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3917A -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隐匿用户真实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隐匿用户真实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3917A
CN1703917A CNA2003801010763A CN200380101076A CN1703917A CN 1703917 A CN1703917 A CN 1703917A CN A2003801010763 A CNA2003801010763 A CN A2003801010763A CN 200380101076 A CN200380101076 A CN 200380101076A CN 1703917 A CN1703917 A CN 17039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equipment
identifier
virtual identifier
virtu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801010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H·科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yj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703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39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08Systems for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ties, e.g. by use of disposal contact identif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3Anonymous us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identity of one or more communicating identities is hidd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18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wireless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隐匿用户真实身份的方法和装置,该通信系统包括具有第一特征标识的第一用户设备、具有第二特征标识的第二用户设备、服务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业务网络。根据本发明的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用户设备请求(200)虚拟标识;为第一用户设备建立(202)虚拟标识;将第一用户设备的虚拟标识链接(202)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特征标识;以及使用(210)第一用户设备的虚拟标识在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通信。

Description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隐匿用户真实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隐匿用户真实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为每个用户指定了唯一的标识符,借助于该标识符来识别用户真实身份。例如,该特征标识符链接到用户的电话号码。反过来,电话号码与由诸如移动网络运营商之类的电信业务提供商保持的签约简档相关联。在通信网络中,电话号码用来识别用户,例如为了计费和路由呼叫或者分发消息。所述电话号码也用于其它业务,比如呼叫线路指示、对消息发送者的识别和呼叫者的特定振铃音。此外,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电子邮件(e-mail)和IP(互联网协议)地址包括了对跟踪系统用户身份有用的信息。IP地址包括了数字标识,所述数字标识将数据处理器或与互联网相连的数据转发装置个性化。
例如,当移动电话用户呼叫通信系统的另一个用户时,呼叫者的电话号码被传送到被呼叫方,被呼叫方有可能保存了该电话号码的信息并将它用于呼叫者所不希望的目的。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呼叫者有可能阻止电话号码的传送,这反过来又抑制了各方之间进一步的通信。例如,如果电话号码没有通过网络传递或者由呼叫者给出,则被呼叫方不能给最初的呼叫者回电话。
此外,在已知的电子邮件系统中,当用户发送E-mail消息时,生成了由接收者在发送响应时所使用的返回地址。该返回地址通常基于用户的帐户名。因此,在用户的帐户名不变的情况下,不能改变用户的E-mail地址。另外,该帐户名和对应的E-mail地址某种程度上会泄露用户的身份。既使持有者本人没有教导E-mail地址,E-mail地址也可以从一个人转发到另一个人。E-mail地址和IP地址容易被发现,并且在该地址背后的真实身份也不难跟踪。将E-mail地址和IP地址泄露给不希望的各方可能带来明显的不便,这种不便表现为搔扰电子邮件和滥用地址的形式。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保护用户的真实身份,以避免泄露给不希望的各方变得越发重要。为了促使相关各方之间的互相通信,通信系统也必须能够确信并唯一认出用户的身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和一种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的问题。该目的通过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隐匿用户真实身份的方法来实现,该通信系统包括具有第一特征标识符的第一用户设备、具有第二特征标识符的第二用户设备、服务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业务网络。