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4742A - 用于格式化光盘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格式化光盘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4742A
CN1784742A CNA2004800125069A CN200480012506A CN1784742A CN 1784742 A CN1784742 A CN 1784742A CN A2004800125069 A CNA2004800125069 A CN A2004800125069A CN 200480012506 A CN200480012506 A CN 200480012506A CN 1784742 A CN1784742 A CN 1784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 carrier
posting field
data
writ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25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4742B (zh
Inventor
R·A·布伦迪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784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4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84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4742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29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lead-in are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67Address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85Status of the record carrier, e.g. space bit maps, flags indicating a formatting status or a write permiss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88Formatting by padding empty spaces with dummy data, e.g. writing zeroes or random data when de-icing optical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用于记录信息的设备将标记写入可写类型的记载体上的轨道中。该设备根据诸如DVD的预定义记录格式来记录信息,预定义的记录格式用于构成包含位于导入区之前的用户数据的记录区域。该设备具有格式化装置(36),用于格式化记录载体。首先检测记录载体在之前是否已经被记录。如果是,确定从记录区域的开始所延伸的先前存在的连续写入区域大小。格式化包括在指明记录区域不包含用户数据的记录载体上写入数据。在记录载体上提供指明先前存在的连续写入区域大小的格式化状态信息。

Description

用于格式化光盘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过在轨道上写入标记将信息记录在可写类型的记录载体上的设备。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记录记录载体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具体地涉及格式化记录载体。
用于记录光记录载体的设备和方法可从US6,151,281中得知。记录载体具有由导槽构成的预刻轨道(pre-track)图案,通常称为预刻凹槽(pregroove),用于指明信息所记录的轨道的位置。信息根据预定义的记录格式(例如DVD、数字化视频光盘)被编码并通过光学地记录可读标记而被表示。预刻凹槽通过轨道以相反方向的周期性偏移而曲折前进(进一步表示为摆动)。摆动可根据诸如地址的附加信息按周期变化。记录设备配有用于生成一个辐射束的头,辐射束用于扫描轨道和写入标记。在第一次使用时,空白记录载体配有预定义量的控制数据来指明记录载体的状态。另外一些数据可记录在记录区域中,例如文件系统信息。如所指明的那样来初始化记录载体通常被称为格式化。
当记录载体要被读入到设计用于预先记录盘的播放设备中时,该播放设备将根据预定义的记录格式来期望一个完全记录的盘,尤其不包含空白区域。这样空白的、未记录的区域通常称作“冰冻(ice)”,因为不能检测预刻凹槽的播放设备在试图读取“冰冻”的区域时将失去控制。在所述美国文献中,描述了用于格式化记录载体的方法,其中从记录区域的开始部分起创建连续写入的区域,通常称为解冻(de-icing)。指明连续写入区域的结束的参数和有关解冻的其他管理数据被存储在记录载体上,以作为状态信息。已知格式化的问题在于,写入连续区域花费相当多的时间,给用户引起恼人的延迟。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格式化记录载体的设备和方法,用于当记录载体需要准备用在播放设备中时防止延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目的是利用一种设备实现的,该设备用于通过经由一个辐射束在记录层上的轨道中写入标记将信息记录在可重写类型的记录载体上,记录层包括指明轨道位置的预刻轨道图案,所述设备包括用于提供射束的头、记录装置,用于根据预定义的记录格式在轨道中记录信息,以便构成一个记录区域,该用户区域包含位于记录层开始处的导入区之前的用户数据、以及格式化装置,用于格式化记录载体,格式化包括在指明记录区域不包含用户数据的记录载体上写入控制数据,并且取决于对从记录区域的开始所延伸的先前存在的连续写入区域进行检测,在记录载体上提供指明从记录区域的开始所延伸的连续写入区域大小的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目的是利用一种如权利要求6中定义的方法实现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目的是利用一种如权利要求7中定义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实现的。
