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6942A - 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6942A
CN1716942A CNA2004100482405A CN200410048240A CN1716942A CN 1716942 A CN1716942 A CN 1716942A CN A2004100482405 A CNA2004100482405 A CN A2004100482405A CN 200410048240 A CN200410048240 A CN 200410048240A CN 1716942 A CN1716942 A CN 1716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sp
control function
fault
resource control
function 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482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99636C (zh
Inventor
庆武
陈悦鹏
范灵源
吴登超
邹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B2004100482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99636C/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EP05752478A priority patent/EP1758298B1/en
Priority to PCT/CN2005/000848 priority patent/WO2005122472A1/zh
Priority to JP2007515765A priority patent/JP4652403B2/ja
Priority to AT05752478T priority patent/ATE443387T1/de
Priority to DE200560016677 priority patent/DE602005016677D1/de
Publication of CN1716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6942A/zh
Priority to US11/637,978 priority patent/US765298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96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963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04L41/5019Ensuring fulfilment of SL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7Multipath using M:N active or standby path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Use Of Switch Circuits For Exchang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Of Multiplex Exchanges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检测并判断是否有标签交换路径LSP发生故障,如果没有,返回步骤a,否则,该故障LSP所属的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更新故障LSP的资源可用状态,然后执行步骤b;b.判断当前故障LSP是否有备份LSP,如果有,则边缘路由器或传输路由器将当前故障LSP上承载的业务流及相应资源根据一定策略切换到该故障LSP的备份LSP上;否则,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根据当前拓扑为当前故障LSP上的业务流配置新的LSP,并将故障LSP上的业务流切换到新配置的LSP上,释放所切换业务流之前占用的路径资源。该方法能保证承载网络中业务的连续性以及网络QoS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质量保障技术,尤指一种利用标签交换路径(LSP)的热切换实现承载网络中端到端服务质量(QoS)可靠性保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争相涌现,先进的多媒体系统也层出不穷。由于实时业务对网络传输时延、延时抖动等特性较为敏感,当网络上有突发性高的文件传输(FTP)或者含有图像文件的超文本传输(HTTP)等业务时,实时业务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另外,由于多媒体业务将占用大量的带宽,所以也将使得现有网络中需要得到保证的关键业务难以得到可靠的传输。于是,为保证关键业务得到可靠的传输,各种服务质量(QoS,Qualityof Service)技术便应运而生。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Force)已经提出了很多服务模型和机制,以满足QoS的需求。目前业界比较认可的是在网络的接入或边缘使用综合业务(Int-Serv,Integrated Service)模型,而在网络的核心使用区分业务(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模型。
Diff-serv模型仅通过设定优先等级的措施来保障QoS,该模型虽然有线路利用率高的特点,但具体的效果难以预测。因此,业界为骨干网的Diff-Serv模型引入了一个独立的承载控制层,建立了一套专门的Diff-Serv QoS信令机制,并为Diff-Serv网络专门建立了一个资源管理层,管理网络的拓扑资源,这种资源管理Diff-Serv方式被称为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Diff-Serv模型。图1为该模型的示意图,其中,101为业务服务器,属于业务控制层,可实现软交换等功能;102为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属于承载控制层;实心圆如103为边缘路由器(ER,Edge Router),空心圆如104为核心路由器(CR,Core Router),斜线填充的圆如105为边界路由器(BR,Border Router);ER、CR、BR都属于承载网络,可以统称为连接节点(CN,Connection Node);CR和BR也可以合称为传输路由器(TR,Transmit Router)。图1中,承载网络中的每个虚线椭圆为一个管理域,由一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来管理,每个域中包括BR或ER、以及若干个CR。
在图1所示的这种模型中,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负责配置管理规则和网络拓扑,为客户的业务带宽申请分配资源。每个管理域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通过信令传递客户的业务带宽申请请求和结果,以及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为业务申请分配的路径信息等。当承载控制层处理用户的业务带宽申请时,将确定用户业务的路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会通知ER按照指定的路径转发业务流。
