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6904A - 无线跳频通信系统中用于软切换和广播服务的干扰管理 - Google Patents

无线跳频通信系统中用于软切换和广播服务的干扰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6904A
CN1886904A CNA200480034744XA CN200480034744A CN1886904A CN 1886904 A CN1886904 A CN 1886904A CN A200480034744X A CNA200480034744X A CN A200480034744XA CN 200480034744 A CN200480034744 A CN 200480034744A CN 1886904 A CN1886904 A CN 1886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
traffic channel
base station
sector
soft hand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347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86904B (zh
Inventor
阿维尼施·阿格拉瓦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886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6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86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69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5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04L5/0021Time-frequency-code in which codes are applied as a frequency-domain sequences, e.g. MC-C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5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2001/7154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7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data requirements change
    • H04L5/0089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data requirements change due to addition or removal of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对无线跳频通信系统(例如,OFDMA系统)中的软切换和广播服务的进行干扰管理的多种技术。可以将这些技术用于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第一方案中,将FH函数fsho (r,T)用于软切换用户,将FH函数fsi (k,T)用于每个扇区si中的非软切换用户,如果在必要的时候,将FH函数fsi (k,T)修改为与FH函数fsho (r,T)正交。第二方案中,将用于软切换用户的FH函数fsho (r,T)定义为与用于每个扇区si中非软切换用户的FH函数fsi (k,T)正交或具有低相关性,因此无需修改FH函数fsi (k,T)。可以将每个扇区的FH函数fsi (k,T)定义为相对于其它扇区的FH函数fsi (k,T)是伪随机的。

Description

无线跳频通信系统中用于软切换和广播服务的干扰管理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通信,更具体地,涉及无线跳频(FH)通信系统中用于软切换和广播服务的干扰管理技术。
发明背景
跳频通信系统中,在不同时间间隔内数据传输在不同子频带上进行,这些时间间隔可称为“跳跃周期”。可以通过正交频分复用(OFDM)、其它多载波调制技术或者某些其它结构来提供这些子频带。随着频率跳跃,数据传输以伪随机方式从子带跳到子带。这种跳跃提供了频率分集,并使数据传输能更好地抵挡诸如窄带干扰、阻塞干扰(jamming)、衰落等等有害的路径影响。
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利用了OFDM并能同时支持多个用户。对于跳频OFDMA系统,可以在与特定FH序列相关的“业务”信道上发送用于给定用户的数据。如下所述,可以基于FH函数和业务信道号生成该FH序列。该FH序列表示在每个跳跃周期内用于数据传输的特定子带。可以在与不同FH序列相关联的多个业务信道上同时发送用于多个用户的多个数据传输。将这些FH序列定义为彼此正交,这样在每个跳跃周期内仅有一个业务信道从而仅有一个数据传输使用每个子带。有了这些正交FH序列,该多个数据传输在享受频率分集好处的同时彼此互不干扰。
可以使用多个小区配置OFDMA系统。根据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小区可以指该系统中的基站和/或该基站的覆盖区域。一个小区内给定子带上的数据传输成为相邻小区内相同子带上另一数据传输的干扰。为使小区之间的干扰随机化,典型地将每个小区的FH序列定义为关于相邻小区的FH序列是伪随机的。利用这些伪随机FH序列,可实现干扰分集,并且给定小区内用户的数据传输观测到来自其它小区中其它用户数据传输的平均干扰。
多小区OFDMA系统中,希望能支持“软切换”,软切换是用户同时与多个基站进行通信的过程。软切换通过与不同位置处的多个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提供对抗有害路径效应的空间分集。然而,跳频的使用使软切换变得复杂。这是因为,为了使小区之间的干扰随机化,一个小区的FH序列相对于相邻小区的FH序列是伪随机的,并非是正交的。如果用户正在和多个基站进行软切换,那么可以指示该软切换用户使用这些基站中一个指定基站的FH序列。该软切换用户的数据传输与所指定基站的其他用户的数据传输正交,但是,该软切换用户的数据传输相对于其他基站的用户的数据传输是伪随机的。该软切换用户将会给其他基站的用户带来干扰,也会收到来自这些用户的干扰。这些干扰会降低所有受影响用户的性能。
因此,在本领域需要用于在跳频OFDMA系统中进行软切换的干扰管理技术。
发明概述
本文中提供了用于在无线跳频通信系统(例如,OFDMA系统)中进行干扰管理的多种技术。这些技术可以用来支持软切换、广播服务等等。这些技术还可以用于前向链路也可以用于反向链路。为清楚起见,针对与两个扇区s1和s2的软切换来对这些技术进行如下描述,其中扇区是小区的一部分。
用于对软切换进行干扰管理的第一方案中,FH函数fsho(r,T)用于软切换用户、FH函数fs1(k,T)用于扇区s1内的非软切换用户、FH函数fs2(k,T)用于扇区s2内的非软切换用户,并且如果在必要的时候,将FH函数fs1(k,T)和fs2(k,T)修改为与FH函数fsho(r,T)正交。当用户进入与扇区s1和s2的软切换时,将由FH函数fsho(r,T)定义的业务信道r分配给该用户。将业务信道r的标识符(ID)和FH函数fsho(r,T)告知扇区s1和s2内的其他用户。然后,扇区s1中的其他每个用户对FH函数fs1(k,T)进行修改,使得其业务信道不会与软切换用户使用的业务信道r发生干扰。类似地,扇区s2中的其他每个用户对FH函数fs2(k,T)进行修改,使得其业务信道不会与业务信道r发生干扰。下面描述各种修改FH函数fs1(k,T)和fs2(k,T)的方法。
用于对软切换进行干扰管理的第二方案中,将用于软切换用户的FH函数fsho(r,T)和用于每个扇区si的非软切换用户的FH函数fsi(k,T)预先确定为正交,从而无需对FH函数fsi(k,T)进行修改。扇区s1和s2的软切换用户都使用FH函数fsho(r,T)。扇区s1将FH函数fs1(k,T)用于非软切换用户,并且扇区s2将FH函数fs2(k,T)用于非软切换用户。将FH函数fsho(r,T)预定义为与FH函数fs1(k,T)和fs2(k,T)正交或低相关。可以将FH函数fs1(k,T)定义为相对于FH函数fs2(k,T)是伪随机的。可以由FH函数fsho(r,T)定义预定数目(R)的业务信道,并且用这些业务信道支持总共R个软切换用户。对于每个扇区si,可以由FH函数fsi(k,T)定义N-R个业务信道,并且将这些业务信道用于另外N-R个非软切换用户,其中N是可用子带的总数。
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特征、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所有附图中,相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应或相同的特征,并且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OFDMA系统;
图2说明了OFDMA系统中用于一个扇区的跳频;
图3说明了由于软切换用户导致的对FH函数的修改;
图4示出了通过修改FH函数来进行干扰管理的过程;
图5示出了通过使用预定义为正交的FH函数来进行干扰管理的过程;以及
图6A和6B分别示出了OFDMA系统中基站和终端的框图。
详细说明
词语“示例性”在这里用于指“用作例子、实例、或示例”。这里描述为“示例性”的实施例或设计不一定理解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优选或有利。
