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0187B - 折叠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折叠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0187B
CN1880187B CN2005100789032A CN200510078903A CN1880187B CN 1880187 B CN1880187 B CN 1880187B CN 2005100789032 A CN2005100789032 A CN 2005100789032A CN 200510078903 A CN200510078903 A CN 200510078903A CN 1880187 B CN1880187 B CN 18801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ovation
mentioned
base plate
collapsible container
fo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789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80187A (zh
Inventor
山内寿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5100789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80187B/zh
Publication of CN1880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0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80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0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叠集装箱,其构成在底部(1)的一对相对的边部形成的垱部(1a)上铰接连接一对相对的侧壁(2),同时在底部(1)的另一对相对的边部形成的垱部(1b)上铰接连接另一对相对的侧壁(3)。在该折叠集装箱中,在由底板(1c)的下面(1c2)和构成在底板形成的嵌合部(1d)的嵌合周壁(1d1)的外面(1d1′)形成的角部(N1),配设作为垱部增强部件(B1)的角肋(b1)。这样,可提高在底部形成的垱部的刚性和强度,以至于可提高折叠集装箱的刚性和强度。

Description

折叠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底部和连接在底部的侧壁构成的、可折叠的折叠集装箱。
背景技术
作为一例,在专利文献1上介绍现有的折叠集装箱,其结构是在形成底部的一对相对的边部的垱部上通过适当的铰接部件,铰接连接一对相对的侧壁,同时,在形成于底部的另一对相对的边部的垱部上同样,通过适当的铰接部件,铰接连接另一对相对的侧壁。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20832号公报。
如图15所示,在上述折叠集装箱的底部10的边部形成的垱部10a由大体垂直于底板10b的内侧垂直部10a1、从内侧垂直部10a1的上端在水平方向向外侧延伸的水平部10a2和从水平部10a2的前端大体平行于内侧垂直部10a1向下方延伸的外侧垂直部10a3构成。
当对上述现有的折叠集装箱的垱部10a的水平部10a2从上方施加负荷时,或者对垱部10a的内侧垂直部10a1和外侧垂直部10a3从侧方施加负荷时,垱部10a以由底板10b和内侧垂直部10a形成的角部C为中心向内侧或外侧变形,存在底部10损伤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的折叠集装箱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构成在形成于底部的一对相对的边部的垱部铰接连接一对相对的侧壁,同时在形成于底部的另一对相对的边部的垱部铰接连接另一对相对的侧壁。在该折叠集装箱中,第一,在由底板的下面和构成在底板上形成的嵌合部的嵌合周壁的外面形成角部,配设作为垱部增强部件的角肋;第二,在由构成垱部的内侧垂直部的内面和水平部的下面形成的角部,配设作为垱部增强部件的板状体,同时该板状体的下端部延伸到由底板的下面和构成在底板形成的嵌合部的嵌合周壁的外面形成的角部;第三,把构成垱部的外侧垂直部的内面和作为垱部增强部件的板状体的上述外侧垂直部侧的垂直端由比板状体厚度薄的架桥壁连接;第四,垱部增强部件的下端向下方延伸,以不超过构成垱部的外侧垂直部的下端。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因而能发挥下述的效果。
