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5098A - 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5098A
CN1805098A CNA2006100051193A CN200610005119A CN1805098A CN 1805098 A CN1805098 A CN 1805098A CN A2006100051193 A CNA2006100051193 A CN A2006100051193A CN 200610005119 A CN200610005119 A CN 200610005119A CN 1805098 A CN1805098 A CN 1805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reather pipe
attachment
flange portion
display flo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51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99010C (zh
Inventor
藤本晃广
松冈康博
石丸宽典
福井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Publication of CN1805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5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90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901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Electron Tubes, Discharge Lamp Vessels, Lead-In Wires, And The Like (AREA)
  • Vessels, Lead-In Wires, Accessory Apparatus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在通气管和显示面板基板的之间配置缓冲部件,从而使通气管不会破裂等。本发明是一种在将一端具有大致平坦端面的凸缘部分的筒状通气管与显示面板的通气孔位置对准的状态下,通过接合部件的熔接来接合的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其中,在上述通气管的凸缘部分的外围设有接合部件,并将通气管凸缘部分的显示面板接触面与显示面板之间隔着软化温度比上述接合部件高的低熔点玻璃粉所组成的缓冲部件、通过压具将上述通气管的凸缘部分按压在显示面板表面上将通气管固定,在此状态下,将上述接合部件和缓冲部件加热直到达到软化温度为止,据此通过接合部件的熔接来将通气管的凸缘部分接合在显示面板上。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具体涉及用于为了从诸如PDP(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的面板内的放电空间中抽出杂质气体、或在放电空间内填充放电气体而设置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诸如PDP之类的显示面板中,通过使正面侧的基板和背面侧的基板相对配置并将四周密封起来在内部形成放电空间。
在制造上述的显示面板时,通常,在背面侧的基板上设置通气孔,并在进行加热/密封正面侧的基板与背面侧的基板的密封工序时,接合玻璃通气管(也称排气管或漏嘴管)使其覆盖该通气孔。然后,通过该通气管,将杂质气体从面板内部抽出、并在面板内填充放电气体,然后熔断通气管使其堵住通气管的通气通路,进行放电空间的密封。
作为该通气管,已知的是,例如在通气管的一端上形成有大致平坦的端面的凸缘部分、并在其周围嵌合通气管的接合部件而一体化的结构(参照特开2001-307635号公报)。
在通气管为上述结构的情况下,通气管的具有大致平坦的端面的凸缘部分的底面与玻璃基板是直接接触的,例如,在它们中间夹入异物的情况下,当用压具按压后发生位置偏移等时,通气管的端面会有裂缝,此时,在之后的热处理工序中,会引起显示面板的泄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通过在通气管凸缘部分的显示面板接触面上配置缓冲部件,使通气管不会发生破裂等。
本发明是一种在将一端具有大致平坦的端面的凸缘部分的筒状通气管与显示面板的通气孔的位置对准的状态下通过接合部件的熔接来进行接合的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其中:
在上述通气管的凸缘部分的外围设有接合部件,并通过使通气管凸缘部分的显示面板接触面与显示面板之间隔着比上述接合部件的软化温度高的低熔点玻璃粉所组成的缓冲部件、用压具将上述通气管的凸缘部分按压在显示面板表面上来固定通气管,在此状态下,将上述接合部件和缓冲部件加热到软化温度,据此通过接合部件的熔接来将通气管的凸缘部分接合在显示面板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通气管凸缘部分的显示面板接触面上设有缓冲部件,因此该缓冲部件起到缓冲的作用,不会在通气管上产生裂缝等。
只要是在面板内部具有空间、需要通过设置在面板上的通气孔对面板内部空间进行排气或向该空间中导入气体等的任何面板,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通气管接合方法都能适用作为这种显示面板,可以举出例如PDP或等离子寻址液晶(PALC)面板等。
在本发明中,作为通气管,可以使用该领域公知的玻璃制的筒状的管。作为该通气管,通常使用圆筒状的管,但其形状不一定是圆筒状的,只要空气能够在管内通过即可。作为该玻璃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碱性硼硅酸盐玻璃(通常软化点为600~700℃)。在通气管的一端的开口上,形成具有大致平坦的端面的凸缘部分。该凸缘部分也可以用公知的制造方法形成。由于凸缘部分的端面是与基板相接触的面,所以为了防止气体从该接触面泄漏等,优选将该凸缘部分的端面尽量平坦地形成。
接合部件是把通气管的一端与显示面板接合起来的构件,该接合部件可以使用软化点比通气管低的任何材料。但通气管的密封工序通常是与显示面板的正面侧的基板和背面侧的基板的密封工序同时进行的。在该密封工序中,将显示面板输送入炉内,使温度上升直到配置在基板四周的密封材料的软化温度。该密封温度虽然与密封材料有关,但由于通常使用软化点低的低熔点玻璃作为密封材料,所以大致在400~410℃左右。
因此,作为接合部件,优选使用软化点比密封工序的温度低的、具有380~390℃的软化点(玻璃软化点温度)的玻璃材料来形成。该接合部件优选包含Pb、Si、Al、B和Li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例如,作为该接合部件的材料可以是使用软化点约为380℃、热膨胀系数为72.5±5×10-7/℃的PbO、SiO2、Al2O3、B2O3、LiO2等的低熔点玻璃粉,在该低熔点玻璃粉中添加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纤维素树脂等该领域公知的粘合剂树脂,并加压成形为具有大致呈矩形的剖面的环状物状之后进行焙烧所形成的。
优选将接合部件预先嵌合在通气管凸缘部分的外围以临时固定。将接合部件与通气管临时固定可以如此进行:把接合部件安装在通气管凸缘部分上之后,放入加热炉中,以接合部件的软化温度(即约380℃左右)加热10~30分左右,使接合部件熔接于通气管凸缘部分。
在本发明中,在接合部件加热到软化温度之前,将由低熔点玻璃粉组成的缓冲部件配置在通气管凸缘部分的显示面板接触面上。缓冲部件是缓和通气管的凸缘部分与显示面板的接触的冲击的构件,其玻璃软化点的温度优选高于接合部件,因此其软化比接合部件缓慢。具体地,缓冲部件优选由软化点比接合部件高百分之十左右、即高30~40℃左右的、软化点为410℃左右的玻璃材料形成。但是,缓冲部件也可以使用与接合部件相同的材料来形成。
该缓冲部件优选含有Pb、Si、Al、B、Li和Zn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可以用将低熔点玻璃膏涂覆在通气管凸缘部分的端面上并临时焙烧的材料作为该缓冲部件的材料,该低熔点玻璃膏是用软化点约为410℃、热膨胀系数为72.5±5×10-7/℃的PbO、SiO2、B2O3、ZnO等低熔点的玻璃粉,并在该低熔点玻璃粉中添加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纤维素树脂等该领域公知的粘合剂树脂与溶剂而构成的。
优选将该缓冲部件加压成形为垫圈状并焙烧成的构件预先临时接合到临时固定有接合部件的通气管凸缘部分的显示面板接触面上,并优选据此将接合部件和缓冲部件与通气管一体化。
缓冲部件与通气管的临时接合可以如此进行,即:在将缓冲部件用的低熔点玻璃胶涂覆在通气管的凸缘部分的显示面板接触面上之后,放入加热炉中,在低熔点玻璃胶的软化温度、即约380~390℃的温度下加热10~30分钟左右,使缓冲部件熔接在通气管凸缘部分的显示面板接触面上。
本发明也可以这样构成:将软化温度比接合部件高的环状的按压辅助构件嵌合在通气管凸缘部分的外围上使得该按压辅助构件位于比接合部件更靠近通气管的中心一侧的位置上,用压具将按压辅助构件按压在显示面板面上来固定通气管。
按压辅助构件是将接合部件和与该接合部件相接合的通气管凸缘部分按压在显示面板一侧上时用的辅助构件,该按压辅助构件可以是比接合部件软化点高、且为了防止破裂其热膨胀系数与接合部件大致相同的任何材料。但是,由于通气管的密封工序通常是和显示面板的密封工序同时进行的,故优选软化点大于等于密封温度的材料。
