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1870A - 网络系统、网络控制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网络系统、网络控制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1870A
CN1791870A CNA2004800133718A CN200480013371A CN1791870A CN 1791870 A CN1791870 A CN 1791870A CN A2004800133718 A CNA2004800133718 A CN A2004800133718A CN 200480013371 A CN200480013371 A CN 200480013371A CN 1791870 A CN1791870 A CN 1791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client
mentioned
processing
preappoin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33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2505C (zh
Inventor
代继宏有
难波和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ami Digital Entertai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nam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ami Corp filed Critical Konam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91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1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250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250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gital computers each having at least an arithmetic unit, a program unit and a register, e.g. for a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several progr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08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parameters of servers, e.g. available memory or work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1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network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Multi Process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网络系统,具有通过网络(20)与多个客户端(10a)连接并执行各客户端请求的处理的处理执行单元(40),该网络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处理请求控制单元(50);以及负荷分散单元(30),其根据处理执行单元(40)的处理状况或与处理执行单元(40)连接的网络(20)线路的利用状况,选择性地把请求处理的客户端与处理执行单元(40)或处理请求控制单元(50)连接。处理请求控制单元(50)拒绝来自上述客户端(10a)的与处理相关的请求,并且根据预定的条件,向上述客户端(10a)指示客户端(10a)再次进行请求用的再请求定时。

Description

网络系统、网络控制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端的请求而进行处理的网络系统、网络控制方法、及其所采用的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下述的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服务器:存储数据,并在客户端请求该数据的下载时,通过网络将相关数据交付给(下载到)客户端。
当一时从多个客户端集中地向FTP服务器请求下载FTP服务器所具有的数据时,就会对FTP服务器施加超过了向客户端提供数据所需的FTP服务器的处理能力的负荷,有时,会产生FTP服务器无法响应于客户端的数据下载请求而交付数据的情况。
从而,为了FTP服务器能根据来自多个客户端的数据下载请求而发送数据,通过加强FTP服务器所具有的CPU、存储器等的方式,或采用多个FTP服务器分配客户端的请求而提供数据的方式等,来扩展FTP服务器侧的资源而提高其处理能力。
但是,无论怎样扩展FTP服务器侧的资源来提高FTP服务器侧的处理能力,均无法改善由于来自客户端的请求一时集中所造成的负荷增加的问题。而且,在进行从服务器到多个客户端的下载处理时,有时,无论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怎样高,由于该服务器所连接的网络线路的容量,因该容量达到瓶颈而仍无法向客户端进行良好的下载。
另一方面,近年来,伴随网络的普及和高速通信手段的普及,向FTP服务器请求数据下载的客户端数量渐渐增加。另外,FTP服务器所提供的数据的容量也渐渐增加。由此,FTP服务器的负荷急剧地增加。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来自客户端的数据下载请求向FTP服务器集中,超过了向客户端发布数据所需的FTP服务器侧的处理能力或网络容量,则FTP服务器仍无法根据客户端的相关请求发布数据。
上述的问题不限于客户端从FTP服务器下载数据的情况,也同样发生于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例如运算等的处理,从而服务器根据该请求执行处理这样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的情况,着眼于下述的方面,即:例如要获得FTP服务器所存储的数据的用户预测FTP服务器中下载请求不集中的时段,对FTP服务器进行再次请求数据下载的操作;另外,服务器的负荷在客户端的下载或处理的请求集中的时段以外较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从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数据传输或处理时,即使不加强服务器,也不产生服务器无法发布或处理数据的问题,或者,用户自己选择处理请求不集中的时间,不从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处理而实现的网络控制方法、网络系统及其所采用的程序。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是在具有通过网络与多个客户端连接而执行由各客户端所请求的处理的处理执行单元的的网络系统中,具有:
处理请求控制单元;以及
负荷分散单元,其根据上述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或与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的利用状况,选择性地把请求处理的上述客户端与上述处理执行单元或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连接,
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拒绝来自上述客户端的与上述处理相关的请求,并且根据预定的条件,向上述客户端指示上述客户端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再请求定时。
按照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在具有通过网络与多个客户端连接而执行由各客户端所请求的处理的处理执行单元的网络系统中,该网络系统包括:处理请求控制单元;以及负荷分散单元,其根据上述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或与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的利用状况,选择性地把请求处理的客户端与处理执行单元或处理请求控制单元连接。该处理请求控制单元拒绝来自上述客户端的与上述处理相关的请求,并且根据预定的条件,向上述客户端指示上述客户端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再请求定时。
即,负荷分散单元根据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或与该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的利用状况,选择要与客户端连接的服务器。例如,在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或网络线路的利用状况可以进行客户端请求的处理的情况下,选择处理执行单元,在处理执行单元的负荷或网络线路的利用状况为预定程度以上而不希望执行该处理的情况等时,选择处理请求控制单元。由此,例如,在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大到无法执行处理的程度的情况等时,可以不通过处理执行单元来执行处理,而通过与客户端连接的处理请求控制单元,拒绝来自客户端的与上述处理相关的请求,并且可根据预定的条件,向请求处理的客户端指示客户端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定时。此时的处理请求的拒绝以使客户端根据预定的条件再次进行处理请求为前提,包括暂时中止、中断、延后、停止处理请求,另外,还包括实质上拒绝来自客户端的处理请求、而形式上像响应处理请求的形式进行处理的方式。例如,还包括下述的方式:处理请求控制单元针对来自客户端的某文件数据的下载请求,将显著地少于下载请求的文件数据的数据下载到客户端中,由此在形式上针对客户端执行了处理请求,而在以后满足预定的条件时,使客户端再次进行实际请求的文件数据的下载请求。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是在与通过网络和多个客户端连接而执行由各客户端请求的处理的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系统中,包括:
处理请求控制单元;以及
负荷分散单元,其根据上述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或与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的利用状况,选择性地把请求处理的上述客户端与上述处理执行单元或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连接,
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拒绝来自上述客户端的与上述处理相关的请求,并且根据预定的条件,向上述客户端指示上述客户端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再请求定时。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在与通过网络和多个客户端连接而执行由各客户端请求的处理的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系统中,网络系统包括:处理请求控制单元;以及负荷分散单元,其根据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处理状况或与相关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的利用状况,选择性地把请求处理的客户端与处理执行单元或处理请求控制单元连接。处理请求控制单元拒绝来自上述客户端的与上述处理相关的请求,并且根据预定的条件,向上述客户端指示上述客户端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再请求定时。
