这个第二错误信号对应的原因信息。然后,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将读出的原因信息输出到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
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将从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接收的原因信息输出到用户接口3,以便将错误原因通知给用户。例如,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使作为用户接口3的显示部分显示原因信息。
错误状态判断部分的配置
图16为示出了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的内部配置的框图。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包括(i)用于判断连接信息包的接收错误状态的连接信息包判断部分(第一判断装置)31和(ii)用于判断数据信息包的接收错误状态的数据信息包判断部分(第二判断装置)32。
关于连接信息包判断部分
连接信息包判断部分31包括脉冲检测部分(第一脉冲检测装置)311、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特定脉冲串检测装置)312、错误检测部分313、信息包输出部分314、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以及定时器316和317。
当脉冲检测部分311已经检测到与作为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的9600bps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时,脉冲检测部分311向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输出表示上述情况的脉冲检测信号。
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已经检测到与要在连接信息包之前发送的Additional BOF对应的三个特定脉冲串时,在上述检测之后的预定时间内,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i)指定数量的Additional BOF、(ii)BOF 41、(iii)数据部分42、(iv)CRC 43、和(v)EOF44,其中,(ii)到(v)构成了连接信息包(见图9)。注意,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利用定时器317对上述预定时间进行计数。
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i)指定数量的特定脉冲串、(ii)BOF 41、(iii)数据部分42、(iv)CRC 43和(v)EOF 44中的任何一个时,其中,(ii)到(v)构成了连接信息包,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向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输出表示上述情况的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
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在预定时间内已经接收到指定数量的Additional BOF以及构成连接信息包的所有字段时,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将接收的连接信息包输出到错误检测部分313。
错误检测部分313从连接信息包的CRC 43中读出错误检测码(冗余码)并且利用读出的冗余码对连接信息包的数据部分42中的错误进行检测。当错误检测部分313已经通过冗余码检测到错误时,错误检测部分313向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输出表示上述情况的错误检测信号。此外,错误检测部分313向信息包输出部分314输出从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接收的连接信息包。
当错误检测部分313没有检测到连接信息包中的错误时,信息包输出部分314向信息包处理部分23输出从错误检测部分313接收的连接信息包。同时,当错误检测部分313已经检测到连接信息包中的错误时,信息包输出部分314丢弃这个连接信息包。
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表示连接信息包的接收错误状态的第一错误信号。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存在第一错误信号<Co0>到<Co3>。
如上所述,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可以接收(i)来自脉冲检测部分311的脉冲检测信号、(ii)来自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的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iii)来自错误检测部分313的错误检测信号和(iv)来自控制部分24的更高层正常识别通知。
当接收到来自脉冲检测部分311的脉冲检测信号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使定时器316复位,并且在预定时间内,判断是否已经从控制部分24获得更高层正常识别通知。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接收到更高层正常识别通知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0>,其表示(i)已经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和(ii)更高层已经识别出该连接信息包。
同时,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没有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更高层正常识别通知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第一接收失败模式Co1。然后,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1>。
此外,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接收到来自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的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第一接收失败模式Co2。然后,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2>。
另外,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接收到来自错误检测部分313的错误检测信号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第一接收失败模式Co3。然后,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3>。
然后,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向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输出已经生成的第一错误信号。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生成了多个第一错误信号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确定优先级,从而按照第一错误信号<Co3>、<Co2>和<Co1>的顺序排列从高优先级信号到低优先级信号的优先次序,并且输出较高(最高)优先级的第一错误信号。例如,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生成了第一错误信号<Co2>和<Co1>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输出优先级较高的第一错误信号<Co2>。
关于数据信息包判断部分
以下对数据信息包判断部分32进行说明。数据信息包判断部分32包括脉冲检测部分(第二脉冲检测装置)321、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错误检测部分323、信息包输出部分324、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以及定时器326。
脉冲检测部分321对频率与4Mbps的通信速度对应的脉冲进行检测。当脉冲检测部分321已经接收到上述三个或更多个脉冲时,脉冲检测部分321向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和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输出脉冲检测信号。
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判断它是否已经接收到(i)与数据信息包对应的、用于同步的脉冲串、(ii)STA 52、(iii)数据部分53和(iv)STO 55,其中,(ii)到(iv)构成数据信息包(见图12)。
具体地说,当接收到脉冲检测信号时,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使定时器326复位,并且判断是否已经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i)用于同步的脉冲串、(ii)STA 52、(iii)数据部分53和(iv)STO 55,其中(ii)到(iv)构成数据信息包(见图12)。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没有接收到这些(i)到(iv)时,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向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输出表示上述情况的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同时,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已经接收到这些(i)到(iv)时,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向错误检测部分323输出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包。
错误检测部分323根据包含在数据信息包的CRC 54中的错误检测码与接收的信息包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对发送的数据的出错率进行计算(推测)。
例如,错误检测部分323根据每个都已经被错误检测码检测出错误的数据信息包的数量以及接收的数据的总位数,计算出错率(=(每个都已经检测出错误的数据信息包的数量)/(总位数))。
然后,当计算的出错率高于预定阈值时,错误检测部分323向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输出表示计算的出错率高于预定阈值的错误检测信号。此外,错误检测部分323向信息包输出部分324输出从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接收的数据信息包。
这里,最好,当出错率为10-8或更高时,错误检测部分323输出错误检测信号。10-8是在IrDA中定义的出错率,并且,利用这个出错率,可以进行可达100cm并且可达4Mbps的通信。由此,可以适当地判断是否已经出现了数据传输异常性。
当由错误检测部分323计算的、数据信息包的出错率低于预定阈值时,信息包输出部分324向信息包处理部分23输出从错误检测部分323接收的数据信息包。同时,当由错误检测部分323计算的出错率等于或高于预定阈值时,信息包输出部分324丢弃这个数据信息包。
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表示一系列数据信息包的接收错误状态的第二错误信号,并且将生成的第二错误信号输出到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
注意,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可以接收(i)来自脉冲检测部分321的脉冲检测信号、(ii)来自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的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iii)来自错误检测部分323的错误检测信号和(iv)来自控制部分24的顺序号异常信号。
在获得来自脉冲检测部分321的脉冲检测信号之后,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开始第二错误信号的生成处理。
即,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已经接收到脉冲检测信号、然后又接收到来自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的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1。然后,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1>。
此外,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已经接收到脉冲检测信号、然后又接收到来自错误检测部分323的错误检测信号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2。然后,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2>。
此外,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已经接收到脉冲检测信号、然后又接收到来自控制部分24的顺序号异常信号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与这个顺序号异常信号对应的第二错误信号。
接收装置中的连接信息包和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处理
以下将参照图17的流程图,对接收装置2中的连接信息包和数据信息包接收处理的整个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接收部分21对是否已经接收到从发送装置1发送的信号进行判断(S1)。当接收装置21还没有接收到信号时(S1中的否),处理再次返回到S1。
当接收部分21已经接收到信号时(S1中的是),连接信息包判断部分31的脉冲检测部分311对接收的信号是否包含频率与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进行判断(S2)。
当接收的信号不包含频率与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时(S2中的否),处理返回到S1。
同时,当接收的信号包含频率与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时(S2中的是),连接信息包判断部分31的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和错误检测部分313进行关于连接信息包的接收错误的检测处理(S3)。注意,后面将对S3中的连接信息包的接收错误的检测处理的流程进行描述。
然后,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进行第一错误信号生成处理(S4)。后面也将对第一错误信号生成处理进行描述。
这里,当第一错误信号表示已经出现了某种与连接信息包有关的接收错误时(S5中的是),处理进行到S13。同时,当第一错误信号表示没有出现与连接信息包有关的接收错误时(S5中的否),控制部分24按照由接收的连接信息包表示的参数,准备好接收数据信息包(S6)。
接着,接收部分21对是否已经接收到从发送装置1发送的信号进行判断(S7)。当接收装置21没有接收到所述信号时(S7中的否),处理再次返回到S7。
当接收部分21已经接收到信号时(S7中的是),数据信息包判断部分32的脉冲检测部分321对接收的信号是否包含频率与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进行判断(S8)。
当接收的信号不包含频率与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时(S8中的是),则处理返回到S2。
同时,当接收的信号包含频率与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时(S8中的是),数据信息包判断部分32的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和错误检测部分323对与数据信息包有关的接收错误进行检测处理(S9)。注意,后面将对S9中的数据信息包的接收错误检测处理的流程进行描述。
然后,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进行第二错误信号生成处理(S10)。后面也将对第二错误信号生成处理的细节进行描述。
这里,当第二错误信号表示已经出现了某种与数据信息包有关的接收错误时(S11中的是),处理进行到S13。同时,当第二错误信号表示没有出现与数据信息包有关的接收错误时(S11中的否),控制部分24将包含在接收的数据信息包中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没有示出)中,并且向CPU(没有示出)输出接收完成通知。然后,CPU进行对于包含在数据信息包中的数据的预定处理(S12)。
同时,在S13中,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和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将错误原因通知给用户。注意,后面将对S13的细节进行描述。
连接信息包接收错误的检测处理
以下将参照图18的流程图,对S3中示出的连接信息包接收错误的检测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与Additional BOF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串(S21)。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没有接收到与Additional BOF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串时(S21中的否),处理再次重复S21。
同时,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已经接收到与AdditionalBOF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串时(S21中的是),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对是否已经接收到指定数量的Additional BOF进行判断(S22)。然后,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构成连接信息包的BOF 41、数据部分42和EOF 43(S23和S24)。
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没有接收到指定数量的Additional BOF时(S22中的否),或者,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没有接收到构成连接信息包的BOF 41、数据部分42和EOF 43中的至少一个时(S23或S24中的否),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生成表示已经出现对Additional BOF、BOF 41、数据部分42和EOF 43中的至少一个的接收失败的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并且将该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输出到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S25)。然后,处理终止。
