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5077A - 群发邮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群发邮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5077A
CN1735077A CNA2004100536547A CN200410053654A CN1735077A CN 1735077 A CN1735077 A CN 1735077A CN A2004100536547 A CNA2004100536547 A CN A2004100536547A CN 200410053654 A CN200410053654 A CN 200410053654A CN 1735077 A CN1735077 A CN 1735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
copy
group
mail server
group m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536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50104C (zh
Inventor
银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536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50104C/zh
Publication of CN1735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5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01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010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公开了一种群发邮件处理方法,能够避免处理群发邮件时对邮件服务器造成的冲击,减少群发邮件中由于相同附件重复存储导致的存储空间的浪费,从而降低邮件服务器的维护成本。这种群发邮件处理方法不再对群发邮件中的附件或内嵌对象进行重复复制和分别存储,仅在一个邮件服务器上的专用存储区域中保存一份附件拷贝,并通过全局唯一的索引实现对该附件拷贝的链接。

Description

群发邮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特别涉及对收件人数量多、附件大、或含有内嵌对象、或正文内容大等特点的群发邮件的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电子邮件是因特网出现以来使用最频繁的因特网服务之一,即使在中国,迄今为止接近一亿的上网用户中,绝大部分也将电子邮件视为最常使用的因特网服务,一般每人拥有数个电子邮件账号,平均每周收发二十多封电子邮件。这表明电子邮件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传递方式,不但私人之间交流经常采用电子邮件,而且企业内部雇员之间、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甚至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大量采用这种方式传送各种信息。而随着中国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和逐步深入,电子邮件的使用量还在急剧增长。
电子邮件系统作为支撑电子邮件服务的基础和核心,其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性能优劣、功能多少都对用户能否真正拥有稳定的电子邮件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电子邮件系统应用市场有三类较成熟的电子邮件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第一类是满足各行业企业、因特网内容提供商(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简称“IC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Provider,简称“ISP”)邮件服务需求的商业化电子邮件系统。这些目标客户用户数规模不一,从千级、万级到百万级、千万级不等,行业需求侧重点不同,例如性能、可管理性、可靠性、安全性、扩展功能等,最需选用的是切实满足业务需要、实用易用、性能价格比最高的商业化电子邮件系统。第二类是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增值邮件服务的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电信系统集成商以较高的硬件配置实现百万级、千万级用户数的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解决方案,使电子邮件服务已成为因特网时代电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的标准服务之一。第三类是满足邮件服务的群件产品,微软、IBM等厂商在自己的群件产品如Microsoft Exchange、Lotus Notes这类专为企业应用设计的信息系统中集成了邮件服务功能,以满足企业用户的内部交流需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电子邮件只是这些系统的一部分功能,这些系统更主要关注与提供完全电子化的工作流。
同时,电子邮件技术的开放性使其具备了无限的可扩展能力。随着因特网、软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邮件每天都在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强大功能和性能改善。诞生之初它还只能传递简单的文本信息,现在它已经演变成一个极为复杂丰富的系统,可以传送声音、图片、图像、文档等多媒体信息,甚至于如数据库或帐目报告等更加专业化的文件都可以以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在网上分发,如此海量的信息也产生了海量的存储空间需求,一份普通的电子文档,要占用几万字节的硬盘存储空间,而一份内建了图片、视频、表格的多媒体文档则很容易超过1兆字节。
为了适应电子邮件服务技术的发展,作为支撑电子邮件服务的基础和核心电子邮件系统也随之相应发展。从传统集中式体系结构电子邮件系统,发展到全对称的分布式体系结构电子邮件系统。目前大型邮件系统一般是由多个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邮件服务器互相连接组成的分布式系统。
群发邮件是用户常常使用的一种电子邮件服务功能,即发件人将同一份电子邮件的同时发送给多个收件人。除了私人与众多朋友之间经常使用这种功能外,企业内部这种同时发给多个收件人的群发邮件更是常见,通过上述电子邮件具备的新功能介绍可以知道,如果这类群发邮件携带一个一兆字节的文档附件并同时发给几百个甚至更多的收件人,由于分布式体系结构电子邮件系统需要为每一位收件人复制并保存一份附件内容,不但在发送瞬间将对电子邮件服务器造成极大的冲击,而且长期为这些数量巨大并且仍在不断迅速增长的数据提供备份也将导致邮件服务提供者的海量存储空间迅速枯竭。而面对这些群发邮件带来的弊端,前述的各种电子邮件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都没有办法克服。因此开发一种在不扩充邮件服务器存储容量以及不改变现有电子邮件系统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前提下,解决群发邮件浪费存储空间,减少发送瞬间电子邮件服务器峰值负荷,以达到降低维护成本目的新电子邮件系统解决方案势在必行。
