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8761A - 背光单元 - Google Patents

背光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8761A
CN1908761A CNA2006100959682A CN200610095968A CN1908761A CN 1908761 A CN1908761 A CN 1908761A CN A2006100959682 A CNA2006100959682 A CN A2006100959682A CN 200610095968 A CN200610095968 A CN 200610095968A CN 1908761 A CN1908761 A CN 1908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back light
light unit
uni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959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晶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Philips LC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Philips LCD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Philips LC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08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87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轻且薄以减少制造成本的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包括:多个发光灯,沿一个方向布置在基底支撑件的底面上;下反射板,其设置在所述基底支撑件的底面上并在所述发光灯的下方;以及多个上反射板,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从而以一对一的比率与所述发光灯相对应。

Description

背光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单元,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背光单元,其轻且薄,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并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背景技术
对于通常使用的显示装置,阴极射线管(CRT)主要用于TV、测量仪器、信息终端等的监视器中。然而,CRT由于其重量沉尺寸大而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的紧凑尺寸和轻质的要求。
在朝向多种电子产品的紧凑尺寸和轻质的趋势中,CRT在减少其重量和尺寸方面具有限制。替代CRT的显示装置的示例包括利用电致发光效应的液晶显示(LCD)装置、使用气体放电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DP)、以及使用电致发光效应的电致发光显示(ELD)显示器。在这些显示装置中,尤其是LCD装置正在得到积极的研究。
LCD装置因为其许多显著优点,例如轻质、紧凑尺寸和低能耗而被积极研制作为CRT的替代品。近来,LCD装置达到了充分实现平板显示装置的角色的阶段,并且被最广泛用作台式计算机和大型信息显示装置的监视器以及膝上型计算机的监视器。因此,对LCD装置的需求持续增加。
由于大多数LCD装置是光接收装置,要调节从外部入射到其上的光的强度以显示图形和图像,因此它们基本上需要使用附加光源,即用于将光照射到LCD面板上的背光单元。
通常,根据一个或多个柱形发光灯的布置,将用作LCD装置的光源的背光单元分为边缘型背光单元和直接型背光单元。
首先,根据边缘型背光单元,其中灯单元布置在用于引导从该灯单元发出的光的导光板的任一横向侧,该灯单元包括发光灯、插入灯的两端以保护灯的灯座、以及围绕在灯周围的灯反射板,该灯反射板的一侧固定到导光板的表面上并适于将从灯入射到其上的光朝向导光板反射。
这种边缘型背光单元(其中灯单元布置在导光板的任一横向侧)主要应用于尺寸相对较小的LCD装置,例如膝上型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的监视器,并具有良好的光均匀度和长的使用寿命,并且有利于实现较薄的LCD装置。
另一方面,由于LCD装置的尺寸增加至20英寸或更大,因此现今正对直接型背光单元进行积极研制。根据该直接型背光单元,将多个灯成直线地布置在漫射板的下表面上,从而在LCD面板的整个表面上直接照射光。
直接型背光单元比边缘型背光单元具有更高的光使用效率,因此其主要用于需要高亮度的大屏幕LCD装置。
然而,由于采用直接型背光单元的LCD装置用于大尺寸监视器和电视机中,因此其使用时间比膝上型计算机更长,并且所使用的灯数量比边缘型背光单元的灯数量更多。因此,与边缘型背光单元相比,在直接型背光单元中,灯由于耗尽使用寿命和其故障而不能接通的可能性增加。
例如可以使用电致发光(EL)灯、发光二极管(LED)、冷阴极荧光灯(CCFL)、热阴极荧光灯(HCFL)以及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作为用于使用边缘型和直接型背光单元的LCD装置的光源。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传统的背光单元。
首先,将说明传统的边缘型背光单元。
图1是示出了传统的边缘型背光单元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1所示,传统的边缘型背光单元包括:用作发光的光源的一对灯10;导光板11,用于引导从灯10入射到其上的光以将该光反射至LCD面板14;漫射板12,用于使从导光板11向上出现的光以预定角度漫射;用于收集漫射的光并将收集的光透射到LCD面板14的棱镜板13,LCD面板14布置在棱镜板13上;一个或多个固定结构(未示出),布置在导光板11的下方;以及反射板16,用于将透射至固定结构的光反射至LCD面板14,以使光损失最小化。
除了上述结构之外,边缘型背光单元还包括:灯反射板18,其围绕在各灯10周围(除了灯10的面对着导光板11的光入射面的部分之外),以减少从灯10发出至导光板11的光入射面的光损失;以及一对灯座17,布置在灯10的两端处,以防止导光板11太靠近灯10。
在该结构中,如果需要可以设置多个漫射板12。
上述边缘型背光单元(其中灯布置在导光板的相对侧)可以用于监视器中。而且,在仅有单个灯布置在导光板的一侧的情况下,该背光单元可应用于笔记本式PC。
接下来,将说明传统的直接型背光单元。
图2是示出了传统的直接型背光单元的示意结构图。
如图2所示,用于LCD装置的传统的直接型背光单元包括:布置在支撑底座2上的多个发光灯1;边缘壳体3,沿着支撑底座2的周边限定以固定发光灯1;以及多个光散射部件5a、5b和5c,布置在发光灯1与液晶板(未示出)之间。
