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1238A - 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1238A
CN1861238A CN 200510069564 CN200510069564A CN1861238A CN 1861238 A CN1861238 A CN 1861238A CN 200510069564 CN200510069564 CN 200510069564 CN 200510069564 A CN200510069564 A CN 200510069564A CN 1861238 A CN1861238 A CN 1861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eleg
bar
back leg
movab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695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文龙
张庆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LITTLE KNIGHT TO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LITTLE KNIGHT TO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LITTLE KNIGHT TO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LITTLE KNIGHT TO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1006956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61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861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1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包括有转向及前腿机构、机架及后腿机构、鞍座及脚蹬机构。本发明可以实现主要利用人体自身重力仿照骑马动作达到机构运动的效果,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用电动力和其它燃油机械动力的人力行走机构,特别是一种可移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玩具行业与健身器械业内,不少运动玩具和器械都涉及电动力,而靠人工动力的运动行走的机械结构并不多见。电动力的运动玩具和器械存在制造成本高且也达不到健身强体的目的。人工动力行走机构例如自行车等,有存在缺少娱乐性,自行车本身又容易摔倒,对儿童、初学者等具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具有较强娱乐性、保证安全性的人工动力健身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很少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玩具行业与健身器械中缺少娱乐性、安全性不足的人工动力健身的产品性能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移动机构该机构可以实现主要利用人体自身重力仿照骑马动作达到机构运动的效果,既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又因为该机构具有稳定的支撑,实现安全的性能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包括有转向及前腿机构、机架及后腿机构、鞍座及脚蹬机构,特别是: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包括有把手、转向轴、空心推拉杆、U型支架、前腿横梁、前腿横梁支架、转向十字万向节、转向摆杆、中部转向摆片、左侧转向摆片、右侧转向摆片、前腿转向杆、前腿轮支架、空心前腿杆、前腿转动脚轮,其中把手与转向轴的上端固定联接,转向轴的下端穿过空心推拉杆与转向十字万向节的上端固定联接,空心推拉杆上端与把手活动联接,空心推拉杆下端和U型支架固定连接、U型支架和前腿横梁支架活动连接,前腿横梁支架与前腿横梁固定连接、前腿横梁与空心前腿杆固定连接,转向十字万向节下端和中部转向摆片固定连接、并和前腿横梁活动联接,,中部转向摆片和转向摆杆的中部活动连接,转向摆杆两端分别和左侧转向摆片、右侧转向摆片活动联接,左侧转向摆片、右侧转向摆片与前腿转向杆上端固定连接,前腿转向杆插入空心前腿杆内,前腿转向杆下端与前腿轮支架上端固定联接,空心前腿杆下端与前腿轮支架活动联接,前腿轮支架和转动脚轮固定联接;
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包括有机架、后腿横梁支架、后腿横梁、后腿杆、后腿轮支架、后腿转动脚轮,机架前端与前腿横梁支架活动联接,机架后端与后腿横梁支架活动联接,后腿横梁支架与后腿横梁固定联接,后腿横梁两端与后腿杆固定联接,后腿杆和后腿轮支架固定联接,后腿轮支架与后腿转动脚轮活动联接;
