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9006A - 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及其开关驱动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及其开关驱动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9006A
CN1819006A CN 200610002516 CN200610002516A CN1819006A CN 1819006 A CN1819006 A CN 1819006A CN 200610002516 CN200610002516 CN 200610002516 CN 200610002516 A CN200610002516 A CN 200610002516A CN 1819006 A CN1819006 A CN 1819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ine
voltage
switch portion
drive circui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025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98915C (zh
Inventor
中野武俊
西九保圭志
川口登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19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9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89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891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在通过设置数据线切换电路、将多个数据线捆绑起来连接到数据线驱动电路的1个输出上来削减数据线驱动电路的输出数的构成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构成用于选择数据线的开关部的开关元件的寿命短,难以获得长期可靠性,但在本发明的数据线切换电路中,上述开关部由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开关元件构成,因此,可延长开关元件的寿命,不妨碍窄边框化和小型化,可提高长期可靠性。

Description

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及其开关驱动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02年9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02149536.X”的、发明名称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及其数据线切换电路、开关部驱动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TFT(Thin Film Transistor)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等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具体地说,涉及将多个施加作为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的数据线捆绑起来与数据线驱动电路的一个输出连接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及其数据线切换电路、开关部驱动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等。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可比CRT(Cathode Ray Tube)薄型化、消耗功率小等优点。通过这些优点,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不仅用于携带用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中,而且广泛用于个人计算机等放置型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中。其中,在各像素中设置开关元件来驱动液晶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原理上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而引人注目。
使用非线性电阻元件和半导体元件作为设在每个像素中的上述开关元件。其中,可为透过型显示,而且,从容易实现大面积化等方面看,最好使用形成在透明绝缘性基板上的TFT。
以前,在这种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这样的构成:在施加数据信号的数据线的信号输入侧,在每个数据线上设置开关部,通过该开关部,将多个数据线捆绑成1组,连接到数据线驱动电路的一个输出。根据这个,选择性地驱动各开关部,将从数据线驱动电路输出的数据信号分配给构成组的各数据线。
之所以有这样的构成,是为了削减数据线驱动电路的输出数。简单地计算,通过将2个数据线捆绑成1组,数据线驱动电路的输出信号线的数量变成数据线和数据线驱动电路的输出信号线以1对1连接这种构成的一半,将3个捆绑成1组时,变成1/3。
例如,作为携带用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的一个构成例,具有这样的构成:分别设置R(红)G(绿)B(蓝)各色数据线176个。在该构成中,数据线和数据线驱动电路的输出信号线以2个1组连接时,可将1对1连接中所需的528个输出信号线的数量减至264个。
作为能切换选择数据线的上述开关部,可以用和驱动液晶的开关元件相同的工序制造的TFT。
这里,用图20,对多个数据线连接到数据线驱动电路的1个输出的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图20是具有该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等价电路图。
图中,100是作为显示面板(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尽管在图中未示出,但液晶面板100具有相隔预定距离且平行相对配置的矩阵基板、对置基板和填充在两基板间的液晶。
在矩阵基板中,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数据线DL1~DLN,和与该数据线DL交叉的多个相互平行的栅极线(扫描线)GL1~GLM。通过栅极线驱动电路200以和栅极线GL对应的定时向各栅极线GL施加栅极信号。栅极信号具有导通电压(选择电压)和截止电压(非选择电压)。通过数据线驱动电路3向各数据线DL施加和各数据线DL对应的数据信号(图像信号)。
在这些数据线DL和栅极线GL的各交点处,配设像素电极(未图示)和像素TFT11。像素电极和设在对置基板侧的后述对置电极12形成液晶电容10。液晶电容10作为显示的一个单元构成像素。像素TFT11和对应像素电极的数据线DL电气连接,用于控制向像素电极写入数据信号。在像素TFT11中,其栅极和栅极线GL连接,其源极和数据线DL连接,其漏极和像素电极连接。
通过这样的构成,通过栅极线GL由栅极线驱动电路200向像素TFT11的栅极施加导通电压的期间(写入期间),像素TFT11变成导通状态(低电阻状态)。像素TFT11通过变成导通状态,将由数据线驱动电路3施加到数据线DL上的数据信号的电位施加给像素电极,像素电极的电位设定为和数据线DL的电位相同。
另一方面,通过栅极线GL由栅极线驱动电路200向像素TFT11的栅极施加截止电压的期间(保持期间),像素TFT11变成截止状态(高电阻状态)。通过像素TFT11变成截止状态,将像素电极的电位保持为写入时施加的电位。
在作为构成液晶面板100的一个基板的对置基板上,形成成为液晶电容10的另一个基板的对置电极12。该对置电极12设在对置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共同构成全像素。通过配设在上述矩阵基板周边的公共端子(未示出)从矩阵基板侧向该对置电极12施加适当的公共电压。
在液晶电容10上施加相当于像素电极的电位和对置电极的电位之差(电位差)的电压。通过控制施加到液晶电容10上的电压,控制液晶的光透过率,可进行图像的显示。而且,这种构成是最基本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
在该液晶面板100中应当注意的是:在形成在矩阵基板上的上述多个数据线DL和驱动它们的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连接部分中设置数据线切换电路101。
数据线切换电路101由后述的数据线选择TFT13和通过数据线选择TFT13将多个数据线DL连接成1组的后述输入信号线构成。数据线切换电路101在数据线DL所属的组内切换作为通过输出信号线从数据线驱动电路3输出的数据信号输出端的数据线DL。
在各数据线DL中设置构成开关部的数据线选择TFT(开关元件)13,各数据线DL通过该数据线选择TFT13以多个为一组而被一个化,在一个化的状态下和数据线驱动电路3对应的输出信号线D连接。这些数据线DL通过作为开关部的数据线选择TFT13而连接的、被一个化的部分成为输入信号线。
在该图中,数据线DL2个1组地进行捆绑。详细地说,构成第一组的数据线DL1和数据线DL2通过数据线选择TFT13-1a·13-1b连接到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1。而且,构成第二组的数据线DL3和数据线DL4通过数据线选择TFT13-2a·13-2b连接到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2。在以下相同,图中,数据线DL的总数N=10,因此,形成这样的2个1组的数据线群第1~第5的5组。
这样,上述10个数据线选择TFT13中,和奇数编号的数据线DL连接的数据线选择TFT13-1a、13-2a、13-3a、……a系统,相互的栅极和栅极线Ga连接,通过由开关部驱动电路102供给数据线Ga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控制其开关。另一方面,和偶数编号的数据线DL连接的数据线选择TFT13-1b、13-2b、13-3b……b系统,相互的栅极和栅极线Gb连接,通过由开关部驱动电路102供给数据线Gb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控制其开关。和栅极信号一样,数据线选择信号是具有相当于选择电压的导通电压和相当于非选择电压的截止电压的信号。
构成数据线切换电路101的数据线选择TFT13通过和像素TFT11相同的工序制作到构成液晶面板100的矩阵基板上。
图21中,示出了将数据线选择信号输出到栅极线Ga·Gb的开关部驱动电路102的构成。
开关部驱动电路102由2个电平移动电路102a·102b组成。来自驱动控制电路106的开关信号SW1·SW2分别输入到各电平移动电路102a·102b中。输入的开关信号SW1·SW2被电平变换成施加到各电平移动电路102a·102b的第一输入端子IN01上的导通电压VDSH或者施加到第二输入端子IN02上的截止电压VDSL。这里,导通电压VDSH是使数据线选择TFT13导通的电压,截止电压VDSL是使数据线选择TFT13截止的电压。
变换后的输出通过电平移动电路102a·102b的各输出端子OUT作为数据线选择信号输出到和各输出端子OUT连接的栅极线Ga·Gb中。
即,在电平移动电路102a中,输入开关信号SW1,由此,生成作为控制a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信号的数据线选择信号,通过输出端子OUT输出。同样地,在电平移动电路102b中,输入开关信号SW2,由此,生成作为控制b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信号的数据线选择信号,通过输出端子OUT输出。
在图22中,示出了施加到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100上的驱动信号(垂直同步信号,数据信号,施加到栅极线Ga·Gb上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施加到栅极线GL1~栅极线GLM上的栅极信号)的波形。而且,这里使用的像素TFT11及数据线选择TFT13都和n沟道FET相同,通过正电压导通。而且,栅极线GL的总数为M=8。
如图22所示,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将在栅极线GL上施加选择电压期间的1个水平期间分为2个阶段。这样,在各阶段中,通过施加给栅极线Ga·Gb的数据线选择信号使数据线切换电路101的a系统或b系统中任何一个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为导通。由此,通过数据线驱动电路3仅在和各组数据线DL中被导通的系统数据线选择TFT13连接的数据线DL上施加数据信号,将数据信号写入和该数据线DL连接的像素电极。
如以上说明,以前,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在矩阵基板上设置数据线切换电路101,通过该数据线切换电路101将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输出的数据信号分配给与其有关的多个数据线DL,以此减少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的个数。
通过1条数据线DL和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1个输出的1对1连接的构成,伴随显示面板高精细化,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和数据线DL的连接间距变窄。因此,在外附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构成中,连接可靠性下降。但是,通过这样的构成,输出信号线D和数据线DL的连接数变少,这样,可扩大连接间距,可确保连接可靠性。
如上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用作携带用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时,显示区域的周围、总边框部大,对商品的图案设计带来很大影响。但是,通过这样的构成,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的个数减少,需要的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个数也减少(图中是1个,但对应数据线DL的数量设置多个),可减少数据线驱动电路3在边框部中占有的面积,容易进行边框部的布局,而且可增大商品的图案设计的自由度。
例如,在以下文献中记载了采用这样的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的特开昭56-92573号公报(公开日1981,7,27),特开昭61-223791号公报(公开日1986,10,4),特开平4-322216号公报(公开日1992,11,12),特开平6-138851号公报(公开日1994,5,20),特开平8-234237号公报(公开日1996,9,13)等。
这样,在通过多个数据线DL共用上述现有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1个输出,经数据线切换电路101切换作为来自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信号输出端的数据线DL的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可窄边框化、布局性高、可削减数据线DL和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连接数等很多优点,但作为显示装置在长期可靠性方面存在问题。
这起因于构成数据线切换电路101的开关部。即,如上所述,作为构成数据线切换电路101的开关部的开关元件,由于可用和像素TFT11相同的工序制造等优点而使用TFT,但和像素TFT11的驱动次数相比,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次数远远多于像素TFT11的驱动次数。
