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5237A - 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5237A
CN1795237A CN 200480014608 CN200480014608A CN1795237A CN 1795237 A CN1795237 A CN 1795237A CN 200480014608 CN200480014608 CN 200480014608 CN 200480014608 A CN200480014608 A CN 200480014608A CN 1795237 A CN1795237 A CN 1795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ylene
polymer composition
ethylene
propylene polymer
alph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800146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0461C (zh
Inventor
森亮二
中川贵
藤堂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s Inc
Publication of CN1795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5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04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046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性、柔软性、耐热性、耐刮伤性、橡胶弹性等方面均衡性佳的优异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i)等规聚丙烯1~40重量份:和(ii)含有45~89摩尔%丙烯成分、10~25摩尔%乙烯成分、以及根据需要的含有0~30摩尔%源自碳数4~20的α-烯烃的成分单位(a)的丙烯·乙烯·a·烯烃共聚物60~99重量份。

Description

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具体而言,涉及具有优异的透明性、柔软性、耐刮伤性、耐热性、橡胶弹性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丙烯类因为廉价,且刚性、耐湿性、及耐热性均优异,因而在汽车材料或家电材料等范围内广泛使用。另一方面,从环境激素、二噁英问题考虑,在强烈偏向脱软质氯乙烯的动向中,期望具有柔软性、透明性的聚烯烃。在此种状况中,通称TPO的热塑性聚烯烃类弹性体虽具有优异的柔软性,但是却没有透明性,且在PP中添加有苯乙烯类的弹性体的系列(如日本专利特开平7-048485号公报)虽柔软且具透明性,但因为价格高使得其用途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如上述现有技术衍生出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廉价且透明性、柔软性、耐热性、耐刮伤性、橡胶弹性等方面均衡性佳的优异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
本发明是不含有St类或乙烯类嵌段共聚物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A)、(B)、(C)、(D):
(A)在扭转模式的动态粘弹性测定(10rad/s)中,在-25℃~25℃范围内具有损失正切(tanδ)尖峰:且其值在0.5以上:
(B)由上述动态粘弹性测定所获得储存弹性率G((20℃)与G’(100℃)的比,G’(20℃)/G’(100℃))在5以下;
(C)以JIS K7196为基准所测得针插入温度(℃)为100℃~168℃;及
(D)在夹具间30mm、拉伸速度30mm/min的条件下,赋予100%应变,保持10分钟后,在去除负荷10分钟后的残留应变在20%以下。
再者,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i)等规聚丙烯1~40重量份;和(ii)含有45~89摩尔%丙烯成分、10~25摩尔%乙烯成分、及0~30摩尔%根据需要的含有源自碳数4~20的α-烯烃的成分单位(a)的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60~99重量份(其中,乙烯成分与源自碳数4~20的α-烯烃的成分单位(a)两者不同时为0摩尔%);
以JIS 6301为基准测定的拉伸弹性率(YM)在100MPa以下。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中,上述源自碳数4~20的α-烯烃的成分单位(a),优选为1-丁烯及/或1-辛烯。
本发明的上述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是透明性、柔软性、耐热性、耐刮伤性、橡胶弹性等方面均衡性佳且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进行具体说明,首先,针对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中所含各成分(i)、(ii)进行说明。
                      等规聚丙烯(i)
本发明是使用具有如下述特性的特定丙烯聚合物。此丙烯众合体在具有下述特性的前提下,可为均聚丙烯,也可为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还可为丙烯嵌段共聚物,优选为均聚丙烯或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
本发明中所使用等规聚丙烯(i)的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D1238、230℃、2.16kg负荷下)为0.01~400g/10分,优选为0.5~90g/10分。此外,利用DSC测定所得的熔点在120℃以上,优选130℃以上;更优选150℃以上。
从此种MFR值的等规聚丙烯(i),可获得能形成流动性优异,且大型品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另外,MFR值大于400g/10分的等规聚丙烯所形成的组合物,耐冲击性(IZ冲击强度)较差。
当等规聚丙烯(i)是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时,α·烯烃优选是选自乙烯及/或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中,其含量在0.3~7mol%,优选0.3~6mol%,更优选0.3~5mol%。
另外,丙烯聚合物的常温正癸烷可溶成分含量,是将5g试料(丙烯聚合物),在沸腾正癸烷200cc中浸渍5小时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将所析出的固相利用G4玻璃过滤器进行过滤后,经干燥,再从所测得固相重量反算便可求得。
如上述的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等规聚丙烯(i)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制造,例如可采用立体规则性催化剂制造。具体而言,可采用由固体状钛催化成分、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成分、及根据需要配合与电子施体所形成的催化剂进行制造。固体状钛催化成分,可具体列举有三氯化钛或三氯化钛组合物,载持在比表面积100m2/g以上的载体上的固体状钛催化成分,或以镁、卤素、电子施体(优选芳香族羧酸酯或含烷基的醚)及钛为必要成分,这些必要成分载持于比表面积100m2/g以上的载体上的固体状钛催化成分。此外,也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造。其中,特别优选后者的固体状钛催化成分。
再者,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成分优选为有机铝化合物,作为有机铝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例如三烷基铝、卤化二烷基铝、倍半卤化烷基铝,二卤化烷基铝等。另外,有机铝化合物可适宜选择配合钛催化成分种类使用。
电子施体可使用具有氮原子、磷原子、硫原子、硅原子或硼原子等的有机化合物,优选具有如上述原子的酯化合物及醚化合物等。
