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1827A - 录像装置、摄录一体装置和音视频编辑系统 - Google Patents

录像装置、摄录一体装置和音视频编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1827A
CN1731827A CNA2005100891539A CN200510089153A CN1731827A CN 1731827 A CN1731827 A CN 1731827A CN A2005100891539 A CNA2005100891539 A CN A2005100891539A CN 200510089153 A CN200510089153 A CN 200510089153A CN 1731827 A CN1731827 A CN 1731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unit
data
interface
au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891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DAVS
Original Assignee
HDAV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DAVS filed Critical HDAVS
Priority to CNA2005100891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31827A/zh
Publication of CN1731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1827A/zh
Priority to US11/498,277 priority patent/US20070031128A1/en
Priority to JP2006006294U priority patent/JP3129372U/ja
Priority to NL2000170A priority patent/NL2000170C2/nl
Priority to FR0607222A priority patent/FR2889619B1/fr
Priority to JP2006009676U priority patent/JP3129576U/ja
Priority to JP2006009677U priority patent/JP3129577U/ja
Priority to FR0703417A priority patent/FR2900494B1/fr
Priority to FR0703416A priority patent/FR2900493B1/fr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录像装置、摄录一体装置和音视频编辑系统。其中,所述音视频编辑系统包括:数据编辑单元、显示输出单元、控制输入单元,iVDR硬盘驱动器;所述数据编辑单元用于对音视频数据进行编辑,并与显示输出单元连接;所述控制输入单元与所述数据编辑单元连接,数据编辑单元获取控制输入单元的信号,执行相应的数据编辑操作;所述iVDR硬盘驱动器,通过串行ATA接口与所述的数据编辑单元连接。本发明实现了数据化的节目采集、录制以及编辑。

Description

录像装置、摄录一体装置和音视频编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广播电视系统,尤其是一种编辑系统和摄录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电视发明以来,磁带作为电视信号记录的介质和电视节目的载体,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磁带的线性记录和编辑工艺流程一直延用至今。所述的线性记录和编辑是指:电视信号的记录和编辑顺序与磁带的物理位置严格对应,一旦节目被记录,则其顺序无法被改变。
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是根据节目要求,将素材磁带中确定的片段拷贝到另一磁带中,编辑时需要根据节目对片段顺序的要求进行拷贝(编辑),从而完成节目的编辑,在编辑完成后,节目片段的顺序是不能够被改变或删除的,但可以被替换。这种方法存在着效率低,特技效果简单,画面形式不丰富素材磁带容易损伤、毁坏、多版复制画面质量下降,录像机磁头磨损等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编辑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线性编辑的某些缺陷。所述非线性是指:电视节目存储的顺序可以与存储介质(硬盘)的物理位置顺序不一致,一个节目可以由多个片段组成并可分散存储于多个不同的物理区域内。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非线性编辑系统,该非线性编辑系统只能实现以磁带为节目源的非线性编辑。即摄像机获取以磁带为介质的节目信息,磁带中的视音频素材经由放像机和非线性编辑系统被数字化存入计算机硬盘,进而进行非线性编辑;最终将非线性编辑后的节目输出到磁带上。
由此可以看出,现有节目制作设备无法直接提供计算机可识别并处理的节目数据,即使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仍然需要以磁带为存储介质进行节目的录入和输出,因而,所述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介入仅减少了磁带复制的次数,伴随磁带复制的仍然是节目信号的损失,因而所述非线性编辑设备不能完全解决电视节目编辑过程中信号损失的问题;进一步,磁带上的素材需要用1∶1的时间实时的采集到非线性编辑系统,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需要以镜头为单位进行下载,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综上所述,现有的设备无法在电视节目采集和录制环节中提供计算机可直接识别的节目数据,使现有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存储介质转换的过程,进而导致电视节目信号的损失及节目制作过程的繁琐和复杂,降低了节目制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录像装置、摄录一体装置和非线性编辑系统,所述装置用以实现数据化的节目采集、录制以及编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录像装置,包括:接口单元,对外提供节目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录像控制单元,根据外部控制信号控制节目数据的输入/输出;iVDR硬盘驱动器,通过串行ATA接口与所述录像控制单元连接,在录像控制单元的控制下,用于将节目数据写入存储器或从存储器中读取。