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通过第一用户设备请求虚拟标识符;为第一用户设备建立虚拟标识符;将第一用户设备的虚拟标识符链接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特征标识符;使用第一用户设备的虚拟标识符来在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通信。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隐匿用户真实身份的装置,该通信系统包括:具有第一特征标识符的第一用户设备、具有第二特征标识符的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业务网络。本发明的装置配置成:通过第一用户设备请求虚拟标识符;为第一用户设备建立虚拟标识符;将第一用户设备的虚拟标识符链接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特征标识符;使用第一用户设备的虚拟标识符在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通信。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独立权利要求中描述。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提供了若干优点。使得在个人标识符上更多的隐私和强化系统的控制成为可能。用户的真实身份受到保护,从而免于干扰和未经授权的使用,并且还能同时进行用户之间的互相通信。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优选实施方式和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举例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实例;
图2举例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另一个实例;
图3举例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实例;以及
图4举例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让我们来审视通信系统的实例,本发明可以运用到该通信系统。图1为简化的框图,只表示了理解本发明所必需的通信系统的那些部分。未详细描述网络单元的结构和功能,因为它们是公知的。例如,通信系统是2.5代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无线系统、第二代GSM无线系统或使用WCDMA(宽带码分多址)技术的第三代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无线系统或者是它们的各种组合。
通常,所述通信系统能够被定义成包括:用户设备,也称为用户终端,比如移动电话;以及网络部分,它包括通信系统的固定基础设施,即核心网、无线接入网和基站系统。智能通信系统也是公知的。这种系统用来向通信系统中的用户提供各种不同的业务。在图1中所示的网络单元可由一个或多个物理网络设备实现,比如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等。用来实现系统功能的物理设备可以是集成的,也可以是分离的。通信系统中的连接可通过使用任何已知的诸如会话发起协议(SIP)之类的会话控制协议的宽带分组网络来建立,也可使连接能够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未示出)建立。
例如,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BTS)、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和移动交换中心(MSC)用于处理呼叫。在智能网络中,IN系统(INS,智能网络系统)用于执行业务。所述IN系统的结构将所有的交换和传输功能置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之下,以便贯穿该网络提供相当复杂的业务,而不仅仅运用到网络的特定部分。例如,该IN系统能够集成固定网络业务和移动网络业务。
在图1中,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用户设备100和第二用户设备102,它们具有与业务网络112之间的双工连接108、110。业务网络112包括第一基站114、第一移动交换中心(MSC)118、归属位置寄存器(HLR)20、智能网络系统(INS)124、第二移动交换中心(MSC)120和第二基站(BTS)116。
基站114、116提供基站系统的收发信机功能。每个基站114、116包括一个或多个收发信机。基站114、116的操作包括:计算定时提前量(TA),上行链路测量,信道编码,加密,解密和跳频。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118、120是业务网络110的电路交换侧的中心点。同一个移动业务交换中心118、120能够用来充当无线接入网络(未示出)和基站114、116的连接。移动业务交换中心118、120的操作包括:交换,寻呼,用户设备位置注册,切换管理,用户帐单信息收集,加密参数管理,频率分配管理,和回波消除。移动业务交换中心118、120的数目可以改变:小型网络运营商可只包括一个移动业务交换中心118、120,而大的业务网络112可包括若干交换中心。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122包括永久用户寄存器,即下列信息,例如:国际移动用户身份识别(IMSI),移动用户ISDN号(MSISDN),验证密钥,以及在无线系统支持GPRS时的分组数据协议(PDP)地址。
可能通过改变IN系统124单元的数目或类型来修改IN系统124的特征。该IN系统124包括诸如业务控制点(SCP)、业务管理点(SMP)、业务生成环境(SCE)和业务管理接口(SMI)之类的单元。为了提供指定的业务,所述业务控制点可以访问数据并且具有用于控制呼叫处理的逻辑。所述业务管理点实现了业务管理功能和业务,并且在业务管理点保存和管理签约信息。业务管理接口为用于业务管理点(SMP)中的IN系统用户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接口(API)。
用户设备100、102包括至少一个收发信机,用于建立到基站114的无线链路。用户设备100、102可包括至少两个不用的用户身份模块。此外,用户设备100、102包括天线104、106,用户接口和电池。目前,存在不同类型的用户设备100、102,比如安装在汽车和便携式设备中的设备。从个人或便携式计算机中更好了解的特性也已经在用户设备100、102中实现。