因此,按压辅助构件优选使用软化点大于等于500℃的玻璃材料形成。作为这种材料,可以举出NaO、B2O3系的低熔点玻璃。此外,也可以使用陶瓷等。
例如,可以使用由软化点大于等于500℃、热膨胀系数为与接合部件相同的72.5±5×10-7/℃的Na2O、Al2O3、B2O3、SiO2组成的低熔点玻璃粉作为该按压辅助构件的材料,在该低熔点玻璃粉中添加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纤维素树脂等该领域公知的粘合剂树脂,并加压成形为具有大致呈矩形的剖面的环状物之后进行焙烧成按压辅助构件。按压辅助构件优选使用经过焙烧的构件。
对于临时接合着缓冲部件的通气管,按压辅助构件与接合部件的临时固定可以如此进行,即:在使通气管的凸缘部分朝上地安装在夹具上并将按压辅助构件与接合部件依次安装在通气管凸缘部分后,放入加热炉中,在接合部件的软化温度(约380~390℃)下加热10~30分钟,以使接合部件熔接在通气管凸缘部分和按压辅助构件上。
将如此制备的通气管配置在具有通气孔的显示面板上,使临时接合在通气管凸缘部分的端面上的缓冲部件与显示面板相接触,并使通气管的开口覆盖该通气孔。此时,由于与凸缘部分的端面临时接合的缓冲部件是大致平坦的,因此是容易固定的状态。
然后,通过在用压具将通气管凸缘部分或按压辅助构件按压在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固定了通气管后把接合部件加热到其软化温度,使通气管的凸缘部分靠接合部件的熔接接合到显示面板上。此时,作为压具可以是任何工具,通常使用夹子。
本发明还涉及利用上述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将通气管凸缘部分接合在显示面板上的显示面板的通气管接合结构。
本发明还涉及连接在显示面板上的通气孔上用于进行面板内部的排气的通气管组件,包括:一端形成有与上述显示面板的通气孔相连通的开口、和具有与显示面板相接触的、大致平坦的端面的凸缘部分的中空通气管;由嵌合在上述通气管凸缘部分的外围而一体化的由玻璃粉组成的环状接合部件;和临时接合在上述通气管凸缘部分的显示面板接触表面上、软化温度高于接合部件的环状的缓冲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通气管接合方法的图。
图2所示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通气管接合方法的图。
图3所示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通气管接合方法的图。
图4是表示用夹子夹住通气管和显示面板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密封/排气工序的温度分布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密封/排气工序的流程图。
图7所示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通气管接合方法的图。
图8所示是接合部件的详细说明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密封/排气工序的温度分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还可能有各种变形。
实施方式1
图1~图3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的通气管接合方法的图。
首先,如图1(a)~图1(c)所示,使用在圆筒状的通气管1的一端的开口上形成有具有大致平坦的端面2a的凸缘部分2的通气管1(参照图1(a))。
将垫圈状(扁平的圆环状)的缓冲部件8临时接合在通气管1的凸缘部分2的端面2a上。该缓冲部件8通过涂覆由低熔点玻璃粉、粘合剂树脂、溶剂组成的低熔点玻璃胶(参照图1(b))、使之干燥和焙烧而形成(参照图1(c))。
接着,如图2(a)所示,从一端侧按环状接合部件3和软化温度比该接合部件3高的环状按压辅助构件5的顺序将该环状接合部件3和环状按压辅助构件5临时接合在通气管1的凸缘部分2的外围,以预先制成在通气管1上安装有缓冲部件8、接合部件3、按压辅助构件5并一体化了的通气管组件4。关于该制成方法在后面说明。
通气管1通常的是用碱性硼硅酸盐玻璃(软化点为600~700℃)制成的圆筒状的管。
接合部件3是在低熔点玻璃粉中掺入粘合剂树脂并成形后进行煅烧而得到的成形玻璃材料。即,该接合部件3是使用软化点约为380℃、热膨胀系数为72.5±5×10-7/℃的PbO、SiO2、Al2O3、B2O3、LiO2等组成的低熔点玻璃粉、其中添加该领域公知的粘合剂树脂、并加压成形为具有大致呈矩形剖面的圆环状的构件。
作为缓冲部件8,使用在软化点为约410~420℃、热膨胀系数为72.5±5×10-7/℃的PbO、SiO2、B2O3、ZnO等组成的低熔点玻璃粉中添加该领域公知的粘合剂树脂和溶剂后成为膏状的低熔点玻璃胶。缓冲部件8的软化点设定为比接合部件3的软化点高30~40℃。该缓冲部件8也可以是在低熔点玻璃粉中混入粘合剂树脂并加压成形为垫圈状后进行焙烧而成的成形玻璃材料。