由于在由底板的下面和构成在底板上形成的嵌合部的嵌合周壁的外面形成的角部配设作为垱部增强部件的角肋,因而可提高在底部形成的垱部的刚性和强度,以至于可提高折叠集装箱的刚性和强度。
由于构成为在由构成垱部的内侧垂直部的内面和水平部的下面形成的角部配设作为垱部增强部件的板状体,同时该板状体的下端部延伸到由底板的下面和构成在底板上形成的嵌合部的嵌合周壁的外面形成的角部,因而可进一步提高底部上形成的垱部的刚性和强度,以致于更可提高折叠集装箱的刚性和强度。
由于把构成垱部的外侧垂直部的内面和作为垱部增强部件的板状体的上述外侧垂直部侧的垂直端由比板状体厚度薄的架桥壁连接,因而又进一步可提高在底部形成的垱部的刚性和强度,以至于能更进一步提高折叠集装箱的刚性和强度。
由于垱部增强部件的下端向下方延伸,以不超过构成垱部的外侧垂直部的下端,因而在把组装成箱形的折叠集装箱层积时,形成于位于上部的折叠集装箱底部上的垱部增加部件和位于下方的折叠集装箱的侧壁的上部边缘接触,可解决位于上方的折叠集装箱从位于下方的折叠集装箱的侧壁的上部边缘浮动、不能稳定地层积的问题,同时可防止垱部增强部件和侧壁的上部边缘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组装成箱形的状态的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的立体图;
图2是组装中或折叠中的折叠集装箱的立体图;
图3是折叠状态的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的长侧壁和底部的铰接连接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的长侧壁和底部的铰连连接的铰接连接部分的垂直剖面图;
图6同样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的长侧壁和底部的铰接连接的铰接连接部分的垂直剖面图;
图7同样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的长侧壁和底部的铰接连接的铰接连接部分的垂直剖面图;
图8是包括配设在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底部的垱部增强部件的底部的部分垂直剖面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底部的部分背面立体图;
图10是包括配设在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底部的另一实施例的垱部增强部件的底部的部分垂直剖面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底部的部分背面立体图;
图12是包括配设在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底部的又一实施例的垱部增强部件的底部的部分垂直剖面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底部的部分背面立体图;
图14是包括配设在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底部的再一实施例的垱部增强部件的底部的部分垂直剖面图;
图15是现有的折叠集装箱的底部的部分垂直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宗旨,不限定于本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的整体结构。
1是平面形状为大体长方形的底部。底部1具有在相对的长边侧形成的垱部(以下称为长边侧垱部)1a和在相对的短边侧形成的垱部(以下称为短边侧垱部)1b,在本实施例,形成长边侧垱部1a的高度高于短边侧垱部1b的宽度。另外,在长边侧垱部1a和短边侧垱部1b上,以规定间隔配设适当数量的后述的阴铰接部件H1。
2是长侧壁,在长侧壁2的下部边缘2a的背面,对应于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上配设的阴铰接部件H1,配设后述的阳铰接部件H2。3是短侧壁,在短侧壁3的下部边缘3a的背面,对应于底部1的短边侧垱部1b上配设的阴铰接部件H1,也配设后述的阳铰接部件H2。
