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2337B - 显示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2337B
CN1892337B CN2006101101927A CN200610110192A CN1892337B CN 1892337 B CN1892337 B CN 1892337B CN 2006101101927 A CN2006101101927 A CN 2006101101927A CN 200610110192 A CN200610110192 A CN 200610110192A CN 1892337 B CN1892337 B CN 18923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substrate
hyaline membrane
display device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101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92337A (zh
Inventor
金成敏
周荣备
韩丙雄
金正洙
李钟南
辛彰炫
李东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92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2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92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23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 G02F2201/503Arrangements improving the resistance to shock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薄的显示装置及包括该显示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设备。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具有第一基板和与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透明膜,其形成在第二基板上以保护显示面板;以及缓冲层,其形成在第二基板和透明膜之间。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以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设备,更特别地,涉及一种轻薄的显示装置以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近来要求诸如监视器或电视的显示设备的厚度和重量减小,所以现在阴极射线管(CRT)正逐渐被平板显示器(FPD)取代。
通常,平板显示器例如包括:液晶显示(LCD)装置,该LCD包括具有形成在其上的薄膜晶体管(TFT)的第一基板、具有形成在其上的滤色器层的第二基板、以及插入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其包括TFT和有机发光元件。
平板显示器可用于各种不同的便携式显示设备以显示图像,诸如蜂窝电话、笔记本电脑以及个人数字助理(PDA)。
便携式显示设备需要包括支撑平板显示器的预定框架和具有开口并容纳框架的壳体,通过该开口观众能够看到由显示装置显示的图像。此外,便携式显示设备需要具有保护窗,诸如透明玻璃,用于保护通过外壳的开口暴露的显示装置。
然而,由于保护窗例如由玻璃或塑料形成,所以这增加了厚度和重量,并且很可能容易被外部冲击损坏。此外,为了保护显示装置不受外部冲击,需要在显示装置和保护窗之间形成空气层,其使得便携式显示设备的总厚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薄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轻薄显示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不局限于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将通过下面的描述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白的理解。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设置有第一基板和与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透明膜,其形成在第二基板上以保护显示面板;以及缓冲层,其形成在透明膜和第二基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模块,其具有各自设置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插入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的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的第一基板彼此相对;透明膜,其形成在液晶面板模块的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的第二基板上;以及缓冲层,其形成在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的透明膜与第二基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便携式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设置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插入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的液晶面板;透明膜,其形成在第二基板上以保护液晶面板;框架,其支撑装入其中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覆盖框架的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便携式显示设备包括:液晶面板模块,其具有各自设置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插入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的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的第一基板彼此相对;透明膜,其形成在液晶面板模块的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的第二基板上;框架,其支撑装入其中的液晶面板模块;以及覆盖框架的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透明膜,其形成在显示面板上;以及缓冲层,其形成在显示面板和透明膜之间,具有粘附特性和至少60%的透射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透明膜,其形成在显示面板上;以及缓冲层,其形成在显示面板和透明膜之间,包括至少两层,这些层具有不同的特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面的和其他的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参考附图对优选实施例进行的详细描述而更加清楚,其中:
图1A和1B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3和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5至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的透视图;
图10和11是图9中所示区域A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1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的透视图;
图13和14是图12中所示区域B的纵向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其的方法可通过参考下面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以及附图更容易的得到理解。然而,本发明可实现化为很多不同的形式并不应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公开的内容详尽而完善,从而充分的将本发明的观念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而且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限定。在说明书中,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每层和每个区域的大小调整为具有可辨别的尺寸。
在本说明书中,技术术语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包括在现有的组件、步骤、操作和/或元件中增加一个或多个组件、步骤、操作和/或元件。可以理解,在另一元件“之上”或“之下”形成一个元件,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包括在另一元件之上或之下形成该元件和在它们之间插入一个或多个中间层。相反,“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在另一元件“下”形成一元件的意思是在另一元件上面或下面形成该元件,在它们中间不插入任何中间层。在本说明书中,术语“重叠”的意思是当至少两个构件中的一个在与另一个构件相同的水平面上垂直移动时,一个构件基本上包括在另一个构件中。在这种情况下,另外的构件可插入至少两个构件中。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不特别地定义时,所有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能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进一步,当在字典中定义的普通术语不特别定义时,这些术语具有在本领域的通常含义。
以下,将参考图1A和1B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1A和1B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横截面图。
参考图1A和1B,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透明膜110,缓冲层120,液晶面板130以及背光单元140。
尽管在图1A和1B中未示出,但是当将组件安装在用于显示图像的设备诸如便携式显示设备和LCD监视器上时,这些组件由许多框架诸如模塑框架和金属框架支撑并装入在外部壳体中。
透明膜110用作使液晶面板130免受化学品影响并使液晶面板130不被划伤的层。透明膜110由具有抗划伤性和抗化学性的材料形成。透明膜110应具有足够的透明度,使得观众能够看到液晶面板130显示的图像,例如至少90%的透射率。因此,透明膜110可由满足上述特性的高聚合物膜形成,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这种情况下,透明膜110形成厚度为0.2cm至0.8cm,但是透明膜110的厚度不限于上述范围。
缓冲层120在透明膜110之下形成。缓冲层120的作用是吸收外部冲击并将透明膜110固定到液晶面板130的表面上。考虑到缓冲特性,缓冲层120应由不太受温度影响的材料形成。当缓冲层120由在低温下具有高硬度的材料形成时,缓冲层120很可能损坏,并不能充分地起到吸收外部冲击的作用。此外,从粘附特性的观点出发,缓冲层120应由对于透明膜110和液晶面板130均具有期望的粘附特性的材料形成,从而透明膜110能够固定地附着在液晶面板130上。进一步,缓冲层120应具有足够的透明度,使得观众能够清楚地看到液晶面板130显示的图像,例如至少90%的透射率。因此,缓冲层120可由满足上述特性的材料形成,诸如硅树脂或丙烯酸树脂。例如,由GELTEC Co,Ltd.制造的OPT001-60可用作硅树脂,由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制造的CLEAR FIT或由3M Korea Ltd.制造的OCA(光学透明粘剂)可用作丙烯酸树脂。在这种情况下,缓冲层120可形成厚度为0.4cm至0.5cm,但是缓冲层120的厚度不限于此。如上所述,缓冲层120起到缓冲和粘附的作用,其使得可以减小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
如图1B中所示,缓冲层120可形成为粘附于透明膜110的第一粘附层122、粘附于液晶面板130的第二粘附层123以及插入第一粘附层122和第二粘附层123之间的垫层121的多层结构。
液晶面板130布置在缓冲层120之下,并包括第一基板131、液晶层132、第二基板133、第一偏振片134以及第二偏振片135。
第一基板131通过在玻璃基板上设置薄膜晶体管阵列和像素电极而形成。薄膜晶体管阵列用作向像素电极施加电压的开关元件。第二基板133为具有在其上设置的用于显示红(R)、绿(G)和蓝(B)的滤色器层的玻璃基板。公共电极形成在第二基板133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在滤色器层之上的公共电极当作向液晶施加电压的电极。此外,公共电极和形成在第一基板131上的像素电极一起形成电场。液晶层132插入第一基板131和第二基板133之间,从而形成液晶显示装置10。第一和第二偏振片134和135分别安装于第一和第二基板131和133的外表面,并线性偏振可见光线。
背光单元140布置在液晶面板130之下以向液晶面板130发射光,并包括光学片141、光导板142、光源143和反射片144。
光学片141在液晶面板130之下形成,并包括例如棱镜片和散射片。散射片位于光导板142上的光发射部分内,并将通过光导板142入射的光散射和漫射。此外,散射片使在背光单元140前表面的直角方向上发射的光的亮度增大和均匀。棱镜片具有在其内形成的多个凹槽,并防止从散射片发射的光在不同于背光单元140前表面的直角方向上传播,从而改善光的方向性。其结果是,提高了在背光单元140前表面的直角方向上发射的光的亮度。通常,两种类型的棱镜片即垂直型棱镜片和水平型棱镜片用于背光单元140。