例如,图20中,观察并比较设在数据线DL1和栅极线GL1之间的像素TFT11-1与可向该数据线DL1施加数据信号的数据线选择TFT13-1a时,相对于像素TFT11-1在1个垂直期间导通一次,数据线选择TFT13-1a在1个水平期间导通1次。简单地计算,栅极线GL的总数M为220时,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次数达到像素TFT11的驱动次数的220倍。
因此,尽管以通常尺寸的非晶TFT(在沟道部分的半导体层中使用结晶硅的TFT)作为像素TFT11也是完全可以的,但在用作驱动次数多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情况下,在使用过程中数据线选择TFT13的开关特性下降且不能正常使用,作为显示装置长期使用就成为问题。
而且,通过增大TFT的沟道宽度容易确保TFT的长期可靠性。但是,增大沟道宽度时,宽度增大,消耗功率增大。而且,TFT尺寸也大型化,因此,存在扩大设置TFT的矩阵基板的必要。另外,由于寄生电容的增大还发生引入输出信号(图象信号)的问题。因此,通过增大沟道宽度确保长期可靠性的方法不好。
作为另一个问题,还存在部件个数多的问题。
即,通过上述构成,在数据线驱动电路3和栅极线驱动电路200以外,作为驱动数据线切换电路101的电路,还需要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102。
和像素TFT11相同,数据线切换电路101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不是通常的逻辑电平。因此,如图21所说明的,配置开关部驱动电路102,和栅极线驱动电路103同样,需要在每个栅极线Ga·Gb上设置电平移动电路102a·102b。
其结果,通过削减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的个数,减小数据线驱动电路3在边框部所占的面积,另外由于需要开关部驱动电路102,所以破坏了其效果。特别地,在液晶面板100上外加数据线驱动电路3和栅极线驱动电路200等构成时,需要开关部驱动电路102,部件个数增加而造成的缺点大。
而且,通过多个数据线DL共用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1个输出的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另外需要用于开关数据线选择TFT13的功率,这样,存在消耗功率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的数据线切换电路,通过设置数据线切换电路并提供给采用削减数据线驱动电路的输出数的构成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不妨碍窄边框化和小型化,可提高长期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所述装置不仅削减数据线驱动电路的输出数,还可窄边框化,并且,削减外加部件,随之实现成本削减。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可削减数据线驱动电路的输出数,同时,还可窄边框化,并且削减外加部件,随之实现成本削减,进一步,确保获得长期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数据线切换电路,即由扫描线和与该扫描线相交的多个数据线形成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的数据线切换电路包含:在上述数据线的信号输入侧配设在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和通过该开关部将多个数据线连接成1组的输入信号线,通过择一地驱动组成上述组的多个数据线的各开关部,将通过输入信号线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成组的多个数据线,并且,上述开关部由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开关元件构成。
在上述数据线切换电路中,开关部由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开关元件(以下,也有作为单个元件的情况)构成,因此,通过驱动构成开关部的元件中的1个,可向连接该开关部的数据线输出通过输入信号线输入的数据信号。
因此,通过适当驱动构成开关部的多个元件,和由1个元件构成的现有开关部相比,可提高长期可靠性,可获得长期可靠性。
这样,由这样的多个元件形成且提高开关部长期可靠性的构成和通过开关部始终由1个元件形成且增大元件尺寸来提高长期可靠性的构成相比,在获得相同程度的长期可靠性的情况下可减小1个开关部的占有面积,因此,不妨碍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和小型化,可提高长期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具有:扫描线和与该扫描线相交的多个数据线形成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在上述数据线的信号输入侧配设在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和通过该开关部将多个数据线连接成1组的输入信号线,同时,还包含:数据线切换电路,通过择一地驱动组成上述组的多个数据线的各开关部,将通过输入信号线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成组的多个数据线;开关部驱动电路,根据来自驱动控制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出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数据线选择信号,驱动上述数据线切换电路中的开关部;数据线驱动电路,输出与上述多个数据线中各数据线对应的数据信号;扫描线驱动电路,通过和扫描线对应的定时将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扫描信号输入到该扫描线中,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装载在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中。
在上述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开关部驱动电路装载在扫描线驱动电路中,因此,可得到削减部件个数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其结果,进一步削减了边框部中这些电路部件的占有面积,这样边框部的布局性变好,可促进窄边框化。而且,即使是附加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数据线驱动电路等驱动电路的构成,也不需要将开关部驱动电路和液晶面板连接的工序,因此,可削减制造成本。
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开关部驱动电路和扫描线驱动电路由电平移动电路构成,因此,将开关部驱动电路组合到栅极线驱动电路内部这件事情不需要大幅度变更栅极线驱动电路的制造工序就可实施,因此是有利的。
为了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构成如下:除了上述构成以外,进一步,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设置成可设定多个导通电压,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和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是不同的。
在开关部驱动电路装载在扫描线驱动电路内的构成中,考虑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和输出到扫描线上的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相同,由扫描信号驱动的像素开关元件和由数据线选择信号驱动的开关部的功能是不同的,因此,适合各自的导通电压彼此不同。
从而,这样,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绝对值作为不同于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绝对值的值,通过成为有由数据线选择信号驱动的开关部功能的电压值,可使开关部具有适当的功能。
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可向连接的数据线很好地提供由数据线驱动电路供给的数据信号,因此,即使不设定成高到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程度,也可实现其功能。从而,通过和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的功能对应的值,可使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的开关特性的可靠性提高,确保开关部的长期可靠性。
通过以下的说明将更充分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而且,本发明的优点也将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说明中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构成的等价电路图;
图2是配备在图1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驱动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的开关部驱动电路的概要构成的方框图;
图3是施加在图1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上的各种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图4是数据线2个1组捆绑起来,同时在各数据线的开关部上配备3个数据线选择TFT的另一个数据线切换电路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5是数据线3个1组捆绑起来,同时在各数据线的开关部上配备2个数据线选择TFT的另一个数据线切换电路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6是驱动图4、图5的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的开关部驱动电路的概要构成的方框图;
图7是图1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平面图,示出了液晶面板中各驱动电路类的配置;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构成的等价电路图;
图9是配备在图9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内置开关部驱动电路的栅极线驱动电路的构成方框图;
图10是内置在图9的栅极线驱动电路中的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的概要构成的方框图;
图11是输入到图10的开关部驱动电路中的控制信号和由该电路输出的数据线选择信号的波形图;
图12是施加到图9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上的各种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图13是配备在图9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内置开关部驱动电路的栅极线驱动电路的变形例的构成方框图;
图14是图9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平面图,示出了液晶面板中各驱动电路类的配置;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构成的等价电路图;
图16(a)和图16(b)都示出了配备在图15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内置开关部驱动电路的栅极线驱动电路的构成方框图;
图17是内置在图16(b)的栅极线驱动电路中的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的概要构成的方框图;
图18是输入到图17的开关部驱动电路中的控制信号和由该电路输出的数据线选择信号的波形图;
图19是施加到图15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上的各种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图20是现有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构成的等价电路图;
图21是配备在图20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的开关部驱动电路的概要构成方框图;
图22是施加到图20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上的各种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通过将多个数据线捆绑起来连接到数据线驱动电路的1个输出来实现数据线驱动电路的输出数削减的构成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这样,在该构成中,设在数据线切换电路中的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分别由多个开关元件形成,由此,确保该开关部的长期可靠性,进而,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长期可靠性。
而且,在该构成中,通过将用于驱动设在数据线切换电路中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的开关部驱动电路制作到驱动扫描线即栅极线的栅极线驱动电路内,可实现窄边框化,并且,可实现外加部件的削减,随之实现成本削减。
进一步,在将开关部驱动电路制作到栅极线驱动电路内的构成中,由1个栅极线驱动电路输出驱动设在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的数据线选择信号和驱动像素开关的栅极信号时,可设定多种导通电压,通过使两个信号的导通电压不同,确保设在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的长期可靠性。
此外,在驱动设在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时,通过保持为截止电压和导通电压之间的电压即中间电位的期间进行数据线选择信号中从截止电压到导通电压以及从导通电压到截止电压的各电压电平的切换,由此有效降低因驱动开关部而消耗的功率。
而且,在以下记载的实施例中,例示了用液晶作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但本发明不限于哪种液晶,只要是有源矩阵驱动的,如果是具有一旦写入像素或总线等可保持数据信号的存储性,则也可适用液晶以外。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基于图1~图7进行说明如下。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构成的等价电路图。在该图1中,和示出现有例的上述图20相同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即,图1中,1是显示面板(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尽管图中未具体示出,但液晶面板1具有隔开预定距离且平行相对配置的矩阵基板、对置基板和在这两各基板间填充的液晶。
矩阵基板中,设置多个彼此并行的数据线DL1~DLN和与该数据线DL交叉的多个相互并行的栅极线(扫描线)GL1~GLM。通过栅极线驱动电路2以对应各栅极线GL的定时向各栅极线GL施加具有导通电压(选择电压)和截止电压(非选择电压)的栅极信号,通过数据线驱动电路3向各数据线DL施加对应于数据线DL的数据信号(图象信号)。