所述存储器包括iVDR硬盘或半导体卡。
所述录像装置采用RAID1技术驱动iVDR驱动器同时对两个存储器进行读写数据的操作
所述录像装置还包括显示输出单元,通过所述接口单元与录像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图像显示。
一种摄录一体装置,包括音视频采集处理系统和音视频录制系统,所述音视频录制系统包括:录像控制单元,获取外部控制信号,并与所述音视频采集处理系统连接,获取该系统音视频数据;iVDR硬盘驱动器,通过串行ATA接口与所述录像控制单元连接,在录像控制单元的控制下,用于将节目信号读取或写入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包括iVDR硬盘或半导体卡。
所述摄录一体装置采用RAID1技术驱动iVDR驱动器同时对两个存储器进行读写数据的操作。
所述摄录一体装置还包括音视频输出单元,与录像控制单元连接,在录像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显示视频图像或进行音频输出。
所述摄录一体装置还包括数据接口单元,与所述录像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对外提供串行接口。
一种音视频编辑系统,包括:数据编辑单元、显示输出单元、控制输入单元,iVDR硬盘驱动器;所述数据编辑单元用于对音视频数据进行编辑,并与显示输出单元连接;所述控制输入单元与所述数据编辑单元连接,数据编辑单元获取控制输入单元的信号,执行相应的数据编辑操作;所述iVDR硬盘驱动器,通过串行ATA接口与所述的数据编辑单元连接。
上述音视频编辑系统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音视频数据处理单元和音视频接口单元;所述音视频数据处理单元与数据编辑单元通过串行总线与连接,用于进行音视频AV信号与数据编辑单元可识别数据的转换;所述音视频接口单元通过音视频信号线与所述音视频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对外提供音视频输入输出接口。
所述的控制输入单元具体为键盘或鼠标,通过串行数据总线与所述数据编辑单元连接。
所述的控制输入单元还包括编辑控制输入单元,通过串行接口与数据编辑单元连接,对外提供线性编辑控键或非线性编辑控键;所述数据编辑单元接收编辑控制输入单元的指令,将其映射为数据编辑单元的操作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数据编辑操作。
所述的音视频编辑系统还包括红外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红外键盘或鼠标的控制信号,并通过串行数据总线将所述控制信号传送给数据编辑单元;以及还可包括数据接口单元,与所述数据编辑单元连接,用于对外提供串行接口,并且,该数据接口单元中可进一步提供以太网接口。
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种提供的录像装置、摄录一体装置中提供了iVDR驱动器,使得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能够使用iVDR硬盘或符合iVDR接口标准的半导体卡作为存储介质,具有容量大、使用成本低的特点,并且iVDR的硬盘可插拔的特点使得节目制作的在线/离线切换更加迅速,而且文件格式兼容性高,能够满足可直接在素材硬盘进行非线性编辑的要求;进一步,本发明中采用RAID1技术,可将节目数据同时写入两个存储器,实现了节目采集的备份。综上所述,本发明还使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环节实现了数据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视音频编辑系统,由于该系统提供了iVDR驱动器,使得在电视节目的编辑过程中能够使用iVDR硬盘或符合iVDR接口标准的半导体卡作为存储介质,具有容量大、使用成本低的特点,并且iVDR的硬盘可插拔的特点使得节目制作的在线/离线切换更加迅速,而且文件格式兼容性高,能够满足可直接在素材硬盘进行非线性编辑的要求,进而使得本编辑系统具有非线性编辑所具有的素材存取随机化、合成制作集成化等优点。
进一步,所述音视频编辑系统中还提供了音视频数据处理单元、音视频接口单元以及提供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控键的编辑控制输入单元,使得本系统不仅可独自与其他设备连接实现非线性编辑,而且可与线性编辑系统连接,实现线性编辑,因此该系统保留了线性编辑系统的优点,更加适用于熟悉线性编辑系统的技术人员,并且,该系统兼顾了原有的线性编辑系统,实现了电视节目制作由线性到非线性的平滑过渡,不至于造成原有线性编辑系统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录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摄录一体装置接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所述的音视频编辑系统结构逻辑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音视频编辑系统的优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录像装置。
接口单元12,对外提供音视频信号输入输出接口;
