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9315A - 就寝装置及就寝者在床状态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就寝装置及就寝者在床状态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9315A
CN1809315A CN 200480017285 CN200480017285A CN1809315A CN 1809315 A CN1809315 A CN 1809315A CN 200480017285 CN200480017285 CN 200480017285 CN 200480017285 A CN200480017285 A CN 200480017285A CN 1809315 A CN1809315 A CN 1809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sensitive sensor
voltage sensitive
person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800172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植田茂村
荻野弘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09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93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可靠地检测就寝者位置偏移和心跳振动且防止成本增加和就寝者就寝的感觉变差的就寝装置;防止在抬升/降低床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夹入的就寝装置;以及就寝者的在床状态的检测方法。通过获取第一和第二压敏传感器(21、22)的输出信号的强度之间的比率来检测就寝者的偏移,压敏传感器是线缆式的且沿在床上的躺卧方向设在就寝者躺卧的床表面(15a)的相对端。当该比率在预定偏移范围内时,判定就寝者在床表面(15a)上的位置发生偏移。此外,通过在床垫中安装低推斥力聚氨酯层来检测心跳振动,且响应于设在床中的压敏传感器的输出来控制床的抬升和降低。

Description

就寝装置及就寝者在床状态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床和用于监测人在床上的在床状态(in-bed state)的在床状态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作为用于床上就寝者的检测装置,例如JP-A-7-88089公开了一种装置,其中在医院或各种看护机构等中所设的床上设置了一压敏传感器,其用于检测作为就寝者的被看护人的是否在床上,以及用于检测被看护人的身体状况。该床设置成在就寝者躺卧的床的上表面上沿着床的宽度方向设有很多传感器,每个传感器由于压电效应产生一小电压,并且在床的纵向上以预定间隔设置如此布置的传感器的行。检测来自这些传感器的电压,由此确认被看护人是否在床上,并对被看护人的身体状况进行管理。
JP-A-10-229973公开了一种生物医学监测装置,其中沿床的宽度方向在床的上表面上设置了每个都具有长带形状的压电传感器,从而通过使用由这些传感器形成的振动检测装置判定就寝者的血压值和动脉硬化度(arteriosclerosis intensity)。
但是,如同第一个示例,在其中就寝者所躺卧的床上表面上设置有由很多压电元件形成的传感器的床上,很多昂贵的传感器以格栅形式布置,使得不可避免地增加床的成本。此外,由于传感器自身的灵敏度相对较低,所以传感器需要设置成几乎就位于就寝者所躺卧的床的上表面上,从而使床的舒适性变差。
此外,如同第二个示例,在沿宽度方向上设有每个都具有长带形状的压电传感器的床上,可以检测是否有人在床上,但是不能监测人在床上的位置偏移(shift)以预先防止人跌落等情况发生。此外,对于这种床,由于压电传感器设置在就寝者所躺卧的床的上表面上,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使床的舒适性变差。
作为另一种床,JP-A-2003-52765公开了一种电操作的床,其中床的床板部分(panel portion)是可调节的,并且该床设置有也是起到防止被褥或病人跌落的辅助装置作用的侧部护栏。以下将参照图33说明这种类型的传统电操作床。在图中,1表示电操作床,2表示背部抬升床板部分,3表示床板部分调节装置,而4表示由管材形成的护栏部分。护栏部分4由外框架管4a和内框架管4b构成,它们弯曲成弧形,以彼此平行,并且该弧形与背部抬升床板部分2的移动升降轨迹一致。这样,即使在手5插入外框架管4a和内框架管4b之间时抬升背部抬升床板部分2,手5会沿着背部抬升床板部分2的升降轨迹在外框架管4a或内框架管4b上滑动上移,从而防止手被卡住。
但是,这种类型的传统电操作床存在以下问题:当在人体的一部分插入外框架4a和内框架4b之间的情况下抬升背部抬升床板部分2时,人体的该部分由于姿势或者体形以及人体或织物表面的摩擦特性等原因而很难在外框架管4a或内框架管4b上滑动,从而人体的该部分会不小心被卡住。
作为另一种床,JP-A-8-282358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垫子的装置,其能够通过利用压敏传感器检测人体的心跳以及呼吸移动。图34为示出该传统人体检测装置构造的示图。
图中,70表示座位,71表示振动检测装置,72表示表面织物,73表示聚氨酯泡沫,74表示座位弹簧,75表示座位框架。多个振动检测装置71中的每一个被固定到构成座位70的座位弹簧74上,座位弹簧74经由表面织物72和聚氨酯泡沫73与座位70和人体的接触表面相隔恒定的距离r或者更远。这种情况下,r是坐在座位70上的人体感觉不到振动检测装置71的存在的一个距离。振动检测装置71的外壳越硬,聚氨酯泡沫73越软,则这一距离更长。
通过以这种方式,多个振动检测装置中的每一个以恒定或更远的距离被固定在远离由聚氨酯制成的座位表面的部分处,并且该多个振动检测装置的输出经处理用于判定座位上是否存在人体。由于多个振动检测装置设置成远离与人体的接触表面,所以即使在该多个振动检测装置由刚性部件构造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小对就座感觉的影响。
但是,该发明涉及的是汽车的座位。在汽车座位的情况下,由于身体臀部以上的上部的整个重量集中在狭窄的臀部上,所以即使振动检测装置设置在由聚氨酯制成的座位的下表面处也能进行检测。当将这一技术思想原样地应用于床时,会显现出以下问题。
图35(a)至35(c)示出各种实验示例,每个实验示例中,对床使用多个振动检测装置(压电传感器)。图35(a)示出实验示例1,图35(b)示出实验示例2,图35(c)示出实验示例3。在图35(b)中,125表示由聚氨酯层形成的床,126表示设置在聚氨酯层床125之下的压电传感器。具体地,这种情况下,使用了缆状的压电传感器(下文中说明)。P表示躺卧在床上的人体。
在人躺在其下部设置有缆状压电传感器126的聚氨酯层床125上的状态下,检测从缆状压电传感器126获得的信号(人体心脏产生的心跳),由此缆状压电传感器126检测到的检测值是较小的值。
本发明的申请人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当人躺在聚氨酯层床上时,人体P背部上的突出部分,即,头部P1、肩胛骨部分P2、臀部P3和脚跟部分P4以较大的力抵靠着床垫(bed pad),因而下陷较深。但是,由于人体的其它部分没有下陷得这么多,所以仅这四个部分起到振动源的作用,从而来自这些部分的心跳振动被向下传送。因此,即使是从缆状压电传感器126也不能检测到足够的信号。
当幅值增大时,获得更多其它噪声(外面经过的汽车的振动、在床附近经过的人的振动等),从而,说明了该装置可能适用于汽车座位,但是不适用于图35(b)所示的床。
图35(c)示出由该申请人想到用于克服上述图35(b)中的缺陷的实验示例,其中缆状压电传感器126设置在聚氨酯层床125上。当人躺在这样的床上时,传感器确保不仅能检测到来自头部P1、肩胛骨部分P2、臀部P3和脚跟部分P4的心跳振动,而且能够检测到例如颈部、腰部、大腿部分、小腿部分的其它部分的心跳振动。
但是,由于人躺在设置于床上的直径几毫米且弯曲很多次的传感器线缆上,一个实际的问题是床的舒适性不好。
该申请的第一发明是考虑了上述情况而做出的,该第一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床和在床状态检测方法,其能够确保检测到就寝者的位置偏移,从而能预先防止人跌落,并同时防止成本增加和床的舒适度变差。
此外,该申请的第二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在抬升床时卡住意外物体的床。
此外,该申请的第三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确保检测到心跳振动的床垫并且使人睡眠舒适的床。
发明内容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构造来实现。
(1)一种用于检测就寝者在寝具表面上的位置的偏移的床,其包括:
各具有线缆形状的第一压敏传感器和第二压敏传感器,它们分别沿着所述寝具表面的侧边缘分开设置在所述寝具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侧处,所述传感器中的每一个检测由就寝者的移动引起的加速度分量;和
判定装置,其比较来自所述第一压敏传感器和第二压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以判定就寝者向着所述寝具表面的侧部的移动状态。
根据这种床,各自由线缆形状的压敏传感器构成的所述第一压敏传感器和第二压敏传感器设置在沿着寝具表面的两个端侧处沿着寝具表面的侧边缘的多个部分处,判定装置比较来自第一压敏传感器和第二压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从而判定就寝者在寝具表面上向侧部的位置偏移,从而根据判定结果预先防止就寝者从寝具表面跌落。此外,由于线缆形状的压敏传感器仅设置在寝具表面的两个端侧,与传感器以格栅形式设置的情况相比,可以尽可能地防止成本增加以及使人睡眠舒适性的下降。
(2)如(1)所述的床,其中,将所述第一压敏传感器和第二压敏传感器布置成就寝者的头部侧的布线密度设为比其它区域高。
根据这种床,由于压敏传感器在就寝者头部侧的布线密度设得较高,所以头部的检测灵敏度得到特别的提高。这样,即使在就寝者将其头部靠近寝具表面上的侧端偏移的情况下,也可以以高灵敏度检测就寝者的头部,从而准确可靠地获取就寝者的偏移状态。
(3)如(1)或(2)所述的床,其中,将所述第一压敏传感器和第二压敏传感器布置成就寝者的腿部侧的布线密度设为比其它区域低。
根据这种床,由于压敏传感器在就寝者腿部侧的布线密度设得较低,所以腿部的检测灵敏度变低。这样,即使在没有发生偏移,就寝者躺在寝具表面的中心部分处且就寝者的腿张开的情况下,也可以消除错误判定就寝者的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
(4)如(2)或(3)所述的床,其中,所述第一压敏传感器和第二压敏传感器以波浪形状布设在寝具表面上,并且布线密度根据所述波浪形状相邻波之间的间隔而变化。
根据这种床,由于每个压敏传感器在寝具表面上以波浪形状布设,并且布线密度根据所述波浪形状相邻波之间的间隔而变化,所以可以方便地任意设定布线密度。
(5)如(1)-(4)中的一个所述的床,其中,突伸段被设置在所述压敏传感器的上侧或下侧上,并且在其多个部分处重叠于所述压敏传感器上。
根据这种床,由于突伸段被设置在所述压敏传感器的上侧或下侧上,使得在其多个部分处重叠于所述压敏传感器上,所以就寝者的重量或移动可以以较大的力局部地作用在压敏传感器上,从而可以输出大的信号,并提高就寝者位置偏移的检测灵敏度。
(6)如(5)所述的床,其中,所述压敏传感器粘附到一片部件上,并且所述突伸段粘附到一片部件上,其上粘附所述压敏传感器的所述压敏片部件和其上粘附所述突伸段的所述突伸段片部件彼此层叠。
根据这种床,仅仅通过将粘附有所述压敏传感器的所述压敏片和其上粘附所述突伸段的所述突伸段片彼此层叠,可以以相当简单的结构提高压敏传感器的灵敏度。
(7)如(1)-(6)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床,其中,当判定就寝者在所述寝具表面上发生位置偏移时,所述判定装置输出一通知信号,并且还设置一通知装置,其响应于从所述判定装置输出的所述通知信号来通知偏移的发生。
根据这种床,由于通知装置响应于从所述判定装置输出的所述通知信号进行通知,所以就寝者的位置偏移可以被通知给例如看护人员的第三方,从而可以迅速纠正该偏移。