此种催化剂也可更利用共粉碎等方法使其活性化,也可使上述烯烃进行前聚合。
             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B
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含有丙烯成分45~89摩尔%、优选45~80摩尔%,更优选50~75摩尔%,乙烯成分10~25摩尔%、优选10~23摩尔%、更优选12~23摩尔%及根据需要的含有源自碳数4~20的α·烯烃的成分单位(a)0~30摩尔%、优选0~25摩尔%、更优选0~20摩尔%。
依此量含有丙烯、乙烯成分、根据需要配合的碳数4~20的α·烯烃成分的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与等规聚丙烯间的相溶性好,所获得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具有发挥充分的透明性、柔软性、耐热性、耐刮伤性的倾向。
此类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在135℃十氢化萘中测得的极限粘度[η]通常为0.01~10dl/g,优选在0.05~10dl/g范围内。该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的极限粘度[η]在上述范围内,就可以形成在耐气侯性、耐臭氧性、耐热老化性、低温特性、耐动态疲劳性(dynamic fatigue resistance)等特性方面均优异的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
此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是以JIS K6301为基准,采用JIS3号哑铃,跨距间:30mm、拉伸速度:30mm/min,在23℃下测得的100%应变下的应力(M100)为4Mpa以下,优选3Mpa以下,更优选2Mpa以下。该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在此范围内,柔软性、透明性、橡胶弹性均优异。
此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利用X光衍射法测得的结晶化度在20%以下,优选0~15%。此外,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优选具有单一玻璃化转移温度,且经差示扫描热量计(DSC)测得的玻璃化转移温度Tg,通常在-10℃以下,优选在-15℃以下的范围。该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的玻璃化转移温度Tg在上述范围内时,耐寒性、低温特性均优异;。
此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系当在差示扫描热量计(DSC)的吸热曲线中,存在熔点(Tm、℃)时,熔解热量ΔH在30J/g以下,且C3含量(mol%)与熔解热量ΔH(J/g)间的关系,满足如下关系式::
ΔH<345Ln(C3含量mol%)-1492,其中,
76≤C3含量(mol%)≤90
再者,利用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Mw/Mn、以聚苯乙烯换算、Mw:重均分子量、Mn;数均分子量)在4.0以下,优选在3.0以下,更优选2.5以下。
如上述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的其中一部份,亦可利用极性单体进行接枝改性。此极性单体可举例如:含羟基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含氨基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含环氧基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芳香族乙烯化合物、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乙烯酯化合物、氯乙烯等。
改性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系是在如上述的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中,使极性单体进行接枝聚合得到的。当在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中,使如上述极性单体进行接枝聚合时,相对于100重量份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极性单体通常使用1~100重量份,优选5~80重量份。此接枝聚合通常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进行。
自由基引发剂可使用有机过氧化物或偶氮化合物等。
自由基引发剂可直接与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及极性单体混合使用,亦可溶解于少量有机溶剂后使用。此有机溶剂只要为可溶解自由基引发剂的有机溶剂,并无特别限制。
再者,当在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中使极性单体进行接枝聚合时,也可使用还原性物质。使用还原性物质,可提升极性单体的接枝量。
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利用极性单体进行接枝改性,可利用公知方法进行,例如将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接着将极性单体与自由基引发剂等添加至溶液中,在70~200℃、优选80~190℃的温度中,进行0.5~15小时、优选1~10小时反应。
再者,亦可采用压出机等,在无溶剂中,使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与极性单体反应,制造改性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此反应通常优选在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的熔点以上,具体而言在120~250℃温度中,通常进行0.5~10分钟。
由此得到的改性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改性量(极性单体接枝量),通常为0.1~50重量%,优选0.2~30重量%,更优选0.2~10重量%。
在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中,含有上述改性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则与其他树脂间的粘合性、相溶性优异,且有改良由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得到的成型物表面湿润性的情况。
           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的制造
本发明的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可以同样采用上述(i)等规聚丙烯制造用茂金属催化剂制造,此外亦可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制造,并没有限定。
                 St类或乙烯类嵌段共聚物
所谓St类或乙烯类嵌段共聚物是指下述所说明的乙烯·α·烯烃类嵌段共聚物(M)或芳香族烃类嵌段共聚物(N)。
                乙烯·α·烯烃嵌段共聚物(M)
本发明中所谓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中未含的乙烯·α·烯烃类嵌段共聚物(M),是指含有由碳原子数3~10的烯烃所衍生的构成单位5~40摩尔%与乙烯所衍生的构成单位60~95摩尔%形成的结晶性聚乙烯部的低结晶性共聚物部和非晶性共聚物部形成。
再者,上述乙烯·α·烯烃类嵌段共聚物满足下述1~3点:
1.在由DSC吸热曲线得到的熔点(Tm)与从固定方法的NMR测得的乙烯含量(C2)的间,满足
Tm(℃)>3.9×C2(mol%)-230的关系;
2.利用GPC所测得分子量分布为1~1.5;
3.室温中的正癸烷可溶成分量为0~20wt%。
