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1880B - 将针织过程各阶段精确需要的纱线量喂给导纱器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将针织过程各阶段精确需要的纱线量喂给导纱器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1880B
CN1891880B CN2006100937170A CN200610093717A CN1891880B CN 1891880 B CN1891880 B CN 1891880B CN 2006100937170 A CN2006100937170 A CN 2006100937170A CN 200610093717 A CN200610093717 A CN 200610093717A CN 1891880 B CN1891880 B CN 18918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thread
winding tube
delivered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937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91880A (zh
Inventor
J·莫尔
H·-G·哈尔滕霍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lmeyerstol R & D Co ltd
H Stoll GmbH and Co KG
Karl Mayer R&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H Stoll & CoK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 Stoll & CoKg GmbH filed Critical H Stoll & CoK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891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1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91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1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48Thread-feeding devices
    • D04B15/52Thread-feeding devices for straight-bar knit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将针织过程各阶段直接需要的纱线量喂给针织机导纱器(11)并储备纱线量的装置(1),它具有一设置在纱线筒管(10)与导纱器(11)之间的纱线调节器(2)作为储备纱线量的装置和向其导纱器输送纱线且离开其导纱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纱线的装置和纱线调节器(2)的纱线卷装筒(25)在纱线卷装筒(25)的纵向上彼此相对运动地设置。

