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2855A - 提升牵引机 - Google Patents

提升牵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2855A
CN1852855A CN 200480026754 CN200480026754A CN1852855A CN 1852855 A CN1852855 A CN 1852855A CN 200480026754 CN200480026754 CN 200480026754 CN 200480026754 A CN200480026754 A CN 200480026754A CN 1852855 A CN1852855 A CN 1852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ramework
traction machine
frame
load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8002675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酒井俊明
夏德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to KK
Original Assignee
Kit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to KK filed Critical Kito KK
Publication of CN1852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28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升牵引机,其具有框架本体(13),该框架本体(13)一体成形减速侧框架(13b)、驱动侧框架(13a)和框架体连接(16)。该减速侧框架(13b)轴支承减速齿轮(3),在外周端面具有减速机侧盖安装部(15b);该驱动侧框架(13a)在外周端面具有驱动侧盖安装部(15a);该框架体连接(16)轴支承负载滑轮(1),在负载滑轮收容部外周具有引导卷绕于负载滑轮(1)的链(11)的导槽(22a、22b)的。上述两框架(13b、13a),在负载侧具有轴支承悬吊本体框架的钩的钩安装孔(24)。因此,减少零件数量、组装工时,作为更简单的结构,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化。

Description

提升牵引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升牵引机,更详细说,涉及与设于提升牵引机本体框架内的负载滑轮收容空间连续,在其下方设置具有链导向槽和防止链卷入凸起的底板,并且把该底板与本体框架一体成形的提升牵引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在的提升牵引机,用模铸一体成形具有负载滑轮收容空间的本体框架(例如,专利文献1)。
以下,参照图13说明专利文献1所述的提升牵引机。如图所示,在用模铸一体成形了负载滑轮42的收容空间47的本体41中与上述负载滑轮收容空间47连续,在所述本体41一体成形在下方开放该负载滑轮收容空间47的一个贯通孔构成的开放部46。在向该开放部46的下方的开放端侧,在十字形链导通路44、45中设置十字形调节孔的纵孔部46d和外侧横孔部46a。另一方面,在上述本体41的开放部46不能相对转动地固定着与上述本体41分体设置的链导向体(没图示)其具有:内装于上述开放部46的中间部时,与上述开放部46的上述纵孔部46d和外侧横孔部46a协同作用,形成上述链导通路44、45的十字调节孔的十字调节忆内侧横孔部48c;突入上述负载滑轮收容空间47内,防止链卷入的防止链卷入部48a。
