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8261A - 在光盘上记录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光盘上记录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8261A
CN1838261A CNA2006100584569A CN200610058456A CN1838261A CN 1838261 A CN1838261 A CN 1838261A CN A2006100584569 A CNA2006100584569 A CN A2006100584569A CN 200610058456 A CN200610058456 A CN 200610058456A CN 1838261 A CN1838261 A CN 1838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beam
optical disc
voltage
lase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584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水野雅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38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8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一种在光盘上记录数据的装置和方法。在通过向所装载的光盘发射激光束将信息信号记录在该光盘上的光盘记录装置中,该装置包括:检测器,其基于从该光盘反射的光所获得的预定值来检测该光盘的特性;激光束发射器,其向该光盘发射激光束;激光束驱动器,其向该激光束发射器提供激光束驱动信号;电源,其向该激光束驱动器提供驱动电源;以及控制器,其根据所检测到的该光盘的特性,来调整提供给该激光束驱动器的驱动电源的电压。

Description

在光盘上记录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光盘上记录视频数据等压缩后的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s,数字多功能光盘)等光盘已被实际用作用于存储视频和音频数据等数字数据的具有大容量的小型记录介质。与录像带相比,DVD等光盘允许通过随机存取标注记号(cuing),并且还允许容易地进行编辑。由于这些原因,光盘提供高可操作性,因此正被广泛用于许多方面。
在过去,组合摄像机和磁带录像机的视频摄录机(videocamcorder)被普遍应用于室内和室外。另一方面,近年来,市场上有与应用DVD等光盘作为记录介质的照相机集成的光盘记录装置。由于记录并回放数字数据,因此使用光盘作为记录介质改善了图像质量和声音。而且,光盘的使用增强了记录数据的存储稳定性,并允许与其它音频-视频装置容易地进行连接。有几种类型的DVD,但是普遍使用单层记录介质。单层记录介质的例子有DVD-R和DVD+R(即,可记录式光盘)以及DVD-RW和DVD+RW(即,可重写式光盘)。尽管在过去这些类型的可记录光盘具有单层信号记录面,但是近年来DVD+R光盘具有双层记录面,从而与单层类型相比,获得更大的存储容量。而且,对于符合DVD-R等其它标准的光盘,正在开发这种双层结构。
在将活动图像数据记录在光盘上的DVD刻录机等的音频-视频装置中,通过从包含在光学拾取单元中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向光盘发射激光束以便在光盘上形成凹坑(pit),来实现数据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激光束驱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向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提供电压和电流,使得从激光二极管发射激光束。基于最高记录发射功率,来设置提供给激光二极管的电压。换句话说,根据激光束驱动电压与用于记录操作的优选激光束驱动电流的关系,来确定该激光束驱动电压。这是由于用于在光盘上形成凹坑的优选激光束发射功率根据光盘类型而变化的事实。例如,在常温下,光盘表面的优选功率如下:对DVD-R/-RW为14到16mW、对DVD+RW为18到19mW、对双层类型的DVD+R/(-R)为25到27mW。
如图9中所示,激光束发射功率和激光束驱动电流相互有关。图9示出激光束驱动电流对发射功率的特性,其中,纵轴表示发射功率PO,横轴表示激光束驱动电流IF。参考图9,当激光束驱动电流IF低于预定的阈值Ith(范围A)时,发射功率PO非常少量地增加,因此,激光束的输出强度很低。另一方面,当激光束驱动电流IF超过该预定的阈值Ith(范围B)时,发射功率PO大大增加,因此,激光束的输出强度很高。该发射功率的优选激光束驱动电流如下:对DVD-R/-RW为200到220mA、对单层类型的DVD+RW为240到280mA、对双层类型的DVD+R/(-R)为360到400mA。因此,为了驱动激光二极管,当驱动电流更高时,可能必须增加激光束驱动电压。在过去,根据需要最大发射功率的光盘来设置激光束驱动电流。
