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1480A -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1480A
CN1751480A CNA2004800042174A CN200480004217A CN1751480A CN 1751480 A CN1751480 A CN 1751480A CN A2004800042174 A CNA2004800042174 A CN A2004800042174A CN 200480004217 A CN200480004217 A CN 200480004217A CN 1751480 A CN1751480 A CN 1751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frame
grouping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42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2131C (zh
Inventor
永田健悟
熊谷智明
大槻信也
齐藤一贤
相河聪
蛭川明则
太田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51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1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21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213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当利用多个无线信道及空分复用并行发送的各系统的传输速率可独立设定时,根据各系统的传输速率分割一个数据帧,从而生成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分组长度一致的多个数据分组。多个数据分组使用多个无线信道、或者一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或者多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来并行发送。

Description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利用多个无线信道及空分复用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特别涉及与用于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的生成相关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中,事前预先仅确定一个要使用的无线信道,在进行数据分组的发送之前检测所述无线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载波侦听),并仅在所述无线信道处于空闲状态的情况下发送一个数据分组。通过这样的控制,可在多个无线站之间彼此错开时间来共用一个无线信道。((1)IEEE802.11“MAC and PHY Specification for MetropolitanArea Networks”,IEEE 802.11,1998;(2)低功率数据通信系统/宽带移动接入系统(CSMA)标准,ARIB SDT-T711.0版,无线电产业协会(株),平成12年制定)。
在这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中,为了提高最大吞吐量,例如有通过扩大每一个无线信道的频带来提高无线区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
但是,例如在文献(飯塚ほか、IEEE802.11a準拠5GHz带無線LANシステム -パケツト伝送特性-、B-5-124、2000電子情報通信学会通信ソサイエテイ大会、2000年9月,(饭塚等,IEEE802.11a参照5GHz频带无线局域网系统 -分组传输特性-、B-5-124、2000电子信息通信学会通信学会大会、2000年9月))中也指出,为了避免分组冲突,需要紧接分组的发送之后设置不依赖于无线区间数据传输速率的恒定的发送禁止期间。若设置此发送禁止期间,则随着无线区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的增大,数据分组的传输效率(最大吞吐量与无线区间的数据传输速率之比)就会下降,因此,仅通过提高无线区间的数据传输速率是很难大幅度提高吞吐量的。
对此,作为不扩大每一个无线信道的频带就可提高最大吞吐量的方法,正在研究空分复用技术的应用(黒崎ほか、MIMOチヤネルにより100Mbit/sを実现する広带域移動通信用SDM-COFDM方式の提案、電子情報通信学会技術研究報告、A·P2001-96,RCS2001-135(2001-10),(黑崎等、利用MIMO信道实现100Mbit/s的宽带移动通信用SDM-COFDM方式的方案,电子信息通信学会技术研究报告,A·P2001-96,RCS2001-135(2001-10)))。该空分复用技术是如下方式,即:从多个天线利用相同的无线信道同时发送不同的数据分组,并由对方无线站根据通过多个天线接收的各个数据分组的传播系数的不同而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从而接收利用相同的无线信道同时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其中,根据传播系数等来确定空分复用数。
另一方面,当各无线站分别具有多个无线通信接口,从而能够利用多个无线信道时,通过在多个无线站之间使用分别不同的无线信道,与利用一个无线信道分时进行通信的情况相比,有望改善吞吐量。
但是,当同时使用的多个无线信道的中心频率彼此接近时,从一个无线信道向另一个无线信道所使用的频率区域泄漏的泄漏功率的影响将会变大。通常,当传输数据分组时,在发送方的无线站发送数据分组之后,接收方的无线站针对所接收的数据分组向发送方的无线站返回送达确认分组(ACK分组,NACK分组)。当发送方的无线站试图接收该送达确认分组时,就会有受到同时发送的来自其他无线信道的泄漏功率的影响的问题。
例如,如图28所示,假设无线信道#1和无线信道#2的中心频率彼此接近,并且从各无线信道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的传输所需时间不同的情况。这里,由于从无线信道#1发送的数据分组较短,所以在接收与其相应的ACK分组时,无线信道#2正处于发送当中。因此,在无线信道#1中,由于来自无线信道#2的泄漏功率,有可能无法接收ACK分组。在这样的状况下,即使同时利用多个无线信道进行发送,也不能期望吞吐量得到改善。
此外,在各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相等的时候,这种情况会随着各数据分组的分组长度(传输所需时间=数据大小)的不同而发生,若还考虑各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则其还会随着各数据分组的分组长度(传输所需时间=数据大小/传输速率)的不同而发生。
但是,在无线局域网系统等中,从网络输入的数据帧的数据大小不是恒定的。从而,当将输入的数据帧依次转换为数据分组并进行发送时,各个数据分组的分组长度(传输所需时间)也将变化。因此,即使如图28所示同时发送多个数据分组,也会在各个数据分组的分组长度上产生差异,从而接收ACK分组失败的可能性变高。
此外,在基于IEEE802.11标准操作的无线局域网系统等中,将从有线网络输入的数据帧(例如,以太网(注册商标)帧)转换为MAC(Media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帧,并且将从该MAC帧生成的数据分组作为无线分组发送到无线线路上。
在传统系统中,将一个数据帧转换为一个MAC帧,进而转换为一个数据分组。从而,即使是数据区域的数据大小很小的数据帧,也被转换为一个MAC帧,进而作为一个数据分组(无线分组)被发送。例如,相对于IEEE802.11标准的MAC帧的数据区域的最大大小为2296字节的情况,在一般被用作数据帧的以太网(注册商标)帧中,数据区域的数据大小被限制在最大1500字节。从而,即使是最大大小的以太网(注册商标)帧,对于MAC帧的数据区域的最大大小(2296字节)来说,也是绰绰有余的。即,在传统系统中,未能有效使用一个MAC帧可发送的最大数据大小,从而在吞吐量的改善方面也很有限。
这样,为了进一步改善吞吐量,就需要解决下述的问题:即,利用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时的分组长度(在传输速率相等时是数据大小)不一致的问题,数据帧的数据大小小于MAC帧的数据区域的最大大小时的无效率问题。
图29示出了无线局域网系统的结构例。在该图中,移动终端(地址:S1)11和服务器(地址:S2)12以及服务器(地址:S3)13通过基站(地址:AP)10连接。移动终端11和基站10通过无线线路相连,传输无线分组。基站10和服务器12、13通过路由器及互联网进行连接,传输以太网(注册商标)帧。这里,将从服务器12、13向移动终端11的传输方向设为“下行线路”,将从移动终端11向服务器12、13的传输方向设为“上行线路”。
图30示出了无线局域网系统的下行线路的帧格式。在该图中,从服务器12、13向基站10发送的以太网帧包括报头、帧主体、FCS。在从服务器12向移动终端11发送的以太网帧的报头中,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了“S1”,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了“S2”。帧主体中收纳有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了“S1”并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了“S2”的IP分组。
从服务器12、13发送来的以太网帧在基站10被转换为无线分组,并被发送到移动终端11中。无线分组包括MAC报头、帧主体、FCS以及其他。在与从服务器12发送的以太网帧相对的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作为无线区间的目的地地址DA设定了“S1”,作为与无线区间的发送端地址对应的BSS(Basic service set:基本服务组)ID设定了“AP”,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了“S2”。帧主体中收纳有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了“S1”并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了“S2”的IP分组。
图31示出了无线局域网系统的上行线路的帧格式。在该图中,移动终端11生成发给服务器12、13的IP分组。在发给服务器12、13的IP分组的IP报头中,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了“S2”,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了“S1”。从移动终端11向基站10传输的无线分组包括MAC报头、帧主体、FCS以及其他。在收纳发给服务器12的IP分组的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作为与无线区间的目的地地址对应的BSSID设定了“AP”,作为无线区间的发送端地址SA设定了“S1”,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了“S2”。帧主体中收纳有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了“S2”并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了“S1”的IP分组。
从移动终端11发送的无线分组在基站10被转换为以太网帧,并被发送到服务器12、13中。该以太网帧包括报头、帧主体、FCS。在向服务器12发送的以太网帧的报头中,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了“S2”,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了“S1”。帧主体中收纳有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了“S2”并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了“S1”的IP分组。
在从基站到移动终端的下行线路的无线区间中,传统的基站从发给移动终端的一个以太网帧生成一个无线分组来进行传输。对此,从提高传输效率的观点来说如下的方法有效,即:从自多个服务器向同一移动终端发送的多个以太网帧来生成一个或多个无线分组,一并进行发送。
同样地,在从移动终端到基站的无线区间的上行线路中,传统的移动终端从发给服务器的一个IP分组生成一个无线分组来进行传输。对此,从提高传输效率的观点来说如下的方法有效,即:从发给同一服务器的多个IP分组生成一个或多个无线分组,一并进行发送。
但是,从移动终端到基站的无线区间的上行线路中,除了将发给同一服务器的IP分组作为对象的情况之外,即使是发给不同服务器的IP分组,只要无线分组的发送方是同一基站,也可以考虑从这些IP分组生成一个或多个无线分组并一起发送的方法。此外,在移动终端中,发给同一服务器的IP分组只要看其目的地地址DA即可,而发给不同服务器的多个IP分组是否是发给同一基站的问题,可通过诸如将目的地地址DA和基站地址进行对照的方法来应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使得当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同时使用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时,能够容易地生成分组长度一致的多个数据分组。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从而在移动终端和基站的无线区间或者无线站之间,随着下行线路及上行线路,从一个或同一目的地的多个以太网帧或IP分组能够生成多个数据分组。
发明内容
权利要求1的发明是一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该方法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在该方法中,当将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相同,并将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为Dmax时,分割从要发送的一个数据帧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Dmax以下且分组长度(数据大小,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在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权利要求2的发明在使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可独立设定,并将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设为基准传输速率时,将X个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定为(Dmax×该系统的传输速率/基准传输速率)的值,根据各系统的传输速率来分割从要发送的一个数据帧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且分组长度(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在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在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的发明(帧分割法)中,可从一个数据帧生成为最大数据大小以下且分组长度一致的多个数据分组,并可使用多个无线信道、或者一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或者多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来进行并行发送。
权利要求3的发明在将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相同,并将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为Dmax时,将从要发送的多个数据帧的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连结起来进行分割,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Dmax以下且分组长度(数据大小,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在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主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权利要求4的发明在使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可独立设定,并将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设为基准传输速率时,将X个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定为(Dmax×该系统的传输速率/基准传输速率)的值,连结从要发送的多个数据帧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并根据各系统的传输速率进行分割,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且分组长度(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在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主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在权利要求3和权利要求4的发明(帧修补法)中,通过连结多个数据帧并进行分割(剪贴),可生成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分组长度一致的多个数据分组,并可使用多个无线信道、或者一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或者多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来进行并行发送。
