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7631C -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以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以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7631C
CN100477631C CNB2004800065617A CN200480006561A CN100477631C CN 100477631 C CN100477631 C CN 100477631C CN B2004800065617 A CNB2004800065617 A CN B2004800065617A CN 200480006561 A CN200480006561 A CN 200480006561A CN 100477631 C CN100477631 C CN 10047763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ing
division multiplexing
wireless station
transmission rate
sequence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065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9576A (zh
Inventor
齐藤一贤
熊谷智明
大槻信也
永田健悟
相河聪
太田厚
蛭川明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59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9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76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763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以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利用一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并行发送包括序列号的多个数据分组。此时,接收到利用空分复用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的无线站生成单一肯定应答分组,并不利用空分复用地将其发回给发送方的无线站,其中所述单一肯定应答分组包括有与接收成功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由此,提高了肯定应答分组的发送成功几率,从而使得并行发送所带来的提高吞吐量的效果很可靠。

Description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以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无线站间利用空分复用来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特别涉及与不能正常传送数据分组时的与重发处理有关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事先只确定一个所使用的无线信道,在数据分组发送之前,检测(载波侦听)该无线信道是否为空闲状态,只在该无线信道为空闲状态时发送一个数据分组。通过这样的控制,可以在多个无线站间互相错开时间而共用一个无线信道((1)International StandardISO/IEC 8802-11 ANSI/IEEE Std 802.11,1999 edi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Local and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 11:Wireless LANMedium Access Control(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fications;(2)小電力デ一タ通信システム/広带域移動アクセスシステム(CSMA)標準規格、ARIB STD-T711.0版、(社)電波產業会、平成12年策定)。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数据分组的传送效率,正在研究一种利用公知的空分复用技术(黒崎 外、MIMOチヤネルにより100Mbit/sを実現する広带域移動通信用SDM-COFDM方式の提案、電子情報通信学会技術研究報告、A·P2001-96,RCS2001-135(2001-10)),以一个无线信道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另外空分复用(SDM)是这样一种方式:从多条天线中通过同一无线信道同时发送不同的数据分组,相对的无线站的多条天线接收各数据分组,通过与上述各数据分组的传播系数的差异相对应的数字信号处理,接收通过相同的无线信道同时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
图14示出了空分复用当中的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关系。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的关系由图14所示的矩阵表示,各传播系数hxx在接收方是未知的系数。因此,推算接收方的各传播系数,求出包括上述各传播系数的传递系数的逆矩阵,从求得的逆矩阵与接收值r1,r2,r3算出发送值s1,s2,s3。
一般地,各传播系数hxx随着时间而变化,也随着衰落或信号强度的降低等无线传播线路的变动发生变化。另外,若增加空分复用数,则无线传播线路的变动带给传送质量的影响变大。即,随着空分复用数的增加,由于分组出错率或位误码率变高,所以按照传播系数等来确定(限制)空分复用数。
但是,若数据分组的发送失败,接收方发送应答分组指示发送失败,或者不发送任何应答分组。这种情况下,判断数据分组发送失败的原因,并对该数据分组进行重发处理。此处对于利用了空分复用的并行发送中的重发处理没有特别的规定,下面说明将现有的重发处理应用于并行发送时的问题。
图15示出了通常的数据分组的交换处理。发送方的无线站发送数据分组后,接收方的无线站发回与接收的数据分组相对的ACK(肯定应答)分组,通知接收站方的数据分组接收成功与否的信息。这种通常的ACK分组的发送方法可以原封不变地应用于利用空分复用方式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这种情况下,可得出图16所示的分组交换顺序。
即,接收被空分复用的多个数据分组的无线站只生成成功接收的数据分组数的ACK分组,并对其进行空分复用后发回数据分组的发送方无线站。此时,接收成功的数据分组数越多,被空分复用的ACK分组数也越多。其结果造成了接收成功的数据分组数越多,ACK分组的发送成功几率越低,降低了通过空分复用发送数据分组来提高吞吐量的效果。
这是因为:在发送站一侧,没有一种区别是在接收站方接收数据分组的失败、还是从接收站所发回的ACK分组的接收失败的装置,若不能接收ACK分组,则判断为数据分组发送失败,进行数据分组的重发处理。因此,在ACK分组的发送成功几率低的情况下,虽然在接收方的数据分组接收成功,但认为发送方的数据分组发送失败的误认几率将变高。其结果是,将进行对没有必要再发送的数据分组再次发送这样的无用的控制,使得无线信道的利用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发送方的无线站利用空分复用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的情况下,通过从接收方可靠地发送含有数据分组接收成败的信息的分组,来实现高吞吐量。
