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1740A - 车辆的自动变速及其通过性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自动变速及其通过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1740A
CN1721740A CN 200410068886 CN200410068886A CN1721740A CN 1721740 A CN1721740 A CN 1721740A CN 200410068886 CN200410068886 CN 200410068886 CN 200410068886 A CN200410068886 A CN 200410068886A CN 1721740 A CN1721740 A CN 1721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aft
internal gear
speed changer
in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688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1006888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21740A/zh
Publication of CN1721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17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小速比的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有输入轴和偏心轴,输出轴、行星齿轮和与行星齿轮相啮合的内齿轮,输入轴内装有可与摩擦滑套接合的离心摩擦块,内齿轮外有制动器可以将该内齿轮制动,制动某一内齿轮,变速器就在该内齿轮对应的传动比下工作,制动和放松不同的内齿轮,就实现无离合器的齿轮直接换档。基于此可以发展出机动能力和越野能力极高的车辆。

Description

车辆的自动变速及其通过性
这是关于车辆无需离合器齿轮变速及其通过性的发明,属于车辆及传动技术领域。
有离合器齿轮变速操纵费事,使用涡流变扭器的自动变速器传动效率低散热要求高且结构复杂可靠性低。如何实现不踩离合器直接交换齿轮变速,是车辆传动技术领域数十年来追求的目标,迄未很好实现。本发明人在前专利中已经解决无需踩离合器的直接齿轮换档和高效率机械无级变速,但是在适于轻型高速车辆的小传动比范围仍然有待改进。使用本发明人的特殊齿轮副及其相应结构使变速器拥有足够大的传动比和足够大的承载能力,得以减省车辆的主减速器、侧减速器、轮边减速器,简化结构,提高离地间隙,但是少齿差传动通常传动比很大,要实现变速器需要的小传动比,就要按照本发明的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不踩离合器直接交换齿轮的小速比变速,并能够自动变速,大幅提高车辆的通过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 造就一种小速比的少齿差齿轮传动变速器或宽速比范围的行星排变速器,方便地制动某一档对应的内齿轮、或依靠不同发动机转速下的离心力接合某档齿轮,完成无需踩离合器的交换齿轮变速;在此基础上,依靠不同负荷扭矩下斜齿轮轴向力不同和发动机不同负荷及转速下造成的不同的离心力实现简单可靠的自动变速。
2 为了发挥不踩离合器齿轮换档变速器带来的高度机动能力,造就可变宽变压车轮,实现对各种地面的越野性能;加入可射锚绞盘,使车辆可以攀越垂直陡坡和宽壕沟、河流并起到可靠的正面防护作用;使用泡塑平板实现快速浮渡。
对附图的说明:
图1是关于小速比少齿差直接齿轮换档变速器的原理剖面图;
图2是上述变速器4对行星齿轮型的传动简图;
图3A、B、C是关于以离心摩擦离合器构成直接档的简图;
图4是行星排直接齿轮换档变速器的传动简图;
图5是多级串连行星排直接换档和使用离心摩擦接合的传动简图;
图6A、B是关于多联行星齿轮——双层齿轮制造工艺的简图;
