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0146B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0146B
CN1820146B CN200480019389.9A CN200480019389A CN1820146B CN 1820146 B CN1820146 B CN 1820146B CN 200480019389 A CN200480019389 A CN 200480019389A CN 1820146 B CN1820146 B CN 18201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blade
fan according
fan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193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0146A (zh
Inventor
孙永福
林庆锡
李光元
金正勋
黄性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3-00358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30094110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820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0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20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0146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3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axial flow pumps
    • F04D29/38Blades
    • F04D29/384Blades characterised by for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3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axial flow pumps
    • F04D29/325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axial flow pumps for axial flow fans
    • F04D29/329Details of the hu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风扇,它包括:可转动地与驱动马达连接的转轴(1);被固定到转轴(1)上的圆柱形毂(2);位于毂(2)的外周表面上的多个螺旋形叶片(3);缝合线(5),每一缝合线连接叶片的顶端(3b)和相邻叶片的底端(3a),这些缝合线是在利用模具进行注入模制时被形成于外周表面上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风扇包括:可转动地与驱动马达连接的转轴(1);被固定到转轴(1)上的圆柱形毂(2);位于毂(2)的外周表面上的多个螺旋形叶片(3),当从转轴的方向观看这些叶片时,这些叶片(3)相互不重叠,借此,便于批量生产这种风扇,这种风扇具有大风量和高风压,且可提供轴向的空气流向。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如空调器之类的家庭用具或其它制造设备的风扇。
背景技术
在诸如空调器之类的的家庭用具或制造设备的通风系统中,通常采用各种类型的风扇。根据空气流动特征,风扇分为轴流式风扇和离心式风扇。
轴流式风扇的气流平行于转轴,其风量大,但风压低。
虽然离心式风扇在空气进入风扇内的通向叶片的入口处具有沿转轴方向的气流,但是,离心式风扇在离开叶片的出口处具有垂直于转轴方向的径向气流。由于离心式风扇的目的是利用离心力来增大风压,因此,离心式风扇的风量小,而风压高。
因此,在采用风扇的系统中,需要考虑风扇的特性来选用合适的风扇。例如,由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要求高压,因此,采用离心式风扇,例如采用西罗克风扇(sirocco fan)或涡轮风扇。由于通风系统的作用是在短时间内排除大量空气,因此,大多采用能提供大流量的轴流式风扇。
由于风扇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难以同时增大风量和风压。因此,如果要使风扇满足大风量和高风压的要求,就需要增大风扇的尺寸。对于家庭用具而言,风扇尺寸增大,将增加产品的总体尺寸,从而使风扇在系统中的安装位置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日本公开的专利No.H8-216229(1996年8月27日公开)中,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风扇和制造这种空气调节风扇的方法,这种空气调节风扇既能增大风压,又能增大风量,同时通过沿圆柱形毂以螺线或螺旋形式设置多个叶片使空气流动方向为轴向。