这些措施的效果在于,已经早前被格式化的可重写盘将被快速地重新格式化,因为连续区域不再次被写入。这对于用户来说具有的优点在于,所述盘将准备好立刻播放。另外,防止了记录载体和记录设备的不必要的磨损。
本发明还基于下面的认识。记录载体在诸如DVD(数字化视频光盘)播放器的现存读取设备上需要是可读的。读取设备将以可预测的方式执行盘加载过程;特别地,播放设备要求有预定义大小的连续记录区域,例如在DVD中达到29mm的半径。在DVD+RW数据驱动器的当前实现中,格式化命令导致重写导入区并由此“忘记”盘的状态(连同控制数据区和解冻表中的最终用户指针,最后记录的地址被重置)。因此,当可重写盘将被用户命令格式化时,发明人看到了,如果通过将导入区和其他控制数据重置成初始状态而将记录载体当作空白记录载体,那么就丢失了有价值的信息。该初始状态要求一个过长的过程来在用户准备在播放设备(“DVD-ROM兼容”)中使用记录载体时,写入虚设数据一直到预定义大小。通过维护先前存在的关于记录载体的解冻状态的控制信息,防止了不必要的延迟。
在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格式化装置被设置为通过检索指明从记录区域的开始所延伸的连续写入区域大小的状态信息来进行所述检测。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很容易地确定先前存在的连续区域大小。
在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格式化装置被设置为如果存在先前写入的记录载体,通过维护所检索的状态信息来进行所述提供。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重用对应于记录载体的写入区域的实际状态的状态信息。对格式化命令的响应将非常快速,因为不需要记录控制数据和虚设填充数据。
另外,在其他的权利要求中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其他优选实施例。
通过进一步参考在以下说明中以举例的方式描述的实施例和参照附图,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十分清楚和明白,其中
图1a显示了盘状记录载体(顶视图),
图1b显示了得到的记录载体的横截面,
图1c显示了轨道摆动的例子,
图2显示了具有格式化功能的记录设备,
图3显示了具有根据预定义记录格式的信息的记录载体,
图4显示了根据DVD记录格式的可读盘的逻辑布局,
图5显示了格式化控制数据,和
图6显示了可重写记录载体的格式化。
在附图中,对应于已经描述过的元素的元素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a显示具有轨道9和中心孔10的盘状记录载体11。根据在信息层上构成基本平行的轨道的圆圈式螺旋图案来布置轨道9。记录载体可以是具有可记录类型的信息层的光盘。可记录盘的例子是CD-R和CD-RW,以及DVD+RW。可记录类型的记录载体的轨道9由在制造空白记录载体期间提供的预刻轨道结构(例如预刻凹槽)指明。在信息层上用与轨道一起记录的光学可检测标记来表示记录信息。所述标记由第一物理参数的变化构成,由此具有不同于其周围的光学属性。所述标记因反射射束的变化而可检测,例如反射中的变化。
图1b是沿着可记录类型的记录载体11的b-b线得到的横截面,其中透明衬底15配有记录层16和保护层17。预刻轨道结构例如由预刻凹槽14构成,预刻凹槽14使读/写头在扫描期间跟随轨道9。预刻凹槽14可被实现为凹痕或凸起,或可由具有与预刻凹槽的材料不同光学属性的材料组成。预刻凹槽使读/写头在扫描期间跟随轨道9。预刻轨道结构还可由规则延伸的子轨道或周期性引起伺服信号出现的预制凹坑形成。记录载体可以试图承载实时信息,例如视频或音频信息,或其他诸如计算机数据的信息。
图1c显示了轨道摆动的例子。轨道9的细节12显示了预刻凹槽14侧位的周期变化,也称为摆动。该变化引起附加信号在辅助检测器中出现,例如由局部检测器在扫描设备的头中的中心点中生成的推挽式通道中。摆动例如是频率调制,并且在调制中编码位置信息。在US4,901,300(PHN12.398)和US5,187,699(PHQ88.002)中可找到,在包括以如此方式编码的盘信息的可写CD系统中,如图1c中所示的现有摆动技术的全面描述。
在通过扫描摆动进行读出期间,可经由第二类型的辐射变化检测来调制,所述第二类型的辐射变化比如是可由检测器部分或附加检测器检测的反射射束的横截面的强度的变化,所述检测器部分或附加检测器用于生成寻轨伺服信号。检测用于寻轨伺服系统的摆动从上面提到的CD-R和CD-RW系统中可得知。摆动调制例如在DVD+RW系统和在US6,538,982中用于编码物理地址和控制信息。
