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0984A - 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0984A
CN1820984A CN 200610008538 CN200610008538A CN1820984A CN 1820984 A CN1820984 A CN 1820984A CN 200610008538 CN200610008538 CN 200610008538 CN 200610008538 A CN200610008538 A CN 200610008538A CN 1820984 A CN1820984 A CN 1820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transfer unit
safety strap
tongue piece
ton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0853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山忠
片冈将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a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ka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ta Corp filed Critical Taka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20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09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目的在于提高舌片操作简便性和取出舌片的顺利性,在将舌片输送部件设定在舌片握持位置上时不会给乘员带来不适。在其安全带输送部件(20)处于舌片收容位置(A)的状态下,当电动机(23)转动时,阳螺纹轴(16)转动,使杆支撑部件(17)向前移动。这时,由于导向轴(22)处于导向孔(21a)的水平部分(21a1),所以杆(19)保持倾斜姿势,并且安全带输送部件(20)在低于座面(2a1)的位置上向前移动。当导向轴(22)处于导向轴(21a)的倾斜部分(21a2)时,杆(19)立起,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舌片握持位置(B)。

Description

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备在汽车等车辆上的由座椅安全带对乘员进行约束保护的座椅安全带装置,涉及一种用于辅助取出舌片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中所述舌片支撑在座椅安全带上并卡定在固定于车身等上的带扣内。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设置在汽车等车辆座椅上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在发生碰撞时等有较大减速度作用在车辆上的紧急情况下,通过由座椅安全带对乘员进行约束而阻止乘员从座椅上飞出,对乘员进行保护。
作为这种现有的座椅安全带装置之一,例如具有图17所示的三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在图17中,1表示设置在车辆座椅2上的座椅安全带装置;3表示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其固定在车辆座椅2附近的车身上,通常进行施力,以便可拉出地卷绕座椅安全带4,紧急情况下不能拉出座椅安全带4;5表示可滑动地支撑在座椅安全带4上的舌片;6表示带扣,其位于车辆座椅2侧方并固定在车辆座椅2或车身上,且与舌片5卡定;7表示安装在中柱8等车辆侧部上方并用于引导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3中拉出的座椅安全带4的安全带导向件。另外,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3中拉出的座椅安全带4前端的安全带固定部4a固定在车辆座椅2或车身上。
对于这种结构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在乘员佩戴座椅安全带4时,乘员坐在车辆座椅2上,将座椅安全带4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3中拉出,将舌片5卡定在带扣6上以后,将手从舌片上拿开,从而由座椅安全带卷收器3卷绕拉出的多余的座椅安全带4,消除座椅安全带4的松弛,座椅安全带4佩戴在乘员身上。
在这种座椅安全带装置1中,在未佩戴座椅安全带4时,座椅安全带4几乎没有松弛地卷绕在卷收器3上。因此,例如位于安装在中柱8上的安全带导向件7和被固定的座椅安全带4的安全带固定部4a之间的座椅安全带4大致处在沿着中柱8的位置。因而,由座椅安全带4支撑的舌片5也位于中柱8的附近。
然而,如果在未佩戴座椅安全带4时,舌片5处于这种位置,当乘员坐在车辆座椅2上时,舌片5处于乘员侧方且后方的位置。因而,当坐在车辆座椅2上的乘员为了佩戴座椅安全带4而要用手抓住舌片5时,不得不特意朝向后方而以不稳定姿势抓取舌片5,因而存在难以抓住舌片5,并且将舌片5卡定到带扣6上时的舌片5的操作麻烦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容易抓取舌片,简化了佩戴座椅安全带时的舌片操作的座椅安全带发送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座椅安全带发送器装置包括可自由伸缩地设置的套筒型连杆、能够与设置在该连杆前端的软带间隙配合的安全带挂钩部以及使所述杆伸缩动作的电动机。当乘员上车,关闭车门,并接通点火开关时,则电动机进行驱动,为了将安全带挂钩部设定在收容位置,收缩了的连杆伸出,安全带挂钩部向前方突出。由此,与安全带挂钩部间隙配合的座椅安全带的一部分和舌片也向前上方伸出,将支撑在该座椅安全带上的舌片设定在乘员手容易触及的舌片握持位置上。乘员用手抓住舌片并插入卡定到带扣内,即使没有抓住舌片,从安全带挂钩部向前方突出到经过规定时间后,电动机反转驱动,连杆缩回。
专利文献1:实开昭61-176047号公报(例如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图1等)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座椅安全带发送器装置中,将安全带挂钩部设定在收容位置上的连杆,从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后下部通过乘员腰部旁边或其附近,向斜上方突出。因而,一旦乘员坐在座椅上,则由于安全带挂钩部突然从乘员腰部旁边或其附近由车辆座椅的座部座面向上方突出,靠近乘员的眼睛,因而乘员会产生不适感。
而且,在套筒型连杆处于最大限度地扩展的状态下,乘员虽然会用设置安全带挂钩部一侧的手(也就是在安全带挂钩部设置在车辆座椅右侧时为右手;在安全带挂钩部设置在车辆座椅左侧时为左手)握持所述座椅安全带或舌片,但是扩展的连杆造成妨碍,乘员无法顺利地握持座椅安全带或舌片。因而,佩戴座椅安全带时的舌片操作不一定简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舌片取出辅助装置,进一步提高乘员对舌片的操作简便性和舌片取出的顺利性,在安全带挂钩部的舌片握持位置设定时,不会给乘员带来不适感,且不会与乘员抵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安全带装置,可以使舌片的操作简便,并能够顺利地取出舌片,从而能够简单地佩戴座椅安全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是一种将自由滑动地对舌片进行支撑且对乘员进行约束的座椅安全带输送到舌片握持位置上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所述舌片握持位置设定在就座于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前方且处于所述车辆座椅的侧方,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与所述座椅安全带抵接并输送该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输送部件、使该安全带输送部件在设定于所述车辆座椅后部侧方的舌片收容位置与所述舌片握持位置之间在所述车辆座椅侧方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以及使该移动装置工作的驱动装置。
技术方案2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是下述移动装置:使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从所述舌片收容位置一边维持低位置一边沿着所述车辆座椅侧面向前方移动,并且在向前方移动规定量的所述舌片握持位置的附近位置将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设定在高于所述低位置的高位置上。
技术方案3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在所述低位置设定在低于所述车辆座椅座面的位置上,并且在所述高位置设定在高于所述车辆座椅座面的位置上。
技术方案4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在通常情况下设定在输送所述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输送位置上,并且被设定成:当被施加从所述舌片握持位置朝向所述舌片收容位置方向的力时,保持在所述安全带输送位置上,当被施加从所述舌片握持位置朝向所述舌片收容位置的方向以外的方向的规定值以上的力时,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转动,从所述安全带输送位置退避。