第一用户设备100具有第一特征标识符,此外第二用户设备102具有第二特征标识符,业务网络112通过该标识符能够识别用户设备,并向它们提供与各自的特征标识符相应的业务。当用户的诸如电话号码之类的特征标识符已知时,用户的真实身份易于被发现。在图1中所示的设备的目的在于在通信系统中隐匿用户的真实身份,例如当在不同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时。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设备从业务网络112请求一个虚拟标识符和若干虚拟标识符,例如,业务网络是移动运营商等等。在接收到虚拟标识符的请求之后,在业务网络112中建立虚拟标识符。在IN系统124中建立虚拟标识符,IN系统124包括虚拟标识符数据库。然后在IN系统124中,第一用户设备100的虚拟标识符被链接到第一用户设备100的第一特征标识符。当需要隐匿第一用户设备100用户的真实身份时,例如在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100、102之间建立连接时,则使用第一用户设备100的虚拟标识符。
当第一用户设备100从业务网络112请求建立到第二用户设备102的通信连接时,从归属位置寄存器122中搜索第二用户设备102,且通过第二移动交换中心120和第二基站116形成到第二用户设备102的通信连接。然而,在建立连接时,使用链接到第一用户设备100第一特征标识符的虚拟标识符,而不使用第一用户设备100的第一特征标识符。因此,第二用户设备102只接收关于虚拟标识符的信息,而不是有关第一用户设备100的第一特征标识符的信息。
可能预先规定对使用虚拟标识符使用的不同限制。例如,可以预先规定虚拟标识符在其间有效的一个指定的有效期。也可以预先规定通信系统中有权使用虚拟标识符的所有用户设备。限制虚拟标识符的使用只在一天中的某几个小时发生也是可能的。此外,比如也可以预先规定虚拟标识符只在国内通信中可用。
该IN系统124包括一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虚拟标识符列表,比如指定格式的电话号码。例如,对于所有的虚拟标识符,虚拟电话号码的第一号码可以总是同样的特定号码。在收到这种已知格式的虚拟标识符时,第二用户设备102的用户得知使用虚拟标识符进行呼叫。第二用户设备102不能解释第一用户设备100的第一特征标识符,比如真实的电话号码。然而例如,第二用户设备102有可能根据该虚拟标识符是否依然有效,通过使用从第一用户设备100收到的虚拟标识符,来向第一用户设备100回电话。
如果第二用户设备102从业务网络112请求通过使用第一用户设备100的虚拟标识符建立到第一用户设备100的通信连接,则该虚拟标识符被匹配到IN系统124中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有关链接到虚拟标识符的特征标识符的信息,并且在找到正确的特征标识符之后,建立到第一用户设备100的连接。该第一用户设备100配置成接收有关链接到第一特征标识符的虚拟标识符的使用信息。在第一用户设备100中存在用来接收和利用有关链接到第一特征标识符的虚拟标识符的使用信息的装置,该信息接收自业务网络112。例如,当建立到第一用户设备100的通信连接并且呼叫者已经使用第一用户设备100的虚拟标识符时,在请求连接建立时,有关虚拟标识符的使用的信息被显示在第一用户设备100的显示器上。
在图2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另一个实例。除了图1所示的单元之外,图2的通信系统包括:虚拟电话号码服务器126和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128。短消息服务中心128位于业务网络112中,或者可替换地,位于该网络之外,但是它具有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120的信令连接。短消息服务中心128是短消息通过它发送的网络单元,并且如果接收机没有联系上,短消息还可以在其中保存用于稍后的发送。虚拟电话号码服务器126是业务网络112的一部分,并且既连接到短消息服务中心128,也连接到IN系统124。可替换地,虚拟电话号码服务器126是IN系统124的一部分,或者是短消息服务中心128的一部分。例如,虚拟电话号码服务器126管理虚拟标识符的建立以及虚拟标识符到特征标识符的链接。比如,虚拟电话号码服务器126可以包括所有可用虚拟标识符的数据库。第一用户设备100可能通过发送SMS(短消息业务)消息来请求虚拟标识符。然后例如,使用虚拟电话号码服务器126来建立虚拟标识符,并将它们链接到第一用户设备100的第一特征标识符。然后例如第一用户设备100所请求的虚拟标识符通过短消息服务中心128发送到第一用户设备100。
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归属位置寄存器122包括诸如电话号码之类的特征标识符数据库。还存在包括一组诸如虚拟电话号码之类的虚拟标识符的数据库。例如,所述虚拟电话号码数据库置于IN系统124中以及虚拟电话号码服务器126中。虚拟标识符数据库包含了有关虚拟标识符的可用性的信息,有关特征标识符(所述的虚拟标识符链接到的特征标识符)的信息,以及有关使用虚拟标识符的限制的信息。
现在让我们来考虑这样一种情况,其中第一用户设备100已经具有准备使用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标识符。第二用户设备102的用户期望呼叫第一用户设备100。第一用户设备100的用户已经提前向第二用户设备102的用户提供了第一用户设备100的虚拟标识符。例如,第二用户设备102可能已经通过短消息业务收到第一用户设备100的虚拟标识符,或者也许是通过短距离连接,比如用户设备100、102之间的蓝牙连接。
首先,第二用户设备102向业务网络112发送在第一用户设备100和第二用户设备102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该请求包括第一用户设备102的虚拟用户标识符。在从包含了第一用户设备100的虚拟标识符的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到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之后,第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120将虚拟标识符发送到归属位置寄存器122。归属位置寄存器122包括关于链接到已收到的虚拟标识符的指定特征标识符的一则信息。之后归属位置寄存器122向IN系统124发送问询,询问有关链接到虚拟标识符的特征标识符。在IN系统124中,从虚拟标识符数据库中找出从归属位置寄存器12接收的虚拟标识符和对应的特征标识符。之后有关链接到已接收虚拟标识符的特征标识符的信息被返回归属位置寄存器122,并且建立到第一用户设备100的通信连接。
图3举例说明了一个通信系统,它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实现。图3中的根据本发明的业务网络包括第一用户设备100、第二用户设备102、计算机网络134、CSCF(呼叫服务器控制功能)130、SIP(会话开始协议)服务器132、HSS(本地用户服务器)138和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AS)136。