图2显示了具有格式化功能的记录设备。该设备配有用于扫描记录载体11上的轨道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旋转记录载体11的驱动单元21、头22、用于在轨道上定位头22的伺服单元25、以及控制单元20。头22包括已知类型的光学系统,用于生成通过光学元件导引而聚焦到记录载体的信息层的轨道上的辐射点23上的辐射束24。辐射束24由例如激光二极管的辐射源生成。所述头进一步包括(未示出)聚焦致动器,用于沿着辐射束24的光轴移动所述射束的焦点,和寻轨致动器,用于精细定位轨道中心上径向的点23。寻轨致动器可包括用于径向移动光学元件的线圈,或者可设置为改变反射元件的角度。聚焦和寻轨致动器由来自伺服单元25的致动器信号驱动。为了读取,由信息层反射的辐射被所述头22中的普通类型的检测器检测,例如四象限二极管,所述头22用于生成与前端单元31耦合的检测器信号,前端单元31用于生成各种扫描信号,包括用于寻轨和聚焦的主扫描信号33和误差信号35。误差信号35耦合到用于控制所述寻轨和聚焦致动器的伺服单元25。误差信号35还与预刻轨道解调单元32耦合,以便从由摆动调制或预制凹槽构成的预刻轨道图案中检索物理地址和其他控制信息。主扫描信号33由包括解调器、反格式化器和输出单元的普通类型的读取处理单元30处理,以便检索信息。
所述设备配有记录装置,用于根据诸如DVD的只读类型记录载体的预定义记录格式来将信息记录在可重写类型的记录载体上,例如DVD+RW。记录装置与用于生成写辐射射束的头22和前端单元31合并,并且包括用于处理输入信息的写入处理装置,以便生成写入信号来驱动头22,所述写入处理装置包括输入单元27、格式化器28和调制器29。为了写入信息,控制辐射束以便在记录层中创建光学可检测标记。标记可以任何光学可读形式,例如当在诸如染料、合金或相变材料中记录时以反射系数不同于其周围环境的区域的形式获得,当在磁光材料中记录时以极化方向不同于其周围环境的区域的形式获得。
写入和读取信息以便在光盘上记录和格式化,误差校正和信道编码规则从例如从CD或DVD系统的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单元27包括压缩装置,用于诸如模拟音频和/或视频、或数字未压缩音频/视频的输入信号。对MPEG标准中的视频描述了适当的压缩装置,MPEG-1定义在ISO/IEC 11172中,并且MPEG-2在ISO/IEC13818中定义。可替换地,已经根据这些标准编码了输入信号。
控制单元20控制信息的记录和检索,并且可设置为接收来自用户的命令或来自主机计算机的命令。控制单元20经由控制线26,例如系统总线连接到设备中其他的单元。控制单元20包括诸如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和接口的控制电路,用于执行如下描述的过程和功能。控制单元20还可被实现为逻辑电路中的状态机。根据本发明,所述设备具有与控制单元耦合的格式化单元36,用于在下述条件下格式化记录载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格式化功能在计算机程序中实现,用于具有诸如DVD+RW驱动器的记录单元的PC。
包括控制单元20、格式化器28和调制器29的记录装置用于根据预定义记录格式在轨道中记录信息以便构成包含用户数据的记录区域,在该用户数据之前的是位于记录层开始处的导入区并且在其之后的是位于用户数据结束处的导出区。
图3显示了具有根据预定义记录格式的信息的记录载体。第一记录载体37被完全记录(上面的盘)以及第二记录载体42(下面的盘)只是部分被记录并且仍然具有空白区域41。两个盘具有一个中心区域,该中心区域不具有任何记录的信息。在径向上,下一个位于导入区38,导入区38具有预定义的开始和结束半径。在导入区38的结束附近,开始了用于主数据39的记录区域。在记录的主数据的结束附近,提供导出区40。下面给出的例子涉及DVD可记录盘,比如DVD+RW和DVD-RW。盘的记录应当如此,即保证与DVD-ROM的兼容性。其他记录格式具有类似的要求。
图4显示了根据DVD记录格式的可读盘的逻辑布局。可记录盘一旦被写入,就具有导入区域、数据区域和导出区域,这些区域不需要伸展到盘的末端。在DVD中,定义了四个“区域”:导入区38、主数据39、中间区域(只用于双层盘)和导出区40。主数据区域39在固定地址45开始,对于DVD,该地址是0x30000。用每个扇区46的头部48中的两位指示符47来标记在每个区域中对应于所述区域的数据。扇区46的一个组16一起构成了包括误差校正代码的块,通常称作ECC块,其是能被记录的最小数据单元。根据DVD只读标准的DVD盘包含三个连续写入区域:导入、主数据区域和导出。
可记录盘初始是一个不具有数据的空白盘,只具有如上所述参考图1的预刻轨道图案。未写的区域对于不能检测预刻轨道图案的只读设备来说是不可访问的,并被称为“冰冻”。因此,每个盘的第一状态是完全冰冻。下一个盘状态,将用数据写入区域。写入的第一步骤通常是通过“格式化”命令。响应这个命令,驱动器将写入导入39。经由“写入”命令,主数据区域将被填充,并且经由“关闭轨道会话”命令,记录会话将结束并且导出可被记录。根据DVD记录格式,导入包含一个具有以192个连续ECC块的控制数据43的控制数据区。控制数据包含物理格式信息,例如指向用户数据末尾的指针(字节9-11指明数据区域结尾的扇区号,参看DVD标准中表3.4.1.3.1-2)。因此,在“关闭轨道会话”命令时,要么弹出要么断电,并且导出区被确定。结果,导入区域的控制数据必须被更新。此刻,导入区域反映了可记录盘的状态。
记录设备配有格式化单元36,例如作为控制单元20的功能被实现。根据DVD+RW记录格式来格式化空白记录载体按如下进行。格式化是尤其要求准备好记录载体以在不能检测预刻轨道图案的读取设备上播放。
如果已经记录了被称为信息区的可记录区中的所有区域,那么将认为盘被完全格式化。ECC块中的主数据字节能包含相关数据或能被设置为虚设数据(所有字节(00))。如果已经记录了在导入区中被称为内部盘测试区、内部驱动测试区、守卫区1、保留区1、保留区2、内部盘标识区、保留区3、参考代码区、缓冲区1、控制数据区和缓冲区2中的至少多个区,那么将认为盘被部分格式化。为了指明盘的状态,盘标识区将包含一个格式化盘控制块(FDCB)(参看图5)。
格式化能以不同的方式完成:
1)预格式化是用于存储介质的传统格式化方式。在任何用户数据被记录在盘上之前,将应用预格式化。内部盘标识区和外部盘标识区将包含一个根据图5的FDCB,指明了进行中的预格式化。在预格式化过程之后,盘被完全格式化。预格式化包含下列步骤:-写入导入区,-写入数据区,-写入导出区,-验证数据区(可选)。
2)后台格式化是一种在使用记录器上的盘期间在后台中运行的格式化过程。在后台格式化过程之后,盘被完全格式化。在后台格式化过程期间,用户数据可被记录到盘上。该过程包括下列步骤:-初始化-解冻-结束化-验证。