尽管从激光束驱动IC的激光束驱动电路提供激光束驱动电流,但是基于激光束驱动电压来确定上限电流值。如图10中所示,激光束驱动电流IF的上限电流值和激光束驱动电压相互有关。图10示出激光束驱动电压对激光束驱动电流IF的特性,其中,纵轴表示激光束驱动电流,横轴表示激光束驱动电压。参考图10,例如,如果激光二极管在用于驱动光学拾取单元所需的优选最小电压为2.8V的状态下输出激光束,则当激光束驱动电流IF的上限电流值为220mA时,对于单层类型的DVD-R/-RW的优选激光束驱动电压为3.7V。在相同的条件下,当激光束驱动电流IF的上限电流值为280mA时,对于单层类型的DVD+RW的优选激光束驱动电压为4.2V。而且,在相同的条件下,当激光束驱动电流IF的上限电流值为400mA时,对于双层类型的DVD+R/(-R)的优选激光束驱动电压为5.1V。
日本特开2003-100040号公报(图1)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光盘装置的电源电压的技术。
发明内容
如果将记录发射功率设置为其最高条件,或者换句话说,例如,如果根据双层记录来设置激光束驱动电压,则对激光束驱动电压来说优选5.1V。因而,为了实现能够在例如DVD+R上执行双层记录的DVD记录装置,激光束驱动电路可能需要5.1V的电源电压。该5.1V的电源电压对用商用交流电供给的固定记录装置来说不是一个大的问题,但是对例如与照相机集成的电池驱动的光盘记录装置而言,该5.1V的电源电压就是不适当的高电源电压。该高电源电压会导致高功耗,从而缩短电池寿命。
因此,与单层记录类型的DVD记录装置相比,双层可记录类型的DVD记录装置可能需要更高的电源电压,从而在导致更高的功耗上出现问题。而且,即使利用单层记录类型的DVD记录装置,也可能必须根据光盘类型利用较高的电源电压来驱动激光二极管。因而,向这样的单层记录类型的DVD记录装置提供对这样的光盘类型进行记录的能力可能会导致较高功耗。
因此,期望在具有将数据记录在各种类型记录介质上的能力的装置中实现低功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其通过向所装载的光盘发射激光束将信息信号记录在该光盘上,该光盘记录装置包括:检测器,其基于从该光盘反射的光获得的预定值来检测该光盘的特性;激光束发射器,其向该光盘发射激光束;激光束驱动器,其向该激光束发射器提供激光束驱动信号;电源,其向该激光束驱动器提供驱动电源;以及控制器,其根据所检测到的光盘特性,调整提供给该激光束驱动器的驱动电源的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当利用激光束在光盘上记录信息信号时,执行以下步骤。首先,基于从该光盘反射的光所获得的预定值,来检测该光盘的特性。然后,根据检测到的该光盘的特性,调整用于驱动该激光束的电源电压。随后,利用该调整后的电源电压生成激光束驱动信号。
因此,根据所装载的记录介质的特性,调整用于驱动激光束的电源电压,使得调整后的电源电压适合于该记录介质。
因此,例如,当在仅需要低记录激光功率的光盘上记录数据时,可以降低用于驱动激光束的电源电压。这就意味着没有必要一直将用于驱动激光束的电源电压设置成高的值,从而有利于实现低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盘记录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于温度监控设置最佳激光束驱动电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测试记录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温度和激光束驱动电流之间的关系;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通过监控激光束驱动电流来设置最佳激光束驱动电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基于光盘是单层还是双层类型的判断来设置最佳激光束驱动电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A和7B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FE信号波形的例子;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类型的记录介质的激光束驱动电压值的例子;
图9示出在相关技术中的激光束驱动电流和激光束发射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
图10示出在相关技术中的激光束驱动电压和激光束驱动电流之间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图1~4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一实施例涉及一种将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记录在光盘上的与照相机集成的光盘记录装置(下文称之为光盘摄录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符合DVD标准的光盘作为光盘摄录机中的记录介质。
下面将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盘摄录机1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光盘摄录机1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光盘摄录机1装载或卸载符合DVD标准的光盘10,并具有在光盘10上记录和回放数据的功能。
由用户操纵操作部分13以操作光盘摄录机1,操作部分13具有,例如:用于开始和停止记录操作的记录按钮、以及用于菜单选择的光标按钮。输出部分7包括,例如: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面板、取景器LCD、扬声器和外部输出端子,并通过显示例如拍摄/回放图像、操作菜单图标和设置值,向用户提供信息。