在这些数据线DL和栅极线GL的各交点处,配设像素电极(未图示)和像素TFT11。像素电极通过和设在对置基板侧的后述对置电极12形成液晶电容10。液晶电容10作为显示的一个单元构成像素。像素TFT11和对应像素电极的数据线DL电气连接,用于控制向像素电极写入数据信号。在像素TFT11中,其栅极连接栅极线GL,其源极连接数据线DL,其漏极连接像素电极。
通过这样的构成,通过栅极线驱动电路2经栅极线GL向像素TFT11的栅极施加导通电压期间(写入期间),像素TFT11变成导通状态(低电阻状态)。像素TFT11通过变成导通状态,将由数据线驱动电路3施加给数据线DL的数据信号的电位(也称为电压)施加给像素电极,像素电极的电位设定成和数据线DL的电位相同。
另一方面,通过栅极线驱动电路2向像素TFT11的栅极施加截止电压期间(保持期间)变成截止状态(高电阻状态)。像素TFT11通过变成截止状态,像素电极的电位保持在写入时施加的电位上。
在构成液晶面板1的其中一个基板即对置基板中,形成作为液晶电容10的另一个电极的对置电极12。该对置电极12设在对置基板的整个面上,共同构成全像素。在对置电极12中,通过配置在上述矩阵基板周边的公共端子(未图示)从矩阵基板侧施加适当的公共电压。
在液晶电容10中,施加相当于像素电极的电位和对置电极的电位之差(电位差)的电压。通过控制施加到液晶电容10上的电压,可控制液晶的光透过率,并显示图象。
这样,在液晶面板1中,和图20的液晶面板100相同,多个数据线DL这里是2个数据线DL捆绑起来而1个化,2个1组地连接到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1个输出信号线D上。这种构成和图20的液晶面板100相同。
液晶面板1和液晶面板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数据线切换电路4。数据线切换电路4是在形成组的数据线DL间切换作为来自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信号输出端的数据线DL的电路。
在现有液晶面板100的数据线切换电路101中,设在每个数据线DL上的开关部由1个数据线选择TFT13构成(参考图20)。与此相对,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1的数据线切换电路4中,设在每个数据线DL上的开关部由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数据线选择TFT13构成。这里,1个开关部由并联连接且可相互独立驱动的2个数据线选择TFT13构成。
具体地说,将形成第一组的数据线DL1和数据线DL2连接到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1,数据线DL1通过相互并联的2个数据线选择TFT13-1aα·13-1aβ连接,数据线DL2通过相互并联的2个数据线选择TFT13-1bα·13-1bβ连接。
而且,将形成第二组的数据线DL3和数据线DL4连接到输出信号线D2,数据线DL3通过相互并联的2个数据线选择TFT13-2aα·13-2aβ连接,数据线DL4通过相互并联的2个数据线选择TFT13-2bα·13-2bβ连接。
以下相同,图中,数据线DL的总数N=10,因此,2个1组的数据线群形成第1~第5共5组时,配设总计20个的数据线选择TFT13。而且,其中,构成数据线切换电路4的数据线选择TFT13用和像素TFT11相同的工序制作到构成液晶面板1的矩阵基板上。
构成数据线切换电路4的这20个数据线选择TFT13中,连接奇数编号的DL1、DL3、……DL9的数据线选择TFT13-1aα·13-1aβ、13-2aα·13-2aβ……13-5aα·13-5aβ等10个是a系统。
这样,属于这10的a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中,带α的数据线选择TFT13-1aα、13-2aα……13-5aα等5个是a(α)相同,相互的栅极和栅极线Gaα连接,通过由开关部驱动电路5提供给栅极线Gaα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控制其开关。
带β的数据线选择TFT13-1aβ、13-2aβ……13-5aβ等5个是a(β)相同,相互的栅极和栅极线Gaβ连接,通过由开关部驱动电路5提供给栅极线Gaβ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控制其开关。
同样地,和偶数编号的DL2、DL4、……DL10连接的数据线选择TFT13-1bα·13-1bβ、13-2bα·13-2bβ……13-5bα·13-5bβ等10个是b系统。
这样,属于这10个的b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中,带α的数据线选择TFT13-1bα、13-2bα……13-5bα等5个是b(α)相同,相互的栅极和栅极线Gbα连接,通过由开关部驱动电路5提供给栅极线Gbα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控制其开关。
带β的数据线选择TFT13-1bβ、13-2bβ……13-5bβ等5个是b(β)相同,相互的栅极和栅极线Gbβ连接,通过由开关部驱动电路5提供给栅极线Gbβ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控制其开关。
图2中,示出了向栅极线Gaα~Gbβ输出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开关部驱动电路5的构成。
开关部驱动电路5由4个电平移动电路5a~5d组成。在各电平移动电路5a~5d中分别输入来自驱动控制电路6的开关信号SW1~SW4。输入的开关信号SW1~SW4变换成施加到各电平移动电路5a~5d的第一输入端子IN01的导通电压VDSH或者施加到第二输入端子IN02上的截止电压VDSL。这里,导通电压VDSH是是数据线选择TFT13导通的电压,截止电压VDSL是使数据线选择TFT13截止的电压。
变换后的输出通过电平移动电路5a~5d的各输出端子OUT作为数据线选择信号输出到和各输出端子OUT连接的栅极线Gaα~Gbβ。
即,开关信号SW1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5a中,由此,形成控制a(α)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信号即数据线选择信号,通过输出端子OUT输出。同样地,开关信号SW2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5b中,由此,形成控制a(β)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信号即数据线选择信号,通过输出端子OUT输出。以下相同。
如上所述,不同时驱动和同一输出信号线D连接的2个数据线DL,将向栅极线GL施加导通电压的期间(1个水平期间)分成2个阶段,在各阶段中,数据线切换电路4的a系统或b系统中,使任一个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导通。这样此时,构成为:a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分别具备a(α)系统和a(β)系统等2个,而且,b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分别具备b(α)系统和b(β)系统等2个。从而,在选择a系统的阶段中,选择a(α)系统或a(β)系统中的一个,同样地,在选择b系统的阶段中,选择b(α)系统或b(β)系统中的一个。
图3中,示出了施加到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1上的驱动信号(垂直同步信号、数据信号、施加到栅极线Gaα~Gbβ上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施加到栅极线GL1~栅极线GLM的栅极信号)的波形。这里使用的像素TFT11和数据线选择TFT13都和n沟道FET相同,通过正电压导通。而且,栅极线GL的总数M=8。
如图3所示,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在第1个栅极线GL上施加导通电压时,将该导通电压的施加期间即选择期间(相当于一个水平期间)分成2个阶段,在最初阶段中使数据线切换电路4的a(α)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导通(通过施加到栅极线Gaα上的数据线选择信号),在接着的阶段中,使数据线切换电路4的b(α)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导通(通过施加到栅极线Gbα上的数据线选择信号)。
这样,接着在第2栅极线GL2上施加导通电压时,在最初阶段中使数据线切换电路4的a(β)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导通(通过施加到栅极线Gaβ上的数据线选择信号),在接着的阶段中,使数据线切换电路4的b(β)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导通(通过施加到栅极线Gbβ上的数据线选择信号)。
第3个栅极线GL3以后,反复上述操作,即,第3个栅极线GL3和栅极线GL1同样,在最初阶段中使a(α)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导通,在接着的阶段中,使b(α)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导通,第4个栅极线GL4和栅极线GL2同样,在最初阶段中使a(β)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导通,在接着的阶段中,使b(β)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导通。
这样,通过配备2个相互并联的设在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和各数据线DL之间的开关部的数据线选择TFT13,驱动数据线选择TFT13的次数可削减为在各数据线DL上配备1个数据线选择TFT13的构成时的1/2。
其结果,在削减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的数量、小型化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构成中,增大数据线选择TFT13的尺寸时,可确保数据线选择TFT13的长期可靠性,进而可得到液晶显示装置的长期可靠性。
在图3中,将构成开关部的2系统(α和β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作为在每一水平期间交互驱动的构成,但不限于此。通过分配在2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间需要的驱动次数、削减各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次数可确保长期可靠性。从而,各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顺序不是问题。
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数据线DL2个1组,和1个数据线DL连接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数量也是2个。但是,通过将数据线DL捆绑成X个1组(这里,X=2),可削减至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的个数1对1连接时的1/X。通过将和1个数据线DL连接成相互并联关系的数据线选择TFT13也配备Y个(这里,Y=2),驱动数据线选择TFT13的次数可削减至在每个数据线DL上配备1个数据线选择TFT13时的1/Y。
在图4、图5中,作为变形例,示出了一个化的数据线DL的个数为2、和一个数据线DL连接的多个数据线选择TFT13的个数Y为3时的数据线切换电路8和X为3、Y为2时的数据线切换电路9。在图4、图5中,为了简便,仅示出了由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1驱动的数据线DL。
在图4的数据线切换电路8中,和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1连接的2个数据线DL1·DL2中,配备数据线选择TFT13-1aα·13-1aβ·13-1aγ构成数据线DL1的开关部,配备数据线选择TFT13-1bα·13-1bβ·13-1bγ构成数据线DL2的开关部。
而且,在图5的数据线切换电路9中,和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1连接的3个数据线DL1·DL2·DL3中,配备数据线选择TFT13-1aα·13-1aβ构成数据线DL1的开关部,配备数据线选择TFT13-1bα·13-1bβ构成数据线DL2的开关部,配备数据线选择TFT13-1cα·13-1cβ构成数据线DL3的开关部。
作为驱动上述数据线切换电路8·9的各数据线选择TFT13的开关部驱动电路5′,可由同样的构成实现。即,如图6所示,在前面图3所示的配备4个电平移动电路5a~5b的构成中,进一步追加2个电平移动电路5e·5f,最好由总计6个电平移动电路5a~5f构成。来自驱动控制电路6的开关信号SW5·SW6又输入到追加的2个电平移动电路5e·5f的驱动控制用中。
而且,在图6中,作为和电平移动电路5a~5f的各输出端子0UT连接的栅极线,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数据线切换电路9的6个栅极线Gaα~Gcβ,通过括号中写的,示出了图4所示的数据线切换电路8的6个栅极线Gaα~Gbγ。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和1个数据线DL连接的相互成并联关系的多个数据线选择TFT13具有彼此独立受控制的构成,并且,具有择一地驱动多个数据线选择TFT13其中之一的构成。但是,这不超出上述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和1个数据线DL并联的多个数据线选择TFT13包含完全同时受驱动的构成,以及选择和1个数据线DL并联连接、可独立驱动的多个数据线选择TFT13中的几个或多个受驱动的构成。
因此,在图1的等价电路图中,示出了在液晶面板1的不相对的2边的侧端部上设置数据线驱动电路3和栅极线驱动电路2及开关部驱动电路5的构成。不用说,可以是这样的电路配置,但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实际上,如图7所示,在液晶面板1的4边中的一边的侧端部上装载数据线驱动电路3、栅极线驱动电路2及开关部驱动电路5(5′)。
图7中,在1个数据线DL连接到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1个输出信号线D的构成中,需要2个的数据线驱动电路3通过2个1组连接变成用1个解决,在不再需要的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配置空间中配设栅极线驱动电路2和开关部驱动电路5(5′)。
在图7中,通过在液晶面板1的1边侧集中并装载液晶面板1的数据线驱动电路3和栅极线驱动电路2等各驱动电路类,可使显示区域1a的外周部的边框部除去1边后的3边变窄,和边框部的2边宽度大的构成相比,有效提高商品的图案设计的自由度,适于携带电话等设备。而且,图中,如部件编号7所示,是输入时钟信号和开始脉冲信号等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用于控制电源电压、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5(5′)的驱动的开关信号SW1~SW4等的FPC。
而且,图7中,采用在形成构成液晶面板1的一对基板中的数据线DL等的矩阵基板侧上设置数据线驱动电路3、栅极线驱动电路2和开关部驱动电路5的构成,通过这样的构成,和给液晶面板1外加驱动电路类的构成相比,可使安装阶段更简洁,因此,实现窄边框化。而且,即使设置数据线驱动电路3、栅极线驱动电路2和开关部驱动电路5(5′)中的至少一个也有效果。
在矩阵基板上设置数据线驱动电路3和栅极线驱动电路2、开关部驱动电路5(5′)的构成的情况下,通过LPS、CG硅等直接制作到矩阵基板上的所谓的驱动器单片型,或者,非晶硅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LSI作成各驱动电路,通过TAB、COG安装在矩阵基板上。
而且,可形成将开关部驱动电路5(5′)装载在栅极线驱动电路2上的构成。栅极线驱动电路2用于驱动像素TFT11的栅极线GL,在内部具有电平移动电路。从而,由用于驱动数据线选择TFT13的栅极线Ga~GLd的电平移动电路组成的开关部驱动电路5(5′)可不用大幅度改变制造工序就能组装到栅极线驱动电路2内。