初始化将始终应用到初始的盘,而其他步骤是可选的。在初始化期间,指明记录载体状态的控制数据被记录,例如FDCB(参看图5)。盘可在第一步骤之后的任何时候更换。
解冻是在数据区中记录ECC块的过程。在解冻阶段期间,在数据区中未记录的区域将用包含所有(00)字节的ECC块或在需要时用用户数据来填充。所有记录的区域将注册在内部(和外部)盘标识区中的格式化盘控制块(FDCB)的格式化位图中。在当驱动器空闲的时间间隔期间,由驱动器控制的解冻过程可在后台中进行。当应用程序需要盘访问时,解冻过程被挂起并且盘的控制返回到所述应用程序。要求向先前未记录的区域写入的应用程序将在FDCB中注册。在后台解冻期间,驱动器将保持FDCB被更新。当后台解冻期间需要弹出时,驱动器在弹出盘之前将更新FDCB。
当已经完成解冻过程并且数据区中的所有区域都被记录时,执行结束化。驱动器将添加导出区,并且导入区将通过添加初始区而结束。
验证是读取和检查数据区中所有ECC块的过程。如果ECC块被发现是不可靠的,那么将使用缺陷管理系统来将该块替换。在内部和外部盘标识区中的格式化盘控制块(FDCB,参看图5)中最后验证地址(LVA)指针注册已经检查的区域。在当驱动器空闲的时间间隔期间,由驱动器控制的验证过程可在后台中进行。当应用程序需要盘访问时,验证过程被挂起并且盘的控制返回到所述应用程序。在后台验证期间,驱动器将保持FDCB的更新。当在后台验证期间需要弹出时,驱动器在弹出盘之前将更新FDCB。
图5显示了格式化控制数据。显示了一个表,给出了格式化盘控制块(FDCB)的布局,包括物理扇区号(在ECC块内)、主数据字节位置(在物理扇区内)、控制信息的描述和涉及的字节数。FDCB被记录在预定位置上,例如如DVD+RW定义的内部和外部盘标识区。FDCB包含关于记录载体格式化状态的管理数据,特别地定义如下:
物理扇区0/字节D0到D3-内容描述符
这些字节识别格式化DCB并且将被设置来表示字符“FDC”和版本号0。
物理扇区0/字节D4到D7-未知内容描述符动作
将被设置为(0000000D),指明如果该盘控制块对于系统是未知的,那么该DCB将被改写,盘将被重新格式化,不允许写入数据区,而将DCB信息从驱动器传输到主计算机是允许的。
物理扇区0/字节D8到D39-驱动器ID
这些字节将包含驱动器标识。
物理扇区0/字节D40到D43-FDCB更新计数
这些字节将规定FDCB的更新操作的总数。在创建FDCB期间,该字段将被设置为(00000000),并且将在每次重写FDCB时递增1。
物理扇区0/字节D44到D47-格式化状态和模式字节
字节D44-格式化状态标记
位7到6:
00=盘没有被格式化
01=盘已经被部分格式化
10=盘已经被用户完全格式化
11=盘已经被制造商完全格式化
位5:
0=盘上的FDCB反映盘的实际状态
1=驱动器的格式化过程是活动的并且盘上的FDCB不反映盘的实际状态
字节D45-验证状态标记
位7到6:
00=盘没有被验证
01=盘已经被部分验证
10=盘已经被用户完全验证
11=盘已经被制造商完全验证
字节D46-记录状态标记
位7:
0=从地址(02A480)到地址(02FFFF)记录导入
1=导入被完全记录
位6到5:
00=没有导出已经被记录
01=临时导出已经被记录
10=从地址(260540)到地址(26193F)记录导出
11=导出被完全记录
字节D47-被保留
物理扇区0/字节D48到D51-最后写入地址
这四个字节将指明从地址(030000)起始的数据区(不包括任何类型的导出区)的连续记录部分的最后ECC块的最后扇区号。(在地址(030000)和LWA之间不存在未记录的ECC块)。
物理扇区0/字节D52到D55-最后验证地址
这四个字节将指明从地址(030000)起始的连续验证的区域的最后地址。如果未使用,那么LVA可被设置为(00000000)。
物理扇区0/字节D56到D59-位图起始地址
这四个字节将指明以格式化位图表示的第一个ECC块的地址。这个值将小于或等于最后写入地址。如果盘被完全格式化或不使用格式化位图,它们将被设置为(00000000)。
物理扇区0/字节D60到D63-位图长度
这四个字节将指明以格式化位图表示的ECC块的数目。如果盘被完全格式化或不使用格式化位图,它们将被设置为(00000000)。
物理扇区0/字节D64到D95-盘ID
这32个字节将用随机的、统计上唯一的、256位二进制数在盘的初始化时记录。
物理扇区0/字节D96到D127-依赖应用程序
这个字段包括32个字节并且为应用程序保留用于存储诸如特定版权保护数据的信息。如果这个设置没有被应用程序规定,那么这些字节将被设置为(00)。
物理扇区0/字节D128到D191-DCB列表
为了改善健壮性和访问实际有效的DCB的时间,建议将一个表示内部/外部盘标识区的16个位置的列表连同在这些位置的每一个中包含的DCB的内容描述符一起存储。
物理扇区1到9/字节D0到D2047-格式化位图
FDCB的物理扇区1到9包含一个位图,其中每一位反映了一个ECC块的记录状态。扇区1的主数据字节D0的位0(1sb)表示第一ECC块,由位图起始地址指明,扇区1的主数据字节D0的位1表示下一个ECC块,跟在由位图起始地址指明的ECC块之后,等等。在位图之后的物理扇区1到9中的所有剩余位都被设置为0。
位图中的ECC块由序列号i识别,其中对于在位图起始地址处的ECC块,i起始于0。扇区k的主数据字节Dm的位n表示从位图起始地址起的第i个ECC块:
i=[(k-1)×2048+m]×8+n,其中k=1...9,m=0...2047,n=0...7
第i个ECC块的第一物理扇区的地址=位图起始地址+i×16。如果表示第i个ECC块的位被设置为1,那么第i个ECC块没有被记录。如果表示第i个ECC块的位被设置为0,那么第i个ECC块已经被记录。
图6显示了可重写记录载体的格式化。根据本发明,格式化包括下列步骤。记录载体位于记录设备中并且格式化命令在开始处61中接收。在步骤62(测试),例如通过根据预定义记录格式检测应当包含控制信息的位置上的未记录区域来检测记录载体是否是空白的,即检测未记录的记录载体是否不包含信息。例如,在DVD类型的记录载体中,能扫描在导入区域中的一个位置以检测记录的控制信息。如果记录载体是空白的(空白),格式化在如上所述的标准格式化步骤64(格式化空白)中继续,从而到达格式化状态67。如果记录载体已经被记录(REC),但必须再次格式化,例如因为诸如I DE命令“格式化”的用户命令,格式化继续以第二步骤63(大小)继续。从先前存在的从记录区域的开始所延伸的连续写入区域被确定。连续区域的大小可通过扫描记录区域直到检测到未记录部分为止而被检测,或者可从文件系统信息中导出。在一个实施例中,从根据预定义记录格式的格式状态信息中检测连续区域的大小,格式状态信息例如是如图5所示的最后写入地址参数。
