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2986A -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方法及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程序 - Google Patents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方法及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2986A
CN1882986A CNA2004800343951A CN200480034395A CN1882986A CN 1882986 A CN1882986 A CN 1882986A CN A2004800343951 A CNA2004800343951 A CN A2004800343951A CN 200480034395 A CN200480034395 A CN 200480034395A CN 1882986 A CN1882986 A CN 1882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cal address
address location
position shift
recording position
shift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343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尾赖和
平木辰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82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29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由于在现有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中难以取得追记处理中的物理地址位置,所以不能计算可靠性高的记录位置偏移量,存在难以正确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问题。在本发明中,作为追记处理中记录位置偏移量的计算方式,通过采用以下方式之一来实现高可靠性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1)根据执行追记处理前的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处理来检测追记处理中的物理地址位置,并使用该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计算记录位置偏移量;(2)根据执行追记处理前的位置偏移量,计算追记处理中的记录位置偏移量;(3)通过使取得记录处理中的物理地址位置时所照射的激光功率为恒定,在稳定状态下取得物理地址位置,并使用取得的物理地址位置,计算记录位置偏移量。

Description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方法 及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执行在从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方法及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DVD-RAM、DVD-R/RW、DVD+R/RW等可记录的光盘相继在市场上出售,并被用于各种用途。这些光盘中,DVD-RAM构造成能够以扇区单位来划分数据的记录区域,将记录数据分割记录在离散的区域中。在另一方面,DVD-R/RW及DVD+R/RW的记录区域连续,在记录数据时基本是连续记录。因此,在向预先进行了记录处理的盘中追加记录数据时(下面称为追记处理),在从盘的已记录区域的终端位置开始连续的区域中进行追记处理。
可是,在进行该数据的追记处理时,有时在已记录区域和进行追记记录区域的连接部分产生记录数据的位置偏移,从而给数据的记录再现带来不好的影响。
即,在再现记录于盘中的数据时,由于需要按由解调处理所确定的数据单位来取得同步,所以对解调前的数据周期性地插入同步信号(SYNC),但若这时产生记录数据的位置偏移,则存在出现未检测或误检测SYNC的情况,从而不能再现记录数据。而且,为了不产生该问题,理想的方式是在追记处理中,已记录数据区域和追加记录区域成为完全连续的状态,但在实际的追记处理中,会产生一些记录位置偏移。
作为解决该记录位置偏移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有专利文献1(特愿2001-245522)。在该专利文献1中,在追记处理中测定嵌入盘中的LPP等物理地址位置和SYNC位置之间的偏移量,通过对应于偏移方向地对SYNC数据进行伸缩,来补正伴随追记处理的记录位置偏移。
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技术中,由于以嵌入盘中的LPP等物理地址位置为基准来测量记录数据的位置偏移量,所以检测物理地址位置成为利用的前提条件,但因下面的理由,在追记处理中难以检测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
首先,作为第1理由,如下所述。
在记录处理中,通过分开使用用于记录标记的强激光和用于记录空格的弱激光,进行对盘的写入。因此,在记录处理中,在通过物理地址位置时记录了空格的情况下,伴随着向盘照射的激光功率强度,所检测的物理地址信号电平变低,难以检测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另外,该问题随着记录处理的速度变为高倍速度而变得更加明显。这是因为随着记录处理的速度变为高倍速度,记录空格时的激光功率相比记录标记时的激光功率相对减弱的缘故。
另外,作为第2理由,如下所述。
紧接在追记处理开始之后是指紧接在将处理方式从用于寻找已记录区域的终端位置的再现处理变更到用于追记追加数据的记录处理之后。即,紧接在将对盘照射的激光强度从再现处理时对盘照射的规定激光强度变更到记录处理时照射到盘上的规定激光强度之后。而且,紧接在这样的追记处理开始之后,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将变为不稳定状态,从而变成很难检测到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的状态。因此,紧接在追记处理开始之后检测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变得特别困难。
以上,如第1理由及第2理由中所示,由于在追记处理中始终难以检测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所以不能正确地测量以物理地址位置为基准检测的记录位置偏移量,即便利用现有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技术,也难以进行可靠性高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方法及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程序,即便在进行从所述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也可使用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可进行高品质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执行在从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不从盘中检测物理地址位置,而以在执行追记处理前所检测出的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为基础进行插值处理,并检测在追记处理中使用的物理地址位置,然后使用该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进行追记处理时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由此,由于以追记处理执行前所检测出的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为基础检测追记处理中的物理地址位置,所以在追记处理中也能够求出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使用该物理地址位置可进行高品质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另外,本发明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的特征在于:在通过插值处理检测物理地址位置时,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根据光盘上记录的摆动信号,测量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
由此,对应于光盘的旋转速度其周期发生变化,并且利用无论光盘的旋转速度如何每个物理地址位置间隔的周期数都是恒定这样的摆动信号的性质,无论盘的速度如何,都可稳定地生成1扇区周期间隔,从而可进行高精度的插值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使用计时器部测量所述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
由此,可通过计时器部测量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并可根据该测量出的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进行高精度的插值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在执行在从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不从盘中检测物理地址位置,而根据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再现处理中的物理地址位置和与之对应的扇区开头位置,计算已记录区域最终扇区中的记录位置偏移量,并以该记录位置偏移量为基础,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由此,使用在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再现处理中所检测出的物理地址,可检测可靠性高的已记录区域最终扇区中的记录位置偏移量,可利用已记录区域最终扇区中的记录位置偏移量与在追记处理中进行补正所必需的位置偏移补正量大致相等这一点,进行高品质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另外,本发明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具备激光控制部,控制由光头照射的激光的输出,以便在记录处理范围的最终数扇区中的物理地址检测定时,与记录数据无关地对在再现时物理地址检测概率高的数据进行记录。
由此,由于可事先由激光控制部在记录处理范围的终端上记录再现时物理地址检测概率高的数据,可提高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再现处理中物理地址位置检测的可靠性,所以可正确地计算所述已记录区域最终扇区中的记录位置偏移量,从而进行更高品质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另外,本发明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具备激光控制部,控制由光头照射的激光的输出,以便在记录处理中的对物理地址的检测定时,与记录数据无关地照射对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概率高的激光。
由此,由于在记录处理中的对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定时始终照射恒定强度的激光,所以可提高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在记录处理中的物理地址位置检测的可靠性,从而可进行高品质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另外,本发明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具备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头,在照射用于进行记录处理的激光之前,先照射不影响记录处理的恒定功率的激光。