然而,由于这种空气调节风扇具有相互重叠且连续的叶片,因此,很难采用常规的注入模制方法制造这种风扇,它需要专门的挤压模塑工序,这不利于风扇的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克服前述缺陷的风扇,该风扇制造方便、便于批量生产,具有沿轴向的气流方向,而且能同时提供大风量和高风压。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风扇包括:可转动地与驱动马达连接的转轴;被固定到转轴上的圆柱形毂;多个位于毂的外周表面上的螺旋形叶片;以及缝合线(partition line),每一缝合线连接叶片的顶端和相邻叶片的底端,这些缝合线是在利用模具进行注入模制时被形成于外周表面上的。
缝合线是连接叶片顶端的外部边缘与相邻叶片底端的内部边缘的直线。
缝合线使叶片顶端的外部边缘和相邻叶片底端的内部边缘相连。缝合线包括:从叶片顶端内部边缘沿水平方向笔直延伸的第一水平部分;从相邻叶片底端的内部边缘沿水平方向笔直延伸的第二水平部分;连接在第一和第二水平部分之间的竖直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所提供的风扇包括:可转动地与驱动马达连接的转轴;被固定到转轴上的圆柱形毂;多个被设置在毂的外周表面上的螺旋形叶片,致使从转轴的方向观看时,这些叶片相互不重叠。
叶片的顶端与相邻叶片的底端在毂的圆周方向上被相互间隔一段距离。
叶片以固定的曲率半径从毂的外周表面延伸。叶片底端的曲率半径不同于顶端的曲率半径,详细地说,叶片底端的曲率半径被形成为大于顶端的曲率半径。
同时,叶片从毂的外周表面笔直地延伸。毂具有开口的顶部和开口的底部。
随着叶片侧缘从毂的底部到毂的顶部延伸得越远,叶片的侧缘所形成的角度就越大。优选的是,叶片的出口角θe大于入口角θi,更优选的是,叶片的入口角θi为35度。
优选毂与叶片的厚度比th∶tb为1∶1.5。叶片的厚度被制造成当叶片从毂的外周表面延伸得越远,叶片的厚度就越薄。
优选毂的直径Dh与叶片所形成的转动轨迹圆的直径Db的比值为0.4~0.8,更优选的是0.6。
毂的内周面上具有多个螺旋形叶片。
叶片的顶端延伸超过毂的顶端,叶片的底端延伸超过毂的底端。
叶片从毂的外周表面沿法线方向(normal line)延伸,或者转轴只被固定到毂的下部,并且毂的下部被制造成比毂的上部厚,以便抑制振动。
同时,转轴包括固定在其上的多个毂,这些毂之间具有规则的间隔,每一毂上都形成有多个叶片。
毂的上部和下部的长度都被缩短,致使毂的竖直长度Lh比叶片的竖直长度Lb短。
毂的竖直长度Lh与叶片的竖直长度Lb的比值优选为4∶6。毂的上部和下部的长度优选都被减小相同数值。
毂包括毂的内侧连接板,转轴的顶端被固定到该连接板上,连接板包括设置于其上的多个径向加强肋。
优选的是,这些加强肋相对于连接板在上/下方向上是对称的。
连接板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中央、环绕转轴的金属轴衬,叶片的下部从与毂的底端接触的叶片的内部边缘到底端的侧缘被切除掉。
叶片具有这样的部分,该部分随着它从叶片的上部向下部延伸越远而从“S”形变成弧形,毂包括毂的内侧连接板,转轴的顶端被固定到该连接板上。
连接板包括设置于其上的多个径向加强肋,所述加强肋相对于连接板在上/下方向上是对称的。
连接板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中央、环绕转轴的金属轴衬。
附图说明
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风扇的缝合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风扇的另一形式的缝合线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风扇的前视图;
图5是图1所示风扇的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的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的前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的透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的透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六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的透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七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的透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八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的透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风扇的前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九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4所示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4所示风扇的平面图;
图17的曲线示出了将第八实施方式中的风扇与第九实施方式中的风扇的噪音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了这些实施方式的实例。图1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的透视图。
参照图1,该风扇包括:可转动地与驱动马达(图中未示出)相连的转轴1;被固定到转轴1上的圆柱形毂2;位于毂2的外周表面上的一对螺旋形叶片3。