录像控制单元11,通过接口单元获取或输出节目数据,所述节目数据通常包括视频数据,如MPEG2码流,以及音频数据,如PCM码流;并且,录像控制单元11根据外部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节目数据的输入/输出;
iVDR硬盘驱动器13,通过接口单元提供的串行ATA接口与所述录像控制单元连接,在录像控制单元的控制下,用于将节目数据从存储器中读取或将节目数据写入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可以同时使用iVDR硬盘和符合iVDR接口标准的半导体卡进行记录,而且,节目数据可同时接入两种存储介质,进而多个存储器之间互为备份,以保证充分的数据安全;
上述实现两个存储介质同时接入的方法为采用RAID1技术驱动iVDR驱动器同时对两个存储器进行读写数据的操作。所述RAID1亦称为Mirror或Mirroring,RAID1通过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两对分离的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RAID 1可以提高读的性能,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RAID 1提供了最高的数据可用率,当一个磁盘失效,系统可以自动地交换到镜像磁盘上,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所述RAID1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内容。
进一步,本发明中,当iVDR驱动器中有两个存储器与录像控制单元连接时,在第一存储器空间将被占用满,可通过RAID1技术同时开始对第一和第二存储器进行数据写入操作,待第一存储器写满数据后,可用第三存储器替换第一存储器,进而可实现节目长时间的不间断录制;或者,在节目数据写入所述存储器前,先存入缓存单元,进而在第一存储单元空间被占满时,缓存单元可将采集的节目数据进行缓存,并在启动第二存储器后将该缓存单元的节目数据写入第二存储器,该方法同样可实现节目数据的不间断录制。
显示输出单元14,通过所述接口单元提供的VGA接口与录像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图像显示,并且也可显示所述录像装置的操作界面。
参照图2,说明本发明的摄录一体装置。
如图所示,该摄录一体装置中,包括视频采集处理系统21以及音频采集处理系统22、摄像控制单元23、录像控制单元24。
所述视频采集处理系统中,在摄像控制23的控制下,镜头将捕捉的光信号发送到视频采集单元,视频单元对所述光信号进行采集,并将获得的RGB信号发送到视频处理单元,视频处理单元进行伽马矫正、白平衡等处理,并将模拟复合信号输出到监看输出单元和视频输出单元,所述监看输出单元用于摄制过程中监看摄录一体机的输出,以监视一体机是否工作正常,所述视频输出单元用于将视频输出到外部的录像机等设备,以进行后续处理,并且,视频处理单元对RGB信号进行处理后,将获取的模拟YUV分量发送到视频模数转换(A/D)单元,在录像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视频模数转换单元将模拟YUV分量转换为数字YUV信号,并发送到视频编码单元,本实施例中,所述视频编码单元对数字YUV信号进行MPEG2编码,并将获得的MPEG-2码流作为视频采集处理系统的输出,发送到录像控制单元24。
如图所示,所述的音频采集处理单元中,在摄像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音频采集处理单元通过两个音频接口(音频接口1和音频接口2)对声音信号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两路模拟音频信号分别发送到两个音频模数转换(A/D)单元,音频模数转换单元将脉冲编码调制(PCM)信号作为音频采集处理单元的输出,并在录像控制单元24的控制下,将所述PCM信号发送到所述录像控制单元24。
进一步参照图2,所述录像控制单元24获取摄像控制单元23发送的状态信息等,并控制视频采集处理系统中的视频A/D转换单元的模数转换,视频编码单元的对数字YUV信号进行编码和视频码流的输出,以及,控制音频采集处理系统中的两路音频A/D转换单元将模拟音频喜好转换为PCM信号和音频信号的输出。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单元25,通过VGA接口与所述录像控制单元24连接,显示视频图像。
录像控制单元24通过串行ATA(S-ATA,Serial ATA)协议接口与iVDR硬盘驱动器26连接,如图所示,iVDR硬盘驱动器通过两个S-ATA接口与录像控制单元连接,提供2个硬盘仓位,可使2个硬盘同时与录像控制单元连接,形成相互备份,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所述驱动器26中可以同时使用iVDR硬盘和符合iVDR接口标准的半导体卡进行记录。
所述实现两个存储介质同时接入的方法为上述实现两个存储介质同时接入的方法为采用RAID1技术驱动iVDR驱动器同时对两个存储器进行读写数据的操作。
进一步,本发明中,当iVDR驱动器中有两个存储器与录像控制单元连接时,在第一存储器空间将被占用满时,通过RAID1技术同时开始对第一和第二存储器进行数据写入操作,待第一存储器写满数据后,将第三存储器替换第一存储器,进而实现节目长时间的不间断录制;或者,在节目数据写入所述存储器前,先存入缓存单元,进而在第一存储单元空间被占满时,缓存单元可将采集的节目数据进行缓存,并在启动第二存储器后将该缓存单元的节目数据写入第二存储器,该方法同样可实现节目数据的不间断录制。
所述iVDR(信息通用移动硬盘,Information Versatile Disk for Removableusage)是已推出市场的面向PC和视听设备应用的全新数据存储平台标准,其定义了移动存贮设备的基本参数,包括硬件描述、接口以及文件系统等;iVDR采用了50针的内凹式接口,以支持热插拔以满足与串行接口兼容的需要;iVDR还支持安全指令扩展,即硬盘带有自己的密码,如果密码不符合,硬盘会拒绝执行外部传入的指令,因而增加了文件系统的安全性;现有的iVDR硬盘按尺寸分有4种:3.5英寸(1英寸=2.54cm)的iVDRparallel、2.5英寸的iVDR、1.8英寸的iVDR mini和1英寸的iVDR macro。