在第三步骤65(写入导入),控制数据被写入记录载体上,记录载体位于被预定义为包含根据预定义记录格式的信息的区域中,例如导入区域的特定部分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信息包括一个参数,指明记录区域不包含用户数据,例如如DVD中定义并在图4中所示的最终用户数据指针。第三步骤对应于格式化空白记录载体中的类似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格式化装置36被设置为将数据写入在指明记录区域不包含如下用户数据的记录载体上。虚设数据块被写入至少一个预定地址范围内,已知该预定地址范围用于存储文件系统数据。因为文件系统将试图检索其文件系统数据,所以它将替代地来检索虚设数据,并且将假设记录载体是空的记录载体。对于虚设数据,适当的数据是用零数据来填充的块。在一个实施例中,格式化装置36被设置为如下的所述写入虚设数据。虚设数据在记录区域开始处被写入第一预定地址范围和/或在记录区域结束处写入第二预定地址范围,作为至少一个预定的地址范围。在实际的文件系统中,记录区域的开始和/或结束用于例如在所谓的锚点附近存储文件系统数据的预定元素。通过在一个大小上设置要用虚设数据填充的地址范围,所述大小与基本上所有通常使用的文件系统所用的范围相重叠,虚设数据写入可在不考虑文件系统类型的情况下完成,所述文件系统先前已经在记录载体上写入数据。因此,地址范围依赖对于多个文件系统版本已知的用于文件系统数据的地址范围。
最后,在步骤66(写入FDCB),在记录载体上提供的状态信息指明了从记录区域的开始所延伸的连续写入区域的大小。所指明的大小依赖于在第二步骤63中检测的大小。例如,“最后写入地址”参数可在格式化盘控制块(图5中所示的FDCB)中保持不变。在一个实施例中,也维护格式化的其他管理数据,诸如最后验证的地址LVA或格式化位图(参看5)。
在一个实施例中,包含“最后写入地址”参数的控制数据块根本不会被改写,但是被保持为较早记录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包含“最后写入地址”参数的控制数据块被一个新的控制数据块改写,其中采用了其他控制参数,例如图5中的FDCB中的驱动器ID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用于先前写入盘的格式化命令,驱动器不重置在导入中盘的管理,并且如上述那样重置控制数据区中的最终用户指针。对于空白盘,驱动器写入一个缩短的导入。驱动器写入的导入将在23.4mm处而不在最低地址处开始,最低地址的情况是22.9mm的DVD-ROM标准所要求的。对于标准速度(1x)的DVD复写器,这节省了44秒。进一步,只有包含控制信息的区域被记录在导入中。通过不必对导入中除了管理区域之外的区域填零,在从23.4到24.0mm的区域中,(1x)DVD复写器节省30秒。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以后台模式在随后的记录对话期间填充零数据来记录不是为缩短的导入而记录的导入区域。
虽然已经由使用根据DVD标准的光盘的实施例大体上解释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适用于其他标准,诸如BD(蓝光光盘)和其他记录载体,比如矩形光学卡、磁光盘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在可写记录载体上具有预施加的轨道图案的信息存储系统。注意到,在该文献中,词语“包括”不排除那些未列出的其他元件和步骤的存在,并且在元件之前的词语“一个”或“一”不排除多个这样元件的存在,任何参考符号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借助硬件和软件可实现本发明,并且若干“装置”或“单元”可由硬件或软件的相同项来表示。另外,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并且本发明展现了上述新特征的每一个或其组合。

Claims (10)

1.用于通过经由一个辐射束在记录层上的轨道中写入标记而将信息记录在可重写类型的记录载体上的设备,
-记录层包括指明轨道位置的预刻轨道图案(14),
-所述设备包括
-用于提供射束的头(22)
-记录装置(20,28,29),用于根据预定义的记录格式在轨道中记录信息,以便构成一个记录区域,该记录区域包含位于记录层开始处的导入区之前的用户数据,和
-格式化装置(36),用于格式化记录载体,格式化包括
-在指明记录区域不包含用户数据的记录载体上写入数据,以及
-取决于对从记录区域的开始所延伸的先前存在的连续写入区域进行检测,在记录载体上提供指明从记录区域的开始所延伸的连续写入区域大小的状态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格式化装置(36)被设置为通过检索指明从记录区域的开始所延伸的连续写入区域大小的状态信息来进行所述检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格式化装置(36)被设置为如果存在先前写入的记录载体,通过维护指明从记录区域的开始所延伸的连续写入区域大小的状态信息来进行所述提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格式化装置(36)被设置为通过维护与解冻有关的导入区中的状态信息和重置指明用户数据结束的控制参数来进行所述提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格式化装置(36)被