对于第一方式的发明,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利用一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中含有用于分别对它们进行区别的规定的序列号。接收到利用空分复用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的该无线站生成单一肯定应答分组,该单一肯定应答分组包括有与接收成功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不利用空分复用地发回给发送方的无线站。
在第一方式的发明中,在接收到多个数据分组的情况下,由于不利用空分复用,把接收结果概括容纳在一个肯定应答分组里来发送,所以可以提高肯定应答分组的发送成功几率。由此,使得由空分复用来并行发送数据分组而得的提高吞吐量的效果变得可靠。另外,现在所规定的肯定应答分组(ACK分组)的长度与数据分组相比非常短,即使在追加了多个数据分组的接收结果的情况下,由于ACK分组的长度增加也很微小,所以不会妨碍提高吞吐量的效果。
对于第二方式的发明,发送方的无线站利用空分复用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并在该发送之后,不利用空分复用地发送否定应答请求分组,该否定应答请求分组用于从接收方无线站请求否定应答分组,含有有与并行发送的全部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接收方的无线站接收利用空分复用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并生成单一否定应答分组,且不应用空分复用地将其发回给发送方的无线站,该单一否定应答分组含有与接收否定应答请求分组后得到序列号中的、接收失败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
在第二方式的发明中,由于不利用空分复用来发送否定应答请求分组及否定应答分组,所以可以提高发送成功几率。
对于第三方式的发明,发送方的无线站利用空分复用连续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并在该发送之后,不利用空分复用地发送肯定应答请求分组,该肯定应答请求分组用于从接收方无线站请求肯定应答分组,含有与连续并行发送的全部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接收方的无线站接收利用空分复用连续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并生成单一肯定应答分组,且不应用空分复用地将其发回信给发送方的无线站,该单一肯定应答分组含有与接收肯定应答请求分组后得到序列号中的、接收成功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
对于第三方式的发明,即使在接收利用空分复用而连续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的情况下,由于把所有的接收结果概括容纳在一个肯定应答分组里,并且不利用空分复用来发送,所以可以提高肯定应答分组的发送成功几率。并且对于肯定应答请求分组,由于不利用空分复用来发送,因而可以提高发送成功几率。
对于第四方式的发明,发送方的无线站利用空分复用连续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并在该发送之后,不利用空分复用地发送否定应答请求分组,该否定应答请求分组用于从接收方无线站请求否定应答分组,含有与连续并行发送的全部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接收方的无线站接收利用空分复用连续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并生成单一否定应答分组,且不应用空分复用地将其发回给发送方的无线站,该单一否定应答分组含有与接收否定应答请求分组后得到序列号中的、接收失败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
在第四方式的发明中,即使在接收利用空分复用而连续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的情况下,由于把所有的接收结果概括容纳在一个否定应答分组里,并且不利用空分复用来发送,所以可以提高否定应答分组的发送成功几率。并且对于否定应答请求分组,由于不利用空分复用来发送,因而可以提高发送成功几率。
对于第五方式的发明,发送肯定应答分组的无线站利用某一范围内的发送率发回所述肯定应答分组,该范围是从无线站所具有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到接收成功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
对于第六方式的发明,发送否定应答分组的无线站利用某一范围内的发送率发回所述否定应答分组,该范围是从无线站所具有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到接收成功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
对于第七方式的发明,发送肯定应答请求分组或者否定应答请求分组的无线站,利用某一范围内的发送率发送所述肯定应答请求分组或者所述否定应答请求分组,该范围是从无线站所具有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到用于发送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
在第五至七方式的发明中,通过分别适当设定发送率,从而可以提高肯定应答分组、否定应答分组、肯定应答请求分组及否定应答请求分组的发送成功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示例的时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示例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示例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示例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操作示例的时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操作示例的时序图;
图11是表示数据分组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扩充ACK分组及扩充NACK分组构成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扩充NACK请求分组及扩充ACK请求分组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空分复用的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一般的数据分组的交换处理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空分复用的ACK分组的发送方法的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示例。
如图11所示,数据分组除了数据部以外,还包括:分组分类信息;目的无线站的识别信息(ID);发送方无线站的识别信息(ID);为了分别区分被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而附加的序列号;以及被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的序列号中最小的序列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统一通知多个数据分组接收成功的一个ACK分组定义为扩充ACK分组。如图12所示,在例(1)中该扩充ACK分组包括:分组类别信息、目的无线站(数据分组的发送方无线站)的ID、接收成功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另外,例(2)中取代了对接收成功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进行记述,而代之以采用位图,通过将与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对应的位设为与接收成功与否相对应的值,来表示分组接收成功。位图的头位对应于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中的具有最小序列号的数据分组。这里,例(2)被用于对后述的扩充ACK请求分组的应答。