Description

将针织过程各阶段精确需要的纱线量喂给导纱器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针织过程各阶段精确需要的纱线量喂给针织机导纱器并储备纱线量的装置,它具有一设置在纱线筒管与导纱器之间的纱线调节器作为储备纱线量的装置和向其导纱器输送纱线且离开其导纱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针织横机上能够制成若干针织物,其部分如袖子、胸前部分和背部分所有这些在一个针织过程中形成并彼此连结,以便只需要接着进行少量的修边工作而制成针织物。
特别是在加工这样的针织物时,需要以确定的成衣尺寸加工的织品在所有部分尺寸相等。可能的是,织品的所有部分如袖子、胸前部分和背部分以相同的线圈尺寸进行针织。其线圈尺寸除了取决于弯纱深度还取决于纱量和由此引起的纱线张力。
在欧洲专利申请04008159.8中描述了一种装置,通过该装置能够在成圈过程的各阶段提供当时实际需要的纱量并储备例如在向筒管其导纱器转向时形成的纱量。
公知的装置包括具有卷绕环的纱线调节器,通过其纱线调节器,纱线从纱线筒管上抽出并卷绕到其纱线调节器的纱线卷装筒上。在纱线卷装筒的下侧,在转动的卷绕臂上设置在垂直方向不能运动的导纱钩,其导纱钩使得针对当时针织过程由机械控制获得的纱量从纱线卷装筒上退卷。根据纱卷在纱线卷装筒上现存的数量情况,导纱钩与在纱线卷装筒上最后纱卷之间的距离不同,这可能导致经计算的纱量和实际提供纱量之间存在差异并由此导致纱线张力的改变。
另外,在纱线通过卷绕臂卷绕到纱线卷装筒上时,根据要卷绕的纱量,由导纱钩叠置多层纱卷,其中外纱卷的直径比处于靠里的纱卷直径要大,这同样会导致经计算的纱量和实际提供纱量之间存在差异并由此导致纱线张力的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这种公知的装置,使得实际提供的纱量不依赖于卷绕到纱线卷装筒上的纱量。
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上述类型的装置这样实现,输送纱线的装置和纱线调节器的纱线卷装筒在卷装筒的纵向可彼此相对运动地设置。
通过在卷装筒的纵向运动设置输送纱线的装置或相对于输送纱线的装置运动设置纱线卷装筒,能够使得输送纱线的装置根据纱线卷装筒的当时卷绕距离准确定位,即总是定位在卷装筒上的最后纱卷的高度。由此,避免了纱量的上述变化并避免由此引起的纱线张力的变化。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从纱线筒管抽出的纱线量卷绕在纱线卷装筒上并由输送纱线的装置喂给导纱器,并且导纱器朝向装置的运动所不需要的纱线可以再次被储存。
输送纱线的装置包括导纱钩,该导纱钩在两转动方向且绕纱线卷装筒作回转运动,其中至少一个导纱钩在纱线卷装筒的纵向相对于其纱线卷装筒运动设置。通过导纱钩的作用,在纱线刚刚离开纱线卷装筒之后或刚刚在纱线卷绕到纱线卷装筒之前纱线运行。因此,重要的是,导纱钩总是这样设置,即不会产生纱量的改变。
优选的是,导纱钩同时在纱线卷装筒的纵向运动并绕纱线卷装筒回转运动或只在纱线卷装筒的纵向运动或只绕纱线卷装筒回转运动。根据卷绕或退绕的纱量以及根据卷装筒的卷绕状况,导纱钩的运动使得纱量保持不变。
为了将纱线卷绕到纱线卷装筒上,优选的是,导纱钩回转运动的速度以及在纱线卷装筒纵向的运动这样彼此匹配,使得在纱线卷装筒上形成紧邻的纱卷。由此,各纱卷的直径相等,使得卷装筒的可能储备能够处于最优化。
为了使得纱线从纱线卷装筒上退卷,当时用于直接退纱卷的导纱钩沿纱线卷装筒运动,以便以准确的规定纱线量进行纱线退卷。
除了在纱线卷装筒与输送纱线的装置之间的相对运动之外,还考虑了使得纱线张力保持不变的卷装筒的结构。由此,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其纱线卷装筒具有第一区域,在其上通过纱线调节器的卷绕环卷绕纱线,在其区域上不能通过输送纱线的装置退卷纱线,接着该区域设置一第二区域,在该第二区域能够通过输送纱线的装置退卷纱线并由其输送纱线的装置在该区域卷绕纱线。第一区域保证在纱线卷装筒上总是存有规定数量的纱卷。如果所有纱线从纱线卷装筒上退卷,纱线直接从纱线筒管输送到输送纱线的装置并由此能够将不定量的纱量提供给针织过程。