设置为通过检测记录载体是否在记录区域中包含写入数据来进行所述检测,并且如果不是,那么将先前存在的连续写入区域的大小设置为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格式化装置(36)被设置为记录一个缩短的导入,该缩短的导入在预定起始位置之外的一个移位的起始位置处开始和/或在预定结束位置之前的位置处结束,特别地,预定记录格式是DVD并且移位的起始位置是径向23.4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格式化装置(36)被设置为通过在用于存储文件系统数据的至少一个预定地址范围中写入虚设数据来进行所述在指明记录区域不包含用户数据的记录载体上写入数据,特别地,虚设数据是零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格式化装置(36)被设置为在记录区域开始处将虚设数据写入第一预定地址范围和/或在记录区域结束处将虚设数据写入第二预定地址范围,以作为至少一个预定的地址范围,特别地,第一和第二范围根据对于多个文件系统版本已知的用于文件系统数据的地址范围而被预定。
9.用于通过经由一个辐射束在记录层上的轨道中写入标记而将信息记录在可写类型的记录载体上的方法,
-记录层包括指明轨道位置的预刻轨道图案(14),
-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预定义的记录格式在轨道中记录信息,以便构成一个记录区域,该记录区域包含位于记录层开始处的导入区之前的用户数据,和
-格式化记录载体,格式化包括
-在指明记录区域不包含用户数据的记录载体上写入数据,以及
-取决于对从记录区域的开始所延伸的先前存在的连续写入区域进行检测,在记录载体上提供指明从记录区域的开始所延伸的连续写入区域大小的状态信息。
10,用于记录信息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程序可操作用于使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CN2004800125069A 2003-05-09 2004-05-04 用于格式化光盘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847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3101295 2003-05-09
EP03101295.8 2003-05-09
PCT/IB2004/050569 WO2004100159A1 (en) 2003-05-09 2004-05-04 Method for formatting an optical disc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4742A true CN1784742A (zh) 2006-06-07
CN1784742B CN1784742B (zh) 2011-04-20

Family

ID=33427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1250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84742B (zh) 2003-05-09 2004-05-04 用于格式化光盘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496017B2 (zh)
EP (1) EP1627386A1 (zh)
JP (1) JP4686446B2 (zh)
KR (1) KR101101393B1 (zh)
CN (1) CN1784742B (zh)
BR (1) BRPI0410075A (zh)
TW (1) TW200501118A (zh)
WO (1) WO200410015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7104B2 (en) 2011-09-21 2016-07-19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RAM c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80538B1 (ko) * 1996-11-18 2006-11-30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기록장치,기록매체및복수의정보블록을기록하는방법과복수의정보블록을판독하는판독장치
US6330210B1 (en) * 1999-04-29 2001-12-1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Data structure for control information on rewriteable data storage media
US20050162989A1 (en) * 2004-01-05 2005-07-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ata and write-once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US7480764B2 (en) 2004-03-18 2009-01-20 Lg Electronics, Inc. Recording medium with overlapping segment information thereon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the recording medium
