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8334A - 具有多个信道的通信系统中的功率和位加载分配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个信道的通信系统中的功率和位加载分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8334A
CN1698334A CNA2004800003659A CN200480000365A CN1698334A CN 1698334 A CN1698334 A CN 1698334A CN A2004800003659 A CNA2004800003659 A CN A2004800003659A CN 200480000365 A CN200480000365 A CN 200480000365A CN 1698334 A CN1698334 A CN 1698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equence
data
error rat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03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奥拉沃·特克内恩
泊卓·帕萨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yj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698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8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7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form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4Concatenated codes
    • H04L1/0066Parallel concatenated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优化通过多个信道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传送数据的通信系统中的位加载和功率分配。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具有多个不同的调制字母表,从而提供一组可能的位加载序列的调制电路。所述通信系统还具有基于使差错率降至最小而确定关于每个位加载序列将分配的功率的电路,以及选择具有最小差错率的位加载序列的电路。

Description

具有多个信道的通信系统中的功率和位加载分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但不是排他地)涉及通过多个信道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传送数据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重要的是需要能够支持增大的数据速率的技术和系统。增大系统容量的一种途径是使用MIMO系统,MIMO系统由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组成。即,在包括一个用户的MIMO系统中,用户信号可分布在发射天线之间,并被发送给多个接收天线。于是,MIMO系统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发射端和在接收端,以某些方式组合数据,能够提高系统的整体质量(差错率-BER)或者容量(位速率)。
任意无线通信系统的中心特征之一是所谓的多路径衰减效应,它导致由于多路径信号而产生的构建性的和破坏性的干扰影响。即,发射的信号可形成多个二次信号,所述多个二次信号反射掉或者被某些介质,例如建筑物延迟,导致多个信号路径被产生和接收。
鉴于传统的单天线系统存在多路径衰减的缺点,MIMO系统使用随机衰减效应,通过提高频谱效率来提高信道的容量。通过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引入多个独立路径,能够减轻差的信道条件的影响,改善系统的所谓“分集”。
图1表示了一种典型的MIMO系统,它包括一个具有Nt个发射天线的发射机2和一个具有Nr个接收天线的接收机6,它们通过无线电信道4传送数据。发射机2被表示成包括一个接收将要发射的输入数据流8的编码单元12。编码单元12利用例如某些FEC(前向纠错)码对数据编码,从而减少由当通过无线电信道4发射时引入的噪声N0导致的错误。编码单元还可包括交织位,以便减轻由噪声数据的突发导致的问题的功能。
编码信号被发送给调制器14,在调制器14中,通过利用特定的调制字母表(alphabet),例如QPSK(正交移相键控)或QAM(正交调幅),编码位被转换成复数值调制符号。某些调制字母表更适合于不同地信道条件或系统要求。于是,自适应调制,即调制字母表变化的调制,在MIMO系统的衰减信道中特别有益。
调制信号被发送给加权单元16,加权单元16实现波束形成,并确定分配将由每个发射天线发射的功率的加权因子,如后更详细所述。
信号随后通过MIMO信道14,被发送给接收单元6,接收单元6具有相反的加权18、解调20和解码22功能,以便恢复发射的数据流。
在无线电接口上可能存在Nt*Nr个通信信道,每个信道具有它自己的信道特征,据此按照已知方式,利用已知的训练序列,可确定信道矩阵H。在一些其它标准中,训练序列被称为导频序列。就实施例来说,可使用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已知的任意数据序列。
利用诸如奇异值或特征值之类的数学运算,能够确定系统的特征模式,即在系统中存在多少独立的有效信道。独立的有效信道可被用于传送平行数据流,如图2中所示。即,发射机2和接收机6之间的MIMO信道4可被分离成多个平行的独立子信道(特征模式)。
图1的MIMO系统被表示成具有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利用SVD(奇异值分解),信道矩阵H可被分解成三个矩阵的乘积,如下所示:
H=UH∑V                                (1)
其中UH是Nt×Nt单式矩阵的复共轭,V是Nr×Nr单式矩阵,∑是除了主对角线具有min(Nt,Nr)个奇异值之外,其元素均为0的Nt×Nr矩阵。
另一方面,由HHH表示的信道相关矩阵可以是如下所示分解的特征值:
HHH=VHΛV                              (2)
其中Λ=∑2是在主对角线上,具有信道相关矩阵的Nt个特征值λi的对角矩阵。
