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7171A - 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 - Google Patents

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7171A
CN103297171A CN2012100424071A CN201210042407A CN103297171A CN 103297171 A CN103297171 A CN 103297171A CN 2012100424071 A CN2012100424071 A CN 2012100424071A CN 201210042407 A CN201210042407 A CN 201210042407A CN 103297171 A CN103297171 A CN 103297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ritory
address
frame
downlink data
s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24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7171B (zh
Inventor
陈晨
戴志巍
伍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424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9717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1816 priority patent/WO201312390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297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7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7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71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其中,一种数据帧发送方法包括:AP生成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所述FCS域或最多两个地址域中携带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AP将下行数据帧发送给STA,以使STA根据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减少数据帧中包括的地址域的个数,减少了数据帧占用的比特数,降低了数据帧的开销。

Description

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
背景技术
基于IEEE 802.11ah标准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感器(Sensors)和计量表(meters)场景,传感器和计量表数据回传(Backhaul Sensor和Meterdata)场景和扩展范围无线局域网(Extended range Wi-Fi)场景。其中,第一种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智能电网、环境/农业监测、工业工序传感器、医疗、家庭/办公自动化和家用传感器等具体应用。
经分析发现,第一种应用场景的特点是其上行数据的源节点均为站点(Station,STA),目的节点均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同样,其下行数据的源节点均为AP,目的节点均为STA。在IEEE 802.11ah标准中,各业务均是使用传统的帧结构,但是对于第一种应用场景中业务的上下行数据使用传统的帧结构,帧头的开销显然是很大的,而且有些开销是不必要的,这就造成了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用以在传感器业务中节约数据帧的开销。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帧发送方法,包括:
接入点AP生成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校验序列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所述FCS域或所述最多两个地址域中携带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所述AP将所述下行数据帧发送给站点STA,以使所述STA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入点,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校验序列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所述FCS域或所述最多两个地址域中携带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帧发送给站点STA,以使所述STA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帧接收方法,包括:
站点STA接收接入点AP发送的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校验序列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
所述STA获取所述FCS域或最多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所述STA根据获取的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站点,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点AP发送的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校验序列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FCS域或最多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帧发送方法,包括:
站点STA生成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所述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携带有所述STA的地址信息;
所述STA将所述上行数据帧发送给接入点AP,以使所述AP根据所述STA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站点,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所述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携带有所述STA的地址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帧发送给接入点AP,以使所述AP根据所述STA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帧接收方法,包括:
接入点AP接收站点STA发送的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
所述AP获取所述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所述STA的地址信息;
所述AP根据获取的所述STA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入点,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站点STA发送的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所述STA的地址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STA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的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接入点设备生成包括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的下行数据帧,在FCS域或最多两个地址域中封装接收者的地址信息,然后发送给站点设备,站点设备根据下行数据帧中FCS域或最多两个地址域中封装的接收者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有效接收下行数据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下行数据帧包含的地址域信息较少,减少了下行数据帧占用的比特数,降低了下行数据帧的开销。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的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站点设备生成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的上行数据帧,在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封装该站点设备的地址信息,然后发送给接入点设备,接入点设备根据上行数据帧中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封装的STA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有效接收上行数据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上行数据帧包含的地址域信息较少,减少了上行数据帧占用的比特数,降低了上行数据帧的开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帧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数据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数据帧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数据帧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帧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帧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5A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帧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帧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AP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STA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STA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AP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帧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AP生成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校验序列(FrameCheck Sequence,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所述FCS域或最多两个地址域中携带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本实施例适用于下行数据帧的源节点均为AP,目的节点均为STA的各种业务。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以IEEE 802.11ah标准中的传感器(Sensor)应用场景下的各种业务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AP根据下行数据帧的源节点均为AP、目的节点均为STA的特性,对下行数据帧的结构进行优化压缩,将下行数据帧优化为最多包括两个地址域的帧结构,以在保证通信可靠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上地节省下行数据帧的开销。
