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7617A - 背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7617A
CN1697617A CNA2004800001297A CN200480000129A CN1697617A CN 1697617 A CN1697617 A CN 1697617A CN A2004800001297 A CNA2004800001297 A CN A2004800001297A CN 200480000129 A CN200480000129 A CN 200480000129A CN 1697617 A CN1697617 A CN 1697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board
shoulder belt
shoulder
waist protector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01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76184C (zh
Inventor
金钟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kelay Fouca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che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che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cheo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97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7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618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6184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4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 A45F3/08Carrying-frames; Frames combined with sa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4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 A45F2003/045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and one additional strap around the waist

Landscapes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伏装置,所述背伏装置用于当使用者穿戴带和腰带时背部安装由筒紧固带紧固到所述背伏装置的压缩空气筒。所述背伏装置包括背板(100),所述背板具有支撑压缩空气筒(50)的支撑钩(105);用于连接到背板(100)以围绕其中心向上和向下转动的肩肩带支撑件(130);在所述肩肩带支撑件(130)的背部连接到所述背板(100)从而覆盖和保护使用者腰部的后部的腰保护器(120);以及用于可转动地将所述肩肩带支撑件(130)和所述腰保护器(120)支撑在所述背板(100)上的转动单元。所述腰保护器和所述肩带支撑件独立于所述背板由转动单元移动,从而允许用户作业,而没有腰带或带施加应力。

Description

背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用于背部安装某物的背伏装置(backpack,背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方便地背部安装压缩空气筒的背伏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背部安装压缩空气筒的背伏装置(backpack,背包)包括扁平的背板,所述背板具有与其一体形成为单个结构的肩带、腰带和筒紧固带。为了利用这种背伏装置背部安装压缩空气筒,压缩空气筒利用筒紧固带紧固到背板,然后使用者通过将两个肩带戴在肩上并且将腰带围绕腰穿上而背部安装压缩空气筒。
如图1中所示,传统的背伏装置包括背板10,背板具有连接到背板10的肩带30和具有带扣24的腰带20,压缩空气筒50以垂直位置紧固到背板10。
肩带锁定孔11形成在背板10的上部。每一个肩带30的上端穿过每一个肩带锁定孔11并且沿线S缝制,由此连接到锁定孔11。筒紧固带40连接到背板10的中部,以将压缩空气筒50紧固到背板10。在其两端具有带扣22的背带21连接到背板10的下部,并且围绕用户腰部的背部穿戴,腰带20连接到带扣22。
在该背伏装置中,背带21插入形成在背板10两侧的背带穿孔11a中,背带穿孔11a的中部放置在背板10上,如图中虚线所示。每一个肩带30的下端沿另一个缝制线S缝制,以连接到具有带扣22的背带21的外侧部分的每一个。
由于肩带30的下端分别沿水平缝制线S缝制到背带21的外侧部分,因此肩带30的下端平行于背带21长度方向的轴线放置。
肩带30的下端如上所述沿缝制线S缝制到背带21。从而,肩带30与背带21成一体,而且背板10与肩带30和背带21一体形成为单个结构。
一对支撑钩12设置在背板10下部的中心上并且支撑具有调节器56的气筒50的颈部。与背板10分开生产的L形金属支撑框架15通过螺栓连接工艺安装到背板10的下端。由于支撑框架15,用户在穿戴肩带30时可以将背板10支撑在支撑表面上。
指示用户位置的闪光灯13在一对支撑钩12的相对侧设置在背板10上。其中保持电池以供给闪光灯13电的电池盒14在接近闪光灯13的位置设置在背板10的背面的下部上。
图中,标号55表示连接到压缩空气筒50的调节器56的空气软管。
为了利用上述背伏装置背部安装压缩空气筒50,压缩空气筒50以上下位置放置在背板10上,筒50的颈部由支撑钩12支撑。然后,筒50通过筒紧固带40紧固到背板10。
在将背板10放置在支撑框架15上之后,用户通过穿戴肩带30和腰带20背部安装压缩空气筒50。
然而,当在背部上具有传统的背伏装置的用户弯曲上体到左或右侧时,整体成单个结构的背带21、腰带20、肩带30和背板10与用户身体的弯曲运动一起移动。从而,压缩空气筒50沿与用户上体相同的方向并且以与用户上体相同的角度倾斜。
由于压缩空气筒50的倾斜,筒50的重心偏移,使用户容易沿气筒50倾斜的方向跌倒。
特别是当背伏装置的用户是消防人员并且由于压缩空气筒50重心的改变跌倒在火场时,用户将遭遇不幸。
此外,在传统的背伏装置中,肩带30连接到背带21,以形成整体结构。由此,当具有背伏装置的用户举起手臂时,背带21拉紧肩带30。从而,肩带30按压用户的肩部。因此,具有背伏装置的用户当使用手臂时由于背带21和肩带30引起的约束而不方便。
此外,由于电池盒14放置在背板10的背面上,因此当需要将电池更换为新电池时,用户必须移去背伏装置。从而,将电池更换为新电池不方便并且当更换电池时必须花费过多的时间。
此外,支撑背板10的支撑框架15形状为倾斜结构,当背上具有背伏装置的用户围绕一个地方移动时,该结构容易卡在诸如钢筋的凸出物体上。而且支撑框架15由钢铁制成,由此导致背伏装置的重量增加。
当在消防人员救火的情况下背伏装置的支撑框架15卡在凸出物体上时,消防人员必须将支撑框架15从凸出物体上释放下来,由此延迟了灭火工作。此外,由于会容易卡在凸出物体上的支撑框架15,消防队员在火场迅速逃离危险时会具有困难。
此外,由于支撑框架15与背板10单独生产,因此支撑框架15必须通过另外的过程连接到背板10,该过程增加了生产背板所需要的时间。
在背板生产过程期间过多的时间消耗导致被生产的背板的数量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考虑到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伏装置,其中腰带和肩带独立于背板移动,肩带独立于腰带移动,并且穿戴在用户上的腰带和肩带的倾角(沿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方向可移动的角度)能够根据需要自由调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背伏装置,其中电池盒的位置从传统的位置改变,由此允许容易更换电池,并且该背伏装置被生产而没有传统的将支撑框架连接到背板的过程,以及其中支撑框架的结构改变为防止支撑框架卡在凸出物体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伏装置,所述背伏装置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在其上部保持肩带的一端并且在其中部的两侧保持筒紧固带,并且包括一对支撑钩,所述支撑钩从所述背板的下部突出,同时彼此相间隔开以在其上支撑所述压缩空气筒;肩带支撑件,所述肩带支撑件在其相对臂保持所述肩带的另一端并且连接到所述背板背面的下部以围绕其中心向上和向下转动,并且所述肩带支撑件的所述相对臂沿相对方向水平纵向延伸;腰保护器,所述腰保护器呈板状并且在所述肩带支撑件背面的位置连接到所述背板,从而所述腰保护器的两端围绕所述腰保护器的中心向上和向下转动,并且所述腰带的端部连接到所述腰保护器的端部,从而所述腰保护器覆盖和保护使用者腰部的背面;以及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用于可转动地将所述肩带支撑件和所述腰保护器支撑在所述背板上。