在支撑底座2上在边缘壳体3中放置反射板7,用于引导从发光灯1入射到其上的光,以将该光向液晶板的显示部照射。
发光灯1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在发光灯1中,电极布置在管中并在该管的两端处,并且适于在其被供电时而发光。各发光灯1的两端装配在贯穿边缘壳体3的相对壁的孔中。
电力引线9和9a连接至各发光灯1的两电极,以传输用于驱动发光灯1所需的电力。电力引线9和9a连接至外部连接器,这些外部连接器也连接至驱动电路。因此,发光灯1有必要分别设置有所述连接器。
具体地,连接至各发光灯1的两个电极中的一个电极的电力引线9和连接至另一电极的电力引线9a与一个连接器相连。为此,电力引线9和9a中的一个应弯曲以在边缘壳体3下方延伸,从而到达连接器。
上述传统的边缘型和直接型背光单元具有如下问题。
首先,边缘型背光单元仅可应用于具有相对较小规模的LCD,并且在应用于大规模LCD方面具有限制。另外,边缘型背光单元应该具有导光板,用于沿向上方向引导从灯入射到其上的光。然而,导光板较重,因而导致在制造轻质背光单元方面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直接型背光单元的问题在于,布置在发光灯下方的反射板不足以实现从发光灯发射的光的均匀反射/漫射,因此在提高亮度均匀性和光的使用效率方面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意在一种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的背光单元。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单元,其轻且薄,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并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附加优点、目的和特征将部分地从下面的描述中阐明,并且部分地将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查看下面描述时而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施中习得。通过在所写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将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意图,如在这里实施并广泛描述的,一种背光单元包括:多个发光灯,沿一个方向布置在基底支撑件的底面上;下反射板,其设置在所述基底支撑件的底面上并在所述发光灯的下方;以及多个上反射板,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以一对一的比率与所述发光灯相对应。
所述下反射板可以具有平板形状。
所述上反射板可以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或者在彼此断开并间隔开的同时,沿一个方向分开地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
所述上反射板可以由完全反射光而不透射光的材料制成,或者由部分透射和漫射光的材料制成。
所述发光灯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热阴极荧光灯(HCFL)或LED灯。
所述发光灯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U形形状或具有缩进部分(indentportion)的其它形状。
当所述发光灯是LED灯时,所述上反射板可以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沿一个方向布置的所述多个LED灯的上方,或者可以在彼此断开并间隔开的同时,分别分开地布置在多个均包括至少一个LED灯的组的上方。
所述背光单元还可以包括布置在所述发光灯上方的一个或更多个光散射部件。
所述下反射板可以具有多个形成在与所述发光灯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凹处(recess)。
所述凹处可以设置成以一对一的比率与所述发光灯相对应地,或者可以设置成与多个均包括预定数量的发光灯的组相对应地,分别定位在各组发光灯中一个的下方。
所述凹处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
所述发光灯可以彼此平行地分别布置在所述凹处中。
当所述发光灯是LED灯时,所述下反射板的凹处可以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所述LED灯的下方以与所述LED灯相对应,或者可以分开地布置在相应LED灯的下方以与所述LED灯相对应。
所述下反射板还可以具有布置在相应的相邻发光灯之间的多个反射突起。
所述反射突起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并且布置成分别平行于所述发光灯。
各反射突起的截面轮廓可以是连续连接的或是断开的,或者可以从线性轮廓变为曲线轮廓,反之亦可。
每个发光灯可以具有U形形状或具有缩进部的其它形状,并且所述下反射板的反射突起可以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缩进部中并在相应的相邻发光灯之间。
当所述发光灯是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多个LED灯时,所述下反射板的反射突起可以布置在沿一个方向布置的所述LED灯之间,从而所述反射突起的截面轮廓是连续连接的或是断开的,或者从线性轮廓变为曲线轮廓,反之亦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单元,包括:多个发光灯,沿一个方向布置在基底支撑件的底面上;下反射板,其设置在所述基底支撑件的底面上并在所述发光灯的下方,并且具有对应于所述发光灯的多个凹处、和在各相邻凹处之间的反射突起;以及多个上反射板,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以一对一的比率与所述发光灯相对应。
各所述反射突起可以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并且各反射突起的截面轮廓可以是连续连接或断开的,或者从线性轮廓变为曲线轮廓,反之亦可。
所述反射突起可以布置成平行于所述发光灯。
各所述凹处可以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并且所述凹处可以设置成以一对一的比率与所述发光灯相对应,或者设置成与多个均包括预定数量的发光灯的组相对应,从而分别定位在每组发光灯中一个的下方。
所述上反射板可以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或者可以在彼此断开并间隔开的同时,沿一个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