图7是关于立式变速器利用输入轴内锥孔实现油面以上润滑的简图;
图8A、B是关于泡塑内胎变宽车轮的示意图;
图9是加入越野——防护兼用前置滚筒的示意图;
图10A、B是关于以泡塑平板实现坦克快速浮渡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显示了一种少齿差小速比变速器的原理结构,输入轴1与偏心轴2一体,偏心距为e,输入轴左边经左输入轴承111支承在左机盖11内右端经右输入轴承13支承在输出轴3之内,偏心轴上经行星轴承214支承多联行星齿轮14,多联行星齿轮14上制有外齿轮Z11(使用Z字标记表示各该齿轮并代表相应齿轮齿数,其余齿轮同)、Z12、Z13,分别与可在机壳40内转动的内齿轮Z21、Z22、Z23保持啮合,多联行星齿轮14内侧制有内齿轮Z4在外齿轮Z11等啮合位置180度的反向位置与输出轴上制有的外齿轮Z3保持啮合,Z4的齿宽中心与行星轴承214的宽度中线对齐,多联行星齿轮内侧一体设有支承行星轴承214的内环凸缘其外径为DC0,而多联行星齿轮的各外齿轮一体制在内齿轮Z4的外面,其中齿数最少的外齿轮Z13应较为靠近Z4的齿宽中心,这样的内外双层的多联行星齿轮结构,避免了悬臂齿轮啮合从而使得行星轴承214和左输入轴承111、右输入轴承13所受的负荷大为降低,特别因Z13靠近行星轴承宽度中心,使得长时间高速行驶对应的高速档(本例中为3档)的轴承效率损失很小。输出轴3经输出轴承轴承于机壳40内、与输入轴1同轴线,其上Z3齿轮的内径面直径D3I减去多联行星齿轮内环凸缘外径DC0的差值应大于2倍的偏心距e,以保证二者不发生碰擦干涉。平衡重12固装于输入轴1上其配重偏心方向与偏心轴2的偏心指向相反(在图1中是向下、被局部剖线割去)。各对内啮合齿轮副的中心距应该相等。当1档内齿轮Z21被制动不转时,就形成1档传动,输入轴转速与输出轴转速之比即1档传动比I1=1/(1-Z21*Z4/Z11/Z3),应为负值,表示输出转速与输入转速方向相反,此时2档内齿轮Z22和3档内齿轮Z23在机壳40内以接近输出转速的速率缓慢转动,因此可以容易地实现带负荷无需离合器的齿轮换档——放开1档内齿轮Z21、制动2档内齿轮,则变速器即工作在2档,传动比为
I2=1/(1-Z22*Z4/Z12/Z3)
同理,放开工作档内齿轮,制动3档内齿轮Z23,则变速器即换到3档,3档传动比I3=1/(1-Z23*Z4/Z13/Z3)。
同理,如果需要设N档,那么只需在上述相应位置加设N档的内齿轮副Z2N、Z1N即可,则制动N档内齿轮Z2N时,得到N档传动比In=1/(1-Z2N*Z4/Z1N/Z3)。
当所有档的制动器都放开时,各齿轮副空转,变速器为空档。
使用上述结构可以构成高速车辆高速档需要的很小的传动比,例如高速档传动比达到1.5-2.5的范围。
倒档的设置以及更小的传动比,可以使用图2所示的使用4对内啮合行星齿轮的单级传动型,如下面实施例2所述。
图2是传动简图,习惯只画上半边。在图1结构的基础上,将输入轴1之上设有反向的两个偏心轴——正偏心轴2和反偏心轴2R(偏心距与正偏心轴的相等),倒档行星齿轮14R在反偏心轴2R上旋转,其外齿轮Z1R与Z3轴一体的倒档内齿轮Z2R保持啮合,其内齿轮Z4R与终端输出齿轮Z3R保持啮合,动力经与终端输出齿轮Z3R一体的终端输出轴3R输出,各个制动器B1,B2,…,BR全放开时,变速器为空档,当制动器B1制动Z21时,变速器传动比
I01=1/(1-Z21*Z4*Z2R*Z4R/Z11/Z3/Z1R/Z3R)
制动器B2制动2档内齿轮Z22时,变速器传动比
I02=(1-Z22*Z4*Z2R*Z4R*/Z12/Z3/Z1R/Z3R)
制动器B3制动3档内齿轮Z23时,变速器传动比
I03=1/(1-Z23*Z4*Z2R*Z4R/Z13/Z3/Z1R/Z3R)
注意各前进档速比为正值,即输入轴1与终端输出轴3R的转向相同。并且最小传动比比图1机构小得多,传动比范围可以更宽。当在Z1R,Z2R相同位置设置更多M对内啮合齿轮副、其内齿轮均可经各自的子离合器与Z3的轴接合时,前进档就共有M*N个,其中当正偏心轴上N个前进档内齿轮中的I档内齿轮Z2i(与Z1i啮合)被制动而反偏心轴上I档内齿轮Z2Ri(与Z1Ri啮合)被其子离合器与齿轮Z3的轴接合时,则I档传动比
Ii=1/(1-Z2i*Z4*Z2Ri*Z4R/Z1i/Z3/Z1Ri/Z3R)