由此,由于能够利用与由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头照射的恒定强度的激光功率相对应的反射光进行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所以可取得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从而可进行高品质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光盘装置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物理地址插值部进行物理地址位置的插值处理的说明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执行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量计算算法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光盘装置的另一结构例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光盘装置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执行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量计算算法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光盘装置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激光控制部执行的激光控制算法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光盘装置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4中的、激光控制部执行的激光控制算法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光盘装置的整体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在执行在从光盘100中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不从盘中检测物理地址位置,而通过以在执行追记处理前所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为基础进行插值处理,来取得追记处理中的物理地址位置,并使用该物理地址位置,来进行追记处理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下面,使用图1~图4说明其内容。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光盘装置的整体结构框图。
在图1中,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光盘装置由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101、主轴马达102、光头103、调制解调部104、纠错/附加部105、数据缓冲部106、主机I/F部107和主机108构成。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101在执行在从光盘100中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不从盘中检测物理地址位置,而以在执行追记处理前所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为基础进行插值处理来检测物理地址位置,并根据该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和记录再现数据的扇区开头位置进行追记处理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主轴马达102使光盘100旋转驱动。
另外,光头103通过照射激光及对反射光感光,对光盘100进行数据记录及再现。
另外,调制解调部104调制从纠错/附加部105发送来的数据,解调从光盘100读出的信号。
纠错/附加部105对包含在由调制解调部104解调的数据中的错误数据进行修正,或者对存储在数据缓冲部106中的记录数据附加纠错代码。
数据缓冲部106暂时保存记录再现数据,主机I/F部107进行与个人计算机等主机108之间的记录数据、再现数据的通信。
下面,详细说明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101。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101由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109、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111、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112、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113、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114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构成。
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109根据从在对光盘100的记录再现处理中由光头103得到的反射光信号,检测嵌入光盘100中的物理地址信号,并检测出其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保存由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109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111检测连续的物理地址位置的间隔。另外,这里,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111检测包含在从光头103得到的反射光信号中的摆动信号,并通过利用摆动信号来检测物理地址位置的间隔。其中利用了摆动信号是包含在通过对光盘100照射记录再现用激光而得到的反射光中的周期性信号、对应于光盘100的旋转速率,其周期也发生变化、且每个物理地址位置间隔的周期数无论光盘100的旋转速度如何都为恒定这一点。这样,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111可通过检测摆动信号的周期数来检测正确的物理地位置间隔。
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112根据保存在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中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通过使用从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112得到的物理地址位置间隔信息,来对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另外,图2是用于说明由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112执行的物理地址位置插值处理的说明图,如图2那样在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112中,通过反复利用从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112得到的物理地址位置间隔,可对从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得到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来插值生成期望位置的物理地址。
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113检测记录再现数据中每个扇区的开头位置,通过检测包含在记录再现数据中的同步信号,来检测扇区的开头位置。另外,扇区开头位置的检测方法在再现时和记录时是不同的,在再现时通过利用包含在从光头103得到的反射光信号中的数据信号来检测同步信号,由此检测扇区开头位置,相反,在记录时通过利用从调制解调部104输出的记录数据来检测同步信号,由此检测扇区开头位置。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114是由例如微型计算机和程序的组合构成,在执行在从光盘100中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根据通过使用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中存储的、在执行追记处理前的所述物理地址位置而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进行插值而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和由所述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所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来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然后,作为用以指示根据该检测出的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生成例如表示记录位置偏移量的信号或表示在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中的补正量的信号,并输出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根据从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114输出的信号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以消除记录位置偏移量。另外,作为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手段,有例如通过扩展或缩短包含在记录数据中的同步信号来补正的方法。
下面,使用图3来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114执行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量计算算法。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114执行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量计算算法的流程图。另外,针对记录再现处理中的记录再现数据的每个扇区反复执行本算法。
(步骤S101)首先,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114判定执行中的记录处理是否是在从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这里,在处理不是追记处理时,即在是对光盘100进行的最初记录处理时,不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处理。
(步骤S102)接着,在执行中的记录处理是追记处理时,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114判定追记处理是否紧接在开始之后。具体地,根据当前处理是否在距追记处理的开始点N(N:正整数)个扇区以内,来判定追记处理是否紧接在开始之后。另外,在每次实施时都对N值设定适当的值。当判定的结果为追记处理是紧接在开始之后时,前进到步骤S103,否则前进到步骤S104。
(步骤S103)当步骤S102中判定的结果判定为追记处理是紧接在开始之后时,取得通过由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112进行插值而检测出的物理地址。另外,这里,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112进行插值处理所必需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是使用保存在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中的、在追记处理开始之前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这是因为取得在追记处理执行前的物理地址是按恒定的激光强度所进行的再现处理,所以可检测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通过根据执行该追记处理前的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处理,可在追记处理中也求出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另外,为了进行精度尽可能高的插值处理,执行追记处理前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采用在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中所保存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中的最接近已记录区域终端处所取得的执行追记处理前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
