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7509A - 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及电子血压计 - Google Patents

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及电子血压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7509A
CN1537509A CNA2004100325993A CN200410032599A CN1537509A CN 1537509 A CN1537509 A CN 1537509A CN A2004100325993 A CNA2004100325993 A CN A2004100325993A CN 200410032599 A CN200410032599 A CN 200410032599A CN 1537509 A CN1537509 A CN 1537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part
coiling length
sphygmomanometers
fixtur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325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1785C (zh
Inventor
佐野佳彦
白崎修
井上智纪
大谷敏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37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7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17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178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33Occlu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具有可容易切换血压测定时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缠绕长度和测定时以外的长时间安装时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缠绕长度的功能。该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设置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设置成在上述第1主体部(102)的另一端侧,相对于上述第1主体部(102)能够折叠且在枢轴部(142)上可自由旋转;第3主体部(104),设置成在上述第2主体部(103)中的设置有第1主体部(102)一侧的相反侧,相对于第2主体部(103)能够折叠且在枢轴部(141)上可自由旋转,可容易对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和安装拆卸长度状态这3种状态进行选择。

Description

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及电子血压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活体上测定血压的血压计,特别是涉及用于将血压计用腕带固定于活体上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及采用该固定装置的电子血压计。
背景技术
为了保障血压测定精度,必须使具有用于压迫血管的压迫用流体袋的腕带与测定部位紧密接触,并且常常在一定的缠绕力下进行测定。为此,有必要使暂时确定的带部件的缠绕长度(缠绕力)能够固定,且有必要再现与该人相对应的带部件的缠绕长度。比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具有再现带部件的缠绕长度的机构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11-318号文献
专利文献2:JP特开平10-33490号文献
专利文献3:JP特开平10-127588号文献
在上述过去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中,仅仅在测定时,考虑带部件的缠绕长度的再现性。但是,在可长时间安装的便携式血压计中,即使在不进行测定的场合,仍有必要将腕带长时间地安装于人体上。此时,即使在血压测定时以外的场合,也长时间持续测定时的紧密贴合的缠绕长度,此时,对于使用者来说,造成以缠绕力对测定部位持续进行压破的负担。
为此,在测定以外的场合,必须进行松弛缠绕长度(缠绕力)等的微调整。但是,虽然在再次测定时,必须再次调整到原始测定时的缠绕长度,可是具有例如不能正确地再现缠绕长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和采用该腕带固定装置的电子血压计,该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具有可容易切换血压测定时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缠绕长度与测定时以外的长时间安装时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缠绕长度的功能。
基于本发明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某一方面涉及用于将血压计用腕带固定于活体上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其包括下述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包括带部件,该带部件缠绕于活体上;缠绕长度调节机构,该缠绕长度调节机构与上述带部件连接,用于与上述带部件一起,调节该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向活体的缠绕长度,上述缠绕长度调节机构可选择下述3种状态: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将该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调节为用于对活体测定血压的第1缠绕长度;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为了保持对活体的安装状态,将该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调节为大于第1缠绕长度的第2缠绕长度;安装拆卸长度状态,可将该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对活体进行安装、拆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简单地切换血压计的平时安装时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与血压计测定时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另外,只要调整了一次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测定时缠绕长度,则在此后,仅仅从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切换到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便可再现测定时缠绕长度,无需在每次测定时,对缠绕长度进行微调整。另外,由于可容易再现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故可在每次血压测定时,使缠绕长度(缠绕力)保持再现性,可期待血压测定精度的提高。
另外,由于可容易选择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故减轻对人体的负担,可解除长时间紧固的约束感。
作为上述发明的优选形式,上述缠绕长度调节机构包括主体部与相对于该主体部可滑动地设置的滑动部,使上述滑动部沿收纳于上述主体部中的方向滑动,由此能够获得上述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使上述滑动部沿从上述主体部放出的方向滑动,由此能够获得上述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作为上述发明的再一优选形式,上述缠绕长度调节机构在上述主体部和滑动部之间具有第1固定机构,该第1固定机构用于选择性地固定上述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和上述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此外,作为上述发明的优选形式,上述主体部包括第1主体部;第2主体部,该第2主体部在上述第1主体部的另一端侧,相对于上述第1主体部能够折叠地可旋转地设置;第3主体部,该第3主体部在上述第2主体部中的设置有第1主体部一侧的相反侧,相对于第2主体部能够折叠地可旋转地设置;以重合的方式使上述第1主体部、第2主体部以及第3主体部折叠,由此获得上述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和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通过解开上述第1主体部、第2主体部以及第3主体部的折叠状态,获得上述安装拆卸长度状态。作为上述发明的还一优选形式,在上述第1主体部和第3主体部之间,设置第2固定机构,该第2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上述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和上述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还有,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是包括基于上述各发明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的状态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的状态的整体立体图;