即,负荷分散单元根据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或与该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的使用状况,选择要与客户端连接的服务器。例如,在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和网络线路的负荷允许进行客户端所请求的处理的情况下,选择处理执行单元,在处理执行单元的负荷或网络线路的负荷达到规定程度以上而不希望执行该处理等的情况下,选择处理请求控制单元。由此,例如,在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大到无法执行处理的程度等的情况下,可以不通过处理执行单元进行处理,而通过与客户端连接的处理请求控制单元,拒绝来自客户端的与上述处理相关的请求,并且可根据预定的条件,向客户端指示客户端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定时。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络系统中,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通过将用于使上述客户端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再请求程序发布给该客户端,指示上述再请求定时。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络系统中,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通过将使上述客户端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用的再请求程序发布给该客户端,指示上述请求定时。
即,根据处理执行服务器的处理状况或与该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的利用状况,例如在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或与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的负荷大到无法执行处理的程度等的情况下,将用于使请求处理的客户端再次进行处理请求的再请求程序分别发布给各客户端。客户端接收该再请求程序而启动,由此,客户端可在满足预定的条件时,进行再请求处理。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中,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以从基准时刻开始经过预定时间或达到预定时刻为上述预定条件,向上述客户端指示上述再请求定时。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中,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以从基准时刻开始经过预定时间或达到预定时刻为上述预定条件,向上述客户端指示上述再请求定时。
即,在从基准时刻开始经过预定时间时或达到预定时刻时,客户端可以进行下载请求。在这里,基准时刻为客户端第一次进行请求的时刻,或预先设定的时刻等。
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中,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还以从用户处受理所希望的再请求定时、且达到该用户所选择的上述再请求定时为上述预定条件,向上述客户端指示上述再请求定时。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中,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还以从用户处受理所希望的再请求定时、且达到了该用户所选择的再请求定时为上述预定条件,向上述客户端指示上述再请求定时。
即,用户通过客户端选择再次进行处理请求的所希望的时刻,由此,用户所希望的再请求定时从客户端被处理请求控制单元所受理。然后,以用户所选择的上述再请求定时作为预定条件,使客户端再次进行处理请求,由此,客户端能以操作客户端的用户所希望的再请求定时,向处理执行单元请求再次处理。在这里,本说明书中所采用的“定时”为包括预定时刻、预定时段、称作从某时刻起经所过希望的时间后的从某时刻起的相对时间在内的时间概念的总称。
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中,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通过向请求上述处理的客户端发送指示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信号,指示上述再请求定时。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中,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向请求上述处理的客户端发送指示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信号,由此指示上述再请求定时。即,处理请求控制单元向请求处理的客户端发送信号,由此向客户端指示再次进行处理请求。由此,客户端可按照来自处理请求控制单元的指示再次向处理执行服务器请求处理。
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系统中,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具有分别存储请求上述处理的客户端的请求存储单元,上述再请求定时的指示按照上述请求存储单元中存储的顺序发送指示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信号。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系统中,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具有分别存储请求上述处理的客户端的请求存储单元,上述再请求定时的指示按照上述请求存储单元中存储的顺序发送指示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信号。
即,再请求发布信号按照存储于请求存储单元中的各客户端的顺序,从处理请求控制单元发送给请求处理的各客户端。这样,处理请求控制单元可按照请求处理的各客户端的顺序发送对各客户端指示各客户端向处理执行单元再次进行请求的信号。
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用于使通过网络与多个客户端连接的处理执行单元执行由各客户端请求的处理的网络控制方法中,包括下述步骤:
通过负荷分散单元,根据上述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选择性地把请求处理的上述客户端与上述处理执行单元或处理请求控制单元连接;以及
通过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根据预定的条件,向请求上述处理的客户端指示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再请求定时。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明,在用于使通过网络与多个客户端连接的处理执行单元执行由各客户端请求的处理的网络控制方法中,通过负荷分散单元,根据上述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选择性地把请求处理的上述客户端与上述处理执行单元或处理请求控制单元连接。通过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根据预定的条件,向请求上述处理的客户端指示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再请求定时。
即,负荷分散单元根据上述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选择处理执行单元和处理请求控制单元中的哪个与客户端连接。例如,在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允许进行客户端所请求的处理的情况下,选择处理执行单元,在处理执行单元的负荷达到预定程度以上而无法执行该处理的情况等时,选择处理请求控制单元。由此,根据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或与该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的利用状况,在例如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或网络线路的负荷大到无法执行处理的程度等的情况下,可以不通过处理执行单元进行处理,而通过与客户端连接的处理请求控制单元,根据预定的条件,向请求处理的客户端指示客户端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定时。
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是在下述网络系统中从处理请求控制单元发送给客户端的程序,该网络系统包括:处理执行单元,其通过网络执行由各客户端所请求的处理;处理请求控制单元,其拒绝来自上述客户端的与上述处理相关的请求,并且根据预定的条件,指示上述客户端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再请求定时;以及负荷分散单元,其根据上述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或与该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的利用状况,选择性地把请求上述处理的客户端与上述处理执行单元或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连接,该程序的特征在于,使上述客户端作用为在判断为上述再请求定时到来时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单元。
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作为在下述网络系统中,从处理请求控制单元发送给客户端的程序,本程序使上述客户端作用为在判定上述再请求定时到来时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单元,该网络系统包括:处理执行单元,其通过网络执行由各客户端所请求的处理;处理请求控制单元,其拒绝与来自上述客户端的上述处理相关的请求,并且根据预定的条件,指示上述客户端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再请求定时;以及负荷分散单元,其根据上述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或与该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的利用状况,选择性地把请求上述处理的客户端与上述处理执行单元或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连接。
即,通过在客户端中执行上述程序,操作客户端的用户可不对该客户端进行向处理执行单元再次请求处理用的操作,而客户端按照再请求定时,自动地请求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和与该数据提供系统连接的客户端的概要的图。
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和客户端的主要功能的功能方框图。
图3为表示图2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向客户端10a提供文件用的处理流程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图4为表示图2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向客户端10a提供文件用的处理流程的另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和客户端的主要功能的功能方框图。
图6为表示图5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向客户端提供文件用的处理流程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和客户端的主要功能的功能方框图。
图8为表示图7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向客户端提供文件用的处理流程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和与该数据提供系统连接的客户端的概要的图。