其中,由于下行数据帧的源节点均为AP,目的节点均为STA,故对于STA来说只要确定接收到的数据帧是下行链路的,即可默认该下行数据帧的源节点即为STA所接入的AP。其中,STA所接入的AP是指STA所在基本服务集中的AP。STA确定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帧的源节点为AP相当于确定出该下行数据帧的源地址为AP的地址。对于STA来说,在其成功接入AP后会存储AP的地址,故下行链路数据帧中可以不用携带AP的地址。而现有下行数据帧中帧控制(Frame Control,FC)域中“To DS和From DS”的组合可以表示数据帧的方向,即可以表明数据帧是上行链路的还是下行链路的。
另外,由于在传感器业务中,下行数据帧不存在转发的情况,也就不涉及转发过程中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地址信息。
在现有技术中,下行数据帧会包括源节点、目的节点以及转发过程中发送节点、接收节点的地址信息,并通过四个地址域来携带这些地址信息。
基于上述,本实施例的AP可以生成仅包括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的下行数据帧。其中,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为接入该AP的一个STA。在本实施例中,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可以被封装到下行数据帧的FCS域中,也可以单独封装在下行数据帧中的一个地址域中。
其中,如果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被封装在FCS域中,则AP会生成没有地址域的下行数据帧。
在本实施例中,AP生成最多包含两个地址域的下行数据帧,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地址域的个数,减少了下行数据帧占用的比特数,进而降低了下行数据帧的开销。
步骤102、AP将下行数据帧发送给STA,以使STA根据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当AP生成仅包括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的下行数据帧后,将下行数据帧发送给STA。
STA会根据下行数据帧中封装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该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其中,STA可以先接收整个下行数据帧,然后对下行数据帧进行解析,获取下行数据帧的FCS域或最多两个地址域中封装的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然后根据获取的地址信息判断自己是否为该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如果判断结果为是,STA获取该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如果判断结果为否,STA丢弃该下行数据帧。
另外,STA也可以先接收部分下行数据帧,例如接收包括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等帧头部分,然后对接收到的部分进行解析,从中获取该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并根据获取的地址信息判断自己是否为该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如果判断结果为是,STA继续接收该下行数据帧并进一步解析获取该下行数据中的有效数据;如果判断结果为否,STA放弃对下行数据帧的接收并删除已经接收到的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AP根据下行数据帧的特点,生成仅包括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的下行数据帧,使得下行数据帧最多只需包括两个地址域,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地址域的个数,减少了下行数据帧占用的比特数,降低了下行数据帧的开销。
其中,AP生成的下行数据帧的一种结构如图2A所示,该下行数据帧包括:FC域、时长域(Duration域)、序列控制域(Sequence Control域)、服务质量控制域(QoS Control域)、高吞吐率控制域(HT Control域)、帧主体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
在该结构中,FCS域中封装有该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其中,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可以是该接收者的MAC地址。另外,如果在不存在重叠基本服务集(Overlap Basic Service Set,OBSS)的情况下,或者在存在OBSS但STA和AP能够识别出其中每个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Set,BSS)的情况下,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还可以是该接收者的关联标识符(Association Identifier,AID)。
在该结构中,FC域中封装下行链路标识,例如可以通过“To DS和FromDS”组合取值为01来表示。
在该结构中,Duration域:Duration值用于网络分配向量(NAV)计算;Sequence Control域:用于重组帧片段以及过滤重复帧;QoS Control域:用于标识帧所属的通信类别或通信流以及许多其他与QoS相关的帧信息;HT控制域:用于实现相关高吞吐率控制;Frame Body域:也称为数据字段,负责在工作站之间传递上层有效载荷。
在图2A所示结构中,没有地址域,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作为因子封装到FCS域里面,即AP生成了无地址域的数据帧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极大的减少了数据帧的开销。而STA可以通过检验FCS域,获取接收者地址信息,然后与自己的地址信息进行比较,即可确认自己是否为该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
进一步,AP生成的下行数据帧的另一种结构如图2B所示,该下行数据帧包括:FC域、地址一域(Address1)、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
在该结构中,地址一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其中,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可以是该接收者的MAC地址。另外,如果在不存在OBSS的情况下,或者在存在OBSS但STA和AP能够识别出其中每个BSS的情况下,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还可以是该接收者的AID。在该结构中,地址一域与现有技术中的接收地址(Receiver Address/ReceivingStation Address,RA)。
在该结构中,FC域中封装有下行链路标识,例如可以通过“To DS和FromDS”组合取值为01来表示。
在该结构中,FCS域与现有技术中下行数据帧的FCS域相同。
在该结构中,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以及Frame Body域的功能与图2A所示结构中的相同,不再详细赘述。
在图2B所示结构中,仅包括一个地址域,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作为因子封装在地址一域里面,即AP生成了仅包括一个地址域的数据帧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极大的减少了数据帧的开销。而STA可以通过检验地址一域,获取接收者地址信息,然后与自己的地址信息进行比较,即可确认自己是否为该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
进一步,AP生成的下行数据帧的又一种结构如图2C所示,该下行数据帧包括:FC域、地址一域、地址二域(Address2)、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
在该结构中,地址一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其中,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可以是该接收者的MAC地址。另外,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还可以是该接收者的AID。
地址二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该标识可以是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BSSID)或短网络标识(ShortNetID)。其中,ShortNetID是对BSSID的缩略指示。
其中,在OBSS存在的情况下,不同BSS中的STA可能使用相同的AID,故在OBSS存在且AP和STA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识别出其中的BSS的情况下,STA无法仅根据地址一域中封装的接收者的AID识别出自己是否为接收者。基于此,在该结构中,AP通过地址二域封装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使得STA可以同时根据地址二域中封装的基本服务集的标识和地址一域中封装的接收者的AID识别出自己是否为接收者。
在该结构中,FC域中封装有下行链路标识,例如可以通过“To DS和FromDS”组合取值为01来表示。
在该结构中,FCS域与现有技术中下行数据帧的FCS域相同。
在该结构中,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以及Frame Body域的工作与2A所示结构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图2C所示结构中,仅包括两个地址域,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作为因子封装在地址一域里面,而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封装在地址二域里面,即AP生成了仅包括两个地址域的数据帧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极大的减少了数据帧的开销。而STA可以通过检验地址一域或者同时检测地址一域和地址二域,获取接收者地址信息或者接收者地址信息和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然后仅根据地址信息或者同时根据地址信息和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确认自己是否为该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
其中,AP是针对IEEE 802.11ah的Sensor业务的帧结构进行优化的,故AP需要获知STA支持的业务类型,即需要获知下行数据帧的业务类型。其中,STA可以在与AP关联过程中,将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提供给AP。基于此,AP还可以在下行数据帧中携带其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
