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5121B - 荧光显示管 - Google Patents
荧光显示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05121B CN1905121B CN2006101081603A CN200610108160A CN1905121B CN 1905121 B CN1905121 B CN 1905121B CN 2006101081603 A CN2006101081603 A CN 2006101081603A CN 200610108160 A CN200610108160 A CN 200610108160A CN 1905121 B CN1905121 B CN 19051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d
- attachment
- display tube
- lead
- fluorescent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784 hot electr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50 screen-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59 cover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80 den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4 electron beam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59 photo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61 soda-lime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thode-Ray Tubes And Fluorescent Screens For Displa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驱动荧光显示管,其具有操作简单、更为廉价的多个栅极。所述荧光显示管使用如下部件,该部件是由厚度为0.1mm~0.15mm的一块金属薄板加工而成的,该部件包括:具有所述网格状开口部的栅极、以及将所述栅极固定在真空气密容器上的联结部A、B、栅极导线和阳极导线,其中栅极导线将栅极内部导线与联结部A进行联结,所述栅极内部导线将栅极连接在栅极配线上;所述荧光显示管以栅极导线和阳极导线配置在不同区域的方式而配设多个栅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显示管所使用的栅极的改良以及具有多个所述栅极的动态驱动荧光显示管。
背景技术
荧光显示管具有内部维持着高真空状态的真空气密容器。在构成所述真空气密容器的一部分且由玻璃板构成的绝缘性基板的上表面,形成有阳极导体和荧光体层而形成阳极。进而在所述荧光体层的上方配置着具有网格状开口部的栅极,并将所述荧光体层和栅极的组合作为一组数位,而且在同一真空气密容器内具有多个数位。在该栅极的上方拉设有灯丝(filament)。
所述荧光显示管使用时从外部经由导线而向灯丝状阴极通以灯丝电流,从而使其放出热电子。
在放出热电子的状态下,通过导线依次以数位信号脉冲电压的形式向各栅极施加栅极信号,同时通过荧光显示管的导线以脉冲电压的形式向各阳极施加阳极信号,藉此使各数位信号同步,并根据各自的时间调配而有选择性地施加ON(正)或OFF(负)的脉冲电压,由此可以获得所希望的显示。
作为在荧光显示管上配设所述栅极的技术,已经公开了各种各样的技术。
例如已经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即在将厚度为0.2mm~0.3mm的薄板形成为框状的隔离架(spacer frame)上,采用焊接等方法安装在厚度约为0.05mm的薄板上加工有6角形或格子状开口的部件。作为该项技术的改良技术,已经公开了在0.2mm~0.3mm的薄板上直接设置格子状开口部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
但是,在上述厚度为0.2mm~0.3mm的薄板上,难以直接设置例如留下线宽为20~30μm、一边为0.2mm~0.3mm的六角形网底这样细小的六角形开口。于是,人们公开了如下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2),即对于厚度为0.15mm~0.2mm薄板的加工有6角形或格子状开口的区域,将该区域的一个面进行蚀刻而使所述栅极减薄,然后在所述薄区域内的金属薄板上设置细的开口。
另一方面,随着荧光显示管用途的扩大,构成数位的栅极的形状和组合变得复杂起来。以前用构成真空气密容器的绝缘性基板夹持从各栅极延长的导线而使其向真空气密容器外延伸出来,但与栅极的形状和组合的复杂化相对应,已经公开了如下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3),即对于一个栅极设置栅极连接用端子,然后与栅极配线连接而向另一方延伸,继而与设置在另一方的导线进行电连接,接着用绝缘性基板夹持所述导线而使导线向真空气密容器外延伸出来。
