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8124A - 提供改善的频率均衡性能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供改善的频率均衡性能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8124A
CN1798124A CNA2005101362496A CN200510136249A CN1798124A CN 1798124 A CN1798124 A CN 1798124A CN A2005101362496 A CNA2005101362496 A CN A2005101362496A CN 200510136249 A CN200510136249 A CN 200510136249A CN 1798124 A CN1798124 A CN 1798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d signal
vector
frequency
coefficient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362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竣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98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81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5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Channel estimation of frequency respon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35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375Passband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414Multi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433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equaliser structure
    • H04L2025/03439Fixed structures
    • H04L2025/03522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592Adaptation methods
    • H04L2025/03598Algorithms
    • H04L2025/03605Block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248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apparatus
    • H04L25/03254Operation with other circuitry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267Operation with other circuitry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with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提供频率均衡器的改善了的性能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及其方法。该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包括:频率均衡系数(向量)计算单元,其接收从频率均衡器输出的均衡了的信号,并且周期性地计算新的频率均衡器系数(向量),该系数(向量)用于由频率均衡器用来更新频率均衡器系数(向量)。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在数据接收间隔期间,通过周期性地计算频率均衡系数(向量),来周期性地更新(用于最初估计信道特性的初始化间隔之后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因此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动态地适应信道特性的改变,由此改善频率均衡器的性能。因此,可以增强多副载波通信系统的性能。

Description

提供改善的频率均衡性能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尤其涉及接收和发送基于正交调幅(QAM)编码的信号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系统使用多副载波频率(子信道)发送数据。
在多副载波通信系统中,通常通过在估计该信道期间基于预定数目的接收信号的平均值来计算信道失真值H,然后获取所计算的信道失真值的逆值H-1以确定频率均衡器的均衡系数(均衡向量),来实现频率均衡器(FEQ)。FEQ的性能指标取决于从接收信号中所采集的样本数目。
有线多副载波通信系统的典型协议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初始化间隔期间)执行信道分析,以确定FEQ系数(向量)。因此,当在接收信号中存在许多噪声时,或者接收信号的数目少时,频率均衡器的性能可能会降低。即使通过准确地估计信道特性而幸运地优化了频率均衡器的性能,也仍然存在在预定时间已经过去了之后、由于信道特性的变化而可以减低频率均衡器的性能的机会。
诸如电话线之类的有线信道的信道特性很少在短时间段内改变,但是该信道特性可以在长时间段上发生改变。因此,必须重复地优化与信道特性的改变相对应的FEQ系数向量。但是,很难为每个时间间隔估计准确的信道特性。在用于估计信道特性的接收信号当中存在高噪声等级,或者样本数目少的情况下,频率均衡器的性能可能显著地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旨在一种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并且提供改善的频率均衡性能,以及该系统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副载波通信系统,该系统能够确定(例如,计算)频率均衡器的最佳频率均衡系数向量。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设置多副载波通信系统中频率均衡器的最佳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方法。
根据随后给出的示范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以及通过对公开发明实践而了解的,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的特征可以通过在详细说明和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示范结构、以及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其它实施例而实现和获得。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频率均衡器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方法(例如,用于利用该频率均衡系数向量对接收信号的信道失真进行校正),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从频率均衡器输出的N个接收信号的平均值;计算单位误差校正向量,其是预期值对平均值的比率;以及通过将先前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系数与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的对应系数相乘,来更新频率均衡器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