优选的,AP可以通过FC域来封装该下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例如,AP可以通过FC域中的“类型(type)和子类型(subtype)”的组合的某组取值作为业务类型标识,来表示业务类型。
优选的,AP还可以通过在下行数据帧中扩展新的域来携带下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例如,AP可以在下行数据帧中扩展一个业务类型标识域,将业务类型标识封装在该业务类型标识域中。即在上述各结构中,下行数据帧还可以包括一业务类型标识域,该业务类型标识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其中,业务类型标识域所占的比特数非常少,其远小于地址域占用的比特数,故虽然下行构造数据增加了业务类型标识域,但从总体上来看其占用的比特数还是少于现有技术中的下行数据帧,也降低了下行数据帧的开销。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帧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STA接收AP发送的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
步骤302、STA获取FCS域或最多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本实施例适用于接收源节点均为AP,目的节点均为STA的各种业务的下行数据帧,例如无线局域网的标准中传感器应用场景下的各种业务的下行数据帧。
本实施例的STA与AP相配合,接收经过AP优化压缩的下行数据帧或部分下行数据帧(主要是指下行数据帧的帧头部分)。经过AP优化压缩后的下行数据帧包括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其中,所述最多两个地址域包括不包括地址域、包括一个地址域和包括两个地址域三种情况。其中,在下行数据帧包括地址域时,AP可以将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封装在其中一个地址域中,也可以将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作为因子封装在FCS域中;在下行数据帧不包括地址域时,AP将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作为因子封装在FCS域中。基于此,STA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帧或部分下行数据帧进行解析,获取下行数据帧包括的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然后从FCS域或最多两个地址域中获取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步骤303、STA根据获取的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STA根据获取的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的过程主要是将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和本身的地址信息进行比较的过程,但不限于此。例如,在OBSS存在且STA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识别出各BSS的情况下,STA还需要根据从下行数据帧中获取的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所在的基本服务集的标识和本身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属于同一基本服务集。
其中,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地址信息可以是MAC地址,也可以是AID。
其中,STA获取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的过程与STA接收数据帧的方式有关。如果在有数据帧到达时,STA会将整个数据帧接收下来,然后再进行解析处理,则STA在确定出自己是该数据帧的接收者后,继续对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解析,获取其中的有效数据。如果在有数据帧到达时,STA仅接收该数据帧的部分而不是全部,并对接收到的部分数据帧进行解析并判断自己是否为该数据帧的接收者,则STA在确定出自己是该数据帧的接收者后,继续接收完该数据帧,然后再对整个数据帧进行解析,获取其中的有效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STA与AP相配合,使得AP可以对下行数据帧进行优化压缩,本实施例中的下行数据帧最多包括两个地址域,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地址域的个数,减少了下行数据帧占用的比特数,降低了下行数据帧的开销。
其中,根据下行数据帧的具体实现结构,STA获取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以及根据获取的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的操作有所不同,下面结合下行数据帧的具体实现结构进行说明。
如果下行数据帧如图2A所示,即包括FC域、Duration域、Sequence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FCS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而FC域中封装下行链路标识,则STA会对下行数据帧包括的FC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分别进行解析,从FCS域中获取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从FC域中获取下行链路标识。然后,STA基于下行链路标识,识别出下行数据帧的源节点为AP,即默认AP的地址为该下行数据帧的源地址。STA根据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自己是否为接收者的过程包括:如果接收者地址信息为接收者的MAC地址,或者接收者地址信息为AID,且不存在OBSS情况,或者接收者地址信息为AID,虽存在OBSS但AP和STA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识别出OBSS中各个BSS,则STA直接将获取的接收者地址信息与自己的地址信息(例如MAC地址或AID)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相同,则解析获取该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不相同,则丢弃下行数据帧。
如果下行数据帧如图2B所示,即包括FC域、地址一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其中,地址一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FC域中封装有下行链路标识,则STA会对下行数据帧包括的FC域、地址一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分别进行解析,从地址一域中获取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从FC域中获取下行链路标识。然后,STA基于下行链路标识,识别出下行数据帧的源节点为AP,即默认AP的地址为该下行数据帧的源地址。STA根据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自己是否为接收者的过程包括:如果接收者地址信息为接收者的MAC地址,或者接收者地址信息为AID,且不存在OBSS情况,或者接收者地址信息为AID,虽存在OBSS但AP和STA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识别出OBSS中各个BSS,则STA直接将获取的接收者地址信息与自己的地址信息(例如MAC地址或AID)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相同,则解析获取该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不相同,则丢弃下行数据帧。
如果下行数据帧如图2C所示,即包括:FC域、地址一域、地址二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其中,地址一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地址二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FC域中封装有下行链路标识,则STA会对下行数据帧包括的FC域、地址一域、地址二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分别进行解析,从地址一域中获取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从地址二域中获取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从FC域中获取下行链路标识。然后,STA基于下行链路标识,识别出下行数据帧的源节点为AP,即默认AP的地址为该下行数据帧的源地址。STA根据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自己是否为接收者的过程包括:如果接收者地址信息为接收者的MAC地址,或者接收者地址信息为AID,且不存在OBSS情况,或者接收者地址信息为AID,虽存在OBSS但AP和STA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识别出OBSS中各个BSS,则STA直接将获取的接收者地址信息与自己的地址信息(例如MAC地址或AID)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相同,则解析获取该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不相同,则丢弃下行数据帧。如果接收者地址信息为AID,存在OBSS且AP和STA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识别出OBSS中各个BSS,则STA分别将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和接收者的AID与自己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和自己的AID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与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相同,且接收者的AID与STA自己的AID也相同,则解析获取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反之,丢弃下行数据帧。
进一步,如果下行数据帧的FC域中还封装有下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则在上述过程中,STA在对FC域进行解析时,还包括从FC域中获取下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如果下行数据帧还包括业务类型标识域,且所述业务类型标识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则在上述过程中,STA在对下行数据帧进行解析时,还包括对下行数据帧中的业务类型标识域进行解析,从业务类型标识域中获取下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这样STA还可以判断获取的业务类型标识与自己支持的业务类型的标识是否一致,以进一步判断自己是否该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
在此说明,上述各实施例中,在有效接收下行数据帧的过程中继续对下行数据帧进行处理主要是指进一步解析下行数据帧,获取其中的有效数据(即Frame Body域中的内容)的过程。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帧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401、STA生成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所述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携带有所述STA的地址信息。