所述转动单元可以包括:铰链轴,所述铰链轴从所述腰保护器的中心伸出并且依次穿过所述肩带支撑件的中心和所述背板下部的中心,由此用作用于所述腰保护器和所述肩带支撑件的转动轴;铰链轴盖,所述铰链轴盖在所述背板前面的位置安装到所述铰链轴,以可转动地将所述铰链轴连接到所述背板;以及将所述铰链轴盖锁定到所述铰链轴的锁定件。
从而,背板的腰带和肩带围绕铰链轴与所述背板分开地操作,而且腰带和肩带单独操作,从而使用者自由作业,而不被腰带或肩带限制或压迫。
所述转动单元还可以包括用于引导所述肩带支撑件转动的转动引导装置。所述转动引导装置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肩带支撑件的所述纵向长方形板和所述背板中的每一个的两侧的纵向引导孔;以及穿过所述纵向引导孔的带有凸缘的杆状凸起,而板状或环状锁定件安装到所述肩带有凸缘的杆状凸起中的每一个的端部,从而所述肩带有凸缘的杆状凸起在所述肩带支撑件转动期间在所述纵向引导孔中移动。
凸起和锁定件可以分别包括在其端部带有凸缘的环形螺母以及利用锁定螺钉安装到环形螺母的端部的垫圈状盖子。作为选择,凸起和锁定件可以包括具有对应于凸缘的头部和在其端部上的螺纹的带销螺栓和紧固到带销螺栓的端部的螺母。作为进一步的选择,凸起和锁定件可以分别包括在其一端具有凸缘在其另一端具有环状配合槽的销以及配合在形成在所述销的端部上的配合槽上的卡环。
所述转动单元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腰保护器的转动角度的转角控制装置。所述转角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呈长方形并且安装到所述铰链轴端部的所述铰链轴盖;以及倾斜凸起,所述倾斜凸起在所述铰链轴盖的相对侧形成在所述背板上,以在所述铰链轴盖转动期间停止所述铰链轴盖,由此使所述腰保护器在所述凸起的倾斜角度确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所述背伏装置还可以包括:升起组件,所述升起组件在所述背板上垂直移动所述腰保护器,同时在所述背板上滑动所述保护器。
所述升起组件可以包括:引导凸台,所述引导凸台从所述腰保护器伸出并朝向所述转动单元,从而在所述腰保护器垂直运动期间与所述腰保护器一起垂直移动,垂直狭槽形成在所述引导凸台的前面上;紧密放置在所述引导凸台的后面上的升起引导件;引导凸起,所述引导凸起从所述升起引导件伸出以穿过所述引导凸台的所述垂直狭槽,并且在其端部连接到所述转动单元,从而引导所述引导凸台垂直运动;以及用于将所述升起引导件的所述引导凸起安装到所述转动单元的锁定件。
所述升起组件还可以包括:用于在所述腰保护器向前和向后运动期间倾斜所述腰保护器的倾斜装置。
所述倾斜装置可以包括:具有斜面以限定三角形截面的升起引导件;以及引导环件,所述引导环件具有对应于所述升起引导件的三角形截面并且配合在所述升起引导件的引导凸起上并紧密放置在所述引导凸台的前面上,从而所述升起引导件和所述引导环件执行上下移动,同时由其具有所述斜面的凸起部分支撑所述引导凸台。
所述背伏装置还可以包括:抗摩擦件,所述抗摩擦件呈环状并且在所述引导凸台和所述升起引导件之间的位置配合在所述升起引导件的所述引导凸起上,从而防止所述引导凸台与所述升起引导件直接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描述传统背伏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背伏装置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背板的主视图;
图5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肩带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6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腰保护器的主视图;
图7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腰保护器的部分的沿图6中的线A-A′的剖视图;
图8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腰保护器的操作的主视图;
图9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肩带支撑件的操作的主视图;
图10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的透视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背伏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图11中所示的背板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1中所示的肩带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1中所示的腰保护器的主视图;
图16是沿图15中的线B-B′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5中所示的上升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8是描述图11中所示的背板、肩带支撑件和腰保护器的连接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19是描述图11中所示的肩带支撑件使用状态的视图;
图20是描述图11中所示的腰保护器在转动运动中的状态的视图;
图21是描述图11中所示的腰保护器在升起和下降运动中的状态的视图;以及
图22是描述图11中所示的腰保护器在向前和向后移动运动中的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背伏装置。在下面的描述中,传统的背伏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背伏装置的共同的部件将采用相同的标号。
在附图中,图2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的透视图。图3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背伏装置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背板的主视图。
图5是图2中所示的肩带支撑件的主视图。图6是图2中所示的腰保护器的主视图。图7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腰保护器的部分的沿图6中的线A-A′的剖视图。
图8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腰保护器的操作的主视图。图9是描述图2中所示的肩带支撑件的操作的主视图。图10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2和3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包括背板100。肩带锁定孔102形成在背板100的上部,并且支撑穿过每一个锁定孔11的每一个肩带30的端部。带支撑孔103形成在背板100中部的两侧,筒紧固带40依次穿过孔103,由此被支撑。筒紧固带40由此将压缩空气筒50紧固到背板,同时紧密地穿过筒50的外表面。一对支撑钩105设置在背板100的下部上。彼此相间隔的支撑钩105从背板100伸出,以在其上支撑通过筒紧固带40紧固在背板100上的压缩空气筒50。
在背伏装置中,具有肩带锁定孔102的背板100的上部呈三角形,凸出部分在其相对侧,如图中所示。肩带锁定孔102分别形成在背板100三角形上部的凸出部分上。上述背板100上部的特定三角形根据下面的考虑设计。即当两个肩带锁定孔102彼此间隔很大的距离时,连接到肩带锁定孔102的肩带30能够围绕背部安装背伏装置100的使用者的肩部紧密放置。
如果背板100在其上部不具有这种凸出部分,肩带30的上部围绕使用者颈部的后部紧密地放置,同时形成V形结构,由此强烈地拉伸使用者颈部的后部。在上述状态下,由于肩带30的上部使用者受到高度的应力,以至感觉颈部的后部剧痛。
然而,当肩带30的上部围绕使用者的肩部而不是使用者颈部的后部放置时,肩带30沿垂直方向向下按压使用者的肩部。从而,肩带30施加在使用者上的压力均匀分布,使使用者免受剧烈的压力。
如图2和3中所示,背板100还包括设置在背板100下部的相对侧以指示使用者位置的两个闪光灯104;以及保护板140,该保护板140如图2中所示具有预定的宽度并且如图10中所示从背板100的下端向下延伸,同时在其下部弯曲以从背板100向前凸出。保护板140保护紧固到背板100并且其端部朝向板140的压缩空气筒50的端部。
保护板140优选包括一体地沿保护板140的向前弯曲部分的相对侧边缘延伸以在垂直方向增加保护板140的强度的一对加强筋142;以及用于在其中安装电池以供给背板100的闪光灯104电的电池盒106。电池盒104设置在保护电池盒106的相对侧的一对加强筋142之间。