图10为表示图9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和客户端的主要功能的功能方框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和与该数据提供系统连接的客户端的概要的图。
图12为表示图11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和客户端的主要功能的功能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的数据提供系统1和与该数据提供系统1连接的客户端的概要的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1包括用作负荷分散单元的负荷分散装置30、用作处理执行单元的数据发布服务器40、以及用作处理请求控制单元的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并且,通过互联网等网络20与客户端10连接。另外,数据发布服务器40例如为FTP服务器,客户端10为所谓的通用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便携终端机、以及便携电话等具有通信单元或与通信单元连接的终端装置。
负荷分散装置30连接于网络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40及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之间,对客户端1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40及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之间的连接进行中介。当客户端发出了请求数据发布服务器40所提供的应用程序等文件的发布的下载请求时,负荷分散装置30接收该下载请求。然后,负荷分散装置30根据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状态或与数据发布服务器40连接的网络线路20a的利用状况(例如,通信量),选择性地把客户端10与数据发布服务器40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中的任意一个连接。
具体来说,负荷分散装置30通过从数据发布服务器40定期地接收表示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状况的信息或与数据发布服务器40连接的网络线路20a的利用状态,判断数据发布服务器40是否处于可将存储于数据发布服务器中的文件发布给客户端10的状态或没有发布障碍的状态。这里,当负荷分散装置30判断为数据发布服务器40处于可将存储于数据发布服务器中的文件发布给客户端10的状态时,负荷分散装置30将客户端10与数据发布服务器40连接。
另一方面,当负荷分散装置30判断为因来自客户端10的请求太多而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或网络线路20a的负荷达到预定程度以上等原因,有碍于将存储于数据发布服务器中的文件发布给客户端10时,负荷分散装置30将客户端10与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连接。此外,这样的负荷分散装置30的功能例如通过负荷平衡器、称为L4/L7开关的装置等、或包括该装置的设备等来实现。
数据发布服务器40存储了应用程序等的文件数据(在下面简称为“文件”)。当该数据发布服务器40通过负荷分散装置30与客户端10连接时,数据发布服务器40根据来自客户端的下载请求,发送所存储的上述文件。另外,数据发布服务器40将表示由于向客户端10发布上述文件数据而形成的数据发布服务器40本身的处理负荷的状况的信息或所连接的网络线路20a的利用状况定期地发送给负荷分散装置30。
在下面列举负荷分散装置30根据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和/或网络线路20a的利用状况,判断是否处于可将文件从数据发布服务器40顺利地发布给客户端10的状态的一个实例。
当根据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进行如上所述的判断的时,以可在数据发布服务器40内形成瓶颈的部位,例如CPU和存储器的使用率为判断资料,在该使用率大于预定值时,判断为发布有障碍的状态。
另一方面,当根据网络线路20a的利用状况,进行如上所述的判断时,网络线路20a的相对于线路容量的线路利用率成为判断基准,当利用率相对于线路容量为预定比例时,判断为发布有障碍的状态。另外,也可以以当前与数据发布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端数量为判断资料,在超过预定的连接数量时,判断为发布有障碍的状态。此外,还可共同采用上述各判断。
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存储预约券程序。预约券程序为在再请求定时,使客户端10进行再次下载请求的程序。预约券程序的再请求定时指根据过去从客户端侧有下载请求的时刻的统计等,预计为可能下载请求少、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小的时段和从该时段中选择出的预定时刻。选择了多个再请求定时,针对每个再请求定时,准备预约券程序。实际上也可将从存在下载请求的时刻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的时刻,具体来说,将经过了客户端10指定的N小时或N分钟(N为正数)后的时刻作为再请求定时。
通过负荷分散装置30与客户端10连接的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拒绝来自客户端10的下载请求,并且从再请求定时最先的客户端开始顺序地向客户端10发布预约券程序。
如果发布给多个客户端10的预约券程序的再请求定时总是相同,则数据发布服务器40在该再请求定时,再次集中地接收来自多个客户端10的下载请求。由此,具有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和线路负荷增加,无法将文件提供给多个客户端10的危险。为了不使这样的情况发生,在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中,准备多个预约券程序的预定时刻即再请求定时。另外,在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中,考虑到能在数据发布服务器40中顺利地进行处理的请求数量,限制在同一时刻进行再请求的再请求程序的发布数量。另外,也可先存储再请求程序,每当进行再请求程序的发布时或超过上述发布限度时,生成改变了再请求定时的再请求程序,并存储于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中。
如上所述,在负荷分散装置30接收来自客户端10的下载请求,并判断为数据发布服务器40发布文件有障碍时,负荷分散装置30代替数据发布服务器40而将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与提出下载请求的客户端10连接,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将预约券程序发布给客户端10。
接收了该预约券程序的客户端10启动预约券程序,在达到预计为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可能较小的再请求定时时,自动地向数据发布服务器40再次请求下载。由此,在数据发布服务器40处于可发布文件的状况时,预约券程序推测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可能较小的时刻,自动地向数据发布服务器40再次提出下载请求,因此,用户可不必再次对客户端进行下载请求用的操作,而通过客户端10,容易地下载文件。
下面通过图2,对图1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1和客户端10的功能进行描述。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1和客户端10的主要功能的功能方框图。这里,以图1所示的客户端10a请求下载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客户端10a包括:输入部101、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客户端侧存储部103和程序执行部104。输入部101受理使客户端10a执行由用户输入的下载请求的下载命令,将该下载命令发送给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客户端侧收发部102用作为收发部,从输入部101接收下载命令,按照下载命令,向负荷分散装置30进行下载请求。
另外,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在数据发布服务器40处于可顺利地发布文件的状态下,通过网络20与数据发布服务器40连接,接收文件。另外,客户端侧接收部102在数据发布服务器40处于文件发布有障碍的状态下,通过网络20与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连接,接收预约券程序。然后,客户端侧收发部102按照该预约券程序,在达到预定时刻时,向负荷分散装置30进行下载请求。
客户端侧存储部103由存储器等实现,存储客户端侧收发部102所接收到的预约券程序,在程序执行部104已经启动了预约券程序的期间,该预约券程序常驻。程序执行部104用作为收发控制单元,依次执行存储于客户端侧存储部103中的预约券程序,在达到再请求定时时,从客户端侧收发部102通过负荷分散装置30向数据发布服务器40进行下载请求。
负荷分散装置30包括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和服务器选择部302。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接收来自客户端侧接收部102的下载请求,将数据发布服务器40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中由服务器选择部302选择的任意一方与提出下载请求的客户端侧收发部102连接。另外,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定期地从数据发布服务器40接收表示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状况的信息,将所接收的表示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状况的信息发送给服务器选择部302。
服务器选择部302从该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接收表示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状况的信息,根据该信息,从数据发布服务器40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中选择应与客户端侧收发部102连接的服务器。例如,当所接收到的表示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状况的信息表现为可无障碍地发布文件的程度时,服务器选择部302选择数据发布服务器40。当所接收到的表示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状况的信息表现为就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来说大到对文件发布造成障碍的程度时,服务器选择部302选择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然后,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将客户端侧收发部102与所选择的服务器40连接。
数据发布服务器40包括数据发布服务器侧收发部401和文件存储部402。当通过负荷分散装置侧发送接收部301与客户端侧收发部102连接时,数据发布服务器侧收发部401读出存储于文件存储部402中的文件。另外,数据发布服务器侧收发部401通过负荷分散装置30,将该文件发送给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另外,数据发布服务器侧收发部401定期地将表示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状况的信息发送给负荷分散装置侧发送接收部301。文件存储部402存储用于提供给客户端10的文件。