所述鞍座及脚蹬机构包括有鞍座、鞍座支架、丁字架、平衡拉杆、机架横梁、水平拉杆、前推拉杆、斜推拉杆、弓形踏板连杆、脚蹬拉杆、脚蹬,鞍座联接在鞍座支架顶端,鞍座支架下端分别与丁字架前端、平衡拉杆的前端活动联接,丁字架后端、平衡拉杆的后端分别与机架横梁活动联接,机架横梁位于机架的中后部,与机架固定连接,丁字架的下端与斜推拉杆一端活动联接,斜推拉杆另一端与前腿横梁支架活动联接,丁字架的上端与水平拉杆的中后部相连接,水平拉杆的后部与后腿横梁支架活动联接,水平拉杆的前部与前推拉杆的一端活动联接,前推拉杆的另一端与空心推拉杆活动联接,弓形踏板连杆的前端分别和机架前端、水平拉杆前端活动联接,弓形踏板连杆的后端与脚蹬连杆活动联接,脚蹬连杆和脚蹬活动联接。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的空心前腿杆下端与前腿轮支架之间设有承力轴承或垫片。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和机架之间设有弹簧装置。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与所述鞍座及脚蹬机构的水平拉杆之间设有弹簧装置。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机架及后腿机构、鞍座及脚蹬机构的外表面设有整体动物形状外套。所述外套的头部设有发光和/或发声装置。
本发明是当人坐到鞍座上后,靠人体重量使丁字架前端向下压,而带动水平拉杆向左方向推动。同时水平拉杆因为和踏板连杆活动联接,带动踏板连杆沿机架轴向左运动,踏板连杆和脚踏连杆活动联接,脚踏连杆将脚踏连杆抬起。水平拉杆和前推拉杆活动联接,水平拉杆同时又带动前推拉杆沿机架轴向左运动,前推拉杆和空心推拉杆活动联接,前推拉杆于是使空心推拉杆沿机架轴向左运动。斜推拉杆被丁字架下端杆拉动,沿机架轴向右运动,斜推拉杆通过与之相联的前腿横梁支架带动前腿空心杆沿机架轴向左运动。这样整体机构就会沿机架轴向左运动,该机构的前腿空心杆和后腿杆完全拉开。
当鞍座被坐到底后,骑马人可以仿照骑马姿势再踏脚蹬连杆站起来,还是靠人体重量将脚蹬连杆下踏,脚蹬连杆带动踏板连杆沿机架轴向下旋转,同时踏板连杆带动水平拉杆向右移动,水平拉杆带动丁字架上端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丁字架前端抬起,带动鞍座抬起复位,同时丁字架下端带动斜推拉杆复位。水平拉杆向右移动的同时,带动前推拉杆和空心转向杆复位。当然,也可以通过使用人的手臂力量,通过向右拉动转向把手,从而带动转向杆和空心推拉杆向右运动,空心推拉杆通过带动前推拉杆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前推拉杆又带动水平拉杆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水平拉杆又带动丁字架上端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促使鞍座抬起并复位。水平拉杆又通过与之固定联接的后腿横梁支架带动后腿杆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
重复前述过程,该机构就可以通过人体自身重力和手臂力量自由移动,因为鞍座是反复上下移动的,其动作类似骑马动作,其安全性和娱乐性很强。
本技术方案中,可以采用只能单向转动的脚轮,这样脚轮只能单向向前(向左)运动,就可以保证该机构可以连续向前不断运动。
该机构转向功能是通过左(右)转动转向把手,转动把手带动转向轴左(右)转动,然后转向轴通过转向十字万向节带动与之固定联接的中部转向摆片,从而带动转向摆杆左(右)转动,转向摆杆带动两端的左侧转向摆片、右侧转向摆片左(右)转动,左侧转向摆片、右侧转向摆片带动与之固定联接的前腿转向杆左(右)转动,前腿转向杆带动与之固定联接的前腿轮支架左(右)转动,最后达到前腿的转动脚轮左(右)转动的技术效果。
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的空心前腿杆下端与前腿轮支架之间设有承力轴承或垫片,可以减少空心前腿杆下端与前腿轮支架之间的磨损。
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和机架之间可设有弹簧装置,该弹簧装置可以促进鞍座抬起复位。
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与所述鞍座及脚蹬机构的水平拉杆之间可设有弹簧装置,该弹簧装置可以促进鞍座抬起复位。
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机架及后腿机构、鞍座及脚蹬机构的外表面可设有整体动物形状外套,使本技术方案更具有娱乐性,从视觉效果上给接近于骑马等效果。
所述外套的头部可设有发光和/或发声装置,该装置可以制造出动物的声音,配合发光装置,营造娱乐性效果。