波束形成是在MIMO系统中使用的另一种技术,它可在发射机或者在接收机天线使用,用于集中某些信道的能量。例如,通过根据它们的估计信道质量,对每个发射天线应用功率加权因子,能够整体优化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从而在具有可靠信道信息的MIMO系统中,例如具有可靠反馈的TDD(时分多路复用),或FDD(频分多路复用)中,可假定发射机2近乎完全地知晓H矩阵(即,特征值和特征矢量)和噪声功率谱密度N0。这种情况下,最佳策略是进行波束形成,以便建立最多min(Nt,Nr)个特征波束,如图2中所示,所述min(Nt,Nr)个特征波束是正交波束,彼此根本不干扰。
过去,所谓的注水技术被用于通过确定以加权因子的形式应用于每个特征模式的最佳功率,使系统容量达到最大。这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香农编码理论的理论限制,从而对于最大总容量来说,每个特征模式i具有由下式确定的功率加权因子Pi
P i = ( μ - N o Ws 2 λ i ) + - - - ( 3 )
这里WS是香农信道带宽,λi是H矩阵的第i种特征模式的特征值,μ是拉格朗日乘数(即水位),拉格朗日乘数应被选择成以致总功率不会被超过(即,∑iPi=P),并且其中Kuhn-Tucker边界条件确保没有波束被赋予负功率(即Pi>0)。
由于注水法(water filing)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更好的信道发送更多的信息,在注水法中,不仅更大的功率加权因子Pi被应用于更好的信道,而且所谓的“位加载”也是隐含的,因为更多的位将被分配给更强的信道。
尽管注水法不考虑系统容量,但是缺陷在于它没有考虑对可能使用的不同调制方法的性能(即差错率)的影响。一般来说,只有少数不同的符号调制可被使用,从而不是所有的位速率都是可能的。
相反,Hemanth Sampath和Arogyaswami Paulraj在他们的论文“Joint Transmit and Receive Optimization for High Data Rate WireIess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IEEE Proc.Asilomar 1999,Vol.1 page 215-219)中提出一种优化性能的已知方法,该论文作为参考包含于此。其原理是在每个特征模式上,传送指定的调制字母表,例如QPSK中的一个符号,并分配功率,从而使线性均方差度量(MSE)最小。这导致反向注水,因为较弱的特征模式被分配更多的功率,反之亦然。在高信噪比(SNR)区中,反向注水特别明显。
MSE的最小化意味着使符号检测中产生的错误最少(即,MMSE是最小均方差)。但是,符号检测错误并不直接转换成BER(差错率)。当不同的调制符号被用于不同的空间特征模式时,使总的符号错误最小化会导致次最佳的差错率。例如,如果16-QAM符号被用于第一特征模式λ1,QPSK符号被用于λ2,那么应用MSE最小化导致其中16-QAM符号中的错误可能以QPSK符号中的错误的形式出现的解决方案。由于符号中的位的数量不同,就BER来说,这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Anna Scaglion,Petre Stoica,Sergio Barbarossa,Georgios B.Giannakis和Hemanth Sampath在他们的论文“Optimal designs forspace-time linear precoders and decoders”(IEEE Transactions onSignal Processing,Vol.50,no.5,2002年5月)提出的另一参考文献论述了几种不同的优化方法。除了MMSE之外,他们设计了一种优化方法,对于所有符号使用特定的调制字母表的情况,该方法间接优化BER。这是不利的,因为如前所述,对于衰减信道来说,具有其中调制字母表变化的自适应调制通常是有益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过多个信道,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传送数据的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具有提供一组可能的位加载序列的多个字母表的调制电路;基于使差错率降至最小,确定关于每个位加载序列的功率分配的电路;选择具有最小差错率的位加载序列的电路。
最好,信道是从一个MIMO信道分解出来的多个独立逻辑信道。
另一方面,信道是从一个OFDM信道分解出来的多个独立逻辑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经过通信信道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多个调制字母表中识别一组可能的位加载序列;基于使差错率降至最小,确定关于每个位加载序列的功率分配;和选择具有最小差错率的位加载序列,并把所述功率分配应用于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经过通信信道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传送数据的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把所述通信信道分解成多个逻辑信道的电路;具有多个字母表的调制电路,每个字母表能够利用不同数量的位表示数据,从而对于固定的数据速率,识别一组位加载序列,所述一组位加载序列规定将被加载到每个逻辑信道上的位的数量;向每个逻辑信道分配功率加权,以使识别的每个位加载序列的差错率降至最小的电路;和选择具有最小差错率的位加载序列的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经过通信信道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把所述通信信道分解成多个逻辑信道的电路;在调制数据的多个字母表中进行选择,每个字母表能够利用不同数量的位表示数据;对于固定的数据速率,识别一组位加载序列,所述一组位加载序列规定将被加载到每个逻辑信道上的位的数量;向每个逻辑信道分配功率加权,以使识别的每个位加载序列的差错率降至最小;和选择具有最小差错率的位加载序列。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表示了可和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使用的MIMO系统;
图2表示了具体体现本发明的独立特征模式;和
图3表示了不同于奇偶校验位的系统位。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MIMO信道被分解成许多基本独立的逻辑信道,所述许多逻辑信道可被用于传送独立的数据流。
但是,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可以使用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广义地说,OFDM是把总的可用带宽分成多个子信道,所述多个子信道具有足够的频率间隔,以致它们不会干扰,从而在每个子信道上传送独立的数据流。这样,频率子载波(子信道)自动起频率特征模式,即基本独立的逻辑信道的作用,如同MIMO实施例的情况一样。通过使发射机的信道状态信息附属于这些逻辑信道的相关强度(即特征模式的特征值),能够通过这些信道实现位加载和/或功率分配。