技术方案5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与所述车辆座椅的侧面平行且与所述车辆座椅的底面平行地设置的阳螺纹轴;与所述阳螺纹轴螺合且通过转动该阳螺纹轴而沿着阳螺纹轴移动的杆支撑部件;一端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杆支撑部件上,另一端部上设有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并且中间部设有导向轴的杆;以及具有用于引导所述导向轴的导向孔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孔,由下述部分构成:水平部分,从与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的舌片收容位置对应的位置向前水平地延伸;和倾斜部分,在与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的所述附近位置对应的位置上,从所述水平部分连续地设置,并朝与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的舌片握持位置对应的位置上升地倾斜。
技术方案6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由在所述车辆座椅的前后方向上相隔规定间隔地设置的一对皮带轮和挂在这些皮带轮上的环形带构成;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由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环形带上。
技术方案7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设有导向部件,该导向部件具有用于引导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的导向孔;在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与所述导向孔之间设有摩擦减轻装置。
技术方案8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减轻装置,是在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上设置可沿导向孔转动的辊,或在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与所述导向孔的抵接部以及所述导向部件的导向孔的内周面的至少一方上涂敷树脂。
技术方案9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座椅的侧面、所述车辆座椅座部的内部、所述车辆座椅侧方的车门、所述车辆座椅侧方的车辆底板以及所述车辆座椅侧方的侧门框中的任一方上。
技术方案10的座椅安全带装置,至少包括所述座椅安全带、设置在车身上并始终沿卷绕方向对所述座椅安全带施力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所述舌片、位于所述车辆座椅的侧方且设置在车身上并与所述舌片插入扣合的带扣,其特征在于:技术方案1~9中任一项所述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设置在与所述带扣相反一侧的所述车辆座椅的侧方。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的技术方案1~9中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在由安全带输送部件向前方输送座椅安全带时,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不会偏靠向车辆座椅一侧地笔直向前移动,所以乘员几乎不会觉察到安全带输送部件20,因而能够防止给乘员造成不舒适感。
而且,根据技术方案2和3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一边保持在最初低位置一边笔直地向前方移动,在舌片握持位置的附近位置处于高位置,所以乘员能够容易地从安全带输送部件上握持座椅安全带或舌片。因而,能够提高乘员对舌片的操作简便性和取出舌片的顺利性。此时,通过在舌片握持位置的附近位置,将安全带输送部件设定在比座面高的位置上,能够进一步提高舌片的操作简便性和取出舌片的顺利性。
即使将安全带输送部件设定在比座面高的位置上,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从距离乘员眼睛比较远的膝部附近也就是从车辆座椅座部的前端部上升,所以能够防止造成不舒适感。
而且,在将安全带输送部件设定在舌片握持位置上时,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不会偏靠向车辆座椅一侧,所以即使安全带输送部件设定在比座面高的位置上,也可以防止安全带输送部件与乘员抵接。
而且,由于设置了安全带输送部件的杆在乘员膝部附近位置(车辆座椅座部的前部)几乎沿铅直方向直立,所以在握持座椅安全带或舌片时,杆不会造成妨碍,乘员即使用设置有舌片取出辅助装置一侧的手也可以容易地握持座椅安全带或舌片。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乘员对舌片的操作简便性和取出舌片时的顺利性。
而且,根据技术方案4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在安全带输送部件处于安全带输送位置的状态下,当乘员为了将舌片插入扣合到带扣内而握持座椅安全带或舌片时,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从乘员一侧突出,所以可以认为难以将座椅安全带从安全带输送部件上取下,但是当乘员将座椅安全带从安全带输送部件上取下时,由于将向上的规定值以上的力施加在该安全带输送部件上,所以可以通过使安全带输送部件转动而从安全带输送位置退避。因而,乘员能够容易地将座椅安全带从安全带输送部件上取下。
在将安全带输送部件设定在舌片握持位置上的状态下,乘员虽然将座椅安全带从安全带输送部件上取下,但是并未将舌片插入扣合到带扣内,在放开座椅安全带时,与现有技术相同地,由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对座椅安全带进行卷绕,所以座椅安全带和舌片返回到舌片收容位置。而且,当经过规定时间后,虽然安全带输送部件要返回到舌片收容位置,但是可以认为它与已返回到舌片收容位置的座椅安全带抵接,因而并不会进一步返回,由于通过座椅安全带对安全带输送部件施加从舌片收容位置朝向舌片握持位置方向的规定值以上的力,所以可以通过使安全带输送部件转动而从安全带输送位置退避。因而,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可以在座椅安全带上滑过,所以能够使安全带输送部件返回到舌片收容位置。由此,在下次佩戴座椅安全带时,能够将座椅安全带和舌片可靠地设定在舌片握持位置上。
而且,根据技术方案6~8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虽然通过挂在一对皮带轮之间的环形带使安全带输送部件移动,但是由于环形带通常由橡胶或树脂等挠性材料构成,所以能够控制安全带输送部件移动时所产生的声音。特别是通过用辊来移动安全带输送部件,能够减少安全带输送部件移动时安全带输送部件和支撑部件以及导向部件的摩擦声。此外,除了辊之外,通过在安全带输送部件和导向孔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涂敷树脂,也可以减少上述摩擦声。
根据技术方案10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由于能够简便地对舌片进行操作且顺利地取出舌片,因而能够简单地进行座椅安全带的佩戴。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的整体,图1(a)是从车身前方观看车辆座椅的视图,图1(b)是从车身右侧观看车辆座椅的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舌片取出辅助装置中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舌片取出辅助装置中的电动机驱动控制流程的视图;
图4示意性地表示未佩戴座椅安全带时舌片的收容位置,图4(a)是正视图,图4(b)是在图4(a)中沿IVB方向所看到的局部视图;
图5表示本发明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图5(a)是表示带扣的收容位置状态的视图,图5(b)是表示带扣的使用位置状态的视图;
图6表示本发明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图6(a)是表示带扣的收容位置状态的视图,图6(b)是表示带扣的使用位置状态的视图;
图7表示本发明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图7(a)是示意性地表示安全带输送部件的舌片握持位置状态的视图,图7(b)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安全带输送部件的舌片收容位置打开车门的状态的视图,图7(c)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安全带输送部件的舌片收容位置关闭车门的状态的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图8所示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其他部分的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一部分的视图,是与图8相同的视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视图,图11(a)是座椅安全带装置的简略立体图,图11(b)是舌片取出辅助装置的简略立体图;
图12表示图11(b)所示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图12(a)是平面视图,图12(b)是沿12(a)中XIIB-XIIB线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1(b)所示舌片取出辅助装置所使用的环形带和皮带轮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4是沿12(a)中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图15局部地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中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图15(a)是安全带输送部件的俯视图,图15(b)是表示安全带输送部件转动状态的视图;