另外,还公开了如下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4),即在阳极基板上直接固定栅极,并与栅极位置无关地设置栅极导线,从而可以任意设计栅极用导线与阳极用导线的配置区域。
专利文献1:特开昭54-735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昭62-2520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实开平03-6074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09-173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荧光显示管作为自发光元件而得到广泛采用。但是,人们希望提供一种操作更简单、密度高而且廉价的荧光显示管。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通过在一个荧光显示管中实现下述的(1)~(6)点,提供一种操作更简单、密度高而且廉价的荧光显示管。
(1)用于施加灯丝电压的导线、用于施加栅极电压的导线以及用于施加阳极电压的导线优选在各自的区域分开设置。
(2)对于一个电极优选用一根导线与之对应。
(3)优选增加能够用于栅极阳极的导线。
(4)在阳极基板中,优选扩大能够构成阳极的有效区域。
(5)优选减少荧光显示管所使用的部件,藉此可以降低安装工时数。
(6)优选即使减薄部件的材质厚度,也可以发挥充分的功能。
于是,对于将专利文献4所示的栅极和导线作为不同部件构成的荧光显示管,参考图5A~5D、图6就上述课题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该技术是解决上述课题(1)、(2)、(3)的,但(4)的课题存在于内部。
如图5A~5D、图6所示,荧光显示管1在构成外围器件的一部分且由玻璃板构成的绝缘性基板(110)的上表面形成有配线,在该配线所希望的部分层叠形成有绝缘层(130),该绝缘层(130)设置有通孔(131)以及端子用开口部(125、126),在所述绝缘层(130)的上表面形成有导体层(140),在该导体层的上表面层叠形成有荧光体层(150),从而形成阳极基板(100)。
栅极(310)的网格状开口部(311)具有6角形的开口(311a)(图5c),在该开口部的外侧具有脚部(312、313)和栅极固定部(314、315),并采用所述阳极基板的阳极周边所设置的栅极粘着材料(316)对该栅极固定部(314、315)进行粘着。此外,开口部也可以是图5D所示的4角形开口部(311b)。
其次,将用于从外部向所述阳极基板上形成的阳极和栅极供给电信号的导线(421、422)以及用于从外部向灯丝状阴极(700)供给电信号的导线(424)夹持在所述阳极基板(100)和侧面板(210)之间,由所述侧面板(210)和前面板(220)组合而成的玻璃罩(cover glass)(200)和所述阳极基板(100)用低熔点玻璃(800)熔融粘着在一起,从而形成真空气密容器(10)。
图5A所示的构件序号115表示在绝缘性基板(110)上安装有侧面板(210)的侧面板安装面。
该荧光显示管因为仅将昂贵的42-6合金(42%Ni、6%Cr、剩余部分为Fe)用作连接气密容器内部和外部的导线,故而可以提供廉价的荧光显示管;并且将栅极固定在阳极基板(100)的上表面,从而通过在绝缘性基板(110)的上表面形成的栅极配线(121)可以使栅极与任意端子连接。因此,配合外部的驱动电路,可以分为栅极导线(421)和阳极导线(422)进行配置。
但是,由于离开阳极而将网格状开口部安装在阳极基板(100)上,所以需要在侧面板附近至少设置2个栅极固定部(314、315),并采用栅极固定材料(316)对该栅极固定部进行粘着。该栅极固定材料(316)因为具有将栅极以机械的方式粘接在阳极基板上表面的功能,所以最低需要1.5mm的宽度。
例如在20mm宽的荧光显示管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至少15%的区域不能作为荧光显示管的发光区域使用,同时与荧光显示管的高密度化相矛盾。因此,优选除掉所述栅极固定材料(316)。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如下部件的荧光显示管的技术,该部件使用厚度为0.15mm~0.2mm的薄板,对加工有6角形或格子状开口的区域的一个面进行蚀刻而使该区域减薄,由此构成栅极,同时形成用于同外部进行电连接的导线。
该技术是解决上述课题(5)、(6)的,但存在(1)、(2)、(3)的课题。再者,该技术是通过对金属的一个面进行半蚀刻而进行减薄的特殊的技术,存在的课题包括:仅采用压力加工等技术是不能适应的。其结果,荧光显示管存在昂贵的问题。
在电子设备上安装该荧光显示管的情况下,导线(421、422、424)一般以2mm或2.54mm左右的安装间距加以使用。在图7A、图7B所示的荧光显示管的情况下,1个数位具有19个阳极,并设置着7个具有形状为311a或311b的网格状开口部的栅极(310)。
各栅极(310)具有每边2根总计4根的栅极导线(421),当接合阳极基板(100)和玻璃罩(200)而构成荧光显示管的真空气密容器(10)时,栅极导线(421)被夹持在阳极基板(100)和侧面板(210)之间,从而栅极(310)以离开阳极的方式而固定在真空气密容器内。
因此,通过使用在一块薄板上加工具有网格状开口部的栅极和导线的部件,可以获得降低安装工时数的效果,而且具有可以提供高密度荧光显示管的效果。
