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8013A -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28013A CN1728013A CN 200410103593 CN200410103593A CN1728013A CN 1728013 A CN1728013 A CN 1728013A CN 200410103593 CN200410103593 CN 200410103593 CN 200410103593 A CN200410103593 A CN 200410103593A CN 1728013 A CN1728013 A CN 17280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ster component
- box
- electric contact
- framework
- handle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拆卸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的处理盒,该主组件包括:主组件电触点;第一突起;第二突起;该处理盒包括:第一支架;可转动地与第一支架相连的第二支架;第一凹部,设置在第一支架中,用于相对于主组件电触点定位盒电触点,第一凹部与第一突部相结合;第二凹部,设置在第二支架中,用于相对于主组件电触点定位盒电触点,第二凹部与第二突部相结合;其中,当处理盒设定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盒电触点通过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一突部接合以及第二凹部与第二突部接合与主组件电触点整体在第一支架上运动,该第一支架通过从施力构件上接收力的力接收部分在绕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转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盒和一种使用该处理盒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在采用电摄影成像方法的电摄影成像设备的领域中,通常习惯使用处理盒系统,其中,电摄影感光构件和作用在该电摄影感光构件上的一个或多个处理部件被整体地放置在盒中,而该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
处理盒系统使用户可自己维护成像设备,而无需依靠技术服务人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操作效率。因此,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领域中广泛地使用了处理盒。
处理盒设有其中存储有将要传输给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信息的IC存储器等,从而在将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中时,可以在处理盒、主组件之间交换信息。另外,提出了可将有关处理盒的状态、其使用记录等的信息传递给主组件的控制部分(美国专利No.5,937,239)。
在处理盒的存储器中储存有例如盒的批号、成像设备的性能、处理部件的性能等的信息,使得更容易维护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和/或处理盒。另外,可以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信息来控制成像过程,从而在最佳条件下形成图像。
成像设备和处理盒设有连接部件,用于在处理盒的存储器和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之间形成电连接。作为这种连接部件,已知有普通连接器、采用具有触点的弹性构件的连接器等,因为它们的结构简单,并且在成本上具有优势。根据采用弹性构件的连接系统之一,处理盒设有连接部分,用于确保在处理盒和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之间可靠地形成并保持电连接。更为具体地,处理盒设有连接部分,其引导成像设备主组件的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支撑着主组件的连接部分(美国公开专利申请2003-0,123,896)。
本发明为上述现有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的组合,就在将处理盒装入主组件中时在处理盒的电触点和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之间形成并保持电连接的可靠性而言,该组合优于根据现有技术的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的组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的组合,其不仅就当将处理盒装入主组件中时在处理盒的电触点和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之间形成并保持电连接的可靠性而言,而且就可将处理盒装入主组件的便利性而言,都优于根据现有技术的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的组合。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的组合,其中当使处理盒的第一框架绕着主组件中的第一和第二定位部分转动时,处理盒的电触点和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在彼此上不发生滑动,该第一和第二定位部分被精确地定位以使处理盒相对于主组件精确地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处理盒,该主组件包括:主组件电触点;第一突起;第二突起;支撑着主组件电触点、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可动支撑构件;施力构件;第一主组件定位部分;以及第二主组件定位部分,所述处理盒包括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的电摄影感光鼓;被定位的第一部分,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设定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被定位在第一主组件定位部分上,所述被定位的第一部分相对于轴向与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一端部处的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轴线基本上同轴地从所述第一框架向外突出;被定位的第二部分,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设定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被定位在第二主组件定位部分上,所述被定位的第二部分相对于轴向与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一端部处的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轴线基本上同轴地从所述第二框架向外突出;与设在所述第二框架中的所述电摄影感光鼓接触的显影辊,用于使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的力接收部分,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施力构件的力以使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和所述显影辊彼此隔开;调节部分,其用于在所述力接收部分接收来自所述施力构件的力时调节所述第一框架绕着所述被定位的第一部分和所述被定位的第二部分的转动,所述调节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中;用于存储与所述处理盒相关的信息的存储元件,所述存储元件相对于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在设备的所述主组件中的安装方向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前端处;盒电触点,其用于当将所述处理盒设定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与主组件电触点电连接,当所述盒电触点与主组件电触点电连接时,所述盒电触点用于将来自所述存储元件的信息传输到设备的主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的第一凹部,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相对于主组件电触点定位所述盒电触点,所述第一凹部可与所述第一突起相接合;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的第二凹部,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相对于主组件电触点定位所述盒电触点,所述第二凹部可与所述第二突起相接合;其中,当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在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所述力接收部分接收来自所述施力构件的力而绕着所述被定位的第一部分和所述被定位的第二部分转动以使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和所述显影辊彼此分开的状况下,所述盒电触点通过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一凹部的接合以及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二凹部的接合而与主组件电触点一体地移动。
在参照附图地研究有关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时将更了解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摄影成像设备的剖视图,示出了该设备的总体结构。
图2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盒的剖视图。
图3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盒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为从与图3中观看盒的一侧相对的一侧看时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盒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为盒的显影单元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6为从与在图5中观看显影单元的一侧的相对侧看时图5中所示显影单元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7为盒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其的用来允许显影单元枢转的结构布置。