本发明设有空心前腿杆两个,后腿杆两个,在机架轴向成左右对称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人体自身重力,能够仿照骑马动作使其自由运动的一种可移动机构,该机构达到健身、娱乐相结合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转向摆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在图1、图2、图3中,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包括有转向及前腿机构、机架及后腿机构、鞍座及脚蹬机构,特别是: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包括有把手(1)、转向轴(2)、空心推拉杆(3)、U型支架(4)、前腿横梁(5)、前腿横梁支架(6)、转向十字万向节(7)、转向摆杆(8)、中部转向摆片(9-1)、左侧转向摆片(9-2)、右侧转向摆片(9-3)、、前腿转向杆(10)、前腿轮支架(11)、空心前腿杆(12)、前腿转动脚轮(13),其中把手(1)与转向轴(2)的上端固定联接,转向轴(2)的下端穿过空心推拉杆(3)与转向十字万向节(5)的上端固定联接,空心推拉杆(3)上端与把手(1)活动联接,空心推拉杆(3)下端和U型支架(4)固定连接、U型支架(4)和前腿横梁支架(6)活动连接,前腿横梁支架(6)与前腿横梁(5)固定连接、前腿横梁(5)与空心前腿杆(12)固定连接,转向十字万向节(7)下端和和中部转向摆片(9-1)固定连接,并和前腿横梁(5)活动联接,中部转向摆片(9-1)和转向摆杆(8)的中部活动连接,转向摆杆(8)两端分别和左侧转向摆片(9-2)、右侧转向摆片(9-3)活动联接,左侧转向摆片(9-2)、右侧转向摆片(9-3)与前腿转向杆(10)上端固定连接,前腿转向杆(10)插入空心前腿杆(12)内,前腿转向杆(9)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上端固定联接,空心前腿杆(12)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活动联接,前腿轮支架(11)和转动脚轮(13)固定联接;
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包括有机架(14)、后腿横梁支架(15)、后腿横梁(16)、后腿杆(17)、后腿轮支架(18)、后腿转动脚轮(19),机架(14)前端与前腿横梁支架(6)活动联接,机架(14)后端与后腿横梁支架(15)活动联接,后腿横梁支架(15)与后腿横梁(16)固定联接,后腿横梁(16)两端与后腿杆(17)固定联接,后退杆(17)和后腿轮支架(18)固定联接,后腿轮支架(18)与后腿转动脚轮(19)活动联接;
所述鞍座及脚蹬机构包括有鞍座(20)、鞍座支架(21)、丁字架(22)、平衡拉杆(23)、机架横梁(24)、水平拉杆(25)、前推拉杆(26)、斜推拉杆(27)、弓形踏板连杆(28)、脚蹬拉杆(29)、脚蹬(30),鞍座(20)联接在鞍座支架(21)顶端,鞍座支架(21)下端分别与丁字架(22)前端、平衡拉杆(23)的前端活动联接,丁字架(22)后端、平衡拉杆(23)的后端分别与机架横梁(24)活动联接,机架横梁(24)位于机架(14)的中后部,与机架(14)固定连接,丁字架(22)的下端与斜推拉杆(27)一端活动联接,斜推拉杆(27)另一端与前腿横梁支架(6)活动联接,丁字架(22)的上端与水平拉杆(25)的中后部相连接,水平拉杆(25)的后部与后腿横梁支架(15)活动联接,水平拉杆(25)的前部与前推拉杆(26)的一端活动联接,前推拉杆(26)的另一端与空心推拉杆活动联接,弓形踏板连杆(28)的前端分别和机架(14)前端、水平拉杆(25)前端活动联接,弓形踏板连杆(28)的后端与脚蹬连杆(29)活动联接,脚蹬连杆(29)和脚蹬(30)活动联接。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16)上设有限位装置。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的空心前腿杆(12)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之间设有承力轴承或垫片。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16)和机架(14)之间设有弹簧装置。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16)与所述鞍座及脚蹬机构的水平拉杆(25)之间设有弹簧装置。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机架及后腿机构、鞍座及脚蹬机构的外表面设有整体动物形状外套。所述外套的头部设有发光和/或发声装置。
本发明是当人坐到鞍座(20)上后,靠人体重量使丁字架(22)前端向下压,而带动水平拉杆(25)向左方向推动。同时水平拉杆(25)因为和踏板连杆(28)活动联接,带动踏板连杆(28)沿机架(14)轴向左运动,踏板连杆(28)和脚踏连杆(29)活动联接,踏板连杆(28)将脚踏连杆(29)抬起。水平拉杆(25)和前推拉杆(26)活动联接,水平拉杆(25)同时又带动前推拉杆(26)沿机架(14)轴向左运动,前推拉杆(26)和空心推拉杆(3)活动联接,前推拉杆(26)于是使空心推拉杆(3)沿机架(14)轴向左运动。斜推拉杆(27)被丁字架(22)下端杆拉动,沿机架(14)轴向右运动,斜推拉杆(27)通过与之相联的前腿横梁支架(6)带动空心前腿杆(12)沿机架(14)轴向左运动。这样整体机构就会沿机架(14)轴向左运动,该机构的空心前腿杆(12)和后腿杆(17)完全拉开。