同时,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已经接收到指定数量的Additional BOF、BOF 41、数据部分42和EOF 43中的全部时(S24中的是),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向错误检测部分313输出接收的连接信息包。然后,错误检测部分313从连接信息包的CRC 43中读出冗余码,并且利用该冗余码判断在连接信息包的数据部分42中是否有错误(S26)。
当利用冗余码检测出错误时(S26中的是),错误检测部分313向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输出表示检测到错误的错误检测信号(S27)。然后,信息包输出部分314将从错误检测部分313接收的所述连接信息包丢弃(S28)。然后,处理终止。
同时,当没有利用冗余码检测出错误时(S26中的否),信息包输出部分314向信息包处理部分23输出从错误检测部分313接收的连接信息包(S29)。然后,处理终止。
第一错误信号的生成处理
以下将参照图19的流程图,对S4中示出的第一错误信号的生成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当接收来自脉冲检测部分311的脉冲检测信号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使定时器316复位(S31)。
然后,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对是否已经接收到来自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的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进行判断(S32)。
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接收到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时(S32中的是),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第一接收失败模式Co2。然后,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2>(S33)。然后,处理进行到S34。同时,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没有接收到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时(S32中的否),则处理再次进行到S34。
接着,在S34中,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对是否已经从错误检测部分313接收到错误检测信号进行判断。
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接收到错误检测信号时(S34中的是),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第一接收失败模式Co3。然后,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3>(S35)。然后,处理进行到S36。同时,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没有接收到错误检测信号时(S35中的否),则处理再次进行到S36。
接着,在S36中,在接收到脉冲检测信号之后的预定时间内,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对是否已经从控制部分24接收到更高层正常辨认通知进行判断。
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没有接收到更高层正常识别通知时(S36中的否),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第一接收失败模式Co1。然后,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1>(S37a)。同时,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接收到更高层正常识别通知时(S36中的是),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0>(S37b)。
然后,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根据生成的第一错误信号,确定要输出到后面部分的第一错误信号(S38)。即,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只生成一个第一错误信号时,其确定向后面部分输出该第一错误信号。而且,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生成了多个第一错误信号时(在本实施例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生产了第一错误信号<Co1>和<Co2>;而另一种情况是生成了第一错误信号<Co1>和<Co3>),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确定优先级,使得按照第一错误信号<Co1>、<Co2>和<Co3>的顺序,从优先级较高的信号开始排列优先次序,并且确定将较高(最高)优先级的第一错误信号输出到后面部分。
然后,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向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输出在S38中确定的第一错误信号(S39)。
数据信息包的接收错误的检测处理
以下将参照图20的流程图,对S9中示出的数据信息包的接收错误的检测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当接收到来自脉冲检测部分321的脉冲检测信号时,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使定时器326复位,并且在接收到脉冲检测信号之后的预定时间内,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i)用于数据信息包的同步的脉冲串、(ii)STA 52、(iii)数据部分53以及(iv)STO 55,其中,(ii)到(iv)构成数据信息包(S41和S42)。
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没有接收到(i)用于同步的脉冲串、(ii)STA 52、(iii)数据部分53以及(iv)STO 55中的至少一个时,其中,(ii)到(iv)构成数据信息包(S41或S42中的否),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向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输出表示已经出现了用于同步的脉冲串的接收失败或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失败的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S43)。
同时,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已经接收到(i)用于同步的脉冲串、(ii)STA 52、(iii)数据部分53以及(iv)STO 55中的全部时,其中,(ii)到(iv)构成数据信息包(S42中的是),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向错误检测部分323输出接收的数据信息包。然后,错误检测部分323根据包含在数据信息包的CRC 54中的错误检测码与接收的数据信息包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对发送的数据的出错率进行计算。然后错误检测部分323判断计算的出错率是否等于或高于预定阈值(在这种情况下为1×10-8)(S44)。
当出错率等于或高于预定阈值时(S44中的是),错误检测部分323向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输出表示出错率等于或高于预定阈值的错误检测信号(S45)。然后,错误检测部分323向信息包输出部分324输出从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接收的数据信息包。然后,信息包输出部分324丢弃该数据信息包(S46)。然后,处理被终止。
同时,当出错率低于预定阈值时(S44中的否),错误检测部分323向信息包输出部分324输出从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接收的数据信息包。然后,信息包输出部分324将从错误检测部分323接收的数据信息包输出到信息包处理部分23(S47)。
然后,信息包处理部分23从该数据信息包中提取数据,并且将提取的数据发送到控制部分24。另外,控制部分24从信息包处理部分23接收的数据中读出顺序号,并且对读出的顺序号进行管理。然后,控制部分24对是否有与顺序号有关的异常性进行判断(S48)。
当存在与顺序号有关的异常性时(S48中的是),控制部分24生成与这个异常性对应的顺序号异常信号,并且将生成的顺序号异常信号输出到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S49)。然后,处理终止。同时,当没有与顺序号有关的异常性时(S48中的否),处理再次终止。
如上所述,顺序号异常信号的例子为:(a)顺序号异常信号<Se1>,其表示与表示开始的顺序号“0”对应的数据丢失;(b)顺序号异常信号<Se2>,其表示与对应于中间顺序号的数据当中的离散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丢失;(c)顺序号异常信号<Se3>,其表示(i)与对应于中间顺序号的数据当中的一个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丢失,或者(ii)与对应于中间顺序号的数据当中的连续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丢失;以及(d)顺序号异常信号<Se4>,其表示(i)与表示结束的顺序号“N”对应的数据丢失,或者(ii)与表示结束的标志(即,Last字段532c的标志“1”)对应的数据丢失。
第二错误信号的生成处理
以下将参照图21的流程图,对S10中示出的第二错误信号的生成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已经接收到来自脉冲检测部分321的脉冲检测信号的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对是否已经从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接收到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进行判断(S51)。
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已经接收到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时(S51中的是),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1。然后,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1>(S52)。然后,处理进行到S58。
同时,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没有接收到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时(S52中的否),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判断是否已经从错误检测部分323接收到错误检测信号(S53)。
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已经接收到错误检测信号时(S53中的是),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2。然后,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2>(S54)。然后,处理进行到S58。
同时,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没有接收到错误检测信号时(S53中的否),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判断是否已经从控制部分24接收到顺序号异常信号(S55)。
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已经接收到顺序号异常信号时(S55中的是),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与这个顺序号异常信号对应的第二错误信号(S56)。
即,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只接收到顺序号异常信号<Se1>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3。然后,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3>。
此外,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只接收到顺序号异常信号<Se2>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4。然后,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4>。
此外,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只接收到顺序号异常信号<Se3>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5。然后,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5>。
此外,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只接收到顺序号异常信号<Se4>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6。然后,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6>。
此外,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已经接收到顺序号异常信号<Se1>到<Se4>中的两个或更多个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7。然后,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7>。
同时,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没有接收到顺序号异常信号时(S55中的否),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表示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已经正常地接收到一系列数据信息包的全部的第二错误信号<Da0>(S57)。
然后,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向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输出生成的第二错误信号(S58),然后,使处理终止。
错误原因通知处理
以下将参照图22的流程图,对S13中示出的错误原因通知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接收来自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的第一错误信号和第二错误信号(S61)。
接着,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中读出与第一错误信号和第二错误信号对应的原因信息(S62)。
具体地说,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除了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外的第一错误信号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存储在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中的第一错误原因表格中读出与这个第一错误信号对应的原因信息。此外,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和除了第二错误信号<Da0>以外的第二错误信号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存储在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中的第二错误原因表格中读出与这个第二错误信号对应的原因信息。
然后,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将读出的原因信息输出到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然后,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将从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接收的原因信息输出的用户接口3,以便将错误原因通知给用户(S63)。
例如,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1>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图14所示的第一错误原因表格中读出原因信息“距离长(等级3)”。然后,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原因信息。由此,当接收装置2已经接收到与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串,但更高层还没有正常地识别连接信息包时,用户能够得知需要将接收装置2与发送装置1之间的距离缩短。
此外,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2>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图14所示的第一错误原因表格中读出原因信息“距离长(等级2)”。然后,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原因信息。由此,当接收装置2已经接收到与Additional BOF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串,但还没有接收到连接信息包时,用户能够得知需要将接收装置2与发送装置1之间的距离缩短。
此外,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3>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图14所示的第一错误原因表格中读出原因信息“距离长(等级1)”。然后,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原因信息。由此,当已经利用冗余码检测出连接信息包的错误时,用户能够得知需要将接收装置2与发送装置1之间的距离缩短。
此外,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及第二错误信号<Da1>(或者<Da2>、<Da4>或<Da7>)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图15所示的第二错误原因表格中读出原因信息“在4Mbps的通信速度的区域之外”。然后,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原因信息。由此,用户能够得知需要缩短接收装置2与发送装置1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及第二错误信号<Da3>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图15所示的第二错误原因表格中读出原因信息“开始时在区域之外”。然后,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原因信息。由此,用户能够知道(i)只在开始从发送装置1发送数据时出现错误,以及(ii)通过从当前位置重发数据,可以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及第二错误信号<Da5>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图15所示的第二错误原因表格中读出原因信息“出现通信阻塞”。然后,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原因信息。由此,用户能够得知当从发送装置1发送数据时,已经出现了某种类型的通信阻塞。因此,当确认存在通信阻塞时,用户可以重新进行发送。因此,可以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这里,通信阻塞的几个例子是:与发送装置1和接收装置2之间的通信无关的、具有强电功率的无线电信号或者光信号;在发送装置1与接收装置2之间的障碍物(barrier)。