比起现行液力机械变速器常用的Simpson机构和Ravigneavx机构,可以用少得多的操纵元件得到更多档位,例如正偏心轴上齿轮档位数N=4,反偏心轴上齿轮档位数M=3,则变速器前进档位数=4×3=12个,如果将反偏心轴上各档子离合器的操纵用单独的操纵杆,就形成副变速器单独操纵
当各前进档制动器B1,B2,B3放开而制动器BR将倒档内齿轮Z2R制动,则传动比IR=1/(1-Z2R*Z4R/Z1R/Z3R)为负值,终端输出轴3R的转向与各前进档时相反,此时变速器即处于倒档。请注意从某前进档转换到倒档,只需放松该前进档的制动器同时制动器BR制动,这为从前进档直接转换倒档提供可能,可以缩短车辆从前进转为倒退的转换时间,增加装甲车辆的战场瞬间机动能力。
使用离心式摩擦离合器,可以辅助自动换档,也易于构成直接档。
在图1所述的少齿差小速比变速器基本结构中,参见图3A、图3B、图3C,在输入轴端设置离心摩擦离合器,设置方法有多种,例如在输入轴1端沿径向钻孔(输入轴右端经轴承13支承于输出轴30内),孔内放置可被拉力弹簧152拉紧的离心摩擦块151(等重量等重心位置的对称分布的多个),当发动机转速很低,例如以怠速运转,离心摩擦块得到的离心力(与输入转速的平方成正比)不足以撑开拉力弹簧152,因此其圆周摩擦面不能与摩擦滑套31接触,处于如图3C的状态;当发动机转速较高使变速器输入转速高于某一临界转速,离心摩擦块151克服拉力弹簧152的拉力与摩擦滑套31接合(图3B状态),离心力产生的正压力和摩擦界面具有的高摩擦系数(离心摩擦块151的外径面、摩擦滑套31的内径面可以敷设高摩擦系数的材料),使得摩擦滑套31得到足够的传递力矩——大于变速器直接档应传递的扭矩。摩擦滑套31是与Z8内齿轮的(空心)轴8经滑键313连接并在齿轮轴8内可轴向滑动,而齿轮轴8是被支承于机壳40内的轴承轴向定位的,31可被连杆33轴向拉动,当降低发动机转速(即变速器输入转速)到临界转速以下,离心摩擦块151与摩擦滑套31脱开,向右(如图3A箭头方向)拉连杆33可使摩擦滑套31右移脱离可与离心摩擦块151接合的轴向位置,即输入轴1与摩擦滑套脱离,直接档脱离,变速器工作在其它档位;当需要从其它档换入直接档时,降低发动机转速到临界转速以下(例如放松油门到怠速),推连杆33使摩擦滑套31向左轴向移动到接合位置,踩油门提高转速到临界转速之上,则离心摩擦块151在渐增离心力作用下与摩擦滑套31柔和地接合,变速器就换入直接档。
这样设置直接档的变速器要求前进档输入轴与输出轴转向一致,因此图3A机构中多联行星齿轮141的内齿轮Z62、Z62分别与可在机库40内滑动的槽型截面外齿轮Z51、Z52保持啮合,多联行星齿轮141的外齿轮Z71则与内齿轮Z8保持啮合,制动Z61得到1档传动比
I1=1/(1-Z51*Z71/Z8/Z61)
大于零,即输入轴1与输出齿轮轴8的转向相同。当制动Z62,就相应2档传动比I2=1/(1-Z52*Z71/Z8/Z62)。如设有其它档位,传动比类推。
31与输出轴30(已被轴向定位)之间经滑键连接,并可以设置有顶在输出轴凸缘301和摩擦滑套31之间的压力弹簧32,此时摩擦滑套的连接滑键313应该是斜键,其斜方向应该使传递前进档输出扭矩时得到的轴向力的方向是向右推动摩擦滑套31的,当在上坡、道路阻力大造成负荷扭矩大需要换入低速档时,较大的负荷扭矩自动推动31右移压缩弹簧32并使摩擦滑套与离心摩擦块脱离、直接档脱离,同时,连杆33上的凸缘可以机械地右移脱离开关K1、接合开关K2,K2可使2档电磁制动器电流接通制动2档内齿轮,变速器即自动从直接档换入2档,同理,更大负荷扭矩时摩擦滑套在斜键313产生轴向力作用下继续右移脱离2档(K2断开)接合1档(K1接通);当车辆起步,速度渐快而变速器负荷扭矩渐小,摩擦滑套31的自斜键313受到的轴向力减小,在压力弹簧32作用下左移,连杆凸缘331左移依次自K1换接到K2、K3,电磁制动器依次制动1档内齿轮、2档内齿轮使变速器自动自低速档换入高速档,最后凸缘331左移至K3位置同时摩擦滑套左移至与离心摩擦块151接合的位置(K3的作用是给出暂时降低发动机转速的信号使直接档如上述可以接入),变速器换到直接档车辆高速行驶。即变速器可以在行驶负荷变化时依靠斜键产生的轴向力自动换入更适合的档位。档位数有更多个时,同样原理可以自动换档。本发明的不踩离合器的自动齿轮换档,可以省略驾驶员对离合器和变速杆的操纵,节省出通常换档时要用到的左脚和右手,可以在战斗车辆中操纵武器(此时右脚控制油门,一只手控制方向盘);同时,齿轮变速器的纯粹机械换档,比起液力变扭器来传动效率高很多,可以增大有效功率输出、减省变速器散热装置;对民用车辆,带负荷不踩离合器的直接齿轮换档是几十年来汽车界追求实现的目标,本发明则提供了高效、经济、简单可靠的实现方式。