图3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安装拆卸长度的状态的整体立体图;
图4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第1固定机构的内部结构的部分放大图;
图5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第2固定机构的内部结构的部分放大图;
图6为表示第2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B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表示第2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B的纵向剖视图;
图8为表示第2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安装拆卸长度状态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B的纵向剖视图;
图9为表示第3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C的纵向剖视图;
图10为表示第3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C的纵向剖视图;
图11为表示第3实施例的表示第3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安装拆卸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C的纵向剖视图;
图12为表示第3实施例的第1固定机构的内部结构的第1部分放大图;
图13为表示第3实施例的第1固定机构的内部结构的第2部分放大图;
图14为表示第4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整体立体图;
图15为表示第4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16为表示第4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整体立体图;
图17为表示第4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18为表示第4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调整非测定时缠绕长度时的整体立体图;
图19为表示第4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调整非测定时缠绕长度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20为表示第4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安装拆卸长度状态的整体立体图;
图21为表示第4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安装拆卸长度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2,3,4    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
101           带部件
100A,100B,100C,100D    缠绕长度调节机构
101A          一端侧
102           第1主体部
102a          开口部
102d          销           102e        端部
103           第2主体部    103C        凹凸状部区域
103a,103b    扣合孔       103h,221A  开口部
104           第3主体部    104A,106B  锁定销
104b,106b    颈部
104c,106c,113a,114a,222a    头部
104D,202,223,232             扣合舌状片
233         扣合突起
104E        扣合立壁            105     腕带
106,201,221,231    滑动部
112         支承壳体            113     锁定解除按钮
113b        胴部区域            113c    突起部
113d,114e,203,224  螺旋弹簧  113e    扣合开口区域
114,222    锁定解除按钮        114b    胴部区域
114c        腿部区域            114d    突起部
114f        扣合开口区域        140,141,142  枢轴部
225         锥状侧壁            234     壁面
241         压缩螺旋弹簧        410     主体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各实施例进行描述。另外,在下面给出的各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为用于手腕式血压计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但是任意种实施例均不过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本发明可广泛地用于其它的缠绕型的血压计。
(第1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图3,对第1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进行说明。另外,图1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整体立体图,图2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整体立体图,图3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的安装拆卸长度状态的整体立体图。此外,手腕式血压计的主体装置的图示省略。
(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的结构)
参照图1~图3,用于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包括带部件101和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A,该带部件101缠绕于活体的手腕上;该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A用于与上述带部件101一起,调节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向手腕的缠绕长度。带部件101由带状的略呈环形的部件形成。
(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A)
如图3所示,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A包括呈弯曲形状的第1主体部102、呈弯曲形状的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其中,该第2主体部103设置成在该第1主体部102的另一端侧,能够相对于该第1主体部102折叠且在枢轴部142上可自由旋转;该第3主体部104设置成在该第2主体部103中的设置有第1主体部102一侧的相反侧,能够相对于第2主体部103折叠且在枢轴部141上可自由旋转。
在第3主体部104的内侧(与手腕接触的一侧),安装有腕带105,该腕带105具有用于压迫手腕的血管的压迫用流体袋。
在第1主体部102的一端侧设置有开口部102a,通过将带部件101的一端侧101A穿过该开口部102a,可将带部件101的一端侧101A固定,并且可调整带部件101的长度。