专利文献1:特许第2709883号公报(2~3项,图3、图4)。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现有提升牵引机存在下述问题:导向体48与本体41分体形成。由于导向体48具有形成链导通路44、45的十字调节孔的纵孔部46d、内侧横孔部48c和链卷入防止部48a。因此,零部件数量多。另外,因为需要把链导向体48固定在本体41上的固定装置,所以,组装工时数也增多。进一步说,包括专利文献1所述的提升牵引机,现有的提升牵引机存在下述课题:在上钩的下部设置具有螺纹的安装轴部,把该安装轴部穿过本体41的通孔,用圆形螺母和开尾销等固定,上钩只围着纵轴转动,上钩的活动受限制,同时,零部件数量多且组装成本增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涉及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提升牵引机,具有:驱动负载滑轮的驱动轴;把驱动轴的驱动传递给负载滑轮的减速机构;通过制动装置和承压装置将来自操作装置的驱动传递给驱动轴的驱动机构,上述负载滑轮夹设在上述减速机构和上述驱动机构之间。在该提升牵引机中,还具有本体框架,在其外周端面上一体成形具有减速机侧盖安装部的减速侧框架、具有驱动侧盖安装部的驱动侧框架和轴支承负载滑轮并使上述两框架相对连接的连接框架;上述减速侧框架和上述驱动侧框架具有在上述本体框架的上方悬吊提升牵引机本体的钩安装部。通过一体成形减速侧框架,驱动侧框架以及连接框架,且在上述两框架的连接框架上方设置钩安装部,因而,能够自由摇动轴支承上钩,能够提供与现在的提升牵引机相比大幅度减少零件数量和组装工时、降低成本和小型化、特别具有本体上下方向小型化的减速机构的提升牵引机。
另外,涉及第二方面的提升牵引机,在接近于负载滑轮的轴心的垂直线设置钩安装部。通过把上钩安装位置设于提升牵引机的重心侧,因此,能够提供减少无负载和有负载时的框架本体倾斜度的提升牵引机。
另外,涉及第三方面的提升牵引机,连接框架在其下端包括与本体框架一体成形的框架底板,该框架底板具有:与引导卷绕于上述负载滑轮的链的导槽连通的一对十字导孔;在上述一对十字导孔之间向负载滑轮侧凸出的防止链卷入用凸起。通过把具有十字导孔和防止链卷入用凸起的框架底板与本体框架一体成形,因此,能够提供与现在有提升牵引机相比,可大幅度减少零件数量和组装工时、能降低成本和小型化的提升牵引机。
另外,涉及第四方面的提升牵引机,驱动侧框架包括厚壁的驱动侧凸出部,该驱动侧凸出部覆盖驱动机构并支承制动装置。通过从厚壁部流入铁水,因此,铁水能顺畅流向驱动侧框架、减速侧框架和连接框架,能够形成框架的薄壁化,另外能够提供简化浇口配置,轻量化和降低成本的提升牵引机。
另外,涉及第五方面的提升牵引机,具有:在驱动侧凸出部的外方,有驱动侧盖安装部的驱动侧框架;轴支承负载滑轮,引导卷绕于滑轮的链的导槽。具有与涉及1~3项的发明相同的作用。
另外,涉及第六方面的提升牵引机,减速侧框架和驱动侧框架具有安装链的无负载侧端部的链端部安装轴用安装孔,并且,以夹着连接上述钩部和上述链安装轴用两安装孔的线的方式,在下方具有负载滑轮轴承孔,在上方具有减速齿轮轴承孔。通过把负载骨轮轴承孔和减速齿轮轴承孔分设于相对连接上述两安装孔的线的不同侧,分别进行轴支承,由此,与现在相比,能够大幅度缩小框架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能够提供小型化的提升牵引机。
另外,涉及第七方面的提升牵引机,盖安装部是盖嵌合部,其从驱动侧框架和减速侧框架的外周边在内侧仅以上述盖的板厚来设置凸缘,并且具有嵌合上述盖的台阶部。能够提供使本体外形最小、能够把盖牢固安装于框架上且容易对正盖位置的提升牵引机。
另外,涉及第八方面的提升牵引机,在凸缘的上端或下端设拆开盖用槽。能够提供从两框架容易拆开盖的提升牵引机。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提升牵引机的正面剖面图,(b)是负载滑轮部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框架的侧面剖面图;
图3是图2的框架的正面剖面图;
图4是图2的框架的下面图;
图5是框架的减速机侧侧面图;
图6是框架的制动器侧侧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提升牵引机的正面剖面图;
图8是图7的框架的侧面剖面图;
图9是图8的框架的正面剖面图;
图10是图8的框架的下面图;
图11是框架的减速侧侧面图;
图12是框架的制动侧侧面图;
图13是现有的提升牵引机的框架侧面剖面图;
符号说明