为了确保输送纱线的装置不从第一区域卷绕或退绕纱线,其输送纱线装置的路径在纱线卷装筒的纵向会及时受到限制。
接着第二区域还设置第三区域,在第二区域完全覆盖纱线时,在该第三区域由输送纱线的装置卷绕退卷纱线。因此,其第三区域起到了第二区域的缓解作用。
适合的是,设置确定纱线量的装置,它与输送纱线装置的驱动装置耦合。借助该装置,接收织机控制单元的纱线卷绕和退绕的相关数据,通过考虑纱线卷装筒的卷绕状态和输送纱线装置相对于纱线卷装筒的相对位置进行处理并传递到输送纱线装置的驱动装置用于其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是在纱线输送到导纱器时本发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在储备纱线时图1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针织过程各阶段精确需要的纱线量供给导纱器11并储备纱线量的装置1具有一纱线调节器2,该纱线调节器2设置在纱线筒管10与导纱器11之间。此外,设置一用于向导纱器11输送纱线的装置3。输送纱线的装置3通过保持件4与纱线调节器2连接。在保持件4中设置一示意性示出的调节装置40。借助该调节装置40在纱线调节器2纱线卷装筒25的纵向调节其装置3。输送纱线的装置3具有一导纱钩33,它设置在臂32上。臂32借助电机31转动。由此,导纱钩33绕纱线卷装筒25能够在两个方向进行回转运动,由此使得纱线卷绕到纱线卷装筒25上且能够从其上退卷。通过调节装置40的作用,导纱钩33还能够沿纱线卷装筒25在双向箭头34的方向U和D 进行直线运动。
纱线调节器2包括纱线卷装筒25、卷绕环22以及电机21。纱线卷装筒25在纵向分成区域A、B和C。调节装置40这样进行调节使得导纱钩33只在区域B和C内运动。借助电机21,具有孔24的卷绕环22在箭头23的方向被驱动,由此,纱线100从纱线筒管10上抽出并从区域A开始卷绕到刚性的圆柱形卷装筒25上。这些纱卷作为相邻靠近的纱卷26通过未示出的装置经区域A进一步移到区域B。电机21这样被控制,始终使得规定数目的纱卷26处于纱线卷装筒25的区域A和B。由此能够均衡在成卷纱线筒管10时可能产生的纱线张力。在区域B完全被纱卷26占据时,区域C起到缓解作用。
调节装置40例如可以具有一齿条46,它通过小齿轮42由电机41调节。由此,输送纱线装置3的导纱钩33沿纱线卷装筒25在区域B和C运动。其调节装置40还具有传感器43、44、45,其中传感器43检测其区域C的下端、传感器44检测其区域B的下端,传感器45检测区域B的上端。
在对于实际针织过程计算纱线量的卷绕和退卷时,通过臂32由调节装置40在双箭头34方向调节导纱钩33的同时,导纱钩绕纱线卷装筒25进行回转运动。沿双箭头34直线运动的速度取决于导纱钩33的角速度。因此,保证导纱钩33相对于纱线卷装筒25的位置对应于在纱线卷装筒25上直接卷绕或退卷纱卷26的位置,准确确定在卷绕或退卷纱线卷装筒25时各纱卷26的位置。
如果导纱钩33到达区域A的界限,其垂直运动终止。同时,通过卷绕环22再从纱线筒管10中抽出规定的纱线量并卷绕到纱线卷装筒25上。若在通过卷绕环22卷绕纱线时不向导纱器11喂给纱线,导纱钩33不进行回转运动并只通过调节装置40在双箭头34的方向D根据卷绕环22的卷绕速度进行直线调节。相反如果在通过卷绕环22卷绕纱线时向实际针织过程的导纱器11喂给纱线,导纱钩33以相对于纱线卷绕的相应速度进行回转运动并同时通过调节装置40在双箭头34的方向进行调节。导纱钩33回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的方向取决于在导纱钩33向导纱器11喂给纱线时,导纱钩是否使得纱线卷绕到纱线卷装筒25上或在其上退卷且是否卷绕环22使得纱卷置于纱线卷装筒25上。