此外,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及第二错误信号<Da6>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图15所示的第二错误原因表格中读出原因信息“发送结束之前在区域之外”。然后,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原因信息。由此,用户能够得知在发送数据结束时,发送装置已经处在区域之外。因此,用户可以在不改变发送装置1的位置的情况下重新发送数据,直到完成接收为止。结果,可以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修改例
关于连接信息包的接收错误的检测处理和第一错误信号的生成处理的修改例1
根据以上说明,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只对是否已经接收到连接信息包的数据部分42进行检测。但是,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可以立刻对通信速度低的连接信息包的数据部分42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数据部分42是否包含建立连接所需要的参数。
在图23的流程图中示出了本修改例中的连接信息包的接收错误检测处理的流程。
首先,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与Additional BOF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串(S21)。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没有接收到与Additional BOF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串时(S21中的否),处理再次重复S21。
同时,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检测出已经接收到与Additional BOF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串时(S21中的是),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判断是否已经接收到(i)指定数量的Additional BOF、(ii)BOF 41和(iii)数据部分42,其中,(ii)和(iii)构成连接信息包(S22和S23)。另外,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对接收的连接信息包的数据部分42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数据部分42是否包含建立连接所需要的参数(S23a)。
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没有接收到指定数量的Additional BOF、BOF 41和数据部分42中的至少一个时(S22或S23中的否),或者,当数据部分42不包含建立连接所需要的参数时(S23a中的否),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生成表示已经出现连接信息包接收失败的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并且将生成的信号输出到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S26a)。然后,处理终止。
同时,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已经接收到特定数量的Additional BOF、BOF 41和数据部分42,并且当数据部分42包含建立连接所需要的参数时(S23a中的是),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对是否已经接收到EOF 44进行判断(S24)。
当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没能接收到EOF 44时(S24中的否),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向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输出表示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已经接收到建立连接所需要的参数,但是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的EOF接收异常信号(S26b)。然后,处理终止。
然后,进行图18中所示的S26到S29。
同时,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接收到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表示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没能接收到Additional BOF、BOF 41和数据部分42中的任何一个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Co2a。然后,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2a>。此外,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接收到EOF接收异常信号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表示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已经接收到建立连接所需要的参数,但还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Co2b。然后,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2b>。
在图24的流程图中示出了在本修改例中的第一错误信号生成处理的流程。
首先,当接收到来自脉冲检测部分311的脉冲检测信号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使定时器316复位(S31)。
然后,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对是否已经从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接收到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进行判断(S32a)。
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接收到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时(S32a中的是),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2a>(S33a)。然后,处理进行到S32b。同时,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没有接收到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时(S32a中的否),处理再次进行到S32b。
接着,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对是否已经从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12接收到EOF接收异常信号进行判断(S32b)。
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接收到EOF接收异常信号时(S32b中的是),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2b>(S33b)。然后,处理进行到S34。同时,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没有接收到EOF接收异常信号时(S32b中的否),处理再次进行到S34。
然后,进行图19中所示的S34到S39。在S38中,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生成了多个第一错误信号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确定优先级,使得按照第一错误信号<Co3>、<Co2b>、<Co2a>和<Co1>的顺序,从较高优先级的信号开始排列优先次序,并且确定输出较高(最高)优先级的第一错误信号。
注意,在本修改例中,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存储图25的第一错误原因表格。
由此,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2b>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图25所示的第一错误原因表格中读出原因信息“距离长(等级2)”。然后,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原因信息。由此,用户能够得知需要靠近接收装置2,然后进行重新传输。因此,能够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关于连接信息包的接收错误的检测处理和第一错误信号的生成处理的修改例2
在以上说明中,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可以生成多种第一错误信号。但是,除了表示没有出现连接信息包的接收错误的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外,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只能生成第一错误信号中的一个。即,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只能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1>、<Co2>、<Co2a>、<Co2b>和<Co3>中的一个。
例如,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只能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1>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仅需只接收来自脉冲检测部分311的脉冲检测信号以及来自控制部分24的更高层正常识别通知。然后,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接收到脉冲检测信号、且在预定时间内还没有接收到更高层正常辨认通知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第一错误信号,并且将生成的信号输出到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
此外,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只能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2>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仅需只接收来自脉冲检测部分311的脉冲检测信号以及来自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的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然后,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接收到脉冲检测信号、然后又接收到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第一错误信号,并且将生成的信号输出到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
此外,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只能生成第一错误信号<Co3>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仅需只接收来自脉冲检测部分311的脉冲检测信号以及来自错误检测部分323的错误检测信号。然后,当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已经接收到脉冲检测信号、然后又接收到错误检测信号时,第一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15生成第一错误信号,并且将生成的信号输出到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可以只需存储预定的第一原因信息(例如,“距离长”),而不是第一错误原因表格。然后,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时,它可以只需从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读出第一原因信息,并且将这个第一原因信息输出到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即,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和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已经接收到(除了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外的)第一错误信号时,它们可以向用户接口3输出预定的第一原因信息(例如,“距离长”)。
关于数据信息包接收错误的检测处理和第二错误信号生成处理的修改例1
在脉冲检测部分(通信速度检测装置)321已经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之后,脉冲检测部分321可以对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进行检测。然后,当脉冲检测部分321已经检测到通信速度高于由连接信息包表示的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的脉冲时,脉冲检测部分321向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输出通信速度错误检测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分24将由连接信息包表示的通信速度通知脉冲检测部分321。
图26的流程图示出了本修改例中的数据信息包接收错误的检测处理。即,将S40a和S40b添加到图20的流程图中。
首先,脉冲检测部分321对是否已经检测到通信速度比由连接信息包表示的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脉冲进行判断(S40a)。
当脉冲检测部分321已经检测到通信速度比由连接信息包表示的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脉冲时(S40a中的是),脉冲检测部分321向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输出表示脉冲检测部分321已经检测到这样的脉冲的通信速度错误检测信号(S40b)。然后,处理终止。
同时,当脉冲检测部分321已经检测到通信速度等于或低于由连接信息包表示的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的脉冲时(S40a中的否),执行图20中示出的S41到S49。然后,处理终止。
此外,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已经接收到通信速度错误检测信号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判断接收状态已经满足表示脉冲检测部分321已经接收到通信速度高于由连接信息包表示的通信速度的数据信息包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8。然后,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8>。
即,本修改例的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只需按照图27的流程图生成第二错误信号。
首先,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对是否已经从脉冲检测部分321接收到通信速度错误检测信号进行判断(S50a)。
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已经接收到通信速度错误检测信号(S50a中的是),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表示已经接收到通信速度很高的数据信息包的第二错误信号<Da8>(S50b)。然后,在S58中,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将生成的第二错误信号输出到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
同时,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没有接收到通信速度错误检测信号时(S50a中的否),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执行图21的S51到S58。然后,处理终止。
注意,在本修改例中,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只需存储图28的第二错误原因表格。
按照本修改例,当发送的是通信速度高于由连接信息包指定的通信速度的数据信息包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输出表示已经接收到通信速度很高的数据信息包的第二错误信号<Da8>。然后,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中读出与第二错误信号<Da8>对应的原因信息“通信速度高”,并且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将这个原因信息输出到用户接口3。
因此,通过以较低的速度进行通信,用户就可以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关于数据信息包接收错误的检测处理和第二错误信号生成处理的修改例2
在以上说明中,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可以生成多种第二错误信号。但是,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也许可以只生成一种第二错误信号。即,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可以只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1>到<Da8>中的一个。
例如,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可以只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1>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仅需只接收来自脉冲检测部分321的脉冲检测信号和来自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部分322的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然后,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已经接收到脉冲检测信号,然后又接收到特定脉冲串/信息包异常性检测信号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第二错误信号,并且将生成的信号输出到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