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中的路由包含信令路由和业务路由两种,信令路由指的是各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如何找到下一跳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过程;业务路由指的是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如何根据业务流信息查找合适的承载LSP的过程,具体包括域内路由和域间路由。
通常,承载网是根据承载控制层确定的路径来实现用户业务流按指定的路由进行转发的,目前,业界主要是利用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使用资源预留方式沿着承载控制层指定的业务流路径建立LSP,或使用基于流量工程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TE)或限制路由的标记分配协议(CR-LDP)的显式路由机制建立端到端的LSP。
在承载网络中,可靠性保证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承载网络中已经有不少保证可靠性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冷备份。所谓冷备份是指将一个网络实体作为另一个网络实体的完全备份,比如:将网络实体B作为网络实体A的冷备份,那么,备份实体B在原实体A发生故障时,就会完全替代原实体A。当然,原实体A所对应的承载连接和业务连接都需要重建。
冷备份的方法在网络建设初期实现简单,因为节点无需实时地进行倒换和平滑。但是,冷备份只适用于小型网络,因为小型网络中业务量小且实时性要求不高,允许中断重建,不能让LSP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热切换。
现有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独立承载控制层的Diff-serv模型方案,称为服务骨干实验网(QBone,Quality-of-Service backbone)的带宽代理器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为每个Diff-Serv管理域都设置了相应的带宽代理器(BB,BandwidthBroker)201,该带宽代理器负责处理来自用户主机、业务服务器或者网络维护人员的带宽申请请求,并根据当前网络的资源预留状况和配置的策略以及与用户签订的业务服务等级协定(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确定是否批准用户的带宽申请。该带宽管理器内记录着各类SLA配置信息、物理网络的拓扑信息、路由器的配置信息和策略信息、用户认证信息、当前的资源预留信息、网络占用状态信息等大量静态或动态的信息。同时,带宽管理器还需要记录路由信息,以确立用户的业务流路径和跨域的下游带宽管理器位置。但是,在这种带宽代理器模型中,并未提到LSP备份热切换的概念,也未考虑可靠性的设计。
另外,还有一种NEC公司提出的Rich QoS方案。如图3所示,在该方案中,将QoS服务器作为关键部件,同时该方案中还包括与QoS服务器相配套的策略服务器、目录服务器以及网管监控服务器。策略服务器根据QoS服务器及管理接口等策略配置信息,设置相关的路由器的参数和配置;目录服务器则是一个统一、集中的数据库,用于保存网络设备配置信息、用户信息和QoS信息;而网管监控服务器则负责收集承载网各路由器和链路的拥塞状态等信息,供QoS服务器为业务申请选路时参考;而QoS服务器则负责根据承载网络的拓扑和资源状况为QoS业务请求分配满足要求的承载路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在QoS服务器上预先设置好承载网络的拓扑和带宽状况,配置好选路规则。当业务服务器向QoS服务器发出带宽请求后,QoS服务器纪录该呼叫的资源请求,并根据其QoS要求,以及承载网络的当前拓扑和当前资源状况为业务请求分配满足要求的承载路径,将分配的结果反馈业务服务器。QoS服务器还可根据业务的带宽占用情况,向策略服务器发出相应的LSP策略修改命令,策略服务器根据QoS服务器的命令,配置相应的边缘路由器。在该方案中,边缘路由器将使用MPLS LSP建立的显式路由技术,并根据QoS服务器指定的路径,重新建立或调整LSP。
但是,在上述Rich QoS方案中,QoS服务器所管理的仍然是一个较复杂的、路由器数量比较多的承载网络;并且,未提到LSP备份热切换的概念,也未考虑可靠性设计,扩展性很差,网络规模受限,不能适应一个全国公众网的端到端业务需求。
可见,在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网络中,采用LSP作为业务数据流的路径时,当前的技术方案缺乏对LSP的有效保护,当LSP出现故障时,在该LSP上承载的业务数据流将发生中断,对用户的业务体验将产生重大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使其能保证承载网络中业务的连续性以及网络QoS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并判断是否有标签交换路径LSP发生故障,如果没有,返回步骤a,否则,该故障LSP所属的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更新故障LSP的资源可用状态,然后执行步骤b;
b.判断当前故障LSP是否有备份LSP,如果有,则边缘路由器或传输路由器将当前故障LSP上承载的业务流及相应资源根据一定策略切换到该故障LSP的备份LSP上;否则,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根据当前拓扑为当前故障LSP上的业务流配置新的LSP,并将故障LSP上的业务流切换到新配置的LSP上,释放所切换业务流之前占用的路径资源。
其中,步骤a所述检测为:边缘路由器或边界路由器实时检测经过自身的LSP是否发生故障,如果发生故障,则步骤a进一步包括:边缘路由器或边界路由器将故障LSP信息上报自身所属的资源控制功能实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根据上报信息更新故障LSP的资源可用状态。或者,步骤a所述检测还可以是: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检测所有管辖的LSP是否发生故障。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当前是否收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下发的含有故障LSP上业务流的释放业务流指令,如果收到,则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和边缘路由器或边界路由器释放相应业务流的资源,并更新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中相应LSP的资源可用状态;否则,不进行释放操作。
上述方案中,步骤b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故障LSP是否与非本管理域中的LSP相连,如果是,则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将新业务LSP信息通过承载连接控制信令通知给对端管理域中相关LSP所属的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并获得对端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的确认。
上述方案中,步骤b中所述策略包括业务流的五元组、业务流的业务路径标签栈。那么,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将故障LSP上承载的每个业务流的业务路径标签栈进行更新,再将更新后的当前故障LSP上承载的所有业务流的业务路径标签栈下发给边缘路由器或边界路由器;或者,由路由设备根据控制命令将故障LSP上承载的每个业务流的业务路径标签栈进行更新。其中,所述的更新为:用选定的备份LSP或为故障LSP重新配置的新LSP的标签值替换原来故障LSP的标签值。