图8为成像设备主组件的透视图,示出了其上的盒室。
图9为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盒定位机构的假想平面图,示出了在盒的横向上如何使盒相对于主组件精确地定位。
图10为表示在盒侧上的电触点和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侧上的对应电触点的示意图。
图11为盒的电连接部分和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电连接部分的剖视图,图11(a)和11(b)示出了它们在接合之前和接合期间的状态。
图12为表示在盒侧上的电触点和在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之间的接触状态的示意图。
图13为表示擦拭电触点的示意图。
图14为盒及其邻近部分的侧视图,示出了主组件的支撑构件如何在清洁单元框架移动时与清洁单元框架一起移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之一中的处理盒和应用该处理盒的电摄影成像设备进行描述。
[实施例1]
{电摄影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
首先,将简短地描述电摄影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图1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摄影成像设备(以下可简称为“成像设备”)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为一种应用了其中一种电摄影方法的全彩色激光束打印机。该打印机为转印型的串列式成像设备。
在图1中,参考符号Y,M,C和BK代表第一至第四成像站,其中由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显影剂形成四个图像,所述四种颜色的显影剂对应于全彩色图像的光学图像可分离成的彩色成分。成像站Y,M,C和BK设置于成像设备的主组件100中,以该列出的顺序垂直地对齐,并且使成像站Y位于底部。
每个成像站Y,M,C和BK都包括:电摄影感光鼓1(1a、1b、1c和1d)以及电摄影处理部件,诸如用于给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均匀地充电的充电部件2(2a、2b、2c和2d)、用于利用显影剂使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的潜像显影为可见图像的显影部件4(4a、4b、4c和4d)以及用来在将位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之后除去残留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的清洁部件6(6a、6b、6c和6d)。处理部件被设置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附近。在该实施例中,感光鼓1、充电部件2、显影部件4和清洁部件6一体地设置在将在后面描述的处理盒7中。
成像设备的主组件设置有扫描器单元3(3a,3b,3c和3d),每个扫描器单元用于通过根据成像数据有选择性地使感光鼓1的被均匀充电的圆周表面的多个点曝光来在对应的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潜像。扫描器单元3位于主组件的后部。
主组件还设置有其中储存有记录介质S的纸盒17。该纸盒17位于主组件的底部中。记录介质传送部件也位于主组件的底部中,该传送部件将记录介质S沿主组件向上传送,以使每个记录介质S在保持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接触的同时移动通过感光鼓1;换言之,主组件设置有将记录介质S一个接一个地供入主组件中的供纸辊18和一对定位辊19。转印带11位于纸盒17的上方,该转印带围绕四个辊子,即驱动辊13、一对随动辊14a和14b以及张紧辊15缠绕,由这些辊子悬挂,并且循环地运动,从而该转印带保持与全部的感光鼓1接触。转印带11在通过向转印带11和静电粘着辊22施加电压的方式使记录介质S保持静电地粘着于其上的同时向上传送记录介质S。
通过该成像设备实施的成像过程如下:
使每个感光鼓1转动。当其转动时,其圆周表面被充电部件2均匀地充电。然后,由扫描器单元3有选择性地曝光感光鼓1的被均匀充电的表面上的多个点。结果,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由显影部件4显影成由显影剂形成的可见图像。由于存在四个感光鼓1,在这四个感光鼓1上一对一地形成颜色不同的四个显影剂图像。同时,与四个显影剂图像的形成同步地通过记录介质传送部件将记录介质S传送到四个位置中的每一个上,在该处使记录介质S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相接触。然后,在使记录介质S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接触地被传送的同时,对转印辊12(12a、12b、12c和12d)施加转印偏压,该转印辊通过夹在转印辊12和感光鼓1之间的转印带11(以及记录纸张S)保持压靠在感光鼓1上。结果,使在感光鼓1上的颜色不同的显影剂图像分层地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由此在记录介质S上形成彩色图像。
接着,通过定影部分20对承载着通过上述步骤形成的彩色图像的记录介质S进行加热和加压。结果,使由显影剂形成的彩色图像定影。此后,通过一对排纸辊23将记录介质S排入接纸盘24中。定影部分20处于主组件的顶部中。
在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之后,通过清洁部件6除去例如残留在第一至第四成像站Y、M、C和BK的每一个中的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的残留物,从而可将感光鼓1反复用于成像。
{处理盒}
在第一至第四成像站Y、M、C和BK的每一个中的感光鼓1、充电部件2、显影部件4和清洁部件6都在处理盒7(7a、7b、7c和7d)中,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100中。
接着,将对处理盒(以下将简称为“盒”)7的结构进行描述。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的盒7包括感光鼓1、充电部件2和作为清洁部件的清洁刮板6。它还包括作为用于清洁单元50(50a、50b、50c和50d)的框架的第一框架和用于显影单元4的第二框架。显影单元4安装在清洁单元50上,可相对于清洁单元50枢转。
关于将每个盒7装入成像设备的主组件100或者将它们从中取出的过程,将使装有铰链的门26大大地打开,以充分地露出主组件100的盒室的开口91,然后,要将盒7装入主组件100,或者从其中取出。显然,装有铰链的门26相对于主组件100被打开或关闭。该装有铰链的门26安装在主组件的前侧上。
更具体地说,参照图8,门26可围绕设置在门26底部的铰链轴向前转动,如由图1中的双点划线或者图8中的实线所标示出的。当如上所述地将门26向前转动地拉下时,上述的开口91露出(图8)。另一方面,当使门26反向旋转时,其靠着主组件100地关闭(如图1中的实线所标示的)。门26构成主组件100的前盖的一部分。上述的转印带11安装在门26的内侧上。
以下将详细地描述与将盒7装入主组件100中以及将盒7从其中取出的操作相关的结构和机构。
在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盒7或者其构件的横向是指平行于将盒装入主组件100或者将盒从主组件100中取出的方向的方向,而纵向是指与将盒7装入主组件或者将盒从主组件中取出的方向相交的方向。盒7的后侧是指当将盒装入主组件时将成为盒7的内侧的盒7的侧面,盒7的左侧和右侧是指在将盒装入主组件之后在从主组件的前侧看时将成为盒7的左侧和右侧的侧面。另外,盒7的顶面和底面是指在将盒7正确地装入主组件中之后将分别朝上和朝下的盒7的表面。
图2为盒7的剖视图,图3和4为沿不同方向观察盒7所看到的盒7的示意性透视图。图5和6为沿不同方向观察盒7的显影单元所看到的盒7的显影单元的示意性透视图。图7为盒7的假想侧视图,表示显影单元的枢转运动。
关于在每个成像站Y、M、C和BK中的盒7的显影部件的显影剂容器中储存的显影剂,安装在第一成像站Y中的盒7a中所存储的显影剂为黄色显影剂;安装在第二成像站M中的盒7b中所存储的显影剂为品红色显影剂;安装在第三成像站C中的盒7c中所存储的显影剂为青色显影剂;而安装在第四成像站BK中的盒7d中所存储的显影剂为黑色显影剂。尽管四个盒7所储存的显影剂的颜色不同,但是它们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的每个盒7为彼此相互连接(铰接的)的上述清洁单元50和显影单元4的组合。
清洁单元50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清洁单元50的框架上的感光鼓1。清洁单元50还包括设置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附近的充电部件2和清洁刮板6。残留的显影剂通过清洁刮板6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除去,并由显影剂传送机构52送到位于清洁部件框架51的后部中的除去显影剂室53中。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充电部件2采用接触式充电方法。更具体地说,充电部件2为导电辊(充电辊),并被设置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当在该充电辊上施加充电偏压时,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被均匀地充电。
显影单元4具有显影剂容器41和框架45。在显影剂容器41中的显影剂由显影剂传送机构42移动到显影剂供应辊43上。然后,通过显影剂供应辊43将显影剂涂覆在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辊40的圆周表面上,并且显影刮板44保持压靠在显影辊40的圆周表面上,与此同时显影剂被显影剂供应辊43和刮板44摩擦充电。接着,当从主组件向显影辊40上施加显影偏压时,使在电摄影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显影辊40被如此地定位,即,将其圆周表面放置成与感光辊1的圆周表面接触或者事实上接触,以便使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参照图3,感光鼓1在其纵向端部处由清洁单元50的框架51可转动地支撑,并且在感光鼓1的纵向端部和清洁单元框架51之间设置一对轴承64(将被精确定位的第一部分)和65(将被精确定位的第二部分)。处理盒7设置有联轴器70,该联轴器安装在感光鼓1的一个纵向端部上,并且将来自设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侧上的电动机(未示出)的驱动力传递到该联轴器上。通过该联轴器70,使感光鼓1沿着逆时针方向(图2)受到旋转驱动。感光鼓1的转动通过齿轮系(未示出)传递到在除去显影剂室53中的显影剂移动机构52上,由此驱动显影剂移动机构52。
