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2549A - 一种调整睡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整睡姿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22549A CN110522549A CN201910944027.9A CN201910944027A CN110522549A CN 110522549 A CN110522549 A CN 110522549A CN 201910944027 A CN201910944027 A CN 201910944027A CN 110522549 A CN110522549 A CN 1105225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bag
- sleeping position
- user
- sleeping
- sno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Measur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3—Local tracking of patients, e.g. in a hospital or private home
- A61B5/1115—Monitoring leaving of a patient support, e.g. a bed or a wheelchai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Measur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6—Determining posture transi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61B5/4809—Sleep detection, i.e. determining whether a subject is asleep or no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61B5/4812—Detecting sleep stages or cyc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61B5/4815—Sleep qualit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61B5/4818—Sleep apnoe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 Anti-rape devices
- A61F5/56—Devices for preventing snor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Nursing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整睡姿方法,包括:获取气囊承受的压力值;若检测到两侧承受压力的气囊数量不大于每一侧的全部气囊数量的一半并且两侧气囊承受的压力值不相等,则判断为横睡;调节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以此移动用户并调整用户的睡姿为预设睡姿。本发明的调整睡姿方法检测并调整用户睡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睡姿方法。
背景技术
在正常人体竖着睡时,所有的气囊都可以检测到人体各部位的重量,从而实现调节气囊以此符合身体的舒适度。目前市面上的气囊床一般只能在人体竖着睡时实现上述功能。若人体不是竖着睡时,只有部分气囊可以检测到人体各部位的重量。基于睡姿的变化及只有部分气囊检测到重量,导致无法提供合适的支撑力以此符合身体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调整睡姿方法,能够检测并调整用户睡姿。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睡姿方法,包括:
获取气囊承受的压力值;
若检测到两侧承受压力的气囊数量均不大于每一侧的全部气囊数量的一半,并且两侧相对的气囊承受的压力值不相等,则判断为横睡;
调节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以此移动用户并调整用户的睡姿为预设睡姿。
进一步的,调节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以此移动用户并调整用户的睡姿为预设睡姿包括:
将承受压力大的一侧气囊中的一部分气囊放气、另一部分气囊充气,将承受压力小的一侧气囊放气,以使用户向第一预设位置移动;
若获取到第一预设位置对应的气囊承受压力的信息,则判断用户的睡姿为预设睡姿。
进一步的,调整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之后还包括:
再次获取气囊的压力值,确定用户各部位对应的支撑力差值;
根据所述支撑力差值确定需充气和/或放气的气囊,并对需充气的气囊充气和/或对需放气的气囊放气。
进一步的,调整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到震动和/或鼾声,则判断为打鼾;
调节对应头部的气囊的气体量,以使用户止鼾。
进一步的,若检测到震动和/或鼾声,则判断为打鼾包括:
若检测到震动波形与预设的打鼾的波形相似度达到预设阈值和/或若检测到鼾声的频率呈现规律性,则判断为打鼾。
进一步的,调整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之后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的心跳信息、呼吸信息、睡眠时间信息及打鼾信息输出睡眠评分。
进一步的,若检测到用户的体动信号且没检测到心跳信息和呼吸信息,则判断为上床并记录上床时间;
若没有检测到用户的体动信号、心跳信息和/或呼吸信息,则判断为离床并记录离床时间;
根据所述上床时间及所述离床时间确定所述睡眠时间信息。
进一步的,调整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到对应头部的气囊的气压降低并对应肩部的气囊的气压升高,则判断为用户的睡姿由仰睡变为侧睡;
