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1317A - 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1317A
CN1811317A CNA2006100015996A CN200610001599A CN1811317A CN 1811317 A CN1811317 A CN 1811317A CN A2006100015996 A CNA2006100015996 A CN A2006100015996A CN 200610001599 A CN200610001599 A CN 200610001599A CN 1811317 A CN1811317 A CN 1811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heat exchanger
refrigerant
exchange section
sid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15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13964C (zh
Inventor
吴光宪
林弘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o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NA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NA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NA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11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1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39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3964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3/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 F28F13/06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28F3/04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 F28F3/04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in the form of local deformations of the element
    • F28F3/044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in the form of local deformations of the element the deformations being pontual, e.g. dimp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0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 F28F9/0204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 F28F9/0207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the longitudinal or transversal partitions being separate elements attached to header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其中进口侧和开口侧热交换部分是相互连通的,并且通过使成对杯部相互流动连通而具有相同的致冷剂流动方向,这些成对杯部位于该热交换器中央的预定区域内,从而通过减小致冷剂的侧重性和压降速度,能容易地减小尺寸,使表面温度分布均匀且提高了热交换效率,而且可容易地前向布置进口管和出口管。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热交换器,其中进口侧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是相互流动连通的,并且通过使位于该热交换器中央的预定区域内的成对杯部相互流动连通而具有相同的致冷剂流动方向,从而通过减小致冷剂的侧重性(preponderance)和压降速度,能容易地减小尺寸、使热交换器的表面温度分布均匀且提高热交换效率,而且可容易地前向布置进口管和出口管。
背景技术
一般地,热交换器包括用于允许热交换介质在其内流动的流动通道,从而热交换介质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被用在各种空调装置中,并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而以各种形式应用,如蒸发器、冷凝器、散热器和加热器。
根据致冷剂通路的结构类型将各种热交换器的蒸发器分类。具有代表性的是通过将一根可折叠的管弯曲成多层而形成的蛇型,以及由凹型(dimple type)板堆叠而形成的层叠型。此外,近来还引入了采用多个可折叠管的蒸发器。
日本实用新型7-12778号公报公开了作为这一传统蒸发器的示例的蒸发器。参照图1,蒸发器1包括多根管,其中每根管都是通过结合两块板11而形成的,这些板在其上端和下端处具有成对的杯部12。所述多根管层叠为多层。
通过将多根管层叠而形成的蒸发器包括:在其上部和下部形成的箱(tank)2和3;以及设置在侧部的进口管4和出口管5,从而用于致冷剂的流进和流出。
因此,在与进口管4流动连通的部分处形成进口侧热交换部分20a,而在与出口管5流动连通的部分处形成出口侧热交换部分20b。
而且,流体连通部分25安装在蒸发器的、与进口管4和出口管5相对的部分处,用于使进口侧热交换部分20a与出口侧热交换部分20b流动连通。
同时,分隔壁26成排地形成在上箱2内,用于将进口侧热交换部分20a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20b分隔成多个热交换区域21至24,而且为了促进热交换而在管10之间插设有散热片15。
下面将参照图2对蒸发器1的致冷剂的流动进行描述。
通过进口管4被引入到进口侧热交换部分20a的上箱2中的致冷剂在被分隔壁26分开的第一热交换区域21处向下流动,然后运动到下箱3内。流入到下箱3内的致冷剂在下箱3处返回,在第二热交换区域22向上流动并运动到上箱2内。
经过进口侧热交换部分20a的致冷剂通过流体连通部分25被引入到出口侧热交换部分20b的上箱2内。
被引入到出口侧热交换部分20b的上箱2中的致冷剂在被分隔壁26分开的第三热交换区域23处向下流动,并运动到下箱3内。流入到下箱3内的致冷剂在下箱3处返回,在第四热交换区域22处向上流动并运动到上箱2内。之后,致冷剂通过出口管5被排出到外部。
同时,第一热交换区域21是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上箱2的致冷剂沿管10向下流动,并运动到下箱3内。此时,因为重力作用于在上箱2内流动的致冷剂上,所以被引入到每根管10内的致冷剂的体积在引入致冷剂的上半阶段中逐渐增加,而在下半阶段中逐渐减小。
第二热交换区域22是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从第一热交换区域21被引入到下箱3内的致冷剂沿管10向上流动,并被引入到上箱2内。因为惯性作用于在下箱3内流动的致冷剂上,所以被引入到每根管10内的致冷剂的体积在引入致冷剂的上半阶段中逐渐减小,而在下半阶段中逐渐增加。
第三热交换区域23是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从第二热交换区域22通过流体连通部分25被引入到上箱2内的致冷剂沿管10向下流动,并运动到下箱3内。此时,因为重力作用于在上箱2内流动的致冷剂上,所以被引入到每根管10内的致冷剂的体积在引入致冷剂的上半阶段中逐渐增加,而在下半阶段中逐渐减小。