轴承64和65分别由手柄82和83以及清洁单元50的框架51支撑。顺便提及的是,在将盒7装入主组件100中时要使用手柄82和83。清洁单元框架51设有用于保护感光鼓1的光闸72。通过盒7的运动经由光闸运动构件73来打开或者关闭光闸72;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使光闸72打开,并且当将盒7从主组件100中抽出时,使光闸72关闭。
轴承64就感光鼓1的轴向而言通过感光鼓1的一端支撑感光鼓1,而轴承65通过另一端支撑感光鼓1。轴承65沿着感光鼓1的轴向延伸到清洁单元框架51之外。
{用来允许显影单元枢转运动的结构布置}
显影单元4安装在清洁单元50上,从而允许整个显影单元4相对于清洁单元50旋转地运动。更具体地说,参照图5和6,一对一地安装在显影单元4的纵向端部上的轴承47和48分别设有孔47a和48a,该孔的轴线与显影单元4绕其转动的轴线重合。连接轴62和63通过这些孔47a和48a穿过清洁单元框架51,从而将显影单元4以允许显影单元4相对于清洁单元框架51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清洁单元框架51上。
当盒7在主组件100之外时,通过扭矩保持显影辊40与感光鼓1相接触,该扭矩由弹性部件沿着使显影单元4绕连接轴62和63转动的方向产生。更具体地说,参照图6和图7,作为用来使显影辊40保持压靠在感光鼓1上的弹性部件,盒7设有设置在清洁单元50和显影单元4之间的压缩弹簧54和张紧弹簧90。压缩弹簧54位于盒7的与轴承47相同的一侧,并且张紧弹簧90位于盒7的与轴承48相同的一侧。
参照图7,就将盒7插入到主组件100中所沿的方向Q而言,显影单元4可绕其轴线转动的孔47a和48a位于显影辊40和接触压力接收部分47b(48b)之间;它们位于显影辊40的下游侧。
利用如上所述地定位的显影辊40及孔47a和48a,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接触压力接收部分47b和48b滑到设在主组件侧上的一对凸轮8上。因此,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时,使显影辊40和感光鼓1彼此分开,并且通过这种简单的结构布置而保持分开,直至成像操作开始。当成像操作开始时,使作为用来向盒7施加向上压力的部件的凸轮8转动,以消除由凸轮8施加的向上压力。结果,显影辊40被设置成与感光鼓1相接触,并且通过由压缩弹簧54和张紧弹簧80所产生的力保持压靠在其上,使显影辊40准备用于为感光鼓1供应显影剂。
当显影辊40必须与感光鼓1分离时,要使凸轮8沿着图7中的箭头D所示的方向转动以向上推动接触压力接收部分47b和48b,从而使显影辊40的圆周表面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分开预定的距离。接触压力接收部分47b和48b为显影单元4的框架的整体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应用的显影方法为接触显影方法,其中,显影辊40被设置成与感光鼓1接触,以使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的潜像显影。由此,要求感光鼓1为刚性鼓,而要求显影辊40为弹性辊,例如由固体橡胶形成的光面辊、考虑到要求显影辊40对显影剂充电的事实而使其表面涂覆有树脂的固体橡胶辊、或者类似的辊。
(用于驱动力传递的结构)
参照图4和5,用参考标号71表示显影单元4的盒齿轮(斜齿轮),该盒齿轮作为通过其从成像设备的主组件100接收用于转动显影辊40的驱动力的部分。当盒7在主组件100中时,齿轮71保持与在主组件侧上的盒驱动齿轮(未示出的斜齿轮)啮合,以接收来自其的驱动力。当使齿轮71转动时,显影辊40、显影剂传送机构42和显影剂供应辊43通过齿轮系(未示出)被驱动。齿轮71就感光鼓1的轴向(纵向)而言安装在显影辊40的一端上。
在感光鼓1的旋转轴的一端上安装作为接收用于驱动感光鼓1的驱动力的部分的联轴器70。换句话说,联轴器70就感光鼓1的轴向(纵向)而言安装在感光鼓1的一端上。当盒7在主组件100中时,联轴器70保持与在主组件侧上的联轴器(未示出)接合,并且接收来自在主组件侧上的联轴器的驱动力以旋转地驱动感光鼓1。
就纵向而言,齿轮71和联轴器70位于盒7的同一端部处,也就是说,在该端部处设有将在后面描述的在盒侧上的电触点94a和94b。
(存储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的盒7设有用来存储有关盒的批号、成像设备的特性、处理部件的特性等的信息的存储部件。存储在该存储部件中的信息在存储部件和主组件100之间交换,以向主组件100的控制部分(未示出)告知盒7的现有状态、历史等,并且该控制部分基于如此得到的信息控制成像过程。因此,在最佳条件下形成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的存储部件包括存储器130(图11)、电触点94a和94b以及其上设有储存器130与电触点94a和94b的存储器板94。该存储器板94安装在清洁单元50上。存储器130在存储器板94的主表面之一上,并且存储各种与盒7相关的信息。换句话说,与盒7相关的信息保留在存储器130中。
电触点94a和94b处于存储器板94的另一主表面上,并且被设置成与在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103a和103b相接触,从而当将盒7装入主组件100中时在盒7和主组件100之间建立电连接。在存储器130中的信息通过电触点94a和94b被传递给主组件100。存储器板94通过双面胶带、热熔体粘合剂、热卷边等牢固地安装在清洁单元框架51上,从而使电触点94a和94b从盒壳中露出。
具有存储器板94的清洁单元50的一端设有一对孔102a和102b,该对孔以沿着纵向夹着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的方式定位。两个孔102a和102b构成用于当将盒7装入主组件100中时相对于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103a和103b将电触点94a和94b精确地定位在盒侧上的第一和第二定位凹部。将在后面更详细地描述第一和第二定位孔102a和102b。
(盒室)
接着,参照图8和图9地描述如何将盒7装入主组件100中。
参照图8,通过将门26大大地打开以完全露出开口91来进行将每个盒7装入主组件100中或者从其中拆掉的操作。
在门26相对于主组件100保持关闭时,其通过闭锁机构(未示出)保持锁闭。通过打开锁闭机构,门26可以绕着铰链轴27向前转动以露出开口91。分别固定在主组件100的侧壁31和32上的导向件80和81位于开口91的内侧上。主组件100可以容纳可通过开口91插入从而垂直叠置的四个盒7。在开口91的内侧上还有用于一对一地显影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盒的四个盒舱。
四个盒舱在用于容纳盒的结构上相同。因此,参考用于显影黄色的盒或者将要装入最底下的盒舱中的盒来描述如何将盒7装入主组件中。
首先,操作者要通过用左手和右手一对一地握住位于盒7的纵向端部处的盒7的手柄82和83来保持盒7,并且沿着由箭头标号Q所示的方向将盒从盒7的后侧即就横向而言从感光鼓1的相对侧穿过开口91插入主组件100中。
主组件100的每个导向件80和81分别设有四个粗略的导向部分86和87,该导向部分通过盒7底面的左、右纵向端部引导盒7。操作者以将盒放置在粗略的导向部分86和87上的方式将盒7插入,从而盒7的轴承48的底面48c和盒7的清洁单元框架51的底面51f与粗略的导向件86和87接触。在主组件侧上的导向件80和81设有四个用于引导突部(以下将称之为突部导向部分)的导向部分88和89。该突部导向部分88和89分别位于清洁单元框架51的左和右侧壁(位于感光鼓1的纵向端部处)的内表面上。当将盒7插入对应的盒舱中时,清洁单元框架51的作为调节部件(一对一地位于纵向端部处)的突部51d和51e嵌入突部导向部分88和89的凹槽,由此控制在主组件100中的盒7的旋转运动。当将盒7进一步插入时,迫使突部51d和51e在突部导向部分88和89上滑动,由此被引导。
另外,主组件的导向件81设有用来沿着纵向按压盒7的四个部件84(84d、84e、84f和84g)(以下简称为盒按压部件84)。由此,当将每个盒7插入主组件100时,盒按压部件84与在盒7的右手纵向端部处的导向部分85(图3)接触,并将盒7按压在左侧壁31上。盒7的上述右手纵向端部是指清洁单元框架51(清洁单元50)的右手壁。
在更深地插入盒7时,通过由盒按压部件84施加在盒7的导向部分85上的压力使盒7保持压向左侧壁31。这里,主组件100的左侧壁31是指与具有盒按压部件84的右侧壁32相对的主组件的相对侧壁。清洁单元框架51还设有用于相对主组件100精确地定位盒7的盒定位表面51c。该盒定位表面51c位于清洁单元框架51的其中一个纵向端部处,并且被设置成与主组件的导向件80的端面相接触,就纵向而言将盒7精确地定位在主组件100中。
接着,参照图8,主组件100设有垂直地设置在主组件100的侧壁之间的中央壁93。中央壁93设有四个窗口,来自扫描器单元3的激光束通过每个窗口被投射向盒7。参照图9和图10,用于支撑在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103a和103b的电触点支撑构件105通过中央壁93的连接孔96a伸向盒室的内部。当将盒7插入盒舱的最深端中时,在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103a和103b与在盒侧上的与用来存储与盒7相关的信息的上述存储器130相连的电触点94a和94b接触。
在主组件100的侧壁31和32上可转动地安装有用来将显影单元4(显影辊40)设置成与感光鼓1接触或者使显影单元4(显影辊40)从感光鼓1分离的成对凸轮8。凸轮8可由设置在主组件100中的电动机(未示出)转动,以便使显影辊40与感光鼓1分离,或者允许显影辊40被设置成与感光鼓1相接触。就与感光鼓1的轴线平行的方向而言成对的凸轮8一对一地设在主组件100的端部处。
关于每个盒7在主组件100中沿盒7的横向的定位,每个盒7通过支撑着感光鼓1的轴承64和65一直插入到盒舱中,并且装配在主组件100的侧壁31和32上所设置的导向槽34(34a,34b,34c,34d;34e,34f,34g和34h)中。更具体地说,参照图9,当将盒7一直插入到底时,位于盒(感光鼓1)的其中一个纵向端部处并构成盒侧上的第一盒定位部分的轴承64被按压在导向槽34(34a,34b,34c,34d)的盒定位表面37和38上,该导向槽构成了主组件侧上的第一盒定位部分,而位于盒(感光鼓1)的另一纵向端部处并构成盒侧上的第二盒定位部分的轴承65被按压在导向槽34(34e,34f,34g和34h)的盒定位表面37和38上,该导向槽构成主组件侧上的第二盒定位部分。结果,就纵向而言,使盒7相对于主组件100精确地定位。换句话说,在完成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轴承64和65以及位于清洁单元框架51的纵向端部处的突部51d和51e在主组件侧上分别由导向件80和81的突部导向部分88和89精确地定位。
如上所述,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轴承64由主组件100的侧壁31的导向槽34的盒定位表面37和38精确地定位,而轴承65由主组件100的侧壁32的导向槽34的盒定位表面37和38精确地定位。
在具有上述结构布置的情况下,通过在使凸轮8转动时凸轮压力接收部分47b和48b所接收的力防止清洁单元框架51绕着轴承64和65转动。换句话说,当凸轮压力接收部分47b和48b承受来自凸轮8的力的作用时,作为盒定位调节部件的突部51d和51e防止清洁单元框架51绕着轴承64和65转动。
在突部51d和突部导向部分88之间存在大约为0.1-0.2mm的间隙(间距),并且在突部51e和突部导向部分89之间存在大约为几十微米的间隙(间距)。