1,负载滑轮;1a,链槽;1b,法兰凹部;2,驱动轴;2a,嵌合部;2b,螺纹部;3,减速齿轮;4,制动器座;5,小齿轮;6,滑子;7,空转夹具;8,单向离合器内轮;8a,制动板;9,单向离合器滚;10,滚支承环;11,链;12,上钩;13,框架本体;13a,驱动侧框架;13b,减速侧框架;13c,框架底部;14厚壁部;15a,驱动侧盖嵌合部;15b,减速机侧盖嵌合部;16,连接框架;16a,弯曲部;17,负载滑轮轴承孔;18,制动器座轴承孔;18a,制动器座盖部18a;19,单向离合器滚接合孔;20,滚支承环固定槽;21,防止链卷入部;22,十字导槽;22a,纵连接导槽;22b,横连接导槽;23,十字孔;23a,纵连接导孔;23b,横连接导孔;24,上钩安装孔;25,链端部安装轴用安装孔;26,减速齿轮轴承孔;27,盖安装用螺孔;28,减速齿轮收容部;29a,驱动侧盖;29b,减速机侧盖;30,手轮;31,驱动部件;32,凸缘;32a,槽;33,角部;34,负载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有上述的特征,以下,通过例示实施例说明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
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提升牵引机的正面剖面图,图1(b)是负载滑轮的剖面图;图2是图1的框架的侧面剖面图;图3是框架的正剖面图;图4是框架的下面图;图5是框架的减速机侧侧面图;图6是框架的制动器侧侧面图。
图中,1是负载滑轮,1a是链槽,1b是法兰凹部,2是驱动轴,3是减速齿轮,4是作为受压装置的制动器座,5是设于驱动轴2端部的小齿轮,6是滑子,7是空转夹具,8是单向离合器内轮,8a是制动板,9是单向离合器滚,10是滚支承环,11是链,30是手轮,上述部件构成提升牵引机的驱动和制动部分。12是悬吊本体框架的上钩。13是框架本体,用铝合金模铸成形或熔模铸造成形。然而,用熔模铸造成形与模铸成形相比提高成形时的框架本体形状的自由度,因此,适宜于本实施方式的本体框架的成形。
框架本体13,如图1、图3所示,具有连接结合驱动侧框架13a和减速侧框架13b的连接框架16,框架13a、13b分别有伸出部,在其外周端边部具有嵌合驱动侧盖29a和减速机侧盖29b的驱动侧盖嵌合部15a和减速机侧盖嵌合部15b。驱动侧框架13a具有从负载滑轮1的轴承部向外方延伸出的厚壁部14,在该厚壁部14向外侧依次设置制动器座轴承孔18、制动器座盖部18a、单向离合器滚接合孔19以及滚支承环固定槽20。在上述厚壁部14设置成形时的熔化的铝流动部(导入部)。通过把制动器座盖部形成为厚壁部,在成形时,熔化的铝合金从厚壁部14直接流向驱动侧框架13a成形,经过连接框架16在减速侧框架13b成形,因此,能够以理想的厚度成形两框架13a、13b以及连接框架连接部16。在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在驱动侧框架13a的制动器座盖部设置厚壁部,在该厚壁部设熔化的铝合金流动部,因此,能够使熔化的铝合金流动流畅,驱动侧和减速侧框架13a、13b整体能够形成薄壁化,同时能够缩短成形铸造时间。在使成形的组织均匀的同时能提高产品强度。另外,连接框架16,如图2所示,具有向外侧弯曲的弯曲部16a。减速侧框架13b具有减速齿轮轴承孔26和减速齿轮收容部28。连接框架16在减速机侧有负载滑轮轴承孔17。如图2所示,在连接框架16围成的空间内收容负载滑轮。在形成该负载滑轮收容空间的连接框架16的内侧,为使链11通过,设置比链的环幅稍宽的十字导槽22的纵连接导槽22a,在该纵连接导槽22a的内侧设置横连接导槽22b。另外,在图2所示的连接框架16的下端,与连接框架16一体形成图4所示的框架底部13c。框架底部13c具有与设于框架连接部16的上述纵连接导槽22a连通的纵连接导孔23a和与横连接导槽22b连通的横连接导孔23b。如图1~图4所示,从框架底部13c在负载滑轮1侧向内凸出,设置防止链卷入的防止链卷入部21。防止链卷入部21与负载滑轮1的链槽1a接合,由此,防止链11卷入负载滑轮1。负载滑轮1具有法兰凹部1b,其作为在把负载滑轮安装在收容部时,避开防止链卷入部21的切口部。