这样,通过将开关部驱动电路5(5′)组装到栅极线驱动电路2内,进一步削减应当配设在边框部的电路个数,因此,进一步削减边框部的占有面积,这样边框部的布局性变好,可促进窄边框化。而且,即使是外加栅极线驱动电路2和数据线驱动电路3等驱动电路的构成,由此也不需要将开关部驱动电路5(5′)连接到液晶面板1上的工序,因此,可削减制造成本。
这样,将开关部驱动电路5(5′)组装到栅极线驱动电路2内时,考虑使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VDSH及截止电压VDSL和供给栅极线GL的栅极信号的导通电压VGLH及截止电压VGLL具有相同的构成,但希望构成为:设置数据线选择TFT13单独的电源线,设定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VDSH及截止电压VDSL
由此,可使数据线选择TFT13的导通电压VDSH比像素TFT11的导通电压VGLH低,通过降低选择电压实现驱动次数多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可靠性提高。而且,对于这一点的详细说明,通过后述的实施例2、3进行说明。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基于图8~图14说明如下。
图8是本实施例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等价电路图,和示出现有例的图20相同的组成部分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图8所示的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和图20所示的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个不同点是:在图20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向栅极线Ga·Gb输出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开关部驱动电路102和栅极线驱动电路200是独立设置的,在图8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向栅极线Ga·Gb输出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开关部驱动电路装载在栅极线驱动电路22内,通过栅极线驱动电路22输出数据线选择信号。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图8中,100是显示面板(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尽管在图中未示出,但液晶面板100具有相隔预定距离且平行相对配置的矩阵基板、对置基板和填充在两基板间的液晶。
在矩阵基板中,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数据线DL1~DLN,和与该数据线DL交叉的多个相互平行的栅极线(扫描线)GL1~GLM。通过栅极线驱动电路22以对应于各栅极线GL的定时向各栅极线GL施加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栅极信号,通过数据线驱动电路3向各数据线DL施加和各数据线DL对应的数据信号(图像信号)。
在这些数据线DL和栅极线GL的各交点处,配设像素电极(未图示)和像素TFT11。像素电极和设在对置基板侧的后述对置电极12形成液晶电容10。液晶电容10作为显示的一个单元构成像素。像素TFT11和对应像素电极的数据线DL电气连接,用于控制向像素电极写入数据信号。在像素TFT11中,其栅极和栅极线GL连接,其源极和数据线DL连接,其漏极和像素电极连接。
通过这样的构成,通过栅极线GL由栅极线驱动电路200向像素TFT11的栅极施加导通电压的期间(写入期间),像素TFT11变成导通状态(低电阻状态)。像素TFT11通过变成导通状态,将由数据线驱动电路3施加到数据线DL上的数据信号的电位(也称为电压)施加给像素电极,像素电极的电位设定为和数据线DL的电位相同。
另一方面,通过栅极线GL由栅极线驱动电路200向像素TFT11的栅极施加截止电压的期间(保持期间),变成截止状态(高电阻状态)。通过像素TFT11变成截止状态,将像素电极的电位保持为写入时施加的电位。
在作为构成液晶面板100的一个基板的对置基板上,形成作为液晶电容10的另一个电极的对置电极12。该对置电极12设在对置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共同构成全像素。通过配设在上述矩阵基板周边的公共端子(未示出)从矩阵基板侧向该对置电极12施加适当的公共电压。
在液晶电容10上施加相当于像素电极的电位和对置电极的电位之差(电位差)的电压。通过控制施加到液晶电容10上的电压,控制液晶的光透过率,可进行图像的显示。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形成在矩阵基板上的上述多个数据线DL和驱动它们的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连接部分上设置数据线切换电路101。
数据线切换电路101由数据线选择TFT13和通过数据线选择TFT13将多个数据线DL连接成1组的输入信号线构成。数据线切换电路101在数据线DL所属的组内切换作为通过输出信号线从数据线驱动电路3输出的数据信号输出端的数据线DL。
在各数据线DL中设置构成开关部的数据线选择TFT(开关元件)13,各数据线DL通过该数据线选择TFT13以多个为一组而被一个化,在一个化的状态下和数据线驱动电路3对应的输出信号线D连接。这些数据线DL通过作为开关部的数据线选择TFT13而连接的、被一个化的部分成为输入信号线。
在该图中,数据线DL2个1组地进行捆绑。详细地说,构成第一组的数据线DL1和数据线DL2通过数据线选择TFT13-1a·13-1b连接到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1。而且,构成第二组的数据线DL3和数据线DL4通过数据线选择TFT13-2a·13-2b连接到输出信号线D2。在以下相同,图中,数据线DL的总数N=10,因此,形成这样的2个1组的数据线群第1~第5的5组。
这样,上述10个数据线选择TFT13中,和奇数编号的数据线DL连接的数据线选择TFT13-1a、13-2a、13-3a、……a系统,相互的栅极和栅极线Ga连接,通过供给数据线Ga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控制其开关。另一方面,和偶数编号的数据线DL连接的数据线选择TFT13-1b、13-2b、13-3b……b系统,相互的栅极和栅极线Gb连接,通过供给数据线Gb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控制其开关。和扫描信号即栅极信号一样,提供给栅极线Ga·Gb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是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信号。
这里,构成数据线切换电路101的数据线选择TFT13通过和像素TFT11相同的工序制作到构成液晶面板100的矩阵基板上。
这样,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用于驱动数据线切换电路101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数据线选择信号由栅极线驱动电路22提供。
图9中,示出了的栅极线驱动电路22的构成。栅极线驱动电路22作为用于向栅极线GL提供栅极信号的构成,具备移位寄存器群22a、电平移动电路群22b、输出电路22c。除此之外,具备用于输出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开关部驱动电路25。
移位寄存器群22a是液晶驱动输出的传送电路,输入开始脉冲信号SP时,根据时钟信号CK向通过移位寄存器群22a进入电平移动电路群22b的各输出传送其1个比特的信号。
电平移动电路群22b由多个电平移动电路组成,将通过移位寄存器群22a传送的液晶驱动输出信号电平变换成从栅极线驱动电路22外部输入的像素TFT11的导通电压VGLH或截止电压VGLL
输出电路22c由输出缓冲器构成,是输出电平移动电路群22b中电平变换后的液晶驱动输出的电路。通过输出电路22c输出驱动液晶面板1中栅极线GL的栅极信号。
在栅极线驱动电路22中,为了驱动像素TFT11的栅极线GL,在内部配备电平移动电路。从而,可不用大幅度改变栅极线驱动电路22的制造工序就可实施将由相同电平移动电路组成的开关部驱动电路25组装到该栅极线驱动电路22内部这件事情。
这样,通过将开关部驱动电路25装载在栅极线驱动电路22内、削减部件个数,可进一步削减边框部的占有面积,这样边框部的布局性变好,可促进窄边框化。而且,即使是外加栅极线驱动电路22和数据线驱动电路3等驱动电路的构成,也不需要将开关部驱动电路25连接到液晶面板1上,因此可削减制造成本。
因此,在将这样的开关部驱动电路25装载在栅极线驱动电路22内时,考虑使数据线选择TFT13的导通电压VDSH及截止电压VDSL和像素TFT11的导通电压VGLH及截止电压VGLL具有相同的构成。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9所示,和像素TFT11的导通电压VGLH及截止电压VGLL不同,设置数据线选择TFT13单独的电源线,设定数据线选择TFT13的导通电压VDSH及截止电压VDSL
作为这样的构成,可使数据线选择TFT13具有更适当的功能,可提高数据线切换电路101中数据线选择TFT13的开关特性的可靠性,确保长期可靠性。
像素TFT11和数据线选择TFT13彼此的功能是不同的,因此分别适于它们的电压也不同。例如,像素TFT11的导通电压设定成可很好地向像素电极进行充电的电压,一方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导通电压设定成可很好地向连接的数据线DL提供由数据线驱动电路3供给的数据信号的电压。
因此,这样,作为可对栅极线驱动电路22设定多个导通电压的构成,通过像素TFT11和数据线选择TFT13各自的导通电压,可使数据线选择TFT13更合适地发挥作用。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更好的构成,在于使像素TFT11和数据线选择TFT13的各导通电压(其绝对值)不同,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比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小。由此,可提高数据线切换电路101中数据线选择TFT13的开关特性的可靠性,确保长期可靠性。
即,作为构成数据线切换电路101中开关部的开关元件,由于可用和像素TFT11相同的工序制作等优点而利用TFT,但和像素TFT11的驱动次数相比,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次数远远多于像素TFT11的驱动次数。因此,尽管以通常尺寸的非晶TFT(在沟道部分的半导体层中使用结晶硅的TFT)作为像素TFT11也是完全可以的,但在用作驱动次数多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情况下,在使用过程中数据线选择TFT13的开关特性下降且不能正常使用,作为显示装置长期使用就成为问题。
而且,通过增大TFT的沟道宽度容易确保TFT的长期可靠性。但是,增大沟道宽度时,宽度增大的部分,消耗功率增大。而且,TFT尺寸也大型化,因此,存在扩大设置TFT的矩阵基板的必要。另外,由于寄生电容的增大还发生引入输出信号(图象信号)的问题。因此,通过增大沟道宽度确保长期可靠性的方法不好。
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改善这种长期可靠性的问题,设置数据线选择TFT13单独的电源线,通过将数据线选择TFT13的导通电压设定并降低得比像素TFT11的电压电压低,实现驱动次数多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可靠性的提高。
即,为了具有向像素电极的良好的充电性,像素TFT11需要高导通电压,但数据线选择TFT13最好向数据线DL提供有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供给的数据信号,因此,即使不将像素TFT11的导通电压设定到很高的程度,也能实现其功能。这里所说的导通电压的高低是绝对值,数据线选择TFT13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比像素TFT11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小。
这里,区别地设定数据线选择TFT13的导通电压和像素TFT11的截止电压,但这不是必须的。即,在数据线选择TFT13中,为了使开关特性良好,需要充分降低截止电压,截止电压需要确保和像素TFT11的截止电压相同的程度。
因此,如图13所示的栅极线驱动电路22,数据线选择TFT13的截止电压可和像素TFT11的截止电压相同。这种构成可削减电源线,因此在了解可靠性和布线布局上是有利的。因为电源线变少,所以也不需要制作该电源电压的外加电路可降低成本。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10所示,构成为:在开关部驱动电路25内设置电平移动电路25z,在开关数据线选择TFT13时,设定截止电压和导通电压之间的中间电压的期间。
图10中,示出了在栅极线驱动电路22内装载的开关部驱动电路25的构成。
开关部驱动电路25由输出端子OUT连接到栅极线Ga·Gb的2个电平移动电路25a·25b和输出端子OUT连接到上述2个电平移动电路25a·25b的第一输入端子IN01的电平移动电路25z构成。
在电平移动电路25z中,输入来自驱动控制电路26的控制信号SSDSIG。输入的控制信号SSDSIG是确定为数据线选择TFT13的导通电压VDSH期间的信号,变换成施加到电平移动电路25z的第一输入端子IN01上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导通电压VDSH或者施加到第二输入端子IN02上的中间电位。这里,中间电位是GND电平。变换后的输出通过电平移动电路25z的输出端子OUT输入到和该输出端子OUT连接的2个电平移动电路25a·25b的第一输入端子IN01。
在电平移动电路25a·25b中分别输入来自驱动控制电路26的开关信号SW1·SW2。输入的开关信号SW1·SW2电平变换成施加到各电平移动电路25a·25b的第一输入端子IN01上来自上述电平移动电路25z的输出电压(导通电压VDSH或GND电平)、施加到第二输入端子IN02上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截止电压VDSL。变换后的输出通过电平移动电路25a·25b的各输出端子OUT作为数据线选择信号输出到和各输出端子OUT连接的栅极线Ga·Gb。
图11中,在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25中,示出了输出到开关信号SW1·SW2、控制信号SSDSIG及栅极线Ga·Gb中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波形。
作为向栅极线Ga输出的、控制a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信号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是:通过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25a中的开关信号SW1和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25z中的控制信号SSDSIG,在从截止电压向导通电压切换及从导通电压向截止电压切换时,具有GND电平期间。
同样地,作为向栅极线Gb输出的、控制b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信号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是:通过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25b中的开关信号SW2和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25z中的控制信号SSDSIG,在从截止电压向导通电压切换及从导通电压向截止电压切换时,具有GND电平期间。