接收信号可以是以正交调幅(QAM)模式编码的信号。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计算平均值的步骤之前用确定的坐标值将每个接收信号标准化为参考坐标值的步骤。
预期值可以是该参考坐标值。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存储被标准化的接收信号的步骤。
计算平均值的步骤可以包括当所存储的接收信号的数目为N时计算被标准化的接收信号的平均值的步骤,其中N为正数。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依据预定的误差补偿比率对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进行补偿的步骤。
更新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步骤可以包括当单位误差校正向量不是1时将先前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系数与单位误差校正向量的相应系数相乘的步骤。
可以为正常的接收模式周期性地执行上述步骤。
可以在通信的初始化间隔期间设置频率均衡器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
接收的信号可以包括I个副载波,其中I为正数。
标准化每个接收信号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该接收信号中实数的正负号和虚数的正负号;当实数的正负号不同于虚数的正负号时,将实数和虚数彼此交换;将该接收信号的坐标旋转到实数等于虚数的轴上;以及将该接收信号的已旋转坐标平移到参考坐标值。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频率均衡器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方法,该频率均衡器利用频率均衡系数向量对接收信号的信道失真进行校正,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从频率均衡器输出的N个接收信号,而且每个接收信号包括I个副载波;计算每I个数目副载波的平均值;计算单位误差校正向量,其每个都是预期值对每个平均值的比率;以及基于通过将单位误差校正向量中的每个系数与先前频率系数向量中的每个对应系数相乘而获得的值,更新频率均衡器中与每个副载波相对应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中的)频率均衡系数。
接收信号可以是以QAM模式编码的信号。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计算平均值的步骤之前用确定坐标值将接收信号的副载波标准化为参考坐标值的步骤。
预期值可以是该参考坐标值。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存储被标准化的接收信号的步骤。
计算平均值的步骤可以包括当所存储的接收信号的数目为N时计算每个被标准化的接收信号中的副载波的平均值的步骤,其中N为正数。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依据预定的误差补偿比率对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进行补偿的步骤。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包括:频率均衡器,用于使用频率均衡系数向量对接收信号的信道失真进行校正;以及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频率均衡系数向量,该计算单元包括:第一计算器,用于计算来自频率均衡器的N个接收信号的平均值,以及计算作为预期值对平均值的比率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以及第二计算器,用于通过使用单位误差校正向量(例如,通过将先前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系数与单位误差校正向量的对应系数相乘),计算(更新)频率均衡系数向量。
接收信号可以以QAM调制进行编码。
第一计算器可以包括:标准化器,用于将从频率均衡器输出的每个接收信号标准化为参考坐标值;缓冲器,用于存储被标准化的接收信号;以及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计算器,用于计算已标准化然后存储到该缓冲器中的N个接收信号的平均值,并用于计算作为预期值和平均值的比率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
预期值可以是参考坐标值。
第二计算器可以包括:误差补偿器,用于依据预定的误差补偿比率对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进行补偿;以及乘法器,用于将先前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系数与已补偿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的系数相乘,以计算(更新了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
此外,接收信号可以包括I个副载波,其中I为正数。
依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包括:频率均衡器,用于通过使用频率均衡系数向量,对从傅里叶变换器输出的每个接收信号的信道失真进行补偿;以及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频率均衡系数向量,计算单元包括:标准化器,用于将来自频率均衡器的每个接收信号标准化为参考坐标值;缓冲器,用于存储被标准化的接收信号;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计算器,用于计算已标准化然后存储到缓冲器中的N个接收信号的平均值,并用于计算作为预期值对所计算的平均值的比率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误差补偿器,用于依据预定的补偿比率对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进行补偿;以及乘法器,用于通过将先前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系数与已补偿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的相应系数相乘,来计算(更新)频率均衡系数。
频率均衡器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可以通过乘法器的操作来进行更新。