iVDR硬盘采用串行ATA(S-ATA)接口,所述S-ATA接口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具有支持热插拔的功能,在此基础上,S-ATA具有绝缘材料保护的针状接口,避免了由于插拔不当造成硬盘接口针脚的弯曲。
上述提供的iVDR硬盘驱动器,使得硬盘或半导体卡可以像录像带一样可拆卸,进而提供了一种硬盘的应用模式;一方面,目前硬盘的容量增长迅速,在一个设备的使用寿命期间,一个便于装卸和扩展的硬盘可以缓解用户对于存储设备备份和升级的疑虑;并且,由于本系统中提供了iVDR硬盘驱动器,使得该编辑系统中应用硬盘存储采集节目数据与传统录像带的使用同样方便,并且能够提供更大的容量。
在上述摄录一体装置的结构基础上,该装置还可对外提供多个信号输出接口,如IEEE 1394接口(包括IEEE 1394A或IEEE 1394B)、音频输出接口、以及SDI接口。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录像控制单元还与控制输入单元连接,用于获取外部控制指令,所述控制输入单元可为摄录一体装置面板提供的控键或者外接键盘;或者,采用触摸屏的方式实现控制指令的输入,即采用现有的触摸显示屏技术可实现本发明中所述的显示单元和控制输入单元。
上述实施例中的音视频采集处理单元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内容,本发明中对所述音/视频采集处理单元的实现方式并不进行限定。
图3为本发明中所述的音视频编辑系统结构逻辑图,参照该图说明该音视频编辑系统的实现方法。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数据编辑单元31、iVDR硬盘驱动器32、显示输出单元33、音视频数据处理单元34、音视频接口单元35、编辑控制输入单元36、红外接收单元37、数据接口单元38;
所述数据编辑单元用于对音视频数据进行编辑;
所述iVDR硬盘驱动器,与所述的数据编辑单元连接,数据编辑单元可通过iVDR硬盘驱动器提供的接口获取接入iVDR驱动器中半导体或硬盘中的节目数据,进而对该节目数据进行编辑;所述存储器中可以同时使用iVDR硬盘和符合iVDR接口标准的半导体卡进行记录,而且,节目数据可同时接入两种存储介质,进而多个存储器之间互为备份,以保证充分的数据安全;
上述实现两个存储介质同时接入的方法为:上述实现两个存储介质同时接入的方法为采用RAID1技术驱动iVDR驱动器同时对两个存储器进行读写数据的操作。同样采用上述摄录一体装置的技术可实现节目的不间断录制。
显示输出单元与所述数据编辑单元连接,用于提供节目编辑操作所需界面,以及显示节目图像或相关信息;
音视频接口单元,与所述的音视频数据处理单元连接,对外提供音视频节目信号的输入输出接口;
音视频数据处理单元,与数据编辑单元和音视频接口单元连接,用于将音视频接口单元输入的音视频(AV)信号转换为数据编辑单元可识别的数据格式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数据编辑单元,或者,将数据编辑单元可编辑的数据格式的节目信息转换为音视频信号,并发送给音视频接口单元;
编辑控制输入单元,属于本发明所述的控制输入单元,该单元通过串行信号线与数据编辑单元连接,对外提供节目的线性编辑控键或非线性编辑控键,编辑控制输入单元的指令信息发送到数据编辑单元后,经指令映射单元映射为数据编辑单元的操作指令,进而数据编辑单元根据该些指令对节目进行编辑操作;
红外接收单元,属于本发明所述的控制输入单元之一,该单元与数据编辑单元连接,用于接收红外无线键盘/鼠标的信号,进而为所述数据编辑单元提供控制信息;
数据接口单元,与数据编辑单元连接,可对外提供串行信号接口,以及,对外提供以太网接口、光纤接口,可用于与外接控制操作台连接,或方便与网络连接,以构成与其他网络共享资源的系统,实现电视节目的制作网络化,使电视节目的编辑、传播更加方便快捷。
在以上音视频编辑系统的结构基础上,本发明的控制输入单元还包括通过串行接口与数据编辑系统连接的键盘鼠标,或者,所述控制输入单元还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触摸屏幕的方式实现,即所述触摸屏中包括了本发明中所述的显示输出单元,以实现节目图像或操作界面的输出,以及通过触摸屏的方式实现了本发明所述的控制输入单元。
本发明中所述的数据接口单元可对外提供串行信号接口,如包括基于通用串行总线(USB)协议、IEEE 1394协议或RS-422、RS-232、RS-485等协议的串行接口,并且所述数据接口单元还可进一步进行功能扩展,在该数据接口板上提供对外的音频输出/输入接口,如提供MIC插座或耳机接口等。所述USB标准包括USB1.1标准与USB2.0标准;所述IEEE 1394是IEEE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项具备视频数据传输速度的串行接口标准,IEEE1394a接口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400MBps IEEE1394b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达4Gbps;所述RS-422、RS-232、RS-485是由电子工业协会(EIA)制订并发布的串行数据接口标准,其仅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上述接口标准为本领域的公知
技术内容。
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所述音视频编辑系统的优选实施例。
计算机主机41,其基本功能是实现对节目数据的编辑。
显示屏42,实现显示输出单元的功能,通过显示绘图阵列VGA接口与所述计算机主机连接,接收计算机主机的图像信号,并进行显示,同时提供操作界面及显示其他相关信息;所述VGA接口也即D-sub接口,采用非对称分布的15pin连接方式,该接口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内容。
iVDR硬盘驱动器43,如图所述该实施例中,所述硬盘驱动器通过3根串行ATA(S-ATA,Serial ATA)协议接口与计算机主机连接,该驱动器提供3个硬盘仓位,可使3个硬盘同时与计算机主机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可以同时使用iVDR硬盘和符合iVDR接口标准的半导体卡进行记录,而且,节目数据可同时接入两种存储介质,进而多个存储器之间互为备份,以保证充分的数据安全。