如果卷绕环22的卷绕速度大于导纱钩33的退卷速度,导纱钩33在双箭头34的方向D运动。在相反情况下,导纱钩在双箭头34的方向U运动。当时针织过程所需要纱量的退绕和卷绕以及通过导纱钩33在纱线卷装筒25上事先退绕较大纱量的再卷绕能够在导纱钩33相对于纱线卷装筒25的区域B各任意位置进行。一旦整个区域B填满纱卷26且已退绕的纱线要再被卷绕,即如图2所示的情况,区域C起到缓解作用。它能够承接的纱量与针织机织针间距的宽度相适应。在区域C的纱线退绕或卷绕时,至少中断通过卷绕环22纱线的卷绕,直到在区域C不再有纱卷26。
为了控制上述的过程,设置一控制单元6。该控制单元6计算由电机41使得调节装置40运动所需要的数据。对此,其控制单元6获得经数据线D2来自于控制单元7的数据,其数据是关于借助导纱钩33退绕或卷绕纱线时输送纱线的装置3电机31的转速和转向的数据。其控制单元7还经数据线D1从针织机控制单元8获得退绕和卷绕纱线所需的经计算的数据。接着,控制单元7经控制信号线D3根据这些数据控制其电机31。
纱线调节器2电机21的控制单元27经数据线D6提供关于电机21是否被起动或不起动的数据。传感器43、44和45经数据线D4将通过调节装置40到达确定位置的信号提供给控制单元6。对这些数据处理后,经数据线D5相应的转速和转向信号传递给调节装置40的电机41。
图1和2所示的装置1包括输送纱线的装置3,它沿固定的纱线卷装筒25运动。但本发明还可以这样实现,输送纱线的装置3固定,而纱线卷装筒25在其纵向轴线作运动。
图1示出了纱线100、100’、100”从纱线筒管10到通过未示出的织针间距NR进行针织经过的路径。
由于在卷绕纱线筒管10时所产生的不均匀性,纱线100呈现不同的张力。其纱线经转向导辊U1、断纱传感器15和第二转向导辊U2导过纱线调节器2的空心轴并借助卷绕环22首先卷绕到纱线卷装筒25的区域A,由此,均衡纱线100的不同张力。由卷绕环22形成的纱卷26通过未示出的输送装置在纱线卷装筒25的纵向向下运动。通过卷绕环22形成的卷绕直到纱卷26在纱线卷装筒25的区域B达到预定的数量。这些纱卷26根据针织程序的需要由导纱钩33退绕。
由导纱钩33退绕的纱线经转向导辊U3、输送纱线的装置3、断纱传感器15以及转向导辊U4和U5输送到导纱器11,其导纱器11将纱线100’导引到刚完成在织针间距NR内的针织物的针上。在所示实施例中,导纱器11在箭头X方向从装置1移开并此时距装置1处于最远位置。通过示意性示出的切断装置12,从导纱器11向织针间距NR的针喂给的纱线被切断并在导纱器11中通过未示出的装置夹持。与喂给到织针间距NR内针的纱线而分离的导纱器11此时能够移动到织针间距内的任意位置上并向处于相应位置的针喂给纱线。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所有纱卷26在区域B被退卷,卷绕环22没有将新的纱卷26卷绕到纱线卷装筒25上。由此,导纱钩33处于区域B的最上位置。在向织针间距NR的针开始下次喂给纱线之前,通过卷绕环22至少这样将许多纱卷26卷绕到纱线卷装筒25上,使得导纱钩33不中断地能够提供由针织机控制单元8计算的用于实际针织过程的纱量。
图2示意性示出了在纱线卷装筒25上卷绕事先退绕较大纱量的情况。纱量与织针间距NR的宽度相适应。
其纱线被切断且被其夹持的导纱器在所示例子中在箭头X’的方向向装置1移动且此时处于相对于其装置尽可能近的位置。其导纱器也能够根据形成针织物的所希望的形状、颜色等移动到织针间距内的各其它任意位置。由于导纱器11向装置1移动形成的多余纱线100”通过导纱钩33和调节装置40位置准确地卷绕到纱线卷装筒25上。
在所示例子中,卷绕环22已经将许多纱卷26卷绕到纱线卷装筒25上,其区域B直到区域C的过渡部分卷满了纱卷26。由此,导纱钩33也使得在起缓解作用的区域C卷绕了纱线。导纱钩33通过其臂32在卷绕时在双箭头34的方向D运动并此时处于区域C的最外端。在这期间,纱线不再通过卷绕环22卷绕到纱线卷装筒25上,直到导纱器11再向织针间距喂给纱线且也在纱线卷装筒25的区域B通过导纱钩33退绕纱卷26。
为了重新向织针间距NR的针喂给纱线,将切断的纱线端头喂给示意性示出的夹持装置13。其夹持装置距要喂给纱线的第一针具有确定的距离Z。这样被夹持纱线穿入要喂给纱线的第一针的钩中。在所示例子中,在织针间距NR内第一针是处于尽可能接近装置1位置的针。但通过导纱器11重新开始喂纱也能够在织针间距NR内的各其它位置进行。