然而,栅极(310)由2个或更多个脚部(312、313)支持且由阳极基板和玻璃罩对2个或更多个固定部(314、315)加以固定,因而可以获得更稳定的荧光显示管。另外,根据专利文献2的现有技术,栅极导线因为取决于栅极的位置而不能在任意位置进行设置。再者,栅极导线与阳极导线混合存在而且增大了该荧光显示管用部件的面积。
例如在专利文献2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下,1个栅极(310)的设置需要4根栅极导线(421)。但是,从施加栅极电压的侧面来看,1根导线是必须的,而其它导线是不需要的。另外,即使只在一方设置导线,也只是1根导线可以有效使用。因此,对所有栅极而言,优选只用附带的一根栅极导线与一个栅极相对应。
如上所述,倘若对于一个栅极只用一根栅极导线与之相对应、并且可以与栅极位置无关地设置栅极导线,如果导线的间距相同而且导线的位置也相同,则可以用作阳极导线的导线增加,从而作为荧光显示管是优选的。
专利文献3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即在荧光显示管的阳极基板上设置栅极连接用端子,然后与栅极配线连接而向另一方延伸,并使导线在单侧归拢,从而使部件面积得以减少。
该技术如图8A、图8B所示,为了从位于荧光显示管一方的栅极(470)向另一方的真空气密容器外部引出栅极导线,“L”状的栅极连接部(471)的一端与栅极(470)的2个栅极固定部(472、472)中的1个栅极固定部(472)相连接。所述栅极连接部(471)的另一端与阳极基板上设置的栅极配线(121)相连接,并通过栅极导线(421)而接受外部的电信号。因此,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不需要在栅极固定部(472、472)上形成导线的技术。
但是,在该技术的情况下,用阳极基板(100)和作为玻璃罩(200)的一部分的侧面板(210)夹持“L”状的栅极连接部(471)和栅极固定部(472)的力量有可能减弱。
因此,优选使“L”状的栅极连接部(471)和栅极固定部(472)的连接更加稳定。
再者,这种技术有可能使栅极(470)成为单柱,从而如图8B所示那样使栅极(470)发生变形而与阳极接触。
因此,希望进行新的技术开发以便在构成荧光显示管的真空气密容器中稳定地配设栅极(470)。
另一方面,在栅极(470)相反侧的栅极(480)的情况下,2根栅极导线(421)兼具栅极连接部的作用,此时,该技术也有可能使栅极(480)成为单柱,从而如图8B所示那样使栅极(480)发生变形而与阳极接触。当栅极导线(421)设计为1根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构件序号490为双柱的栅极。
特别地,相对于以前使用的0.2mm~0.3mm的金属板,当如后述的本发明那样使用0.05~0.15mm的薄金属板时,必须排除由上述栅极的变形所产生的不良情况。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4的技术,由于其技术背景各自不同,而且具有各自的缺点,所以通过对它们进行组合,直接适应和/或推想本发明的所有栅极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困难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的课题,灵活应用前述的引用文献各自记载的要素,在加上各文献没有记载的要素之后,提供一种具有各文献所没有的新效果的、操作更简单、密度更高而且更为廉价的荧光显示管,下面参考图1A~图4进行说明。
基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荧光显示管(001)包括用低熔点玻璃(800)粘接阳极基板(100)以及玻璃罩(200)所形成的真空气密容器(010),其中所述阳极基板(100)是在形成于绝缘性基板上的绝缘层的上表面上层叠形成的阳极导体(140)的上表面层叠形成荧光体层(150)而形成的;在所述阳极基板(100)和玻璃罩(200)的低熔点玻璃粘接部具有用于从外部通电的导线(421、422、423);在所述真空气密容器内具有包括网格状开口部(411)的多个栅极(410)和灯丝状阴极(700);
所述灯丝状阴极(700)从外部经由所述导线(424)通电而放出热电子;所述荧光体层(150)从外部经由所述栅极导线(421)、在所述绝缘性基板上形成的阳极端子(126)、在所述绝缘性基板上形成的阳极配线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层(130)上的通孔(131)而向层叠形成于绝缘层(130)上表面的阳极导体(140)通电;所述栅极(410)从外部经由所述栅极导线(422)通电,并采用分时驱动方式进行显示;所述荧光显示管(001)的特征在于:
所述栅极(410)包括:所述网格状开口部(411),以及向该网格状开口部(411)的外侧延长而形成的至少2个联结部A(430);该联结部A(430)包括:通过峰折成形而形成的脚部A(412),进而通过谷折成形而形成为与所述阳极基板(100)平行、且向所述真空气密容器(010)的外侧延长的固定部A(414),其中所述脚部A(412)是以所述开口部(411)朝所述灯丝状阴极突出出来的方式折曲而形成的形状,所述固定部A(414)是在所述脚部A(412)终止的部分以与所述阳极基板(100)平行的方式折曲而形成的形状;所述栅极(410)还包括栅极内部导线(423),该栅极内部导线(423)与所述联结部A(430)平行地延长,并从在所述绝缘性基板上形成的端子部A(127)向所述真空气密容器(010)的外侧延长,而且通过栅极连接部(450)与所述联结部A(430)进行联结;所述栅极(410)还包括2个或更多个联结部B(440),该联结部B(440)是在所述网格状开口部的外侧向所述联结部A(430)的相反侧延长而形成的;所述联结部B(440)包括:通过峰折成形而形成的脚部B(413),进而通过谷折成形而向所述真空气密容器(010)的外侧延长的固定部B(415),其中所述脚部B(413)是以所述开口部(411)朝所述灯丝状阴极突出出来的方式折曲而形成的形状,所述固定部B(415)是在所述脚部B(413)终止的部分以与所述阳极基板(100)平行的方式折曲而形成的形状;