第四热交换区域24是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从第三热交换区域23被引入到下箱3内的致冷剂沿管10向上流动,并被引入到上箱2内。因为惯性作用于在下箱3内流动的致冷剂上,所以被引入到每根管10内的致冷剂的体积在引入致冷剂的上半阶段中逐渐减小,而在下半阶段中逐渐增加。
因此,由于致冷剂的不匀称性,蒸发器1会产生严重的表面温度差异,而且在致冷剂的流量较小或者在经过蒸发器1的空气为少量气流时,表面温度差异更为严重。也就是说,在进口侧热交换部分20a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20b内部,在其中致冷剂流动量较大的管10内形成过冷部分,而在其中致冷剂流动量较小的管内形成过热部分。
而且,在上述流体通道结构中,过冷部分和过热部分形成在进口侧热交换部分20a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20b的几乎相同的位置处。大部分经过出口侧热交换部分20b的过冷部分的空气都经过进口侧热交换部分20a的过冷部分,而大部分经过出口侧热交换部分20b的过热部分的空气都经过进口侧热交换部分20a的过热部分。因此,在所有管10之间经过的空气不会均匀地换热,从而排出的空气的温度分布差异变得更加严重。此外,在蒸发器的表面上会出现结冰的问题,而且空调系统在过冷部分变得不稳定。此外,在过热部分,因为排出的空气没有被正常冷却和除湿,温度升高了的潮湿空气就被引入到汽车中,从而乘员会觉得不舒适。
由于单独安装在箱2端部处的、用于使进口侧热交换部分20a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20b流动连通的流体连通部分25的作用,增大了致冷剂的压降速度,从而引起热交换性能的恶化,并阻碍了热蒸发器的小型化。
而且,传统的蒸发器具有另一问题,即,因为进口管4和出口管都布置在蒸发器1的一侧处,所以难于将它们前向设置。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中,进口侧热交换部分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相互流动连通,并且通过使位于该热交换器中央的预定区域内的成对杯部相互流动连通而具有相同的致冷剂流动方向,从而通过减小致冷剂的侧重性和压降速度,能容易地减小尺寸,使表面温度分布均匀且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通过在进口侧热交换部分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之间相互互补地进行热交换,可容易地前向布置进口管和出口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多根管,每根管都是通过将一对板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该管具有在其内形成的两个分立的流动通道、插设在所述两个流动通道之间的分隔突起(bead)、和成对的杯部,所述杯部以与每个流动通道流动连通的方式成排地形成在所述管的上端和下端处,所述杯部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上箱和下箱;以及进口管和出口管,它们分别与流动通道流动连通,用于允许致冷剂的流入和流出,其特征在于,一进口侧热交换部分在管处与进口管流动连通,一出口侧热交换部分在管处与出口管流动连通,流体连通装置适于通过以使得所述进口侧热交换部分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具有相同的致冷剂流动方向的方式而使它们相互流动连通,从而使其上安装有所述进口管和/或出口管的所述箱的预定区域相互流动连通,并且多个隔板将所述进口侧热交换部分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分成多个热交换区域,且通过使斜对角地定位在所述流体连通装置两端上的杯部关闭而以这样的方式形成这些隔板,以使得所述热交换区域的、通过所述流体连通装置而相互流动连通的部分相互重叠。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明了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传统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传统热交换器的致冷剂流动的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前视图;
图5是表示普通管与根据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具有流体连通通路的管与根据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隔板与根据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散热量和致冷剂的压降速度随着具有流体连通通路的管的排数与所有管的数量的比值而变化的图;
图9是表示根据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致冷剂流动的视图;
图10是表示根据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内的致冷剂分布的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管与根据该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分开的状态的立体图,该管具有在其上端处形成的流体连通通路以及在其下端处形成的旁通通路;和
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致冷剂流动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前视图,图5是表示普通管与根据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具有流体连通通路的管与根据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隔板与根据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散热量和致冷剂侧的压降速度随着具有流体连通通路的管的排数与所有管的数量的比值而变化的图,图9是表示根据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致冷剂流动的视图,以及图10是表示根据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内的致冷剂分布的视图。
如在附图中示出的那样,通过将多根管110层叠成多层而形成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0,这些管中的每根管都具有在其内形成的流动通道114用于致冷剂的流动。
管110包括:相互结合的一对板111;在管内形成的两个分立的流动通道114;插设在这两个流动通道114之间并在其中央垂直形成的分隔突起113;以及从管的上端和下端伸出的成对杯部112,这些杯部成排地形成并分别与流动通道114流动连通。
而且,箱101和102这样形成在管110的上部和下部,以使得杯部112相互结合。
同时,具有被至少一个第二突起116a分开的多个通路116b的颈型突起部分116形成在管110的每个流动通道114的进口侧和出口侧处,从而使得致冷剂被均匀地分布并被引入到流动通道114内。
而且,在每块板111内,多个第一突起115通过沿流动通道114压纹而向内凸出。第一突起115规则地且斜对角地排列成网格状,以在产生湍流的同时改善致冷剂的流动性。分别由板111形成的分隔突起113和第一突起115相互接触,然后通过铜焊结合在一起。
同时,散热片120插设在管110之间以促进热交换,而且端板130安装在管110和散热片120的最外侧以加强热交换。