(步骤S104)另一方面,在步骤S102的判定结果判定为追记处理不是紧接在开始之后时,如以往那样,从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109取得对应于当前处理的物理地址位置。另外,在本步骤中,在用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109获得物理地址位置失败时,根据在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内所保存的物理地址位置(也包含在追记处理中)中最接近当前处理区域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通过由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112对当前处理中所必需的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来取得物理地址位置。
(步骤S105)在步骤S105中,从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113取得扇区开头位置信息。
(步骤S106)接着,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114根据得到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及扇区开头位置信息计算记录位置偏移量。记录位置偏移量通过将表示现状记录位置的扇区开头位置、与在光盘100中记录数据时成为基准的物理地址位置相比较来计算,然后前进到步骤S107。
(步骤S107、S108)根据在步骤S106中计算出的记录位置偏移量,判定记录位置是否滞后于记录位置偏移量的允许量,在记录位置滞后于允许量时,对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指示进行缩小记录扇区的补正,以消除记录位置偏移量。具体地,考虑到指示缩小同步信号等。另外,在记录位置未滞后于允许量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109
(步骤S109、S110)在步骤S109中,根据步骤S106中计算出的记录位置偏移量,判定记录位置是否比记录位置偏移量的允许量提前,在记录位置比允许量提前时,对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指示进行扩展记录扇区的补正,以消除记录位置偏移量。具体地,考虑到指示扩展同步信号等。
(步骤S111)在记录位置偏移量在允许范围内时,将表示不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输出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中。
这样,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在执行在从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不从盘中检测物理地址位置,而通过根据执行追记处理前所检测出的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处理,来检测追记处理中的物理地址位置,从而可求出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并且可使用该物理地址位置进行高品质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另外,说明了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中,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111通过检测摆动信号的每个物理地址位置间隔的周期数来检测物理地址位置间隔,但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111如图4所示那样,具备计时器部116,使用计时器部116也可测量物理地址位置间隔。具体地,由于物理地址位置在距离上的间隔是已知的,所以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111只要根据从主轴马达102得到的光盘100的旋转速度信息,使用计时器部117来测量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即可。
(实施方式2)
下面,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在执行在从光盘100中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以根据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再现处理中的物理地址位置和与之对应的扇区开头位置计算出的、已记录区域最终扇区中的记录位置偏移量为基础,进行追记处理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下面,使用图5及图6说明其内容。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光盘装置的整体结构框图。
在图5中,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光盘装置由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201、主轴马达102、光头103、调制解调部104、纠错/附加部105、数据缓冲部106、主机I/F部107和主机108构成。另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光盘装置中,对与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光盘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以相同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201在执行在从光盘100中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根据已记录区域中最终扇区的SYNC位置和对应的物理地址位置之间的位置偏移量,来补正已记录的区域与进行追记记录区域的连接部分中的记录位置偏移。另外,由于可在照射恒定强度激光的再现处理中进行已记录区域中的位置偏移量的测量,所以可检测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以及测量记录位置偏移量。
下面详细说明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201。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201由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109、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113、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扇区开头位置存储部202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203构成。另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201中,对与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101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以相同符号,这里省略说明。
扇区开头位置存储部202存储由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113所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203由例如微型计算机和程序的组合构成,在执行在从光盘100中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根据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中所存储的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物理地址位置、和扇区开头位置存储部202中所存储的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扇区开头位置来检测已记录区域最终扇区中的记录位置偏移量。而且,作为表示根据该检测出的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生成例如表示记录位置偏移量的信号或表示在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中的补正量的信号,并输出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中。
下面,使用图6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由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203执行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量计算算法。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由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203执行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量计算算法的流程图。另外,针对记录再现处理中每个扇区执行本算法。
(步骤S201)首先,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203判定执行中的记录处理是否是在从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这里,在处理不是追记处理时,即是对光盘100的最初记录处理时,不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处理。
(步骤S202)接着,在执行中的记录处理是追记处理时,判定是否是追记处理的开始定时,在是追记处理的开始定时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203,在不是开始定时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205。
(步骤S203)然后,在记录处理是追记处理的开始定时的情况下,作为测量记录位置偏移量所必需的物理地址信息,取得保存于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中的、在紧挨在追记处理开始之前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另一方面,在记录处理不是追记处理的开始定时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206。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中保存有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物理地址位置为前提来进行说明,但通过预先在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内设置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用图1所说明的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111及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112,也可应对在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中未保存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物理地址位置的情况(原因是未检测等)。即,这是因为在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中未保存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物理地址位置时,通过根据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中已保存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由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112对紧挨在记录处理之前的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可取得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物理地址位置。