Claims (10)

1.一种将针织过程各阶段精确需要的纱线量喂给针织机的导纱器(11)并储备纱线量的装置,它具有:一设置在纱线筒管(10)与导纱器(11)之间的纱线调节器(2)作为储备纱线量的装置,和输送纱线的装置,其将纱线输送至所述导纱器及使纱线离开所述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纱线的装置和纱线调节器(2)的纱线卷装筒(25)在纱线卷装筒(25)的纵向上彼此相对运动地设置,所述输送纱线的装置能够围绕所述纱线卷装筒进行回转运动。
2.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纱线筒管(10)抽出的纱线(100)量卷绕在纱线卷装筒(25)上并由输送纱线的装置喂给导纱器(11),并且可以再次储存由于导纱器朝向所述将针织过程各阶段需要的纱线量喂给针织机的导纱器(11)并储备纱线量的装置的运动所造成的多余纱线。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纱线的装置包括导纱钩(33),该导纱钩在两个转动方向上绕纱线卷装筒(25)作回转运动,其中至少所述导纱钩(33)在纱线卷装筒(25)的纵向上可相对于纱线卷装筒运动地设置。
4.如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纱钩(33)同时在纱线卷装筒(25)的纵向上运动并绕纱线卷装筒(25)回转运动,或只在纱线卷装筒(25)的纵向上运动,或只绕纱线卷装筒(25)回转运动。
5.如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将纱线卷绕到纱线卷装筒(25)上,导纱钩(33)的回转运动的速度以及在纱线卷装筒(25)的纵向上的运动的速度彼此匹配,使得在纱线卷装筒(25)上形成毗邻的纱卷。
6.如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使得纱线从纱线卷装筒(25)上退卷,导纱钩(33)总是沿纱线卷装筒(25)向直接退纱卷的方向运动,以便以准确的规定纱线量进行纱线退卷。
7.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卷装筒(25)具有第一区域(A),在第一区域(A)上通过纱线调节器(2)的卷绕环卷绕纱线,在第一区域(A)上不能通过输送纱线的装置退卷纱线,接着该第一区域(A)设置一第二区域(B),在该第二区域(B)能够通过输送纱线的装置退卷纱线并由该输送纱线的装置在该第二区域(B)卷绕纱线。
8.如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在纱线卷装筒(25)的纵向上的运动达到第二和第一区域(B,A)的界线时,断开输送纱线的装置的驱动装置。
9.如权利要求6或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着第二区域(B)设置第三区域(C),在第二区域(B)完全覆盖纱线时,在第三区域(C)上由输送纱线的装置卷绕或退卷纱线。
10.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确定纱线量的装置(6),它与输送纱线的装置的驱动装置耦合。
CN2006100937170A 2005-06-29 2006-06-29 将针织过程各阶段精确需要的纱线量喂给导纱器的装置 Active CN18918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5014066.4 2005-06-29
EP05014066A EP1739217B1 (de) 2005-06-29 2005-06-29 Vorrichtung zur Lieferung der für jede Phase des Strickvorgangs gerade erforderlichen Fadenmenge an einen Fadenführer einer Strick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1880A CN1891880A (zh) 2007-01-10
CN1891880B true CN1891880B (zh) 2012-05-02