光导板142将由光源143发射的线性光转换为表面光,并可由丙烯酸树脂诸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形成。使用线性光源如荧光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大部分背光单元140使用光导板142。此外,不同类型的光学波导可用于背光单元140。
光源143为发光元件,诸如电灯泡、发光二极管(LED)、荧光灯、场致发光(EL)元件或金属卤化物灯。光源143根据光源形成的位置分类为边缘型光源和直射型光源。此外,根据液晶显示装置的类型,可使用不同类型的光源。
反射片144设置在光导板142之下,并反射由光源143在背光单元140前表面的直角方向上发射的光,从而提高光的使用率。此外,反射片144相对于入射光调整反射光的量,从而使得光源143的整个光发射表面均匀地分布亮度。
如上所述,在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使液晶面板不被划伤和免受外部冲击,在液晶面板的显示部分上设置透明玻璃和附加的缓冲结构。因此,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存在透明玻璃很可能被外部冲击损坏的问题,以及应设置附加的粘附和缓冲结构的问题,导致液晶显示装置厚度和重量增加。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透明膜在液晶面板上形成,缓冲层插入其中以保护液晶面板。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重量轻且具有高抗划伤性的透明膜,并使用具有多功能的缓冲层而不使用附加的缓冲结构,这样就使得可以减小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和重量。
以下,将参考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横截面图。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除透明膜进一步包括硬覆盖层112外,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参见图1A)类似。因此,为简化说明,省略除透明膜110的组件的描述。
参考图2,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透明膜110用作使液晶面板130免受化学品影响以及使液晶面板130不被划伤的层。透明膜110应由具有高抗划伤性和抗化学品性的材料形成。透明膜110应具有足够的透明度,使得观众能够看到液晶面板130显示的图像,例如,至少90%的透射率。因此,透明膜110可形成为满足上述特性的聚合物膜110和形成在聚合物膜111上的硬覆盖膜112的层状结构。聚合物膜例可由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形成。硬覆盖层112可由感光树脂形成,诸如紫外感光树脂。在这种情况下,硬覆盖膜112具有3H至4H的硬度。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在液晶面板130上形成的透明膜10包括聚合物膜111和硬覆盖膜112。因此,透明膜10比仅由聚合物膜111组成的透明膜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和化学稳定性。这样,在进一步包括硬覆盖膜112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可能有效地使液晶面板130不被划伤和免受化学品的影响。
以下,将参考图1、3和4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3和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透明膜的立体图。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除透明膜110由传输光的透射部分111组成或透明膜110由透射部分111和不传输光的光遮挡部分112组成外,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类似。因此,为简化说明,省略除透明膜110的组件的描述。
参考图3,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透明膜110用作使液晶面板130免受化学品影响并使液晶面板130不被划伤的层。透明膜110应由具有高抗划伤性和抗化学品性的材料形成。透明膜110应具有足够的透明度,从而观众能够看到液晶面板130显示的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中所示,透明膜110可由传输光的透射部分111组成,或者如图4中所示,透明膜110可由通过其整个表面传输光的透射部分111和不传输光的光遮挡部分112组成。
缓冲层120在透明膜110之下形成并具有吸收外部冲击和将透明膜110固定于液晶面板130的表面的作用。考虑到缓冲特性,缓冲层120应由不太受温度影响的材料形成。例如,当缓冲层120由在低温下具有高硬度的材料形成时,缓冲层120很可能损坏,并且不能充分地起到吸收外部冲击的作用。此外,缓冲层120应具有足够的透明度,从而观众能够看到液晶面板130显示的图像。
同时,缓冲层120可省略,而透明膜110可由弹性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透明膜110与液晶面板130的直接接触。此时,优选将透明膜110和液晶面板130之间的空间缩小。因此,透明膜110和液晶面板130的接触表面由于静电带有相反极性的电,即负极性和正极性,这使得透明膜110和液晶面板130能够由于静电吸引而彼此粘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可能获得对外部冲击具有高抵抗力的轻薄液晶显示装置。
下面,将参考图3、4和5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横截面图。
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除缓冲层120在透明膜110一部分之下形成外,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类似。这样,在该实施例中,为简化说明,不再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
参考图5,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透明膜110、在透明膜110一部分之下形成缓冲层120、液晶面板130以及背光单元140。
如图3所示,全部透明膜110由透射部分111和在透射部分111一部分之下形成的缓冲层120组成。
如图4中所示,当透明膜110由透射部分111和光遮挡部分112组成时,缓冲层120可在透明膜110的透射部分111或光遮挡部分112的一部分之下形成。或者,缓冲层120可在透明膜110的透射部分111的一部分和光遮挡部分112的一部分之下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于缓冲层的材料,诸如空气层,可设置在液晶面板的透明膜110和第二基板133之间的没有形成缓冲层120的空间内。
如图1所示,透明膜110可粘结于液晶面板130,其中不插入缓冲层120。