多副载波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模数转换器,用于将通过信道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串并行转换器,用于将从模数转换器输出的串行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以及傅里叶变换器,用于将从串并行转换器输出的、时域内的信号转换为频域内的信号。在这时候,将从傅里叶变换器输出的每个信号作为接收信号提供给频率均衡器。
应当理解,上述一般说明和随后对本发明详细说明是示范性和说明性的,它们用于提供如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包括在其中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且并入这个申请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阐明本发明的原理。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做出详细的讨论,附图中说明了这些实施例的示例。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在其中说明的实施例,而且引入在其中说明的实施例是为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说明依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中的接收机的框图;
图2为描绘信号发送、接收、和均衡的示意图,其用于描述频率均衡器的一般操作;
图3A到3D为描绘示范信道估计误差的图示;
图4为描绘在从频率均衡器输出的接收信号和参考信号之间的误差的图示;
图5为描绘依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标准化的方法的图示;
图6为描绘了当在按照G.992.1异步数字用户线(ADSL)附录A的通信系统中接收了实际尺寸大约为256的数据时基于正交调幅(QAM)的示范标准化处理的图示;
图7为描绘了当误差补偿比率K为2时单位误差校正向量中的改变的一个示例的图示;
图8为描绘了按照G.992.1ADSL附录A的有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的信噪比(SNR)的图示;以及
图9为描绘了依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计算(并且更新)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方法中的顺序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一图示,说明了依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中的接收机。
如图所示,多副载波通信系统的接收机100包括:模数转换器(ADC)110;串并行转换器(S/P)120;离散傅里叶变换器(DFT)130;频率均衡器(FEQ)140;正交调幅(QAM)解码器和帧缓冲器150;循环冗余校验(CRC)块160;和频率均衡系数(向量)计算单元170。
通过信道接收的模拟信号X由模数转换器110转换为数字信号。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为串行信号,其由串并行转换器120转换为并行信号。从串并行转换器120输出的并行信号是时域(数字)信号。离散傅里叶变换器130将来自串并行转换器120的并行信号转换为频域的信号,该频域的信号代表该时域(数字)信号。频率均衡器140通过使用频率均衡系数向量,对来自离散傅里叶变换器130的接收信号的信道失真进行校正。信道失真包括振幅(实数)分量和相移(虚数)分量。QAM解码器和帧缓冲器150对从频率均衡器140输出的信号进行解码,以便将输出信号恢复为原始信号,并且存储(缓冲)和输出所恢复的信号。循环冗余校验块160检测接收的信号中是否存在误差。
频率均衡系数计算单元170从频率均衡器140接收信号,并且计算新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以更新频率均衡器140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频率均衡系数计算单元170包括:QAM标准化器171;缓冲器172;单位误差校正向量(UECV)计算器173;误差补偿器174;先前系数缓冲器175;和乘法器176。下面将提供频率均衡系数计算单元170的操作的详细说明。
应当注意到,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同的附图当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的元件。
图2为示出发送、接收、和均衡的信号的示意图,其用于描述典型频率均衡器的一般操作。
发送信号X通过信道10,从通信系统中的发射机(未示出)发送到通信系统中的接收机100。接收信号Y是其中振幅和相位已经根据信道10的状态而漂移了的信号。因此,接收信号Y被定义为发送信号X与信道特性H的乘积,即,Y=X·H。在频域内中校正信道特性是有利的,因此通常使用频率均衡器140来校正信道特性H。对于信道特性H的校正,需要准确地知道来自发射机的发送信号X,并且估计信道10的特征H。频率均衡器140通过将接收信号Y的系数与频率均衡系数向量F的相应系数相乘,对信道特性H进行校正。频率均衡系数向量可以表示为信道特性H的逆。因此,X=Y·F。
为了获得频率均衡系数向量F的最佳值,应当准确地估计信道特性H,而且信道特性H的准确估计通过最小化信道10的噪声影响来实现。因为在无限时间上的噪声的平均值大约为0,所以可以通过对无限的时间计算接收信号的平均值来消除噪声影响。然而,对于信道特性H的估计,有实际的时间限制,这是因为发送和接收特定信号的间隔是有限的。如果在校准时间间隔内所接收的信号的噪声是没有规律的,则噪声的平均值不达到0值,因此,基于接收信号的相加而估计的信道特性H是不准确的。
图3A到3D为描绘示范信道估计误差的图示;在图3A到3D中,白色点代表接收信号,而黑色点代表接收信号的平均值。
图3A示出了因为信道噪声平均值接近大约为0的值而准确估计信道特性的情况。图3B示出了接收信号中包括了具有瞬时高振幅噪声的采样信号的情况。图3C示出了在用于计算信道值的间隔处,噪声分布向特定方向歪斜的情况。当信道估计间隔短时,可以出现图3C所述的歪斜噪声分布。因此,为了信道特性的准确估计,信道噪声的振幅变得越高,则要采样的接收信号的数目越大。图3D示出了离散傅里叶变换器130的输出值因相位失真而向实数部分偏转的情况。当虚数的有效数小于噪声的振幅时,可出现图3D所述的偏转现象。
因此,依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中的接收机100在数据接收间隔期间,周期性地更新信道特性H和频率均衡系数向量F的初始间隔估计。这个更新动作带来频率均衡器140性能的改善,这是因为多副载波通信系统的接收机100依据时间的推移而动态地处理信道特性的改变。因此,改善了多副载波通信系统的性能。
图4为示出了从频率均衡器140输出的频率均衡了的接收信号R和参考信号REF之间的误差的图示。从频率均衡器140输出的频率均衡了的接收信号R是通过执行频率均衡而校正了信道特性H的信号。然而,当由于信道噪声而不能准确地估计信道特性H时,在频率均衡了的接收信号中包括有误差。因此,在参考信号REF和频率均衡了的接收信号R之间存在差别。误差向量EV表示参考信号REF和频率均衡了的接收信号R之间的上述差别。如果频率均衡器140具有最佳性能等级,则频率均衡了的接收信号R变得等于参考信号REF,而且误差向量EV变为0。因此,依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频率均衡系数计算单元170使用单位误差校正向量U,来使误差向量EV变为0。通过以下的等式1、2和3定义单位误差校正向量U:
Ri=Hi·Xi·F(i,n)                 等式1
Ravg ( i , n ) = 1 n Σ k = 1 M R ( i , k ) 等式2
U ( i , n ) = REF Ravg ( i , n ) 等式3
此处,频率均衡了的接收信号R包括I个副载波(R1、R2、...、RI),而且Ri是从频率均衡器140输出的第i个副载波。因此,i=1,2,3,...I。此外,Hi和Xi分别为第i个副载波的信道响应值和来自发射机的发送信号。F(i,n)是在第i个副载波的第n次重复中获得的频率均衡系数。此外,N是用于从接收信号中计算平均值的帧数目。
单位误差校正向量(U)用于更新频率均衡系数向量,而且其被定义如下。
F(i,n)=F(i,n-1)·U(i,n-1)           等式4
频率均衡系数计算单元170执行上述等式1到4的操作。将参考图1到9详细描述频率均衡系数计算单元170的操作。
图9为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计算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方法中的顺序操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200,QAM标准化器171(参见图1)从频率均衡器140接收信号(R=R1,R2,...,RI),然后将每个副载波标准化到参考坐标值。
在初始化间隔期间,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在由多副载波通信系统的协议所定义的坐标平面的指定位置上发送/接收信号。然而,当不能在预定时段内实现准确的信道估计时,就不能实现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准确计算。此外,在数据接收间隔期间接收的信号具有确定的坐标值,因此不可能计算参考信号REF和接收的信号R之间的误差。依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位于确定坐标处的接收信号R标准化为参考信号REF,以便计算单位误差校正向量U。基于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U,计算更新的FEQ系数向量。
图5为示意性地示出接收信号的标准化过程的图示。
如图5所示,如果接收信号(例如,Rx1)的坐标(a+bj)满足条件(a*b)>0,则旋转接收信号(Rx1)的坐标以便接收信号(Rx1)的坐标(a+bj)相应地变换到实数坐标和虚数坐标相等的轴上,然后将变换后的坐标平移到参考坐标。例如,参考坐标为(1+1j)。
如果接收信号(例如,Rx2)的坐标(a+bj)满足条件(a*b)<0,则将接收信号(Rx2)的实部与它的虚部交换。如果实部小于0,即,a<0,则将接收信号(Rx2)的坐标(a+bj)在实轴上折叠。如果虚部小于0,即,b<0,则将接收信号(Rx2)的坐标(a+bj)在虚轴上折叠。对折叠后的坐标进行旋转,以便该折叠的坐标相应地变换到实数坐标与虚数坐标相等的轴上,然后将变换后的坐标平移到参考坐标。
因此,如上所述以及如图5所示,由QAM标准化器171(图1)将接收信号R变换为参考坐标。图6示出了当在遵循G.992.1异步数字用户线(ADSL)附录A标准的通信系统中接收实际尺寸大约为256的QAM数据时,由QAM标准化器171(图1)对接收信号执行的示例标准化。
理想情况下,由QAM标准化器171标准化的接收信号R的坐标为(1+1j)。然而,在实际情形中,由于信道10(图2)的噪声,接收信号R分布在坐标(1+1j)的周围。如果将参考信号REF定义为坐标(1+1j),则可以基于参考信号REF和(标准化了的)接收信号R之间的差别计算频率均衡系数向量。
进一步参考图9,将在下文中说明频率均衡系数计算的接下来的操作。
在步骤S210,将由QAM标准化器171标准化的接收信号(Ri)存储到缓冲器172中。然后,在步骤S220,当缓冲器171(图1)中存储的标准化接收信号Ri的数目到达N时,接下来执行步骤S230,否则重复步骤S200和S210。在步骤S230,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计算器173(图1)计算接收信号R的平均值Ravg(i,n)。接下来,在步骤S240,计算单位误差校正向量U(i,n)。
单位误差校正向量U(i,n)代表参考信号的坐标和接收信号的坐标之间的差别。单位误差校正向量是指示当前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精确度等级的指示符。然而,当信道噪声高时,或者生成更大的突发噪声时,单位误差校正向量的可靠性降低。考虑到这个情形,在步骤S250,误差补偿器174在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U(i,n)上反映预定的补偿比率,以调整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U(i,n)的可靠性。因此,有可能逐步减少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误差。
当参考信号REF的坐标与接收信号R的坐标没有区别时,则在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和理想(ideal)向量之间的差别(即,U(i,n)-ideal))为(1+0*j)。因此,可以基于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U(i,n)和上述差别U(i,n)-ideal计算误差值E。然后,将所计算的误差值E除以预定的常数。将该除法结果应用到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U(i,n),以提供部分误差补偿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不应用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U(i,n),而使用上述部分误差补偿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来控制单位误差校正向量U(i,n)的可靠性。这个操作由以下的等式5定义:
等式5
Real(E(i,n))=1-Real(U(i,n))
Imag(E(i,n))=0-Real(U(i,n))
Error-补偿后的 U = U ( i , n ) + E ( i , n ) K ; 其中U(i,n)未补偿
其中,K是补偿比率。
图7示出了当补偿比率K为2时调整单位误差校正向量的可靠性的一个示范情况。例如,补偿比率K等于2指示单位误差校正向量的可靠性大约为50%。依据图7,对于每N个帧,频率均衡系数误差相对于先前频率均衡系数(例如,在前一次更新中所定义的)减少大约50%。
参见图1,乘法器176(图1)将经受了误差补偿操作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与存储在先前频率均衡系数缓冲器175中的先前频率均衡系数(F(i,n-1))相乘。在图9的步骤S260中,将从乘法器176(图1)输出的新(更新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提供给频率均衡器140。
在由频率均衡器140输出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更新之后,对N个帧的接收信号R重复在上述等式1到5中定义的操作。当单位误差校正向量U(i,n)达到值1时,假定最优化了频率均衡系数向量。
可以基于接收信号的信噪比(SNR)估计通信系统的接收器的性能。图8为示出在按照G.922.1ADSL附录A的有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信号的SNR比率的图示。