此外,进口管150和出口管151安装在上箱101和下箱102中的一个箱的两端处,以引入和排出致冷剂。也就是说,以这样的方式安装进口管150和出口管151,使它们与位于管110的前后阵列处的两个流动通道114流动连通。而且,如果在端板130上形成有流动通道,则能更加自由地改变进口管150和出口管151的位置。例如,进口管150可安装在上箱101上,而出口管151可安装在下箱102上。
下面,将描述进口管150和出口管151安装在上箱101上的情形。
在堆叠的管110中,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形成在管110与进口管150流动连通的后侧,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形成在管110与出口管151流动连通的前侧。
而且,流体连通装置140用于使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的箱101的预定区域相互流动连通,从而使在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内流动的致冷剂与在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内流动的致冷剂具有相同的流动方向,这是因为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是相互流动连通的。
也就是说,在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中,致冷剂从上箱101向下流动,在下箱102处返回,然后在下面将要描述的隔板111a分隔的作用下,向着上箱101向上流动。
因此,所有的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以这样的方式具有相同的致冷剂流动结构,即,在隔板111a的作用下,在进口管150侧的致冷剂从上箱101向下流动至下箱102,而在出口管151侧的致冷剂从下箱102向上流动至上箱101.
通过形成流体连通通路141而形成流体连通装置140,以在预定的区域内使管110的一对杯部112流动连通,且流体连通通路141形成在管110的顶部处。
这里,优选地以这样的方式形成流体连通装置140,从而使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的上箱101的10%-50%的区域相互连通,这是相对上箱101的整体尺寸而言的。也就是说,其上分别形成流体连通装置140的管110的数量在全部管110数量的10%至50%内。
图8是表示散热量和致冷剂的压降速度随着具有流体连通通路的管的排数与所有管的数量的比值而变化的图。如图8所示,具有流体连通装置140的管的数量的最佳比值为10%-50%。如果该比值小于10%,致冷剂的压降速度就增加,散热量就降低。此外,如果该比值大于50%,致冷剂的压降速度就增加,散热量就降低,而其上安装有出口管151的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的致冷剂通道组变得较小。
同时,考虑到致冷剂的压降速度和散热量,具有流体连通通路141的管阵列的数量与热交换器100的所有管阵列的数量的比值优选地为20%-40%。
而且,流体连通装置140优选地形成在热交换器100的大致中部。此外,可以考虑到致冷剂分布和致冷剂的压降速度或热交换效率而适当地选择具有流体连通通路141的管110的数量。
此外,流体连通通路141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尺寸。流体连通通路141不是连续形成的,并能仅在所需的部分处以这样的方式部分地形成,从而在流体连通通路141阵列的中央处关闭至少一个流体连通通路141。
多个隔板111a将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分成多个热交换区域105-108,而且以这样的方式安装这些隔板111a,以使得热交换区域106和107的、通过流体连通装置140而相互流动连通的部分互相重叠。
隔板111a安装在流体连通装置140的两侧处,从而这样使斜对角定位的一对杯部112a关闭。
因此,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被隔板111a分成第一至第四热交换区域105-108。这里,斜对角地定位并在其间插设有隔板111a的第一热交换区域105和第四热交换区域108具有相互类似的区域。通过流体连通装置140而相互流动连通的第二热交换区域106和第三热交换区域107具有相互类似的区域。而且,流体连通装置140部分地覆盖第二热交换区域106和第三热交换区域107。
同时,第一至第四热交换区域105-108能根据隔板111a的位置而自由地改变热交换区域。
而且,在另外将至少一块隔板111a(其在特定部分处关闭杯部112)安装在热交换器100的特定位置处的情形下,能增加致冷剂向上和向下下流动的频率,从而能在下箱102处形成流体连通装置140,用于更多不同的流体通道结构。
下面,将参照图8对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0的致冷剂流动进行描述。
首先,通过进口管150被引入的致冷剂在第一热交换区域105处向着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的第二热交换区域106返回,然后通过流体连通装置140流向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其后,被引入到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的致冷剂在第三热交换区域107处向着第四热交换区域108返回,然后被排出至出口管151。
更具体地,通过进口管150被引入到第一热交换区域105的上箱101的致冷剂沿管110向下流动,并向着下箱102运动。运动到下箱102内的致冷剂向着第二热交换区域106的下箱102流动。
流入到第二热交换区域106的下箱102内的致冷剂沿管110向上流动,然后在向着上箱101运动的同时在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处完成热交换。
接着,流入到第二热交换区域106的上箱101内的致冷剂通过在管110的顶部处形成的流体连通通路141而向着第三热交换区域107的上箱101流动。
被引入到第三热交换区域107的上箱101内的致冷剂沿管110向下流动,并向着下箱102运动。运动到下箱102内的致冷剂向着第四热交换区域108的下箱102流动。
流入到第四热交换区域108的下箱102内的致冷剂沿管110向上流动,然后在向着上箱101运动的同时在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处完成热交换。其后,通过出口管151将致冷剂排出到外部。
如上所述,在如图9所示的致冷剂流动过程中,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100还受到重力和惯性的影响。然而,因为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具有相同的致冷剂流动方向,所以具有相同空气流动方向的第一热交换区域105和第三热交换区域107都受到作用在向下流动的致冷剂上的重力的影响,但具有不同的热交换区域,而且第二热交换区域106和第四热交换区域108都受到作用在沿管110向上流动的致冷剂上的惯性的影响,但具有不同的热交换区域。
而且,在第二热交换区域106中,向着箱101和102的端部不匀称流动的致冷剂的方向变化为向着流体连通装置140不匀称流动的致冷剂的方向,从而能在某种程度上防止致冷剂的侧重性,从而使致冷剂能均匀地流向每根管110。也就是说,在第二热交换区域106中,由于惯性作用,沿管110流动的致冷剂的量向着箱101和102的端部逐渐增加,但通过将流体连通装置140安装在热交换器100的中央区域内,能使向着箱101和102端部不匀称流动的致冷剂的方向改变为向着流体连通装置140。