本实施例适用于上行数据帧的源节点均为STA,目的节点均为AP的各种业务,例如在无线局域网的标准中传感器应用场景下的各种业务。
在本实施例中,上行数据帧的目的节点均为AP,对AP来说如果有效接收某一上行数据帧就可以确定该上行数据帧的目的节点一定是AP,故上行数据帧中可以不用携带目的节点的地址信息。基于此,STA根据上行数据帧的源节点均为STA、目的节点均为AP的特性,对上行数据帧的结构进行优化压缩,将上行数据帧优化为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的结构,以在保证通信可靠性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节省上行数据帧的开销。
在一个BSS中,对AP来说,只要确定接收到的数据帧是上行链路的,即可默认该上行数据帧的目的节点AP本身。而STA可以通过上行数据帧中FC域中“To DS和From DS”的组合可以表示数据帧的方向,即可以表明数据帧是上行链路的还是下行链路的。
另外,由于在传感器业务中,上行数据帧不存在转发的情况,也就不涉及转发过程中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地址信息。
在现有技术中,上行数据帧会包括源节点、目的节点以及转发过程中发送节点、接收节点的地址信息,并通过四个地址域来携带这些地址信息。
基于上述,本实施例的STA可以生成仅包括上行数据帧的发送者(即该STA)的地址信息的上行数据帧。其中,上行数据帧的接收者为该STA接入的AP。在本实施例中,STA可以将其地址信息封装在上行数据帧中的一个地址域中。
如果上行数据帧仅包括一个地址域,则STA将其地址信息封装在该地址域中;如果上行数据帧包括两个地址域,则STA将其地址信息封装在其中一个地址域中,而将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封装在另一个地址域中。
步骤402、STA将上行数据帧发送给AP,以使AP根据上行数据帧中STA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在形成上行数据帧后,STA将该上行数据帧发送给AP。AP接收到上行数据帧后,会根据上行数据帧的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封装的STA的地址信息确定自己是否该上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如果确定自己是该上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则会解析获取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对AP来说,根据STA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为上行数据帧的接收者或是否获取上行数据中的有效数据的过程主要是指根据STA的地址信息确定该STA是否是接入该AP的STA,如果确定结果为是,则进一步解析获取该STA发送的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其中,AP可以先接收整个上行数据帧,然后对上行数据帧进行解析,获取上行数据帧的一个地址域中封装的STA的地址信息,然后根据获取的地址信息判断该上行数据帧是否是由自己所关联的STA发送的,即判断自己是否为该上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AP解析获取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如果判断结果为否,AP丢弃该上行数据帧。
另外,AP也可以先接收部分上行数据帧,例如仅接收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等帧头部分,然后对接收到的部分进行解析,从中获取发送该上行数据帧的STA的地址信息,并根据获取的地址信息判断发送该上行数据帧的STA是否是自己所关联的STA,即判断自己是否为该上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AP继续接收完该上行数据帧,然后进一步解析获取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如果判断结果为否,AP放弃对上行数据帧的接收并丢弃已经接收到的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STA根据上行数据帧的目的节点均为AP的特性,生成不包括AP的地址信息的上行数据帧,减少了上行数据帧包括的地址域个数,减少了上行数据帧占用的比特数,降低了上行数据帧的开销。
其中,STA生成的上行数据帧的一种结构如图5A所示,该上行数据帧包括:FC域、地址三域(address3)、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
在该结构中,地址三域中封装有发送该上行数据帧的STA的地址信息。其中,STA的地址信息可以是STA的MAC地址。另外,如果不存在OBSS的情况下,或者在存在OBSS但STA和AP能够识别出其中每个BSS的情况下,STA的地址信息还可以是STA的AID。
在该结构中,FC域中封装上行链路标识,例如可以通过“To DS和FromDS”组合取值为10来表示。
在该结构中,Duration域:Duration值用于网络分配向量(NAV)计算;Sequence Control域:用于重组帧片段以及过滤重复帧;QoS Control域:用于标识帧所属的通信类别或通信流以及许多其他与QoS相关的帧信息;HT控制域:用于实现相关高吞吐率控制;Frame Body域:也称为数据字段,负责在工作站之间传递上层有效载荷;FCS域:即循环冗余校验码,用于检测帧的完整性。
在图5A所示结构中,上行数据帧仅包括一个地址域,STA的地址信息作为因子封装在该地址域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极大地减少了数据帧的开销。而AP通过检验该地址域,获取STA的地址信息,然后判断该STA是否是自己关联的STA,即可确定自己是否是该上行数据帧的接收者。
进一步,STA生成的上行数据帧的另一种结构如图5B所示,该上行数据帧包括:FC域、地址三域、地址四域(Address4)、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
在该结构中,地址三域中封装有发送上行数据帧的STA的地址信息。其中,STA的地址信息可以是该STA的MAC地址。另外,STA的地址信息还可以是该STA的AID。
地址四域中封装有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该标识可以是BSSID或ShortNetID。
其中,在OBSS存在的情况下,不同BSS中的STA可能使用相同的AID,故在OBSS存在且AP和STA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识别出其中的BSS的情况下,AP无法仅根据地址三域中封装的STA的AID识别出自己是否为接收者。基于此,在该结构中,STA通过地址四域封装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使得AP可以同时根据地址四域中封装的基本服务集的标识和地址三域中封装的STA的AID识别出自己是否为接收者。
在该结构中,FC域中封装有上行链路标识,例如可以通过“To DS和FromDS”组合取值为10来表示。
在该结构中,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以及FCS域与现有技术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图5B所示结构中,上行数据帧包括两个地址域,STA的地址信息封装在地址三域中,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封装在地址四域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地址域的个数仍有所减少,极大地降低了上行数据帧的开销。而AP可以通过检验地址三域或者同时检测地址三域和地址四域,获取STA的地址信息或者STA的地址信息和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然后仅根据地址信息或者同时根据地址信息和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确认自己是否为该上行数据帧的接收者。
其中,STA是针对IEEE 802.11ah的Sensor业务的帧结构进行优化的,故STA需要获知其所支持的业务类型,即需要获知上行数据帧的业务类型。其中,STA可以在与AP关联过程中,将所支持的业务类型提供给AP。或者,STA可以在上行数据帧中携带所支持的业务类型。
优选的,STA可以通过FC域来封装该上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例如,STA可以通过FC域中的“类型(type)和子类型(subtype)”的组合的某组取值作为业务类型标识,来表示业务类型。
优选的,STA还可以通过在上行数据帧中扩展新的域来携带上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例如,STA可以在上行数据帧中扩展一个业务类型标识域,将业务类型标识封装在该业务类型标识域中。即在上述各结构中,上行数据帧还可以包括一业务类型标识域,该业务类型标识域中封装有上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其中,业务类型标识域所占的比特数非常少,其远小于地址域占用的比特数,故虽然上行构造数据增加了业务类型标识域,但从总体上来看其占用的比特数还是少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行数据帧,也降低了上行数据帧的开销。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帧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601、AP接收STA发送的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
步骤602,AP获取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STA的地址信息。
本实施例用于接收源节点均为STA,目的节点均为AP的各种业务的上行数据帧,例如IEEE 802.11ah标准中传感器应用场景下的各种业务的上行数据帧。
本实施例的AP与STA相配合,接收经STA优化压缩的上行数据帧或部分上行数据帧(主要是指上行数据帧的帧头部分)。经过STA优化压缩后的上行数据帧包括一个地址域或两个地址域。其中,在上行数据帧包括一个地址域时,STA将其地址信息封装在该地址域中;在上行数据帧包括两个地址域时,STA将其地址信息封装在其中一个地址域中。基于此,AP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帧或部分上行数据帧进行解析,获取上行数据帧中地址域中封装的STA的地址信息。
步骤603、AP根据获取的STA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AP根据获取的STA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该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的过程主要是AP将上行数据帧的发送者,即STA的地址信息和本地存储的所有关联STA的地址信息进行比较,判断自己是否为该上行数据帧的接收者的过程,但不限于此。例如,例如,在OBSS存在且STA和AP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识别出各BSS的情况下,AP还需要根据从上行数据帧中获取的STA所在的基本服务集的标识和本身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属于同一基本服务集。
其中,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地址信息可以是MAC地址,也可以是AID。