音视频数据处理单元44,通过IEEE 1394接口与计算机主机连接,并且与音视频接口背板45(实现所述音视频接口单元的功能)连接,实现所述音视频接口背板对外提供音视频节目信号的输入输出接口;所述音视频数据处理单元将从音视频接口背板输入的音视频(AV)信号转换为计算机主机可识别的数据格式信息,并发送给计算机主机;并且,音视频数据处理单元,将计算机主机可编辑的数据格式的节目信息转换为音视频信号,并通过音视频接口背板输出;
如图所示,本发明中音视频接口背板可对外提供的音视频信号接口包括:
色差信号(YUV),分为隔行色差信号(Y、Cr、Cb)和逐行色差信号(Y、Pr、Pb),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内容;
串行数字接口(SDI),所述SDI标准规定了通过视频同轴电缆在产品设备之间传送未经压缩的串行数字视频数据的方法。根据数据速率不同,SDI标准分为标准清晰度(SD)和高清晰度(HD)SDI;
复合信号,它在一个传输信号中包含了亮度、色度和同步信号;由于彩色编码的不同,复合视频又有PAL、NTSC、SECAM制式之分;复合视频信号本身的带宽为5MHz。
除上述对外视频接口外,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两路的音频接口。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音视频接口背板上还增加了对外的数据接口46,用于外部设备(如外接控制操作单元47等)与计算机主机连接,如图,所述的数据接口包括1394B接口、两个USB2.0接口、千兆以太网接口以及一个RS-422接口,以及光纤接口(FC)。
红外键盘接收器48,与计算机主机通过串行接口连接,本实施例中应用了USB2.0接口,该红外键盘接收器用于接收红外无线键盘/鼠标49的控制信号,并发送给计算机主机,计算机主机可根据该控制信息实现对节目数据的编辑操作。
线性编辑控制面板410(实现编辑控制输入单元的功能),与计算机主机通过串行接口RS-422连接,对外提供线性编辑功能控键,计算机主机获取所述编辑控制输入单元功能控键的指令信号,将其映射为计算机主机数据编辑指令,进而进行节目数据编辑操作。
在上述的编辑系统结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扩充数据接口板411,对外提供USB接口、IEEE 1394接口,以及可在该数据接口板上额外提供头戴耳机或MIC插座。
上述视音频编辑系统可提供技术人员进行多种方式的节目编辑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方式1:视音频文件数据来自任一iVDR硬盘驱动器中的移动硬盘,或来自USB/IEEE 1394/LAN接口,计算机主机获取音视频文件数据后,技术入员通过鼠标/键盘或所述编辑控制输入单元的操作,依据计算机主机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对节目数据进行非线性编辑,节目编辑完成后可通过视音频数据处理单元及视音频接口背板进行输出,或者存储于某iVDR仓位内的硬盘中,或者通过其他IT接口输出。
方式2:外部输入节目AV信号(包括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经过音视频接口背板到音视频数据处理单元将所述AV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数据后,通过所述编辑控制输入单元或键盘/鼠标的控制指令,依据计算机主机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对节目进行非线性编辑,节目编辑完成后可通过音视频数据处理单元和音视频接口背板输出,或者存储于某iVDR仓位内的硬盘中,或者通过其他IT接口输出。
方式3:系统iVDR硬盘驱动器中的硬盘提供音视频数据文件,同时通过音视频接口背板将本发明的音视频编辑系统与传统线性编辑录像机连接,则硬盘中的音视频数据经过音视频处理单元转换,成为AV信号,经所述线性编辑录像机的AV接口输入该线性编辑录像机;并且,本发明的音视频编辑系统可通过接口板上的串行接口与线性编辑录像机连接,计算机主机的指令映射功能可将线性编辑录像机的控制指令与计算机编辑指令进行相互映射,实现本发明音视频编辑系统与所述线性编辑录像机的相互控制功能。此种系统结构下,技术人员可通过线性录像机的操作界面进行传统的线性编辑,并且最终将完成编辑的节目输出到磁带。方式3的编辑方式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线性编辑设备,编辑方式灵活,由于该编辑下可同时使用硬盘及磁带两种存储介质,因而实现了广播电视编辑由线性编辑向非线性编辑的平滑过渡,同时还保留了技术人员十分熟悉的传统的线性编辑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录像装置、摄录一体装置和音视频编辑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录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口单元,对外提供节目数据输入输出接口;
录像控制单元,根据外部控制信号控制节目数据的输入/输出;
iVDR硬盘驱动器,通过串行ATA接口与所述录像控制单元连接,在录像控制单元的控制下,用于将节目数据写入存储器或从存储器中读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录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包括iVDR硬盘或半导体卡。
3、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录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录像装置采用RAID1技术驱动iVDR驱动器同时对两个存储器进行读写数据的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录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显示输出单元,通过所述接口单元与录像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图像显示。