换句话说,在感光鼓1就沿其轴向而言的一个端部处(盒7沿其纵向的一个端部),在突部51e(盒端定位部分)和突部导向部分89之间实际上没有间隙,并且由此,在实际上没有间隙的情况下固定盒7的一个端部。如上所述,盒7设有联轴器70和齿轮71,它们位于感光鼓1的一个端部处,以便使盒7能接收来自主组件100的旋转驱动力。另外,盒7的另一个端部就感光鼓1的纵向而言设有突部51d(盒定位部分)。然而,在突部51d(盒定位部分)和突部导向部分88之间的间隙明显大于在突部51e和突部导向部分89之间的间隙,由此能补偿由于以下原因而在上述构件的测量中出现的偏差。
也就是,如果突部51d和51e在只存在几十微米的间隙的情况下与突部导向部分88和89接合,盒7在主组合100中的位置由四个接触点,即在盒7及轴承64和65及突部51d和51e之间的接触点固定,使得清洁单元框架51容易由于在上述构件的测量中的偏差而发生变形。然而,在具有上述结构布置的情况下,如果上述四个接触点由于在构件的测量中的偏差而在位置上发生偏离,则使清洁单元框架51不会变形。
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直至轴承64和65与导向槽34的盒定位表面37和38接触时为止。在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支撑构件105中的作为定位部分的成对突部105a和105b朝着插入的终点进入盒7的成对定位孔102a和102b。成对的定位孔102a和102b位于盒7的后侧上。
如上所述,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作为第一突起的突部105a进入盒7的作为第一定位凹部的孔102a,使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分别相对于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103a和103b精确地定位。类似的,作为第二突起的突部105b进入作为第二定位凹部的孔102b。定位孔102a和102b属于清洁单元50。
这些定位部分,即,定位孔和突起,沿着大致平行于盒7的安装方向的方向延伸,确保了当将盒7插入该主组件100中时,突部105a和105b平滑地进入孔102a和102b。在该实施例中,当电触点94a和94b与在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103a和103b接触时,在盒7和主组件100之间形成电接触。更具体地说,电触点94a与电触点103a发生接触,并且电触点94b与电触点103b发生接触。
另外,盒7设有用于接收来自主组件100的将要施加在显影辊40上的显影偏压的显影偏压电触点150,并且主组件100设有用来传送显影偏压的显影偏压电触点(未示出)。由此,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显影偏压电触点150与在主组件侧上的显影偏压电触点接触,从而在显影辊40和在主组件侧上的显影偏压电源之间形成电连接。电触点150就与感光鼓1的轴向平行的方向而言位于显影单元4的一端处,处于显影单元4的端面上。
参照图7,用参考标号130表示盒7通过其从主组件100接收将要施加在充电辊上的充电偏压的充电偏压电触点。该电触点130位于盒7的另一个端部处,并且位于清洁单元50的端面上。用参考标号140表示盒7通过其从主组件100接收将要施加在显影刮板44上的刮板偏压的显影刮板偏压电触点。该电触点140位于盒7的另一个端部处,并且位于显影单元4的端面上。
同样,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盒7的驱动齿轮71与主组件侧上的驱动齿轮(未示出)啮合。
顺便提及的是,除了用于显影黄色的盒7之外的盒7,即,分别用于显影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盒通过与将用于显影黄色的盒7插入最底部的盒舱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插入对应的盒舱中,最底部的该盒舱用于显影黄色的盒7。
然后,使已经保持完全打开的装有铰链的门26相对于主组件100关闭。当门26关闭时,其由锁闭机构(未示出)锁闭。另外,当门26关闭时,通过其动作与门26的关闭运动连动的部件进行以下步骤:(1)沿着横向按压盒7以将盒7精确地定位在主组件100中的步骤;以及(2)使盒7的联轴器70与在主组件侧上、用于传递驱动力的联轴器108接合的步骤。
步骤(1):
参照图9,通过按压构件30实施沿着横向按压盒7以精确地定位盒7的步骤,该按压构件30的动作与用于打开和关闭门26的机构的动作连动。按压构件30由通过卷边安装在主组件100的侧壁31上的轴39可转动地支撑。该按压构件30与连接构件29相连,连接构件29的运动与门26的打开和关闭运动连动。
当门26完全打开时,即,当将盒7可拆卸地安装在主组件100中时,按压构件30处于由图9中的单点划线示出的位置30a。该位置为按压构件30缩回的位置。在插入盒7的同时,按压构件30不与盒7发生接触。
当在安装盒7之后关闭门26时(在图9中由箭头标号T所示的方向),连接构件29沿着由箭头标号R所示的方向移动,由此使按压构件30移动到由图9中实线所示的位置30b,其中,按压构件30沿着由箭头标号S所示的方向压在清洁单元框架51的斜面51s上。结果,使盒7沿横向精确定位在主组件100中。
主组件100的侧壁32设有与侧壁31所设置的上述机构相同的机构。因此,确保了当关闭门26时,使盒7沿着横向精确地定位在主组件100中。
步骤(2):
当关闭门26时,通过门26的关闭运动使在主组件侧上的每个联轴器108沿与盒7的联轴器70相接合的方向运动。这样,当盒7位于主组件100中的正确位置上时,在主组件侧上的联轴器108保持与盒7的联轴器70接合,可以使来自设置在主组件侧上的电动机(未示出)的驱动力传递到联轴器70上。当传递驱动力时,使盒7的感光鼓1沿着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受到旋转驱动。另外,通过感光鼓1的转动经由齿轮系(未示出)驱动在除去显影剂室53中的显影剂移动机构52。
同样,在盒7处于主组件中的正确位置上时,盒7的驱动齿轮71保持与主组件侧上的驱动齿轮(未示出)相啮合,由此允许齿轮71接收来自主组件侧上的齿轮的驱动力。当由齿轮71接收驱动力时,通过齿轮71的转动经由齿轮系(未示出)转动盒7的显影辊40、显影剂传送机构42和显影剂供应辊43。
用于从主组件100中取出每个盒7的过程为上述的用于将每个盒7装入主组件100中的过程的反向过程。换句话说,首先,通过打开锁闭机构来打开门26,然后,使门26向前打开,从而使门26绕着位于门26底部的铰链轴27转动。当打开门26时,通过其动作与门26的运动连动的部件使每个盒7不受由按压构件30施加在其上的压力的作用。同时,使在主组件侧上的联轴器108与盒7的联轴器70脱开。然后,操作者用左手和右手一对一地抓住手柄82和83,并且沿着与在安装盒7的过程中推动盒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拉动盒7。这将从主组件100中取出盒7。
{用于保持盒的电触点与主组件的电触点相连接的结构布置}
接着,将描述用于使盒7的存储器130的电触点94a和94b与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相连接的结构布置。
如上所述,盒7设有被安装在清洁单元框架51的后侧上的存储器板94。参照图10,主组件100设有用于支撑主组件的电触点103a和103b的电触点支撑部分104和用于支撑电触点支撑部分104的电触点支撑构件105。支撑部分104和支撑构件105通过主组件框架的上述中央壁93的连接孔96a伸入盒舱中。主组件100的电触点被设置成与存储器板94的电触点94a和94b相接触,以在存储器130和主组件100的控制部分之间建立电连接。
当将盒7装入主组件100的盒室中时,盒7要从盒7的后侧插入,并且将插入得足够深以使轴承64和65与相对应的导向槽34的盒定位表面37和38相接触。在这个插入盒7的过程中,主组件100的支撑构件105的突部105a和105b进入盒7的定位孔102a和102b。结果,存储器板94的电触点94a和94b与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发生接触,在盒7的存储器130和主组件100的控制部分之间建立电连接。
就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所沿的方向而言,存储器板94(存储器130)以及定位孔102a和102b位于清洁单元50的前端处,而就清洁单元50的纵向而言,即,就感光鼓1的纵向而言,它们位于在该处设置将在后面描述的齿轮71的端部处。
当存储器板94的电触点94a和94b与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发生接触时,可以在存储器130和设备主组件100的控制电路(未示出)之间交换电信息。为了确保在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与主组件100的电触点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使电触点的表面镀金。更具体地说,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以及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由镀金的铜板形成。
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作为支撑构件105的第一突起的突部105a装配到作为清洁单元框架51的第一凹部的定位孔102a中,并且作为支撑构件105的第二突起的突部105b装配到作为清洁单元框架51的第二凹部的定位孔102b中。支撑构件105与其上安装有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的电触点支撑部分104成一整体。
顺便提及的是,不必将突部105a和105b牢固地装配在定位孔102a和102b中;换句话说,当前者装配到后者中时,所有必须的就是使在两侧上的电触点彼此相对地正确定位。
电触点支撑部分104足够长以通过主组件框架的中央壁93的连接孔96a伸入盒室中。另外,电触点支撑构件105的突部105a和105b足够长以通过主组件框架的中央壁93的孔96b和96c伸入盒室中。支撑构件105要如此安装,即,使得允许其垂直地以及水平地运动,也就是说,该水平方向为与将盒7装入主组件100中所沿的方向垂直的方向。
更为具体地说,连接孔96a和孔96b、96c的横截面分别大于支撑构件105与突部105a和105b的横截面,允许支撑构件105沿着上述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该距离分别与在孔96a、96b和96c的横截面与支撑构件105及突部105a和105b的横截面之间的距离相等。孔96a、96b和96c的横截面的尺寸和支撑构件105与突部105a和105b的横截面的尺寸被这样设定,即,使允许支撑构件105沿着上述方向移动的距离大于在将盒7装入主组件100的期间和/或之后由于在盒7和主组件100中对应盒舱之间存在间隙而允许盒7在主组件100内发生的位置偏离的距离。因此,即使盒7在主组件100中发生位置偏离,也允许支撑构件105和清洁单元框架51一起运动,在盒7处于主组件100中的同时,支撑构件105与清洁单元框架51连接。因此,防止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与主组件的电触点彼此摩擦。
在该实施例中,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位于清洁单元框架51的一端,并且就纵向而言位于定位孔102a和102b之间。另外,就纵向而言,定位孔102a与电触点94a在同一侧,定位孔102b与电触点94b在同一侧。换句话说,定位孔102a和102b以夹着电触点94a和94b的方式位置。因此,将定位突部105a和105b装配到定位孔102a和102b中确保了在两侧上的电触点被设置并保持成彼此相接触,并且彼此不发生摩擦地一起运动。