如在第三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透明膜110用作使液晶面板130免受化学品影响和使液晶面板130不被划伤的层。透明膜110应由具有高抗划伤性和抗化学品性的材料形成。当不设置缓冲层120时,透明膜110可由起到缓冲作用的弹性材料形成。
下面,将参考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的横截面图。在图6中,每一层的尺寸与其实际尺寸不同,并且因此该尺寸不局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除进一步包括第二液晶面板230’外,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参见图1A)类似。这样,在该实施例中,为简化说明,不再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
参见图6,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包括液晶面板模块250,液晶面板模块250由第一液晶面板230、第一背光单元240、第二液晶面板230’和第二背光单元240’组成。
第一液晶面板230包括具有排列在其上的薄膜晶体管的第一基板231、具有滤色器层的第二基板233以及插入在第一和第二基板231和233之间的液晶层232。第一和第二偏振片234和235设置在第一液晶面板230的外表面上。背光单元240布置在第一基板231之下,并例如包括光学片241、光波导242、灯243和反射板244。与第一基板231类似,第二液晶面板230’包括具有排列在其上的薄膜晶体管的第一基板231’、具有滤色器层的第二基板233’以及插入在第一和第二基板231’和233’之间的液晶层232’。第一和第二偏振片234’和235’设置在第二液晶面板230’的外表面上。背光单元240’布置在第一基板231’之下,并例如包括光学片241’、光波导242’、灯243’和反射板244’。在液晶面板模块250中,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230和230’的第一基板231和231’彼此相对布置。即,图像显示表面彼此相对布置,从而图像能够显示在液晶面板模块250的两个表面上。
透明膜210和210’在液晶面板模块250内的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230和230’的第二基板233和233’上形成,以分别保护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230和230’。此外,缓冲层220和220’分别在透明膜210和210’之下形成,以将透明膜210和210’固定于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230和230’的第二基板233和233’并吸收外部冲击。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具有高冲击抵抗力的轻型材料形成的透明膜分别设置在液晶面板模块的两个图像显示表面上,其间插入具有粘附作用和缓冲作用的缓冲层。这样,可能减小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和重量。
下面,将参考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的横截面图。在图7中,每一层的尺寸与其实际尺寸不同,并且因此该尺寸不局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除透明膜210和210’分别进一步包括硬覆盖层212和212’外,与图6所示的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类似。这样,在该实施例中,为简化说明,省略除透明膜210和210’之外的组件的描述。
参考图7,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的透明膜210和210’是使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230和230’免受化学品影响和使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230和230’不被划伤的层。透明膜210和210’应由具有高抗划伤性和抗化学品性的材料形成。透明膜210和210’应具有足够的透明度,使得观众能够看到第一和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30和230’显示的图像,例如,至少90%的透射率。因此,透明膜210和210’形成为满足上述特性的聚合物膜211和211’的层状结构以及分别形成在聚合物膜211和211’上的硬覆盖层212和212’。透明膜210和210’分别形成在液晶面板模块250的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230和230’的第二基板233和233’上。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中,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230和230’上的透明膜210和210’分别包括硬覆盖层212和212’以及聚合物膜211和211’,以有效地使得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230和230’不被划伤和免受化学品影响。
下面,将参考图3、4和6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3和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透明膜的透视图。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的横截面图。在图6中,每一层的尺寸与其实际尺寸不同,并且因此该尺寸不局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除透明膜210和210’中的每一个由传输光的透射部分111组成或透明膜210和210’中的每一个由透射部分111和不传输光的光遮挡部分112组成之外,与根据图6中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类似。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为简化说明,省略除透明膜210和210’之外的组件的描述。
参考图3和4,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的透明膜210和210’中的每一个如图3中所示,可由通过其整个表面传输光的透射部分111组成,或如图4中所示,透明膜210和210’中的每一个可由传输光的透射部分111和不传输光的光遮挡部分112组成。
缓冲层220和220’分别在透明膜210和210’之下形成,并具有吸收外部冲击和将透明膜210和210’固定于液晶面板230和230’表面的作用。考虑到缓冲特性,缓冲层220和220’应由不受温度影响的材料形成。例如,当缓冲层220和220’由在低温下具有高硬度的材料形成时,缓冲层220和220’很可能损坏并不能充分的起到吸收外部冲击的作用。此外,缓冲层220和220’应具有足够的透明度,使得观众能够看到液晶面板230和230’显示的图像。