当鞍座(20)被坐到底后,骑马人可以仿照骑马姿势再踏脚蹬连杆(29)站起来,还是靠人体重量将脚蹬连杆(29)下踏,脚蹬连杆(29)带动踏板连杆(28)沿机架(14)轴向下旋转,同时踏板连杆(28)带动水平拉杆(25)向右移动,水平拉杆(25)带动丁字架(22)上端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丁字架(22)前端抬起,带动鞍座(20)抬起复位,同时丁字架(22)下端带动斜推拉杆(27)复位。水平拉杆(25)向右移动的同时,带动前推拉杆(26)和空心推拉杆(3)复位。当然,也可以通过使用人的手臂力量,通过向右拉动转向把手(1),从而带动转向轴(2)和空心推拉杆(3)向右运动,空心推拉杆(3)通过带动前推拉杆(26)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前推拉杆(26)又带动水平拉杆(25)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水平拉杆(25)又带动丁字架(22)上端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促使鞍座(20)抬起并复位。水平拉杆(25)又通过与之固定联接的后腿横梁支架(15)带动后腿杆(17)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
重复前述过程,该机构就可以通过人体自身重力和手臂力量自由移动,因为鞍座(20)是反复上下移动的,其动作类似骑马动作,其安全性和娱乐性很强。
本技术方案中,可以采用只能单向转动的脚轮,这样脚轮只能单向向前(向左)运动,就可以保证该机构可以连续向前不断运动。
实施例二
在图1、图2、图3中,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包括有转向及前腿机构、机架及后腿机构、鞍座及脚蹬机构,特别是: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包括有把手(1)、转向轴(2)、空心推拉杆(3)、U型支架(4)、前腿横梁(5)、前腿横梁支架(6)、转向十字万向节(7)、转向摆杆(8)、中部转向摆片(9-1)、左侧转向摆片(9-2)、右侧转向摆片(9-3)、、前腿转向杆(10)、前腿轮支架(11)、空心前腿杆(12)、前腿转动脚轮(13),其中把手(1)与转向轴(2)的上端固定联接,转向轴(2)的下端穿过空心推拉杆(3)与转向十字万向节(5)的上端固定联接,空心推拉杆(3)上端与把手(1)活动联接,空心推拉杆(3)下端和U型支架(4)固定连接、U型支架(4)和前腿横梁支架(6)活动连接,前腿横梁支架(6)与前腿横梁(5)固定连接、前腿横梁(5)与空心前腿杆(12)固定连接,转向十字万向节(7)下端和和中部转向摆片(9-1)固定连接,并和前腿横梁(5)活动联接,中部转向摆片(9-1)和转向摆杆(8)的中部活动连接,转向摆杆(8)两端分别和左侧转向摆片(9-2)、右侧转向摆片(9-3)活动联接,左侧转向摆片(9-2)、右侧转向摆片(9-3)与前腿转向杆(10)上端固定连接,前腿转向杆(10)插入空心前腿杆(12)内,前腿转向杆(9)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上端固定联接,空心前腿杆(12)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活动联接,前腿轮支架(11)和转动脚轮(13)固定联接;
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包括有机架(14)、后腿横梁支架(15)、后腿横梁(16)、后腿杆(17)、后腿轮支架(18)、后腿转动脚轮(19),机架(14)前端与前腿横梁支架(6)活动联接,机架(14)后端与后腿横梁支架(15)活动联接,后腿横梁支架(15)与后腿横梁(16)固定联接,后腿横梁(16)两端与后腿杆(17)固定联接,后退杆(17)和后腿轮支架(18)固定联接,后腿轮支架(18)与后腿转动脚轮(19)活动联接;
所述鞍座及脚蹬机构包括有鞍座(20)、鞍座支架(21)、丁字架(22)、平衡拉杆(23)、机架横梁(24)、水平拉杆(25)、前推拉杆(26)、斜推拉杆(27)、弓形踏板连杆(28)、脚蹬拉杆(29)、脚蹬(30),鞍座(20)联接在鞍座支架(21)顶端,鞍座支架(21)下端分别与丁字架(22)前端、平衡拉杆(23)的前端活动联接,丁字架(22)后端、平衡拉杆(23)的后端分别与机架横梁(24)活动联接,机架横梁(24)位于机架(14)的中后部,与机架(14)固定连接,丁字架(22)的下端与斜推拉杆(27)一端活动联接,斜推拉杆(27)另一端与前腿横梁支架(6)活动联接,丁字架(22)的上端与水平拉杆(25)的中后部相连接,水平拉杆(25)的后部与后腿横梁支架(15)活动联接,水平拉杆(25)的前部与前推拉杆(26)的一端活动联接,前推拉杆(26)的另一端与空心推拉杆活动联接,弓形踏板连杆(28)的前端分别和机架(14)前端、水平拉杆(25)前端活动联接,弓形踏板连杆(28)的后端与脚蹬连杆(29)活动联接,脚蹬连杆(29)和脚蹬(30)活动联接。