乙烯·α·烯烃类嵌段共聚物的23℃正癸烷可溶成分量,如下述进行测定。即,在具搅拌装置的1升烧瓶中,加入聚合物试料3g、2,6-二叔丁基-4-甲基酚20mg、正癸烷500ml,然后于145℃油浴上加热溶解。在聚合物试料溶解后,经过约8小时冷却至室温,接着在23℃水浴中保持8小时,将所析出的聚合物与含溶解聚合物的正癸烷溶液,利用G-4(或G-2)玻璃过滤器进行过滤分离。将依此方式所获得溶液,在10mmHg、150℃条件下加热,并干燥至溶解于正癸烷溶液中的聚合物变为定量为止,将此重量设为23℃癸烷可溶成分量,乙烯·α·烯烃类嵌段共聚物的23℃正癸烷可溶成分量,以相对于聚合物试料重量的百分率算出。
其中,碳数3~20的烯烃,具体可举例如: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1-辛烯、3-甲基-1-丁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环戊烯、环庚烯、降冰片烯、5-乙基-2-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碳烯、2-乙基-1,4,5,8-二亚甲基-1,2,3,4,4a,5,8,8a-八氢萘等。
也可含有两种以上由上述碳数3~20烯烃或乙烯所衍生出的构成单位。
再者,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类嵌段共聚物,亦可含有5摩尔%以下量的由碳数4~20的二烯化合物所衍生的构造单位。
此种二烯化合物具体可举例如:1,3-丁二烯、1,3-戊二烯、1,4-戊二烯、1,3-己二烯、1,4-己二烯、1,5-己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6-甲基-1,6-辛二烯、7-甲基-1,6-辛二烯、6-乙基-1,6-辛二烯、6-丙基-1,6-辛二烯、6-丁基-1,6-辛二烯、6-甲基-1,6-壬二烯、7-甲基-1,6-壬二烯、6-乙基-1,6-壬二烯、7-甲基-1,6-壬二烯、6-甲基-1,6-癸二烯、7-甲基-1,6-癸二烯、6-甲基-1,6-月桂二烯、1,7-辛二烯、1,9-癸二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亚乙基降冰片烯、乙烯基降冰片烯、二环戊二烯等。
乙烯·α·烯烃类嵌段共聚物(M)的制造,例如依照日本专利特开平05-043770号公报所述进行。
                芳香族烯烃类嵌段共聚物(N)
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中未含的芳香族烃类嵌段共聚物(N),是指芳香族乙烯衍生的嵌段共聚单元(X)和共轭二烯嵌段衍生的嵌段聚合单元(Y)形成的芳香族乙烯·共轭二烯共聚物(N1)及其氢化物(N2)。
此构造的芳香族乙烯·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N1)的形态,例如以X(YX)n或(XY)n[n指1以上整数]表示。
在此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中,属于硬链段的芳香族乙烯嵌段聚合单位(X)是作为共轭二烯嵌段聚合单位(Y)的桥接点存在,形成物理交联(区域)。在此芳香族乙烯嵌段聚合单位(X)间存在的共轭二烯嵌段聚合单位(Y)属于柔链段且具有橡胶弹性。
形成如上述嵌段聚合单位(X)的芳香族乙烯,具体而言,除苯乙烯的外,可举出例如:α-甲基苯乙烯、3-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4-丙基苯乙烯、4-十二烷基苯乙烯、4-环己基苯乙烯、2-乙基-4-苄基苯乙烯、4-(苯基丁基)苯乙烯等苯乙烯衍生物。此外,形成嵌段聚合单位(Y)的共轭二烯可举例如:丁二烯、异戊二烯、戊二烯、2,3-二甲基丁二烯及其组合等。当此共轭二烯嵌段聚合单位(Y)由丁二烯与异戊二烯衍生时,含有从异戊二烯、丁二烯衍生单位40摩尔%以上的量。此外,共轭二烯嵌段聚合单位(Y)亦可为无规共聚合单位、嵌段共聚合单位或递变共聚合(tapered copolymer)单位的任一种。芳香族乙烯聚合单位含量可利用红外线分光法、NMR分光法等通用方法测定。另外,芳香族乙烯·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N2)是对如上述的芳香族乙烯·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N1),利用公知方法进行氢化得到的。芳香族乙烯·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N2),通常氢化率在90%以上。此氢化率是当将共轭二烯嵌段聚合单位(Y)中的碳-碳双键总量设为100%时的值。
                 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不含St类或乙烯类嵌段共聚物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满足下述(A)、(B)、(C)、(D)。此处所谓不含St类或乙烯类共聚物是指St类或乙烯类嵌段共聚物,在本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中含有量在10wt%以下,优选在5wt%以下,更优选在2wt%以下:
(A)在扭转模式的动态粘弹性测定(10rad/s)中,在-25℃~25℃范围内具有损失正切(tanδ)尖峰,且其值在0.5以上;
(B)由上述动态粘弹性测定得到的储存弹性率G((20℃)与G’(100℃)的比,G’(20℃)/G’(100℃))在5以下:
(C)以JIS K7196为基准测得的针插入温度(℃)为100℃~168℃;及
(D)依夹具间30mm、拉伸速度30mm/min的条件,赋予100%应变,经保持10分钟的后,在去除负荷,再经10分钟后的残留应变在20%以下。
在上述(A)项中,在-25℃~25℃范围内,损失正切tanδ在0.5以上,优选在0.5~2.5的范围,更优选在0.6~2的范围内。当-25℃~25℃范围内的损失正切tanδ低于0.5时,将有无法充分突显出柔软性的倾向,此外,即使具有柔软性,但是却仍有耐刮伤性不佳的倾向。
在上述(B)项中,储存弹性率G[(20℃)与G’(100℃)的比,G’(20℃)/G’(100℃)]在5以下,优选在4以下,更优选在3.5以下,当储存弹性率G[(20℃)与G’(100℃)的比,G’(20℃)/G’(100℃)]大于5时,表面上将发生粘感等情况,手感恶化,出现无法显现出耐热性的倾向。
在上述(C)项中,以JIS K7196为基准测定的针插入温度(℃)为100℃~168℃,优选为120℃~168℃,更优选在140℃~168℃的范围内。若针插入温度低于100℃,将无法使用于要求加热杀菌处理等的用途方面。
在上述(D)项中,针对具有长度50mm、宽度5mm的形状的厚度1mmt哑铃片,利用标线间30mm、拉伸速度30mm/min施加100%应变,保持10分钟后,在去除负荷10分钟后的残留应变在20%以下,优选在18%以下,更优选在16%以下。若残留应变超过20%,会有橡胶弹性降低的倾向,将无法在要求伸缩性与复原性的用途中使用。
具有上述(A)~(D)特性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是:含有(i)等规聚丙烯1~40重量份、优选1~30重量份,更优选1~25重量份;以及(ii)含有丙烯成分45~89摩尔%、乙烯成分10~25摩尔%、及根据需要的含有源自碳数4~20的α-烯烃的成分单位(a)0~30摩尔%的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中,乙烯成分与源自碳数4~20的·α·-烯烃的成分单位(a)两方不同时为0摩尔%)60~99重量份、优选70~99重量份,更优选75~99重量份。
由此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所构成的成型物,以ASTMD 1003为基准测定的浊度(Haze)在25%以下,优选在20%以下。
由此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所构成的成型物,以JIS 6301为基准测定的拉伸弹性率(YM)在100MPa以下,优选在80MPa以下。
再者,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ASTMD1238、230℃、负荷2.16kg),通常在0.0001~1000g/10分钟的范围内,优选在0.0001~900g/10分钟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0001~800g/10分钟的范围内;在135℃的十氢化萘中测定的极限粘度[η],通常为0.01~10dl/g,优选为0.05~10dl/g,更优选为0.1~10dl/g。
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在差示扫描热量计(DSC)的吸热曲线中,在100℃以上存在有熔点(Tm、℃)的最大峰;优选熔解热量在5~40J/g的范围内,更优选5~35J/g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的最高吸热峰(熔点)在130℃以上,优选在140℃以上,更优选160℃以上。