(8).一种用于检测就寝者在寝具表面上的位置的偏移的床的在床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来自第一压敏传感器和第二压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强度之间的比率,所述第一和第二压敏传感器各自具有线缆形状,分别沿着所述寝具表面的侧边缘分开设置在所述寝具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侧,所述传感器中的每一个检测由就寝者的移动引起的加速度分量;和
当所述比率处于预先设定的一预定范围中时,判定就寝者在所述寝具表面上发生位置偏移。
根据这种床,获得来自第一压敏传感器和第二压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强度之间的比率,并且当所述比率处于预先设定的一预定范围中时,判定就寝者在所述寝具表面上发生位置偏移。这样,尽管构造简单,但是就寝者的位置偏移可以被可靠且准确地检测到。
(9)一种床,其中包括一背部抬升床板部分和一膝部抬升床板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对所述背部抬升床板部分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升降驱动的驱动装置,并且该床能够附接一侧部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敏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背部抬升床板部分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端部的一部分或者整个外围上;
判定装置,其基于来自所述压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定就寝者对所述压敏传感器的碰触;以及
控制装置,其根据来自所述判定装置的判定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
根据这种床,当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或膝部抬升床板部分的升降操作过程中判定就寝者接触压敏传感器时,可以进行这样的控制,停止对背部抬升床板部分或膝部抬升床板部分的升降驱动,或者反转驱动方向。从而,可以防止在床的升降驱动中不小心被卡。
(10)如(9)所述的床,其中,所述压敏传感器由一非线性挠性部件和一具有挠性的压电传感器形成,所述非线性挠性部件的变形量相对于负荷是非线性的,所述压电传感器根据所述非线性挠性部件的位移而变形。
根据这种床,当就寝者对压敏传感器的压靠负荷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所述非线性挠性部件突然变形。从而,由于压电传感器也因非线性挠性部件的这一位移而突然变形,所以可以从压敏传感器获得具有足以用于检测由于就寝者的移动引起的碰触的幅度的输出信号。
(11)如(10)所述的床,其中,所述非线性挠性部件由形成为带状并具有凸起部分的薄型弹性材料构成。
根据这种床,由于如(10)或(11)所述的非线性挠性部件和压电传感器设置在能够根据负荷发生变形的变形装置中,所述非线性挠性部件和压电传感器在施加负荷时更易于变形,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压敏传感器的灵敏度。
(12)如(10)或(11)所述的床,其中,所述非线性挠性部件和所述压电传感器设置在能够根据负荷发生变形的变形装置中。
根据这种床,所述非线性挠性部件和压敏传感器在施加负荷时更易于变形,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压敏传感器的灵敏度。
(13)如(12)所述的床,其中,所述变形装置具有中空部分,使得所述非线性挠性部件和所述压电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容易地变形。
根据这种床,可以实现变形装置的实用构造。
(14)如(9)-(13)中的一个所述的床,其中,所述判定装置基于来自所述压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定就寝者是否继续碰触所述压敏传感器。
根据这种床,压电型压敏传感器可以实现类似于静态负荷检测型的压敏传感器的操作,实用性得到提高。
(15)如(9)-(14)中的一个所述的床,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布置成在所述驱动装置进行所述升降驱动时使来自所述判定装置的判定信号有效,而在所述驱动装置没有进行所述升降驱动时使来自所述判定装置的判定信号无效。
根据这种床,即使例如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的静止状态期间就寝者或者第三方碰触压敏传感器,也可以防止不小心驱动所述背部抬升床板部分升降。由于仅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被驱动升降时使与接触压敏传感器对应的判定信号有效,所以可以提供具有安全感并不会发生误操作的点驱动床。
(16)一种床,其包括:
低推斥力聚氨酯层;和
设置在所述低推斥力聚氨酯层的下表面上的压敏传感器。
根据这种床,可以确保检测到心跳等,并且可以获得使人睡眠舒适的床垫。
(17)一种床,其包括:
低推斥力聚氨酯层;
设置在所述低推斥力聚氨酯层的下表面上的由普通聚氨酯制成的垫层;和
设置在所述垫层的下表面上的压敏传感器。
根据这种床,可以确保检测到心跳等,并且可以以低成本获得使人睡眠舒适的床垫。
(18)如(16)或(17)所述的床,其中,所述压敏传感器由具有挠性的缆状压电传感器构成。
根据这种床,可以进一步确保检测到心跳等。
(19)一种床,其包括:
具有形成在其表面上的不平部分的刚性板;和
设置在所述刚性板上并如权利要求16-18的一个所述的床垫。
根据这种床,可以进一步确保检测到心跳等。
(20)一种床,其包括:
床架;
附接在所述床架上从而能够倾斜的活动板;和
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并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床组件。
根据这种床,可以进一步确保检测到心跳,并且可以获得使人睡眠舒适的看护床。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床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构成床的检测装置的压敏片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压敏传感器和突伸片的突伸段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压敏传感器和突伸片的截面图。
图5是设置在压敏片上的压敏传感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示出检测装置构造和功能的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利用判定装置来判定位置变化的方法的图解。
图8(a)至8(c)是各自示出就寝者在寝具(bedding)表面上的位置的示意平面图。
图9是压敏片的分解透视图,用于说明压敏片另一构造。
图10是构成床的检测装置的压敏片的示意平面图。
图11是就寝者的示意图,示出了就寝者的负荷在寝具表面上的分布。
图12(a)至12(c)是各自示出就寝者在寝具表面上的位置的示意平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动床的外部透视图。
图14是其中压敏传感器设置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以及膝部抬升床板部分的表面端部的多个部分处的装置的外部透视图。
图15是示出所述装置的侧部护栏和床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6是示出就寝者碰触压敏传感器的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7是所述装置的压敏传感器的外部视图。
图18是一主要部分的示意图,其示出了所述装置的压敏传感器通过缝装机被固定到背部抬升床板部分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的状态。
图19是所述装置的用作压敏传感器的压电传感器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20是所述装置的具有判定装置的、用作压敏传感器的压电传感器的系统的外部视图。
图21是示出当负荷施加于所述装置的压敏传感器时的变形状态的外部视图。
图22是一特性示图,示出了负荷施加于所述装置的压敏传感器时的负荷W、压敏传感器的位移L、压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D以及判定装置的判定输出J。
图23是示出所述装置的判定装置的判定程序的流程图。
图24(a)是一外部透视图,示出了所述装置的压敏传感器以U形方式设置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的表面上,位于上端部分和背部抬升床板部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的情况;图24(b)是一外部透视图,示出了装置的压敏传感器设置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的表面上,位于背部抬升床板部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的情况。
图25(a)是示出在所述装置中使用普通聚氨酯泡沫情况下的垫层状态的截面图,图25(b)是示出在所述装置中使用低推斥力(low-repulsion)聚氨酯泡沫情况下的垫层状态的截面图。
图26(a)是被设置成所述装置的压敏传感器中压电传感器和非线性挠性件之间间隔的结构的截面图;图26(b)是被设置成所述装置的压敏传感器部分中具有中空部分的结构的截面图;图26(c)是设置成在所述装置的压敏传感器中设置一片状压电传感器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7(a)是其中压敏传感器设置在膝部抬升床板部分和背部抬升床板部分的后表面上的结构的外部透视图;图27(b)是其中压敏传感器设置在膝部抬升床板部分和背部抬升床板部分的侧表面上的结构的外部透视图;图27(c)是其中压敏传感器以之字形方式设置在床垫(mattress)的侧表面上的结构的外部透视图。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分解透视图。
图29(a)示出缆状压电传感器设置在不平板(uneven plate)上的情况,图29(b)示出缆状压电传感器设置在平板上的情况。
图30是缆状压电传感器的结构示图。
图31是示出施加到缆状压电传感器上的负荷和缆状压电传感器的传感器输出特性的示图。
图32(a)示出用于检测心跳和呼吸的检测单元的框图,图32(b)示出用于说明将来自缆状压电传感器的响应于心跳、呼吸或由于翻身等引起的身体移动而产生的检测信号转换成脉冲信号的原理的示图。
图33是示出传统电动床的外部透视图。
图34是示出传统片的结构示图。
图35(a)至35(c)示出在床上使用压电传感器的各种实验示例。
附图中,标号11表示突伸片,13、55、61各自表示压敏片,15a表示寝具表面,17、53各自表示突伸片,21表示压敏传感器(第一压敏传感器),22表示压敏传感器(第二压敏传感器),23表示中心电极、25表示压电元件材料,27表示外电极,29表示护层(sheath),31表示第一信号处理单元,33表示第二信号处理单元,35表示放大电路,37表示滤波器,39表示平滑电路,41表示判定装置,43表示通知装置,51、52各自表示片,50表示床,A、B各自表示输出,H表示就寝者,80表示电动床,82表示就寝者,83表示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4表示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5表示升降驱动单元,86、86a、92、93、94、110、112、114各自表示压敏传感器,87表示判定装置,88表示侧部护栏,89表示变形装置,90表示非线性挠性件,91表示压电传感器(线缆形),97表示凸缘部分,98表示中心电极,99表示外电极,100表示复合压电层,101表示覆盖层,102表示压电传感器端部,103表示断线检测电阻,104表示线缆,105表示连接器,107表示床垫的侧表面,108表示低推斥力聚氨酯泡沫,109表示普通聚氨酯泡沫,111表示中空部分,113表示压电传感器(片状),120表示床垫,121表示低推斥力聚氨酯层,122表示普通聚氨酯层,123表示缆状压电传感器布设片,124表示织物片,125表示床,126表示缆状压电传感器,127表示不平塑性板,128表示塑性板,129表示凹入部分,130表示外罩(cover bag),131表示片,132表示紧固件,134表示床架,135画框形状的框架,136表示活动板,137表示支撑板,138表示电机,145表示心跳和呼吸等的检测单元,146表示缆状压敏传感器(缆状压电传感器),147表示滤波电路,148表示放大电路,149表示计数电路,150表示显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床和在床状态检测方法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根据实施例1的床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构成该装置的检测装置的压敏片的平面图,图3是示出压敏传感器和突伸片的突伸段的平面图,图4是从图3中的方向P观察到的截面图,图5是设置在压敏片上的压敏传感器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1所示,床50构造成使得突伸片11、压敏片13和床垫15依次层叠在框架10的床板表面10a上并组装。