虽然已说明了MIMO和OFDM实施例,不过应认识到也可使用具有多个同时可用的信道的其它实施例。原理在于这些信道可沿空间方向分离(多个独立天线→MIMO),沿频率方向分离(频分多路复用=FDM),沿时间方向分离(TDM);或者这些系统或其中信道可被分离的其它一些系统的任意组合。
考虑一组有限的离散调制字母表。借助这些字母表,以及指定的许多特征模式,存在把位载入到特征模式上的一组有限的可能方式。
一般来说,传送数据的位速率将根据信道条件和几个其它因素而变化。为了确定位速率,在TDD(时分双工)系统中,在发射机2进行粗略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计算;或者另一方面,在FDD(频分双工)系统中,在接收机6进行粗略的CQI计算,以便反馈给发射机。CQI考虑了特征值λi,并且可基于各种条件数,即特征值的不同比值。
根据CQI、QoS要求和/或用户的可能服务类别,发射机确定传送数据的位速率。存在与选择的位速率对应的一组固定的可能位加载序列。利用一些现有知识,还可进一步限制所述选择。例如,在强相关信道中,通常一种特征模式较强,剩余的特征模式较弱。于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把位加载到弱特征模式上的位加载序列可被自动丢弃。
至于CQI,应认识到存在表征信道(即MIMO或OFDM)的许多不同方式。最完整的一种方式应是指定所有特征值,但是当存在许多独立信道时,这会导致LUT(查寻表)非常大。例如,如果特征值被量化,以致它们均具有20个不同的CQI值,那么对于4×4天线MIMO来说,需要大小为204=160000的表格。于是,在备选实施例中,最好使用近似CQI。
在已确定固定位速率和有限数量的许可的位加载序列的情况下,必须确定每种特征模式上的最佳功率分配和位加载。
例如,考虑如图1中所示的MIMO系统,其中Nt=Nr=4,从而存在四种特征模式,把该组调制字母表取为16-QAM(4位),QPSK(2位)和“无传输”(0)。如果我们只限于具有总共8位的位加载序列,那么可能的位加载序列是
1)4,4,0,0
2)4,2,2,0
3)2,2,2,2
这里,特征模式按照降序排序,即,λ1≥λ2≥λ3≥λ4,从而更多的位被加载到较强的模式上。
对应与排序的特征模式λ1、λ2、λ3、λ4的是功率分配加权因子ω1、ω2、ω3、ω4。加权因子ωi被归一化,从而在不同的调制字母表中,每个发射位的平均功率Eb相同。从而,16-QAM调制符号理应具有2倍于QPSK调制符号的平均功率。这意味着对于所考虑的16-QAM/QPSK序列来说,存在功率约束条件:
∑bjωj=8                                      (9)
其中bj是加载在特征模式λj上的位的数量。这是确保具有不同功率分配的不同位加载序列的总发射功率相同的功率约束条件。
通过相对于ωi,找出差错率的最小值,能够得到最佳的功率分配,该最佳功率分配服从功率约束条件。
在由λi表征的信道中,QPSK符号的平均BER可被写成
P QPSK ( λ i ω i E b / N 0 ) = Q ( 2 λ i ω i E b / N 0 ) - - - ( 10 )
为了在功率约束条件ω12=2下,找出两个QPSK符号之间的最佳权重,得到PQPSK1ω1Eb/N0)+PQPSK2(2-ω1)Eb/N0)关于ω1的导数,并将其置为0。这给出下面的等式:
ω12=2
λ 1 ω i exp - 2 E b / N 0 λ 1 ω 1 = λ 2 ω 2 exp - 2 E b / N 0 λ 12 ω 2 - - - ( 11 )
这些等式不能被分析求解,但是实际上,它们可被近似成
λ1ω1=λ2ω2                                (12)
对于两个16-QAM符号来说,公式更复杂,但是相同的近似仍然精确。于是,当使具有相同符号的特征模式的接收SNR相等时,能够获得近乎最佳的BER。注意这种情况下,在高SNR值下,MMSE功率分配和BER最佳功率分配相同。
相反,对于非同类调制来说(即,当在位加载序列中使用不同的调制符号时),需要基于使总的BER最小化,确定功率分配。
在4,2,2,0BL序列中,ω1和ω2的比值应被确定成以致在最强的特征模式上传送的16-QAM符号具有与在特征模式λ2和λ3上传送的QPSK符号近似相同的平均性能。
根据这些原理,如下实现关于本例的位加载序列的近乎最佳的功率分配:
1)对于4,4,0,0BL序列,
ω 1 ω 2 = λ 1 λ 2 - - - ( 13 )
此外,功率约束条件(9)指示ω12=2。这直接给出
ω 1 = 2 λ 2 λ 1 + λ 2 , ω 2 = 2 λ 1 λ 1 + λ 2 - - - - ( 14 )
从而,平均BER为
P4400=P16QAM1ω1Eb/N0)
= P 16 QAM ( 2 λ 1 λ 2 λ 1 + λ 2 E b / N 0 ) - - - ( 15 )
2)对于4,2,2,0BL序列,求解具有相同的位数的两个中间特征模式的权重:
ω 2 ω 3 = λ 3 λ 2 - - - ( 16 )
从而,在特征模式λ2和λ3上传送的QPSK符号的BER相同。现在功率约束条件(9)指示
2 ω 1 + ( 1 + λ 2 λ 3 ) ω 2 = 4 - - - ( 17 )
通过在功率约束条件(17)下,相对于ω1和ω2,使
P16QAM1ω1Eb/N0)+PQPSK2ω2Eb/N0)             (18)
最小化,能够得到16-QAM符号和QPSK符号之间的最佳功率分配。由于16-QAM符号的平均BER远比QPSK的平均BER复杂,
P 16 QAM ( E b / N 0 ) = 3 4 Q ( 2 5 E b / N 0 ) + 1 2 Q ( 6 5 E b / N 0 ) - 1 4 Q ( 10 5 E b / N 0 ) - - - ( 19 )
因此,关于最小化问题的分析求解变得不太实际。
通过省略(19)中的后两项,并得到(18)的导数的零值,能够获得在高SNR下有效的近似解答,所述近似解答服务(17)。从而,省略右手侧的最后对数(即,项P ),求解
2 λ 2 λ 3 ( 2 - ω 1 ) λ 2 + λ 3 E b / N 0 - 2 5 λ 1 ω 1 E b / N 0 = ln 2 10 3 + 1 2 ln λ 2 λ 1 + ln 2 λ 13 ( λ 2 + λ 3 ) + 1 2 ln ω 1 ( λ 2 + λ 3 ) 2 λ 3 ( 2 - ω 1 ) - - - ( 20 )
或其线性化形式就足够了。可用数字证明线性化形式,或者甚至把右手侧设置成0,都能给出最佳解答的很好近似。
从而,平均BER为
P 4220 = 1 2 P 16 QAM ( λ 1 ω 1 E b / N 0 ) + 1 2 P QPSK ( λ 2 ω 2 E b / N 0 ) - - - ( 21 )
其中关于λj,上面求解了ω1、ω2
3)对于2,2,2,2BL序列,
λ1ω1=λ2ω2=λ3ω3=λ4ω4                       (22)
服从功率约束条件∑ωj=4。现在最佳权重为
ωj=s/λj                                           (23)
其中
