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压产生电路及包括该驱动电压产生电路的显示装置,其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电压产生电路,包括:脉冲电压产生单元,产生预定脉冲电压;第一电压产生单元,连接在所述脉冲电压产生单元上,并产生第一电压;第一二极管单元和第二二极管单元,共同连接在所述脉冲电压产生单元上,各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第二电压产生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单元,并产生第二电压;以及第三电压产生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二极管单元,并产生第三电压。
优选地,所述第一及第二二极管单元各包括至少两个在正向及反向彼此并联的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第二及第三电压产生单元各包括至少一个电荷泵电路。
优选地,所述电荷泵电路包括两个二极管和两个电容器。
优选地,所述脉冲电压具有高电平和低电平,并且所述第一电压产生单元产生实际与所述脉冲电压的高电平相同的电压。
优选地,所述第一二极管单元包括:第一节点,连接在所述脉冲电压产生单元上;第二节点,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压产生单元上;第一及第二二极管,连接在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第一方向;以及第三及第四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及第二二极管并列连接,并连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二二极管单元包括:第三节点,连接在所述第三电压产生单元;第五二极管,连接在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之间的所述第一方向;以及第六二极管,与所述第五二极管并联,并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一及第二电荷泵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包括:第四节点,通过第七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压连接;第一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四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第五节点,通过第八二极管与所述第四节点连接;以及第二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五节点与接地电压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电荷泵电路包括:第六节点,通过第九二极管连接在所述第五节点;第三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六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并通过第十二极管连接到第六节点;以及第四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与所述接地电压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三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三电荷泵电路,其中所述第三电荷泵电路包括:第七节点,通过第十一二极管连接在接地电压上;第五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七节点之间;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十二二极管与所述第七节点连接,并输出所述第三电压;第六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接地电压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三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并通过第十三二极管连接在所述第一节点;以及第七至第九电容器,并联在所述第三输出端和接地电压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压满足以下公式:
V2=[(Vsw×(1+Ncp))-(2×Ncp×Vth)]-(2×Vth×Nd×Ncp)
其中,V2为所述第二电压,Vsw是所述脉冲电压的大小,Ncp是属于所述第二电压产生单元的电荷泵电路的数量,Vth是所述二极管的临界电压,Nd是包括在第一二极管单元并设置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二极管的数量。
优选地,所述第三电压满足以下公式:
V3=-[((Vsw×Ncp)-(2×Ncp×Vth))-(2×Vth×Nd×Np)]