在不设定中间电压期间的构成中,电压从截止电压向导通电压升高时及电压从导通电压向截止电压降低时,通过供电将电位一并升高或降低,因此,和通过中间电压期间切换电压电平的经过相比,功率消耗大,尤其是,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次数多,因此,成为增大消耗功率的主要原因。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电压电平的切换时,设定变成中间电压(这里是GND电平)的期间,因此,电压提升时从截止电压到GND电平可通过自由放电来提升,从GND电平到导通电压可通过供电来提升,电压下拉时,从导通电压到GND电平通过自由放电来下拉,从GND电平到截止电压通过供电来下拉,因此,可降低功率消耗。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以中间电压为GND电平,所以可降低在中间电压中流过的电流造成的消耗,可最有效地降低消耗功率。
即,为了降低在中间电压中流过的电流造成的功率消耗,希望形成中间电压的电源阻抗尽可能低。但是,通常的电源(例如正电源和负电源)和其他的信号线相比时,阻抗低,但不能说在整个系统中第一阻抗低。另一方面,GND变成形成电路电源的基准电压,因此,和其他电压相比,变成阻抗非常低的部位(一般地在整个系统中第一阻抗低)。因此,如上流过所述,通过采用GND电平作为中间电压,可降低在中间电压中流过的电流造成的消耗。
如图11所示,输出到栅极线Ga·Gb的数据线选择信号不同时变成导通电压,因此,通过输入电平移动电路25z中的确定成为导通电压期间的1个控制信号SSDSIG,在导通电压VSDH和GND电平之间切换供给各电平移动电路25a·25b的第一输入端子IN01的电压,可具有将a和b2个系统的数据线选择信号变成中间电压的期间。
图12中,示出了施加到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100上的驱动信号(垂直同步信号,数据信号,施加到栅极线Ga·Gb上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施加到栅极线GL1~GLM上的栅极信号)。这里使用的像素TFT11和数据线选择TFT13都和n沟道FET相同,通过正电压导通。栅极线GL的总数M=8。
如图12所示,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栅极线GL上施加导通电压期间的1个水平期间被分成2个阶段,在各阶段中,通过具有施加到栅极线Ga·Gb上的中间电压期间的数据线选择信号使数据线切换电路101的a系统或b系统中任何一个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导通。由此,各组的数据线DL中,来自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数据信号仅施加到和导通后的数据线选择TFT13连接的数据线DL上,将数据信号写入和该数据线DL连接的像素电极中。
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数据线DL2以2个1组连接到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一个输出,但捆绑的数据线DL的个数不限于2个。
通过设定中间电压期间抑制数据线选择TFT13的开关所需的功率消耗的构成不限于和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那样在栅极线驱动电路22内装载开关部驱动电路25的构成组合,在开关部驱动电路25和栅极线驱动电路22分别设置的构成中,当然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图8的等价电路图中,示出了在液晶面板100的不相对的2边的侧端部设置装载开关部驱动电路25的栅极线驱动电路22的构成。不用说,这样的电路配置也可以是这样的构成: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实际上,如图4所示,在液晶面板100的4边中一边的侧端部上装载数据线驱动电路3和栅极线驱动电路22。
在图14中,在1个数据线DL和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1个输出信号线D连接的构成中,通过以2个1组连接将需要2个的数据线驱动电路3用1个解决,在变成不需要的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配置空间中配设栅极线驱动电路22。
这样,通过将液晶面板100的数据线驱动电路3和栅极线驱动电路22等各驱动电路类集中并装载在液晶面板100的1边侧上,就除去1边的3边而言,可以使作为显示区域100a的外周部的边框部变窄,和边框部中2边宽的构成相比,有效提高商品的图案设计的自由度,适于携带电话等设备。而且,图中,用部件编号7所示的部件是输入时钟信号和开始脉冲信号等控制信号,数据信号,用于控制电源电压、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5的驱动的开关信号SW1·SW2、控制信号SSDSIG等的FPC。
图14中,采用这样的构成:在形成构成液晶面板100的一对基板中的数据线DL的矩阵基板侧上设置数据线驱动电路3、栅极线驱动电路22,通过这样的构成,和在液晶面板100上外加驱动电路类相比,可使安装空间更加紧凑,因此,进一步实现窄边框化。即使设置数据线驱动电路3和栅极线驱动电路22至少其中之一,也有效果。
在矩阵基板上设置数据线驱动电路3和栅极线驱动电路22的构成的情况下,通过LPS、CG硅等直接制作到矩阵基板上的所谓的驱动器单片型,或者,非晶硅的情况下,通过LSI作成各驱动电路,通过TAB、COG安装在矩阵基板上。
实施例3
这里,对使以下两种构成组合起来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进行说明,这两种构成是:通过实施例1说明的,由多个开关元件形成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的构成;和这样的构成:通过实施例2说明的,将开关部驱动电路作到栅极线驱动电路内,同时,可在1个栅极线驱动电路中设定多种导通电压,驱动开关部的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和驱动像素开关的栅极信号的导通电压不同。
以下基于图15~图19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为了便于说明,和实施例1、2中使用的部件功能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说明从略。
图1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等价电路图。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是:用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上装载的数据线切换电路4代替图8所示的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数据线切换电路101。即,换言之,在图8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构成是:取代液晶面板100而具备图1的液晶面板1。而且,在栅极线驱动电路23内,取代开关部驱动电路25而装载开关部驱动电路35。开关部驱动电路35的构成是:驱动数据线切换电路4的开关部的开关部驱动电路5具有数据线选择TFT13单独的电源线,同时,可设定中间电位。
图16(a)和图16(b)中,示出了2种通过在开关部驱动电路35具有数据线选择TFT13单独的电源线的同时可设定中间电位的装载的栅极线驱动电路23。如已经说明的,数据线选择TFT13中的截止电压VDSL和像素TFT11的截止电压VGLL可分别设定成图16(a)所示的构成和图16(b)所示的构成。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作为具有数据线切换电路4的构成,设在数据线驱动电路3的输出信号线D和各数据线DL之间的开关部由多个数据线选择TFT13构成,同时,装载在栅极线驱动电路23内的开关部驱动电路35具有数据线选择TFT13单独的电源线。
由此,可成倍发挥使实施例1、2中分别描述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长期可靠性提高的效果,和独立地具备各种构成相比,更有效地确保数据线选择TFT13的开关特性的长期可靠性,可进一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可靠性。除了具有数据线选择TFT13单独的电源线以外,可设定中间电位,因此,合并起来可达到降低功率消耗的效果。
图17中,示出了将数据线选择信号输出到栅极线Gaα~Gbβ的开关部驱动电路35的构成。
开关部驱动电路35由输出端子OUT连接到栅极线Gaα-Gbβ的4个电平移动电路5a~5d和输出端子OUT连接到上述4个电平移动电路5a~5d的第一输入端子IN01的电平移动电路5z组成。
来自驱动控制电路36的控制信号SSDSIG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5z中。输入的控制信号SSDSIG电平变换成施加到电平移动电路5z的第一输入端子IN01上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导通电压VDSH或者施加到第二输入端子IN02上的中间电位,这里是GND电平。变换后的输出通过电平移动电路5z的输出端子OUT输入到和该输出端子OUT连接的4个平移动电路5a~5d的各第一输入端子IN01中。
将来自驱动控制电路36的开关信号SW1~SW4分别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5a~5d中。输入的开关信号SW1~SW4将施加到各电平移动电路5a~5d的第一输入端子IN01上的来自上述电平移动电路5z的输出电压(导通电压VDSH或GND电平)、施加到第二输入端子IN02上的数据线选择TFT13电平变换成截止电压VDSL。变换后的输出通过电平移动电路5a~5d的各输出端子OUT作为数据线选择信号输出到和各输出端子OUT连接的栅极线Gaα~Gbβ中。
图18中,示出了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35中开关信号SW1~SW4、控制信号SSDSIG及输出到数据线DLaα~DLbβ中的数据线选择信号的波形。
作为向栅极线Gaα输出的控制a(α)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信号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是:通过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5a中的开关信号SW1和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5z中的控制信号SSDSIG,在从截止电压向导通电压切换及从导通电压向截止电压切换过程中,具有GND电平期间。
作为向栅极线Gbα输出的控制b(α)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信号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是:通过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5c中的开关信号SW3和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5z中的控制信号SSDSIG,在从截止电压向导通电压切换及从导通电压向截止电压切换过程中,具有GND电平期间。
作为向栅极线Gaβ输出的控制a(β)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信号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是,通过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5b中的开关信号SW2和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5z中的控制信号SSDSIG,在从截止电压向导通电压切换及从导通电压向截止电压切换过程中,具有GND电平期间。
作为向栅极线Gbβ输出的控制b(β)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信号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是,通过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5d中的开关信号SW4和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5z中的控制信号SSDSIG,在从截止电压向导通电压切换及从导通电压向截止电压切换过程中,具有GND电平期间。
如上所述,不同时驱动和同一输出信号线D连接的2个数据线DL,将在栅极线GL上施加导通电压的期间(1个水平期间)分成2个阶段,在各阶段中,使数据线切换电路4的a系统或b系统中任何1个系统的数据线选择TFT13导通。此时,a系统的每个数据线选择TFT13分别具备a(α)系统和a(β)系统等2个系统,b系统的每个数据线选择TFT13也分别具备b(α)系统和b(β)系统等2个系统,因此,在选择a系统的阶段中,选择a(α)系统或a(β)系统中的一个,同样地,在选择b系统的阶段中,选择b(α)系统或b(β)系统中的一个。
这样,如图18所示,此时,输出到数据线Gaα~Gbβ中的数据线选择信号不同时变成导通电压,因此,通过输入到电平移动电路5z中的确定作为导通电压期间的1个控制信号SSDSIG,在导通电压VDSH和GND之间切换提供给各电平移动电路5a~5d的第一输入端子IN01的电压,可具有使a(α)~b(β)的4个系统的数据线选择信号变成中间电压的期间。
图19中,示出了施加到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1上的驱动信号(垂直同步信号,数据信号,施加到栅极线Gaα~Gbβ上的数据线选择信号,施加到栅极线GL1~栅极线GLM上的栅极信号)的波形。这里使用的像素TFT11和数据线选择TFT13都和n沟道FET相同,通过正电压导通。栅极线GL的总数M=8。
在图19中,除了将中间电位设定成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以外,和实施例1的图3基本相同,因此,不进行以上的说明。
当然,所示的实施例1、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变形例,在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适用。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数据线切换电路是形成扫描线和与该扫描线相交的多个数据线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的数据线切换电路,包含在上述数据线的信号输入侧配设在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和通过该开关部将多个数据线连接成1组的输入信号线,通过择一地驱动组成上述组的多个数据线的各开关部,将由输入信号线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组成组的多个数据线中,并且,上述开关部由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开关元件构成。
由此,通过适当地驱动构成开关部的多个元件,和由1个元件构成的现有开关部相比,可提高长期可靠性,获得长期可靠性。
并且,这种由多个元件形成而提高开关部的长期可靠性的构成和通过始终由1个元件形成开关部而增大元件尺寸来提高长期可靠性的构成相比,获得同程度长期可靠性时可减小1个开关部的占有面积,因此,不妨碍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和小型化,可提高长期可靠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数据线切换电路中,构成上述开关部的多个开关元件具有这样的构成:设置成可彼此独立地驱动,在驱动该开关部期间,可选择性地驱动。
作为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元件,也考虑同时驱动所有多个元件的构成。其中,可同时驱动所有多个元件,在其中1个出现故障时,通过剩下的元件向连接该开关部的数据线输出信号。但是,此时,为了驱动多个元件,驱动开关部所需的功率变大。
在本发明的上述构成中,构成开关部的多个元件设成可彼此独立地驱动,驱动开关部期间,仅选择并驱动构成开关部的多个元件中的1个或者几个元件,因此和在选择并驱动开关部期间驱动构成开关部的全部元件的构成相比,可减小驱动开关部所需的功率。
即,作为彼此并联连接多个元件构成开关部的构成,适当驱动多个元件,不扩大开关部的占有面积,和由1个元件构成的现有开关部相比,可提高器长期可靠性,同时,可抑制消耗功率。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数据线切换电路中,还可构成为:将构成上述开关部的多个开关元件驱动成在各开关元件间的驱动次数一致。