s = 4 λ 1 λ 2 λ 3 λ 4 λ 1 λ 2 λ 3 + λ 1 λ 2 λ 4 + λ 1 λ 3 λ 4 + λ 2 λ 3 λ 4 - - - ( 24 )
平均BER为:
P2222=PQPSK1ω1Eb/N0)                            (25)
在确定所有可能的位加载序列的最佳功率分配之后,选择具有最佳性能的序列(即,具有最低BER的位加载序列)。
从而,位加载序列的选择取决于由特征模式λ1、λ2、λ3、λ4表征的信道。在我们的例子中,选择具有P4400,P4220,P2222中的最小BER的位加载序列,并利用关于具有最低BER的相关位加载序列计算的最佳功率分配权重,据此传送位。
对于缓慢移动的移动站用户,可逐帧地进行功率分配和位加载。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用相当复杂的计算来确定最佳功率分配和位加载。
但是,一些计算的线性近似给出很好的结果,即使反馈信道状态信息不完全,也能够被使用。
对于较快移动的移动用户,由于逐个时隙(或者逐个OFDM帧)地要求信道的重新分配,因此复杂性成为一个问题。对于实际应用来说,可构建其中收集关于指定信道条件的最佳位加载和功率分配信息的查寻表。
所公开的功率分配和位加载方法可以和任意一组调制字母表,尤其是和具有或不具有位/符号/坐标交织的任意串联信道代码一起使用。可根据可能的信道代码,优化位加载和功率分配。迄今描述的功率分配和位加载没有区分位加载序列中的各个位,因为所有位被同样处理。如果不存在信道代码,或者如果信道代码应用于最大似然性(ML)解码,那么这是最佳的;例如,具有维特比解码的卷积码。
但是,具有接近香农极限性能的现代代码,例如turbo、LDPC和zigzag代码应用迭代解码,迭代解码在算法上非常不同于ML,尽管达到接近ML的性能。迭代解码按照不同的方式处理不同的位。已知与奇偶校验位相比,系统位的错误影响性能更大。于是,备选实施例通过对位进行区分,并据此对它们进行处理,优化了功率分配和位加载。
例如,图3表示了其中把系统位32和奇偶校验位34区别开的实施例。参见图1,编码单元12将把奇偶校验位34加入系统位32中,系统位32包括多块待传送的数据流8。接收机6具有把实际的系统位32和奇偶校验位34区别开的功能。
例如,考虑和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相关的比率3/4的turbo码。3/4的位是系统位,1/4的位是奇偶校验位。在该例子中,这意味着在加载的8位中,两位是奇偶校验位。这些位最好应被映射到较弱特征模式中的QPSK符号,或者映射到16-QAM符号的最低有效位。对于本例中的每个位加载序列,这可以如下求解:
1.对于4,4,0,0位加载序列,奇偶校验位被载入加载到较弱特征模式λ2上的(16-QAM符号的)4位的最低有效位中。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在4,4,0,0情况下,关于奇偶校验位的功率分配可被减小,以致λ2上的最高有效位的平均性能等于λ1上的所有位(即最强特征模式上的16-QAM符号)的平均性能。
2.对于4,2,2,0位加载序列,在λ3上的QPSK符号中传送奇偶校验位,关于该符号的功率分配被减小。在另一实施例中,在λ1上的16-QAM符号的最低有效位上传送奇偶校验位,并进行功率分配,以致所有系统位32的平均性能(BER)近似相等。在16-QAM的最低有效位上传送奇偶校验位的情况下,该16-QAM中的最高有效位起具有归因于奇偶校验位的附加噪声的QPSK符号的作用。从而,在三个QPSK符号上有效地传送系统位。等式(12)陈述了把功率分配到QPSK符号上的近似BER最佳时期是当每个符号中的位的BEG相同时。从而,所有系统位(不管是映射到最高有效16-QAM还是映射QPSK)的预期BER应大约相同。特征值扩展(即,各个特征模式的强度之间的幅度差)将确定在任意时刻,哪个实施例更适合于该系统。
3.对于2,2,2,2位加载序列,在λ4上的QPSK符号上传送奇偶校验位34,关于该符号的功率分配再次被减小。
对于上述每个序列,确定许多不同的位加载和功率分配方式,以便映射编码(系统和奇偶校验)位。这些序列中的每一个都导致关于系统位的特定差错率(BERS)和关于奇偶校验位的差错率(BERP)。于是,编码位(解码之后)的BER可被近似成BERS和BERP的函数。选择提供最小编码BER的位加载和功率分配序列。通过利用查寻表,可简化这种决定。
应认识到与发射部件2和接收部件6相关的编码、调制和加权功能不必由如图1中所示的单个单元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用在具有位于一端的多个发射机和位于另一端的多个接收机的任意适当无线系统中。发射机可由单个天线形成,或者每个发射机可由一排天线形成。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和与信道状态有关的反馈信息一起使用。利用反馈信道,反馈信息可由接收机提供给发射机。可应用现有技术的任意反馈方法,包括相位,振幅,特征值,长期(相关),扰动或差动反馈。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和任意标准或任意接入方法,例如码分多址、频分多址、时分多址、正交频分多址或者任意其它扩频技术以及它们的组合一起使用。
可在蜂窝通信网络中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蜂窝通信网络中,网络覆盖的范围被分成多个小区或者小区区段。一般来说,每个小区或小区区段由一个基站服务,基站被安排成通过空中接口(例如利用射频)与相应小区中的用户设备通信。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机,移动站,个人数字助手,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等。任意多用户调度方法可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使用,以便在多个用户之间划分资源(时间,频率,扩展码等)。
发射机可以是基站或用户设备,同样,接收机可以是基站或用户设备。
这里还要指出的是虽然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例证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由附加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公开的解决方案做出多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21)

1、一种通过多个信道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传送数据的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具有用于提供一组可能的位加载序列的多个字母表的调制电路;
基于使差错率实现最小而确定每个位加载序列的功率分配的电路;
选择具有最小差错率的位加载序列的电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信道是从MIMO信道分解出来的多个独立逻辑信道。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信道是从OFDM信道分解出来的多个独立逻辑信道。