在突伸片11中,多个突伸段17彼此平行地沿着床50的纵向形成在突伸片的上表面侧。突伸段17不限于各自由图中所示线性连续的线形成的多个线的结构,而可以是断续设置的线形的突起、弯曲形状的突起或离散设置的突起。以压敏传感器设置在压敏片的下侧上的方式,将构成检测装置的压敏片13层叠在突伸片11的上表面上。层叠在压敏片13的上表面上的床垫15的上表面用作寝具表面15a。
如图2所示,压敏片13具有在平面视图中呈矩形的片19以及一对压敏传感器21、22,该片19例如由柔软的无纺布(non-woven cloth)形成,所述一对压敏传感器21、22分别粘接层叠在片19的两个端侧,使得在它们之间具有一间隔,从而这些传感器被缝在片19上。
压敏传感器21、22各自为使用了压电元件材料的长线缆形状的压电传感器,它们具有沿片19的两个端侧的边缘部分线性设置的直线部分21a、22a和沿所述直线部分以波浪形方式设置的波浪形部分21b、22b,该波浪形部分分别设置在片19上所述直线部分21a、22a的内侧。在这些压敏传感器21、22中,如图3所示,在平面视图中,波浪形部分21b、22b与位于波浪形部分下面的突伸片11的突伸段17相交。
这样,如图4所示,由于躺在床垫15的寝具表面15a上的就寝者身体的重量和偏移,设置有压敏传感器21、22的压敏片13经由床垫15被推压,使得压敏传感器21、22的波浪形部分21b、22b的部分抵靠在突伸片11的突伸段17上。由此,来自就寝者的负荷局部地施加在与突伸段17相交的压敏传感器21、22上。这样,即使压敏传感器21、22的变形量增加,并且由此不仅在波浪形的波幅方向(床的宽度方向),而且在与之正交的方向(床的纵向)上均显现出就寝者的变形时,也可以确保检测到变形。
接下来将说明压敏传感器21、22的具体构造。
如图5所示,压敏传感器21、22中的每一个布置成在沿其轴向的中心部分处具有一线圈形状的中心电极23,压电元件材料25覆盖在中心电极23的周围,外电极27设置在压电元件材料的外围,并且传感器的最外围覆盖有由氯乙烯树脂等制成的护层29。
在每个压敏传感器21、22中,具有能够承受120℃的可用温度的耐热性的树脂材料被用作压电元件材料25。压电元件材料具有能够用在高于90℃温度范围(120℃或更低)的特性,该温度范围是传统典型高分子压电元件材料(单轴取向的聚偏二氟乙烯)或由氯丁二烯和压电陶瓷粉末制成的压电元件材料的最大可用温度。
此外,压电元件材料25由具有挠性的树脂和压电陶瓷形成,中心电极23由线圈形状的金属形成,膜状的挠性电极被用作外电极27,从而传感器具有类似于普通聚乙烯绳的挠性。
此外,每个压敏传感器21、22具有类似于高分子压电元件材料的高灵敏度,并在低频范围(10Hz或更低)用于检测人体移动时具有类似于高分子压电元件材料的高灵敏度。这是因为压电元件材料25的介电常数(约为55)大于高分子压电元件材料的介电常数(约为10),从而即使在低频范围(10Hz或更低)其灵敏度的降低程度也较低。
压电元件材料25由树脂材料和10μm或更小的压电陶瓷粉末通过复合构成。压电元件材料的振动检测特性和挠性是通过陶瓷和树脂分别实现的。
在压电元件材料25中,由于聚氯乙烯被用作树脂材料,实现了有利于形成以及高耐热性(120℃)的挠性,并且可以实现不需要桥接(bridging)处理的更为简单的制造工艺。
由此获得的每个压敏传感器21、22在仅仅形成压电元件材料25的情况下不具有压电效应。因此,必须进行处理(极化处理),即通过向压电元件材料25施加几kV/mm的DC高压使压电元件材料25产生压电效应。该极化处理的执行方式为在压电元件材料25形成外电极27和中心电极23之后,在两个电极23、27上施加DC高压。
当在压电元件材料25中存在例如裂纹之类的小缺陷时,有可能在缺陷部分发生放电,因此在两个电极之间可能发生短路,从而不能施加足够的极化电压。但是,在压敏传感器21、22中,由于进行了独特的极化处理,即其中使用了能够粘附到恒定长度的压电元件材料25的一辅助电极,所以可以检测并避免缺陷,从而稳定极化,从而传感器可以加长而具有10m或更长的长度。
此外,在每个压敏传感器21、22中,由于线圈形状的金属中心电极被用作中心电极,而膜状电极(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铝的三层层叠的膜)被用作外电极27,确保了压电元件材料25和相应电极23、27之间的粘附。此外,可以方便地耦接外部引线,并且可以实现挠性线缆形状的安装结构。
铜-银合金线圈被用作中心电极23,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铝的三层层叠的膜被用作外电极27,聚乙烯树脂加压电陶瓷粉末被用作压电元件材料25和热塑性塑料,从而介电常数为55,电荷生成量为10至13C(库仑)/gf,并且最大可用温度为120℃。
每个压敏传感器21、22布置成仅在向其施加力的时候输出信号,而即使该力继续施加于其上,只要没有偏移就不再输出任何信号。类似地,每个传感器具有检测加速度的特性,使得仅在移除力的时候才输出信号。这样,在每个压敏传感器21、22中,即使它是以弯曲方式设置的,该传感器在它被弯曲的时候输出信号,而在移位完成之后不输出信号。据此,每个压敏传感器21、22仅在向其一部分施加力的时候输出信号。
因此,即使在缆状压电传感器以波浪形方式设置在床的下部的情况下,传感器在它们被弯曲的时候处于工作状态,而在移位完成之后不输出信号。据此,每个缆状压电传感器仅在向其一部分施加力的时候输出信号。
接下来将更为详细地说明床的结构和功能。
图6是示出床的检测装置的结构和功能的框图。
设置在压敏片13上的一对压敏传感器21、22中的一个和另一个分别用作第一压敏传感器21和第二压敏传感器22。
第一压敏传感器21耦接至第一信号处理单元31,第二压敏传感器22耦接至第二信号处理单元33。在信号处理单元31、33中,来自压敏传感器21、22的输出信号分别被施加到放大电路35。
第一信号处理单元31和第二信号处理单元33中的每一个布置成滤波器37和平滑电路39设置在放大电路35之后的阶段中,而来自第一压敏传感器21和第二压敏传感器22中对应的一个的输出信号被放大电路35放大,然后由滤波器37滤波得到所需的频率分量,并且由平滑电路39对信号波形进行平滑。
然后,第一信号处理单元31和第二信号处理单元33的每一个被耦接至判定装置41。经平滑电路39平滑的电信号输入到判定装置41中。
判定装置41基于来自第一信号处理单元31和第二信号处理单元33的电信号,判定躺在床垫15的寝具表面15a上的就寝者的位置的偏移。
此外,一通知装置43耦接至判定装置41,通知装置43由例如扬声器的声音输出装置或例如显示器的显示装置构成。判定装置41根据就寝者的位置偏移的判定结果向通知装置43输出通知信号。然后,通知装置43响应于从判定装置41接收到的通知信号,通过声音或显示或两者组合的方式输出警报,从而通知就寝者在寝具表面15a上的位置偏移了。
顺便提一下,第一压敏传感器21和第二压敏传感器22中的每一个经由一电阻性电路45耦接至电源47,并预先从电源47经由电阻性电路45向其供以用于检测的驱动电压。
判定装置41根据来自第一信号处理单元31和第二信号处理单元33的电信号的强度(利用信号的幅值或峰值的积分强度等)之间的比率判定就寝者的位置偏移。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预先制定一表,该表判定出与来自第一信号处理单元31和第二信号处理单元33的电信号的输出A、B的强度的比率对应的偏移范围。然后,比较来自第一信号处理单元31和第二信号处理单元33的电信号的输出A、B,并判定输出A、B的强度比率是处于预定的偏移状态的范围内,还是处于非偏移状态的范围内。
这样,当输出A、B的强度比率在远离非偏移状态的偏移状态范围时,判定装置41判定就寝者在寝具表面15a上的位置偏移了,从而向通知装置43输出通知信号。
通知装置43响应于该通知信号通过声音或显示或两者组合的方式向例如看护人员的第三方输出警报,从而通知就寝者在寝具表面15a上的位置偏移了。
在设置有由以上述方式构造的用于就寝者的检测装置的床中,在检测偏移之前进行调节,以便校正就寝者之间的个人差异,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检测准确性。具体的调节处理如下,首先,如图8(a)所示,在就寝者H躺在第一压敏传感器21和第二压敏传感器22之间的状态下,旋转设置在判定装置41处的一未示出的调节柄,从而进行调节,使得来自第一信号处理单元31的输出A的强度与来自第二信号处理单元33的输出B的强度大致一致。
在此调节之后的状态下,如图8(b)或(c)所示,当寝具表面15a上的就寝者H在寝具表面15a上偏移时,施加到第一压敏传感器21和第二压敏传感器22上的负荷变化。根据负荷的变化,突伸片11的突伸段对压敏传感器的推压力也很大地变化,从而第一压敏传感器21和第二压敏传感器22输出检测信号。在图8(b)所示情况下,就寝者H的头部位于第一压敏传感器21上,而就寝者的脚部位于第二压敏传感器22上。由于头部比脚部沉,所以头部在床垫15中下陷得更低,因此头部处的压敏传感器的输出比脚部处的压敏传感器的输出大。因而,输出A、B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变大。这样,就可以检测就寝者的偏移状态。通过这种方式,由于在就寝者H处于偏移状态时负荷变化大,所以可以检测出偏移状态。此外,即使在就寝者已经以偏移状态发生了偏移并现处于静止状态时,压敏传感器21、22也可以检测到由于由呼吸或心跳所引起的身体的较小偏移造成的振动。因此,通过比较振动的幅度,可以判定就寝者是否处于偏移状态。
此外,具体而言,在图8(c)所示的就寝者很可能跌落的偏移状态下,压敏传感器21、22的输出信号的强度之间的差异变得特别大。在根据输出信号的强度差异的大小对通知级别进行分类的情况下,可以以一种区分出需要紧急措施的情况的方式进行通知。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就寝者H的重量造成的床垫15的下陷所引起的拉伸力作用在第一和第二压敏传感器21、22的直线部分21a、22a上,由此也产生了检测信号。这样,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由此,根据上述用于就寝者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各自由线缆形状的压电传感器构成的第一压敏传感器21和第二压敏传感器22分别沿寝具表面15的侧边缘设置在寝具表面15a的两个端侧,并且判定装置41比较来自第一压敏传感器21和第二压敏传感器22的输出信号,以判定寝具表面15a上就寝者向侧部的位置偏移。从而,可以从判定结果中得到就寝者的就寝状态,由此,可以预先防止就寝者从寝具表面15a跌落等情况。
此外,由于线缆形状的压电传感器仅设置在寝具表面15a的两个端侧,与沿着床的宽度方向和纵向以其间具有一间隔的格栅方式设置很多个由昂贵的压电元件构成的传感器的情况相比,最大可能地防止成本的增加。
此外,由于每个压敏传感器21、22本身是具有相当高灵敏度的传感器,所以即使在设置有压敏传感器21、22的压敏片13设置在床垫15下面时,也能够获得足够的检测灵敏度,使得可以消除压敏传感器严重影响床的舒适性的问题。此外,即使在压敏传感器21、22就设置在寝具表面15a之下的情况下,由于压敏传感器21、22没有设置在寝具表面15a的中心部分,而且压敏传感器21、22自身具有挠性,所以可以最大可能地防止影响床的舒适性。
此外,仅仅通过层叠设有压敏传感器21、22的压敏片13和设有突伸段17的突伸片11,就可以相当容易地提高压敏传感器21、22的检测灵敏度。
顺便提一下,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通过将设有突伸段17的突伸片11层叠在设有压敏传感器21、22的压敏片13上,灵敏度可得以提高,但是可以以上述方式来构造用于提高灵敏度的结构。
图9所示构造布置成对于各自由例如无纺布等形成的两个片51、52,压敏传感器21、22被粘附到一个片51上,各由线材(wire rod)等形成的突伸段53形成在另一个片52上,并且这些片51、52被层叠,以构成压敏片55。在使用压敏片55的情况下,可以不使用上述突伸片11,从而可以简化结构。此外,根据该构造,突伸段53起到将来自就寝者的负荷作为较大的力局部地施加在压敏传感器21、22上,从而可以提高灵敏度。当然,突伸段53可以设置在压敏传感器21、22的上面或下面。
