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9679A - 机动车前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前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9679A
CN1919679A CNA2006101218593A CN200610121859A CN1919679A CN 1919679 A CN1919679 A CN 1919679A CN A2006101218593 A CNA2006101218593 A CN A2006101218593A CN 200610121859 A CN200610121859 A CN 200610121859A CN 1919679 A CN1919679 A CN 1919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aching parts
vehicle body
radiator support
support element
cas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218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19679B (zh
Inventor
横田忠行
冈田春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hatsu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hatsu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hatsu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hatsu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19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9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19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96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机动车前部构造包括:沿车身2的纵向方向组成中间侧部的前立柱8、分别从前立柱8向前突出的挡板件15、组成车身2的前端部的散热器支撑件16、连接件17和分别布置在连接件17上方的前照灯19,每个连接件17都在第一端部17a与挡板件15的突出端部相连和在与第一端部17a相反的第二端部17b沿垂直方向与散热器支撑件16的中间部相连。

Description

机动车前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前部构造,其包括分别从前立柱突出的前挡板件和用于各自使挡板件与散热器支撑件相连的连接件,该机动车前部构造适合减轻施加到位于机动车前方的由于与机动车相撞(正面碰撞)而被抛到空中的某个物体上的冲击力,该冲击力是基于在物体最终从车身上方与车身相撞时发生的物体向机动车车身前部上的碰撞。
背景技术
在下面的JP-A-2003-112658(在下文中称为JP’658)中描述了如上所述的相关技术的机动车前部构造。根据如JP’658所述的机动车前部构造,车身前部构造包括沿车身纵向方向组成中间侧部的前立柱、分别从前立柱向前突出的挡板件、组成车身的前端部的散热器支撑件、连接件和分别布置在连接件上方且通过支撑装置支撑在车身上的前照灯,每个连接件都在一个端部与挡板件的突出端部相连和在其另一个端部与散热器支撑件的上端相连。
顺便说说,如上所述,由于连接件的另一个端部与散热器支撑件的上端相连,所以散热器支撑件的上端部侧由挡板件经由连接件增强。
因此,当由于与车辆的正面碰撞而被抛到空中的物体从散热器支撑件上方碰撞到散热器支撑件时,依靠挡板件的增强来防止散热器支撑件上端部侧的塑性变形,结果,可能发生难以有效减轻施加到物体例如人身体上的基于碰撞的冲击力的危险。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连接件的另一个端部与散热器支撑件的上端相连,所以放置连接件的位置趋于升高。另一方面,在将车身形状保持成预定形状方面,对前照灯放置位置的高度存在限制,由于这,连接件和前照灯之间的垂直间隙趋于变窄。
因此,当以上述方式被抛到空中的物体碰撞到前照灯上,由此前照灯由于支撑装置的变形而向下移动时,由于间隙变窄,前照灯立即开始与连接件碰撞,且前照灯进一步的向下移动趋于被防止,由于这,减轻施加到物体上的基于碰撞的冲击力似乎变得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鉴于这些情况作出本发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目标是当物体最终从机动车车身前部上方与机动车车身前部相撞时更有效地减轻施加到由于与机动车正面碰撞而被抛到空中的物体上的冲击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前部构造,包括:
沿车身2的纵向方向组成中间侧部的前立柱8,
分别从前立柱8向前突出的挡板件15,
组成车身2的前端部的散热器支撑件16,