另外,在第1主体部102设置有第2固定机构,该第2固定机构用于选择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的折叠状态(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与解开折叠状态的状态(图3所示的状态)。其具体结构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在第3主体部104的设置有第2主体部103一侧的相反侧,设置有滑动部106,该滑动部106可相对于第3主体部104自由滑动。在该滑动部106的一端侧,在枢轴部140上可自由旋转地安装有带部件101的另一端101B。在滑动部106设置有第1固定机构,该第1固定机构用于有选择地固定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和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图2所示的状态)这两个状态,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按照用于对手腕测定血压的第1缠绕长度,调节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在血压的非测定状态,为了使缠绕力小于测定状态,并且保持对手腕的安装状态,按照大于第1缠绕长度的第2缠绕长度,调节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
(第1固定机构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3和图4,对第1固定机构的结构进行描述。另外,图4为表示第1固定机构的内部结构的部分放大图。
在第3主体部104的一端侧,安装有支承壳体112,该支承壳体112用于可滑动地支承滑动部106。如图4所示,在该支承壳体112的内部收纳有锁定解除按钮113,以及用于对该锁定解除按钮113施加弹力的螺旋弹簧113d。另外,在滑动部106上设置有与该锁定解除按钮113扣合的锁定销106B。该锁定销106B包括颈部106b和头部106c,该头部106c在该颈部106b的上端部朝向侧方伸出。
锁定解除按钮113的头部113a按照从支承壳体112的侧壁朝向外方突出的方式设置,螺旋弹簧113d被支承在设置于头部113a的相反侧的突起部113c上。另外,螺旋弹簧113d的相反侧按照与支承壳体112侧壁的内面接触的方式设置。
在锁定解除按钮113的胴部区域113b设置有扣合开口区域113e,设置于锁定销106B上的颈部106b嵌入于该扣合开口区域113e,设置于锁定销106B上的头部106c与主体区域113b的上侧扣合。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1固定机构中,在通常状态,通过螺旋弹簧113d的弹力,将锁定解除按钮113朝向外侧按压,由此,如图4所示的状态,保持锁定销106B与锁定解除按钮113的扣合开口区域113e扣合的状态,禁止滑动部106的移动(图1所示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另一方面,在将锁定解除按钮113朝向内侧压入的场合(图中箭头P所示的方向),解除锁定销106B对锁定解除按钮113的扣合开口区域113e的扣合,滑动部106可移动(图2所示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第2固定机构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3及图5,对第2固定机构的结构进行描述。另外,图5为表示第2固定机构的内部结构的部分放大图。
如图5所示,在第1主体部102的内部收纳有一对锁定解除按钮114、114,以及用于对该锁定解除按钮114、114之间施加弹力的螺旋弹簧114e、114e。另外,在第3主体部104上设置有与锁定解除按钮114、114扣合的锁定销104A。该锁定销104A按照在将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折叠的状态下,通过开设于第2主体部103中的开口部103h(参照后述的图8和图9)的方式设置,但是,为了便于说明,第2主体部103和开口部103h的图示省略。
锁定销104A包括颈部104b和头部104c,该头部104c在该颈部104b的上端部朝向侧方伸出。
锁定解除按钮114的头部114a按照从第1主体部102的侧壁朝向外方突出的方式设置,螺旋弹簧114e被支承于设置在锁定解除按钮114中的腿部区域114c上的突起部114d,螺旋弹簧114d的相反侧按照与另一锁定解除按钮114的头部114a的内面接触的方式设置。
在锁定解除按钮114的胴部区域114b,设置有由一对锁定解除按钮114规定的扣合开口区域114f,设置于锁定销104A上的颈部104b嵌于该扣合开口区域114f,设置于锁定销104A上的头部104c与腿部区域114c的上侧扣合。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2固定机构中,在通常状态,通过螺旋弹簧114e的弹力,将两个锁定解除按钮114、114朝向外侧按压,由此,如图5所示的状态,保持锁定销104A与锁定解除按钮114的扣合开口区域114f扣合的状态,保持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的折叠状态(图1和图2所示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和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另一方面,在将两个锁定解除按钮114、114朝向内侧压入的场合(图中箭头P所示的方向),解除锁定销104A相对锁定解除按钮114、114的扣合开口区域114f的扣合,解除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的折叠状态(图3的安装拆卸状态)。
(操作步骤)
参照图1~图3,对采用由上述结构形成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的场合的操作步骤进行描述。
<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首先,按压第2固定机构的锁定解除按钮114、114,使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处于图3所示的安装拆卸长度状态,将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嵌于手腕中。
使腕带105对准测定位置,在开口部102a,调节带部件101的长度,同时使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处于折叠状态。于是,通过第2固定机构,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被固定在折叠状态。此时,滑动部106按照处于收纳于支承壳体112内的状态的方式调节带部件101的长度。由此,处于图1所示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第1缠绕长度)。然后,采用手腕式血压计的主体装置,测定血压。
<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接着,通过第1固定机构,对锁定解除按钮113进行操作,解除滑动部106的锁定状态,如图2所示,使滑动部106沿从设置于第3主体部104上的支承外壳112放出的方向滑动。由此,形成大于上述第1缠绕长度的缠绕长度,形成图2所示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第2缠绕长度)。其结果是,可在安装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的状态下,解除手腕部的约束感。
另外,在再次测定血压的场合,使滑动部106沿收纳于设置在第3主体部104上的支承外壳112内的方向滑动,由此,可容易再现当初设定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第1缠绕长度。
<安装拆卸长度状态>
在从手腕上取下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的场合,对第2固定机构的锁定解除按钮114进行操作,如图3所示,通过第2固定机构解开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和第3主体部104的折叠状态。由此,可容易从手腕部上,取下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
此外,在再次将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安装于手腕部上的场合,通过使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处于折叠状态,可容易地将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安装于手腕部上。在此场合,由于带部件101的长度调节,即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的长度调节已完成,故可容易再现<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和<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作用效果)