对于不要求大承载能力的变速器,可以使用图4的NGW行星传动变速方式。
图4是传动简图。拥有多个NGW行星排的变速器,其中输入轴IN4上固连的太阳轮G31、G32、G3(G标记同时代表该齿轮齿数,下同)分别与行星齿轮G301、G302、G303啮合,这些行星齿轮在行星轴A4上转动又依次分别与内齿轮41、42、43保持啮合,内齿轮41、42、43的齿数分别为Z41、Z42、Z43,行星轴A4固连输出轴OUT4,当制动器B41将内齿轮41制动时,得到1档传动比I1=1+Z41/G31,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转向,因此在输入轴端C处可设前述的离心摩擦离合器与输出轴OUT4直连,当离心摩擦离合器C4接合时,为变速器的直接档。同理,当制动器B42或B43将内齿轮42或43制动时,分别得到2档传动比
I2=1+Z42/G32或3档传动比
I3=1+Z43/G33。
为了使用这种行星排直接换档变速器,同时又能拥有较大的传动比,可以如图5所示,将行星排串接得到较大减速比。
传动简图图5中有多个行星排,输入轴IN5上经滑键驱动离心摩擦块C5,C5因此可沿输入轴IN5滑动,以能够如前述机理与太阳齿轮G51G52G53或输出转臂轴A5的内摩擦轮接合,图中位置是与1档太阳齿轮G51的内摩擦轮接合因此输入轴IN5处于驱动1档的G51的位置,G51与一挡行星齿轮G501保持啮合,G501在1档转臂轴A51上转动并与一挡内齿轮G521保持啮合;一挡转臂轴A51驱动2档太阳齿轮G52,2档行星齿轮G502在2档转臂轴A52上转动并与2档内齿轮G522和2档太阳轮G52保持啮合;2挡转臂轴A52驱动3档太阳齿轮G53,3档行星齿轮G503在3档转臂轴A5(当只有3个前进档时,3档转臂轴也就是输出转臂轴A5)上转动并与3档内齿轮G523和3档太阳轮G53保持啮合;当以1、2、3档制动器B51、B52、B53分别制动1档内齿轮G521、2档内齿轮G522、3档内齿轮G523时,且C5接合G51,则3个行星排串连工作,得到最大的1档传动比
I1=(1+G521/G51)*(1+G522/G52)*(1+G523/G53)
当放松1挡制动器B51(相应1档内齿轮G521空转不起作用)而以制动器B52、B53分别制动2、3挡内齿轮G522、G523,后面2个行星排串连工作,离心摩擦块C5接合2档太阳轮G52的内摩擦轮,则变速器处于2档位置,其传动比
I2=(1+G522/G52)*(1+G523/G53)
依此类推,当C5与3档太阳轮G53的内摩擦轮接合而制动器B51、B52放松而制动器B53将3档内齿轮G523制动,则变速器工作于3档,传动比I3=1+G523/G53;当有更多的前进档行星排时,依此类推可以得到更多的前进档传动比;
当离心摩擦块C5滑到输入轴IN5的最右端与输出转臂轴A5的内摩擦轮接合、同时各制动器B51、B52、B53均放松时,输入轴直连驱动输出轴,变速器工作在直接档,传动比为1。
对于图5所示的结构,也可以取消各个制动器,而让各个内齿轮(G521、G522、G523)直接与机壳(地)固连,不可转动,变速器各档传动比同上述,仅变动在输入轴IN5滑移的离心摩擦块C5的位置以改变与那个档位的内摩擦轮接合就转到哪个档位,机构因而得以进一步简化。其缺点是,工作在高速档如3档时,低速档如1档的太阳齿轮的空转转速较高。
本发明的输入轴直连可滑动离心摩擦块的变速器,在省略离合器之后,发动机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入轴直连,离心摩擦块的转动惯量可以取代飞轮,因此发动机的飞轮可省去,电起动机起动发动机可以利用变速器的齿轮系统,变速器得以与发动机同壳体、共用润滑系统,使机构进一步简化、体积缩小,故障概率降低。
本发明所述的变速器使用将相应内齿轮制动的方法换档,由于本发明所述机构的内齿轮的转速极低,基本上与输出转速相当,因此避免了现行的在输入端高速转动的齿轮或轴上使用离合器或制动器换档的做法。对于转速很低的内齿轮的制动是易于解决的:可以使内齿轮外缘具有1个凸台,当换档止推件插入阻止凸台时这个内齿轮就被制动,凸台和止推件可以使用具斜面的楔形体以使得止推和制动是具有缓冲过渡的。制动的方法还可以是沿内齿轮外缘铣出一个螺旋通槽,绕齿轮轴线一周的螺旋通槽的首尾是连通的,止推件进入螺旋通槽后,内齿轮继续转动一段圆周后就被制动。在止推件与凸台、螺旋通槽或止推件与其限位件之间加入弹性材料(如橡胶)的缓冲件,可以使止推制动换档过程柔和而有缓冲。