图16表示图15所示安全带输送部件,图16(a)是表示突出位置的视图,图16(b)是表示退避位置的视图;
图17是表示现有一般三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利用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的整体,图1(a)是正视图(从车身前方所看到的视图),图1(b)是左侧视图(从车身右侧所看到的视图)。而且在下述各个实施例的说明中,对与之前的实施例相同的构成元件和与上述图17所示现有示例相同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而且,说明中所使用的未图示的标记由其他附图所示的标记代替)。
该实施例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如上述图17所示的三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1所示,至少包括座椅安全带卷收器3、座椅安全带4、舌片5、带扣6以及安全带导向件7,而且,在设置于车辆座椅2上的公知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中使用。
如图1(a)和图1(b)所示,该实施例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设置在车身右侧的车辆座椅2上。车辆座椅2包括乘员腰部就座的座部2a、乘员背部靠着的靠背部2b以及对座部2a进行支撑并且可调整车身前后位置及高度位置地设置在车身底板部上的座椅框架2c。
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包括在舌片收容位置A和舌片握持位置B之间输送比座椅安全带的舌片5靠下的安全带固定部4a一侧的部分的舌片输送部(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移动装置)11和使该舌片输送部11动作的驱动部(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移动装置)12。上述舌片输送部11和驱动部12都设置在固定于车辆座椅2的座椅框架2c的右侧面2c1上的支撑框架13上。
舌片输送部11包括在前后方向上保持规定间距地安装在支撑框架13上的前后一对支撑托架14、15;可转动地支撑在上述支撑托架14、15上并且在座椅框架2c的右侧面2c1和座椅框架2c的底面2c2上平行延伸的阳螺纹轴16;具有螺合在该阳螺纹轴16上的阴螺纹,并可以通过该阳螺纹轴16的转动而沿前后方向在阳螺纹轴16上移动的杆支撑部件17;一端部通过转动轴18可转动地支撑在该杆支撑部件17上的杆19;在车身左右方向上且向车辆座椅2方向突出地设置在该杆19另一端部上的安全带输送部件20,其与座椅安全带4抵接并将座椅安全带4部分地向前方输送;位于支撑框架13和杆19之间地安装在支撑框架13上,并具有导向孔21a的板形导向部件21;以及与导向孔21a间隙配合并由该导向孔21a引导的导向轴22。另外,在图1(b)中,杆支撑部件17、转动轴18、杆19、安全带输送部件20和导向轴22都用实线各表示出两个,这是为了便于理解安全带输送部件20能够设定在后述舌片收容位置A和舌片握持位置B这两个位置而用实线各表示出两个,实际上这些部件17、18、19、20、22均只各设置了1个。
安全带输送部件20包括与座椅安全带4的平面抵接的轴部20a以及设置在该轴部20a前端并能够与座椅安全带4的边缘抵接的球状凸缘20b。而且,座椅安全带4的两个边缘分别通过杆19和凸缘20b进行引导,并由轴部20a将座椅安全带4部分地向前方输送。
而且,导向部件21的导向孔21a由水平部分21a1和倾斜部分21a2构成,从与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安全带收容位置A对应的导向轴22的位置直至与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坐在车辆座椅2上的乘员膝部右侧附近的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位置(相当于本发明的舌片握持位置附近位置)对应的位置α的水平部分21a1,平行于座椅框架底面2c2地延伸,从该位置α至与舌片握持位置B对应的导向轴22位置的倾斜部分21a2与水平部分21a1连续且折弯,并向斜前上方延伸。
在导向轴22位于导向孔21a的水平部分21a1上并向前方与座椅框架2c的底面2c2平行地直进移动期间,安全带输送部件20总是设定在车辆座椅2的座部2a的上表面即低于座面2a1的下方位置上,在导向轴22移动到导向孔21a的倾斜部分21a2并在该倾斜部分21a2中移动期间,杆19一边以转动轴18为中心转动,一边向前方直进移动,当导向轴22到达与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舌片握持位置B对应的倾斜部分21a2的末端位置时,设定在高于车辆座椅2的座部2a的座面2a1的、车辆座椅2上的乘员膝部右侧附近位置,即舌片握持位置B。
当乘员没有坐在车辆座椅2上时,导向轴22设定在与导向孔21a的水平部分21a1的一端(始端)抵接的位置上,在该状态下,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车辆座椅2后部侧方的舌片收容位置A。而且,当乘员坐在车辆座椅2上时,导向轴22设定在与导向孔21a的倾斜部分21a2的末端抵接的位置上,在此状态下,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比车辆座椅2的座面2a1高的上方位置上,并设定于坐在车辆座椅2上的乘员膝部附近侧方位置的舌片握持位置B。
驱动部12包括设置在支撑框架13上的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位置设定用电动机(下文简称为电动机)23和用于转动连接该电动机23的输出转动轴以及阳螺纹轴16的联轴器24。电动机23向一个方向转动驱动,阳螺纹轴16沿相同方向转动,从而使杆支撑部件17向前方移动;而且,电动机23向与该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驱动,阳螺纹轴16沿相同方向转动,从而杆支撑部件17向后方移动。此时,在支撑框架13上设置了图中未示的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突条或凹槽构成的导轨,通过该导轨可以使杆支撑部件17稳定且可靠地移动。
下文将对用于有选择地将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舌片收容位置A或舌片握持位置B上的驱动部12的电动机23的驱动控制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把来自车门传感器26的车门关闭信号输入到电动机23的控制装置(中央处理装置:CPU)25内,并且把来自就座传感器27的乘员已坐在车辆座椅2上的就座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25内,把来自带扣传感器(或带扣开关:在下文记作带扣传感器)28的表示舌片5插入扣合在带扣6内的舌片扣合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25内。控制装置25根据这些信号按照图3所示的流程对电动机23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将安全带输送部件20自动地设定在舌片握持位置B或舌片收容位置A。此时,车门传感器26、就座传感器27和带扣传感器28都可以使用公知的传感器。
下文将对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各个位置A、B的设定进行具体说明。
当乘员没有坐在车辆座椅2上,座椅安全带4处于非佩戴状态时,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图1(b)所示的舌片收容位置A上。如图1(b)和图4(a)所示,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3拉出并通过座椅安全带导向件7的座椅安全带4前端部的安全带固定部4a,固定在安装托架41上,该安装托架41固定在车辆座椅2的座椅框架2c上。
如图4(b)所示,在座椅安全带4上设置了舌片止动器42,可滑动地支撑在座椅安全带4上的舌片5被该舌片止动器42停止,不能继续向安全带固定部4a的方向移动。在这种状态下,比舌片5靠近安全带固定部4a一侧的座椅安全带4与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轴部20a的前侧抵接。因而,当乘员进入车辆时,处于舌片收容位置A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和座椅安全带4不会相互妨碍,乘员能够顺利地乘车。
如果乘员进入车辆,坐在车辆座椅2的座部2a上并关闭车门,则车门传感器26输出显示车门已经关闭的车门关闭信号,并且就座传感器27输出显示乘员已经坐在车辆座椅2座部2a上的就座信号(此时,车门关闭信号和就座信号的输出顺序是任意的,在下文说明中,为了方便首先叙述车门关闭信号)。
如图3所示,根据步骤S1中的来自车门传感器26的车门关闭信号和步骤S2中的来自就座传感器27的就座信号,在步骤S3中,控制装置25沿杆支撑部件17向车辆前方移动的方向对电动机23进行转动驱动。在步骤S4中,通过电动机23的转动驱动使杆支撑部件17沿阳螺纹轴16向前方移动。此时,由于杆19的导向轴22被导向孔21a的水平部分21a1引导而进行移动,所以杆19维持处于舌片收容位置A的倾斜姿势而向前方移动。
因此,杆19前端部的安全带输送部件20一边保持在比车辆座椅2的座部2a座面21a1低的位置,一边与座椅框架2c的底面2c2平行地、不会偏靠车辆座椅2一侧地笔直向前直线移动。通过该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向前移动,使与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轴部20a抵接的座椅安全带4随着该安全带输送部件20向前移动而一起向前输送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3拉出的部分。此时,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20一边维持比车辆座椅2的座部2a的座面21a1低的位置,一边不偏靠车辆座椅2一侧地向前移动,所以乘员几乎不会觉察到安全带输送部件20,因而不会产生不适感。而且不言而喻,乘员不会觉察到由安全带输送部件20输送的座椅安全带4,此时,座椅安全带4仅沿车辆座椅2右侧附近向前方伸出而不会进入乘员一侧,因而不会产生不适感。