图1示出了支持多用户的示例性OFDMA系统100。系统100包括多个基站110,这些基站支持多个终端120的通信。基站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站,也可以称为接入点、节点B(Node B)或其它术语。典型地,终端120分散在系统中各处,并且每个终端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终端也可以称为移动站、用户装备(UE)、无线通信设备或者其它术语。在任意给定时刻,每个终端都可以在前向链路上与一个或更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和/或在反向链路上与一个或更多个基站进行通信。这取决于是否激活该终端、是否支持软切换以及是否该终端处于软切换中。前向链路(即下行链路)指的是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即上行链路)指的是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
系统控制器130与基站110连接并且实现多个功能,这些功能诸如:(1)基站110的协调和控制、(2)这些基站之间数据的路由、以及(3)这些基站所服务的终端的接入和控制。
每个基站110为各自的地理区域102提供了覆盖,为了简化,每个基站的覆盖区域常以理想的六边形来表示。为了增加容量,可以将每个基站的覆盖区域划分为多个扇区104。例如,可以将每个小区划分为三个扇区,如图1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简化,可以把扇区化小区中的每个扇区表示为理想的120°楔形,其为小区的1/3。每个扇区可以由对应的基本收发子系统(BTS)提供服务。对于扇区化的小区,典型地,该小区的基站包括用于该小区中各扇区的所有BTS。术语“扇区”可以指BTS和/或其覆盖区域,究竟指哪个取决于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下面的描述假设将每个小区划分为多个扇区。为了简化,在下面描述中,术语“基站”用来统一指为小区服务的固定站和为扇区服务的固定站。
OFDMA系统100利用了OFDM,该技术是一种将整个系统带宽有效划分为多个(N)正交子频带的调制技术。这些子频带一般也称为音调、子载波、屉(bin)以及子频道。通过OFDM技术,每个子带分别与可以用数据进行调制的子载波相关联。在某些OFDM系统中,仅将ND子带用于数据传输,将NP子带用于导频传输,并且不使用NG子带而是将其作为保护子带,以使系统满足频谱掩蔽(spectral mask)的需求,其中NS=ND+NP+NG。为了简化,下面描述假设所有的N个子带都能用于数据传输。
1.具有跳频的软切换
图2说明了OFDMA系统中一个扇区内的跳频。如上所述,可以使用跳频获得多种好处,这些好处包括对抗有害路径效应的频率分集和干扰随机化。对于这个例子,N=8,并将八个子带从1到8编号。可以定义总共八个业务信道,由此在每个跳跃周期中每个业务信道使用八个子带中的一个子带。跳跃周期可以定义为与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相等。
每个业务信道与一个不同的FH序列相关联。扇区内所有业务信道的FH序列可以由FH函数fs(k,T)生成,其中k表示业务信道号或ID,并且T表示以跳跃周期为单位给出的系统时间。可以利用FH函数fs(k,T)中N个不同k值生成N个不同的FH序列。每个业务信道的FH序列指示出每个跳跃周期内用于该业务信道的特定子带。从图2中可以看出,每个业务信道以它的FH序列所确定的伪随机方式从子带跳跃到子带。业务信道k的FH序列可以如下给出:
            i=fs(k,T),             式(1)
其中i是用于跳跃周期T内业务信道k的子带的编号。对于任意给定的跳跃周期T,不同的k值会产生不同的i值。这样,不同的子带用于每个跳跃周期内不同的业务信道。
图2示出了用于两个示例性业务信道1和4的子带。业务信道1所使用的FH序列和子带用十字格表示,并且业务信道4所使用的FH序列和子带用斜纹格表示。在该例子中,用于业务信道4的FH序列fs(4,T)是用于信道1的FH序列fs(1,T)垂直平移的版本。因此用于业务信道4的子带与用于业务信道1的子带有如下关系:fs(4,T)=(fs(1,T)+3)mod N
为避免扇区内部干扰,可以将每个扇区si的FH序列定义为彼此正交。该正交条件可以表示为:
f s i ( k , T ) ≠ f s i ( m , T ) , k ≠ m 式(2)
式(2)规定在任意给定的跳跃周期T内,两个业务信道k和m不能使用同一子带。通过在每个跳跃周期内每个子带只允许一个业务信道使用,可以避免在同一扇区内多个业务信道上发送的多个数据传输中的干扰。如图2所示,通过将扇区si的各FH序列定义为互为垂直平移版本,可以获得该正交条件。通过以某些其它方式来定义FH函数,也可以获得该正交条件。
对于多扇区的OFDMA系统,在一个扇区内用户的数据传输会干扰另一扇区内用户的数据传输。可以为每个扇区使用不同的FH函数。
为使扇区间的干扰随机化,不同扇区的FH函数必须是伪随机的。例如,可以将扇区s1的FH函数fs1(k,T)定义为相对扇区s2的FH函数fs2(m,T)是伪随机的。在此情况下,扇区s1使用的业务信道k的FH序列相对于扇区s2使用的业务信道m的FH序列是伪随机的。只要这两个业务信道的FH序列出现“冲突”时,即只要 f s 1 ( k , T ) = f s 2 ( m , T ) ,
两个扇区中的两个业务信道使用同一跳跃周期内的相同子带时,则业务信道k和m之间的干扰就会出现。然而,由于FH函数fs1(k,T)和fs2(m,T)的伪随机性质,出现的干扰将被随机化。一般来说,用伪随机FH函数不可能保证一个扇区中的用户正交于另一个扇区中的用户。
这样每个扇区的FH序列可以定义为:
1.为避免扇区内部的干扰而彼此正交,以及
2.相对其它扇区的FH序列是伪随机的,以随机化扇区之间的干扰。
通过上述约束,由一个扇区分配了业务信道k的用户将会正交于由同一扇区分配了其它业务信道的其他所有用户。然而,该用户并不正交于另一个扇区内的所有用户,另一个扇区使用了不同的FH函数。这样,如果如上定义这些扇区的FH序列,则分配有业务信道r并且正在与多个扇区进行软切换的用户将不会正交于这些扇区中的其他所有用户。在此情况下,不可能在该软切换用户不受到干扰或不产生干扰的情况下支持软切换。
为了在避免干扰的同时支持与多个扇区的软切换,将正交FH函数用于软切换用户和该多个扇区的其他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正交FH函数,下面描述了其中的一些方式。在下面描述中,假设这些扇区(例如,那些支持给定用户进行软切换的扇区)同步工作。对于属于同一小区或基站的扇区,很容易实现同步工作。
A.第一方案-修改用于软切换的FH函数
在避免软切换的干扰的第一方案中,将FH函数fsho(r,T)用于软切换用户,并将每个扇区的FH函数fsi(k,T)修改为与FH函数fsho(r,T)正交。例如,为了支持与两个扇区s1和s2的软切换,这两个扇区可以共享FH函数fsho(r,T)。对于与两个扇区s1和s2进行软切换并分配有业务信道r的用户,使用FH函数fsho(r,T)为所分配的业务信道r获得FH序列。由该软切换用户用来在每个跳跃周期T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子带j可以给出如下:j=fsho(r,T)。
为了保持软切换用户与扇区s1和s2内其他所有用户之间的正交性,可以将扇区s1的FH函数fs1(k,T)和扇区s2的FH函数fs2(m,T)修改如下:
f ~ s 1 ( k , T ) ≠ f sho ( r , T ) , k ∈ K 式(3a)
f ~ s 2 ( m , T ) ≠ f sho ( r , T ) , m ∈ M 式(3b)
其中, 是扇区s1的修改后的FH函数;
是扇区s2的修改后的FH函数;
K表示扇区s1内所有起作用的业务信道集合;以及
M表示扇区s2内所有起作用的业务信道集合。
在式(3a)和(3b)中,假设该系统是同步的,并假设系统时间T对于所有扇区是公共的。
式(3a)指示出由FH函数fsho(r,T)生成的用于软切换用户的FH序列正交于由修改后的FH函数 生成的用于扇区s1中其他用户的FH序列。式(3b)指示出由FH函数fsho(r,T)生成的FH序列也正交于由修改后的FH函数
Figure A20048003474400154
生成的用于扇区s2中其他用户的FH序列。可以将相同的修改扩展到任意数目的扇区。下面示出了一些用于获得软切换FH函数fsho(r,T)以及修改后的FH函数 的示例性方法。
在第一方案的第一实施例中,将每个扇区si的FH函数fsi(k,T)修改如下。当用户进入与多个扇区的软切换时,为该用户分配由FH函数fsho(r,T)定义的业务信道r。与该用户进行软切换的每个扇区si也为该用户分配业务信道vi。每个扇区内的各用户都具有FH函数fsho(r,T)的先验知识或者被通过发送信号告知该信息。将分配给软切换用户的业务信道r告知这些扇区中的所有其他用户。将每个扇区si分配给软切换用户的业务信道vi也告知在扇区si内的其他用户。例如,可以由扇区s1将业务信道v1分配给软切换用户,并且由扇区s2将业务信道v2分配给软切换用户,其中v1可以等于也可以不等于v2。然后将业务信道r告知扇区s1和s2内的其他用户,将业务信道v1告知扇区s1内的其他用户,并且将业务信道v2告知扇区s2内的其他用户。
扇区si内的每个其他用户具有如下方面:
1.用于软切换用户的FH函数fsho(r,T);
2.分配给软切换用户并由FH函数fsho(r,T)定义的业务信道r的ID;以及
3.由扇区si分配给软切换用户并由FH函数fsi(k,T)定义的业务信道vi的ID。
业务信道r是软切换用户实际用于数据传输的信道。
然后,扇区si中的每个用户定义该扇区si的修改后的FH函数如下:
式(4)
式(4)指出了如果分配给扇区si内每个用户的业务信道k的子带与软切换用户使用的业务信道r的子带不同,即如果 f s i ( k , T ) ≠ f sho ( k , T ) , 则扇区si内的每个用户使用这些子带。只要分配给扇区si内每个用户的业务信道k的子带和业务信道r的子带相同时,该用户就使用业务信道vi的子带。
实际上,允许软切换用户使用业务信道r,该业务信道r可能不与扇区si内其他用户的业务信道正交。赋予软切换用户较高的优先权,并且在业务信道r上发送该用户的数据传输。如果与业务信道r没有冲突,则扇区si内的其他所有用户使用分配给他们的业务信道。只要这些用户的业务信道与业务信道r发生冲突,这些用户就会使用业务信道vi来避免与软切换用户发生干扰。因为分配给这些其他用户的业务信道的FH序列和业务信道vi的FH序列都由同一FH函数fsi(k,T)产生,因此这些序列相互正交。这样就不会在软切换用户和扇区si中的其他用户之间引起干扰。