通过连接在长侧壁2的下部边缘2a配设的阳铰接部件H2和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上配设的阴铰接部件H1,把长侧壁2铰接连接在底部1上。另外,通过连接在短侧壁3的下部边缘3a配设的阳铰接H2和底部1的短边侧垱部1b上配设的阴铰接部件H1,把短侧壁3铰接连接在底部1上,构成折叠集装箱。
在长侧壁2的横长的大体长方形的板状部2b的两端部形成在大体垂直于板状部2b的方向上延伸的纵长的连接框4,在连接框4内穿设适当数量的通孔4a。另外,在位于连接框4附近的板状部2b上形成コ字形的缝5,由此,形成连接框4侧形成为自由端的弹性舌片6。在弹性舌片6的端部,对向连接框4形成防松凸部6a。
在短侧壁3的横长的大体长方形的板状部3b的两端部,通过延长板状部3b形成纵长的连接框7。在连接框7内形成与穿设在长侧壁2的连框4的通孔4a嵌合的嵌合凸起7a。
为从图3所示折叠的状态组装成图1所示的箱形,首先,把大体水平状态的长侧壁2垂直直立,然后,向大体直立的长侧壁2方向转动短侧壁3。于是,随着在短侧壁3的连接框7上形成的嵌合凸起与在长侧壁2的连接框4内穿设的通孔4a嵌合,短侧壁3的连接框7接触在长侧壁2上形成的弹性舌片6的防松凸部6,使弹性舌片6向外侧变形。而且,在短侧壁3的连接框7通过长侧壁2上形成的弹性舌片6的防松凸部6a的瞬间,由短侧壁3的连接框7压向外侧的弹性舌片6,由其弹力返回,弹性舌片6的防松凸部6a接触在大体垂直直立的短侧壁3的连接框7上,形成阻止短侧壁3向底部1方向转动的结构。
以下,参照图4~图7,以配设在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阴铰接部件H1为例,说明阴铰接部件H1,同时,以配设在长侧壁2的下部边缘2a的阳铰接部件H2为例,说明阳铰接部件H2。
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由从底部1的底板1c的边缘1c1大体垂直向上延伸的内侧垂直部1a1、从内侧垂直部1a1的上端大体水平向外侧延伸的水平部1a2和从水平部1a2的边缘大体平行于内侧垂直部1a1向下方延伸的外侧垂直部1a3构成,垂直于长方向的剖面形状为大体倒U字形。
在长边侧垱部1a上形成平面形状为长方形的长孔h1。另外,在长边侧垱部1a的内侧垂直部1a1上形成上方开放,同时向底板1c方向延伸的方形切开凹部h2。切开凹部h2的横宽(沿着长边侧垱部1a的长方向的长度)W1比长孔h1的长边长度(沿着长边侧垱部1a的长方向的长度)W2短,并且,切开凹部h2位于长孔h1的长边的大致中央。另外,在位于切开凹部h2的两侧的内侧垂直部1a1内面(位于外侧垂直部1a3侧的面)的上端部设置钩h3。由上述在长边侧垱部1a上形成的长孔h1、切开凹部h2和钩h3构成阴铰接H1。
另外,在长侧壁2的垂直于板状部2b的下部边缘2a的背面,隔开规定的间隔且垂直于下部边缘2a的长方向垂设一对板状支持片h10,由连接片h11连接一对支持片h10。一对支持片h10的外侧面(与一对支持片h10的相对的面相反侧的面)之间的宽度W3形成比切开凹部h2的横宽W1多少窄一些,构成一对支持片10可插入切开凹部h2内的结构。另外,在一对支持片h10的外侧面的下端部,安装铰接块h12。而且,形成铰接块h12和下部边缘2a相对的面h12a(以下称上面)为大体平行于下部边缘2a的平坦面。另外,在上述上面h12a位于板状部2b端设置大体正方体形的接触块部h12b。
形成铰接块h12的垂直于下端边缘2a方向的宽度(从铰接块12的底面h12c到接触块h12b上面的高度)W4比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和在内侧垂直部1a1的内面上设置的钩h3的尖端之间的间隙W5宽一些。由上述一对支持片h10、连接片h11和具有接触块部h12b的铰接块h12构成阳铰接部件H2。
为了铰接连接底部1和长侧壁2,如图5所示,把长侧壁2和底部1大体平行地配置为大体水平状态,之后保持该状态,向底部1下降长侧壁2,把在长侧壁2上形成的设置铰接块h12的支持片h10插入在长边侧垱部1a上形成的切开凹部h2内,与此同时,当把铰接块h12插入在长边侧垱部1a形成的长孔h1时,由于形成铰接块h12的垂直于下部边缘2a方向的高度W4比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和设置在内侧垂直部1a1的内面上的钩h3的尖端之间的间隙W5宽一些,因而,如图5所示,铰接块12放置在钩h3的上部倾斜面h3a上,而该钩h3设置在位于在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内侧垂直部1a1上形成的切开凹部h2的两侧的内侧垂直部1a1的内面上。