所述上反射板可以由完全反射光而不透射光的材料制成,或者由部分透射和漫射光的材料制成。
所述发光灯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热阴极荧光灯(HCFL)或LED灯。
所述发光灯可以具有U形形状或具有缩进部分的其它形状。
当所述发光灯是LED灯时,所述下反射板的凹处可以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沿一个方向布置的所述多个LED灯的下方以与所述LED相对应,或者分开地布置以与相应LED灯相对应,并且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的所述反射突起布置在相应的相邻凹处之间。
当所述发光灯是LED灯时,所述上反射板可以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沿一个方向布置的所述多个LED灯的上方,或者在彼此断开并间隔开的同时,分别分开地布置在多个均包括至少一个LED灯的组的上方。
所述背光单元还可以包括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的一个或多个光散射部件。
应理解,前面对本发明的概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其被并入而构成了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传统的边缘型背光单元的示意结构图;
图2是示出了传统的直接型背光单元的示意结构图(KP04-1563:2004.09);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剖视结构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剖视结构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剖视结构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剖视结构图;以及
图8和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从背光单元的灯发出的光的传播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背光单元,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如果可能,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结构。
图3和图4分别是立体图和剖视结构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
如图3和图4所示,多个发光灯31沿一个方向布置在基底支撑件30的底面上。基底支撑件30在其底面上设置有下反射板32,以使从发光灯31发射的光可以照射至液晶板(未示出)的显示部。
多个上反射板33布置在发光灯31上方,以一对一的比率与发光灯31相对应。
此外,多个光散射部件40a、40b和40c插设在发光灯31与液晶板(未示出)之间。
这里,下反射板32具有平板形状,并适于将从发光灯31入射到其上的光朝向液晶板的显示部照射。
上反射板33用作用于防止在发光灯31布置处的区域中产生辉线(bright line)的灯罩,并且适于反射从发光灯31发出的光。
上反射板33可以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发光灯31上方,或者可以在彼此断开且间隔开的同时沿一个方向分开布置在各发光灯31上方。
上反射板33可以由完全反射光而不透射光的材料制成,或者由部分透射和漫射光的材料制成。
发光灯31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热阴极荧光灯(HCFL)或LED灯。
尽管图中未示出,但各发光灯31都可以具有U形形状或者具有缩进部分的其它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下反射板32可以具有平板形状,而上反射板33可以连续连接地或者彼此断开并间隔开地定位在发光灯31上方。
同时,发光灯31是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多个LED灯。在这种情况下,下反射板32可以具有平板形状,而上反射板33可以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沿一个方向布置的LED灯的上方,或者可以在彼此断开并间隔开的同时分开地布置在多个组(每个组都包括至少一个LED灯)的上方。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结构。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剖视结构图。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特征在于,在下反射板处对应于各发光灯的位置处形成有凹处。第二实施例的其它组成元件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成元件相似/相同,因而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如图5所示,在基底支撑件30的底面上沿一个方向布置多个发光灯31。基底支撑件30在其底面上设置有下反射板32,以使从发光灯31发射的光可以照射至液晶板(未示出)的显示部。在本实施例中,下反射板32具有多个形成在与各发光灯31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凹处60,从而可以将从发光灯31发射的光更有效地照射至液晶板的显示部。
凹处60可以设置成以一对一的比率与发光灯31相对应,或者可以设置成以一对一的比率与发光灯31的多个组相对应,每个组包括至少两个发光灯。每个凹处60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
当凹处60设置成以一对一的比率与发光灯31相对应时,发光灯31彼此并行地分别布置在凹处60中。
而且,当凹处60设置成以一对一的比率与所述多个组相对应时(每个组包括预定数量的发光灯),发光灯的各组中的一组布置在相关的一个凹处60中。
上反射板33布置在发光灯31的上方,以一对一的比率与发光灯31相对应。
在发光灯31与液晶板(未示出)之间插设光散射部件40a、40b和40c。
上反射板33用作用于防止在布置有发光灯31的区域中产生辉线的灯罩,并适于反射从发光灯31发出的光。
上反射板33可以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发光灯31的上方,或者可以在彼此断开并间隔开的同时沿一个方向分开地布置在相应发光灯31的上方。
上反射板33可以由完全反射光而不透射光的材料制成,或者由部分透射和漫射光的材料制成。
发光灯31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热阴极荧光灯(HCFL)或LED灯。