在图1中,接收方的无线站识别有无接收信号(S001),在检测到接收信号的情况下识别是否接收了一个以上的数据分组(S002)。此处,在接收了即使一个数据分组的情况下,获取所接收的全部数据分组中所包含的发送方无线站的ID、目的无线站的ID、序列号信息(S003)。
接着,识别所接收的数据分组是否是发往本站的,当接收了发往其他无线站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舍弃该数据分组(S004,S008)。而当接收的数据分组是发往本站的情况下,进行各数据分组的接收处理(S005),并且生成包含与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对应信息的扩充ACK分组(S006)。接着,不使用空分复用,将该扩充ACK分组向数据分组的发送方的无线站发送(S007)。
在图2的操作示例中,SG1~SG4表示空分复用的各列(series)的信号,此处假定对四列的信号进行空分复用的情况。另外,SN1~SN8表示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
在一定时间的载波侦听后,发送方无线站1利用空分复用以一个无线信道来并行发送四个数据分组。接收方的无线站2生成扩充ACK分组,并且不利用空分复用,将该扩充ACK分组向无线站1发送,其中该扩充ACK分组存储了与并行发送的四个数据分组的序列号SN1~SN4中的、成功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对应的信息。重复进行该操作。
[第二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示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统一通知多个数据分组接收失败的一个NACK分组定义为扩充NACK分组。与图12所示的扩充ACK分组相同,在例(1)中该扩充NACK分组包括:分组类别信息、目的无线站(数据分组的发送方无线站)的ID、接收失败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另外,例(2)中代替了对接收失败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进行记述,代之以采用位图,通过将与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对应的位设为与接收成功与否对应的值,来表示分组的接收失败。位图的头位对应于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中具有最小序列号的数据分组。
从数据分组的发送方无线站求得该接收成功与否的确认信息,在收到被发送的NACK请求分组后发回NACK分组。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求得的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的接收成功与否的一个NACK请求分组定义为扩充NACK请求分组。另外,要求扩充ACK分组的扩充NACK请求分组也相同。
如图13所示,扩充ACK请求分组及扩充NACK请求分组在例(1)中包括:分组类别信息、目的无线站(数据分组的目的无线站)的ID、发送方无线站(数据分组的发送方无线站)的ID、并行发送的全部数据分组的序列号。另外,例(2)中代替了对并行发送的全部数据分组的序列号进行记述,代之以对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中最小的序列号及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的个数进行记述。
在图3中,接收方的无线站识别接收信号的有无(S001),在检测到接收信号的情况下识别是否是发往本站的扩充NACK请求分组(S101)。在接收信号不是发往本站的扩充NACK请求分组的情况下,识别是否接收了一个以上的数据分组(S002)。此处,在接收了即使一个数据分组的情况下,获取所接收的全部数据分组中包含的发送方无线站的ID、目的无线站的ID、序列号的信息(S003)。
其次,识别所接收的数据分组是否是发往本站的,在接收了发往其他无线站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舍弃该数据分组(S004,S008)。而在接收的数据分组是发往本站的情况下,进行各数据分组的接收处理(S005),为了接收发往本站的扩充NACK请求分组,返回步骤S001。
当在步骤S101中接收了扩充NACK请求分组后,生成包含如下信息的单一的扩充NACK分组,其中该信息是指与被该扩充NACK请求分组请求了接收成功与否信息的全部数据分组中的、接收失败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S102)。其次,不使用空分复用,向数据分组发送方无线站发送该扩充NACK分组(S103)。另外,在并行发送的全部数据分组接收成功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生成扩充NACK分组。
此外,在步骤S002中,在一个数据分组都没有成功接收的情况下,接收发往本站的扩充NACK请求分组(S101),在步骤S102中生成单一的扩充NACK分组,该单一扩充NACK分组包含有与并行发送的全部数据分组的接收失败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
在图4的操作示例中,SG1~SG4表示空分复用的各列信号,此处假定对四列信号进行空分复用的情况。另外,SN1~SN4表示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设序列号SN2的数据分组为接收失败的数据分组。
在一定时间的载波侦听后,发送方无线站1利用空分复用以一个无线信道来并行发送四个数据分组,之后发送扩充NACK请求分组。接收方的无线站2在接收了扩充NACK请求分组之后,生成带有接收失败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SN2的信息的单一扩充NACK分组,并且不利用空分复用,向无线站1发送该扩充NACK分组。重复该操作。
[第三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示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定时间的载波侦听后,发送方的无线站1利用空分复用以一个无线信道来并行发送四个数据分组(SN1~SN4),接着利用空分复用并行发送四个数据分组(SN5~SN8)。即进行数据分组的连续并行发送。关于数据分组连续发送,可以利用在IEEE 802.11 TGe等中正在讨论的Group ACK等程序。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扩充ACK请求分组及扩充ACK分组分别呈图13及图12所示的结构。
在图5中,接收方的无线站识别接收信号的有无(S001),在检测到接收信号的情况下识别是否是发往本站的扩充ACK请求分组(S201)。在接收信号不是发往本站的扩充ACK请求分组的情况下,识别是否接收了一个以上的数据分组(S002)。此处,在即使接收了一个数据分组的情况下,获取所接收的全部数据分组中所包含的发送方无线站的ID、目的无线站的ID、序列号的信息(S003)。
接着,识别接收的数据分组是否是发往本站的,在接收了发往其他无线站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舍弃该数据分组(S004,S008)。而在接收的数据分组是发往本站的情况下,进行各数据分组的接收处理(S005),为了接收连续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或者发往本站的扩充ACK请求分组,返回步骤S001。连续并行发送的数据分组在步骤S001~S005间重复进行接收处理。