权利要求5的发明在将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相同,并将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为Dmax时,组合从要发送的多个数据帧的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Dmax以下的X个数据串,在X个数据串中,向最大大小的数据串以外的数据串添加伪数据,从而生成分组长度(数据大小,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在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权利要求6的发明在使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可独立设定,并将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设为基准传输速率时,将X个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定为(Dmax×该系统的传输速率/基准传输速率)的值,组合从要发送的多个数据帧的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X个数据串,在X个数据串中,向分组长度(传输所需时间)最大的数据串以外的数据串添加伪数据,从而生成分组长度(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在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在权利要求5和权利要求6的发明(帧聚合法)中,通过在最大数据大小的范围内组合多个数据帧,可生成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分组长度一致的多个数据分组,并可使用多个无线信道、或者一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或者多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来进行并行发送。
权利要求7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能够独立设定时,设定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以统一为其中最小的传输速率。
权利要求8的发明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中,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按每个传输介质分配数据帧,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达到不超过最大数据大小Dmax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权利要求9的发明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中,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并一一分配给每个传输介质,巡回各传输介质并重复进行数据帧的分配,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不超过最大数据大小Dmax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权利要求10的发明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中,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并一一分配给每个传输介质,然后将下一个数据帧分配给所分配数据帧的数据大小最小的传输介质,以下同样地重复进行数据帧的分配,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不超过最大数据大小Dmax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权利要求11的发明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中,在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采用所容纳的数据帧的总数最大的方法来生成数据串。
权利要求12的发明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中,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按每个传输介质分配数据帧,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达到不超过与每个传输介质对应的最大数据大小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权利要求13的发明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中,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并一一分配给每个传输介质,巡回各传输介质重复进行数据帧的分配,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达到不超过与每个传输介质对应的最大数据大小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权利要求14的发明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中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并一一分配给每个传输介质,然后将下一个数据帧分配给所分配数据帧的数据大小最小的一个传输介质,以下同样地重复进行数据帧的分配,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达到不超过与每个传输介质对应的最大数据大小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权利要求15的发明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中,在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采用所容纳的数据帧的总数最大的方法来生成数据串。
权利要求16的发明在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发明中,数据串包含用于识别数据帧的子报头而生成。
权利要求17发明在将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相同,并将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为Dmax时,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1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生成X个数据分组;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2以上,并且通过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结及分割、或者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能够生成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生成X个数据分组;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2以上,并且通过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结及分割、或者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不能生成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生成X个数据分组。
权利要求18的发明在使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可独立设定,并将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设为基准传输速率时,将X个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定为(Dmax×该系统的传输速率/基准传输速率)的值,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1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生成X个数据分组,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2以上,并且通过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结及分割、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能够生成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生成X个数据分组,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2以上,并且通过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结及分割、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不能生成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生成X个数据分组。
权利要求19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明中,直到经过与从所述分割之前的一个数据帧生成的数据分组的传输所需时间相当的时间为止,不进行载波侦听地连续并行发送在X个数据分组的并行发送之后生成的X个数据分组。
权利要求20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明中,不进行载波侦听地连续X次并行发送在X个数据分组的并行发送之后生成的X个数据分组。
权利要求21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当将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设为基站,另一个设为移动终端时,在用于存储从与基站相连的装置以移动终端为目的地而发送的数据帧的基站的发送缓冲器内,从目的地为同一移动终端的数据帧中选择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可容纳范围的数据帧,在该数据帧的帧主体上添加与基站相连的装置的发送端地址并连结起来,并以并行发送数对其进行分割,然后对分割的每一个添加MAC报头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权利要求22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当将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设为基站,另一个设为移动终端时,在用于存储以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为目的地而发送的IP分组的移动终端的发送缓冲器内,从目的地为同一基站的IP分组中选择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可容纳范围的IP分组,在该IP分组上添加与基站相连的装置的目的地地址并连结起来,并以并行发送数对其进行分割,然后对分割的每一个添加MAC报头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权利要求23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当将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设为基站,另一个设为移动终端时,在用于存储从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以移动终端为目的地而发送的数据帧的基站的发送缓冲器内,从目的地为同一移动终端的数据帧中对并行发送的各个数据分组可容纳范围的数据帧进行组合并选择,在各个数据帧的帧主体上添加与基站相连的装置的发送端地址,进而添加MAC报头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权利要求24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当将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设为基站,另一个设为移动终端时,在用于存储以与基站相连的装置为目的地而发送的IP分组的移动终端的发送缓冲器内,从目的地为同一基站的IP分组中对并行发送的各个数据分组可容纳范围的IP分组进行组合并选择,在各个IP分组上添加与基站相连的装置的目的地地址,进而添加MAC报头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权利要求25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无线站在向另一个无线站传输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帧时,关于将另一个无线站作为目的地的数据帧,通过权利要求28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生成数据分组,并将数据分组一并发送或者并行发送。
权利要求26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两个无线站上分别连接有通信装置,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无线站在传输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从连接于一个无线站上的发送端装置向连接于另一个无线站的目的地装置发送的数据帧时,关于将另一个无线站作为目的地的数据帧,通过权利要求28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生成数据分组,并将数据分组一并发送或者并行发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例的时序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例的时序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例的时序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操作例的时序图;
图11是作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操作例而示出数据帧的组合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的操作例的时序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9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中的下行/上行的各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21是本发明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中的下行/上行的各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23是本发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中的下行/上行的各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25是本发明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中的下行/上行的各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26是示出本发明第十六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本发明第十七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28是用于说明多个无线信道的中心频率接近时的问题的时序图;
图29是无线局域网系统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30是无线局域网系统下行线路的帧格式的例示图;
图31是无线局域网系统上行线路的帧格式的例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例。此外,关于发送缓冲器内待发送的数据分组,将在这两个无线站之间发送的数据分组作为对象。
