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7936A - 光盘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7936A
CN1777936A CN 200480010418 CN200480010418A CN1777936A CN 1777936 A CN1777936 A CN 1777936A CN 200480010418 CN200480010418 CN 200480010418 CN 200480010418 A CN200480010418 A CN 200480010418A CN 1777936 A CN1777936 A CN 1777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ick
unit
optical disc
foc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800104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73473C (zh
Inventor
吉川昭
山田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77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7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34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34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控制装置,能在短时间内对具有多个信息面的光盘的目标信息面进行聚焦引导。用驱动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出信号使物镜接近具有多个信息面的光盘,由聚焦点通过检测电路检测最初的聚焦点位置的通过,当物镜从该位置进一步向光盘只接近预定量时,n转延迟电路输出反转指令,在改变物镜的方向并远离光盘后,聚焦引导电路将输出到致动器驱动电路的信号a从驱动信号发生电路切换为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并且启动控制电路进行聚焦引导。

Description

光盘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激光等光源将信号光学性地记录到信息载体(光盘)上、或者从信息载体再现信号的光盘控制装置,特别涉及进行聚焦控制的盘控制装置,该聚焦控制对光束的聚焦点进行控制。
背景技术
为了使用激光等光源对信息载体光学性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需要进行聚焦控制,使得信息载体的信息面总是处于光束的焦点(聚焦点)位置。为了实现这一点,在聚焦控制之前,进行所谓的聚焦引导动作,移动物镜将光束的焦点位置调整到信息载体的信息面。
另外,现有的光盘控制装置,通过缩短信息载体和物镜间的距离、即所谓的工作距离(working distance,以下简称为WD),实现光拾取器(pickup)的小型化(例如,日本特开平5-334687号公报)。
以下,参照图14、图15和图16说明现有的光盘控制装置。
图14是表示现有的光盘控制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在图14中,锯齿波信号发生电路45输出振幅逐渐增大的锯齿波信号。切换电路31切换锯齿波信号发生电路45的输出信号或者控制电路20的输出信号,并作为信号a发送到致动器(actuator)驱动电路21,致动器驱动电路21按照信号a使致动器22动作,由此驱动物镜23。
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是输出表示物镜23的焦点位置和光盘2的信息面2A的偏移量的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路,在后面对其进行详细描述。聚焦引导电路32B进行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向切换电路31输出指令g,由此实现聚焦引导动作。
图15是表示图14的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的内部结构例的电路图。在图15中,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通过光拾取器3内的4区光检测器(4分割光检测器)301,根据与入射的光束点302对应而检测出的信号,由2个加法器1201、1202生成作为4区光检测器301的对角和的(A+D)和(B+C)的加法信号,进而利用像散法(非点收差法)生成聚焦误差信号,该像散法由减法器1203生成(A+C)-(B+D)的差分信号。
接下来,参照图16说明以上那样构成的现有的光盘控制装置的聚焦引导动作。图16是图14中的各部分信号的波形图。
当从系统控制器30输出聚焦引导指令h时,基于从锯齿波信号发生电路45输出的振幅依次变化的锯齿波信号,通过致动器驱动电路21、致动器22来驱动物镜23。该锯齿波信号的振幅逐渐增大,当物镜23的焦点到达信息面2A时,聚焦引导电路32F进行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输出的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在该电平达到引导电平的定时(timing),向切换电路31输出切换指令g,将输出到致动器驱动电路21的信号a从锯齿波发生电路45的输出信号切换为控制电路20的输出信号,并且启动控制电路20,由此进行聚焦引导动作。
这样的光盘控制装置由于逐渐地增大锯齿波信号的振幅,因此到检测出聚焦误差信号为止要花费时间,其结果是聚焦引导动作需要时间。
特别是在光盘和物镜的间隔因光盘的面摆动(surfaceoscillation)或物镜的下垂而扩大时,到检测出聚焦误差信号为止的时间加长,聚焦引导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加长。
另外,在光盘有多个信息面的情况下,不能识别所检测出的聚焦误差信号是哪个信息面的聚焦误差信号,因此存在不能对目标信息面进行聚焦引导这样的问题。
特别是目标信息面距离物镜越远检测出的聚焦误差信号越多,因此难以引导到目标信息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光盘的内部有多个信息面的情况下,也能在短时间内对目标信息面进行聚焦引导的光盘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盘控制装置具有如下结构:包括会聚照射装置、聚焦移动装置、聚焦误差检测装置、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反转指令装置、驱动信号发生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聚焦引导(聚焦导入)装置。
会聚照射装置通过物镜将光束会聚照射到具有多个信息面的信息载体上。聚焦移动装置通过移动物镜使由会聚照射装置会聚的光束的焦点在信息载体的面的法线方向上移动。聚焦误差检测装置生成与光束对信息载体的各面的焦点的位置偏移对应的聚焦误差信号。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对光束的聚焦点已通过了信息载体的表面和各信息面进行检测。反转指令装置使用来自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来输出反转指令。驱动信号发生装置对聚焦移动装置输出使物镜接近信息载体的信号,并且按照反转指令切换成使物镜远离信息载体的信号并输出。控制装置使用聚焦误差信号控制聚焦移动装置,使得聚焦点追踪信息载体的各信息面。聚焦引导装置将动作从驱动信号发生装置切换到控制装置,由聚焦移动装置进行聚焦引导动作。
根据该结构,物镜不反复进行上下动作就能立刻进入引导动作,能缩短引导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另外,通过使物镜接近信息载体,并在聚焦点通过后立刻改变方向,能防止物镜不必要地接近信息载体,在物镜的WD狭小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物镜和信息载体发生冲突。
另外,本发明的光盘控制装置具有如下结构:来自驱动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信号在使物镜接近或者远离信息载体时的切换点,使驱动波形的倾斜逐渐地变化。
根据该结构,能防止物镜因惯性引起的反作用而振动,能总是得到稳定的聚焦误差信号,而不会产生不稳定的聚焦误差信号,对于聚焦引导动作也能确保稳定性。