根据侧睡时对应各部位的气囊的预设气体量调节气囊的气体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判断两侧气囊承受压力的差值及每一侧承受压力的气囊的数量来检测用户的睡姿。当检测为横睡时,通过对特定位置的气囊充放气来调整用户的睡姿为竖着睡,为后续输出合适的支撑力提供良好的基础,避免出现支撑力提供不准确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调整睡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判断为横睡时气囊承受压力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调整睡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睡姿方法,能够检测用户的睡姿,当检测不是竖着睡时,调整用户的睡姿为竖着睡,为后续输出合适的支撑力提供良好的基础,避免出现支撑力提供不准确的情况。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调整睡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调整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获取气囊承受的压力值。
通过气压传感器获取气囊承受的压力值。
S12,若检测到两侧承受压力的气囊数量均不大于每一侧的全部气囊数量的一半,并且两侧相对的气囊承受的压力值不相等,则判断为横睡。
当人体横睡时,床两侧的气囊承受的压力值会随之发生变化。一侧承受压力的气囊数量不大于该侧的全部气囊数量的一半,另一侧也是如此,从而两侧承受压力的气囊数量均不大于每一侧的全部气囊数量的一半。相应的,有部分气囊检测不到压力。图2是图1中的判断为横睡时气囊承受压力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一侧承受压力的气囊是图中左侧、显示为填充样式的方格,数量为3个。另一侧承受压力的气囊是图中右侧、显示为填充样式的方格,数量为2个。
并且由于对应胸部的气囊承受的压力比较明显,会出现一侧气囊承受的压力比另一侧气囊承受的压力大的情况。
S13,调节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以此移动用户并调整用户的睡姿为预设睡姿。
具体的,将承受压力大的一侧气囊中的一部分气囊放气、另一部分气囊充气,将承受压力小的一侧气囊放气,以使用户向第一预设位置移动。由于对应胸部的气囊承受的压力比较明显,则承受压力大的一侧判断为对应着头部的一侧,将该侧的一部分气囊放气,另一部分气囊充气,即将靠近床头的气囊放气实现调低,靠近床尾的气囊充气实现调高。同理,承受压力小的一侧判断为对应着腿部的一侧,将该侧的气囊均放气实现调低,实现将用户向床头方向翻动。
若获取到第一预设位置对应的气囊承受压力的信息,则判断用户的睡姿为预设睡姿。重复上述动作后,人体恢复到竖着睡的状态,第一预设位置为当一侧承受压力的气囊的数量大于一半或两侧承受压力的气囊的数量均大于一半时,用户置于床上的位置。相应的,第一预设位置对应的气囊会承受用户的重量。因此,第一预设位置对应的气囊会被检测到是否承受压力。
S14,再次获取气囊的压力值,确定用户各部位对应的支撑力差值。
根据用户的特征(如:身高、体重、体型及睡姿)计算出各部位对应的所需的支撑力,例如:头、颈、肩、背、腰、臀、大腿或小腿所需的支撑力。
再次获取气囊的压力值,若压力值不附合所述支撑力,则确定所述用户各部位对应的支撑力差值。
S15,根据所述支撑力差值确定需充气和/或放气的气囊,并对需充气的气囊充气和/或对需放气的气囊放气。
经过重新对气囊的充放气,使提供的支撑力符合身体配置,提高舒适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气囊的气体量可通过手动调节,以满足个人感受来达到更舒服的效果。
S16,若检测到对应头部的气囊的气压降低并对应肩部的气囊的气压升高,则判断为用户的睡姿由仰睡变为侧睡。
S17,根据侧睡时对应各部位的气囊的预设气体量调节气囊的气体量。
结合人体工程学预先设置判断为侧睡时对应各部位的气囊的气体量,进而对气囊进行充放气来调节气囊的气体量,实现软硬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通过判断两侧气囊承受压力的差值及每一侧承受压力的气囊的数量来检测用户的睡姿。当检测为横睡时,通过对特定位置的气囊充放气来调整用户的睡姿为竖着睡,为后续输出合适的支撑力提供良好的基础,避免出现支撑力提供不准确的情况。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另一种调整睡姿方法及输出睡眠报告方法,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调整睡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调整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获取气囊承受的压力值。
S22,若检测到两侧承受压力的气囊数量均不大于每一侧的全部气囊数量的一半,并且两侧相对的气囊承受的压力值不相等,则判断为横睡。
S23,调节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以此移动用户并调整用户的睡姿为预设睡姿。
S24,若检测到震动和/或鼾声,则判断为打鼾,则调节对应头部的气囊的气体量,以使用户止鼾。
具体的,由于打鼾时会伴随一定频率的震动和声音,通过压电传感器检测打鼾引起的震动,及通过麦克风采集鼾声。
更进一步的,若检测到震动波形与预设的打鼾的波形相似度达到预设阈值和/或若检测到鼾声的频率呈现规律性,则判断为打鼾。通过检测到满足其一条件时,即可判断为打鼾。接着将对应头部的气囊充气来抬高头部以此止鼾。
S25,若检测到用户的体动信号且没检测到心跳信息和呼吸信息,则判断为上床并记录上床时间。
用户刚上床时,会有一个体动信息,表现为气囊承受的压力从无到有,并且从上床到躺下的时间内检测不到心跳信息及呼吸信息,从而判断为上床及记录上床时间。
S26,若没有检测到用户的体动信号、心跳信息和/或呼吸信息,则判断为离床并记录离床时间。
用户离床后,也会有一个体动信息,表现为气囊承受的压力从有到无,离床后就不会有体动信息了,可判断为离床;或者检测不到任何的生理特征信号,如:心跳信息和/或呼吸信息,可判断为离床,并记录离床时间。
S27,根据上床时间及离床时间确定睡眠时间信息。
S28,获取心跳信息、呼吸信息、睡眠时间信息及打鼾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心率传感器获取心跳信息,通过呼吸传感器获取呼吸信息。
在判断为横睡至用户睡姿调整为预设睡姿的期间,不获取心跳信息、呼吸信息及打鼾信息。通过睡姿调整可以让用户更好地获取睡眠体验、提高睡眠质量,及使得睡眠评分更加准确。
S29,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的心跳信息、呼吸信息、睡眠时间信息及打鼾信息输出睡眠评分。