4、按照前述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每个调制字母表能够利用不同数量的位表示数据。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对于固定的数据速率,识别出这样的一组可能的位加载序列,即所述可能的位加载序列组用于指定将被加载到每个信道上的位的数量。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根据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选择所述固定数据速率。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中在发射机中计算信道质量指示符。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接收机中计算信道质量指示符。
9、按照前述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确定的功率分配向每个信道提供功率权重。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相同的调制字母表被用于两个或更多的逻辑信道,那么较大的功率权重被分配给较弱的逻辑信道。
11、按照前述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用于传送数据的功率分配是与所选择的位加载序列相对应的功率分配。
12、按照前述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发射机具有多个发射天线。
13、按照前述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接收机具有多个接收天线。
14、按照前述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将奇偶校验位加入系统位中,并区别这些位的编码电路。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最弱的信道上传送所述奇偶校验位。
16、按照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系统,其中对于在至少两个信道上具有相同字母表的位加载序列,在最弱的信道上传送所述奇偶校验位,并降低功率分配。
17、按照权利要求14、15或16所述的系统,其中对于在信道上具有不同字母表的位加载序列,在用于最强信道上的调制字母表的最低有效位中传送所述奇偶校验位。
18、一种用于经过通信信道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多个调制字母表中识别一组可能的位加载序列;
基于使差错率实现最小而确定每个位加载序列的功率分配;和
选择具有最小差错率的位加载序列,并将所述功率分配应用于信道。
19、一种用于经过通信信道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传送数据的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将所述通信信道分解成多个逻辑信道的电路;
具有多个字母表的调制电路,每个所述字母表能够利用不同数量的位来表示数据,从而对于固定的数据速率,识别出这样的一组位加载序列,即所述位加载序列组用于指定将被加载到每个逻辑信道上的位的数量;
向每个逻辑信道分配功率权重,以使每个所识别的位加载序列的差错率降至最小的电路;和
选择具有最小差错率的位加载序列的电路。
20、一种用于经过通信信道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通信信道分解成多个逻辑信道;
从用于调制数据的多个字母表中进行选择,其中每个字母表能够利用不同数量的位表示数据;
对于固定的数据速率,识别出一组位加载序列,所述位加载序列组用于指定将被加载到每个逻辑信道上的位的数量;
向每个逻辑信道分配功率权重,以使每个所识别的位加载序列的差错率降至最小;和
选择具有最小差错率的位加载序列。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被传送的数据包括系统位和奇偶校验位,其中所述奇偶校验位优选地被加载到较弱的逻辑信道上。
CNA2004800003659A 2003-02-28 2004-02-24 具有多个信道的通信系统中的功率和位加载分配 Pending CN16983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5032803P 2003-02-28 2003-02-28
US60/450,328 2003-0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8334A true CN1698334A (zh) 2005-11-16

Family

ID=32927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003659A Pending CN1698334A (zh) 2003-02-28 2004-02-24 具有多个信道的通信系统中的功率和位加载分配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171359A1 (zh)
EP (1) EP1597886A1 (zh)
JP (1) JP4070788B2 (zh)
KR (1) KR100779734B1 (zh)
CN (1) CN1698334A (zh)
AU (1) AU2004214706A1 (zh)
CA (1) CA2497392A1 (zh)
WO (1) WO200407777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431A (zh) * 2010-07-08 2010-12-01 山东大学 一种用于ofdm动态资源分配的动态边界约束方法
CN101375527B (zh) * 2006-01-18 2014-04-23 英特尔公司 通信设备、方法和系统
CN102301803B (zh) * 2009-02-03 2014-11-05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N101395833B (zh) * 2006-03-03 2015-10-1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发射机及其中的分配资源的方法
CN105191271A (zh) * 2013-05-05 2015-12-23 领特德国公司 用于从分配点进行数据传输的低功率模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0906A (zh) * 2003-08-27 2007-01-03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多重使用者正交分频多任务系统的实时服务的次载波及位分配