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包括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和预约券存储部502。当通过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与客户端侧收发部102连接时,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拒绝来自客户端10a的下载请求,并且读出存储于预约券存储部502中的预约券程序。然后,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根据下载请求,将预约券程序通过负荷分散装置30发送给客户端侧收发部102。
下面通过图2和图3,对图2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1向客户端10a提供文件用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图3为表示图2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1向客户端10a提供文件用的处理流程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客户端10a的输入部101受理由用户输入的下载命令。输入部101将所受理的下载命令发送给客户端侧收发部102。接收到了该下载命令的客户端侧收发部102按照下载命令,将下载请求发送给负荷分散装置30(S2)。
在步骤S2中发送的下载请求被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所接收(S3)。该下载请求从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发送给服务器选择部302。服务器选择部302接收到该下载请求时,服务器选择部302根据从数据发布服务器侧收发部401定期发送的表示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状况或网络线路20a的利用状况的信息,判断数据发布服务40是否处于可无障碍地发布文件的状态(S4)。
在未判断为数据发布服务器40处于可无障碍地发布文件的状态时(在S4为“否”),服务器选择部302选择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通过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将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连接(S5)。此时,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拒绝来自客户端10a的下载请求,并且读出存储于预约券存储部502中的预约券程序,通过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将该预约券程序发送给所连接的客户端侧收发部102(S6)。
于是,在客户端侧收发部102中,客户端侧收发部102从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接收预约券程序,将预约券程序存储于客户端侧存储部103中。然后,程序执行部104启动存储于客户端侧存储部103中的该预约券程序(S7)。程序执行部104按照所启动的预约券程序,在每一预定期间内,读入时刻,判断是否到了再请求定时(S8)。另外,当启动了预约券程序时,也可在未图示的显示画面中显示广告。通过该显示,预约券程序具有作为广告媒体的功能。该显示的目的还在于使用户确认预约券程序在启动中。
在未判断为达到再请求定时时(在S8为“否”),反复执行步骤S8,直至判断为达到再请求定时。在判断为达到再请求定时时(在S8为“是”),执行步骤S2,程序执行部104使客户端侧收发部102进行下载请求。另外,在步骤S8中判断为达到再请求定时时,也可由未图示的音频控制装置通过未图示的扬声器发出警报声。由此,可以向用户报告有下载请求。
由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发出了下载请求后,程序执行部104删除存储于客户端侧存储部103中的预约券程序。通过删除存储于客户端侧存储部103中的预约券程序,即使用户不对客户端10a进行删除预约券程序的操作,也可从客户端侧存储部103消除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发出下载请求后的无用的预约券程序。于是,使客户端侧存储部103的可存储容量(空闲容量)不会因存储无用的预约券程序而无端变小。
另外,在再请求定时,当向客户端10a供电用的电源断开时,在步骤S8,程序执行部104无法在再请求定时判断达到了再请求定时。即使在该情况下,在超过再请求定时的时间向客户端10a供电用的电源接通时,程序执行部104从电源接通的时刻起,每隔预定的时间读入时刻,判断是否为再请求定时。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电源接通的时刻最初读入的预定期间已经是再请求定时,因此在步骤S8中判断为达到再请求定时。由此,即使在再请求定时处于用户无法接通客户端10a的电源的状况,仍可在用户接通电源时执行步骤S2,程序执行部104使客户端侧收发部102进行下载请求。
在步骤S2中从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发送的下载请求在步骤S3中由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接收。然后,在步骤S4,根据从数据发布服务器侧收发部401定期发送的表示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状况的信息,服务器选择部302判断数据发布服务器40是否处于可无障碍地发布文件的状态。
这里,在判断为数据发布服务器40不处于可无障碍地发布文件的状态时(在S4为“否”),再次执行步骤S5,通过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将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连接,通过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把预约券程序发送给客户端侧收发部102(S6)。
通过上述的处理,用户如果向客户端10a的输入部101输入一次下载命令,则即使不再次输入下载命令,仍可从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反复地发送下载请求,直至接收到文件。即,要通过客户端10a获得文件的用户在数据发布服务器40变得可以发布文件之前,不必向客户端10a输入任何的下载命令。
下面,对在步骤S4中服务器选择部302判断为数据发布服务器40处于能够无障碍地发布文件的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判断为数据发布服务器40处于能够无障碍地发布文件的状态的情况下(在S4为“是”),服务器选择部302选择数据发布服务器40,通过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将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和数据发布服务器侧收发部401连接起来(S9)。
数据发布服务器侧收发部401对于所连接的客户端侧收发部102,读出存储于文件存储部402中的文件,通过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将文件发送给客户端侧收发部102(S10)。客户端侧收发部102接收在步骤S10中发送的该文件(S11)。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将所接收的文件存储于客户端侧存储部103中。由此,完成了客户端10a进行的文件的下载,处理结束。
此外,当数据发布服务器40根据预约券程序的下载请求发布文件时,或者当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将预约券程序下载到客户端10a中时,数据发布服务器40或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也可以在给予游戏等的优惠的同时提供该文件。通过这样给予该优惠,在请求下载的客户端10a无法通过第一次下载请求下载到文件时,可缓和请求下载的客户端10a的用户的不满。另外,不用说,在下载预约券程序时所给予的优惠必须为几乎不对负荷造成影响的程度。
如上所述,只有在步骤S4中判断为数据发布服务器40处于可无障碍地发布文件的状态时,才可以在步骤S9中通过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将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和数据发布服务器侧收发部401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4中判断为数据发布服务器40不处于能够发布文件的状态时,可通过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将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连接起来。
因此,负荷分散装置30根据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负荷状况快速地将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或数据发布服务器40与客户端10a连接,由此,可快速地将文件或预约券程序提供给客户端。由此,可向客户端10a指示客户端10a再次请求下载的再请求定时。另外,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数据发布服务器侧收发部401可专门进行发送文件用的处理,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的预约券存储部502可专门进行发送预约券程序用的处理。由此,可快速地向客户端10a提供文件或预约券程序。
以上,预约券程序在预先设定了再请求定时的状态下存储于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中,但是,也可从用户初次请求下载的时刻起经过预定时间后,再次请求下载。
在这种情况下,具体来说,在数据提供系统1从客户端10a侧收到下载请求、判断为难以通过数据发布服务器40进行处理而客户端10a与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连接时,由计时器(未图示)获得接收到该下载请求的时刻,将添加了该时刻作为信息的预约券程序发布给客户端10a。此时的预约券程序能以所添加的时刻作为基准时刻、在从该基准时刻起经过预定时间后,再次进行下载请求。即,在这里,从基准时刻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时刻为再请求定时。
下面通过图4,对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在从基准时刻起经过预定时间后,使客户端10a进行再下载请求的预约券程序进行说明。与图3所示的处理流程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进行步骤S6,S8,而进行步骤S21,S22,S23。如上所述,在预约券存储部502中存储了以从设定为基准时刻的时刻起经过预定时间后的时刻为再请求定时的预约券程序。首先,在步骤S21中,在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与客户端10a连接时,通过计时器(未图示),获得连接的时刻,将获得的时刻作为基准时刻,将表示该基准时刻的信息存储于预约券存储部502中。
然后,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将表示预约券存储部502中存储的基准时刻的信息添加到预约券程序中,将预约券存储部502中存储的预约券程序发送给客户端10a(S22)。在步骤S7中,启动客户端侧收发部102接收到的预约券程序。在步骤S23中,程序执行部104判断是否从基准时刻起经过了预定期间。在未判断为从基准时刻起经过了预定期间的情况下(在S23为“否”),反复地执行步骤S23。在判断为从基准时刻起经过了预定期间的情况下(在S23为“是”),执行步骤S2,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再次发送下载请求。
即使按照上述图4所示的处理流程,数据发布服务器40仍不处于能发布文件的状况时,预约券程序推测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可能较小的时刻,自动地向数据发布服务器40再次请求下载,因此用户不必再次对客户端进行下载请求用的操作,而可通过客户端10容易地下载文件。
另外,作为基准时刻,不限于请求下载的时刻,也可以是预计为服务器的负荷小的时刻等。另外,也可不添加与时刻相关的信息,而生成把从由客户端10接收到下载预约的时刻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的时刻作为再请求定时的预约券程序。另外,也可将该预约券程序暂时存储于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中,并下载到客户端中。