同时,可以省略缓冲层220和220’,透明膜210和210’可由弹性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透明膜210和210’分别与液晶面板230和230’直接接触。此时,优选将透明膜210和210’与液晶面板230和230’之间的空间缩小。因此,透明膜210和210’与液晶面板230和230’的接触表面由于静电带有相反极性的电,即负极性和正极性,这使得透明膜210和210’与液晶面板230和230’能够由于静电吸引而彼此粘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可以获得对外部冲击具有高抵抗力的轻薄液晶显示装置。
下面,将参考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的横截面图。在图8中,每一层的尺寸与其实际尺寸不同,并且因此该尺寸不局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除缓冲层220和220’分别在部分透明膜210和210’之下形成以外,与图6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0类似。这样,在该实施例中,为简化说明,省略除缓冲层220和220’之外的组件的描述。
参考图8,当透明膜210和210’中的每一个由透射部分111组成时,缓冲层220和220’中的每一个在透射部分111的一部分之下形成。
如图8中所示,当透明膜210和210’中的每一个由透射部分111和光遮挡部分112组成时,缓冲层220和220’可分别在透明膜210和210’的透射部分111或光遮挡部分112的部分之下形成。或者,缓冲层220和220’可在透明膜210和210’的部分透射部分111和部分光遮挡部分之下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于缓冲层的材料,诸如空气层,可分别设置在液晶面板230和230’的透明膜210和210’以及第二基板233和233’之间的没有形成缓冲层220和220’空间内。
与上述实施例类似,透明膜210和210’可分别直接粘附于液晶面板230和230’,其间不插入缓冲层220和220’。
如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透明膜210和210’分别用作使液晶面板230和230’免受化学品影响和使液晶面板230和230’不被划伤的层。透明膜210和210’应由具有高抗划伤性和抗化学品性的材料形成。当不设置缓冲层220和220’时,透明膜210和210’可由起到缓冲作用的弹性材料形成。
下面,将参考图9和10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图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的透视图,图10是图9中所示区域A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9中所示的便携式显示设备100是折叠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100的折叠状态在图9的左侧示出,其打开状态在图9的右侧示出。折叠型便携显示设备100在图9中示出,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图10是图9中所示便携式显示设备100的区域A的纵向横截面图。便携式显示设备100设置有图1至5中所示的任一种液晶显示装置10。液晶显示装置10例如包括透明膜110、缓冲层120(可省略)、液晶面板130以及背光单元140。
便携式显示设备100包括支撑液晶显示装置10的第一至第三框架102、117和116以及容纳这些框架的第一至第三保护壳体122a、122b和119。
由于液晶显示装置10及其组件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所以为了简化起见,在该实施例中将省略其详细描述。因此,便携式显示设备100中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除上述组件之外的组件和容纳结构将在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液晶显示装置10、第二框架117和第三框架116装入第一框架102中。更特别地,包括光学片141、光导板142、光源143和反射片144的背光单元140容纳在第一框架102中。设置第二框架117以固定包括光学片141、光导板142、光源143和反射片144的背光单元140。第二框架117在其中心具有开口,光学片141位于该开口。这样,从光源143发射的光能够穿过该开口。同时,液晶显示装置10设置在第二框架117上。
第三框架116固定液晶显示装置10或20。
缓冲层120可形成在液晶面板130上。在这种情况下,如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缓冲层120可形成在液晶面板的整个上表面上,或者如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可形成在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上表面上。如图1B中所示,缓冲层120可形成为粘附于透明膜110的第一粘附层122、粘附于液晶面板130的第二粘附层123和插入第一粘附层122和第二粘附层123之间的垫层121的多层结构。
更进一步的,具有暴露在外面的前表面的透明膜110形成在缓冲层120上。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中所示,透明膜110可由单个聚合物膜形成,或者如图2中所示,可由聚合物膜111和硬覆盖层112形成。此外,如图3和4中所示,透明膜110的整个表面由透射部分111组成,或者可由透射部分111和光遮挡部分112组成。
包括透明膜和缓冲层的液晶显示装置10、第一框架102、第二框架117和第三框架116容纳在具有形成在其内的开口从而暴露液晶面板130显示区域的第一保护壳体122a、第二保护壳体122b和第三保护壳体119内。
同时,第三保护壳体119覆盖通过第一保护壳体112a的开口暴露的第一框架102和第三框架116,从而保护便携式显示设备。然而,第三保护壳体119不覆盖透明膜110的任何部分,从而透明膜110的整个表面暴露在外。
在传统显示设备中,保护液晶显示装置的透明保护玻璃粘附于通过双面带形成第三保护壳体119的部分。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100中,设置第三保护壳体119以保护通过第一保护壳体122a的开口暴露的第一框架102和第三框架116,而不是使用透明保护玻璃。或者,第三保护壳体119可与第一保护壳体122a整体形成。
下面,将参考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图11是图9中所示的区域A的纵向横截面图。
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除第三保护壳体119覆盖一部分透明膜110之外,与根据第九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类似。因此,为简化说明,将省略与第九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的描述。
根据该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100设置有图1至5中所示的任一种液晶显示装置10。液晶显示装置10例如包括透明膜110、缓冲层120(可省略)、液晶面板130和背光单元140。