因此,经过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的过冷部分的空气尽可能多地经过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的过热部分,而且经过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的过热部分的空气尽可能多地经过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的过冷部分,因而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相互进行热交换,从而由于减小了表面温度差异而使得热交换器100的整个表面温度分布变得均匀。
而且,由于在进口管150和出口管151之间的预定区域处形成了流体连通装置140,能减小致冷剂的压降速度并提高热交换效率,从而能减小热交换器的尺寸。此外,通过上述流动通道结构,因为能将进口管150和出口管151安装在上箱101的两侧处,所以能容易地前向布置它们。因此,在热交换器100安装在空调外壳上的情形下,能够实现自由地设计致冷剂管线布置。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仅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而省略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的描述。
如图11所示,第二实施例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造。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热交换器100包括在上箱101和下箱102中的一个箱处形成的分布孔112b,该孔具有比箱101或102的通路的截面积小的截面积,以通过促进致冷剂的蒸发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这里,分布孔112b形成在具有流体连通装置140的管110的上端杯部112处,而且优选地在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内而不是在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内形成该分布孔112b。当然,可在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的不同位置处形成多个分布孔112b。
因此,当致冷剂通过流体连通装置140从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向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流动时,一部分致冷剂经过分布孔112b。在上述过程中,致冷剂雾化(成为如雾的微小颗粒)并迅速蒸发,从而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而图13是表示管与根据该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分开的状态的立体图,该管具有在其上端处形成的流体连通通路以及在其下端处形成的旁通通路。仅描述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部分,而省略对与第二施例相同的部分的描述。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有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构造。然而,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包括在至少一个管110处形成的旁通通路145,用于使位于致冷剂返回区域处的一对杯部112相互流动连通,从而使在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的下箱102处返回的致冷剂的一部分旁通至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的下箱102。
因此,当在热交换器100内流动的致冷剂的流动量较小时,在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内流动的致冷剂的一部分通过旁通通路145而直接旁通至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从而改善了出口侧空气的温度分布。
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致冷剂流动的视图。仅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而省略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的描述。
如图14所示,在第四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造。然而,在第四实施例中,出口管151安装在第四热交换区域108的中央,该第四热交换区域108是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的最后的热交换区域。
在第一实施例中,因为出口管151位于热交换器100的端部,所以在惯性的作用下,致冷剂可能会不匀称地流向端部。也就是说,在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内,致冷剂由于其处于气态而流动得非常快。而且,因为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对致冷剂流动噪音非常敏感,所以如果致冷剂在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中不匀称地流动,就将产生致冷剂流动噪音,从而导致不均匀的致冷剂分布和不同的温度。
因此,在第四实施例中,出口管151安装在第四热交换区域108的中央,该第四热交换区域108是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的最后的热交换区域,从而防止了在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其比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更加过热)处的致冷剂的不匀称性,而且使致冷剂分布变得均匀,从而通过减小朝向出口管151的致冷剂由于惯性而导致的不均匀性,减小了致冷剂流动噪音,而且还使得温度变得均匀。
如上所述,进口侧热交换部分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是相互流动连通的,并通过使位于热交换器中央的预定区域处的一对杯部相互连通而具有相同的致冷剂流动方向,从而能通过减小致冷剂的侧重性和压降速度以及通过在进口侧热交换部分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之间相互互补地进行热交换,减小热交换器的尺寸,并使得热交换器的表面温度分布变得均匀且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而且,为了获得最佳的散热量,流体连通装置(流体连通通路)与热交换器的整个尺寸的比值在10%-50%的范围内。
此外,通过上述流动通道结构,因为能将进口管和出口管安装在上箱的两侧处,所以能容易地前向布置它们。
而且,因为在箱内形成有截面积比箱的通路的截面积小的分布孔,所以经过分布孔的致冷剂雾化并迅速蒸发,从而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此外,因为热交换器包括旁通通路,用于允许在进口侧热交换部分处返回的致冷剂的一部分向着出口侧热交换部分的旁通,所以当在热交换器内流动的致冷剂的流动量较小时,在进口侧热交换部分内流动的致冷剂的一部分通过该旁通通路而直接旁通至出口侧热交换部分,从而改善了出口侧的空气温度分布。
而且,因为出口管安装在第四热交换区域(它是出口侧热交换部分的最后的热交换区域)的中央,所以能减小致冷剂的不匀称性和致冷剂的流动噪音,而且能使温度均匀。
尽管已经参照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而只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或修改。