选择并驱动构成开关部的多个元件时,在优先驱动多个元件中的某个特定元件时,在元件的使用频度上产生偏差,存在特定元件比其他元件还早出现故障的担心。
在本发明的上述构成中,选择并驱动构成开关部的多个元件,驱动成各元件的驱动次数一致,因此均等使用构成开关部的多个元件而使各元件的寿命一致,可有效延长长期可靠性。
即,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元件构成开关部时,适当驱动多个元件,不扩大开关部的占有面积,和由1个元件构成的现有开关部相比提高其长期可靠性,同时,抑制消耗功率,并且,最有效地使用多个元件,可进一步提高长期可靠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数据线切换电路中,在形成组的数据线的数量为X、在扫描线上施加选择电压的一个水平期间为H时,1个1个顺序地以H/X的周期驱动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的各开关部。
这样,通过1个1个顺序地1个水平期间除以捆绑的数据线数X的期间即H/X周期驱动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的各开关部,在扫描线上施加选择电压并使其导通期间,可将各自对应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形成组的数据线中,可显示图象。
本发明的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驱动电路具有这样的构成:通过来自驱动控制电路的驱动信号,择一地驱动上述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的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将由输入信号线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中,在驱动开关部期间,选择性地驱动构成开关部的多个开关元件。
在这样的开关部驱动电路中,通过控制上述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的驱动,作为数据线切换电路,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开关部由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元件构成,适当地驱动多个元件,不扩大开关部的占有面积,而且,不增大消耗功率,和由1个元件构成的现有开关部相比可提高其长期可靠性。
而且,在上述本发明的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驱动电路中,可构成为:驱动构成上述开关部的多个开关元件,以便在各开关元件间的驱动次数一致。
据此,选择并驱动构成开关部的多个元件,驱动成各元件的驱动次数一致,因此,均等地使用构成开关部的多个元件而使各元件的寿命一致,可进一步有效延长长期可靠性。
在上述本发明的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驱动电路中,在形成组的数据线的数量为X、在扫描线上施加选择电压的一个水平期间为H时,通过来自驱动控制电路的驱动信号,1个1个顺序地以H/X的周期驱动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的各开关部。
在这样的开关部驱动电路中,通过控制上述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的驱动,作为数据线切换电路,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在扫描线上施加选择电压并导通期间,可将各自对应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形成组的数据线中,可显示图象。
本发明的数据线切换电路的驱动控制电路向开关部驱动电路输出上述数据线切换电路的驱动信号,其特征在于,在驱动开关部期间,选择性地驱动构成开关部的多个开关元件。
在这样的开关部驱动电路中,通过控制上述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的驱动,作为数据线切换电路,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开关部由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元件构成,适当地驱动多个元件,不扩大开关部的占有面积,而且,不增大消耗功率,和由1个元件构成的现有开关部相比可提高其长期可靠性。
而且,在上述本发明的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驱动电路中,可构成为:驱动构成上述开关部的多个开关元件,以便在各开关元件间的驱动次数一致。
据此,选择并驱动构成开关部的多个元件,驱动成各元件的驱动次数一致,因此,均等地使用构成开关部的多个元件而使各元件的寿命一致,可进一步有效延长长期可靠性。
在上述本发明的数据线切换电路的驱动控制电路中,在形成组的数据线的数量为X、在扫描线上施加选择电压的一个水平期间为H时,通过来自驱动控制电路的驱动信号,1个1个顺序地以H/X的周期驱动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的各开关部。
在这样的开关部驱动电路中,通过开关部驱动电路控制上述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的驱动,作为数据线切换电路,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在扫描线上施加选择电压并导通期间,可将各自对应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形成组的数据线中,可显示图象。
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使形成扫描线和与该扫描线交叉的多个数据线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在该面板内,具有在数据线的信号输入侧配设在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和通过该开关部将多个数据线连接成1组的输入信号线,在通过择一地驱动上述开关部,在设置将由输入信号线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的数据线切换电路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中,上述开关部有彼此并列连接的多个开关元件构成。
在这样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中,如在数据线切换电路中已经说明的,开关部由彼此并联的多个元件构成,适当驱动多个元件,和由1个元件构成的现有开关部相比,可提高其长期可靠性。
而且,如上所述,可构成为:在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中,设成可彼此独立地驱动构成上述开关部的多个开关元件,在驱动该开关部期间,选择性地驱动多个开关元件。
在这样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中,如在数据线切换电路中已经说明的,开关部由彼此并联的多个元件构成,适当驱动多个元件,不扩大开关部的占有面积,不增大消耗功率,和由1个元件构成的现有开关部相比,可提高其长期可靠性。
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构成是这样的,具有:上述构成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将与各数据线对应的数据信号输出到上述多个数据线上的数据线驱动电路,通过和扫描线对应的定时将具有选择电压和非选择电压的栅极信号输出到上述扫描线上的扫描线驱动电路。
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构成是这样的,具有:上述构成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将与各数据线对应的数据信号输出到上述多个数据线上的数据线驱动电路;通过和扫描线对应的定时将具有选择电压和非选择电压的栅极信号输出到上述扫描线上的扫描线驱动电路;驱动控制电路,在选择并驱动开关部期间,输出用于选择并驱动构成上述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的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的多个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开关部驱动电路,通过来自该驱动控制电路的驱动信号,驱动上述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多个开关元件。
在这样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如在数据线切换电路中已经说明的,开关部由彼此并联的多个元件构成,适当驱动多个元件,不扩大开关部的占有面积,不增大消耗功率,和由1个元件构成的现有开关部相比,可提高其长期可靠性。
上述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可构成为:在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内装载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
通过在扫描线驱动电路中装载开关部驱动电路,可削减电路部件的个数,因此,随之削减成本,同时,减少边框部中所示的电路部件所占的面积,容易进行布局且增大设计自由度,可进一步实现窄边框化。
在上述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可构成为:上述数据线驱动电路、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或开关部驱动电路中至少其中之一和构成面板的基板制作到同一基板上。
通过将数据线驱动电路、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或开关部驱动电路中至少其中之一制作到面板的基板上,和外加它们的构成相比,不需要安装空间,减少了边框部所占的面积,容易进行布局且增大设计自由度,可进一步实现窄边框化。
在上述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在形成组的数据线的数量为X、在扫描线上施加选择电压的一个水平期间为H时,1个1个顺序地以H/X的周期驱动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的各开关部。
由此,作为数据线切换电路如已经说明的,在扫描线上施加选择电压并导通期间,可将对应于各自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形成组的数据线中,可显示图像。
上述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由于布局性高、实现了窄边框化,可用于携带用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
进一步,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构成是这样的:具有:形成扫描线及和该扫描线相交的多个数据线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在上述数据线的信号输入侧配设在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及通过该开关部将多个数据线连接成1组的输入信号线,同时,包含:数据线切换电路,通过择一地驱动形成上述组的多个数据线的各开关部,将由输入信号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中;开关部驱动电路,通过来自驱动控制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出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开关线选择信号,驱动上述数据线切换电路中的开关部;数据线驱动电路,将对应于各数据线的数据信号输出到上述多个数据线中;扫描线驱动电路,通过和扫描线对应的定时将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扫描信号输出到上述扫描线上,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装载在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中。
由此,因为开关部驱动电路装载在扫描线驱动电路上,所以可削减部件个数,其结果是,进一步削减边框部中这些电路部件的占有面积,这样边框部的布局性良好,可促进窄边框化。即使是外加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数据线驱动电路等的驱动电路的构成,也不需要将开关部驱动电路和液晶面板连接的工序,可削减制造成本。
这样,此时,开关部驱动电路和扫描线驱动电路由电平移动电路构成,因此,可在不大幅度变更栅极线驱动电路的制造工序的情况下将开关部驱动电路组装到栅极线驱动电路内部,是有利的。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进一步,可这样构成: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可设定多个截止电压,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和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不同。考虑这样的构成:在扫描线驱动电路内装载开关部驱动电路,使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和输出到扫描线上的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相同,但由扫描信号驱动的像素开关元件和由数据线选择信号驱动的开关部的功能是不同的,因此,适合各自的导通电压也互不相同。
例如,像素开关元件的导通电压设定成可很好地向像素电极充电的电压,另一方面,数据线切换电路中开关部的导通电压设定成可将由数据线驱动电路提供的数据信号良好地提供给连接的数据线的电压。
因此,这样,作为不同于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的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通过作为用作由数据线选择信号驱动的开关部的电压值,可更合适地发挥开关部的功能。
这样,可在使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不同的同时,使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变得比扫描信号得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小。
为了更好地向由扫描信号驱动的像素开关元件的像素电极充电,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需要高导通电压,但如上所述,由于可将由数据线驱动电路提供的数据信号良好地提供给连接的数据线,因此,即使不将数据线切换电路中的开关部设定成高到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程度,也能实现其功能。
这样,通过使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变得比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小,可提高数据线切换电路中开关部的开关特性的可靠性,确保开关部的长期可靠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进一步,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可这样构成::设定作为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的电压电平的中间电压,通过作为中间电压的期间在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进行电压电平的切换。