再者,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的熔融张力(MT),通常为0.5~10g,优选为1~10g,在薄膜、管成型性等的成型性方面均优异。其中,此熔融张力(MT)是用熔融张力机[(株)东洋精机制作所制],在测定温度200℃、挤出速度15mm/分的条件下,求得将所挤出的丝股(strand)以一定速度(10m/分)进行拉伸时,施加于丝(flament)上的张力。
                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的制造
如上述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针对各成分在上述范围内,采用各种公知的方法,利用如:多段聚合法、亨舍尔搅拌机(Henschel mixer)、V-掺合机、带式掺合机(ribbon blender)、滚筒掺合机(tumbler blender)等进行混合的方法,或者采用在混合后,利用单轴挤出机、双轴挤出机、捏和机、班布瑞混合机(Banbury mixer)等进行熔融混炼后,再进行造粒或粉碎的方法制造。
在本发明的等规聚丙烯类共聚物组合物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范围内,可根据需要添加耐候性稳定剂、耐热稳定剂、抗静电剂、防滑剂、防粘剂、防雾剂、滑剂、颜料、染料、增塑剂、抗老化剂、盐酸吸收剂、抗氧化剂等添加剂。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前提下,在不损害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添加下述的“其它共聚物”(弹性体)等。
                    其它共聚物
在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中,根据需要可含有“其它共聚物”(弹性体、弹性体用树脂)。
此类“其它共聚物”例如可举出:乙烯·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iii)、乙烯·二烯共聚物(iv)、及乙烯·三烯共聚物(v)等。该共聚物可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相对于100重量份本发明的等规聚丙烯类聚合物,该“其它共聚物”通常可含0~30重量份,优选0~20重量份。其它共聚物采用如上述量,便可获得能制造出柔软性、透明性、低温耐冲击性等方面呈均衡的优异咸形体的组合物s。
               乙烯·α·烯烃的随机聚合物(iii)
本发明所采用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i),密度在0.860g/cm3以上且低于0.895g/cm3,优选为0.860~0.890g/cm3,而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D 1238、190℃、负荷2.16kg)为0.5~30g/10分,优选为1~20g/10分的软质乙烯·α·烯烃共聚物。
与乙烯产生共聚合的α-烯烃为碳数3~20的α-烯烃,具体而言,可举例如: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十九碳烯、1-二十碳烯、4-甲基-1-戊烯等。其中优选碳数3~10的α-烯烃。这些α-烯烃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i)优选含有从乙烯衍生的单位60~90摩尔%的量,碳数3~20的α-烯烃衍生的单位10~40摩尔%的量。
再者,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i)系除该等单位的外,在不损及本发明目的的范围下,亦可含有其他聚合性单体衍生的单位。
此种其他聚合性单体可举例如:苯乙烯、乙烯基环戊烯、乙烯基环己烷、乙烯基降冰片烯等乙烯基化合物类;
醋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类;
马来酸酐等不饱和有机酸或其衍生物:
丁二烯、异戊二烯、戊二烯、2,3-二甲基丁二烯等共轭二烯类:
1,4-己二烯、1,6-辛二烯、2-甲基-1,5-己二烯、6-甲基-1,5-戊二烯、7-甲基-1,6-辛二烯、二环戊二烯、环己二烯、二环辛二烯、亚甲基降冰片烯、5-乙烯基降冰片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5-异亚丙基-2-降冰片烯、6-氯甲基-5-异丙基-2-降冰片烯、2,3-二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亚乙基-3-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丙烯基-2,2-降冰片二烯等非共轭多烯类等。
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i)可含有此种其他聚合性单体衍生的单位在10摩尔%以下,优选5摩尔%以下,更优选3摩尔%以下。
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i),具体而言,可举例如: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乙烯·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乙烯·丙烯·亚乙基降冰片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无规共聚物、乙烯·1-辛烯无规共聚物等。其中特别优选采用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乙烯·1-己烯无规共聚物、乙烯·1-辛烯无规共聚物等。此类共聚物亦可2种以上并用。
再者,本发明所采用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i),利用X光衍射法测得的结晶化度通常在40%以下,优选0~39%,更优选0~35%。
如上述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可采用钒类催化剂、钛类催化剂、或茂金属类催化剂等,用公知的方法制造。
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i)在间规聚丙烯组合物中,通常可含有0~40重量%,优选含有0~35重量%的量。若依如上述量使用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iii),可获得能调制出刚性、硬度、透明性、耐冲击性等方面均衡的优异成型体的组合物。
                  乙烯·二烯共聚物(iv)
本发明中作为弹性体使用的乙烯·二烯共聚物(iv),是乙烯与二烯的无规共聚物。
与乙烯进行共聚合的二烯,具体而言可举例如:二环戊二烯、1,4-己二烯、环辛二烯、亚甲基降冰片烯、亚乙基降冰片烯等非共轭二烯:丁二烯、异戊二烯等共轭二烯等。其中优选丁二烯、异戊二烯。此类二烯可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
本发明采用的乙烯·二烯共聚物(iv)中,从二烯衍生的构成单位的含有比率,通常为0.1~30摩尔%,优选0.1~20摩尔%更优选0.5~15摩尔%。碘值通常在1~150,优选1~100,更优选1~50。此外,乙烯·二烯共聚物(iv)在135℃十氢化萘中所测得极限粘度[η]为0.01~10dl/g,优选0.05~10dl/g,更优选0.1~10dl/g。此类乙烯·二烯共聚物(iv)可利用公知的方法配置。
乙烯·二烯共聚物(iv)在等规聚丙烯组合物中,通常含有0~40重量%,优选含有0~35重量%的量。若依如上述量使用乙烯·二烯共聚物(iv),可获得能调制出刚性、硬度、透明性、耐冲击性等方面均衡的优异成型体的组合物。
                    乙烯·三烯共聚物(v)B
本发明中作为弹性体使用的乙烯·三烯共聚物(v),为乙烯与三烯的无规共聚物。
与乙烯进行共聚合的三烯,具体而言可举例如:6,10-二甲基-1,5,9-十一碳三烯、4,8-二甲基-1,4,8-癸三烯、5,9-二甲基-1,4,8-癸三烯、6,9-二甲基-1,5,8-癸三烯、6,8,9-三甲基-1,5,8-癸三烯,6-乙基-10-甲基-1,5,9-十一碳三烯、4-亚乙基-1,6-辛二烯、7-甲基-4-亚乙基-1,6-辛二烯、4-亚乙基-8-甲基-1,7-壬二烯(EMND)、7-甲基-4-亚乙基-1,6-壬二烯、7-乙基-4-亚乙基-1,6-壬二烯、6,7-二甲基-4-亚乙基-1,6-辛二烯,6,7-二甲基-4-亚乙基-1,6-壬二烯、4-亚乙基-1,6-癸二烯,7-甲基-4-亚乙基-1,6-癸二烯、7-甲基-6-丙基-4-亚乙基-1,6-辛二烯、4-亚乙基-1,7-壬二烯、8-甲基-4-亚乙基-1,7-壬二烯、4-亚乙基-1,7-十-碳二烯等非共轭三烯;1,3,5-己三烯等共轭三烯等等。这些三烯可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如上三烯可利用如EP0691354 A1公报、WO96/20150号公报中所述的现有公知的方法调制。