所有的所述栅极(410)的所述固定部A(414)向所述真空气密容器(010)的外侧延长后,由所述阳极基板(100)和所述玻璃罩(200)夹持并用低熔点玻璃(800)固定;所述固定部B(415)与所述阳极基板(100)平行、并通过所述栅极端子B(125)或所述阳极端子(126)之间而向所述真空气密容器(010)的外侧延长后,由所述阳极基板(100)和所述玻璃罩(200)夹持并用低熔点玻璃(800)固定;
所述栅极(410)经由所述联结部A(430)、所述栅极连接部(450)、所述栅极导线A(427)、所述栅极端子A(127)、所述栅极配线(121)、所述栅极端子B(125)以及所述栅极导线(421)而与真空气密容器外部进行电连接;
所述阳极导体(140)经由所述通孔(131)、阳极配线(122)、所述阳极端子(126)以及所述阳极导线(422)而与真空气密容器外部进行电连接。
在所述荧光显示管中,所述网格状开口部、联结部A、联结部B、联结部C、栅极导线A、栅极导线B以及阳极导线优选对厚度为0.05mm~0.15mm的一块金属薄板进行加工而形成。
在使用厚度低于0.05mm的通常的金属薄板的情况下,由于机械强度弱,所以是不实用的。在使用厚度超过0.15mm的金属薄板的情况下,由于难以采用蚀刻和压力成形加工网格状开口部,所以是不实用的。
本发明灵活应用前述的引用文献各自记载的要素,在加上各文献没有记载的要素之后,可以提供一种具有各文献所没有的新效果的、操作更简单、密度更高而且更为廉价的荧光显示管。
也就是说,由于使用由厚度为0.05mm~0.15mm的一块金属薄板加工而成的、包括具有所述网格状开口部的栅极、以及第1联结部、第2联结部、栅极连接部、栅极导线和栅极内部导线在内的部件而形成本发明的荧光显示管,因而与以前的厚度为0.05mm~0.15mm的一块金属薄板的情况相比,因为是使用一块金属薄板的部件,所以能够消除组合工序的不良现象。
将金属薄板的厚度设定为0.1mm时,所具有的效果是:容易形成网格状开口部,而且操作也比较简单。
具体地说,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效果。
(1)可以提供一种荧光显示管,其中用于施加灯丝电压的导线、用于施加栅极电压的导线以及用于施加阳极电压的导线在各自的区域分开设置。
(2)可以提供一种高密度的荧光显示管,其对于1个电极安装1根导线,因而使能够用于栅极和阳极的导线增多。
(3)可以提供一种高密度的荧光显示管,其使能够构成阳极的有效区域得以扩大。
(4)所述栅极内部导线由于通过栅极连接部而与构成框的第1联结部进行联结,而且由于受到阳极基板和玻璃罩的夹持,故而即使采用薄板,也可以获得如下的构造,即可以切实地与第1栅极端子进行电的或机械的连接。另外,还可以提供一种高密度且廉价的荧光显示管,由于各栅极通过第1联结部和第2联结部与第1带部和第2带部进行联结而构成具有多个栅极的部件,所以部件的材质厚度即使较薄,也可以减少荧光显示管所使用的部件,从而降低安装工时数,并减少安装误差。
附图说明
图1A是省略了玻璃罩以及灯丝的本发明的荧光显示管的平面图。
图1B是本发明的荧光显示管的侧视图。
图1C是本发明的网格状开口部的六角形开口。
图1D是本发明的网格状开口部的四角开口。
图2是本发明的荧光显示管的侧视剖面的详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荧光显示管所使用的金属部件的整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荧光显示管所使用的金属部件的详细图。
图5A是省略了玻璃罩以及灯丝的以前的荧光显示管的平面图。
图5B是以前的荧光显示管的侧视剖面图。
图5C是以前的荧光显示管的网格状开口部的六角形开口。
图5D是以前的荧光显示管的网格状开口部的四角开口。
图6是以前的荧光显示管的侧视剖面的细部图。
图7A是省略了玻璃罩以及灯丝的以前的荧光显示管的平面图。
图7B是以前的荧光显示管的侧视剖面图。
图8A是省略了玻璃罩以及灯丝的以前的荧光显示管的平面图。
图8B是以前的荧光显示管的侧视剖面图。
符号说明:
001 荧光显示管 010 真空气密容器
100 阳极基板 110 绝缘性基板
121 栅极配线 122 阳极配线
125 栅极端子B 126 阳极端子
127 栅极端子A 130 绝缘层
131 通孔 140 阳极导体
150 荧光体层 200 玻璃罩
210 侧面板 220 前面板
310 (以前的)栅极 311 (以前的)栅极网格状开口部
312 (以前的)脚部A 313 (以前的)脚部B
314 (以前的)固定部A 315 (以前的)固定部B
316 (以前的)固定材料 400 荧光显示管用部件
410 栅极 411 以前的栅极网格状开口部
412 脚部A 413 脚部B
414 固定部A 415 固定部B
421 栅极导线 422 阳极导线
423 栅极内部导线 430 联结部A
440 联结部B 441 细部
442 宽幅部 450 栅极连接部
461 带部A 462 带部B
470 栅极 471 连接部
472 固定部 480 栅极
490 双柱的栅极 500 灯丝支持部
501 联结部 600 延长导线