结合例子进行详细说明睡眠报告及评分:
晚上10点,检测到用户的体动信号且没检测到心跳信息和呼吸信息,判断为上床时间。睡眠报告记录为2019年8月24号晚上10点上床。
晚上11点42分,检测每侧承受压力的气囊均为三个,并且两侧相对的气囊承受的压力值不相等,判断为横睡。开始调节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以此移动用户并调整用户的睡姿为预设睡姿。期间不获取任何信息。
凌晨1点,没有检测到用户的体动信号、心跳信息和/或呼吸信息,判断为离床时间。睡眠报告记录为2019年8月25号凌晨1点离床。
凌晨1点20分,检测到用户的体动信号且没检测到心跳信息和呼吸信息,判断为上床时间。睡眠报告记录为2019年8月25号凌晨1点20分上床。
凌晨2点,检测到震动和鼾声,连续5分钟检测到,睡眠报告记录为凌晨2点出现打鼾,持续打鼾时长为5分钟。经调整头部气囊后,鼾声停止,对气囊充放气也相应的停止。
早上8点,没有检测到用户的体动信号、心跳信息和/或呼吸信息,基于时间为早上,判断为起床时间。睡眠报告记录为2019年8月25号早上8点起床。
基于上述信息,睡眠报告记录为2019年8月24号晚上10点至2019年8月25号凌晨1点为睡眠时间,2019年8月25号凌晨1点20分至2019年8月25号早上8点为睡眠时间,从而获得睡眠分期。
在睡眠时间内,获取心跳信息及呼吸信息。
根据睡眠时间、睡眠分期,心跳信息、呼吸信息及打鼾信息总结睡眠问题,输出睡眠评分。
本实施例通过检测是否打鼾及对头部气囊软硬度调节实现睡姿调节,并且通过睡眠时间、心跳信息、呼吸信息及打鼾信息输出睡眠评分,使得用户能够了解自身的睡眠情况,从而调节自身生活规律。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调整睡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气囊承受的压力值;
若检测到两侧承受压力的气囊数量均不大于每一侧的全部气囊数量的一半,并且两侧相对的气囊承受的压力值不相等,则判断为横睡;
调节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以此移动用户并调整用户的睡姿为预设睡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睡姿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以此移动用户并调整用户的睡姿为预设睡姿包括:
将承受压力大的一侧气囊中的一部分气囊放气、另一部分气囊充气,将承受压力小的一侧气囊放气,以使用户向第一预设位置移动;
若获取到第一预设位置对应的气囊承受压力的信息,则判断用户的睡姿为预设睡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睡姿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之后还包括:
再次获取气囊的压力值,确定用户各部位对应的支撑力差值;
根据所述支撑力差值确定需充气和/或放气的气囊,并对需充气的气囊充气和/或对需放气的气囊放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睡姿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到震动和/或鼾声,则判断为打鼾;
调节对应头部的气囊的气体量,以使用户止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整睡姿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到震动和/或鼾声,则判断为打鼾包括:
若检测到震动波形与预设的打鼾的波形相似度达到预设阈值和/或若检测到鼾声的频率呈现规律性,则判断为打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睡姿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之后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的心跳信息、呼吸信息、睡眠时间信息及打鼾信息输出睡眠评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睡姿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检测到用户的体动信号且没检测到心跳信息和呼吸信息,则判断为上床并记录上床时间;
若没有检测到用户的体动信号、心跳信息和/或呼吸信息,则判断为离床并记录离床时间;
根据所述上床时间及所述离床时间确定所述睡眠时间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睡姿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气囊的气体量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到对应头部的气囊的气压降低并对应肩部的气囊的气压升高,则判断为用户的睡姿由仰睡变为侧睡;
根据侧睡时对应各部位的气囊的预设气体量调节气囊的气体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44027.9A CN110522549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调整睡姿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44027.9A CN110522549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调整睡姿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22549A true CN110522549A (zh) | 2019-12-03 |
CN110522549B CN110522549B (zh) | 2021-08-03 |
Family
ID=68671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44027.9A Active CN110522549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调整睡姿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2254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38590A (zh) * | 2020-08-12 | 2020-11-17 | 东莞市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监测方法、装置及睡眠监测床垫 |