按压辅助构件5是使用软化点约为500℃、热膨胀系数与接合部件3相同为72.5±5×10-7/℃的Na2O、Al2O3、B2O3、SiO2组成的低熔点玻璃粉、在该低熔点玻璃粉中添加该领域公知的粘合剂树脂并加压成形为具有大致呈矩形剖面的圆环状的构件。
通气管部件4的制成如下,首先,将临时接合了缓冲部件8的通气管1凸缘部分2朝上地置于夹具6上;接着,在凸缘部分2的外围放置环状的按压辅助构件5并设置在夹具6上之后,在上面设置接合部件3(参照图2(b))。在此状态下放入加热炉中加热,使接合部件3软化,成为接合部件3被接合在凸缘部分2的外围上且按压辅助构件5被接合在接合部件3上的状态,据此制成通气管组件4(参照图2(a))。
按压辅助构件5在通气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厚度比凸缘部分2的厚度薄。另外,接合部件3和按压辅助构件5加在一起的厚度比凸缘部分2在通气管1的长度方向上的厚度大。
其次,如图3所示,在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中,在用以低熔点玻璃为基材的密封材料13密封正面侧的基板11与背面侧的基板12的四周时(密封/排气工序),在背面侧的基板12上的通气孔14的位置上配置通气管组件4。此时,使临时接合在通气管1的凸缘部分2的端面2a上的缓冲部件8与背面侧的基板12相接触,用通气管1的开口覆盖通气孔14。
在该位置对准后,用夹子15夹住按压辅助构件5和显示面板来固定通气管1,以将接合部件3和与其接合着的通气管1的凸缘部分2按压在显示面板一侧。在按压的时候,用同样的夹子夹住显示面板的周围的多处。
图4是用夹子15夹住通气管1和显示面板的状态的平面图。如该图所示,夹子15设有切口15a,以便能够按压通气管1的凸缘部分2和按压辅助构件5。
接着,在如此用夹子夹住通气管1和显示面板的状态下,实施显示面板的密封/排气工序。在该密封/排气工序中,将显示面板放进密封/排气炉内,在密封材料13的软化温度400~410℃下进行焙烧,使显示面板周边的密封材料13软化,从而将正面侧的基板11和背面侧的基板12密封住。通气管2是碱性硼硅酸盐玻璃制成的,其软化点为600~700℃。另外,正面侧的基板11及背面侧的基板12是使用高应变点玻璃制的、软化点为750~850℃左右的材料。因此,通气管2、正面侧的基板11以及背面侧的基板12不会在上述加热温度(400~410℃)下软化。
通过该工序的加热,使接合部件3也软化,通气管1的凸缘部分2靠该接合部件3的熔接被接合到背面侧的基板12上。此时,缓冲部件8比接合部件3软化得缓慢,利用该缓冲部件8来缓和通气管1的凸缘部分2的端面2a与显示面板的接触;例如,即使它们中间存在异物或者发生位置偏移的情况,也可以防止通气管的端面2a上的发生裂缝。
另外,由于缓冲部件8稍稍软化、利用处于软化状态的缓冲部件8填塞通气管1的凸缘部分2的端面2a和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的缝隙,因此处于软化状态的接合部件3不会进入通气管的开口或显示面板的通气孔中,从而可以防止通气管的开口或显示面板通气孔被堵塞。此时,由于缓冲部件8的粘性高于接合部件3的粘性,因此缓冲部件8不会进入到通气管的开口或显示面板的通气孔中。
在此状态下,由于正面侧的基板11和背面侧的基板12被密封、且通气管1被接合到背面侧的基板12上,因此通过该通气管1从面板内部抽出杂质气体,并向面板内部填充放电气体;之后,通过堵住通气管1的通气路径的方式来熔断通气管,进行放电空间的密封。
图5是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的密封/排气工序的温度分布图。实线表示温度,虚线表示真空度。
加热是在温度为300℃时将温度固定地保持30~40分钟左右,然后加热到410℃并稍置片刻,然后使温度缓慢下降到39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40分钟左右,之后自然冷却。
图中,接合部件3在J时刻开始软化,缓冲部件8和密封材料13在K时刻开始软化。在加热开始的同时开始排气,但实际上真空度在密封材料13开始熔融的K时刻上升。真空度的上升使显示面板内部变为负压,其结果是利用正面侧的基板与背面侧的基板之间的吸引力作用来给密封材料13加压。
按图6所示的流程图对上述的密封/排气工序的顺序说明如下。
首先,将正面侧基板11和背面侧基板12重合在一起,用第1夹子来安装(步骤S1);配置通气管1并由第2夹子安装(步骤2);然后,将显示面板放入到密封/排气炉中,在通气管1上安装真空头(步骤3);进行密封/排气工序,填充放电气体(步骤4);切下通气管1(步骤5);将显示面板从密封/排气炉中取出,取下第1和第2夹子(步骤6)。
实施方式2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的通气管接合方法的图。