便携式显示设备100包括用于支撑液晶显示装置10的第一至第三框架102、117和116以及容纳这些框架的第一至第三保护壳体122a、122b和119。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透明膜110覆盖第三保护壳体119。
在根据图11中所示的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100中,第三保护壳体119覆盖一部分透明膜110,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结构。
下面,将参考图12和13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图1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的透视图,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区域B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12中所示的便携式显示设备200是折叠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200的折叠状态在图12的左侧示出,其打开状态在图12的右侧示出。折叠型便携显示设备200在图12中示出,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如图12中所示,便携式显示设备200包括第一液晶面板230和第二液晶面板230’。
图13是图12中所示便携式显示设备200的区域B的纵向横截面图。便携式显示设备200设置有图6至8中所示的任一种液晶显示装置20。液晶显示装置20例如包括第一液晶面板230和第二液晶面板230’。透明膜210和210’分别在第二偏振片235和235’上形成,第二偏振片235和235’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230和230’的第二基板233和233’上。由于除上述组件之外的组件已经在上面描述了,将省略其详细的描述。
便携式显示设备200包括支撑液晶显示装置20的第一框架202、第二框架217和217’以及第三框架216和216’,并进一步包括容纳这些框架的第一保护壳体222a、第二保护壳体222b以及第三保护壳体219和219’。在结构上,支撑液晶显示装置20的框架202,216,216’,217和217’以及保护壳体222a,222b,219和219’与根据第九实施例(参见图10)的便携式显示设备100的框架和保护壳体基本类似,因此将省略其详细的描述。
然而,第一框架202不仅用于支撑和固定第一液晶面板230和第一背光单元240,而且还用于固定第二液晶面板230’和第二背光单元240’。第一保护壳体222a和第二保护壳体222b在分别对应于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230和230’的图像显示区域的位置上具有开口。此外,第三保护壳体219和219’在开口区域内形成,从而保护框架202、217、202’和217’。第三保护壳体219和219’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保护壳体222a和222b整体形成。
如上所述,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便携式显示设备200中,透明膜210和210’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板230和230’的第二偏振片235和235’上形成。由于偏振片235和235’的结构在上面已经描述了,这里将省略其详细的描述。
下面,将参考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图14是图12中所示的区域A的纵向横截面图。
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的结构除第三保护壳体219和219’分别覆盖部分透明膜210和210’之外,与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的结构类似。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为简化说明,省略与第十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的描述。
根据该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200包括图13中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液晶显示装置20例如包括透明膜210和210’、缓冲层220和220’(可省略)、液晶面板230和230’以及背光单元240和240’。
便携式显示设备200包括支撑液晶显示装置20的第一框架202、第二框架217和217’以及第三框架216和216’,并且进一步包括容纳这些框架的第一保护壳体222a、第二保护框架222b以及第三保护框架219和219’。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透明膜210和210’分别覆盖第三保护壳体219和219’。
在根据图14中所示的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设备200中,第三保护壳体219和219’分别覆盖部分透明膜210和210’,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结构。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因此,应该理解上述的实施例不是限制性得,而是在各个方面举例说明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轻薄的显示装置及包括该显示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设备。

Claims (15)

1.一种显示装置,包含:
显示面板;
透明膜,形成在所述显示面板上;以及
缓冲层,形成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透明膜之间,且包括:
第一粘附层,粘附于所述透明膜;
第二粘附层,粘附于所述显示面板;以及
垫层,插入在所述第一粘附层和所述第二粘附层之间。
2.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其中:
该显示面板具有第一基板和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
该透明膜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以保护所述显示面板;以及
该缓冲层形成在所述透明膜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3.权利要求2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缓冲层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一部分上。
4.权利要求2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明膜具有光遮挡区域。
5.权利要求2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缓冲层具有至少90%的透射率。