CN114947746A (zh) * | 2022-05-23 | 2022-08-30 |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9315A (zh) * | 2003-06-20 | 2006-07-2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就寝装置及就寝者在床状态检测方法 |
US20150025327A1 (en) * | 2013-07-18 | 2015-01-22 | Bam Labs, Inc. | Device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a Position and Predicting an Exit of a Subject on or from a Substrate |
CN105877713A (zh) * | 2016-06-19 | 2016-08-24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融合多元信息自动调整睡姿的方法 |
-
2019
- 2019-09-30 CN CN201910944027.9A patent/CN1105225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9315A (zh) * | 2003-06-20 | 2006-07-2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就寝装置及就寝者在床状态检测方法 |
US20150025327A1 (en) * | 2013-07-18 | 2015-01-22 | Bam Labs, Inc. | Device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a Position and Predicting an Exit of a Subject on or from a Substrate |
CN105877713A (zh) * | 2016-06-19 | 2016-08-24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融合多元信息自动调整睡姿的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38590A (zh) * | 2020-08-12 | 2020-11-17 | 东莞市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监测方法、装置及睡眠监测床垫 |
CN111938590B (zh) * | 2020-08-12 | 2022-04-08 |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监测方法、装置及睡眠监测床垫 |
CN114947746A (zh) * | 2022-05-23 | 2022-08-30 |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睡眠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22549B (zh) | 2021-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92929A (zh) | 随睡姿自调高度及曲度的智能枕头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548266U (zh) | 一种可矫正睡姿的枕头 | |
CN103330632B (zh) | 一种智能按摩椅 | |
CN111281642A (zh) | 基于自适应调节防打鼾防落枕的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5231717A (zh) | 可智能调节软硬度的床垫 | |
CN108814123A (zh) | 一种具有防鼾声功能的软硬可调智能床体 | |
CN108903464B (zh) | 一种具有儿童助睡功能的软硬可调智能床垫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603010B (zh) | 具有颈椎曲度检测和调节功能的智能枕头 | |
CN106618030A (zh) | 一种可矫正睡姿的枕头 | |
CN110522549A (zh) | 一种调整睡姿方法 | |
CN107397388A (zh) | 多功能健康枕 | |
CN205994619U (zh) | 一种防止打鼾的枕头 | |
CN112493760A (zh) | 一种床垫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8703603A (zh) | 一种多功能枕头 | |
CN111728761A (zh) | 一种防打鼾头枕 | |
CN212280723U (zh) | 基于睡姿自动调整床面的床装置 | |
CN209405047U (zh) | 一种充气式智能止鼾枕 | |
WO2024139592A1 (zh) | 一种应用于智能压感调节卧具的智能调节方法及设备 | |
CN108618880A (zh) | 一种具有止酣和防止呼吸暂停发生功能的智能设备 | |
CN213216904U (zh) | 智能睡眠系统 | |
CN107518976A (zh) | 智能枕头 | |
CN110101497A (zh) | 一种止鼾枕、止鼾系统及止鼾方法 | |
CN209474936U (zh) | 一种新型充气枕 | |
US20230389717A1 (en) | Mattress with accessible cores | |
CN203263740U (zh) | 一种智能按摩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No.1, Keji Avenue, Houjie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eRucci Healthy Slee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Keji Avenue, Houjie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Derucci Bedroom Supplies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