连接件17,每个连接件17都在第一端部17a与挡板件15的突出端部相连和在与第一端部17a相反的第二端部17b沿垂直方向与散热器支撑件16的中间部相连,和
分别布置在连接件17上方的前照灯19。
根据这个方面,防止了由挡板件经由连接件在散热器支撑件的上端部侧增强散热器支撑件。
因此,当由于与机动车相撞而被抛到空中的物体从散热器支撑件上方与散热器支撑件相撞时,由于没有通过挡板件向其提供增强,所以散热器支撑件的上端部侧以更平滑的方式塑性变形,由此有效地减轻了施加到物体的基于碰撞的冲击力。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连接件的另一个端部都与散热器支撑件的垂直中间部相连,所以与连接件另一个端部都与散热器支撑件的上端相连的相关技术相比,能将连接件的放置位置设定得更低。由于这,能增大连接件与前照灯之间的间隙。
因此,当以上述方式被抛到空中的物体从前照灯上方与前照灯相撞和支撑装置变形从而使前照灯向下移动时,由于间隙增加,所以防止了物体直接与连接件相撞由此防止前照灯进一步向下移动的情况的出现。由于这,支撑装置更大地塑性变形,和由于这,更有效地减轻了施加到物体的基于碰撞的冲击力。
此外,由于能降低连接件的放置位置,所以能增加连接件上方的区域中的空间。因此,通过利用这个空间,能便于前照灯的装配和维护以及检查工作,另外,增加了设计上的特别是前照灯形状的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机动车前部构造,该构造进一步包括:
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一对左和右侧元件6和
设置成在侧元件6的前端部之间延伸的保险杠增强件24,其中散热器支撑件16与侧元件6的前端部相连以使得连接件17沿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
根据这个方面,散热器的下部、连接件和保险杠增强件同心地布置在车身前端部的下部,当车辆卷入正面碰撞时,认为车身前端部的下部非常常见地与物体相撞。即,车身组成部件的布置密度在车身前端部的下部变高,因此,当车辆卷入正面碰撞时,基于碰撞的由下部施加到物体的每单位面积的冲击力被抑制到较低的水平,由于这,基于碰撞对物体产生的对物体的伤害被抑制到较低的水平。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机动车前部构造,其中挡板件具有:
从前立柱8的中间部基本上沿水平方向向前延伸的后部29;和
从后部29的前端沿倾斜方向向下延伸的前部30,前部30的前端沿纵向方向基本上位于与散热器支撑件16相同的位置上。
当发生正面碰撞时,输入到车身的散热器支撑件的冲击力这样分布,即一个通过挡板件传递到前立柱,另一个传递到侧元件,因此能有效地减轻冲击力。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机动车前部构造,该构造进一步包括:
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一对左和右侧元件6;和
设置成在侧元件6的前端部之间延伸的保险杠增强件24,
其中侧元件在其中间部通过横梁7彼此相连。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一到第四方面中所述的机动车前部构造,其中连接件17都具有盒形的封闭横截面,连接件17的第二端部17b与散热器支撑件16的垂直件32的基本上中央的部分相连,并且连接件17沿车身的横向方向水平地延伸。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一到第四方面中所述的机动车前部构造,其中当挡板件15向前延伸时,挡板件15的垂直尺寸逐渐减小,和挡板件的前部30的垂直尺寸小于后部29的垂直尺寸。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二到第四方面中所述的机动车前部构造,其中散热器支撑件16包括:
分别从侧元件6的前端部向上延伸的一对左和右垂直件32;
水平件33,其沿车身2的横向方向延伸以使垂直件32的突出端部通过其彼此相连;和
增强件34,其使保险杠增强件24和水平件33的相应纵向中间部通过其彼此相连,和
垂直件32与水平件33都具有盒形的封闭横截面。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一到第四方面中所述的机动车前部构造,该构造进一步包括分别支撑连接件上方的前照灯的支撑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前部构造,包括:
布置在车身2的左和右部分上且延伸到车身的前部的挡板件15;
布置在前部上且支撑散热器的散热器支撑件16;和
前照灯19,其每个都布置在挡板件中的一个和散热器支撑件之间,
其中前照灯19的一部分沿车身2的垂直方向与散热器支撑件16重叠。
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九方面中所述的机动车前部构造,该构造进一步包括连接件17,每个连接件17都使挡板件与散热器支撑件相连,同时在前照灯19和连接件17之间形成间隙38。
注意,不应将在发明内容的上述描述中赋予术语的附图标记解释为用来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制成下面的“实施例”和附图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机动车的局部前视图;
图2是机动车的局部侧视图;和