本发明采用的乙烯·三烯共聚物(v)中,从三烯衍生的构成单位的含有比率,通常为0.1~30摩尔%,优选0.1~20摩尔%,更优选0.5~15摩尔%。碘值通常在1~200,优选1~100,更优选1~50。
此外,乙烯·三烯共聚物(v)在135℃十氢化萘中所测得极限粘度[η]为0.01~10dl/g,优选0.05~10dl/g,更优选0.1~10dl/g。
此乙烯·三烯共聚物(v)可利用现有公知的方法进行调制。
乙烯·三烯共聚物(v)在等规聚丙烯组合物中,通常可含有0~40重量%,优选含有0~35重量%的量。若依如上述量使用乙烯·三烯共聚物(v),可获得能调制出刚性、硬度、透明性、耐冲击性等方面均衡的优异成型体的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中,配合需要可使用软化剂(Vi)、无机填充剂(vii)。软化剂(vi)具体可举例如:操作油、润滑油、石蜡、液体石蜡、石油沥青、凡士林等石油系物质:煤焦油(coaltar)、煤焦油沥青(coaltar pitch)等煤焦类;蓖麻油、亚麻仁油、菜籽油、大豆油、椰子油等脂肪油:妥尔油(tall oil)、蜜蜡、巴西棕榈蜡、含水羊毛脂(hydrous lanolin)等蜡类;蓖麻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硬脂酸钡、硬脂酸钙等脂肪酸或其金属盐;石油树脂、香豆酮—茚树脂、无规聚丙烯等合成高分子物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等酯系可塑剂:其他如:微晶蜡(micro crystalline wax)、亚(硫化油膏)、液状聚丁二烯、改性液状聚丁二烯、液状聚硫橡胶等。
在本发明中,软化剂(vi)相对于等规聚丙烯(i)与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合计量100重量份,在200重量份以下,优选2~100重量份的比率。在本发明中,若软化剂(vi)使用量超过200重量份,所获得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将有耐热性、耐热老化性降低的倾向。
在本发明中,根据需要使用的无机填充剂(vii)具体可举例如:碳酸钙、硅酸钙、粘土、高岭土、滑石、二氧化硅、硅藻土、云母粉、石棉、氧化铝、硫酸钡、硫酸铝、硫酸钙、碱式碳酸镁、二硫化钼、石墨、玻璃纤维、玻璃球、白砂球、氢氧化钙、氢氧化铝等。
在本发明中,无机填充剂(vii)相对于等规聚丙烯(i)与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合计量100重量份,在200重量份以下,优选2~200重量份的比率。在本发明中,若无机填充剂(vii)使用量超过200重量份,所获得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将有橡胶弹性、成形加工性降低的倾向。
            由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构成的成型体
如上述的本发明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可广泛地使用于现有公知的聚烯烃用途,特别是可将聚烯烃组合物使用于形成如薄片、未延伸或延伸薄膜、长丝(filament)、及其他各种形状的成型体方面。此外,由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构成的成型体可为多层积层体,至少其中1层为含有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所构成的层:可举例如多层膜及薄片、多层容器、多层管、作为水性涂料的其中一构成成分含有的多层涂膜积层体等。
成型体具体而言,可举例如利用压出成形、注射成形、充气成形(inflation)、吹塑成形、压吹成形、射吹成形、冲压成形、真空成形、压延成形、发泡成形等公知的热成形方法得到的成型体。举下述数例说明成型体。
当本发明的成型体属于如压出成型体时,其形状与制品种类无特别限制,可举例:薄片、薄膜(未延伸)、管、软管、电线包皮、细管等,特别优选薄片(表皮材)、薄膜、细管、导管、线状纤维(无纺布)等。
当对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施行压出成形时,可采用现有公知的压出装置与成型条件,采用如单螺杆压出机、混炼压出机、柱塞式压出机(ram extruder)、齿轮压出机(gear extruder)等,将熔融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从特定模具等施行压出:便可形成所需形状。
延伸薄膜可将如上述压出片或压出薄膜(未延伸),利用拉幅延伸法(tenter-Stretching method)(纵横延伸、横纵延伸)、同时双轴延伸法、单轴延伸法等公知的延伸方法进行延伸得到。
将薄片或未延伸薄膜进行延伸时的延伸倍率,使用双轴延伸时,通常为20~70倍程度,而当单轴延伸时,通常为2~10倍程度。优选通过延伸得到厚度5~200μm左右的延伸薄膜。
作为薄膜状成形体,可以制造充气薄膜。充气成型时,难以产生压力差。
由如上述的本发明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构成的薄片与薄片成型体,较不易带静电、拉伸弹性率等刚性、耐热性、伸缩性、耐冲击性、耐老化性、透明性、透视性、光泽、刚性、防湿性及气体隔绝性均优异,可广泛地在包装用薄膜等方面使用。此时,由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所构成的薄片与薄膜成型体可为多层成型体,亦可为至少其中1层含有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的多层积层体。
再者,丝状纤维成型体是例如将熔融丙烯组合物通过纺丝喷嘴由压出便可制得。具体而言:优选使用纤维束法、熔喷法。亦可将依此所获得丝状纤维进一步延伸。此延伸只要使得丝状纤维里至少其中1轴方向进行分子配向程度便可,通常优选依5~10倍率左右的倍率实施。由本发明的丙烯类组合物所构成丝状纤维,较不易带静电,且透明性、刚性、耐热性、耐冲击性及伸缩性均优异。
注射成型体可使用现有公知的注射成型装置并采用公知的条件,将丙烯组合物注射成型为各种形状进行制造。由本发明的丙烯组合物所构成注射成型体较不易带静电,且透明性、刚性、耐热性、耐街击性、表面光泽、耐药物性、耐磨损性等方面均优异,可广泛地使用于汽车内用装饰材料、汽车用外装材料、家电制品的外壳体、容器等方面。
吹塑成型体可使用现有公知吹塑成形装置并采用公知条件,对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施行吹塑成形便可进行制造。此情况下,由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所构成的吹塑成型体,可为多层成型体,亦可至少其中1层含有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
例如在压吹成型方面,将上述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在树脂温度100℃~300℃的熔融状态下,利用模具进行压出而形成管状型坯:其次将型坯保持于所需形状的模具中后便吹入空气,于树脂温度130℃~300℃中安装于模具上,便可制造中空成型体。延伸(吹气)倍率最好为横向1.5~5倍左右。
再者,注射吹塑成形系将上述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在树脂温度100℃~300℃中注射于型坯模具中而形成型坯,接着将型坯保持在所需形状的模具中后,吹入空气,在树脂温度120℃~300℃中安装于模具上,便可制造中空成型体。延伸(吹气)倍率优选为纵向1.1~1.8倍,横向1.3~2.5倍。
由本发明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构成的吹塑成型体,不仅透明性、柔软性、耐热性及耐冲击性均优异,且防湿性亦优异。
冲压成型体有如模具冲击成型体(mould stamping),例如同时冲压形成基材与表皮材,并可由本发明的丙烯类组合物形成将二者复合一体化成形(模具冲压成形)时的基材。