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16)上设有限位装置。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的空心前腿杆(12)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之间设有承力轴承或垫片。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16)和机架(14)之间设有弹簧装置。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16)与所述鞍座及脚蹬机构的水平拉杆(25)之间设有弹簧装置。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机架及后腿机构、鞍座及脚蹬机构的外表面设有整体动物形状外套。所述外套的头部设有发光和/或发声装置。
本发明是当人坐到鞍座(20)上后,靠人体重量使丁字架(22)前端向下压,而带动水平拉杆(25)向左方向推动。同时水平拉杆(25)因为和踏板连杆(28)活动联接,带动踏板连杆(28)沿机架(14)轴向左运动,踏板连杆(28)和脚踏连杆(29)活动联接,踏板连杆(28)将脚踏连杆(29)抬起。水平拉杆(25)和前推拉杆(26)活动联接,水平拉杆(25)同时又带动前推拉杆(26)沿机架(14)轴向左运动,前推拉杆(26)和空心推拉杆(3)活动联接,前推拉杆(26)于是使空心推拉杆(3)沿机架(14)轴向左运动。斜推拉杆(27)被丁字架(22)下端杆拉动,沿机架(14)轴向右运动,斜推拉杆(27)通过与之相联的前腿横梁支架(6)带动空心前腿杆(12)沿机架(14)轴向左运动。这样整体机构就会沿机架(14)轴向左运动,该机构的空心前腿杆(12)和后腿杆(17)完全拉开。
当鞍座(20)被坐到底后,骑马人可以仿照骑马姿势再踏脚蹬连杆(29)站起来,还是靠人体重量将脚蹬连杆(29)下踏,脚蹬连杆(29)带动踏板连杆(28)沿机架(14)轴向下旋转,同时踏板连杆(28)带动水平拉杆(25)向右移动,水平拉杆(25)带动丁字架(22)上端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丁字架(22)前端抬起,带动鞍座(20)抬起复位,同时丁字架(22)下端带动斜推拉杆(27)复位。水平拉杆(25)向右移动的同时,带动前推拉杆(26)和空心推拉杆(3)复位。当然,也可以通过使用人的手臂力量,通过向右拉动转向把手(1),从而带动转向轴(2)和空心推拉杆(3)向右运动,空心推拉杆(3)通过带动前推拉杆(26)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前推拉杆(26)又带动水平拉杆(25)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水平拉杆(25)又带动丁字架(22)上端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促使鞍座(20)抬起并复位。水平拉杆(25)又通过与之固定联接的后腿横梁支架(15)带动后腿杆(17)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
重复前述过程,该机构就可以通过人体自身重力和手臂力量自由移动,因为鞍座(20)是反复上下移动的,其动作类似骑马动作,其安全性和娱乐性很强。
本技术方案中,可以采用只能单向转动的脚轮,这样脚轮只能单向向前(向左)运动,就可以保证该机构可以连续向前不断运动。
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的空心前腿杆(12)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之间设有承力轴承或垫片,可以减少空心前腿杆(12)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之间的磨损。
实施例三
在图1、图2、图3中,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包括有转向及前腿机构、机架及后腿机构、鞍座及脚蹬机构,特别是: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包括有把手(1)、转向轴(2)、空心推拉杆(3)、U型支架(4)、前腿横梁(5)、前腿横梁支架(6)、转向十字万向节(7)、转向摆杆(8)、中部转向摆片(9-1)、左侧转向摆片(9-2)、右侧转向摆片(9-3)、、前腿转向杆(10)、前腿轮支架(11)、空心前腿杆(12)、前腿转动脚轮(13),其中把手(1)与转向轴(2)的上端固定联接,转向轴(2)的下端穿过空心推拉杆(3)与转向十字万向节(5)的上端固定联接,空心推拉杆(3)上端与把手(1)活动联接,空心推拉杆(3)下端和U型支架(4)固定连接、U型支架(4)和前腿横梁支架(6)活动连接,前腿横梁支架(6)与前腿横梁(5)固定连接、前腿横梁(5)与空心前腿杆(12)固定连接,转向十字万向节(7)下端和和中部转向摆片(9-1)固定连接,并和前腿横梁(5)活动联接,中部转向摆片(9-1)和转向摆杆(8)的中部活动连接,转向摆杆(8)两端分别和左侧转向摆片(9-2)、右侧转向摆片(9-3)活动联接,左侧转向摆片(9-2)、右侧转向摆片(9-3)与前腿转向杆(10)上端固定连接,前腿转向杆(10)插入空心前腿杆(12)内,前腿转向杆(9)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上端固定联接,空心前腿杆(12)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活动联接,前腿轮支架(11)和转动脚轮(13)固定联接;