上述方案中,步骤b中所述资源控制功能实体配置新的LSP时,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与边缘路由器或边界路由器之间采用通用开放策略服务接口协议。
上述方案中,步骤b中所述资源控制功能实体配置新的LSP为:资源控制功能实体采用路由矩阵表计算故障LSP上业务流在同一管理域中的等效路径。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为LSP设置一条或一条以上备份LSP,并将所设置的备份关系上报资源控制功能实体记录并存储。
本发明所提供的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当LSP发生故障时,通过LSP的部分热切换保证业务数据流在LSP故障时的延续性,使故障LSP上承载的业务数据流不会发生中断,确保用户对业务的体验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大大提高了端到端QoS架构的可靠性。针对各种业务的不同情况,可根据网络的具体情况,满足用户对业务的QoS需求。该方法实现简单、易于维护管理;对网络结构没有限制,可适用于任何规模的网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独立的承载控制层网络模型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QBone的带宽代理器模型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IP QoS方案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建立备份LSP的备份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对于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网络,提出了一种在承载层LSP发生故障时,不中断所承载业务数据流的方案,即:如果路由设备检测到一条LSP发生故障,就立即将承载在该LSP的所有业务流进行快速的重新路由。具体说就是,判断当前发生故障的LSP是否存在备份LSP,如果存在,则将故障LSP上的业务数据流可靠交换到为该故障LSP设置的备份LSP上;如果故障LSP没有配置任何备份LSP,则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将快速地为故障LSP上承载的业务数据流配置新的路径,释放之前选择的路径资源。
这里,所述的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为承载控制层实体,可以是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所述的路由设备为边缘路由器或传输路由器,这些路由设备可以支持多标签交换路径操作维护管理(MPLS OAM)机制,至少是支持LSP的检测机制,比如:与ITU-T Y.1771和Y.1720协议一致的MPLS KSP快速故障检测和保护交换机制。
所述故障LSP设置的备份LSP可以有一条或多条,对于备份LSP的建立可以通过静态配置或标签交换信令,如CR-LDP、RSVP-TE协议交互在边缘路由器之间、或边缘路由器与传输路由器之间建立备份的LSP通道,如图4所示,当前承载业务数据流的LSP称为业务LSP,为该业务LSP设置的备用LSP相对于该业务LSP称为备份LSP。在资源控制功能实体(RCF)中记录有所建立的所有具有备份关系的LSP,一般,通过静态配置或动态收集在RCF中建立备份LSP数据库,该数据库中还存储有每条LSP当前的资源可用状态。该资源可用状态包括该条LSP当前的状态,比如:处于故障还是正常;还包括该条LSP中所承载的业务流情况及该业务流的当前状态。
对于所设置的互为备份的两条或多条LSP,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可以处于主备用状态,也可以各自独立承载不同的业务流,以达到负荷分担的目的。当互为备份的LSP中的某条LSP发生故障后,故障LSP上承载的业务流就会马上被切换到备份LSP上,同时,备份LSP上原来承载的业务流还继续传输。
在进行重路由时,要求尽可能为同一条业务流在同一管理域内寻找与故障之前路径等效的路径。对于快速的重新选路,可以使用但并不局限于使用路由矩阵表来计算和存储业务流的等效路径,表中参数可包含但不限于包含业务类型、可用资源、策略、特定QoS需求等信息,这样,根据相应的参数信息,路径能够得到重新计算和即时的交换。
参见图5所示,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502:检测并判断是否有LSP发生故障,如果没有,则返回步骤501;如果有,则该故障LSP所属的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更新故障LSP的资源可用状态,然后执行步骤503。
当故障LSP恢复正常时,自动成为当前正在传输业务流的LSP的备份LSP,同时相应的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修改该条LSP的资源可用状态。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边缘路由器或边界路由器检测并上报经过自身的LSP是否发生故障;另一种是由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检测是否有某条LSP发生故障。
对于第一种情况,边缘路由器或边界路由器根据自身支持的LSP检测机制,实时检测经过自身的LSP是否发生故障,如果某条LSP发生故障,则将故障LSP的相应信息上报自身所属的资源控制功能实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根据收到的上报信息,修改自身数据库中故障LSP的资源可用状态。
对于第二种情况,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检测所有管辖的LSP是否发生故障,如果检测到有LSP发生故障,就修改自身数据库中该故障LSP的资源可用状态。
步骤503~504:判断当前是否收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SCF)下发的含有故障LSP上业务流的释放业务流指令,如果收到,则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和边缘路由器或边界路由器释放相应业务流的资源,并更新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中相应LSP的资源可用状态,然后执行步骤505;如果未收到,则直接执行步骤505。也就是说,对于正在释放的业务流,不必切换到新的业务LSP上。
步骤505:判断该故障LSP是否有备份LSP,如果有,则边缘路由器或传输路由器将当前故障LSP上承载的业务流及相应资源根据一定策略,快速切换到该故障LSP的某条备份LSP上,使此备份LSP成为新的业务LSP;如果没有,RCF可以根据当前拓扑快速为故障LSP上的业务流配置新的LSP路径,并将故障LSP上的相应业务流切换到新配置的LSP上,释放所切换业务流之前占用的路径资源,就相当于,RCF实时指定某条LSP为备份LSP。切换完成后,RCF要更新自身存储的相应LSP的资源可用状态。
其中,所述的一定策略是由RCF实时下发并存储在边缘路由器或传输路由器中的,所述策略包括业务流的五元组(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类型)、业务流的业务路径标签栈。
由于每个业务流都存在一个业务路径标签栈,该业务路径标签栈中存储有该业务流经过的所有LSP的标签值,如果哪条LSP发生了故障,只要将业务路径标签栈中故障LSP的标签值替换为可用LSP的标签值,或者通过控制命令在路由设备上将选定的新的业务LSP的标签值与故障LSP的标签值互换,业务流自然就会沿着新的LSP路径继续传输。这里,控制命令是由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或其它检测到故障的实体如路由设备自身的应用层发出的;路由设备指边缘路由器或传输路由器。