现有的技术中邮件服务器对群发邮件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在步骤100中,发件人发送带附件的群发邮件到邮件服务器。然后进入步骤110,邮件服务器处理带附件的群发邮件。接着进入步骤120,判断本邮件服务器是否有帐户在收件人列表中,如果有,则进入步骤130,给每一位收件人分别复制一份附件拷贝;如果没有,则进入步骤140,判断是否需要向其他服务器转发,如果邮件收件人列表中还有收件人没有正确接收到邮件,就进入步骤110继续处理群发邮件;如果邮件收件人列表中所有收件人都已经正确接收到邮件,则退出循环,结束邮件转发。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收件人数量较多,并且附件较大,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处理和复制工作,会对邮件服务器造成很大压力,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邮件服务器瘫痪。另外,当收件人的帐户集中在一个和少数几个邮件服务器上时,对同一个邮件服务器上的相同的内容重复复制、分别存储,可见存储空间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甚至会导致必须对存储空间进行扩容,和限制邮件用户可用存储空间的大小,引起维护成本的升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群发邮件处理方法,使得能够避免处理群发邮件时对邮件服务器造成的冲击,减少群发邮件中由于相同附件重复存储导致的存储空间的浪费,从而降低邮件服务器的维护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群发邮件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邮件服务器收到发送给本邮件服务器用户的群发邮件;
B将所述群发邮件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复制一份拷贝,存储在预先设定的存储区域,并为所述拷贝设置唯一标识;
C将所述群发邮件转发至所述用户,其中将被复制为拷贝的所述全部或部分内容替换为通过所述唯一标识指向该拷贝的链接。
其中,所述群发邮件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是附件、或内嵌对象、或正文、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还包含以下步骤:
D所述用户收到所述群发邮件后,通过所述链接,访问该邮件的所述全部或部分内容。
所述步骤A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判断采用所述步骤B和C对所述群发邮件进行处理所需的存储空间,是否大于为每一个所述用户分别复制一份群发邮件的拷贝并存储所需的存储空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E,否则,执行步骤B和C;
所述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E为每一个所述用户分别复制一份所述群发邮件的拷贝,并将该拷贝发送给所述用户。
所述邮件服务器通过加密和鉴权机制对所述存储区域中的所述拷贝进行存储和访问。
所述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邮件服务器为所述存储区域中的每一个所述拷贝维护一个引用计数,其中,该引用计数的初始值等于账号位于本邮件服务器上收件人的个数,当每一个所述收件人删除所述邮件时,将所述引用计数减一,当所述引用计数为零时,从所述存储区删除所述拷贝。
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邮件服务器对所述存储区域中引用计数超过预定期限仍未减为零的拷贝,可定期核查或强制清除。
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邮件服务器对需要向其他邮件服务器转发的群发邮件进行转发。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不再对群发邮件中的附件或内嵌对象进行重复复制和分别存储,仅在一个邮件服务器上的专用存储区域中保存一份附件拷贝,并通过全局唯一的索引实现对该附件拷贝的链接。
这种技术方案上的区别,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有益效果,即群发邮件的收件人均从自己的帐户所在的邮件服务器上访问附件或内嵌对象,并且每一个邮件服务器上相同的邮件附件只保存一份附件拷贝,既减少了短时间内附件或内嵌对象的大量复制造成的对邮件服务器的巨大冲击,又避免了邮件服务器中由于相同附件重复存储导致的存储空间的浪费,从而降低了邮件服务器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邮件服务器对群发邮件的处理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群发邮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总的来说,本发明的原理在于:在对群发邮件的处理中,对附件、内嵌对象、正文等较大占用存储空间和处理能力的对象,避免重复复制、分别存储的做法,而是采用一处存储,多处引用的方式,达到减轻邮件处理系统的负荷,并节约存储空间,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下面结合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详细展开,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中提出的群发邮件处理方法的原理和工作流程。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电子邮件系统包含用户接口和邮件传输程序。用户接口是一个本地运行的程序,又称为用户代理(User Agent,简称“UA”),它使用户通过一个很友好的界面来发送和接收邮件。邮件传输程序在后台运行,它将邮件通过网络发给对方主机,并从网络接收需发送给本地用户的邮件。邮件传输程序又称为报文传送代理(Message Transfer Agent,简称“MTA”),如上所述,它主要负责邮件的传送和接收以及将邮件传送的情况向发信人报告。
发件人首先在系统提供的用户接口编辑邮件,填写好群发邮件的收件人地址等邮件信息,接着进入图2中的步骤200中,发件人将已经编辑好的带有附件的群发邮件发送到邮件服务器上。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邮件服务器包括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mple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称“SMTP”)邮件服务器和邮局协议版本3(PostOffice Protocol,简称“POP3”)邮件服务器。SMTP邮件服务器是遵循SMTP协议规则的邮件发送服务器,发信人的邮件必须通过它的中转才可以发送到收件人的信箱;POP3邮件服务器是遵循POP3协议规则的邮件接收服务器,用来接收和存储电子邮件,它允许用户将电子邮件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中。