JP4610607B2 (ja) * 2004-03-18 2011-01-1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記録媒体へ/からデータを記録/再生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TWI386923B (zh) 2004-03-18 2013-02-21 Lg Electronics Inc 其上具有區塊資訊之記錄媒體和用以形成、記錄及重製記錄媒體之設備和方法
US7970988B2 (en) * 2004-03-19 2011-06-28 Lg Electronics Inc. Recording medium with status information thereon which changes upon reformatting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the recording medium
RU2380770C2 (ru) * 2004-03-19 2010-01-27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с физическим управлением доступом (рас) к информации на нем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ы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записи и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носителя записи
WO2005089077A2 (en) * 2004-03-23 2005-09-29 Lg Electronics Inc.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ata on/from recording medium
KR20060046157A (ko) * 2004-06-21 2006-05-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록매체 및 기록매체의 재포맷팅 방법 및 장치
KR20060046445A (ko) 2004-07-22 2006-05-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록매체 및 기록매체의 기록재생 제어방법 및 데이터기록재생 방법과 장치
KR20070025768A (ko) * 2005-09-05 2007-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기록 기기 및 그 정보 기록 방법
AU2006322927B2 (en) 2005-12-06 2011-05-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icing of multi-layer storage media
JP2007157297A (ja) * 2005-12-08 2007-06-21 Nec Corp 記録型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媒体
JP2007299447A (ja) * 2006-04-28 2007-11-15 Teac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多層光ディスク媒体
JP2007323695A (ja) * 2006-05-30 2007-12-13 Nec Corp 書き換え型光ディスクの記録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記録再生用のドライブ装置
JP4957149B2 (ja) * 2006-09-27 2012-06-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8084474A (ja) * 2006-09-28 2008-04-10 Teac Corp データ記録装置
US8103823B2 (en) * 2008-08-14 2012-01-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Host initiated background formatting of optical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7699A (en) 1988-01-22 1993-02-16 U.S. Philip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ccessively recording two EFM-modulated signals enabling detection of boundary condition for transitioning between signals
NL8800151A (nl) 1988-01-22 1989-08-16 Philips Nv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optekenen van een informatiesignaal.
JPH08203211A (ja) 1995-01-27 1996-08-09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KR100580538B1 (ko) 1996-11-18 2006-11-30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기록장치,기록매체및복수의정보블록을기록하는방법과복수의정보블록을판독하는판독장치
US6009058A (en) * 1997-05-13 1999-12-2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of reducing formatting time for rewritable compact disks by pre-formatting less than the entire standard logical format