在步骤S201接收了扩充ACK请求分组后,生成包含如下信息的单一的扩充ACK分组,其中该信息是指与被该扩充ACK请求分组请求了接收成功与否信息的全部数据分组中的、接收成功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S202)。接着,不使用空分复用,向数据分组发送方无线站发送该扩充ACK分组(S203)。
另外,在步骤S002中,在一个数据分组都没有成功接收的情况下,接收发往本站的扩充ACK请求分组(S201),并生成表示并行发送的全部数据分组接收失败的单一的扩充ACK分组(S202)。
在图6的操作示例中,SG1~SG4表示空分复用的各列信号,此处假定对四列信号进行空分复用的情况。另外,SN1~SN8表示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设序列号SN1~SN4的数据分组与序列号SN5~SN8的数据分组是连续且并行发送的。
在一定时间的载波侦听后,发送方的无线站1利用空分复用以一个无线信道来连续并行发送八个数据分组,之后发送扩充ACK请求分组。在接收了扩充ACK请求分组之后,接收方的无线站2生成存储了接收成功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信息的单一的扩充ACK分组,并且不利用空分复用,将该扩充ACK分组向无线站1发送。重复进行该操作。
[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如图5所示第三实施方式中,将从发送方的无线站发送的扩充ACK请求分组变为扩充NACK请求分组,将从接收方的无线站发送的扩充ACK分组变为扩充NACK分组。基本的处理程序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示例。
在图7的操作示例中,SG1~SG4表示空分复用的各列信号,此处假定对四列信号进行空分复用的情况。另外,SN1~SN8表示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设序列号SN1~SN4的数据分组与序列号SN5~SN8的数据分组被连续并行发送,设序列号SN3、SN7的数据分组为接收失败的数据分组。
在一定时间的载波侦听后,发送方的无线站1利用空分复用以一个无线信道来连续并行发送八个数据分组,之后发送扩充NACK请求分组。在接收了扩充NACK请求分组之后,接收方的无线站2生成存储了接收失败数据分组的序列号SN3、SN7的信息的单一的扩充NACK分组,并且不利用空分复用,将该扩充NACK分组向无线站1发送。重复进行该操作。
[第五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操作示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在空分复用的各列可以独立设定发送率的情况下,选择扩充ACK分组或者扩充NACK分组的发送率。例如,选择接收成功的多个数据分组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或者选择预先设定的各列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
图8所示的流程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对改变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图8的步骤S003B中,不仅按每个数据分组获取发送方无线站的ID、目的无线站的ID、序列号,而且还获取发送率(发送时的比特率)。然后,从步骤S006进入到接下来的步骤S301,选择接收成功的各数据分组的发送率中的、没有超过最低发送率的发送率用于本站的发送。因此,在步骤S007发送扩充ACK分组时,通过与所选发送率相对应的列发送扩充ACK分组。
另外,作为扩充ACK分组的发送率,在选择预先设定的各列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的情况下,不必取得在步骤S003B中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发送率。
在图9的操作示例中,SG1~SG4表示空分复用的各列信号,此处假定对四列信号进行空分复用的情况。另外,SN1~SN8表示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而且,SG1~SG4的发送率为24Mbps、18Mbps、6Mbps、12Mbps。
在一定时间的载波侦听后,发送方的无线站1利用空分复用以一个无线信道来并行发送四个数据分组。接收方的无线站2接收并行发送的四个数据分组,取得每个分组的发送率。接着,生成带有与接收成功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的扩充ACK分组。此处,作为同时接收的多个数据分组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在全部数据分组接收成功的情况下,选择最低的发送率6Mbps。不利用空分复用,以6Mbps的发送率向无线站1发送扩充ACK分组。重复该操作。
[第六实施方式]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在空分复用的各列可以独立设定发送率的情况下,选择扩充ACK请求分组或者扩充NACK请求分组的发送率,及选择扩充ACK分组或者扩充NACK分组的发送率。例如,对于扩充ACK请求分组或者扩充NACK请求分组的发送率,选择预先设定的各列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对于扩充ACK分组或者扩充NACK分组的发送率,选择在接收成功的多个数据分组的发送率中没有超过最低发送率的发送率。图10是表示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操作示例的时序图。
在图10的操作示例中,SG1~SG4表示空分复用的各列信号,此处假定对四列信号进行空分复用的情况。另外,SN1~SN4表示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而且,SG1~SG4的发送率为24Mbps、18Mbps、6Mbps、12Mbps。
在一定时间的载波侦听后,发送方的无线站1利用空分复用以一个无线信道来并行发送四个数据分组,之后不利用空分复用,以各列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6Mbps发送扩充NACK请求分组。接收方的无线站2接收并行发送的四个数据分组以及不利用空分复用而发送的扩充NACK请求分组。其次,生成带有与接收失败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信息的扩充NACK分组。此处,作为同时接收的多个数据分组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在全部数据分组接收成功的情况下,选择最低的发送率6Mbps。不利用空分复用,以6Mbps的发送率向无线站1发送扩充ACK分组。重复进行该操作。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不利用空分复用,通过发送送达确认分组(肯定应答分组,否定应答分组)及送达确认请求分组(肯定应答请求分组,否定应答请求分组)来提高发送成功几率。由此,数据分组的发送站可以减少由于误认接收方无线站数据分组的接收状况而引起的不必要的重发处理,从而能够提高流量。

Claims (14)

1.一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利用一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来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数据分组中含有用于分别对它们进行区别规定的序列号,
在接收了利用空分复用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的无线站中,生成含有与接收成功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的单一肯定应答分组,且不利用空分复用地将其发回给发送方的无线站。