按照上面描述,在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中,可采用第1固定机构,简单地切换作为血压计的平时佩带时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以及作为血压计的测定时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另外,只要固定了一次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的测定时缠绕长度,则此后无需调节测定缠绕长度。另外,由于可采用第1固定机构,容易再现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故可在每次测定血压时,使缠绕长度(缠绕力)保持再现性,可提高血压测定精度。
另外,由于可容易选择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故可减轻对人体的负担,可解除长期夹紧的约束感。另外,可采用第2固定机构,简单地切换血压计的安装拆卸长度状态和此外的缠绕长度状态(测定时和非测定时),可容易实现血压计的安装拆卸。
(第2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6~8,对第2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进行描述。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包括带部件101和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B,该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B用于与上述带部件101一起,调节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相对手腕的缠绕长度。与第1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B的结构。于是,在这里,对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B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与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A的结构相同部分采用同一标号,不对其进行重复的描述。
此外,图6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B的纵向剖视图,图7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B的纵向剖视图,图8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的安装拆卸长度状态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B的纵向剖视图。另外,手腕式血压计的主体装置的图示省略。
(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B)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B包括呈弯曲形状的第1主体部102、呈弯曲形状的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该第2主体部103设置成在第1主体部102的另一端侧,能够相对于第1主体部102折叠且在枢轴部142上可自由旋转;该第3主体部104设置成在第2主体部103中的设置有第1主体部102一侧的相反侧,能够相对于第2主体部103折叠且在枢轴部141上可自由旋转。
在第3主体部104的内侧(与手腕接触的一侧)安装有腕带105,该腕带105具有用于压迫手腕的血管的压迫用流体袋。
在第1主体部102的一端侧收纳有可相对第1主体部102滑动的滑动部201。滑动部201的一端侧和第1主体部102之间,连接有螺旋弹簧203。另外,在滑动部201的另一端侧,在枢轴部143处可自由旋转地连接有具有开口部102a的连接部件101C。通过使带部件101的一端101A穿过该开口部102a,可将带部件101的一端侧101A固定,同时可调整带部件101的长度。
滑动部201设置有构成第1固定机构的锁定解除按钮113,另外,为了固定滑动部201的滑动位置,滑动部201设置有扣合舌状片202,该扣合舌状片202用于与开设于第2主体部103上的扣合孔103a、103b弹性地扣合。
此外,在第1主体部102的枢轴部142和螺旋弹簧203之间的区域,设置有构成第2固定机构的锁定解除按钮114、114。
还有,在第2主体部103中设置有上述扣合部103a、103b,同时构成第1固定机构的锁定销106B设置于枢轴部141附近,构成第2固定机构的开口部103h设置于枢轴部142附近。此外,在第3主体部104中,构成第2固定机构的锁定销104A设置于枢轴部140附近。
还有,由于第1固定机构和第2固定机构的具体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故不进行重复的描述。
(操作步骤)
下面参照图6~图8,对采用由上述结构形成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的场合的操作步骤进行描述。
<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首先,按压第2固定机构的锁定解除按钮114、114,使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处于图8所示的安装拆卸状态,将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嵌入手腕。此时,滑动部201通过螺旋弹簧203的弹力,处于收纳于第1主体部102中的状态。
将腕带105对准测定位置,在开口部102a调节带部件101的长度,同时使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处于折叠状态。于是,通过第2固定机构,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被固定在折叠状态。此时,扣合舌状片202与设置于第2主体部103上的扣合孔103a扣合。由此,处于图6所示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第1缠绕长度)。然后,采用手腕式血压计的主体装置,测定血压。
<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接着,通过第1固定机构,对锁定解除按钮113进行操作,解除滑动部201的锁定状态,如图7所示,使滑动部201沿从第1主体部102放出的方向滑动。此时,扣合舌状片202与开设在第2主体部103上的扣合孔103b扣合。由此,形成大于上述第1缠绕长度的缠绕长度,处于图7所示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第2缠绕长度)。其结果是,可在安装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的状态,释放手腕部的约束感。
另外,在再次测定血压的场合,使滑动部201沿收纳于第1主体部102内的方向滑动,由此,可容易再现当初设定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第1缠绕长度。
<安装拆卸长度状态>
在从手腕上,取下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的场合,通过第2固定机构,对锁定解除按钮114进行操作,如图8所示,解开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的折叠状态。由此,可容易从手腕部取下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此时,由于解除了扣合舌状片202对开设在第2主体部103中的扣合孔103a,103b的扣合,故滑动部201通过螺旋弹簧203的弹力,处于最大程度地收纳于第1主体部102中的状态。
此外,在再次将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安装于手腕部的场合,通过使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处于折叠状态,即可容易地将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安装于手腕部。另外,由于滑动部201处于最大程度地收纳于第1主体部102中的状态,故通过安装,在瞬间即可再现<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作用效果)
按照上面描述,同样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中,可获得与第1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场合,在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处于<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场合,由于滑动部201处于最大程度地收纳于第1主体部102中的状态,故在将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2安装于手腕上的阶段,由于处于<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故可避免在血压测定时,忘记进行从<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到<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操作的情况。