另外,本发明的光盘控制装置具有如下结构:对具有多个信息面的信息载体进行与目标信息面对应的像差设定,根据聚焦误差信号的振幅值对目标信息面进行判别。此时,最好基于聚焦误差信号为极大及极小时的反射光量信号的电平和反射光量信号的电平的极大值,检测聚焦误差信号和反射光量信号的相位关系,由此判别目标信息面。
根据该结构,能从多个聚焦误差信号之中正确地判别目标信息面的聚焦误差信号,在聚焦引导时也能确实地引导到目标信息面,上述多个聚焦误差信号是从具有多个信息面的信息载体检测出的。
另外,本发明的光盘控制装置具有如下结构:当使物镜接近具有多个信息面的信息载体,并检测出最初的聚焦点位置的通过时,使物镜从该位置进一步向信息载体只接近预定量,在改变方向使物镜远离信息载体后,由聚焦引导装置进行聚焦引导动作。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物镜从最初的聚焦点向信息载体只接近预定量,能防止物镜不必要地接近信息载体,在WD狭小时也能防止物镜和信息载体发生冲突。除此之外,没有必要对具有多个信息面的信息载体判别信息面是否是目标面,因此能避免由判别错误引起的错误引导、以及物镜和信息载体发生冲突。另外,即使不进行信息面的判别,也能通过调节物镜的移动量、即预定量,对目标信息面进行聚焦引导。
另外,本发明的光盘控制装置具有如下结构:通过对具有多个信息面的信息载体根据聚焦误差信号的极大值及极小值出现的顺序检测光束的焦点位置,判别目标信息面。
根据该结构,能从多个聚焦误差信号之中正确地判别目标信息面的聚焦误差信号,在聚焦引导时也能可靠地引导到目标信息面,上述多个聚焦误差信号是从内部具有多个信息面的信息载体检测出的。
另外,本发明的光盘控制装置具有如下结构:包括面判别装置,对具有多个信息面的信息载体判别由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出的面是信息载体所包含的预定面;移动量设定装置,基于来自面判别装置的输出信号设定物镜的移动量;移动量管理检测装置B,对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出通过聚焦点之后聚焦点只移动由移动量设定装置设定的预定量B进行管理和检测;以及反转指令装置,使用来自移动量管理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来输出反转指令。
根据该结构,能确定面判别装置判别出的面是信息载体内部具有的信息面,由于从该确定了的信息面移动到目标信息面,因此能达成聚焦引导的可靠性和迅速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光盘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2是图1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各部分信号的波形图。
图3A是表示在无球面像差时图1的聚焦误差信号b的S字波形的各点在4区光检测器301上的光束点302的形状的图。
图3B是表示在有球面像差时图1的聚焦误差信号b的S字波形的各点在4区光检测器301上的光束点302的形状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光盘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5是在光盘的转速比较快时的图4的各部分信号的波形图。
图6是在光盘的转速比较慢时的图4的各部分信号的波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涉及的光盘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8A是说明在无球面像差时图7的聚焦误差信号b的S字波形和反射光量信号c的关系的图。
图8B是说明在有球面像差时图7的聚焦误差信号b的S字波形和反射光量信号c的关系的图。
图9是图7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各部分信号的波形图(例如,光盘的转速比较快时等)。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涉及的光盘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11是图10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各部分信号的波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13是在光盘有面摆动时图12的各部分信号的波形图。
图14是表示现有的光盘控制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的内部结构的电路图。
图16是图14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各部分信号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光盘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在图1中,对于与现有例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1中,盘1是具有第1信息面1A和第2信息面1B的2层叠层盘。像差设定器63对系统控制器30指定的信息面输出对光束不产生球面像差的像差设定值。像差调节器65根据像差设定器63的设定值经由像差调节器驱动电路64调节光束焦点的球面像差。
反射光量检测电路41输出与从盘1反射的光量成比例的信号(以下称为反射光量信号)c。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44在来自反射光量检测电路41的反射光量信号c大于或等于预定值C1v1的条件下,识别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输出的聚焦误差信号b的S字波形,在反射光量信号c小于预定值C1v1的条件下检测为已通过了聚焦点。
振幅检测电路62,基于聚焦误差信号b和从聚焦点通过检测电路44输出的聚焦点通过信号d,检测聚焦误差检测信号b的S字波形的振幅。信息面检测电路61在来自聚焦点通过检测电路44的信号输出时,如果从振幅检测电路62输出的振幅值大于预定值Bcmp,则检测为已通过了要进行引导的目标的信息面。
特性修正电路43在信息面检测电路61检测出是目标信息面的情况下,根据从振幅检测电路62输出的S字波形的振幅值b1A和基准值Bstd之比,对控制电路20的增益设定进行修正。
如果信息面检测电路61检测出已通过了目标信息面,则反转指令电路40向聚焦引导电路32A和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A输出反转指令f。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A在输出使物镜23接近或远离盘1的信号的情况下,驱动波形的倾斜不急剧变化地、平缓地改变驱动波形的倾斜地输出信号,当由系统控制器30启动h时,在一定期间内输出使物镜23在最初远离盘1的驱动信号,然后改变方向,输出接近盘1的驱动信号。聚焦引导电路32A,在反转指令电路40输出反转指令f,并已经处于反转状态的条件下,进行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并向切换电路31输出指令g,由此实现聚焦引导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1、图2和图3说明以上那样构成的盘控制装置的动作。
图2是图1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各部分信号的波形图。从系统控制器30分别向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A和像差设定器63发送聚焦引导指令h和目标信息面(在本实施例中为第1信息面1A)的信息。像差设定器63调整像差调整器65,使得对所指定的第1信息面1A不产生球面像差。同时,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A输出使物镜23远离盘1的方向的驱动信号,使得驱动波形的倾斜不急剧地变化。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A在使物镜23远离盘1预定量之后,切换为使物镜23接近盘1的方向的驱动信号,使得驱动波形的倾斜不急剧地变化。当物镜23接近盘1时,其聚焦点通过第2信息面1B,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输出聚焦点通过第2信息面1B的S字波形b1。
在此,参照图3A和图3B说明未产生球面像差时的S字波形和产生了球面像差时的S字波形。图3A和图3B是分别表示未产生球面像差时和产生了球面像差时的S字波形的各点的4区光检测器301上的光束点302的形状的图。
如图3A所示,在未产生球面像差时,在S字波形的峰和谷处光束点302为细线状。与此相对,如图3B所示,在产生了球面像差时,在物镜23的中央部和外周部,光束的集中方式不同,因此光束点内的光强度产生差别(中央部的光束点302a、外周部的光束点302b)。而且,S字波形的峰和谷处的光束点的形状不成细线状。因此,S字波形的峰和谷的绝对值变小,作为S字波形其振幅变小。