计算机网络134通常表示互联网,它包括一大型的服务器网络,诸如个人计算机之类的用户设备100、102可以通过专用互联网接入提供商或在线业务提供商接入该网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的事实,即计算机网络134也可以实现成与无线网络相关联,所述的无线网络可通过诸如WAP(无线应用协议)通信设备之类的无线远程设备接入。
CSCF(呼叫服务器控制功能)130是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中的一主要的呼叫控制单元。例如,它是呼叫处理服务器(CPS)的一部分。CSCF 130包括两个部件:服务CSCF(S-CSCF)和询问CSCF(I-CSCF)。所述S-CSCF提供了呼叫控制功能(CCF),服务简档数据库(SPD),和地址处理(AH)功能。如果需要业务交互作用,S-CSCF则从服务简档数据库(SPD)请求呼叫方的简档,并将呼叫路由到询问CSCF、媒体网关控制功能块(MGCF),或者到业务节点。I-CSCF向本地用户服务器(HSS)询问促使呼叫引向服务CSCF的信息。I-CSCF提供了呼入网关(ICGW)和地址处理(AH)功能。
例如,互联网通信基于会话,而不是基于连接。通常,诸如会话开始协议(SIP)之类的因特网协议用于建立会话和询问会话的特征。在业务网络收到请求,发起到被呼叫方地址或号码的IP会话或呼叫时,为了将请求路由到被呼叫方的地址或者号码,IP代理服务器判定它是否需要智能网络业务。SIP(会话开始协议)服务器132包括应用层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和终止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100、102的会话。
HSS(本地用户服务器)138是用于指定用户的主数据库,它用来保持与用户相关的特征和业务列表,还用来跟踪它的用户接入的位置和接入的手段。HSS 138提供了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的功能。HSS与HLR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经由基于IP的接口通信。此外,HSS 138提供了用户移动性服务器(UMS)功能。
IN系统的功能性通过应用服务器(AS)136提供,应用服务器可配备为一个或多个诸如业务控制点(SCP)之类的单元。可替换地,可以提供应用服务器136作为布署在宽带分组网中的服务器。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三个应用服务器来执行IN系统的功能。为了使本发明的描述更简单,提出了一种简化的通信系统。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简化的实施方式。
具体而言,用户的特征标识符可包括有关用户电子邮件地址、用户URL(通用资源位置)标识符、Gopher地址、广域信息服务器(WAIS)地址和文件传输协议(FTP)地址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信息。例如,正如本领域所公知的,给每个用户指定唯一的电子邮件地址。电子邮件地址包括域名,它由互联网上的DNS(域名服务器)采用,以便获得数字的TCP/IP地址。DNS服务器解析对应互联网地址的一个IP地址或多个IP地址。
在根据图3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中,第一用户设备100从业务网络112请求虚拟标识符。例如,虚拟标识符在应用服务器136中建立。此外例如,在应用服务器136中管理虚拟标识符到特征标识符的链接。可替换地,虚拟标识符可能被建立并链接到第一用户设备100中的第一用户设备100的特征标识符。例如,第一用户设备100包括与业务网络112中的路由器相对应的装置。则有可能不将第一用户设备100直接看作是到业务网络112的用户设备。因此也有可能甚至没有业务网络112知道链接到用于在业务网络中通信的该虚拟标识符的特征标识符。
例如,在第一用户设备100希望将电子邮件消息发送到第二用户设备102时,第一用户设备100附上虚拟标识符,在发送电子邮件时,所述虚拟标识符被链接到第一用户设备100的特征标识符。包含第一用户设备100虚拟标识符的电子邮件消息通过业务网络发送到第二用户设备102。第二用户设备102接收该电子邮件消息,并且能够通过使用附在其上的虚拟标识符回复该电子邮件消息。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示于图4。标上UE_1的第一条竖线例示了由第一用户设备实施的功能。标上业务网络的第二条竖线例示了业务网络实施的功能,该业务网络包括能够进行相关的活动所必需的部分。标上UE-2的第三条竖线例示了由第二用户设备实施的功能。箭头线代表了方法的不同阶段。
让我们从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持有者的视角来关注图4所示的方法。例如,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持有者希望销售他的汽车。为了让大家知道他卖车的意图,例如,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持有者在报纸上或在互联网上投放销售广告。然而,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持有者不希望向公众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他不能将他的诸如真实的电话号码或者真实的电子邮件地址之类的特征标识符放在销售广告中。相反,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持有者在图4的阶段200,向业务网络请求虚拟标识符,以便用虚拟标识符隐匿它的真实身份。可替换地,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持有者在第一用户设备UE_1中已经具有一组虚拟标识符供其从中选择,接着在阶段200,一个指定的虚拟标识符被激活。
在阶段202,为第一用户设备UE_1在业务网络中建立虚拟标识符。业务网络也将虚拟标识符链接到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特征标识符。在阶段204,第一用户设备UE_1接收虚拟标识符,比如虚拟电话号码或虚拟电子邮件地址。在阶段206,在第一用户设备UE_1存储已收到的虚拟标识符。然后例如,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持有者将包括该虚拟标识符的销售广告投放到报纸上或互联网上。例如,通过业务网络将包括该虚拟标识符的销售广告发送到指定的互联网网站。因此,可能的买方不能通过阅读销售广告得知卖方的真实身份。也可以对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持有者提供某种预定的有关虚拟标识符使用的限制。这种限制例如包括一指定的有效期,该虚拟标识符在该期间有效。如果指定的有效期比如是两周,则任何人都可能在两周之后使用该虚拟标识符。