本实施方式使用将实施方式1的缓冲部件8与接合部件3一体化的构件作为缓冲接合部件9。缓冲接合部件9是使用与实施方式1的接合部件3相同的材料形成的。
首先,如图7(a)~图7(c)所示,使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通气管1(参照图7(a));其次,使用圆盘状的缓冲接合部件9,该缓冲接合部件9安装在通气管1的凸缘部分2的外围。然后,预先制成将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按压辅助构件5临时接合到缓冲接合部件9上、把缓冲接合部件9和按压辅助构件5安装在通气管1上并一体化了的通气管组件4(参照图7(b))。
图8(a)和图8(b)是详细说明缓冲接合部件的图。
缓冲接合部件9是由缓冲面9a和环状部分9b组成的圆盘状物体。形成环状部9b可安装地形成在通气管1的凸缘部分2的外围。形成缓冲面9a使其在将环状部分9b安装在通气管1的凸缘部分2的外围时覆盖住通气管1的凸缘部分2的显示面板接触面。
通气管部件4的制作步骤是,首先,将通气管1使其凸缘部分2朝上地设置在夹具6上;其次,在凸缘部分2的外围、将环状的按压辅助构件5置于夹具6上,然后在其上设置缓冲接合部件9(参照图7(c))。在此状态下放入加热炉中加热,使缓冲接合部件9软化,成为将缓冲接合部件9接合在凸缘部分2的外围、并将按压辅助构件5接合在该缓冲接合部件9上的状态,从而如图7(b))所示,制成通气管组件4。
其密封/排气工序与实施方式1相同。
图9为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的密封/排气工序的温度分布图。实线表示温度,虚线表示真空度。
密封/排气工序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由于使用了缓冲接合部件9,因此密封/排气工序的温度分布与实施方式1略有不同。
加热是在300℃时将温度固定地保持30~40分钟左右,之后加热到410℃并稍置片刻,再使温度缓慢下降到350℃并保持该温度24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
在上述的用于排气的热工序中,通过在加热到密封材料13的软化温度410℃之后,使面板温度小于等于缓冲接合部件的软化点的380℃、优选为350℃左右,来保持缓冲接合部件的高粘度。
图中,缓冲接合部件9在J时刻开始软化,密封材料13在K时刻开始软化。在加热开始的同时开始排气,但真空度在密封材料13开始熔融的K时刻上升。密封/排气工序的过程与实施方式1表示的流程图相同。
下面说明实施例。以涉及实施方式1的实施例为实施例1、涉及实施方式2的实施例为实施例2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准备将玻璃管的一端加工为具有大致平坦的端面的凸缘状的通气管、缓冲部件用的低熔点玻璃粉、和成形为环状的接合部件和按压辅助构件。
成形为环状的接合部件的软化点约为380℃,按压辅助构件的软化点约为500℃,缓冲部件用的低熔点玻璃粉的软化点约为410℃。
首先,在通气管的凸缘部分的端面上涂覆用于形成缓冲部件的低熔点玻璃粉。该涂覆工序使用分配(dispense)方式的涂覆或利用抹刀来涂抹的方法。所形成的涂覆膜的厚度为200μm~500μm,图案宽度为1mm左右。
其次,临时焙烧涂覆有缓冲部件用的低熔点玻璃粉的通气管,除去低熔点玻璃粉中的树脂成分,使低熔点玻璃软化且与通气管一体化,成为附着了缓冲部件的通气管。此时的临时煅烧在约400℃的温度下执行30分钟。
然后,将接合部件嵌合在通气管的凸缘部分的面板的一侧,将按压辅助构件嵌合在反面侧,在380℃~390℃左右的温度下焙烧以使接合部件软化,据此将通气管、接合部件、按压辅助构件一体化。
如此配置制成的通气管部件,使其覆盖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上的通气孔,并用夹子固定。然后,经过使显示面板密封/排气的热工序,制成PDP面板。
实施例2
准备将玻璃管的一端加工为具有大致平坦的端面的凸缘状的通气管、成形为圆盘状的缓冲部件和成形为环状的按压辅助构件。
成形为圆盘状的缓冲接合部件与通气管的从凸缘部分的侧面开始到凸缘部分对着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为止的部分相接触。
成形为圆盘状的缓冲部件的软化点约为380℃,按压辅助构件的软化点约为500℃。
然后,将缓冲接合部件嵌合在通气管的凸缘部分的面板一侧上,将按压辅助构件嵌合在反面侧上,在380℃~390℃左右的温度下焙烧以使缓冲接合部件软化,据此将通气管、缓冲接合部件、按压辅助构件一体化。
如此配置制成的通气管部件,使其覆盖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上的通气孔,并用夹子固定。然后,经过使显示面板密封/排气的热工序,制成PDP面板。