当然,邮件服务器也可以使用其他协议,例如,http协议(通过InternetExplorer访问),https协议(hotmail邮件系统使用)、专有协议(Lotus Notes使用)。在下面的说明中,以使用POP3协议和SMTP协议的邮件服务器为例进行描述,但是不仅仅限于使用这两种协议的邮件服务器。
另外,邮件发送所遵循的协议也从最初的SMTP转换为扩展的简单邮件传输协议(Extended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称“ESMTP”),ESMTP协议是SMTP协议的扩展,它与SMTP协议的不同之处是ESMTP协议更改了SMTP协议中的一些命令并引入了认证体系。SMTP协议只能传送文本信息,如果要以附件的形式传送诸如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就必须采用多重目的因特网邮件扩展(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简称“MIME”)编码。MIME有两种编码方案:一种就是Base64编码,一种就是Qp(Quotedprintable)编码。
随后执行步骤210,邮件服务器收到上述群发邮件后,检查记录在本邮件服务器上的帐户,查看是否有帐户在收件人列表中。如果没有帐户在收件人列表中,就进入步骤270;如果本邮件服务器有帐户在收件人列表中,则进入步骤220。
在步骤220中,邮件服务器对群发邮件作进一步处理,简而言之,它将选择一种最省存储空间和维护成本最少的存储方式将群发邮件存储起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供选择的有两种将群发邮件存储的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现有技术采用的存储方式,它为每一个所述用户分别复制一份群发邮件的拷贝并存储;第二种方式就是本发明所采用的存储方式,它将所述群发邮件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复制一份拷贝,存储在预先设定的存储区域,并为所述拷贝设置一个唯一标识,将所述的群发邮件转发至所述用户,并将被复制的所述全部或部分内容替换为通过所述唯一标识指向该拷贝的链接。
在本步骤中,邮件服务器分别计算这两种存储方式所需的存储空间,然后判断同一存储技术所需存储空间是否大于为所有收件人复制附件拷贝所需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引入统一存储技术本身会有一些额外的存储开销,比如用户的邮件中虽然不用夹带邮件本身,但需要有一个链接指向附件存储的位置和必要的鉴权信息,而邮件统一存储时也需要一些额外的信息保存和它相关联的邮件信息,因此对那些收件人比较少、附件比较小的群发邮件,本发明中的统一存储方式所需存储空间不一定小于现有技术采用的分别为每个用户拷贝并存储方式所需存储空间。当邮件服务器判断出本发明采用的存储方式所需存储空间小于现有技术采用的存储方式所需的存储空间时,就进入步骤230;否则进入步骤260。
在步骤230中,邮件服务器将群发邮件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复制一份拷贝,存储在预先设定的存储区域,并为拷贝设置全局唯一标识。需要说明的是,群发邮件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是附件、或内嵌对象、或正文、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接着在步骤240中,邮件服务器向在本邮件服务器上的所有收件人转发邮件,邮件正文与原文相同,而邮件中的附件替换为指向附件拷贝的一个链接,即前面步骤230所描述的附件拷贝的全局唯一索引,每个收件人都可以通过这个标识访问到这个附件的唯一拷贝。
需要说明的是,从安全性考虑,邮件服务器对象存储区域应该有严格的鉴权和加密机制,收件人接收到的邮件中的附件拷贝的索引可以使用收件人的公钥进行加密,由于安全性不是本发明的核心内容,这里不做详细描述。
另外,本发明中,邮件服务器向所有收件人转发邮件后,启动一个计时器,在设定的时间内,如果收件人正确接收到邮件后,应向邮件服务器返回一个确认信息,告诉邮件服务器该收件人已经正确接收到了邮件,同时邮件服务器将收件人列表中的该收件人标记为已经正确接收邮件;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收件人没有正确接收到邮件,邮件服务器应重发邮件,为了避免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比如收件人信箱不存在或者被损坏)而无限重发邮件,可以设定一个重发上限次数,重发次数超过上限次数就不再重发邮件,并将收件人列表中的该收件人标记为不可到达。
在此基础上,存储在邮件服务器上的每一份附件拷贝也需要维护一个引用计数,初始时该计数的值等于帐户位于本邮件服务器上收件人的个数,即有多少个链接指向自己。当一个收件人删除邮件时,并不会立刻删除邮件附件拷贝,而是将附件拷贝的引用计数减1,当附件拷贝的引用计数减为0时,说明包含指向该附件拷贝的链接的邮件都已经删除,此时邮件服务器就可以将附件拷贝从对象存储区域删除了。如上所述,对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比如收件人正确接收邮件后该信箱被收件人丢弃等,引用计数长期未减为0的附件拷贝,可以引入核查机制,或者强制清除机制删除附件拷贝,以避免该附件拷贝长期占用存储空间而白白浪费资源的情况。
当邮件服务器向本邮件服务器上的所有收件人正确转发带附件的群发邮件后,接着进入步骤250。在步骤250中,以POP3邮件服务器为例,用户如果要查看邮件,则在用户自己的计算机上启动POP客户程序,该POP客户程序与运行在POP3邮件服务器上的POP服务器程序进行通信。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POP客户程序与POP服务器程序通信过程中遵循POP3协议,POP3协议是对电子邮件信箱进行远程存取的协议,它允许用户的邮箱安置在某个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的POP3邮件服务器上,并允许用户从其个人计算机上对邮箱的内容进行存取操作。当POP3邮件服务器在确认用户输入的鉴别信息(比如密码)完全正确后才允许用户对邮箱进行存取。此时收件人通过指向步骤240中所述的具有唯一标识的唯一附件拷贝的链接访问邮件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另一方面,在步骤260中,POP3邮件服务器采用现有技术的存储方式,为每一个收件人分别复制一份附件拷贝,并向在本邮件服务器上的所有收件人转发邮件。