之后,保持着长侧壁2和底部1的大体水平状态,使长侧壁2继续向底部1强制下降,于是,铰接块h12使长边侧垱部1a的内侧垂直部1a1或/和外侧垂直部1a3弯曲变形,通过把底部1上形成的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和设置在内侧垂直部1a1的内面的钩h3之间的间隙W5扩大,经过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和设在内侧垂直部1a1的钩h3之间,如图6所示,配置在形成于底部的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和内侧垂直部1a1之间。这样,配设在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阴铰接部件H1和配设在长侧壁2的阳铰接H2铰接连接。
当从折叠集装箱的折叠的状态,把大体水平状态的长侧壁2大体垂直直立时,如图7所示,铰接块h12的接触块部h12b进入在底部1上形成长边侧垱部1a的内侧垂直部1a1上设置的钩h3的檐部h3b之下,同时,长侧壁2的下部边缘2a置于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水平部1a2上。而且,构成进入钩h3的檐部h3b下的铰接块12的接触块部h12b接触钩h3的檐部h3b或者位于接近檐部h3b的位置的结构,从而,折叠集装箱在组装成箱形的状态,长侧壁2不会在上下方向松动。
底部1的短边侧垱部1b与长边侧垱部1a相比只是高度低,其结构一样,由从底部1的底板1c的边缘部大体垂直向上延伸的内侧垂直部、从内侧垂直部的上端大体水平地向外侧延伸的水平部和从水平部的边缘大体平行于内侧垂直部向下延伸的外侧垂直部构成。在短边侧垱部1b上也形成上述阴铰接部体H1。另外,在短侧壁3的下部边缘3a的背面上,也对应在底部1的短边侧垱部1b上配设的阴铰接H1,形成上述阳铰接部件H2。铰接连接底部1的短边侧垱部1b上配设的阴铰接部件H1和短侧壁3上配设的阳铰接部件H2。
在底部1的底板1c的下面1c2上,沿着底板1c的边缘部1c1、由边缘部1c1向内侧进入规定宽度W6形成大体方筒形的嵌合周壁1d1。在嵌合周壁1d1内形成多条交叉肋1d2。由嵌合周壁1d1和多条交叉肋1d2在底板1c的下面1c2形成嵌合部1d。在把组装成箱形的折叠集装箱在上下方向层积时,位于上方的折叠集装箱的底板1c上形成的嵌合部1d嵌合在位于下方的折叠集装箱的开口部内。由于位于上方的折叠集装箱底部1的底板1c上形成的嵌合部1d嵌合在位于下方的折叠集装箱的开口部内,因而,位于上方的折叠集装箱相对位于下方的折叠集装箱在水平方向不会大移动,因而,形成可以稳定状态层积组装成箱形的折叠集装箱的结构。
另外,如上所述层积组装成箱形的折叠集装箱时,构成位于上方的折叠集装箱的底部1的嵌合部1d嵌合在位于下方的折叠集装箱的开口部内,同时位于上方的折叠集装箱的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的下端1a3′和短边侧垱部1b的外侧垂直部的下端放置在位于下方的折叠集装箱的长侧壁2的上部边缘2c和短侧壁3的上部边缘3c上。
如上所述,在底部1形成的长边侧挡部1a由内侧垂直部1a1、水平1a2和外侧垂直部1a3构成,同样,短边侧垱部1b也由内侧垂直部、水平部和外侧垂直部构成。而且,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的下端1a3′和短边侧垱部1b的外侧垂直部1b3的下端1b3′形成在同一平面内。
以下,说明用于提高在底部1上形成的长边侧垱部1a和短边侧垱部1b的刚性和强度的垱部增强部件。用高度比短边侧垱部1b高、配设在更需要增强的长边侧垱部1a相的垱部增强部件为例说明垱部增强部件的实施例。
首先,主要参照图8和图9,说明垱部增强部件B1。
在本发明中,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的下端1a3′位于比构成底部1的底板1c的下面1c2低规定高度T1的下方。而且,由构成底部1的底板1c的下面1c2和构成在底部1的底板1c形成的嵌合部1d的嵌合周壁1d1的外面1d1′形成角部N1。另外,构成嵌合部1d的互相交叉的一个交差肋1d2垂直于嵌合周壁1d1,另一个交叉肋1d2垂直于一个交叉肋1d2。
如上所述,由构成底部1的底板1c的下面1c2和构成在底部1的底板1c形成的嵌合部1d的嵌合周壁1d1的外面1d1′形成角部N1。在该角部N1以规定间隔形成作为垱部增强部件B1的角肋b1。