2.一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利用一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来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数据分组中含有用于分别对它们进行区别的规定的序列号,
发送方的无线站利用空分复用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并在该发送之后,不利用空分复用地来发送否定应答请求分组,该否定应答请求分组含有与并行发送的全部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用于从接收方的无线站请求否定应答分组,
接收方的无线站接收利用空分复用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并生成单一否定应答分组,且不应用空分复用地将其发回给发送方的无线站,其中所述单一否定应答分组含有与接收所述否定应答请求分组而得到的序列号中接收失败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
3.一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利用一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数据分组中含有用于分别对它们进行区别的规定的序列号,
发送方的无线站利用空分复用连续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并在该发送之后,不利用空分复用地发送肯定应答请求分组,该肯定应答请求分组含有与连续并行发送的全部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用于从接收方的无线站请求肯定应答分组,
接收方的无线站接收利用空分复用连续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并生成单一肯定应答分组,且不应用空分复用地将其发回给发送方的无线站,其中所述单一肯定应答分组含有与接收所述肯定应答请求分组而得到的序列号中接收成功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
4.一种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利用一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数据分组中包含用于对它们进行区别的规定的序列号,
发送方的无线站利用空分复用连续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并在该发送之后,不利用空分复用地发送否定应答请求分组,该否定应答请求分组含有与连续并行发送的全部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用于从接收方的无线站请求否定应答分组,
接收方的无线站接收利用空分复用连续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并生成单一否定应答分组,且不应用空分复用地将其发回给发送方的无线站,其中所述单一否定应答分组含有与接收所述否定应答请求分组而得到的序列号中接收失败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发送所述单一肯定应答分组的无线站利用某一范围内的发送率发回所述单一肯定应答分组,该范围是从无线站所具有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到接收成功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
6.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发送所述单一否定应答分组的无线站利用某一范围内的发送率发回所述单一否定应答分组,该范围是从无线站所具有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到接收成功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
7.如权利要求2、3、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发送所述肯定应答请求分组或者所述否定应答请求分组的无线站利用某一范围内的发送率,发送所述肯定应答请求分组或者所述否定应答请求分组,该范围是从无线站所具有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到用于发送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
8.一种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利用一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其特征在于,
发送方的无线站配有:允许所述多个数据分组中含有用于分别对它们进行区别的规定的序列号,利用空分复用来进行并行发送的单元,
接收方的无线站配有:对利用空分复用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进行接收的单元;生成含有与接收成功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的单一肯定应答分组的单元;不利用空分复用地将该单一肯定应答分组发回给发送方无线站的单元。
9.一种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利用一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其特征在于,
发送方的无线站配有:允许所述多个数据分组中含有用于分别对它们进行区别的规定的序列号,利用空分复用来进行并行发送的单元;在该发送之后,不利用空分复用地发送否定应答请求分组的单元,其中所述否定应答请求分组含有与并行发送的全部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用于从接收方无线站请求否定应答分组;
接收方的无线站配有:对利用空分复用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进行接收的单元;生成单一否定应答分组的单元,其中该单一否定应答分组含有与接收所述否定应答请求分组后而得到的序列号中接收失败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不应用空分复用地将该单一否定应答分组发回给发送方无线站的单元。
10.一种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利用一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其特征在于,
发送方的无线站配有:允许所述多个数据分组中含有用于分别对它们进行区别的规定的序列号,利用空分复用连续进行并行发送的单元;在该发送之后,不利用空分复用地发送肯定应答请求分组的单元,其中该肯定应答请求分组含有与连续并行发送的全部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用于从接收方无线站请求肯定应答分组;
接收方的无线站配有:对利用空分复用连续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进行接收的单元;生成单一肯定应答分组的单元,其中该单一肯定应答分组含有与接收所述肯定应答请求分组后得到的序列号中接收成功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不应用空分复用地将该单一肯定应答分组发回给发送方无线站的单元。
11.一种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在两个无线站之间利用一个无线信道与空分复用并行发送多个数据分组,其特征在于,
发送方的无线站配有:允许所述多个数据分组中含有用于分别对它们进行区别的规定的序列号,利用空分复用连续进行并行发送的单元;在该发送之后,不利用空分复用地发送否定应答请求分组的单元,其中该否定应答请求分组含有与连续并行发送的全部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用于从接收方无线站请求否定应答分组;