(步骤S204)接着,从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113取得与在步骤S203中取得的物理地址位置对应的扇区开头位置。
(步骤S205)然后,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203根据在步骤S203中取得的物理地址位置、及在步骤S204中取得的扇区开头位置信息,计算记录位置偏移量A,然后结束处理。
另外,在本算法中,通过物理地址位置和扇区开头位置的比较来计算记录位置偏移量仅在追记处理开始时的扇区定时进行,在其后的追记处理中的每个扇区定时,根据在步骤S205中计算出的记录位置偏移量A来执行步骤S206~步骤S212的处理。
(步骤S206~S208)在步骤S202中的判定结果判定为记录处理不是在追记处理的开始定时的情况下,首先,判定在步骤S205中计算出的记录位置偏移量A是否是处于滞后方向,在记录位置偏移量A是处于滞后方向时,对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指示进行缩小记录扇区的补正,以消除记录位置偏移量。具体地,考虑到指示缩小同步信号等。而且,其后在将记录位置偏移量A向提前方向修正更新了需补正处理的大小之后,结束处理。另外,在记录位置偏移量A不是处于滞后方向时,前进到步骤S209。
(步骤S209~S211)接着,在步骤S210中,判定在步骤S205中计算出的记录位置偏移量A是否处于提前方向,在记录位置偏移量A处于提前方向时,对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指示进行扩展记录扇区的补正,以消除记录位置偏移量。具体地,考虑到指示扩展同步信号等。而且,其后在将记录位置偏移量A向滞后方向修正更新了需补正处理的大小后,结束处理。
(步骤S212)另外,由于在记录位置偏移量A为0时不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所以将补正量0输出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
这样,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在执行在从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不从盘中检测物理地址位置,而根据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再现处理中的物理地址位置和与之对应的扇区开头位置来检测已记录区域最终扇区中的记录位置偏移量,通过根据该检测出的执行追记处理前的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使用在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再现处理中所检测出的物理地址,可检测可靠性高的已记录区域最终扇区中的记录位置偏移量,并且利用已记录区域最终扇区中的记录位置偏移量于在追记处理中进行补正的某个必要的位置偏移补正量大致相等这一点,可进行高品质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实施方式3)
下面,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是在所述实施方式2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中进一步设置了激光控制部302的装置,其可提高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再现处理中的物理地址位置检测的可靠性。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光盘装置的整体结构框图。
在图7中,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光盘装置由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301、主轴马达102、光头103、调制解调部104、纠错/附加部105、数据缓冲部106、主机I/F部107和主机108构成,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301由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109、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111、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112、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113、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激光控制部302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203构成。另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光盘装置中,对与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及2的光盘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以相同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301所具有的激光控制部302是用于控制由光头103照射的激光输出的部件,其控制光头103照射的激光的输出,以在记录处理范围最终扇区的物理地址检测定时,与记录数据无关地、强制地对再现时的物理地址检测概率高的数据进行记录。另外,这里设定对一般在再现处理中对检测物理地址位置的概率高的空格进行记录。
另外,在本系统中,设定由光头103进行在一般的记录再现动作中对激光功率的调整。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301中,由于在记录处理范围最终扇区的物理地址检测定时强制地照射恒定强度的激光,所以在物理地址的检测定时有可能将不与记录数据相对应的强度的激光照射到光盘上,从而在记录数据中包含有错误数据。可是,通常在读出盘数据的再现处理中,对读出的数据执行检测及修复错误数据的纠错处理。因此,即便在物理地址检测定时照射不与记录数据对应的强度的激光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该纠错功能,从盘中再现按照记录数据那样的数据。
下面,使用图8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由激光控制部302执行的激光控制算法。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由激光控制部302执行的激光控制算法的流程图。另外,本算法是在记录中始终处于动作的状态,反复执行步骤S301~步骤S304这一连串动作。
(步骤S301)首先,激光控制部302判定当前的处理定时是否是记录处理中的检测物理地址的定时。另外,可通过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112使用记录在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中的、过去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对先前的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来得知物理地址检测定时。
然后,在判定结果是物理地址位置检测定时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02,在不是物理地址位置检测定时的情况下,直接结束本算法。
(步骤S302)接着,激光控制部302判定当前的记录处理区域是否是记录处理范围的终端。具体地,根据当前处理区域是否在距记录区域中的最终扇区N(N:正整数)个扇区或N个扇区以内来判定当前的记录处理区域是否是记录处理范围的终端。另外,N值可预先任意地设定,配合装置的规格等来设定适当的值。
在判定的结果为当前记录处理区域被判断为是终端区域时,前进到步骤S303,在当前记录处理区域被判断为不是终端区域时,直接结束本算法。
(步骤S303、S304)接着,激光控制部302在物理地址检测定时判定记录在光盘100中的对象是否是SYNC(同步信号)。
在判定的结果不是SYNC(同步信号)时,激光控制部302控制光头103,以在该物理地址的检测定时强制地记录空格。另一方面,在是SYNC(同步信号)时,直接结束算法。
这样,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利用激光控制部302,通过在记录处理范围的终端事先记录再现时物理地址检测概率高的空格,可提高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再现处理中物理地址位置检测的可靠性。
另外,由此,在执行在从光盘100中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可根据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再现处理中的物理地址位置和与之对应的扇区开头位置,检测在已记录区域最终扇区中的正确的记录位置偏移量,并可利用本发明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进行更高品质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实施方式4)
下面,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设置有在记录处理中的对物理地址的检测定时强制地照射具有对物理地址检测概率高的强度的激光的激光控制部402,进而可提高记录处理中物理地址位置检测的可靠性。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光盘装置的整体结构框图。
在图9中,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光盘装置由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401、主轴马达102、光头103、调制解调部104、纠错/附加部105、数据缓冲部106、主机I/F部107和主机108构成。另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光盘装置中,对与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光盘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以相同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401通过在记录处理中的物理地址检测定时强制地照射恒定强度的激光,使物理地址信号的电平成为恒定来提高记录处理中的物理地址位置检测的可靠性,并根据该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和记录再现数据的扇区开头位置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401中,由于在记录处理中的物理地址检测定时强制地照射恒定强度的激光,因此在物理地址检测定时有可能将不与记录数据对应的强度的激光照射到光盘上,从而在记录数据中包含有错误数据。可是,通常在读出盘数据的再现处理中,对读出的数据执行检测及修复错误数据的纠错处理。因此,即便在物理地址检测定时照射了不与记录数据对应的强度的激光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该纠错功能从盘中再现按照记录数据那样的数据。
以下详细说明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401。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401由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109、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111、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112、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113、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激光控制部402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403构成。另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401中,对与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101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以相同的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