此种模具冲压成型体具体而言,可举例如:门内装饰板(door trim)、后部包装装饰(rear package trim)、椅背装饰(seats back garnish)、仪表板(instrument panel)等汽车用内饰材料。
采购本发明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所构成的冲压成型体,较不易带静电:且柔软性、耐热性、透明性、耐冲击性、耐老化性、表面光泽,耐药物性、耐磨损性等方面均优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获得能形成透明性、耐冲击性、柔软性、耐热性、耐刮伤性、橡胶弹性等方面均衡性佳的优异成型物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物性试验条件等如下所述。
[动态粘弹性测定]
采用Rheometric公司制RDS-II,在宽度10mm、长度38mm之间扭转(torsion)模式扭转下,以升温速度2℃/min、利用10rad/s在-100℃~100℃中进行测定,而获得各温度下的损失正切tanδ与储存弹性率G’值。
[拉伸试验]
残留应变:
将具有长度50mm、标线间长度(L0)30mm,宽度5mm形状的厚度1mmt的哑铃片,于夹具间30mm、拉伸速度30mm/min,施加100%(直到夹具间为60mm为止)应变,经保持10钟后,测定去除负荷(除去负荷)10分钟后的标线间长度(L)mm。
残留应变(%)=[(L-L0)/L0]×100
拉伸弹性率及M100(100%应变的拉伸应力);
以JIS K6301为基准,采用JIS3号哑铃,依跨距间:30mm、拉伸速度:30mm/min在23℃下进行测定。
[针插入温度(℃)]
以JIS K7196为基准,采用厚度1mm试验片,以升温速度5℃/min,对1.8mm的平面压头施加2Kg/cm2的压力,并利用TMA曲线求得针插入温度(℃)。
[浊度(%)]
采用厚度1mm试验片,利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制数字浊度计“NDH-20D”进行测定。
[耐磨损性试验]
采用东洋精机制、学振磨损试验机,并使用厚度2mm试验片,在45R、SUS制磨损压头470g前端覆盖棉帆布#10,将其在23℃、往返次数100次、往返速度33次/min、冲程100mm,对试料进行磨损,并依下述求得前后的光泽变化率ΔGloss:
ΔGloss=(磨损前Gloss-磨损后Gloss)/磨损前Gloss×100
[熔点(Tm)及玻璃化转移温度(Tg)]
求得DSC吸热曲线,将最大峰位置的温度设定为Tm。测定时将试料装填于铝锅中,以100℃/分升温至200℃,并在200℃保持10分钟的后,再以100℃/分至-150℃以10℃/min降温,接着再依10℃/分进行升温,求得此时的吸热曲线。
[极限粘度[η]]
在135℃,十氢化萘中测定。
[Mw/Mn]
采用GPC(凝胶渗透层析仪),利用邻三氯化苯为溶剂,在140℃中进行测定。
[合成例1]
(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的合成)(ii-1)
在经充分氮置换的2000ml聚合装置中,于常温中添加917ml的干燥己烷、1-丁烯85g、及三异丁基铝(1.0mmol)后,将聚合装置内温升温至65℃,并利用丙烯将系统内的压力加压达0.77MPa,然后再利用乙烯将系统内压力调整为0.78MPa。接着,将使二甲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0.002mmol与换算为铝原子的量为0.6mmol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oration制)进行接触的甲苯溶液添加到聚合器内,在内温65℃、利用乙烯将系统压力保持于0.78MPa的情况下,进行20分钟的聚合,添加20ml甲醇停止聚合反应。经降压后,在2L甲醇中从聚合溶液中析出聚合物,在真空下,于130℃中干燥12小时,得到的聚合物为60.4g,极限粘度[η]为1.81dl/g,玻璃化转移温度Tg为-27℃,乙烯含量13摩尔%,丁烯含量19摩尔,利用GPC所测得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2.4。此外,在利用DSC测定所进行的熔解热量,并未确认到明确的熔解峰。
[合成例2]
(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的合成)(ii-2)
在经充分氮置换的2000ml聚合装置中于常温中添加833ml的干燥己烷、1-丁烯200g、及三异丁基铝(1.0mmol)后,将聚合装置内温升温至40℃,并利用丙烯将系统内的压力加压到0.77MPa,然后再利用乙烯将系统内压力调整为0.8MPa。接着,将使二甲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0.001mmol与换算为铝原子的量为0.3mmol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oration制)进行接触的甲苯溶液添加于聚合器内,于内温40℃、利用乙烯保持系统内压力于0.8MPa的情况下,进行20分钟的聚合,添加20ml甲醇停止聚合反应。经降压后:在2L甲醇中从聚合溶液中析出聚合物,在真空下,于130℃中干燥12小时。所获得聚合物为41.4g,极限粘度[η]为2.1dl/g,玻璃化转移温度Tg为-31℃,乙烯含量15摩尔%,丁烯含量23摩尔,利用GPC所测得分子量分布(Mw/Mn)为2.1。此外,在利用DSC测定所进行的熔解热量,并未确认到明确的熔解峰。
[合成例3]
(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的合成)(ii-3)
在经充分氮置换的2000ml聚合装置中,于常温中添加833ml的干燥己烷、1-丁烯100g、及三异丁基铝(1.0mmol)后,将聚合装置内温升温至40℃,并利用丙烯将系统内的压力加压到0.76MPa,然后再利用乙烯将系统内压力调整为0.8MPa。其次,将使二甲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0.001mmol与换算为铝原子的量为0.3mmol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oration制)进行接触的甲苯溶液添加于聚合器内,于内温40℃、利用乙烯保持系统内压力于0.8MPa的情况下,进行20分钟的聚合,添加20ml甲醇停止聚合反应。经降压后,在2L甲醇中从聚合溶液中析出聚合物,在真空下,于130℃中干燥12小时。所获得聚合物为36.4g,极限粘度[η]为1.81dl/g,玻璃化转移温度Tg为-29℃,乙烯含量1 7摩尔%,丁烯含量7摩尔,利用GPC所测得分子量分布(Mw/Mn)为2.1。此外,在利用DSC测定的熔解热量,并未确认有明确的熔解峰。
[合成例4]
(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的合成)(ii-4)
在经充分氮置换的2000ml聚合装置中,于常温下添加917ml的干燥己烷、1-丁烯50g、及三异丁基铝(1.0mmol)后,将聚合装置内温升温至65℃,并利用丙烯将系统内的压力加压达0.77MPa,然后再利用乙烯将系统内压力调整为0.78MPa。接着,将使二甲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0.002mmol、与换算为铝原子的量为0.6mmol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 corporation制)进行接触的甲苯溶液添加于聚合器内,于内温40℃、利用乙烯保持系统内压力于0.78Mpa的情况下,进行30分钟的聚合,添加20ml甲醇停止聚合反应。经降压后,在2L甲醇中从聚合溶液中析出聚合物,在真空下,于130℃中干燥12小时。所获得聚合物为46.4g,极限粘度[η]为1.51dl/g,玻璃化转移温度Tg为-30℃,乙烯含量17摩尔%,丁烯含量10摩尔,利用GPC所测得分子量分布(Mw/Mn)为2.1.此外,在利用DSC测定所进行的熔解热量,并未确认到明确的熔解峰。
[合成例5]
(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的合成)(ii-5)
在经减压干燥与充分氮置换的1.5升的高压釜中,于常温中添加庚烷675ml,接着将三异丁基铝(以下简称“TIBA”)的1.0毫摩尔/ml甲苯溶液添加0.3ml,使得换算为铝原子的量为0.3毫摩尔,在搅拌下加入丙烯28.5升(25℃、1气压)、1-丁烯5升(25℃、1气压),然后开始升温并到达60℃。利用乙烯将系统内加压成6.0kg/cm2G,并添加依公知方法合成的rac-二甲基亚甲硅基-双(2-甲基-4-苯基-1-茚基)二氯化锆的甲苯溶液(0.0001mM/ml)7.5ml,并添加(三苯基碳四(五氟苯基)硼酸酯)的甲苯溶液(0.001mM/ml)2.3ml,开始进行丙烯、乙烯及1-丁烯的共聚合。此时的催化剂浓度相对于总系统,rac-二甲基亚甲硅基-双(2-甲基-4-苯基-1-茚基)二氯化锆为0.001毫摩尔/升,三苯基碳四(五氟苯基)硼酸酯为0.003毫摩尔/升。