在这种情况下,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可以只需存储第二原因信息“在4Mbps的通信速度的区域之外”,而不是第二错误原因表格。那么,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和第二错误信号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只需从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中读出第二原因信息,并且将这个第二原因信息输出到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
此外,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可以只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2>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仅需只接收来自脉冲检测部分321的脉冲检测信号和来自错误检测部分323的错误检测信号。那么,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已经接收到脉冲检测信号、然后又接收到错误检测信号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第二错误信号,并且将生成的信号输出到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
在这种情况下,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只需存储第二原因信息“在4Mbps通信速度的区域之外”,而不是存储第二错误原因表格。然后,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和第二错误信号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只需从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中读出第二原因信息,并且将这个第二原因信息输出到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
此外,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可以只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3>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仅需只接收来自脉冲检测部分321的脉冲检测信号以及来自控制部分24的顺序号异常信号<Se1>。然后,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已经接收到脉冲检测信号、然后又接收到顺序号异常信号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第二错误信号,并且将生成的信号输出到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
在这种情况下,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只需存储第二原因信息“开始时在区域之外”,而不是存储第二错误原因表格。然后,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和第二错误信号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可以只需从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中读出第二原因信息,并且将这个第二原因信息输出到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
对于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可以只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4>、<Da5>、<Da6>或<Da7>的情况来说,同样如此。
此外,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可以只生成第二错误信号<Da8>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仅需只接收来自脉冲检测部分321的通信速度错误检测信号。那么,当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已经接收到通信速度错误检测信号时,第二错误信号生成部分325生成第二错误信号,并且将生成的信号输出到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
在这种情况下,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只需存储第二原因信息“通信速度高”,而不是第二错误原因表格。那么,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和第二错误信号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只需从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中读出第二原因信息,并且将这个第二原因信息输出到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
关于用户接口的修改例
在以上说明中,用户接口3是显示部分(例如,消息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将原因信息通知用户,用户接口3可以是任何东西。
例如,可以将作为音频数据的原因信息输出到作为扬声器的用户接口3。
此外,用户接口3可以是发光元件(LED)。通过导通/截止该LED或者使LED闪烁,从而使LED形成某种图案,可以将原因信息通知用户。
此外,为了使用户适当地向接收部分21发射方向角不宽的红外线,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用于将作为红外线接收部分的接收部分21的位置通知用户的接收部分位置通知装置。接收部分位置通知装置的一个例子是在接收部分21附近增添的LED,以便不对通信产生干扰。
此外,尤其在电子设备是成像设备的情况下,图像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可以实现表示接收部分21的显示。例如,显示屏幕可以显示表示接收部分21的箭头。
关于原因信息的修改例
在上述说明中,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将第一错误信号<Co1>到<Co3>中的每一个与原因信息“距离长”联系起来,并且存储第一错误信号<Co1>到<Co3>和原因信息“距离长”。但是,出现连接信息包接收错误的一个原因可以是发送装置1位于接收装置2的可通信角范围之外。因此,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使第一错误信号<Co1>到<Co3>中的每一个与原因信息“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或者原因信息“距离长或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联系起来,并且存储第一错误信号<Co1>到<Co3>和原因信息“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和/或原因信息“距离长或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
相似地,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将第二错误信号<Da1>、<Da2>、<Da4>和<Da7>中的每一个与原因信息“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或者原因信息“在4Mbps通信速度的区域之外或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联系起来,并且存储第二错误信号<Da1>、<Da2>、<Da4>和<Da7>以及原因信息“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和/或原因信息“在4Mbps通信速度的区域之外或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
此外,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将第二错误信号<Da3>与原因信息“开始时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或者原因信息“开始时在4Mbps通信速度的区域之外或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联系起来,并且存储第二错误信号<Da3>以及原因信息“开始时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或者原因信息“开始时在4Mbps通信速度的区域之外或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
另外,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可以将第二错误信号<Da6>与原因信息“发送结束之前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或者原因信息“发送结束之前在4Mbps通信速度的区域之外或发送结束之前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联系起来,并且存储第二错误信号<Da6>以及原因信息“发送结束之前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或者原因信息“发送结束之前在4Mbps通信速度的区域之外或发送结束之前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2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1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9600bps)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其通信速度(例如,4Mbps)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
因此,接收装置2包括(i)连接信息包判断部分(第一判断装置)31,用于当接收状态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时,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以及(ii)错误原因输出部分(通知信息输出装置)27,用于当连接信息包判断部分31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向用户接口3输出能够示出接收失败原因的原因信息,从而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
由此,当已经出现连接信息包接收失败时,用户能够立刻得知原因信息(例如,表示接收装置与发送装置之间的距离短的信息)。因此,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即,能够避免频繁出现数据传输错误。
如上所述,存在第一接收失败模式Co1到Co3。
此外,接收装置2包括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用于存储其中有多种第一接收失败模式的第一错误原因表格(通知信息表格),并且存储预先为各种第一接收失败模式确定的、相应的原因信息。
此外,接收装置2包括错误原因判断部分(通知信息读出装置)25,用于当连接信息包判断部分31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指明第一接收失败模式,并且从第一错误原因表格中读出与指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对应的原因信息。然后,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向用户接口3输出由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读出的原因信息。
按照上述配置,用户能够方便地得知与第一接收失败模式对应的通知信息。因此,用户能够按照接收状态、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接收装置2包括数据信息包判断部分(第二判断部分)32,其用于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或失败。
那么,当连接信息包判断部分31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且数据信息包判断部分32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向用户接口3输出用于示出数据信息包接收失败原因的原因信息,从而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
由此,当已经成功地接收了连接信息包、但已经出现数据信息包接收失败时,用户能够立刻辨别出接收失败的原因信息(例如,表示“在对应于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的通信区域之外”的信息)。因此,用户可以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即,可以避免频繁地出现数据传输错误。
如上所述,存在第二接收失败模式Da1到Da8。
此外,接收装置2存储第二错误原因表格,其中,(i)有多种第二接收失败模式,以及(ii)预先为各种第二接收失败模式确定相应的原因信息。
那么,当数据信息包判断部分32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指定接收状态满足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并且从第二错误原因表格中读出与指明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对应的原因信息。然后,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向用户接口3输出由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读出的原因信息。
按照上述配置,用户能够方便地得知与接收状态满足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对应的通知信息。因此,用户能够按照接收状态、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实施例2
以下将参照图29到31,对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将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功能与在上述实施例说明的附图中示出的部件的功能相同的部件,并且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将表示对接收错误的解决措施的措施信息输出到用户接口,而不是接收错误原因信息。据此,用户能够方便地得知如何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图29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如图29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接收装置102和用户接口3。因此,除了(i)接收装置102包括取代接收装置2的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的措施输出部分28,以及(ii)接收装置102还包括措施/原因存储部分29以外,接收装置102与接收装置2相似。
如图30所示,措施/原因存储部分29存储措施/原因表格,该表格将(i)存储在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中的各种原因信息与(ii)表示对由原因信息表示的原因的解决措施的、相应的措施信息联系起来。
措施输出部分28从措施/原因存储部分29中读出与从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接收的原因信息对应的措施信息,并且将读出的措施信息输出到用户接口3。
在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102中,对连接信息包和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处理与图17的流程图的流程大致相同。但是,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102进行图31的措施通知处理,而不是S13(即,图22的错误原因通知处理)。
首先,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接收来自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的第一错误信号和第二错误信号(S61)。接着,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从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中读出与第一错误信号和第二错误信号对应的原因信息(S62)。以上对S61和S62进行了描述。
然后,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将读出的原因信息输出到措施输出部分28。然后,措施输出部分28从措施/原因存储部分29中读出与从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接收的原因信息对应的措施信息(S64)。
接着,措施输出部分28将读出的措施信息输出到用户接口3,以便将解决措施通知给用户(S65)。
在以上说明中,措施/原因存储部分29将原因信息“距离长”与措施信息“靠近并重新发送”联系起来,并且存储原因信息“距离长”和措施信息“靠近并重新发送”。但是,如在实施例1的修改例中所描述的,存在原因信息“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
在这种情况下,措施/原因存储部分29可以将原因信息“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与措施信息“确认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的角度并重新发送”联系起来,并且存储原因信息“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和措施信息“确认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的角度并重新发送”。
实施例3
以下将参照图32到35,对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将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功能与在上述实施例说明的附图中示出的部件的功能相同的部件,并且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与实施例2相似,在本实施例中,将表示对接收错误的解决措施的措施信息输出到用户接口。据此,用户能够方便地得知如何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图3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如图3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接收装置202和用户接口3。因此,除了接收装置202包括(i)措施判断部分35,而不是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ii)措施表格存储部分36,而不是错误原因表格存储部分26,以及(iii)措施输出部分37,而不是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以外,接收装置202与接收装置2相似。