这样,振幅因产生了球面像差而变小的、对第2信息面1B的S字波形b1的振幅值(b1B)与输入到信息面检测电路61的预定值(Bcmp)进行比较,并判断为它不是目标信息面。当物镜23进一步接近盘1时,其聚焦点通过第1信息面1A,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输出聚焦点通过第1信息面1A的S字波形b2。信息面检测电路61与第2信息面1B时一样,根据在聚焦点通过信号d的定时检测出的S字波形b2的振幅(b1A)大于预定值(Bcmp),判断为该S字波形是目标信息面的波形。
当信息面检测电路61检测出目标信息面(在本实施例中为第1信息面1A)时,反转指令电路40将反转指令f输出到聚焦引导电路32A和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A。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A接受反转指令,切换为使物镜23远离盘1的方向的驱动信号,使得驱动波形的倾斜不急剧地变化。同时,当检测出信息面时,特性修正电路43将从振幅检测电路62输出的对第1信息面1A的S字波形b2的振幅值(b1A)与基准振幅值(Bstd)进行比较,并根据该比进行控制电路20的增益调整,使得聚焦引导后的控制增益变为适当的。同时,接受了反转指令f的聚焦引导电路32A变为能进行基于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的引导动作的状态。
当物镜23向远离盘1的方向移动,并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输出S字波形b3时,聚焦引导电路32A进行聚焦误差信号b(b3)的电平判定,在该电平达到引导电平的定时向切换电路31输出切换指令g,将输出到致动器驱动电路21的信号a从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A的输出信号切换为控制电路20的输出信号,并且通过启动控制电路20进行聚焦引导动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来自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的输出信号,使物镜23远离盘1预定量之后,改变方向并接近盘1,当从聚焦误差信号检测出聚焦点位置通过目标信息面时,进行驱动,使得立刻改变方向,远离盘1,接着,使用产生的聚焦误差信号进行聚焦引导动作,由此物镜23不反复进行上下动作就能立刻进入引导动作,能缩短引导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进而,使物镜23接近盘1,在聚焦点通过后立刻改变方向,由此能防止物镜23不必要地接近盘1,在WD狭小时也能防止物镜23和盘1发生冲突。
在检测出对目标信息面的S字波形时,特性修正电路43根据该振幅对控制电路20的增益进行最优化,由此只学习S振幅就能进一步缩短聚焦引导动作的时间,而没有必要驱动物镜23。
此外,聚焦点通过检测电路44为了检测聚焦点位置的通过,将来自反射光检测电路41的反射光量信号与聚焦误差信号一起使用,由此除去聚焦误差信号的噪声,进行可靠的聚焦点检测,这样能实现稳定的聚焦引导动作。
另外,在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A的输出信号改变物镜23的移动方向时,使驱动波形的倾斜逐渐地变化,使得其驱动波形的倾斜不急剧地变化,由此能防止物镜23振动,不产生不稳定的聚焦误差信号,能用稳定的聚焦误差信号确实地实现聚焦引导动作。
另外,对具有多个信息面的盘1使用像差调节器65控制光束的像差,并设定光束,使得目标信息面上不产生球面像差,由此能根据聚焦误差信号b的S字信号的振幅判别目标信息面,能以简单的结构对具有多个信息面的盘1判别目标信息面,对该信息面可靠地进行聚焦引导。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进行驱动,使得物镜23在最初远离盘1,但是,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利用开始时的物镜23的位置和盘1的面摆动的大小进行驱动,使得物镜23立刻接近盘1。
(实施方式2)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光盘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在图4中,对于与现有例和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4中,常数计算电路71,聚焦点通过检测电路44在检测出最初的S字波形后,基于物镜23要接近光盘1的距离L和盘电机24的转速Vrot,用以下的式(1)和式(2)计算在n转延迟电路70中设定的旋转等待转数n和在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A中设定的物镜23的驱动速度Vlns。
n=K×L×Vrot                        …(1)
Vlns=(L×Vrot)/n                    …(2)
在上述式(2)中,K是用于使驱动速度Vlns收敛在一定范围内的常数。
特别地,将式(1)的结果四舍五入为整数,求出旋转等待转数n。在此,作为预定距离L,确保为了至少使物镜23的焦点从表面1C移动到第1信息面1A,物镜23必须移动的距离。
n转延迟电路70基于聚焦误差信号b和聚焦点通过信号d,在光盘1从最初的S字波形的零交叉点旋转n转后,向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A输出反转指令f。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B输出使物镜23远离或接近光盘1的信号,至少使物镜23接近光盘1的速度由上述计算电路71设定。聚焦引导电路32B,在n转延迟电路70输出反转指令f并已处于反转状态的条件下,进行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按照其判断结果向切换电路31输出指令g,由此实现聚焦引导动作。
接着,对于以上那样构成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参照图4、图5和图6进行说明。
图5是在光盘1的转速Vrot比较快时的图4的各部分信号的波形图。
首先,聚焦引导指令h从系统控制器30发送到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B。同时,常数计算电路71,用此时的光盘1的转速Vrot,使用上述式(1)和式(2)计算等待转数n(=3)和物镜23的速度Vlns,在n转延迟电路70和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B中分别进行设定。
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B输出驱动信号,使得物镜23以由常数计算电路71设定的驱动速度Vlns接近光盘1。当物镜23接近光盘1时,其焦点通过光盘1的表面1C,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输出由此产生的S字波形(b1)。n转延迟电路70以最初的S字波形b1的零交叉点为起点,在光盘1旋转3转的时间(在这之间,输出对第2信息面1B的S字波形b2、对第1信息面1A的S字波形b3)之后,输出反转指令f。这相当于检测出最初的S字波形b1后物镜23向光盘1只接近预定距离L的定时。
n转延迟电路70输出的反转指令f输入到聚焦引导电路32B和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B。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B接受反转指令,切换为使物镜23远离光盘1的方向的驱动信号。同时,接受了反转指令f的聚焦引导电路32B变为能进行基于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的引导动作的状态。
另外,当物镜23向远离光盘1的方向移动,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输出S字波形(b4)时,聚焦引导电路32B进行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在该电平达到引导电平的定时向切换电路31输出切换指令g,将输出到致动器驱动电路21的信号a从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B的输出信号切换为控制电路20的输出信号,并且通过启动控制电路20,进行向第1信息面1A的聚焦引导动作。
图6是在光盘1的转速Vrot比较慢时的图4的各部分信号的波形图。