上述情况下,上述过程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将故障LSP上承载的每个业务流的业务路径标签栈进行更新,即:在业务流的业务路径标签栈中,用选定的备份LSP或为故障LSP重新配置的新LSP的标签值替换原来故障LSP的标签值,然后RCF再将由新LSP相关信息组成的更新后的业务流的业务路径标签栈通过协议下发给边缘路由器或边界路由器,以便建立新的业务数据流通道,完成故障LSP上业务流向备份LSP上地快速切换。之后,边缘路由器或边界路由器再根据下发的策略直接将故障LSP上承载的业务流切换到备份LSP上。当然,所述将备份LSP变为新的业务LSP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但不局限于通过互换新业务LSP和故障LSP的标签值实现业务路径标签栈的更新。
这里,所述RCF配置新的LSP时,RCF和ER或TR之间所采用的接口协议可以是但不局限于通用开放策略服务(COPS)协议。RCF可以使用但并不局限于使用路由矩阵表来计算和存储故障LSP上业务流的等效路径,路由矩阵表中参数可包含但不限于包含业务类型、可用资源、策略、特定QoS需求等信息,这样,根据相应的参数信息,路径能够得到重新计算和即时的交换。
在实际应用中,步骤503和504也可以省略,即:直接将故障LSP上的所有业务流一起切换到备份LSP上,不管该业务流是否为当前要释放的业务流;也可以将步骤503和504在步骤505~507之后进行,即:先将故障LSP上当前要释放的业务流与所有业务流一起切换到备份LSP上,再执行相应业务流的释放过程。
上述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判断该故障LSP是否与其它管理域中的LSP相连,如果是,则RCF将新的业务LSP信息通过承载连接控制信令通知给对端管理域中相关LSP所属的RCF,并获得对端RCF的确认。两个RCF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已有的交互协议和流程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并判断是否有标签交换路径LSP发生故障,如果没有,返回步骤a,否则,该故障LSP所属的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更新故障LSP的资源可用状态,然后执行步骤b;
b.判断当前故障LSP是否有备份LSP,如果有,则边缘路由器或传输路由器将当前故障LSP上承载的业务流及相应资源根据一定策略切换到该故障LSP的备份LSP上;否则,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根据当前拓扑为当前故障LSP上的业务流配置新的LSP,并将故障LSP上的业务流切换到新配置的LSP上,释放所切换业务流之前占用的路径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检测为:边缘路由器或边界路由器实时检测经过自身的LSP是否发生故障,如果发生故障,则步骤a进一步包括:
边缘路由器或边界路由器将故障LSP信息上报自身所属的资源控制功能实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根据上报信息更新故障LSP的资源可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检测为: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检测所有管辖的LSP是否发生故障。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当前是否收到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下发的含有故障LSP上业务流的释放业务流指令,如果收到,则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和边缘路由器或边界路由器释放相应业务流的资源,并更新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中相应LSP的资源可用状态;否则,不进行释放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故障LSP是否与非本管理域中的LSP相连,如果是,则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将新业务LSP信息通过承载连接控制信令通知给对端管理域中相关LSP所属的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并获得对端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的确认。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策略包括业务流的五元组、业务流的业务路径标签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将故障LSP上承载的每个业务流的业务路径标签栈进行更新,再将更新后的当前故障LSP上承载的所有业务流的业务路径标签栈下发给边缘路由器或边界路由器;或者,由路由设备根据控制命令将故障LSP上承载的每个业务流的业务路径标签栈进行更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更新为:用选定的备份LSP或为故障LSP重新配置的新LSP的标签值替换原来故障LSP的标签值。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资源控制功能实体配置新的LSP时,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与边缘路由器或边界路由器之间采用通用开放策略服务接口协议。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资源控制功能实体配置新的LSP为:资源控制功能实体采用路由矩阵表计算故障LSP上业务流在同一管理域中的等效路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为LSP设置一条或一条以上备份LSP,并将所设置的备份关系上报资源控制功能实体记录并存储。
CNB2004100482405A 2004-06-14 2004-06-14 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 Active CN10049963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482405A CN100499636C (zh) 2004-06-14 2004-06-14 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
PCT/CN2005/000848 WO2005122472A1 (fr) 2004-06-14 2005-06-14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de la garantie de fiabilite d'une qualite de service de bout en bout
JP2007515765A JP4652403B2 (ja) 2004-06-14 2005-06-14 エンド・ツー・エンドのサービス品質の信頼性の保証を実現する方法
AT05752478T ATE443387T1 (de) 2004-06-14 2005-06-14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realisierung der zuverlässigkeitsgarantie von ende-zu-ende- dienstqualität