(第2实施例)
下面通过图5和图6,对作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的数据提供系统2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2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于客户端100进行下载请求时,在数据发布服务器40不处于能够无障碍地发布文件的状态的情况下,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向进行了下载请求的客户端100发布再请求定时选择菜单,该再请求定时选择菜单用于从多个预定时刻或时段中选择用户所希望的预定时刻或时段作为再请求定时。
另外,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2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1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再请求定时选择菜单,接收表示再请求定时的再请求定时数据,在该再请求定时,向客户端100发送使客户端100进行下载请求的预约券程序。
由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2除了上述方面以外的方面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下面仅仅对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和客户端100的主要功能的功能方框图。
在这里,以客户端100a发出下载请求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对于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2和客户端100a的功能模块中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1和客户端10a的功能模块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
客户端100a包括:输入部101、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客户端侧存储部103和程序执行部104,另外还包括显示部105。显示部105在后述的数据发布服务器40无法发布文件时,根据由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发送的菜单数据,显示再请求定时选择菜单。
再请求定时选择菜单是让用户选择用户所希望的预定时刻或预定时段作为再请求定时的菜单。在再请求定时选择菜单中,根据过去的来自客户端100的下载请求集中的时刻的统计等,预先选择事先分割为多个的时段或多个预定时刻,即预计来自客户端100的下载请求可能较少、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可能较小的时段或多个预定时刻。
用户观察显示部105上显示的再请求定时选择菜单,对输入部101进行从再请求定时选择菜单中示出的多个预定时刻或预定时段中选择作为所希望的预定时刻或预定时段的再请求定时的操作。输入部101接受通过用户进行选择再请求定时的操作而输入的再请求定时发送指令。再请求定时发送指令是用于通过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将表示用户所选择的再请求定时的再请求定时数据从输入部101发送到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的指令。客户端侧收发部102通过输入部101接收再请求定时发送指令,按照再请求定时发送指令,向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发送再请求定时数据。
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a具有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和预约券存储部502a,另外还具有菜单存储部503。菜单存储部503存储作为显示上述再请求定时选择菜单用的图象数据的菜单数据。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从客户端侧收发部102接收表示用户所选择的再请求定时的再请求定时数据,在达到该再请求定时数据所示的再请求定时时,从预约券存储部502a中读出使客户端100a再次提出下载请求的预约券程序,并发送给客户端侧收发部102。
预约券存储部502a存储预约券程序。在通过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从预约券存储部502a读出了预约券程序时,通过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改写为在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所接收到的再请求定时数据所示的再请求定时、使客户端100a再次进行下载请求的程序。
这里,也可在预约券存储部502a中存储与再请求定时选择菜单所示出的多个预定时刻或多个预定时段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预约券程序,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从存储于预约券存储部502a中的多个预约券程序中适当地读出与所接收的再请求定时数据所示的再请求定时相对应的预约券程序。
这样,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将菜单数据发送给客户端10a,将与用户基于该菜单数据选择的再请求定时相对应的预约券程序发送给与选择了再请求定时的用户相对应的客户端100a。由此,用户可在用户所希望的时刻或时段,再次使客户端100a执行下载请求。
下面,通过图5和图6,对图5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2向客户端100a提供文件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图6为表示图5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2向客户端100a提供文件的处理流程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在图6中,与图3所示的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1向客户端100a提供文件时的处理流程的步骤相同的步骤被标以了相同的标号。
与图3所示的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1向客户端100a提供文件的处理流程相同,在步骤S3中,在负荷分散装置30中接收下载请求。负荷分散装置30在步骤S4中判断数据发布服务器40是否处于可发布文件的状态。当判断为数据发布服务器40不处于可发布文件的状态时,在步骤S5,将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a连接起来。
在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2中,此后,在步骤S31中,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拒绝来自客户端100a的下载请求,并且将存储于菜单存储部503中的菜单数据发送给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客户端侧收发部102从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接收菜单数据,将菜单数据存储于客户端侧存储部103中(S32)。然后,程序执行部104根据存储于客户端侧存储部103中的菜单数据,作成表示用户可选择的多个预定时刻或多个预定时段的再请求定时选择菜单,在显示部105上显示再请求定时选择菜单(S33)。
通过用户对输入部101进行从再请求定时选择菜单中选择作为用户所希望的时刻的再请求定时的操作,输入部101受理再请求定时发送指令(S34)。客户端侧收发部102通过输入部101接收再请求定时发送指令,按照该再请求定时发送指令,将表示再请求定时的再请求定时数据发送给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S35)。然后,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从客户端侧收发部102接收再请求定时数据(S36)。
为了在该再请求定时数据所示的再请求定时使客户端100a再次进行下载请求,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改写预约券存储部502a中存储的预约券程序,从预约券存储部502a中读出改写后的预约券程序。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将从预约券存储部502a读出的预约券程序发送给客户端侧收发部102(S6)。
在步骤S7,客户端侧收发部102从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接收预约券程序,并存储到客户端侧存储部103中,程序执行部104启动存储于客户端侧存储部103中的该预约券程序。当在步骤S8中判断为再请求定时时,执行步骤S2,程序执行部104使客户端侧收发部102执行下载请求。
这样,当到了再请求定时时,客户端侧收发部102再次进行下载请求。在这种情况下,在发生用户一直到再请求定时都无法启动客户端100a等的情况时,可与这样的用户情况相对应,在用户所希望的时刻,启动客户端100a,使客户端100a执行下载请求。于是,即使用户不对客户端100a输入再次下载请求指令,客户端100a的用户仍可预测数据发布服务器40处于可发送文件的状态的时段,在用户情况良好的时刻,获得文件。
(第3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7和图8,对作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的数据提供系统3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3,在客户端10a请求下载时数据发布服务器40不处于可无障碍地提供文件的状态的情况下,由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b向请求下载的客户端10a分配预约券程序,到了预定时刻时,向接收到了该预约券程序的客户端10a发送发行下载请求的指示信号。这样,在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b指示再请求定时的方面,不同于本发明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
接收到了上述预约券程序的客户端10a处于待机状态,在接收到上述指示信号时,解除待机状态,通过预约券程序,客户端10a进行下载请求。另外,在数据发布服务器40无法无障碍地发布文件时,按照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b接受下载请求的顺序,向各客户端发布上述的指示信号。
由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3除了上述方面以外的方面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在下面仅仅对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3和客户端10a的主要功能的功能方框图。
在这里,以客户端10a进行下载请求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对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3和客户端10a的功能模块中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1和客户端10a的功能模块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
本实施方式的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b具有作为存储进行了下载请求的各客户端的请求存储单元的请求存储部504。在数据发布服务器40可无障碍地发布文件时,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向进行下载请求的客户端10a发送指示再次进行下载请求的指示信号。