其中,V3为第三电压,Vsw是所述脉冲电压的大小,Ncp是属于所述第三电压产生单元的电荷泵电路的数量,Vth是所述二极管的临界电压,Nd是包括在第二二极管单元并设置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二极管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驱动电压产生器,产生第一至第三电压;灰度电压产生器,基于所述第一电压产生多个灰度电压;以及栅极驱动器,基于第二和第三电压产生栅极信号,其中,所述驱动电压产生器包括:脉冲电压产生单元,产生预定脉冲电压;第一电压产生单元,连接在所述脉冲电压产生单元并产生第一电压;第一及第二二极管单元,共连接在所述脉冲电压产生器上,分别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第二电压产生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单元,并产生所述第二电压;以及第三电压产生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二极管单元,并产生所述第三电压。
优选地,所述第一及第二二极管单元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在正向及反向彼此并联的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第二及第三电压产生单元各包括至少一个电荷泵电路。
优选地,所述电荷泵电路包括两个二极管和两个电容器。
优选地,还包括排列成矩阵的多个像素,所述每一个像素包括开关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电压用于打开所述开关元件,所述第三电压用于关闭所述开关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地描述,其中附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具有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而并不局限于在此示出的实施例。
附图中,为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通篇说明书中,相同的标号指向相同的元件。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薄膜、区域、基片、或面板等的元件位于另一个元件“之上”时,是指可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之上,也可能在其间存在干涉元件。相反地,当元件“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之上时,是指其间没有干涉元件。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的结构和等效电路。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面板组件300;与面板组件连接的栅极驱动器400和数据驱动器500;连接在数据驱动器500的灰度电压产生器800;驱动电压产生器700;以及用于控制上述元件的信号控制器600。
面板组件300包括多个显示信号线G1-Gn和D1-Dm以及连接到显示信号线G1-Gn和D1-Dm的多个像素Px,并且排列成矩阵。面板组件300包括下部面板100和上部面板200。
显示信号线G1-Gn和D1-Dm设置在下部面板100上,并且包括用于传送栅极信号(也称“扫描信号”)的多个栅极线G1-Gn,以及用于传送数据信号的数据线D1-Dm。栅极线G1-Gn在行的方向延伸,且几乎彼此平行,而数据线D1-Dm在列的方向延伸,且几乎彼此平行。
各像素包括连接在其中一条栅极线G1-Gn以及其中-条数据线D1-Dm上的开关元件Q。开关元件Q设置在下部面板100上并具有三个端子:连接到其中一条栅极线G1-Gn上的控制端子;连接到其中一条数据线D1-Dm上的输入端子;以及连接到像素电路PX上的输出端子。
在作为平面显示装置示例的主动矩阵LCD中,面板组件300包括下部面板100、上部面板200、及设置于下部面板100和上部面板200之间的液晶层3,显示信号线G1-Gn和D1-Dm以及开关元件Q形成在下部面板100上。各像素电路PX包括与开关元件Q并联的液晶电容器CLC及存储电容器CST。而且根据需要可以省略存储电容器CST。
液晶电容器CLC包括位于下部面板100上的像素电极190、位于上部面板200上的共电极270、以及作为像素190和共电极270之间的电介质的液晶层3。像素电极190连接在开关元件Q,并且共电极270覆盖上部面板200的整个表面,并接收共电压Vcom。可选择地,像素电极190和共电极270均形成于下部面板100上,其中该像素电极和共电极为带状或杆状。
存储电容器CST是LC电容器CLC的辅助电容器。存储电容器CST包括像素电极190以及设置在下部面板100上的单独的信号线(未示出),并且与像素电极190重叠,该像素电极具有设置在像素电极190和单独的信号线之间的绝缘体。存储电容器CST接收预定电压,例如共电压Vcom。可选择地,存储电容器CST包括像素电极190和称为之前栅极线的相邻栅极线,其与像素电极190重叠,而该像素电极具有设置在像素电极190和之前栅极线之间的绝缘体。
为了显示颜色,各像素单独代表一种原色,例如红、绿、和蓝色(空间分隔)或者在时间上顺序代表三原色(时间分隔),从而可以获得所需的颜色。图2示出了空间分隔的实施例,其中各像素包括滤色镜230,其在与像素电极190相对的上部面板200的区域上代表一种三原色。可选择地,滤色镜230设置在下部面板100的像素电极190之上或其下方。
在面板组件300的下部面板100和上部面板200的外表面上附着有用于偏光的偏光器(未示出)。
再次参照图1,驱动电压产生器700产生基准电压AVDD、栅极开通电压Von、及栅极关闭电压Voff,并将基准电压AVDD提供到灰度电压产生器800,将栅极开通电压Von及栅极关闭电压Voff提供给栅极驱动器400。