当记录视频/音频数据时,通过具有光学系统的光学拾取单元11将记录数据写入光盘10。详细地,当捕获目标图像时,首先输入由输入部分4生成的视频信号。输入部分4包括未示出的例如:麦克风、镜头和C CD(电子耦合装置)成像仪等成像元件。输入部分4将作为视频/音频数据输入的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并将该数字数据发送给包括在用于数据处理的集成电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5中的DSP记录部分5a。DSP记录部分5a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编码以进行文件压缩。压缩后的数据经过基于MPEG-2格式(MPEG=Moving PictureExperts Group,活动图像专家组)的转换处理。将转换后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处理成符合DVD标准的记录数据。然后将该记录数据发送给激光束驱动器6。
具体地,激光束驱动器6驱动包含在光学拾取单元11中的激光二极管11b。激光束驱动器6包括:激光束驱动电路6b,用于将驱动信号提供给激光二极管11b;以及控制电路6a,用于控制激光束驱动电路6b。具体地,向激光束驱动器6的控制电路6a提供例如2.7V的固定电压作为电源电压。激光束驱动电路6b接收从后面将说明的D/D转换器3提供的电源,并使用该电源在控制电路6a的控制下产生用于激光二极管11b的驱动信号。对于从D/D转换器3提供的电源,以可调整的方式来设置电压值。
通过控制电路6a控制激光二极管11b的驱动信号的电流值。另一方面,根据来自D/D转换器3的电源电压来确定电压值。基于该电流值和电压值,设置用于记录或回放的激光功率。
响应于从激光束驱动电路6b提供给激光二极管11b的驱动信号,激光二极管11b发射激光束。通过经过透镜11f来校准所发射的激光束,然后由偏振光束分光器11e对其垂直反射。随后,通过物镜11g会聚该激光束,以便将其聚焦在光盘10的记录层。因此,通过例如在光盘10的记录层上形成凹坑将数据记录在光盘10上。通过包含在光学拾取单元11中的前光电检测器(front photodetector,FPD)11c来检测记录过程中来自激光二极管11b的激光功率,并由控制电路6a对该激光功率进行监控,以判断该激光功率是否合适。而且,将来自光盘10的返回光提供给后面将说明的光电检测器11d,并实现用于驱动光盘10的伺服控制,例如循迹控制。
另一方面,当回放视频/音频数据时,光学拾取单元11读取光盘10上的记录数据。详细地,将在控制电路6a的控制下从激光束驱动电路6b提供给激光二极管11b的驱动信号设置为回放信号。通过经过透镜11f来校准从激光二极管11b发射的激光束,并由偏振光束分光器11e对其进行垂直反射。随后,通过物镜11g会聚该激光束,以便将其聚焦在光盘10的记录层上。从而,获得与例如光盘10的记录层上的凹坑相对应的反射激光束。
通过透镜11h传输该反射激光束,以便将其聚焦在被分成四部分并执行光电转换的光电检测器11d上。从而将来自光电检测器11d的四个输出信号发送给模拟计算电路9,其中该模拟计算电路9放大并计算(例如,加法和减法)从光学拾取单元11输出的信号。因而,将四个输出信号累加,并作为回放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发送给用于回放处理的DSP回放部分5b。回放RF信号经过预定的解码处理,使得将相应的视频/音频数据输出到输出部分7,从而用户可以通过取景器LCD观看和收听该视频/音频数据。可选地,可以通过输出部分7的外部输出端子将该视频/音频数据发送给外部AV设备。
当正在记录或回放该视频/音频数据时,通过用作光接收元件的前光电检测器11c来监控激光束的发射功率。而且,通过透镜11h会聚由光盘10反射的激光束,并通过用于聚焦伺服操作和产生RF信号的包括在光电检测器11d中的两个循迹光电检测器部分和四个光电检测器部分来检测该激光束的光强度的差异,从而产生用于聚焦伺服控制的信号。
将由光电检测器11d生成的聚焦误差检测信号和循迹误差检测信号发送给模拟计算电路9。来自循迹光电检测器部分的相减后的输出信号为循迹误差(TE)信号。另一方面,基于像散法(astigmatic method)计算来自四个光电检测器部分的输出信号作为聚焦误差(FE)信号,同时,计算输出信号的总和作为回放RF信号。除回放RF信号、FE信号和TE信号外,模拟计算电路9还将例如用于检查抖动频率(wobble frequency)的推挽(push-pull,PP)信号和用于检查绝对光强度的引入(pull-in,PI)信号发送给DSP回放部分5b。
将从电源2提供的DC电源发送给用作用于转换DC电压的电压转换器的D/D转换器3,该电源2可以是电池或者外部电源输入端。D/D转换器3是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盘摄录机1产生每一电压值的DC电源的电路。在这种情况下,在范围例如3.7V到5.1V内,可调整地设置由D/D转换器3提供给激光束驱动电路6b的DC电压。用作各模块的控制器的CPU 15与D/D转换器3、DSP 5、控制电路6a、温度传感器11a和伺服单元16相连接,并执行例如值的接收、计算和发出控制命令。还在CPU 15的控制下设置由D/D转换器3提供给激光束驱动电路6b的DC电压。将光盘类型的检测数据发送给CPU 15,在此对光盘的类型进行识别。在光学拾取单元11中包括温度传感器11a,温度传感器11a监控激光二极管11b及其附近的温度。可以在任何时间将由温度传感器11a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发送给CPU 15。基于在光盘10上记录操作期间光学拾取单元11(具体地,激光二极管11b及其附近)的温度,来调整激光束驱动器6的激光束驱动信号。