加强筋142如上所述增加了保护板140的强度,由此防止保护板140由于弯曲引起的破损。此外,加强筋142限定了位于其间的用于安装用于闪光灯104的电池的空间。即电池盒106设置在两个加强筋140之间限定的空间中。当然,为了防止电池意外地从电池盒106弹出,盒盖106a必须如图中所示安装到电池盒106。为了使盖106a防水,盖106a优选具有防水密封106b。
本发明的背板还包括如图2和3中所示的纵向肩肩带支撑件130。肩肩带支撑件130连接到背板100背面的下部,支撑件130的相对臂沿相对方向水平延伸。在上述状态下,纵向肩肩带支撑件130围绕中心向上和向下转动。肩带30的端部分别连接到肩肩带支撑件130的相对臂。
如图5中所示,肩肩带支撑件130包括纵向长方形板132,该纵向长方形板132是弹性体,以弹性弯曲,从而围绕使用者的腰部。长方形板132连接到背板100,以围绕其中心向上和向下转动。肩肩带支撑件130还包括肩带连接托架134,肩带连接托架134通过铰链H连接到纵向长方形板132的每一端,从而围绕铰链H向前和向后弯曲。肩带连接托架134具有带连接孔134a。每一个肩带30的另一端插入带连接孔134a中,以锁定到其上。
长方形板132如图所示是纵向主体,板132具有弹性。当使用者将肩带30穿戴在肩部上,长方形板132的两端沿向后的方向由于肩带30的端部引起的张力象张开的弓一样弯曲。即当穿戴肩带30时,肩带30的端部张紧长方形板132的肩带连接托架134,从而弯曲长方形板132。因此,肩带30舒适地穿戴在肩部上,从而可以最小化穿戴肩带30引起的作用在用户上的应力。
每一个肩带连接托架134的带连接孔134a优选设计为如图2和3中所示沿托架134的上边缘延伸的纵向孔。特别是带连接孔134a优选沿从托架134的内侧到外侧部分的方向相对于图5中所示的水平轴以22°~55°的倾斜角β向下倾斜。由于倾斜角β,每一个肩带30的端部优选以倾斜姿势连接到托架134。
由于肩带30下端的倾斜,肩带30更舒适地穿戴在使用者的肩部,从而使用户更方便和舒适地背部安装背伏装置。当然,肩带30的上述优点由该结构产生的,即肩带30的端部(下端)倾斜,从而当使用者穿戴肩带30时免于被扭曲。
然而,如果肩带30的固定的下端以与传统的背伏装置相同的方式水平布置,肩带30会严重扭曲,压迫用户的两侧或与用户的两侧干涉,从而使背部安装背伏装置的用户非常不舒适和受压力。然而,本发明防止了带的这种扭曲,以使用户免受这种不舒适或压力。
此外,如图2和3中所示,覆盖和保护用户腰部背面的腰保护器120在肩肩带支撑件130背面的位置连接到背板100。腰保护器120的两端围绕保护器120的中心向上和向下转动,腰带20的端部分别连接到腰保护器120的两端。
带扣121a如图6中所示连接到腰保护器120的每一端,并且连接到腰带20的每一端。如图中所示,带扣121a可以连接到由腰带保护器120支撑通过穿过保护器120的连接带121的每一端。作为选择,带扣121a可以直接连接到腰保护器120的每一端,以形成不同于图中所示结构的单个结构。在该实施例中,带扣121a通过连接带121连接到腰保护器120的每一端,同时带扣121a将腰带20连接到腰保护器120,以形成单个主体。
如图6和7中所示,腰保护器120优选包括板状衬垫件124;紧密安装到衬垫件124的表面并且具有预定强度以防止衬垫件124弯曲的塑料支撑面板126;以及覆盖衬垫件124和塑料支撑面板126的阻燃柔软覆盖物122,开口122a形成在阻燃柔软覆盖物122表面的预定部分上,以将支撑面板126中心部分的一部分暴露到外侧。在腰保护器120中,阻燃柔软覆盖物122优选由阻燃材料形成或涂敷有阻燃剂的织物制成。
此外,本发明的背伏装置包括转动单元,该转动单元可转动地将肩肩带支撑件130和腰保护器120支撑在背板100上(从而,肩肩带支撑件130和腰保护器120围绕其中心转动)。
如图3和7中所示,转动单元包括铰链轴250,该铰链轴250从腰保护器120的中心突出并且依次穿过肩肩带支撑件130的中心和背板100下部的中心,由此用作腰保护器120和肩肩带支撑件130围绕转动的转轴。
如图3中所示,转动单元还包括铰链轴盖255,该铰链轴盖255的直径大于铰链轴250的直径,并且该铰链轴盖255与铰链轴250在背板100的前面的位置整体形成单个结构,由此可转动地将铰链轴250连接到背板100。
转动单元还包括多个锁定件290,如图3中所示,该锁定件290穿过铰链轴盖255并且紧固到铰链轴250,从而将铰链轴盖255锁定到铰链轴250。
在上述状态下,为了允许铰链轴250穿过,肩肩带支撑件130和背板100必须设有铰链轴穿过孔250a和260b。铰链轴盖255的直径大于铰链轴穿过孔250a和260b的直径,从而铰链轴250转动,同时被背板100支撑。
因此,由于通过锁定件290连接到铰链轴250的铰链轴盖255,铰链轴250可转动地连接到肩肩带支撑件130和背板100。肩肩带支撑件130和腰保护器120围绕铰链轴250转动。
如图7中所示,铰链轴250在其侧面具有凸缘并且通过利用双面胶带由该凸缘粘接到腰保护器120的衬垫件124。由此铰链轴250安装到腰保护器120,并且穿过紧密安装到衬垫件124并且伸出阻燃柔软覆盖物122的开口122a的支撑面板126。
在图7中,标记W表示垫圈,该垫圈配合在铰链轴250上并且介于铰链轴250的凸缘和腰保护器120的支撑面板126之间,从而防止当铰链轴250设置为穿过支撑面板126时铰链轴250的凸缘从支撑面板126移出。当铰链轴250的凸缘尺寸较小时优选使用上述垫圈W。如果凸缘象图中所示的垫圈一样具有较大的直径,垫圈W可以不用于该结构中。
同时,本发明的背伏装置的转动单元可以还包括转动引导装置,该转动引导装置引导腰保护器120和肩肩带支撑件130的转动,并且控制它们的转角。
如图3和7中所示,转动引导装置包括两个引导凸起260,该引导凸起260设置在腰保护器120的相对侧并且分别具有内螺纹。两个第一纵向引导孔260a和两个第二纵向引导孔260b分别形成在背板100下部的相对侧和肩肩带支撑件130的相对侧,两个第一纵向引导孔260a和两个第二纵向引导孔260b具有弧状外观并且两个引导凸起260穿过它们。在两个引导凸起260已经依次穿过第一引导孔260a和第二引导孔260b之后,优选如图3中所示凸起盖265利用锁定螺钉290a安装到引导凸起260。在上述状态下,凸起盖265的外径大于第一引导孔260a的宽度。
因此,引导凸起260在腰保护器120和肩肩带支撑件130转动期间沿第一引导孔260a和第二引导孔260b向上和向下移动。在上述状态下,腰保护器120和肩肩带支撑件130的转动角度被引导凸起260限制,从而防止腰保护器120和肩肩带支撑件130以360°转动。
在本发明中,如图4和5中所示,形成在背板100上的第一引导孔260a和形成在肩肩带支撑件130上的第二引导孔260b优选设计为分别围绕穿过背板100的铰链轴250的中心具有弧度θ(22°~28°)和α(7°~13°)。从而,弧度θ和α确定第一引导孔260a和第二引导孔260b的长度。
当分别设定弧度θ和α为22°~28°和7°~13°时,腰保护器120和肩肩带支撑件130在由弧度θ和α确定的特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当然,弧度θ和α考虑到使用者的手臂和腰部的运动设计,由此用户可以舒适地使用背伏装置。
根据弧度θ和α的腰保护器120和肩肩带支撑件130的转动将参照图8和9详细描述如下。在下面的描述中,腰保护器120和肩肩带支撑件130的弧度θ和α分别设定为22°和7°。
首先,如图8中所示,腰保护器120围绕铰链轴250由于形成在背板100上的第一引导孔260a的弧度θ(设定为22°)以22°转动。同时,如图9中所示,肩肩带支撑件130由于第二引导孔260b的弧度α在7°围绕铰链轴250转动。然而,由于背板100的第一引导孔260a的弧度θ(设定为22°),肩肩带支撑件130还围绕铰链轴250以22°转动。即由于肩肩带支撑件130于腰保护器120分开,因此肩肩带支撑件130还以第一引导孔260a的弧度θ转动。
从而,背伏装置的使用者在腰支撑件120的转动角度允许的范围内舒适地移动腰部,并且在比腰的转动角度允许的范围宽的范围内更舒适地移动肩部和手臂。由此使用者在背部安装背伏装置的同时几乎自由地移动身体。
同时,转动引导装置的引导凸起260以针对铰链轴250所述的相同方式与凸缘一起设置在其侧面。如图7中所示,引导凸起260的凸缘利用双面胶带粘接到腰保护器120的衬垫件124。当引导凸起260的凸缘连接到衬垫件124时,引导凸起260穿过支撑面板126并且伸出阻燃柔软覆盖物122的开口122a。在上述情况下,垫圈W可以以铰链轴250相同的方式配合在引导凸起260上。
在上述用于背伏装置的结构的描述参照的附图中,标号300表示抗摩擦件,该抗摩擦件由塑料或不锈钢制成,并且配合在铰链轴250和引导凸起260上,同时介于腰保护器120、肩肩带支撑件130、背板255和凸起盖255之间,如图3中所示。
此外,标号55表示从压缩空气筒50供给使用者空气的空气软管,而标号56表示调节从筒50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的调节器56。
下面将参照图8至10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上述结构的背伏装置的操作。
首先,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的使用者利用同紧固带40将压缩空气筒50紧固到背板100,然后,在穿戴肩带30之前使背板100垂直站立,同时将保护板140放置在地面上或桌面上。
当保护板140放置在地面或桌面上时,背板100的下部由于空气筒50沉重的重量会与地面或桌面碰撞。在上述状态下,冲击会施加到背板100的下部。然而,背板的保护板140吸收冲击,以保护空气筒50的调节器56免于冲击。