在使用本发明的图1、图3A所述双层行星齿轮结构和中国专利89104790.5的双层齿轮组合传动机构时,可能会遇到制造双层齿轮的内层外齿轮或外层内齿轮时的双层间距不够容纳插齿刀的情形,这可以用图6A和图6B所示镶入齿环的方式解决。图6A中,多联行星齿轮(即双层齿轮)14X的内层外齿轮ZX是加工好的齿环镶入,靠静配合摩擦力或键连接传递扭矩,这样就不必使插齿刀探入双层齿轮之间加工;在图6B所示的结构(即图3A所示结构)需要外层内齿轮ZX62和内层外齿轮ZX71的,两齿轮都以齿环形式加工好再镶入(可用键连接),就避免了加工时插齿刀尺寸干涉的问题。
在使用本发明的机构制成的变速器或减速器(传动比不可变),如为立式机构,即输入轴垂直放置,则可以在输入轴浸入油面的下端开一个同轴线的锥形的内孔,越向上直径越大,在内孔壁上钻横向小孔,使输入轴高速旋转时带动润滑油产生离心力沿内孔向直径扩大的方向也就是向上爬升,经横向小孔甩出润滑油面浸泡不到的零件。例如图7是在立式少齿差传动机构(图1-图3)使用锥孔润滑方法,垂直放置的输入轴1下端进入液面为L的润滑油中,其内同轴线地开有直径上大下小的锥形内孔H,锥形内孔壁上钻有横向小孔H1和H2,当输入轴高速旋转,油液就在离心力驱使下向直径加大的方向也就是向上爬升,如箭头所示,自H1小孔甩出,可以润滑行星轴承(214),自H2小孔甩出可以润滑上输入轴承(对应图1中的左输入轴承111),这样就避免了润滑油液面很高时行星轴承214和其上支承多联行星齿轮(双层齿轮)搅动油造成的损失。同样原理,对于立式的行星排机构变速器或减速器(如图4、图5所示机构的立式机构),也同样可以在输入轴(IN4、IN5)下端开锥形直径下小上大的内孔及横向小孔取得对油面上各零件的润滑。当输入轴并非完全垂直,而是以一定角度倾斜的,也可以应用上述锥形内孔原理解决油面上机件润滑的问题。
实施例1:拥有无离合器齿轮换档变速器,造就高机动性的装甲车辆就具备了基础条件,进一步提高机动越野能力,要解决以车轮完全取代履带的老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变宽变压泡沫塑料实心轮胎车轮的方案。
原理可参考图8A和图8B,支承于固定轴毂82内的车轮的驱动轴81固连固定轮毂84,截面为波纹装的轮胎85被固定轮毂84和内侧的可在固定轴毂82上轴向滑动的移动轮毂83从两侧固定,内胎由数量众多的高强度塑胶泡86和可调气压内胎87组成,图8A是车轮的最小宽度状态,调压内胎87收缩在直径最小的状态,移动轮毂83向外侧(图中沿箭头方向向右)推紧,使波纹状轮胎85的波纹收缩而轮胎宽度最小;图8B是车轮最大宽度状态,移动轮毂内移(图8A中箭头方向向左)到极端,拉伸波纹状轮胎85的波纹完全展开,从而具有最大宽度,调压内胎87随之充气膨胀到最大直径,推挤各塑胶泡86向外充实支承轮胎。这样实现的机械可变宽车轮,配合已经公知的调压轮胎技术,可以使车轮有足够宽度承载装甲车辆的重量,在高速路面行驶时调整处于图8A最小宽度状态以减小行驶阻力,在泥沼、雪地、沙地等极松软地面车轮则调整处于图8B最大宽度状态以顺利行驶,根据地面状况不同,适当调整车轮宽度和充气压,可以得到最佳行驶效果。这种塑胶泡填充充当内胎的车轮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并不怕被子弹击穿,因为若干发子弹击穿轮胎后只能令少量塑胶气泡破灭,并不影响整体的塑胶泡对轮胎的支承作用。