灰度电压产生器800基于来自驱动电压产生器700的基准电压AVDD产生与像素的透射率相关的一组或两组灰度电压。当产生两组灰度电压时,一组中的灰度电压相对于共电压Vcom具有正的极性,而另一组中的灰度电压相对于共电压Vcom具有负的极性。
栅极驱动器400将来自驱动电压产生器700的栅极开通电压Von和栅极关闭电压Voff结合以产生数据信号用于供给到栅极线G1-Gn。栅极驱动器为移位寄存器,其包括排成列的多个级。
数据驱动器500连接在面板组件300的数据线D1-Dm,选择来自灰度电压产生器800的灰度电压,以作为数据电压提供到数据线D1-Dm上。
信号控制器600控制栅极驱动器400及数据驱动器500。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显示装置的操作。
信号控制器600从外部图像控制器(未示出)接收图像信号R、G、B并且输出控制图像信号R、G、B显示的输入控制信号。输入控制信号包括:例如,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主时钟MCLK、以及数据使能信号DE。在产生栅极控制信号CONT1及数据控制信号CONT2之后以及在相应输入控制信号处理适于面板组件300的操作的图像信号R、G、B之后,信号控制器600将栅极控制信号CONT1提供给栅极驱动器400,并且将数据控制信号CONT2和已处理的图像信号DAT提供给数据驱动器500。
栅极控制信号CONT1包括指令帧的开始的栅极驱动器的垂直同步开始信号STV;控制栅极开通电压Von的输出时间的栅极时钟信号CPV;以及限定栅极开通电压Von的宽度的输出使能信号OE。
数据控制信号CONT2包括通知水平周期的开始的数据驱动器500的水平同步开始信号STH;指示数据驱动器500向数据线D1-Dm提供适当数据电压的负载信号LOAD;及数据时钟信号HCLK。数据控制信号CONT2还可包括反相控制信号RVS,用于反相数据电压的极性(相对于供电压Vcom)。
数据驱动器500从信号控制器600接收用于像素行的处理的图像信号DAT,并将该处理的图像信号DAT转换为模拟电压,该模拟电压选择响应于来自信号控制600的数据控制信号CONT2从灰度电压产生器800供给的灰度电压。
响应于来自信号控制器600的栅极控制信号CONT1,栅极驱动器400将栅极开通电压Von施加于栅极线G1-Gn,从而开启连接到栅极线G1-Gn上的开关元件Q。
数据驱动器500将用于开关元件Q的打开时间数据电压施加到相应的数据线D1-Dm(其称为“一个水平周期”或“1H”,并且与水平同步信号Hsync、数据使能信号DE、以及栅极时钟信号CPV的一个周期相等)。数据电压依次通过打开的开关元件Q被供给到相应的像素。
供给像素上的数据电压和供电压Vcom之间的差代表LC电容器CLC的变化的电压,也即,像素电压。液晶分子取决于像素电压的大小定向,而该定向决定了通过LC电容器CLC的光的极化(polarization)。而偏光器将光的极化转换为光的透射率。
通过重复上述过程,所有的栅极线G1-Gn在帧内顺次接收栅极开通电压Von,从而将数据电压供给到各像素。在图1所示的LCD的情况下,当完成一帧并且下一个帧开始时,控制施加到数据驱动器500上的反相控制信号RVS,从而反相数据电压的极性(“帧反相”)。可控制反相控制信号RVS,从而反相一帧中数据线中通过的数据电压的极性(也即,“行反相”,“点反相”),或反相一个包中的数据电压的极性(也即,“列反相”,“点反相”)。
下面参照图3至图5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压产生器。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电压产生电路的电路图;图4及图5是图3所示的节点电压和栅极开通电压及栅极关闭电压的波形图。这里的波形图是通过图3中所示电路的SPICE模拟而获得的。
参照图3-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电压产生器700包括脉冲产生单元710、与脉冲产生单元710并联的多个二极管单元DG1-DG2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RVG、连接在各二极管单元DG1、DG2的多个电荷泵(charge pump)电路CP1-CP3。
脉冲产生单元710通常包括集成电路IC,并接收预定电压VCC,例如,接收3.3V电压,以产生图4及图5示出的振幅为10V的周期函数。
二极管单元DG1包括两对二极管d5-d8,其并联在节点N1和节点N2之间,并设置在正向和反向,并且二极管单元DG2包括一对二极管d10、d11,其并联在节点N1和节点N3之间,并设置在正向和反向。
各电荷泵电路CP1-CP3包括两个二极管和两个电容器。
即,电荷泵电路CP1包括两个二极管d1、d2以及两个电容器C1、C2,电荷泵电路CP2包括两个二极管d3、d4以及两个电容器C3、C4,以及电荷泵电路CP3包括两个二极管d12、d13以及两个电容器C8、C9。
电容器C1的一端连接在两个二极管d1、d2之间的接点上,另一端连接在节点N2上,而电容器的C2的一端连接在两个二极管d2、d3之间的接点上,另一端接地。同样地,电容器C3的一端连接在两个二极管d3、d4之间的接点上,另一端连接在节点N2上,而电容器的C4的一端连接在栅极开通电压输出端上,另一端接地。另外,电容器C8的一端连接在节点N3上,另一端连接在二极管d12、d13之间的接点上,而电容器的C9的一端连接在栅极关闭电压输出端Voff上,另一端接地。
基准电压产生单元RVG包括通过二极管d9共同连接在节点N1上的三个电容器C5-C7。
在这里,连接在预定电压VCC与节点N1之间的电感器L防止电流急剧变化。