图3是机动车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前部构造,其目标是减轻施加到由于与机动车相撞而被抛到空中的物体上的冲击力,该冲击力是基于当这样被抛起的物体最终从车身上方与车身相撞时发生的物体向车身上的碰撞,和为了实现该目标,实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如下。
即,机动车车身的前部包括沿车身的纵向方向组成中间侧部的前立柱、分别从前立柱向前突出的挡板件、组成车身的前端部的散热器支撑件、连接件和分别布置在连接件上方且通过支撑装置支撑在车身上的前照灯,连接件都在一个端部与挡板件的突出端部相连和在其另一个端部与散热器支撑件相连,连接件的另一个端部都与散热器的垂直中间部相连。
[实施例]
为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起见,将根据附图描述其一实施例。
在图中,附图标记1表示机动车,箭头Fr表示机动车1行进方向的前面。机动车1包括金属板的车身2和悬挂在车身2的前部的车轮3,和车身2的前部通过车轮3支撑在行驶表面上。车身2形成为相对于作为基准的横向车身中心5基本上横向对称的形状。
车身2包括一对左和右侧元件6和多个横梁7,左和右侧元件6组成车身2的下部且沿车身2的纵向方向延伸,横梁7沿车身2的横向方向延伸从而使两个侧元件6彼此相连。
另外,车身2包括一对左和右前立柱8、前罩板9、驾驶室前隔板10和地板11,左和右前立柱8分别组成车身2的纵向中间侧部并从侧元件6向上突出,前罩板9设置成在左和右前立柱8的纵向中间部之间沿车身2的横向方向延伸,驾驶室前隔板10从前罩板9向下延伸到侧元件6的上表面,地板11从驾驶室前隔板10的远侧延伸边缘沿着侧元件6的上表面向后延伸,和车厢12限定在驾驶室前隔板10的后方和地板11的上方。
另外,车身2包括挡板件15、散热器支撑件16、连接件17和前照灯19,该挡板件15分别与前立柱8的纵向中间部相连且分别从中间部向前延伸,该散热器支撑件16组成车身2的前端部,与侧元件6的前端部相连且从侧元件6的前端部向上延伸,连接件17都在一个端部17a与挡板件15的突出端部相连并在其另一个端部17b与散热器支撑件16的侧部相连,前照灯19都布置在连接件17上方且由支撑装置18支撑在车身2的挡板件15和散热器支撑件16的上部上。尽管未示出,但支撑装置18由支撑片和将前照灯19固定到该支撑片的固定装置构成,该支撑片以从车身2突出的方式设置在车身2上。
另外,车身2包括前挡泥板22、保险杠增强件24和发动机罩26,前挡泥板22都设置成以组成车身2的每个侧部的方式在侧元件6和挡板件15之间延伸,保险杠增强件24沿车身2的横向方向延伸且设置成在两个侧元件6的相应前端部之间延伸以便增强保险杠23,在两个前挡泥板22之间限定发动机舱25,发动机罩26以可覆盖和暴露这样限定的发动机舱25的方式从上方覆盖发动机舱25。
挡板件15的后部29从前立柱8的中间部基本上水平地向前延伸,并且挡板件15的前部30从后部29的前端沿倾斜方向向下延伸。当沿车身2的纵向方向观察时,挡板件15的前部30的前端基本上位于与散热器支撑件16相同的位置上。另外,当挡板件15向前延伸时,挡板件15的纵向部分的垂直尺寸逐渐减小,并且挡板件15的前部30的垂直尺寸制造得小于其后部29的垂直尺寸。
散热器支撑件16包括一对左和右垂直件32、水平件33和增强件34,左和右垂直件32分别从侧元件6的前端部向上延伸,水平件33沿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从而使两个垂直件32的突出端部彼此相连,增强件34使保险杠增强件24和水平件33的相应纵向中间部彼此相连。形成垂直件32与水平件33以使得其纵向部分的横截面形成为盒形的封闭横截面。
尽管未示出,但发动机罩26位于车身中心5的部分的前端部位于散热器支撑件上方。另外,通过未示出的锁定装置相对于散热器支撑件16的水平件33可分离地锁定发动机罩26的该部分的前端部。
形成连接件17以使得其纵向部分的横截面形成为盒形的封闭横截面,连接件17的另一个端部17b连接到散热器支撑件16的垂直件32的基本上中央的部分,即垂直(纵向)中间部。另外,连接件17沿车身2的横向方向延伸且基本上水平地延伸。
根据迄今为止描述的构造,连接件17的另一个端部17b连接散热器支撑件16的垂直中间部。
由此,防止了由挡板件15经由连接件17在散热器支撑件16的上端部侧增强散热器支撑件16。
因此,当由于与机动车1相撞而被抛到空中的物体37最终从散热器支撑件16上方通过发动机罩26与散热器支撑件16相撞时,由于没有通过挡板件15提供增强,所以散热器支撑件16的上端部侧更平滑地塑性变形,并更有效地减轻了被引起的作用在车身2和物体37之间的冲击力。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连接件17的另一个端部17b都与散热器支撑件16的中间部相连,所以与连接件和散热器支撑件16的上端相连的相关技术相比,能降低连接件17的放置位置。由此,能增大连接件17与前照灯19之间的间隙38。
因此,当以上述方式被抛到空中的物体37最终从前照灯19上方通过发动机罩26与前照灯19相撞,使支撑装置18变形从而使前照灯19向下移动时,由于间隙38增大,防止了物体37与连接件17直接相撞的情况的出现,由此防止了前照灯19进一步的向下移动。这样的结果是,支撑装置18更大地塑性变形,并由此,更有效地减轻了基于碰撞被引起的作用在车身2和物体37之间的冲击力。
此外,由于能降低连接件17的放置位置,所以能增加连接件17上方的区域中的空间。因此,通过利用这个空间,能便于前照灯19的装配和维护以及检查工作,另外,增加了设计上的特别是前照灯19形状的自由度。