从可利用的所有无线信道之中通过载波侦听检索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S001)。将检测出的空闲信道数设为N。当检测出一个以上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时,检索发送缓冲器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组(S002,S003)。当不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组时返回到载波侦听,如果具有待发送的数据分组则进入下一步(S004)。这里,当N=1时,从一个数据帧生成一个数据块(S005,S006),并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Frame Check Sequence:帧检验序列)部(下面称为“报头部”)来生成一个数据分组,然后使用一个无线信道进行发送(S007)。
但是,就各个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来说,既存在将其预先固定的情况,也存在从预定的多种传输速率之中以使其反映出诸如无线线路品质等而依次进行设定的情况。
当N≥2时,确认各个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S008)。此时,确定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数X(X≤N)。当各个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相同时,将一个数据分组的数据部X等分,从而生成分组长度一致的X个数据块(S009)。例如,若有两个无线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由于可同时发送两个数据分组,所以如图2(1)所示,将一个数据分组的数据部二等分,生成两个数据块。
另一方面,当各个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不同时,将一个数据帧的数据部按对应于传输速率的大小之比分为X份,从而生成分组长度一致的X个数据块(S010)。例如,若有两个无线信道(#1、#2)处于空闲状态,并且各个传输速率为6Mbit/s、12Mbit/s,则如图2(2)所示,将一个数据帧的数据部按1∶2的分组大小比进行分割,生成两个数据块。
当在步骤S009或者S010中分别生成了X个数据块时,向各个数据块添加报头等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使用X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S011)。由于如图2所示的那样各分组长度相同,所以并行发送的各个数据分组将同时结束发送,从而可在不受泄漏功率的影响的情况下接收该发送后的ACK分组。
此外,当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的分组长度彼此不等时,各个数据分组的发送结束时刻相差与分组长度之差相当的量,因此,在各个ACK分组的接收时刻上也会产生与分组长度之差相当的差。但是,如果各个数据分组的分组长度之差足够小,各个数据分组的发送结束时刻之差短于直到开始接收ACK分组为止的时间的话,就可以不受泄漏功率的影响地接收各个ACK分组。即,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的各分组长度不必严格相同,权利要求中的“使分组长度一致”的表述就考虑了此情况。
[第二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当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空闲状态的各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不同时,本实施方式将其中的最小值选择为共同传输速率(S012)。此时,无需进行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010的处理,只要在步骤S009中将一个数据帧分为X份,从而生成分组长度一致的X个数据块即可。
[第三实施方式]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例。这里,假设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备有两个无线信道#1和#2。此外,关于发送缓冲器内待发送的数据分组,将在这两个无线站之间发送的数据分组作为对象。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了空分复用方式。从可利用的所有无线信道之中通过载波侦听检索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S001)。将检测出的空闲信道数设为N。当检测出一个以上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时,求出所述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来作为“并行发送数”(S002,S101)。这里为了简便,设各无线信道的空分复用数相同,设并行发送数是空闲信道数N和空分复用数L之积(NL)来进行说明。
接着,检索发送缓冲器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组(S003)。当不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组时返回到载波侦听,如果具有待发送的数据分组则进入下一步(S004)。这里,当N=1时,将一个数据帧X等分,生成X个数据块,然后使用一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进行发送(S005,S102,S103)。
当N≥2时,确认各个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S008)。此时,确定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数X(X≤NL)。当各个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相同时,将一个数据帧的数据部X等分,生成分组长度一致的X个数据块(S104)。例如,若有两个无线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并且各个无线信道的空分复用数L为2,则由于可同时发送四个数据分组,所以如图5(1)所示,均匀分割一个数据帧的数据部,从而生成四个数据块。
另一方面,当各个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不同时,首先将一个数据帧的数据部按对应于传输速率的大小之比分为N份,从而生成N个数据块(S105)。接着,将各个数据块L等分,从而生成分组长度(所需传输时间)一致的X(=NL)个数据块(S106)。例如,当有两个无线信道(#1、#2)处于空闲状态、且各个传输速率为6Mbit/s、12Mbit/s、而且各个空分复用数L为2时,如图5(2)所示,将一个数据帧的数据部按1∶2的分组大小比进行分割,并进一步进行等分,从而生成四个数据块。此外,当进行空分复用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不同时也一样,只要进行与各传输速率相应的分割处理即可。
若在步骤S104或S106中分别生成了X个数据块,则通过向各个数据块添加报头等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使用ceil(X/L)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将其并行发送(S107)。这里,ceil(x)表示X以上的最小整数(即,向上取整)。并行发送的各个数据分组由于如图5所示各分组长度相同,所以将同时结束发送,从而可在不受泄漏功率的影响的情况下接收该发送后的ACK分组。
[第四实施方式]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7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例。这里,假设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备有两个无线信道#1和#2。此外,关于发送缓冲器内待发送的数据分组,将在这两个无线站之间发送的数据分组作为对象。
从可利用的所有无线信道之中通过载波侦听检索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S001)。将检测出的空闲信道数设为N。当检测出一个以上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时,检索发送缓冲器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组(S002,S003)。当不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组时返回到载波侦听,如果具有待发送的数据分组则进入下一步(S004)。
首先,确定用于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数X(X≤N),并确认各个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S008)。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虽然设N≥2来进行说明,但在N=1时通过设定X=1也成立。当各个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相同时,确定用一个MAC分组可传输的最大大小Dmax,并求出使用X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时的最大数据大小的总和Dmax·X。然后,在此范围内将待发送的数据帧连起来(S201),并将连结的数据帧X等分,从而生成分组长度一致的X个数据块(S202)。
另一方面,当各个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不同时,确定在将各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设为Ri(i是1~X的整数)、将其最大速率设为Rmax、并将一个MAC分组可传输的最大大小设为Dmax时的每一无线信道的最大大小Dmax·Ri/Rmax,并求出使用X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时的最大数据大小的总和。然后在此范围内将待发送的数据帧连起来(S203),并将连结的数据帧按对应于传输速率Ri的大小比分为X份,从而生成分组长度(所需传输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S204)。若在步骤S202或S204中分别生成了X个数据块,则通过向各个数据块添加报头等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使用X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S205)。
这里,参照图7来说明在两个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为12Mbit/s和24Mbit/s时,从三个数据帧生成两个数据分组的过程。三个数据帧分别包含500字节的数据部F1、1500字节的数据部F2、以及1000字节的数据部F3。此时,将各数据部连起来生成总和3000字节的数据块。接着,按1∶2的分组大小比分割此数据块,生成分别为1000字节、2000字节的数据块。从该数据块生成的两个数据分组的数据部大小之比为1∶2,这与相应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之比相同,因此,数据分组的传输所需时间,即分组长度也相同。由此,可在不受泄漏功率的影响的情况下接收该发送后的ACK分组。
[第五实施方式]
图8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利用了空分复用方式。从可利用的所有无线信道之中通过载波侦听检索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S001)。将检测出的空闲信道数设为N。当检测出一个以上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时,求出所述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来作为“并行发送数”(S002,S101)。这里为了简便,设各无线信道的空分复用数相同,并设并行发送数是空闲信道数N和空分复用数L之积(NL)来进行说明。
接着,检索发送缓冲器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组(S003)。当不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组时返回到载波侦听,如果具有待发送的数据分组则进入下一步(S004)。
首先,确定用于并行发送的无线信道数NN、各无线信道的空分复用数LN、数据分组的并行发送数X(X=NN LN≤NL),并确认各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S008)。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虽然设NN LN≥2来进行说明,但在NN LN=1时通过设定X=1也成立。当各个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相同时,确定用一个MAC分组可传输的最大大小Dmax,并求出通过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时的最大数据大小的总和Dmax·X。然后,在此范围内将待发送的数据帧连起来(S211),并将连结的数据帧X等分,生成分组长度一致的X个数据块(S212)。
另一方面,当各个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不同时,确定在将由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构成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Ri(i是1~X的整数),将其最大速率设为Rmax,并确定将一个MAC分组可传输的最大大小设为Dmax时的每一传输介质的最大大小Dmax·Ri/Rmax,并求出通过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时的最大数据大小的总和。然后在此范围内将待发送的数据帧的数据部连起来(S213),并将连结的数据帧按对应于传输速率Ri的大小比分为NN份,从而生成NN个数据块(S214)。接着,将各个数据块LN等分,生成分组长度(所需传输时间)一致的X(X=NN LN≤NL)个数据块(S215)。此外,当进行空分复用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不同时,只要同样地进行对应于各传输速率的分割处理即可。
若在步骤S212或S215中分别生成了X个数据块,则通过向各个数据块添加报头等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使用ceil(X/L)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并行发送(S216)。
[第六实施方式]
图9示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10和图11示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操作例。这里,假设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备有无线信道#1、#2及#3。此外,关于发送缓冲器内待发送的数据分组,将在这两个无线站之间发送的数据分组作为对象。此外,假设各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被设定为相等。
从可利用的所有无线信道之中通过载波侦听检索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S001)。将检测出的空闲信道数设为N。当检测出一个以上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时,检索发送缓冲器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组(S002,S003)。当不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组时返回到载波侦听,如果具有待发送的数据分组则进入下一步(S004)。
首先,确定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数X(X≤N),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虽然设N≥2来进行说明,但在N=1时通过设定X=1也成立。接着,依次组合待发送的数据帧,生成X个数据块(S301)。但使各数据块的数据大小不超过使用一个MAC帧可发送的最大数据大小Dmax(例如2296字节)。图10中示出了将数据帧1、2分配给无线信道#1,将数据帧3、4、5分配给无线信道#2,并将数据帧6分配给无线信道#3的一个例子,所述形成数据块的分配控制方法将在后面叙述。
接着,比较各个数据块的数据大小,若各数据大小不一致,则向其他数据块添加伪数据使得与最大大小的数据块一致,并进行使所有数据块的数据大小一致的处理(S302、S303)。在图10中,在无线信道#1、#3的数据块上添加了伪数据,从而与无线信道#2的数据块的数据大小一致。此外,若各数据块的数据大小相等,就跳过添加伪数据的步骤S303。
接着,对于各个数据块,通过添加报头等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使用X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S304)。如图10所示,各无线信道的数据分组从时刻t1到时刻t2几乎同时被发送,从而从时刻t3到时刻t4几乎可同时接收ACK分组。
图11示出了数据帧的分配控制方法。图11(1)是如下方法:从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顶头数据帧开始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不超过最大数据大小Dmax的最大数为止,依次向各无线信道分配数据帧来生成数据块。这里,数据帧1、2分配给无线信道#1,将数据帧3、4、5分配给无线信道#2,将数据帧6分配给无线信道#3。其中,无线信道和数据块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任意的。