5、一种摄录一体装置,包括音视频采集处理系统和音视频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视频录制系统包括:
录像控制单元,获取外部控制信号,并与所述音视频采集处理系统连接,获取该系统音视频数据;
iVDR硬盘驱动器,通过串行ATA接口与所述录像控制单元连接,在录像控制单元的控制下,用于将节目信号读取或写入存储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录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包括iVDR硬盘或半导体卡。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摄录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录一体装置采用RAID1技术驱动iVDR驱动器同时对两个存储器进行读写数据的操作。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录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音视频输出单元,与录像控制单元连接,在录像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显示视频图像或进行音频输出。
9、如权利要求5至8其中之一所述的摄录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还包括数据接口单元,与所述录像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对外提供串行接口。
10、一种音视频编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编辑单元、显示输出单元、控制输入单元,iVDR硬盘驱动器;
所述数据编辑单元用于对音视频数据进行编辑,并与显示输出单元连接;
所述控制输入单元与所述数据编辑单元连接,数据编辑单元获取控制输入单元的信号,执行相应的数据编辑操作;
所述iVDR硬盘驱动器,通过串行ATA接口与所述的数据编辑单元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音视频编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音视频数据处理单元和音视频接口单元;
所述音视频数据处理单元与数据编辑单元通过串行总线与连接,用于进行音视频AV信号与数据编辑单元可识别数据的转换;
所述音视频接口单元通过音视频信号线与所述音视频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对外提供音视频输入输出接口。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音视频编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输入单元具体为键盘或鼠标,通过串行数据总线与所述数据编辑单元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音视频编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输入单元还包括编辑控制输入单元,通过串行接口与数据编辑单元连接,对外提供线性编辑控键或非线性编辑控键;
所述数据编辑单元接收编辑控制输入单元的指令,将其映射为数据编辑单元的操作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数据编辑操作。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音视频编辑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红外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红外键盘或鼠标的控制信号,并通过串行数据总线将所述控制信号传送给数据编辑单元。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音视频编辑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数据接口单元,与所述数据编辑单元连接,用于对外提供串行接口。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音视频编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口单元中进一步包括以太网接口。
CNA2005100891539A 2005-08-04 2005-08-04 录像装置、摄录一体装置和音视频编辑系统 Pending CN17318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0891539A CN1731827A (zh) 2005-08-04 2005-08-04 录像装置、摄录一体装置和音视频编辑系统
US11/498,277 US20070031128A1 (en) 2005-08-04 2006-08-03 Video recording apparatus, integrated video capturing/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udio/video editing system
JP2006006294U JP3129372U (ja) 2005-08-04 2006-08-03 ビデオ記録装置、ビデオキャプチャ/記録統合装置、およびオーディオ/ビデオ編集システム
NL2000170A NL2000170C2 (nl) 2005-08-04 2006-08-04 Video-opnametoestel, geïntegreerd videoinvang-/opnametoestel en audio/video-regiesysteem.