激光控制部402是用于控制由光头103照射的激光输出的部件,其控制由光头103照射的激光,以在记录处理中的物理地址检测定时,与记录数据无关地、强制地照射物理地址检测概率高的激光。另外,通常在盘的记录处理中,记录标记时的激光强度相对于记录空格时的激光强度更强,随之物理地址信号电平也变高,所以在这里设定在记录处理中的物理地址检测定时,激光控制部402控制进行标记记录。
另外,在本系统中设定,由光头103执行在一般的记录再现动作中的对激光功率的调整。
另外,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403由例如微型计算机和程序的组合构成,在执行在从光盘100中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根据利用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109从针对由激光控制部402所控制的激光的反射光中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和在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113所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来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然后,作为用于表示根据该检测出的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生成例如表示记录位置偏移量的信号或表示在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中的补正量的信号,并输出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中。
接下来,使用图10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4中的、由激光控制部402执行的激光控制算法。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4中的、由激光控制部402执行的激光控制算法的流程图。另外,本算法是在记录中始终处于动作的状态,反复执行步骤S401~步骤S404这一连串动作。
(步骤S401)首先,激光控制部402判定当前的处理定时是否是记录处理中的检测物理地址的定时。另外,可通过由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112使用记录在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110中的、过去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对先前的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来得知物理地址检测定时。
然后,在判定的结果是物理地址检测定时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402,而在不是物理地址位置检测定时的情况下,直接结束本算法。
(步骤S402、S403)接着,激光控制部402在物理地址检测定时判定记录在光盘100中的数据是否是SYNC(同步信号)。
在判定的结果不是SYNC(同步信号)时,激光控制部302控制光头103,以在该物理地址的检测定时强制地记录标记。另一方面,在是SYNC(同步信号)时,直接结束算法。
这样,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通过由激光控制部402在记录处理中的物理地址检测定时强制地照射具有物理地址检测概率高的强度的激光,可提高由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109执行的在记录处理中对物理地址位置检测的可靠性,可进行高品质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实施方式5)
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设置有在记录处理之前,照射对记录处理无影响的恒定功率的激光的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学头,并通过使用由该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头所感光的反射光来检测物理地址位置,从而检测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
通过照射恒定强度的激光,来检测物理地址位置。
图11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光盘装置的整体结构框图。
在图11中,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光盘装置由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501、主轴马达102、光头103、调制解调部104、纠错/附加部105、数据缓冲部106、主机I/F部107和主机108构成。另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光盘装置中,对与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光盘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以相同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501通过在记录处理之前照射恒定强度的激光,使检测的物理地址信号的电平恒定,从而提高记录处理中的物理地址位置检测的可靠性,并根据该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和记录再现数据的扇区开头位置进行追记处理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以下,详细地说明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501。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501由物理地位置检测部109、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113、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头502、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503、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构成。另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501中,对与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101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以相同的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
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头502在记录、再现两种处理中始终照射再现用功率的激光,并对反射光进行感光,本块主要用于检测物理地址位置。另外,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头118对光盘100照射激光的区域是比光头103对光盘100照射激光的区域更往前的区域。由此,在与光头103相关的处理中使用物理地址位置时,可利用从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头502取得的物理地址位置。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503由例如微型计算机和程序的组合构成,在执行在从光盘100中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以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109根据由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头502所感光的反射光而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和由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113所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信息为基础,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然后,作为用于表示根据该检测出的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生成例如表示记录位置偏移量的信号或表示在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中的补正量的信号,并输出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
然后,利用上述结构,物理地址位置检测电路109可使用与由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头502所检测出的具有恒定功率的激光对应的反射光来检测物理地址位置,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503使用由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109所检测出的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和由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113所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信息来计算记录位置偏移量,然后控制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115以消除该记录位置偏移量。
这样,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具备照射恒定强度功率的激光的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头502,由于可通过仅使用恒定强度的激光功率来进行物理地址位置检测,进行稳定状态下的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所以可取得可靠性高的物理地址位置,可进行高品质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5中,说明了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头502照射再现用功率的激光的情况,但由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头502照射的激光功率不限于此,只要是对记录媒体上未记录区域不产生影响的恒定强度的激光功率均可。
另外,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就使用图3、图6、图8、图10的流程图等来说明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进行的处理而言,还可通过使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步骤等成为程序,由PC中央运算装置(CPU)等执行来实现,另外,这样的程序本身可记录在软盘、光盘、半导体存储装置等各种存储媒体中,或经因特网等通信线路传送。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方法及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程序用于在执行在从光盘100中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可进行高品质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方面。

Claims (20)