图3说明了由于软切换用户而进行的FH函数修改。对于此例,如上所述,业务信道1的FH序列(以十字格示出)和业务信道4的FH序列(以斜线格示出)都由扇区si的FH函数fsi(k,T)生成。扇区si将业务信道1分配给用户y。扇区si将业务信道4分配给软切换用户。FH函数fsho(r,T)定义的业务信道r也被分配给该软切换用户。在图3中业务信道r的FH序列表示为阴影格。
该软切换用户将业务信道r用于数据传输。在跳跃周期1到5期间,在业务信道1和业务信道r之间没有冲突,用户y将业务信道1用于数据传输。在跳跃周期6中冲突发生,在此情况下,用户y将业务信道4(即,子带8)用于数据传输。在跳跃周期7到12期间,业务信道1和r之间没有冲突,用户y再次将业务信道1用于数据传输。在跳跃周期13中冲突再次发生,在此情况下,用户y将业务信道4(即,子带3)用于数据传输。然后,在跳跃周期14到16期间,业务信道1和r之间没有冲突,用户y再次将业务信道1用于数据传输。由业务信道1的修改后的FH函数
Figure A20048003474400171
生成的FH序列以“X”方块示出。
可以将上述修改扩展到任意数目的软切换用户。对于每个跳跃周期,扇区si内每个非软切换用户判定其业务信道k是否与每个软切换用户的业务信道r发生冲突。如果有冲突发生,那么该非软切换用户使用由扇区si分配给与其冲突的软切换用户的业务信道vi
只要在每个扇区si中至少有一个软切换用户,该扇区中的用户就进行FH函数fsi(k,T)的修改。只要软切换用户进入或离开与扇区si的软切换,将分配给软切换用户的业务信道r和vi发信号告知扇区si中的其他用户。如果需要,可以将FH函数fsho(r,T)告知其他用户。可以通过指定的控制信道来实现该告知。扇区si内的其他用户对该控制信道进行监视以得到此信息,并且进行所需修改。
将一个由FH函数fsho(r,T)定义的业务信道r分配给正在与多个扇区进行软切换的每个用户,该FH函数是公共的并且由该多个扇区共享。与每个软切换用户进行软切换的多个扇区中的每个扇区也为该软切换用户分配一个业务信道vi。这样,每个软切换用户使用了来自支持该用户软切换的每个扇区的一个业务信道。因为该软切换用户,所有扇区中可能的业务信道数目减少一个。这与IS-95CDMA系统中的前向链路类似,IS-95CDMA系统中的软切换用户消耗在与之进行软切换的每扇区中的沃尔什(Walsh)码。
在第一方案的第二实施例中,对于与多个扇区进行软切换的用户来说,将该多个扇区之一指定为“服务”或“锚定”扇区,仅需修改其它扇区的FH函数。
例如,用户x最初可以与扇区s1进行通信并且扇区s1将业务信道r分配给该用户。随后用户x移入扇区s2的覆盖范围内,并且扇区s2将业务信道v分配给用户x。如果将扇区s1指定为服务扇区,则用户x继续在由扇区s1分配的业务信道r上与扇区s1和扇区s2进行通信。实际上,将扇区s1的FH函数fs1(r,T)用作该软切换用户的FH函数fsho(r,T)。然后扇区s2内的其他用户对扇区s2的FH函数fs2(k,T)进行修改,使其与业务信道r正交,如下式:
式(5)
或者,用户x最初可以与扇区s1进行通信并且扇区s1将业务信道v分配给该用户,随后该用户移入扇区s2覆盖范围,并且扇区s2将业务信道r分配给用户。如果将扇区s2指定为服务扇区,则用户x在由扇区s2分配的业务信道r上与扇区s1和扇区s2进行通信。实际上,将扇区s2的FH函数fs2(r,T)用作软切换用户的FH函数fsho(r,T)。然后扇区s1内的其他用户对扇区s1的FH函数fs1(k,T)进行修改,使其与业务信道r正交,如下式:
式(6)
对于第二实施例,服务扇区内的其他用户不需要修改他们的FH函数。只有其它扇区内的用户需要将他们的FH函数修改为与软切换用户正交。这样,第二实施例可以减少支持软切换所需的发信号告知的数量。
上面描述了为避免与软切换用户发生干扰而修改FH函数的几个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修改FH函数,这属于本发明范围。一般来说,可以将支持软切换的每个扇区的FH函数fsi(k,T)进行修改,以与用于软切换用户的FH函数fsho(r,T)正交或低相关。
图4示出了一个示例性处理过程400的流程图,该过程通过修改FH函数来进行无线跳频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管理。只要扇区内有至少一个软切换用户,该扇区内的终端和基站可以执行过程400。最初,先获得第一FH函数(步骤412)。还获得由第一FH函数定义的第一业务信道的标识符f步骤414)。第一FH函数对应于上面描述中的fsho(r,T),并且第一业务信道标识符对应于r。
然后,基于第一FH函数和第一业务信道标识符来修改第二FH函数,以获得修改后的第二FH函数(步骤416)。第二FH函数对应于上面描述中的fsi(k,T),修改后的第二FH函数对应于 还可以获得第二FH函数定义的第三业务信道的标识符。第三业务信道标识符对应于上面描述中的vi。在此情况下,基于第三业务信道标识符进一步修改第二FH函数,如式(4)中所示。修改第二FH函数使得修改后的第二FH函数定义的第二业务信道与第一业务信道正交或低相关。将第二业务信道用于前向链路和/或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步骤418)。
可以将第一FH函数用于软切换用户,并且可以将第二FH函数用于非软切换用户(对于上面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也可以将第一FH函数用于系统中的一个基站,并将第二FH函数用于系统中的另一基站(对于上面描述的第二实施例)。
B.第二方案-预先定义用于软切换的FH函数
在用于避免软切换干扰的第二方案中,每个扇区将一个FH函数fsi(k,T)用于非软切换用户,并将另一FH函数fsho(r,T)用于软切换用户。支持软切换的多个扇区共享FH函数fsho(r,T)。对于该多个扇区中的每一个扇区,将FH函数fsi(k,T)和fsho(r,T)预先定义为是正交的,其表示为:
f s i ( k , T ) ≠ f sho ( r , T ) , i ∈ I 式(7)
其中I是支持软切换的所有扇区的集合。式(7)的约束条件确保了该多个扇区中软切换用户和其他用户之间的正交性。该多个扇区的FH函数fsi(k,T),i∈I彼此可以是伪随机的。
例如,考虑两个扇区s1和s2支持软切换的情况。扇区s1将FH函数fs1(k,T)用于非软切换用户,并将FH函数fsho(r,T)用于软切换用户。扇区s2将FH函数fs2(k,T)用于非软切换用户,并将相同的FH函数fsho(r,T)用于软切换用户。FH函数fsho(r,T)与FH函数fs1(k,T)和fs2(k,T)都正交。FH函数fs1(k,T)可以相对于FH函数fs2(k,T)是伪随机的。可以用FH函数fsho(r,T)来定义预定数目(R)的业务信道,并将这些业务信道用来支持扇区s1和s2的总共R个软切换用户。对于每个扇区,可以通过该扇区的FH函数fsi(k,T)定义N-R个业务信道,并将这N-R个业务信道用于该扇区内的总共N-R个非软切换用户。对于支持软切换的多个扇区中每一个扇区,每个用于软切换的业务信道占用了该扇区的一个业务信道。为有效利用信道容量,可以将软切换业务信道的数目选择为与预期的软切换用户数目相匹配。
对于上述例子,一旦用户进入与扇区s1和s2的软切换,将FH函数fsho(r,T)定义的一个业务信道分配给该用户。因为分配给扇区s1和s2内其他用户的业务信道与分配给软切换的业务信道正交,所以这些其他用户可以继续使用分配给他们的业务信道而不做修改。该软切换用户一旦退出软切换,可以将由FH函数fsi(k,T)定义的一个业务信道分配给该软切换用户,这样就可以将软切换业务信道分配给其他用户。
第二方案需要更少数量的发信号告知来支持软切换。具体地说,仅需告知软切换用户在进入和退出软切换时使用哪个业务信道。不需要发送信号告知支持软切换的各个扇区内的其他用户。但是,对于第二方案,即使在无软切换用户的时候仍要保留资源以支持软切换。
图5示出了一个示例性处理过程500的流程图,该过程通过使用预定义为正交或低相关的多个FH函数来进行无线跳频通信系统的干扰管理。最初,接收由第一FH函数(例如fs1(k,T))定义的第一业务信道的分配(步骤512)。将第一业务信道用于在前向链路和/或反向链路上与第一基站进行通信(步骤514)。接收由第二FH函数(例如fsho(r,T))定义的第二业务信道的分配(步骤516)。第一和第二FH函数正交或低相关。然后,将第二业务信道用于在前向链路和/或反向链路上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通信(步骤518)。第二基站与用于定义该基站业务信道的第三FH函数(例如fs2(k,T))相关联。第二和第三FH函数正交或低相关。第一FH函数相对第三FH函数是伪随机的。
上面描述了两个用于避免软切换干扰的具体方案。基于上述描述也可以设计出其他方案,这属于本发明范围。
2.FH函数
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定义用来为业务信道生成FH序列的FH函数。下面描述了一种FH函数的示例性设计。对于此设计,为每个扇区分配了唯一的伪随机数(PN)码,该PN码可以由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生成。例如,可以将由IS-95和IS-2000定义的短PN码用于FH函数。对于每个扇区来说,在每个跳跃周期T内更新该扇区的LFSR,并且LFSR的内容包括该跳跃周期T中该扇区的新PN码值。可以将与扇区si的LFSR内B个最低有效位(LSB)对应的二进制数表示为PNi(T),其中B=log2(N)。然后,将扇区si的FH函数fsi(k,T)定义为:
f s i ( k , T ) = ( P N i ( T ) + k ) mod N 式(8)。
为简化实现,可以将不同扇区的PN码定义为一个公共PN码的不同时间移位,这与IS-95和IS-2000系统所使用PN码类似。在此情况下,为每个扇区分配一个唯一的时间移位,并且由所分配的时间移位可以确定该扇区的PN码。可以将该公共PN码表示为PN(T),可以将分配给扇区si的时间移位表示为ΔTi,可以将扇区si的LFSR内的二进制数表示为PN(T+ΔTi)。然后,将扇区si的FH函数fsi(k,T)定义为:
f s i ( k , T ) = ( PN ( T + Δ T i ) + k ) mod N 式(9)