另外,驱动侧盖29a和减速机侧盖29b嵌合安装在驱动侧框架13a和减述侧框架13b分别在驱动轴轴向向外侧延出的驱动侧盖嵌合部15a和减速机盖嵌合部15b上。两盖嵌合部15a、15b从两框架13a、13b的外周端边向内侧保留盖板的厚度设凸缘32。还设置多个盖安装用螺孔27,用于把驱动侧盖29a和减速侧盖29b与固定在驱动侧框架13a和减速侧框架13b的安装用螺钉(未图示)螺纹连接。另外,安装用螺孔27的周围从上述台阶部再向内侧形成凹部。因此,不需要驱动侧盖29a和减速机盖29b的安装用法兰部,安装用螺钉头部也不会从盖侧壁露出,能够使装置整体小型化。另外,驱动侧盖29a和减速机盖29b与驱动侧框架13a和减速侧框架13b,不仅用安装用螺钉的紧固力,而且在各自的台阶部嵌合安装,因此能够牢固固定连接于本体框架。这样,即使使用为使安装用螺钉轻量化的树脂制的铆钉等其他固定件,也能够充分确保盖与本体的紧固连接刀。
另外,由于减速侧盖13b轴承支承减速齿轮3和驱动轴2的各一端。因此,对于本体框架必须对位安装,并且,要求在使用中盖不会位置偏移。然而,由于在盖嵌合部有上述多个台阶部,所以在组装的同时就可以完成对位,并且能够牢固固定盖。
另外,由于减速机侧盖29b嵌合安装在设于减速侧框架13b的外周全周的减速机盖嵌合部15b,所以密封性好,也具有防止润滑减速机构的黄油等泄漏的效果。
提升牵引机的驱动和制动部分,由手轮30、制动器座4、单向离合器内轮8、制动板8a、单向离合器滚9、滚支承环10构成所谓的机械制动器。单向离合器机构也可以构成由没图示的棘爪轮(爪车)和棘爪构成的最一般的机械制动器的结构,然而,如上所示的结构是小型,且能够把单向离合器机械收纳在制动器座盖部内,因此是理想的方式。
在本实施例,手轮30的转动驱动力通过制动器座4和滑子6传动到驱动轴2,再从驱动轴2通过包括小齿轮5和减速齿轮3的减速机构传递给负载滑轮1。制动器座4和滑子6与滑子6和驱动轴分别花键连接。滑子6相对驱动轴2和制动器座4能够轴向规定范围滑动地轴支承。
空转夹具7与滑子6接合,当把空转夹具7拉出规定长度时,滑子6也被拉出,解除驱动轴2与滑子6的花键连接,负载滑轮1与机械制动器的连接被解除,成为能自由转动的空转状态。负载滑轮1使减速机侧通过负载滑轮轴承孔17轴支承,另一侧通过制动器座4由制动器座轴承孔18轴支承在本体框架内。另一方面,不设置滑子6,使制动器座4直接接合支承于驱动轴2的场合(未图示),也可以不用制动器座轴承孔18轴支承制动器座4,而代之以用负载滑轮轴承孔17和制动器座轴承孔18直接把负载滑轮1自由转动地轴支承(轴承)于本体框架的结构。手动操作方式,除使用图1所示的手轮30之外,也可以变更为拉杆操作方式(没图示)。
另外,如图2、图5所示,在连接框架16的负载侧A的上方的驱动侧框架13a和减速侧框架13b上设置用于安装上钩12的上钩安装孔24;另外,在无负载侧B在框架连接部16的弯曲部16的内侧设置链端部安装轴用安装孔25,其把卷绕在负载滑轮的链的无负载侧端部安装连接在本体框架上。隔着连接上钩安装孔24和链端部安装轴用安装孔25的连线,在下方设置负载滑轮轴承孔17,在上方设减速齿轮轴承孔26。
在本实施例方式,本体框架13具有:轴支承减速齿轮3,形成减速齿轮3的收容部28的减速侧框架13b;驱动侧框架13a;轴支承负载滑轮1具有引导卷绕在负载滑轮1的链11的大体十字形导槽22的连接框架16;在连接框架16的下部,具有与上述十字导槽22的两端连通的一对十字形23和在上述一对十字导孔23之间,向负载滑轮1侧凸出的链卷入防止部21的框架底部13c。本体框架13通过一体成形上述部件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和组装工时,能够使提升牵引机小型化,轻量化以及低成本化。另外,在驱动侧框架13a和减速侧框架13b的负载侧A的上方设上钩安装孔24,在无负载侧B设链端部安装轴用安装孔25。与此同时,隔着连接上述两安装孔24、25的连线,在下方设负载滑轮轴承孔17,在上方设减速齿轮轴承孔26。如果是现在的装置,因为负载滑轮轴承孔17和减速齿轮轴承孔26被设于连接上述安装孔24、25的连线的同侧,所以,框架的幅度增大,限制了小型化,然而,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通过在不同侧分别设上述两轴承孔能够减小框架的宽度和高度,能够小型化。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7~1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提升牵引机的正面剖面图;图8是图7的框架的侧面剖面图;图9是框架的正面剖面图;图10是框架的下面图;图11是框架的减速机侧侧面图;图12是框架的制动侧侧面图;