当可能的买方注意到带有虚拟标识符的销售广告时,则买方通过使用虚拟标识符联络卖方。在阶段210,第二用户设备UE_2向业务网络发送建立连接的请求,该请求包括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虚拟标识符。在阶段212,在业务网络中,发现了特征标识符,该特征标识符是从第二用户设备UE_2收到的虚拟标识符所链接的特征标识符。在该点上,虚拟标识符被链接到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特征标识符。然后在阶段214,业务网络在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业务网络使用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第一特征标识符来在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一用户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关于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虚拟标识符使用的信息也被发送到第一用户设备UE_1。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持有者可具有特定的名字,比如“汽车商务”,将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地址薄预先确定为该虚拟标识符,在销售广告中使用它。然后由于第二用户设备UE_2已经使用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虚拟标识符,则关于虚拟标识符使用的信息在第一用户设备UE_1中接收。在阶段216,例如,第一用户设备UE_1在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显示器上宣布,通过链接到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第一特征标识符的虚拟标识符建立了来话。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持有者在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显示器上观察到例如表述为“汽车商务”的通知。从而第一用户设备UE_1的持有者立即就知道了来话连接的原因,并且可以因此做出反应。
虽然在上面参考根据附图的实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明显的是,本发明未限于此,而且可以在后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以多种方式修改本发明。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隐匿用户真实身份的方法,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具有第一特征标识符的第一用户设备、具有第二特征标识符的第二用户设备、服务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业务网络,其特征在于:
通过第一用户设备请求(200)虚拟标识符;
为第一用户设备建立(202)虚拟标识符;
将第一用户设备的虚拟标识符链接(202)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特征标识符;
使用(210)第一用户设备的虚拟标识符在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通信。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业务网络请求所述虚拟标识符。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业务网络请求所述多个虚拟标识符。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业务网络中建立所述虚拟标识符。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网络包括一组虚拟标识符,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标识符被链接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特征标识符。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业务网络中选择用于在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虚拟标识符。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用户设备中建立所述虚拟标识符。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业务网络发送在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该请求包括了第一用户设备的虚拟标识符。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短消息业务向业务网络发送在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电子邮件服务器业务向业务网络发送在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
11、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在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用户设备中接收有关第一用户设备的虚拟标识符使用的信息。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定一指定的有效期,所述的虚拟标识符在该期间有效。
1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定一个或多个有权使用该虚拟标识符的用户设备。
15、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隐匿用户真实身份的装置,该通信系统包括具有第一特征标识符的第一用户设备(100)、具有第二特征标识符的第二用户设备(102)、连接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业务网络(112),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配置成:
通过第一用户设备(100)请求虚拟标识符;
为第一用户设备(100)建立虚拟标识符;
将第一用户设备(100)的虚拟标识符链接到第一用户设备(100)的第一特征标识符;
使用第一用户设备(100)的虚拟标识符在第一用户设备(100)和第二用户设备(102)之间通信。
16、权利要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配置成从业务网络(112)请求虚拟标识符。
17、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配置成在业务网络(112)中建立所述虚拟标识符。
18、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配置成在业务网络(112)中建立所述多个虚拟标识符。
19、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网络(112)包括一组虚拟标识符,所述装置配置成将一个或多个标识符链接到第一用户设备(100)的第一特征标识符。
20、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配置成向业务网络(112)发送在第一通信设备(100)和第二通信设备(102)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该请求包含了第一用户设备(100)的虚拟标识符。
CNA2003801010763A 2002-10-09 2003-10-08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隐匿用户真实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7039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2102425.2 2002-10-09
EP20020102425 EP1408704A1 (en) 2002-10-09 2002-10-09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ncealing true identity of user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3917A true CN1703917A (zh) 2005-11-30

Family

ID=32011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801010763A Pending CN1703917A (zh) 2002-10-09 2003-10-08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隐匿用户真实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7627533B2 (zh)
EP (1) EP1408704A1 (zh)
JP (3) JP2006502639A (zh)
KR (1) KR100710124B1 (zh)
CN (1) CN1703917A (zh)
AU (1) AU2003268981A1 (zh)
BR (1) BR0315162A (zh)
RU (1) RU2357378C2 (zh)
TW (1) TWI293528B (zh)
WO (1) WO2004034713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883A (zh) * 2010-12-07 2012-07-11 亚马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与产品装运有关的隐私保护
CN102651718A (zh) * 2011-02-25 2012-08-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79861B (zh) * 2006-02-10 2015-09-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通信系统中使用不透明ue身份发送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92387A (zh) * 2016-04-22 2016-07-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方法及其设备
CN106161358A (zh) * 2015-04-01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联络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2651718B (zh) * 2011-02-25 2016-12-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16902B (zh) * 2012-09-28 2016-12-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连接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7005616A (zh) * 2015-07-14 2017-08-01 谷歌公司 用于向内容提供者提供呼叫场境的系统和方法
CN107483497A (zh) * 2017-09-22 2017-1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Ims网络中特定用户位置信息保护方法及其设备
CN109314661A (zh) * 2016-06-20 2019-02-05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系统
CN109587352A (zh) * 2017-09-29 2019-04-05 奥兰治 分派通信的方法
CN114697036A (zh) * 2020-12-29 2022-07-01 银联国际有限公司 电话号码访问方法及通信中介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20003A1 (en) * 2004-05-28 2005-1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database information retrieval method and apparatus
MX2007006149A (es) * 2004-11-24 2007-10-23 Talkplus Inc Sistema de telecomunicaciones controlado por usuario.