US7564820B2 (en) * 2003-11-21 2009-07-2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scheduling
US7599443B2 (en) 2004-09-13 2009-10-0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balance maximum information rate with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MIMO system
US7609780B2 (en) * 2004-09-30 2009-10-2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equential closed loop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US7577209B2 (en) * 2004-09-30 2009-08-18 Intel Corporation Deterministic spatial power allocation and bit loading for closed loop MIMO
US7545875B2 (en) 2004-11-03 2009-06-09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ace-time-frequency coding in a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system
JP4589711B2 (ja) * 2004-12-14 2010-12-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4464836B2 (ja) 2005-01-14 2010-05-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マルチアンテナ通信装置の通信方法及びマルチアンテナ通信装置
WO2006083233A1 (en) * 2005-02-03 2006-08-10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method for receiving data, transmitter, receiver,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US7742444B2 (en) 2005-03-15 2010-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other sector information combining for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85871B2 (en) * 2005-04-21 2011-12-27 Broadcom Corporation Adaptive modulation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optional beamforming
US8750908B2 (en) 2005-06-16 2014-06-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ick paging channel with reduced probability of missed page
US9055552B2 (en) 2005-06-16 2015-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ick paging channel with reduced probability of missed page
KR100972806B1 (ko) 2005-09-29 2010-07-29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Mimo 빔형성 기반의 단일 반송파 주파수 분할 다중접속 시스템
US8923211B2 (en) 2005-10-27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ocessing an access grant blo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90207790A1 (en) 2005-10-27 2009-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tuneawaystatus in an open st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72514B2 (ja) 2005-10-31 2011-09-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上りリンクの送信パラメータを決定する装置
US7965649B2 (en) * 2005-11-04 2011-06-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eedback of subcarrier quality estimation in an OFDM/OFDMA system
US7586990B2 (en) * 2005-11-22 2009-09-0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subcarriers to subscriber devices
US7702353B2 (en) * 2005-12-27 2010-04-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Transmit power allocation in a distributed MIMO system
CA2862386A1 (en) * 2006-02-03 2007-08-1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based resource determination and allocation apparatus and procedure in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evolution and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s
JP4752602B2 (ja) * 2006-05-15 2011-08-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Mimo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mimo無線通信装置