实施例2:进一步提高装甲车辆的越野通过能力,可以如图9所示设置前滚筒93。装甲车辆92,使用上述可变宽调压轮胎的大直径车轮91,在车身前部以94为转臂轴支承并可上下摆动转臂96,转臂96的前端经轴95支承可转动的滚筒93(可被内置的直流电机——减速器驱动,或被液压机构驱动等)可在轴95上转动,滚筒93有多种用途:一是作为钢丝绳的缆车滚筒,钢丝绳可以用炮射锚弹牵引,在上陡坡时发射上去钻地定锚,滚筒93卷动收起钢丝绳就可以把装甲车辆牵引上60度以上的陡坡,甚至用这个方法装甲车辆可以爬90度的悬崖;也可以用于潜渡江河,当炮射锚弹射到河的对岸,则转动滚筒收回钢丝绳可以让坦克在发动机熄火的情形下潜渡河流。二是作为过宽壕沟时的助臂,在过宽壕沟时,滚筒93已前伸到壕沟彼岸,转动滚筒与车轮前行转动方向一致,可以辅助车辆越过单凭自身无法越过的宽壕沟。三是攀墙,当装甲车辆需要攀越较高的竖直的墙时,先转动转臂轴94举起滚筒93放到竖直墙顶端,转动滚筒(与车轮转向一致)就可以辅助装甲车辆攀越单凭自身无法攀越的高墙。四是扫雷,转转臂轴94放下滚筒93到地面,依靠滚筒自身金属的重量,可以引爆扫除专门设定在装甲车辆履带压强下和金属感应下爆发的反装甲感应地雷。五是正面防护,当转动转臂轴94举起滚筒93到装甲车辆前部适当高度,就可以阻挡敌方来袭的反装甲武器:敌方破甲弹、榴弹会被滚筒提前引爆,敌方动能穿甲弹一般难以击穿缠绕钢丝绳并内置齿轮机构的直径较大的滚筒,即使能够击穿,那么穿越滚筒后的动能也所剩无几,难以再击穿装甲车辆的装甲;并且如果让滚筒在防护状态时高速旋转(图中方位应是顺时针转动,即前面向下后面向上),则动能穿甲弹即使能够穿越滚筒,穿越后的飞行姿态已经是头部向上尾部向下的偏转后平移飞行的姿态,这种姿态会以穿甲弹身侧部碰触装甲,即使动能足够,也是无法击穿装甲的。其深入原理本发明人在垂直动量装甲防护专利文献中作了详细叙述,这里是将滚筒作为其垂直动量防护原理的又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3:进一步增加机动能力——构成浮渡坦克的方法可以参考图10A、B所述,坦克100置于流线型航行水阻力很小的轻型泡沫塑料制平板105之上,泡塑平板是用压力发泡装置在模具内发泡制成的,压力发泡罐和模具都是易于携带的,可以随坦克部队携带到临海地区后发泡成型,平板的尾部有安置传动轴的轴承座106,坦克尾部预留有输出动力轴101,将坦克输出动力轴101与传动轴102和螺旋桨104的轴以连轴节103连接,则坦克的动力可以经传动轴下传动力驱动螺旋桨,传动轴的向下倾斜可以使得螺旋桨104具有较大直径,获得较高的效率,这样坦克可以在泡塑平板上浮渡海峡,优点在于:装成迅速隐蔽;坦克整体置于泡塑平板之上,没有水密、抽水的问题;坦克的高射机枪和导弹等防空火力在浮渡行进间可以对空射击,整个编队的数百辆浮渡坦克联合对空射击可以形成严密的防空能力;坦克浮渡间可以用坦克炮射击敌方舰艇,临近登陆滩头可以压制滩头火力;多个单台浮渡平板易于横向连接成抗倾覆能力很强的连锁泡塑平板群,承载多辆坦克;较大直径的螺旋桨可以获得较高的推进速率,以坦克的发动机功率按照小型艇估算其航速可达20节-30节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小速比的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有输入轴、输出轴、行星齿轮和与行星齿轮相啮合的内齿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2个内齿轮,内齿轮外有制动器可以将该内齿轮制动,制动某一内齿轮,变速器就在该内齿轮对应的传动比下工作,制动和放松不同的内齿轮,就实现无离合器的齿轮换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偏心轴2,偏心轴2上经行星轴承支承多联行星齿轮,多联行星齿轮具有多个外齿轮分别与其内齿轮相啮合,多联行星齿轮的内齿轮与定轴线的外齿轮相啮合。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另一个偏心指向与前一个偏心轴相反的偏心轴2R,其上支承有另一多联行星齿轮14R,这个多联行星齿轮的外齿轮与倒档内齿轮Z2R保持啮合,其内齿轮则与输出轴上的外齿轮Z3R保持啮合,倒档内齿轮Z2R与与前一偏心轴上多联行星齿轮内齿轮相啮合的定轴外齿轮的轴3同轴固连,倒档内齿轮外设有制动器BR,将倒档内齿轮制动则变速器工作于倒档。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有装置于输入轴内的离心摩擦块151和拉力弹簧152,当输入轴转速足够高时,离心摩擦块的离心力克服拉力弹簧的拉力沿径向向外与摩擦滑套31接合,当输入轴转速低于临界转速则离心摩擦块在拉力弹簧作用下与摩擦滑套分开。