图11(2)是如下方法:从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顶头数据分组开始依次向各无线信道一一分配数据帧,并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不超过最大数据大小Dmax的最大数为止,通过巡回各无线信道重复进行数据帧的分配,从而生成数据块。这里,在无线信道#1、#2、#3上通过第一个循环分别分配数据帧1、2、3,在第二个循环分别分配数据帧4、5、6。由此,数据帧1、4被分配给无线信道#1,数据帧2、5被分配给无线信道#2,数据帧3、6被分配给无线信道#3。
此外,若例如在第二个循环将数据帧5分配给无线信道#2时会超过最大数据大小Dmax,则跳过无线信道#2向无线信道#3分配数据帧5,并查看是否超过最大数据大小Dmax。以下,尽管重复进行了这样的处理,但当在所有无线信道上都未能分配数据帧5时,到数据帧4为止来结束分配。
图11(3)是如下方法:从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顶头数据分组开始依次向各无线信道一一分配数据帧,然后在所分配数据帧的数据大小为最小的无线信道上分配下一个数据帧,并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不超过最大数据大小Dmax的最大数为止,以下同样地重复进行数据帧的分配来生成数据块。这里,在无线信道#1、#2、#3上通过第一个循环分别分配数据帧1、2、3,然后将接下来的数据帧4分配给无线信道#3,将接下来的数据帧5分配给无线信道#1,将接下来的数据帧6分配给无线信道#2,将接下来的数据帧7分配给无线信道#3。由此,数据帧1、5被分配给无线信道#1,数据帧2、6被分配给无线信道#3,数据帧3、4、7被分配给无线信道#3。
此外,若例如在将数据帧6分配给无线信道#2时会超过最大数据大小Dmax,则由于已经没有能够收容数据帧6的其他的无线信道,所以到数据帧5为止结束分配。
在以上示出的三个分配控制方法中,图11(3)所示的例子能够进行最大7个数据帧的分配,从而传输效率最高。但是,这依赖于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帧的数据大小,无法确定哪一方法最优。因此,关于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帧,也可以通过比较这三种分配控制方法的数据帧分配数,来进行基于所述分配数最大的分配控制方法的分配。
此外,当各个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不同时,只要确定在将各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设为Ri(i是1~X的整数),将其最大速率设为Rmax,并将各无线信道可传输的最大大小设为Dmax时的每一无线信道的最大大小Dmax·Ri/Rmax,并基于此为每个无线信道进行数据帧的组合处理即可。
[第七实施方式]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利用了空分复用方式。从可利用的所有无线信道之中通过载波侦听检索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S001)。将检测出的空闲信道数设为N。当检测出一个以上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时,求出所述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来作为“并行发送数”(S002,S101)。这里为了简便,设各无线信道的空分复用数相同,并设并行发送数是空闲信道数N和空分复用数L之积(NL)来进行说明。
接着,检索发送缓冲器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组(S003)。当不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组时返回到载波侦听,如果具有待发送的数据分组则进入下一步(S004)。
首先,确定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数X(X≤NL)。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虽然设(N=1且L≥2)或(N≥2)来进行说明,但在N=1且L=1时通过设定X=1也成立。接着,依次组合待发送的数据帧来生成X个数据块(S301)。但使各数据块的数据大小不超过使用一个MAC帧可发送的最大数据大小Dmax(例如2296字节)。
接着,比较各个数据块的数据大小,若各数据大小不一致,则向其他数据块添加伪数据使得与最大大小的数据块一致,并进行使所有数据块的数据大小一致的处理(S302、S303)。此外,若各数据块的数据大小相等,就跳过添加伪数据的步骤S303。接着,对于各个数据块,通过添加报头等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使用ceil(X/L)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来进行并行发送(S305)。
另外,当无线信道或空分复用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不同时,只要确定在将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Ri,将其最大速率设为Rmax,并将各传输速率可传输的最大大小设为Dmax时的每一传输速率的最大大小Dmax·L·Ri/Rmax,并基于此为每个无线信道进行数据帧的组合处理即可。
[第八实施方式]
图13是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本实施方式示出了用于根据待发送的数据帧数K来选择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帧分割法和第四至第五实施方式所示的帧修补法(framepatching)的步骤。此外,虽然这里对不使用空分复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使用空分复用时也一样。
当通过步骤S001~S004,判断出空闲信道数N为1以上并且数据帧数K为1以上时,判断数据帧数K是1还是2以上(S401)。当数据帧数K为1时,基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帧分割法,通过分割一个数据帧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S402)。
当数据帧数K为2以上时,通过进行多个数据帧的连结、分割来计算能否在最大大小Dmax内生成数据块(S403)。当不能生成时,由于不能适用帧修补法,所以基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帧分割法,通过分割一个数据帧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S404、S402)。例如,当两个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为1∶9时,1500字节的数据帧有两个,通过连结、分割而生成的300字节和2700字节的两个数据帧的一个将会超过Dmax(2296字节)。因此,无法进行这两个数据帧的并行发送,从而对各数据帧进分成两份(150字节和1350字节),然后并行发送由此生成的数据分组。
另一方面,当能够生成时,在空闲信道数N为2以上的情况下,通过第四至第五实施方式所示的帧修补法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S405、S406)。此外,当空闲信道数N为1时,由于能够发送的仅为一个数据分组,所以在最大数据大小Dmax的范围内连结待发送的数据帧的数据部,生成一个数据分组,然后使用一个无信信道进行发送(S407)。
[第九实施方式]
图14是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本实施方式示出了用于根据待发送的数据帧数K来选择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帧分割法和第六至第七实施方式所示的帧聚合法(frameaggregation)的过程。此外,虽然这里对不使用空分复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使用空分复用时也一样。
当通过步骤S001~S004,判断出空闲信道数N为1以上并且数据帧数K为1以上时,判断数据帧数K是1还是2以上(S401)。当数据帧数K为1时,基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帧分割法,通过分割一个数据帧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S402)。
当数据帧数K为2以上时,通过进行多个数据帧的组合来计算能否在最大大小Dmax内生成数据块(S411)。当不能生成时,由于不能适用帧聚合法,所以从X个数据帧分别生成数据分组来进行并行发送(S412、S413)。例如,当多个数据分组全部为1200字节以上时,无法在最大大小Dmax(2296字节)的范围内组合多个数据分组。因此,从这些数据帧生成分组长度一致的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另一方面,当能够生成时,在空闲信道数N为2以上的情况下,通过第六至第七实施方式所示的帧聚合法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S414、S415)。此外,当空闲信道数N为1时,由于能够发送的仅为一个数据分组,所以在最大数据大小Dmax的范围内连结待发送的数据帧的数据部,生成一个数据分组,然后使用一个无信信道进行发送(S416)。
[第十实施方式]
例如,如图2所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并行发送分割一个数据帧F1所生成的两个数据分组F1a、F1b之后,在发送下一个数据分组时进行载波侦听。此时,若该无线信道被其他的无线站所用,则虽然由于并行发送而缩短了传输时间进而提高了吞吐量,但由于信道占用时间被缩短,所以本站的有效吞吐量未必得到了改善。本实施方式和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贡献在于在进行并行传输时改善了本站的有效吞吐量。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16示出了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的操作例。这里,假设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备有两个无线信道#1和#2。此外,关于发送缓冲器内待发送的数据分组,将在这两个无线站之间发送的数据分组作为对象。
首先,将一个数据帧不进行分割而作为一个数据分组发送时的传输所需时间设为T,并作为初始设定设为T=0(S500)。
从可利用的所有无线信道之中通过载波侦听检索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S001)。将检测出的空闲信道数设为N。当检测出一个以上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时,检索发送缓冲器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组(S002,S003)。当不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分组时返回到载波侦听,如果具有待发送的数据分组则进入下一步(S004)。这里,当N=1时,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从一个数据帧生成一个数据分组,然后使用一个无线信道进行发送,附图中省略了这个部分。
当N≥2时,通过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帧分割法,从一个数据帧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S501)。此时,求出从此数据帧生成的数据分组的传输所需时间T,并启动计时器(S502、S503)。之后,从定时器启动开始直到经过T为止返回步骤S003,不进行载波侦听而直接使用当前的空闲信道,连续地并行发送下一个数据分组(S504)。此外,数据分组的连续发送例如可利用IEEE802.11TGe等中研究的GroupACK程序来进行。
在图16所示的操作例中,在并行发送分割一个数据帧F1所生成的两个数据分组F1a、F1b之后,能够连续并行发送分割下一个数据帧F2所生成的两个数据分组F2a、F2b,从而可改善有效吞吐量。
[第十一实施方式]
图17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连续发送的期间采用了对应于分割数X的次数。
首先,将连续发送次数设为C,并作为初始设定设为C=0。通过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帧分割法,从一个数据帧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S501)。此时,增加连续发送次数C(S511),并直到C=X为止返回步骤S003,不进行载波侦听而直接使用当前的空闲信道,连续地并行发送下一个数据分组(S512)。
[第十二实施方式]
图18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18(1)示出了下行线路中的基站的处理步骤,图18(2)示出了上行线路中的移动终端的处理步骤。图19示出了第十二实施方式中的下行/上行的各帧格式的例子。
在图18(1)中,当在发送缓冲器中存储了以太网帧时,基站就会通过载波侦听检索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S611)。接着,在发送缓冲器内,针对顶头的以太网帧,获得目的地地址(移动终端的地址)相同的以太网帧的个数K(S612)。接着,在可纳入一个无线分组中的范围内,从K个以太网帧中选择一并发送的N个(1≤N≤K)以太网帧(S613),并从N个以太网帧的各报头中获得发送端地址SA(S614)。接着,向N个以太网帧的帧主体(IP分组)添加包含各自的发送端地址SA的控制信息,然后将结合这些而成的部分作为帧主体,生成添加了MAC报头和FCS的无线分组并进行发送(S615),其中所述MAC报头中包含目的地地址DA、BSSID、发送端地址SA。此时,使得无线分组的帧主体不超过一个MAC帧可发送的最大数据大小(例如,2296字节)。
图19(1)示出了从服务器12、13发送的以太网帧在基站被生成为一个无线分组,然后被一并发送的例子。在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设定用于指定帧格式的识别符,并且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S1”,作为BSSID设定“AP”,并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任意地址(例如AP)。帧主体中包含有在由服务器12发送的以太网帧的帧主体(IP分组)上添加发送端地址SA(S2)而成的部分,以及在由服务器13发送的以太网帧的帧主体(IP分组)上添加发送端地址SA(S3)而成的部分。
在图18(2)中,一旦在发送缓冲器中存储了IP分组,移动终端就会通过载波侦听检索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S621)。接着,在发送缓冲器内,获得将同一基站作为目的地的IP分组的个数K(S622)。接着,在可纳入一个无线分组中的范围内,从K个IP分组中选择一并发送的N个(1≤N≤K)IP分组(S623),并从N个IP分组的各报头中获得目的地地址DA(S624)。接着,向N个IP分组的帧主体添加包含各自的目的地地址DA的控制信息,然后将结合这些而成的部分作为帧主体生成添加了MAC报头和FCS的无线分组,并进行发送,其中所述MAC报头中包含BSSID、发送端地址SA、目的地地址DA(S625)。此时,使得无线分组的帧主体不超过一个MAC 帧可发送的最大数据大小(例如,2296字节)。
图19(2)示出了发给服务器12、13的IP分组在移动终端被生成为一个无线分组,然后被一并发送的例子。在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设定用于指定帧格式的识别符,并且作为BSSID设定“AP”,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S1”,并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任意地址(例如AP)。帧主体中包含有在发给服务器12的IP分组上添加目的地地址DA(S2)而成的部分,以及在发给服务器13的IP分组上添加目的地地址DA(S3)而成的部分。
[第十三实施方式]
图20是本发明第十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20(1)示出了下行线路中的基站的处理步骤,图20(2)示出了上行线路中的移动终端的处理步骤。图21示出了第十三实施方式中的下行/上行的各帧格式的例子。
在图20(1)中,当在发送缓冲器中存储了以太网帧时,基站就会通过载波侦听检索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并获得并行发送数M(S631)。这里,虽然假设的是使用多个无线信道进行并行发送的情况,但也可以是与使用空分复用时的空分复用数、或者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数对应的并行发送数M。
接着,在发送缓冲器内,针对顶头的以太网帧,获得目的地地址(移动终端的地址)相同的以太网帧的个数K(S632)。接着,从K个以太网帧中选择并行发送的M个(M≤K)以太网帧(S633),并从M个以太网帧的各报头中获得发送端地址SA(S634)。接着,向M个以太网帧的帧主体(IP分组)添加包含发送端地址SA的控制信息,进而生成添加了MAC报头和FCS的无线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其中所述MAC报头中包含目的地地址DA、BSSID、发送端地址SA(S635)。