KR100766322B1 (ko) * 2006-06-01 2007-10-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에서의 송신기 및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JP5160305B2 (ja) * 2008-05-28 2013-03-1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空間・周波数分割多元接続装置および空間・周波数分割多元接続方法
CN102035773B (zh) * 2009-09-25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系统中的上行突发脉冲形成方法及装置
EP2701327B1 (en) * 2011-04-19 2024-05-29 Sun Patent Trust Pre-coding method and pre-coding device
TWI540888B (zh) 2014-06-04 2016-07-01 國立中山大學 可調式視訊傳輸於多輸入多輸出系統的功率分配方法
US9379791B2 (en) * 2014-08-01 2016-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ip to chip and intrachip communication
US9319113B2 (en) 2014-09-19 2016-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mplified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chemes for interchip and intrachip communications
CN107113036B (zh) 2014-12-15 2020-10-0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mimo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KR20240046185A (ko) * 2021-08-03 2024-04-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연합학습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10115B2 (ja) * 1994-05-20 2005-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6085106A (en) * 1997-07-29 2000-07-0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Forward link power control in a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system
US6084917A (en) * 1997-12-16 2000-07-04 Integrated Telecom Express Circuit for configuring and dynamically adapting data and energy parameters in a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075821A (en) * 1997-12-16 2000-06-13 Integrated Telecom Express Method of configuring and dynamically adapting data and energy parameters in a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0335916B1 (ko) * 1999-12-10 2002-05-10 이계안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변속 제어 방법
US6393052B2 (en) * 2000-02-17 2002-05-21 At&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near end cross talk due to discrete multi-tone transmission in cable binders
EP1746850B1 (en) * 2000-08-03 2009-10-2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universal transmitter system
US7110378B2 (en) * 2000-10-03 2006-09-19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Channel aware optimal space-time signa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ver wideband multipath channels
US7133459B2 (en) * 2001-05-01 2006-11-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pace-time transmit diversity
US6925131B2 (en) * 2001-08-03 2005-08-0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etermining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uses multi-element antenna
KR100703295B1 (ko) * 2001-08-18 2007-04-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어레이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20050039726A (ko) * 2001-11-05 2005-04-29 노키아 코포레이션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해 부분적으로 채우는 블록 인터리버