此外,背伏装置的使用者由于连接到肩肩带支撑件130并且能够向前和向后弯曲的肩带连接托架134以及形成在肩带连接托架134上并且具有向下倾斜角度β的带连接孔134a容易穿戴肩带30。
在穿戴肩带30之后,使用者用连接到腰保护器120的腰带20围绕腰部并且利用带扣24紧固腰带20。从而,本发明的背伏装置由使用者背部安装,并且压缩空气筒50紧固到背伏装置。在上述状态下,即使使用者背部安装沉重的空气筒50,背伏装置也由于腰保护器120的衬垫件124在使用者的背部上不坚硬。
如图8和9中所示,腰保护器120和肩肩带支撑件130由于作为铰链轴250的转动单元和转动引导装置以及插入第一引导孔260a和第二引导孔260b中的引导凸起260独立地转动。当然,腰保护器120和肩肩带支撑件130与背板100独立地移动。即即使当保护器120和支撑件130转动时背板100也不与腰保护器120或肩肩带支撑件130干涉。
由于如上所述腰保护器120和肩肩带支撑件130独立地转动,背部安装背伏装置的使用者自由和舒适地移动,而不被腰带20或带390限制。
特别是背板100不与腰保护器120或肩肩带支撑件130干涉,并且即使使用者移动腰部和/或手臂紧固到背板100的压缩空气筒50也不移动。由此,无论用户如何移动空气筒50的重心都不移动。
由于背伏装置稳定地保持压缩空气筒50并且不允许空气筒50的重心移动,使用者更自由地移动,而不会由于空气筒50的重心的移动而跌倒。
当使用者穿戴本发明的背伏装置时,设置在背板100上的闪光灯104开启,以指示使用者的位置。在上述状态下,电从安装在电池盒106中的电池供给闪光灯104。
在开启覆盖电池盒106的盖子106a之后安装在电池盒106中的电池可以容易地更换新电池。此外,由于电池盒106设置在压缩空气筒50紧固的背板100的前面上,因此使用者更容易地将电池更换为新电池。
换句话说,如果电池盒106以传统的方式设置在背板100的背面上,当需要将电池更换为新电池时使用者必须移去背伏装置。然而,本发明的电池盒106设置在背板100的前面上,因此容易进行电池的更换。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背伏装置从闪光灯104闪光,因此其它人容易确定穿戴背伏装置的使用者的位置。从而,穿戴背伏装置的使用者和围绕使用者的其他人在危险场所作业,同时频繁地检查他们的位置。此外,使用者在作业的同时应当频繁地检查紧固到背板100上的压缩空气筒50中剩余的空气量。
当然,通知使用者空气筒50中剩余的压缩空气量低的诸如哨的警报单元(图中未示出)安装在连接到压缩空气筒50的空气软管55上。然而,除了警报单元之外,为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推荐频繁检查空气筒50中剩余的压缩空气量。当警报单元产生警报信号时使用者必须从危险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具有足够量的新鲜空气的地方。此外,使用者应当在作业的同时频繁检查压缩空气筒50中剩余的空气量。
根据本发明的背伏装置的保护板140呈板状,因此当背部具有背伏装置的使用者围绕移动时保护板140不会卡在诸如钢筋的任何突出物体上。此外,保护板140保护压缩空气筒50和调节器56,防止突出物体。
再者,当肩带30的下端安装到肩肩带支撑件130的带连接孔134a同时倾斜时,背伏装置提供背伏装置的使用者舒适移动肩部而不被妨碍的较大范围。
图11至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在下面的说明中,第二个实施例类似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元件的元件将于第一个实施例中一样采用相同的标号,而第二个实施例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元件将由“500”系列标号指定。
图11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的透视图。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背伏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3是图11中所示的背板的主视图。
此外,图14是图11中所示的肩带支撑件的主视图。图15是图11中所示的腰保护器的主视图。图16是沿图15中的线B-B′的剖视图。图17是图15中所示的上升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18是描述图11中所示的背板、肩带支撑件和腰保护器的连接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此外,图19是描述图11中所示的肩带支撑件使用状态的视图。图20是描述图11中所示的腰保护器在转动运动中的状态的视图。图21是描述图11中所示的腰保护器在升起和下降运动中的状态的视图。图22是描述图11中所示的腰保护器在向前和向后移动运动中的状态的视图。
如图11和12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包括背板100,筒紧固带40和支撑钩105分别设置在背板100的中部和下部上,并且肩带30的上端安装到背板100的上部。
此外,肩肩带支撑件130和腰保护器120通过与第一个实施例具有相同结构的转动单元可转动地安装到背板100。肩肩带支撑件130包括纵向长方形板132,肩带30的下端和腰带20连接到该纵向长方形板132。换句话说,肩肩带支撑件130和腰保护器120通过铰链轴250可转动地安装到背板100,铰链轴250的一端安装到腰保护器120。铰链轴250的另一端穿过肩肩带支撑件130的长方形板132和背板100并且与铰链轴盖255成一体。
在第二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中,保持肩带30的上端的两个肩带锁定孔102形成在背板100的上部,如图11中所示。背板100上部的上边缘的两侧如图中所示向上突出,肩带锁定孔102形成在背板100的上部的上突出部分上。从而,从肩带30的上部施加到背部安装背伏装置的使用者的肩部的压力与根据第一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相比更有效地分布到背板100的两侧。
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包括引导肩肩带支撑件130的转动并且控制支撑件130的转动角度的转动引导装置;控制腰保护器120的转角的转角控制装置;以及在背板100上垂直移动腰保护器120同时使腰保护器120在背板100上滑动的升起组件。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转动引导装置、转角控制装置和升起组件。
首先,如图10中所示转动引导装置包括在肩肩带支撑件130的纵向长方形板132和背板100的每一个的两侧的纵向引导孔562。带有凸缘的杆状凸起穿过纵向引导孔562,板状或环状锁定件安装到每一个带有凸缘的杆状凸起的端部。从而,带有凸缘地杆状凸起在肩肩带支撑件130转动期间沿纵向引导孔562移动。
在本发明中,凸起和锁定件可以分别包括尺寸大于引导孔562的环形螺母565和垫圈状盖子568,如图中所示。环形螺母565在其后端形成凸缘。环形螺母565的凸缘紧密地放置在肩肩带支撑件130的纵向长方形板132的背面上。垫圈状盖子568可以通过焊接或钎焊安装到环形螺母565的端部。然而,优选方式是,如图中所示利用锁定螺钉596将垫圈状盖子568安装到环形螺母565的端部。在上述的情况下,锁定螺钉569穿过垫圈状盖子568并且紧固到形成在环形螺母565的内表面上的内螺纹。
作为选择,如图中所示凸起和锁定件可以分别包括带销螺栓565′和螺母568′。带销螺栓565′紧密放置在肩肩带支撑件130的纵向长方形板132的背面上,而螺母568′紧固到围绕带销螺栓565′的端部形成的外螺纹。
作为进一步的选择,凸起和锁定件可以分别包括以与环形螺母568相同的方式在后端具有凸缘的销(图中未示出)和安装到该销的端部的卡环(图中未示出)。在上述情况下,配合槽必须围绕每一个销的端部的圆周外表面形成以将卡环保持在销上。
当转动引导装置如上所述包括带销螺栓565′和螺母568′或具有凸缘的销(图中未示出)和卡环(图中未示出)时,可以省去穿过垫圈状盖子568的锁定螺钉569,从而,在生产背伏装置的过程中减少了步骤数并且降低了背伏装置的制造成本。
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描述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其中包括环形螺母565和垫圈状盖子568的转动引导装置利用锁定螺钉569安装到环形螺母。从而,环形螺母565的前端由垫圈状盖子568保持在肩肩带支撑件130上,而螺母565的后端由凸缘保持在背板100上。
因此,在板支撑件130围绕铰链轴250转动期间,环形螺母565沿纵向引导孔562移动。在上述情况下,引导孔562的长度确定环形螺母565在引导孔562中的移动范围。
如图13和14中所示,纵向引导孔562设计为形成具有铰链轴250的中心的圆弧,该圆弧的弧度θ和α优选设定为围绕铰链轴250的中心3°~28°。