将来自操作部分13的操作信息提供给CPU 15,以实现控制处理。基于例如从DSP回放部分5b发送的FE、TE、PP和PI信号,CPU 15控制伺服单元16。响应于伺服单元16的控制操作,光学拾取驱动器17驱动光学拾取单元11中的光学系统,从而执行循迹伺服和聚焦伺服操作等伺服操作。
而且,CPU 15通过伺服单元16控制主轴驱动器18。主轴驱动器18用于转动马达12。通过以适当的速率驱动马达12来转动光盘10。当回放视频/音频数据时,将从模拟计算电路9获得的每一信号通过D SP回放部分5b发送给CPU 15。在这种情况下,CPU 15测量PP信号的程度,以判断光盘10具有“+”记录特性还是“-”记录特性。而且,为了驱动激光束驱动电路6b,CPU 15通过DSP记录部分5a控制控制电路6a。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盘摄录机1还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20。CPU 15能够记录和回放例如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0中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而且,非易失性存储器20还存储可以在任何时间读出的用户设置数据。
光学拾取单元11具有用于监控激光二极管11b及其附近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1a。可以在任何时间将由温度传感器11a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发送给CPU 15。在需要时,CPU 15从存储例如与激光二极管11b的温度相对应的电流特性的ROM 14中读出适当的值,并控制激光束驱动电路6b。
现在,参考图2的流程图对用于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盘摄录机1中的光盘上记录数据的控制操作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步骤S11,在检测到插入的光盘10后,基于FE信号的S形波形的检测、光盘10的反射率和轨道的抖动信号频率来确定光盘的类型。详细地,确定光盘10是可记录的光盘还是仅供回放的光盘,如果光盘10是可记录的光盘,则判断光盘10是“+”、“-”、R还是RW类型。在步骤S12,模拟计算电路9基于光盘10的类型设置例如过滤器常数和放大器增益。
在步骤S13,执行测试记录操作。测试记录操作用于确定激光束的最佳发射功率。具体地,在测试记录中,通过改变从激光二极管11b发出的激光束的发射功率,获得伪数据(dummy data),并将其写入后面将说明的功率校准区。随后,在步骤S14,确定光盘10的最佳发射功率。
在步骤S15,基于在步骤S14所确定的最佳发射功率,确定提供给激光束驱动电路6b的最佳DC电压。在步骤S16,在正从激光二极管11b发射激光束时,温度传感器11a连续监控激光二极管11b及其附近的温度。通过参考后面将详细说明的图4中所示的温度依赖数据,来维持激光束的最佳发射功率。具体地,可基于该温度依赖数据从温度值来确定最佳激光束驱动电流。而且,基于图10中所示的电流-电压关系,实现反馈控制以设置最佳的激光束驱动电压。
下面参考图3中所示的流程图对在步骤S13中所执行的测试记录操作进行详细说明。在步骤S1,当开始测试记录时,将通过改变从激光二极管11b发射的激光束的发射功率而获得的伪数据写入功率校准区。同时,CPU 15监控关于激光二极管11b的改变后的发射功率的激光束驱动电流。在步骤S2,确定用于在光盘10上记录数据的最佳发射功率。同时,确定最佳激光束驱动电流。在步骤S3,根据该最佳激光束驱动电流的值来确定最佳激光束驱动电压。为了确定最佳激光束驱动电压,CPU 15可以从ROM 14读出如图10中所示的激光束驱动电压和激光束驱动电流之间的关系特性。
在图2的步骤S11中的用于确定光盘类型的处理中,可基于FE信号的检测来进行该确定。换句话说,由于作为FE信号检测到的S形波的振幅大小与光盘10的反射率成比例,因此可以相互区分具有不同反射率的R介质和RW介质。而且,可以以固定的线速度转动光盘10,以便开始聚焦伺服和循迹伺服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出现在PP信号端的抖动信号的频率来确定光盘10是“+”介质(+R/+RW)还是“-”介质(-R/-RW)。
而且,参考图9,发射功率和激光束驱动电压相互有关,并且将该相关数据存储在ROM 14中。另一方面,CPU 15基于所存储的相关数据和从测试记录所确定的最佳发射功率,来控制D/D转换器3的输出电压,并为相应的最佳发射功率值调整激光束驱动电压。因此,CPU 15对可以利用低发射功率进行记录的光盘将激光束驱动电压调整到低电源电压值,从而有利于低功耗。
现在,参考图4对在一定发射功率下的温度值和激光束驱动电流值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通常,为了利用激光二极管获得恒定发射功率,存在如图4中所示的温度依赖特性。显然,根据激光二极管的温度的升高,可能需要更大的激光束驱动电流。因此,为了利用激光二极管获得适当的发射功率,当温度为例如40℃时,需要的激光束驱动电流为140mA,当温度升高到70℃时,需要的激光束驱动电流为180mA。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盘摄录机1将图4中所示的温度依赖相关数据存储在ROM 14中。CPU 15基于温度依赖相关数据、由前光电检测器11c检测到的记录发射功率和由温度传感器11a检测到的温度,控制D/D转换器3的输出电压。因此,CPU 15根据该发射功率和温度来调整激光束驱动电压。