在聚合中,连续地供应乙烯将内压维持于6.0kg/cm2G。开始聚合后经15分钟,添加甲醇停止聚合反应。在析出此聚合物溶液后,采用丙酮充分地进行洗净,经过滤固体部(共聚物)取得。在氮气流通下,于130℃、350mmHg下,干燥12小时。如上述所获得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的产量为24g,[η]为1.9dl/g,玻璃化转移温度Tg为-3 1℃,乙烯含量15摩尔%,丁烯含量6摩尔,利用GPC所测得分子量分布(Mw/Mn)为2.4。此外,在利用DSC测定所进行的熔解热量,并未确认到明确的熔解尖峰。
[实施例1]
将三井聚丙烯(B101:MFR=0.5、Tm=165℃)(i-1)20重量份及合成例1所获得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ii-1)80重量份,在200℃中利用双轴压出机进行混炼;得到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结果如表1~2所示。
[实施例2]
除在上述实施例1中,将合成例1得到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ii-1),改变为合成例2得到的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ii-2)外,其余均如同实拖例1实施。结果如表1~2所示。
[实施例3]
除在上述实施例1中,将三井聚烯烃(B101:MFR=0.5、Tm=165℃)(i-1)改为15重量份,并将合成例1得到的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ii-1),改变为合成例3得到的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ii-3)85重量份外,其余均如同实拖例1实施。结果如表1~2所示。
[实施例4]
除在上述实施例3中,将三井聚丙烯(B101:MFR=0.5、Tm=165℃)(i-1)改为25重量份,并将合成例3得到的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ii-3)改为75重量份外,其余均如同实施例1实施。结果如表1~2所示。
[实施例5]
除在上述实拖例3中,将合成例3得到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ii-3),改变为合成例4得到的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ii-4)外,其余均如同实施例1实施。结果如表1~2所示。
[实施例6]
除在上述实施例4中,将合成例3得到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ii-3),改变为合成例4得到的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ii-4)外,其余均如同实施例1实施。结果如表1~2所示。
[比较例1]
除在上述实施例1中,将合成例1得到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ii-1),改变为三井化学(株)制Tafmer P(商品名)(乙烯·丙烯共聚物、C2=80mol%、[η]=2.5dl/g)(ii-3)外,其余均如同实施例1实施。结果如表1~2所示。
[比较例2]
将三井聚丙烯(B101:MPR=0.5、Tm=165℃)(i-1)40重量份及合成例5得到的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ii-5)60重量份,在200℃中利用双轴压出机进行混炼,得到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
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比较例1   比较例2
  等规丙烯(i-1)MFR(g/10min)=0.5Tm;165℃Mw/Mn=5.5 20 20 15 25 15 25 20 40
  丙烯·丁烯·乙烯无规共聚物(ii-1)[η]=1.9TB/{M100×(Fp/100)0.5}:7.3C2/C3/C4(mol%)=13/68/19(mol%)、M100=3.2MPa 80
  丙烯·丁烯·乙烯无规共聚物(ii-2)[η]=2.0TB/{M100×(Fp/100)0.5}:1.8C2/C3/C4(mol%)=15/62/23(mol%)、M100=1.1MPa 80
  丙烯·丁烯·乙烯无规共聚物(ii-3)[η]=2.0TB/{M100×(Fp/100)0.5}:2.3C2/C3/C4(mol%)=17/76/7(mol%)、M100=0.9MPa 85 75
  丙烯·丁烯·乙烯无规共聚物(ii-4)[η]=2.0TB/{M100×(Fp/100)0.5}:2.4C2/C3/C4(mol%)=17/73/10(mol%)、M100=1.0MPa 85 75
  丙烯·丁烯·乙烯无规共聚物(ii-5):昭和电工TB/{M100×(Fp/100)0.5}:5.4C2/C3/C4(mol%)=15/79/6(mol%)、M100=3.7MPa 60
  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ii-6)[η]=2.5C2/C3(mol%)=80/20(mol%) 80
(表1、2中的数值为重量%)
表2
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比较例1   比较例2
  动态粘弹性   0.6   0.9   0.7   0.6   0.7   0.6   0.3   0.5
  (A)损失正切tanδ峰(值、温度)   -14℃   -18℃ 17℃   -16℃   -18℃   -16℃   -25℃   -18℃
  (B)储存弹性率的比(G’(20℃)/G’(100℃))   3.8   3.5   2.5   3.1   3   3.1   5.1   4.2
  (C)针插入温度(℃)   151   150   153   153   153   153   60   153
  (D)残留应变(%)   12   10   7   7   8   9   32   25
  拉伸弹性率(YM)(MPa)   25   19   17   31   17   28   22   52
  透明性(Haze)(%)   10   11   12   12   12   12   80   32
  耐磨损性(ΔGloss)(%)   35   39   31   26   34   30   6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获得能形成透明性、耐冲击性、柔软性、耐热性、耐刮伤性、橡胶弹性等方面均衡佳的优异成型物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使用特定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的成型体,在透明性、耐纽结性、柔软性、耐热性、耐刮伤性、橡胶弹性等物性方面均衡性佳,可充分满足各种用途的要求性能。

Claims (8)

1.一种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i)等规聚丙烯1~40重量份;和
(ii)含有45~89摩尔%丙烯成分、10~25摩尔%乙烯成分、以及根据需要的含有0~30摩尔%源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成分单位(a)的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60~99重量份。
2.一种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i)等规聚丙烯1~40重量份;和
(ii)满足下述(a)与(b)的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99~60重量份:
(a)含有45~89摩尔%丙烯成分、10~25摩尔%乙烯成分、以及根据需要的含有0~30摩尔%源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成分单位;
(b)当在差示扫描热量计(DSC)的吸热曲线中存在熔点(Tr、℃)时,熔解热量ΔH在30J/g以下,且C3含量(mol%)与熔解热量ΔH在(J/g)间的关系,满足下述关系式:
ΔH<345Ln(C3含量mol%)-1492,其中,