如上所述,通过在通气管的凸缘部分与显示面板接触的面上配置缓冲部件,在进行显示面板的密封/排气工序时,缓冲部件起缓冲的作用,使通气管的凸缘部分的端面不与玻璃基板直接接触,因此能够防止通气管的凸缘部分中产生裂缝,且能够防止凸缘部分发生破损。另外,由于缓冲部件使用比接合部件软化温度高的低熔点玻璃粉,因此在显示面板的密封/排气工序的热处理中,缓冲部件的粘度不会下降而可以维持高粘度,因此能够防止堵塞通气管的开口或显示面板的通气孔。
另外,将缓冲部件和接合部件一体化了的缓冲接合部件配置在通气管的凸缘部分与显示面板接触的面上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该接合方法在将一端具有大致平坦端面的凸缘部分的筒状通气管与显示面板的通气孔位置对准的状态下,通过接合部件的熔接来接合显示面板的通气管,其中,
在上述通气管的上述凸缘部分的外围设置接合部件,并使上述通气管的凸缘部分的显示面板接触面与上述显示面板之间隔着软化温度比上述接合部件高的低熔点玻璃粉构成的缓冲部件,在用压具将上述通气管的上述凸缘部分按压在上述显示面板表面上以将上述通气管固定住的状态下,将上述接合部件和上述缓冲部件加热到软化温度,通过上述接合部件的熔接,将上述通气管的上述凸缘部分接合在上述显示面板上。
2.一种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包括下列工序:
准备在一端具有大致平坦的端面的凸缘部分的筒状的通气管和环状的接合部件,将该接合部件嵌合在上述通气管的凸缘部分的外围;
在具有通气孔的显示面板上配置上述通气管,使该通气管的凸缘部分的端面与上述显示面板接触、并用上述通气管的开口覆盖上述通气孔;
在用压具把上述通气管的凸缘部分按压在上述显示面板的表面将上述通气管固定住之后,通过将上述接合部件加热到其软化温度,靠上述接合部件的熔接将上述通气管的凸缘部分接合在上述显示面板上;
在将上述接合部件加热到软化温度之前,在上述通气管的凸缘部分的显示面板接触面上设置由低熔点玻璃粉组成的垫圈状缓冲部件。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其中:
在将上述接合部件预先嵌合在上述通气管的凸缘部分的外围上并临时固定的同时,预先将上述缓冲部件临时接合在上述通气管的凸缘部分的显示面板接触面上,从而将上述接合部件和上述缓冲部件与上述通气管一体化。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其中:
上述缓冲部件的玻璃软化点的温度高于上述接合部件,据此,其与上述接合部件相比更缓慢地软化。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其中:
上述缓冲部件的玻璃软化点温度比上述接合部件的玻璃软化点温度约高百分之十。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其中:
上述缓冲部件和上述接合部件使用相同的材料形成。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合部件和上述缓冲部件包含Pb、Si、Al、B、Li、及Zn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结构,其中:
利用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何一种方法将通气管的凸缘部分接合在显示面板上。
9.一种通气管组合体,该通气管组合体连接到显示面板的通气孔上、用于进行显示面板内部的排气,包括:
中空通气管,其一端形成有与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通气孔相连通的开口,和具有与上述显示面板相接触的、大致平坦的端面的凸缘部分;
由嵌合在上述通气管的凸缘部分的外围而一体化的由玻璃粉组成的环状接合部件;和
临时接合在上述通气管凸缘部分的显示面板接触表面上、软化温度高于接合部件的环状的缓冲部件。
CNB2006100051193A 2005-01-13 2006-01-12 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90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06611 2005-01-13
JP2005006611 2005-01-13
JP2005287795 2005-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5098A true CN1805098A (zh) 2006-07-19
CN100499010C CN100499010C (zh) 2009-06-10

Family