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输入轴上固连同轴的多个太阳齿轮,与输出轴连接的转臂轴A4上套装有多个行星齿轮,每个行星齿轮各与其相应的太阳齿轮和内齿轮相啮合,输入轴端的离心摩擦离合器可将输入轴与输出轴直连。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太阳齿轮,每个太阳齿轮都有其内摩擦轮,具有多个行星齿轮,每个行星齿轮的转臂轴都与下一级行星排的太阳齿轮的内摩擦轮相连接,每个行星齿轮各与其相应的太阳齿轮和内齿轮相啮合,输入轴端的离心摩擦离合器可将输入轴与输出轴直连。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输入轴垂直放置或与垂直成一个角度倾斜放置,输入轴下端开有直径下小上大的锥形孔,锥形孔壁上不同位置钻有横向小孔,当输入轴高速旋转,下端浸入油面,可以用离心力将润滑油提升上来润滑油面以上的零件。
8一种具有高度机动越野能力的车辆,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宽度可变的车轮,内胎由众多塑胶泡和调压内胎组成,截面为波纹状的轮胎85被固定轮毂84和内侧的可在固定轴毂82上轴向滑动的移动轮毂83从两侧固定,移动轮毂83轴向滑移时车轮的宽度随之变化。
9一种具有高度机动越野能力的车辆,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车身前部装有以94为转臂轴支承并可上下摆动转臂96,转臂96的前端经轴95支承可转动的滚筒93,滚筒93有多种用途,可作为钢丝绳的缆车滚筒,可作为过宽壕沟和攀越较高的竖直的墙时的助臂,可以作为扫雷滚筒,可以作为防范破甲弹和穿甲弹的垂直动量滚筒。
10一种具有高度机动越野能力的车辆,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车辆置于流线型航行水阻力很小的轻型泡沫塑料制平板105之上,泡塑平板是用压力发泡装置在模具内发泡制成的,平板的尾部有安置传动轴的轴承座106,车辆尾部预留有输出动力轴101,将车辆输出动力轴101与传动轴102和螺旋桨104的轴以连轴节103连接使动力可以经传动轴下传驱动螺旋桨104。
CN 200410068886 2004-07-14 2004-07-14 车辆的自动变速及其通过性 Pending CN17217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68886 CN1721740A (zh) 2004-07-14 2004-07-14 车辆的自动变速及其通过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68886 CN1721740A (zh) 2004-07-14 2004-07-14 车辆的自动变速及其通过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1740A true CN1721740A (zh) 2006-01-18

Family

ID=35912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68886 Pending CN1721740A (zh) 2004-07-14 2004-07-14 车辆的自动变速及其通过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2174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9112B (zh) * 2006-09-21 2012-10-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制动变速器中间轴的设备
CN109120099A (zh) * 2018-10-22 2019-01-01 浙江优力仕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设制动装置的三段式细长型防爆振动电机
CN109994035A (zh) * 2019-04-12 2019-07-09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动力流传递仿真教学装置