700 灯丝状阴极 800 低熔点玻璃
900 挤压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图1A~1D以及图2为基础就本发明的荧光显示管进行说明。
(阳极基板的形成)
在由碱石灰玻璃构成的绝缘性基板(110)的上表面设置铝薄膜层,然后采用光刻法形成配线层,该配线层包括:(i)栅极配线(121);(ii)电连接所述栅极配线(121)和栅极(410)的栅极端子A(127);(iii)电连接用于从外部向所述栅极配线(121)通电的栅极导线(421)的栅极端子B(125);(iv)阳极配线(122);(v)电连接用于从外部向所述阳极配线(122)通电的阳极导线(422)的阳极端(126)。
其次,为了覆盖所述配线层,使用以低熔点玻璃和颜料为主成分的浆料并采用厚膜印刷法形成绝缘层(130)。在绝缘层(130)上,设置有所述阳极端子(126)、所述栅极端子B(125)、所述阳极端子(126),并在联结所述阳极配线(122)和后述阳极导体(140)的通孔(131)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其次,为了覆盖所述通孔(131),在绝缘层(130)的上表面,采用厚膜印刷法形成预定形状的以石墨为主成分的导体层,从而形成阳极导体(140)。
再者,在所述阳极导体(140)的上表面,采用厚膜印刷法形成通过低速电子束激发发光的ZnO:Zn等荧光体层(150),从而制作出阳极基板(100)。
(荧光显示管用金属部件)
在本实施方案中,网格状开口部(411)、栅极导线(421)以及阳极导线(422)等荧光显示管用金属部件,使用对材质厚度为0.1mm的42-6合金(42%Ni、6%Cr、剩余部分为Fe)的薄板材进行蚀刻加工而形成的部件。
本实施例所使用的荧光显示管用部件(400),其整体图如图3所示,其详细图如图4所示。荧光显示管用部件(400)包括多个(本实施例为7个)栅极(410)、带部A、B(461、462)。
本实施例的各栅极(410)包括至少2个(本实施例为2个)联结部A(430),该联结部A(430)是从具有图1C或图1D的形状(411a或411b)的网格状开口部(411)的一侧向外侧延长而形成的。各联结部A(430)包括:通过峰折成形而形成的脚部A(412),以及在脚部A(412)的端部通过谷折成形而形成为与所述阳极基板(100)平行、且向所述真空气密容器(10)的外侧延长的固定部A(414)。各栅极(410)还包括栅极内部导线(423),该栅极内部导线(423)在网格状开口部(411)的所述一侧与所述联结部A(430)平行,并从接合阳极基板(100)后的端子部A(127)的位置向所述真空气密容器(10)的外侧延长,而且通过栅极连接部(450)与所述联结部A(430)中的任一个进行联结。另外,栅极(410)还包括2个或更多个(本实施例为2个)联结部B(440),该联结部B(440)是从网格状开口部(411)向所述联结部A(430)的相反侧延长而形成的,各联结部B(440)包括:通过峰折成形而形成的脚部B(413),以及在脚部B(413)的端部通过谷折成形而向所述真空气密容器(10)的外侧延长的固定部B(415)。
荧光显示管用金属部件(400)包括7个网格状开口部(411),所述各网格状开口部(411)的2个联结部A(430)与真空气密容器(10)接合后,延长至位于真空气密容器(10)的外侧而形成的带部A(461)并与之联结。所述各网格状开口部(411)的2个联结部B(440)与真空气密容器(10)连接后,延长至位于真空气密容器(10)的外侧而形成的带部B(462)并与之联结。
荧光显示管用金属部件(400)如图3所示,还在7个栅极(410)的左右各自以每个2个的方式含有灯丝支持部(500)。各灯丝支持部(500)通过联结部(501)和灯丝导线(424)与带部A(461)和带部B(462)进行联结。
网格状开口部(411)分别受到2个联结部A(430)、带部A(461)以及2个联结部B(440)、带部B(462)的保护,而且多个栅极(在本实施例中为7个)联结在所述带部A(461)以及所述带部B(462)上,因而即使采用0.1mm的薄板,也可以获得在安装方面不会产生障碍的结构。
栅极内部导线(423)与所述联结部A(430)平行,并从所述带部A(461)使顶端朝向所述网格状开口部(411),而且通过栅极连接部(450)与联结部A(430)进行联结。
所述栅极内部导线(423)在与带部A(461)进行联结的同时,还通过栅极连接部(450)与构成框的联结部A(430)进行联结,因而即使采用0.1mm的薄板,也可以获得在安装方面不会产生障碍的结构。
另外,多个栅极导线(421)和阳极导线(422)使顶端朝向网格状开口部(411),而且与联结着联结部B(440)的带部B(462)进行联结,从而使1个联结部B(440)位于相邻的一对栅极导线(421)和/或阳极导线(422)之间,因而多个栅极导线(421)和阳极导线(422)与所述栅极内部导线(423)一样,即使采用0.1mm的薄板,也可以获得在安装方面不会产生障碍的结构。
因此,采用光蚀刻和压力加工便可以获得简单且廉价的荧光显示管用金属部件,该金属部件即使采用0.1mm的薄板,也可以获得在安装方面不会产生障碍的结构。
所述荧光显示管用金属部件也可以使用厚度为0.05mm~0.15mm的一块金属薄板。
在使用金属薄板的厚度低于0.05mm的金属薄板的情况下,由于机械强度弱,所以是不实用的。
在使用金属薄板的厚度超过0.15mm的金属薄板的情况下,由于难以采用蚀刻和压力成形加工网格状开口部,所以是不实用的。
(阳极基板、荧光显示管用金属部件以及阴极组件)