尽管图中未示出,但各发光灯31可以具有U形形状或者具有缩进部分的其它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下反射板32可以具有平板形状,并在与各发光灯31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凹处,而上反射板33可以连续连接地或者彼此断开并间隔开地定位在发光灯31的上方。
当发光灯31是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多个LED灯时,下反射板32可以构造成,可以以位于LED灯下方的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以与LED灯相对应,或者可以分开地布置在LED灯的下方与各LED灯相对应的位置处。而且,上反射板33可以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沿一个方向布置的所述多个灯的上方,或者可以在彼此断开并间隔开的同时分开地布置在多个组的上方,每个组都包括至少一个LED灯。
第三实施例
下面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结构。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剖视结构图。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特征在于,下反射板在各相邻发光灯之间形成有反射突起,并且上反射板布置在发光灯的上方,与各发光灯相对应。第三实施例的其它组成元件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成元件相似/相同,因而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如图6所示,在基底支撑件30的底面上沿一个方向形成多个发光灯31。基底支撑件30在其底面上设置有下反射板32,以使从发光灯31发射的光可以照射至液晶板(未示出)的显示部。
在本实施例中,下反射板32具有形成在相应的相邻发光灯31之间的多个反射突起61,从而可以将从发光灯31发射的光更有效地照射至液晶板的显示部。反射突起61分别与发光灯31平行布置,并且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
各反射突起61的截面轮廓可以连续地连接或断开,或者可以从线性轮廓变为曲线轮廓,反之亦可。
形成在下反射板32处的反射突起61用于实现从发光灯31发射的光的均匀亮度分布。
上反射板33布置在发光灯31的上方,以一对一的比率与发光灯31相对应。
在发光灯31与液晶板(未示出)之间插设多个光散射部件40a、40b和40c。
上反射板33用作用于防止在布置有发光灯31的区域中产生辉线的灯罩,并适于反射从发光灯31发出的光。
上反射板33可以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发光灯31的上方,或者可以在彼此断开并间隔开的同时沿一个方向分开地布置在相应发光灯31的上方。
上反射板33可以由完全反射光而不透射光的材料制成,或者由部分透射和漫射光的材料制成。
发光灯31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热阴极荧光灯(HCFL)或LED灯。
尽管图中未示出,但各发光灯31可以具有U形形状或者具有缩进部分的其它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下反射板32的反射突起61可以布置在发光灯31的缩进部分中并在各相邻发光灯31之间。每个反射突起61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上反射板33可以连续连接地或者彼此断开并间隔开地定位在发光灯31的上方。
当发光灯31是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多个LED灯时,下反射板32的反射突起61可以布置在沿一个方向布置的各相邻LED灯之间,并且各反射突起61的截面轮廓可以是连续连接或断开的,或者可以从线性轮廓变为曲线轮廓,反之亦可。上反射板33可以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沿一个方向布置的所述多个LED灯的上方,或者可以在彼此断开并间隔开的同时分开地布置在LED灯的多个组的上方,每个组都包括至少一个LED灯。
第四实施例
下面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结构。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剖视结构图。
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特征在于,下反射板在对应于发光灯的位置处形成有凹处,并在各相邻凹处之间形成有反射突起。第四实施例的其它组成元件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成元件相似/相同,因而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如图7所示,在基底支撑件30的底面上沿一个方向布置多个发光灯31。基底支撑件30在其底面上设置有下反射板32,以使从发光灯31发射的光可以照射至液晶板(未示出)的显示部。
在当前实施例中,下反射板32具有多个形成在与各发光灯31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凹处60,从而可以将从发光灯31发射的光更有效地照射至液晶板的显示部,并且还具有多个形成在各相邻凹处60之间的反射突起61,各反射突起61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各反射突起61的截面轮廓可以连续地连接或断开,或者可以从线性轮廓变为曲线轮廓,反之亦可。
凹处60可以设置成以一对一的比率与发光灯31相对应,或者可以设置成以一对一的比率与多个组相对应,每个组包括至少两个发光灯31。每个凹处60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
当凹处60设置成以一对一的比率与发光灯31相对应时,发光灯31彼此并行地分别布置在凹处60中。
此外,当凹处60设置成以一对一的比率与所述多个组相对应时(每个组包括预定数量的发光灯31),各发光灯31组中的一组布置在相关一个凹处60中。
形成在下反射板32处的凹处60和反射突起61用于实现从发光灯31发射的光的均匀亮度分布,并增加其使用效率。
上反射板33布置在发光灯31的上方,从而以一对一的比率与发光灯31相对应。
在发光灯31与液晶板(未示出)之间插设多个光散射部件40a、40b和40c。
上反射板33用作用于防止在布置有发光灯31的区域中产生辉线的灯罩,并适于反射从发光灯31发出的光。
上反射板33可以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发光灯31的上方,或者可以在彼此断开并间隔开的同时沿一个方向分开布置。
上反射板33可以由完全反射光而不透射光的材料制成,或者由部分透射和漫射光的材料制成。
发光灯31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热阴极荧光灯(HCFL)或LED灯。