FR0607222A FR2889619B1 (fr) 2005-08-04 2006-08-04 Appareil d'enregistrement video, appareil de capture/d'enregistrement video integre et systeme de montage audio/video
JP2006009676U JP3129576U (ja) 2005-08-04 2006-11-28 ビデオ記録装置、ビデオキャプチャ/記録統合装置、およびオーディオ/ビデオ編集システム
JP2006009677U JP3129577U (ja) 2005-08-04 2006-11-28 ビデオ記録装置、ビデオキャプチャ/記録統合装置、およびオーディオ/ビデオ編集システム
FR0703417A FR2900494B1 (fr) 2005-08-04 2007-05-11 Appareil d'enregistrement video, appareil de capture/ d'enregistrement video integre et systeme de montage audio/ video
FR0703416A FR2900493B1 (fr) 2005-08-04 2007-05-11 Appareil d'enregistrement video, appareil de capture/ d'enregistrement video integre et systeme de montage audio/ video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0891539A CN1731827A (zh) 2005-08-04 2005-08-04 录像装置、摄录一体装置和音视频编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1827A true CN1731827A (zh) 2006-02-08

Family

ID=35964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891539A Pending CN1731827A (zh) 2005-08-04 2005-08-04 录像装置、摄录一体装置和音视频编辑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31128A1 (zh)
JP (3) JP3129372U (zh)
CN (1) CN1731827A (zh)
FR (3) FR2889619B1 (zh)
NL (1) NL2000170C2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7841A (zh) * 2011-09-27 2012-05-09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台生产系统的终端装置
CN102595091A (zh) * 2012-03-20 2012-07-18 深圳市鼎盛威电子有限公司 Sdi高清视频信号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N105070305A (zh) * 2015-08-05 2015-11-18 中央电视台 一种线性编辑录像机及线性编辑方法
CN105118526A (zh) * 2015-08-05 2015-12-02 中央电视台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装置、线性编辑录像机
CN106231100A (zh) * 2016-07-29 2016-12-1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视频处理的方法和终端
CN108200372A (zh) * 2017-12-06 2018-06-22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多制式视频数据存储及播放装置
CN111459403A (zh) * 2020-02-29 2020-07-2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存储硬件管理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85642Y2 (ja) * 1993-04-26 1998-11-25 盟和産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装材
JP2007287268A (ja) * 2006-04-19 2007-11-01 Hitachi Ltd 記録装置
US20100061732A1 (en) * 2008-09-05 2010-03-11 Embrionix Design Inc.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 transceiver module
US20110286533A1 (en) * 2010-02-23 2011-11-24 Fortney Douglas P Integrated recording and video on demand playback system
CN203135655U (zh) * 2013-01-31 2013-08-14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换向电机接口信号转换子线路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6596B2 (ja) * 1997-11-04 2002-04-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動画像編集装置
JPH11339447A (ja) * 1998-05-29 1999-12-10 Sony Corp 記録再生装置
US6343343B1 (en) * 1998-07-31 2002-01-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k arrays using non-standard sector sizes