KR100810350B1 (ko) * 2002-01-07 2008-03-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어레이를 포함하는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다양한 채널상태에 따른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7145956B2 (en) * 2002-06-27 2006-12-05 Smart Link Ltd. Method for achieving a target bit rate in a multi-carrier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460876B2 (en) * 2002-12-30 2008-12-02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transmitted power control scheme
KR20050050322A (ko) * 2003-11-25 2005-05-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주파수다중화방식의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적응변조 방법
KR101050603B1 (ko) * 2004-06-23 2011-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안테나를 이용한 패킷 데이터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5527B (zh) * 2006-01-18 2014-04-23 英特尔公司 通信设备、方法和系统
CN101395833B (zh) * 2006-03-03 2015-10-1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发射机及其中的分配资源的方法
CN102301803B (zh) * 2009-02-03 2014-11-05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N101902431A (zh) * 2010-07-08 2010-12-01 山东大学 一种用于ofdm动态资源分配的动态边界约束方法
CN101902431B (zh) * 2010-07-08 2012-11-21 山东大学 一种用于ofdm动态资源分配的动态边界约束方法
CN105191271A (zh) * 2013-05-05 2015-12-23 领特德国公司 用于从分配点进行数据传输的低功率模式
CN105191271B (zh) * 2013-05-05 2018-01-23 领特德国公司 用于从分配点进行数据传输的低功率模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070788B2 (ja) 2008-04-02
CA2497392A1 (en) 2004-09-10
JP2006513675A (ja) 2006-04-20
KR100779734B1 (ko) 2007-11-26
US20040171359A1 (en) 2004-09-02
EP1597886A1 (en) 2005-11-23
WO2004077778A1 (en) 2004-09-10
KR20050016698A (ko) 2005-02-21
AU2004214706A1 (en) 200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8334A (zh) 具有多个信道的通信系统中的功率和位加载分配
US202202317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RU2419993C2 (ru) Способ выбора демодулятора mimo-ofdm в зависимости от формата пакета
CN1281004C (zh) 控制多输入、多输出通信信道的收发器中的方法和系统
CN100340077C (zh) 多天线无线传输系统中信道环境自适应传输方法
US675118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for transmission in a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selective channel transmission
CN1299439C (zh) 用于使用供电电网的多用户ofdm数字传输系统的通信优化方法
EP311160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ultiuser downlink cellular system
US8094625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IMO-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386836B2 (ja) 固有モード毎に適用される選択的チャネル反転を備えたコード化mimoシステム
JP5078610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EP1813043B1 (en) Method for adaptive interleav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feedback
CN1898930A (zh) 多载波mimo系统的速率选择
CN1692596A (zh) 通信系统
CN1943152A (zh) 用于具有自适应发射和反馈的多载波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WO2003052983A1 (en) Multi-carrier variable mode method and system
CN1886899A (zh) 具有选择分集的连续干扰消除接收机处理
EP1878145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bining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and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CN1647436A (zh) 动态地优化无线发射信息的发射模式的系统和方法
KR20050119590A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채널 품질 정보 피드백 장치 및 방법
CN10234203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质量数据的传送
CN1768497A (zh) 基站装置和通信方法
JP5159639B2 (ja)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マッピング方法
JP5487090B2 (ja) 無線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CN1860693A (zh) 用于多天线通信系统的频率选择性发射信号加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