如上所述,在层积组装成箱形的折叠集装箱时,由于位于上方的折叠集装箱的底部1的嵌合部1d嵌合在位于下方的折叠集装箱的开口部内,同时构成位于上方的折叠集装箱的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的下端1a3′和短边侧垱部1b的外侧垂直部的下端放置在位于下方的折叠集装箱的长侧壁2的下部边缘2c和短侧壁3的上部边缘3c上。因此,形成上述角肋b1的尺寸要不妨碍层积这种组装成箱形的折叠集装箱的操作。例如,如果角肋b1向下方延伸超过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的下端1a3′,层积组装成箱形的折叠集装箱时,位于上方的折叠集装箱的底部形成的角肋b1就接触位于下方的折叠集装箱的长侧壁2的上部边缘2c,位于上方的折叠集装箱从位于下方的折叠集装箱的长侧壁2的上部边缘2c升高,不能稳定层积,同时会发生角肋b1和长侧壁2的上部边缘2c损伤的问题。
为了提高在底部1形成的长边侧垱部1a的刚性和强度,在由构成底部1的底板1c的下面1c2和构成在底部1的底板1c形成的嵌合部1d的嵌合周壁1d1的外面1d1′形成的角部N1配设的作为垱部增强部件B1的角肋b1的下端b1a,实际上和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的下端1a3′在同一平面形成。
如上所述,通过在由构成底部1的底板1c的下面1c2和构成在底部1的底板1c形成的嵌合部1d的嵌合周壁1d1的外面1d1′形成的角部N1隔开规定的间隔形成作为垱部增强部件B1的角肋b1,可提高在底部1上形成的长边侧垱部1a的刚性和强度,以致于可提高折叠集装箱的刚性和强度。
另外,如上所述,作为垱部增强部件B1的角肋b1的下端b1a和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的下端1a3′实际形成于同一平面,因而可防止发生在层积组装成箱形的折叠集装箱时,位于上方的折叠集装箱的底部1上形成的角肋b1接触位于下方的折叠集装箱的长侧壁2的上部边缘2c,位于上方的折叠集装箱从位于下方的折叠集装箱的长侧壁2的上部边缘2c升高或不能稳定层积或损伤板状体2b和长侧壁2的上部边缘2c的问题。
另外,上述的作为垱部增强部B1的角肋b1,在大体垂直于构成形成角肋b1的角部N1的嵌合周壁1d1而连接的规定的交差肋1d2的延长线上,换言之,在从背面看底部1时,在同一直线上配置角肋b1和规定的交叉肋1d2是理想的。当在长边侧垱部1a上施加使长边垱部1a向外侧变形的负荷时,负荷传递到角肋b1,进而该负荷施加在嵌合周壁1d1上要使嵌合周壁1d1变形,然而,如上所述,在同一直线上配置角肋b1和规定的交叉肋1d2,因而,交叉肋1d2发挥一种支撑部件的作用,可防止嵌合周壁1d1变形。
图10和图11所示的实施例,在由构成长边侧垱部1a的内侧垂直部1a1的内面和水平部1a2的下面形成的角部N2配设垱部增强部件B2。该垱部增强部件B2形成为大体垂直于内侧垂直部1a1的纵长的板状体b2,板状体b2的上端b2a和水平部1a2的下面相连,同时,板状体b2的一个的垂直端b2b和内侧垂直部1a1的内面相连。另外,板状体b2的下端b2c和上述角肋b1相同,向下方延长,以不超过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的下端1a3′,实际和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的下端1a3′在同一平面内形成。另外,形成板状体b2的下端角部b2d和上述角肋b1相同,延伸到由底板1c的下面1c2和在底板1c上形成的嵌合部1d的嵌合周壁1d1的外面1d1′形成的角部N1。
如上所述,在构成长边侧垱部1a的内侧垂直部1a1的内面和水平部1a2的下面所夹的角部N2以及底板1c的下面1c2和底板1c上形成的嵌合部1d的嵌合周壁1d1的外面1d1′形成的角部N1,配设作为纵长的板状体b2形成的垱部增强部件B2,因而,可提高在底部1形成的长边侧垱部1a的刚性和强度,以至于可提高折叠集装箱的刚性和强度。
由于作为垱部增强部件B2的板状体b2的下端b2c向下方延长不超过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的下端1a3′,实际和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的下端1a3′形成在同一平面,因而可防止发生在层积组装成箱形的折叠集装箱时,位于上方的折叠集装箱的底部1形成的板状体b2的下端b2c接触位于下方的折叠集装箱的长侧壁2的上部边缘2c,位于上方的折叠集装箱从位于下方的折叠集装箱的长侧壁2的上部边缘2c升高或不能稳定层积或板状体b2和长侧壁2的上部边缘2c损伤的问题。