通过图7和图8,对图7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3向客户端10a提供文件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图8为表示图7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3向客户端10a提供文件的处理流程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在图8中,对于与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1向客户端10a提供文件的处理流程的步骤相同的步骤,标以相同标号。
从步骤S3到S5与客户端10a连接的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b在步骤S6中拒绝来自客户端10a的下载请求,并且将预约券程序发送给客户端10a。本实施方式的预约券程序象上述那样,用于在客户端10a接收到了来自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b的指示信号时,使客户端10a再次进行下载请求。在步骤S7接收到了该预约券程序的客户端10a处于待机状态。
在步骤S6结束后,在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侧,在步骤S41中,请求存储部504将客户端10a与存储顺序一起进行存储。请求存储部504将进行了下载请求的各客户端与相关的各客户端之间的顺序一起进行存储。例如,在客户端10a在客户端10b之后进行下载请求、与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b连接的情况下,按照客户端10a位于客户端10b之后的顺序,存储于请求存储部504中。
然后,在步骤S42中,数据发布服务器40可无障碍地发布文件时,预约券分配服务器30按照请求存储部504中存储的顺序,依次向进行了下载请求的客户端10发送指示再次进行下载请求的指示信号。预约券分配服务器30通过由预约券分配服务器30每隔预定时间从数据发布服务器40接收表示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的信息,来判断数据发布服务器40是否可无障碍地发布文件。
在步骤S43中,客户端侧收发部102接收到上述的指示信号。于是,程序执行部104检测到该指示信号的接收,解除待机状态,执行预约券程序。由此,返回步骤S2,程序执行部104使客户端侧收发部102执行下载请求。
在上述步骤S42中,在数据发布服务器40可无障碍地发布文件时,由于从预约券分配服务器30向客户端10a发送了上述的指示信号,因此客户端10a可在能够可靠地下载时,进行下载请求。由此,客户端10a与本发明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1,2相比,能以较高的概率进行文件的下载。另外,在步骤S41中,请求存储部504存储客户端10a和客户端10a的顺序,按照该顺序,向各客户端10发送上述的指示信号,因此不易在处于待机状态的客户端之间产生待机时间不均的情况。
(第4实施方式)
通过图9和图10,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4进行说明。图9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的数据提供系统4和与该数据提供系统1连接的客户端10的概要的图。图10为表示图9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4和客户端10的主要功能的一个实例的功能方框图。在这里,以客户端10a进行下载请求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4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1的不同之处在于,客户端10a和数据发布服务器40以及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不是通过负荷分散装置300连接,而是各自连接。这里,负荷分散装置300由路由器实现,在客户端10a发送下载请求时,首先,由负荷分散装置300接收,并参照自己所持有的路由表,将所接收的下载请求转发给数据发布服务器40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中的任意一方。
这里,路由表由管理者管理,并根据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状况而更新。在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文件发布发生障碍的情况下,负荷分散装置30不向数据发布服务器40转发、而向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转发下载请求。在数据发布服务器40处于可无障碍地发布文件的情况下,负荷分散装置30不向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转发、而向数据发布服务器40转发下载请求。
参照图10,在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a接收到了下载请求的情况下,服务器选择部302a参照路由表,判别路由表所示的转发路径。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a按照所判别的转发路径,将下载请求转发给数据发布服务器40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中的任何一方。然后,在数据发布服务器侧收发部401接收到了所转发的下载请求时,数据发布服务器侧收发部401将文件存储部402所存储的应用程序等文件发送给客户端10a。在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接收到了所转发的下载请求时,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拒绝来自客户端10a的下载请求,并且将预约券存储部502所存储的预约券程序发送给客户端10a。
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4中,不但具有数据提供系统1所实现的效果,而且还由于在将预约券程序或数据发布服务器40所发布的文件发送给客户端10a时,不通过负荷分散装置30便实现,因此可减少包括数据提供系统中的线路负荷在内的总通信量。另外,数据提供系统4也可不采用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而采用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a(参照图5)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b(参照图7)中的任何一方构成。
(第5实施方式)
通过图11和图12,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5进行说明。图11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的数据提供系统5和与该数据提供系统1连接的客户端10的概要的图。图12为表示图11所示的数据提供系统5和客户端10的主要功能的一个实例的功能方框图。在这里,以图11所示的客户端10a请求下载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5与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4的不同之处在于,客户端10a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以负荷分散装置300为中继而连接,数据发布服务器40和和客户端10a连接。这里,负荷分散装置300由路由器实现。在客户端10a发送了下载请求时,首先,由负荷分散装置300进行接收。接着,负荷分散装置300参照自己所持有的路由表将所接收的下载请求转发给数据发布服务器40,或对客户端10a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进行中继。
即,在数据发布服务器40发布文件时发生障碍的情况下,负荷分散装置30在客户端10a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之间中转下载请求,在数据发布服务器40处于可无障碍地发布文件的状况的情况下,负荷分散装置30将下载请求转发给数据发布服务器40。
参照图12,在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a接收到下载请求的情况下,服务器选择部302a参照路由表来判别路由表所示的转发路径。负荷分散装置侧收发部301a按照所判别的转发路径,将下载请求转发给数据发布服务器40,或在客户端10a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之间中转下载请求。然后,在数据发布服务器侧收发部401接收到所转发的下载请求时,数据发布服务器侧收发部401将文件存储部402所存储的应用程序等文件发送给客户端10a。在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接收到所转发的下载请求时,预约券分配服务器侧收发部501将预约券存储部502所存储的预约券程序发送给客户端10a。
在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5中,不但具有数据提供系统1实现的效果,而且还由于在将预约券程序发送给客户端10a时不通过负荷分散装置300,因此可减少数据提供系统的包括线路负荷在内的总通信量。另外,数据提供系统5也可不采用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而采用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a(参照图5)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b(参照图7)中的任何一方构成。
另外,也可构成为,客户端10a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连接,数据发布服务器40和客户端10a在负荷分散装置300中转后连接,在此情况下,由于在把数据发布服务器40所发布的文件发送给客户端10a时,不通过负荷分散装置300,所以可减少数据提供系统的通信量。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第1~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有: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50a、50b不具有预约券存储部502,从而不发布预约券程序。在本变形例中,可考虑下述方式:在到了再请求定时时,或在数据发布服务器40可无障碍地发布文件时,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50a、50b直接访问连接中的客户端,指示下载请求,或通过电子邮件等发送指示下载请求的消息。
还有,在本发明的第1~第5实施方式中,作为数据发布服务器40之外的装置,有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a以及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b中的任意一方和负荷分散装置30或负荷分散装置300,但是,并不一定限于此。例如,作为不具有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50a、50b和负荷分散装置30、300的数据提供系统,可以是下述的数据提供系统:数据发布服务器40具有存储预约券程序的存储部,当数据发布服务器40的处理负荷高到无法提供文件时,数据发布服务器侧收发部401读出存储于存储部的预约券程序,并发送给客户端侧收发部102。
再有,本发明的第1~第5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1~5根据请求而提供的是应用程序等的文件,但是,并不一定限于此,只要是能够收发的数据即可。
另外,预约券程序的再请求定时不一定要象在本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中提供给客户端10或客户端100的预约券程序的再请求定时那样,为预计数据发布服务器40中没有下载请求集中的时刻或时段。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1~第5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系统1~5中,数据发布服务器40将文件发布给客户端10、100,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50a、50b将预约程序发布给客户端,但是,数据发布服务器40和预约券分配服务器50、50a、50b也可为POP(Post Office Protocol,邮局协议)服务器。