1、一种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检测嵌入到光盘上的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存储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测量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检测的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
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根据存储在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中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和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测量的物理地址位置的间隔对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
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检测记录于所述光盘上的数据中各扇区的开头位置;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在执行在从所述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使用存储于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中的、执行追记处理前的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根据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和由所述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来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生成并输出用以指示根据该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和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根据从所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输出的信号,通过扩展或缩小记录扇区来补正数据的记录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根据记录在光盘上的摆动信号,测量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使用计时器部来测量所述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
4、一种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检测嵌入到光盘上的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存储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物理地址位置;
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检测记录于所述光盘上的数据中各扇区的开头位置;
扇区开头位置存储部,存储由所述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所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在执行在从所述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根据存储在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中的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物理地址位置、和存储在所述扇区开头位置存储部中的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所述扇区开头位置来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生成并输出用以指示根据该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和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根据从所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输出的信号,通过扩展或缩小记录扇区来补正数据的记录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测量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检测的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
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通过根据存储于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中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和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测量的物理地址位置的间隔对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来检测物理地址检测定时;和
激光控制部,控制由光头照射的激光的输出,以便在记录处理范围的最终数扇区中、在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检测出的物理地址检测定时,与记录数据无关地记录对再现时的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概率高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控制部控制由光头照射的激光的输出,以便在记录处理范围的最终数扇区中、在所述物理地址检测定时,与记录数据无关地记录空格。
7、一种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激光控制部,控制由光头照射的激光的输出,以便在记录处理中的物理地址检测定时,与记录数据无关地照射对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概率高的激光;
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检测嵌入到光盘上的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存储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测量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检测的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
物理地址位置插值部,通过根据存储在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部中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和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部测量出的物理地址位置的间隔对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检测所述物理地址检测定时;
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检测记录于所述光盘上的数据中的各扇区的开头位置;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在执行在从所述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根据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利用与由所述激光控制部控制的激光对应的反射光而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和由所述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来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生成并输出用以指示根据该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和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根据从所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输出的信号,通过扩展或缩小记录扇区来补正数据的记录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控制部控制光头,以使得在记录处理中的物理地址检测定时,与记录数据无关地照射标记用功率的激光。
9、一种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头,在照射用于进行记录处理的激光之前,先照射不影响记录处理的恒定功率的激光;
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根据由所述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头所感光的反射光来检测嵌入到光盘上的物理地址位置;
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检测记录于所述光盘上的数据中各扇区的开头位置;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在执行在从所述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根据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和由所述扇区开头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来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生成并输出用以指示根据该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和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部,根据从所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部输出的信号,通过记录扇区的扩展或缩小来补正数据的记录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地址取得用光头始终以数据再现时的激光功率来进行照射。
11、一种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嵌入到光盘上的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步骤,测量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的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
物理地址位置插值步骤,根据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和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步骤测量的物理地址位置的间隔对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
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检测记录于所述光盘上的数据中各扇区的开头位置;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在执行在从所述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使用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的、执行追记处理前的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根据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插值步骤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和在所述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来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生成并输出用以指示根据该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和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步骤,根据通过所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得到的所述信号,通过扩展或缩小记录扇区来补正数据的记录位置。