措施表格存储部分36存储(I)第一措施表格,该表格将(i)除了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外的第一错误信号与(ii)表示对由第一错误信号表示的错误状态的解决措施的、每个相应的措施信息联系起来,以及(II)第二措施表格,在第一错误信号<Co0>的情况下,该表格将(i)第二错误信号与(ii)表示对由第二错误信号表示的错误状态的解决措施的、每个相应的措施信息联系起来。
图33示出了存储在措施表格存储部分36中的第一措施表格的一个例子。此外,图34示出了存储在措施表格存储部分36中的第二措施表格的一个例子。
措施判断部分35从措施表格存储部分36中读出与从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接收的第一错误信号和第二错误信号对应的措施信息,并且将读出的措施信息输出到措施输出部分37。
具体地说,当措施判断部分3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外的第一错误信号时,措施判断部分35从存储在措施表格存储部分36中的第一措施表格中读出与这个第一错误信号对应的措施信息。此外,当措施判断部分3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和第二错误信号<Da0>以外的第二错误信号时,措施判断部分35从存储在措施表格存储部分36中的第二措施表格中读出与这个第二错误信号对应的措施信息。然后,措施判断部分35将读出的措施信息输出到措施输出部分37。
措施输出部分37将从措施判断部分35接收的措施信息输出到用户接口3,以便将解决措施通知给用户。
在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202中,对连接信息包和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处理与图17的流程图的流程大致相同。但是,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202进行图35的措施通知处理,而不是S13(即,图22的错误原因通知处理)。
首先,措施判断部分35接收来自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的第一错误信号和第二错误信号(S71)。接着,措施判断部分35从措施表格存储部分36中读出与第一错误信号和第二错误信号对应的措施信息(S72)。
然后,措施判断部分35将读出的措施信息输出到措施输出部分37。然后,措施输出部分37将从措施判断部分35接收的措施信息输出到用户接口3,以便将解决措施通知给用户(S73)。
例如,当措施判断部分3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1>时,措施判断部分35从图33的第一措施表格中读出措施信息“靠近些并重新发送(等级3)”。然后,措施输出部分3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措施信息。由此,当接收状态是接收装置202已经接收到与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串、但更高层没有正常地识别出连接信息包时,用户能够得知需要进一步缩短接收装置2与发送装置1之间的距离。
此外,当措施判断部分3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2>时,措施判断部分35从图33的第一措施表格中读出措施信息“靠近些并重新发送(等级2)”。然后,措施输出部分3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措施信息。由此,当接收状态是接收装置202已经接收到与Additional BOF对应的三个或更多个脉冲串,但没有接收到连接信息包时,用户能够得知需要进一步缩短接收装置2与发送装置1之间的距离。
此外,当措施判断部分3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3>时,措施判断部分35从图33的第一措施表格中读出措施信息“靠近些并重新发送(等级1)”。然后,措施输出部分3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措施信息。由此,当接收状态是已经通过冗余码检测到连接信息包的错误时,用户能够得知需要进一步缩短接收装置2与发送装置1之间的距离。
此外,当措施判断部分3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及第二错误信号<Da1>(或者<Da2>、<Da4>或<Da7>)时,措施判断部分35从图34的第二措施表格中读出措施信息“靠近些并重新发送”。然后,措施输出部分3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措施信息。由此,用户能够得知需要进一步缩短接收装置2与发送装置1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当措施判断部分3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及第二错误信号<Da3>时,措施判断部分35从图34的第二措施表格中读出措施信息“从当前位置重新发送”。然后,措施输出部分3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措施信息。由此,用户能够得知,通过从当前位置进行重新发送,能够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当措施判断部分3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及第二错误信号<Da5>时,措施判断部分35从图34的第二措施表格中读出措施信息“注意环境并重新发送”。然后,措施输出部分3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措施信息。由此,通过在确认存在通信阻塞之后进行重新发送,用户能够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当措施判断部分3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及第二错误信号<Da6>时,措施判断部分35从图34的第二措施表格中读出措施信息“重新发送并保持状态,直到确认通信结束”。然后,措施输出部分3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措施信息。由此,通过在不改变发送装置1的位置的情况下进行重新发送,直到完成接收,用户能够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当措施判断部分35已经接收到第一错误信号<Co0>以及第二错误信号<Da8>时,措施判断部分35从图34的第二措施表格中读出措施信息“以较低通信速度重新发送”。然后,措施输出部分37使用户接口3显示这个措施信息。由此,通过以较低的通信速度进行重新发送,用户能够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注意,图33仅示出了第一措施表格的一个例子,而图34仅示出了第二措施表格的一个例子。措施表格存储部分36可以存储与在图33和34中示出的措施信息不同的措施信息。
例如,措施表格存储部分36可以将第一错误信号<Co1>到<Co3>中的每一个与措施信息“确认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角度并重新发送”联系起来,并且存储第一错误信号<Co1>到<Co3>以及措施信息“确认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角度并重新发送”。
相似地,措施表格存储部分36可以将第二错误信号<Da1>、<Da2>、<Da4>和<Da7>中的每一个与措施信息“确认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角度并重新发送”联系起来,并且存储第二错误信号<Da1>、<Da2>、<Da4>和<Da7>以及措施信息“确认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角度并重新发送”。
本发明不限于对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由技术人员进行修改。基于在不同实施例中披露的技术方法的适当组合的实施例被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最后,接收装置2的每个相应的模块,即,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控制部分24、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措施输出部分28和37以及措施判断部分35可以由硬件逻辑来配置,或者,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利用CPU、通过软件来实现。
即,接收装置2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执行用于实现每个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命令;ROM(只读存储器),用于存储控制程序;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用于装入控制程序;以及存储装置(记录介质),如存储器,用于存储控制程序和各种数据,等等。那么,通过给接收装置2提供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然后,使其计算机(CPU、MPU等)读出并执行接收装置2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可执行格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其中,控制程序是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
记录介质的例子是(i)带,如磁带或盒带,(ii)盘,如磁盘(软盘(a floppydisc)、硬盘等)或光盘(CD-ROM、MO、MD、DVD、CD-R等),(iii)卡,如IC卡(包括存储卡)或光卡,(iv)半导体存储器,如掩模(mask)ROM、EPROM、EEPROM、闪存ROM(flash ROM)等。
此外,可以对接收装置2进行配置,以便能够与通信网络连接,从而可以通过通信网络提供程序代码。对通信网络没有特殊限制,例如,通信网络可以是因特网、企业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LAN、ISDN、VAN、CATV通信网络、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或者卫星通信网络等。此外,对构成通信网络的传输介质也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可以是(i)固定线路,如IEEE1394、USB、电力线载波(powerline carrier),有线电视线路,电话线,或ADSL,或者(ii)无线,如红外(IrDA、遥控)、蓝牙(Bluetooth)、802.11无线、HDR、移动电话网络、卫星线路或者地面波数字网络。注意,即使在程序代码是由电子传输实现的计算机数据信号的形式,并且程序代码被嵌入载波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本发明。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在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利用多个不同的通信速度进行无线通信,将较低的通信速度用于建立连接,而将比用于建立连接的通信速度高的通信速度用于数据传输。
此外,存在用于建立连接的连接信息包和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信息包,其中的每一个都是通过给发送数据添加通信信号和/或用于错误检测的冗余码而创建的一组数据的信息包。
因此,接收装置包括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具有如下功能:(I)当接收装置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时,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能够(i)对接收装置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进行检测,(ii)对接收装置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时接收状态如何进行检测;(II)当接收装置没有正常地接收到数据信息包时,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能够(i)对接收装置没有正常地接收到数据信息包进行检测,(ii)对接收装置没有正常地接收到数据信息包时接收状态如何进行检测的功能。
此外,接收装置包括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其根据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的判断,对通信失败的原因进行判断。
此外,接收装置包括错误原因输出部分27,其将由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判断的通信失败的原因通知给用户。
或者,接收装置包括措施输出部分28,其对由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判断的通信失败原因进行解答,并且将成功进行通信的措施通知给用户。
这里,当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已经接收到表示信息包开始的帧面(pattern)和表示信息包结束的帧面,但是被用于检测错误的冗余码检测到错误时,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判断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
或者,当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已经接收到所希望频带的至少三个脉冲、但是没有接收到连接信息包时,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判断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
或者,当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在发送信息包之前,已经接收到发送的用于使接收安培数(amp)稳定的至少三个特定脉冲串、但没有接收到连接信息包时,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判断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
或者,当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已经接收到建立连接所需要的数据、但没有接收到连接信息包时,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判断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
此外,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判断发送装置已经处在可通信范围之外。那么,根据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的判断,措施输出部分28将表示发送装置应该靠近接收装置,然后进行重新发送的消息通知给用户。
或者,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判断发送装置已经处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那么,根据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的判断,措施输出部分28将表示应该对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的方向进行校正、然后应该进行重新发送的消息通知给用户。
此外,当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检测到希望频带的脉冲,但是没有接收到可以被识别为数据信息包的信息包时,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判断没有正常地接收到数据信息包。
或者,当被冗余码检测的出错率高于预定出错率(例如,10-8)时,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判断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
或者,当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已经接收到与表示开始的顺序号对应的信息包和与表示结束的顺序号对应的信息包,但没有接收到与中间顺序号对应的信息包时,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判断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
或者,在(i)信息包被连续发送,(ii)发送方法是由保持在表示信息包被按顺序排列的字段中的顺序号对信息包的顺序进行管理,以及(iii)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没有从与表示开始的顺序号对应的信息包开始顺序地接收到信息包、但是接收到从与中间顺序号对应的信息包开始的信息包的情况下,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判断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
在这种情况下,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判断发送装置在开始通信时已经处在可通信范围之外,但在通信中间已经进入可通信范围。那么,根据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的判断,措施输出部分28将表示应该从当前位置进行重新发送的消息通知给用户。
或者,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判断发送部分在开始通信时已经处在可通信范围之外,但在通信中间已经进入可通信范围。那么,根据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的判断,措施输出部分28将表示应该对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的方向进行校正,然后进行重新发送的消息通知给用户。
或者,当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已经接收到与表示开始的顺序号对应的信息包和与表示结束的顺序号对应的信息包,但没有接收到与连续顺序号对应的一组信息包时,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判断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
在这种情况下,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判断在通信期间已经暂时出现了干扰通信的现象。那么,根据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的判断,措施输出部分28将表示应该在注意环境的同时进行重新发送的消息通知给用户。
或者,当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没有接收到与表示结束的顺序号对应的信息包时,错误状态判断部分22判断没有正常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
在这种情况下,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判断发送装置已经在通信终止之前到了可通信范围之外,或者发送装置已经改变了其方向,因而在通信终止之前处在可通信范围之外。那么,根据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的判断,措施输出部分28将表示发送装置应该靠近接收装置,进行重新发送,并且将此状态保持到确认通信终止为止的消息,或者,表示应该对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的方向进行校正,发送装置应该进行重新发送,并且将此状态保持到确认通信终止为止的消息通知给用户。