(第3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9~图14,对第3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进行描述。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包括带部件101与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C,该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C用于与上述带部件101一起,调节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相对手腕的缠绕长度。与第1和第2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2的不同之处在于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C的结构。于是,在这里,对该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C进行具体描述。另外,与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A,100B的结构相同部分采用同一标号,不对其进行重复的描述。
此外,图9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C的纵向剖视图,图10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C的纵向剖视图,图11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的安装拆卸长度状态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C的纵向剖视图。另外,图12为表示第1固定机构的内部结构的第1部分放大图,图13为表示第1固定机构的内部结构的第2部分放大图。此外,手腕式血压计的主体装置的图示省略。
(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C)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C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2实施例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B相同。不同点在于第1固定机构的内部结构。于是,以下参照图12以及图13详细说明该地1固定机构的内部结构。
(第1固定机构的结构)
在可滑动地设置于第1主体部102内部的滑动部221上,设置有按照朝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延伸的扣合舌状片223。另外,在第2主体部103的表面,在与较长尺寸方向交叉的方向平行地设置有多个凹凸状部区域103C,该多个凹凸状部区域103C沿着与第2主体部103的较长尺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上述扣合舌状片223按照与该凹凸状部区域103C弹性地扣合的方式设置。
另外,在滑动部221的内部,设置有可向凹凸状部区域103C的延伸方向滑动的锁定解除按钮222,该锁定解除按钮222的头部222a按照从设置于滑动部221的侧壁的开口部221A朝向外方露出的方式配置。另外,在该锁定解除按钮222的头部222a的相反侧和滑动部22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224,通过螺旋弹簧224,给锁定解除按钮222的头部222a施加朝向外方突出的方向的力。另外,在锁定解除按钮222中,设置有随着朝向螺旋弹簧224侧靠近,其宽度慢慢变窄的锥状侧壁225,该锥状侧壁225按照与扣合舌状片223的底面侧接触的方式设置。
在由上述方案构成的第1固定机构中,在通常状态,如图12所示,扣合舌状片223与凹凸状部区域103C弹性地扣合,由此,保持滑动部221的锁定状态。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使锁定解除按钮222的头部222a抵抗螺旋弹簧224的弹力压入内方(图中P所示的方向),由此,锥状侧壁225也沿图中的P方向移动。其结果是,与锥状侧壁225接触的扣合舌状片223向上方上升(图中U所示的方向),由此,扣合舌状片223相对凹凸状部区域103C的扣合被解除,滑动部221的锁定状态被解除。
此外,对于第2固定机构的具体结构,由于与第1和第2实施例相同,故不进行重复的描述。
(操作步骤)
下面参照图9~图11,对采用由上述结构形成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的场合的操作步骤进行描述。
<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首先,按压第2固定机构的锁定解除按钮114、114,使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处于图11所示的安装拆卸长度状态,将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嵌入手腕。此时,由于扣合舌状片223不与凹凸状部区域103C接触,故滑动部221处于通过螺旋弹簧203的弹力最大程度地收纳于第1主体部102中的状态。
使腕带105对准测定位置,在开口部102a,调节带部件101的长度,同时使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处于折叠状态。于是,通过第2固定机构,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被固定在折叠状态。此时,扣合舌状片223与设置于第2主体部103上的凹凸状部区域103C扣合。由此,处于图9所示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第1缠绕长度)。另外,在此场合,还考虑了产生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的缠绕长度不适合的情况。在此场合,压入锁定解除按钮222,解除扣合舌状片223相对凹凸状部区域103C的扣合,由此,滑动部221可进行细微调整。然后,采用手腕式血压计的主体装置,测定血压。
<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接着,通过第1固定机构,对锁定解除按钮222进行操作,解除滑动部221的锁定状态,如图10所示,使滑动部221沿着从第1主体部102放出的方向滑动。然后,扣合舌状片223与设置于第2主体部103上的凹凸状部区域103C扣合。由此,形成大于上述第1缠绕长度的缠绕长度,处于图10所示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第2缠绕长度)。其结果是,可在安装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的状态下,解除手腕部的约束感。
另外,在再次测定血压的场合,使滑动部221沿着收纳于第1主体部102的内部的方向滑动,由此,可容易再现当初测定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第1缠绕长度。
<安装拆卸长度状态>
在从手腕取下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的场合,通过第2固定机构,对锁定解除按钮114进行操作,如图11所示,解开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的折叠状态。由此,可容易从手腕部取下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此时,由于解除了扣合舌状片223相对设置于第2主体部103的凹凸状部区域103C的扣合,故滑动部221通过螺旋弹簧203的弹力处于最大程度地收纳于第1主体部102中的状态。
此外,在再次将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安装于手腕上的场合,使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处于折叠状态,由此,可容易将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安装于手腕部上。
(作用效果)
按照上面描述,同样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中,可获得与第1和第2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2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场合,在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3处于<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场合,由于在扣合舌状片223相对凹凸状部区域103C的扣合位置的细微调整中,根据手腕尺寸,滑动部221可在获得一定缠绕力的同时,连续地移动,故即使在人体尺寸稍稍变化的情况下,仍可容易实现一定的缠绕强度的调整。