叶片3被构造成从转轴1的方向看时没有相互重叠的部分。为此,其中的一个叶片3的顶端3b与另一相邻叶片3的底端3a被设置成沿圆周方向间隔一段距离,或者被设置成当从毂2的一侧看时它们位于相同的竖直线上。
也就是说,当毂2被分成两半时,这两个叶片3分别被设置在毂2的分开的两半上,从而能利用上模具和下模具(图中未示出)以注入模制的方式制造毂2。
毂3的底端3a是流入叶片3内的空气首先通过的那一部分。叶片3的顶端3b是从叶片3排出的空气通过的那部分。为方便起见,当从上方观看该图时,假设空气被引入风扇的底部,然后从风扇的顶部排出。
叶片3以固定的曲率半径从毂2的外侧周边延伸成半圆形。
优选的是,叶片3的顶端3b的曲率半径不同于底端3a的曲率半径,以便空气能平稳地流动。尤其优选的是,底端3a的曲率半径大于顶端3b的曲率半径。
据此,叶片的具有较大曲率半径的底端3a可使空气平稳地进入,叶片的具有较小曲率半径的顶端3b可使风压和风量都增大,这是因为空气以集聚的方式被排出的缘故。
当然,叶片3可有多种形状,例如,叶片3可从毂2的外周表面在直线上延伸。
未作解释的附图标记3c和3d分别表示叶片3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
同时,毂2具有开口的顶部和底部。因此,由于进入风扇底部的空气不仅沿叶片3而且还沿毂2的内侧被引导到风扇的顶部,因此,这种风扇的风量大。当然,根据风扇的使用环境和条件,毂2的顶部和底部也可以是封闭的。
毂2内侧具有四个间隔为90度的肋4,它们被固定到转轴1和毂2的内侧表面上,以便支撑转轴1。
同时,毂2的外侧表面具有缝合线5,该缝合线连接在叶片3之一的顶端3b和相邻叶片的底端3a之间。利用上模具和下模具以注入模制方式制造毂2时,缝合线5被形成于毂2的外周表面中。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缝合线5。图2是本发明风扇中的缝合线的示意图。
参照图2,缝合线5连接叶片之一的顶端的外侧表面3d和相邻叶片的底端的内侧表面3c。叶片之一的顶端的外侧表面3d和相邻叶片的底端的内侧表面3c位于相同的竖直线上。因此,缝合线5是直线。
图3示出了本发明风扇的缝合线的另一种形式。
参照图3,也可将缝合线形成为连接叶片之一的顶端的内侧表面3c和相邻叶片的底端的内侧表面3c。
在这种情况中,叶片之一的顶端3b和相邻叶片的底端3a在毂2的圆周方向间隔一段距离。因此,连接叶片之一的顶端3b和相邻叶片的底端3a的缝合线不是直线,而基本上呈“Z”形。
更详细地说,缝合线5具有:从叶片之一的顶端的内侧表面3c水平地笔直延伸的第一水平部分5a;从相邻叶片的底端的内侧表面3c水平地笔直延伸的第二水平部分5b;连接第一和第二水平部分5a和5b的竖直部分5c。
如前所述,当利用模具以注入模制方式制造毂2时,在毂2的外周表面中形成缝合线5。如果模具形状改变,那么,缝合线5的形状也被改变。
图4是图1所示风扇的前视图。
参照图4,叶片之一的侧缘3e的角度被形成为随着从毂2的底部到毂2的顶部该角度逐渐变大,以便改善流动性能。叶片3被形成为使得出口角θe大于入口角θi。
入口角θi是在空气进入的部分处、叶片的边缘3e的切线与水平线所形成的夹角,而出口角θe是在空气流出的部分处、叶片的侧缘3e的切线与水平线所形成的夹角。
入口角θi表示空气进入叶片底部3a的进入角,出口角θe表示空气离开叶片顶端3b的流出角。
优选的是,入口角θi为35度。更详细地说,通过对具有不同入口角θi的风扇的噪音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风扇的噪音随入口角θi的变化而变化。
也就是说,如果入口角θi为35度,那么,风扇的噪音约为31分贝(dB)。当入口角为其它角度时,噪音约为36分贝。这是由于在入口角θi约为35度的情况下,进入的空气的流线(stream line)几乎与入口角θi相同,因而可使紊流形成的可能性降至最小。
图5是图1所示风扇的平面图。
参照图5,毂2和叶片3分别具有影响风扇振动性能的一定厚度th和tb。也就是说,风扇的振动随着厚度th和tb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随着毂2和叶片3的厚度比th∶tb的变化而变化。
更详细地说,通过试验,在改变毂2和叶片3的厚度的同时测量风扇的振动,结果表明毂2和叶片3的厚度比th∶tb对风扇的振动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当毂2和叶片3的厚度比th∶tb为1∶1.5时,风扇的振动性能最佳。
优选的是,可将叶片3制造成随着叶片从毂2的外侧表面延伸得越远其厚度tb越薄。这种叶片结构使得叶片3的重心向内偏移,以便减小风扇转动时所产生的力矩,从而减小风扇的振动。
此外,优选的是,将本发明的风扇制造成具有0.4~0.8的毂比Dh/Db,从而使得风扇可提供大风量和高风压,更优选的是,毂比Dh/Db为0.6。毂比Dh/Db是毂2的直径Dh与叶片3的转动轨迹圆的直径Db之比。
尽管根据流体动力学可知叶片的尺寸对风扇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根据对具有不同毂比Dh/Db的风扇进行实际试验,结果表明,当毂比Dh/Db在0.4~0.8范围内时,风量和风压比较理想,当毂比为0.6时,风量和风压达到最佳。
图6是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透视图。
参照图6,本风扇包括:具有开口的顶部和底部的毂22;位于毂22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上的两对螺旋形叶片23和24。
与毂22的外周表面上的叶片23一样,毂22的内周表面上的叶片24被形成为当从转轴21的方向看时互相不重叠。
据此,由于风扇不仅利用毂22的外周表面上的叶片23而且利用毂22的内周表面上的叶片24来送风,还通过毂22的内侧送风,因此可进一步增大风压和风量。
图7是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的前视图。