尽管图中未示出,各发光灯31可以具有U形形状或者具有缩进部分的其它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下反射板32可以在与相应发光灯31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凹处60,并且在各相邻凹处60之间形成有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的反射突起61。上反射板33可以连续连接地,或者彼此断开并间隔开地定位在发光灯31的上方。
当发光灯31是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多个LED灯时,下反射板32的凹处可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沿一个方向布置的所述多个LED灯下方,或者可以分开地布置在LED灯的下方以与各LED灯相对应,并且可以在各相邻凹处之间形成有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的反射突起。上反射板33可以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所述多个LED灯的上方,或者可以在彼此断开并间隔开的同时分开地布置在LED灯的多个组的上方,每个组都包括至少一个LED灯。
图8和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从背光单元的灯射出的光的传播的视图。
具体地,图8和图9示出了当使用形成有凹处60和反射突起61的下反射板32时光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下反射板32的凹处60和反射突起61用于反射从发光灯31发射的光,因此可以通过在由凹处60和反射突起61限定的区域内的反射和传播而将从发光灯31发射的光向上引导。可以理解的是,得到的反射和传输导致光传播路径的减少,因而可以实现光使用效率的提高。
从上面描述可以明白,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单元具有如下效果。
首先,根据本发明,上反射板布置在发光灯的上方。这具有的效果是在光的均匀反射/漫射方面获得了改善。结果,即使减少了发光灯之间的距离,本发明也可以实现亮度的高均匀性,因此与传统的直接型背光单元相比,本发明可以减少由此得到的背光单元的厚度。
其次,根据本发明,下反射板形成有凹处和/或反射突起。这具有的效果是,在实现亮度的高均匀性的同时实现了光使用效率的增加。结果,可以减少发光灯的数量,从而减少制造成本。
第三,本发明可以实现从发光灯发射的光的传播路径的减少,从而导致光使用效率的增加。
第四,本发明的直接型背光单元无需具有重量大的导光板。因此,本发明的背光单元比传统的边缘型背光单元更轻。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因而,本发明旨在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发明的所述修改和变型。
本申请要求于2005年8月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P2005-71715的优先权,因而通过引用将其并入,如同完全在这里阐明一样。

Claims (33)

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多个发光灯,沿一个方向布置在基底支撑件的底面上;
下反射板,其设置在所述基底支撑件的底面上并在所述发光灯的下方;以及
多个上反射板,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以一对一的比率与所述发光灯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下反射板具有平板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上反射板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上反射板在彼此断开并间隔开的同时,沿一个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上反射板由完全反射光而不透射光的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上反射板由部分透射和漫射光的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发光灯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热阴极荧光灯(HCFL)或LED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各所述发光灯具有U形形状或具有弯曲部分的其它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当所述发光灯是LED灯时,所述上反射板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沿一个方向布置的所述多个LED灯的上方,或者在彼此断开并间隔开的同时,分别分开地布置在多个均包括至少一个LED灯的组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
布置在所述发光灯上方的一个或更多个光散射部件。
1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多个发光灯,沿一个方向布置在基底支撑件的底面上;
下反射板,其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下方,并具有多个形成在与所述发光灯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凹处;以及
多个上反射板,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以一对一的比率与所述发光灯相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凹处设置成以一对一的比率与所述发光灯相对应,或者设置成以一对一的比率与多个均包括预定数量的发光灯的组相对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各所述凹处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发光灯彼此平行地分别布置在所述凹处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当所述发光灯是LED灯时,所述下反射板的凹处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所述LED灯的下方与所述LED灯相对应,或者分开地布置在各LED灯的下方与所述LED灯相对应。
16、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多个发光灯,沿一个方向布置在基底支撑件的底面上;