此外,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已经接收到用于建立连接的信息包、但没有正常地接收到数据信息包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判断发送装置已经处在进行速度比用于建立连接的信息包的速度高的数据传输所需要的可通信范围之外。那么,根据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的判断,措施输出部分28将表示发送装置应该靠近接收装置并进行重新发送的消息通知给用户。
此外,当由于多种上述错误状态的组合而导致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没有正常地接收到数据信息包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判断发送装置已经处在进行速度比用于建立连接的信息包的速度高的数据传输所需要的可通信范围之外。那么,根据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的判断,措施输出部分28将表示发送装置应该更靠近接收装置并进行重新发送的消息通知给用户。
此外,当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没有正常地接收到数据信息包时,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判断,在通信开始时,发送装置已经处在可通信角范围之外,但在通信中间时已经进入可通信角范围。那么,根据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的判断,措施输出部分28将表示应该对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的方向进行校正,然后应该进行重新发送的消息通知给用户。
此外,当如众所周知的,发送装置的数据传输速度可变时,根据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的判断,措施输出部分28将表示应该以较低的数据发送速度进行重新发送的消息通知给用户。
此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具有接收装置的成像设备,具有接收装置的记录设备或者具有接收装置的打印设备。
因此,每个装置具有用于将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的判断通知给用户的通知装置。或者,每个装置具有用于将来自措施输出部分28或37的消息通知给用户的通知装置。
在电子设备是图像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图像显示设备显示错误原因判断部分25的判断,以便将该判断通知给用户。或者,图像显示设备显示来自措施输出部分28或37的消息,从而将该消息通知给用户。
注意,在通信系统中,将红外线用作通信介质。例如,使用的是(i)IrDA(红外数据协会)和(ii)通信系统(IrSimple(Infrared Simple)),其中,将用于建立各个通信层的连接的所有数据一起发送。
此外,将9600bps用作用于建立连接的通信速度。另外,将4Mbps用作用于数据传输的通信速度。
此外,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将红外接收部分的位置通知给用户的通知装置。在电子设备是图像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图像显示设备在其显示屏幕上进行用于将红外接收部分的位置通知给用户的显示。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接收装置、通信系统、接收方法以及接收装置控制程序,用户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并且能够无误地进行数据传输。因此,例如,最好将本发明用于从一个移动装置到另一个移动装置、从移动装置到打印机、从移动装置到显示装置、从移动装置到如DVD录像机等的音像设备(记录设备)的通信。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接收装置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并且,接收装置包括:第一判断装置,用于当接收状态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时,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以及通知信息输出装置,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装置判断已经出现了接收失败时,向用户接口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被用在接收装置中,该接收装置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并且,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当接收状态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时,由接收装置的第一判断装置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以及(ii)当所述第一判断装置判断已经出现了接收失败时,由接收装置的通知信息输出装置向用户接口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按照上述配置,当接收状态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时,第一判断装置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那么,当第一判断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接收装置的通知信息输出装置向用户接口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因此,当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可以立刻得知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例如,表示接收装置与发送装置之间的距离短的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即,可以避免频繁出现数据传输错误。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本发明的接收装置还包括第一脉冲检测装置,用于对与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第一脉冲进行检测,并且,当第一脉冲检测装置已经检测到预定数量的第一脉冲,但没有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连接信息包时,第一判断装置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按照上述配置,当已经检测到与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第一脉冲、但没有接收到按照第一脉冲发送的连接信息包时,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那么,当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能够确认与接收失败对应的通知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在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中,将错误检测码添加到连接信息包中,并且,当已经利用错误检测码、在成功接收的连接信息包中检测到错误时,第一判断装置判断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按照上述配置,当已经接收到连接信息包,但在连接信息包中已经检测出错误时,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那么,当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可以确认与接收失败对应的通知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本发明的接收装置还包括特定脉冲串检测装置,用于对在连接信息包之前发送的特定脉冲串进行检测,并且,当特定脉冲串检测装置已经检测到预定数量的特定脉冲串,但没有在预定时间内确认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时,第一判断装置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注意,特定脉冲串是,例如,Additional BOF,并且,为了使接收安培数稳定而发送特定脉冲串。
按照上述配置,当已经接收到在连接信息包之前发送的部分特定脉冲串、但没有接收到连接信息包时,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那么,当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可以确认与接收失败对应的通知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在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中,连接信息包包括(i)包含建立通信连接所需要的数据的数据部分和(ii)附加部分,并且,当已经检测到对数据部分的接收、但没能接收到附加部分时,第一判断装置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按照上述配置,当已经接收到包含在连接信息包中的、建立连接所需要的参数、但没有完整地接收到连接信息包时,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那么,当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可以确认与接收失败对应的通知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本发明的接收装置还包括:多种第一接收失败模式;通知信息表格,用于存储预先为每个第一接收失败模式确定的通知信息;以及通知信息读出装置,用于当第一判断装置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i)指定接收状态满足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并且(ii)从通知信息表格中读出与指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对应的通知信息,并且,通知信息输出装置将由通知信息读出装置读出的通知信息输出到用户接口。
按照上述配置,用户能够方便地得知与接收状态满足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对应的通知信息。结果,用户能够根据接收状态、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本发明的接收装置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其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并且,接收装置包括:第一判断装置,用于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来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是否已经成功或失败;第二判断装置,用于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来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是否已经成功或失败;以及,通知信息输出装置,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装置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而所述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向用户接口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被用在接收装置中,该接收装置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其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并且,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由接收装置的第一判断装置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是否已经成功或失败;(ii)由接收装置的第二判断装置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是否已经成功或失败;并且,(iii)当所述第一判断装置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而所述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通过接收装置的通知信息输出装置,向用户接口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按照上述配置,当第一判断装置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而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通知信息输出装置向用户接口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因此,当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而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用户能够立刻得知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例如,表示“位于与数据信息包对应的通信速度的可通信区域之外”的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即,能够避免频繁出现数据传输错误。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本发明的接收装置还包括第二脉冲检测装置,用于对与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第二脉冲进行检测,并且,当第二脉冲检测装置已经检测到预定数量的第二脉冲、但没有确认接收到数据信息包时,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按照上述配置,当已经检测到与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第二脉冲、但没有接收到按照第二脉冲发送的数据信息包时,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那么,当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能够确认与接收失败对应的通知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本发明的接收装置还包括通信速度检测装置,用于对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进行检测,并且,当通信速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其通信速度比成功接收的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时,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按照上述配置,当已经接收到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时,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那么,当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能够确认与接收失败对应的通知信息(例如,表示通信速度高的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在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中,将错误检测码添加到数据信息包中,并且,当利用错误检测码检测的、接收的数据的出错率等于或高于预定阈值时,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按照上述配置,当已经接收到数据信息包、但数据的出错率等于或高于预定阈值时,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那么,当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能够确认与接收失败对应的通知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在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中,无线通信是红外通信,并且阈值为1×10-8。