其中,AP获取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的过程与AP接收数据帧的方式有关。如果在有数据帧到达时,AP先将整个数据帧接收下来,然后再进行解析处理,则AP在确定出自己是该数据帧的接收者后,进一步对上行数据帧进行解析,获取其中的有效数据。如果在有数据帧到达时,AP仅接收该数据帧的部分而不是全部,并对接收到的部分数据帧进行解析并判断自己是否为该数据帧的接收者,则AP在确定出自己是该数据帧的接收者后,继续接收完该上行数据帧,然后再对对整个数据帧进行解析,获取其中的有效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AP与STA相配合,使得STA可以对上行数据帧进行优化压缩,本实施例中的上行数据帧仅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地址域的个数,减少了上行数据帧占用的比特数,降低了上行数据帧的开销。
其中,根据上行数据帧的具体实现结构,AP获取上行数据帧中STA的地址信息以及根据获取的STA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的操作有所不同,下面结合上行数据帧的具体实现结构进行说明。
如果上行数据帧如图5A所示,即包括FC域、地址三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帧主体域)和FCS域,其中,地址三域中封装有发送上行数据帧的STA的地址信息,FC域中封装有上行链路标识,则AP会对上行数据帧包括的FC域、地址三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分别进行解析,从地址三域中获取STA的地址信息,从FC域中获取上行链路标识。然后,AP基于上行链路标识,识别出上行数据帧的目的节点为AP,即默认AP的地址为该上行数据帧的目的地址。AP根据STA的地址信息确定自己是否为接收者的过程包括:如果STA的地址信息为STA的MAC地址,或者STA的地址信息为AID,且不存在重叠基本服务集(OBSS)情况,或者STA的地址信息为AID,虽存在重叠基本服务集(OBSS)但AP和STA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识别出OBSS中各个BSS,则AP直接将获取的STA的地址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所关联的STA的地址信息(例如MAC地址或AID)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相同,则获取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不相同,则丢弃上行数据帧。
如果下行数据帧如图5B所示,即包括:FC域、地址三域、地址四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其中,地址三域中封装有发送上行数据帧的STA的地址信息,地址四域中封装有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FC域中封装有上行链路标识,则AP会对上行数据帧包括的FC域、地址三域、地址四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分别进行解析,从地址三域中获取STA的地址信息,从地址四域中获取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从FC域中获取上行链路标识。然后,AP基于上行链路标识,识别出上行数据帧的目的节点为AP,即默认AP的地址为该上行数据帧的目的地址。AP根据STA的地址信息确定自己是否为接收者的过程包括:如果STA的地址信息为MAC地址,或者STA的地址信息为AID,且不存在重叠基本服务集(OBSS)情况,或者STA的地址信息为AID,虽存在重叠基本服务集(OBSS)但AP和STA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识别出OBSS中各个BSS,则AP直接将获取的STA的地址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所关联的STA的地址信息(例如MAC地址或AID)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相同,则获取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不相同,则丢弃上行数据帧。如果STA的地址信息为AID,存在重叠基本服务集(OBSS)且AP和STA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识别出OBSS中各个BSS,则AP分别将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和STA的AID与AP本身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和本地存储的所关联的各STA的AID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AP本身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与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相同,且STA的AID与AP所关联的某个STA的AID也相同,则获取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反之,丢弃上行数据帧。
进一步,如果上行数据帧的FC域中还封装有上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则在上述过程中,AP在对FC域进行解析时,还包括从FC域中获取上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如果上行数据帧还包括业务类型标识域,且所述业务类型标识域中封装有上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则在上述过程中,AP在对上行数据帧进行解析时,还包括对上行数据帧中的业务类型标识域进行解析,从业务类型标识域中获取上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这样AP还可以判断获取的业务类型标识与已经获知的STA所支持的业务类型的标识是否一致,以进一步判断自己是否该上行数据帧的接收者。
在此说明,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数据帧或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主要是指上行数据帧或下行数据帧中Frame Body域中的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应用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主要有AP与STA组成。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A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AP7包括:第一生成模块71和第一发送模块72。
其中,第一生成模块71,用于生成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所述FCS域或最多两个地址域中携带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72,与第一生成模块71连接,用于将第一生成模块71生成的下行数据帧发送给STA,以使STA根据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本实施例AP7的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图1所示数据帧发送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其中,本实施例第一生成模块71生成的下行数据帧的一种结构如图2A所示,主要包括:FC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 Control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其中,FCS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FC域中封装下行链路标识。
本实施例第一生成模块71生成的下行数据帧的又一种结构如图2B所示,主要包括:FC域、地址一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 Control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其中,地址一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FC域中封装有下行链路标识。
本实施例第一生成模块71生成的下行数据帧的又一种结构如图2C所示,主要包括:FC域、地址一域、地址二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 Control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其中,地址一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FC域中封装有下行链路标识,地址二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其中,第一生成模块71生成的下行数据帧的结构还可以包括:FC域、地址二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 Control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其中,FCS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FC域中封装下行链路标识,地址二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其中,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可以为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或短网络号ShortNetID。
其中,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可以是接收者的MAC地址或AID。
进一步,下行数据帧中还可以携带标识下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例如,帧控制域中封装有标识下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或者,下行数据帧还可以包括业务类型标识域,该业务类型标识域封装有下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
本实施例的AP,根据下行数据帧的特点,生成仅包括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的下行数据帧,使得下行数据帧最多只需包括两个地址域,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地址域的个数,减少了下行数据帧占用的比特数,降低了下行数据帧的开销。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STA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STA8包括:第一接收模块80、第一获取模块81和第一确定模块82。
其中,第一接收模块80,用于接收AP发送的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
第一获取模块81,与第一接收模块80连接,用于获取第一接收模块80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帧中的FCS域或最多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其中,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可以是接收者的MAC地址或AID。
第一确定模块82,与第一获取模块81连接,用于根据第一获取模块81获取的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其中,如果下行数据帧的结果如图2A所示,即包括:FC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 Control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且FCS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FC域中封装下行链路标识。则第一获取模块81具体用于对FC域、Duration域、Sequence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 Control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分别进行解析,从FCS域中获取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从FC域中获取下行链路标识。