(第4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14~图21,对第4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进行描述。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包括带部件101与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D,该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D用于与上述带部件101一起,调节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相对手腕的缠绕长度。与第1、2和3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2和3的不同之处在于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D的结构。于是,在这里,对该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D进行具体描述。另外,与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A,100B的结构相同部分采用同一标号,不对其进行重复的描述。此外,手腕式血压计的主体装置410通过枢轴部401安装于带部件101上。
图14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D的整体立体图,图15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16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整体立体图,图17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18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的调整非测定时缠绕长度时的整体立体图,图19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的调整非测定时缠绕长度时的纵向剖视图,图20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的安装拆卸长度状态的整体立体图,图21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的安装拆卸长度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D)
本实施例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100D的基本构成与第3实施例的缠绕长度调节机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1固定机构和第2固定机构的内部结构。
(第1固定机构的结构)
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可滑动地设置于第1主体部102内部的滑动部231中,设置有扣合舌状片232。在该扣合舌状片232的前端部设置有扣合突起233。另外,在第2主体部103的表面,与较长尺寸方向交叉的方向平行地设置有多个沿与第2主体部103的较长尺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凹凸状部区域103D,上述扣合突起233按照与该凹凸状部区域103D弹性扣合的方式设置。另一方面,在滑动部231的另一端侧,在枢轴部143上可自由旋转地连接有具有开口部102a的连接部件101C。通过使带部件101的一端侧101A穿过该开口部102a,将带部件101的一端侧101A固定,并且可调整带部件101的长度。
在第1主体部102和滑动部231之间的空间,设置有压缩螺旋弹簧241,该压缩螺旋弹簧241的一端在滑动部231的一端侧,与设置于第2主体部103侧的壁面234接触,另一端按照与设置在第1主体部102中的枢轴部142的相反侧的销102d接触的方式设置。
在由上述方案构成的第1固定机构中,在通常状态,如图14和图15所示,扣合突起233与凹凸状部区域103D弹性地扣合,由此,保持滑动部231的锁定状态。另一方面,如图20和图21所示,将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的折叠状态解开,由此,解除扣合突起233与凹凸状部区域103D的扣合,滑动部231的锁定状态被解开。在该状态,滑动部231可从壁面234与第1主体部102的枢轴部142接触的位置,即收纳于第1主体部102内的最里侧的位置,滑动到被第1主体部102放出至将压缩螺旋弹簧241最大程度地压缩的状态的位置。
(第2固定机构的结构)
下面对第2固定机构的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第3主体部104中,在枢轴部140附近,设置有扣合舌状片104D。该扣合舌状片104D与第1、2及3实施例中的锁定销104A相同,按照在将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折叠的状态,通过设置在第2主体部103的开口部103h,与第1主体部102的枢轴部142的侧面扣合的方式设置。
此外,在第3主体部104的枢轴部141侧的两侧面设置有一对扣合立壁104E,在将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折叠的状态,该扣合立壁104E在其内面侧,以弹性的方式围抱第2主体部103的侧面,并且在其外面侧,其与设置于第1主体部102上的侧壁102h的内面弹性地接触。
在由上述方案构成的第2固定机构中,在通常状态,通过扣合舌状片104D与第1主体部102的枢轴部142的扣合,以及扣合立壁104E与第2主体部103的侧面、及与第1主体部102的侧壁102h之间的接触,来保持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的折叠状态(图14~图17所示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和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另一方面,在将第1主体部102的枢轴部142侧的端部102e等朝向外侧拉的场合(图中箭头P所示的方向),解除了扣合舌状片104D与第1主体部102的枢轴部142的扣合,以及扣合立壁104E与第2主体部103的侧面、及第1主体部102的侧壁102h的接触,解开了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的折叠状态(图20和图21所示的安装拆卸长度状态)。
(操作步骤)
参照图14~21,对采用由上述结构形成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的场合的操作步骤进行描述。
<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首先,将第1主体部102的枢轴部142侧的端部102e等朝向外侧拉,使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处于图20和图21所示的安装拆卸长度状态,将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嵌入手腕。此时,由于扣合突起233不与凹凸状部区域103D接触,故滑动部231通过压缩螺旋弹簧241的弹力处于最大程度地收纳于第1主体部102中的状态。
使腕带105对准测定位置,在开口部102a调节带部件101的长度,同时使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处于折叠状态。于是,通过第2固定机构,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被固定在折叠状态。此时,扣合舌状片223与设置于第2主体部103上的凹凸状部区域103D扣合。由此,处于图14和图15所示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第1缠绕长度)。此时,扣合突起233与设置于第2主体部103上的凹凸状部区域103D的扣合位置由带部件101的长度调整结果和压缩螺旋弹簧241的弹力确定。然后,采用手腕式血压计的主体装置410,测定血压。
<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接着,将第1主体部102的枢轴部142侧的端部102e等朝向外侧拉,暂且解除第2固定机构的扣合舌状片104D与第1主体部102的枢轴部142之间的扣合(图18和图19所示的状态)。于是,解开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的折叠状态,解除第1固定机构的扣合突起233与设置于第2主体部103中的凹凸状部区域103D之间的扣合。在该状态,释放与扣合立壁104E与侧壁102h之间的扣合,但是,由于保持扣合立壁104E与第2主体部103的侧面的弹性扣合,故第2主体部103和第3主体部104不形成较大程度的打开状态。