CN110030340A (zh) * 2019-04-17 2019-07-19 王世峰 离心力自动变速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9112B (zh) * 2006-09-21 2012-10-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制动变速器中间轴的设备
CN109120099A (zh) * 2018-10-22 2019-01-01 浙江优力仕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设制动装置的三段式细长型防爆振动电机
CN109120099B (zh) * 2018-10-22 2023-12-01 浙江优力仕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设制动装置的三段式细长型防爆振动电机
CN109994035A (zh) * 2019-04-12 2019-07-09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动力流传递仿真教学装置
CN109994035B (zh) * 2019-04-12 2024-04-09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动力流传递仿真教学装置
CN110030340A (zh) * 2019-04-17 2019-07-19 王世峰 离心力自动变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7576B (zh) 车辆及其控制车辆的无级变速器的方法
CN105102813B (zh) 具有固定或可变排量的液压马达‑泵
CN105774445B (zh) 一种船型水陆两栖车
JP4039351B2 (ja) 車両用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US20130297159A1 (en) Vehicle control unit
JP5138411B2 (ja) 舶用推進システム
US8439152B2 (en) Vehicle drive transmission and steering system
CN107867372A (zh) 可潜载具
CN104149961B (zh) 一种恒速变距直翼全向推进器
KR20110016180A (ko) 수륙양용 전투차량
CN106167035A (zh) 手扶式动力传动双车轮、窄轮距、两挡变速的农村小道运输车
CN100532194C (zh) 分离器
CN1721740A (zh) 车辆的自动变速及其通过性
US4110982A (en) Auxiliary drive assembly for accelerating a vehicle
Dobretsov et al. The drivetrain and the steering mechanism for the twin engines tracked vehicle
Clerk The utilization of flywheel energy
CN204037884U (zh) 恒速变距直翼全向推进器
CN104179533A (zh) 柔动力源、柔传力器、柔动力机、柔驱动机
US11299030B2 (en) Smart mobile vehicle
US20120231924A1 (en) Optimized Continuous and Reversibl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2778177A (zh) 全驱6×6简捷式多用途驱动车
CN102765478A (zh) 风动力舵机
CN207644558U (zh) 新型自行车
CN105151311B (zh) 一种飞机弹射起飞装置与航空母舰
RU2692508C1 (ru) Самоход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разминирова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