6.权利要求2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缓冲层由硅基树脂或丙烯酸基树脂形成。
7.权利要求2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明膜是具有至少90%的透射率的聚合物膜。
8.权利要求7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聚合物膜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形成。
9.权利要求7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明膜具有形成在所述聚合物膜上的硬覆盖层。
10.权利要求9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硬覆盖层由感光树脂形成。
11.一种显示装置,包含:
液晶面板模块,具有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所述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中每个设置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插入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的第一基板彼此相对;
透明膜,形成在所述液晶面板模块的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的第二基板上;以及
缓冲层,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的透明膜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其中每个缓冲层包括:
第一粘附层,粘附于所述透明膜之一;
第二粘附层,粘附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中的一个;以及
垫层,插入在所述第一粘附层和所述第二粘附层之间。
12.一种便携式显示设备,包含:
液晶显示装置,有设置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插入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的液晶面板;
透明膜,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以保护所述液晶面板;
缓冲层,形成在所述透明膜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框架,支撑装入其中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以及
覆盖所述框架的壳体,
其中所述缓冲层包括:
第一粘附层,粘附于所述透明膜;
第二粘附层,粘附于所述液晶面板;以及
垫层,插入在所述第一粘附层和所述第二粘附层之间。
13.权利要求12的便携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壳体覆盖透明膜上表面的一部分。
14.一种便携式显示设备,包含:
液晶面板模块,具有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所述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中每个设置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插入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的第一基板彼此相对;
透明膜,形成在所述液晶面板模块的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的第二基板上;
缓冲层,形成在所述透明膜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框架,支撑装入其中的液晶面板模块;以及
覆盖所述框架的壳体,
其中每个缓冲层包括:
第一粘附层,粘附于所述透明膜之一;
第二粘附层,粘附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中的一个;以及
垫层,插入在所述第一粘附层和所述第二粘附层之间。
15.权利要求14的便携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壳体覆盖每个透明膜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CN2006101101927A 2005-05-26 2006-05-26 显示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923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50044616 2005-05-26
KR44616/05 2005-05-26
KR1020060038064A KR20060122698A (ko) 2005-05-26 2006-04-27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표시 장치
KR38064/06 2006-04-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2337A CN1892337A (zh) 2007-01-10
CN1892337B true CN1892337B (zh) 2010-11-24

Family

ID=37597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1019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92337B (zh) 2005-05-26 2006-05-26 显示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60122698A (zh)
CN (1) CN18923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60517A (ko) * 2006-12-27 2008-07-0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윈도우 결합구조
KR101308453B1 (ko) * 2007-02-15 2013-09-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충격 흡수 패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932982B1 (ko) * 2008-01-09 2009-12-21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1027795B1 (ko) * 2009-04-10 2011-04-07 주식회사 케이엔더블유 평판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2736674A (zh) * 2011-03-31 2012-10-17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脑