76≤C3含量(mol%))≤9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差示扫描热量计(DSC)的吸热曲线中,在100℃以上存在熔点(Tm,℃)的最大峰,且其熔解热量在5~40J/g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根据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ii)的需要所含的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是1-丁烯及/或1-辛烯。
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利用熔融压制成型得到的1mm薄片的浊度在30%以下。
6.一种不含St类或乙烯类嵌段共聚物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同时满足下述(A)、(B)、(C)、(D);
(A)在扭转模式的动态粘弹性测定(10rad/s)中,在-25℃~25℃的范围内具有损失正切(tanδ)峰值,且其值在0.5以上;
(B)由所述动态粘弹性测定得到的储存弹性率G((20℃)与G′(100℃)的比,G′(20℃)/G′(100℃))在5以下;
(C)以JIS K7196为基准测定的针插入温度(℃)为100℃~168℃;
(D)在夹具间30mm、拉伸速度30mm/min的条件下,赋予100%应变,保持10分钟后,在去除负荷10分钟后的残留应变在20%以下。
7.一种由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构成的成型体。
CNB2004800146084A 2003-05-28 2004-05-12 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6046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50875 2003-05-28
JP150875/2003 2003-05-28
JP207919/2003 2003-08-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5237A true CN1795237A (zh) 2006-06-28
CN100460461C CN100460461C (zh) 2009-02-11

Family

ID=36806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146084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60461C (zh) 2003-05-28 2004-05-12 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60461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1453A (zh) * 2009-03-30 2012-02-0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02533145A (zh) * 2010-09-29 2012-07-04 琳得科株式会社 双面粘接胶带和带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1578306B (zh) * 2007-02-15 2012-08-0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丙烯类聚合物、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粒料和粘合剂
CN105330778A (zh) * 2014-08-14 2016-02-17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薄膜热封层的聚丙烯树脂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65452B1 (it) * 1993-12-27 1996-11-22 Himont Inc Film poliolefinici compositi adatti per imballaggio
IT1274469B (it) * 1995-05-11 1997-07-17 Spherilene Spa Composizioni poliolefiniche vulcanizzabili dinamicamente
JP2003147135A (ja) * 2001-11-08 2003-05-21 Mitsui Chemicals Inc 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8306B (zh) * 2007-02-15 2012-08-0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丙烯类聚合物、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粒料和粘合剂
CN102341453A (zh) * 2009-03-30 2012-02-0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02341453B (zh) * 2009-03-30 2015-04-0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02533145A (zh) * 2010-09-29 2012-07-04 琳得科株式会社 双面粘接胶带和带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5330778A (zh) * 2014-08-14 2016-02-17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薄膜热封层的聚丙烯树脂
CN105330778B (zh) * 2014-08-14 2018-02-02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薄膜热封层的聚丙烯树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60461C (zh) 2009-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4689C (zh) 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KR100777354B1 (ko) 프로필렌계 중합체 조성물 및 그 용도
KR100807765B1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그 조성물로 이루어진 성형체, α-올레핀계 공중합체
JP5590517B2 (ja) 透明ポリオレフィン組成物
US8071681B2 (en) Polymeric compositions including their uses and methods of production
CN1302014C (zh)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CN1112403C (zh) 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和用于气袋装置的覆盖物
AU2007292139B2 (en) Multilayered stretched hollow material
JP2007321098A (ja)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および該組成物を用いてなる成形体
KR100712631B1 (ko) 신디오택틱 프로필렌계 중합체 조성물
CN1795237A (zh) 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231534C (zh) 聚合物组合物
JP4732749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成形体およびその用途
JP4103815B2 (ja) 中空成形容器
CN1504391A (zh) 多层塑料容器
JP3841750B2 (ja) 樹脂改質用シンジオタクティックポリプロピレン系共重合体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含むアイソタクチックポリ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
JP2005088998A (ja) プラスチック中空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