对来自系统控制器30的聚焦引导指令h的引导的基本动作,与光盘1的转速Vrot比较快时是相同的,但是光盘1的转速Vrot慢,因此旋转等待转数n从3变到2,并设定与之对应的物镜23的速度Vlns。另外,即使此时,输出反转指令f也相当于检测出最初的S字波形b1后物镜23向光盘1只接近预定距离L的定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常数计算电路71根据光盘1的转速Vrot和检测出最初的S字波形b1后要使物镜23接近光盘1的距离L,计算在n转延迟电路70中设定的旋转等待转数n和在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B中设定的物镜23的驱动速度Vlns。由此,物镜23不反复进行上下动作就能立刻进入引导动作,因此能缩短引导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另外,使物镜23接近光盘1,在从最初的S字波形b1向光盘1只接近了预定距离L的时刻,改变物镜23的方向,由此,物镜23不用不必要地接近光盘1,在WD狭小时也能防止物镜23和光盘1发生冲突。
另外,改变物镜23的方向,使为了引导而开始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的定时为光盘1从最初的S字波形b1的零交叉旋转n转后(n为整数),由此,即使在光盘1具有面摆动成分的情况下,在开始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时,也可以保证焦点一定比第1信息面1A靠里,可靠地向信息面1A进行聚焦引导。
另外,根据光盘1的转速Vrot计算旋转等待转数n和透镜移动速度Vlns,由此,即使光盘1的转速Vrot不同,也会使透镜移动速度Vlns大致保持恒定,因此能确保聚焦引导时的稳定性。并且,也能总是将物镜23从最初的S字波形检测到光盘1旋转n转后的移动量保持为预定距离L,能避免物镜23不必要地接近光盘1。另外,能不停下物镜23地进行驱动,因此能减少速度切换点,能将由物镜23的晃动带来的坏影响抑制到最低限度。
此外,在聚焦点通过检测电路44检测聚焦点位置的通过时,通过使用聚焦误差信号b和来自反射光量检测电路41的反射光量信号c,除去聚焦误差信号b的噪声,进行可靠的聚焦点检测,由此能实现稳定的聚焦引导。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B作为在使物镜23从最初接近光盘1的方向上对其进行驱动的电路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考虑光盘1的面摆动等进行驱动,使得物镜23在最初只远离光盘1预定距离,之后改变方向,并进行驱动,使得接近光盘1。
另外,作为使物镜23的移动量保持为预定距离L的方法,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而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即,使透镜移动速度Vlns恒定,而与光盘1的转速Vrot无关,在物镜23只移动预定距离L之后,在光盘1旋转n转之前,停在该位置,在从最初的S字波形检测到光盘1旋转n转后,改变方向。同样,旋转等待转数n也可以与转速Vrot无关地进行设定,而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3)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涉及的光盘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在图7中,对于与现有例、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7中,极大值/和极小值检测电路80在来自反射光量检测电路41的反射光量信号c大于或等于预定值C1v1的条件下,检测来自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的聚焦误差信号b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反射光量差检测电路81,在极大值/极小值检测电路80检测出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各自的定时,检测来自反射光量检测电路41的反射光量信号c的电平差ΔV。最大值检测电路82总是预先检测来自反射光量检测电路41的反射光量信号c的最大值,在从聚焦点通过检测电路44输出聚焦点通过检测信号d的定时,确定该最大值,并将该最大值信息发送到正归化电路(normalizing circuit:正归化电路)83。正归化电路83通过用来自最大值检测电路82的最大值Vmax除以来自反射光量差检测电路81的反射光量的电平差ΔV来进行正归化。信息面判别电路84通过将来自正归化电路83的正归化反射光量差与预定值Ncmp进行比较,判别是否与目标信息面相对应。反转指令电路40在来自n转延迟电路70的输出信号和来自信息面判别电路84的输出信号中哪一个早的输出信号的定时,输出反转指令f,并发送到聚焦引导电路32C和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C。
接着,参照图7、图8和图9说明上述那样构成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
图8A和图8B是分别说明在无球面像差时和在有球面像差时的聚焦误差信号b的S字波形和反射光量信号c的关系的图。图9是图7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各部分信号的波形图(例如,光盘1的转速Vrot比较快时等)。
在图9中,首先从系统控制器30向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C发送聚焦引导指令h。像差设定器63经由像差调节器驱动电路64由像差调节器65调节像差,使得对所指定的第1信息面1A不产生球面像差。另外,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C输出使物镜23以透镜移动速度Vlns接近光盘1的方向的驱动信号,该透镜移动速度Vlns是由常数计算电路71使用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式(1)和式(2)计算出的。当物镜23接近光盘1时,其焦点通过表面1C和第2信息面1B,并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输出由此产生的波形b1和b2。
在此,参照图8A和图8B说明未产生球面像差时的S字波形和产生了球面像差时的S字波形。
图8A示出了在未产生球面像差时S字波形的各点的4区光检测器301上的光束点302的形状,在无球面像差时,在S字波形的峰和谷,光束点302为细的线状。图8B示出了在产生了球面像差时S字波形的各点的4区光检测器301上的光束点的形状。在产生了球面像差时,由于在物镜23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光束的集中方式不同,因此在光束点内的光强度将产生偏差(内周侧的光束点302a、外周侧的光束点302b)。并且,S字波形的峰和谷处的光束点的形状不成细的线状。特别是在减小了4区光检测器301时,在S字波形的谷(或者峰)处光束点将从4区光检测器301溢出。另一方面,在S字波形的峰(或者谷)一侧,为即使在进一步离开零交叉点的位置,也不从4区光检测器301溢出的状态。即,聚焦误差信号b的S字波形和反射光量信号c的凸起的相位错开。
这样,对于产生了球面像差的表面1C和第2信息面1B,S字波形和反射光量信号c的相位错开。极大值/极小值检测电路80(图7)检测这些S字波形的峰和谷的定时,反射光量差检测电路81,计算在各自的定时来自反射光量检测电路41的反射光量信号的电平差ΔV。当聚焦点通过检测电路44检测出S字波形的通过时,最大值检测电路82确定最大值Vmax,并发送到正归化电路83。正归化电路83利用ΔV和Vmax计算正归化数据N(=ΔV/Vmax),信息面判别电路84将正归化数据N(图8B的N2)与预定值Ncmp进行比较,由于N2≥Ncmp,因此判断为该S字波形不与成为目标的第1信息面1A相对应。
另外,如图9所示,当物镜23进一步接近光盘1时,其聚焦点通过第1信息面1A,并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输出由此产生的S字波形b3。与表面1C和第2信息面1B的情况相同,极大值/极小值检测电路80、反射光量差检测电路81和最大值检测电路82动作,信息面判别电路84将来自正归化电路83的正归化数据N(图8A的N1)与预定值Ncmp进行比较,N1<Vcmp,因此判断为该S字波形与目标信息面1A相对应。
当将信息面判别电路84检测出了成为目标的第1信息面1A传送到反转指令电路40时,来自n转延迟电路70的反转指令是还未到的状况,反转指令电路40将反转指令f1输出到聚焦引导电路32C和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C。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C接受反转指令f1,并切换为使物镜23远离光盘1的方向的驱动信号。同时,接受了反转指令f1的聚焦引导电路32C变成能进行基于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的聚焦引导动作的状态。