每个扇区可以将其时间移位ΔTi发信号告知,从而指定其PN码并因而指定其FH函数fsi(k,T)。该设计可以毫不费力地支持多于两个扇区的软切换。
有利地,可以将以上FH函数设计与上述第一方案一起使用,第一方案为软切换修改FH函数。对于第一方案的第一实施例,可以用时间移位ΔTsho来定义用于软切换的FH函数fsho(r,T),该时间移位ΔTsho相对于分配给多个扇区的多个时间移位是唯一的。当用户进入与多个扇区的软切换时,可以将FH函数fsho(r,T)的唯一时间移位ΔTsho告知该多个扇区内的所有其他用户。对于第一方案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将服务扇区的FH函数用作FH函数fsho(r,T),将该服务扇区的唯一时间移位告知其它扇区中的其他用户。对于这两个实施例,其他用户可以基于所告知的时间移位来确定FH函数fsho(r,T),并可以相应修改他们的FH函数。
也可以将以上设计用来获得上述第二方案的FH函数,该第二方案为软切换使用了预先定义的FH函数。将一个特定的时间移位(例如,ΔTsho=0)用于FH函数fsho(r,T),并将唯一的时间移位ΔTi分配给每个扇区,其中ΔTi≠ΔTsho。可以用时间移位ΔTsho定义R个用于软切换的业务信道,如下式:
fsho(r,T)=(PN(T+ΔTsho)+r)mod N                 式(10)
其中r是由FH函数fsho(r,T)定义的业务信道的标号,且r={1,...,R}。
然后,可以将扇区si的FH函数fsi(k,T)定义为:
式(11)
其中k是由扇区si的FH函数fsi(k,T)定义的业务信道的标号,有k={1,...,K}且K=N-R,并且v是由扇区si分配给软切换用户的业务信道的标号。在式(11)中,如果(PN(T+ΔTi)+k)mod N等于(PN(T+ΔTsho)+k)mod N,则与业务信道r发生冲突。在此情况下,将由(PN(T+ΔTi)+v)mod N表示的子带用于业务信道k。式(11)有效地利用了上述修改技术,获得了每个扇区si的FH函数fsi(k,T)。也可以将式(11)看成是式(4)、(9)和(10)的结合,由此如式(9)所示获得每个扇区si的FH函数fsi(k,T),然后如式(4)所示对该函数进行修改来获得用于扇区si的修改后的FH函数。正如上面所述,非软切换用户使用了由他们的扇区分配的并由FH函数fsi(k,T)定义的业务信道。处于软切换的用户使用了由FH函数fsho(r,T)定义的业务信道。
上面描述了获得可用于软切换的FH函数的示例性设计。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由其它方式定义的多个FH函数来满足上面描述的软切换约束。
3.多小区系统
在上面某些描述中,为了简化将干扰管理技术具体描述为用于两个扇区。在多小区系统中,可能有许多个小区,并且可以将每个小区分为多个(例如,三个)扇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支持软切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扇区与相邻的每个扇区有一个不同的共用FH函数。将每一对扇区的共用FH函数用于与该对扇区进行软切换的用户。对于与一对扇区进行软切换的每个用户,将该对扇区的共用FH函数以及所分配的业务信道发信号告知该软切换用户。对于通过不同时间移位来定义不同扇区FH函数的上述设计,只要用户进入软切换,就可以发信号告知FH函数fsho(r,T)的唯一时间移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将一个共用FH函数用于系统中所有扇区的软切换。例如,可以结合上述预先定义了FH函数fsho(r,T)的第二方案来有益地使用该实施例。所有用户可以预先知道该FH函数fsho(r,T),并且无需在每次用户进入软切换时将该FH函数发信号告知。只需要告知软切换用户分配给他的业务信道r。对于该实施例,与扇区s1和s2进行软切换的用户可以和与扇区s3和s4进行软切换的另一用户使用相同业务信道。在此情况下,他们的数据传输会相互干扰。然而,与两对不同扇区进行软切换的两个用户很可能仅仅会引起很少量的相互干扰。通过网络信号(例如,通过系统控制器130)将相邻扇区所使用的业务信道告知每个扇区,可以避免或最小化这种情况。
4.软切换的优点
此处描述的技术可以为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提供多种优点。其中一些优点列举如下。
在反向链路上,正在与多个扇区进行软切换的用户发送的数据被这些扇区中的每一个接收和处理。该软切换用户所获得的优点是:
1.从软切换分集增益获得的好处;
2.不用观测来自该多个扇区中其他用户的干扰;以及
3.不会引起与该多个扇区中其他用户的干扰。
第一个好处(即,分集增益)与CDMA系统相同。因为通过使用此处描述的技术可以避免来自/带给软切换用户的干扰,所以第二和第三个好处是OFDMA系统独具的。位于扇区边缘的用户需要大量的传输功率来与其基站进行通信,典型地引起不成比例的扇区间干扰量。这样,去除这种干扰会带给所有用户很大好处。
在前向链路上,多种设计都支持软切换。在一种设计中,多个扇区同时将数据传输给软切换用户,诸如执行IS-2000的CDMA系统(通常该系统称为“1x”系统)。对于此设计,前向链路上的优点与反向链路上的优点相似。在另一设计中,在任意给定时刻多个扇区中仅有一个扇区(最佳扇区)传输数据给该用户。该最佳扇区可以是用户接收最强的扇区。该设计用在执行IS-856的CDMA系统中(通常该系统称为“1xEV-DO”系统)。对于此设计,软切换用户所获得的优点是:
1.不用观测来自多个扇区内其他用户的干扰;以及
2.不会引起对多个扇区内其他用户的干扰。
5.广播服务
广播就是在指定广播区域内将数据传输给所有用户,该广播区域可以是单个扇区或多个扇区。广播服务可以分为两类:
1.特定扇区广播-对单个扇区内用户的数据广播;以及
2.区域广播-对于包括两个或多个扇区(例如,几个邻近扇区)的区域内用户的数据广播。
因为广播传输想要让处于广播区域内的所有用户都能接收,所以广播数据速率一般是以该广播区域内最坏情况用户的信道条件来定义的。对于CDMA系统,最坏情况用户典型地处于扇区边缘,并具有低的载波-总干扰和噪声比(C/I),其中干扰和噪声功率典型地由来自其他扇区的干扰支配。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多项技术有利地用于支持OFDMA系统中的广播服务。对于区域广播服务,通过使用此处描述的技术可以消除来自其他扇区的干扰。可以为广播服务定义FH函数fbc(b,T)。可以由区域内所有扇区将相同的FH函数fbc(b,T)用于区域广播服务。每个扇区在由FH函数fbc(b,T)定义的广播信道b上传输广播数据。在一个方案中,将该区域内每个扇区的FH函数fsi(k,T)修改为与FH函数fbc(b,T)正交。在另一方案中,将FH函数fbc(b,T)预先定义为与该广播区域内所有扇区的FH函数fsi(k,T)正交。在任意情况下,避免广播信道上的干扰,并且可以将更高的数据速率用于该广播信道。因为该区域内所有扇区在该广播信道上发送同一广播流,所以可以使用各种传输分集技术(例如,时变相位偏移)来避免恒定相消干扰。可以将FH函数fbc(b,T)和广播信道b作为该区域内用户的先验知识。无需发送额外信号来支持广播服务。
对于特定扇区广播服务,每个扇区都能避免其广播信道上的干扰。例如,可以将广播信道b和FH函数fbc(b,T)发信号告知其他扇区。将这些扇区中每个扇区的FH函数fsi(k,T)修改为与FH函数fbc(b,T)正交。或者,可以不试图避免在该广播信道上的干扰。在此情况下,每个扇区在其广播信道上传输广播数据,该信道受到其它扇区的干扰。
6.系统
图6A示出了OFDMA系统100中基站110x的实施例的框图。为了简化,仅在图6A中示出了基站110x的发射机部分。还为了简化,仅将一个业务信道和一个广播信道的数据传输描述如下。
在基站110x内,编码器/调制器614从数据源612接收业务数据和广播数据,并从控制器630接收控制数据和其它数据。指定业务数据在业务信道k上发送给特定终端。指定广播数据在广播信道b上发送给基站110x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终端。控制数据包括FH信息。该FH信息可以包括FH函数fbc(b,T)、广播信道b的ID、用于对基站110x的FH函数fsi(k,T)进行修改的信息(例如,FH函数fsho(r,T)以及分配给每个与基站110x进行软切换的用户的业务信道r和vi的ID),等等。编码器/调制器614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交织以及调制,并提供调制符号(或者简单地说,“数据符号”)。每个调制符号是用于该调制符号的调制方案的信号星座中特定点的复值。
开关616接收到数据符号,并将这些符号复用到合适的子带上。由业务信道k的FH序列来确定每个跳跃周期T内该业务信道k所使用的特定子带。根据FH信息所指示的是否需要修改FH函数,FH处理器640用FH函数fsi(k,T)或修改后的FH函数
Figure A20048003474400271
来生成该FH序列。广播信道的FH序列确定每个跳跃周期T内广播信道b使用的特定子带。FH处理器640用FH函数fbc(b,T)生成该FH序列。
开关616将数据符号提供给业务信道k和广播信道b的合适子带。业务信道k以该业务信道的FH序列(例如,图2和3所示)所确定的伪随机方式动态地从子带跳跃到子带。类似地,广播信道b以该广播信道的FH序列所确定的伪随机方式动态地从子带跳跃到子带。开关616还可以提供导频子带上的导频符号,并为不用于导频或数据传输的每个子带提供零信号值。对于每个OFDM符号周期,开关616提供了N个子带上的N个输出符号(包括数据符号、导频符号和零)。
反向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单元618每个OFDM符号周期接收N个符号。然后IFFT单元618使用N点反向FFT将N个符号变换到时域,获得包括N个时域采样的“变换后”符号。循环前缀生成器620重复每个变换后符号的一部分,以形成包含N+Cp个采样的OFDM符号,其中Cp是重复的采样数。该重复部分常称为循环前缀,并且用来抵抗由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的符号间干扰(ISI)。一个OFDM符号周期对应一个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该持续时间是N+Cp个采样周期。循环前缀生成器620提供OFDM符号流。然后,发送器单元(TMTR)622对该OFDM符号流进行处理以获得调制信号,将该信号从天线624传输到终端。