12、一种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嵌入到光盘上的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物理地址位置;
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检测记录于所述光盘上的数据中各扇区的开头位置;
扇区开头位置存储步骤,存储通过所述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在执行在从所述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根据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的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物理地址位置、和通过所述扇区开头位置存储步骤存储的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所述开头位置来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生成并输出用以指示根据该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和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步骤,根据通过所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得到的所述信号,通过扩展或缩小记录扇区来补正数据的记录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步骤,测量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的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
物理地址位置插值步骤,通过根据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和在所述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步骤中测量的物理地址位置的间隔对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来检测物理地址检测定时;和
激光控制步骤,控制由光头照射的激光的输出,以便在记录处理范围的最终数扇区中、在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插值步骤检测出的物理地址检测定时,与记录数据无关地记录对再现时的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概率高的数据。
14、一种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激光控制步骤,控制由光头照射的激光的输出,以便在记录处理中的物理地址检测定时,与记录数据无关地照射对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概率高的激光;
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嵌入到光盘上的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步骤,测量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的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
物理地址位置插值步骤,通过根据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和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步骤测量出的物理地址位置的间隔对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来检测所述物理地址检测定时;
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检测记录于所述光盘上的数据中的各扇区的开头位置;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在执行在从所述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根据利用与通过所述激光控制步骤控制的激光对应的反射光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和由所述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来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生成并输出用以指示根据该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和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步骤,根据通过所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得到的所述信号,通过扩展或缩小记录扇区来补正数据的记录位置。
15、一种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根据通过在照射用于进行记录处理的激光之前先照射不影响记录处理的恒定功率的激光而得到的反射光来检测嵌入到光盘上的物理地址位置;
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检测记录于所述光盘上的数据中各扇区的开头位置;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在执行在从所述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根据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和通过所述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来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生成并输出用以指示根据该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和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步骤,根据通过所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得到的所述信号,通过记录扇区的扩展或缩小来补正数据的记录位置。
16、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程序,其步骤包括:
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嵌入到光盘上的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步骤,测量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的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
物理地址位置插值步骤,根据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和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步骤测量的物理地址位置的间隔对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
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检测记录于所述光盘上的数据中各扇区的开头位置;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在执行在从所述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使用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的、执行追记处理前的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根据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插值步骤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和在所述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来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生成并输出用以指示根据该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和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步骤,根据通过所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得到的所述信号,通过扩展或缩小记录扇区来补正数据的记录位置。
17、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程序,其步骤包括:
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嵌入到光盘上的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物理地址位置;
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检测记录于所述光盘上的数据中各扇区的开头位置;
扇区开头位置存储步骤,存储通过所述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在执行在从所述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根据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的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物理地址位置、和通过所述扇区开头位置存储步骤存储的紧挨在追记处理之前的所述开头位置来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生成并输出用以指示根据该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和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步骤,根据通过所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得到的所述信号,通过扩展或缩小记录扇区来补正数据的记录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程序,还具有如下用于在计算机中执行的步骤:
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步骤,测量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的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
物理地址位置插值步骤,通过根据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和在所述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步骤中测量的物理地址位置的间隔对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来检测物理地址检测定时;和
激光控制步骤,控制由光头照射的激光的输出,以便在记录处理范围的最终数扇区中、在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插值步骤检测出的物理地址检测定时,与记录数据无关地进行对再现时的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概率高的数据。