下反射板,其设置在所述基底支撑件的底面上并在所述发光灯的下方,并且具有布置在各相邻发光灯之间的多个反射突起;以及
多个上反射板,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以一对一的比率与所述发光灯相对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各所述反射突起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并且布置成平行于所述发光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各反射突起的截面轮廓是连续连接或断开的,或者从线性轮廓变为曲线轮廓,反之亦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当各发光灯具有U形形状或具有弯曲部分的其它形状时,所述下反射板的反射突起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弯曲部分中并在各相邻发光灯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当所述发光灯是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多个LED灯时,所述下反射板的反射突起布置在沿一个方向布置的所述LED灯之间,并且各反射突起的截面轮廓连续连接或断开,或者从线性轮廓变为曲线轮廓,反之亦可。
2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多个发光灯,沿一个方向布置在基底支撑件的底面上;
下反射板,其设置在所述基底支撑件的底面上并在所述发光灯的下方,并且具有对应于所述发光灯的多个凹处、和在各相邻凹处之间的反射突起;以及
多个上反射板,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以一对一的比率与所述发光灯相对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各所述反射突起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并且各反射突起的截面轮廓连续连接或断开,或者从线性轮廓变为曲线轮廓,反之亦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突起布置成平行于所述发光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各所述凹处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并且所述凹处设置成以一对一的比率与所述发光灯相对应,或者设置成与多个均包括预定数量的发光灯的组相对应,分别定位在每组发光灯中一个的下方。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上反射板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上反射板在彼此断开并间隔开的同时,沿一个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上反射板由完全反射光而不透射光的材料制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上反射板由部分透射和漫散光的材料制成。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发光灯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热阴极荧光灯(HCFL)或LED灯。
3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各所述发光灯具有U形形状或具有弯曲部分的其它形状。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当所述发光灯是LED灯时,所述下反射板的凹处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沿一个方向布置的所述多个LED灯的下方,与所述LED相对应,或者分开地布置以与各LED灯相对应,并且具有线性或曲线截面轮廓的所述反射突起布置在各相邻凹处之间。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当所述发光灯是LED灯时,所述上反射板以连续连接线的形式布置在沿一个方向布置的所述多个LED灯的上方,或者在彼此断开并间隔开的同时,分别分开地布置在多个均包括至少一个LED灯的组的上方。
3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
布置在所述发光灯的上方的一个或多个光散射部件。
CNA2006100959682A 2005-08-05 2006-06-29 背光单元 Pending CN19087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071715 2005-08-05
KR1020050071715A KR101212137B1 (ko) 2005-08-05 2005-08-05 백라이트 유닛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8761A true CN1908761A (zh) 2007-02-07

Family

ID=37699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959682A Pending CN1908761A (zh) 2005-08-05 2006-06-29 背光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38436B2 (zh)
KR (1) KR101212137B1 (zh)
CN (1) CN19087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2476A (zh) * 2016-05-18 2017-11-28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1796B (zh) * 2008-12-24 2012-07-18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具
TW201043865A (en) * 2009-06-05 2010-12-16 Eiko Pacific Ltd Lighting fixture with planar-type reflecting structure
EP2428719B1 (en) * 2009-06-15 2016-01-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8944641B2 (en) * 2009-12-18 2015-02-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EP2458285B1 (en) * 2010-11-26 2015-09-16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cooking hob with a glass ceramic panel and an illumination device