JP2013020162A (ja) * 2011-07-13 2013-01-31 Japan Display East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30060885A (ko) * 2011-11-30 2013-06-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충격 흡수 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4620170A (zh) * 2013-02-04 2015-05-13 奥特司科技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DE112018002116T5 (de) * 2017-04-19 2020-01-02 AGC Inc. Abdeckglied und Anzeigevorrichtung
CN106992265A (zh) * 2017-04-25 2017-07-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面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317802A (zh) * 2017-12-16 2018-07-24 山东华晶玻璃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玻璃门控制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879A (zh) * 2002-10-28 2004-05-26 ס�ѻ�ѧ��ҵ��ʽ���� 薄膜及用于可携式信息终端显示窗的含有该薄膜的保护片
US6765632B2 (en) * 2001-08-10 2004-07-20 Minebea Co., Ltd.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with protection cov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5632B2 (en) * 2001-08-10 2004-07-20 Minebea Co., Ltd.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with protection cover
CN1499879A (zh) * 2002-10-28 2004-05-26 ס�ѻ�ѧ��ҵ��ʽ���� 薄膜及用于可携式信息终端显示窗的含有该薄膜的保护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2337A (zh) 2007-01-10
KR20060122698A (ko) 200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2337B (zh) 显示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设备
CN102566098B (zh) 显示设备
US2006015264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portable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9442316B2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light-transmitting cover having a lens portion
US8797234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light-transmitting cover with lens por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JP200908656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680495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09122655A (ja) 表示装置
WO2012157207A1 (ja)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表示装置
CN103822144A (zh) 背光模组及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KR101633125B1 (ko) 표시장치
US20060285043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portabl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9030748B2 (en)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804692B (zh) 显示装置和包括其的便携显示设备
JP201015216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485781B1 (ko) 쿠션 하부커버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JP200911620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558279A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892883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a molding that is inserted into a plurality of insertion holes of a chassis
US20070047255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KR20150102135A (ko) 표시 장치
CN100557487C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US9322984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US20080088773A1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polarizer fil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80074579A1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reflective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mploy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MONITO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0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026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