WO2006065025A1 (en) * 2004-12-13 2006-06-2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ip and session initi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06066510A1 (fr) * 2004-12-22 2006-06-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 et systeme de realisation d'un service un telephone plusieurs numeros
US8326288B2 (en) * 2005-01-11 2012-12-04 K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virtual mobile phone number
JP4480634B2 (ja) * 2005-06-24 2010-06-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セッション確立方法
KR100719432B1 (ko) 2005-09-23 2007-05-17 주식회사 엘지텔레콤 특정 발신자 표시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교환기 및 지능망서버의 동작 방법, 상기 방법을 채용한 교환기 및 지능망서버
US20070105531A1 (en) * 2005-11-04 2007-05-10 Ascenna Mobile, Inc. Dynamic Processing of Virtual Identitie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JP2009147399A (ja) * 2006-02-14 2009-07-02 Nec Corp 電話中継装置、電話中継方法、及び、電話中継用プログラム
EP1890470A1 (de) * 2006-08-18 2008-02-2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Vermitteln eines anonymen VoIP-Gespräch derart, dass sich aus den ausgetauschten IP-Paketen nicht die Gesprächsteilnehmer ermitteln lassen
GB2443889A (en) 2006-11-20 2008-05-21 Skype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GB0623622D0 (en) 2006-11-27 2007-01-03 Skype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028834A1 (de) * 2007-08-19 2009-02-25 Vodafone Holding GmbH Aufbau von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en im GSM zwischen Teilnehmern eines Chatraums wie "Second Life"
US9332408B2 (en) * 2012-05-07 2016-05-03 Movius Interactiv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 of a second line service to a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KR101117440B1 (ko) 2008-08-22 2012-03-09 주식회사 케이티 Ims 네트워크에서 가상번호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5027087B2 (ja) * 2008-10-07 2012-09-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管理サーバ、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方法、並びに、通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120066767A1 (en) * 2010-09-13 2012-03-1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with a service using a recipient identifier
EP2710776B1 (en) * 2011-05-16 2016-11-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onymous signalling
US8850595B2 (en) * 2012-07-05 2014-09-30 Reliance Communications, Inc. Private anonymous electronic messaging
US20150024717A1 (en) * 2013-07-17 2015-01-22 Flypsi, Inc. Method of a data channel telephone network system
HK1193318A2 (zh) * 2014-04-01 2014-09-12 Chaatz Ltd 種通信代理方法
CN107800893A (zh) * 2017-10-25 2018-03-13 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双呼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8904A (en) * 1992-10-09 1994-01-11 Gt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Method of verifying identification
JPH0831914B2 (ja) * 1993-03-15 1996-03-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発・着呼番号変換接続方式
FI108388B (fi) * 1997-09-01 2002-01-15 Nokia Corp Sõhk÷postiliikenne matkaviestinjõrjestelmõssõ
JP3445153B2 (ja) * 1998-06-04 2003-09-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話番号一時的使用装置及び方法
US7373655B1 (en) * 1998-12-22 2008-05-13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for securing inbound and outbound data packet flow in a computer network
US7249097B2 (en) * 1999-06-18 2007-07-24 Echarg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rdering goods, services, and content over an internetwork using a virtual payment account
AU6229000A (en) * 1999-07-26 2001-02-13 Iprivacy Llc Electronic purchase of goods ove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cluding physical delivery while securing private and personal information
ATE345002T1 (de) * 1999-09-24 2006-11-15 Citicorp Dev Ct In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für authentifizierten zugang zu einer mehrzahl von netzbetreibern durch eine einzige anmeldung
US7020685B1 (en) * 1999-10-08 2006-03-28 Openwave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ternet content to SMS-based wireless devices
JP2001195511A (ja) * 2000-01-05 2001-07-19 Ewanted Com Corp オンラインオークションの間、リスターの匿名性を図る方法
US6662014B1 (en) * 2000-02-04 2003-12-09 Sbc Properties, L.P. Location privacy manager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AU2001241609A1 (en) * 2000-02-23 2001-09-03 Capital One Financia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nonymous financial transactions
US7412422B2 (en) * 2000-03-23 2008-08-12 Dekel Shiloh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ng user identities and creating virtual users to enhance privacy o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30069857A1 (en) * 2000-10-23 2003-04-10 Junda Laurence E. Proxy system for customer confidentiality
US6968385B1 (en) * 2000-12-22 2005-11-22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miting web site access
US6950879B2 (en) * 2001-01-24 2005-09-27 Interland, Inc. Using virtual network address information during communications