例如,如果在周围温度约为40℃的条件下由光盘摄录机1执行成像操作,则激光二极管11b及其附近的温度可能升高到约70℃。由于如果温度超过75℃就可能损坏激光二极管11b,因此最好将激光二极管11b的温度保持在75℃以下。通常,即使激光二极管11b的温度升高到70℃,其它元件的温度也很少会升高到70℃。与可以在低发射功率下执行的数据的回放操作相比,对于数据的记录操作可能需要一定大小的发射功率。另一方面,即使在相同的发射功率下执行回放和记录操作,激光束驱动电流的优选大小可能根据激光二极管的特性变化或温度改变而变化。而且,如果光盘10弯曲,则需要增大发射功率。
因此,即使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盘摄录机1处于由于温度升高导致难以获得用于记录操作的充分的激光束发射功率的条件下,通过对该温度设置最佳激光束驱动电流仍可以获得最佳激光束发射功率。
尽管在典型光盘摄录机中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激光二极管的温度,但不是根据温度信息来确定激光束驱动电压,而是将其设置为允许最大发射功率的电压。对比之下,根据第一实施例,基于来自温度传感器11a的温度信息,将激光束驱动电压调整到适当的值,以便根据该温度来设置最佳激光束驱动电压。从而,这有利于降低功耗。而且,通过连续监控温度,如果激光二极管11b的温度升高到约75℃,则例如可以终止记录操作。这就降低了损坏激光二极管11b的风险。
而且,作为激光二极管11b的特征,例如,当温度升高10℃时,优选激光束驱动电流可能增大约20%。这可以省去用于监控激光束驱动电流所需的电流传感器,以便仅基于由温度传感器11a检测到的温度,来自动调整激光束驱动电压。
而且,可以在输出部分7上显示警告,以允许用户知道光盘摄录机1内的温度条件。这就允许用户通过改变位置来降低光盘摄录机1的温度,或者为了降低激光二极管11b的温度而停止操作。
现在将参考图5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当在第二实施例中在光盘10上记录数据时,观测实际的激光束驱动电流值,并基于该观测结果来调整激光束驱动器6的激光束驱动电压。第二实施例适用于与第一实施例本质上相同的光盘摄录机1。而且,与第一实施例类似,使用符合DVD标准的光盘作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盘摄录机1中的记录介质。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盘摄录机1的基本结构本质上与图1中所示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盘摄录机1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包括在光盘摄录机1中的各部分的详细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激光束驱动电路6b具有激光束驱动信号的电流传感器,以便在激光束驱动电路6b中测量激光束驱动信号的电流值。激光束驱动电路6b将所测量的电流值发送给控制电路6a。控制电路6a然后将该电流值数据发送给CPU 15。
现在将参考图5的流程图对根据第二实施例用于设置激光束驱动信号的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在步骤S21,在检测到插入光盘10后,基于FE信号的S形波形的检测、光盘10的反射率和抖动信号的频率来确定光盘的类型。详细地,确定光盘10是“+”、“-”、R还是RW类型。在步骤S22,模拟计算电路9基于光盘10的类型设置例如过滤器常数和放大器增益。
在步骤S23,执行图3中所示的测试记录操作。如上所述,测试记录操作用于确定激光束的最佳发射功率。具体地,在测试记录中,通过改变从激光二极管11b发射的激光束的发射功率,获得伪数据,并将其写入功率校准区。在步骤S24,确定光盘10的最佳发射功率。例如,通过使用激光束驱动器6中的电流传感器测量激光束驱动电流,确定最佳记录发射功率的实际的激光束驱动电流。
在步骤S25,基于所确定的最佳发射功率,确定最佳激光束驱动电压。在步骤S26,在正从激光二极管11b发射激光束的同时,激光束驱动器6连续监控激光束驱动电流。为了维持激光束的最佳发射功率,实现反馈控制以基于图10中所示的电流-电压关系数据根据所测量的激光束驱动电流值来设置最佳激光束驱动电压。
根据第二实施例,图10中所示的电流-电压关系数据被存储在ROM 14中。CPU 15基于存储在ROM 14中的电流-电压关系数据和所监控的激光束驱动电流,控制D/D转换器3的输出电压,并基于相应的激光束驱动电流值调整激光束驱动电压。因此,对可以利用低发射功率进行记录的光盘10降低激光束驱动电压,从而有利于降低功耗。
可选地,还可以将在第一实施例中用于监控激光二极管11b及其附近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监控控制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驱动电流的监控相结合。
现在将参考图6和7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三实施例适用于本质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光盘摄录机1。而且,与第一实施例类似,使用符合DVD标准的光盘作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光盘摄录机1中的记录介质。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光盘摄录机1的基本结构本质上与图1中所示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盘摄录机1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包括在光盘摄录机1中的各部分的详细说明。在第三实施例中,可记录的光盘10涉及具有单个信号记录层的单层光盘和具有两个信号记录层的双层光盘。