另外,构成垱部增强部件B2的板状体b2的不能与内侧垂直部1a1的内面连接的另一个垂直端、即位于外侧垂直部1a3侧的垂直端b2e不与外侧垂直部1a3的内面连接,在另一个垂直端b2e和外侧垂直部1a3的内面之间形成间隙D1。如果把板状体b2与外侧垂直部1a3的内面连接,则在成一体地注射成形底部时,板状体b2连接的外侧垂直部1a3部分的冷却与没连接板状体b2的外侧垂直部1a3部分比较,在注射成形后的冷却时花费时间,因而,板状体b2连接的外侧垂直部1a3部分出现凹部、即拉痕,使折叠集装箱的商品价值降低。但是,在板状体b2和外侧垂直部1a3之间形成缝隙D1,板状体b2和外侧垂直部1a3不连接,因而在底部1注射成形后冷却时外侧垂直部1a3全体能大体均匀冷却,因而,可防止在外侧垂直部1a3上产生拉痕。
另外,作为上述垱部增强部件B2的板状体b2,在大体垂直于嵌合周壁1d1而连接的规定的交叉肋1d2的延长线上,换言之,在从背面看底部1时,板状体b2和规定的交叉肋1d2配置成一直线形是理想的。当在长边侧垱部1a上施加使长边侧垱部1a向外侧变形的负荷时,负荷传递在延伸到由底板1c的下面1c2和嵌合部1d的嵌合周壁1d1所形成的角部N1的板状体b2的下端角部b2d,进而该负荷施加在嵌合周壁1d1上要使嵌合周壁1d1变形,然而,如上所述,板状体b2和规定的交叉肋1d2配置成一直线状,因而,交叉肋1d2可发挥一种支撑部件的功能,防止嵌合周壁1d1变形。
图12和图13所示的实施例是在上述图10和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板状体b2的位于外侧垂直部1a3侧的垂直端b2e和外侧垂直部1a3的内面以及水平部1a2的下面附加分别连接的架桥壁b3,形成架桥壁b3的下端b3a向下方延伸,以不超过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的下端1a3′的结构。
如上所述,通过由架桥壁b3连接板状体b2的位于外侧垂直部1a3侧的垂直端b2e和外侧垂直部1a3的内面以及水平部1a2的下面,更可提高在底部1上形成的长边侧垱部1a的刚性和强度,以至于更可提高折叠集装箱的刚性和强度。
上述实施例中的架桥壁b3的厚度K1比板状体b2的厚度K2薄。通过减薄架桥壁b3的厚度K1,在底部1注射成形后冷却时,与架桥壁b3的厚度K1和板状体b2的厚度K2相同时相比,外侧垂直部1a3整体可均匀冷却,因而可防止在外侧垂直部1a3上产生拉痕。
另外,如图14所示,也可以使架桥壁b3的下端b3a与板状体b2的下端b2c形成在同一平面。通过这样构成,可更提高在底部1形成的长边侧垱部1a的刚性和强度,以至于可进一步提高折叠集装箱的刚性和强度。此时也和上述实施例相同,形成架桥壁b3的下端b3a和板状体b2的下端b2c向下方延伸,不超过外侧垂直部1a3的下端1a3′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表示在底部1形成的长边侧垱部1a上配设垱部增强部件B1、B2的例,然而,也可以在底部1形成的短边侧垱部1b上配设垱部增强部件B1、B2,但是,从抑制折叠集装箱重量增加方面考虑,只在高度高于短边侧垱部1b、更需要增强的长边侧垱部1a上配设垱部增强部件B1、B2是理想的。

Claims (2)

1.一种折叠集装箱,其构成为在形成于底部的一对相对的边部上的垱部上铰接连接一对相对的侧壁,同时在形成于底部的另一对相对的边部的垱部上铰接连接另一对相对的侧壁,其特征在于,上述垱部由从上述底部的底板的边缘部大体垂直地向上方延伸的内侧垂直部、从该内侧垂直部的上端大体水平地向外侧延伸的水平部、和从该水平部的边缘部大体平行于上述内侧垂直部向下方延伸的外侧垂直部构成,并且,在由构成上述底部的底板的下面和构成在该底板形成的嵌合部的嵌合周壁的外面形成的角部上,配设作为垱部增强部件的角肋,而且,上述角肋的下端与构成上述垱部的外侧垂直部的下端实际形成于同一平面,另外,在从背面看底部时,上述角肋与构成上述嵌合部的规定的交差肋配置成一条直线状。
2.一种折叠集装箱,其构成为在形成于底部的一对相对的边部上的垱部上铰接连接一对相对的侧壁,同时在形成于底部的另一对相对的边部的垱部上铰接连接另一对相对的侧壁,其特征在于,上述垱部由从上述底部的底板的边缘部大体垂直地向上方延伸的内侧垂直部、从该内侧垂直部的上端大体水平地向外侧延伸的水平部、和从该水平部的边缘部大体平行于上述内侧垂直部向下方延伸的外侧垂直部构成,并且,在由构成上述垱部的内侧垂直部的内面和水平部的下面形成的角部上,配设作为垱部增强部件的板状体,同时该板状体的下端部延伸到由底板的下面和嵌合周壁的外面形成的角部,该底板构成上述底部,该嵌合周壁构成在该底板形成的嵌合部,而且,上述板状体的下端与构成上述垱部的外侧垂直部的下端实际形成于同一平面,另外,在从背面看底部时,上述板状体与构成上述嵌合部的规定的交差肋配置成一条直线状。