在图8所示的图示中,细实线表示没有图1中的频率均衡系数计算单元170的传统接收器中的接收信号的SNR比率。另一方面,粗实线表示依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图1的接收器100中的接收信号的SNR比率。对于传统的接收器,仅仅在初始化间隔期间设置频率均衡系数,而且这个相同的频率均衡系数在整个数据接收间隔期间用于频率均衡操作。因此,当信道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时,信号的信噪比(SNR)发展成为锯齿形状。
相比较而言,依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接收器100在初始化间隔之后更新频率均衡向量系数,并且在数据接收间隔期间周期性地进行更新,由此优化频率均衡器140的性能。作为这个优化性能的结果,信号的信噪比相对于时间是平滑曲线。
依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多副载波通信系统的接收器在用于最初估计信道特性的初始化间隔之后、以及随后在整体数据接收间隔期间,周期性地计算并且更新频率均衡系数向量。因此,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态地处理信道特性的改变,以便改善频率均衡器的性能。因此,可以增强多副载波通信系统的性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在发明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将涵盖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体的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

Claims (39)

1、一种用于计算频率均衡器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以便通过使用该频率均衡系数向量来对接收信号的信道失真进行校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从频率均衡器输出的N个接收信号的平均值;
计算单位误差校正向量;以及
用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更新频率均衡系数向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更新频率均衡系数向量是通过将先前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与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相乘而实现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单位误差校正向量是期望的接收值对所述平均值的比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接收信号是以正交调幅(QAM)编码的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计算平均值的步骤之前用预定的坐标值将每个接收信号标准化为参考坐标值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期值是参考坐标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存储标准化了的接收信号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存储的接收信号的数目为N时,执行计算标准化了的接收信号的平均值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依据预定的误差补偿比率对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进行补偿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更新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步骤包括:当单位误差校正向量不是1时,将先前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与单位误差校正向量相乘。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正常接收模式期间,周期性地执行权利要求10的方法中的步骤。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频率均衡器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的初始值在初始化间隔期间确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信号包括I个副载波。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每个接收信号执行标准化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该接收信号中实数的正负号和虚数的正负号;
当实数的正负号不同于虚数的正负号时,将所述实数和虚数相互交换;
将该接收信号的坐标旋转到实数等于虚数的轴上;以及
将该接收信号的已旋转坐标平移到参考坐标值。
15、一种用于计算频率均衡器的频率均衡系数向量以便对接收信号的信道失真进行校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从频率均衡器输出的N个接收信号,而且每个接收信号包括I个副载波;
计算每I个副载波的平均值;
计算单位误差校正向量,每个所述单位误差校正向量是预期值对每个平均值的比率;以及
基于通过将单位误差校正向量中的每个系数与先前频率均衡系数向量中的每个对应系数相乘而获得的值,更新频率均衡器中与每个副载波相对应的频率均衡系数。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信号是以QAM模式编码的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计算平均值的步骤之前用预定的坐标值将接收信号的副载波标准化为参考坐标值的步骤。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期值是参考坐标值。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存储标准化了的接收信号的步骤。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平均值的步骤包括当所存储的接收信号的数目为N时计算每个被标准化了的接收信号的副载波的平均值的步骤。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依据预定的误差补偿比率对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进行补偿的步骤。
22、一种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包括:
频率均衡器,用于通过使用频率均衡向量对接收信号的信道失真进行校正;以及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频率均衡向量,
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第一计算器,用于计算来自频率均衡器的N个接收信号的平均值,并用于计算作为预期值对所述平均值的比率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以及