可以通过压敏传感器21、22检测到就寝者的心跳,并且可以基于检测的结果管理就寝者的健康状态。
接下来将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压敏片的一变型示例。
图10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压敏片的变型示例的示意平面图。
将一压敏片61布置成每个压敏传感器21、22的波浪形部分的相邻波形间隔更短,从而增大躺在寝具表面15a上的就寝者的头部侧的区域Wa中的布线密度。相反,使每个压敏传感器21、22的波浪形部分的相邻波形间隔更长,从而减小躺在寝具表面15a上的就寝者的腿部侧的区域Wc中的布线密度(图中示出使压敏传感器在就寝方向上成线性从而使布线密度最小的一个示例)。
通常,如图11所示,当就寝者躺下时,在头部、背部和臀部处,大的负荷施加在寝具表面15a上,而在腿部处并没有施加大的负荷。具体而言,就寝者的位置偏移受到头部的位置偏移的很大影响。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将压敏传感器21、22布置成在头部侧布线密度高,以便检测即使是较小的偏移,而在偏移相对频繁因而易于造成错误检测的腿部侧,使其布线密度低。
在根据该实施例的用于就寝者的检测装置中,如图12(a)所示,即使当使得就寝者H以歪斜方式躺在寝具表面15a上,从而略微地躺在区域Wa中的压敏传感器21上面而发生偏移时,也可以确保以高灵敏度检测到就寝者H的头部的位置偏移。
此外,由于如图12(b)所示,将压敏传感器21、22布置成其密度在腿部侧较低,所以即使在没有显现出偏移状态,就寝者H躺在寝具表面15a的中心部分同时其腿张开的情况下,也可以消除由于就寝者H位置偏移而发出不必要警报的问题。
此外,如图12(c)所示,当就寝者H体重较轻并且象小孩等一样小时,压敏传感器21、22的检测灵敏度变低。但是由于腿部侧的压敏传感器21、22设置成更加靠近中心部分,所以可以确保执行对就寝者H的检测。这样,可以确保检测到就寝者的存在,并进一步如上述情况中一样以高准确度检测到就寝者的位置偏移。
各个实施例中的压敏传感器21、22希望是由上述材料制成的压电传感器。但是,在本发明中,压敏传感器不限于这样的传感器,而可以使用诸如电接触类型的线缆形状的传感器之类的各种压敏传感器,其布置成例如一对电触点埋设在线缆中,并且触点由于线缆的弯曲而彼此接触,从而检测压力。
实施例2
以下将参照图13-27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是基于图13-27来进行说明的。图13是安装了压敏传感器的电动床的外部透视图。图14是其中压敏传感器设置在膝部抬升床板部分和背部抬升床板部分的表面端部的多个部分处的装置的外部透视图。图15是示出所述装置的床和侧部护栏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6是示出就寝者碰触压敏传感器的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
如图13所示,作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床的电动床80布置成:作为与就寝者82的上部对应的部分的床板部分的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作为对应于就寝者下部的部分的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安装在床架81上。床架81包括设置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的上端侧的抬升架81a和设置在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下端侧的抬升架81b。此外,该装置包括用于抬升就寝者82的上部和下部的驱动装置85。压敏传感器86根据就寝者82碰触传感器时施加的压靠负荷所引起的压敏传感器的变形产生输出信号。为此,压敏传感器沿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表面端部的整个外围设置,并且还沿着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侧边缘设置。设置一判定装置87,其基于根据压敏传感器86变形获得的输出信号判定就寝者是否碰触压敏传感器86。驱动装置85的升降驱动操作由控制装置(未示出)根据来自判定装置87的判定信号来控制。在电动床80沿着床架8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上设置有侧部护栏88。
如图14所示,压敏传感器可以构造成设置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的表面端部的部分处。由于与将传感器设置在整个外围的结构相比,压敏传感器的长度可以更短,所以该构造更为实用。
图15示出电动床中床与侧部护栏之间的位置关系。侧部护栏88和床架81或者作为床的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侧表面107之间,需要一个较小的间隙来附接侧部护栏88。这样,在升降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的时候,可能会发生物件不小心被卡在该间隙中。尽管侧部护栏88是设置为了防止就寝者2从床上跌落的,但是在与电动床结合时需要进行安全控制。
图17是压敏传感器的外部视图。图18是示出了压敏传感器通过缝装机被固定到背部抬升床板部分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图19是用作压敏传感器的压电传感器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20是具有判定装置的用作压敏传感器的压电传感器的系统的外部视图。
在图17中,压敏传感器86(包括86a,但是以下仅称为86)设置有由弹性部件形成的变形装置89、非线性挠性部件和挠性线缆形状的压电传感器91。作为非线性挠性部件90,采用了例如以外凸方式使用的带状薄型的凸形弹性部件。这样的带状薄型弹性部件具有以下特性,即,在施加于其上的压力负荷达到预定值或者更大时它突然以内凹形状变形,并且在压力负荷移除时回复到原始形状。
图18所示的传感器布置成利用缝装机通过缝合线96将压敏传感器86的附接凸缘部分97牢固地结合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表面端部处。压敏传感器86可以构造成通过双面粘贴带或者粘接剂等被牢固地结合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上。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挠性线缆形状的压电传感器91的一部分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示图。
压电传感器91构造成同心地层叠用作用于提取信号的电极的中心电极98、外电极99、由通过将烧结的压电陶瓷粉末混合到橡胶弹性材料中形成的复合电材料制成的复合压电层100、以及覆盖层101,然后将其形成为线缆形状并经过极化处理。该压电传感器具有如图5所示的类似构造和非常好的挠性,并根据其弹性变形产生输出信号。作为压电陶瓷,使用例如钛酸铅、钛锆酸铅(titanate lead zirconate)之类的铅基压电材料的烧结粉末,或者使用例如铌酸钠之类的非铅基的压电材料的烧结粉末。作为中心电极98,尽管可以使用普通金属单线,但是这里使用了通过将金属绕线缠绕在绝缘高分子(macromolecular)纤维的外周上而形成的电极。作为绝缘高分子纤维和金属绕线,希望分别采用商业上用于电热毯的聚合物纤维和含重量百分比5%的银的铜合金。此外,作为外电极99,使用通过在高分子层上粘附金属膜形成的带状电极。外电极构造成使得这样形成的带状电极缠绕在复合压电层100的外周上。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作为高分子层.通过在高分子层上粘附铝膜形成的带状电极具有耐120℃的耐热性,并且可商业上大量生产,使得优选以带状电极作为外电极99。
顺便提一下,为了遮蔽来自外部环境的电噪声,用作压敏传感器86的压电传感器22优选布置成外电极99缠绕在复合压电层100的外周,以便部分地重叠于其上。尽管氯乙烯和聚乙烯可以用作覆盖层101,但是也可以使用诸如橡胶之类的比复合压电层100具有更好的挠性和弹性的弹性材料,由此压电传感器91可在就寝者82碰触传感器时弹性变形。作为这样的橡胶,可以使用例如乙烯丙烯橡胶(EPDM)、氯丁二烯橡胶(CR)、丁基橡胶(IIR)、硅橡胶(Si)或者热塑性的弹性体。
图20是具有判定装置87的用作压敏传感器86的压电传感器91的系统的外部视图。在图20中,在线缆形状的压电传感器91的一个端部102中包括断线检测电阻103。断线检测电阻103耦接在线缆形状的压电传感器91的中心电极98和外部电极99之间。断线检测电阻103还用作放电部分,用于释放压电传感器91由于热电效应产生的电荷,从而部件可以正常化。用于判定就寝者82对传感器的碰触的判定装置87直接耦接至压电传感器91,从而压电传感器91和判定装置87结合在一起。104表示用于供电和输出检测信号的线缆,105表示连接器。
接下来将说明上述构造的操作和功能。
如图16所示,在就寝者82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升降操作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变换姿势,从仰卧状态变为侧卧状态,从而从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大致中间的位置偏移到端部位置的情况下,如果就寝者82碰触压敏传感器86,则来自压敏传感器86的输出信号被发送至判定装置87,从而判定装置87判定就寝者82碰触了传感器。然后驱动装置受到控制装置(未示出)的控制,立即停止对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升降驱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控制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使其回复到它们起始的位置。这种情况下,如果就寝者身体在停止驱动操作时被卡住,则由于该卡住状态可以被松开,所以装置的安全性可以进一步提高。
上述操作控制仅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处于升降驱动过程中的时候进行,而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非驱动状态过程中并不进行,即使压敏传感器86检测到就寝者82的偏移。
此外,在就寝者82的一部分身体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的升降操作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从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的上端伸出的情况下,如果身体的该部分碰触压敏传感器86,则来自压敏传感器86的输出信号被发送至判定装置87,从而判定装置87判定就寝者82碰触传感器。随后,对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升降驱动立即被停止。这样,可以防止身体的一部分不小心抵靠在抬升架81a上以及身体的一部分不小心被抬升架81a卡住的问题。
此外,在就寝者82的一部分身体在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升降操作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从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下端伸出的情况下,如果身体的该部分碰触压敏传感器86,则来自压敏传感器86的输出信号被发送至判定装置87,从而判定装置87判定就寝者82碰触传感器。随后,对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升降驱动立即被停止。这样,可以防止身体的一部分不小心抵靠在抬升架81b上以及身体的一部分不小心被抬升架81b卡住的问题。
图21是在由于就寝者82碰触传感器而在压敏传感器86上施加了负荷W时压敏传感器86的变形状态的外部视图。图22是示出负荷W、压敏传感器86的位移L(见图21)、压电传感器91的输出信号D以及判定装置的判定输出J的特性图。在图22中,从顶部起纵坐标表示W、L、D和J,而横坐标表示时间t。