CN2005100789032A 2005-06-16 2005-06-16 折叠集装箱 Active CN1880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789032A CN1880187B (zh) 2005-06-16 2005-06-16 折叠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789032A CN1880187B (zh) 2005-06-16 2005-06-16 折叠集装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0187A CN1880187A (zh) 2006-12-20
CN1880187B true CN1880187B (zh) 2010-11-24

Family

ID=37518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789032A Active CN1880187B (zh) 2005-06-16 2005-06-16 折叠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801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9361363A1 (en) * 2018-10-17 2021-06-03 Christopher Colin JAMES A transport container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实开平7-4328U 1995.01.24
JP特开2003-335336A 2003.11.2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0187A (zh) 2006-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4506B (zh) 具有单件垫木配置支撑组件的托板及相关方法
CN109311452A (zh) 挡风玻璃雨刮器连接器
EP2287419A3 (en) Floorboard
EP1530921B1 (en) Nut retaining apparatus and nut holder
CN101312862A (zh) 弯折片制成的将风挡擦拭器刮片安装到驱动臂的支撑件
CN1880187B (zh) 折叠集装箱
CN1072140C (zh) 框架撑杆的通用安装支架组件
JP5334629B2 (ja)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EP3259195B1 (en) Heavy-duty foldable storage bin
CN204368766U (zh) 运输箱
CN103154399B (zh) 金属的顶棚基础结构
CN209528404U (zh) 可快速组装的房车用板式家具
CN104843281B (zh) 一种内材可移动的托盘箱
CN1880186B (zh) 折叠集装箱
CN101353057B (zh) 高顶的纵梁和横梁的组合体
KR101376601B1 (ko) 케익유동방지 고정구
CN207836026U (zh) 一种分体式三通连接件以及机柜框架
CN102673618A (zh) 铰链模块、铰链组件和滚动容器
JP4238188B2 (ja)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CN204363902U (zh) 用于吸尘器的手柄和具有该手柄的吸尘器
EP0638512A1 (en) A carrying device for picking up two containers placed one on top of the other
CN104864677A (zh) 冰箱
CN2870598Y (zh) 静置车卡钩结构
CN218807262U (zh) 一种简易式运输框架的角部连接结构
CN216147645U (zh) 一种沙发底座结构及欧式中位沙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45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945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