图21(1)示出了从服务器12、13发送的以太网帧在基站10分别生成为无线分组,然后使用两个无线信道来并行发送的例子。在通过无线信道#1发送的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S1”,作为BSSID设定“AP”,并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S2”,在通过无线信道#2发送的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S1”,作为BSSID设定“AP”,并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S3”。从服务器12、13发送的以太网帧的帧主体(IP分组)与各自的发送端地址SA一起被包含在帧主体中。此外,也可以省略帧主体前面的发送端地址SA。
在图20(2)中,当在发送缓冲器中存储了IP分组时,移动终端就会通过载波侦听检索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并获得并行发送数M(S641)。接着,在发送缓冲器内,获得将同一基站作为目的地的IP分组的个数K(S642)。接着,从K个IP分组中选择并行发送的M个(M≤K)IP分组(S643),并从M个IP分组的各报头中获得目的地地址DA(S644)。接着,向M个IP分组的帧主体添加包含目的地地址DA的控制信息,进而生成添加了MAC报头和FCS的无线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其中所述MAC报头中包含BSSID、发送端地址SA、目的地地址DA(S645)。
图21(2)示出了发给服务器12、13的IP分组在移动终端11分别生成为无线分组,然后使用两个无线信道来并行发送的例子。在通过无线信道#1发送的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作为BSSID设定“AP”,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S1”,并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S2”,在通过无线信道#2发送的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作为BSSID设定“AP”,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S1”,并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S3”。发给服务器12、13的IP分组的帧主体与各自的目的地地址DA一起被包含在帧主体中。此外,也可以省略帧主体前面的目的地地址DA。
[第十四实施方式]
图22是本发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22(1)示出了下行线路中的基站的处理步骤,图22(2)示出了上行线路中的移动终端的处理步骤。图23示出了第十四实施方式中的下行/上行的各帧格式的例子。
在图22(1)中,当在发送缓冲器中存储了以太网帧时,基站就会通过载波侦听检索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并获得并行发送数M(S651)。这里,虽然假设使用多个无线信道进行并行发送的情况,但也可以是与使用空分复用时的空分复用数、或者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数对应的并行发送数M。
接着,在发送缓冲器内,针对顶头的以太网帧,获得目的地地址(移动终端的地址)相同的以太网帧的个数K(S652)。接着,在可纳入M个无线分组中的范围内,从K个以太网帧中选择并行发送的N个(1≤N≤K)以太网帧(S653),并从N个以太网帧的各报头中获得发送端地址SA(S654)。接着,向N个以太网帧的帧主体(IP分组)添加包含各自的发送端地址SA的控制信息,从而生成结合这些的第一个块(S655)。然后,将该第一个块分为M个,从而生成M个块(S656)。接着将M个块分别作为帧主体生成添加了MAC报头和FCS的M个无线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S657),其中所述MAC报头中包含目的地地址DA、BSSID、发送端地址SA。此时,使得无线分组的帧主体不超过一个MAC帧可发送的最大数据大小(例如,2296字节)。
图23(1)示出了从服务器12~14发送的三个以太网帧在基站10被转换为两个无线分组,然后使用两个无线信道来并行发送的例子。这里,从服务器12发送的以太网帧和从服务器13发送的以太网帧的一部分结合,从服务器13发送的以太网帧的剩余部分和从服务器14发送的以太网帧结合。在通过无线信道#1发送的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S1”,作为BSSID设定“AP”,并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任意地址(例如AP),在通过无线信道#2发送的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S1”,作为BSSID设定“AP”,并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任意地址(例如AP)。在帧主体中,从服务器12~14发送的以太网帧的帧主体(IP分组)将各自的发送端地址SA包含在内,并被依次容纳。
在图22(2)中,当在发送缓冲器中存储了IP分组时,移动终端就会通过载波侦听检索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并获得并行发送数M(S661)。接着,在发送缓冲器内,获得将同一基站作为目的地的IP分组的个数K(S662)。接着,在可纳入M个无线分组中的范围内,从K个IP分组中选择并行发送的N个(1≤N≤K)IP分组(S663),并从N个IP分组的各报头中获得目的地地址DA(S664)。接着,向N个IP分组添加包含目的地地址DA的控制信息,从而生成结合这些的第一个块(S665)。然后,将该第一个块分为M个,从而生成M个块(S666)。接着将M个块分别作为帧主体生成添加了MAC报头和FCS的无线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S667),其中所述MAC报头中包含BSSID、发送端地址SA、目的地地址DA。
图23(2)示出了发给服务器12~14的IP分组在移动终端11分别生成为无线分组,然后使用两个无线信道来并行发送的例子。这里,发给服务器12的IP分组和发给服务器13的IP分组的一部分结合,发给服务器13的IP分组的剩余部分和发给服务器14的IP分组结合。在通过无线信道#1发送的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作为BSSID设定“AP”,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S1”,并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任意地址(例如AP),在通过无线信道#2发送的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作为BSSID设定“AP”,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S1”,并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任意地址(例如AP)。在帧主体中,发给服务器12~14的IP分组将各自的目的地地址DA包含在内,并被依次容纳。
[第十五实施方式]
图24是本发明第十五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24(1)示出了下行线路中的基站的处理步骤,图24(2)示出了上行线路中的移动终端的处理步骤。图25示出了第十五实施方式中的下行/上行的各帧格式的例子。
在图24(1)中,当在发送缓冲器中存储了以太网帧时,基站就会通过载波侦听检索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并获得并行发送数M(S671)。这里,虽然假设使用多个无线信道进行并行发送的情况,但也可以是与使用空分复用时的空分复用数、或者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数对应的并行发送数M。
接着,在发送缓冲器内,针对顶头的以太网帧,获得目的地地址(移动终端的地址)相同的以太网帧的个数K(S672)。接着,在可纳入各自的无线分组中的范围内,对K个以太网帧依次进行组合,从而选择用于生成M个无线分组的N个(1≤N≤K)以太网帧(S673),并从N个以太网帧的各报头中获得发送端地址SA(S674)。接着,向N个以太网帧的帧主体(IP分组)添加包含各自的发送端地址SA的控制信息并进行结合,从而生成添加了MAC报头和FCS的M个无线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S675),其中所述MAC报头中包含目的地地址DA、BSSID、发送端地址SA。此外,当各无线信道的分组长度不一致时,根据需要,通过添加伪数据来使分组长度一致。
图25(1)示出了从服务器12~14发送的三个以太网帧在基站10被转换为两个无线分组,然后使用两个无线信道来并行发送的例子。这里,从服务器12发送的以太网帧和从服务器13发送的以太网帧结合,从服务器14发送的以太网帧和伪数据结合。在通过无线信道#1发送的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S1”,作为BSSID设定“AP”,并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任意地址(例如AP),在通过无线信道#2发送的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S1”,作为BSSID设定“AP”,并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任意地址(例如AP)。在帧主体中,从服务器12~14发送的以太网帧的帧主体(IP分组)将各自的发送端地址SA包含在内,并被依次容纳。
在图24(2)中,当在发送缓冲器中存储了IP分组时,移动终端就会通过载波侦听检索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并获得并行发送数M(S681)。接着,在发送缓冲器内,获得将同一基站作为目的地的IP分组的个数K(S682)。接着,在可纳入各自的无线分组中的范围内,对K个IP分组依次进行组合,从而选择用于生成M个无线分组的N个(1≤N≤K)IP分组(S683),并从N个IP分组的各报头中获得目的地地址DA(S684)。接着,向N个IP分组添加包含各自的目的地地址DA的控制信息并进行结合,从而生成生成添加了MAC报头和FCS的无线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S685),其中所述MAC报头中包含BSSID、发送端地址SA、目的地地址DA。
图25(2)示出了发给服务器12~14的IP分组在移动终端11分别生成为无线分组,然后使用两个无线信道来进行并行发送的例子。这里,发给服务器12的IP分组和发给服务器13的IP分组结合,发给服务器14的IP分组和伪数据结合。在通过无线信道#1发送的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作为BSSID设定“AP”,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S1”,并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任意地址(例如AP),在通过无线信道#2发送的无线分组的MAC报头中,作为BSSID设定“AP”,作为发送端地址SA设定“S1”,并作为目的地地址DA设定任意地址(例如AP)。在帧主体中,发给服务器12~14的IP分组将各自的目的地地址DA包含在内,并被依次容纳。
[第十六实施方式]
图26示出了本发明第十六实施方式的帧格式的示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多跃网络(multihop network)中的无线站之间的无线分组传输方法,应用了与第十二实施方式至第十五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这里示出了与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帧连结法对应的例子,但在第十三实施方式至第十五实施方式中也一样。
图中假设了由无线站(S1)21和无线站(S2)22经由无线站(S3)23发送发给无线站(S4)24的无线分组的情况。无线站23在向无线站24传输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帧时,选择从无线站21、22向目的地的无线站24发送的两个数据帧,并在各自的帧主体上添加无线站21、22的发送端地址SA(S1、S2)来进行结合,进而通过添加MAC报头来生成一个无线分组,并一起发送。
在反方向上也一样,无线站24在向无线站23发送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以无线站21、22为目的地的数据帧时,在各自的帧主体上添加无线站21、22的目的地地址DA(S1、S2)来进行结合,进而通过添加MAC报头来生成一个无线分组,一起发送。
[第十七实施方式]
图27示出了本发明第十七实施方式的帧格式的示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无线网桥(wireless bridge)中的无线站之间的无线分组传输方法,应用了与第十二实施方式至第十五实施方式对应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这里示出了与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帧连结法对应的例子,但在第十三实施方式至第十五实施方式中也一样。
图中假设了当由终端装置(S1)31和终端装置(S2)32向目的地的终端装置(S3)33发送以太网帧时,在它们中间存在与终端装置31、32连接的无线站(AP1)41以及与终端装置33连接的无线站(AP2)42的情况。无线站41在向无线站42传输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以太网帧时,选择从终端装置31、32向目的地的终端装置33发送的两个以太网帧,并在各自的帧主体上添加终端装置31、32的发送端地址SA(S1、S2)来进行结合,进而通过添加MAC报头来生成一个无线分组,一起发送。
在反方向上也一样,无线站42在向无线站41发送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以终端装置31、32为目的地的以太网帧时,在各自的帧主体上添加终端装置31、32的目的地地址DA(S1、S2)来进行结合,进而通过添加MAC报头来生成一个无线分组,一起发送。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根据发送缓冲器内的待发送数据帧的个数或空闲信道数,并在有效利用MAC分组可容纳的数据区域的最大大小的情况下,能够从待发送数据帧容易生成分组长度一致的多个数据分组。由此,当同时有多个无线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可并行发送所生成的多个数据分组,从而能够大幅度地改善最大吞吐量。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于,
当将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设为基站,另一个设为移动终端时,
在用于存储以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为目的地而发送的IP分组的所述移动终端的发送缓冲器内,从目的地为同一基站的IP分组中选择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可容纳范围的IP分组,在该IP分组上添加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的目的地地址并连结起来,并以并行发送数对其进行分割,然后对所述分割的每一个添加MAC报头来生成所述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23.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设为基站,另一个设为移动终端时,
在用于存储从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以所述移动终端为目的地而发送的数据帧的所述基站的发送缓冲器内,从目的地为同一移动终端的数据帧中对并行发送的各个数据分组可容纳范围的数据帧进行组合并选择,在各个数据帧的帧主体上添加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的发送端地址,进而添加MAC报头来生成所述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24.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设为基站,另一个设为移动终端时,
在用于存储以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为目的地而发送的IP分组的所述移动终端的发送缓冲器内,从目的地为同一基站的IP分组中对并行发送的各个数据分组可容纳范围的IP分组进行组合并选择,并在各个IP分组上添加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的目的地地址,进而添加MAC报头来生成所述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25.(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无线站在向另一个无线站传输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帧时,关于将另一个无线站作为目的地的数据帧,通过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生成数据分组,并将所述数据分组一并发送或者并行发送。
26.(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无线站上分别连接有通信装置,