由此可见,步骤260中向收件人转发邮件方式和步骤240中向收件人转发邮件方式是不一样的。具体的说,步骤260中向收件人转发的邮件包括邮件正文和附件拷贝,而步骤240中向收件人转发的邮件包括邮件正文和指向唯一附件拷贝的链接。当本邮件服务器向所有收件人转发邮件后,和步骤240一样,也启动一个计时器,在设定的时间内,如果收件人正确接收到邮件后,应向邮件服务器返回一个确认信息,告诉邮件服务器该收件人已经正确接收到了邮件,同时邮件服务器将收件人列表中的该收件人标记为已经正确接收邮件;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收件人没有正确接收到邮件,POP3邮件服务器应重发邮件,为了避免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比如收件人信箱不存在或者被损坏)而无限重发邮件,可以设定一个重发上限次数,重发次数超过上限次数就不再重发邮件,并将收件人列表中的该收件人标记为不可到达。
用户如果要查看邮件,则和步骤250一样,用户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启动POP客户程序,在POP3协议下该POP客户程序与运行在POP3邮件服务器上的POP服务器程序进行通信。当用户输入的鉴别信息和POP3邮件服务器上记录的与该用户鉴别信息一致时,POP3邮件服务器就允许用户对邮箱进行操作。但此时收件人直接访问邮件正文和POP3邮件服务器为他复制的一份附件拷贝,而不是象步骤250那样通过指向具有唯一标识的唯一附件拷贝的链接来访问邮件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当一个收件人删除邮件时,POP3邮件服务器立即删除与该收件人对应的邮件附件拷贝,而不是象步骤240那样,只有等到唯一附件拷贝的引用计数等于0时,才删除这个唯一附件的拷贝,释放存储空间。
在步骤270中,POP3邮件服务器检查是否所有的收件人都已经被标记过了,被标记的原因可能是收件人已经正确接收了邮件或者是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邮件不能送达收件人。如果所有的收件人都已经被标记过,则退出循环,结束邮件的转发。如果还有收件人未被标记,则进入步骤280。
在步骤280中,根据尚未正确接受邮件的收件人地址,按照当前网上传输的情况,寻找一条最不拥挤的路径,将邮件转发到其他POP3邮件服务器,然后返回步骤210。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群发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邮件服务器收到发送给本邮件服务器用户的群发邮件;
B将所述群发邮件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复制一份拷贝,存储在预先设定的存储区域,并为所述拷贝设置唯一标识;
C将所述群发邮件转发至所述用户,其中将被复制为拷贝的所述全部或部分内容替换为通过所述唯一标识指向该拷贝的链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发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发邮件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是附件、或内嵌对象、或正文、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发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D所述用户收到所述群发邮件后,通过所述链接,访问该邮件的所述全部或部分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发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判断采用所述步骤B和C对所述群发邮件进行处理所需的存储空间,是否大于为每一个所述用户分别复制一份群发邮件的拷贝并存储所需的存储空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E,否则,执行步骤B和C;
所述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E为每一个所述用户分别复制一份所述群发邮件的拷贝,并将该拷贝发送给所述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发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邮件服务器通过加密和鉴权机制对所述存储区域中的所述拷贝进行存储和访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发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邮件服务器为所述存储区域中的每一个所述拷贝维护一个引用计数,其中,该引用计数的初始值等于账号位于本邮件服务器上收件人的个数,并且,当每一个所述收件人删除所述邮件时,将所述引用计数减一,当所述引用计数为零时,从所述存储区删除所述拷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群发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邮件服务器对所述存储区域中引用计数超过预定期限仍未减为零的拷贝,可定期核查或强制清除。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任意一条所述的群发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邮件服务器对需要向其他邮件服务器转发的群发邮件进行转发。
CNB2004100536547A 2004-08-12 2004-08-12 群发邮件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010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36547A CN100450104C (zh) 2004-08-12 2004-08-12 群发邮件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36547A CN100450104C (zh) 2004-08-12 2004-08-12 群发邮件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5077A true CN1735077A (zh) 2006-02-15
CN100450104C CN100450104C (zh) 2009-01-07

Family

ID=36077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365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0104C (zh) 2004-08-12 2004-08-12 群发邮件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50104C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03268A1 (fr) * 2006-06-29 2008-01-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ème d'envoi groupé de messages multimédia et procédé associé
WO2008154822A1 (fr) * 2007-06-18 2008-12-24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Procédé et serveur pour service d'envoi en masse de courriers électroniques