按照上述配置,在IrDA的红外通信中,接收装置能够判断恶劣的通信条件导致的已经出现接收失败。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在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中,(i)存在多个数据信息包,(ii)将表示顺序的顺序号分别给予数据信息包,并且,(iii)当没有接收到与表示开始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时,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按照上述配置,当没有接收到与表示开始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但已经接收到从与中间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开始的数据信息包时,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那么,当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能够确认与接收失败对应的通知信息(例如,表示“开始时位于可通信区域以外”的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在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中,(i)存在多个数据信息包,(ii)将表示顺序的顺序号分别给予数据信息包,并且,(iii)当没有接收到与表示结束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或者,当没有接收到这样的数据信息包时,其中,该数据信息包的表示数据信息包是否是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包的一个字段表示该数据信息包是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包,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按照上述配置,当没有接收到与表示结束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或者,当没有接收到这样的数据信息包时,其中,该数据信息包的表示数据信息包是否是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包的一个字段表示该数据信息包是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包,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那么,当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能够确认与接收失败对应的通知信息(例如,表示“发送结束前位于可通信区域以外”的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在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中,(i)存在多个数据信息包,(ii)将表示顺序的顺序号分别给予数据信息包,并且,(iii)当已经接收到与表示开始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和与表示结束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但没有接收到与表示中间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时,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按照上述配置,当已经接收到与表示开始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和与表示结束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但没有接收到与表示中间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时,接收装置判断接收已经失败。那么,当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能够确认与接收失败对应的通知信息(例如,表示接收装置与发送装置之间的距离长的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在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中,(i)存在多个数据信息包,(ii)将表示顺序的顺序号分别给予数据信息包,并且,(iii)当已经接收到与表示开始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和与表示结束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但只有与连续的中间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还没有被接收到时,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按照上述配置,当已经接收到与表示开始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和与表示结束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但只有与连续的中间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还没有被接收到时,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那么,当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能够确认与接收失败对应的通知信息(例如,表示在数据传输中间已经出现通信阻塞的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在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中,(i)存在多个数据信息包,(ii)将表示顺序的顺序号分别给予数据信息包,并且,(iii)当没有接收到与至少一个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时,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按照上述配置,当没有完全接收到与所有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时,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那么,当接收装置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能够确认与接收失败对应的通知信息(例如,表示接收装置与发送装置之间的距离长的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本发明的接收装置还包括:多种第二接收失败模式;通知信息表格,用于存储为每个第二接收失败模式预先确定的通知信息;以及,通知信息读出装置,用于当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i)指定接收状态满足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并且(ii)从通知信息表格中读出与指定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对应的通知信息,并且,通知信息输出装置将由所述通知信息读出装置读出的通知信息输出到用户接口。
按照上述配置,用户能够方便地确认与接收状态满足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对应的通知信息。结果,用户能够根据接收状态、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在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中,通知信息是表示接收失败的原因的原因信息。
按照上述配置,用户能够得知接收失败的原因。结果,用户能够排除原因,然后再次进行数据传输。这样,用户就能够避免接收失败。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在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中,通知信息是表示对接收失败的解决措施的措施信息。
按照上述配置,用户能够得知对接收失败的解决措施。结果,用户能够根据解决措施、再次进行数据传输。这样,用户就能够避免接收失败。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在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中,无线通信是红外线通信。
按照上述配置,如上所述,利用红外线的数据传输的一个例子是IrDA标准。因此,举例来说,关于采用符合IrDA标准的传输方法的接收装置,由于装置之间的角度为一定的角度或更大,或者,装置之间的距离为一定距离或更长,因此能够减少导致通信失败的可能性。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在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中,(i)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为9600bps以及(ii)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为4Mbps。
上述配置采用了在在IrDA标准中定义的无线通信当中广泛使用的通信速度。因此,在采用IrDA标准的许多通信系统中,用户能够避免接收失败,然后再次进行数据传输。这样,用户能够减少导致通信失败的可能性。
此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i)上述的接收装置和(ii)用户接口,其中,接收装置的通知信息输出装置向该用户接口输出通知信息。
按照上述配置,用户能够利用用户接口确认通知信息。结果,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即,能够避免频繁出现数据传输错误。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是显示从发送装置接收的数据的图像显示设备。
按照这种情况,用户能够在显示屏幕上确认传输到图像显示设备的数据。那么,当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能够确认通知信息,从而不对图像显示设备反复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在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中,用户接口是显示部分。
由此,用户能够可视且方便地确认通知信息。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是记录从发送装置接收的数据的记录设备。
按照这种情况,用户能够使记录介质记录传输到记录设备的数据。那么,当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能够确认通知信息,从而不对记录设备反复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是打印出从发送装置接收的数据的打印设备。
按照这种情况,用户能够使打印设备打印出传输到打印设备的数据。然后,当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用户能够确认通知信息,从而不对打印设备反复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在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中,无线通信是红外通信,并且,电子设备还包括:接收红外线的红外接收部分;以及,光线接收位置通知装置,用于将红外接收部分的位置通知用户。
按照上述配置,用户能够方便地得知红外接收部分的位置。
另外,除了上述配置以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是显示从发送装置接收的数据的图像显示设备,并且,光接收位置通知装置使显示屏幕显示红外接收部分的位置。
按照上述配置,用户能够可视且方便地得知红外接收部分的位置。
因此,用户能够利用避免接收失败的适当方法,再次进行数据传输。即,可以避免频繁出现数据传输错误。
注意,接收装置可以由计算机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包括通信程序,用于使计算机起到上述各个装置的作用,从而由计算机和记录了这个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来实现接收装置。
在以上详细说明中讨论的实施例和实现的具体例子,只是对本发明的技术细节加以示出,不应该在这些实施例和具体例子的限制内狭隘地理解本发明,而是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内,以许多变化来应用本发明,假如这些变化不超出下述的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31)
1.一种接收装置(2,102,202),用于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1)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其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该接收装置(2,102,202)包括:
第一判断装置(22,31),用于当接收状态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时,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以及
通知信息输出装置(27),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装置(22,31)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向用户接口(3)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还包括
第一脉冲检测装置(311),用于对与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第一脉冲进行检测,
其中,当所述第一脉冲检测装置(311)已经检测到预定数量的第一脉冲、但没有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连接信息包时,所述第一判断装置(22,31)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其中:
将错误检测码添加到连接信息包中;并且
当已经利用所述错误检测码在成功接收的连接信息包中检测出错误时,所述第一判断装置(22,31)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还包括
特定脉冲串检测装置(312),用于对在连接信息包之前发送的特定脉冲串进行检测,
其中,当所述特定脉冲串检测装置(312)已经检测到预定数量的所述特定脉冲串,但在预定时间内没有确认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时,所述第一判断装置(22,31)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其中:
连接信息包包括(i)包含用于构成通信连接所需要数据的数据部分(42,53)和(ii)附加部分(41、43、44、51、52、54、55);并且
当已经检测到对所述数据部分(42,53)的接收、但对所述附加部分(41、43、44、51、52、54、55)的接收已经失败时,所述第一判断装置(22,31)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还包括:
多种第一接收失败模式;
通知信息表格(26),用于存储为每种所述第一接收失败模式预先确定的通知信息;以及
通知信息读出装置(25),用于当第一判断装置(22,31)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i)指定接收状态满足的所述第一接收失败模式,并且(ii)从所述通知信息表格(26)中读出与指定的所述第一接收失败模式对应的所述通知信息,
所述通知信息输出装置(27)将由所述通知信息读出装置(25)读出的所述通知信息输出到所述用户接口(3)。
7.一种接收装置(2,102,202),用于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1)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其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该接收装置(2,102,202)包括:
第一判断装置(22,31),用于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是否已经成功或失败;
第二判断装置(22,32),用于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是否已经成功或失败;以及
通知信息输出装置(27),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装置(22,31)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而所述第二判断装置(22,32)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向用户接口(3)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对数据信息包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还包括
第二脉冲检测装置(321),用于对与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对应的第二脉冲进行检测,
其中,当所述第二脉冲检测装置(321)已经检测到预定数量的第二脉冲、但没有确认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时,所述第二判断装置(22,32)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还包括
通信速度检测装置(321),用于对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进行检测,
其中,当所述通信速度检测装置(321)检测到其通信速度比成功接收的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时,所述第二判断装置(22,32)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其中:
将错误检测码添加到数据信息包中;并且
当利用所述错误检测码检测的、已经接收的数据的出错率等于或高于预定阈值时,所述第二判断装置(22,32)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为红外通信;并且
所述阈值为1×10-8。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其中:
有多个数据信息包;
表示顺序的顺序号被分别给予各个数据信息包;并且
当没有接收到与表示开始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时,所述第二判断装置(22,32)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其中:
有多个数据信息包;
表示顺序的顺序号被分别给予各个数据信息包;并且
当没有接收到与表示结束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时,或者,当没有接收到这样的数据信息包时,其中表示数据信息包是否是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包的一个字段表示该数据信息包是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包,所述第二判断装置(22,32)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其中:
有多个数据信息包;
表示顺序的顺序号被分别给予各个数据信息包;并且
当已经接收到与表示开始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和与表示结束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但没有接收到与中间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时,所述第二判断装置(22,32)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其中:
有多个数据信息包;
表示顺序的顺序号被分别给予各个数据信息包;并且
当已经接收到与表示开始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和与表示结束的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但仅没有接收到与连续的中间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时,所述第二判断装置(22,32)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其中:
有多个数据信息包;
表示顺序的顺序号被分别给予各个数据信息包;并且
当没有接收到与至少一个顺序号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时,所述第二判断装置(22,32)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
1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还包括:
多种第二接收失败模式;
通知信息表格(26),用于存储为每种第二接收失败模式预先确定的通知信息;以及
通知信息读出装置(25),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装置(22,32)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i)指定接收状态满足的所述第二接收失败模式,并且(ii)从所述通知信息表格(26)中读出与指定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对应的通知信息,
所述通知信息输出装置(27)将由所述通知信息读出装置(25)读出的通知信息输出到所述用户接口(3)。
1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其中,
所述通知信息是表示接收失败原因的原因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其中,
所述通知信息是表示对接收失败的解决措施的措施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是红外通信。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收装置(2,102,202),其中:
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为9600bps;并且
数据信息包的通信速度为4Mbps。