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无线站在传输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从连接于一个无线站上的发送端装置向连接于另一个无线站的目的地装置发送的数据帧时,关于将另一个无线站作为目的地的数据帧,通过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生成数据分组,并将所述数据分组一并发送或者并行发送。
27.(追加)一种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当将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相同,并将所述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为Dmax时,
分割从要发送的一个数据帧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Dmax以下且分组长度(数据大小,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的单元;和
在所述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的单元。
28.(追加)一种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当使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可独立设定,
并将所述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设为基准传输速率时,将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定为(Dmax×该系统的传输速率/基准传输速率)的值的单元;
根据各系统的传输速率来分割从要发送的一个数据帧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且分组长度(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的单元;和
在所述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的单元。
29.(追加)一种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当将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相同,并将所述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为Dmax时,
将从要发送的多个数据帧的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连结起来进行分割,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Dmax以下且分组长度(数据大小,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的单元;和
在所述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主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的单元。
30.(追加)一种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当使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可独立设定,
并将所述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设为基准传输速率时,将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定为(Dmax×该系统的传输速率/基准传输速率)的值的单元;
连结从要发送的多个数据帧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并根据各系统的传输速率进行分割,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且分组长度(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的单元;
在所述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主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的单元。
31.(追加)一种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当将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相同,并将所述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为Dmax时,
组合从要发送的多个数据帧的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Dmax以下的X个数据串的单元;
在所述X个数据串中,向最大大小的数据串以外的数据串添加伪数据,从而生成分组长度(数据大小,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的单元;和
在所述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的单元。
32.(追加)一种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当使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可独立设定,
并将所述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设为基准传输速率时,将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定为(Dmax×该系统的传输速率/基准传输速率)的值的单元;
组合从要发送的多个数据帧的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X个数据串的单元;
在所述X个数据串中,向分组长度(传输所需时间)最大的数据串以外的数据串添加伪数据,从而生成分组长度(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的单元;和
在所述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的单元。
33.(追加)如权利要求27、29、3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单元:
所述单元在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能够独立设定时,设定所述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以统一为其中最小的传输速率。
34.(追加)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单元:
所述单元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按所述每个传输介质分配数据帧,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达到不超过最大数据大小Dmax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35.(追加)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单元:
所述单元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并一一分配给所述每个传输介质,巡回所述各传输介质重复进行数据帧的分配,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不超过最大数据大小Dmax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36.(追加)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单元:
所述单元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并一一分配给所述每个传输介质,然后将下一个数据帧分配给所分配数据帧的数据大小最小的传输介质,以下同样地重复进行数据帧的分配,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不超过最大数据大小Dmax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37.(追加)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如下构成:在权利要求34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元中,采用所容纳的数据帧的总数最大的单元来生成数据串。
38.(追加)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单元:
所述单元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按所述每个传输介质分配数据帧,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达到不超过与所述每个传输介质对应的最大数据大小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39.(追加)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单元:
所述单元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并一一分配给所述每个传输介质,巡回所述各传输介质重复进行数据帧的分配,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达到不超过与所述每个传输介质对应的最大数据大小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40.(追加)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单元:
所述单元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并一一分配给所述每个传输介质,然后将下一个数据帧分配给所分配数据帧的数据大小最小的传输介质,以下同样地重复进行数据帧的分配,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达到不超过与所述每个传输介质对应的最大数据大小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41.(追加)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如下构成:在权利要求38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元中,采用所容纳的数据帧的总数最大的单元来生成数据串。
42.(追加)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如下构成:所述数据串包含用于识别所述数据帧的子报头而生成。
43.(追加)一种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当将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相同,并将所述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为Dmax时,
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1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单元生成X个数据分组的单元;
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2以上,并且通过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结及分割、或者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能够生成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29或31所述的单元生成X个数据分组的单元;和
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2以上,并且通过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分割及连结、或者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组合不能生成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单元生成X个数据分组的单元。
44.(追加)一种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当将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可独立设定,
并将所述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设为基准传输速率时,将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定为(Dmax×该系统的传输速率/基准传输速率)的值的单元,
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1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28所述的单元生成X个数据分组的单元;
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2以上,并且通过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连结及分割、或者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组合能够生成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30或32所述的单元生成X个数据分组的单元;和
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2以上,并且通过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连结及分割、或者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组合不能生成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28所述的单元生成X个数据分组的单元。
45.(追加)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如下构成:
直到经过与从所述分割之前的一个数据帧生成的数据分组的传输所需时间相当的时间为止,不进行载波侦听地连续并行发送在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并行发送之后生成的X个数据分组。
46.(追加)如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如下构成:
不进行载波侦听地连续X次并行发送在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并行发送之后生成的X个数据分组。
47.(追加)如权利要求27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如下构成:
当将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设为基站,另一个设为移动终端时,
在用于存储从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以所述移动终端为目的地而发送的数据帧的所述基站的发送缓冲器内,从目的地为同一移动终端的数据帧中选择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可容纳范围的数据帧,在该数据帧的帧主体上添加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的发送端地址并连结起来,并以并行发送数对其进行分割,然后对所述分割的每一个添加MAC报头来生成所述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48.(追加)如权利要求27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如下构成:
当将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设为基站,另一个设为移动终端时,
在用于存储以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为目的地而发送的IP分组的所述移动终端的发送缓冲器内,从目的地为同一基站的IP分组中选择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可容纳范围的IP分组,在该IP分组上添加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的目的地地址并连结起来,并以并行发送数对其进行分割,然后对所述分割的每一个添加MAC报头来生成所述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49.(追加)如权利要求27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如下构成:
当将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设为基站,另一个设为移动终端时,