现在将参考图6的流程图对根据第三实施例用于设置激光束驱动信号的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步骤S31,在检测到插入光盘10后,基于FE信号的S形波形的检测、光盘10的反射率和轨道的抖动信号频率来确定光盘的类型。详细地,确定光盘10是单层、双层、“+”、“-”、R还是RW类型。在后面将详细说明该确定步骤。在步骤S32,模拟计算电路9基于光盘10的类型设置例如过滤器常数和放大器增益。
在步骤S33,执行测试记录操作。如上所述,测试记录操作用于确定激光束的最佳发射功率。具体地,在测试记录中,通过改变从激光二极管11b发射的激光束的发射功率,获得伪数据,并将其写入功率校准区。在步骤S34,确定光盘10的最佳发射功率。
在步骤S35,基于所确定的最佳发射功率,确定从D/D转换器3提供给激光束驱动电路6b的最佳电压。在步骤S36,在从激光二极管11b发射激光束的同时,温度传感器11a连续监控激光二极管11b及其附近的温度。为了维持激光束的最佳发射功率,基于图4中所示的温度依赖数据从该温度值来确定最佳激光束驱动电流,而且,实现反馈控制以基于图10中所示的电流-电压关系数据设置最佳激光束驱动电压。
参考图7A和7B中所示的FE信号波形的例子对图6的步骤S31中用于确定光盘类型的确定步骤进行说明,其中该确定步骤包括确定层数。图7A和7B是各示出作为用于确定光盘类型的基础而检测到的FE信号的图。如图7A和7B中所示,当确定光盘的类型时,执行聚焦搜索操作,以便观测出现在FE信号端的S形波形。图7A和7B分别示出从双层和单层光盘10所获得的FE信号的S形波形的例子,其中纵轴表示电压,横轴表示时间。
如果如图7A中所示,检测到两个连续的S形波,则确定光盘10为双层类型。对比之下,如果如图7B中所示,检测到一个S形波,则确定光盘10为单层类型。而且,由于S形波的振幅大小与光盘10的反射率成比例,因此可以相互区分具有不同反射率的R介质和RW介质。而且,可以以一定的线速度关于其半径位置转动光盘10,以便开始聚焦伺服和循迹伺服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出现在PP信号末端的抖动信号的频率确定光盘10是“+”介质(+R/+RW)还是“-”介质(-R/-RW)。
图8示出在记录操作期间对不同类型的记录介质从D/D转换器3输出的激光束驱动电压值的例子。参考图8,如果光盘10是具有“+”格式的单层类型,则将电压设置为例如4.2V。如果光盘10是具有“-”格式的单层类型,则将电压设置为例如3.7V。另一方面,如果光盘10为具有“+”或者“-”格式的双层类型,则将电压设置为5.1V。
因此,无论光盘10是具有“+”或者“-”格式的单层还是双层类型,都可以确定最佳激光束驱动电压,从而实现低功耗。
根据第一到第三实施例,基于所确定的光盘10的类型、测试记录结果和所确定的最佳记录发射功率,调整激光束驱动电压。因此,当用低记录发射功率在光盘10上记录数据时,降低了激光束驱动电压,从而实现了低功耗。
而且,将第一到第三实施例应用到摄录机等便携式光盘记录装置,由于可以以可调整的方式来控制激光束驱动电压,因此非常有利于更加延长电池寿命。
尽管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的每个实施例主要涉及用于数据记录的激光束驱动电压的控制操作,但是通过改变提供给激光束驱动电路6b的电压,可以可选地实现光盘10的记录操作和光盘10的回放操作之间的激光束发射功率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该调整无须基于光盘10的类型,只要用于回放操作的发射功率低于用于记录操作的功率即可。例如,可以将用于回放的发射功率设置为约0.75mW,意味着与用于记录的电压相比,大大降低了提供给激光束驱动电路6b的电压。因此,通过调整记录和回放操作之间的激光束驱动电压,实现了低功耗。
而且,在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可以在测试记录操作前,而不是在测试记录操作后,设置激光束驱动电压。具体地,这是基于以下事实:可以基于从光盘10的轨道抖动信号所解码的LPP信息或ADIP信息,对光盘10的类型设置激光二极管11b的充分最佳的发射功率。从而,在当确定光盘10的类型时,可以设置激光束驱动器6的激光束驱动电压。
而且,在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尽管将对每一光盘类型优选的发射功率、激光束驱动电流和激光束驱动电压存储在ROM 14中,但是,输入部分4例如可以可选地具有网络接口,以便可以通过因特网获得这些参数值。作为另一可选,可以将这些参数值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0中,可以从该非易失性存储器20获得这些值。
而且,尽管在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在确定光盘10的类型后执行预定的处理,但是可基于从测试记录所获得的最佳发射功率,可选地控制激光束驱动电压而无需该判断步骤。这有利于精细地控制电源电压。作为另一可选,由于对每一类型的光盘10可以大致确定最佳发射功率,因此可以在确定光盘10的类型时,设置激光束驱动电压。
而且,如上所述,基于在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所确定的光盘10的类型,可调整地设置激光束驱动电压。可选地,为了控制发射功率,可基于光盘10的类型以外的参数例如光盘10的唯一特性的检测结果,可调整地设置激光束驱动电压。