参照图7,该风扇包括:毂32;转轴31;一对位于毂32的外周表面上的螺旋形叶片33。
叶片33的顶端延伸超过毂32的顶端,叶片33的底端延伸超过毂32的底端,从而增大了叶片33的长度和面积,这样就可增大风扇的风量。
图8是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参照图8,本风扇包括位于毂42的外周表面上且相互间隔120度的三个叶片43a、43b、43c,以便增大风量。
与前面的实施方式相同,叶片43a、43b、43c也是螺旋形的,并且被形成于毂42的外周表面上,当从转轴41的方向看时,这些叶片相互不重叠。由于这三个叶片43a、43b、43c被形成在毂42的外周表面上,因此,风扇需要三个用于注入模制的模具。
因此,通过增加注入模制所用的模具的数量,可将本发明的风扇形成为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叶片。
图9是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参照图9,本风扇包括叶片53,每一叶片从毂52的外周表面沿法线延伸,并具有大的弧度,于是,当从转轴51的方向看时,毂52和这些叶片53就呈“台风眼(eye of typhoon)”的形式。
由于这种风扇结构增大了叶片53的面积,同时使叶片53的转动轨迹保持相同,因此,风扇的风量增大。当然,在这种情况中,当从转轴51的方向看时,这些叶片相互也不重叠。
图10是本发明第六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的透视图。
参照图10,该风扇包括:转轴61;一对位于毂62的外周表面上的螺旋形叶片63。与上面的实施方式不同的是,转轴61只被固定到毂62的底部。由于无需利用构件来固定转轴61的顶端,这种结构便于风扇的制造,而且能减小安装空间。然而,由于转轴只固定在毂62的底部,这种风扇在转动期间容易产生很强的振动。因此,优选使毂62的下部较厚,使毂62的上部较薄,以便降低毂的重心,从而抑制振动。
图11是本发明第七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透视图。
参照图11,本风扇包括:转轴71;被固定到转轴71上的两个毂73、76;分别位于毂73和76上并被制造成相互不重叠的螺旋形叶片74、77。据此,风扇具有两级毂,其中,将两个毂73和76沿上/下方向且相互间隔一段距离地安装。优选毂73和76以及叶片74和77具有相同结构。当然,很显然,也可根据需要来改变叶片74和77以及毂73和76之类的形状。
此外,很显然,可在转轴71上沿上/下方向安装三个毂,使风扇具有三级或三级以上的毂结构。然而,具有三级或三级以上毂结构的风扇制造难度大,并使采用这种风扇的系统的总体尺寸变得很大。此外,由于风扇的长度过长将导致风扇性能下降,使用者应合理选用级数。
图12是本发明第八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透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风扇的前视图。
参照图12和13,该风扇包括:空心毂82;一对位于毂82的外周表面上并互相不重叠的叶片83。毂82具有上部和下部分别被减小的一定长度,从而使得毂Lh的竖直长度比叶片的竖直长度Lb短。毂82内侧还具有连接板84,该连接板被固定到与驱动马达85相连的转轴上。
此时,优选毂82的竖直长度Lh与叶片83的竖直长度Lb的比为4∶6。此外,优选的是,毂82的上部长度和下部长度被缩短相同的长度,使得毂82的顶端和底端与叶片83的顶端和底端之间的长度差相同。
在一种情况中,风扇具有上部和下部按这样的方式被缩短的毂82,从毂82下部引入的空气首先与叶片83接触,然后沿叶片83和毂82的外侧周边流动,从而减小流向毂82的内部空间的风量,从而也就减小了因空气进入毂82的内部所造成的紊流,于是,在风扇的风量保持相同的同时,可减小风扇的总噪音。
图14是本发明第九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透视图,图15是图14所示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4所示风扇的平面图。
参照图14~16,本风扇包括:空心毂92;一对位于毂92的外周表面上且相互不重叠的叶片93。与第八实施方式一样,毂92也具有上部和下部分别被缩短一定长度的形状。
毂92内侧也具有连接板94,该连接板用于固定与驱动马达97相连的转轴91的顶端。连接板94具有与毂92的内侧表面接触、向上弯曲、用于增加强度的部分。
连接板94也具有多个加强肋95,这些肋沿连接板94的径向形成,用于进一步增大连接板94的强度。为此,优选加强肋95相对于连接板9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是对称的。
同时,在连接板94的中央围绕转轴91设有金属轴衬96,转轴91的顶端被固定在该轴衬上。轴衬96可防止转轴91与连接板94直接接触,从而可防止连接板94因快速转动而导致磨损,并能使连接板94牢固地固定转轴91。
通过插入式注入模制(insert injection molding)方式可使轴衬96固定于连接板94上。当然,也可以通过单独的支架(图中未示出)或类似物、或者通过压配合将轴衬96固定到连接板94上。
同时,从与毂92的底端接触的叶片93的内侧开始到底端的侧缘93e沿直线切去叶片93的下部,以便形成叶片93的基本上呈尖形的三角形下部。由于侧缘93e的一部分从上部至下部逐渐变平,因此,叶片93从“S”形变成简单的弧形。
图17示出了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和第九实施方式的风扇的噪音测量结果的对比曲线。