在图21和22中,当由于就寝者82碰触传感器而在压敏传感器86上施加了负荷W并且W在时间点t1变得大于W1时,非线性挠性部件90变形成内凹形状,从而L以非线性方式迅速增大。图21示出了这种情况下的这一状态。此时,由于压敏传感器91也很大地变形,所以D显现出大信号。然后,当D大于D1时,判定装置87判定就寝者82碰触传感器,从而在时间点t2将J设为高水平(Hi)并保持这一水平。然后,W逐渐减小,当W在时间点t3小于W1时,非线性挠性部件90变形成外凸形,并回复到原始形状,从而L以非线性方式迅速减小。此时,由于压电传感器91在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变形仍然很大,所以D显现出与以上情况中的信号极性相反的大信号。然后,当D小于D2时,判定装置87判定就寝者离开了传感器,从而在时间点t4将J设为Lo。
图23是示出上述判定程序的流程图。首先,当操作开始时,J被设为表示没有被就寝者82碰触的Lo,作为步骤ST1的初始值。当步骤ST2中D被判定为大于D1时,在步骤ST3中判定就寝者82碰触传感器,从而将J设为Hi。相反,如果D被判定为等于或小于D1,则一直等待直到步骤ST2中D变得大于D1。接下来,当在步骤ST4中D被判定为小于D2时,处理返回步骤ST1,并且判定就寝者12离开了传感器,从而将J设为Lo。相反,如果D被判定为等于或者大于D2,则一直等待直到在步骤ST4中D变成小于D2。
将非线性挠性部件和具有挠性的压电传感器的组合作为根据实施例的压敏传感器的原因如下:
(1)在作为检测负荷类型的压敏传感器,电极接触类型的带状压敏传感器或者阻值根据负荷而改变的压敏电阻变化类型的压敏传感器各自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被设置在床的床垫的周围的情况下,当升降驱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或膝部抬升床板部分时,由于压敏传感器在床垫弯曲的部分处弯曲而产生的应力的作用,压敏传感器会导致错误检测。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当压敏传感器被分开并且将其分开部分分离设置以避免弯曲部分时,即使当物体接触压敏传感器时,由于床垫的柔软性它会吸收压力,所以显现出没有检测到接触的情况。特别是,在采用了使用用于预防褥疮的身体压力分布性能非常好的低推斥力聚氨酯泡沫的床的情况下,这样的未检测情况很可能发生。
相反,本实施例的压敏传感器使用具有挠性并根据变形的加速度来产生输出信号的传感器。考虑到安全性,背部抬升床板部分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的升降驱动的操作速度较低。这样,上述的床垫的弯曲部分处造成的压敏传感器的变形加速度也变得较小,使得来自压电传感器的由升降驱动产生的输出信号可以被抑制到较小的值。从而,可以通过适当地选择判定装置中用于判定接触的阈值来避免错误的判定。
此外,由于还使用了非线性挠性部件,所以即使床垫是柔软的并且接触速度较低,非线性挠性部件在由于与物体的接触而被施加了预定值或者更大的负荷时也会突然变形。这样,因为压电传感器由于这样的非线性挠性部件的位移也突然变形,所以可以从压敏传感器获得具有足以用于检测与物体的接触的幅值的输出信号。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布置成控制设置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中至少一个的表面端部的部分或整个外围上的压敏传感器、用于根据来自压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定就寝者对压敏传感器的接触的判定装置、以及用于根据来自判定装置的判定信号升降驱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的驱动装置。这样,当判定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或膝部抬升床板部分的升降操作过程中就寝者接触压敏传感器时,可以进行这种控制,停止对背部抬升床板部分或膝部抬升床板部分的升降驱动,或者反转驱动方向。由此,可以防止在床的升降移动的时候不小心被卡住。
此外,由于压敏传感器由位移量相对于负荷呈非线性的非线性挠性部件和根据非线性挠性部件的位移而变形的具有挠性的压电传感器构成,所以可以提高就寝者接触压敏传感器相应的灵敏度。这是因为当就寝者在压敏传感器上的压靠负荷大于等于预定值时,非线性挠性部件突然变形。这样,由于压电传感器由于非线性挠性部件的位移也突然变形,所以可以从压敏传感器获得具有足以用于检测与物体的接触的幅值的输出信号。
此外,由于非线性挠性部件由形成为带状并具有外凸部分的薄型弹性材料构成,所以它简单且实用性高。
此外,由于非线性挠性部件和压电传感器设置在能够根据负荷发生变形的变形装置中,所以非线性挠性部件和压电传感器都更加易于在向其施加负荷时变形,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压敏传感器的灵敏度。
此外,控制装置被设置用来在驱动装置进行升降驱动时使来自判定装置的判定信号生效,以及用来在驱动装置没有进行升降驱动时使来自判定装置的判定信号无效。因此,即使例如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不动时就寝者或者第三方碰触压敏传感器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背部抬升床板部分不小心被驱动升降。由于使得来自判定装置的判定信号仅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被升降驱动时有效,所以可以提供一种具有安全感且不会误操作的电动床。
顺便提一下,就该实施例而言,尽管对于驱动升降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电动床进行了描述,但是与压敏传感器86、86a具有相同构造的压敏传感器可以应用于仅仅背部抬升床板83被驱动升降的电动床中。
将基于图24进行说明具有该构造的压敏传感器的布置。图24(a)示出压敏传感器86b沿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的上端侧和宽度方向的两个端侧的侧边缘以U形方式设置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的表面上。图24(b)示出压敏传感器86c沿着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侧边缘设置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的表面上。设置了判定装置87,其根据来自压敏传感器86b或86c的输出信号判定就寝者与压敏传感器86b或86c的接触。这样,如果根据判定装置87的判定结果,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被控制停止升降驱动或者回复其原始位置,则可以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不小心卡住就寝者的电动床。
此外,它可以布置成将由压电传感器形成的压敏传感器设置在床垫的两侧,以便压敏传感器检测就寝者在床垫上的躺卧位置的偏移,当判定存在该偏移时,禁止升降驱动,从而预先防止被卡。这种情况下,该偏移是例如以如下方式判定的:每个压电传感器基于就寝者的心跳或呼吸检测身体的小的移动,并在压电传感器基于身体的小的移动的输出信号的比率为设定值或更大时,判定存在偏移。也就是说,以如下方式利用压电传感器基于身体的小移动的输出信号:当压电传感器之一的输出信号的幅度是其它压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幅度的预定倍数或更大时,判定存在偏移。当判定存在偏移时,可以发出警报以通知由于该偏移使得就寝者处于不安全的状态,并发送消息促使就寝者回到床的中心。或者,可以通过护士呼叫系统或通信装置将偏移通知给看护人员。此外,当该构造以及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两者都被采用时,可以更为有效地防止被卡。
顺便提一下,尽管利用由普通聚氨酯泡沫形成的床垫可以基于就寝者的心跳或呼吸检测身体的小的移动,但是利用低推斥力聚氨酯泡沫可以以更优的灵敏度基于就寝者心跳或呼吸检测身体的小的移动。这将基于图25进行说明。图25(a)是示出在使用普通聚氨酯泡沫情况下人的睡眠情况的截面图,图25(b)是示出在使用低推斥力聚氨酯泡沫情况下人的睡眠情况的截面图。
普通聚氨酯泡沫和低推斥力聚氨酯泡沫的物理特性的显著区别在于前者的回弹值约为35%,而后者的回弹值约为5%。换句话说,普通聚氨酯泡沫具有更大的推斥特性。这将基于本发明的申请人等进行的实验验证结果来说明。在普通聚氨酯泡沫109的情况下,如图25(a)所示,就寝者82背侧上的凸出部分,即,头部P1、肩胛骨部分P2、臀部P3和脚跟部分P4特别有力地抵靠在床的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上,从而下陷得较低。
相反,在低推斥力聚氨酯泡沫108的情况下,如图25(b)所示,就寝者82的背侧部分,例如从头部侧开始的颈、肩膀、背、腰、臀部、大腿、小腿、脚跟等均匀地陷入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
由于特性上的这一区别,在普通聚氨酯泡沫109的情况下,因为身体部分地接触床垫,基于心跳或呼吸的身体的小移动几乎不传递到床垫。因此,由于基于心跳或呼吸的身体的小移动几乎不被传送给压电传感器,由身体的小移动引起的压电传感器的位移较小。相反,在低推斥力聚氨酯泡沫108的情况下,由于整个身体均匀地接触床垫,基于心跳或呼吸的身体的小移动易于传送给压电传感器。从而,由于身体的小移动易于传送给压电传感器,使得由于身体的小移动引起的压电传感器的位移更大。当这样使用低推斥力聚氨酯泡沫时,与使用普通聚氨酯泡沫的情况相比可以以更优的灵敏度来检测基于心跳或呼吸的身体的小移动。
接下来将说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变形示例。该示例示出压敏传感器的另一种构造。图26(a)是压敏传感器的截面图,其被布置成线缆形的压电传感器和非线性挠性部件之间间隔。图26(b)是压敏传感器的截面图,其中压敏传感器设置有一中空部分。图26(c)是压敏传感器的截面图,其中压敏传感器使用片状挠性压电传感器。以下将基于附图进行说明。
图26(a)示出布置成线缆形状的压电传感器91和非线性挠性部件90之间间隔的压敏传感器110。当就寝者82碰触压敏传感器110以向其施加一负荷时,首先线缆形状的压电传感器91变形,然后线缆形状的压电传感器91和非线性挠性部件90之间的弹性部件被充分压缩,此后非线性挠性部件90变形。这样,当就寝者82开始碰触传感器并且然后线缆形状的压电传感器91变形时,可以在非线性挠性部件90的变形之前判定就寝者82的碰触。
图25(b)示出通过在图25(a)的结构中附加设置一中空部分111而形成的压敏传感器112。根据该构造,当就寝者82碰触传感器时,由于线缆形状的压电传感器91易于变形,所以输出信号变得更大,从而可以更容易地判定接触情况。
图26(c)是压敏传感器114的截面图,其中片状挠性压电传感器113被用作压电传感器。这种情况下,由于使用了片状压电传感器113,该传感器是平的,这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使得压敏传感器114高度实用。
顺便提一下,尽管上述实施例设置成使得压敏传感器86设置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主表面上,但是也可以采用其它构造。例如,如图27(a)所示,压敏传感器86设置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后表面上,从而当对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进行降低驱动,同时检测到物体接触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后表面时,停止降低驱动或者反转驱动方向。这样,在降低驱动时,可以防止被卡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或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与电动床的床头板(head board)或床尾板(foot board)之间。
此外,如图27(b)所示,压敏传感器86可以设置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侧面上。这种情况下,可以防止物体不小心被卡在侧表面和侧部护栏88之间。
此外,压敏传感器可以设置成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主表面和后表面上延伸。这种情况下,可以防止物体不小心卡在侧部护栏88和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的包括主表面、侧表面以及后表面的所有表面之间。