JP2002261935A (ja) * 2001-03-05 2002-09-13 Casio Comput Co Ltd 電話番号配布システム及び電話番号配布装置
KR20010079183A (ko) * 2001-06-20 2001-08-22 국기호 고객 식별 전화번호 서비스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시스템
WO2002082792A1 (en) * 2001-04-03 2002-10-17 Polycube Co., Ltd Virtual telephone numer service method and system
US6944760B2 (en) * 2001-05-24 2005-09-13 Openwave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identities of mobile devices on a wireless network
US7366756B2 (en) * 2001-07-09 2008-04-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privacy of chat participants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9861B (zh) * 2006-02-10 2015-09-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通信系统中使用不透明ue身份发送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67883B (zh) * 2010-12-07 2018-02-02 亚马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增强与包裹装运有关的买方隐私的方法及系统
US9659271B2 (en) 2010-12-07 2017-05-2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otection of privacy in connection with shipment of products
CN102567883A (zh) * 2010-12-07 2012-07-11 亚马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与产品装运有关的隐私保护
CN102651718A (zh) * 2011-02-25 2012-08-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51718B (zh) * 2011-02-25 2016-12-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16902B (zh) * 2012-09-28 2016-12-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连接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6161358B (zh) * 2015-04-01 2020-02-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联络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161358A (zh) * 2015-04-01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联络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005616A (zh) * 2015-07-14 2017-08-01 谷歌公司 用于向内容提供者提供呼叫场境的系统和方法
CN107005616B (zh) * 2015-07-14 2020-03-06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向内容提供者提供呼叫场境的系统和方法
CN105792387A (zh) * 2016-04-22 2016-07-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方法及其设备
CN105792387B (zh) * 2016-04-22 2021-04-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方法及其设备
CN109314661A (zh) * 2016-06-20 2019-02-05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系统
CN107483497A (zh) * 2017-09-22 2017-1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Ims网络中特定用户位置信息保护方法及其设备
CN107483497B (zh) * 2017-09-22 2020-05-05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Ims网络中特定用户位置信息保护方法及其设备
CN109587352A (zh) * 2017-09-29 2019-04-05 奥兰治 分派通信的方法
CN109587352B (zh) * 2017-09-29 2022-06-21 奥兰治 分派通信的方法
CN114697036A (zh) * 2020-12-29 2022-07-01 银联国际有限公司 电话号码访问方法及通信中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27533B2 (en) 2009-12-01
USRE45485E1 (en) 2015-04-21
KR20050057638A (ko) 2005-06-16
US20040111376A1 (en) 2004-06-10
BR0315162A (pt) 2005-08-16
TW200406112A (en) 2004-04-16
JP2008167454A (ja) 2008-07-17
JP5357222B2 (ja) 2013-12-04
KR100710124B1 (ko) 2007-04-20
WO2004034713A1 (en) 2004-04-22
RU2357378C2 (ru) 2009-05-27
RU2005114026A (ru) 2005-10-10
JP2012044660A (ja) 2012-03-01
EP1408704A1 (en) 2004-04-14
TWI293528B (en) 2008-02-11
JP2006502639A (ja) 2006-01-19
AU2003268981A1 (en) 2004-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03917A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隐匿用户真实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US8400989B2 (en) Activating private access points for wireless networking
EP1221272B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tecting a user identifier
CN1144440C (zh) 认证方法、认证系统和网关设备
US8831578B2 (en) Managing multiple CLI identities
US9807563B2 (en) Transmission of location and directional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080285735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a call attempt triggered messaging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6000125B2 (ja) 選択的なメッセージサービスブロッキングに関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A2467516A1 (e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ivacy
CN101491119B (zh) 电子消息传递服务的家庭地带确定
US20060173612A1 (en) Method of distributing the location data of a mobile device
EP217955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entralized subscriber session state information
WO2021135602A1 (zh) 号码隐私保护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0514988C (zh) 主叫身份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
US20070177568A1 (en) Message system
US2006017274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scriber integrity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1903246B (zh) 高机动骨干通信系统用户嗅探方法
KR101212131B1 (ko) Sms를 이용한 주소 변경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FI113142B (fi) Nimipalvelin kohteiden paikannukseen
CN101662743B (zh) 一种短消息实现方法、系统及设备
JP2003333650A (ja) 個人情報保護システム、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個人情報保護方法
KR20060113075A (ko) 이동통신망에서의 스팸 전화 차단 시스템 및 방법
EA008702B1 (ru) Способ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анонимного обмена информацие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