如图1(b)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当导向轴22经过导向孔21a的折弯点位置α时,则由于导向轴22被导向孔21a的倾斜部分21a2引导而进行移动,所以杆19一边以转动轴18为中心逆时针转动,一边沿阳螺纹轴16移动。由此,杆19立即立起,安全带输送部件20向上方移动,与座椅安全带4的轴部20a抵接的部分向上抬起。可滑动地支撑在座椅安全带4上的舌片5也随之向上移动。
当导向轴22到达导向孔21a的倾斜部分21a2的末端时,则控制装置25根据来自未图示的限制开关的接通信号使电动机23停止。此时,杆19处于最大限度立起的姿势,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车辆座椅2前侧的高于座面2a1的舌片握持位置B上。于是,与座椅安全带4的轴部20a抵接的部分和舌片5也向上方移动,并设定在乘员容易握持的位置上。在杆19进行这种立起动作时,杆19向乘员一侧倾斜,安全带输送部件20不会进入乘员一侧,并且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20从比较远离乘员眼睛的膝部附近升高,所以即使安全带输送部件20上升到比座面2a高的位置,也不会给乘员带来不适感。
如果像上述那样将座椅安全带4和舌片5设定在乘员容易握持的位置上,则乘员能够容易地从安全带输送部件20握持座椅安全带4或舌片5。此时,由于杆19如图1(b)所示那样在乘员膝部附近的位置(座部2a的前部)上几乎沿铅直方向直立,所以在握持座椅安全带4或舌片5时,杆19不会造成妨碍,乘员用设置有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一侧的右手,也能够更加容易地握持座椅安全带4或舌片5。
在步骤S6中,乘员将舌片5插入扣合到位于与安全带输送部件20相反一侧的车辆座椅2左侧的带扣6内。于是,带扣传感器28接通,来自带扣传感器28的舌片扣合信号输入给控制装置25。
在步骤S7中,控制装置25根据来自带扣传感器28的舌片扣合信号使电动机23向使杆支撑部件17朝车辆后方移动的方向进行转动驱动。在步骤S8中,通过电动机23的转动驱动使杆支撑部件17沿阳螺纹轴16向后方移动。此时,由于导向轴22被导向孔21a的倾斜部分21a2引导并进行移动,所以杆19一边以转动轴18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边沿阳螺纹轴16移动。于是,杆19立刻倒伏,安全带输送部件20向下移动,处于比座面2a低的位置。
当导向轴22到达导向孔21a的折弯位置α时,如图1(b)中双点划线所示,杆19处于最大限度倒伏初期的倾斜姿势。之后,由于导向轴22沿导向孔21a的水平部分21a1移动,所以杆19一边维持该倾斜姿势,一边向后方移动,在步骤S9中,安全带输送部件20处于图1(b)中实线所示的初期舌片收容位置A。而且,在步骤S9中,控制装置25根据来自未图示的的限制开关的信号使电动机23停止,该限制开关用于检测该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舌片收容位置A。
当乘员为了下车而从带扣6中解开舌片5并松开手时,座椅安全带4因被座椅安全带卷收器3进行卷绕而部分地向后移动。当座椅安全带卷收器3对座椅安全带4卷绕结束时,舌片5与舌片止动器42抵接并处于规定位置,比该舌片5靠近安全带固定部4a一侧的座椅安全带4与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轴部20a的前侧抵接而处于未佩戴座椅安全带时的初期状态。因而,当乘员下车时,处于舌片收容位置A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和座椅安全带4不会彼此妨碍,乘员能够顺利地下车。另外,由于座椅安全带4比较柔软并具有挠性,所以未佩戴座椅安全带4时收容位置可能会稍微偏移而不固定,可以认为不与处于舌片收容位置A的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轴部20a抵接。此时,虽然图中未示,但是通过设置用于保持未佩戴座椅安全带4时的收容位置的适当装置,也可以使座椅安全带4的收容位置固定。
根据该实施例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在利用安全带输送部件20向前方输送座椅安全带4时,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20保持在比车辆座椅2的座部2a的座面21a1低的位置,并且不偏靠车辆座椅2一侧地笔直地向前移动,所以乘员几乎感觉不到安全带输送部件20,能够防止给乘员带来不适感。
而且,当将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舌片握持位置B上时,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比座面2a1高的位置上,所以乘员能够容易地从安全带输送部件20握持座椅安全带4或舌片5。而且,由于杆19在乘员膝部附近的位置(座部2a的前部)几乎沿铅直方向直立,所以在握持座椅安全带4或舌片5时,杆19不会造成妨碍,乘员用设置有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一侧的右手也能够更容易地握持座椅安全带4或舌片5。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乘员对舌片5的操作简便性和取出舌片的顺利性。
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20从距乘员眼睛比较远的膝部附近也就是车辆座椅2的座部2a的前端部升高,所以即使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比座面2a1高的位置上,也能够防止造成不适感。
而且,在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舌片握持位置B上时,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20不会偏靠向车辆座椅2一侧,即使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比座面2a1高的位置上,也可以防止安全带输送部件20与乘员抵接。
根据该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由于舌片5的操作简便,且能够顺利地取出舌片5,因而能够简单地进行座椅安全带4的佩戴。
图5表示本发明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图5(a)是表示带扣的收容位置状态的视图,图5(b)是表示带扣的使用位置状态的视图。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虽然带扣6的位置都被固定,但是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中,带扣6也可以在收容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即,带扣装置30包括带扣6、连接在该带扣6上的支撑杆31、使该支撑杆31转动的杆转动部件32以及对该杆转动部件32进行驱动的带扣驱动用电动机33。
支撑杆31通过转动轴34可沿车辆前后方向转动地安装在车辆座椅2或车身上。以该支撑杆31的转动轴34为基准,在与带扣6相反一侧,贯穿设置了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31a。通过可滑动地贯穿该长孔31a的连接销35,支撑杆31和杆转动部件32可相对转动且相对移动地连接。
杆转动部件32与支撑杆31的连接部的相反一侧的端部通过螺纹式伸缩机构36与带扣驱动用电动机33的转动轴33a相连。螺纹式伸缩机构36由固定在杆转动部件32上的阳螺纹部件37以及形成在转动轴33a上且与阴螺纹部件37螺合的阳螺纹部件38构成。而且,阳螺纹部件38也可以与转动轴33a分体设置,并连接在该转动轴33a上。
当带扣驱动用电动机33的转动轴33a转动而使阳螺纹部件38沿相同方向转动时,阴螺纹部件37对应于带扣驱动用电动机33的转动方向,在图5(a)和图5(b)中沿左右方向可逆地进行移动,从而使螺纹式伸缩机构36进行伸缩。带扣驱动用电动机33和螺纹式伸缩机构36设置在车辆座椅2的座部2a内或座部2a的下方。
而且,如图5(a)所示,在未使用带扣6时,螺纹式伸缩机构36最大程度地收缩,支撑杆31几乎处于铅直方向,带扣6设定在收容在车辆座椅2的靠背部2b内的收容位置上。而且,如图5(b)所示,在使用带扣6时,螺纹式伸缩机构36伸长到最大程度,杆转动部件3以转动轴34为中心使支撑杆3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该支撑杆31转动时,连接销35沿形成在支撑杆31上的长孔31a滑动。于是,带扣6通过形成在车辆座椅2背部2b上的带扣出入口(图中未示),进入车辆座椅2的座席一侧并设定在使用位置。而且,一旦使带扣驱动用电动机33停止,则通过使阳螺纹部件38和阴螺纹部件37螺合而将该带扣6固定在该使用位置上。这样一来,由支撑杆31、杆转动部件32、转动轴34和连接销35构成本发明的带扣移动装置。
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带扣装置30的带扣驱动用电动机33与控制装置25相连,由控制装置25进行驱动控制。
在未佩戴座椅安全带4时,带扣6设定在图5(a)所示的收容位置上。因而,当乘员在未佩戴座椅安全带4的状态下上下车时,与上述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相同地,带扣6也不会造成妨碍,乘员能够顺利地上下车。