另外,物镜23在远离光盘1的方向上移动,当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输出S字波形b4时,聚焦引导电路32C进行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在该电平达到引导电平的定时,向切换电路31输出切换指令g1,将输出到致动器驱动电路21的信号a从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C切换为控制电路20的输出信号,并且启动控制电路20,由此进行聚焦引导动作。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2一样,具有n转延迟电路70,在n转延迟电路70中设定由常数计算电路71根据光盘1的转速Vrot使用式(1)计算出的旋转等待转数n,在光盘1从最初检测出的S字波形b1的零交叉旋转n转的时间延迟后,向反转指令电路40提供输出信号。反转指令电路40在信息面判别电路84中的信息面判别适当地动作,并且已经输入了反转指令的情况下,忽略来自n转延迟电路70的输入。但是,在信息面判别电路84中的信息面判别因反射光量信号c所包含的噪声等原因而不能适当地动作,并且未输入反转指令的情况下,利用来自n转延迟电路70的输入信号输出反转指令f2。关于以后的动作,由于与实施方式2一样,因此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C的输出信号使物镜23接近光盘1,计算反射光量信号在聚焦误差信号b的峰和谷的定时的电平差,通过将用反射光量的最大值对其进行了正归化的值与预定值进行比较,检测目标信息面。当检测出目标信息面时,立刻改变方向,并驱动物镜23,使得远离光盘1,接着,使用产生的聚焦误差信号进行聚焦引导动作。由此,物镜23不反复进行上下动作就能立刻进入引导动作,因此能缩短聚焦引导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另外,由于使物镜23接近光盘1,在检测出目标信息面后,立刻改变方向,因此在WD狭小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物镜23和光盘1发生冲突,而物镜23不用不必要地接近光盘1。
另外,在聚焦点通过检测电路44检测聚焦点位置的通过时,通过使用聚焦误差信号b和来自反射光量检测电路41的反射光量信号c,除去聚焦误差信号b的噪声,进行可靠的聚焦点检测,由此能实现稳定的聚焦引导。
另外,即使在反射光量信号c有噪声等,用反射光量的最大值对反射光量信号的电平差进行正归化后的正归化数据N散乱,信启、面判别电路84对信息面判别失败了的情况下,也利用n转延迟电路70输出反转指令。因此,能可靠地进行聚焦引导动作,并且能防止物镜23与光盘1冲突,能实现可靠性高的光盘控制装置。
另外,在信息面判别失败了的情况下,使改变物镜23的方向并为了进行引导而开始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的定时在光盘1从最初的S字波形的零交叉旋转n转后(n为整数),由此,即使在光盘1具有面摆动成分的情况下,在开始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时,也能保证焦点一定比信息面1A靠里。这样,能可靠地对第1信息面1A进行聚焦引导动作,而不会失败。
另外,通过根据光盘1的转速Vrot计算旋转等待转数n和透镜移动速度Vlns,即使光盘1的转速Vrot不同,也会将透镜移动速度Vlns大致保持恒定,因此能确保聚焦引导时的稳定性。并且,在信息面判别失败了的情况下,也能将物镜23从最初的S字波形检测到光盘1旋转n转后的移动量总是保持为预定距离L,能避免物镜23不必要地接近光盘1。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C作为使物镜23从最初向接近光盘1的方向驱动的电路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考虑光盘1的面摆动等进行驱动,使得物镜23在最初只远离光盘1预定距离L,之后改变方向,并进行驱动,使得接近光盘1。
作为将物镜23的移动量保持为预定距离L的方法,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而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即,使透镜移动速度Vlns恒定,而与光盘1的转速Vrot无关,在物镜23只移动预定距离L后,直到光盘1旋转n转后停在该位置,在从最初的S字波形检测到光盘1旋转n转后改变方向。同样地,也可以与转速Vrot无关地设定旋转等待转数n,而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4)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涉及的光盘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在图10中,对于与现有例、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3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10中,信息面判别电路84A,根据正归化电路83输出的正归化后的反射光量差判别其S字波形是表面1C以外的S字波形,即、是第1信息面1A或者信息面1B的S字波形。也就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信息面判别的精度比实施方式3的信息面判别电路84差,有时不能正确地区别第2信息面1B和第1信息面1A。
常数计算电路71A在信息面判别电路84A检测出表面1C以外的S字波形为止,与实施方式3一样,用上述式(1)和式(2)计算距离L、旋转等待转数n和驱动速度Vlns,并且当信息面判别电路84A检测出表面1C以外的S字波形时,根据检测出第2信息面1B的S字波形后物镜23要接近光盘1的距离S、盘电机24的转速Vrot,用以下的式(3)和式(4)计算在后述的m转延迟电路72中设定的旋转等待转数m、在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D中设定的物镜23的驱动速度Vlns2。
m=K×S×Vrot                       …(3)
Vlns2=(S×Vrot)/m                  …(4)
在此,作为预定距离S要确保为了至少使物镜23的焦点从第2信息面1B移动到第1信息面1A,物镜23必须移动的距离。L和S的关系为L>S,当考虑包含个体偏差地使之确实地移动预定量时,L和S的差大于从表面1C到第2信息面1B的距离。
m转延迟电路72基于来自信息面判别电路84A的输出信号和来自聚焦点通过检测电路44的输出信号,从第1信息面1A或者第2信息面1B的S字波形的零交叉点到光盘1旋转m转后,对反转指令电路40A输出信号。
反转指令电路40A在来自n转延迟电路70的输出信号和来自m转延迟电路72的输出信号中哪一个早的输出信号的定时输出反转指令f,并发送到引导电路32A和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D。
接着,参照图11说明以上那样构成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图11是图10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各部分信号的波形图。
在图11中,聚焦引导指令h从系统控制器30发送到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D。像差设定器63调整像差调整器65,使得对所指定的第1信息面1A不产生球面像差。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D输出驱动信号,该驱动信号是使物镜23以常数计算电路71A从式(1)和式(2)计算出的透镜移动速度Vlns接近光盘1的方向的驱动信号。当物镜23接近光盘1时,其焦点通过表面1C和第2信息面1B,并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输出由此产生的S字波形b1和b2。
极大值/极小值检测电路80输出这些S字波形b1、b2的峰和谷的定时,反射光量差检测电路81计算反射光量检测电路41在该定时的输出值的差ΔV。当聚焦点通过检测电路44检测出S字波形的通过时,最大值检测电路82确定最大值Vmax,并发送到正归化电路83。正归化电路83用ΔV和Vmax计算正归化数据N(=ΔV/Vmax),通过信息面判别电路84A对正归化数据N与预定值Ncmp进行比较,判断为第2个S字波形b2不是表面1C的波形。此时,如箭头AR所示,如果能进行信息面的判别,则盘电机24的旋转相位信号与判别出的S字波形b2的零交叉点一致。