接收方的无线站配有:对利用空分复用连续并行发送的多个数据分组进行接收的单元;生成单一否定应答分组的单元,该单一否定应答分组含有与接收所述否定应答请求分组后得到的序列号中接收失败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相当的信息;不应用空分复用地将该单一否定应答分组发回给发送方无线站的单元。
12.如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发送所述单一肯定应答分组的无线站包括:利用某一范围内的发送率发回所述单一肯定应答分组的单元,该范围是从无线站所具有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到接收成功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
13.如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发送所述单一否定应答分组的无线站包括:利用某一范围内的发送率发回所述单一否定应答分组的单元,该范围是从无线站所具有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到接收成功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
14.如权利要求9、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分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发送所述肯定应答请求分组或者所述否定应答请求分组的无线站包括:利用某一范围内的发送率发送所述肯定应答请求分组或者所述否定应答请求分组的单元,该范围是从无线站所具有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到用于发送的发送率中最低的发送率。
CNB2004800065617A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以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Active CN10047763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73914 2003-06-18
JP173914/2003 2003-06-18
JP361846/2003 2003-10-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9576A CN1759576A (zh) 2006-04-12
CN100477631C true CN100477631C (zh) 2009-04-08

Family

ID=36606067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76739A Active CN101425881B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A2008101810956A Pending CN101478378A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B2004800065617A Active CN100477631C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以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CNB2004800042174A Active CN100542131C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以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CNA2008101810941A Pending CN101478382A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2008101776724A Active CN101425886B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B2004800097603A Active CN100559748C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200810177671XA Active CN101425831B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76739A Active CN101425881B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A2008101810956A Pending CN101478378A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42174A Active CN100542131C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以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CNA2008101810941A Pending CN101478382A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2008101776724A Active CN101425886B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B2004800097603A Active CN100559748C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200810177671XA Active CN101425831B (zh) 2003-06-18 2004-06-18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8) CN1014258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97068B2 (ja) * 2006-06-27 2011-06-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246678B (zh) * 2008-02-01 2010-06-02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屏实时信号处理的方法、系统
JP5493459B2 (ja) 2009-05-08 2014-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2098140A (zh) * 2009-12-10 201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多入多出mimo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JP2011223274A (ja) * 2010-04-08 2011-11-04 Sony Corp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US9742590B2 (en) * 2010-07-07 2017-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feedback protocol for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U-MIMO)
CN103262452B (zh) * 2011-07-15 2016-03-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装置、通信系统以及发送方法