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包括有机架(14)、后腿横梁支架(15)、后腿横梁(16)、后腿杆(17)、后腿轮支架(18)、后腿转动脚轮(19),机架(14)前端与前腿横梁支架(6)活动联接,机架(14)后端与后腿横梁支架(15)活动联接,后腿横梁支架(15)与后腿横梁(16)固定联接,后腿横梁(16)两端与后腿杆(17)固定联接,后退杆(17)和后腿轮支架(18)固定联接,后腿轮支架(18)与后腿转动脚轮(19)活动联接;
所述鞍座及脚蹬机构包括有鞍座(20)、鞍座支架(21)、丁字架(22)、平衡拉杆(23)、机架横梁(24)、水平拉杆(25)、前推拉杆(26)、斜推拉杆(27)、弓形踏板连杆(28)、脚蹬拉杆(29)、脚蹬(30),鞍座(20)联接在鞍座支架(21)顶端,鞍座支架(21)下端分别与丁字架(22)前端、平衡拉杆(23)的前端活动联接,丁字架(22)后端、平衡拉杆(23)的后端分别与机架横梁(24)活动联接,机架横梁(24)位于机架(14)的中后部,与机架(14)固定连接,丁字架(22)的下端与斜推拉杆(27)一端活动联接,斜推拉杆(27)另一端与前腿横梁支架(6)活动联接,丁字架(22)的上端与水平拉杆(25)的中后部相连接,水平拉杆(25)的后部与后腿横梁支架(15)活动联接,水平拉杆(25)的前部与前推拉杆(26)的一端活动联接,前推拉杆(26)的另一端与空心推拉杆活动联接,弓形踏板连杆(28)的前端分别和机架(14)前端、水平拉杆(25)前端活动联接,弓形踏板连杆(28)的后端与脚蹬连杆(29)活动联接,脚蹬连杆(29)和脚蹬(30)活动联接。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16)上设有限位装置。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的空心前腿杆(12)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之间设有承力轴承或垫片。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16)和机架(14)之间设有弹簧装置。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16)与所述鞍座及脚蹬机构的水平拉杆(25)之间设有弹簧装置。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机架及后腿机构、鞍座及脚蹬机构的外表面设有整体动物形状外套。所述外套的头部设有发光和/或发声装置。
本发明是当人坐到鞍座(20)上后,靠人体重量使丁字架(22)前端向下压,而带动水平拉杆(25)向左方向推动。同时水平拉杆(25)因为和踏板连杆(28)活动联接,带动踏板连杆(28)沿机架(14)轴向左运动,踏板连杆(28)和脚踏连杆(29)活动联接,踏板连杆(28)将脚踏连杆(29)抬起。水平拉杆(25)和前推拉杆(26)活动联接,水平拉杆(25)同时又带动前推拉杆(26)沿机架(14)轴向左运动,前推拉杆(26)和空心推拉杆(3)活动联接,前推拉杆(26)于是使空心推拉杆(3)沿机架(14)轴向左运动。斜推拉杆(27)被丁字架(22)下端杆拉动,沿机架(14)轴向右运动,斜推拉杆(27)通过与之相联的前腿横梁支架(6)带动空心前腿杆(12)沿机架(14)轴向左运动。这样整体机构就会沿机架(14)轴向左运动,该机构的空心前腿杆(12)和后腿杆(17)完全拉开。
当鞍座(20)被坐到底后,骑马人可以仿照骑马姿势再踏脚蹬连杆(29)站起来,还是靠人体重量将脚蹬连杆(29)下踏,脚蹬连杆(29)带动踏板连杆(28)沿机架(14)轴向下旋转,同时踏板连杆(28)带动水平拉杆(25)向右移动,水平拉杆(25)带动丁字架(22)上端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丁字架(22)前端抬起,带动鞍座(20)抬起复位,同时丁字架(22)下端带动斜推拉杆(27)复位。水平拉杆(25)向右移动的同时,带动前推拉杆(26)和空心推拉杆(3)复位。当然,也可以通过使用人的手臂力量,通过向右拉动转向把手(1),从而带动转向轴(2)和空心推拉杆(3)向右运动,空心推拉杆(3)通过带动前推拉杆(26)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前推拉杆(26)又带动水平拉杆(25)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水平拉杆(25)又带动丁字架(22)上端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促使鞍座(20)抬起并复位。水平拉杆(25)又通过与之固定联接的后腿横梁支架(15)带动后腿杆(17)沿机架轴向向右运动。
重复前述过程,该机构就可以通过人体自身重力和手臂力量自由移动,因为鞍座(20)是反复上下移动的,其动作类似骑马动作,其安全性和娱乐性很强。