在用于存储从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以所述移动终端为目的地而发送的数据帧的所述基站的发送缓冲器内,从目的地为同一移动终端的数据帧中对并行发送的各个数据分组可容纳范围的数据帧进行组合并选择,在各个数据帧的帧主体上添加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的发送端地址,进而添加MAC报头来生成所述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50.(追加)如权利要求27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如下构成:
当将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设为基站,另一个设为移动终端时,
在用于存储以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为目的地而发送的IP分组的所述移动终端的发送缓冲器内,从目的地为同一基站的IP分组中对并行发送的各个数据分组可容纳范围的IP分组进行选择并组合,在各个IP分组上添加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的目的地地址,进而添加MAC报头来生成所述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51.(追加)如权利要求27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如下构成:
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无线站在向另一个无线站传输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帧时,关于将另一个无线站作为目的地的数据帧,通过权利要求47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元来生成数据分组,并将所述数据分组一并发送或者并行发送。
52.(追加)如权利要求27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如下构成:
所述两个无线站上分别连接有通信装置,
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无线站在传输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从连接于一个无线站上的发送端装置向连接于另一个无线站的目的地装置发送的数据帧时,关于将另一个无线站作为目的地的数据帧,通过权利要求47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元来生成数据分组,并将所述数据分组一并发送或者并行发送。

Claims (26)

1.一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将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相同,并将所述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为Dmax时,
分割从要发送的一个数据帧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Dmax以下且分组长度(数据大小,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
在所述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2.一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使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可独立设定,
并将所述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设为基准传输速率时,将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定为(Dmax×该系统的传输速率/基准传输速率)的值,
根据各系统的传输速率来分割从要发送的一个数据帧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且分组长度(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
在所述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3.一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将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相同,并将所述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为Dmax时,
将从要发送的多个数据帧的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连结起来进行分割,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Dmax以下且分组长度(数据大小,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
在所述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主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4.一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使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可独立设定,
并将所述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设为基准传输速率时,将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定为(Dmax×该系统的传输速率/基准传输速率)的值,
连结从要发送的多个数据帧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并根据各系统的传输速率进行分割,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且分组长度(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
在所述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主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5.一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将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相同,并将所述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为Dmax时,
组合从要发送的多个数据帧的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Dmax以下的X个数据串,
在所述X个数据串中,向最大大小的数据串以外的数据串添加伪数据,从而生成分组长度(数据大小,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
在所述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6.一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使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可独立设定,
并将所述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设为基准传输速率时,将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定为(Dmax×该系统的传输速率/基准传输速率)的值,
组合从要发送的多个数据帧的各数据区域中提取的数据部,从而生成数据区域为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X个数据串,
在所述X个数据串中,向分组长度(传输所需时间)最大的数据串以外的数据串添加伪数据,从而生成分组长度(传输所需时间)一致的X个数据块,
在所述X个数据块上添加包含目的地信息等控制信息的报头部和包含验错码的FCS部来生成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7.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能够独立设定时,设定所述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以统一为其中最小的传输速率。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按所述每个传输介质分配数据帧,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达到不超过最大数据大小Dmax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并一一分配给所述每个传输介质,巡回所述各传输介质重复进行数据帧的分配,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不超过最大数据大小Dmax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并一一分配给所述每个传输介质,然后将下一个数据帧分配给所分配数据帧的数据大小最小的传输介质,以下同样地重复进行数据帧的分配,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不超过最大数据大小Dmax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采用所容纳的数据帧的总数最大的方法来生成数据串。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按所述每个传输介质分配数据帧,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达到不超过与所述每个传输介质对应的最大数据大小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并一一分配给所述每个传输介质,巡回所述各传输介质重复进行数据帧的分配,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达到不超过与所述每个传输介质对应的最大数据大小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依次取入要发送的数据帧并一一分配给所述每个传输介质,然后将下一个数据帧分配给所分配数据帧的数据大小最小的一个传输介质,以下同样地重复进行数据帧的分配,直到数据大小的总和达到不超过与所述每个传输介质对应的最大数据大小的最大数为止,如此来生成数据串。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采用所容纳的数据帧的总数最大的方法来生成数据串。
16.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串包含用于识别所述数据帧的子报头而生成。
17.一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将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设为相同,并将所述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为Dmax时,
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1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生成X个数据分组,
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2以上,并且通过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结及分割、或者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能够生成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生成X个数据分组,
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2以上,并且通过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结及分割、或者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不能生成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生成X个数据分组。
18.一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在两个无线站之间,使用通过载波侦听判断为空闲状态的多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使用判断为空闲状态的无线信道通过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X个数据分组,或者并用上述多个无线信道和空分复用方式并行发送与多个无线信道的各空分复用数的总和相当的X个数据分组,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使并行发送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可独立设定,
并将所述各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设为基准传输速率时,将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最大数据大小设定为(Dmax×该系统的传输速率/基准传输速率)的值,
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1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生成X个数据分组,
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2以上,并且通过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结及分割、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能够生成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生成X个数据分组,
在要发送的数据帧数为2以上,并且通过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结及分割、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不能生成各系统的最大数据大小以下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通过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生成X个数据分组。
1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直到经过与从所述分割之前的一个数据帧生成的数据分组的传输所需时间相当的时间为止,不进行载波侦听地连续并行发送在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并行发送之后生成的X个数据分组。
2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不进行载波侦听地连续X次并行发送在所述X个数据分组的并行发送之后生成的X个数据分组。
21.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将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设为基站,另一个设为移动终端时,
在用于存储从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以所述移动终端为目的地而发送的数据帧的所述基站的发送缓冲器内,从目的地为同一移动终端的数据帧中选择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可容纳范围的数据帧,在该数据帧的帧主体上添加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的发送端地址并连结起来,并以并行发送数对其进行分割,然后对所述分割的每一个添加MAC报头来生成所述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22.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将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设为基站,另一个设为移动终端时,
在用于存储以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为目的地而发送的IP分组的所述移动终端的发送缓冲器内,从目的地为同一基站的IP分组中选择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可容纳范围的IP分组,在该IP分组上添加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的目的地地址并连结起来,并以并行发送数对其进行分割,然后对所述分割的每一个添加MAC报头来生成所述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23.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设为基站,另一个设为移动终端时,