而且,控制装置25与上式实施例相同地,当在步骤S3中对电动机23进行转动驱动时,随该电动机23的转动连动,对带扣装置30的带扣驱动用电动机33也进行驱动。因而,舌片5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地被输送到舌片握持位置B,并且由于带扣6移动到使用位置,所以在佩戴座椅安全带4时,乘员能够简单地将舌片5插入扣合在带扣6内。而且,带扣6从使用位置向收容位置的移动,例如舌片5与带扣分离时,通过断开带扣传感器28使带扣驱动用电动机33沿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螺纹式伸缩机构36收缩,支撑杆3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带扣6从图5(b)所示的使用位置向图5(a)所示的收容位置移动。
该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其他结构和其他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相同。
图6(a)和图6(b)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分别与图5(a)和图5(b)相同的视图。
在上述图5(a)和图5(b)的示例中,虽然通过使支撑杆31转动运动而有选择地将带扣6设定在收容位置或使用位置,但是也可以通过支撑杆31的直线运动而有选择地将带扣6设定在收容位置或使用位置上。
即,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该带扣装置30内,螺纹式伸缩机构36由阴螺纹部件37和形成在转动轴33a上且与阴螺纹部件37螺合的阳螺纹部件38组成。对带扣6进行支撑的筒状支撑杆31连接在阴螺纹部件37上。该阴螺纹部件37设置在固定于车辆座椅2或车身上的筒状导向限制部件39上。此时,导向限制部件39包括:导向部39a,该导向部39a用于不可相对转动地而可在导向限制部件39长度方向上移动地引导阴螺纹部件37;和移动限制部39b,在带扣6的使用位置对带扣6进入座席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
当带扣驱动用电动机33的转动轴33a转动而使阳螺纹部件38沿相同方向转动时,则阴螺纹部件37对应于带扣驱动用电动机33的转动方向沿转动轴33a的轴向可逆地移动,从而使螺纹式伸缩机构36伸缩。即,支撑杆31从导向限制部件39进入或收容在导向限制部件39内。
由支撑杆31、螺纹式伸缩机构36和导向限制部件39,构成本发明的带扣移动装置。
与上述带扣装置30的实施例相同,在该实施例的带扣装置30中,设定了带扣6被车辆座椅2遮挡的图6(a)所示的收容位置和带扣6进入车辆座椅2的座席一侧的图6(b)所示的使用位置。
在该实施例的带扣装置30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支撑杆31进行直进运动,而不进行转动运动。因而,支撑杆31的移动稳定,能够更为可靠地设定带扣6的收容位置和使用位置。此时,在带扣6的使用位置上,通过使固定于支撑杆31上的阴螺纹部件37与移动控制部39b抵接,将其锁定在带扣6进入座席侧的方向上,该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
而且,在乘员将舌片5插入扣合到带扣6内并佩戴座椅安全带4的状态下,例如因较大的车辆减速度使乘员产生向前的惯性移动等,由座椅安全带4和舌片5向带扣6施加拉伸力,该力经由支撑杆31和阴螺纹部件37被导向限制部件39可靠地承受。
该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其他结构、其他动作和其他效果实质上与图5所示实施例相同。
在上述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带扣6从乘员腰部附近稍微突出到车辆座椅2的座面2a1的上方,但是带扣6的使用位置上的高度比较低,即使带扣6如上述那样突出,也不会位于乘员眼前,因而不会给乘员带来不舒适感。
图7表示本发明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图7(a)是示意性地表示安全带输送部件的舌片握持位置状态的视图,图7(b)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安全带输送部件的舌片收容位置上打开车门状态的视图,图7(c)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安全带输送部件的舌片收容位置上关闭车门状态的视图。
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中,虽然将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设置在车辆座椅2上,但是如图7(a)~7(c)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中,除了将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设置在车辆座椅2上,也可以将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设置在车门40上。在图7(a)~图7(c)中,仅表示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导向孔21a以及安全带输送部件20,其中该导向孔21a由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分21a1和倾斜地延伸的倾斜部分21a2构成,但是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设置在车门40上。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车门40关闭的状态下,当导向轴22处于导向孔21a的水平部分21a1时,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比车辆座椅的座面2a1低的位置上,而且,当导向轴22处于导向孔21a的倾斜部分21a2的末端时,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车辆座椅前侧的高于座面2a1的位置上。
由于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设置在开闭移动的车门40上,如图7(b)所示,当车门40打开时,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也和车门40一起移动。因而,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的安全带输送部件20与处于收容位置的座椅安全带4分离。当车门40关闭时,安全带输送部件20有可能与处于收容位置的座椅安全带4抵接或达到座椅安全带4的前方。如图7(c)所示,当关闭车门40时,为了使安全带输送部件20一定能够达到座椅安全带4的后方,将其设定在从座椅安全带4向后方相距规定间距的位置上。因而,在该实施例中,当安全带输送部件20向前移动时,消除该规定间距后则与座椅安全带4抵接。而且,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由于座椅安全带4比较柔软并具有挠性,所以未佩戴座椅安全带4时的收容位置稍微偏移而不固定。虽然图中未示,但是通过设置用于保持未佩戴座椅安全带4时的收容位置的适当装置,也可以使座椅安全带4的收容位置固定。
根据这种结构的该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由于将安全带输送部件20之外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的大部分设置在车门40的内部,所以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几乎不会妨碍乘员,并且不必在车身上设置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的专用设置空间,因而能够有效地实现节省设置空间的效果。此外,由于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的大部分被车门40遮挡,所以外观良好。
该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其他结构、其他动作和其他效果实质上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此时,即使在图7(a)~7(c)所示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中设置了与上述图5(a)、图5(b)和图6(a)、图6(b)所示实施例相同的带扣装置30,也可以将带扣6设置成能够在收容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
而且,导向孔21a也可以不设置倾斜部分21a2,仅设置水平部分21a1,也就是导向孔21a形成一条直线状。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一部分的视图,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图8所示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其他部分的视图。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都设置在车辆座椅2的外部,但是在本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中,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的大部分设置在车辆座椅2的座部2a的内部。如图8和图9所示,上述导向孔21a设置在座部2a的侧面上,并且该导向孔21a从图8所示座部2a的前端附近一直延伸到图9所示座部2a的后端附近,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沿一条直线延伸。因而在该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的导向孔21没有设置倾斜部分21a2
安全带输送部件20从座部2a内的舌片取出装置10贯穿导向孔21a而突出到车辆座椅2的外部。此时,安全带输送部件20通过折弯机构43安装在杆支撑部件17上。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杆支撑部件17螺合在图8和图9未示的阳螺纹轴16上,并通过使阳螺纹轴16转动而沿导向孔21a也就是车辆座椅2的座部2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侧边缘移动。