另外,如上所述,机动车前部构造包括那对沿车身2纵向方向延伸的左和右侧元件6和设置成在两个侧元件6的前端部之间延伸的保险杠增强件24,和散热器支撑件16与侧元件6的前端部相连,所以使得连接件17沿车身2的横向方向延伸。
由此,散热器16的下部、连接件17和保险杠增强件24同心地布置在车身2前端部的下部,当机动车1卷入正面碰撞时,认为车身2前端部的下部非常常见地与物体相撞。即,车身2的组成部件的布置密度在车身2前端部的下部变高,因此,当车辆卷入正面碰撞时,基于碰撞的被施加到下部和物体37之间的每单位面积的冲击力被抑制到较低的水平,由此,基于碰撞对车身2和物体37产生的对车身2和物体37的伤害被抑制到较低的水平。
注意,尽管已经根据在图中示出的例子作出了说明,但可以使前照灯19通过支撑装置18支撑在连接部17上。

Claims (10)

1.一种机动车前部构造,包括:
沿车身的纵向方向组成中间侧部的前立柱,
分别从所述前立柱向前突出的挡板件,
组成所述车身的前端部的散热器支撑件,
连接件,每个连接件都在第一端部与所述挡板件的突出端部相连和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沿垂直方向与所述散热器支撑件的中间部相连,和
分别布置在所述连接件上方的前照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部构造,进一步包括:
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一对左和右侧元件和
设置成在所述侧元件的前端部之间延伸的保险杠增强件,
其中所述散热器支撑件与所述侧元件的前端部相连以使得所述连接件沿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件具有:
从所述前立柱的中间部基本上沿水平方向向前延伸的后部;和
从所述后部的前端沿倾斜方向向下延伸的前部,所述前部的前端沿纵向方向基本上位于与所述散热器支撑件相同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部构造,进一步包括:
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一对左和右侧元件;和
设置成在所述侧元件的前端部之间延伸的保险杠增强件,
其中所述侧元件在其中间部通过横梁彼此相连。
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个所述的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都具有盒形的封闭横截面,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散热器支撑件的垂直件的基本上中央的部分相连,并且所述连接件沿车身的横向方向水平地延伸。
6.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个所述的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挡板件向前延伸时,所述挡板件的垂直尺寸逐渐减小,并且所述挡板件的前部的垂直尺寸小于所述后部的垂直尺寸。
7.如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个所述的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支撑件包括:
分别从所述侧元件的前端部向上延伸的一对左和右垂直件;
水平件,其沿所述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以使所述垂直件的突出端部通过其彼此相连;和
增强件,其使所述保险杠增强件和所述水平件的各自纵向中间部通过其彼此相连,和
所述垂直件与所述水平件都具有盒形的封闭横截面。
8.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个所述的前部构造,进一步包括分别支撑所述连接件上方的前照灯的支撑装置。
9.一种机动车前部构造,包括:
布置在车身的左和右部分上且延伸到所述车身的前部的挡板件;
布置在所述前部上且支撑散热器的散热器支撑件;和
前照灯,其每个都布置在所述挡板件中的一个和所述散热器支撑件之间,
其中所述前照灯的一部分沿车身的垂直方向与所述散热器支撑件重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部构造,进一步包括连接件,每个连接件都使所述挡板件与所述散热器支撑件相连,同时在所述前照灯和连接件之间形成间隙。
CN2006101218593A 2005-08-25 2006-08-25 机动车前部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196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45068 2005-08-25
JP2005245068A JP4471299B2 (ja) 2005-08-25 2005-08-25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2005245068 2005-08-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9679A true CN1919679A (zh) 2007-02-28
CN1919679B CN1919679B (zh) 2010-09-15

Family