首先,为了使荧光显示管用金属部件(400)的栅极导线(421)、阳极导线(422)以及栅极内部导线(423)分别与阳极基板(100)的栅极端子B(125)、阳极端子(126)以及栅极端子A(127)进行联结,将荧光显示管用金属部件(400)排列在阳极基板(100)上,然后在阳极基板(100)上安装荧光显示管用金属部件(400)。此时,荧光显示管用金属部件(400)的网格状开口部(411)以朝灯丝状阴极(700)的安装方向突出出来的方式安装在阳极基板(100)上。
栅极内部导线(423)、栅极导线(421)以及阳极导线(422)沿阳极基板(100)的方向在分别对其顶端进行成形后使用。
但是,如果事先在阳极基板的栅极端子A(127)、栅极端子B(125)以及阳极端子(126)上设置导电性突起部,则不对栅极内部导线(423)、栅极导线(421)以及阳极导线(422)进行使其顶端朝着阳极基板(100)方向的成形也可以使用。
再者,通过未图示的灯丝支持用部件而使灯丝状阴极(700)与灯丝支持部(500)进行联结。另外,将未图示的吸气剂安装在组件的适当位置。
灯丝支持部(500)以及灯丝导线(424)也可以作为不同于荧光显示管用金属部件(400)的部件进行准备,并采用焊接法等进行装配。
(荧光显示管的装配)
将作为框状绝缘性构件的侧面板(210)和前面板(220)用低熔点玻璃进行粘结而制造箱状的玻璃罩(200)。所述玻璃罩也可以是对玻璃基板进行成形而成的。
另外,所述前面板(220)也可以具有荧光体层和电极等。
使所述组件与玻璃罩接合后,用低熔点玻璃(800)在350℃~600℃的高温气氛中进行熔融,然后在大气气氛下冷却而进行粘接,从而形成真空气密容器(10)而完成荧光显示管。
栅极内部导线(423)因为通过栅极连接部(450)而与构成框的联结部A(430)进行联结,而且因为夹持在阳极基板(100)以及玻璃罩(200)之间,故而即使采用0.1mm的薄板,也可以获得如下的构造,即可以切实地与栅极端子A(127)进行电的或机械的连接。
在所述荧光显示管中,(i)联结部A(430)、联结部B(440)以及灯丝支持部的联结部(501)、栅极内部导线(423)向真空气密容器(10)的外侧突出的部分,(ii)带部A(461),(iii)所述带部B(462),都是荧光显示管驱动时不需要的构件,因而必须除去。
另一方面,维持真空气密状态的低熔点玻璃部分的机械强度比玻璃板弱,所以在除去所述驱动时不需要的构件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加以注意。
于是,如图4那样在所述联结部B(440)上,于侧面板(210)外侧的附近设置细部(441)。
荧光显示管在装配后,于保持真空气密容器(10)的气密性的状态下,在细部(441)切断所述联结部B(440)。
切断也可以采用刀具等进行。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细部(441)的线宽调整为0.1mm~0.15mm的范围,并使用挤压夹具(900)将其切断。其结果,在低熔点玻璃(800)的部分没有因机械冲击产生的破损而可以维持真空。
为了切断联结部B(440)的细部(441),在使用图4的挤压夹具(900)时,在挤压夹具(900)所接触的细部(441)外侧,设置比细部(441)宽度更大的宽幅部(442),由此可以容易切断细部(441)。再者,通过将与带部B(462)的联结部(443)设定为细部(441)与宽幅部(442)的中间宽度,采用刀具等可以容易进行切断作业。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细部(441)的线宽调整为0.1mm~0.15mm的范围,在保持气密容器(10)的气密性的状态下,使用挤压夹具(900)将其切断。其结果,在低熔点玻璃(800)的部分没有因机械冲击产生的破损而可以维持真空。
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金属薄板厚度为0.05mm、0.1mm以及0.15mm的构件的情况下,当细部(441)的断面积在0.005~0.015mm2的范围时,在维持气密容器(10)的气密性的状态下,可以在细部(441)附近切断所述联结部B(440)。
向真空气密容器(10)的外侧突出出来的联结部A(430)、栅极内部导线(423)、灯丝支持部的联结部(501)、以及带部A(461)也在维持荧光显示管的真空的状态下,可以用刀具切断。
另外,在维持荧光显示管的真空状态的状态下,用刀具在所述带部B(462)附近切断了带部B(462)。
如前所述,联结部A(430)、联结部B(440)以及灯丝支持部的联结部(501)、栅极内部导线(423)向真空气密容器(10)的外侧突出的部分和所述带部A(461)、所述带部B(462),都是荧光显示管驱动时不需要的构件,在将它们除去后,残留有栅极导线(421)、阳极导线(422)以及灯丝导线(424)的荧光显示管即告完成。
另外,如图1B以及图2所示,采用焊接等方法例如将直径为0.3~0.6mm的线状延长导线(600)分别安装在本发明的栅极导线(421)、阳极导线(422)以及灯丝导线(424)上,由此也可以提供导线长的荧光显示管。