如果下行数据帧的结果如图2B所示,即包括:FC域、地址一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 Control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且地址一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FC域中封装有下行链路标识。则第一获取模块81具体用于对Sequence Control域、QoSControl域、HT Control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分别进行解析,从地址一域中获取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从FC域中获取下行链路标识。
如果下行数据帧的结果如图2C所示,即包括:FC域、地址一域、地址二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 Control域、FrameBody域和FCS域;且地址一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FC域中封装有下行链路标识,地址二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则第一获取模块81除了对FC域、地址一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 Control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从地址一域中获取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从FC域中获取下行链路标识之外,还用于对地址二域进行解析,从地址二域中获取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进一步,如果下行数据帧的FC域中还封装有标识下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则第一获取模块81还用于从FC域中获取下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
另外,如果下行数据帧还包括业务类型标识域,且业务类型标识域中封装有下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则第一获取模块81还用于对业务类型标识域进行解析,从业务类型标识域中获取下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
其中,第一确定模块82具体用于将第一获取模块81获取的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和STA8本身的地址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相同,获取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不相同,将下行数据帧丢弃。
本实施例STA8的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图3所示数据帧接收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STA,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相配合,使得AP可以对下行数据帧进行优化压缩,本实施例STA接收最多包括两个地址域的下行数据帧,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地址域的个数,减少了下行数据帧占用的比特数,降低了下行数据帧的开销。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STA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STA9包括:第二生成模块91和第二发送模块92。
其中,第二生成模块91,用于生成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所述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携带有STA9的地址信息。其中,STA9的地址信息可以是STA的MAC地址或AID。
第二发送模块92,与第二生成模块91连接,用于将第二生成模块91生成的上行数据帧发送给AP,以使AP根据STA9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该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其中,第二生成模块91生成的上行数据帧的一种结构如图5A所示,主要包括:FC域、地址三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其中,地址三域中封装有发送该上行数据帧的STA的地址信息,FC域中封装上行链路标识。
其中,第二生成模块91生成的上行数据帧的又一种结构如图5B所示,主要包括:FC域、地址三域、地址四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其中,地址三域中封装有发送该上行数据帧的STA的地址信息,FC域中封装上行链路标识,地址四域中携带有STA9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其中,STA9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可以为BSSID或ShortNetID。
进一步,帧控制域中还封装有标识上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
或者,上行数据帧还可以包括:业务类型标识域,所述业务类型标识域中封装有上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
本实施例STA9的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图4所示数据帧发送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STA,根据上行数据帧的目的节点均为AP的特性,生成不包括AP的地址信息的上行数据帧,减少了上行数据帧包括的地址域个数,减少了上行数据帧占用的比特数,降低了上行数据帧的开销。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A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AP10包括:第二接收模块1000、第二获取模块1001和第二确定模块1002。
其中,第二接收模块1000,用于接收STA发送的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
第二获取模块1001,与第二接收模块1000连接,用于获取第二接收模块1000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帧中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STA的地址信息。其中,STA的地址信息可以是STA的MAC地址或AID。
第二确定模块1002,与第二获取模块1001连接,用于根据第二获取模块1001获取的STA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进一步,如果上行数据帧的结构如图5A所示,即包括:FC域、地址三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且地址三域中封装有发送该上行数据帧的STA的地址信息,FC域中封装上行链路标识。则第二获取模块1001具体用于对FC域、地址三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分别进行解析,从地址三域中获取STA的地址信息,从FC域中获取上行链路标识。
如果上行数据帧的结构如图5B所示,即包括:FC域、地址三域、地址四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Body域和FCS域;且地址三域中封装有发送该上行数据帧的STA的地址信息,FC域中封装上行链路标识,地址四域中封装有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则第二获取模块1001具体用于对FC域、地址三域、地址四域、Duration域、Sequence Control域、QoS Control域、HT控制域、Frame Body域和FCS域进行解析,从地址三域中获取STA的地址信息,从地址四域中获取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从FC域中获取上行链路标识。
更进一步,如果FC域还封装有上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则第二获取模块1001还用于从FC域中获取上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
或者,如果上行数据帧还包括业务类型标识域,且业务类型标识域中封装有上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则第二获取模块1001还用于对业务类型标识域进行解析,从业务类型标识域中获取上行数据帧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标识。
本实施例AP10的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图6所示数据帧接收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在实施例的AP,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TA相配合,使得STA可以对上行数据帧进行优化压缩,本实施例的AP接收仅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的上行数据帧,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地址域的个数,减少了上行数据帧占用的比特数,降低了上行数据帧的开销。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30)

1.一种数据帧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点AP生成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校验序列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所述FCS域或所述最多两个地址域中携带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所述AP将所述下行数据帧发送给站点STA,以使所述STA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帧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控制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所述FCS域,所述FCS域中封装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帧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控制域、地址一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所述FCS域;所述地址一域中封装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的地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数据帧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帧还包括:地址二域;所述地址二域中封装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5.一种数据帧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站点STA接收接入点AP发送的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校验序列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