折弯机构43由第1支撑部件44和第2支撑部件45构成,其中第1支撑部件44是能够以车辆前后方向的轴β为中心在图8中沿逆时针方向γ转动地设置在杆支撑部件17上的杆部件,第2支撑部件45是能够以车辆上下方向的轴δ为中心在图8中沿顺时针方向ε转动地设置在该第1支撑部件44上的杆部件。此时,虽然并未表示具体情况,但是第1支撑部件44通过公知装置被设定成不能从图8所示位置继续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且通过未图示的弹簧始终被沿所及马时针方向施力。因而,通常情况下,第1支撑部件44设定在图8所示的输送位置。而且,第2支撑部件45同样地,虽然并未表示具体情况,但是通过公知装置被设定成不能从图8所示安全带输送位置继续逆时针转动,并且通过未图示的弹簧始终被沿逆时针方向施力。因而,通常情况下,第2支撑部件45也设定在图8所示的位置上。
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轴部20a突出设置在第1支撑部件44上,当第1和第2支撑部件44、45设定在图8所示的位置时,轴部20a与杆支撑部件17基本平行。因而,安全带输送部件20通常被设定在图8所示的安全带输送位置上,并且当为了围绕轴β转动而施加规定值以上的力时,安全带输送部件20以轴β为中心在图8中沿逆时针方向γ转动退避,而且当为了围绕轴δ转动而施加规定值以上的力时,安全带输送部件20以轴δ为中心在图8中沿时针方向ε转动退避。即,通常情况下,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用于输送座椅安全带4的输送位置上,并且被设定成:当施加从舌片握持位置朝向舌片收容位置方向的力时,被保持在安全带输送位置上;当施加从舌片握持位置朝向舌片收容位置方向以外的方向的规定值以上的力时,安全带输送部件20进行转动,并从安全带输送位置退避。
该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在该实施例的这种结构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通过阳螺纹轴16的转动,与其转动方向对应,杆支撑部件17和安全带输送部件20沿车辆座椅2座部2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侧边缘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在输送部件20处于将座椅安全带4和舌片5(图中未示)设置在舌片握持位置B的图8所示位置的状态下,乘员为了将舌片5插入扣合在带扣6内而握持座椅安全带4或舌片5。此时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20从乘员侧突出,所以认为难以将座椅安全带4从安全带输送部件20上拆下。然而,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轴部20a以轴β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γ也就是向上转动,座椅安全带4可以简单地从安全带输送部件20上拆卸。一旦将座椅安全带4从安全带输送部件20上拆下,则安全带输送部件20借助作用在其上的弹力而自动地返回图8所示位置,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一旦将舌片5插入扣合在带扣6内,则返回到将座椅安全带4和舌片5(图9中未示)设定在舌片收容位置A的图9所示位置。
当乘员并未将座椅安全带4从安全带输送部件20上拆下的舌片5插入扣合到带扣6内而放开座椅安全带4时,与现有技术相同,座椅安全带卷收器为了对座椅安全带4进行卷绕,将座椅安全带4和舌片4返回图9所示的舌片收容位置A。当经过规定时间后,虽然安全带输送部件20要返回到图9所示的舌片收容位置A,但是认为与已经返回到舌片收容位置A的座椅安全带4抵接而不再继续返回。然而,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轴部20a以轴δ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也就是向左转动,安全带输送部件20滑过座椅安全带4,返回到与舌片收容位置A对应的图9所示位置。
根据该实施例的这种结构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由于安全带输送部件20之外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的大部分设置在车辆座椅2座部2a的内部,与上述图7的示例相同,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并不会妨碍乘员,并且无需在车身上设置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的设置空间,能够有效地实现舌片的节省设置空间的效果。此外,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的大部分被车辆座椅2遮挡,因而外观良好。
除了导向孔21a的倾斜部分21a2所产生的动作和效果之外,该实施例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其他动作和其他效果与上述图1的示例相同。
另外,虽然折弯机构43设置在车辆座椅2的外部,但是也可以设置在车辆座椅2的座部2a内。此时,需要从导向孔21a的图8所示左端位置向上贯穿设置用于使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轴部20a以轴β为中心向上方转动的退刀孔。
而且,在图9中,虽然各表示出两个安全带输送部件20和折弯机构43,这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实际上各只有1个上述部件。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一部分的视图,是与图8同样的视图。
在上述图8的示例中,虽然导向孔21a形成在一条直线上,但是在图10所示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中,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导向孔21a由水平部分21a1和倾斜部分21a2构成。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在将座椅安全带4和舌片5(在图10中省略)设置在舌片握持位置B的图10所示位置上时,虽然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比车辆座椅2的座部2a的座面2a1低的位置上,但是安全带输送部件20在该位置也可以设置在比车辆座椅2的座部2a的座面2a1高的位置。
该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其他结构与图8和图9的示例相同,而且该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动作和效果与图1示例的动作和效果以及图8示例的动作和效果相同。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一部分的视图,图11(a)是座椅安全带装置的简略立体图,图11(b)是舌片取出辅助装置的简略立体图;图12表示图11(b)所示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图12(a)是平面视图,图12(b)是沿12(a)中的XIIB-XIIB线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图11(b)所示舌片取出辅助装置所使用的环形带和皮带轮的局部放大视图;图14是沿12(a)中XIV-XIV线的剖视图。
如图11(a)所示,该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与上述图8所示实施例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相同,大部分设置在车辆座椅2的座部2a的内部。此时,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通过阳螺纹轴16的转动,使与阳螺纹轴16螺合的杆支撑部件17沿阳螺纹轴16移动,从而使安全带输送部件20输送座椅安全带4,但是在本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中,安全带输送部件20可以通过一对带齿的皮带轮、挂在上述带齿皮带轮上的带齿环形带进行移动。
如果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1(b)以及图12(a)和图12(b)所示,该实施例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与图1所示例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相同,包括支撑框架13和具有导向孔21a的导向部件21,支撑框架13固定在车辆座椅2的内部。驱动皮带轮46可转动地支撑在支撑框架13和导向部件21前后端部中的任一端部上,并且从动皮带轮47可转动地支撑在支撑框架13和导向部件21前后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上(在附图示例中,驱动皮带轮46设置在支撑框架13和导向部件21的前端部(图11中的右端部)上,而且从动皮带轮47设置在支撑框架13和导向部件21的后端部(图11中的左端部)上)。
由橡胶或树脂等可挠性材料构成的环形带48挂在驱动皮带轮46和从动皮带轮47之间。如图13所示,驱动皮带轮46形成具有规定数目外齿46a的带齿皮带轮,环形带48形成与所述外齿46a啮合的具有规定数目内齿48a的带齿环形带。而且,图中未示,从动皮带轮47与驱动皮带轮46相同,也形成具有规定数目外齿的带齿皮带轮,环形带48的内齿48a也与所述从动皮带轮47上的外齿啮合。如图12(a)和图14所示,驱动皮带轮46通过电动机49进行转动。通过该驱动皮带轮46的转动使环形带48和从动皮带轮47沿与驱动皮带轮46相同的方向转动。这时,通过使环形带48的齿48a与驱动皮带轮46的外齿46a以及与从动皮带轮47的外齿啮合,可是使环形带48可靠地进行转动。