CN101795243A (zh) * 2010-03-26 2010-08-04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电子邮件中附件文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043519B (zh) * 2006-03-21 2011-07-20 汤淼 网络存储系统
CN102223318A (zh) * 2011-07-08 2011-10-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邮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616100B (zh) * 2008-06-24 2011-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邮件推送、接收、发送方法、邮件服务器及邮件客户端
CN103401760A (zh) * 2013-07-18 2013-11-20 诚迈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邮件群发分离方法
WO2014026530A1 (zh) * 2012-08-15 2014-0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终端
WO2014036949A1 (zh) * 2012-09-10 2014-03-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邮件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079469A (zh) * 2013-03-26 2014-10-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683221A (zh) * 2015-02-16 2015-06-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143125B (zh) * 2010-01-29 2015-07-22 北京邮电大学 Cpm会谈历史记录的访问方法及消息存储服务器
CN104935966A (zh) * 2015-06-03 2015-09-23 无锡天脉聚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类视频信息的复制方法及装置
CN106375196A (zh) * 2016-09-21 2017-02-01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批量邮件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8880972A (zh) * 2017-05-09 2018-1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CN109921985A (zh) * 2019-03-15 2019-06-2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邮件群组发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830361A (zh) * 2019-10-22 2020-02-2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邮件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6418A (ja) * 1999-03-29 2000-10-06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及び電子メール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TW504619B (en) * 1999-06-04 2002-10-01 Ibm Internet mail delivery agent with automatic caching of file attachments
KR20020067803A (ko) * 2001-02-19 2002-08-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멀티미디어 전자우편 서비스 시스템 및방법
CN1512416A (zh) * 2002-12-27 2004-07-14 江西博纳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附件文件的电子邮件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519B (zh) * 2006-03-21 2011-07-20 汤淼 网络存储系统
WO2008003268A1 (fr) * 2006-06-29 2008-01-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ème d'envoi groupé de messages multimédia et procédé associé
WO2008154822A1 (fr) * 2007-06-18 2008-12-24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Procédé et serveur pour service d'envoi en masse de courriers électroniques
CN101616100B (zh) * 2008-06-24 2011-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邮件推送、接收、发送方法、邮件服务器及邮件客户端
CN102143125B (zh) * 2010-01-29 2015-07-22 北京邮电大学 Cpm会谈历史记录的访问方法及消息存储服务器
CN101795243A (zh) * 2010-03-26 2010-08-04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电子邮件中附件文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95243B (zh) * 2010-03-26 2013-04-24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电子邮件中附件文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23318A (zh) * 2011-07-08 2011-10-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邮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14026530A1 (zh) * 2012-08-15 2014-0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终端
US9832147B2 (en) 2012-08-15 2017-11-28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Email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terminal