特别是形成在背板100上的纵向引导孔562的弧度θ优选设定为22°~28°,而形成在肩肩带支撑件130上的纵向引导孔562的弧度α优选设定为3°~13°。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形成在背板100上的纵向引导孔562的弧度θ和形成在肩肩带支撑件130上的纵向引导孔562的弧度α分别设定为22°和4°。当将弧度θ和α设定为上述数值时,环形螺母565能够沿背板100的引导孔562在弧度22°允许的范围内移动,并且还沿肩肩带支撑件130的引导孔562在弧度4°允许的另一个范围内移动。从而,环形螺母565能够在总弧度26°允许的范围内移动。
考虑到上述角度最适合于允许用户的肩部平稳移动确定了环形螺母565移动的26°角度范围。
如上所述,转动引导装置的纵向引导孔562形成在肩肩带支撑件130的纵向长方形板132的端部上,而且环形螺母565与腰保护器120分开放置。因此,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的优点在于,即使当肩带在使用者的肩部上张紧,肩肩带支撑件130的纵向长方形板132的端部也不会扭曲。
能够防止纵向长方形板132的端部扭曲的背伏装置设计如下:首先,环形螺母565与腰保护器120分开,从而环形螺母565不限制纵向长方形板132。
其次,由于包括纵向引导孔562和环形螺母565的转动引导装置设置在板132的两端上,因此环形螺母565的凸缘平稳支撑板132的端部。
再者,加强板500如图14中所示优选安装到肩肩带支撑件130的纵向长方形板132的两端。从而,如图中所示加强板500增强了长方形板132的引导孔562的强度。
加强板500连接到纵向长方形板132的端部,并且与围绕引导孔562的区域交叠。当然,对应于纵向引导孔562的纵向孔必须形成在加强板500的每一个上以允许环形螺母565穿过加强板500。
当如上所述加强板500连接到纵向长方形板132的端部时,板132能够可靠地抵抗肩带30施加的外力。从而,纵向长方形板132还有效地避免扭曲。
转角控制装置包括铰链轴盖255和倾斜凸起610,铰链轴盖255呈长方形并且安装到铰链轴250的端部,形成整体结构,从而与铰链轴250一起转动,如图12和13中所示,而倾斜凸起610在铰链轴盖255的相对侧形成在背板100上,以在盖255转动期间停止盖255,从而使腰保护器120在凸起610的倾斜角γ确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换句话说,凸起610的倾斜角γ等于腰保护器120的转动角度和铰链轴250的转动角度。凸起610的铰链倾斜角γ如图20中所示。
如图中所示,倾斜凸起610形成在设置在背板100上的铰链轴穿过孔250a的相对侧并且呈三角形,三角形凸起610的顶点与铰链轴盖255的相对侧电接触。
当然,倾斜凸起610可以不同于图中所示结构形成在铰链轴穿过孔250a的上、下部分。在上述情况下,长方形铰链轴盖255必须设计为其水平轴不同于图中所示的结构而是限定更长的轴线。
铰链轴盖255设计为围绕铰链轴250通过凸起610的倾斜在25°~42°,优选在30°角转动。为了实现上述盖255的转动角度,凸起610的倾斜角度必须考虑到盖255的希望转动角度具体设计。
由于如上设计铰链轴盖255和倾斜凸起610,因此铰链轴250的转动角度限制到30°。从而,在铰链轴250转动期间,铰链轴盖255在30°转动。当铰链轴盖255已经在30°转动时,凸起610的倾斜表面停止铰链轴盖255的相对侧,从而停止盖255的转动。因此,铰链轴250仅仅在30°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腰保护器120的转动角度由铰链轴250的转动角度确定。换句话说,腰保护器120围绕铰链轴250在30°转动。考虑到使用者腰部的运动确定腰保护器120的30°转动角度。由于腰保护器120能够围绕铰链轴250在30°转动,因此背部安装本发明的背伏装置的使用者在移动身体是不会感觉到不舒适。
升起组件包括向前突出以在其中限定空间的盖状引导凸台710,升起引导件720,引导凸起722以及锁定件742,如图15至18中所示。具有上述结构的升起组件放置在转动单元的铰链轴250和腰保护器120之间,如图中所示。
下面将参照图17详细描述升起组件的构造。首先,引导凸台710从腰保护器120凸出并朝向铰链轴250,纵向垂直狭槽712形成在凸台710的前面上。在本发明中,引导凸台710优选形成在放置在腰保护器120的阻燃覆盖物122内的支撑面板126上。
在生产支撑面板26的注塑过程中引导凸台710可以与支撑面板26一起整体形成,以形成整体结构。作为选择,在通过螺钉连接或铆接安装到支撑面板126之前,引导凸台710可以与支撑面板26分开形成。引导凸台的形成是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熟知的,因此相信进一步的描述是不必要的。引导凸台710在腰保护器120的垂直移动期间与腰保护器120一起垂直移动。
升起引导件720的尺寸大于形成在引导凸台710上的垂直狭槽712的宽度,并且如图中所示紧密地放置在引导凸台710的背面上。
引导凸起722如图中所示从升起引导件720的中心向前伸出。引导凸起722穿过引导凸台710的垂直狭槽712并且在其端部连接到铰链轴250。从而,当腰保护器120和引导凸台710垂直移动时与垂直狭槽712接合的引导凸起722引导该引导凸台710的垂直移动。
在本发明中,升起引导件720可以由引导凸起722的凸缘代替。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凸起722的凸缘紧密放置在引导凸台710的背面上。引导凸起722的凸缘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例如圆形或长方形。
在本发明中,升起引导件720的引导凸起722和铰链轴250优选通过花键连接彼此连接。为了实现花键连接,铰链轴250的后端面如图17中所示形成有槽722′,而铰链轴250通过花键连接连接到引导凸起722的槽722′。因此,防止铰链轴250在引导凸起722的端部上滑动。在上述情况下,槽722′必须具有对应于引导凸起722的端部的形状。
锁定件724可以如图中所示包括纵向锁定螺钉。锁定件724在螺纹连接到铰链轴250中之前依次穿过升起引导件720和引导凸起722,从而将铰链轴250和引导凸起722整体形成单个结构。锁定件724将引导凸起722安装到转动单元。图16中详细示出了引导凸台710、升起引导件720和锁定件724的连接状态。
如图中所示,引导凸台710优选在其前面呈圆形R。由此,在腰保护器120的垂直移动期间,引导凸台710相对于升起引导件720的引导凸起722垂直移动,同时形成由所述前表面的圆形R引起的曲线轨迹。当引导凸台710构造为垂直移动,同时如上所述形成由所述前表面的圆形R引起的曲线轨迹时,腰保护器120能够平稳移动。在上述状态下,在垂直移动期间引导凸台710被穿过垂直狭槽712的引导凸起722引导。
升起组件可以还包括倾斜装置,该倾斜装置在腰保护器120向前和向后移动期间倾斜腰保护器120。
倾斜装置包括如图16至18中所示具有斜面以限定三角形截面的升起引导件720,引导环件740,该引导环件740具有对应于升起引导件720的三角形截面并且配合在升起引导件720的引导凸起722上同时紧密放置在引导凸台710的圆形前面上,从而,升起引导件720和引导环件740执行上下运动,同时由其具有斜面的凸起部分支撑引导凸台710。升起引导件720和引导环件740的上下运动如图16中详细所示。
在本发明中,升起引导件720的引导凸起722必须加长,以提供足够的长度,从而允许环件740有效地配合在凸起722上。即引导凸起722必须加长环件740的厚度。如果升起组件被构造为没有上述倾斜装置,可以省去引导环件740,从而降低引导凸起722的长度。
升起组件除了包括上述倾斜装置之外还可以包括抗摩擦件760,如图16至18种中所示。
抗摩擦件760放置在引导凸台710和升起引导件720之间,以防止引导凸台710与升起引导件720直接接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抗摩擦件760优选设计为如图17中所示具有环形外观。在该实施例中,抗摩擦件760在引导凸台710和升起引导件720之间的位置配合在引导凸起722上。
此外,抗摩擦件760优选如图中所示形成为呈弯弯曲曲截面的形状,从而相对于引导凸台710弹性地支撑升起引导件720。换句话说,抗摩擦件760可以包括具有环形脊部和槽的板簧。
当抗摩擦件760如上所述以具有环形脊部和槽的板簧的形式设计时,在腰保护器120向前和向后移动的同时在引导件720上下运动期间抗摩擦件760利用其恢复力将升起引导件720弹性地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图16中的放大视图示出了抗摩擦件760,当升起引导件720的上部已经向下移动时抗摩擦件760的下部处于受压状态,而剩余的视图示出了由抗摩擦件760的恢复力返回到其初始位置的升起引导件720。
同时,如图18中所示,肩肩带支撑件130的纵向长方形板132和抗摩擦件300依次配合在铰链轴250上,铰链轴250由锁定件724安装到升起引导件720的引导凸起722。此外,铰链轴250穿过背板100的铰链轴穿过孔250a并且通过锁定螺钉290连接到铰链轴盖255。
从下面结合附图16和图18的说明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升起组件和倾斜装置的操作。
下面将参照图16描述升起组件和倾斜装置的操作。如图中所示,当腰保护器120响应于使用者身体的移动转动时,铰链轴250围绕其中心轴与腰保护器120一起转动(圆周运动)。
当腰保护器120向上和向下移动时,引导凸台710在与引导凸台710的垂直狭槽712接合的升起引导件720的引导凸起722的引导下沿相同的方向移动。