本技术方案中,可以采用只能单向转动的脚轮,这样脚轮只能单向向前(向左)运动,就可以保证该机构可以连续向前不断运动。
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的空心前腿杆(12)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之间设有承力轴承或垫片,可以减少空心前腿杆(12)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之间的磨损。
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16)和机架(14)之间可设有弹簧装置,该弹簧装置可以促进鞍座(20)抬起复位。
本发明设有空心前腿杆两个,后腿杆两个,在机架轴向成左右对称分布。
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机架及后腿机构、鞍座及脚蹬机构的外表面可设有整体动物形状外套,使本技术方案更具有娱乐性,从视觉效果上给接近于骑马等效果。
所述外套的头部可设有发光和/或发声装置,该装置可以制造出动物的声音,配合发光装置,营造娱乐性效果。

Claims (6)

1、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包括有转向及前腿机构、机架及后腿机构、鞍座及脚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包括有把手(1)、转向轴(2)、空心推拉杆(3)、U型支架(4)、前腿横梁(5)、前腿横梁支架(6)、转向十字万向节(7)、转向摆杆(8)、中部转向摆片(9-1)、左侧转向摆片(9-2)、右侧转向摆片(9-3)、前腿转向杆(10)、前腿轮支架(11)、空心前腿杆(12)、前腿转动脚轮(13),其中把手(1)与转向轴(2)的上端固定联接,转向轴(2)的下端穿过空心推拉杆(3)与转向十字万向节(5)的上端固定联接,空心推拉杆(3)上端与把手(1)活动联接,空心推拉杆(3)下端和U型支架(4)固定连接、U型支架(4)和前腿横梁支架(6)活动连接,前腿横梁支架(6)与前腿横梁(5)固定连接、前腿横梁(5)与空心前腿杆(12)固定连接,转向十字万向节(7)下端和中部转向摆片(9-1)固定连接,并和前腿横梁(5)活动联接,中部转向摆片(9-1)和转向摆杆(8)的中部活动连接,转向摆杆(8)两端分别和左侧转向摆片(9-2)、右侧转向摆片(9-3)活动联接,左侧转向摆片(9-2)、右侧转向摆片(9-3)与前腿转向杆(10)上端固定连接,前腿转向杆(10)插入空心前腿杆(12)内,前腿转向杆(9)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上端固定联接,空心前腿杆(12)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活动联接,前腿轮支架(11)和转动脚轮(13)固定联接;
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包括有机架(14)、后腿横梁支架(15)、后腿横梁(16)、后腿杆(17)、后腿轮支架(18)、后腿转动脚轮(19),机架(14)前端与前腿横梁支架(6)活动联接,机架(14)后端与后腿横梁支架(15)活动联接,后腿横梁支架(15)与后腿横梁(16)固定联接,后腿横梁(16)两端与后腿杆(17)固定联接,后腿杆(17)和后腿轮支架(18)固定联接,后腿轮支架(18)与后腿转动脚轮(19)活动联接;
所述鞍座及脚蹬机构包括有鞍座(20)、鞍座支架(21)、丁字架(22)、平衡拉杆(23)、机架横梁(24)、水平拉杆(25)、前推拉杆(26)、斜推拉杆(27)、弓形踏板连杆(28)、脚蹬拉杆(29)、脚蹬(30),鞍座(20)联接在鞍座支架(21)顶端,鞍座支架(21)下端分别与丁字架(22)前端、平衡拉杆(23)的前端活动联接,丁字架(22)后端、平衡拉杆(23)的后端分别与机架横梁(24)活动联接,机架横梁(24)位于机架(14)的中后部,与机架(14)固定连接,丁字架(22)的下端与斜推拉杆(27)一端活动联接,斜推拉杆(27)另一端与前腿横梁支架(6)活动联接,丁字架(22)的上端与水平拉杆(25)的中后部相连接,水平拉杆(25)的后部与后腿横梁支架(15)活动联接,水平拉杆(25)的前部与前推拉杆(26)的一端活动联接,前推拉杆(26)的另一端与空心推拉杆活动联接,弓形踏板连杆(28)的前端分别和机架(14)前端、水平拉杆(25)前端活动联接,弓形踏板连杆(28)的后端与脚蹬连杆(29)活动联接,脚蹬连杆(29)和脚蹬(30)活动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的空心前腿杆(12)下端与前腿轮支架(11)之间设有承力轴承或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16)和机架(14)之间设有弹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及后腿机构的后腿横梁(16)与所述鞍座及脚蹬机构的水平拉杆(25)之间设有弹簧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及前腿机构、机架及后腿机构、鞍座及脚蹬机构的外表面设有整体动物形状外套。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的头部设有发光和/或发声装置。