如上所述,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定位突部105a装配到定位孔102a中,并且类似的,定位突部105b装配到定位孔102b中。在具有这样的机构布置的情况下,当清洁单元框架51在其从作为施压构件的凸轮8通过其压力接收部分47b和48b所接收到的力的作用下绕着轴承64和65转动,以便使显影辊40从感光鼓1分离时,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与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一起运动。因此,即使使清洁单元框架51转动,电触点94a和电触点103a彼此不发生摩擦,电触点94b和电触点103b也不发生摩擦。换句话说,该实施例在盒7和主组件100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水平方面改善了成像设备。
在该实施例中,定位孔102a和102b位于清洁单元框架51的一个纵向端部处,并且以夹着电触点94a和94b的方式与电触点94a和94b水平地对齐。但是,定位孔102a和102b可以沿着垂直于它们在该实施例中对齐的方向的方向对准;例如,它们可以以夹着电触点94a和94b的方式垂直地对齐。这样的布置可以提供与由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那些效果相同的效果。
参照图11,主组件100设有用于调节电接触支撑构件105的运动的运动调节部分106。在沿着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所沿的方向(Q)看时,该调节部分106位于支撑构件105的后侧(中央壁93的扫描器单元侧)上。运动调节构件106安装在中央壁93上。换句话说,成像设备的主组件100设有运动调节构件106,该调节构件就盒7的盒7在主组件100中前进所沿的方向而言位于支撑构件105的下游侧上。这样,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在支撑构件105被正在前进的盒7推入主组件100内时,支撑构件105与支撑构件运动调节构件106接触,由此防止支撑构件105进一步向内移动。因此,当支撑构件105被推入主组件100内,即在就盒安装方向而言的下游时,支撑构件105的背面105c与支撑构件运动调节构件106发生接触,由此防止支撑构件105进一步向下游移动。因此,确保了电触点103a及103b和盒7的存储器板94的电触点94a和94b被放置成彼此接触,并且同时确保了在支撑构件105和盒7之间保持适当大小的接触压力。因此,不会发生以下情况,即,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5a和105b不能被正确地放置成及保持与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接触。
另外,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首先,支撑构件105与清洁单元框架51接合;更具体地说,如图11(b)所示,定位突部105a和105b的末端进入清洁单元框架51的定位孔102a和102b中。然后,当进一步插入盒7时,事实上整个定位突部105a和105b分别进入定位孔102a和102b。接着,当更深地插入盒7时,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与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接触。
主组件100的定位突部105a和105b的顶部是尖的,从而即使支撑构件105的定位突部105a和105b在纵向和/或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上相对于盒7的定位孔102a和102b略微发生位置偏移,在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的同时,定位突部105a和105b也被引导到定位孔102a和102b中。在具有上述的结构布置的情况下,确保了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使定位突部105a和105b如此地定位,即,使它们的轴线与定位孔102a和102b的轴线对准。
顺便提及的是,即使定位突部105a和105b设置在清洁单元框架侧上,并且定位孔102a和102b设置在支撑构件侧上,也允许支撑构件105随清洁单元框架51一起运动。然而,如果采用了这样的布置,盒7将具有在操作盒7时有可能受到损坏的突出部分。相比较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清洁单元框架51设有定位孔102a和102b,使得更容易操作盒7。
参照图12和13,存储器板94安装在清洁单元框架51的背面上,并被定位成与盒插入方向(由箭头标号Q表示)垂直。换句话说,存储器板94被定位成与将定位突部105a和105b装配到定位孔102a和102b中的方向垂直。因而,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存储器板94保持与电触点支撑部分104平行,并且电触点94a和94b与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接触。
电触点103a和103b被装配有弹簧(未示出),从而它们在由弹簧产生的压力下保持从电接触支撑部分104伸出。由此,当它们受到一个大于预定量的力的力的推压时,它们部分地收缩到电触点支撑部分中,如图1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换句话说,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可以沿着平行于盒插入方向的方向前进和缩回。因此,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被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推回到由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103c(103d)处,并同时保持与电触点94a和94b接触,以及保持平行于存储器板94(由双点划线所示的存储器板94的部分)。换句话说,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在于电触点94a和94b上滑动的同时移至位置103c和103d,如图13所示。
如上所述,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与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发生接触,然后,通过盒7进一步的插入而移动。结果,电触点103a和103b和电触点94a和94b彼此擦拭。因此,即使电触点上已粘附有外来物,该外来物也将被擦掉,从而确保了在两侧上的电触点发生接触并且彼此保持接触。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使存储器板94(盒7,清洁单元框架51)朝着支撑构件105移动的同时保持存储器板94平行于支撑构件105,可设定电触点103a和103b分别相对于电触点94a和94b的擦拭运动的距离。
由于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被这样地定位,即,使它们的接触表面变得与盒插入方向垂直,所以使它们在它们与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之间的接触区域方面最大化。另外,使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与电触点103a和103b彼此发生接触,从而它们的接触表面保持彼此平行,这确保了它们彼此发生接触并保持接触。
顺便提及的是,上述术语“擦拭”指的是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与电触点103a和103b相互摩擦。然而,它们相互擦拭的次数等于用另一个盒(7)更换盒7的次数。另外,用另一个盒(7)更换盒7的次数与在成像设备的整个使用期间所输出的复印件数量相比非常少。因此,可以忽略不计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由于盒7的正常更换而被擦削掉的量;电触点103a和103b被简单地擦净。
当将盒7装入主组件100中时,支撑构件105以成为清洁单元框架51的一个整体部分的方式得到清洁单元框架51的支撑。因此,即使盒7在主组件100中移动,支撑构件105也随着清洁单元框架51移动,由此防止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与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相互摩擦。
当使凸轮8转动以在盒7处于主组件100中的同时将显影辊40设置成与感光鼓1相接触或者使显影辊40与感光鼓1分离时,显影单元4分别通过压缩弹簧54(图7)向上推动清洁单元框架51或者通过压缩弹簧54减少施加在清洁单元框架51上的压力。
如上所述,在清洁单元框架51的突部51d和51e以及主组件100的突部导向件88和89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允许清洁单元框架51移动大小等于这些间隙的距离。另外,当使显影单元4移动以将显影辊40设置成与感光鼓1相接触或者使显影辊40与感光鼓1分离时,在主组件侧上的清洁单元框架51和/或导向件80和81有时可发生变形,如果它们发生变形时,则使存储器板94和/或电触点支撑部分104移动。
如果盒7和主组件100没有被构造成如它们在本实施例中那样,即,如果电触点支撑部分104被牢固地固定在主组件100上,由此不允许与清洁单元框架51一起移动,则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以及电触点103a和103b相互滑动微小的距离。因此,可将具有很长使用寿命的成像设备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削去相当大的量,这是因为通过相当于成像设备使用寿命期的次数来重复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与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在彼此上的上述滑动动作。
如果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被刮削,则在电触点103a和103b的刮削部分处可能会发生接触故障;换句话说,出于以下原因,在存储器130和主组件100的控制部分之间可能会发生通信故障。也就是说,通常,在存储器130和主组件100之间的电压低于施加在充电辊和显影辊上的那些电压。因此,一旦由于在与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摩擦时使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的金表面层被刮掉,从而使基底金属(例如铜)露出并被氧化,就使在电触点103a和103b与电触点94a和94b之间的电连接中断。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电触点支撑部分104与如上所述地与清洁单元框架51一起移动。因此,不会发生电触点103a和103b与电触点94a和94b在电连接方面不能正确地连接的情况。