KR20140050674A (ko) * 2011-09-02 2014-04-29 알까뗄 루슨트 공간-분할 다중화 시스템들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3297171B (zh) * 2012-02-23 2016-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
US9043681B2 (en) * 2012-03-28 2015-05-26 Intel Corporation Reconstructing codewords using a side channel
DE102013207826B3 (de) * 2013-04-29 2014-07-17 Ge Energy Power Conversion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lave-Knotens eines digitalen Bussystems
US9961104B2 (en) * 2014-12-02 2018-05-01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Side channel attack deterrence in networks
CN111294859B (zh) * 2019-05-24 2021-09-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分组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2714070B (zh) * 2019-10-24 2024-01-09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526082A (zh) * 2020-03-19 2020-08-11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消息处理设备、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36C (zh) * 1995-06-14 2002-10-0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及其分组数据传输方法
FI101332B (fi) * 1995-12-18 1998-05-29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Epäjatkuvalähetys monikanavaisessa suurinopeuksisessa datasiirrossa
JP2003101604A (ja) * 2001-09-20 2003-04-04 Sony Corp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データ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5831B (zh) 2012-12-19
CN101425881A (zh) 2009-05-06
CN1774892A (zh) 2006-05-17
CN101425886A (zh) 2009-05-06
CN100559748C (zh) 2009-11-11
CN1751480A (zh) 2006-03-22
CN100542131C (zh) 2009-09-16
CN101478382A (zh) 2009-07-08
CN101478378A (zh) 2009-07-08
CN101425881B (zh) 2012-01-04
CN1759576A (zh) 2006-04-12
CN101425831A (zh) 2009-05-06
CN101425886B (zh) 201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7631C (zh)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以及无线分组通信装置
KR101877761B1 (ko) 전송 방법 및 전송기
JP4558739B2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方法
CN102318428B (zh) 在发射机会中背负信息
TWI455522B (zh) 改良之多使用者傳輸
CN102474853B (zh) 用于进行多站请求消息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KR101948082B1 (ko)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안테나 기반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보호 방법
CN10584687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00514907C (zh)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EP1635516B1 (en) Radio packet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368349B2 (en) Method for assisting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180302908A1 (en) Method for scheduling closed loop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JPS63233631A (ja) 広帯域パケット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及び情報伝送方法
US88914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use of 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ystems for multi-packet reception (MPR) in a distributed time slot assignment protocol
KR100970543B1 (ko) 애드-혹 통신망에서의 자동반복요구(arq)매체접근제어(mac) 및 그 사용 방법
CN102210191A (zh) 用于局域网中的数据发射的方法
CN109547072A (zh) 信道探测的方法、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410048A1 (en) Overlapping basic service set status indication for an access point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JP201027869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3825684B (zh) 无线局域网络中组播数据的应答和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Shafiq et al. A complete transmission acknowledgement scheme for VANETs
Maadani et al. An adaptive rate and coding scheme for MIMO-enabled IEEE 802.11-based Soft-Real-Time wireless sensor and actuator networks
Daneels et al. Slot bonding for adaptive modulations in IEEE 802.15. 4e TSCH networks
CN107197533A (zh) 一种用于解决多节点传输争用plc信道资源的方法
Daladier et al. A data link layer in support of swarming of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