ID=37777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2185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19679B (zh) 2005-08-25 2006-08-25 机动车前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71299B2 (zh)
CN (1) CN19196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9636A (zh) * 2010-12-21 2013-08-14 铃木株式会社 车体前部的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1461B2 (ja) * 2007-10-18 2012-06-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7027791B2 (ja) 2017-10-17 2022-03-02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61563B2 (ja) * 1999-10-20 2010-05-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のフロントエンド構造
JP2001121941A (ja) * 1999-10-28 2001-05-08 Denso Corp 熱交換器の車両搭載構造
WO2003074347A1 (fr) * 2002-03-01 2003-09-12 Nissan Motor Co., Ltd. Construction de la partie avant de carrosseri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d'assemblage de la partie avant de carrosseri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4144340B2 (ja) * 2002-12-05 2008-09-0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KR100514480B1 (ko) * 2003-09-01 2005-09-14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헤드램프와 휀더간의 간극 유지 구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9636A (zh) * 2010-12-21 2013-08-14 铃木株式会社 车体前部的结构
CN103249636B (zh) * 2010-12-21 2015-09-02 铃木株式会社 车体前部的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71299B2 (ja) 2010-06-02
JP2007055513A (ja) 2007-03-08
CN1919679B (zh) 201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13C (zh) 车门内装能量吸收结构
CN101041341A (zh) 车辆前部结构
US10543873B2 (en) Front cabin frame assembly
CN1289338C (zh) 用于车辆的前格栅碰撞缓冲结构
CN1993262A (zh) 车身的前部构造
CN105313982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US20110049913A1 (en) Front part for a motor vehicle body
CN1603196A (zh) 车辆前部车身结构
CN101765535A (zh) 车身结构
CN1724295A (zh) 车辆的膝垫支架结构
KR101371838B1 (ko) 차량 충돌 시 프론트 필러의 충돌 에너지 분산 구조
CN1694824A (zh) 汽车的车头结构
CN102632929A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872581A (zh) 汽车用座椅的安装结构
CN106864596A (zh) 前车身结构
CN1860057A (zh) 车辆的车架结构
CN1236944C (zh) 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
CN1769124A (zh) 车身框架结构
CN112298082A (zh) 保险杠总成
CN1919679A (zh) 机动车前部构造
JP2000318551A (ja) 歩行者保護性能向上のために最適化された機械的特性を持つ車両用バンパー
JP3848563B2 (ja) 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JP2008230360A (ja) 電気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689850A (zh) 牵引钩安装结构
CN1919657A (zh) 机动车辆前车体的冲击力减轻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

Termination date: 201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