参照图17,由于在第九实施方式中的风扇中,将引起紊流噪音而实际上并不向流体提供能量的叶片93下部的内侧部分切除掉了,因此,第九实施方式中的风扇所产生的噪音低于第八实施方式中的风扇所产生的噪音。
尽管上面已经参照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很显然,通过适当地将这些实施方式中的风扇的特征进行结合,可以使得风扇具有最佳的性能。
此外,尽管本发明中的风扇被设计成适合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但是,这种风扇也适用于那些要求气流以相同或类似方式流动的所有系统。
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变换和改型。因此,本发明意欲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范围内的改型和变换。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的风扇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风扇在毂的外周表面上具有相互不重叠的螺旋形叶片,因此,能够利用模具进行注入模制,所以制造方便,并且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批量生产形状复杂的风扇。

Claims (36)

1.一种风扇,包括:
可转动地被连接到驱动马达上的转轴;
被固定到所述转轴上的圆柱形毂;
多个位于所述毂的外周表面上的螺旋形叶片;及
缝合线,每一缝合线连接所述叶片的顶端和相邻叶片的底端,所述缝合线是在利用模具进行注入模制时被形成于所述外周表面上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缝合线是连接所述叶片的顶端外部边缘与相邻叶片的所述底端的内部边缘的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缝合线连接所述叶片的所述顶端的外部边缘和相邻叶片的所述底端的内部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缝合线包括:
从所述叶片顶端的所述内部边缘沿水平方向笔直地延伸的第一水平部分;
从相邻叶片底端的内部边缘沿水平方向笔直地延伸的第二水平部分;
连接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部分之间的竖直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中,从所述转轴的方向观看时,这些叶片相互不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叶片的顶端与相邻叶片的底端在所述毂的圆周方向上被相互间隔一段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叶片以固定的曲率半径从所述毂的外周表面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叶片具有不同于所述顶端曲率半径的所述底端曲率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叶片具有大于所述顶端曲率半径的所述底端曲率半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叶片从所述毂的外周表面笔直地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毂具有开口的顶部和开口的底部。
12.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风扇,其中,随着所述叶片侧缘从所述毂的底部到所述毂的顶部延伸得越远,所述叶片的侧缘所形成的角度越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叶片的出口角θe大于入口角θi,
其中所述入口角形成在空气进入部分处叶片的边缘的切线和水平线之间,以及
所述出口角形成在空气流出部分处叶片的另一边缘的切线和另一水平线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叶片的入口角θi为35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叶片的厚度被形成为所述叶片从所述毂的外周表面延伸得越远,所述叶片的厚度越薄。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毂与所述叶片的厚度比th∶tb为1∶1.5。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毂的直径Dh与所述叶片所形成的转动轨迹圆的直径Db的比值为0.4~0.8。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毂的直径Dh与所述叶片所形成的转动轨迹圆的直径Db的比值为0.6。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毂具有设于所述毂的内周面上的多个螺旋形叶片。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叶片的顶端延伸超过所述毂的顶端,所述叶片的底端延伸超过所述毂的底端。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叶片从所述毂的外周表面沿法线方向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转轴只被固定到所述毂的下部,所述毂的下部被形成为比所述毂的上部厚,以便抑制振动。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转轴上以规则的间隔固定有多个毂,每一毂上都形成有多个叶片。