所述STA获取所述FCS域或最多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所述STA根据获取的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帧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控制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所述FCS域,所述FCS域中封装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所述STA获取所述FCS域或最多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STA对所述帧控制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所述FCS域分别进行解析;
所述STA从所述FCS域中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帧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控制域、地址一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所述FCS域;所述地址一域中封装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的地址信息;
所述STA获取所述FCS域或最多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STA对所述帧控制域、地址一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所述FCS域分别进行解析;
所述STA从所地址一域中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数据帧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帧还包括:地址二域,所述地址二域中封装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STA对所述地址二域进行解析,从所述地址二域中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数据帧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A根据获取的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包括:
所述STA将获取的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和所述STA本身的地址信息进行比较;
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相同,所述STA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不相同,所述STA将所述下行数据帧丢弃。
10.一种数据帧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站点STA生成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所述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携带有所述STA的地址信息;
所述STA将所述上行数据帧发送给接入点AP,以使所述AP根据所述STA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帧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帧控制域、地址三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帧校验序列FCS域,所述地址三域中封装有所述STA的地址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帧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帧还包括地址四域,所述地址四域封装有所述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13.一种数据帧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点AP接收站点STA发送的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
所述AP获取所述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所述STA的地址信息;
所述AP根据获取的所述STA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帧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帧控制域、地址三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帧校验序列FCS域,所述地址三域中封装有所述STA的地址信息;
所述AP获取所述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所述STA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AP对所述帧控制域、地址三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FCS域分别进行解析;
所述AP从所述地址三域中获取所述STA的地址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帧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帧还包括地址四域,所述地址四域封装有所述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所述AP获取所述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所述STA的地址信息包括:
所述AP对所述帧控制域、地址三域、地址四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FCS域分别进行解析;
所述AP从所述地址三域中获取所述STA的地址信息,从所述地址四域中获取所述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16.一种接入点AP,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校验序列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所述FCS域或所述最多两个地址域中携带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帧发送给站点STA,以使所述STA根据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控制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所述FCS域,所述FCS域中封装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控制域、地址一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所述FCS域;所述地址一域中封装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帧还包括:地址二域;所述地址二域中封装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20.一种站点STA,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点AP发送的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校验序列FCS域和最多两个地址域;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FCS域或最多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控制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所述FCS域,所述FCS域中封装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帧控制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所述FCS域分别进行解析,从所述FCS域中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的地址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帧包括帧控制域、地址一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所述FCS域;所述地址一域中封装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帧控制域、地址一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所述FCS域分别进行解析,从所地址一域中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帧还包括:地址二域,所述地址二域中封装有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地址二域进行解析,从所述地址二域中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24.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或22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获取的所述下行数据帧的接收者地址信息和所述STA本身的地址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相同,获取所述下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如果比较结果为两个地址信息不相同,将所述下行数据帧丢弃。
25.一种站点STA,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所述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携带有所述STA的地址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帧发送给接入点AP,以使所述AP根据所述STA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帧控制域、地址三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帧校验序列FCS域,所述地址三域中封装有所述STA的地址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帧还包括地址四域,所述地址四域封装有所述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28.一种接入点AP,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站点STA发送的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一个或两个地址域;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一个或两个地址域中携带的所述STA的地址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STA的地址信息,确定是否获取所述上行数据帧中的有效数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帧包括帧控制域、地址三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帧校验序列FCS域,所述地址三域中封装有所述STA的地址信息;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帧控制域、地址三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FCS域分别进行解析,从所述地址三域中获取所述STA的地址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帧还包括地址四域,所述地址四域封装有所述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帧控制域、地址三域、地址四域、时长域、序列控制域、服务质量控制域、高吞吐率控制域、帧主体域和FCS域分别进行解析,从所述地址三域中获取所述STA的地址信息,从所述地址四域中获取所述STA所在基本服务集的标识。