ID=36867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511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9010C (zh) 2005-01-13 2006-01-12 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99010C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47B (zh) * 1986-04-08 1989-03-08 杭州大学 等离子体显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99010C (zh) 2009-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4403C (zh) 玻璃面板
CN1291444C (zh) 可视显示器
CN1258205C (zh) 图像显示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密封材料填充装置
EP3210245B1 (en) Vacuum lamination method for forming a conformally coated article
CN1265469C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01050056A (zh) 一种制备真空玻璃面板的新方法和装置
CN1798710A (zh) 用玻璃料密封的玻璃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871718A (zh) 用于电子器件的封装组件
CN102576106A (zh) 玻璃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利用该制造方法获得的显示面板
CN102460677A (zh) 用于临时晶片接合和剥离的改进装置
JP2008166585A (ja) 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3118361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ラミネータ装置
CN101853790A (zh) Col封装的新工艺流
CN103770401A (zh) 玻璃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821052A (zh) 一种圆片级微机械器件和光电器件的低温气密性封装方法
KR101554977B1 (ko) 진공 요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799194A (zh) 制造表面声波器件的方法
CN1805098A (zh) 显示面板的通气管的接合方法
JP2011081229A (ja)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および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の製造方法
CN1739181A (zh) 玻璃管及其制造方法和玻璃管的粘接方法
CN1066569C (zh) 在阴极射线管表面上粘附薄膜的方法
JP6003604B2 (ja) 積層板の加工方法、加工された積層板
KR100799820B1 (ko) 표시 패널의 통기관 접착 방법
KR100579719B1 (ko) 실링 소자용 과립, 이를 이용한 실링 소자, 그 제조방법 및 실링 방법
JP2007115878A (ja) 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固体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Hitachi Plasma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Fuji Hitachi Plasma Display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PLASMA DISPLA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6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0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Plasma Display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LTD.

Effective date: 201307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2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nufacturing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