图中,1是负载滑轮,具有链槽和法兰凹部(均没图示)。2是驱动轴。2a是设于驱动轴2的制动器侧,嵌合制动器座的嵌合部。2b是螺纹连接与手轮30一体设置的驱动部件30a的螺纹部。3是减速齿轮,4是制动器座,8是单向离合器内轮。8a是夹着单向离合器内轮外装的一对制动板。9是单向离合器滚,10是滚支承环,30是手轮。上述这些部件构成提升牵引机的驱动和制动部分。12是悬吊提升牵引机本体的上钩,12a是下钩。13是框架本体。
框架本体13,如图7、图9所示,具有驱动侧框架13a和减速侧框架13b以及连接结合两框架的连接框架16。框架13a、13b各有伸出部,在其外周端边部具有嵌合驱动侧盖29a和减速机侧盖29b的驱动侧盖嵌合部15a和减速机侧盖嵌合部15b。驱动侧框架13a具有从负载滑轮1的轴承部向外方延伸出的厚壁部14。在该厚壁部14向外侧依次设制动器座轴承孔18、制动器座盖部18a、单向离合器滚接合孔19以及滚支承环固定槽20。在上述厚壁部14设成形时的熔化的合金铝的流动部(导入部)。通过把制动器座盖部作为厚壁部,在成形时,熔化的合金铝从厚壁部14直接流到驱动侧框架13a成形,经由连接框架16在减速侧框架13b成形,因此,能够把两框架13a、13b以及连接框架连接部16成形为理想厚度。在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把厚壁部设于框架13a的制动器座盖部,在厚壁部设熔化的合金铝流动部,因此,可以使熔化的合金铝流动流畅,框架13a、13b全体能形成薄壁化,与此同时,能够缩短成形时的铸造时间,能够使成形的组织均质化并且能提高制品强度。另外,连接框架16,如图8所示,具有向外侧弯曲的弯曲部16a。如图11所示,减速侧框架13b具有减速齿轮轴承孔26和减速齿轮收容部28。连接框架16,在减速机侧有负载滑轮轴承孔17。如图8所示,在由连接框架16围成的空间内收容负载滑轮。在形成该负载滑轮收容空间的连接框架16的内侧,为使链11通过,设置比键环稍宽的十字导槽22的纵连接导向槽22a,在该纵连接导向槽22a的内侧设置横连接导槽22b。另外,在图8所示的连接框架16的下端,与连接框架16一体成形图10所示的框架底部13c。
框架底部13c具有与设于框架连接部16的上述纵连接导槽22a连通的纵连接导孔23a和与横连接导槽22b连通的横连接导孔23b。如图7~10所示,从框架底部13c在负载滑轮1侧向内凸出,与实施例1同样设置防止链卷入的防止链卷入部21。
另外,盖安装部,为嵌合安装驱动侧盖29a和减速机侧盖29b,具有驱动侧框架13a、减速侧框架13b分别沿驱动轴轴向向外侧延出的驱动侧盖嵌合部15a和减速侧盖嵌合部15b。由驱动侧框架13a和减速侧框架13b的外周端边保留驱动侧盖29a和减速机侧盖29b的板的厚度的凸缘32,设置盖嵌合部15a、15b。还设置多个盖安装用螺孔27,其用于螺纹连接把驱动侧盖29a的减速侧盖29b固定在驱动侧框架13a和减速侧框架13b上的安装用螺钉(未图示)。该安装用螺钉27设于角部33附近为理想。另外,安装用螺孔27的周围,不像实施例1那样开成凹部而形成平坦部,作为驱动侧盖29a和减速机侧盖29b与驱动侧框架13a和减速侧框架的对位部起作用。
另外,由于减速侧盖13b轴支承减速齿轮3和驱动轴2的各一端,所以必须相对本体框架对位安装,并且要求在使用中盖不发生位置偏移。然而,通过以精密铸造的盖安装用螺孔27和接近该孔27设置的盖嵌合部15a、15b的角部33进行对位,能够在组装的同时对位,能够牢固固定盖。
另外,在驱动侧框架13a和减速侧框架13b的上下两端的凸缘32设置盖拆开用槽32a,其用于拆下嵌合于两框架13a、13b上的驱动侧盖29a和减速机侧盖29b。把工具插入上述槽32a,就容易从两框架13a、13b拆下两盖29a、29b。
另外,如图9所示,形成驱动侧盖嵌合部15a和减速机侧盖嵌合部15b的长度比实施例1的图3所示的长度短。这样,在把盖29a、29b嵌合在上述嵌合部15a、15b时,能够吸收盖嵌合部和盖的制造误差,即使有微小的误差,也能够容易嵌合。
另外,如图8、图11、图12所示,在连接框架16的负载侧A的上方的驱动侧框架13a和减速侧框架13b上设置安装上钩12用的上钩安装孔24。另外,在无负载侧13的框架连接部16的弯曲部16a的内侧设置把卷绕在负载滑轮上的链的无负荷侧端部安装连接于本体框架的链端部安装轴用安装孔25。隔着上钩安装孔24和链端部安装轴用安装孔25的连线,在上钩安装孔24的下方设负载滑轮轴承孔17,在上方设减速齿轮轴承孔26。