顺便提及的是,在根据现有技术的电触点结构的情况下,直至由设备输出的复印件累积数达到用A4尺寸计算为大约150,000份之前,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的刮削都没成为问题。然而,近年来,对于其使用寿命长度相当于400,000份的成像设备的需求已有所增加。在其使用寿命长度相当于400,000份或者类似份数的成像设备的情况中,必须在成像设备的整个长的使用寿命期间使电触点103a和103b基本上不被刮削。
关于这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构件105的定位突部105a和105b装配到清洁单元框架51的定位孔102a和102b中,并且与清洁单元框架51一起移动。因此,即使清洁单元框架51略微移动,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以及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也不会相互摩擦,因此,电触点103a和103b不会被刮掉相当大的量。
换句话说,本发明的该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效果。
即使通过用于将显影辊40放置成与感光鼓1相接触或者使显影辊40与感光鼓1分离的过程使盒7略微振动,也防止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由于摩擦而被磨损,因此,在存储器130和主组件的控制部分之间不会发生通信故障。换句话说,该实施例可以提高成像设备在成像设备的处理盒和主组件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水平。
当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中时,将电触点103a和103b可靠地引导到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由此防止与电触点94a和94b的除其指定的接触点之外的部分发生接触。因此,使电触点103a和103b不受电触点94a和94b的摩擦。因此,本实施例可由于电触点94a和94b在电触点103a和103b上的滑动而防止在电触点103a和103b与电触点94a和94b之间的电连接发生故障。
此外,参照图12和13,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的过程使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与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相互擦拭。因此,即使干扰电连接的外来物粘附在电触点103a、103b、94a和94b的接触点上,电触点103a和103b以及电触点94a和94b也会在它们相互发生接触时将外来物除去,从而确保分别在电触点103a和103b以及电触点94a和94b之间建立令人满意的电连接。
另外,通过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的插入动作自动地产生将外来物从电触点上除去的电触点的擦拭动作。因此,用户不需要进行专门用于除去外来物质的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盒7的如下所述的纵向端部上的作为旋转调节部分的突部51e和突部导向件89无间隙地彼此装配在一起,即,在该纵向端部处上沿盒7的纵向设置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感光鼓1的联轴器70和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显影辊40上的齿轮71。另外,就盒7的纵向而言,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与突部51e安装在同一端部上。因此,当转动凸轮8以转动显影单元4,以便将显影辊40设置成与感光鼓1相接触或者与其分离时,不太可能迫使电触点94a和94b移动。
另外,参照附图4,在本实施例中,就盒7的纵向而言,齿轮71以及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设置在联轴器70、轴承65和突部51e的内侧。因此,当转动凸轮8以使显影单元4转动,以便将显影辊40设置成与感光鼓1相接触或者与其分离时,更不太可能迫使电触点94a和94b移动。
如上所述,就平行于感光鼓1的轴线的方向(框架51的纵向)而言,作为显影辊40通过其接收驱动力的部分的齿轮71以及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位于作为感光鼓1通过其接收驱动力的部分的联轴器70和突部51e(作为盒位置调节部分)的内侧,如从将盒7插入主组件100所沿的方向的下游所看到的。
[其它的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具有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的电触点支撑部分104由支撑构件105支撑。然而,电接触支撑部分104可以被制成为该支撑构件105的一个整体部分。
同样,在上述实施例中,成像设备为接触显影型电摄影彩色成像设备,还有其上使用的处理盒。然而,本发明还可应用于电摄影单色成像设备、非接触型成像设备以及都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显影单元和显影剂容器单元。
同样,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盒包括感光鼓和至少一个处理部件。作为处理部件的示例,有充电部件、显影部件和清洁部件。因此,处理盒可以为其中使充电部件、显影部件或者清洁部件和感光鼓一体设置并且被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盒式组件。其中使由充电部件、显影部件和清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处理部件和感光鼓一体设置并且被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盒式组件,或者其中由至少一个显影部件和感光鼓被一体设置并被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盒式组件。
另外,电摄影成像设备为一种利用电摄影成像方法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设备。它例如包括电摄影复印机、电摄影打印机(例如,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文字处理机,等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将处理盒7安装到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100中时,作为第一突起的定位突部105a装配到作为第一凹部的定位孔102b中,作为第二突起的定位突部105b装配到作为第二凹部的定位孔102b。因此,使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与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一起移动。因此,即使使清洁单元框架51转动,主组件100的电触点103a和103b也不分别与盒7的电触点94a和94b相互摩擦。因此,在处理盒和主组件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方面,本实施例中的盒7和主组件100的组合优于根据现有技术的处理盒和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组合。
尽管已参照这里所披露的结构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阐述的细节,本申请意图覆盖可能落入改进的目的或者下述权利要求范围内的这类修改或者变化。
Claims (8)
1.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的处理盒,该主组件包括:主组件电触点;第一突起;第二突起;支撑主组件电触点、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可动支撑构件;施力构件;第一主组件定位部分;以及第二主组件定位部分,所述处理盒包括:
第一框架;
与所述第一框架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框架;
设在所述第一框架中的电摄影感光鼓;
被定位的第一部分,其在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被定位在第一主组件定位部分处,所述被定位的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轴线方向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一端部处与所述轴线基本上同轴地从所述第一框架向外伸出;
被定位的第二部分,其在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被定位在第二主组件定位部分处,所述被定位的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轴线方向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一端部处与所述轴线基本上同轴地从所述第二框架向外伸出;
与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中的所述电摄影感光鼓接触的显影辊,用于使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
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的力接收部分,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施力构件的力,以使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和所述显影辊彼此隔开;
调节部分,用于在所述力接收部分接收来自所述施力构件的力时调节所述第一框架绕着所述被定位的第一部分和所述被定位的第二部分的转动,所述调节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中;
用于储存与所述处理盒相关的信息的存储元件,所述存储元件相对于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在设备的所述主组件中的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前端;
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与主组件电触点电连接的盒电触点,所述盒电触点用于在使所述盒电触点与主组件电触点电连接时将信息从所述存储元件传输到设备的主组件中;
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中的第一凹部,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相对于主组件电触点定位所述盒电触点,所述第一凹部可与所述第一突起接合;