在该状态,使滑动部231沿从第1主体部102放出的方向滑动适当量,在该状态,使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处于折叠状态。于是,通过第2固定机构,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被固定在折叠状态。此时,扣合突起233与设置于第2主体部103中的凹凸状部区域103D扣合,但是,与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相比较,扣合于使滑动部231滑动的位置。由此,形成大于第1缠绕长度的缠绕长度,成为图16和图17所示的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第2缠绕长度)。其结果是,可在安装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的状态下,解除手腕部的约束感。
另外,在再次测定血压的场合,将第1主体部102的枢轴部142侧的端部102e等朝向外侧拉,将第2固定机构的扣合舌状片104D与第1主体部102的枢轴部142的扣合解除,不使滑动部231滑动地使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处于折叠状态,由此,可容易再现当初设定的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的第1缠绕长度。
<安装拆卸长度状态>
在从手腕取下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的场合,将第1主体部102的枢轴部142侧的端部102e等朝向外侧拉,解除第2固定机构的扣合舌状片104D与第1主体部的枢轴部142的扣合,以及扣合立壁104E与第2主体部103的侧面和第1主体部102的侧壁102h的扣合,由此,如图20和图21所示,解除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的折叠状态,这样,可容易将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从手腕部上拆下。此时,由于解除了扣合突起233与设置于第2主体部103上的凹凸状部区域103C的扣合,所以滑动部231通过压缩螺旋弹簧241的弹力而处于最大程度地收纳于第1主体部102中。
此外,在再次将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安装于手腕上的场合,使第1主体部102、第2主体部103以及第3主体部104处于折叠状态,由此,可容易将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安装于手腕部上。
(作用效果)
按照上面描述,同样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中,可获得与第1、2和3实施例的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1、2和3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场合,由于在第1固定机构和第2固定机构不具有切换通过按钮的锁定销的扣、解除的机构,故手腕式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4的构成极其简单。
还有,此次公开的上述所有实施例仅是示例而已,不构成限定性解释的根据。于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仅仅是由上述的各实施例解释,而是根据权利要求的记载而确定。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包括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等同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方案。
发明的效果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由于可容易对<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以及<安装拆卸长度状态>这3种状态进行选择,故可减轻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的平时安装时对人体的负担,可解除长时间紧固的约束感。另外,同样在血压的测定中,由于可正确地再现缠绕长度,故可提高血压测定的可靠性。

Claims (6)

1.一种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用于将血压计用碗带固定于活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部件,该带部件缠绕于活体上;
缠绕长度调节机构,该缠绕长度调节机构与上述带部件连接,用于与上述带部件一起调节该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向活体的缠绕长度;
上述缠绕长度调节机构可选择下述3种状态:
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将该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调节为用于对活体测定血压的第1缠绕长度;
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在血压的非测定状态下,为了保持对活体的安装状态,将该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调节为大于该第1缠绕长度的第2缠绕长度;
安装拆卸长度状态,可将该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对活体进行安装及拆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缠绕长度调节机构包括主体部以及相对于该主体部可滑动地设置的滑动部;
使上述滑动部沿着收纳于上述主体部的方向滑动,由此,能获得上述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使上述滑动部沿着从上述主体部放出的方向滑动,由此,能获得上述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缠绕长度调节机构在上述主体部和上述滑动部之间具有第1固定机构,该第1固定机构用于选择性地固定上述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和上述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部包括:
第1主体部;
第2主体部,在上述第1主体部的另一端侧,相对于上述第1主体部能够折叠地可自由旋转地设置;
第3主体部,在上述第2主体部中的设置有第1主体部一侧的相反侧,相对于上述第2主体部能够折叠地可旋转地设置;
以重合的方式使上述第1主体部、第2主体部以及第3主体部折叠,由此,能够获得上述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和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通过解开上述第1主体部、第2主体部以及第3主体部的折叠状态,能够获得上述安装拆卸长度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主体部和第3主体部之间设置第2固定机构,该第2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上述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和上述非测定时缠绕长度状态。
6.一种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血压计具有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
CNB2004100325993A 2003-04-18 2004-04-15 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及电子血压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178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13698 2003-04-18
JP2003113698A JP2004313564A (ja) 2003-04-18 2003-04-18 血圧計用カフ固定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7509A true CN1537509A (zh) 2004-10-20
CN1311785C CN1311785C (zh) 2007-04-25

Family

ID=32906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259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1785C (zh) 2003-04-18 2004-04-15 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及电子血压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260187A1 (zh)
EP (1) EP1468642A1 (zh)
JP (1) JP2004313564A (zh)