JP4041956B2 (ja) * 2002-07-17 2008-02-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086611B2 (ja) * 2002-10-02 2008-05-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記録制御装置、方法、およびその記録制御方法を利用可能な記録媒体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7841A (zh) * 2011-09-27 2012-05-09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台生产系统的终端装置
CN102595091A (zh) * 2012-03-20 2012-07-18 深圳市鼎盛威电子有限公司 Sdi高清视频信号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N105070305A (zh) * 2015-08-05 2015-11-18 中央电视台 一种线性编辑录像机及线性编辑方法
CN105118526A (zh) * 2015-08-05 2015-12-02 中央电视台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装置、线性编辑录像机
CN105070305B (zh) * 2015-08-05 2018-05-18 中央电视台 一种线性编辑录像机及线性编辑方法
CN105118526B (zh) * 2015-08-05 2018-09-04 中央电视台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装置、线性编辑录像机
CN106231100A (zh) * 2016-07-29 2016-12-1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视频处理的方法和终端
CN108200372A (zh) * 2017-12-06 2018-06-22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多制式视频数据存储及播放装置
CN111459403A (zh) * 2020-02-29 2020-07-2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存储硬件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59403B (zh) * 2020-02-29 2023-03-2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存储硬件管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900494A1 (fr) 2007-11-02
FR2889619A1 (fr) 2007-02-09
JP3129576U (ja) 2007-03-01
FR2900493A1 (fr) 2007-11-02
FR2900494B1 (fr) 2014-07-11
FR2900493B1 (fr) 2011-06-17
JP3129577U (ja) 2007-03-01
FR2889619B1 (fr) 2015-09-11
NL2000170A1 (nl) 2007-02-06
US20070031128A1 (en) 2007-02-08
NL2000170C2 (nl) 2007-08-08
JP3129372U (ja) 200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31827A (zh) 录像装置、摄录一体装置和音视频编辑系统
CN1150766C (zh) 利用转换图象压缩格式处理压缩视频数据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161754C (zh) 数据记录、数据再现、数据记录/再现设备与方法
CN1257646C (zh) 视频记录/再现装置及其存储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783029A (zh) 再现装置和再现方法
EP2266024A2 (en) A novel media file for multi-platform non-linear video editing systems
JP2004173227A (ja) デジタルビデオ編集装置とその編集方法
CN1731526A (zh) 记录再现装置
CN101060601A (zh) 记录再现设备和再现设备
CN2822058Y (zh) 录像装置、摄录一体装置和音视频编辑系统
CN109842801A (zh) 一种数字视频信号压缩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747047A (zh) 音视频编辑装置及编辑方法
JP2001291374A (ja) 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CN1668099A (zh) 音频/视频记录和再现系统
CN1305306C (zh) 图像和声音数据变换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盘装置
CN2840261Y (zh) 音视频编辑装置
KR200429318Y1 (ko) 비디오 레코딩 장치, 집적 비디오 캡쳐링/레코딩 장치 및오디오/비디오 편집 시스템
CN100338952C (zh) 处理图像声音讯号的方法
CN102685430A (zh) 一种通过1394连接线实现视频实时输出的方法
JP2008199203A (ja) ビデオ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Jacobson Computers, Bandwidth, and Speed
CN1921598A (zh) 数字文件转录装置及其方法
EP1435618A2 (en) Video editing device and video editing method
CN1767613A (zh) 视频数据处理系统与其控制方法
CN1993754A (zh) 包括av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存储介质及其使用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