而且,尽管每一实施例都涉及被称为光盘摄录机的与照相机集成的光盘记录/回放装置,但是每一实施例可以可选地应用于例如固定的光盘记录/回放装置。而且,尽管每一实施例都涉及在符合DVD标准的光盘上记录数据的装置,但是每一实施例可以可选地涉及在符合其它标准的光盘上记录数据的装置。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及其它因素,可以出现各种修正、组合、子组合和改变,只要它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Claims (8)

1.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其通过向所装载的光盘发射激光束将信息信号记录在该光盘上,该光盘记录装置包括:
检测器,其基于从该光盘反射的光所获得的预定值来检测该光盘的特性;
激光束发射器,其向该光盘发射激光束;
激光束驱动器,其向该激光束发射器提供激光束驱动信号;
电源,其向该激光束驱动器提供驱动电源;以及
控制器,其根据所检测到的光盘特性,调整提供给该激光束驱动器的驱动电源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该检测器检测到的光盘的特性包括光盘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该检测器检测到的光盘的特性包括该光盘中所包含的记录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从该反射光获得的该预定值包括聚焦误差信号波形、光盘的反射率和轨道的抖动频率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激光束发射器执行将伪数据写入该光盘的校准区的测试记录操作,以及
其中,该控制器基于从该测试记录操作获得的激光束发射功率值,确定适合于该光盘的记录发射功率,并且该控制器设置从该电源提供给该激光束驱动器的该驱动电源的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检测从该激光束驱动器提供给该激光束发射器的激光束驱动信号的电流,
其中,该控制器根据由该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流的改变,确定适合于在光盘上进行记录操作的发射功率,并且该控制器设置从该电源提供给该激光束驱动器的该驱动电源的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检测该激光束发射器及其附近的温度,
其中,该控制器根据由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的改变,确定适合于在该光盘上进行记录操作的发射功率,并且该控制器设置从该电源提供给该激光束驱动器的该驱动电源的电压。
8.一种用于通过向光盘发射激光束将信息信号记录在该光盘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步骤,用于基于从该光盘反射的光所获得的预定值来检测该光盘的特性;
调整步骤,用于根据检测到的该光盘的特性,调整用于驱动该激光束的电源电压;以及
生成步骤,用于利用该调整后的电源电压生成激光束驱动信号。
CNA2006100584569A 2005-03-24 2006-03-24 在光盘上记录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8382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87104 2005-03-24
JP2005087104A JP2006268980A (ja) 2005-03-24 2005-03-24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8261A true CN1838261A (zh) 2006-09-27

Family

ID=37015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584569A Pending CN1838261A (zh) 2005-03-24 2006-03-24 在光盘上记录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50926A1 (zh)
JP (1) JP2006268980A (zh)
CN (1) CN183826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5446B2 (ja) * 2006-05-18 2012-04-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トリーム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ストリームデータ記録装置
JP2008117428A (ja) * 2006-10-31 2008-05-22 Toshiba Corp レーザパワー制御方法並びにこの方法を用いたレーザ駆動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8130109A (ja) * 2006-11-16 2008-06-05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レーザ駆動方法