24.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毂的上部和下部长度都被缩短,使得所述毂的竖直长度Lh比所述叶片的竖直长度Lb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毂的竖直长度Lh与所述叶片的竖直长度Lb的比值为4∶6。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毂的上部和下部长度都被减小相同量。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毂包括设于所述毂的内侧的连接板,所述转轴的顶端被固定到该连接板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连接板包括设置于其上的多个径向加强肋。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加强肋相对于所述连接板沿上/下方向对称。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连接板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中央、环绕所述转轴的金属轴衬。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叶片的下部从与所述毂的底端接触的所述叶片的内部边缘到所述底端的侧缘被切除掉。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叶片具有这样的部分,该部分随着它从所述叶片的上部向下部延伸而由“S”形变成弧形。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毂包括所述毂的内侧连接板,所述转轴的顶端被固定在该连接板上。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连接板包括设置于其上的多个径向加强肋。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加强肋相对于所述连接板沿上/下方向对称。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连接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中央、环绕所述转轴的金属轴衬。
CN200480019389.9A 2003-06-04 2004-05-31 风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201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30035879 2003-06-04
KR10-2003-0035879 2003-06-04
KR10-2003-0035879A KR20030094110A (ko) 2002-06-05 2003-06-04 종업원을 위한 토탈 서비스 지원 시스템 및 그 지원 방법
PCT/KR2004/001285 WO2004109118A1 (en) 2003-06-04 2004-05-31 Fa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0146A CN1820146A (zh) 2006-08-16
CN1820146B true CN1820146B (zh) 2011-06-22

Family

ID=36919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1938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20146B (zh) 2003-06-04 2004-05-31 风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526734A (zh)
CN (1) CN1820146B (zh)
WO (1) WO20041091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78083A2 (en) * 2005-01-24 2006-07-27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KR100794644B1 (ko) * 2005-11-01 2008-0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JP5542070B2 (ja) * 2011-01-24 2014-07-09 ツインバード工業株式会社 送風機
JP5845498B2 (ja) * 2011-05-13 2016-01-20 特定非営利活動法人 地域再生機構 超低落差超低流量対応型水力発電装置
CN103890408B (zh) * 2011-10-17 2016-08-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叶轮的制造方法
JP6121740B2 (ja) * 2013-02-13 2017-04-26 株式会社Ihi ファンブレー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5717780B2 (ja) * 2013-03-15 2015-05-13 ツインバード工業株式会社 送風機
CN103398021A (zh) * 2013-07-20 2013-11-2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低转速高压比贝塞尔中弧线强扭曲叶片轴流叶轮