图6B示出了OFDMA系统100中终端120x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为了简化,仅在图6B中示出了终端120x的接收器部分。
天线652接收基站110x发送的调制信号,并将接收信号提供给接收器单元(RCVR)654,并由该接收器单元进行处理来提供采样。一个OFDM符号周期的采样集合表示一个接收到的OFDM符号。循环前缀去除单元656将附加在每个OFDM符号上的循环前缀去掉,以获得接收到的变换后符号。然后FFT单元658用N点FFT将每个接收到的变换后符号变换到频域,以获得N个子带上的N个接收到的符号。
开关660每个OFDM符号周期获得N个接收符号,并将业务信道k和广播信道b的接收数据符号提供给解调器/解码器662。因为业务信道k动态地从子带跳跃到子带,所以开关660与基站110x内的开关616一致地操作,以从业务信道的合适子带提供接收到的数据符号。提供给开关660并由开关660使用的业务信道k的FH序列与基站110x内的开关616所使用的FH序列相同。根据接收自基站110x的FH信息所指示的是否需要修改FH函数,FH处理器680基于FH函数fsi(k,T)或修改后的FH函数 生成该FH序列。FH处理器680还把广播信道b的FH序列提供给开关660,该开关660使用此FH序列从广播信道b的合适子带中获得接收到的数据符号。在终端120x处的FH序列与基站110x处的FH序列相互同步。
解调器/解码器662对接收到的业务信道k的数据符号进行解调、解交织以及解码,并提供解码后的业务数据,可以将该数据提供给用于存储的数据宿。解调器/解码器662还对接收到的广播信道b的数据符号进行解调、解交织以及解码,并提供解码后的广播数据。一般来说,终端120x中的单元所进行的处理与基站110x内的对应单元的处理是互补的。
控制器630和670分别控制基站110x和终端120x处的操作。存储单元632和672分别对控制器630和670所使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提供存储。控制器630可以确定用于将数据传输给终端120x的FH函数和业务信道,用于广播的FH函数和广播信道,等等。将有关的FH信息发信号告知终端120x。控制器670接收该FH信息,并控制FH处理器680生成合适的FH序列,该FH序列用于从基站110x接收业务数据和广播数据。也可以使用存储单元632和672存储FH函数和/或FH序列。
为清楚起见,图6A和6B分别示出了在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和接收。也可以将类似处理用于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技术用于跳频OFDMA系统,也可以用于其它无线跳频通信系统。例如,可以将这些技术用于采用了诸如离散多音调(DMT)技术的其它多载波调制技术的系统。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技术用于软切换、广播服务以及其它类型的通信,其中对干扰的管理可以改善性能。例如,可以将这些技术用于改善位于扇区边缘的不利用户的C/I。该用户可能会受到来自邻近扇区的过多干扰,并可能不会达到所需数据率。可以临时修改邻近扇区的FH函数来减少或消除该用户受到的干扰。可以将该不利用户的业务信道指定为“受保护业务信道”。可以对其它扇区内用户的FH函数进行修改,以避免或减少与受保护业务信道的冲突。例如,只要与受保护业务信道有冲突,其他用户就在其它子带上进行传输或者临时停止传输。一旦服务于该不利用户,就可以使用邻近各扇区中未修改的FH函数。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此处描述的技术。例如,可以用硬件、软件或二者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这些技术。对于硬件实现来说,这些技术的处理单元(例如,控制器630和670、FH处理器640和680、等等)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用于实现此处所描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它们的结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以用执行此处所描述功能的模块(例如,程序、函数等等)来实现此处描述的技术。可以将软件代码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例如,图6A和6B中的存储单元632和672)并由处理器(例如,控制器630和670)来执行。可以在处理器内或者在处理器外实现存储单元,在处理器外的情况下,通过本领域中的各种方式将存储单元通信地连接到处理器。
本文中包括的标题用于参考并且为定位某些节提供帮助。这些标题不是想要限制在其后所描述的概念的范围,并且这些概念可以具有在贯穿整个说明书的其它节中的适用性。
提供了所公开实施例的先前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都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容易显然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本文中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不是想要受限于此处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此处公开的原理和新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30)

1、一种在无线跳频(FH)通信系统中进行干扰管理的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FH函数;
获得由所述第一FH函数定义的第一业务信道的标识符;
基于所述第一FH函数和所述第一业务信道标识符修改第二FH函数,以获得修改后的第二FH函数,其中将所述第二FH函数修改成使得由所述修改后的第二FH函数定义的第二业务信道与所述第一业务信道正交或具有低相关性;以及
将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用于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FH函数用于与所述系统中至少两个基站进行软切换的用户,并且其中所述第二FH函数用于与所述至少两个基站中的一个进行通信的非软切换用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FH函数用于所述系统中的第一基站,并且所述第二FH函数用于所述系统中的第二基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系统中的至少两个基站使用所述第一FH函数进行广播,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信道用于传输广播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得由所述第二FH函数定义的第三业务信道的标识符,其中所述第三业务信道与所述第一业务信道相关联,并且其中基于所述第三业务信道标识符进一步修改所述第二FH函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修改后的第二FH函数表示为:
Figure A2004800347440003C1
其中,r是所述第一业务信道的标识符,
      k是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的标识符,
      v是所述第三业务信道的标识符,
      T表示系统时间,
f1(r,T)是所述第一FH函数,其表示在时间T内用于业务信道r的特定子带,
f2(k,T)是所述第二FH函数,以及
Figure A2004800347440003C2
是所述修改后的第二FH函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空中传送信令来获得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业务信道的标识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信道与由所述第一FH函数和所述第一业务信道标识符确定的第一子带序列相关联,其中所述第二业务信道与由所述修改后的第二FH函数和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的标识符确定的第二子带序列相关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分别由伪随机数(PN)码的第一和第二时间移位定义所述第一和第二FH函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用于从基站到终端的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用于从终端到基站的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是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系统。
13、无线跳频(FH)通信系统中的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获得第一FH函数的模块;
用于获得由所述第一FH函数定义的第一业务信道的标识符的模块;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FH函数和所述第一业务信道标识符修改第二FH函数以获得修改后的第二FH函数的模块,其中将所述第二FH函数修改成使得由所述修改后的第二FH函数定义的第二业务信道与所述第一业务信道正交或具有低相关性;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第二业务信道进行传输数据的模块。