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个网格状开口部(411)的两端各设置2个联结部A(430)以及联结部B(440),在联结部A(430)的一方设置有栅极内部导线(423)。所述栅极内部导线(423)的顶端朝向阳极基板(100)侧而形成,与形成于阳极基板(100)上表面的栅极端子A(127)以弹簧接触的方式进行电连接,受到阳极基板(100)和玻璃罩(200)的夹持而使真空气密容器(10)得以固定。使栅极内部导线(423)与联结部A(430)进行联结的栅极连接部(450),其整体夹持在阳极基板(100)与侧面板(210)之间。在1个网格状开口部的面积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网格状开口部的一侧设置3个或更多个联结部。栅极导线(421)、阳极导线(422)各自的顶端也可以朝向阳极基板(100)侧而形成,与形成于阳极基板(100)上表面的该栅极端子B(125)以及阳极端子(126)以弹簧接触的方式进行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荧光显示管中,因为可以与栅极位置无关地设置栅极导线(421),因而可以任意设计栅极导线(421)与阳极用导线(422)的配置区域。当网格状开口部的面积较大时,栅极导线根数的减少效果更大。
另外,因为可以在侧面板附近配设使网格状开口部(411)离开由导体层(140)以及荧光体层(150)构成的阳极的脚部,因而可以提供一种相对于阳极基板(100)、阳极面积较大的荧光显示管。
Claims (2)
1.一种荧光显示管,其包括用低熔点玻璃粘接阳极基板以及玻璃罩所形成的真空气密容器,其中所述阳极基板是在形成于绝缘性基板上的绝缘层的上表面上层叠形成的阳极导体的上表面层叠形成荧光体层而形成的;在所述阳极基板和玻璃罩的低熔点玻璃粘接部具有用于从外部通电的灯丝导线、阳极导线以及栅极导线;在所述真空气密容器内具有包括网格状开口部的多个栅极和灯丝状阴极;
所述灯丝状阴极从外部经由所述灯丝导线通电而放出热电子;经由所述阳极导线、在所述绝缘性基板上形成的阳极端子、在所述绝缘性基板上形成的阳极配线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的通孔而从外部向层叠形成于所述绝缘层上表面的所述阳极导体通电;所述栅极从外部经由所述栅极导线通电,并采用分时驱动方式进行显示;所述荧光显示管的特征在于:
所述栅极包括:各自的所述网格状开口部,以及向该网格状开口部的外侧延长而形成的至少2个第1联结部;所述第1联结部各自包括:通过峰折成形而形成的第1脚部,进而通过谷折成形而形成为与所述阳极基板平行且向所述真空气密容器的外侧延长的第1固定部,其中所述第1脚部是以所述开口部朝所述灯丝状阴极突出出来的方式折曲而形成的形状,所述第1固定部是在所述第1脚部终止的部分以与所述阳极基板平行的方式折曲而形成的形状;所述栅极还包括栅极内部导线,该栅极内部导线与所述第1联结部平行地延长,并从在所述绝缘性基板上形成的第1栅极端子向所述真空气密容器的外侧延长,而且通过栅极连接部与所述第1联结部进行联结;所述栅极还包括2个或更多个第2联结部,该第2联结部是在所述网格状开口部的外侧向所述第1联结部的相反侧延长而形成的;所述第2联结部各自包括:通过峰折成形而形成的第2脚部,进而通过谷折成形而向所述真空气密容器的外侧延长的第2固定部,其中所述第2脚部是以所述开口部朝所述灯丝状阴极突出出来的方式折曲而形成的形状,所述第2固定部是在所述第2脚部终止的部分以与所述阳极基板平行的方式折曲而形成的形状;
所有的所述栅极的所述第1固定部向所述真空气密容器的外侧延长后,由所述阳极基板和所述玻璃罩夹持并用低熔点玻璃固定;所述第2固定部与所述阳极基板平行地延长、并通过在所述绝缘性基板上形成的第2栅极端子和/或所述阳极端子之间而向所述真空气密容器的外侧延长后,由所述阳极基板和所述玻璃罩夹持并用所述低熔点玻璃固定;
所述栅极经由所述第1联结部、所述栅极连接部、所述栅极内部导线、所述第1栅极端子、栅极配线、所述第2栅极端子以及所述栅极导线而与所述真空气密容器外部进行电连接;
所述阳极导体经由所述通孔、所述阳极配线、所述阳极端子以及所述阳极导线而与所述真空气密容器外部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显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开口部、第1联结部、第2联结部、栅极连接部、栅极内部导线、栅极导线以及阳极导线是对厚度为0.05mm~0.15mm的一块金属薄板进行加工而形成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21184/2005 | 2005-07-29 | ||
JP2005221184A JP4358165B2 (ja) | 2005-07-29 | 2005-07-29 | 蛍光表示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05121A CN1905121A (zh) | 2007-01-31 |
CN1905121B true CN1905121B (zh) | 2010-04-21 |
Family
ID=37674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0816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05121B (zh) | 2005-07-29 | 2006-07-31 | 荧光显示管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358165B2 (zh) |