以下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驱动电压产生器700的动作。在这里,用于显示装置,特别是用于LCD的栅极开通电压Von及栅极关闭电压Voff分别是22V和-7.5V,并例举与其近似的值来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产生栅极开通电压Von的过程。
假设各二极管d1-d13的临界电压(threshold)为0.7V。
脉冲产生单元710将0V电压施加于节点N1时,基准电压产生单元RVG产生0V的基准电压,且该基准电压AVDD连接在电荷泵电路CP1的二极管d1的阳极端子上。
这时,节点N1的电压,即,节点电压VN1为0V,而通过设置在向后方向上的两个二极管d7、d8的节点N2的电压,即,节点电压VN2为1.4V。
同时,两个二极管d1、d2之间的接点N4电压也是0V,电容器C1的两端电压相对节点N4为-1.4V。
接着,将10V的电压施加于节点N1上,并且由于正向电流,节点电压VN2变换成8.6V,由此,节点N4的电压为7.2V,也即,电容器C1两端的电压和节点电压VN2的之和。此时,基准电压产生单元RVG产生的基准电压AVDD仍为10V,经过二极管d1下降0.7V变换为9.3V,并且节点N2的最终电压通过加上9.3V成为16.5V。在这里,计算方便起见,假设基准电压AVDD和节点N1之间的二极管d9没有压降。该二极管d9的临界电压小于其他二极管d1-d8、d10-d13的临界电压,从而,基准电压AVDD接近脉冲电压产生单元710产生的脉冲电压。例如,二极管d9的临界电压为0.2至0.3V,正确值在计算得出的最终值中减去该值就可以得到。
另外地,电容器C2的电压经过二极管d2下降0.7V成为15.8V,再次经过二极管d3时电压下降,电容器C3一端的电压,即,节点N5电压成为15.1V。
然后,将0V电压施加到节点N1,将节点电压VN2变换为1.4V,电容器C3两端的电压为13.7V,也即,节点N5电压和节点电压VN2之差。
接着,若节点电压VN2变为8.6V,则节点N5的电压变为22.3V,也即为电容器两端电压13.7V与8.6V之和。节点N5的电压再次经过二极管d4,最终输出21.6V,其为栅极开通电压。
之后,当二极管d4的阳极端子,即,节点N5的电压大于栅极开通电压时,二极管d4打开,并且当其阴极端子,即,栅极开通电压输出端Von的电压大于阳极端子时,二极管关闭,因此电容器C4保持浮动状态。因此,栅极开通输出端子持续输出相当于21.6V的电压。图4的模拟实验结果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相似,其中栅极开通电压Von为21.5。另外,如上所述,考虑到二极管d9导致的电压下降,栅极开通电压是21.3或21.4V。
以下说明栅极关闭电压Voff的产生过程。
首先,在节点N1上施加10V电压,电流通过二极管d11、电容器C8、及二极管d12接地。节点N3的电压,即,节点电压VN3成为9.3V,节点N6的电压成为0.7V。此时,电容器C8的两端电压成为两个节点N3、N6电压之差8.6V。
接着,若节点电压VN1成为0V,则电流向反方向流通,即,从接地通过电容器C9、二极管d13、电容器C8及二极管d10流向节点N1。因此,节点电压VN3从9.3V变成0.7V。此时,节点电压VN3是电容器C8两端的电压与节点N6的电压之和,因此为-7.9V。相应地,栅极关闭电压输出端Voff的电压是-7.2V,也即,为节点电压与二极管d13的临界电压0.7V之和。
若节点电压VN1再次成为10V,则二极管d13被关闭,电容器C9成为浮动状态,继续输出-7.2V。可选择地,当节点电压VN1成为0V时,通过重复如上所述的过程,栅极关闭输出端输出-7.2V的电压。图5的模拟实验结果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同,也是-7.5V。
用这种方式,产生栅极开通电压Von及栅极关闭电压Voff,因此不受基准电压AVDD的限制可以得到所需的栅极信号。
另外,通过下列公式可以简便地得到如上所述的栅极信号Von、Voff。
公式1
公式2
在这里,Vsw是从脉冲产生单元710产生的电压大小,Ncp是电荷泵电路CP1-CP3的数量,Vth是二极管d1-d13的临界电压,Nd是组成二极管单元DG1、DG2的二极管的数量。
例如,在图3示出的电路中,用于栅极开通电压Von时Ncp是2,用于栅极关闭电压Voff时Ncp是1,各电压泵电路包括两个二极管及两个电容器。另外,Nd不是组成二极管单元DG1、DG2的所有二极管的数量而是正向或反向二极管的数量,例如,在二极管单元DG1,Nd是2,在二极管单元DG2,Nd是1。
例如,产生栅极开通电压Von时,Vsw为10V,Ncp为2,Vth为0.7V,Nd为2,因此,将这些值代入上面的公式1,得到
公式3
Von=[(10×(1+2))-(2×2×0.7)]-(2×0.7×2×2)=21.6V,
可以得到与前面的值相同的结果,对于栅极关闭电压Von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得到。
另外,公式1和2中的下划线部分a在现有技术中,是用于计算栅极开通电压和栅极关闭电压,其中二极管单元DG1、DG2没有分别设置到节点N1与节点N2之间以及节点N1与节点N3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栅极开通电压Von为27.2V,栅极关闭电压Voff为-8.6V,与所需值有较大差距。
根据本发明,二极管单元DG1、DG2设置在电荷泵电路CP1-CP3和接收脉冲电压的节点之间,因此,不受基准电压AVDD限制可以得到所需的电压。
而且,调整电荷泵电路数量和包括二极管单元的二极管的数量,可产生包括栅极开通电压和栅极关闭电压的所需电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