22.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接收装置(2,102,202),用于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1)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其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所述接收装置(2,102,202)包括:第一判断装置(22,31),用于当接收状态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时,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以及,通知信息输出装置(27),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装置(22,31)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向用户接口(3)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以及
用户接口(3),所述接收装置(2,102,202)的所述通知信息输出装置(27)向该用户接口(3)输出通知信息。
2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接收装置(2,102,202),用于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1)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其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所述接收装置(2,102,202)包括:第一判断装置(22,31),用于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是否已经成功或失败;第二判断装置(22,32),用于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是否已经成功或失败;以及,通知信息输出装置(27),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装置(22,31)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而所述第二判断装置(22,32)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向用户接口(3)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对数据信息包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以及
用户接口(3),所述接收装置(2,102,202)的所述通知信息输出装置(27)向该用户接口(3)输出通知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电子设备,是显示从所述发送装置(1)接收的数据的图像显示设备。
25.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电子设备,是记录从所述发送装置(1)接收的数据的记录设备。
26.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电子设备,是打印出从所述发送装置(1)接收的数据的打印设备。
27.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是红外通信,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红外接收部分,用于接收红外线;以及
光线接收位置通知装置,用于将所述红外接收部分的位置通知给用户。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设备,是显示从所述发送装置(1)接收的数据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光接收位置通知装置使显示屏幕显示所述红外接收部分的位置。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用户接口(3)是显示部分。
30.一种通信方法,用在接收装置(2,102,202)中,所述接收装置(2,102,202)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1)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其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当接收状态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时,由所述接收装置(2,102,202)的第一判断装置(22,31)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并且
(ii)当所述第一判断装置(22,31)判断已经出现接收失败时,由所述接收装置(2,102,202)的所述通知信息输出装置(27)向用户接口(3)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31.一种通信方法,用在接收装置(2,102,202)中,所述接收装置(2,102,202)利用无线通信从发送装置(1)接收(i)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包和(ii)包含传输数据并且其通信速度比连接信息包的通信速度高的数据信息包,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由所述接收装置(2,102,202)的第一判断装置(22,31)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第一接收失败模式,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是否已经成功或失败;
(ii)由所述接收装置(2,102,202)的第二判断装置(22,32)根据接收状态是否满足预定的第二接收失败模式来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是否已经成功或失败;并且
(iii)当所述第一判断装置(22,31)判断对连接信息包的接收已经成功、而所述第二判断装置(22,32)判断对数据信息包的接收已经失败时,所述接收装置(2,102,202)的通知信息输出装置(27)向用户接口(3)输出用于提示用户避免对数据信息包接收失败的通知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71223A JP4642617B2 (ja) | 2005-09-16 | 2005-09-16 | 受信機器、電子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JP271223/05 | 2005-09-1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33387A true CN1933387A (zh) | 2007-03-21 |
Family
ID=37879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1542474A Pending CN1933387A (zh) | 2005-09-16 | 2006-09-18 | 接收装置、电子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70064733A1 (zh) |
JP (1) | JP4642617B2 (zh) |
CN (1) | CN193338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9640B (zh) * | 2007-05-01 | 2013-03-27 | 夏普株式会社 | 数据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方法以及数据发送接收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35090B2 (ja) * | 2004-05-14 | 2009-09-3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移動端末装置 |
JP4597583B2 (ja) * | 2004-05-31 | 2010-12-1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データ受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EP1780984A4 (en) * | 2004-08-06 | 2012-05-30 | Sharp Kk | TRANSMITTER, RECEIV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
US8291273B2 (en) * | 2005-01-28 | 2012-10-1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device,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a communication program |
US7787391B2 (en) * | 2005-01-28 | 2010-08-3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circuit |
KR100902341B1 (ko) * | 2005-01-28 | 2009-06-12 |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통신기기, 통신시스템, 통신방법, 통신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독취가능한 기록매체, 통신회로 |
US8051182B2 (en) * | 2005-01-28 | 2011-11-0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circuit |
US20090262661A1 (en) * | 2005-11-10 | 2009-10-22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data receiv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data transfer system,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control program, data receiving device control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containing the programs |
JP4219950B2 (ja) * | 2006-10-16 | 2009-02-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通信回路、携帯電話機、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JP4793368B2 (ja) * | 2007-10-17 | 2011-10-12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認証システム |
JP4810544B2 (ja) * | 2008-01-11 | 2011-11-0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JP5339882B2 (ja) * | 2008-10-28 | 2013-11-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システム |
JP2012070111A (ja) * | 2010-09-22 | 2012-04-05 | Fuji Xerox Co Ltd | 通信システム |
JP5701034B2 (ja) * | 2010-12-13 | 2015-04-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9264939B2 (en) * | 2011-10-07 | 2016-02-1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ommunication over a wireless connection |
CN102629898B (zh) * | 2012-04-11 | 2014-12-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JP6012510B2 (ja) * | 2013-02-28 | 2016-10-2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CN105046941B (zh) * | 2015-09-09 | 2018-12-07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红外遥控器下载红外码值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JP7507119B2 (ja) * | 2021-04-20 | 2024-06-2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端末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速度設定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15078A (ja) * | 1998-10-02 | 2000-04-21 | Ricoh Co Ltd | 赤外線通信システム |
JP2002135260A (ja) * | 2000-10-20 | 2002-05-10 | Canon Inc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送信無線装置、受信無線装置、伝送レート変更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
JP3997778B2 (ja) * | 2001-12-27 | 2007-10-24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無線親機および無線子機 |
JP4393041B2 (ja) * | 2002-07-30 | 2010-01-0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基地局、移動局及び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 |
JP2004320470A (ja) * | 2003-04-16 | 2004-11-11 | Canon Inc | 通信装置 |
JP2005254793A (ja) * | 2003-07-17 | 2005-09-22 | Seiko Epson Corp | 出力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器 |
JP4124065B2 (ja) * | 2003-09-08 | 2008-07-23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
JP4093174B2 (ja) * | 2003-11-06 | 2008-06-04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
JP4335090B2 (ja) * | 2004-05-14 | 2009-09-3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移動端末装置 |
JP4597583B2 (ja) * | 2004-05-31 | 2010-12-1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データ受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US7620885B2 (en) * | 2005-05-12 | 2009-11-1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documentation for component-based computing solution |
-
2005
- 2005-09-16 JP JP2005271223A patent/JP464261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8-09 US US11/501,056 patent/US2007006473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09-18 CN CNA2006101542474A patent/CN193338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9640B (zh) * | 2007-05-01 | 2013-03-27 | 夏普株式会社 | 数据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方法以及数据发送接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642617B2 (ja) | 2011-03-02 |
JP2007088525A (ja) | 2007-04-05 |
US20070064733A1 (en) | 2007-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33387A (zh) | 接收装置、电子设备、通信方法、通信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 |
CN1738219A (zh) | 发送接收装置、数据传送系统、发送接收方法及程序 | |
CN1148041C (zh) | 网络控制系统及其控制器、目标及消费器 | |
CN1179280C (zh) | 通信系统及其方法,发送装置及其方法 | |
CN1604562A (zh) | 通信控制器、主机端控制器、通信设备、通信系统和方法 | |
CN1278216C (zh) | 设备关联管理系统、网络设备及设备关联管理方法 | |
CN1525708A (zh) | 无线局域网设备 | |
CN1968251A (zh) | 数据通信装置 | |
CN1238790C (zh) | 接收并存储广播内容、响应用户请求使内容成为可利用状态的接收终端装置 | |
CN1144441C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按照无线电链路协议发送可变长度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 |
CN1184787C (zh) | 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方法和数据通信装置 | |
CN1208920C (zh) |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系统,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 | |
CN1223157C (zh) | 接收设备和方法、发送设备和方法及通信系统 | |
CN1638321A (zh) | 发送设备和方法、接收设备和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程序 | |
CN1183439C (zh) | 便携式终端及数据输出控制系统 | |
CN1282096C (zh) | 网络通信装置、通信装置、以及数据发送接收处理方法 | |
CN1305320C (zh) | 显示装置、接收机以及测试设备 | |
CN1405986A (zh) | 第2层虚拟专用网络中继系统 | |
CN1802818A (zh) | 网络系统、学习桥式节点、学习方法及其程序 | |
CN1707457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装置 | |
CN1650572A (zh) | 群组判定设备 | |
CN1592259A (zh) | 网络用交换装置、路径管理服务器、网络接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823368A (zh) | 媒体数据显示装置、媒体数据显示方法及媒体数据显示程序 | |
CN1655132A (zh) | 设备、主机端控制器、通用串行总线系统及分组通信方法 | |
CN1309200C (zh) | 数据传送装置及方法、数据接收装置及方法和通信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