EP05752478A EP1758298B1 (en) 2004-06-14 2005-06-14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the reliability guarantee of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DE200560016677 DE602005016677D1 (de) 2004-06-14 2005-06-14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Realisierung der Zuverlässigkeitsgarantie von Ende-zu-Ende-Dienstqualität
US11/637,978 US7652987B2 (en) 2004-06-14 2006-12-13 Method and system for guaranteeing reliability of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482405A CN100499636C (zh) 2004-06-14 2004-06-14 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6942A true CN1716942A (zh) 2006-01-04
CN100499636C CN100499636C (zh) 2009-06-10

Family

ID=35503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82405A Active CN100499636C (zh) 2004-06-14 2004-06-14 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652987B2 (zh)
EP (1) EP1758298B1 (zh)
JP (1) JP4652403B2 (zh)
CN (1) CN100499636C (zh)
AT (1) ATE443387T1 (zh)
DE (1) DE602005016677D1 (zh)
WO (1) WO2005122472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3721C (zh) * 2006-01-23 2008-11-1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标签绑定的方法
WO2010145070A1 (zh) * 2009-06-15 2010-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备份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374339B (zh) * 2007-08-21 201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演进网络切换过程中释放源网络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US8121121B2 (en) 2007-03-20 2012-02-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device, method for handing over a route and method for notifying a state of advertising a label
CN102577482A (zh) * 2009-10-16 2012-07-1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管理用节点以及分组交换机
CN101645848B (zh) * 2009-09-04 2012-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117867A (zh) * 2012-10-31 2013-05-22 深圳键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网管软件的端到端业务连接方法
CN101997747B (zh) * 2009-08-21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故障lsp信息通告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211141A1 (zh) * 2016-06-06 2017-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释放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910781A (zh) * 2019-12-04 2021-06-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故障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9636C (zh) 2004-06-14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
US20070076706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Fast reroute in a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CN101193111B (zh) * 2006-11-30 201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释放服务质量资源的方法、系统、接入网络及接入终端
CN101022449B (zh) * 2007-03-13 201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旁路lsp的方法及系统及节点设备
US8089952B2 (en) * 2007-08-31 2012-01-03 Intelepeer, Inc. Intelligent call routing
JP5062845B2 (ja) 2008-06-30 2012-10-3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経路切替方法、サーバ装置、境界ノード装置、経路切替システム及び経路切替プログラム
US8159935B1 (en) 2009-01-12 2012-04-17 Shoretel, Inc. Failov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IP telephony
EP2472783B1 (fr) * 2011-01-04 2013-05-29 Alcatel Lucent Procédé de selection de noeuds de bordure inter-domaines
US9319305B2 (en) * 2013-06-18 2016-04-1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Next hop ingress protection of label switched paths
US9917798B2 (en) * 2013-07-09 2018-03-13 Nevion Europe As Compact router with redundancy
WO2015010307A1 (zh) * 2013-07-25 2015-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路径分配方法、路由器和业务执行实体
US9674193B1 (en) * 2013-07-30 2017-06-06 Juniper Networks, Inc. Aggregation and disbursement of licenses in distributed networks