如图14详示,安全带输送部件20通过固定件50安装在环形带48上,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20与环形带48一起移动。此时,安全带输送部件20在与环形带48的直线部带面平行的面内,沿与环形带48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而且,与导向部件21的导向孔21a形状相同且大小相同的导向孔13a与所述导向孔21a相对地贯穿设置在支撑框架13内。作为摩擦减轻装置的一对辊51、52可自由转动而不能沿轴向移动地设置在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延长轴部20c上。而且,这些辊51、52分别能够沿导向孔13a、21a转动,而且能够沿导向孔13a、21a的长度方向被引导并移动。因而,两个导向孔13a、21a在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被设定为固定件50在环形带48的直线部区域内不会与两个皮带轮46、47产生干扰的范围内能够移动的长度,也就是设定为安全带输送部件20能够在舌片收容位置和舌片握持位置之间移动的长度。
如图11(a)所示,在车辆座椅2的座部2a的侧面上,贯穿设置了安全带输送部件20从车辆座椅2的内部能够突出到外部的长孔2d,所述长孔2d与导向孔21a相对,其长度被设定为能够使安全带输送部件20在舌片收容位置和舌片握持位置之间移动的长度。
该实施例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其他结构与图8示例相同。
根据该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由于利用一对驱动皮带轮46和从动皮带轮47以及由橡胶或树脂等可挠性材料构成的环形带使安全带输送部件20移动,所以能够抑制安全带输送部件20移动时所产生的噪音。特别是由于利用辊51、52使安全带输送部件20移动,所以能够减少安全带输送部件20移动时安全带输送部件20和支撑部件13以及导向部件21的摩擦声。
该实施例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其他作用效果与图8示例相同。
当上述摩擦声音不特别大时,可以省略上述辊51、52,使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延长轴部20c直接由支撑部件13和导向部件21引导。而且,代替辊51、52,作为摩擦减轻装置,通过在安全带输送部件20的延长轴部(安全带输送部件20与导向孔13a、21a的抵接部)20c 和两个导向孔13a、21a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涂敷树脂,也可以减轻上述摩擦声。
而且驱动皮带轮46、从动皮带轮47和环形带48不必一定是带齿皮带轮和带齿皮带,也可以是不带齿的皮带轮和不带齿的皮带。但是为了使安全带输送部件20可靠地移动,最好使用上述带齿皮带轮和带齿皮带。
该实施例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也可以适用于上述图5、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导向孔21形成一条直线的情形。
图15局部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中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图15(a)是安全带输送部件的俯视图,图15(b)是表示安全带输送部件转动状态的视图。
在上述图11~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虽然安全带输送部件20被安装成不能相对于固定在环形带的固定件50进行转动,但是本实施例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与图8所示实施例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相同,安全带输送部件20被安装成可以通过折弯机构43相对于所述固定件50相对转动。
即,如图15(a)和图15(b)所示,该示例的安全带输送部件20由第1和第2输送部件20d、20e这2个部件构成。第1输送部件20d具有轴部20a的一部分20a1以及设置在其一端上的凸缘20b,并且第2输送部件20e具有轴部20a的余部20a2
如图15(a)和图16(a)所示,上述第1和第2输送部件20d、20e能够以车辆前后方向的轴β为中心转动地相互连接。此时,第1输送部件20d可以相对于第2输送部件20e在图16(a)所示直线状的安全带输送位置和图16(b)所示直角折弯的退避位置之间转动。在第1输送部件20d的安全带输送位置上,通过第1输送部件20d与第2输送部件20e的未图示的止动部抵接,可以阻止第1输送部件20d在图16(a)中继续逆时针转动。在第1输送部件20d的退避位置上,通过第1输送部件20d与第2输送部件20e的止动部20e1抵接,可以阻止第1输送部件20d在图16(b)中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而且,在第1和第2输送部件20d、20e之间设置了螺旋弹簧53,通过该螺旋弹簧53使第1输送部件20d始终沿图16(a)中逆时针方向对第2输送部件20e施力。因而,通常情况下,第1输送部件20d保持在安全带输送位置上,并且当为了沿退避方向转动而将规定值以上的力施加在第1输送部件20d上时,第1输送部件20d克服螺旋弹簧53的作用力而沿时针方向转动并退避到最大限度退避位置。
如图15(a)和图15(b)所示,第2输送部件20e能够以车辆上下方向的轴δ为中心转动地安装在固定于环形带48上的固定件50上。此时,第2输送部件20e可以在图15(a)所示的与环形带48垂直相交的安全带输送位置以及与图15(b)所示直角折弯转动的环形带48平行的退避位置之间相对于固定件50进行相对转动。在第2输送部件20e的安全带输送位置上,通过使第2输送部件20e与固定件50的止动部50a抵接,可以阻止第2输送部件20e在图15(a)中进一步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且,在第2输送部件20e的退避位置上,通过使第2输送部件20e与固定件50的未图示的止动部抵接,可以阻止第2输送部件20e在图15(b)中进一步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而且,在固定件50和第2输送部件20e之间收缩设置有螺旋弹簧54。通过该螺旋弹簧54使第2输送部件20e始终沿图15(a)中的顺时针方向对固定件50施力。因而,通常情况下,第2输送部件20e保持在安全带输送位置,并且当为了沿退避位置方向转动而将规定值以上的力施加在第2输送部件20e上时,第2输送部件20e克服螺旋弹簧54的作用力而逆时针转动到最大限度退避位置。
该实施例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的其他结构与图11~图14所示
实施例相同。
而且该实施例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的折弯机构43的动作与图8所示实施例的折弯机构43相同。
根据该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通过能够彼此相对转动地连接的2个部件构成安全带输送部件20,由于折弯机构43的一部分设置在安全带输送部件20本身上,所以折弯机构43的结构更加简单。对于该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1的作用效果而言,折弯机构43的其他作用效果与图8所示实施例的相同,此外其他作用效果与图11~图14所示实施例相同。
该实施例的折弯机构43也可以适用于图1~图110所示各个实施例。
另外,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除了安装在车辆座椅2和车门40上之外,例如也可以安装在车辆底板和侧门框等车身上。因而,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通过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地设置在车身、车辆座椅2、车门40、车辆底板和车辆座椅的侧方侧门框等车辆构件上,可以无需专用的设置空间,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地设置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
而且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虽然将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设置在车辆右侧的车辆座椅2的右侧,但是也可以将舌片取出辅助装置10设置在车辆左侧的车辆座椅2的左侧。
而且,当将设置于舌片握持位置B上的安全带输送部件20设定在舌片收容位置A时以及将设置于使用位置上的带扣6设定在收容位置上时,通过断开带扣传感器28可以使控制装置25对各个电动机23、33进行驱动控制,但是例如也可以省略带扣传感器28,通过手动按钮的输出信号使控制装置25对各个电动机23、33进行驱动控制。但是,如果考虑到舌片5和带扣6的操作简便性和座椅安全带4的佩戴性能,最好如上述各个实施例那样,使安全带输送部件20自动地在舌片收容位置A和舌片握持位置B之间移动,并且使带扣6自动地在收容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和使用该舌片取出装置的座椅安全带装置是配备在汽车等车辆上以通过座椅安全带约束保护乘员的装置,能够适用于通过将自由滑动地支撑在座椅安全带上的舌片插入扣合到固定于车身上的带扣内而将座椅安全带佩戴到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身上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Claims (10)

1.一种将自由滑动地对舌片进行支撑且对乘员进行约束的座椅安全带输送到舌片握持位置上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所述舌片握持位置设定在就座于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前方且处于所述车辆座椅的侧方,其特征在于:
至少包括:与所述座椅安全带抵接并输送该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输送部件、使该安全带输送部件在设定于所述车辆座椅后部侧方的舌片收容位置与所述舌片握持位置之间在所述车辆座椅侧方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以及使该移动装置工作的驱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是下述移动装置:使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从所述舌片收容位置一边维持低位置一边沿着所述车辆座椅侧面向前方移动,并且在向前方移动规定量的所述舌片握持位置的附近位置将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设定在高于所述低位置的高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在所述低位置设定在低于所述车辆座椅座面的位置上,并且在所述高位置设定在高于所述车辆座椅座面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在通常情况下设定在输送所述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输送位置上,并且被设定成:当被施加从所述舌片握持位置朝向所述舌片收容位置方向的力时,保持在所述安全带输送位置上,当被施加从所述舌片握持位置朝向所述舌片收容位置的方向以外的方向的规定值以上的力时,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转动,从所述安全带输送位置退避。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与所述车辆座椅的侧面平行且与所述车辆座椅的底面平行地设置的阳螺纹轴;与所述阳螺纹轴螺合且通过转动该阳螺纹轴而沿着阳螺纹轴移动的杆支撑部件;一端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杆支撑部件上,另一端部上设有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并且中间部设有导向轴的杆;以及具有用于引导所述导向轴的导向孔的导向部件;
所述导向孔,由下述部分构成:水平部分,从与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的舌片收容位置对应的位置向前水平地延伸;和倾斜部分,在与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的所述附近位置对应的位置上,从所述水平部分连续地设置,并朝与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的舌片握持位置对应的位置上升地倾斜。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装置由在所述车辆座椅的前后方向上相隔规定间隔地设置的一对皮带轮和挂在这些皮带轮上的环形带构成;
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由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环形带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设有导向部件,该导向部件具有用于引导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的导向孔;在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与所述导向孔之间设有摩擦减轻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减轻装置,是在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上设置可沿导向孔转动的辊,或在所述安全带输送部件与所述导向孔的抵接部以及所述导向部件的导向孔的内周面的至少一方上涂敷树脂。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座椅的侧面、所述车辆座椅座部的内部、所述车辆座椅侧方的车门、所述车辆座椅侧方的车辆底板以及所述车辆座椅侧方的侧门框中的任一方上。
10.一种座椅安全带装置,至少包括所述座椅安全带、设置在车身上并始终沿卷绕方向对所述座椅安全带施力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所述舌片、位于所述车辆座椅的侧方且设置在车身上并与所述舌片插入扣合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舌片取出辅助装置设置在与所述带扣相反一侧的所述车辆座椅的侧方。
CN 200610008538 2005-02-16 2006-02-16 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Pending CN18209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39251 2005-02-16
JP2005039251 2005-02-16
JP2005179006 2005-06-20
JP2005208297 2005-07-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0984A true CN1820984A (zh) 2006-08-23

Family

ID=36922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08538 Pending CN1820984A (zh) 2005-02-16 2006-02-16 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2098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9637A (zh) * 2009-09-04 2011-04-1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CN101683838B (zh) * 2008-09-16 2012-08-0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基于活性材料的安全带织带拉出装置
CN102883924A (zh) * 2010-03-08 2013-01-1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工具中的安全带系统
CN110304012A (zh) * 2018-03-20 2019-10-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安全带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3838B (zh) * 2008-09-16 2012-08-0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基于活性材料的安全带织带拉出装置
CN102009637A (zh) * 2009-09-04 2011-04-1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CN102883924A (zh) * 2010-03-08 2013-01-1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工具中的安全带系统
CN102883924B (zh) * 2010-03-08 2015-11-25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工具中的安全带系统
CN110304012A (zh) * 2018-03-20 2019-10-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安全带装置
CN110304012B (zh) * 2018-03-20 2021-11-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安全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4041C (zh) 安全带预紧器
CN1128075C (zh) 车辆用旋转座椅
CN1820984A (zh) 舌片取出辅助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CN1865049A (zh) 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装置、带安全带装置的车辆
CN1437559A (zh) 产业用车辆
CN1490195A (zh) 儿童座椅
CN2863565Y (zh) 车辆乘员防护系统
CN1840389A (zh) 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装置和带安全带装置的车辆
US8534756B2 (en) Child car seat
CN102431477A (zh) 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可调节的腰部组件
CN1684854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系统
CN1769103A (zh) 舌片取出系统以及使用该舌片取出系统的安全带装置
CN1927628A (zh) 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装置
CN101028801A (zh) 带高度可调中间扶手的后座靠背
CN1657348A (zh) 乘员保护装置
CN1944100A (zh) 儿童座椅
CN107087405A (zh) 快速调节动力调节器
CN1468771A (zh) 育儿器具
CN1817700A (zh) 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座椅安全带装置、车辆
CN1769104A (zh) 舌片取出辅助装置以及安全带装置
CN105916407A (zh) 腰部支撑系统
CN212187671U (zh) 一种肌肉康复辅助锻炼装置
CN1747851A (zh) 车辆座椅结构
CN105438480B (zh) 一种运输机座椅
CN1131154C (zh) 儿童座椅安全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