通过接近负载滑轮轴承孔17的轴心的垂线侧设置上钩安装孔24,因此,与上钩安装孔24与负载滑轮轴承孔17的轴心的垂线之间拉大距离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负载时和无负载时的提升牵引机本体的倾斜度,形体也改善并且容易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例,如上述通过在负载滑轮轴承孔17侧设上钩安装孔24,可使卷扬动作时的负载线从实施例1的图2所示的垂直方向如图8所示地倾斜。因此,如图8所示,在与负载线34同方向倾斜设置负载侧链导通路。
在本实施例,当手轮30转动时,手轮30的转动通过驱动部件31、制动板8a和制动座4向驱动轴2传动,可从驱动轴2通过设置减速齿轮3的减速机构向负载滑轮1传动。
本发明的提升牵引机,与现在的提升牵引机相比,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和组装工时,并且,能够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和框架的薄壁化,因此,能够实现提升牵引机本体的轻量化,进而,具有容易安装和拆开盖的效果。
涉及本发明的提升牵引机,与现有装置相比,能大幅度减少零件数量和组装工时,特别作为小型提升牵引机有用。

Claims (8)

1.一种提升牵引机,其具有:驱动负载滑轮的驱动轴;把驱动轴的驱动传递给负载滑轮的减速机构;通过制动装置和承压装置将来自操作装置的驱动传递给驱动轴的驱动机构,上述负载滑轮夹设在上述减速机构和上述驱动机构之间,其特征在于:具有本体框架,在其外周端面上一体地成形具有减速机侧盖安装部的减速侧框架、具有驱动侧盖安装部的驱动侧框架和轴支承着负载滑轮并使上述两框架相对连接的连接框架;上述减速侧框架和上述驱动侧框架具有在上述本体框架的上方悬吊提升机本体的钩安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牵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接近于负载滑轮的轴心垂线设置钩安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牵引机,其特征在于,连接框架在其下端包括与本体框架一体成形的框架底板,该框架底板具有:与引导卷绕于上述负载滑轮的链的导槽连通的一对十字导孔;在上述一对十字导孔之间向负载滑轮侧凸出的防止链卷入用凸起。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牵引机,其特征在于,驱动侧框架包括厚壁的驱动侧凸出部,该驱动侧凸出部覆盖驱动机构并支承制动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牵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驱动侧凸出部的外方具有驱动机构侧盖安装部的驱动侧框架。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牵引机,其特征在于,减速侧框架和驱动侧框架具有安装链的无负载端部的链端部安装轴用安装孔,并且,以夹着连接上述钩安装部和上述链端部安装轴用安装孔的线的方式,在下方具有负载滑轮轴承孔,在上方具有减速齿轮轴承孔。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牵引机,其特征在于,盖安装部是盖嵌合部,其从驱动侧框架和减速侧框架的外周边在内侧仅以上述盖的板厚来设置凸缘,并且具有嵌合上述盖的台阶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牵引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凸缘的上端或下端设置拆开盖用槽。
CN 200480026754 2003-09-16 2004-09-16 提升牵引机 Pending CN18528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23110 2003-09-16
JP323110/2003 2003-09-16
JP268177/2004 2004-09-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2855A true CN1852855A (zh) 2006-10-25

Family