CN 200510069564 2005-05-13 2005-05-13 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 Pending CN1861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69564 CN1861238A (zh) 2005-05-13 2005-05-13 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69564 CN1861238A (zh) 2005-05-13 2005-05-13 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1238A true CN1861238A (zh) 2006-11-15

Family

ID=37388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69564 Pending CN1861238A (zh) 2005-05-13 2005-05-13 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6123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8388A (zh) * 2011-08-12 2012-02-22 大连小骑士玩具制造有限公司 自行移动机构
CN105214313A (zh) * 2015-10-09 2016-01-06 郭长君 健身、娱乐骑行装置
CN109420340A (zh) * 2017-09-01 2019-03-05 云风锐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可骑乘机械装置
CN115779351A (zh) * 2022-12-23 2023-03-14 苏州平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骑行的健身装置及用于该健身装置的骑行单元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8388A (zh) * 2011-08-12 2012-02-22 大连小骑士玩具制造有限公司 自行移动机构
CN102358388B (zh) * 2011-08-12 2014-06-04 大连小骑士玩具制造有限公司 自行移动机构
CN105214313A (zh) * 2015-10-09 2016-01-06 郭长君 健身、娱乐骑行装置
CN109420340A (zh) * 2017-09-01 2019-03-05 云风锐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可骑乘机械装置
CN115779351A (zh) * 2022-12-23 2023-03-14 苏州平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骑行的健身装置及用于该健身装置的骑行单元
CN115779351B (zh) * 2022-12-23 2023-12-15 苏州平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骑行的健身装置及用于该健身装置的骑行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45873Y (zh) 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
CN1861238A (zh) 一种可转向的移动机构
WO2015055000A1 (zh) 一种椭圆轨迹双驱动跑步自行车
CN1861472A (zh) 一种可移动机构
CN102358387A (zh) 拉、蹬和后坐力自行车
CN2848309Y (zh) 一种可移动机构
CN2863612Y (zh) 一种自行车
CN2684903Y (zh) 二轮行驶玩具
CN203005672U (zh) 极限杠杆自重动力自行车
CN102001405A (zh) 坐式踏步蛇行滑板
CN1323893C (zh) 跑步自行车
CN100343112C (zh) 自行式滑板车
CN2754991Y (zh) 自行式滑板车
CN202670034U (zh) 一种可骑行与行走的木马
CN201613993U (zh) 手、脚双用全身运动自行车
CN211844777U (zh) 一种站坐两用太空踏步自行车
CN213292562U (zh) 一种儿童健身三轮车
CN217893119U (zh) 儿童玩具车
CN201472548U (zh) 多功能自行童车
CN2617662Y (zh) 踏板式健身车
CN201082344Y (zh) 陆地赛艇训练机
CN2299800Y (zh) 推拉把健身自行车
CN2590611Y (zh) 健身骑行车
CN2475654Y (zh) 滑板车的驱动装置
CN101244741A (zh) 一种滑冰式运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