Family

ID=35596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937170A Active CN1891880B (zh) 2005-06-29 2006-06-29 将针织过程各阶段精确需要的纱线量喂给导纱器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739217B1 (zh)
CN (1) CN1891880B (zh)
AT (1) ATE524586T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26778A1 (en) * 1971-05-28 1972-12-07 Ulrich, Anton, 8000 München Circular knitting yard feed system - for different course lengths on different systems
US4153213A (en) * 1977-03-11 1979-05-08 Aktiebolaget Iro Thread-delivery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s
DE19637556C1 (de) * 1996-09-14 1998-01-08 Memminger Iro Gmbh Fadenliefervorrichtung
JP2951068B2 (ja) * 1990-10-12 1999-09-20 メミンガー−イロ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編目を形成する繊維機械において繊維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360650A (zh) * 1999-07-12 2002-07-24 梅明格-Iro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可调节导纱器的送纱装置
CN1607282A (zh) * 2003-10-16 2005-04-20 陈仁惠 定量与变量送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44186A1 (de) * 1974-09-16 1976-03-25 Iro Ab Fadenliefervorrichtung fuer textilmaschinen
DE2701718C2 (de) * 1977-01-17 1979-02-08 Ab Iro, Ulricehamn (Schweden) Fadenspeicher- und -liefervorrichtung
SE8504130D0 (sv) * 1985-09-04 1985-09-04 Iro Ab Sett och anordning for matning av garn vid en flatstickmaskin
DE502004012221D1 (de) 2004-04-03 2011-04-07 Stoll H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Lieferung einer Fadenmeng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26778A1 (en) * 1971-05-28 1972-12-07 Ulrich, Anton, 8000 München Circular knitting yard feed system - for different course lengths on different systems
US4153213A (en) * 1977-03-11 1979-05-08 Aktiebolaget Iro Thread-delivery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s
JP2951068B2 (ja) * 1990-10-12 1999-09-20 メミンガー−イロ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編目を形成する繊維機械において繊維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DE19637556C1 (de) * 1996-09-14 1998-01-08 Memminger Iro Gmbh Fadenliefervorrichtung
CN1360650A (zh) * 1999-07-12 2002-07-24 梅明格-Iro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可调节导纱器的送纱装置
CN1607282A (zh) * 2003-10-16 2005-04-20 陈仁惠 定量与变量送纱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 19637556 C1,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39217A1 (de) 2007-01-03
CN1891880A (zh) 2007-01-10
ATE524586T1 (de) 2011-09-15
EP1739217B1 (de) 201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2775B (zh) 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
TW443986B (en) Method and takeup apparatus for winding a continuously advancing yarn
CN101407951B (zh) 操作自由端转子纺纱机的方法和装置
CN201634841U (zh) 横机
JP2006519935A (ja) 編み地および編み地を製造する方法と装置
CN103723577B (zh) 将环锭纺纱机上制造的管纱用于后续倒筒作业的制备方法
CN104024505A (zh) 用于将纱线供给至纺织机的设备
CN101348957A (zh) 纺纱机的操作方法
CN101513967B (zh) 绕线机
CN102249120B (zh) 制造管纱的方法
CN103482411A (zh) 卷绕管、形成在卷绕管上的多个卷装及多个卷装的制造方法
CN105398880B (zh) 储纱装置以及具备该储纱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
CN103241588B (zh) 确定筒子驱动辊的所需转速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77220A (zh) 用于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卷绕头的方法
CN100410436C (zh) 用于提供纱线量的装置
CN1891880B (zh) 将针织过程各阶段精确需要的纱线量喂给导纱器的装置
CN105384007B (zh) 纱线卷绕装置以及自动络纱机
CN105668335B (zh) 用于生产精纺管纱并进一步处理所述精纺管纱的方法
CN102041589B (zh) 用于自由端转子纺纱装置的接头方法
US646731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iring threads in textile machine
CN106672707B (zh) 在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工位处修正纱线移动的方法
US6487841B1 (en) Ring spinning frame with clamping device at the spindle
CN107963512A (zh) 纱线卷取装置以及卷装的旋转停止方法
CN104724542B (zh) S加捻纱的锥形交叉卷绕筒子的生产
CN103010826B (zh) 纱线敷设装置和用于制造用纱线缠绕的纱线筒管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Obertsc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Carlmeyerstol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Obertschau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Karmeier R & D Co.,Ltd.

Address after: Reutlingen

Patentee after: H. Stoll AG & Co. KG

Address before: Reutlingen

Patentee before: H. STOLL GmbH & Co.K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7

Address after: Obertsc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Karmeier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Reutlingen

Patentee before: H. Stoll AG & Co. K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