US20240007392A1 (en) * 2022-06-29 2024-01-04 Cisco Technology, Inc. Opportunistic label switched paths to ensure acceptable application experience
CN115150400B (zh) * 2022-07-05 2024-04-30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故障的处理方法、装置、云服务平台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5285A (ja) 1987-12-14 1989-06-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信号処理装置
JP3138608B2 (ja) * 1995-03-07 2001-02-2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制御機能からサービスデータ機能への高信頼アクセス方法
GB9603582D0 (en) * 1996-02-20 1996-04-17 Hewlett Packard Co Method of accessing service resource items that are for use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JP3634942B2 (ja) * 1997-06-10 2005-03-30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パケットスイッチング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パケットスイッチ装置
JP2933021B2 (ja) * 1996-08-20 1999-08-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網障害回復方式
JP3079070B2 (ja) * 1997-08-07 2000-08-2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Atm通信網
JPH11154958A (ja) * 1997-11-21 1999-06-08 Fujitsu Ltd Atmセル多重通信装置
JP3748259B2 (ja) 1997-11-28 2006-02-22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オーディオディスク及びオーディオ信号のデコード装置
JP2000099430A (ja) * 1999-07-09 2000-04-07 Nec Corp 高度電気通信サ―ビス提供方式および方法
CA2310872A1 (en) * 1999-12-22 2001-06-22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using link-level redundancy supportin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JP4034497B2 (ja) * 2000-05-08 2008-01-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6886043B1 (en) * 2000-06-28 2005-04-2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R100725005B1 (ko) * 2000-11-22 2007-06-0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다중 프로토콜 레이블 스위칭 망에서의 고속 재라우팅 방법
US20020112072A1 (en) * 2001-02-12 2002-08-15 Maple Optical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st-rerouting of data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3700596B2 (ja) 2001-03-14 2005-09-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パス設定方法並びにパス設定用プログラム
JP4145025B2 (ja) * 2001-05-17 2008-09-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予備パスの設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190170B2 (ja) * 2001-07-27 2008-12-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迂回経路設定システム
JP4328478B2 (ja) * 2001-08-27 2009-09-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ラベル転送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経路変更方法並びにラベルスイッチングノード及び管理ノード
JP4161557B2 (ja) * 2001-09-03 2008-10-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パケット転送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3124978A (ja) * 2001-10-10 2003-04-25 Hitachi Ltd 障害通知方法および中継装置
US20030110287A1 (en) * 2001-12-07 2003-06-12 Geoffrey Mattson Fast recovery method in label switching networks, and network arrangement to carry out the method
JP3937828B2 (ja) * 2001-12-12 2007-06-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3972664B2 (ja) * 2002-01-23 2007-09-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パス障害回復方式及び障害復旧後の切戻方式並びにそれらを用いるノード
JP3817179B2 (ja) * 2002-01-28 2006-08-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パス設定装置
JP2003229888A (ja) * 2002-02-01 2003-08-15 Nec Corp ラベルスイッチング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ラベルスイッチングパス設定方法
JP2003244202A (ja) * 2002-02-20 2003-08-2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パス切替システムと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とプログラム
JP3625450B2 (ja) * 2002-02-27 2005-03-02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光通信網、ノード装置及び光通信網管理装置
JP2003309595A (ja) * 2002-04-12 2003-10-31 Fujitsu Ltd 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ルーチング装置およびルーチング方法