14、无线跳频(FH)通信系统中的一种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得第一FH函数和由所述第一FH函数定义的第一业务信道的标识符,基于所述第一FH函数和所述第一业务信道标识符修改第二FH函数以获得修改后的第二FH函数,以及,提供由所述修改后的第二FH函数定义的第二业务信道的FH序列,其中将所述第二FH函数修改成使所述第二业务信道与所述第一业务信道正交或具有低相关性;以及
开关,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的FH序列确定在多个频率跳跃周期的每一个中使用的多个子频带中的特定一个。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调制器,用于调制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的数据并提供调制符号,其中所述开关用于把所述调制符号提供给由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的FH序列确定的子带。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解调器,用于从所述开关获取在由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的FH序列确定的子带上接收到的调制符号,并对所述接收到的调制符号进行解调,从而提供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的解调数据。
17、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装置的终端。
18、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装置的基站。
19、一种用于存储指令的处理器可读介质,用于:
获得第一跳频(FH)函数;
获得由所述第一FH函数定义的第一业务信道的标识符;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FH函数和所述第一业务信道标识符来修改第二FH函数,以获得修改后的第二FH函数,其中将所述第二FH函数修改成使得由修改后的第二FH函数定义的第二业务信道和所述第一业务信道正交或具有低相关性,其中将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用于前向链路或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
20、一种在无线跳频(FH)通信系统中进行干扰管理的方法,包括:
接收由第一FH函数定义的第一业务信道的分配;
将所述第一业务信道用于与第一基站进行通信;
接收由第二FH函数定义的第二业务信道的分配,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FH函数正交或者具有低相关性;以及
将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通信。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与第三FH函数相关联,该第三FH函数定义用于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通信的第三业务信道,其中所述第二和第三FH函数正交或者具有低相关性,并且其中所述第一FH函数相对于所述第三FH函数是伪随机的。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分别由伪随机数(PN)码的第一和第二时间移位定义所述第一和第二FH函数。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信道用于在从所述第一基站到终端的前向链路上发送第一传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用于在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基站到所述终端的前向链路上发送第二传输。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信道用于在从终端到所述第一基站的反向链路上发送第一传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用于在从所述终端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基站的反向链路上发送第二传输。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是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系统。
26、无线跳频(FH)通信系统中的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由第一FH函数定义的第一业务信道的分配的模块;
用于使用所述第一业务信道与第一基站进行通信的模块;
用于接收由第二FH函数定义的第二业务信道的分配的模块,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FH函数正交或具有低相关性;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第二业务信道与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通信的模块。
27、无线跳频(FH)通信系统中的一种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接收由第一FH函数定义的第一业务信道的分配,并提供所述第一业务信道的第一FH序列,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信道用于与第一基站进行通信;以及
开关,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业务信道的第一FH序列确定在第一多个频率跳跃周期的每一个中使用的多个子频带中的特定一个,以及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由第二FH函数定义的第二业务信道的分配并提供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的第二FH序列,其中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通信,并且其中所述开关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业务信道的第二FH序列确定在第二多个频率跳跃周期的每一个中使用的多个子频带中的特定一个。
28、一种在无线跳频(FH)通信系统中进行干扰管理的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业务信道上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一传输,其中由与所述第一基站相关联的第一FH函数定义所述第一业务信道;以及
接收第二业务信道上来自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第二传输,其中由第二FH函数定义所述第二信道,其中第三FH函数与所述第二基站相关联,其中所述第二FH函数与所述第一和第三FH函数都正交或者具有低相关性,并且其中所述第一FH函数相对于所述第三FH函数是伪随机的。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传输包括广播数据。
30、无线跳频(FH)通信系统中的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第一业务信道上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一传输的装置,其中与所述第一基站相关联的第一FH函数定义所述第一业务信道;以及
用于接收第二业务信道上来自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第二传输的装置,其中由第二FH函数定义所述第二业务信道,其中第三FH函数与所述第二基站相关联,其中所述第二FH函数与所述第一和第三FH函数都正交或者具有低相关性,并且其中所述第一FH函数相对于所述第三FH函数是伪随机的。
CN200480034744XA 2003-09-25 2004-06-23 无线跳频通信系统中用于软切换和广播服务的干扰管理 Active CN18869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608,914 2003-09-25
US10/608,914 US7154933B2 (en) 2003-09-25 2003-09-25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soft handoff and broad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PCT/US2004/020278 WO2005036894A2 (en) 2003-09-25 2004-06-23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soft handoff and broad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6904A true CN1886904A (zh) 2006-12-27
CN1886904B CN1886904B (zh) 2010-11-03

Family