19、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程序,其步骤包括:
激光控制步骤,控制由光头照射的激光的输出,以便在记录处理中的物理地址检测定时,与记录数据无关地照射对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概率高的激光;
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嵌入到光盘上的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物理地址位置;
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步骤,测量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的物理地址位置的检测间隔;
物理地址位置插值步骤,通过根据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存储步骤存储的物理地址位置信息、和由所述物理地址位置间隔测量步骤测量出的物理地址位置的间隔对物理地址位置进行插值,来检测所述物理地址检测定时;
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检测记录于所述光盘上的数据中的各扇区的开头位置;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在执行在从所述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根据利用与通过所述激光控制步骤控制的激光对应的反射光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和由所述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来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生成并输出用以指示根据该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和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步骤,根据通过所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得到的所述信号,通过扩展或缩小记录扇区来补正数据的记录位置。
20、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的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程序,其步骤包括:
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根据通过在照射用于进行记录处理的激光之前先照射不影响记录处理的恒定功率的激光而得到的反射光来检测嵌入到光盘上的物理地址位置;
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检测记录于所述光盘上的数据中各扇区的开头位置;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在执行在从所述光盘上已记录的数据区域起连续的区域上进行记录的追记处理时,根据通过所述物理地址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物理地址位置、和通过所述扇区开头位置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扇区开头位置来检测记录位置偏移量,生成并输出用以指示根据该记录位置偏移量来进行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的信号;和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步骤,根据通过所述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控制步骤得到的所述信号,通过记录扇区的扩展或缩小来补正数据的记录位置。
CNA2004800343951A 2003-12-17 2004-12-10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方法及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程序 Pending CN18829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19962/2003 2003-12-17
JP2003419962 2003-12-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2986A true CN1882986A (zh) 2006-12-20

Family

ID=34697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343951A Pending CN1882986A (zh) 2003-12-17 2004-12-10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方法及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程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09933A1 (zh)
JP (1) JPWO2005059903A1 (zh)
KR (1) KR20060120201A (zh)
CN (1) CN1882986A (zh)
TW (1) TW200527385A (zh)
WO (1) WO200505990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5111B (zh) * 2008-05-23 2012-06-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激光加工控制装置及激光加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21948A1 (ja) 2010-03-29 2011-10-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記録信号生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2767B2 (ja) * 1991-05-10 1998-06-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両面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US5541903A (en) * 1993-10-21 1996-07-30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for accessing a disc drive with defect information
JPH11273249A (ja) * 1998-03-20 1999-10-08 Pioneer Electron Corp 記録タイミング設定方法及び記録タイミング設定装置並びに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JP3459572B2 (ja) * 1998-07-17 2003-10-2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4040780B2 (ja) * 1998-12-28 2008-01-3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記録タイミング設定システム及び情報記録システム
JP2001135029A (ja) * 1999-11-05 2001-05-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
JP2001189019A (ja) * 1999-12-28 2001-07-10 Sony Corp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3507775B2 (ja) * 2000-07-31 2004-03-15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方法
US7012865B2 (en) * 2001-05-08 2006-03-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JP3961338B2 (ja) * 2001-05-08 2007-08-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3317388A (ja) * 2002-04-23 2003-11-07 Hitachi Ltd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ディスク記録方法
JP4079735B2 (ja) * 2002-09-30 2008-04-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制御装置
US7055082B2 (en) * 2002-10-29 2006-05-30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5111B (zh) * 2008-05-23 2012-06-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激光加工控制装置及激光加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059903A1 (ja) 2005-06-30
JPWO2005059903A1 (ja) 2007-07-12
KR20060120201A (ko) 2006-11-24
US20070109933A1 (en) 2007-05-17
TW200527385A (en) 2005-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36114C (zh) 具有对策实时更新的光盘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CN100346400C (zh) 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269113C (zh) 光记录/再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147856C (zh) 制作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信息记录介质/设备/方法
CN1317708C (zh) 丛发切割区码的析取方法与相关装置
CN1417788A (zh) 磁盘驱动系统
CN1237521C (zh) 在盘介质上记录地址信息的方法
CN1207707C (zh) 光盘装置和光盘记录方法
CN1297977C (zh) 光盘驱动器和记录/回放的方法
CN1806279A (zh) 信息记录方法以及信息记录装置
CN1926611A (zh) 光学性的信息记录方法、光学性的信息记录装置及光学性的信息记录介质
CN1469377A (zh) 光盘记录装置
CN1446356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和再现方法以及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
CN1480931A (zh) 球面像差校正方法和装置
CN1254804C (zh) 球面像差校正方法和装置
CN1460252A (zh) 光盘装置
CN1495717A (zh) 信息记录介质及制造方法,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674111A (zh) 光盘装置
CN101042916A (zh) 将伺服信息写入盘驱动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745414A (zh)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以及记录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459096A (zh) 地址信息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以及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CN1882986A (zh) 记录位置偏移补正装置、记录位置偏移补正方法及记录位置偏移补正程序
CN1317696C (zh) 光盘装置
CN1662982A (zh) 信息记录介质
CN1839440A (zh) 摆动信号解调方法、摆动信号解调电路和光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