JP3780987B2 (ja) * 2002-08-13 2006-05-3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経路制御方法及び装置及び経路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経路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TWI244286B (en) * 2004-01-13 2005-11-21 Ind Tech Res Inst Method for MPLS link protection
JP4180530B2 (ja) * 2004-02-18 2008-11-1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パス切り替え方法、パス切り替え制御装置およびパス切り替えプログラム
CN100499636C (zh) 2004-06-14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3721C (zh) * 2006-01-23 2008-11-1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标签绑定的方法
US8121121B2 (en) 2007-03-20 2012-02-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device, method for handing over a route and method for notifying a state of advertising a label
CN101374339B (zh) * 2007-08-21 201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演进网络切换过程中释放源网络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WO2010145070A1 (zh) * 2009-06-15 2010-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备份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97747B (zh) * 2009-08-21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故障lsp信息通告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45848B (zh) * 2009-09-04 2012-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77482A (zh) * 2009-10-16 2012-07-1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管理用节点以及分组交换机
CN102577482B (zh) * 2009-10-16 2015-12-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管理用节点以及分组交换机
CN103117867A (zh) * 2012-10-31 2013-05-22 深圳键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网管软件的端到端业务连接方法
CN103117867B (zh) * 2012-10-31 2016-08-31 深圳键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网管软件的端到端业务连接方法
WO2017211141A1 (zh) * 2016-06-06 2017-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释放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910781A (zh) * 2019-12-04 2021-06-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故障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99636C (zh) 2009-06-10
US20070159963A1 (en) 2007-07-12
JP2008503117A (ja) 2008-01-31
WO2005122472A1 (fr) 2005-12-22
US7652987B2 (en) 2010-01-26
JP4652403B2 (ja) 2011-03-16
EP1758298A4 (en) 2007-07-18
EP1758298B1 (en) 2009-09-16
ATE443387T1 (de) 2009-10-15
DE602005016677D1 (de) 2009-10-29
EP1758298A1 (en) 2007-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9636C (zh) 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
US7672313B2 (en) Method for realizing route forwarding in network
EP2129050A1 (en) Tunnel establishing method, network node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CN1523834A (zh) Ip网络业务质量保证方法及系统
US7953015B2 (en) Method for ensuring reliability in network
CN100499533C (zh) 一种基于策略的选路方法
CN101030917A (zh) 一种在vlan接口上实现mpls te的方法及装置
CN1972283A (zh) 一种网络业务下发系统及其对下发业务的控制方法
CN100334838C (zh) 一种实现端到端服务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方法
CN100352215C (zh) 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状态的自动检测及处理方法
US7706388B2 (en) Method and node equipment for guaranteeing service reliability in an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framework
CN1756186B (zh) 一种资源管理的实现方法
CN1808988A (zh) 承载网间拓扑资源信息同步的实现方法
CN1595895A (zh) 一种基于资源约束的选路方法
CN1323518C (zh) 一种路由路径故障修复方法
CN100391154C (zh) 一种资源管理器中路由的选路方法
CN100550794C (zh) 一种域内选路方法
CN100370736C (zh) 一种基于多平面资源的管理方法
CN100486191C (zh) 一种承载控制层中的逐跳选择路由的方法
CN1710878A (zh) 一种在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网络中可靠性的实现方法
CN100455035C (zh) 一种正向约束逆向选路的路由方法
CN100382540C (zh) 一种实现业务连接资源管理的方法
CN1791050A (zh) 一种保证异种网络互通时服务质量的方法
Guo Availability-constrained shared backup path protection for GMPLS-based spare capacity reconfiguration
CN1747435A (zh) 利用逻辑媒体通道提高多媒体通信可靠性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