常数计算电路71A根据此时的光盘1的转速Vrot使用上述式(3)和式(4)计算等待转数m=1和物镜23的速度Vlns2,并在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D和m转延迟电路72中进行设定。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D输出驱动信号,使得物镜以常数计算电路71A计算出的驱动速度Vlns2接近光盘1。m转延迟电路72以第2信息面1B的S字波形b2的零交叉点为起点,在光盘1旋转1转的时间后,向反转指令电路40A输出信号。这相当于检测出第2个S字波形b2后物镜23向光盘1只接近预定距离S的定时。
由于m转延迟电路72的输出信号比n转延迟电路70的输出信号先输入到反转指令电路40A,因此反转指令电路40A在m转延迟电路72的输出定时输出反转指令f1。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D接受反转指令f1,并切换为使物镜23远离光盘1的方向的驱动信号。同时,接受了反转指令f1的聚焦引导电路32D变为能进行基于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的引导动作的状态。
当物镜23在远离光盘1的方向上移动,并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输出S字波形b4时,聚焦引导电路32D进行聚焦误差信号b4的电平判定,在该电平达到引导电平的定时向切换电路31输出切换指令g,将输出到致动器驱动电路21的信号a从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D的输出信号切换为控制电路20的输出信号,并且通过启动控制电路20来进行聚焦引导动作。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同样地设置有n转延迟电路70,由于反射光量检测电路41的输出信号所包含的噪声等原因而不能进行信息面判别电路84A的信息面判别时,利用来自n转延迟电路70的输入信号输出反转指令f。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D的输出信号使物镜23接近光盘1,计算聚焦误差信号b在峰和谷的定时的反射光量差,通过将用反射光量的最大值对其进行正归化后的值与预定值进行比较,信息面判别电路84A检测表面1C以外的信息面,之后m转延迟电路72在旋转1(=m)转后输出信号,反转指令电路40A输出反转指令f。由此,检测第2信息面1B,之后使物镜23向光盘1只接近距离S,这样即使信息面判别电路84A的精度低,也不使物镜23接近光盘1,在WD狭小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物镜23与光盘1发生冲突。
另外,将聚焦误差信号b和反射光量信号c一起用于聚焦点通过检测电路44检测聚焦点位置的通过,由此除去聚焦误差信号b的噪声,进行可靠的聚焦点检测,从而能实现稳定的聚焦引导。
另外,即使在反射光量信号c有噪声等,用反射光量的最大值对反射光量差进行正归化后的值N散乱,信息面判别电路84的信息面判别失败了的情况下,由于利用n转延迟电路70输出反转指令,因此能可靠地进行聚焦引导动作,并且能防止物镜23与光盘1冲突,能实现可靠性高的光盘控制装置。
另外,使在改变物镜23的方向并为了进行引导而开始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的定时在从最初的S字波形的零交叉到光盘1旋转n转后(n为整数)、以及从表面1C以外的S字波形的零交叉到光盘1旋转m转后(m为整数),由此,即使在光盘1具有面摆动成分的情况下,在开始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时,也能保证焦点一定比信息面1A靠里。这样,能可靠地对第1信息面1A进行聚焦引导。
另外,通过根据光盘1的转速Vrot计算旋转等待转数n及m、透镜移动速度Vlns及Vlns2,即使光盘1的转速Vrot不同,也会将透镜移动速度Vlns及Vlns2大致保持恒定,因此能确保聚焦引导时的稳定性。
并且,能将物镜23从最初的S字波形的检测到光盘1旋转n转后的移动量和物镜23从表面1C以外的S字波形的检测到光盘1旋转m转后的移动量分别总是保持为预定距离L和S,能避免物镜23不必要地接近光盘1。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C作为使物镜23从最初向接近光盘1的方向驱动的电路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考虑光盘1的面摆动等进行驱动,使得物镜23在最初只远离光盘1预定距离,之后改变方向,并进行驱动,使得接近光盘1。
作为将物镜23的移动量保持为预定距离L或者S的方法,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而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即,使透镜移动速度Vlns或者Vlns2恒定,而与光盘1的转速Vrot无关,在物镜23只移动预定距离L或者S后,直到光盘1旋转了n转或者m转为止都停在该位置,在旋转n转或者m转后,改变方向。同样地,也可以与转速Vrot无关地设定旋转等待转数n或者m,而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5)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涉及的光盘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在图12中,对于与现有例、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3和实施方式4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S字极性判别电路90在来自反射光量检测电路41的反射光量信号c大于或等于预定值C1v1的条件下,基于来自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的聚焦误差信号b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出现的顺序,在例如极小值接着极大值出现时,输出+1,在极大值接着极小值出现时,输出-1。焦点位置判别电路91,在反射光量信号c小于或等于预定值C1v1时,对来自S字极性判别电路90的输出信号进行加法运算,基于该运算值判别现在的焦点位置,并且,由此检测焦点已通过了目标信息面,输出反转指令f。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E输出使物镜23远离或者接近光盘1的信号。
接着,参照图12和图13的波形图说明以上那样构成的光盘控制装置的动作。
在图13中,光盘1具有面摆动成分,示意性地表现了照射激光束的部分因光盘1的旋转而上下晃动,是与图13中的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E的输出信号a重叠的正弦波。这些正弦波中,实线、虚线、点划线分别表示表面1C、第2信息面1B、第1信息面1A的面摆动成分。
首先,聚焦引导指令h从系统控制器30发送到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E。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E输出使物镜23以预定的速度接近光盘1的方向的驱动信号。当物镜23接近光盘1时,其焦点通过表面1C,由此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输出接着极大值出现极小值的S字波形b1,S字极性判别电路90输出+1。在该时刻,焦点位置判别电路91内部的计数值为+1。
进而,当物镜23接近光盘1时,其焦点通过第2信息面1B,由此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输出接着极大值出现极小值的S字波形b2,S字极性判别电路90输出+1。在该时刻,焦点位置判别电路91内部的计数值为+2。
当在此状态下在使物镜23接近光盘1的方向上对其进行驱动时,物镜23和光盘1的距离因光盘1具有的面摆动而加大,焦点依次通过第2信息面1B、表面C,由此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连续两次输出接着极小值出现极大值的S字波形(b3、b4),S字极性判别电路90两次输出-1。从而,焦点位置判别电路91内部的计数值按+1、0变化。
当在此状态下在物镜23接近光盘1的方向上对其进行驱动时,因面摆动而造成的光盘1的晃动平息,焦点依次通过表面1C(S字波形b5)、第2信息面1B(S字波形b6)、第1信息面1A(S字波形b7),此次,S字极性判别电路90输出+1。此时,焦点位置判别电路91,其内部的计数值按+1、+2、+3变化,在变为+3的定时,向聚焦引导电路32E和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E输出反转指令f。