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中的第二凹部,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相对于主组件电触点定位所述盒电触点,所述第二凹部可与所述第二突起接合;
其中,当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在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所述力接收部分接收来自所述施力构件的力而绕着所述被定位的第一部分和所述被定位的第二部分转动以使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和所述显影辊彼此分开的状况下,所述盒电触点通过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一凹部的接合以及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二凹部的接合而与主组件电触点一体地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
鼓驱动力接收部分,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从设备的所述主组件接收用来转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驱动力,所述鼓驱动力接收部分被设置在所述的一端部附近;
显影辊驱动力接收部分,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从设备的所述主组件接收用来转动所述显影辊的驱动力,所述显影辊驱动力接收部分被设置在所述的一端部附近,
其中,当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所述调节部分被设置在所述一端部附近,并且所述盒电触点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的纵向被设置在所述一端部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为,在从相对于安装方向的下游侧看时,所述显影辊驱动力接收部分和所述盒电触点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的纵向,设置在所述一端部处的所述调节部分和所述鼓驱动力接收部分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凹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的纵向被设置在所述盒电触点的一端部附近,并且所述第二凹部相对于纵向被设置在所述盒电触点的另一端部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为,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轴向另一端部处也设有所述调节部分。
6.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上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处理盒,所述设备包括:
(a)主组件电触点;
(b)第一突起;
(c)第二突起;
(d)支撑着所述主组件电触点、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的可动支撑构件;
(e)施力构件;
(f)第一主组件定位部分;
(g)第二主组件定位部分;
(h)第一框架;
与所述第一框架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框架;
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中的电摄影感光鼓;
被定位的第一部分,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被定位在第一主组件定位部分上,所述被定位的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轴线方向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一端与所述轴线基本上同轴地从所述第一框架向外伸出;
被定位的第二部分,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被定位在第二主组件定位部分上,所述被定位的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轴线方向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一端处与所述轴线基本上同轴地从所述第二框架向外伸出;
与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的所述电摄影感光鼓接触的显影辊,用于使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
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的力接收部分,用于从所述施力构件接收力以使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与所述显影辊彼此隔开;
调节部分,用于在所述力接收部分接收来自所述施力构件的力时调节所述第一框架绕着所述被定位的第一部分和所述被定位的第二部分的转动,所述调节部分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中;
用于储存与所述处理盒相关的信息的存储元件,所述存储元件相对于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在设备的所述主组件上所沿的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前端;
盒电触点,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与主组件电触点电连接,所述盒电触点用于在使所述盒电触点与主组件电触点电连接时将信息从所述存储元件传输到设备的主组件;
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中的第一凹部,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相对于主组件电触点定位所述盒电触点,所述第一凹部可与所述第一突起接合;
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中的第二凹部,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相对于主组件电触点定位所述盒电触点,所述第二凹部可与所述第二突起接合;
其中,当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时,在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所述力接收部分接收来自所述施力构件的力而绕着所述被定位的第一部分和所述被定位的第二部分转动以使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和所述显影辊彼此分开的状况下,所述盒电触点通过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一凹部的接合以及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二凹部的接合而与主组件电触点一体地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主组件的调节部分,其相对于所述处理盒进入设备的所述主组件时所沿的方向被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下游,并且当通过进入设备的所述主组件的所述处理盒推动所述支撑构件时,使所述支撑构件与要在朝着设备的所述主组件的后侧调节运动的主组件的所述调节部分接触,并且所述支撑构件可沿着水平方向和垂直于水平方向的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主组件电触点包括可沿着进入方向缩回的多个导电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223778 | 2004-07-30 | ||
JP223778/2004 | 2004-07-30 | ||
JP330449/2004 | 2004-11-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28013A true CN1728013A (zh) | 2006-02-01 |
CN100440072C CN100440072C (zh) | 2008-12-03 |
Family
ID=35927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10359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0072C (zh) | 2004-07-30 | 2004-12-30 |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40072C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65300A1 (fr) * | 2007-11-21 | 2009-05-28 | Jun Wang | Procédé anti-contrefaçon de consommables électriques et consommables électriques ayant une fonction anti-contrefaçon |
CN102243470A (zh) * | 2010-05-14 | 2011-11-16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
CN101673079B (zh) * | 2008-09-01 | 2012-04-11 | 佳能株式会社 | 盒 |
CN102608892A (zh) * | 2011-01-20 | 2012-07-25 | 株式会社理光 | 显影剂量检测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715570B (zh) * | 2007-06-29 | 2012-12-05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CN101689035B (zh) * | 2007-06-29 | 2013-05-01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CN103425033A (zh) * | 2012-05-24 | 2013-12-04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CN107340702A (zh) * | 2016-04-28 | 2017-11-10 | 佳能株式会社 | 盒与成像装置 |