ID=34375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34744XA Active CN1886904B (zh) 2003-09-25 2004-06-23 无线跳频通信系统中用于软切换和广播服务的干扰管理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7154933B2 (zh)
EP (1) EP1665820B1 (zh)
JP (2) JP4584928B2 (zh)
KR (1) KR100818945B1 (zh)
CN (1) CN1886904B (zh)
AR (1) AR045839A1 (zh)
AU (2) AU2004306648C1 (zh)
BR (1) BRPI0414730A (zh)
CA (1) CA2539925A1 (zh)
IL (1) IL174516A0 (zh)
MX (1) MXPA06003332A (zh)
MY (1) MY143998A (zh)
RU (1) RU2328821C2 (zh)
TW (1) TWI354457B (zh)
WO (1) WO2005036894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6361A (zh) * 2017-03-31 2019-11-19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通过导线连接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10998933B2 (en) 2017-03-31 2021-05-04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over wire connections
US11005527B2 (en) 2017-03-31 2021-05-11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over wire connections
US11082088B2 (en) 2017-03-31 2021-08-0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over wire connection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2857B2 (en) 2002-10-29 2006-05-09 Qualcom, Incorporated Uplink pilot and signaling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206581B2 (en) 2003-11-05 2007-04-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blocks during soft handover
US20050141596A1 (en) * 2003-12-31 2005-06-30 Black Greg 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data collisions in a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57552B1 (en) 2004-01-20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complexity short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11283B2 (en) 2004-01-28 2013-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using a single channel to provide acknowledgement and assignment messages
EP1763932A4 (en) * 2004-02-17 2010-01-06 Huawei Tech Co Ltd MULTIPLEX PROCES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012167B2 (ja) * 2004-03-31 2007-11-21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20050099905A (ko) * 2004-04-12 2005-10-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주파수분할 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 고속 주파수 도약을위한 송수신 장치
US8023466B2 (en) 2004-06-22 2011-09-20 Jianglei Ma Soft handoff in OFDMA system
JP4181093B2 (ja) * 2004-07-16 2008-11-12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891349B2 (en) 2004-07-23 2014-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optimizing portions of a frame
KR20060044126A (ko) * 2004-11-11 2006-05-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 프리앰블 생성 및 셀검출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7684464B2 (en) * 2004-12-21 2010-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hannel assess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31115B2 (en) * 2004-12-22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C-CDMA multiplexing in an orthogonal uplink
US7715460B2 (en) 2005-04-22 2010-05-1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Hybri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US7554948B2 (en) * 2005-06-07 2009-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ption of H-ARQ transmissions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quasi-orthog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118026B2 (ja) 2005-06-15 2013-01-16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通信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8274927B2 (en) * 2006-02-03 2012-09-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in a cell edge region
WO2007111448A2 (en) * 2006-03-24 2007-10-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transmission slot having ofdm variable duration symbol and mobile terminal using these methods
US10084627B2 (en) 2006-07-10 2018-09-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hopping in an SC-FDMA environment
GB2446197A (en) 2007-02-05 2008-08-06 Nec Corp Frequency-hopping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433514B (zh) * 2007-03-13 2014-04-0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用於多輸入多輸出多頻帶正交分頻多工技術通信系統之交錯之方法及系統
US9071414B2 (en) 2007-03-23 2015-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inguishing broadcast messages in wireless signals
US8326365B2 (en) * 2007-05-29 2012-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ctorized base stations as multiple antenna systems
KR101488995B1 (ko) 2008-07-01 2015-0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정보 전송방법
BRPI0914598A2 (pt) * 2008-07-03 2015-12-15 Nortel Networks Ltd método paraexecução por um aparelho, aparelho para uso em uma rede de comunicação, e, estação base.