Claims (9)

1、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多根管(110),每根管都是通过将一对板(111)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所述管(110)具有在其内形成的两个分立的流动通道(114)、插设在所述两个流动通道(114)之间的分隔突起(113),和成对的杯部(112),所述杯部以这样的方式成排地形成在所述管的上端和下端处以与每个流动通道(114)连通,杯部(112)相互连接以形成上箱(101)和下箱(102);以及进口管(150)和出口管(151),它们分别与所述两个流动通道(114)连通,用于允许致冷剂的流入和流出,其特征在于,一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在管(110)处与进口管(150)连通,
一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在管(110)处与出口管(151)连通,
流体连通装置(140)适于通过以使所述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具有相同的致冷剂流动方向的方式而使它们相互流动连通,从而使其上安装有所述进口管和/或出口管的所述箱(101、102)的预定区域相互流动连通,且
多个隔板(111a)将所述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分成多个热交换区域(105-108),而且通过使斜对角地定位在流体连通装置(140)两端上的杯部(112a)关闭而以这样的方式形成这些隔板,以使得所述热交换区域(106、107)的、通过流体连通装置(140)而相互流动连通的部分相互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形成流体连通通路(141)以在所述预定区域内使所述管(110)的一对杯部(112)连通而形成所述流体连通装置(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箱(101)的、通过所述流体连通装置(140)而相互连通的所述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和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的区域是箱(101)的整个区域的10%-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流体连通通路(141)的管阵列的数量与热交换器(100)的所有管阵列的数量的比值在20%-40%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连通装置(140)形成在热交换器(100)的中央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箱(101)和下箱(102)中的一个处形成有具有截面积减小了的内部通路的分布孔(112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孔(112b)形成在具有流体连通装置(140)的管(110)的杯部(1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根管(110)处形成有旁通通路(145),用于使位于致冷剂返回区域处的一对杯部(112)相互连通,从而在所述进口侧热交换部分(103)的下箱(102)处返回的致冷剂的一部分旁通至所述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的下箱(1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151)安装在所述出口侧热交换部分(104)的最后的热交换区域(108)的中央处。
CNB2006100015996A 2005-01-24 2006-01-24 热交换器 Active CN1005139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006316 2005-01-24
KR1020050006303 2005-01-24
KR20050006303 2005-01-24
KR1020060000842 2006-01-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1317A true CN1811317A (zh) 2006-08-02
CN100513964C CN100513964C (zh) 2009-07-15