WO2014036949A1 (zh) * 2012-09-10 2014-03-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邮件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684974A (zh) * 2012-09-10 2014-03-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邮件处理方法及系统
US10567313B2 (en) 2012-09-10 2020-02-18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ail processing methods and server
US9882842B2 (en) 2012-09-10 2018-01-30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ail processing methods and server
CN104079469A (zh) * 2013-03-26 2014-10-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401760A (zh) * 2013-07-18 2013-11-20 诚迈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邮件群发分离方法
CN104683221A (zh) * 2015-02-16 2015-06-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935966A (zh) * 2015-06-03 2015-09-23 无锡天脉聚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类视频信息的复制方法及装置
CN106375196A (zh) * 2016-09-21 2017-02-01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批量邮件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8880972A (zh) * 2017-05-09 2018-1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CN109921985A (zh) * 2019-03-15 2019-06-2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邮件群组发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921985B (zh) * 2019-03-15 2023-02-03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邮件群组发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830361A (zh) * 2019-10-22 2020-02-2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邮件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0830361B (zh) * 2019-10-22 2021-12-07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邮件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50104C (zh) 2009-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0104C (zh) 群发邮件处理方法
US7328251B2 (en) Thread based email
US10601754B2 (en) Message delivery system using message metadata
CN101079827B (zh) 电子邮件管理方法及系统
US7818377B2 (en) Extended message rule architecture
US8166112B2 (en) Virtual mail storage for mail distributed using corporate distribution lists
US82343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managing “messages sent” file and resending of messages from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90089380A1 (en) Aggregating and Delivering Information
US2004004473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rganizing an email thread
US2006010112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ng criteria for a successful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in instant messaging
US20080071865A1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Compact Storage For Electronic Messages
WO200608692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istered and authenticated electronic messages
CN101079826A (zh) 电子邮件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437146A (zh) 撰写、浏览、答复、转发电子邮件的方法和电子邮件客户机
CN101924640A (zh) 一种电子邮件群发的方法和系统
CN1696949A (zh) 接收/发送服务器反垃圾邮件的方法以及反垃圾邮件系统
JP200911817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承認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744580A (zh) 基于即时通讯平台的邮件转发方法和系统
US2009027148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of electronic mail
US20050198168A1 (en) Messaging protocol discovery
JP3871625B2 (ja) 通信装置
CN101075984A (zh) 转发信息的装置及转发信息的方法
TWI412937B (zh) 電子郵件發送系統及方法
CN1670736A (zh) 一种反垃圾电子邮件的方法及系统
TWI416421B (zh) 消息發送系統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