ID=37134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80026754 Pending CN1852855A (zh) 2003-09-16 2004-09-16 提升牵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5285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3666A (zh) * 2015-04-30 2015-07-15 重庆维大力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环链手动葫芦的起重链条导向装置
CN106458548A (zh) * 2014-05-16 2017-02-22 株式会社开道 链式葫芦
CN112723213A (zh) * 2020-10-22 2021-04-30 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环链手拉葫芦用主机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8548A (zh) * 2014-05-16 2017-02-22 株式会社开道 链式葫芦
CN106458548B (zh) * 2014-05-16 2018-08-21 株式会社开道 链式葫芦
CN104773666A (zh) * 2015-04-30 2015-07-15 重庆维大力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环链手动葫芦的起重链条导向装置
CN112723213A (zh) * 2020-10-22 2021-04-30 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环链手拉葫芦用主机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3930C (zh) 电梯系统
CN100351159C (zh) 电梯设备的驱动装置和安装驱动装置的方法
CN100427376C (zh) 具有平行设置的扁平皮带式的悬挂机构的电梯设备
CN1101329C (zh) 驱动电梯吊舱用的线性马达
TWI295272B (en) Elevator installation
CN103298727B (zh) 电梯设备
RU2504512C2 (ru) Лифтовая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ее установки и модификации
CN101786581A (zh) 一种同步驱动的多点悬吊垂直升降平台
CN1183025C (zh) 电梯装置
CN100341762C (zh) 电梯和电梯的导轨固定支架
JP4145977B2 (ja) エレベータ
CN1263042A (zh) 电梯装置
CN101384502A (zh) 主绳索防振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电梯
CN1852855A (zh) 提升牵引机
WO2005093928A1 (de) Rotor für einen permanenterregten synchronmotor mit reduzierter lastpulsation sowie aufzugsantriebseinheit mit einem solchen motor
CN1430572A (zh) 卷扬机的安装方法
EP1593640A1 (en) Elevator equipment
CN205652971U (zh) 一种高速电梯的曳引装置
EP1801061B1 (en) Elevator apparatus
CN216786871U (zh) 一种安装于索塔的多滑轮索鞍
CN1741950A (zh) 电梯
CN211393495U (zh) 一种电梯驱动系统
CN206722491U (zh) 升降装置及升降停车设备
CN211001580U (zh) 一种车厢分层装置的驱动器
JP4474788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かご間隔調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