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E接受反转指令f,切换为使物镜23远离光盘1的方向的驱动信号。同时,接受了反转指令f的聚焦引导电路32E变为能进行基于聚焦误差信号b的电平判定的引导动作的状态。
当物镜23在远离光盘1的方向上移动,并从聚焦误差检测电路12输出S字波形b8时,聚焦引导电路32E进行聚焦误差信号b8的电平判定,在该电平达到引导电平的定时向切换电路31输出切换指令g,将输出到致动器驱动电路21的信号a从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E切换为控制电路20的输出信号,并且通过启动控制电路20进行聚焦引导动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E的输出信号使物镜23接近光盘1,根据聚焦误差信号b的峰和谷出现的顺序判别S字极性,根据该判别结果判别焦点的位置,由此检测目标信息面。接着,当检测出目标信息面时,立刻改变方向,并驱动物镜23,使得远离光盘1,接着,使用产生的聚焦误差信号b进行聚焦引导动作。这样,物镜23不反复进行上下动作就能立刻进入聚焦引导动作,因此能缩短聚焦引导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并且,通过使物镜23接近光盘1,并在检测出目标信息面后立刻改变方向,物镜23不用不必要地接近光盘1,在WD狭小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物镜23和光盘1发生冲突。
S字极性判别电路90和焦点位置判别电路91在各自的动作中,通过使用聚焦误差信号b和来自反射光量检测电路41的反射光量信号c,除去聚焦误差信号b的噪声,进行可靠的动作,由此能实现稳定的聚焦引导。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驱动信号发生电路42E作为使物镜23从最初到在接近光盘1的方向上对其进行驱动的电路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考虑光盘1的面摆动进行驱动,使得在最初使物镜23只远离光盘1预定距离,之后改变方向,并进行驱动,使得接近光盘1。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物镜不反复进行上下动作就能立刻进入聚焦引导动作,因此能缩短聚焦引导动作所需要的时间。
并且,物镜不用不必要地接近光盘,在WD狭小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物镜和光盘发生冲突。
另外,对于内部具有多个信息面的光盘,也能可靠地检测目标信息面,能对目标信息面进行可靠的聚焦引导动作。

Claims (18)

1.一种光盘控制装置,包括:
会聚照射装置,经由物镜对具有多个信息面的信息载体会聚照射光束;
聚焦移动装置,通过移动上述物镜,使由上述会聚照射装置所会聚的光束的焦点在上述信息载体的面的法线方向上移动;
聚焦误差检测装置,生成聚焦误差信号,该聚焦误差信号对应于光束相对上述信息载体的各面的焦点的位置偏移;
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光束的聚焦点已通过了上述信息载体的表面和各信息面;
反转指令装置,使用来自上述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来输出反转指令;
驱动信号发生装置,对上述聚焦移动装置输出使上述物镜接近上述信息载体的信号,并且按照上述反转指令切换为使上述物镜远离上述信息载体的信号,并输出;
控制装置,使用上述聚焦误差信号控制上述聚焦移动装置,使得聚焦点追踪上述信息载体的各信息面;以及
聚焦引导装置,将动作从上述驱动信号发生装置切换到上述控制装置,由上述聚焦移动装置进行聚焦引导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包括:
学习装置,检测并学习上述聚焦误差信号的振幅;以及
特性修正装置,使用上述学习装置在聚焦点通过时的学习内容,对上述控制装置的控制增益特性进行修正,使得聚焦引导后的控制动作稳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包括:
反射光量检测装置,检测与来自上述信息载体的反射光的光量对应的信号;
上述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基于来自上述反射光量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检测聚焦点的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信号发生装置输出在切换与上述反转指令对应的信号时驱动波形的倾斜逐渐地变化的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包括:
振幅检测装置,检测上述聚焦误差信号的振幅;
球面像差调节装置,按照目标面对由上述会聚照射装置所会聚的光束的焦点的球面像差量进行可变设定;以及
信息面检测装置,使用来自上述振幅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从上述信息载体的多个信息面检测上述目标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包括:
相位关系检测装置,基于上述聚焦误差信号取极大值和极小值时来自上述反射光量检测装置的反射光量信号的电平、以及来自上述反射光量检测装置的反射光量的极大值,检测上述聚焦误差信号和上述反射光量信号的相位关系;
上述信息面检测装置基于从上述相位关系检测装置输出的相位关系,从上述信息载体的多个信息面检测上述目标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相位关系检测装置检测上述聚焦误差信号和上述反射光量信号的相位关系时,以上述聚焦误差信号取极大值和极小值时来自上述反射光量检测装置的反射光量信号的电平大于或等于预定值为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包括:
移动量管理检测装置A,对上述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出通过聚焦点后聚焦点移动的预定量进行管理和检测;
上述反转指令装置基于来自上述移动量管理检测装置A的输出信号,输出反转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包括:
旋转驱动装置,以预定的转速对上述信息载体进行旋转驱动;以及
转数管理检测装置,以上述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已检测出通过聚焦点的上述信息载体的位置为基准,对上述信息载体只旋转了预定的转数后来到上述基准位置进行管理和检测;
上述反转指令装置使用来自上述移动量管理检测装置A的输出信号和来自上述转数管理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输出上述反转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包括:
信息面判别装置,判别上述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出的面是否是进行引导的目标面;
上述反转指令装置使用来自上述移动量管理检测装置A的输出信号和来自上述信息面判别装置的输出信号,输出上述反转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包括:
S字极性判别装置,在上述焦点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光束相对上述信息载体的各信息面的焦点位置时,输出由上述聚焦误差信号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形成的S字信号,并判别是极大值之后为极小值的顺序,还是极小值之后为极大值的顺序;
焦点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光束相对上述信息载体内的各信息面的焦点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包括:
反射光量检测装置,检测与来自上述信息载体的反射光量对应的信号;
在上述焦点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光束相对上述信息载体内的各信息面的焦点位置时,以上述聚焦误差信号取极大值和极小值时来自上述反射光量检测装置的反射光量信号的电平大于或等于预定值为条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包括:
面判别装置,判别由上述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面是上述信息载体所包含的预定面;