在不设定作为中间电压期间的构成中,从截止电压向导通电压提升电压时,及从导通电压向截止电压下拉电压时,通过供电一起提升或下拉电位,因此,和通过中间电压期间切换电压电平的构成相比,功率消耗变大,特别地,数据线选择TFT13的驱动次数多是引起消耗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
在上述构成中,在电压电平切换时,设定作为中间电压的期间,因此,电压提升时,从截止电压到中间电压通过自由放电提升,从中间电压到导通电压通过供电提升,电压下拉时,从导通电压到中间电压通过自由放电下拉,从中间电压到截止电压通过供电下拉,因此,可降低功率消耗。
这样,在上述构成中,中间电压最好为GND电平。
为了降低流入中间电压中的电流造成的功率消耗,希望使形成中间电压的电源阻抗尽可能低。但是,通常的电源(例如正电源和负电源),和其它的信号线比时,阻抗低,但整个系统中不存在第一阻抗低的情况。另一方面,GND成为形成电路电源的基准电压,因此,和其它的电压相比变成阻抗非常低的部位(一般地,在整个系统中第一阻抗低)。因此,如上所述,通过采用GND电平作为中间电压,可降低由流入中间电压中的电流造成的消耗。
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开关部驱动电路具有这样的构成:通过输出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数据线选择信号并择一地驱动具有在与扫描线相交的多个数据线的信号输入侧配设在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和通过该开关部将多个数据线连接成1组的输入信号线,将由输入信号线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中,可设定作为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的电压电平的中间电压,通过中间电压期间在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进行电压电平的切换。
通过装载这样的开关部驱动电路,作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如已经说明的,电压提升时,从截止电压到中间电压通过自由放电提升,从中间电压到导通电压通过供电提升,电压下拉时,从导通电压到中间电压通过自由放电下拉,从中间电压到截止电压通过供电下拉,因此,可降低功率消耗。
这样,在上述构成中,中间电压最好为GND电平。
通过使中间电压为GND电平,作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如已经说明的,可降低由流入中间电压中的电流造成的消耗,可最有效地抑制功率消耗。
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扫描线驱动电路的构成是这样的:配备在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所述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是形成扫描线和与该扫描线相交的多个数据线,同时,形成具备在数据线的信号输入侧配设在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和通过该开关部将多个数据线连接成1组的输入信号线的数据线切换电路,通过择一地驱动上述开关部,将由输入信号线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中,在通过对应扫描线的定时将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扫描信号输出到上述扫描线中的扫描线驱动电路中,通过来自驱动控制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出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数据线选择信号,装载择一地驱动上述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的开关部驱动电路。
通过这样的扫描线驱动电路,作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如已经说明的,通过削减部件个数,进一步削减边框部的占有面积,这样边框部的布局性变好,可促进窄边框化。并且,即使外加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数据线驱动电路等驱动电路,也不需要将开关部驱动电路和液晶面板连接的工序,因此,可削减制造成本。
在上述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扫描线驱动电路中,进一步,可这样构成:可设定多个导通电压,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和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不同。
通过这样的扫描线驱动电路,作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如已经说明的,将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设定成和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无关、用作由数据线选择信号驱动的开关部的电压值,可更合适地发挥开关部的功能。
这样,此时,在使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不同时,使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变得比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小比较好。
通过这样的扫描线驱动电路,作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如已经说明的,可提高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的开关特性的可靠性,确保开关部的长期可靠性。
在上述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扫描线驱动电路中,进一步,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可这样构成:可设定作为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的电压电平的中间电压,通过作为中间电压的期间在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进行电压电平的切换。
通过这样的扫描线驱动电路,作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如已经说明的,电压提升时,从截止电压到中间电压通过自由放电提升,从中间电压到导通电压通过供电提升,电压下拉时,从导通电压到中间电压通过自由放电下拉,从中间电压到截止电压通过供电下拉,因此,可降低功率消耗。
这样,在上述构成中,中间电压最好为GND电平。通过使中间电压为GND,作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如已经说明的,可降低在中间电压中流入的电流造成的消耗,可最有效地抑制功率消耗。
并且,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扫描线驱动电路,配备在形成扫描线和与该扫描线相交的多个数据线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通过对应于扫描线的定时输出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扫描信号,具有这样的构成:可设定多个导通电压,输出由具有不同于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另一个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组成的信号。
通过这样的扫描线驱动电路,作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如已经说明的,在装载数据线切换电路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采用该构成时,进通过扫描线驱动电路,可驱动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
从而,和另外设置开关部驱动电路的构成相比,通过削减部件个数,可进一步削减边框部的电路部件的占有面积,使该部分的边框部的布局性变好,促进窄边框化。并且,即使是外加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数据线驱动电路等驱动电路的构成,也不需要连接开关部驱动电路和液晶面板的工序,可削减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是:在和扫描线相交的多个数据线的每个数据线上配设开关部,通过该开关部将多个数据线捆绑起来形成组,通过择一地驱动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的各开关部,将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中,在驱动上述开关部时,使用具有不同于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的绝对值的导通电压。
通过由这样的驱动方法驱动,作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如已经说明的,可将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设定成和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无关、用于由数据线选择信号驱动的开关部的电压值,更合适地发挥开关部的功能。
这样,此时,在使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不同时,使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变得比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小比较好。
由此,作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如已经说明的,可提高扫描线驱动电路的开关部的开关特性的可靠性,确保开关部的长期可靠性。
并且,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是这样的:在和扫描线相交的多个数据线的每个数据线上配设开关部,通过该开关部将多个数据线捆绑起来形成组,通过择一地驱动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的各开关部,将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中,在驱动上述开关部时,通过变成中间电压的期间在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进行电压电平的切换。
通过由这样的驱动方法驱动,作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如已经说明的,电压提升时,从截止电压到中间电压通过自由放电提升,从中间电压到导通电压通过供电提升,电压下拉时,从导通电压到中间电压通过自由放电下拉,从中间电压到截止电压通过供电下拉,因此,可降低功率消耗。
这样,在上述构成中,中间电压最好为GND电平。通过使中间电压为GND,作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如已经说明的,可降低在中间电压中流入的电流造成的消耗,可最有效地抑制功率消耗。
并且,上述本发明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由于布局性高,实现了窄边框化,可用于携带用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
虽然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而使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变得清楚,但不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对其作出的狭义的解释,而是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变形。

Claims (21)

1.一种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开关部驱动电路(25),配备在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具有在与面板扫描线(GL)相交的多个数据线(DL)的信号输入侧配设在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和通过该开关部将多个数据线连接成1组的输入信号线的数据线切换电路(101)的开关部输出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数据线选择信号,通过择一地驱动形成上述组的多个数据线的各开关部,将由输入信号线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DL1,DL2)中,其特征在于,设成可设定作为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的电压电平的中间电压,通过作为中间电压的期间在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进行电压电平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部驱动电路(25),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电压时GND电平。
3.一种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在数据线的信号输入侧分别在多个数据线(DL)上配设多个开关部,所述数据线(DL)和扫描线(GL)相交,安排数据线使得它们被组合成具有至少两个数据线(DL1,DL2)的小组,通过分别提供给小组中所述至少两个数据线的开关部,每个小组被连接至一个数据信号线,通过择一地驱动分别提供给多个数据线(DL1,DL2)的各开关部,将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每个组的多个数据线中的一个数据线,其特征在于,
在驱动上述开关部时,通过作为中间电压的期间在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进行电压电平的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电压是GND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14-16、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是携带用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
6.一种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1),形成扫描线(GL)和与该扫描线相交的数据线(DL),具有在上述数据线的信号输入侧配设在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和通过该开关部将多个数据线连接成1组的输入信号线,同时,具有通过择一地驱动组成上述组的多个数据线(DL1,DL2)的各开关部,将由输入信号线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成组的多个数据线中的数据线切换电路(4),数据线切换电路(4,8,9)的上述开关部由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开关元件(13)组成;
数据线驱动电路(3),将对应各数据线的数据信号输出到上述多个数据线中,