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83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84设置有床垫的情况下,如图27(c)所示,压敏传感器86可以以之字形设置在床垫的侧表面上。这种情况下,压敏传感器86仅由压电传感器构成不包括非线性挠性部件。由于压敏传感器因其之字形而具有很多弯曲部分,所以当物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压敏传感器时,变形部分的曲率变大,因此变形加速度变大。这样,压敏传感器的灵敏度得到提高,从而可以容易地检测到与物体的接触。此外,由于压敏传感器设置在床垫的侧表面上,所以就寝者在床上处于躺卧状态时不会感觉到不适。
实施例3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能够检测心跳的床等。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分解透视图。
图29是示出缆状压电传感器的附接状态的透视图。
图30是所述装置的缆状压电传感器的结构示图。
首先将简要地介绍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缆状压电传感器。
缆状压电传感器是使用了由本发明申请人特别开发的压电元件材料的线缆形状的传感器。该压电传感器的结构如图30所示。
在图30中,126表示缆状压电传感器,其构造成压电元件材料140覆盖在由设置在传感器的轴向中心的芯线(中心电极)139形成的中心电极139的周围,然后在压电元件材料140的周围设置外电极141,并在最外围周围覆盖PVC(聚氯乙稀树脂)142。由于该压电传感器类似于图5所示的,所以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图31是示出施加到缆状压电传感器126上的负荷和缆状压电传感器126的传感器输出特性的示图。申请人实验得到施加到缆状压电传感器126的负荷和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关系,并发现当对缆状压电传感器126施加(a)中所示的弯曲负荷时,传感器输出表现出(b)中所示的现象。
(1)也就是说,在没有对缆状压电传感器126施加负荷的时间点t0,传感器输出为2(V)。
(2)当在时间点t1在恒定方向上对缆状压电传感器126施加弯曲负荷时,在施加负荷之后传感器输出立刻增加到4(V),然后立即返回到0(V),之后再次回到2(V)。
(3)此后,即使仍保持在弯曲状态下,传感器输出保持为2(V)。
(4)当缆状压电传感器126在时间点t3回复到原始状态时,在回复之后传感器输出立刻减小到0.8(V),然后立即返回到2.2(V),之后再次回到2(V)。
通过这种方式,由于该缆状压电传感器响应于加速而产生输出,所以该传感器仅在向其施加力的时刻输出信号,而只要传感器没有变形,即没有加速度,即使此后继续施加力,该传感器也不产生任何输出。类似地,该传感器还具有仅在移除已经施加的力的时刻产生输出的特性。这样,即使该缆状压电传感器以波浪形方式设置在床的下部,尽管传感器在其被弯曲时处于工作状态,但是它在位移完成之后并不产生任何输出。此后,缆状压电传感器仅在向其的一部分施加力时产生输出。
图35(a)是本发明申请人想到的又一个实验示例,用于消除图(b)和(c)所示的常规装置的缺点。
在图35(a)中,164表示由低推斥力聚氨酯层构成的床,126表示设置于其下的缆状压电传感器,P表示躺在床上的人。
根据该构造,尽管缆状压电传感器126远离躺在床上的人,但是可以确保检测到心跳振动。
原因是,由于低推斥力聚氨酯层121被用作床,所以人的背侧的部分,例如从头侧开始的颈、肩膀、背、腰、臀部、大腿、小腿、脚跟等,均匀下陷,使得如图所示心跳振动从聚氨酯层的整个表面传送到缆状压电传感器。
图2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床的分解透视图,该床是基于图35的实验结果得到的。
图中,120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床垫,其由低推斥力聚氨酯层121和位于其下的普通聚氨酯层122构成。低推斥力层121的厚度为床垫120的整个厚度的1/2或者更少。
123表示由织物片124构成的片状的缆状压电传感器布设片和以波浪形方式设置于其上的缆状压电传感器126。
127表示不平塑性板,其不平是通过在塑性板128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凹入部分129形成的。以下将说明该不平的功能和效果。
130表示外罩,其形成为使得一大的片131被对折,而其三个侧部通过一接合件132被自由地打开和闭合。接合件132被打开,然后按照床垫120、缆状压电传感器布设片123和不平塑性板127的顺序依次层叠并以层叠状态将其容纳在外罩130中,然后闭合接合件132,从而完成床的垫层部分。
134表示床架,其中支撑板136、137附接在画框形状的框架135中。支撑板(活动板)136布置成通过图示电机138的操作而倾斜。外罩130设置在支撑板136、137上,从而完成了床。
以下将说明床垫120的“低推斥力聚氨酯”和“普通聚氨酯”。
“低推斥力聚氨酯”形成为使得聚氨酯泡沫的组成,即,聚异氰酸酯的类型、功能团的数量和多羟基化合物的羟值被选择和构造成在聚氨酯泡沫的使用温度下(通常为室温)引起玻璃态转变,从而通过玻璃态现象提供低推斥力特性。
相反,“普通聚氨酯”构造成在聚氨酯泡沫的使用温度下不引起玻璃态转变,从而提供高推斥力特性。
低推斥力聚氨酯和普通聚氨酯的物理特性值如下:
普通聚氨酯泡沫根据硬度被分为三种类型,即,柔软型、中等型和坚硬型。
1)柔软型聚氨酯泡沫密度为20±2kg/m3,硬度为6±1.5,撕裂强度为0.2kg/cm或更高,抗拉强度为0.6kg/cm2或更高,延伸率为150%或更高,冲击回弹性为35%或更高,残余应变为6%或更小。
2)中间型聚氨酯泡沫密度为20±2kg/m3,硬度为11±1.5,撕裂强度为0.2kg/cm或更高,抗拉强度为0.7kg/cm2或更高,延伸率为120%或更高,冲击回弹性为35%或更高,残余应变为6%或更小。
3)坚硬型聚氨酯泡沫密度为21±2kg/m3,硬度为15±2.0,撕裂强度为0.2kg/cm或更高,抗拉强度为0.7kg/cm2或更高,延伸率为120%或更高,冲击回弹性为35%或更高,残余应变为6%或更小。
低推斥力聚氨酯泡沫密度为65±10kg/m3,硬度为5.5±2.0,撕裂强度为0.2kg/cm或更高,抗拉强度为0.5kg/cm2或更高,延伸率为150%或更高,冲击回弹性为5%或更高,残余应变为3%或更小。
上述密度和硬度是用JIS-K6401测量的,撕裂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是用JIS-K6301测量的,而冲击回弹性和残余应变是用JIS-K6401测量的。
尽管床垫可以仅由低推斥力聚氨酯层构成,但是如图28所示床垫120是由低推斥力聚氨酯层121和普通聚氨酯层122的双层结构构成的。这是因为当具有预定厚度的床垫仅由低推斥力聚氨酯层构成时,床垫变得很贵,并且下陷得太低,这是不希望的。
这种情况下,使用以如下方式构造的这种床垫被证实是优选的:预定厚度的一半或者更少由低推斥力聚氨酯层形成,而其余厚度的普通垫层材料的聚氨酯层粘附在该低推斥力聚氨酯层之下。
图29是一示意性透视图,其中,为了提高缆状压电传感器布设片123的检测灵敏度,(a)示出了缆状压电传感器布设片123设置在不平板上的情况,(b)示出了缆状压电传感器布设片设置在平板上的情况。
在如图29(b)所示,缆状压电传感器126设置在平板143上的情况下,如果缆状压电传感器126的以阴影方式示出的部分H从上方被按下,由于缆状压电传感器的被按部分从被下压之前的状态(虚线)开始被向下压,如放大图所示,所以仅仅该部分的位移表现为信号。
相反,在如图29(a)所示,缆状压电传感器126设置在设有凹入部分129的不平塑性板127上的情况下,如果缆状压电传感器126的以阴影方式示出的部分H从上方被按下,在下压前后之间缆状压电传感器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移如放大图所示表现为信号。此外,由于缆状压电传感器位于凹入部分129上的被按部分处在凹入部分129的边缘显现出较大的弯曲变形,同时由于该弯曲变形产生一信号。由弯曲变形产生的信号比由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产生的信号大得多。
因此,由于在缆状压电传感器126下方设置不平塑性板127。顺便提一下,床垫可以构造成夹层型的床垫,其中由普通聚氨酯制成的垫层设置在低推斥力聚氨酯层的上下表面上,并且压电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夹层型床垫的下表面上。
可以通过已知的信号处理方法基于根据本实施例的缆状压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检测到位于床垫上的人的心跳和呼吸。图32示出用于检测心跳和呼吸的检测单元145的框图,以及用于说明将缆状压电传感器响应于心跳、呼吸或者翻身等身体的移动而产生的检测信号转变成脉冲信号的原理的示图(b)。
图32(a)中,145表示用于检测心跳、呼吸、翻身等的检测单元,146表示缆状压敏传感器(缆状压电传感器),147表示滤波电路,148表示放大电路,149表示计数电路,150表示显示单元。
如图32(a)所示,当缆状压敏传感器(缆状压电传感器)146由于床上的人的心跳、呼吸或者由翻身等的身体的移动而变形时,缆状压敏传感器146由于压电效应产生如图(b)的(A)所示的电压波形。也就是说,检测电压的幅值在上床、在床上翻身和下床时较大,而由于呼吸和心跳引起的检测电压的幅值是相当小的,但是周期性的。前后两种情况之间检测电压的频率不同。基于这一认识,滤波电路147在所产生的电压输出中仅通过与心跳活动、呼吸活动和诸如翻身的身体移动的至少一者对应的预定频率成份,并且放大电路148放大所通过的预定频率成份。此外,计数电路149对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增至大于等于预定阈值的次数进行计数,从而分别如图中的(1)、(2)和(3)所示,脉冲显示出心跳的次数、呼吸的次数和翻身的次数,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对脉冲数计数并显示在显示单元150上。
在对心跳次数计数的情况下滤波电路147的带宽设为大约0.7到2Hz的范围;在对呼吸次数计数的情况下,设为大约0.1到0.5Hz的范围;在对诸如翻身之类的身体移动的次数计数的情况下,设为大约1到10Hz的范围。若当在对心跳次数计数时身体偏移,由于身体偏移引起的输出信号的水平大于心跳引起的信号水平,所以输出信号失真,从而可能造成误操作。因此,在对心跳次数计数的情况下设置上限和下限,并且在输出信号处于上下限之间的范围中时,对输出信号超出预定阈值的对应于心跳的次数进行计数。在对呼吸和身体移动的次数中的每一个进行计数的情况下,进行类似的程序。
在上述示例中,尽管通过对输出信号增至大于等于预定阈值的次数进行计数而计数心跳次数和呼吸次数中的每一个,也可以使用其它已知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压敏传感器146的输出信号由微机通过A/D转换器被转变成数字数据,并从数字数据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出自相关系数,从而计算心跳次数和呼吸次数。
此外,尽管缆状压敏传感器用作缆状压敏传感器,但是也可以使用能够检测振动的传感器来替代它,例如共轴形状的静电电容传感器、线缆形状的压敏电阻型传感器。此外,可以使用带状或片状压敏传感器以及线缆形状的传感器,只要它可以被设置在床垫的下表面上并且能够检测由于人体的心跳或呼吸引起的振动。
工业应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床和在床状态检测方法,各自由线缆形状的压敏传感器形成的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沿躺卧方向设置在寝具表面的两个端侧上,从而判定装置比较来自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由此判定就寝者在寝具表面上向侧部的位置偏移,由此根据判定结果预先防止就寝者由寝具表面跌落。
此外,由于线缆形状的压敏传感器仅设置在寝具表面的两个端侧,与各个由昂贵的压电元件形成的传感器以格栅形式设置在寝具表面的情况相比,可以尽可能地防止成本增加。