移动量设定装置,基于来自上述面判别装置的输出信号,设定上述物镜的移动量;
移动量管理检测装置B,对上述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出通过聚焦点后聚焦点只移动由上述移动量设定装置所设定的预定量B进行管理和检测;以及
反转指令装置,使用来自上述移动量管理检测装置B的输出信号,输出反转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包括:
旋转驱动装置,以预定的转速对上述信息载体进行旋转驱动;
转数管理检测装置,以上述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已检测出通过聚焦点的上述信息载体的位置为基准,对上述信息载体只旋转了预定的转数后来到上述基准位置进行管理和检测;
上述反转指令装置使用来自上述移动量管理检测装置B的输出信号和来自上述转数管理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输出上述反转指令。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包括:
移动量管理检测装置A,对上述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出通过聚焦点后聚焦点只移动预定量A进行管理和检测;
面判别装置,判别由上述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面是上述信息载体所包含的预定面;
移动量设定装置,基于来自上述面判别装置的输出信号,设定上述物镜的移动量;以及
移动量管理检测装置B,对上述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出通过聚焦点后聚焦点只移动由上述移动量设定装置所设定的预定量B进行管理和检测;
上述反转指令装置按照来自上述移动量管理检测装置B的输出信号的产生定时和来自上述移动量管理检测装置A的输出信号的产生定时中的任意一个输出反转指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包括:
旋转驱动装置,以预定的转速对上述信息载体进行旋转驱动;
转数管理检测装置,以上述聚焦点通过检测装置已检测出通过聚焦点的上述信息载体的位置为基准,对上述信息载体只旋转了预定的转数后来到上述基准位置进行管理和检测;
上述反转指令装置使用来自上述移动量管理检测装置A的输出信号、或在来自上述移动量管理检测装置A的输出信号之外还使用来自上述转数管理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输出上述反转指令。
17.根据权利要求9、14或16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包括:
转数设定装置,按照上述信息载体的转速计算上述预定的转数,在上述转数管理检测装置中设定计算出的上述预定的转数。
18.根据权利要求8、13或15所述的光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盘控制装置还包括:
速度设定装置,按照上述信息载体的转速计算驱动上述物镜的速度,在上述驱动信号发生装置中设定计算出的速度。
CNB2004800104185A 2003-04-18 2004-04-16 光盘控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734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3854/2003 2003-04-18
JP2003113854 2003-04-18
JP155341/2003 2003-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7936A true CN1777936A (zh) 2006-05-24
CN100373473C CN100373473C (zh) 2008-03-05

Family

ID=36766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104185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73473C (zh) 2003-04-18 2004-04-16 光盘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73473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4199A (zh) * 2010-07-08 2012-0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7719A (en) * 1987-08-28 1991-12-31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disk access system
JPH08203108A (ja) * 1995-01-30 1996-08-09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3268627B2 (ja) * 1996-07-10 2002-03-25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1049880A (ja) * 1996-08-05 1998-02-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のフォーカスサーチ回路及びフォーカスサーチ方法
JP3367444B2 (ja) * 1999-02-18 2003-01-14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の記録再生装置に適用される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CN1178215C (zh) * 2001-06-21 2004-12-01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调整光驱聚焦伺服误差信号电平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4199A (zh) * 2010-07-08 2012-0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装置
CN102314199B (zh) * 2010-07-08 2013-05-2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73473C (zh) 2008-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843C (zh) 对具有多个信号记录表面的记录媒体读和/或写数据的设备
CN1244006A (zh) 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和光学记录与再现方法
CN1184622C (zh) 光信息再生装置以及信号处理电路
CN1519820A (zh) 光盘面识别系统和光盘驱动器
CN1725322A (zh) 光学头、用于装配透镜的设备和方法
CN1805022A (zh) 光盘装置、聚焦位置控制方法和聚焦位置控制装置
CN1180408C (zh) 光学摄像管设备
CN1282956C (zh) 光盘装置和光拾取器
CN101042892A (zh) 全息存储器介质、全息存储器设备和全息记录设备
CN1201294C (zh) 光盘、物镜驱动和光头控制方法及光头的记录/再现方法
CN1165895C (zh) 光学读出装置中的慧差校正方法和装置
CN1150529C (zh) 光拾取头驱动装置、驱动方法以及包含其的光盘装置
CN1311447C (zh) 光盘装置
CN1271615C (zh) 从光存储介质中读取数据的光学拾取装置和设备
CN1181473C (zh) 盘记录与/或再现方法和装置及倾斜探测方法
CN1181474C (zh) 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CN1293547C (zh) 光盘设备
CN1505815A (zh) 信息再现装置和光记录介质
CN1221953C (zh) 像差检测方法和使用其的光记录再现方法与光记录再现装置
CN1210698C (zh) 伺服调节设备和方法、信息再现和信息记录设备和方法
CN1777936A (zh) 光盘控制装置
CN1059973C (zh) 无需利用预制光道在光盘上记录信息的装置
CN1237524C (zh) 光盘装置
CN1828745A (zh) 衍射光栅、光拾取器和光盘装置
CN1542783A (zh) 光拾取器和具有该光拾取器的信息再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