CN111258198A (zh) * | 2018-11-30 | 2020-06-09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50568B2 (ja) * | 1999-02-16 | 2007-08-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290359A (ja) * | 2000-04-07 | 2001-10-19 | Canon Inc | 現像剤容器、現像剤量検知システ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214896A (ja) * | 2001-01-19 | 2002-07-31 | Canon Inc | 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697168B2 (ja) * | 2001-03-09 | 2005-09-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774691B2 (ja) * | 2001-10-01 | 2006-05-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EP1326144B1 (en) * | 2001-12-28 | 2008-09-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3684209B2 (ja) * | 2002-05-31 | 2005-08-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2004
- 2004-12-30 CN CNB2004101035930A patent/CN10044007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14958B (zh) * | 2007-06-29 | 2014-08-06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CN103149826B (zh) * | 2007-06-29 | 2015-07-08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CN102880034B (zh) * | 2007-06-29 | 2015-08-26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US9507318B2 (en) | 2007-06-29 | 2016-11-2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1715570B (zh) * | 2007-06-29 | 2012-12-05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CN102914958A (zh) * | 2007-06-29 | 2013-02-06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CN101689035B (zh) * | 2007-06-29 | 2013-05-01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US9122237B2 (en) | 2007-06-29 | 2015-09-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1158823B (zh) * | 2007-11-21 | 2010-06-23 | 王军 | 一种电器耗材的防伪方法及其具有防伪功能的电器耗材 |
WO2009065300A1 (fr) * | 2007-11-21 | 2009-05-28 | Jun Wang | Procédé anti-contrefaçon de consommables électriques et consommables électriques ayant une fonction anti-contrefaçon |
CN101673079B (zh) * | 2008-09-01 | 2012-04-11 | 佳能株式会社 | 盒 |
CN102243470B (zh) * | 2010-05-14 | 2014-07-16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
US8682200B2 (en) | 2010-05-14 | 2014-03-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9058018B2 (en) | 2010-05-14 | 2015-06-1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2243470A (zh) * | 2010-05-14 | 2011-11-16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
US9042745B2 (en) | 2011-01-20 | 2015-05-26 | Ricoh Company, Ltd. | Developer amount detec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and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positioning unit with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2608892A (zh) * | 2011-01-20 | 2012-07-25 | 株式会社理光 | 显影剂量检测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425033A (zh) * | 2012-05-24 | 2013-12-04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US9348308B2 (en) | 2012-05-24 | 2016-05-2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force receiving portion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process cartridge |
CN103425033B (zh) * | 2012-05-24 | 2016-08-31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CN107340702A (zh) * | 2016-04-28 | 2017-11-10 | 佳能株式会社 | 盒与成像装置 |
CN107340702B (zh) * | 2016-04-28 | 2021-07-06 | 佳能株式会社 | 盒与成像装置 |
CN111258198A (zh) * | 2018-11-30 | 2020-06-09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CN111258198B (zh) * | 2018-11-30 | 2023-06-20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40072C (zh) | 2008-1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60033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7184682B2 (en) |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EP1674948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2169319B (zh) |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 |
TWI675265B (zh) | 處理匣 | |
EP1696282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ner cartridge and development cartridge | |
US9519264B2 (en) |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648789A (zh) | 可拆卸地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上的装置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 |
US7570900B2 (en) | Process cartridge receiving from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to which it is mounted a downstream-moving force during mounting and such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677279A (zh) |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 |
CN1168492A (zh) | 显影盒 | |
CN108345203B (zh) |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
CN1167282A (zh) | 显影盒 | |
CN1462911A (zh) | 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
CN1690887A (zh) |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
CN1324412C (zh) | 成像设备 | |
US11687029B2 (en) |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0026540A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EP2742388A1 (en) | Developer container,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developer refilling method | |
CN1728013A (zh) |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 |
US10191444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includes a detachable cartridge configured to avoid a collision between an exposing member and the cartridge when mounting the cartridge to a supporting member of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11596535A (zh) | 程序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 |
US20240369967A1 (en) |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240369968A1 (en) |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03 Termination date: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