在用于存储从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以所述移动终端为目的地而发送的数据帧的所述基站的发送缓冲器内,从目的地为同一移动终端的数据帧中对并行发送的各个数据分组可容纳范围的数据帧进行组合并选择,在各个数据帧的帧主体上添加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的发送端地址,进而添加MAC报头来生成所述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24.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设为基站,另一个设为移动终端时,
在用于存储以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为目的地而发送的IP分组的所述移动终端的发送缓冲器内,从目的地为同一基站的IP分组中对并行发送的各个数据分组可容纳范围的IP分组进行组合并选择,并在各个IP分组上添加与所述基站相连的装置的目的地地址,进而添加MAC报头来生成所述X个数据分组,并进行并行发送。
25.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无线站在向另一个无线站传输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帧时,关于将另一个无线站作为目的地的数据帧,通过权利要求28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生成数据分组,并将所述数据分组一并发送或者并行发送。
26.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无线站上分别连接有通信装置,
所述两个无线站中的一个无线站在传输发送缓冲器中存储的、从连接于一个无线站上的发送端装置向连接于另一个无线站的目的地装置发送的数据帧时,关于将另一个无线站作为目的地的数据帧,通过权利要求28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生成数据分组,并将所述数据分组一并发送或者并行发送。
CNB2004800042174A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以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Active CN10054213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73914 2003-06-18
JP173953/2003 2003-06-18
JP173914/2003 2003-06-18
JP177097/2003 2003-06-20
JP177096/2003 2003-06-20
JP207699/2003 2003-08-18
JP349223/2003 2003-10-08
JP017247/2004 2004-01-26
JP158078/2004 2004-05-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1480A true CN1751480A (zh) 2006-03-22
CN100542131C CN100542131C (zh) 2009-09-16

Family

ID=36606067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76739A Active CN101425881B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A2008101810956A Pending CN101478378A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B2004800065617A Active CN100477631C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以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CNB2004800042174A Active CN100542131C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以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CNA2008101810941A Pending CN101478382A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2008101776724A Active CN101425886B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B2004800097603A Active CN100559748C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200810177671XA Active CN101425831B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76739A Active CN101425881B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A2008101810956A Pending CN101478378A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B2004800065617A Active CN100477631C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以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810941A Pending CN101478382A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2008101776724A Active CN101425886B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B2004800097603A Active CN100559748C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200810177671XA Active CN101425831B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8) CN101425881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6678B (zh) * 2008-02-01 2010-06-02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屏实时信号处理的方法、系统
CN101102245B (zh) * 2006-06-27 2011-04-06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及方法
CN103297171A (zh) * 2012-02-23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
CN104144094A (zh) * 2013-04-29 2014-11-12 通用电气能源电力转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操作数字总线系统从属节点的方法
US9036610B2 (en) 2009-05-08 2015-05-19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handling frames of variable length
CN104717037A (zh) * 2010-07-07 2015-06-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协议
CN105656748A (zh) * 2014-12-02 2016-06-08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络中的边信道攻击阻止
CN103907302B (zh) * 2011-09-02 2017-11-17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空分复用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14070A (zh) * 2019-10-24 2021-04-27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8140A (zh) * 2009-12-10 201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多入多出mimo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JP2011223274A (ja) * 2010-04-08 2011-11-04 Sony Corp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CN103262452B (zh) * 2011-07-15 2016-03-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装置、通信系统以及发送方法
US9043681B2 (en) * 2012-03-28 2015-05-26 Intel Corporation Reconstructing codewords using a side channel
CN111294859B (zh) * 2019-05-24 2021-09-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分组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1526082A (zh) * 2020-03-19 2020-08-11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消息处理设备、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36C (zh) * 1995-06-14 2002-10-0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及其分组数据传输方法
FI101332B (fi) * 1995-12-18 1998-05-29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Epäjatkuvalähetys monikanavaisessa suurinopeuksisessa datasiirrossa
JP2003101604A (ja) * 2001-09-20 2003-04-04 Sony Corp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データ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2245B (zh) * 2006-06-27 2011-04-06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及方法
CN101246678B (zh) * 2008-02-01 2010-06-02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屏实时信号处理的方法、系统
US10111134B2 (en) 2009-05-08 2018-10-23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handling frames of variable length
US9036610B2 (en) 2009-05-08 2015-05-19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handling frames of variable length
US10575214B2 (en) 2009-05-08 2020-02-25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handling frames of variable length
US9706436B2 (en) 2009-05-08 2017-07-11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handling frames of variable length
CN104717037A (zh) * 2010-07-07 2015-06-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协议
CN103907302B (zh) * 2011-09-02 2017-11-17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空分复用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97171A (zh) * 2012-02-23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
CN103297171B (zh) * 2012-02-23 2016-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
CN104144094A (zh) * 2013-04-29 2014-11-12 通用电气能源电力转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操作数字总线系统从属节点的方法
CN104144094B (zh) * 2013-04-29 2019-04-16 通用电气能源电力转换有限责任公司 数字总线系统从属节点及其操作方法
CN105656748A (zh) * 2014-12-02 2016-06-08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络中的边信道攻击阻止
CN112714070A (zh) * 2019-10-24 2021-04-27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714070B (zh) * 2019-10-24 2024-01-09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5831B (zh) 2012-12-19
CN100477631C (zh) 2009-04-08
CN101425881A (zh) 2009-05-06
CN1774892A (zh) 2006-05-17
CN101425886A (zh) 2009-05-06
CN100559748C (zh) 2009-11-11
CN100542131C (zh) 2009-09-16
CN101478382A (zh) 2009-07-08
CN101478378A (zh) 2009-07-08
CN101425881B (zh) 2012-01-04
CN1759576A (zh) 2006-04-12
CN101425831A (zh) 2009-05-06
CN101425886B (zh) 201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1480A (zh)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1173500C (zh) 高速下行数据包接入系统对不同服务质量业务的支持方法
CN1774898A (zh)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200950590Y (zh) 于无线局域网络中实施智能天线
CN1751465A (zh)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CN1165122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依据无线链接协议重发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279731C (zh) 一种通信流模板分组过滤的装置和方法
CN1692605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585366A (zh) 无线基站,网络系统,通信方法和基站控制程序
CN1698315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860808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894888A (zh) 高速媒体接入控制和直接链路协议
CN1894910A (zh) 高速媒体接入控制
CN1842216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852581A (zh) 一种在下行链路上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1040557A (zh) 通信控制方法、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站
CN1791274A (zh)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894914A (zh) 具有与传统系统互操作性的高速媒体接入控制
CN1829111A (zh)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855867A (zh) 用于在无线网格网络中分发移动站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756218A (zh) 通信设备、通信程序和通信方法
CN1929338A (zh) 蜂窝网和泛在网的融合方法和设备
CN101061672A (zh) 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基站控制装置和无线局域网基站装置
CN1655555A (zh) 无线局域网中多协议无线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729709A (zh) 无线通信网络及流量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