本发明布置成控制设置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的至少一个的表面端部的整个外围或者一部分上的压敏传感器;用于基于来自压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定就寝者对压敏传感器的接触的判定装置;以及用于根据来自判定装置的判定信号升降驱动背部抬升床板部分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这样,当在对背部抬升床板部分或膝部抬升床板部分的升降操作过程中判定就寝者接触压敏传感器时,可以进行这样的控制,停止对背部抬升床板部分或膝部抬升床板部分的升降驱动。由此,可以防止在对床的升降偏移时不小心被卡。
此外,床垫由低推斥力聚氨酯层和设置在低推斥力聚氨酯层的下表面上的压电传感器构成,或者由低推斥力聚氨酯层、设置于其下表面的普通聚氨酯制成的垫层以及设置在该垫层下表面上的压电传感器构成,从而提供了能够确保检测到心跳振动并且床的舒适性良好的床垫。
此外,当添加了在其表面上形成不平整部的刚性板时,可以更加可靠地检测心跳振动。当用这样的床垫形成床时,可以得到使人睡眠舒适的床。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检测就寝者在寝具表面上的位置的偏移的床,其包括:
各具有线缆形状的第一压敏传感器和第二压敏传感器,它们分别沿着所述寝具表面的侧边缘分开设置在所述寝具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侧处,所述传感器中的每一个检测由就寝者的移动引起的加速度分量;和
判定装置,其比较来自所述第一压敏传感器和第二压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以判定就寝者向所述寝具表面的侧部的偏移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其中,将所述第一压敏传感器和第二压敏传感器布置成就寝者的头部侧的布线密度设为比其它区域高。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床,其中,将所述第一压敏传感器和第二压敏传感器布置成就寝者的腿部侧的布线密度设为比其它区域低。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床,其中,将所述第一压敏传感器和第二压敏传感器以波浪形状布设在寝具表面上,并且布线密度根据所述波浪形状相邻波之间的间隔而变化。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床,其中,突伸段被设置在所述压敏传感器的上侧或下侧上,并且在其多个部分处重叠于所述压敏传感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床,其中,所述压敏传感器粘附到一片部件上,并且所述突伸段粘附到一片部件上,其上粘附有所述压敏传感器的所述压敏片部件和其上粘附有所述突伸段的所述突伸段片部件彼此层叠。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床,其中,当判定就寝者在所述寝具表面上发生位置偏移时,所述判定装置输出一通知信号,并且还设置一通知装置,其响应于从所述判定装置输出的所述通知信号来通知偏移的发生。
8.一种用于检测就寝者在寝具表面上的位置的偏移的床的在床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来自第一压敏传感器和第二压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强度之间的比率,所述第一和第二压敏传感器各自具有线缆形状,分别沿着所述寝具表面的侧边缘分开设置在所述寝具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侧,所述传感器中的每一个检测由就寝者的移动引起的加速度分量;和
当所述比率处于预先设定的一预定范围中时,判定就寝者在所述寝具表面上发生位置偏移。
9.一种床,所述床包括一背部抬升床板部分和一膝部抬升床板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对所述背部抬升床板部分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升降驱动的驱动装置,并且该床能够附接一侧部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敏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背部抬升床板部分和膝部抬升床板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端部的一部分或者整个外围上;
判定装置,其基于来自所述压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定就寝者对所述压敏传感器的碰触;以及
控制装置,其根据来自所述判定装置的判定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床,其中,所述压敏传感器由一非线性挠性部件和一具有挠性的压电传感器形成,所述非线性挠性部件的变形量相对于负荷是非线性的,所述压电传感器根据所述非线性挠性部件的位移而变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床,其中,所述非线性挠性部件由形成为带状并具有凸起部分的薄型弹性材料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床,其中,将所述非线性挠性部件和所述压电传感器设置在能够根据负荷发生变形的变形装置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床,其中,所述变形装置具有中空部分,使得所述非线性挠性部件和所述压电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容易地变形。
14.如权利要求9-1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床,其中,所述判定装置基于来自所述压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定就寝者是否继续碰触所述压敏传感器。
15.如权利要求9-1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床,其中,将所述控制装置布置成在所述驱动装置进行所述升降驱动时使来自所述判定装置的判定信号有效,而在所述驱动装置没有进行所述升降驱动时使来自所述判定装置的判定信号无效。
16.一种床,其包括:
低推斥力聚氨酯层;和
设置在所述低推斥力聚氨酯层的下表面上的压敏传感器。
17.一种床,其包括:
低推斥力聚氨酯层;
设置在所述低推斥力聚氨酯层的下表面上的由普通聚氨酯制成的垫层;和
设置在所述垫层的下表面上的压敏传感器。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床,其中,所述压敏传感器由具有挠性的缆状压电传感器构成。
19.一种床,其包括:
具有形成在其表面上的不平部分的刚性板;和
设置在所述刚性板上并如权利要求16-18的一个所述的床垫。
20.一种床,其包括:
床架;
附接在所述床架上从而能够倾斜的活动板;和
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并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床组件。
CN 200480017285 2003-06-20 2004-06-18 就寝装置及就寝者在床状态检测方法 Pending CN18093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77087A JP2005007067A (ja) 2003-06-20 2003-06-20 就床者の検出装置及び検出方法
JP177087/2003 2003-06-20
JP178103/2003 2003-06-23
JP193430/2003 2003-07-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9315A true CN1809315A (zh) 2006-07-26

Family

ID=34099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80017285 Pending CN1809315A (zh) 2003-06-20 2004-06-18 就寝装置及就寝者在床状态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007067A (zh)
CN (1) CN1809315A (zh)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0527A (zh) * 2010-04-02 2011-10-12 六圣有限公司 波浪状乳胶垫、其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该乳胶垫的刮刀
CN102316839A (zh) * 2009-02-20 2012-01-1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床高度调整的系统和方法
CN102319057A (zh) * 2011-08-31 2012-01-18 深圳市视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波浪形生理信号采集装置及生理信号采集床垫
CN102370463A (zh) * 2011-08-31 2012-03-14 深圳市视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生理信号非接触采集方法及非接触传感器
CN102438520A (zh) * 2009-04-13 2012-05-02 威尔森斯科技公司 用于预防褥疮的系统和方法
CN102429642A (zh) * 2011-09-26 2012-05-02 深圳市视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生理信息获取的方法、系统、采集装置及转换装置
CN101657156B (zh) * 2007-02-22 2013-01-0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传感器布置的心冲击描记术传感器系统以及身体运动的心冲击描记检测方法
CN103284727A (zh) * 2012-02-23 2013-09-11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睡眠监测方法与装置
CN103781419A (zh) * 2011-09-14 2014-05-07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具有加速度计的患者环境
CN104127185A (zh) * 2013-05-03 2014-11-05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上下床行为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4994786A (zh) * 2013-11-28 2015-10-2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睡眠监视的设备和方法
CN105287131A (zh) * 2015-10-29 2016-02-03 吴长江 高可靠护理床
WO2016034147A1 (zh) * 2014-09-05 2016-03-10 胡琨 采集人体生理信号的方法、弹簧床垫及系统
WO2016034146A1 (zh) * 2014-09-05 2016-03-10 杨松 采集人体生理信号的方法、垫子及系统
CN105451606A (zh) * 2014-07-18 2016-03-30 吉贤洙 利用球振动传感器的温度调节装置及温度调节方法
CN105434122A (zh) * 2014-08-08 2016-03-30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基于多路传感器来确定上下床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5979870A (zh) * 2014-02-10 2016-09-2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急性跌倒风险早期检测
CN106491103A (zh) * 2015-09-03 2017-03-15 刘恩铨 安全防护系统
CN108463142A (zh) * 2015-12-30 2018-08-28 德沃特奥金有限公司 睡眠或倚靠用家具和用于这种家具的电动家具驱动装置