在这种情况下,在客户端10、100请求通过发给客户端10、100自己的电子邮件来接收数据和程序等的情况下,当POP服务器处于无法应对该请求的状态时,将预约券程序添加到电子邮件中进行发布。这里,该预约券程序用来在再请求定时,使客户端再次请求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数据和程序等的接收。
还有,在本发明的第1~第5实施方式中,由于对来自客户端的请求进行处理的处理执行服务器具有数据发布服务器,因此构成为数据提供系统,但是,本发明的处理执行服务器不一定为发布数据用的服务器,可以考虑在服务器本身中执行客户端侧所请求的处理的服务器、与客户端共同地执行处理的服务器等的形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根据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例如当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或与该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负荷大到无法执行处理的程度时等,不通过处理执行单元执行处理,而在通过与客户端连接的处理请求单元暂时拒绝请求后,在满足预定的条件时,使请求处理的客户端进行再次进行该请求的再请求处理。由此,即使在处理执行单元进行客户端所请求的处理时发生障碍的情况下,仍可通过将应满足的预定条件例如设定为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为预定程度以下时的条件等,在处理执行单元可无障碍地执行客户端所请求的处理时,客户端再次向处理执行单元进行处理请求。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根据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例如当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或与该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负荷大到无法执行处理的程度时等,不通过处理执行单元执行处理,而通过与客户端连接的处理请求单元,在满足了预定的条件时,使请求处理的客户端进行再次提出该请求的再请求处理。由此,即使在处理执行单元执行客户端所请求的处理的过程中发生障碍的情况下,仍可通过将应满足的预定的条件例如设定为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为预定程度以下时的条件等,在处理执行单元可无障碍地执行客户端所请求的处理时,客户端再次向处理执行单元进行处理请求。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客户端接收处理请求控制单元中存储的再请求程序而启动,由此,在满足了预定的条件时,客户端自动地向网络系统提出再请求处理。于是,即使在处理执行单元无法执行客户端所请求的处理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不必进行向处理执行单元请求再次处理的操作,可在满足了预定条件时自动地使客户端再次提出该请求。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在从由计时器获得的网络系统的时刻起经过预定时间或达到预定时刻时,客户端自动地再次进行下载请求。于是,例如,在存储了将推测为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不大的时刻作为预定时刻,或将从计时器所获得的时刻起到预定时刻为止的时间作为预定时间的再请求程序的情况下,用户不必对推测为本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不大的时刻进行推测,即可在该时刻向处理执行单元请求处理。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再请求程序发布单元存储在用户选择的所希望的预定时刻再次进行请求的再请求程序,并发布给选择了所希望的预定时刻的客户端。通过由客户端启动该再请求程序,可在用户所希望的再请求定时,使客户端请求处理。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由于客户端可按照指示再次向处理执行单元请求处理,因此客户端的用户可以不必自己再次判断请求处理的定时。另外,在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不大的时刻向要求处理的客户端指示再次进行请求的情况下,不必自己推测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不大的时刻,即可在该时刻向处理执行单元请求处理。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由于按照请求处理的顺序,使各客户端向处理执行单元请求处理,因此各客户端可按照请求处理的顺序,向处理执行单元请求处理。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明,根据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例如当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大到对处理的执行造成障碍的程度时等,不通过处理执行单元执行处理,而通过与客户端连接的处理请求单元,在满足了预定的条件时,使请求处理的客户端进行再次提出该请求的再请求处理。由此,即使在处理执行单元难以执行客户端所请求的处理的情况下,仍可通过将应满足的预定条件例如设定为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负荷为预定程度以下时的条件等,在处理执行单元执行客户端所请求的处理没有困难时,客户端再次向处理执行单元进行处理请求。
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不对客户端进行再次向处理执行单元请求处理的操作,而是客户端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地请求处理。由此,不会给用户带来对客户端进行请求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的操作的麻烦,即可在处理执行单元中进行相关的处理。

Claims (9)

1.一种网络系统,具有通过网络与多个客户端连接并执行由各客户端请求的处理的处理执行单元,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请求控制单元;以及
负荷分散单元,其根据上述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或与该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的利用状况,选择性地把请求处理的上述客户端与上述处理执行单元或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连接,
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拒绝来自上述客户端的与上述处理相关的请求,并且根据预定的条件,向上述客户端指示上述客户端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用的再请求定时。
2.一种网络系统,与通过网络和多个客户端连接并执行由各客户端请求的处理的处理执行单元连接,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请求控制单元;以及
负荷分散单元,其根据上述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或与该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的利用状况,选择性地把请求处理的上述客户端与上述处理执行单元或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连接,
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拒绝来自上述客户端的与上述处理相关的请求,并且根据预定的条件,向上述客户端指示上述客户端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用的再请求定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通过将用于使上述客户端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用的再请求程序发布给该客户端,来指示上述再请求定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以从基准时刻起经过预定时间或达到预定时刻为上述预定的条件,向上述客户端指示上述再请求定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从用户处接受所希望的再请求定时,再以达到该用户所选择的上述再请求定时为上述预定的条件,向上述客户端指示上述再请求定时。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通过向请求上述处理的客户端发送指示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信号,来指示上述再请求定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包括分别存储请求上述处理的客户端的请求存储单元,
上述再请求定时的指示按照上述请求存储单元中存储的顺序发送指示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信号。
8.一种网络控制方法,用于使通过网络与多个客户端连接的处理执行单元执行由各客户端请求的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通过负荷分散单元,根据上述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选择性地把请求处理的上述客户端与上述处理执行单元或处理请求控制单元连接;以及
通过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根据预定的条件,向请求上述处理的客户端指示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用的再请求定时。
9.一种程序,其在下述网络系统中,从处理请求控制单元发送给客户端,该网络系统包括:处理执行单元,其通过网络,执行各客户端请求的处理;处理请求控制单元,其拒绝来自上述客户端的与上述处理相关的请求,并且根据预定的条件,指示使上述客户端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用的再请求定时;以及负荷分散单元,其根据上述处理执行单元的处理状况或与该处理执行单元连接的网络线路的利用状况,选择性地把请求上述处理的客户端与上述处理执行单元或上述处理请求控制单元连接,该程序的特征在于,
在判断为达到上述再请求定时时,使上述客户端作用为再次进行上述请求的单元。
CNB2004800133718A 2003-05-16 2004-05-14 网络系统和网络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250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38766A JP3829125B2 (ja) 2003-05-16 2003-05-16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138766/2003 2003-05-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1870A true CN1791870A (zh) 2006-06-21
CN100362505C CN100362505C (zh) 2008-01-16

Family

ID=33447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1337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2505C (zh) 2003-05-16 2004-05-14 网络系统和网络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711833B2 (zh)
EP (1) EP1628226A4 (zh)