CN (1) | CN19051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79553B2 (ja) * | 2010-09-30 | 2013-04-10 |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蛍光表示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599287B2 (ja) * | 2010-11-08 | 2014-10-01 | ノリタケ伊勢電子株式会社 | 蛍光表示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208A (zh) * | 1993-12-28 | 1995-09-27 | 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荧光显示装置 |
CN1359136A (zh) * | 2000-11-14 | 2002-07-17 | 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荧光显示管 |
-
2005
- 2005-07-29 JP JP2005221184A patent/JP435816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7-31 CN CN2006101081603A patent/CN190512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208A (zh) * | 1993-12-28 | 1995-09-27 | 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荧光显示装置 |
CN1359136A (zh) * | 2000-11-14 | 2002-07-17 | 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荧光显示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05121A (zh) | 2007-01-31 |
JP4358165B2 (ja) | 2009-11-04 |
JP2007035584A (ja) | 2007-0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025221B1 (en) | Flat display device | |
CN1905121B (zh) | 荧光显示管 | |
CN100418182C (zh) | 真空荧光显示器 | |
US4666415A (en) | Linear electrode construction for fluor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same | |
US20070159057A1 (en) | Image Display Device | |
US4263700A (en) | Method of producing a fluorescent display tube | |
US20070159075A1 (en) | Image display device | |
KR100489317B1 (ko) | 화상표시장치의제조방법 | |
US7745995B2 (en) | Flat panel display having non-evaporable getter material | |
JP2741418B2 (ja) | メタルコアリブ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メタルコアリブを用いた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 |
CN1799116A (zh) |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KR100306567B1 (ko) | 양면발광형형광표시관 | |
EP2051284A2 (en) |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 |
US20020096992A1 (en) | Packaging technique of a large size FED | |
US7132784B2 (en) | Fluorescent display tube having provision for preventing short-circuit therei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KR940007250B1 (ko) | 형광표시판 제조방법 | |
CN100557754C (zh) | 图像显示设备 | |
US20090015132A1 (en) | Leading means of electrode leads of field emission display | |
CN1555567A (zh) | 图像显示装置 | |
US20050275337A1 (en) | Display device | |
JPH0620282Y2 (ja) | 蛍光表示管 | |
JP2778080B2 (ja) | 蛍光表示装置 | |
KR790001725B1 (ko) | 다단수 형광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 |
JPH01302642A (ja) | 平板型画像表示装置 | |
JPS603487Y2 (ja) | 螢光表示管用基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73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