ITTO20140004U1 (it) * 2014-01-10 2015-07-10 Johnson Electric Asti S R L Ventola per un elettroventilatore di raffreddamento, particolarmente per uno scambiatore di calore per un autoveicolo
KR20150133077A (ko) * 2014-05-19 2015-11-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송풍팬 및 이를 적용한 공기조화기
CN109441811A (zh) * 2018-12-26 2019-03-08 东莞赫升机电有限公司 堆叠转子式螺杆压缩机
FR3130524A1 (fr) * 2021-12-20 2023-06-23 Seb S.A. Appareil de coiffure comprenant un module de soufflerie ameliore a helices contrarotives
FR3130525A1 (fr) * 2021-12-20 2023-06-23 Seb S.A. Appareil de coiffure comprenant un module de soufflerie ameliore a helices contrarotives et media poreux interpos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6395A (en) * 1998-01-30 2000-10-03 Kabushiki Kaisha Copal Axial fan
CN1532427A (zh) * 2003-03-25 2004-09-2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螺旋型送风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75159A1 (en) * 2001-03-15 2002-09-26 Arçelik A.S. Axial fan
JP3928380B2 (ja) * 2001-07-30 2007-06-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ペラファ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6395A (en) * 1998-01-30 2000-10-03 Kabushiki Kaisha Copal Axial fan
CN1532427A (zh) * 2003-03-25 2004-09-2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螺旋型送风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526734A (ja) 2006-11-24
CN1820146A (zh) 2006-08-16
WO2004109118A1 (en) 2004-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0146B (zh) 风扇
CN202545346U (zh) 离心式鼓风机
US5437541A (en) Blade for axial fan
US9086073B2 (en) Blower assembly
US10330104B2 (en) Air conditioner
EP0846868A2 (en) Centrifugal blower assembly
CN106030120A (zh) 鼓风机和包括该鼓风机的空调器的室外单元
CN106438466A (zh) 一种离心风机及空调室内机
CN203130602U (zh) 空调器用贯流风扇、贯流风机及空调器
CN108474570A (zh) 室外机及具备该室外机的空气调节机
CN205639069U (zh) 轴流柜机的动叶、导流组件和轴流柜机
CN108953221A (zh) 一种离心叶轮
CN209689058U (zh) 空调室内机的风道部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09586721U (zh) 轴流风机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CN209865586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9707644A (zh) 轴流电机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CN100354576C (zh) 空调器的吹风装置
CN113074131A (zh) 一种风机结构
CN201284757Y (zh) 离心式送风机以及使用该送风机的空调器
JPH09137970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2124781U (zh) 应用斜流风扇的顶置房车空调内机及房车空调
JPH01177498A (ja) 遠心送風機
CN212130844U (zh) 风扇组件及房车空调
CN105090120B (zh) 一种离心风机组件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20828368U (zh) 轴流风叶及轴流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5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