第二计算器,用于通过将先前频率均衡向量的系数与单位误差校正向量的相应系数相乘,来计算更新的频率均衡向量。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其中,接收信号以QAM模式编码。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其中,第一计算器包括:
标准化器,用于将从频率均衡器输出的接收信号标准化为参考坐标值;
缓冲器,用于存储被标准化了的接收信号;以及
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计算器,用于计算存储到缓冲器中的N个接收信号的平均值,并用于计算作为所述预期值和平均值的比率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预期值是参考坐标值。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其中,第二计算器包括:
误差补偿器,用于依据预定的误差补偿比率对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进行补偿;以及
乘法器,用于将先前频率均衡向量的系数与已补偿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的相应系数相乘,以计算所述更新的频率均衡向量。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其中,每个接收信号包括I个副载波。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其中,频率均衡向量包括与所述I个副载波相对应的I个系数。
29、一种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包括:
频率均衡器,使用频率均衡向量以对从傅里叶变换器输出的每个接收信号的信道失真进行补偿;以及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频率均衡向量,
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标准化器,用于将来自频率均衡器的每个接收信号标准化为参考坐标值;
缓冲器,用于存储标准化了的接收信号;
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计算器,用于计算N个所存储的已标准化的接收信号的平均值,并用于计算所述单位误差校正向量;
误差补偿器,用于依据预定的补偿比率对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进行补偿;以及
乘法器,用于通过将先前频率均衡向量的系数与已补偿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的相应系数相乘,来更新所述频率均衡向量。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其中,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表示期望的接收值对所计算的平均值的比率。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其中,当输出乘法器的计算结果时,更新所述频率均衡向量。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还包括:
模数转换器,用于将通过信道输入的接收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接收信号;
串并行转换器,用于将从模数转换器输出的数字接收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以及
傅里叶变换器,用于将从串并行转换器输出的、时域内的并行数字接收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
其中将从傅里叶变换器输出的频域信号作为接收信号提供给所述频率均衡器。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其中,每个接收信号是以QAM调制进行调制的信号。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预期值是参考坐标值。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其中,每个接收信号包括I个副载波。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其中,标准化器将接收信号的每个副载波标准化为参考坐标值。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其中,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计算器计算每个接收信号的副载波的平均值,并且计算单位误差校正向量,其中每个所述单位误差校正向量为预期值对每个平均值的比率。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其中,误差补偿器依据预定的误差补偿比率对每一个所计算的单位误差校正向量进行误差补偿。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其中,乘法器通过将单位误差校正向量中的每个系数与先前频率均衡向量中的对应系数相乘,来更新与频率均衡器中的I个副载波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频率均衡系数。
CNA2005101362496A 2004-12-29 2005-12-23 提供改善的频率均衡性能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7981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115409A KR100626370B1 (ko) 2004-12-29 2004-12-29 주파수 등화 성능이 향상된 다중 부반송파 통신 시스템 및그 방법
KR115409/04 2004-12-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8124A true CN1798124A (zh) 2006-07-05

Family

ID=35841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1362496A Pending CN1798124A (zh) 2004-12-29 2005-12-23 提供改善的频率均衡性能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23570B2 (zh)
JP (1) JP2006191556A (zh)
KR (1) KR100626370B1 (zh)
CN (1) CN1798124A (zh)
GB (1) GB24218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59979A1 (en) * 2008-08-29 2010-03-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In-band ripple compensation
JP5359179B2 (ja) * 2008-10-17 2013-12-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受信機及び光受信方法