CN201210042407.1A 2012-02-23 2012-02-23 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7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2407.1A CN103297171B (zh) 2012-02-23 2012-02-23 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
PCT/CN2013/071816 WO2013123905A1 (zh) 2012-02-23 2013-02-25 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2407.1A CN103297171B (zh) 2012-02-23 2012-02-23 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7171A true CN103297171A (zh) 2013-09-11
CN103297171B CN103297171B (zh) 2016-10-05

Family

ID=49005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240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7171B (zh) 2012-02-23 2012-02-23 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97171B (zh)
WO (1) WO201312390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7041A (zh) * 2013-12-17 2014-03-2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中避免发送冲突的可进化调度方法
CN106664565A (zh) * 2014-08-20 2017-05-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低功率寻呼帧
CN107534868A (zh) * 2015-05-06 2018-01-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无线局域网物理层报头中的标识符来执行帧内操作的技术
CN108141753A (zh) * 2015-10-16 2018-06-08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08234093A (zh) * 2016-12-14 2018-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指示方法及网元
CN112203341A (zh) * 2020-09-01 2021-01-08 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1302A (zh) * 2001-09-28 2003-04-16 株式会社东芝 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751480A (zh) * 2003-06-18 2006-03-22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101656644A (zh) * 2008-08-18 2010-02-24 清华大学 接入点装置、移动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8474C (zh) * 2006-01-06 2008-11-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分簇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链路层的自适应休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1302A (zh) * 2001-09-28 2003-04-16 株式会社东芝 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751480A (zh) * 2003-06-18 2006-03-22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无线分组通信方法
CN101656644A (zh) * 2008-08-18 2010-02-24 清华大学 接入点装置、移动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7041B (zh) * 2013-12-17 2016-09-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中避免发送冲突的可进化调度方法
CN103687041A (zh) * 2013-12-17 2014-03-2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中避免发送冲突的可进化调度方法
CN106664565A (zh) * 2014-08-20 2017-05-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低功率寻呼帧
CN107534868B (zh) * 2015-05-06 2021-05-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无线局域网物理层报头中的标识符来执行帧内操作的技术
CN107534868A (zh) * 2015-05-06 2018-01-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无线局域网物理层报头中的标识符来执行帧内操作的技术
CN108141753A (zh) * 2015-10-16 2018-06-08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08141753B (zh) * 2015-10-16 2021-09-03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13014366A (zh) * 2016-12-14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指示方法及网元
CN108234093B (zh) * 2016-12-14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指示方法及网元
CN108234093A (zh) * 2016-12-14 2018-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指示方法及网元
CN113014366B (zh) * 2016-12-14 2022-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指示方法及网元
CN112203341A (zh) * 2020-09-01 2021-01-08 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03341B (zh) * 2020-09-01 2024-04-09 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7171B (zh) 2016-10-05
WO2013123905A1 (zh) 201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440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iscovery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protocol stack architecture for the same
CN104144517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3297171A (zh) 数据帧发送、接收方法、站点及接入点
US8792819B2 (en) Identification of relay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9561400B (zh) 机器类型通信的方法、基站以及终端
CN110798825B (zh) 机器类型通信的方法、机器类型通信的终端以及基站
JP4675825B2 (ja) データ転送方法
KR101904745B1 (ko) 적어도 하나의 보조 허브를 포함하는 무선 신체 영역 네트워크(wban)에서 통신하는 주 허브, 보조 허브, 센서 노드 및 그 통신 방법
CN109219157B (zh) 一种网络模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JP2019515517A (ja) 無線リソース制御接続を確立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EP3413515B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CN104205667A (zh) 用于触发多个无线设备的技术和配置
CN102196499B (zh) 实现接入控制的方法、中心控制器及接入点设备
WO2020164596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80103420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ssociation between station and access point, and device
ES2957215T3 (es) Método y dispositivo de transmisión de datos de red de área local inalámbrica
US10833828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3731878A (zh) 用于无线网络通信的帧规范
CN102281594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无线访问节点、系统
JP2008219482A (ja)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情報配信方法及び情報配信装置
JP2017515382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伝送デバイス、及び受信デバイス
WO2013120422A1 (zh) 通信方法、站点设备及接入点设备
JP6265611B2 (ja) 通信システム、中継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KR101340019B1 (ko) 로컬 네트워크 인터넷 프로토콜 접속 방식을 지원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로컬 네트워크 접속 장치 및 방법
WO2016172881A1 (zh) 一种下行信息接收、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