KR101771557B1 (ko) * 2011-01-05 2017-08-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740046B2 (en) * 2013-11-12 2017-08-22 Nvid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a lower power user interface on an LCD panel through localized backlight contr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93908A (ja) * 1991-09-30 1993-04-16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H1039808A (ja) 1996-07-22 1998-02-13 Harison Electric Co Ltd 照明装置
JP2001272659A (ja) 2000-03-24 2001-10-05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DE10102585A1 (de) * 2001-01-20 2002-07-25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Farbige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JP2002372918A (ja) * 2001-06-15 2002-12-26 Advanced Display Inc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TWI252348B (en) * 2002-10-21 2006-04-01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Back light module
CN100368893C (zh) 2003-04-15 2008-02-13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化直下式背光模块
US6814456B1 (en) * 2003-05-15 2004-11-09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Back light module
CN2630893Y (zh) 2003-06-02 2004-08-04 辅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源模块
US20060066773A1 (en) * 2004-09-29 2006-03-30 Huang Kuo J Vertical backlight module of LCD televis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2476A (zh) * 2016-05-18 2017-11-28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16758A (ko) 2007-02-08
KR101212137B1 (ko) 2012-12-14
US7438436B2 (en) 2008-10-21
US20070030695A1 (en) 200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5031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815320A (zh) 支承构件、背光组件及其显示装置
CN1908761A (zh) 背光单元
CN1704818A (zh) 背光组件和使用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件
CN1469168A (zh) 背光组件以及采用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58116A (zh) 白光产生单元、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46578A (zh) 发光二极管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件
CN1437056A (zh) 照明装置和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设备
CN1639619A (zh) 光学元件、背光组件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912712A (zh) 背光组件以及采用该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CN1693969A (zh) 发光二极管灯单元
CN1854846A (zh) 光学片和具有光学片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
CN1716036A (zh) 背光单元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件
CN101069122A (zh) 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这种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696788A (zh) 液晶显示器
CN1646974A (zh)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
CN1753073A (zh) 发光装置、具有其的背光组件和具有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CN100410773C (zh) 背光单元
CN101055375A (zh) 背光组件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N1991520A (zh) 发光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该发光模块的显示器
CN1920625A (zh)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746742A (zh) 背光组件及使用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CN1702515A (zh) 背光单元
CN1713049A (zh) 光学元件、背光组件及具有背光组件的显示器装置
CN1624542A (zh) 照明装置和使用它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