CN (1) CN1311785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0051B (zh) * 2006-03-29 2010-12-01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血压计用腕带
CN103006191A (zh) * 2011-09-23 2013-04-03 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血压测量系统与机器本体的配件组
CN107438397A (zh) * 2015-04-02 2017-12-05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可调节腕戴式压力感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46044A (ja) * 2007-03-30 2008-10-16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血圧計
US9011483B2 (en) * 2009-11-06 2015-04-21 Western Clinical Engineering, Ltd. Extendible tourniquet cuff with stabilizer for improved utility and safety
US20110137336A1 (en) * 2009-12-03 2011-06-09 Paula Holcomb Skin protecting tourniquet apparatus
TWM386882U (en) * 2010-04-15 2010-08-21 Quanta Comp Inc Blood pressure device
CN103622672B (zh) * 2013-11-05 2016-06-08 深圳市世瓴科技有限公司 挂扣结构、挂扣式传感设备及检测人体生理参数的方法
CN104257361B (zh) * 2014-09-26 2017-09-12 深圳市维亿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脉搏波信号监测手表
US20180279889A1 (en) * 2015-10-08 2018-10-04 Charmcare Co., Ltd. Wrist-worn blood pressure monitor
KR102143991B1 (ko) * 2018-08-28 2020-08-12 피코코리아 주식회사 손목 보호대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56769A (en) * 1928-11-02 1930-04-29 Hadley Company Wrist-watch bracelet
US2009254A (en) * 1933-12-29 1935-07-23 Harold E Sweet Wrist-watch strap, band, or bracelet
US2126263A (en) * 1935-06-26 1938-08-09 Kestenman Bros Mfg Co Self-adjusting clasp for wrist watch bracelets and the like
US2499102A (en) * 1946-02-09 1950-02-28 Morays Mfg Company Inc Extensible connector
US2518551A (en) * 1948-03-30 1950-08-15 Jacoarino Richard Clasp for wrist watch bands
US2582123A (en) * 1950-06-23 1952-01-08 Heitz Instr Inc Adjustable length sphygmomanometer cuff or sleeve
US3095873A (en) * 1961-03-27 1963-07-02 Boeing Co Mechanically driven electrical recording sphygmomanometer
US4033337A (en) * 1976-01-14 1977-07-05 Propper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Self-donned Sphygmomanometer cuff
US4206765A (en) * 1977-08-18 1980-06-10 Vita-Stat Neducak Services, Inc. Cuff mechanism
US4331154A (en) * 1979-10-15 1982-05-25 Tech Engineering & Design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measuring watch
JPH1033490A (ja) 1996-07-25 1998-02-1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血圧計のカフ帯
JP3531386B2 (ja) 1996-10-28 2004-05-3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血圧計のカフ帯
DE69815419T2 (de) * 1997-03-22 2004-01-08 Rolex Sa Faltverschluss für Armbänder
JP3939843B2 (ja) * 1997-03-31 2007-07-04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装身具の中留のロック装置
US5927577A (en) * 1997-05-16 1999-07-27 E. Gluck Corporation Foldover buckle extender
KR19990041269A (ko) * 1997-11-21 1999-06-15 이병훈 건강시계
DE19859392A1 (de) * 1998-12-22 2000-07-13 Braun Gmbh Verfahren zum Anlegen einer Manschette eines Blutdruckmeßgerätes, Spannvorrichtung und Blutdruckmeßgerät
KR200252753Y1 (ko) * 1999-06-30 2001-11-16 최태영 혈압계용 압박대
CN1308917A (zh) * 2000-02-18 2001-08-22 合世有限公司 腕型血压计装置
US6471657B2 (en) * 2001-01-31 2002-10-29 Spacelabs Medical, Inc. User releasable and adjustable blood pressure cuff and metho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0051B (zh) * 2006-03-29 2010-12-01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血压计用腕带
CN103006191A (zh) * 2011-09-23 2013-04-03 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血压测量系统与机器本体的配件组
CN107438397A (zh) * 2015-04-02 2017-12-05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可调节腕戴式压力感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1785C (zh) 2007-04-25
EP1468642A1 (en) 2004-10-20
JP2004313564A (ja) 2004-11-11
US20040260187A1 (en) 2004-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37509A (zh) 血压计用腕带固定装置及电子血压计
CN1911162A (zh) 血压计测装置
CN1146380C (zh) 按摩装置
CN1169491C (zh) 耳塞式医用体温计
CN1264363C (zh) 蜂窝电话及自动旋转方法
CN1065682C (zh) 使用测量器件的检查装置、臂装置及圆柱面周向移动装置
CN1319754A (zh) 冰箱
CN1660010A (zh) 血压计
CN101060759A (zh) 电子装置
CN1620238A (zh) 用于滑动/旋转型移动终端的滑动/铰链设备
CN1957836A (zh) 内窥镜系统、内窥镜用操作辅助装置
CN1152256A (zh)
CN1838902A (zh) 便携式组合型床侧同眠床
CN1889867A (zh) 可调节床
CN1915165A (zh) 电子血压计、血压测定数据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CN1829242A (zh) 折叠式携带电话
CN1976620A (zh) 内窥镜
CN1564666A (zh) 改进型可调靠背后撑
CN1809085A (zh) 倾斜式移动通信终端
CN1242600C (zh) 移动式终端装置
CN1310787A (zh) 具有马达和减速机构的驱动装置
CN1608336A (zh) 测试用插座
CN1735439A (zh) 面罩和其组成部件
CN1370663A (zh) 切割器盒和切割装置
CN1977463A (zh) 便携式终端的显示器摆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5