JP2011250574A (ja) * 2010-05-26 2011-12-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機器、電源制御方法および電源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5037062A1 (ja) * 2013-09-10 2015-03-19 株式会社 東芝 記録再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9579B1 (en) * 1998-04-09 2002-01-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miconductor laser diode driving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JP4145713B2 (ja) * 2003-05-19 2008-09-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ーザパワー制御装置と情報記録装置と光ディスク装置とレーザ光源駆動電流値決定方法と情報記録方法と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268980A (ja) 2006-10-05
US20060250926A1 (en) 2006-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39310B2 (en) Optical disk drive having optical power control
CN1213416C (zh) 激光二极管驱动器
CN1838261A (zh) 在光盘上记录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722243A (zh) 光盘设备和记录介质
KR101142958B1 (ko) 광기록기기 및 그 기록파워 탐색방법
CN1253868C (zh) 用于控制滑块的光盘设备和方法
CN1815572A (zh) 光记录及再现设备
US74775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writing test using charge pumps in optical disk reproduc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70211594A1 (en)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write power of a light source in an optical disk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using the method
US8228780B2 (en) Optical disk device
US20050013225A1 (en) Multilayer type of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US8270276B2 (en) Optical disc driv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ower of laser light in recording to optical disc
US8000211B2 (e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9564167B2 (e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04146050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のモニタフォトダイオード利得制御装置
JP2005276343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8335142B2 (en) Optical disc driv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laser light power in optical disc drive
CN1612239A (zh) 菱形失真调整方法以及菱形失真调整单元
US7480226B2 (en) Optical disc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optimum bias power decision method therefor
CN1811934A (zh) 光盘存储装置中激光功率的温度补偿方法
US7031248B2 (en) Push-pull signal-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disk apparatus
JPWO2007034783A1 (ja) 半導体レーザ駆動装置、光ヘッド装置および光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4569557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KR100329235B1 (ko) 광디스크의 기록제어 방법
US7596065B2 (en) Optical disk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allowing simple and fast setting of an optimum record pow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