JP3474110B2 (ja) 1997-08-25 2003-1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と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と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TR200002734T1 (tr) 1999-01-25 2001-01-2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Kayıt taşıyıcı ve kayıt taşıyıcının taranması için aygıt
JP4218168B2 (ja) 2000-02-18 2009-02-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ディスクフォーマット方法
JP2001332026A (ja) * 2000-05-23 2001-11-30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BRPI0108205B1 (pt) * 2000-12-11 2015-04-14 Konink Philips Eletronics N V Portador de registro do tipo em forma de disco opticamente inscritível, e, dispositivo para registro e/ou reprodução de um portador de registro do tipo inscritível
EP1386236B1 (en) * 2001-04-24 2007-02-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apping of consecutive regions for information blocks
JP3878442B2 (ja) * 2001-07-30 2007-02-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とプログラム
JP3932927B2 (ja) * 2002-02-20 2007-06-20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7104B2 (en) 2011-09-21 2016-07-19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RAM c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01393B1 (ko) 2012-01-02
EP1627386A1 (en) 2006-02-22
WO2004100159A1 (en) 2004-11-18
KR20060003082A (ko) 2006-01-09
TW200501118A (en) 2005-01-01
JP2006526235A (ja) 2006-11-16
US20070053267A1 (en) 2007-03-08
BRPI0410075A (pt) 2006-05-23
US7496017B2 (en) 2009-02-24
JP4686446B2 (ja) 2011-05-25
CN1784742B (zh) 201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4742A (zh) 用于格式化光盘的方法
EP1668643B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273419A (zh) 存储链接类型信息的记录介质及用其处理缺陷区的方法
US20080298188A1 (en)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a Record Carrier
US8407415B2 (en) De-icing of multi-layer storage media
US20080098051A1 (en) Managing Data Space on a Record Carrier
US795723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with reorganization of def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20080273434A1 (en) Defect Management on File Level
KR20060107746A (ko) 반대 트랙 경로 디스크에 대한 정보 기록
US20090304366A1 (en) Reliable video recording on optical discs
US7602676B2 (en) Method for recording a lead-out on an optical disc
US20100195461A1 (en) Multi-Session Pre-Recorded Storage Medium
WO2008032254A1 (en) A device for and a method of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a write-once medium
KR20080113294A (ko) 재기록형 광 디스크를 마운트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5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