JPWO2010134121A1 (ja) * 2009-05-18 2012-11-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
US8170815B2 (en) * 2009-06-08 2012-05-01 Rockstar Bidco Lp RF fingerprinting for location estimation
US8761097B2 (en) * 2010-05-19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uplink coverage in interference scenerios
JP5406126B2 (ja) 2010-06-09 2014-02-05 株式会社岡本工作機械製作所 インゴットブロックの複合面取り加工装置および加工方法
US10028250B2 (en) * 2011-07-29 2018-07-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n accessory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420636B (zh) * 2011-11-14 2013-09-2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差分跳频通信系统的频率转移函数构造方法
JP7242656B2 (ja) 2018-05-17 2023-03-20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送信機、送信方法、受信機、受信方法、および通信方法
RU2731129C1 (ru) * 2019-12-16 2020-08-31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онцерн "Созвездие"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от помех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6863A (en) * 1993-08-25 1996-04-0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with a hopping control channe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08288888A (ja) * 1995-04-11 1996-11-01 Canon Inc 周波数ホッピング方式による通信装置
US5907545A (en) * 1996-01-16 1999-05-25 Canon Kk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031864A (en) * 1996-10-29 2000-02-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time occupation of signalling frequencies in a frequency hopping system
KR100211739B1 (ko) * 1997-05-21 1999-08-02 서평원 다중주파수 환경에서의 가상셀 경계를 이용한 핸드오프 제어방법
KR100264862B1 (ko) * 1997-07-31 2000-09-01 윤종용 대역확산에따른직교부호도약다중접속방식통신시스템의송수신장치및그방법
US6038450A (en) * 1997-09-12 2000-03-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oft handover system for a multiple sub-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JPH11177531A (ja) * 1997-12-15 1999-07-02 Toshiba Tec Corp 低速周波数ホッピングスペクトル拡散通信方法及びこの通信方法を用い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6570857B1 (en) * 1998-01-13 2003-05-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Central multiple access control for frequency hopping radio networks
US6246713B1 (en) * 1998-06-08 2001-06-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requency-hopping in a bandwidth-on-demand system
JP2979146B1 (ja) * 1998-11-09 1999-11-15 郵政省通信総合研究所長 ホッピングパタン割り当て方法
US6549784B1 (en) * 1998-12-28 2003-04-15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measurement based dynamic frequency hopp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00278734A (ja) * 1999-03-19 2000-10-06 Nec Corp 移動通信用移動端末及び移動通信用基地局、並びに拡散符号割当方法
KR100294070B1 (ko) * 1999-06-23 2001-06-15 박태진 이중주파수도약 통신 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US6377801B1 (en) * 1999-08-16 2002-04-23 Ericsson Inc. Methods, satellite user terminals, switching center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onducting calls in a satellite radiotelephone system as dual HOP calls
US6891857B1 (en) * 1999-09-29 2005-05-10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including proactive reduction of interference
US6264713B1 (en) * 1999-12-02 2001-07-24 Skuttle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dia filter assembly having replaceable filter element
US7433683B2 (en) * 2000-12-28 2008-10-07 Northstar Acquisitions, Llc System for fast macrodiversity switching in mobile wireless networks
US6882677B2 (en) * 2001-02-28 2005-04-1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handoff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JP2003018091A (ja) * 2001-07-05 2003-01-17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無線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データ通信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3037528A (ja) * 2001-07-23 2003-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媒体
JP2003224495A (ja) * 2002-01-30 2003-08-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068703B2 (en) * 2003-02-18 2006-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hop sequences for multi-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254158B2 (en) * 2003-05-12 2007-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ft handoff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wireless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313163B2 (en) * 2003-06-17 2007-12-25 Motorola, Inc. Fast synchronization for half duplex digital communication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6361A (zh) * 2017-03-31 2019-11-19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通过导线连接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10998933B2 (en) 2017-03-31 2021-05-04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over wire connections
US11005527B2 (en) 2017-03-31 2021-05-11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over wire connections
CN110476361B (zh) * 2017-03-31 2021-06-08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从发送器装置向接收器装置发送数据的方法、装置、介质
US11082087B2 (en) 2017-03-31 2021-08-0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over wire connections
US11082088B2 (en) 2017-03-31 2021-08-0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over wire connec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69022A1 (en) 2005-03-31
RU2006113930A (ru) 2007-11-20
IL174516A0 (en) 2006-08-01
CN1886904B (zh) 2010-11-03
MXPA06003332A (es) 2006-06-08
EP1665820A2 (en) 2006-06-07
KR100818945B1 (ko) 2008-04-07
TW200518491A (en) 2005-06-01
EP1665820A4 (en) 2013-03-13
US7154933B2 (en) 2006-12-26
CA2539925A1 (en) 2005-04-21
AU2004306648B2 (en) 2009-04-23
AR045839A1 (es) 2005-11-16
RU2328821C2 (ru) 2008-07-10
KR20060085653A (ko) 2006-07-27
AU2004306648C1 (en) 2009-09-24
JP4933593B2 (ja) 2012-05-16
BRPI0414730A (pt) 2006-11-21
EP1665820B1 (en) 2018-05-23
JP2009296602A (ja) 2009-12-17
MY143998A (en) 2011-07-29
TWI354457B (en) 2011-12-11
WO2005036894A2 (en) 2005-04-21
WO2005036894A3 (en) 2006-04-06
JP4584928B2 (ja) 2010-11-24
AU2009200791A1 (en) 2009-03-19
AU2004306648A1 (en) 2005-04-21
JP2007507159A (ja) 200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86904A (zh) 无线跳频通信系统中用于软切换和广播服务的干扰管理
RU2451423C2 (ru) Передача сигнал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систем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150796C (zh) 在cdma通信系统中进行软越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JP422406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の同一チャネル干渉を低減させ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74562C (zh) 使用发射分集技术的方法和系统
KR10106793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제어 신호 전송
JP5113085B2 (ja) 無線通信のマルチプル多重化方式をサポート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902966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限制性重用
CN102132596B (zh) 扇区间控制信道发射
CN1902972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分层重用
CN101064564A (zh) 无线通信系统、导频序列分配设备和方法以及移动站
CN1994017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小区内公共重用
CN1882187A (zh) 单频网中上行链路干扰协调的方法、基站、终端和网络
CN1943143A (zh) 在使用正交频分多址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控制传输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CN1926786A (zh)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基于多个频率再用因子分配频率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CN1366748A (zh)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875596A (zh) 在正交频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分配子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CN1364358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90689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高效控制信道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CN1788439A (zh) 同步广播/多点传送通信
SG172723A1 (en)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783861A (zh) 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频率软复用的方法
CN1829371A (zh) 分发数据的方法、基站收发信台、基站控制器及移动网络
US20090268838A1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047402A (zh) 扩展拉丁方族序列产生方法/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796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9796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