扫描线驱动电路(2),通过对应扫描线的定时,将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栅极信号输出到上述扫描线上,
开关部驱动电路(5,5′),在驱动开关部期间,根据控制信号,通过驱动上述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选择性地驱动构成开关部的多个开关元件(13),
驱动控制电路(6),向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输出驱动信号,
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35)设成可设定作为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的电压电平的中间电压,通过作为中间电压的期间在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进行电压电平的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5,5′,35)装载在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22,2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23)设成可设定多个导通电压,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和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比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电压时GND电平。
11.根据权利要求6-9,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线驱动电路(3)、所述扫描线驱动电路(2,22,23)或开关部驱动电路(5,5′)中至少其中之一和构成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的基板制作到同一基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6-9,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组的数据线的数量为X、在扫描线上施加导通电压的一个水平期间为H时,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5,35)以H/X的周期一个一个顺序地驱动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的各开关部。
13.根据权利要求6-9,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是携带用的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
14.一种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具有:
有源矩阵型液晶面板(100),形成扫描线(GL)和与该扫描线相交的多个数据线(DL),
数据线切换电路(101),具有在上述数据线的信号输入侧分别配设在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和通过各开关部将多个数据线连接成1组的输入信号线,同时,具有通过择一地驱动组成一组的多个数据线(DL1,DL2)的各开关部,将由输入信号线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成组的多个数据线中的一个数据线,
开关部驱动电路(25),通过来自驱动控制电路(26)的驱动信号,输出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数据线选择信号,驱动上述数据线切换电路的开关部驱动电路开关部,
数据线驱动电路(3),将对应各数据线的数据信号输出到上述多个数据线上,
扫描线驱动电路(22),通过对应扫描线的定时将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扫描信号输出到上述扫描线中,
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25)装载在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22中,
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25)设成可设定作为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的电压电平的中间电压,通过作为中间电压的期间在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进行电压电平的切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设成可设定多个导通电压,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和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比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电压时GND电平。
18.一种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扫描线驱动电路(22),设置在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所述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设有在与面板扫描线(GL)相交的多个数据线(DL)的信号输入侧配设在每个数据线上的开关部和通过该开关部将多个数据线连接成1组的输入信号线的数据线切换电路(101),通过择一地驱动形成上述组的多个数据线的各开关部,将由输入信号线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并输入到形成组的多个数据线(DL1,DL2)中,通过对应扫描线的定时将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扫描信号输出到扫描线中,其特征在于,
装载开关部驱动电路(25),所述开关部驱动电路(25)通过来自驱动控制电路(26)的驱动信号,输出具有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的数据线选择信号,驱动上述数据线切换电路(101)的开关部,
上述开关部驱动电路(25)设成可设定作为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的电压电平的中间电压,通过作为中间电压的期间在导通电压和截止电压之间进行电压电平的切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扫描线驱动电路(22),其特征在于,可设定多个导通电压,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和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不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扫描线驱动电路(22),其特征在于,数据线选择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比扫描信号的导通电压的绝对值小。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扫描线驱动电路(22),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电压是GND电平。
CNB2006100025165A 2001-10-03 2002-09-30 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及其开关驱动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89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07941A JP2003114656A (ja) 2001-10-03 2001-10-03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パネルのデータ線切換回路、そのスイッチ部駆動回路、その駆動制御回路、及び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パネル、並びに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JP2001307941 2001-10-03
JP2001307943 2001-10-03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9536XA Division CN100410786C (zh) 2001-10-03 2002-09-30 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及其数据线切换电路、开关部驱动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9006A true CN1819006A (zh) 2006-08-16
CN100498915C CN100498915C (zh) 2009-06-10

Family

ID=19127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251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8915C (zh) 2001-10-03 2002-09-30 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及其开关驱动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114656A (zh)
CN (1) CN100498915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6660A (zh) * 2012-03-27 2013-10-23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电荷分享方法
CN104269141A (zh) * 2014-08-26 2015-01-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3744631A (zh) * 2020-05-28 2021-12-03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US11195487B2 (en) 2019-01-03 2021-12-07 Sitronix Technology Corp.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61956B1 (ko) 2003-12-08 2010-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장치
WO2006009038A1 (ja) * 2004-07-21 2006-01-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駆動制御回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6660A (zh) * 2012-03-27 2013-10-23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电荷分享方法
CN103366660B (zh) * 2012-03-27 2016-04-20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电荷分享方法
CN104269141A (zh) * 2014-08-26 2015-01-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1195487B2 (en) 2019-01-03 2021-12-07 Sitronix Technology Corp.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TWI750563B (zh) * 2019-01-03 2021-12-21 矽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驅動電路
CN113744631A (zh) * 2020-05-28 2021-12-03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744631B (zh) * 2020-05-28 2023-08-29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114656A (ja) 2003-04-18
CN100498915C (zh) 2009-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20387A (zh) 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及其数据线切换电路、开关部驱动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
CN1197050C (zh) 信号驱动电路、显示装置、电光装置及信号驱动方法
CN1253846C (zh) 灰度显示参考电压产生电路和使用该电路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254008C (zh) 显示装置的放大器、驱动电路、便携电话和便携电子装置
CN1149675C (zh) 半导体器件
CN1255777C (zh) 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265341C (zh) 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电光装置的驱动电路、电光装置和电子机器
CN100342419C (zh) 显示装置用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276401C (zh) 信号输出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892796A (zh) 集成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892753A (zh) 集成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277247C (zh) 电平移动电路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1595243A (zh) 显示装置
CN1860519A (zh) 驱动移位寄存器的方法、移位寄存器、具有移位寄存器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385825A (zh) 脉冲输出电路、移位寄存器和显示器件
CN1892795A (zh) 集成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892750A (zh) 集成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536549A (zh) 显示装置、源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855211A (zh) 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383121A (zh) 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975852A (zh) 采用时分驱动和翻转驱动的lcd面板驱动
CN1892797A (zh) 集成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940651A (zh) 显示装置
CN101064085A (zh) 移位寄存器电路和具备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389842A (zh) 运算放大电路、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