US9917723B2 (en) 2016-03-09 2018-03-1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Efficient methods and recursive/scalable circuit architectures for QAM symbol mean and variance estimations
US10742371B2 (en) * 2017-02-23 2020-08-1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768701B (zh) * 2018-07-27 2022-10-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0516A (en) * 1995-07-14 1998-08-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lse shaping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ed system
KR100226698B1 (ko) 1996-12-28 1999-10-15 전주범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수신 시스템의 채널 등화 장치
EP0967763B1 (en) 1998-06-29 2004-12-01 Alcatel Multicarrier receiver with per-carrier RLS frequency domain equalisation
US6292511B1 (en) * 1998-10-02 2001-09-18 Usa Digital Radio Partners, Lp Method for equalization of complementary carriers in an AM compatible digital audio broadcast system
KR100315430B1 (ko) 1999-12-24 2001-11-26 오길록 각 부채널별 등화를 반복 수행하는 등화 장치
JP3494370B2 (ja) 2001-03-23 2004-02-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波形等化器、周波数オフセット補償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波形等化器を用いた移動局無線装置、基地局無線装置並びに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7042937B2 (en) * 2001-04-23 2006-05-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Hybrid frequency-time domain equalizer
WO2004093366A2 (en) * 2003-04-09 2004-10-28 Jabil Circuit, Inc. Method for initialization of per tone frequency domain equalizer (feq) through noise reduction for multi-tone based modems
US7447261B2 (en) * 2003-07-08 2008-11-04 Conexant Systems, Inc. Adaptive frequency equaliz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26370B1 (ko) 2006-09-20
GB0526181D0 (en) 2006-02-01
US20060140295A1 (en) 2006-06-29
GB2421882A (en) 2006-07-05
GB2421882B (en) 2007-03-28
US7623570B2 (en) 2009-11-24
KR20060076014A (ko) 2006-07-04
JP2006191556A (ja) 200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3998B (zh) 降低反馈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US645967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near optimal bit loading in a discrete multi-tone modulation system
CN101427506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噪声估计
CN1228951C (zh) 具有简化信道响应估计的多载波传输系统
TWI418187B (zh) 快速傅裏葉變換、逆變換裝置及降低其功耗的方法
CN1656766A (zh) 自适应预均衡方法和设备
WO2007121024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mc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716926A (zh) 自动控制最小均方型均衡器的步长的方法和设备
CN1798124A (zh) 提供改善的频率均衡性能的多副载波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917495A (zh) 多载波数据接收方法、多载波调制装置及多载波调制系统
JP5265496B2 (ja) スケーラブルビデオ伝送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236573C (zh) 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机、及其符号定时恢复装置和方法
CN101036332A (zh) 用于提供闭环传输预编码的方法及设备
CN1849791A (zh) 用于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的自适应iq不平衡校正
US9071401B2 (en) Pilot-less noise estimation
CN101056290A (zh) 正交振幅调制(qam)接收器的混合模数盲均衡
CN1306746C (zh) 基于dmt线路编码的vdsl系统和利用该系统确定循环前缀采样的长度的方法
CN1224186C (zh) 按照信道状态执行自适应均衡的正交频分复用均衡器
CN1118169C (zh) 对离散多音调制信号中干扰补偿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电路
CN1350734A (zh) 在时分多址系统中计算噪声能量的方法
CN102111375A (zh) 用于消除正交幅度调制信号中的同信道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805418A (zh) 应用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脉冲噪声抑制装置及其方法
US7342975B2 (en) Circuit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for disturbances in a signal generated by means of discrete multitone modulation
CN1491053A (zh) 无线传输中基于离散付氏变换的空时联合检测装置和方法
TWI575901B (zh) 通道效應消除裝置及通道效應消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