同时,当保护器120向前和向后移动时,升起引导件720和环件740执行上下运动以向前和向后倾斜腰保护器120。在上述状态下,抗摩擦件760受压,产生弹性恢复力。从而当倾斜的腰保护器120返回到其初始位置时,抗摩擦件120由恢复力弹性偏置升起引导件720,从而将升起引导件720返回到其初始位置。
当背部安装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背伏装置的使用者移动肩部时,肩肩带支撑件130如图19中所示由于拉紧的肩带30而围绕铰链轴250转动。在上述状态下,肩肩带支撑件130的转动角度受形成在纵向长方形板132和背板100上的纵向引导孔562和沿引导孔562移动的环形螺母565限制。
同时,当背伏装置的使用者向左侧或右侧弯曲身体时,腰保护器120如图20中所示围绕铰链轴250转动。在上述状态下,铰链轴250的转动角度γ由于安装到铰链轴250的端部的长方形铰链轴盖255和形成在背板100的铰链轴穿过孔250a的相对侧的倾斜凸起610被限制到30°。当然,在上述状态下腰保护器120在与铰链轴250的角度γ相同的转动角度转动。
此外,当背伏装置的使用者向前弯曲身体时,腰保护器120垂直移动,同时如图21和22中所示向上或向下倾斜。在腰保护器120垂直移动期间,引导凸台710以相同的方向移动,同时被升起引导件720的引导凸起722引导。当腰保护器120向上或向下倾斜时,升起引导件720和环件740执行上下运动,同时压缩或拉伸抗摩擦件760。在与腰保护器120的向上和向下倾斜运动一起的垂直运动期间,抗摩擦件760是升起引导件720和引导凸台710免于摩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可以用于传统的背囊,而不是仅仅用于具有特性功能的背伏装置。当将本发明用于传统的背囊时,背板100可以用作背囊的后部。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专门用于背部安装压缩空气筒的背伏装置。
尽管为了示例性的目的披露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示的元件、形状和结构可以修改。
工业适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伏装置,该背伏装置的腰带和肩带独立于背板移动,因此防止紧固到背板的压缩空气筒的重心意外偏移。此外,由于腰带和带分别移动,因此背伏装置允许背部安装背伏装置的用户容易移动身体。
此外,当环形螺母与腰保护器分开地安装在背板中时,纵向引导孔形成在肩带支撑件的纵向长方形板的端部上,从而防止纵向长方形板的端部扭曲。由于纵向长方形板的端部与腰保护器相间隔以稳定地保持带的拉紧状态,因此使用者舒适地背部安装背伏装置。
此外,由于背伏装置的腰保护器通过引导凸台、升起引导件的引导凸起和环件围绕铰链轴转动并且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移动,因此使用者在背部安装背伏装置的同时更舒适地背部安装背伏装置并且更容易地移动身体。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在于设置在背板的下端的保护板形成为能够防止保护板卡在凸出物体上的板状。此外,保护板可以在生产背板的过程中形成为与背板成整体的单个结构,因此降低了生产背伏装置所需要的时间。由于其中保持电池的电池盒设置在背板的前面,因此用户容易、迅速并方便地将电池更换为新电池。

Claims (17)

1.一种背伏装置,所述背伏装置用于当使用者穿戴上肩带(30)和腰带(20)时背部安装由筒紧固带(40)紧固到所述背伏装置上的压缩空气筒(50),所述背伏装置包括:
背板(100),所述背板在其上部保持肩带(30)的一端并且在其中部的两侧保持所述筒紧固带(40),并且包括一对支撑钩(105),所述支撑钩从所述背板(100)的下部突出,同时彼此相间隔开以在其上支撑所述压缩空气筒(50);
肩肩带支撑件(130),所述肩带支撑件在其相对臂保持所述肩带(30)的另一端并且连接到所述背板(100)背面的下部以围绕其中心向上和向下转动,并且所述肩肩带支撑件(130)的所述相对臂沿相对方向水平纵向延伸;
腰保护器(120),所述腰保护器具有板状形状并且在所述肩肩带支撑件(130)背面内的位置连接到所述背板(100),从而所述腰保护器的两端围绕所述腰保护器的中心向上和向下转动,并且所述腰带(20)的端部连接到所述腰保护器的端部,从而所述腰保护器覆盖和保护使用者腰部的背面;以及
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用于可转动地将所述肩肩带支撑件(130)和所述腰保护器(120)支撑在所述背板(1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伏装置,其中肩肩带支撑件(130)包括:
纵向长方形板(132),所述纵向长方形板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连接到所述背板(100)以围绕其中心向上和向下转动;以及
肩带连接托架(134),所述带连接托架连接到所述纵向长方形板(132)的每一端以弯曲,并且带连接孔(134a)设置在所述带连接托架的端部以保持每一个所述肩带(30)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伏装置,其中所述肩带连接托架(134)的所述带连接孔(134a)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纵向孔,
其中所述带连接孔(134a)沿从所述肩带连接托架(134)的内侧到外侧部分的方向相对于水平轴以22°~55°的倾斜角(β)向下倾斜,从而所述每一个肩带(30)的另一端以倾斜姿势连接到所述肩带连接托架(1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伏装置,其中所述转动单元包括:
铰链轴(250),所述铰链轴从所述腰保护器(120)的中心伸出并且依次穿过所述肩肩带支撑件(130)的中心和所述背板(100)下部的中心,由此作为用于所述腰保护器(120)和所述肩肩带支撑件(130)的转动轴;
铰链轴盖(255),所述铰链轴盖在所述背板(100)前面的位置安装到所述铰链轴(250),以可转动地将所述铰链轴(250)连接到所述背板(100);以及
将所述铰链轴盖(255)锁定到所述铰链轴(250)的锁定件(2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伏装置,其中所述转动单元还包括:
转动引导装置,所述转动引导装置用于引导所述腰保护器(120)和所述肩肩带支撑件(130)的转动并且控制所述腰保护器和所述肩带支撑件的转动角度,所述转动引导装置包括:
从所述腰保护器(120)的相对侧伸出的引导凸起(260);以及第一和第二纵向引导孔(260a和260b),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引导孔呈圆弧状外观并且在其中接收所述引导凸起(260),并且分别形成在所述背板(100)下部的相对侧和所述肩肩带支撑件(130)的相对侧,其中在所述引导凸起(26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孔(260a和260b)之后,凸起盖(265)利用多个锁定螺钉(290a)安装到所述引导凸起(260),从而所述引导凸起(260)沿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孔(260a和260b)向上和向下移动,由此控制所述腰保护器(120)和所述肩肩带支撑件(130)的转动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伏装置,其中形成在所述背板(100)上的所述第一引导孔(260a)和形成在所述肩肩带支撑件(130)上的所述第二引导孔(260b)分别形成为具有围绕穿过所述背板(100)的所述铰链轴(250)的中心设定为22°~28°的弧度(θ)和设定为7°~13°的弧度(α)的形状,从而所述弧度(θ和α)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孔(260a和260b)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伏装置,其中所述转动单元还包括:
用于引导所述肩肩带支撑件(130)转动的转动引导装置,所述转动引导装置包括:
形成在所述肩肩带支撑件(130)的所述纵向长方形板(130)和所述背板(100)中的每一个的两侧的纵向引导孔(562);以及穿过所述纵向引导孔(562)的带有凸缘的杆状凸起(565、565′),板状或环状锁定件(568、568′)安装到所述带有凸缘的杆状凸起(565、565′)中的每一个的端部,从而所述带有凸缘的杆状凸起(565、565′)在所述肩肩带支撑件(130)转动期间在所述纵向引导孔(562)中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背伏装置,其中所述转动单元还包括:
用于控制所述腰保护器(120)转动角度的转角控制装置,所述转角控制装置包括:
呈长方形并且安装到所述铰链轴(250)端部的所述铰链轴盖(255);以及倾斜凸起(610),所述倾斜凸起在所述铰链轴盖(255)的相对侧形成在所述背板(100)上,以在所述铰链轴盖(255)转动期间停止所述铰链轴盖(255),由此使所述腰保护器(120)在所述凸起(610)的倾斜角度(γ)确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伏装置,还包括:
升起组件,所述升起组件在所述背板(100)上垂直移动所述腰保护器(120),同时在所述背板(100)上滑动所述保护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伏装置,其中所述升起组件包括:
引导凸台(710),所述引导凸台从所述腰保护器(120)伸出并面向所述转动单元,从而在所述腰保护器垂直运动期间与所述腰保护器(120)一起垂直移动,垂直狭槽(712)形成在所述引导凸台的前面上;
紧密放置在所述引导凸台(710)的后面上的升起引导件(720);
引导凸起(722),所述引导凸起从所述升起引导件(720)伸出以穿过所述引导凸台(710)的所述垂直狭槽(712),并且在其端部连接到所述转动单元,从而引导所述引导凸台(710)垂直运动;以及
用于将所述升起引导件(720)的所述引导凸起(722)安装到所述转动单元的锁定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伏装置,其中所述引导凸台在其前面呈圆形(R),由此使所述引导凸台(710)垂直移动同时形成由所述圆形(R)引起的曲线轨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伏装置,其中所述升起组件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腰保护器(120)向前和向后运动期间倾斜所述腰保护器(120)的倾斜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伏装置,其中所述倾斜装置包括:
具有斜面以限定三角形截面的升起引导件(720);以及
引导环件(740),所述引导环件具有对应于所述升起引导件(720)的三角形截面并且配合在所述升起引导件(720)的引导凸起(722)上并紧密放置在所述引导凸台(710)的前面上,从而所述升起引导件(720)和所述引导环件(740)执行上下移动,同时通过其具有所述斜面的凸起部分支撑所述引导凸台(710)。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伏装置,还包括:
抗摩擦件(760),所述抗摩擦件呈环状并且在所述引导凸台(710)和所述升起引导件(720)之间的位置配合在所述升起引导件(720)的所述引导凸起(722)上,从而防止所述引导凸台(710)与所述升起引导件(720)直接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伏装置,其中所述抗摩擦件(760)形成为具有锯齿形截面的形状,从而相对于所述引导凸台(710)弹性地支撑所述升起引导件(72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伏装置,还包括:
闪光灯(104),所述闪光灯设置在所述背板(100)下部的相对侧用于闪光;以及
保护板(140),所述保护板从所述背板(100)的下端向下延伸,同时保持预定宽度并且在其下部弯曲以从所述背板(100)向前突出,从而保护连接到所述背板(100)的所述压缩空气筒(50)的端部不受外部冲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伏装置,其中所述保护板(140)还包括:
一对加强筋(142),所述加强筋沿所述保护板(140)向前延伸的部分的相对侧边缘延伸,以在垂直方向增加所述保护板(140)的强度;以及
电池盒(106),所述电池盒设置在所述一对加强筋(142)之间以在其相对侧被所述加强筋(142)保护并且在其中保持电池,以将电供给所述背板(100)的所述闪光灯(104)。
CNB2004800001297A 2003-11-19 2004-06-22 背负装置 Active CN10037618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30082372 2003-11-19
KR1020030082372 2003-11-19
KR1020040017283 2004-03-15
KR1020040032917 2004-05-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7617A true CN1697617A (zh) 2005-11-16
CN100376184C CN100376184C (zh) 2008-03-26

Family

ID=35350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01297A Active CN100376184C (zh) 2003-11-19 2004-06-22 背负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2) KR200353606Y1 (zh)
CN (1) CN100376184C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9361A (zh) * 2009-05-06 2010-11-10 德尔格安全英国有限公司 供用于呼吸器的装具使用的两件式结构支撑部件
CN101880972A (zh) * 2009-05-06 2010-11-10 德尔格安全英国有限公司 改进的柔性带
CN101879359A (zh) * 2009-05-06 2010-11-10 德尔格安全英国有限公司 用于呼吸器的装具
EP2259846A1 (en) * 2008-04-08 2010-12-15 Scott Health & Safety Ltd. Carrying system for breathing apparatus
WO2012129737A1 (en) * 2011-04-01 2012-10-04 Shanghai Eagle Safety Equipment Ltd. Improved rotational waist pad for self 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harnesses
CN104027904A (zh) * 2014-06-05 2014-09-10 北京迈克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背负系统
CN104039397A (zh) * 2012-01-18 2014-09-10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自给式呼吸装置的人体工程学背板
CN106730436A (zh) * 2016-12-27 2017-05-31 刘广天 双肩包式个人高层逃生装置
CN108321319A (zh) * 2017-01-17 2018-07-24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可穿戴的电池包
CN109222292A (zh) * 2018-09-10 2019-01-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可穿戴式翅膀可动机械结构
CN109330169A (zh) * 2018-11-19 2019-02-15 衢州市林森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背包背架及背架包
CN109431059A (zh) * 2018-11-19 2019-03-08 衢州市林森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压装置的背包背架及背架包
CN110693182A (zh) * 2019-11-23 2020-01-17 刘耀平 功能性双肩减重背带支撑架
CN111246921A (zh) * 2017-10-18 2020-06-05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自备式呼吸器的接合支撑组件
CN111388889A (zh) * 2020-04-27 2020-07-10 新疆丝路六合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安全物联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WO2022218059A1 (zh) * 2021-04-16 2022-10-20 天津滨海新区泽安泰消防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可调节长度的多向减震空气呼吸器背负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90744B (en) * 2011-05-13 2017-02-01 Berghaus Ltd Load carry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9164A (en) * 1976-07-21 1977-09-20 A-T-O Inc. Back frame
GB2059750B (en) * 1979-09-12 1983-04-13 Chubb Panorama Back-carrying harness assemblies
CN1072074A (zh) * 1991-11-01 1993-05-19 舒福制衣厂有限公司 多功能婴儿背带