JP (1) JP3829125B2 (zh)
KR (1) KR100745303B1 (zh)
CN (1) CN100362505C (zh)
HK (1) HK1088408A1 (zh)
WO (1) WO20041024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42674B2 (ja) * 2006-02-27 2011-03-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端末管理システム
JP2008191938A (ja) * 2007-02-05 2008-08-21 Balantec Ltd 負荷軽減化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KR100914771B1 (ko) * 2007-05-09 2009-09-01 주식회사 웰비아닷컴 일회용 실행 코드를 이용한 보안 시스템 및 보안 방법
JP2009081852A (ja) * 2007-09-04 2009-04-16 Seiko Epson Corp ファイル転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JP5182701B2 (ja) * 2008-09-16 2013-04-17 Nec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Sipシステム
JP5115745B2 (ja) * 2009-01-23 2013-01-09 Necビッグローブ株式会社 アクセス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及びアクセスコントロール方法
US9503390B2 (en) * 2011-07-27 2016-11-22 Zt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ing multiple network resources on stand-alone machine
KR101728417B1 (ko) * 2011-12-15 2017-05-04 엔트릭스 주식회사 클라우드 스트리밍 기반 서비스메뉴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6092546B2 (ja) * 2012-08-22 2017-03-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801269B2 (ja) * 2012-09-14 2015-10-28 株式会社 日立産業制御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医用装置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医用装置制御サーバ
JP2016220103A (ja) * 2015-05-22 2016-12-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配信装置及び操作装置
US11616719B2 (en) * 2015-10-23 2023-03-28 Netflix, Inc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client-side effects of server-side behavior using canary analysis
CN110324163B (zh) 2018-03-29 202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JP7084197B2 (ja) * 2018-04-18 2022-06-14 三菱電機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ネットワーク株式会社 データ配信装置、データ配信方法及びデータ配信プログラム
JP7214517B2 (ja) * 2018-11-26 202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管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4584A (en) * 1997-11-21 2000-10-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ccessing and retrieving information from a source maintained by a network server
US8756342B1 (en) * 2000-02-07 2014-06-17 Parallel Network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nt synchronization
US6832239B1 (en) * 2000-07-07 2004-12-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s for managing network resources
JP2002099831A (ja) 2000-09-21 2002-04-05 Association For Electric Home Appliances 家電リサイクル券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家電リサイクル券管理方法
JP4562156B2 (ja) 2000-11-07 2010-10-13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ナムコゲームス 情報配信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情報記憶媒体
JP2002149534A (ja) 2000-11-09 2002-05-24 Uniden Corp プロキシ・サー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JP4307747B2 (ja) * 2001-01-25 2009-08-05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接続受付システム、受付サーバ、クライアント端末、接続受付管理方法、記憶媒体、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20161913A1 (en) * 2001-04-30 2002-10-31 Manuel Gonzalez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download
US20020184369A1 (en) * 2001-05-31 2002-12-05 Parkinson Steven William Appointment scheme for redistributing service access
JP2003058499A (ja) 2001-08-10 2003-02-28 Fujitsu Ltd 負荷を管理するサー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媒体
GB2381424B (en) * 2001-10-26 2005-01-05 Roke Manor Research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mount of data transferred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 server
JP3984086B2 (ja) * 2002-03-27 2007-09-26 株式会社東芝 キャッシュサーバ、データ転送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30220983A1 (en) * 2002-05-24 2003-11-27 Waikwan Hui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requesting objects to download over a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28226A1 (en) 2006-02-22
KR100745303B1 (ko) 2007-08-01
US20070083654A1 (en) 2007-04-12
HK1088408A1 (en) 2006-11-03
WO2004102409A1 (ja) 2004-11-25
US7711833B2 (en) 2010-05-04
EP1628226A4 (en) 2010-12-29
JP2004348176A (ja) 2004-12-09
JP3829125B2 (ja) 2006-10-04
KR20060015724A (ko) 2006-02-20
CN100362505C (zh) 200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91870A (zh) 网络系统、网络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723452A (zh) 传输和下载流数据的方法
CN1248123C (zh) 信息分配设备、系统和方法、信息终端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681324A (zh) 快速通道改变
CN1649292A (zh) 设置路由器的定时器
CN101060427A (zh) 实现远程软件升级的系统及方法
CN1799243A (zh) 选择性地管理计算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CN101035317A (zh) 一种业务参数配置方法及系统以及业务参数配置单元
CN1669016A (zh) 通过移动通信网络的多媒体广告服务以及支持所述服务的移动终端的多媒体内容控制设备与方法
CN101030873A (zh) 一种下载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529965A (zh) 公用信道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685334A (zh) 用于提供内容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48007A (zh) 从移动终端传送寻呼请求消息的方法
CN1788279A (zh) 广告/广播的调度方法及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572098A (zh) 使用发布/预定系统的无线消息传递业务
CN1863172A (zh) 一种发布呈现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677352A (zh) 移动电话终端、及其程序管理方法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CN1859123A (zh) 一种动态内容续传方法及系统
CN1859388A (zh) 动态内容发送方法及个性化引擎和动态内容发送系统
CN1910563A (zh) 设备注册系统、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CN1886731A (zh) 服务器/客户端系统,负荷分散装置,负载分散方法以及负载分散程序
CN1677956A (zh) 资源管理装置、资源管理系统以及资源管理方法
CN1925463A (zh) 包通信装置
CN1509014A (zh) 用于限制内容再分送的方法和系统
CN1692364A (zh) 相互评价的系统和在同样系统中使用的终端设备和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840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KONAMI DIGITAL ENTERTAI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KONAMI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Japan and Tokyo are six chome Roppongi Minato 10 No. 1

Patentee after: Konami Digital Entertainment 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Konami Co., Ltd.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8840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