CN109561840A (zh) * 2016-08-12 2019-04-02 苹果公司 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CN109788853A (zh) * 2016-09-21 2019-05-21 德沃特奥金有限公司 电动家具驱动器和家具
CN109984749A (zh) * 2019-03-22 2019-07-09 杨松 姿态识别床品及姿态识别方法
CN110200594A (zh) * 2019-06-09 2019-09-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生命体征信号检测装置与信号采集系统
CN110522549A (zh) * 2019-09-30 2019-12-03 东莞市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睡姿方法
CN110555978A (zh) * 2019-09-06 2019-12-10 上海长征医院 一种防跌倒和坠床的报警床垫
CN110987248A (zh) * 2019-11-28 2020-04-10 同济大学 一种柔性触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US11349063B2 (en) 2017-05-22 2022-05-31 Apple Inc. Multi-element piezo sensor for in-bed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00650B2 (ja) * 2005-11-17 2012-03-2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用圧力センサ及び生体情報用圧力検出装置
US8525679B2 (en) * 2009-09-18 2013-09-03 Hill-Rom Services, Inc. Sensor control for apparatuses for supporting and monitoring a person
JP5791156B2 (ja) * 2012-11-20 2015-10-07 公立大学法人秋田県立大学 知能化離床・離床予測センサシステム
US20210338111A1 (en) * 2018-09-19 2021-11-04 Mitsui Chemicals, Inc. Human body detection device, bed device, and human body detection system

Cited B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7156B (zh) * 2007-02-22 2013-01-0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传感器布置的心冲击描记术传感器系统以及身体运动的心冲击描记检测方法
CN102316839A (zh) * 2009-02-20 2012-01-1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床高度调整的系统和方法
CN102438520A (zh) * 2009-04-13 2012-05-02 威尔森斯科技公司 用于预防褥疮的系统和方法
CN102210527B (zh) * 2010-04-02 2014-04-23 六圣有限公司 波浪状乳胶垫、其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该乳胶垫的刮刀
CN102210527A (zh) * 2010-04-02 2011-10-12 六圣有限公司 波浪状乳胶垫、其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该乳胶垫的刮刀
CN102319057B (zh) * 2011-08-31 2013-11-06 深圳市视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波浪形生理信号采集装置及生理信号采集床垫
CN102370463A (zh) * 2011-08-31 2012-03-14 深圳市视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生理信号非接触采集方法及非接触传感器
CN102319057A (zh) * 2011-08-31 2012-01-18 深圳市视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波浪形生理信号采集装置及生理信号采集床垫
CN103781419A (zh) * 2011-09-14 2014-05-07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具有加速度计的患者环境
CN102429642A (zh) * 2011-09-26 2012-05-02 深圳市视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生理信息获取的方法、系统、采集装置及转换装置
CN102429642B (zh) * 2011-09-26 2014-03-05 深圳市视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生理信息获取的方法、系统及转换装置
CN103284727A (zh) * 2012-02-23 2013-09-11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睡眠监测方法与装置
CN103284727B (zh) * 2012-02-23 2016-01-27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睡眠监测方法与装置
CN104127185A (zh) * 2013-05-03 2014-11-05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上下床行为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4994786A (zh) * 2013-11-28 2015-10-2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睡眠监视的设备和方法
US11154252B2 (en) 2014-02-10 2021-10-26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Early acute fall risk detection
CN105979870A (zh) * 2014-02-10 2016-09-2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急性跌倒风险早期检测
CN105451606A (zh) * 2014-07-18 2016-03-30 吉贤洙 利用球振动传感器的温度调节装置及温度调节方法
CN105434122A (zh) * 2014-08-08 2016-03-30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基于多路传感器来确定上下床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WO2016034146A1 (zh) * 2014-09-05 2016-03-10 杨松 采集人体生理信号的方法、垫子及系统
WO2016034147A1 (zh) * 2014-09-05 2016-03-10 胡琨 采集人体生理信号的方法、弹簧床垫及系统
CN106491103A (zh) * 2015-09-03 2017-03-15 刘恩铨 安全防护系统
CN105287131A (zh) * 2015-10-29 2016-02-03 吴长江 高可靠护理床
CN108463142A (zh) * 2015-12-30 2018-08-28 德沃特奥金有限公司 睡眠或倚靠用家具和用于这种家具的电动家具驱动装置
US11419554B2 (en) 2015-12-30 2022-08-23 Dewertoki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leeping or reclining furniture and electric motor furniture drive for such furniture
US11918381B2 (en) 2016-08-12 2024-03-05 Apple Inc. Vital signs monitoring system
CN109561840B (zh) * 2016-08-12 2021-11-19 苹果公司 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US11375957B2 (en) 2016-08-12 2022-07-05 Apple Inc. Vital signs monitoring system
CN109561840A (zh) * 2016-08-12 2019-04-02 苹果公司 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CN109788853A (zh) * 2016-09-21 2019-05-21 德沃特奥金有限公司 电动家具驱动器和家具
US11349063B2 (en) 2017-05-22 2022-05-31 Apple Inc. Multi-element piezo sensor for in-bed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CN109984749A (zh) * 2019-03-22 2019-07-09 杨松 姿态识别床品及姿态识别方法
CN110200594A (zh) * 2019-06-09 2019-09-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生命体征信号检测装置与信号采集系统
CN110555978A (zh) * 2019-09-06 2019-12-10 上海长征医院 一种防跌倒和坠床的报警床垫
CN110522549A (zh) * 2019-09-30 2019-12-03 东莞市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睡姿方法
CN110987248B (zh) * 2019-11-28 2021-09-03 同济大学 一种柔性触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87248A (zh) * 2019-11-28 2020-04-10 同济大学 一种柔性触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007067A (ja) 2005-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9315A (zh) 就寝装置及就寝者在床状态检测方法
CN1798521A (zh) 生物传感器和利用它的支持系统
EP1639941A1 (en) Sleeping device and sleeper's in-bed state detection method
CN101077040B (zh) 声音和振动传递垫以及座椅
CN1942123A (zh) 座椅结构
CN1280467A (zh) 具有网状表面的垫子和座位
US20110257468A1 (en) Inducing tactile stimulation of musical tonal frequencies
CN1638711A (zh) 可调整床
CN1211041C (zh) 坐垫构造
TW201206373A (en) Mattress structure
TW201347728A (zh) 生理訊號感測結構及包括所述生理訊號感測結構的聽診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735439A (zh) 面罩和其组成部件
KR101992262B1 (ko) 체압 분산 매트리스
TW201236667A (en) Mattress
CN1809313A (zh) 振动检测装置和马桶座圈装置
CN1319501C (zh) 站着容易穿戴的尿布
CN112587335A (zh) 护理床的一键变椅的控制方法
CN105686452A (zh) 智能点阵活性床
CN211486271U (zh) 一种c臂型光电理疗仪
CN1129385C (zh) 座位用人体检测装置
TW201820997A (zh) 床墊
CN214156799U (zh) 一种自动改变躺卧硬度的床垫
CN105686453A (zh) 点阵床单元升降器
CN1742694A (zh) 按摩器
JP2007307221A (ja) マットレ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