Family

ID=36844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15996A Active CN100513964C (zh) 2005-01-24 2006-01-24 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047428B1 (zh)
CN (1) CN10051396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48781B1 (ko) * 2006-09-11 2013-04-03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증발기
KR101362227B1 (ko) * 2007-01-12 2014-02-12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KR101385230B1 (ko) * 2007-04-16 2014-04-14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5035Y2 (ja) * 1993-06-25 2000-06-19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積層型熱交換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13964C (zh) 2009-07-15
KR101047428B1 (ko) 2011-07-08
KR20060085573A (ko) 200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7500C (zh) 使用微通道管的蒸发器
CN1157904A (zh) 冷媒蒸发器
US7523781B2 (en) Heat exchanger
CN1180212C (zh) 蒸发器
CN101266092B (zh) 热交换器
CN1837719A (zh) 蒸发器
EP2195597B1 (en) Evaporator
CN1065043C (zh) 叠层型热交换器
CN101061365A (zh) 叠层式热交换器
US20080066893A1 (en) Plate for heat exchanger
CN101069060A (zh) 换热器
CN1590925A (zh) 具有扁管的热交换器
CN1749680A (zh) 使用微通道管的蒸发器
CN1410738A (zh) 热交换器
US7367388B2 (en) Evaporator for carbon dioxide air-conditioner
CN1813164A (zh) 多级热交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44512A (zh) 热交换器
KR20160131577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열교환기
CN1590945A (zh) 热交换器
CN104121800B (zh) 流通管接头及具有该流通管接头的换热器
US20140374072A1 (en) Kit for a heat exchanger, a heat exchanger core, and heat exchanger
CN1149380C (zh) 热交换器
US20120103582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micro-channel tube thereof
CN1833142A (zh) 带翅片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811317A (zh) 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ALLA VISTEON CLIMATE CONTROL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ANNA AIR CONDITIONER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field wide area

Patentee after: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

Address before: South Korea field wide area

Patentee before: Hanna Air Conditioner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field wide area

Patentee after: Hanang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South Korea field wide area

Patentee before: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field wide area

Patentee after: Hana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South Korea field wide area

Patentee before: Hanang System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