SE505529C2 (sv) * 1996-02-21 1997-09-15 Comasec International Sa Bärsele för gasflaska
US5904282A (en) * 1996-08-14 1999-05-18 K-2 Corporation External frame backpack harness
CN2327233Y (zh) * 1997-10-13 1999-07-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21工厂 军械携行背具装置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59846A1 (en) * 2008-04-08 2010-12-15 Scott Health & Safety Ltd. Carrying system for breathing apparatus
CN101879361A (zh) * 2009-05-06 2010-11-10 德尔格安全英国有限公司 供用于呼吸器的装具使用的两件式结构支撑部件
CN101880972A (zh) * 2009-05-06 2010-11-10 德尔格安全英国有限公司 改进的柔性带
CN101879359A (zh) * 2009-05-06 2010-11-10 德尔格安全英国有限公司 用于呼吸器的装具
CN101879359B (zh) * 2009-05-06 2012-10-03 德尔格安全英国有限公司 用于呼吸器的装具
CN101880972B (zh) * 2009-05-06 2013-04-24 德尔格安全英国有限公司 改进的柔性带
CN101879361B (zh) * 2009-05-06 2013-07-31 德尔格安全英国有限公司 供用于呼吸器的装具使用的两件式结构支撑部件
WO2012129737A1 (en) * 2011-04-01 2012-10-04 Shanghai Eagle Safety Equipment Ltd. Improved rotational waist pad for self 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harnesses
CN103458972A (zh) * 2011-04-01 2013-12-18 上海依格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自携式呼吸器装具的改进的旋转式腰垫
CN103458972B (zh) * 2011-04-01 2016-04-20 上海依格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自携式呼吸器装具的改进的旋转式腰垫
US10286233B2 (en) 2012-01-18 2019-05-1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Ergonomic back plate for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CN104039397A (zh) * 2012-01-18 2014-09-10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自给式呼吸装置的人体工程学背板
CN104027904B (zh) * 2014-06-05 2016-12-07 北京迈克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背负系统
CN104027904A (zh) * 2014-06-05 2014-09-10 北京迈克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背负系统
CN106730436B (zh) * 2016-12-27 2018-12-18 刘广天 双肩包式个人高层逃生装置
CN106730436A (zh) * 2016-12-27 2017-05-31 刘广天 双肩包式个人高层逃生装置
CN108321319A (zh) * 2017-01-17 2018-07-24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可穿戴的电池包
CN108321319B (zh) * 2017-01-17 2020-04-07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可穿戴的电池包
CN111246921A (zh) * 2017-10-18 2020-06-05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自备式呼吸器的接合支撑组件
CN111246921B (zh) * 2017-10-18 2022-01-11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自备式呼吸器的接合支撑组件
CN109222292A (zh) * 2018-09-10 2019-01-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可穿戴式翅膀可动机械结构
CN109222292B (zh) * 2018-09-10 2023-12-2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可穿戴式翅膀可动机械结构
CN109431059A (zh) * 2018-11-19 2019-03-08 衢州市林森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压装置的背包背架及背架包
CN109330169A (zh) * 2018-11-19 2019-02-15 衢州市林森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背包背架及背架包
CN110693182A (zh) * 2019-11-23 2020-01-17 刘耀平 功能性双肩减重背带支撑架
CN111388889A (zh) * 2020-04-27 2020-07-10 新疆丝路六合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安全物联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WO2022218059A1 (zh) * 2021-04-16 2022-10-20 天津滨海新区泽安泰消防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可调节长度的多向减震空气呼吸器背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76184C (zh) 2008-03-26
KR100553345B1 (ko) 2006-02-22
KR200353606Y1 (ko) 2004-06-22
KR20050049300A (ko) 2005-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7617A (zh) 背伏装置
EP1691640B1 (en) Backpack
CN1212873C (zh) 用于调整盔帽带的带扣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游泳镜
CN1758938A (zh) 用于手套,特别是守门员手套的加固设施
CN1507328A (zh) 滑雪靴
CN1106709A (zh) 手腕抑制器和手腕抑制手套
CN1735439A (zh) 面罩和其组成部件
CN1681551A (zh) 呼吸面罩的前额衬垫
CN1748952A (zh) 用于动力工具的启动臂结构
CN1822780A (zh) 具有舒适表面的座位
CN1233285C (zh) 用来遮挡紫外线的帽子
CN1589374A (zh) 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和螺母
US11805841B2 (en) Breakaway clasp for headwear
CN1711039A (zh) 冷却头盔
CN1795362A (zh) 头部保护器
CN1128116A (zh) 婴儿兜
CN1724097A (zh) 轮滑鞋
CN1917750A (zh) 监视器和监视器支撑装置
CN1944149A (zh) 婴儿车的手推杆
CN1189643A (zh) 多向控制器
CN1061134C (zh) 电扇
CN1537509A (zh) 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及电子血压计
CN1713841A (zh) 椅子的靠背结构
CN85105621A (zh) 含有2-仲胺-4,6-二巯基-s-三嗪的可硫化卤化橡胶混炼胶
CN101037161A (zh) 输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4

Address after: Han Guo Jingjidao

Patentee after: Hankelay Foucaine Co., Ltd.

Address before: Han Guo Jingjidao

Patentee before: Sancheo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